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五节斜视治疗基本原则

第五节斜视治疗基本原则

第五节斜视治疗基本原则

第五节斜视治疗基本原则儿童斜视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恢复双眼视觉功能。首先应消除斜视造成的感觉缺陷,包括脱抑制、治疗弱视;两眼视力平衡或经治疗达到平衡后,则运用非手术的或手术的方法矫正斜视。突然发生的获得性斜视最重要的是努力检查发现相关疾病,对因治疗。

一、治疗时机

斜视一经确诊即应开始治疗。研究表明,2岁左右早期矫正斜视预后较好,年龄越大,感觉异常的恢复越困难。外斜视即使在年龄较大时手术,也有恢复双眼视觉功能的机会。但是,发病早的内斜视如果未能在5岁前双眼视觉发育尚未完成时矫正眼位,则几乎不能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二、非手术治疗

斜视的非手术治疗包括:治疗可能存在的弱视、斜视的光学矫正、药物治疗和视能矫正训练。

(一)弱视的治疗:精确的配镜和对单眼弱视患者的优势眼(fellow eye,sound eye)的遮盖是弱视治疗的两个基本手段。详见本章第七节。

(二)光学治疗

1.框架眼镜:轻微的屈光不正不需要矫正,如果内斜视患者有明显的远视,内斜视的部分或全部原因是由远视引起,应给予全矫处方矫正。对高AC/A患者,佩戴双光镜可以放松

调节的,亦可配镜矫正。

2.三棱镜:对有复视的斜视患者,配戴三棱镜使两眼视轴平行,可以消除复视。

(三)药物治疗

1.散瞳剂和缩瞳剂:用阿托品散瞳可以矫正或部分矫正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点缩瞳剂可以形成药物性近视,减弱中枢性调节,对矫正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有效。

2.A型肉毒素:A型肉毒素具有化学去神经作用。在肌电图监视下将其注射于麻痹肌的拮抗肌内,在药物作用期间,由于药物的神经毒性作用,使肌肉暂时性麻痹,重建了麻痹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能够达到减小或消除斜视的效果。该药已通过美国FDA认证,主要应用于中小度数内外斜视(<40PD)、术后残余斜视,急性麻痹性斜视(特别是第Ⅵ颅神经麻痹),周期性内斜视,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

(四)视能矫正训练(orthoptics):视能矫正师在眼科医师的指导下完成双眼视觉与眼球运动相关的各项检查,指导患者进行弱视和双眼视功能训练,可以补充和巩固手术效果。

三、手术治疗

(一)手术治疗的方法

1.肌肉减弱术:包括直肌后徙术(recession of a rectus muscle)(图17-12)、直肌悬吊术、直肌后固定术、直肌边缘切开术、下斜肌后徙术、下斜肌切断术、下斜肌部分切除术、

上斜肌断腱术,上斜肌肌腱延长术等。

2.肌肉加强术:包括直肌缩短术(resection of a rectus muscle)(图17-13)、直肌肌腱前徙术、上斜肌矢状移位术、下斜肌转位术、直肌肌腱连结术(Jenson)、上下直肌移位术、上斜肌折叠术等。

3.水平肌肉垂直移位术:用于矫正无明显斜肌异常的A 型或V型水平斜视。

(二)手术肌肉的选择:多种因素决定手术肌肉的选择。首先是第一眼位的斜视度,同时应参考视远和视近时斜视度的差别。内直肌对视近斜视角的矫正作用更大,外直肌对视远斜视角的矫正作用更大。对视近内斜视较大的患者,应行双眼内直肌减弱术。外斜视视远明显时,应行双眼外直肌减弱术。对视近视远斜视角相同的斜视,双侧直肌减弱与单眼后徙加缩短手术效果相同。需要提醒的是,单眼同次手术不能超过两条直肌。

手术仅能起到机械性矫正眼位的作用,其他多种因素如肌肉的性质、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不同的神经冲动等,决定了相同的肌肉相同

的手术量可能产生不同的矫正结果。因此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可能需要不止一次手术。

(三)调整缝线:调整缝线是为提高斜视手术成功率而设计的方法,既可用于直肌的后徙术,也可用于直肌的缩短术及上斜肌手术。术中,肌肉被滑结固定于眼表,在患者麻

醉复苏后,眼内点入表面麻醉剂,通过遮盖试验调整缝线松紧。多数患者能配合调整缝线,但少年儿童不适合于局麻下调整缝线。

斜 视

斜视 一、概述 1.斜视的定义斜视是指眼球视轴呈分离状态,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而这种状态是不能被融合功能所控制和克服的,患者没有双眼单视。双眼正常协调运动时保证双眼单视的基本条件之一。临床上将双眼视功能共分三级,包括同时视、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 2.斜视的分类 (1)按偏斜视的发作时间分类:间歇性斜视是隐斜视向显斜转变的过渡阶,恒定性斜视经常存在。 (2)按引起的偏斜的原因分类:共同性斜视眼球运动无障碍,斜视角不随注视方向和注视眼别不同而不同。麻痹性斜视:单根或多根眼外肌完全或部分麻痹引起的眼位偏斜。 二、共同性斜视 斜视是与双眼视觉屈光状态直接有关的临床现象。所以这里主要讲与屈光不正有关的斜视,即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是视中枢在形成双眼视觉反射过程中发生障碍,造成双眼视觉分离,但无神经及肌肉的器质性病变,故眼外肌检查无异常。 共同性斜视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视力,矫正眼位偏斜,建立和恢复双眼视功能。由于双眼视觉在出生后1~2岁时已基本形成,5~6岁时逐步改善,所以共同性斜视的治疗必须及早进行。 1.共同性斜视的病因 (1)解剖因素:包括各种眼外肌的异常; (2)调节因素: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率失调; (3)神经支配因素:集合与外展之间的关系失衡; (4)融合功能缺陷因素:Worth认为斜视是融合功能不全的后果; (5)双眼反射因素:有人认为双眼单视是一个条件反射,如果在这个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中,发生感觉或运动方面的病变,就产生斜视; (6)遗传因素:有些学者认为共同性斜视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2.共同性斜视的分类按眼位偏斜与调节的关系分为: (1)调节性斜视:又分为调节性内斜视和调节性外斜视,主要是调节性内斜视,近视引起的调节性外斜视较少见。 (2)非调节性斜视:与调节无关。 3.共同性斜视临床特征 (1)注视眼正位,非注视眼偏向鼻侧或颞侧。 (2)第一、第二斜视角大致相同。 (3)任何方向注视时斜视角相等。 (4)无代偿头位。 (5)无复视。 (6)无眼球运动障碍。 4.共同性斜视的诊断 (1)病史:询问发病时间,是单眼还是交替性斜视,是恒定性还是间歇出现以及有无家族史等。 (2)眼部检查①检查远、近视力;②检查有无屈光不正;③检查眼位和偏斜情况,可用遮盖和角膜光法来确定有无偏斜;④检查眼球运动,有无眼外肌功能异常;⑤双眼视功能

小儿斜弱视

小儿斜弱视 手术治疗斜视后还需要配眼镜吗? 斜视给人们的生活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烦恼,有很多人选择了手术治疗斜视,下面专家再为大家介绍一下,斜视手术后怎样佩戴眼镜? 斜视矫正术后,眼位获得正位,原有屈光不正者,应该重新验光。眼位矫正良好者,以获得最佳视力的最低镜片度数配镜;如果内斜患者,术后稍呈过度矫正,可以根据远视屈光度大小,重新给予较低度的眼镜;术后发现矫正不足,可以给予过矫眼度数,若不能矫正则考虑再手术。 斜视矫正术后,有些患者虽已拥有正常视网膜对应关系,但由于融象功能不全或融合范围过窄,仍不能恢复正常固视,残留微小斜视角者,可使用三棱镜将注视目标结象在两眼黄斑中心凹,以激起双眼单视的形成。 矫正术后2个月内,表现为另一种方式斜视,斜视度较小,患者主要觉得复视难以耐受。给予薄膜三棱镜,对暂时缓解患者复视症状有一定好处。 如何发现孩子斜视 怎么发现确定孩子有没有斜视呢?斜弱视专家介绍,从发病时间上要注意几个特定时期:一是孩子出生睁眼后,观察其两眼眼球是否对称; 二是孩子长到5—6个月抱起来看东西的时候有没有两眼眼球活动不同步同方向或歪头现象; 三是2—3岁时有没有两眼眼球位置不对称。如有迹象,须立即到医院就诊。还有一种斜视是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的,常见病因是头部外伤、感染和肿瘤。因而,最好定期做眼部检查。

儿童弱视如何治疗十问 问:什么是弱视? 答:弱视是指眼球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经散瞳验光后矫正视力仍低于或等于0. 8 者为弱视。 问:弱视是怎样形成的? 答: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眼底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和(或)两眼视觉信号输入不等引起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间发生竞争所 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 问: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孩子的弱视? 答:父母应观察孩子看书写字时两眼是否离书本太近;看东西时是否两眼同时注视,有无一眼注视,另一眼偏斜的情况;看人时是否总歪着头。如有以上情况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早期发现弱视最有效的方法。 问:怎样区分弱视的严重程度? 答:屈光不正矫正以后,远视力仍等于或低于0. 2者为重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 25~0. 5者为中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 6~0. 8者为轻度弱视。 问:弱视能治得好吗?有哪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答:对高度远视、屈光参差等引起的功能性弱视发现得早,矫治及时效果是比较满意的。弱视治疗的关键是准确验光,儿童还需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眼镜,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疗。 1.传统遮盖法+精细目力家庭作业:遮盖视力好的眼睛,强迫弱视眼(戴眼镜)看东西,同时做精细目力家庭作业,如用弱视插板进行训练,刺激视神经系统的发育,使弱视眼视力提高。本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斜视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效果可靠。

斜视治疗基本方案

斜视的危害性,不单是“斜眼”损害容貌,更重要的是可破坏双眼单视(即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高级视功能。高明的斜视医生虽可以将斜眼矫正得很好,但都不能保证术后不会复发,而斜视术后复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 及时建立或完善斜视造成的双眼单视功能障碍。因此,为了防止术后斜视复发,并建立、完善双眼单视高级视功能,每个斜视术后患儿(如有此功能障碍),都应该尽早开始双眼单视康复训练,利用双眼单视功能来稳定眼位。斜视术后弱视治疗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斜视治疗步骤一:双眼单视功能训练 一、斜视双眼单视基础知识 (一)双眼单视定义: 指双眼分别看物体,经大脑融象后形成单一的重叠、融合图象。 (二)双眼单视分级:分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三级。 1、同时视即大脑可将左右眼看到的不同物像重叠成一幅重叠图像的能力。 2、融合视:即大脑可将左右眼看到的相同但有缺陷的物像融合成一个无缺陷的物像的能力; 3、立体视:即大脑可将左右眼看到的相同但有视差的物像融合成一个有前后景深感物像的能力。 (三)形成正常双眼单视的三大条件: 1、视觉:(1)双眼视力0·5~0。7以上,相差3排以下。 (2)视网膜对应:黄斑对应(即他觉与自觉斜角之差〈5度),无黄斑抑制; 2、眼球运动方向协调一致:即注视方向要一致同步,无斜视或斜视角〈5度 3、大脑融象功能正常:融像范围:辐辏:20度以上,分开3度以上; (四)各种斜视引起的双眼单视异常 1、交替性斜视引起双眼单视异常:多表现为融合力不足,即融合范围小,无立体视或立体视锐度低(即视差在200秒角以下辨不出),手术矫正后,少数有同时视障碍,需要重)建同时视或扩大融合范围防复发及眼疲劳等。 2、间歇性外斜视:多有融合力不足及双眼集合力不足。(1)需用双眼单视仪进行融合力及立体视锐度的训练(利用大脑的融像控制力来防止外斜视),(2)需用尖向内的棱镜矫正眼位促进融象。(3)需调焦灵敏仪加强调节性集合(抵消外斜视) 3、恒定性内斜视:大多伴有异常视网膜对应而导致同时视功能障碍(1)尽早在6岁前手术矫正斜视(纠正双眼注视或运动方向不一致),6岁前是重建双眼单视的敏感期。(2)早用双眼单视仪纠正异常对应,重建同时视

了解儿童斜视,治疗把握时机

了解儿童斜视,治疗把握时机 斜视是儿童常见的眼病,以眼位偏斜为主,造成双眼单视功能障碍。儿童的 斜视对于孩子的眼睛其实伤害还是很大的,斜视不仅影响外观,严重的话还会对 视力有一定影响。了解儿童斜视的分类,成因,从而对于孩子的视力做尽早的治疗,也能尽量的避免其所造成的危害,广大家长们有必要对此加以重视。 1儿童斜视是什么? 斜视,学名“单眼外斜”,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双眼注视不同 目标时,双眼视轴在同一平面而产生的偏斜现象。正常情况下我们用两只眼睛观 察物体,能准确地看到物体。如果双眼的视线不能同时落在同一个目标上,就会 出现斜视。儿童患斜视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外斜视,另一种是内斜视,从医 学角度上讲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先天性内斜视:可由于胚胎时期内驱力的影响,使该位置上的巩膜发育 异常造成内斜视。 2、代偿性斜视:由于两眼眼球向内、外方转动时,互相配合不协调,不能 得到完全的注视而造成斜视。 3、后天性斜视:由于眼外肌萎缩或部分麻痹引起复眼外肌机能减弱而出现 斜视;或者因眼眶肌肉运动障碍产生眶内肌麻痹而出现内斜;或者因眼睑提肌麻 痹出现外斜;或者由于双眼屈光不正引起屈光参差(两个眼睛都落在同一个位置上)而引起斜视。 2儿童斜视的患病时期与原因 儿童斜视的患病原因有多种多样,常见的产生原因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其 中先天性的病因占80%左右。我们按发病年龄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介绍:1、婴幼儿期;2、学龄前期;3、儿童期。

1、婴幼儿期 约90%的患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有斜视,一般为先天性远视或近视,此时期 需要佩戴眼镜矫正视力。这一时期的儿童斜视的产生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 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 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同时,也有的儿童斜视是由于 生产过程中,产钳使用不当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 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从而引起眼外 肌麻痹。 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 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 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2、学龄前期 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 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 体融像,而“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觉建立最迟, 6~7岁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说在5岁前,也即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 斜视的高发期。 大约50%的患儿在6岁以前形成内斜视,此阶段内斜视多为代偿性,主要表 现为眼位偏斜,内斜视的孩子很容易被发现,表现为“斗鸡眼”,而家长发现后,往往也会及时带孩子来医院;还有一部分孩子的斜视是由于远视产生的,而高度 远视眼患者常表现为间歇性外斜视,而间歇性外斜视的孩子,不仅不容易被发现,而且在疲劳或肌体状态差时还会导致儿童看东西时,一个眼睛往外跑,因此家长 要留心观察才能发现,平时也要多加注意。 3、儿童期 在儿童斜视的患者中,其中约10%~20%的患儿在5岁以后形成内斜视,此阶 段内斜视多由屈光参差和屈光不正引起,少数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的。

斜视的名词解释

斜视的名词解释 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窗户,然而,有时我们可能会遭遇眼睛健康方面的问题。斜视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眼睛问题。斜视,即斜视眼,是指在正常注视状态下,眼睛的视轴方向不一致,导致眼球的位置不对齐。这种情况会导致眼睛看起来不同方向,给人们留下印象不好的印象。 一、斜视的类型 斜视根据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垂直性斜视(垂直方向)和水平性斜视(水平方向)。垂直性斜视包括斜视上症或称为上斜视症,以及斜视下症或称为下斜视症。而水平性斜视则包括斜视内症和斜视外症。 二、斜视的原因 斜视的成因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眼外肌不平衡。眼球的运动是由外 肌和内肌共同控制的,而眼外肌的不协调运动就会导致斜视。此外,斜视还可能因为先天性眼球运动障碍、神经肌肉疾病、眼球损伤或手术并发症等原因引发。 三、斜视的症状 斜视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眼球的不正常位置。斜视眼的视轴不能同时关注一个物体,这会导致双眼视觉不一致,甚至产生重叠或双重视觉的感觉。当斜视发生时,人们会有眼睛疲劳、视觉模糊、眼睛干涩、头痛等不适感。另外,斜视还可能导致个人形象问题,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 四、斜视的治疗方法 针对斜视,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其中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佩戴眼镜或隐 形眼镜,通过矫正视力来纠正斜视。此外,也可通过视觉训练来强化眼部运动和协同能力,以改善斜视症状。对于严重的斜视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调整眼外肌的位置达到矫正斜视的效果。

五、斜视的心理影响 除了身体症状,斜视还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患有斜视的人常常被他人误解为不自信、缺乏专注力或能力。这种误解对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了打击。他们可能会在社交场合中遇到困扰,担心他人的评判和歧视。因此,除了及时治疗斜视症状外,也需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六、斜视的预防 预防是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一些特定高风险群体,如家族中有斜视患者、出生时有低体重或早产、视力差等。为实现及时干预和治疗的目标,定期进行儿童眼科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保护眼睛的环境和健康也是预防斜视的重要措施,如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盯着手机或电视等。 综上所述,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睛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可能会造成不适和心理困扰。然而,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方法,斜视是可以得到改善和控制的。同时,提高公众对斜视的认知和理解,可以减少对斜视患者的误解和歧视,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和支持。保护眼睛健康,预防斜视,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事情。

隐斜视的配镜原则

隐斜视的配镜原则 文章来源:39健康网社区 2010年08月09日文字大小:【大】【中】【小】 隐斜视是一种潜在性眼位偏斜,但能在融合反射控制下保持双眼单视,以强制两眼球保持在正位而不显出偏斜,一旦大脑融合作用遭到阻断(如一眼被遮盖时)或失去控制(如在过度使用目力或精神疲劳时),眼位偏斜就会表现出来。 (1)内隐斜视配镜原则:内隐斜伴有症状者,了解患者确切的屈光状态,如果是低、中度远视,给予充分矫正,高度远视,则逐渐增加度数,每次增加不能超过+ ,不必完全矫正,以期达到缓解症状的度数为宜。如果近视,应该给予获得最佳视力的最低矫正度数为宜。如果有屈光参差,则通过同视机检查,如果仍有双眼单视功能,以给予既能维持正常双眼单视功能、又能达到清晰的远视力为准。由于双眼不等视,已丧失了双眼单视功能者,则不必完全矫正;比如,患者右眼屈光度为+5D,左眼为+,若其双眼单视功能正常,则要给予获得清晰的视力,而非最佳视力,以维护双眼单视功能。若无双眼单视,则以低屈光度的眼为主,避免因屈光参差所至的双眼影像相差较大而引起不适症状,甚至不能耐受。有些患者,虽无远视,但其AC/A比率偏高,则需配戴双光眼镜,看远用平光,看近则需配戴适当度数的正镜片,选用正镜片的量,应以看近时,能减轻内隐症状,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隐斜的幅度为准。 (2)外隐斜视配镜原则:外隐斜有症状者,如果合并有近视,则必须足度矫正;如为远视,则尽量低矫;如为散光,无论是单纯或复合散光,都需完全矫正。对于一些年龄大,合并有高度、中度的远视患者,需给予三棱镜的治疗,一般来说,三棱镜的度数能解除症状为标准,其隐斜度改变不超过其原来的1/3~1/4。这种三棱镜只能作为近距离工作时,为缓解外隐斜症状的辅助手段,不作为常规使用。 (3)上隐斜的配镜原则:一般都需采用三棱镜治疗。以往的三棱镜本身就有度数较大时,引起视物变形及色散现象。现在采用高分子材料合成的薄膜三棱镜.,极大地改善了色散情况,以及各视野斜度不一致问题,而且有重量轻等优势。三棱镜对垂直隐的矫正最大度数在 10D以内。选择三棱镜矫正上隐斜的原则:确定注视眼的问题,如习惯上使JllI!IIllI!14~,可矫正第一斜视角;如为麻痹眼注视,则可矫正第二斜视角;如为上转肌麻痹,因患者向上注视肌会较少,则可以低度矫正;如为下转肌麻痹,因为下转肌直接影响眼球下转,使向下方及眼前进行操作受影响,应用三棱镜将其隐斜度完全矫正。远、近隐斜度不一致时,一般远距离给予低矫,而近距离给予充分矫正。三棱镜是矫正垂直性隐斜视的有效工具,长期配戴三棱镜的隐斜患者,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需要增加三棱镜的度数。 (4)旋转隐斜视的配镜原则:旋转性隐斜视的患者,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散光度数,应给予充分矫正,同时可以改变其散光轴位,加一个适当的圆柱镜片,使视网膜物像倾斜,上、下斜肌产生旋转运动以平衡解剖异常所致的旋转性

斜视的治疗规范 讲义

斜视的治疗规范 北京同仁医院付晶 一、前言 斜视是常见的儿童眼病,患病率约为0.35%-3.3%。儿童眼病第三位。斜视不仅影响外观,还 会影响双眼视觉功能,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 (一)定义 1.正位视 (orthophoria) : 向前方注视时眼外肌保持平衡,破坏融合后两眼均无偏斜的倾向。临床少见,多数人都有小 角度的隐斜。 2.斜视 (strabismus) : 是指任何一眼视轴偏离的临床现象,可因双眼单视异常或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异常引起。3.术语多。 4.专科检查相对独立。 (二)分类 按照不同因素: 1.融合状态: 同时两眼看到的物像在视觉中枢整合为一个物像称为融合。 ( 1 )隐斜 (heterophoria , latent strabismus) ( 2 )显斜 (manifest strabismus) :间歇性斜视 (intermittent tropia) 、恒定性斜视 (constant tropia) 2.眼球运动及斜视角有无显著变化: ( 1 )共同性斜视 (concomitant strabismus) ( 2 )非共同性斜视 (noncomitant strabismus) 3.注视眼: ( 1 )交替性斜视 (alternative strabiamus) ( 2 )单眼性斜视 (monocular strabismus) 4.斜视发生年龄: (1)先天性斜视 (congenital strabismus) (2)后天性斜视 5.偏斜方向: (1)水平斜视 (horizontal strabismus) :内斜视 (esotropia) 、外斜视 (exotropia) (2)垂直斜视 (vertical strabismus) :上斜视 (hypertropia) 、下斜视 (hypotropia) (3)旋转斜视 (torsional strabismus) :内旋斜视 (incyclotropia) 、外旋斜视 (excyclotropia) 二、斜视检查 斜视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和专科检查,其中一般检查包括询问病史和主诉,如斜视发生的时间、症状、母亲妊娠史、诱因、恒定或间歇、视远还是视近出现、单眼或是交替、斜视出现时的 状态、阳光下眯眼、视物成双、治疗史等;另外还有视力检查与屈光检查:远、近视力;裸 眼与矫正视力以及望诊:假性斜视,间歇或恒定,异常头位等。而专科检查则包括眼位及眼 球运动功能检查以及双眼视功能检查。 (一)眼位检查

04第四章 抑制和异常视网膜对应

第四章抑制和异常视网膜对应双眼视异常的评估不仅包括运动融合,也包括知觉融合。知觉状态大大的影响正常双眼视的预后。如斜视的病人,显示抑制复视、视网膜对应状态和知觉融合的质量的能力各不相同。总的来说,越年轻的病人,视觉系统的适应性越强,越容易克服斜视。斜视的知觉防御机制包括抑制和异常视网膜对应。知觉融合的检查应包括: 1.视混淆或/和复视是否存在; 2.有无抑制及其范围; 3.是否有弱视; 4.视网膜对应的类型; 5.对视差刺激的反应,或立体视。 第一节生理性和病理性抑制 抑制(Suppression)是一种双眼视状态下由于主动的压抑所导致一眼视觉影像感知的丧失。抑制可以是生理性,也可能是病理性。 一、生理性抑制 生理性抑制可出现在所有的病人和部分双眼单视的正常人。如看单筒显微镜或直接眼底镜,大脑仅仅看见感兴趣的东西,抑制所有其它影像。 (1) 对不在Panum氏区的物象的知觉回避可产生生理性抑制。 当双眼固定注视一定距离时,注视点以远或更近的物体将成像在视网膜非对应点上,这些不在Panum氏区的像是引起生理性复视(见图4-1)的潜在刺激,由于它们落在视锐度较差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以外,同时比起注视点的观察的物体来说缺乏兴趣,通常不被观察者察知。这种不在Panum氏区的物像的知觉回避是抑制的结果。 (2) 生理性抑制是视网膜竞争(见图4-2)的结果。 当两个不同图形出现在两眼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视觉中枢交替抑制其中一眼的物象,来自一眼的影像与另一眼的影像在视觉意识上竞争,从而产生刺激图案的

部分交替出现和消失。毫不相同的图案同时在同一位置被看见。视网膜竞争可通过图4-2的实验演示。 二、病理性抑制 病理性抑制出现于: (1) 恒定性或间歇性斜视; (2) 为维持双眼视,获得最 佳视力的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病 人; (3) 不等像视; (4) 不完全代偿的隐斜。 病理性抑制极少产生视疲 劳。 第二节 视混淆和复视 当双眼的视轴不重合时,直接的结果是复视和视混淆。 一、复视(Diplopia ): 一个物体成像在两眼的视网膜非对应点从而被感知为两个。 1. 生理性复视:不在注视点的单一物体被感知为两个(见图4.1); 2. 病理性:注视点的单一物体感知为二(见图4-3)。 二、视混淆(Confusion ): 图 4-1生理性复视 ·为注视点,上图,注视点以远的■形成交叉复视;下图注视点近处的■非形成交叉复视。 交叉性复视 非交叉性复视 左眼所见图案 右眼所见图案 双眼知觉 图4-1. 视网膜竞争

第五节斜视治疗基本原则

第五节斜视治疗基本原则 第五节斜视治疗基本原则儿童斜视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恢复双眼视觉功能。首先应消除斜视造成的感觉缺陷,包括脱抑制、治疗弱视;两眼视力平衡或经治疗达到平衡后,则运用非手术的或手术的方法矫正斜视。突然发生的获得性斜视最重要的是努力检查发现相关疾病,对因治疗。 一、治疗时机 斜视一经确诊即应开始治疗。研究表明,2岁左右早期矫正斜视预后较好,年龄越大,感觉异常的恢复越困难。外斜视即使在年龄较大时手术,也有恢复双眼视觉功能的机会。但是,发病早的内斜视如果未能在5岁前双眼视觉发育尚未完成时矫正眼位,则几乎不能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二、非手术治疗 斜视的非手术治疗包括:治疗可能存在的弱视、斜视的光学矫正、药物治疗和视能矫正训练。 (一)弱视的治疗:精确的配镜和对单眼弱视患者的优势眼(fellow eye,sound eye)的遮盖是弱视治疗的两个基本手段。详见本章第七节。 (二)光学治疗 1.框架眼镜:轻微的屈光不正不需要矫正,如果内斜视患者有明显的远视,内斜视的部分或全部原因是由远视引起,应给予全矫处方矫正。对高AC/A患者,佩戴双光镜可以放松 调节的,亦可配镜矫正。 2.三棱镜:对有复视的斜视患者,配戴三棱镜使两眼视轴平行,可以消除复视。 (三)药物治疗 1.散瞳剂和缩瞳剂:用阿托品散瞳可以矫正或部分矫正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点缩瞳剂可以形成药物性近视,减弱中枢性调节,对矫正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有效。

2.A型肉毒素:A型肉毒素具有化学去神经作用。在肌电图监视下将其注射于麻痹肌的拮抗肌内,在药物作用期间,由于药物的神经毒性作用,使肌肉暂时性麻痹,重建了麻痹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能够达到减小或消除斜视的效果。该药已通过美国FDA认证,主要应用于中小度数内外斜视(<40PD)、术后残余斜视,急性麻痹性斜视(特别是第Ⅵ颅神经麻痹),周期性内斜视,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 (四)视能矫正训练(orthoptics):视能矫正师在眼科医师的指导下完成双眼视觉与眼球运动相关的各项检查,指导患者进行弱视和双眼视功能训练,可以补充和巩固手术效果。 三、手术治疗 (一)手术治疗的方法 1.肌肉减弱术:包括直肌后徙术(recession of a rectus muscle)(图17-12)、直肌悬吊术、直肌后固定术、直肌边缘切开术、下斜肌后徙术、下斜肌切断术、下斜肌部分切除术、 上斜肌断腱术,上斜肌肌腱延长术等。 2.肌肉加强术:包括直肌缩短术(resection of a rectus muscle)(图17-13)、直肌肌腱前徙术、上斜肌矢状移位术、下斜肌转位术、直肌肌腱连结术(Jenson)、上下直肌移位术、上斜肌折叠术等。 3.水平肌肉垂直移位术:用于矫正无明显斜肌异常的A 型或V型水平斜视。 (二)手术肌肉的选择:多种因素决定手术肌肉的选择。首先是第一眼位的斜视度,同时应参考视远和视近时斜视度的差别。内直肌对视近斜视角的矫正作用更大,外直肌对视远斜视角的矫正作用更大。对视近内斜视较大的患者,应行双眼内直肌减弱术。外斜视视远明显时,应行双眼外直肌减弱术。对视近视远斜视角相同的斜视,双侧直肌减弱与单眼后徙加缩短手术效果相同。需要提醒的是,单眼同次手术不能超过两条直肌。 手术仅能起到机械性矫正眼位的作用,其他多种因素如肌肉的性质、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不同的神经冲动等,决定了相同的肌肉相同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常规疗法治疗斜视临床疗效比较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常规疗法治疗斜视临床疗效比较 斜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部疾病,症状为眼球不正常的朝向,导致视力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斜视患者需要接受常规疗法或手术治疗。本文旨在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常规疗法在治疗斜视方面的临床疗效。 一、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是一种常见的斜视手术,它通过扩大目的视路,使患者的眼球能够正常朝向。术中需要在眼球的外侧沿着相应的位置进行切口,并将眼球外侧的肌肉修剪和移动,使眼球能够正常转动。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一定的眼部康复训练,以恢复眼球正常的运动功能。 这种手术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手术效果明显:在大多数情况下,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可以有效地纠正患者的斜视问题,使他们的眼球能够正常朝向。 2、手术后恢复较快:由于手术切口较小,所以恢复期较短。 3、手术成功率高:在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的操作下,这种手术的成功率非常高。 但是,这种手术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 1、手术风险较高:由于手术需要在眼球上进行操作,所以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和出血等。 2、手术费用高:与常规疗法相比,这种手术费用较高。 二、常规疗法 在斜视的治疗中,常规疗法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包括视力训练、眼镜和眼罩等,旨在通过强化眼肌的控制能力,帮助患者恢复眼球正常的运动功能。常规疗法的优点包括: 1、安全:与手术治疗相比,这种疗法安全、无创伤、无副作用。 2、适用性广:这种疗法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斜视患者,而手术治疗则适用范围较窄。 然而,常规疗法的缺点也比较明显: 1、治疗时间长:需要长时间的视力训练和眼部保健,才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2、科学性不确定:常规疗法的成功率与训练方法和耐心有关,因此难以量化其治疗效果。 结论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常规疗法是治疗斜视的两种主要方法。虽然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手术效果显著,但手术风险和费用也较高;常规疗法安全、无创伤,但治疗时间长,成功率较为不确定。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医生的专业意见综合考虑,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眼睛斜视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眼睛斜视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眼睛斜视,又称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指眼睛无法同时准确对准同一点,导致双眼视觉不一致。这种情况可以导致双眼间的图像错乱,对正常视觉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将介绍眼睛斜视的症状和常见的治疗方法。 症状 眼睛斜视的症状可以根据斜视的类型和程度而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1. 双眼不准确对准:斜视的最明显症状是两只眼睛无法同时对准同一物体,其中一只眼睛会偏离正常位置。这导致双眼视线不一致,视觉产生冲突。 2. 落后感:斜视患者常感到视觉上的困惑和不适,因为两只眼睛的图像并不重叠,造成视力模糊。 3. 双重视觉:由于斜视导致眼睛无法准确对准,患者可能会出现双重视觉的症状。一只眼睛看到的图像会在大脑中被重复,导致视觉上的错觉。 4. 颈部疲劳:斜视患者为了尽量弥补双眼不准确对准的情况,常常会扭动头颈以找到正确的视角,这可能导致颈部疲劳和不适。 治疗方法

眼睛斜视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具体选择取决于斜视的类型和程度。 1. 非手术治疗: - 眼部矫正保护:斜视早期,佩戴特制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可以帮助纠正眼睛的斜视情况,同时保护视力的正常发展。 - 弱视治疗:当斜视导致视觉不一致时,患者可能会患上弱视,也称为“懒眼”。通过遮盖视力较好的眼睛来刺激患者使用斜视眼睛,可以促进视觉的发展。 - 视觉训练:进行一系列视觉训练来帮助改善眼睛的斜视情况。这些训练包括注视点、眼球锻炼和视觉固定等。 2. 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程度较大的斜视病例,可能需要手术矫正。手术治疗通常通过调整眼球肌肉的平衡来恢复眼球的正常位置。手术矫正斜视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后一般需要几周的恢复期。 预防 虽然斜视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复杂因素引起的,但有一些措施可以帮助预防斜视的发生: - 接受定期眼科检查:定期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斜视的迹象,并及时采取治疗。特别是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来说更为重要。

麻痹性斜视 病情说明指导书

麻痹性斜视病情说明指导书 一、麻痹性斜视概述 麻痹性斜视(paralytic strabismus)是由于神经核、神经干或肌肉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类斜视,可以是单根或多根眼外肌的部分或完全性麻痹。患者多发病急骤,发病时立刻感觉复视。多数是由于中毒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般预后较好。 英文名称:paralytic strabismus。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风牵偏视、目偏视、坠睛、坠睛眼。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无关。 发病部位:头部,眼。 常见症状:眼位偏斜、复视、眼球运动功能异常、眼性斜颈、投射失误。 主要病因:麻痹性斜视的病因有很多,可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CT。 重要提醒:先天性斜视一般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临床分类:麻痹性斜视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类: 1、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先天性者在出生时或出生早期发生,主要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出生时的创伤或幼儿期疾病所致。 2、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后天性麻痹性斜视者可在各种年龄发生,多为急性发病,多继发于外伤、炎症、肿瘤等其他疾病和损伤。 二、麻痹性斜视的发病特点

三、麻痹性斜视的病因 病因总述:麻痹性斜视病因一般因年龄而异,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类。先天性麻痹性斜视主要发生于出生时或出生早期;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则可在各个年龄发生。两者起因有所区别,前者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出生时的创伤或幼儿期疾病;后者多继发于外伤、炎症、肿瘤等其他疾病和损伤。 基本病因: 1、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在出生时或出生早期即可发生,主要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因出生时的创伤或幼儿期疾病所致。可累及单眼的一条眼外肌(上斜肌部分麻痹最为多见)或多条眼外肌(双上转肌或双下转肌),又可累及双眼同名肌(双上直肌或双上斜肌)。 2、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后天性者多为急性发病。头颅外伤、颅内炎症(大脑炎脑膜炎)、中毒(铅中毒、肉毒中毒)、中耳病变累及第VI神经、糖尿病、血循环障碍肿瘤、眼眶脸面及颌部组织的炎症、鼻窦炎及鼻窦手术等都可引起麻痹性斜视。 危险因素:暂无资料。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麻痹性斜视的症状 症状总述:麻痹性斜视病因一般因年龄而异,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类。先天性麻痹性斜视主要发生于出生时或出生早期;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则可在各个年龄发生。两者起因有所区别,前者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出生时的创伤或幼儿期疾病;后者多继发于外伤、炎症、肿瘤等其他疾病和损伤。 典型症状:

论斜视手术的治疗

论斜视手术的治疗 斜视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病,儿童患者多见,其不仅影响容貌,还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以及双眼视觉的形成。斜视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必须通过手术的方法才能达到恢复其双眼视觉和改善外观的目的[1]。近年来,斜视手术无论在手术肌肉的量和手术方式都有一些新的改进。现综述如下: 1 斜视的病因 为了更好地理解手术治疗斜视的有关问题,有必要对斜视的病因作一简要的复习。关于斜视的确切病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有神经因素、解剖因素、融合机能缺陷因素、遗传因素等。在神经因素中大多数学者[2]主张斜视是集合与外展的异常所致,集合过弱,外展过强,或二者同时并存,则产生外斜。而Worth[3]认为斜视是融合机能不全的后果,由于双眼视力不等或由于促进双眼单视的中枢条件不利而引起融合机能发育不全或完全丧失时,则患者不能用双眼注视而形成斜视。在解剖因素中,一般多见于内直肌附着点的异常[4],在不同的患者中,内直肌附着点与角膜缘之间的距离不同,小于正常人的长度,从而导致眼球外展运动的限制,出现内斜视。或眼外肌单独发育过度,或伴有对抗肌的发育不全所致。但这个学说不能解释间歇性

斜视。有些学者认为[5]斜视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可能为多基因而并非直接遗传,因为斜视患者在解剖、生理及其它条件上大都有共同特点,有利于斜视发生。总之,关于斜视的病因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事实上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起一定作用。 2 斜视的手术治疗 2.1 斜视手术的目的 斜视手术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改善外观,但恢复双眼单视和立体视觉减轻视疲劳以达到功能治愈则更为重要[6]。斜视通过手术矫正,使双眼视轴平行,恢复正常双眼视功能。并使畸形的眼位、头位获得美容改观,使自卑的心理获得解放。 2.2 斜视手术适应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视功能及美容的要求也提高,斜视要求手术矫正的患者逐年增多。对非调节性斜视患者来说,一般水平斜视度在15△以上者、垂直斜视度在10△以上者可以手术治疗[7]。因斜视、眼球震颤引起的代偿头位可以手术矫正。后天性眼外肌麻痹引起的复视,经过6~8个月药物治疗不能恢复者,在光学矫正无效时,可以试行手术治疗。隐斜视引起的肌性视力疲劳,在光学矫正无效时,可以试行手术治疗。 2.3 斜视手术量的估计 到目前为止,斜视手术量的计算依然受到发病年龄、双眼视力、屈光状态、斜视的发病诱因、肌肉筋膜发育状况、肌张力的

-斜 视护理常规

斜视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一眼注视,另一眼偏离,属眼外肌疾病。 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 【治疗原则】 斜视的治疗方法,因斜视的类别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 1.共同性斜视治疗目的是提高视力,矫正眼位,恢复双眼视功能。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坚持视功能训练。 2.麻痹性斜视:针对病因治疗。 【常见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自我形象紊乱与眼位偏斜有关。 2.感知紊乱:视力低下与眼位偏斜屈光不正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共同性斜视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经非手术治疗1-2年仍有斜视的儿童。则在戴眼镜的基础上进行眼外科手术矫正眼位.以防止弱视的发生及发展。避免头面部和脊柱的畸形。视斜病因复杂,现代西医学除针对病因及手术治疗,对病因不明者,尚无理想方法。随着临床眼科对眼位与双眼视功能有了全面的认识,斜视手术治疗的目的和要求也由过去只注重美容提高到今天既要矫正眼位,又要建立正常的视网膜对应获得双眼视功能。手术的年龄逐渐趋向低龄化,手术安全可靠。 1.手术适应症:经非手术矫正效果不佳的各类斜视 斜视矫正术前的准备:

1.1治疗弱视。伴有弱视的斜视儿童,一般在手术前应积极治疗弱视,使双眼的视力均达到0.8以上。 1.2矫正屈光不正。 1.3有融合无力性复视者,术前要进行增强融合力训练,若训练无效者,不适合手术。 1.4全面检查身体。尤其是儿童需要在全麻下才能手术,为了尽可能避免全麻意外,术前要进行各项化验检查,并请内科医生做全面体检,正常者才能进 行手术。 2.术前护理 2.1按外眼手术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2心理护理:讲解斜视手术的简要方法,以减轻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取得患者术中术后的配合,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 2.3全麻患者按全麻术前护理常规 3.术后护理 3.1全麻患者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3.2按外眼手术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3.3观察术眼敷料有无渗血、松脱,斜视手术有时需要双眼同时进行。术后也需要双眼包扎,所以应注意患者日常活动安全,保持病房环境整洁,病区地面清洁干燥,以防意外发生。 3.4嘱病人闭目养神,尽量少转动眼球,以免影响愈合,告知患儿家长术后注意事项,不能自行松开眼垫,避免患儿揉眼。 3.5术后给予半流质,一天后改为普通饮食。

视光学教案

第十六章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 第一节概述 一、屈光的概念 外界的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倒像,这种生理功能就称为眼的屈光。 二、视觉的形成 光线折射神经冲动传导 物体----→屈光介质----→视网膜------→视觉中枢角膜 房水 屈光介质晶状体 玻璃体 第二节眼球光学 一、眼的屈光和屈光力(Refractive and refractive power) 屈光力:光线在界面的偏折程度。 影响因素:两介质的折射率,界面的曲率半径 总屈光力58.64D ~70.57D 角膜43D 晶状体19D 二、眼的调节和集合 1.调节

调节(accommodation):为了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 调节的基础条件:晶状体的弹性和睫状肌的功能。 看远-→睫状肌松弛-→悬韧带紧张-→晶体扁平-→屈光力减弱 看近-→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体前表面曲率增加-→屈光力增强2.调节幅度、调节范围 远点:眼在调节放松时所能看清的最远点; 近点:最大调节时所能看清的最近点; 调节范围: 远点与近点的间距; 调节幅度:眼所能产生的最大调节力;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 最大调节幅度=25-0.4×年龄 平均调节幅度=18-0.3×年龄 3.调节、集合与瞳孔反应 集合(convergence) :产生调节的同时引起双眼内转,该现象称为集合。 调节越大集合也越大。表达集合程度常用棱镜度。 三联动现象:调节、集合和瞳孔缩小 如:正视者双眼瞳距60mm,阅读40cm处目标,集合量为6cm/0.4m=15△ 第三节眼的屈光状态 1.正视(emmetropi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