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池结构设计指南

水池结构设计指南

水池结构设计指南
水池结构设计指南

.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指南及规定

第六册水池结构设计指南

(共八册)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工业建筑院

二○○五年七月

目录

一.材料 (2)

二.水、土压力计算 (3)

三.侧壁内力计算 (4)

四.底板内力计算 (6)

五.配筋计算 (9)

六.裂缝宽度验算 (9)

七.侧壁、底板厚度拟定 (10)

八.抗浮验算 (11)

九.工况组合 (11)

十.构造要求 (11)

十一.按强度及裂缝宽度控制的最大弯矩值(附表三) (14)

十二.例题 (26)

编制:李绪华

审核:孙衍法

编程:覃嘉仕

钢铁厂的设计中会经常遇到水池,无论是炼铁、炼钢,还是轧钢,都存在水池。因没有统一的设计方法,导致设计方法较为离散。结合《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8:2002),对水池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一定的统一。

一.材料

1.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5,严寒和寒冷地区不低于C30。

2.抗渗等级,根据最大作用水头与砼厚度的比值确定

一般情况下采用S6即可满足要求。

3.抗冻等级

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3℃的地区,外露的钢筋砼构筑物的砼应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按下表采用:

砼抗冻等级Fi系指龄期为28d的砼试件,在进行相应要求冻融循环总次数i次作用,其强度降低不大于25%,重量损失不超过5%。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中查取。如:

北京-4.5℃天津-4.0℃

通化-16.1℃石家庄-2.9℃

承德-9.4℃西安-0.9℃

太原-6.5℃本溪-12.2℃

兰州-6.7℃银川-8.9℃基本上除东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外,其他地区均不需要考虑砼抗冻要求。

二.水、土压力计算

1.水压力

按季节最高水位计算水压力,勘察报告中一般提出勘察期间地下

水位,可根据勘察的季节及水位变化幅度确定计算水位,准永久值系数为1.0。

2.土压力

主动土压力系数K a可按1/3,地下水位以上土的重度取18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土的有效重度,可按10 kN/m3,准永久值系数为1.0。

3.地面堆积荷载(作用于水池侧面)

无特殊情况时,地面堆积荷载取10 kN/m2,准永久值系数为0.5。

4.汽车荷载(作用于水池侧面)

等代均布荷载见下表,准永久值系数为0。

5.列车荷载(作用于水池侧面)

若枕木在滑裂体(与水平面夹角55°斜面形成的滑裂体)以外,则不需考虑;否则按60 kN/m2等代均布荷载考虑,准永久值系数为0。

上述均布荷载乘以主动土压力系数K a后作为矩形分布的荷载作

三.侧壁内力计算

1.平长壁板

所谓平长壁板,即L B/H B>2(有顶板)或L B/H B>3(无顶板)的侧壁板。取1m宽截条按竖向单向受弯计算,下端为固接,上端为自由(无顶板时)、铰接(有顶板或局部走道板)。

此时应考虑水平角隅弯矩,即验算构造水平筋能否满足水平角隅处的强度及裂缝宽度。

水平向角隅处弯矩:

M cx=m c qH B2

q—均布荷载或三角形荷载的最大值(kN/m2)

m c见下表:

2.深长壁板

所谓深长壁板,即H B/L B>2的侧壁板,

按两部分计算:

从底板顶面算起,2L B以上部分按

水平单向受弯计算,0~2L B部分按双向板

计算,从底板顶面算起2L B处视为自由边。

3.矩形水池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即介于平长、深长之间的壁板,按双向受弯计算,以计算手册或软件进行计算。

4.圆形水池池壁

根据水池高度、半径及壁厚确定计算模型,见下表:

计算可用水工结构手册图表人工计算,也可用SAP 2000软件进行计算。人工计算较繁琐,最好以SAP 2000进行计算。

四.底板内力计算

1.长条水池(净长/净宽>2)

(1)池壁顶以上无荷载(如无冷却塔等)或荷载较小

底板底面承受由侧壁传来的弯矩,分别按基本组合设计值和准永久组合设计值计算配筋和裂缝宽度。底板顶面按构造配筋,即满足最小配筋率。按最小配筋率确定的钢筋面积:

A s=ρmin×bh,ρmin为0.20%(C25)、0.21%(C30)

也可根据厚度查表,选取较小配筋,表中配筋率ρ= A s/bh0,其一定≥ρmin×h/h0,A s/bh≥ρmin,等同于A s/bh0≥ρmin×h/h0。

(2)池壁顶以上有荷载(如冷却塔等)

底板以基底净反力按1m宽简支板计算,但要将壁板底部弯矩加到支座处,以降低底板跨中弯矩,M z=ql2/8-M B。基底净反力包括壁板、顶板及上部冷却塔等设备自重,

而不包括池内水重及底板自重。

采用桩基时以桩的净反力

作为集中力计算跨中弯炬,

板边负弯矩等于壁板底部弯炬,跨中正弯矩以负弯矩抵消一部分。

注意此处的负弯矩用作强度计算时,荷载分项系数为1.0。

2.一般矩形水池(净长/净宽≤2)

(1)池壁顶以上无荷载(如无冷却塔等)或荷载较小

底板底面承受由侧壁传来的弯矩,分别按基本组合设计值和准永久组合设计值计算配筋和裂缝宽度。底板顶面按构造配筋,即最小配筋率和考虑超长时的构造纵筋。

(2)池壁顶以上有荷载(如冷却塔等)

底板以基底净反力按四边简支板计算,但要将壁板底部弯矩加到支座处,以降低底板跨中弯矩。基底净反力包括壁板、顶板及上部冷却塔等设备自重,而不包括池内

水重及底板自重。

跨中弯矩的计算采用

下述方法:

先根据静力计算手册按双向板计算跨中短向、长向弯矩M x、M y,假定底板的长边与短边由壁板所传弯矩为M x0、M y0,则考虑支座负弯矩后的跨中弯矩按下式计算

M xx=M x-m xx M x0-m xy M y0

M yy=M y-m yx M x0-m yy M y0

m xx——长边负弯矩在短向跨中的弯矩系数

m xy——短边负弯矩在短向跨中的弯矩系数

m yx——长边负弯矩在长向跨中的弯矩系数

m yy——短边负弯矩在长向跨中的弯矩系数

上述系数见下表:

采用桩基时,以桩的净反力作为集中力计算跨中弯矩,板边负弯矩等于壁板底部弯矩,跨中正弯矩以负弯矩抵消一部分。

5.圆形底板

五.配筋计算

1.弯矩计算中,水、土压力乘以荷载分项系数1.27,地面堆积及车辆荷载产生的侧压力乘以荷载分项系数1.4。

池内有水,考虑池外土压力时,强度计算时的池外土压力荷载分项系数取1.0;计算底板跨中弯矩时,若考虑侧壁弯矩的有力影响,则侧壁弯矩荷载分项系数取1.0。

2.以基本组合的设计值弯矩计算配筋面积,可人工计算,也可以构件计算软件计算,应注意保护层厚度问题,即钢筋合力点至壁边缘距离a s,见下表:

六.裂缝宽度验算

1.先按配筋计算结果选配出钢筋的直径及间距,然后验算裂缝宽度。

2.裂缝宽度验算采用准永久组合值弯矩,水、土压力按标准值,地面堆积荷载按标准值的0.5,汽车、列车荷载不考虑。

3.裂缝宽度限值

轧钢、炼钢、炼铁等水处理设施:0.25mm

污水处理设施:0.20mm

4.裂缝宽度计算按《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附录A进行,现有Excel计算表格可用。

5.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侧壁取30mm,与污水接触取35mm,当表面有水泥砂浆或涂料时可减少10mm;底板取40mm。受力筋可能是水平筋或竖筋。

七.侧壁、底板厚度拟定

1.侧壁厚度可参考下列表格初步拟定

注1)壁厚按50 mm的倍数取值,水池较深时应采用变厚度形式,壁厚在任何情况下不小于250 mm。

2)按假定厚度试算,按强度或裂缝宽度确定的配筋率应在0.3~0.8%之间,最好在0.4~0.6%之间。若配筋率<0.3%,应减小厚度;

若配筋率>0.8%,应加大厚度。

3)控制裂缝宽度最好用提高配筋率的方法,而不用加大厚度的方法。

2.底板厚度

底板厚度按壁厚的1.2~1.5倍,以1.2倍起算,与壁板类似,以配筋率控制。采用桩基时,为使桩与池壁中心线一致,应将底板外挑。

八.抗浮验算

按最高地下水位计算底板底面的浮托力,不计池内水重,以池壁、底板自重抵抗地下水浮托力,抗浮系数≥1.05。

采用桩基时,可考虑加上桩的抗拔承载力特征值来抵抗浮托力。

九.工况组合

1.地下水池

在池外水、土压力(包括地面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此时不考虑池内水压力;

在池内水压力作用下的计算,此时不考虑地面荷载及池外地下水的作用,但应以池外土压力抵消一部分池内水压力产生的弯矩,强度计算时,此时的土压力荷载分项系数取1.0。

2.地上水池

地上水池指埋深较小的水池,底板顶面位于地面以下≤1m,这种情况可只作在池内水压力作用下的计算。

十.构造要求

1.伸缩缝间距(m)

注:超出上表限值时,以留后浇带或掺膨胀剂措施解决。

2.水平构造筋、敞口水池池顶构造筋见附表一、二;转角处钢筋构造见构造附图;

3.受力筋及构造筋尽可能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钢筋间距尽可能≮100(转角处因钢筋搭接而加密除外),也≯200。

4.水平筋一般置于竖筋内侧,水池长度超过伸缩缝间距时水平筋置于竖筋外侧,这两种情况竖筋保护层厚度均为30mm。

当水平筋为主要受力筋时,水平筋置于竖筋外侧,此时水平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

附表一水池水平构造配筋:

附表二 敞口水池池壁顶面水平配筋:

构造附图:

侧壁转角处 侧壁交接处

侧壁、底板转角处侧壁、底板交接处

图中l按下列取值:

相邻壁水平较小净跨长/4

或中间壁水平净跨长/4 两者取较小值,并不小于500

侧壁净高/4

十一.按强度及裂缝宽度控制的最大弯矩值(附表三)

1.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按30 mm,当>30mm时,将强度弯矩值M乘以折减系数0.95(h≤600)、0.98(h>600)进行折减;将裂缝宽度弯矩值M q乘以折减系数0.90(h≤700)、0.95(h>700)。

2.强度控制的最大弯矩M系指按表中给定的配筋推算出的最大弯矩设计值,应与在水、土压力及地面活荷载、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基本组合弯矩值对应,即考虑荷载分项系数。

3.裂缝控制的最大弯矩M q系指裂缝宽度为0.25 mm时,按表中给定的配筋推算出的最大弯矩值,应与在水、土压力及地面活荷载作用下的准永久组合弯矩值对应,不计车辆荷载,并考虑地面活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0.5。

4.设计人计算出两种弯矩后,先核实强度对应的弯矩值,满足后再核实裂缝对应的弯矩值,两项必须都满足,即计算出的两项弯矩值必须都小于表中数值。

5.计算弯矩值应按钢筋直径从小到大顺序与表中最接近的弯矩值对应,查看配筋率,若<0.3%或>0.8%,则应考虑减小或加大侧壁或底板厚度。查表时,应首优先选用直径较小的钢筋,这样可在相同裂缝宽度下降低钢筋用量。

6.未列入表中的配筋,小直径钢筋属不满足最小配筋率,大直径钢筋属配筋率过大,前者不得采用,后者一般也不采用。

7.转角处钢筋间距可能变为@50、75,可按@100、150的强度及裂缝控制的弯矩值分别乘以1.5、1.8。

附表三按强度及裂缝宽度控制的最大弯矩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