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宗白华美学及中国哲学精神

宗白华美学及中国哲学精神

宗白华美学及中国哲学精神
宗白华美学及中国哲学精神

宗白华先生(1897—1986)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的奠基者。宗白华美学思想渊源有自,就其与中国古典哲学精神的关系而言,它主要与老庄、《周易》、佛学(禅宗、华严宗)的思想最为密切。①本文侧重在探讨宗白华如何接受中国哲学精神与艺术思想之影响,建构起“生命—艺境美学”的理论体系。

一、“道”与宗白华艺术美学

青年时期的宗白华偏爱中西哲学,他曾说:“庄子、康德……相继在我的心灵的天空出现,每一个人都在我的精神人格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1](151)尤其老庄思想对宗白华的人生观和艺术观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先秦诸子“不可能不谈到美的问题,也不可能不发表对于艺术的见解。尤其是庄子,往往喜欢用艺术做比喻说明他的思想。”[2](449),宗白华将庄学看作是中国艺术美学的一个渊源所在,庄学成为宗白华论述中国艺术美学特质的一块理论基石。总的来看,老庄哲学对宗白华美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道”、“虚”这两个方面。1、道与“空白”的阐释

宗白华认为庄子是极具艺术天才的哲学家,他“对于艺术境界的阐发最为精妙。在他是

‘道’,这形而上原理,和‘艺’,能够体合无间”,而“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1]( 367) 在老庄思想中,“道”的本质就是“无”,是虚空。庄子的“唯道集虚”、“虚室生白”的理论对中国艺术精神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诗词、书画、音乐、园林等,都重视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古代艺术家常以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诗境、画境、乐境里有空间感,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里透出幽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庄子的以艺见道、道艺合一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美学精神的走向,故此,宗白华说:“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1](370)将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与“道”相联系,确是宗白华的创见。在宗白华的艺术美学理论中,作为宇宙意识和生命精神的老庄的“道”,既是中国美学的文化背景,也是他建构美学本体的一个主要源泉。

宗白华认为,老庄哲学对画境的渗透,使得中国画在最高的审美境界上与哲学的理念相通。宗白华说: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物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万象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的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中国山水画……登高远眺云山烟景、无垠的太空、浑茫的大气,整个的无边宇宙是这一片云山的背景……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1](45)画幅中飞动的物象与“空白”处处交融,结成全幅流动的虚灵的节奏。空白在中国画里不复是包举万象位置万物的轮廓,而是溶入万物内部,参加万象之动的虚灵的“道”。[1](101)清代画家张式说:“烟云渲染为画中流行之气,故曰空白,非空纸。空即画也。”[3](993)确为精到之论,烟云仿佛一息相吹之气,成就绘画艺术的生命境界。荒寒的画境中有生气流行,有自然生命,即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它来自“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的老庄的哲学精神。以图示之:

中国画:空白(技法)→云山(背景)→自然(生命本体)

↑↓↑↓

道论:虚空(道的特征)—————→无、道(哲学本体)

众所周知,“空白”理论构成了中国艺术美学的重要方面。如中国书法是黑白相间的艺术,墨为有形,白藏气韵,强调“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4](73)书法的审美意味就孕藏在无墨的空白之处。中国画更是推崇“画之妙在无笔墨处”;[5](1311)古代诗学也认为“文章

妙处,俱在虚空”。[6](1519)“空白”确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中国艺术的一种审美境界。宗白华认为,“空白”理论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它源自老庄学说(“道”论)。老庄哲学认为,“道”是宇宙的最高本体,呈现为“无”,它是无形无象的,又是真实存在的,“道”蕴藏着一切和无限。《抱朴子》曰:“道者涵乾括坤,其本无名。论其无,则影响尤为有焉;论其有,则万物尚为无焉。”道“为声之声,为响之响,为形之形,为影之影,”它是“周流秋毫”而又“弥纶太虚”[7](215)的宇宙本体的存在。道是“空白”,是万象之源泉,万动之根本,具有最广阔的潜在内蕴。“空白”以无形涵盖有形,以无象包孕有象,,而成为无限的存在,此所谓“大象无形”。在古代美学家看来,“空白”、“虚空”既是万物的本体,也是艺术的本源。宗白华重新阐释和发微了这个理论,使其更具有现代意义。

2、虚实两元

《易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说“万物负阴以抱阳”,“道”分为一阴一阳,一虚一实。道之阴阳摩荡,虚实结合,在艺术理论上就是强调虚实相生,气韵生动。宗白华对“虚实”范畴很关注,认为“空灵”与“充实”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两元。“虚实”是中国美学的重要理论,清画论家方薰说“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 [8](137)方士庶也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景也。” [8](349)都说明中国艺术(画、诗、书等)都强调虚实结合。宗先生认为虚实理论“是一个哲学宇宙观的问题”。儒家和道家都是讲虚实结合的,而“老庄认为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宗白华将儒道在虚实问题上作了调和,认为孔孟和老庄并不矛盾,“他们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阴阳结合。”在中国艺术中,阴阳摩荡,虚实相生,“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2](455)艺术的充实意味,主要来自儒家的“充实”观和人格境界论,孟子“养气说”就是充实论,宗白华对艺术的充实精神:

司空图形容这状硕的艺术精神说:“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吞吐大荒,由道反气”……“行神如空,行气如虹!”艺术家精力充实,气象万千,艺术的创造追随真宰的创造。[1](348)

艺术的空灵,则主要来自老庄的道论。宗白华认为,园林的艺术建构学彰显出美感的民族特点: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园林的楼、台、亭、阁、窗的设置,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古代中国人,“总要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界”,所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艺术家“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明计成曰:“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园冶》),园林中通过轩窗来通向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国园林美学就是要“小中见大,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丰富了美的感受”,追求动荡无限的空间感。园林建筑是“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2](476-478)即从园林的小天地来体悟宇宙的大化生机。园林艺术“小中见大”的观点来自老子“有生于无”的哲学精神。

中国各类艺术,写实容易空灵难。清戴熙说山水画“沉著易,空灵难”,“山石以画而得,云水以不画而得。山石成则云水自在。”[3](995,1001)中国画,以实生虚,抟虚成实;充实外见灵透,空白处有妙境。这种理论泛见于宋元时期的山水、花鸟画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宗白华有精妙的阐释:

(宋元)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无边的虚白上。空中荡漾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老子名之为夷、希、微。在这一片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1](371)

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9](100)道是空、无,乃“万物之母”;无生有,成“万物之始”。又曰:“天地相合,以降其露”。[9](76)道是生命的根源(生命本体),宇宙是一个大生命的整体,贯穿其中的大“道”如甘露一般滋润万物的生长。宗白华理解的老庄之“道”,具体说就是宇宙间化生万物、表现大宇宙生机蓬勃的生命精神。宗白华认为,中国艺术“空寂中生气流行,鸢飞鱼跃,使中国人艺术心灵与宇宙意象‘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华严境界。”在他看来,“道”是虚白,但不是死寂,它包孕万有,体证生生,是蕴涵生命活力的宇宙精神,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源泉。因此,艺术意境以表现生命流行、气韵生动为核心。 [1](372)中国艺术要创造一片神游的意境,写出万物的内在生命。

二、《周易》经传与生命和谐精神

宗白华以《周易》经传的“生生之德”的义蕴(“生生之谓易”)和“无往不复”的理论来作为其生命本体美学又一形而上的资源。在宗白华看来,易经生生无尽的和谐精神恰可以做为其生命美学的文化背景。宗白华曾说《周易》是中国唯一成“伟大的哲学系统”的哲学,同时“《易》是一部动的生命的哲学”。[1](188,245)叶朗曾论述过易经的生命精神,他说:(《易经》)最关心的是人类与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并认为人和自然界的生命过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易经》的每一卦都是讨论天人关系,而天人关系的中心就是生命。这就是《易经》的灵魂。《易传》发挥《易经》的思想,提出了“生生之谓易”(《系辞上》)、“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等命题。按照《易传》的命题,自然界是生生不息的过程,自然界充满了生意,而从这里就产生了世界的意味和情趣。这就是“乐”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易传》的生命哲学和生命美学。[10](11)

出于重建中国现代新型文化的使命感,宗白华对《周易》有着持久的关注。在《周易》中,他找到了中国审美文化中生命精神的源头。在宗白华看来,周易广大和谐的生命意蕴是重建刚健昂奋的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

宗白华认为,“《易经》上说:‘无往不复,天地际也。’这正是中国人的空间意识!”[1](423)而“《易经》所常用的如往复、来回、周而复始、无往不复,正描出中国人的空间意识。”[1](431)周易的无往不复的空间意识和节奏感是中国艺术审美空间理论的来源。他认为:

时间的节奏(一岁十二月二十四节)率领着空间方位(东南西北等)以构成我们的宇宙。所以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对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音乐化了!画家在画面所欲表现的不只是一个建筑意味的空间“宇”而须同时具有音乐意味的时间节奏“宙”。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1](431)

宗白华在《形上学(讲演)》中说,周易的鼎卦乃是中国哲学的生命“空间之象”,[11](612)而革卦是“中国生命时间之象”。[11](616)《象》曰:“君子以正位凝命。”他认为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的空间意识,“空间与生命打通,亦即与时间打通”。[11](612)易之卦象,即是指示人生的范型。[11](627)他说“象之构成原理,是生生条理”,[11](629)进而认为中国哲学是一个“生命的体系”。他认为“中国哲学既非‘几何空间’之哲学,亦非‘纯粹时间’(柏格森)之哲学,乃四时自成岁之历律哲学也。”[11](611)《周易》无往不复的空间意识,启示了汉代的律历哲学,二者共同形成了“以时统空”、“时空合一”的哲学思想。②在中国艺术中,时间的四时(春夏秋冬)配合空间的四方(东南西北),空间时间化,时间空间化,时空合一,充满音乐的节奏。宗白华将时空感与虚实理论相联系:

中国人的最根本的宇宙观是《易经》上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画面的空间感也凭借一虚一实、一明一暗的流动节奏表达出来。虚(空间)同实(实物)联成一片波流,如决流之推波。明同暗也联成一片波动,如行云之推月。这确是中国山水画上空间境界的表现法。

[1](434)

中国人抚爱万物,与万物同其节奏:“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语)。我们宇宙既是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生命节奏,所以它根本上是虚灵的时空合一体,是流荡着的生动气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一)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一) 内容提要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特别是老庄、《周易》、佛学(禅宗)思想的关系最为紧密。老庄哲学对宗白华美学的影响主要在“道”和“虚”这两个方面,庄学是宗白华论述中国艺术的审美特征的主要理论基石。《周易》经传“生生之德”的义蕴和“无往不复”的理论是宗白华建构生命本体美学的又一形而上资源。同时,宗白华美学还吸纳了禅学的妙悟的体验方式和禅境理论。建筑在中国古典哲学与传统艺术思想基石之上的宗白华美学,是以“生命”为美学本体,以“妙悟”为审美体验方式,以“艺境”为审美价值追求的三位一体的美学体系,简言之就是“生命——艺境美学”。 关键词道禅宗周易妙悟艺境生命境界中国哲学宗白华先生(1897—1986)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的奠基者。宗白华美学思想渊源有自,就其与中国古典哲学精神的关系而言,它主要与老庄、《周易》、佛学(禅宗、华严宗)的思想最为密切。①本文侧重在探讨宗白华如何接受中国哲学精神与艺术思想之影响,建构起“生命—艺境美学”的理论体系。 一、“道”与宗白华艺术美学 青年时期的宗白华偏爱中西哲学,他曾说:“庄子、康德……相继在我的心灵的天空出现,每一个人都在我的精神人格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1](151)尤其老庄思想对宗白华的人生观和艺术观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先秦诸子“不可能不谈到美的问题,也不可能不发表对于艺术的

见解。尤其是庄子,往往喜欢用艺术做比喻说明他的思想。”2](449),宗白华将庄学看作是中国艺术美学的一个渊源所在,庄学成为宗白华论述中国艺术美学特质的一块理论基石。总的来看,老庄哲学对宗白华美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道”、“虚”这两个方面。 1、道与“空白”的阐释 宗白华认为庄子是极具艺术天才的哲学家,他“对于艺术境界的阐发最为精妙。在他是 ‘道’,这形而上原理,和‘艺’,能够体合无间”,而“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1](367)在老庄思想中,“道”的本质就是“无”,是虚空。庄子的“唯道集虚”、“虚室生白”的理论对中国艺术精神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诗词、书画、音乐、园林等,都重视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古代艺术家常以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诗境、画境、乐境里有空间感,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里透出幽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庄子的以艺见道、道艺合一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美学精神的走向,故此,宗白华说:“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1](370)将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与“道”相联系,确是宗白华的创见。在宗白华的艺术美学理论中,作为宇宙意识和生命精神的老庄的“道”,既是中国美学的文化背景,也是他建构美学本体的一个主要源泉。 宗白华认为,老庄哲学对画境的渗透,使得中国画在最高的审美境界

中国哲学的发展

中国哲学的发展 【摘要】 中国的哲学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论文主要从中西方哲学的比较和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想及阶段剖析中国哲学的发展,同时研究作为中国哲学代表的儒学的新发展,在此基础上阐释中国哲学对社会带啦的影响。 【关键词】 哲学概念儒家道家佛家新儒家学派 【正文】 一.哲学的概念及研究领域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同时使得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这一古老的学科。作为世界哲学三大系统之一的中国哲学(其他两大系统是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它的发展对于人类的进步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并研究中国哲学。 在展开对中国哲学的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哲学到底是怎样的学科。关于哲学的定义,在哲学界始终无定论。并且随着历史的扩张和不同时代对不同感兴趣的问题,哲学的含义不断变化着。一般情况下,认为哲学是一套方法论。马克思曾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也是目前中国大陆政治和哲学教科书上的主导思想。中国的着名哲学家牟宗三也曾说过:“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响说明的,便是哲学。”相比较来说,这是一种更加通俗的理解。那么,哲学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呢? 罗素认为:“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哲学所涉及的是科学解决不了,神学的答案又不令人信服的问题。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起劲仍为确切的只是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不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权威。”反观中国文化的发展,的确未曾离开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介乎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探讨。 二.中西方哲学的比较 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否认中国哲学体系的存在,这几乎在西方哲学界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实际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确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中国的哲学的特质是重“主体性”,“内在道德性”;西方哲学重“客体性”,有很好的逻辑,是以知识论为中心展开的。 2.中国的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哲学;但是西方哲学没有很好的人生哲学。西方人对生命的想法主要是来自文学,艺术,音乐,最后是宗教。 3.中国哲学重实践,实践上初期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表现善的思想;西方哲学主要是重知解的。综上可知,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不能采用和西方哲学一样的方法。中国哲学的分析应该以人为出发点,注重哲学思想的实践和应用。 三.中国重要哲学思想及发展历程 中国哲学的发展总是和中国文化的繁荣保持着大致同步,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文化发展的趋势将中国哲学的主要阶段分为五个时期: 1.孕育期(殷周)——带有宗教色彩,代表人物是姬丹 2.雏形期(春秋战国)——具有人文色彩,百家争鸣,诸子峰起,代表人物是孔子,老子,墨子

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许慎说:“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中国书法从一笔入手,但一笔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来,为侧(点)、勒(横)、努(直竖)、超(钩)、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这些笔画,悬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平。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牵缰勒马,跃然纸上。书法的“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于壮美。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2009年03月24日 08:23:15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传统哲学是相对于中国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而言的。学术界一般把公元前11世纪的殷周时期,也就是传说周文王推演《周易》的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哲学称为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黑格尔把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哲学。今天,人们关注中国传统哲学,是期望能从中得到新的启示。 发展脉络 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 先秦子学。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思想异常活跃,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形成了众多思想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先秦哲学探讨的重点侧重于政治、伦理、道德、人生等问题。可以说,先秦子学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掀起了中国哲学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两汉经学。汉代统治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终于在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始定于一尊,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用了大约近400年时间。此外,在汉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这是外来文化第一次与中国本土文化接触。汉代的主要哲学家有董仲舒、王充等。 魏晋玄学。魏晋时期,一反两汉时期繁琐的经学及神学目的论,尊崇老子、庄子及《周易》,号称“三玄”。这一时期,在思想上和思维方式上出现了一次大的解放。

魏晋玄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一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本与末、有与无、动与静、一与多的关系;三是语言和思想的关系;四是肉体和精神的关系。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弼、裴(危页)、欧阳建、郭象、范缜等。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也在兴起,儒释道三教首次处于三足鼎立、势均力敌阶段。 隋唐佛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碰撞与融合,至隋唐时期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形成了众多的佛教流派。在隋唐佛教诸宗派中,禅宗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典范。隋唐佛学探讨的中心议题之一是佛性问题,也就是心性论问题,内容包括人的心理活动、感觉经验、道德观、社会观、认识论以及宗教实践等。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了释、道两家思想而创立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这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次重大转折。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700年的指导思想。宋明理学主要有程朱(程颢、程颐、朱熹)理学、陆王(陆九渊、王阳明)心学和张王(张载、王夫之)气学三大流派。宋明理学探讨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如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心性论、知行观、修养论、境界论等。 明清实学。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大都反对宋明理学,把理学看作是虚学。明清实学反对空谈心性,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思想解放,因而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性质。实学思潮遍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主要代表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 乾嘉朴学。清王朝建立后,开始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人们不敢再谈论政治,因而转向了训诂考据。朴学以考据为主要治学方法,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少理论发挥,也称乾嘉汉学、乾嘉考据学。乾嘉朴学最突出的学术贡献就是对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并使之获得了空前发展。

《中国哲学的一般特点》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小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哲学的一般特点 ①中国哲学主要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人间哲学,一种为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指导的哲学。 ②在区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方面,中国哲学一直没有做好。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遵循的准则是不同的。前者是人伦关系,后者法理关系。中国古代哲学要人们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遵循同一法则,视君臣如“父子”,视官员为“父母官”,视百姓为“子民”。是一种重大的知识局限。这种知识局限在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③在以自由原则主要是思想自由和个体自由原则为前提的哲学体系中,中国传统哲学是被排斥在外的。但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哲学仍然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且有自己适用性或有效性的公共哲学。这种哲学对宇宙、自然人伦、社会关系、生存和生命的思考,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哲学思想指导下培育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官制度,对处理权利和权力的关系,解决有才能者的出路,实现其政治与社会抱负,维持社会层级或阶层的流动性、有序性和公平性,维护社会稳定,曾经起过决定性的作用。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君主政治中,相对开明的君主体制和完全开放的文官制度,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维持和延续,并且促成其不断改良、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制度因素。 ④在社会治理模式的设计中,中国哲学指导下的家庭、社会和国家一体性和完备性模式,在前现代社会一直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当然,随着现代性的自由原则的被承认,随着现代法权观念的确立,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一体性和完备性模式已经受到广泛质疑。市场经济观念的确立,实际上是个体法权作为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现代法治体系的建立。现代法治体系的核心思想是现代契约理论,家庭、社会和国家,或者公民、公民社会和国家,都只是那个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一个个环节,形成一种有着不同社会功能和权利、责任、义务的社会主体。 ⑤在今天,国家权力至上或公权至上的观念正在受到挑战,公民权利的保护和维持成为焦点,国家权利或公权的监督和约束成为常态,有限政府的要求成为必然。 ⑥当然,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官制度、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理论,如何与现代科技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相融合,吸收并且融入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宽容和谐现代文明观念,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节选自张国清《智慧与正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价值表现在对如何处理个人与宇宙、他人、自身的关系的思考。 B.中国文官制度客观上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促成中华文明不断改良发展进步的作用。 C.在社会治理模式的设计中,中国哲学在前现代社会一直具有高度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D.市场经济观念支撑起了以现代契约论为核心思想的、强调个体法权的现代法治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宗白华的美学观点

宗白华是我国著名美学家。他“终生情笃于艺境之追求”,亦即探求艺术的美,是在中外艺术及中国艺术不同种类的比较中发现并关注书法的。也就是说,宗白华的书法研究,一开始就把书法作为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艺术门类,从美学角度高屋建瓴予以审视。既将其置于整体的美学观照之下,又是其全面美学研究的一部分。或许是由于这种原因,宗白华专门讨论书法艺术的文章并不多。根据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收集宗白华美学论文较全的《艺境》一书,只有《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及《论〈兰亭序〉的两封信》是专论书法的。其余大量论述则散见于其他有关论文中,如《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等等。宗白华不论专论,还是散论,大都深刻而精警,能够洞察书法艺术的底里。每次发表,都会在书坛引起反响。宗白华的书法美学思想,在现代书法理论中独树一帜,愈来愈显示出它的价值和意义。 宗白华从美学视角高度评价中国书法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从个人因素说,是他学贯中西的艺术及美学修养使然。他少时跟柳诒徵学过书法,后来还受过大书法家李瑞清的点拨。1920年赴德留学,深入研习了西方的哲学、美学,因而能够比较深刻准确地把握书法。从时代因素来说,当时受“五四”影响,为书法研究带来了新方法、新气象。除宗白华外,还有如邓以蛰、林语堂等一些大家也对中国书法作有精辟论述。邓以蛰是清代碑学大师邓石如的嫡传后裔,在美学界与宗白华有“南宗北邓”之声誉。邓以蛰在《书法之欣赏》中,直称“书法是纯美术”,自然也是百分之百的艺术。认为书法“为艺术之最高境界,完全出自诸性灵之自由表现”。林语堂1934年用英文撰写了《中国人》,从世界大文化圈的范围内得出结论说:“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艺术。”“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这些论述,也把书法艺术推崇到了极致,在当时书坛产生了一股强劲的冲击波。30年代以后,在半个世纪的美学研究中,宗白华始终坚持自己最初对书法的定位,多层面深入探讨和揭示了书法的内涵,也有力支持和丰富了自己的观点。 宗白华最推崇的是唐代画家张璪的两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说:“他的两句话指示了我理解中国先民艺术的道路。”并因张璪画论名《绘境》而将自己艺论集取名《艺境》。张璪的两句话就是从人和物、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和统一上来谈论艺术的。正是沿着这个道路,宗白华在第一篇书法专论《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中,开篇便引用西晋大书法家钟繇的话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非凡庸所知。见万象皆类之……”又引用唐代大书法家李阳冰的话说:“于天地山川得其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其经纬昭回之度。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指出“这是说书法用笔通于画意”,“书法取象于天地的文章,人心的情况”。在其1962年发表的《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的文章中,他进一步明确指出,书法的“美是从‘人’流出来的,又是万物形象里节奏旋律的体现”,“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其核心主张即是艺术及书法所表现的生命形象与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

第二章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历史上的三大文明区: 东亚, 东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地中海世界哲学的三大系统: 世界哲学的三大系统: 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 世界古代三大哲学家: 孔子释迦牟尼亚里斯多德 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概况 萌芽期(商周时期) 奠基和形成期(春秋战国) 全面成熟时期(汉代明初) 嬗变期(明中叶清)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期 (商周时期) (一)《易经》 《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 阴阳来源于《易经》 八卦基本符号 : 天(乾), 地(坤), 雷(震), 火(离), 风(巽), 泽(兑), 水(坎), 山(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 (二)《尚书.洪范》 中提出的"五行说": 尚书洪范中提出的"五行说"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阴阳""八卦""五行"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二,古代哲学的奠基和形成期 (春秋战国) 孔,老,墨学说产生标志着古代哲学的奠基 (二)战国末期古代哲学全面形成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荟萃,儒,道,墨,法,名,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临淄稷下学宫 战国时 儒家有八派,以思(子思)孟(孟子) 学派和荀子学派影响为最大. 三,古代哲学全面成熟时期 (汉代明初) (一)汉代经学 儒家经典在后世被成为" 儒家经典在后世被成为"经",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经典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汉代确立的儒家经典有: 《易》,《书》,《诗》, 春秋》《礼》,《乐》,《春秋》 1,官方哲学的重要代表董仲舒 董仲舒的主要学说:天不变,道也不变";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性三品",三纲五常君,父,夫;仁,义, 礼,智,信. 董仲舒哲学思想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哲学思想学术思想由纷杂走向统一的的完成,哲学的经学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成为我国入世"哲学的代表. 2,无神论者王充(27~约97) 王充在《论衡》《问孔》等著作中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 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 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 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 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 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 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孔子对“仁”论的贡献还体现在他把“仁”和人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对人本身进行了哲学反思。用“仁”来规定人,认为“仁”与人具有直接同一性,从此出

简述中国哲学的特征

简述中国哲学的特征 西方哲学传统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鲜明地体现出两个基本特征,这就是重“认知”和扬“理性”。正是从这种“认知理性”精神出发,西方哲学传统对各种哲学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建构起了它自身很有特色的理论体系。 中国哲学传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对人为践履活动问题的特殊关注。 儒家和墨家思潮都明确主张“有为”、“为政”,强调以能动进取的肯定精神从事人为践履活动尤其是政事治理活动,由此建构人的积极有为的社会性存在。不过,它们之间在究竟是以仁义道德还是以功利效用作为人为践履活动的动机目的的问题上,又存在一些内在的分歧。孔子更注重“为仁”、“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凸显了基于血缘亲情关系的仁义道德因素在人为践履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并把个体的存在发展也归结为君子品格的道德修养,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墨子则更重视“为利”,主张“务求兴天下之利”、“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非乐上》),凸显了效用功利因素在人为践履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并由此出发进一步肯定了社会性的“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中》)。 与此对照,道家哲学则依据“无为”精神,对从事有目的的人为践履活动持否定态度,主张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老子不仅运用“无为而无不为”的命题界定“道”的根本特征,而且还要求人们象道那样也在“无为”之中实现“无不为”的目的,即在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做到“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在社会政事治理方面做到“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在个体生存发展方面做到“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庄子一方面坚决反对从事社会的政事治理活动,并对儒、墨两家所肯定的仁义道德和功利效用展开了激烈批判,另一方面又凸显了超功利超道德的个体精神自由在人生存在中的重要意义,主张“余立于宇宙之中,……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庄子·让王》)企业信用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14978608.html,) 此后,中国哲学传统经历了长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理论内容也得到了明显的拓宽和深化,但在先秦时期就已确立的这种关注人为践履活动的哲理精神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从根本上制约着它对各种哲学问题的提出和解答。

中国文化与哲学精神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 一、哲学是文化的思想基础 文化的范围很广,包括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宗教、教育、风俗等等。哲学是文化的核心,是在文化整体中起主导作用的。科学、文学、艺术、教育等等莫不受哲学思想的引导和影响。 文化有时代性(历史性),也有民族性。第一民族都有“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1)。 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应是在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的熏陶之下形成的。所谓“共同心理”的基本内容是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中国哲学主要学派的分合与消长 先秦时代,主要有六家:儒、墨、道、法、名、阴阳。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墨、道三家。名家资料散佚,法家主要是政治思想,阴阳家也仅有片断资料。儒墨并称显学。道家是隐士思想,虽非显学,而影响广远。 儒家尚仁贵中。“仁”的本主是承认别人也是人,是古代人道主义的开端。仁又是差等之爱,承认等级差别。“中”反对“过”与“不及”,承认事物的发展有一个适度的问题。“中”要求维持现有制度,具有保守倾向。但在日常生活中,在一定范围内,确定“中”还是必要的。 墨家提出“兼爱”、“尚贤”等十大主张,其中最突出的是“非命”、“非乐”。墨家的特点是尚“力”贵“用”。尚力,故非命。贵用,故非乐。在阶级社会,人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非命之说很难被人接受。非乐,完全否定艺术的价值,既不符合统治者的要求,亦不能满足劳动者的愿望。虽然如此,墨家“尚力贵用”的思想,仍有一定的价值。 道家提出自然主义(自然主义一词,混淆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但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可用的)。对于本体论有重大贡献。但是道家的消极无为思想,虽然有批判专制制度的意义,而无助于保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道家反对知识文化,宣称、文灭质、博溺心”,但事实上却比较注意探索自然规律。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诸子之学转入两汉经学。从两汉到明清,儒学虽有盛衰,但始终居于统治地位,而道家思想亦流传不绝。从两汉到明清,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形势是儒道交融、墨学中绝。墨家“尚力贵用”的精旨湮没不彰。汉末佛教输入,后来流传渐广,到隋唐时代,形成儒佛争胜、三教鼎立的形势,亦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向。中国的佛教徒接受中国固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中国佛学。儒家学者也汲取了道家、佛教的若干观点。到宋代,理学继承、宣传孔孟的基本思想,采纳了道有、佛教的若干思想资料,开辟了儒家的新阶段。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又突破了理学的局限,达到中国古典哲学的高峰。

中国古代思想哲学的特征

人们常常以西方哲学的认知理性精神作为典范模式,考察中国哲学传统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结果往往使后者的本来面目处于扭曲状态。中国哲学传统数千年的发展中,体现出来的与西方哲学传统不同的基本特征,这就是重视“人”、“伦理”和“社会”。也正是由此出发,中国哲学传统对各种哲学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建构起了它自身也很有特色的理论体系。1、推崇“人”,重视“情”中国文化史与西方文化史的不同之处之1是中国从没有发生过某种宗教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事实。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虽然是天命论者,但是“不语怪力乱神”:他所关注的是人,而不是神。又如儒家所倡导的“入世”观,强调积极的干预现实生活,也是1种重视“人”的体现。同是中华思想主流的道教思想从未占据过思想统治地位并且生活在儒家的阴影之下,道家并非绝对的消极无为。庄子1方面在执着“齐物论”,但另1方面却在讲“人世间”:“子之所爱,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于佛教,从进入中国的1刻起便开始了中国化。虽然佛教的思想在中国盛极1时,但是仍无法撼动中国主流的儒家思想,与此同时,佛教思想也在向着儒家的思想靠近。禅宗的心性修养为中心的哲学观和孟子的行善轮、先验论在本质上是1致的。儿它的主观唯心主义又深刻影响了宋明理学的发展。因而整个中国哲学都在推崇“人”的重要,强调人的主观的活动去改造这个社会。中国哲学传统注重“情理”的思想倾向,在伦理学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事实上,如果说西方哲学传统主要把道德问题归结为受理性支配的意志问题的话,那么,认为“人之大伦”首先在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儒家思潮,却十分强调伦理规范的情感意蕴,尤其是肯定了基于血缘亲情关系之上的“情理”的重要意义。孔子曾针对宰我有关三年之丧的质疑,依据“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的亲子之爱回答道:“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明确把道德践履的必然准则建立在血亲情理的真诚性和安适性之上。孟子则肯定“事亲为大”,并以“亲亲”释仁。深受儒家影响的郭象认为:“君臣上下手足外内乃天理自然”。王阳明也主张:“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正是在这种倾向的指导下,朱熹才把孔子认可的合乎血亲情理的真诚性、因而是“直在其中”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做法,进1步誉为“天理人情之至也”。其实,宋明理学所特别注重的“天理”,作为“天地人物万善至好底表德”,在本质上正是“人情”即“血亲情理”自身的本体化,与君臣、父子、夫妇的三纲伦常密不可分,所谓“道是在物之理,性是在己之理。然物之理都在我此理之中。”对于“情”与“性”的内在关联。孟子以情释性,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视为人性四端,强调“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荀子以性释情,认为“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董仲舒主张:“情亦性也”。《谈经》中“无情无佛种”,把“有情”看做是人的1个基本特征。宋明理学则以“心、性、情”的相互关系作为1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二、对伦理的苛求中国古代哲学注重伦理道德,这与西方所重视的科学截然不同的。中国人对于伦理的苛求可以从中国的亲族称谓看出。在1个大的家族中,存在着父母兄弟姐妹,此外还有祖父母祖母,伯叔舅,姑姨,姑奶奶姨奶奶,甥侄等等。对于儿子也有长子,支子,庶子等称谓。这些复杂的称谓透露出的两个原则:男女有别和长幼有序。这正是儒家的社会秩序观中很重要的1部分。据历史资料,在周代中国已经形成了严密的政治伦理哲学观。这套观点强调有孝有德,讲求宗法等级,这也是中国几千年社会政治伦理的基础。而作为中国哲学核心的儒家文化强调的“仁”“义”“恭、宽、信、敏、惠”“杀身成仁”这些伦理之上的观点则贯穿中国历史,是中国古代思想的核心之1。这种对伦理的追求1是为了捍卫“三纲五常”,也就是捍卫君主的统治。儒家思想某种程度上就是关于秩序的学说。它从家族中的长幼尊卑发展到国家的等级观点,用仪式的不同来标明不同的等级,通过对仪式的遵守维持等级的不同。同时,对伦理的追求也是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是圣人君子型完美化身。这种理想的人格必须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品质标准,而为了追求这种标准,牺牲人的生命是应该的。正如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义,有杀身以成仁。”而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文化”的含义比较宽泛。文化是有思想的人创造的。有系统的思想理论被称作为观念文化,这是各种文化形态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观念文化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除观念文化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历史文物。文物含器物,如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金银器、漆器、铜镜、古钱;含艺术品,如书法、绘画;还含有古建筑、陵墓、古代服饰等。除文物外,传统文化中还含有社会制度,即所谓制度文化,以及关于文学、史学、医药养生、农学、天文历算、科技等古代书籍。 由此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四个方面: 一、“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有这样的特征:它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与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因而古代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视礼仪形式,提倡德治,力求使社会各个等级和睦相处。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古代“人文”精神特别重视社会的细胞——家庭。古代“人文”精神还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模式,企求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世界。

二、“自然”精神。道家经典《道德经》将“无名”作为天地的原始,将“有名”作为万物的本根。《道德经》一书还提出要如实的去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的主观想象,因为天、地、宇宙来源于“道”,而“道”是自然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精神的出发点。道家的《庄子》则强调人们应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不能破坏自然。《庄子》并非要人们在自然面前无所事事,而是主张按照自然本身的结构和特点去认识它,在不伤害自然的前提下,向自然索取人类需要的生活资料。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们从自然界汲取美感,进行艺术创作。 三、“奇偶”精神。“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两个最常见的范畴,当人们用阴与阳来解释自然和人事变化的时候,又在数字的计算方面归纳出“奇”与“偶”的概念。奇与偶的分离和结合,乃是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征。 四、“会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文化,它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用以丰富自己,这就是“会通”精神。 中国古代哲学是相对于中国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而言的。学术界一般把公元前11世纪的殷周时期,也就是传说周文王推演《周易》的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哲学称为传统中国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

中国哲学史重点.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论中国哲学的特质

论中国哲学的特质 由于中国传统中本无“哲学”一词,“哲学”一词日本哲学家西周对philosophy一词的翻译而由我们加以引进,所以现代中国哲学家始终有对中国哲学身份的焦虑。近年来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正是这种焦虑新的又一次体现。 在一般人看来,中西哲学的区别显而易见,根本不需特意加以区分。其实不然。由于中国人是在西方哲学的影响下对古代中国哲学开始研究的,自然而然会比照西方哲学的样子来理解和重塑中国哲学。明明知道中西哲学有重大的不同,中国哲学不是西方哲学,可是在实际研究时却往往不自觉地以西方哲学的问题、形态、范畴和概念来论述和要求中国哲学,结果是邯郸学步,失其故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因为西方哲学以本体论(ontology,应译为“存在论”)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所以我们也要在中国哲学中找出本体论,却不知将ontology理解为“本体论”本身已经错了。Ontology是对“存在”的研究,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因此,中国古代根本就不可能有存在论。但由于首先将

ontology误解为“本体论”,因而以为既然宋儒那里已经有了“本体”概念,中国哲学当然有本体论。殊不知传统中国哲学的“本体”概念与西方哲学的存在概念根本不是一回事。 再比如人们在谈论中国传统哲学时开口“主体”,闭口“主体性”,甚至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质就是主体性。例如,牟宗三在《中国哲学的特质》一书中就说,中国哲学的特质“用一句最具概括性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哲学特重‘主体性’与‘内在道德性。”劳思光认为哲学或归于主体性,或归于客体性。“中国哲学传统中,诚然有宇宙论,形上学等等,但儒学及中国佛学的基本旨趣,都在‘主体性’上,而不在‘客体性’上。”这种对中国哲学特质的认定是成问题的。 “主体性”(subjectivity)并不像那些先生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哲学的普遍原则;而是一个非常西方的概念。并且,它在漫长的西方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化。主体性这个概念是从主体(subject)这个概念派生的。现代西文中Subject (主体)这个概念来自拉丁文subjectum,,而它又是希腊词hypokeimenon的拉丁文翻译,意思是“支撑者”,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这个词指属性的承载者。这个意义上的主体的意思近于Substance(实体)。因此,在逻辑推理当中,它

宗白华的生命美学观

宗白华的生命美学观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宗白华吸收叔本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歌德的泛神论,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加以融合,认为宇宙是无尽的生命,美就在生命。生命,其本质在精神。宇宙的精神体现在活力上,故美在活力,活力也就是创造力。宗白华认为,美不仅在生命,还在秩序。宇宙具有严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活力是美的内容,秩序是美的形式。艺术作为艺术家的创造,是生命与形式的统一,这个统一,就是“境界”.宗白华认为艺术的境界与人生的境界是相通的。他主张以艺术的态度对待人生,对人生持一种同情的态度、把玩的态度、美化的态度、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不是消极的,它内在地具有一种创造的、进取的精神,是创造与审美的统一,因而充满着青春的气概。 关键词:生命秩序艺术人生 宗白华与朱光潜是同时代的学者,都是中国现当代的美学大师。他们有大致相似的经历,大致相近的

修养,但是两人的学者气质有很大的不同,在宗白华则多一份诗人气质,而在朱光潜则多一份科学家的气质。在治学方式上,宗白华多是诗意的颖悟,朱光潜则多是逻辑的论辩。二人均学贯中西古今,然宗白华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美学的研究,创见多多;而朱光潜则主要在西方美学的研究翻译上,广有建树。他们同受德国古典美学熏陶很深,但美学渊源略有不同。当代学者林同华先生认为宗白华是从叔本华到康德再到歌德;朱光潜是从尼采到黑格尔再到克罗齐。 这种看法很符合这两位先生的实际。在美学体系的建构上,朱光潜先生更注重心理学;宗白华先生更注重哲学。他们都从主客观的统一上来认识美的本质,但这种统一,在朱光潜先生是统一在主观的情趣上;而在宗白华先生则统一在生命上。 宗白华的生命美学是相当完备的,他是中国生命美学的代表。宗白华的生命美学有两个源头:西方的生命哲学和中国的生命哲学。他成功地实现了两者的融合。 一、美与生命

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第二章考点:中国哲学与文学

全国导游基础第二章考点:中国哲学与文学第三节中国哲学与文学 一、中国古代哲学 (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哲学萌发于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年)。西周的第一个统治者是周武王,在位时间很短就病逝,国家的统治权转到他的弟弟周公手中。在周公之前,“尊神、敬鬼”是中国的主要思想,周公制礼作乐,维系社会的平衡与团结,使世人关注的重心从鬼神转向人事。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并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 春秋末年的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其学生达3000人之多。孔子推崇周公的礼乐,并提出以“仁义”治国的主张,开创了中国最重要的哲学门派——儒家。儒家成为官学以后,其经典著作被广泛推广,其他哲学门派则多潜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层次,有的也融合在儒家思想当中。中国历从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之前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如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孙子、朱熹等众多哲学家。 先秦时代,礼崩乐坏,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汉志》所录竟达189家,造就了中国哲学的第一个高峰。汉代学者以“九流十家”来概括总结先秦诸子学术。九流十家具体指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九流则是将小说家除去,因为十家中,小说家最不重要。东汉末年,“苍天已死”,名教衰落,社会动荡,人心思治。其时哲人,以玄谈的方式,来为名教给出新的

论证,探讨儒、道的内在相关性以及本末地位,从而引发了名教与自然、本末有无、言意之辨等多个重要学术辩题,哲人们的理论创造空前活跃。 唐宋之际,民族杂糅,价值混乱,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碰撞,矛盾尖锐。韩愈、李翱发其先声,“宋初三先生”(孙复、石介、胡瑗)、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响应继起。宋代的理学家们立志重建宋人的精神世界,他们出佛入老,而后返之六经,融会三教,开创了理学的新时代。 明清之际,异族易代,一代学人在抗清失败后,隐居深山古寺,整理典章制度,深刻批判反省传统文化,出现了建树卓越的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方以智等一批饱学深思之士,并使中国哲学达到新的理论高度和反思深度。 时至近代,“中央之国”与西方扩张瓜分世界的强盗民族相遇,一败再败,民族自信降至前所未有的低点。“强国保种“救亡图存”成为第一时务。中国哲人论“古今中西”,求自强图新之道,引入西学,会通中西,形成一种影响至今的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新文化。 总之,中国古代哲学的流变大体经历了周代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清代朴学,中国哲学之兴衰,系于中国社会之兴衰,同时也造就了民族精神的个性与内涵。 (二)中国古代哲学知识 l.谱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