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你知道货币与物价的亲密关系

你知道货币与物价的亲密关系

你知道货币与物价的亲密关系
你知道货币与物价的亲密关系

货币与物价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习惯用货币来表示商品的价值。价值高的商品卖的越是贵,反之,价值低的商品越是便宜。因为,价值是商品内部的东西,我们并不能直观的感受到,因此,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我们用价格来衡量,而在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我们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一、货币的产生

我们每天使用货币,觉得十分的方便,可货币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例一:优厚报酬带来的烦恼

英国19世纪经济学家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1835-1882)在他的一本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若干年前,巴黎一个著名歌剧院的歌手赛利小姐曾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举办过一次演唱会。由于该岛不使用货币,作为演出的报酬,赛利小姐得到门票1/3的收入。经清点,她的报酬包括3头猪,2 3只火鸡,44只鸡,5000个椰子,还有很多香蕉,柠檬和桔子。在巴黎,这些家畜,家禽和水果可能值4000法郎。这是5场演出的优厚报酬。然而在这个小岛上,货币是稀缺的。由于这位小姐自己无法消耗掉这些收入,最后只好用水果去喂猪和家禽。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对没有货币交易的评价是:除非一个饿着肚子的裁缝恰巧找到一个持有食物而又想买条裤子的农夫,否则双方便不能成交。

由此,我们看得出,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以物换物。没有货币介入的物物交换往往颇费周折,如果甲需要乙的商品,乙却不需要甲的商品,两人就不能成交。这个缺点也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而日益明显。

于是,在交换的过程中,人们就习惯用某种大家都比较容易接受的商品来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人”的角色。我们也将这种“中间人”称之为“一般等价物”。先将自己生产的商品兑换成这种一般等价物,再用它去换回自己需要的商品。在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上,牲畜(牛,羊,狗等),贝壳,动物的牙齿,毛皮和布匹,盐巴,特殊的石块,金属(铜,铁,金,银等)都曾先后充当过这种“中间人”即货币的角色。(注意:这里所说的货币并不是指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纸币,

货币是人们给予充当“中间人”角色商品的名称,因此,以上我们所说的牲畜,贝壳,盐巴,金银等都称之为货币)。

例子:奇异的货币

比如:在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屿中,目前仍然在使用一种鸟的红色绒毛和纤维胶制成的原始“红毛带币”,面上标有流行价值,可以买货物,也可以计算个人拥有的财产,具有严格意义的货币职能。但是当“红毛带币”上羽毛的颜色退去时,它就退出流通领域了。

又如:在一个叫做美拉尼西亚群岛上的居民,他们用狗牙作货币,当地居民普遍养狗,每逢节日便宰狗庆祝,并捌狗牙留下作货币。1颗狗牙大约可以买到100个椰子;而要娶一位新娘,必须要有好几百颗狗牙作为礼金。曾有一个贪婪的白人骗子向这个群岛运入大量狗牙,骗取他们各种有用的生活物资,因此曾一度造成“通货膨胀”。为了对付白人骗子,当地人后来又用猪的獠牙作货币。獠牙长得越弯,价值就越高。因此,在猪还小的时候,当地居民就拼命去弄弯它的獠牙,使它们尽可能作畸形生长。有些獠牙使弯成一个圆圈,甚至两个圆圈。

再如:在太平洋家罗林群岛上的居民用石头作货币。那里每1枚货币叫做1“分”。它是圆形的,中心有一个窟窿。但这样的1分,绝不能随身携带,因为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照当地人的规定,分的体积越厚,直径越大,价值就越高。有些分的直径因此可达到5米。巨大的石头货币,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就是不怕盗窃,缺点就是笨重的无法搬运。当用它去购买物品时,要把货主带到货币的旁边观看,然后讲价钱。由于搬运艰难,人们把商品卖掉后换来这种货币,也只好让它留在原地,当作是一笔“不动产”。

而在所有这些货币材料中,金银由于价值大,携带方便,便于分割,外观美丽等特点而在货币世界中独占鳌头,因此,马克思曾经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想一想:我们如何来理解这句话呢?

(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是指金银是一种自然物,它在货币产生以前就存在。货币产生以后,也并不是所有的金银都是货币,只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才是货币,到货币消失时,金银依然存在。

(2)“货币天然是金银”,指的是金银具有价值大,携带方便,便于分割等优点,因此,金银天然具有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自然特点。

因此,在这一过程当中,货币执行着交换媒介的功能。(货币的功能1)想一想:在我国文字中,许多与交易和财产有关的字用“贝”作偏旁,你能否列举几个这样的文字呢?(赔,赚,账,货,赊,购……)

刚才我们说到货币是商品流通的媒介,这是货币的功能之一,同时,货币也是表现商品价值的尺度。这是货币的功能之二。货币在执行这一功能时,也就是赋予商品一定的价格。人们在交换时不必再记住各种商品交换的比例,只要看价格就能一目了然。

二、货币的演变

货币的发展过程,先后经历了由实物货币-金银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的历程。金银货币在货币发展进程中逐渐被使用更为方便的纸币所替代。纸币最初是作为金银货币的代表出现的,仅仅是一种货币符号。

请同学们来阅读P29小字部分,来了解一下货币是怎样由金属货币演变为纸币的

1、纸币与铸币相比具有以下的一些优点:

(1)、印刷纸币的成本比制造金属货币的成本低。

(2)、避免了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损失。

(3)、可避免不法之徒切削和熔解金属货币带来的流通不畅现象。

(4)、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运输。

2、什么是电子货币呢

电子货币:(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

电子货币特点: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

●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

●现阶段通常以银行卡(磁卡、智能卡)为媒体.

三、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2、本位货币——又称为主币,是指国家规定的标准货币

3、货币单位——是指本位货币的最小单位,如:美元,英镑,法郎等

4、金本位制——用黄金充当货币的制度

黄金长期充当货币的现实,导致人们误以为金银将永远是货币,而实际上,金银只是货币世界中的一个过客,货币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的演变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动摇了金本位制度的基础,各国停止了以纸币兑换黄金,并且禁止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输出。这是现代的信用货币制度,即纸币本位制代替金本位制的开始,也是黄金非货币化进程的开始。

5、现代的信用货币制度——即纸币本位制度,是以纸张作为货币材料,并且不可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就使用纸币本位制,因此,在当代世界,人们所称的货币,就是指纸币,过去,我们说纸币只是货币的代表和符号,而现在,在广泛使用纸币本位制的今天,我们可以说纸币本身就是货币,而不再是金银货币的代表和符号了。

例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中国最早的正式纸币叫“交子”。宋朝初期使用铁钱,其体积大,价值小,流通不方便,于是商人们开始发行印在纸上的“交子”。交子的性质相当于存款收据,可以兑现,也可以流通,后来由于发行人的破产而无法兑现,于是改由政府发行。纸币在中国的广泛使用是在元朝。元,明,清三个朝代都发行过“宝钞”,因此,我国又把纸币叫做“钞票”。

英国在16世纪开始出现带有纸币性质的票据,1914年由政府发行保证流通的正式纸币,此后欧洲各国和日本纷纷仿效,纸币逐渐取代了铸币的地位。但是,当国际局势紧张或者在一个国家政局动荡的时候,金银仍然可能取代纸币重新流行。

6、我国的货币制度

我国人民币从1948年诞生的时候起,实行的就是纸币本位制。它的基本内容是:(划书)

●以人民币为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垄断发行;

●人民币没有法定含金量,也不能自由兑换黄金;

●人民币执行表现商品价值,实现商品流通等货币的一切职能;

●国内一切货币支付和结算均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禁止外币在境内的流通和使用。为了维护人民币的信誉,保证货币的正常流通,对一切伪造,变造,贩卖,持有和使用假币的行为都要依法予以打击,对有意毁损和拒绝接受人民币支付的行为也要进行处罚。

写一写:我们知道1-10这十个汉字的基本数字笔画都比较简单,容易篡改和作伪,因此,在人民币上的数字通常采用大写,你知道1-10的大写数字么?(壹,贰,叁,肆,

伍,陆,柒,捌,玖,拾)

例子:外币上的格言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货币上都有文字宣传,有不少印有格言,让全国公民共勉,如:

约旦:建设祖国,为国尽忠

尼泊尔:祖国比天堂还宝贵

缅甸:和谐和有秩序的生活蕴藏着幸福

荷兰:我们要坚持住

比利时:团结就是力量

瑞士: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

秘鲁:稳定和幸福来自众人的团结一致

四、货币发行量和物价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纸币的发行量并不是任意决定的,它必须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而货币的需求量是由以下这些因素决定的:

1、一定时期内社会商品总量的多少

2、商品价格水平的高低

3、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

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商品价格水平×商品总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需求量=—————————————=——————————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

由此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总量和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也就是说社会中的商品总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那么所需要的货币量也越大。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即货币周转次数越多,流通速度越块,那么1块钱可以当几块钱用,那么对货币的需要量自然也会减少。

如果所发行的纸币与实际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不一致的话,则会引起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两种经济状态。

通货膨胀

纸币发行过多并不会增加社会的财富,也不会增加商品的价值,相反只会使一定量纸币的购买力(即纸币的币值)下降。

例如:市场上有1亿元价值的商品,要用1亿元货币去购买,那么就应该发行1亿元纸币,这样1元纸币就具有1元的购买力,能买1元商品。如果发行了2亿元纸币,那么这2

亿元纸币仍只具有原来1亿元货币的购买力,1元纸币就只有0。5元货币的购买力了,只能买到 0。5元的商品,也就是说,1元价值的商品需要2元的纸币才能买到。那么纸币就贬值了。

通货膨胀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纸币的贬值,表现为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全面,持续,大幅度的上涨,但是,不能反过来说,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因为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商品供不应求,或是经济结构的变动等。

通货紧缩

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是通货紧缩。它是由于货币发行量过少等原因而导致市场萧条,物价全面,持续,大幅度的下跌。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一种不正常的经济现象,前者会引发人们抢购商品以求保值,后者会导致生产的萎缩,结果都会扰乱正常的生活秩序。防止他们的根本方法是将货币的发行量严格控制在经济增长需要的范围之内,合理引导生产和消费,实现需求和供给的平衡。

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领域,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领域,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的。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继起,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例如,在一定时间内,A用10元向B买大米,B用这10元向C买蔬菜,C又用它向D买水果,这10元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30元的商品价值,其流通速度是3次,就起到了30元货币的作用。 试想,如果社会中,人人都把钱囤积起来不花,这就意味着国家虽然印了100万元的钞票,而一些企业也生产了100万元的商品等着消费者来消费,但这时候,消费者却把钱囤在了家中,没有人消费,货币流通速度为零,长此以往,国家经济何谈发展呢?当然, 我们也不鼓励那种无端的奢侈性的过度消费。因此,中国古老的节俭美德,看来要让位于现代的消费观念了。同样的道理,近几年,国家一直要拉动内需,要扩大国内的需求,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的消费,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经济的繁荣。 可见,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能否有效扩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想实现一定规模的国内生产总值,就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和一定水平的货币流通速度。即使经济体的货币存量增加,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流通受阻,商品市场的交易水平会下降,整个经济规模也会下滑,实体经济增长将变缓。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反映了定量的货币供给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下降了,货币扩张对经济刺激的效果下降。由此可见,提升货币流通速度将会促进实体经济市场交易顺利完成,刺激国内经济的增长。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恢复一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货币的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上升,将会促进投资和消费信心上升,尤其是民间投资和老百姓消费的提升。通过扩大消费和投资,尤其是消费的增加,提高货币流通速度,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既然这样,那是不是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对我们的经济越有利呢?当然不是。 货币流通速度过快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假设现在市场上的商品对应的货币量是100元,政府只印发了50元,货币流通速度为2次,这时商品和货币供需平衡。但现在货币流通速度过快了,1元的货币在一个月内流通了5次,那么,这1元的货币就承担了5元的职能,那么市场上总的货币量就是500元。可此时的市场上根本就没有与500元相对应的商品。这种情况必然导致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从近些年的房地产市场来看,房地产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最为活跃。所以引发了房地产市场的极度繁荣,房价急剧上升。但当一定时期内房市创造财富的速度跟不上货币流速过快的节奏时,社会货币流通总量会过度膨胀,形成社会房地产泡沬。 如今的限购措施,其实都是在限制货币的流通。这类主张在我国经济日益市场化的今天,可能有人认为有些偏激,但怎样看待楼市调控政策限制货币的流通就值得研究了。应当看到,由于各个行业或经济领域投资回报率的差异,货币在各经济领域的流速和总量也是不均衡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分析及其面临的挑战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分析及其面临的挑战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分析及其面临的挑战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起伏较大,货币政策几经转变。而今,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形势更加的严峻,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近年来的宏观货币政策,思考国家在复杂的经济条件下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近年宏观经济,货币政策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着两个重大的部分,一个是微观经济学,而另一个就是宏观经济学,两者相辅相成,用各自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研究解析国民经济。如果把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看作是一片大海,那么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就是组成这片大海的水滴,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则是它波澜壮阔的海面。尤其在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形势受到国际国内多种条件的影响,可谓纷繁复杂。在分析宏观经济政策之前,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我国20世纪前后这一时期的经济情况。 正文: 一、实体经济分析 1、经济增长 1997年我国经济开始进入了结构性的总需求不足的通货紧缩时期,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到了7.1%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之后,经济增长率便开始逐步回升,2001年至2002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较为平稳,而从2003年起,经济增长率便迅速上升,到2004年第三季度,在国际原油以及其它中间投入品价格大幅上升、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下,经济增长率仍达到9.2%。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得到了一定的复苏。但是,复苏的前景并不容乐观。

2、投资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投资增长的驱动。自1993年投资增长率持续下降到1999年后,2000年我国的投资增长率开始迅速上升。2003年全年的投资增长率达到了28%强,进入2004年之后,投资增长率之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2月份的投资增长率竟然达到了53%。这迫使中央政府果断地采取了包括货币政策和行政手段在内的严厉调控措施。在宏观调控的努力以及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自今年3月份,投资增长率开始缓慢下降,到9月份,投资增长率下降到了27.7%。对于宏观调控当局而言,投资增长率的这种变化是政府所期望看到的趋势。 鉴于投资增长率的波动是我国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的基本依据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造成投资增长的原因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2000年以来,我国投资增长率快速上升,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固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以下两个因素不可忽视。 其一,我国人均GDP的上升、住房分配的市场化以及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对消费者贷款的增加),促使了我国城镇居民以住房和汽车为代表的第三次需求结构的升级,对以汽车、住房为代表的兼具投资与消费双重效应的需求日渐殷盛。而这次需求结构的升级,产业关联度很高,带动了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游产业新的盈利机会和新市场的出现。事实上,2003年以来投资比较活跃的领域也大多集中在这些行业之中。 其二,与我国居民需求结构第三次升级相呼应,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导致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迅猛增加。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市化水平也稳步上升,到2003年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40.5%。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张,城市化必然带来更多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而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又带来了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和家居用品、家庭装修、装饰等行业的产出增长,进而也带动这些行业的投资增长。 其三,居民需求结构的升级和城市化所带来的投资增长,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追求"以人为本"的经济

第十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

图28-4工人不认为福利有价值对劳动市场的影响 第十篇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 第二十九章货币制度 复习题 1.如何区分经济中的货币与其他资产? 答:货币在经济中有三种职能: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这三种职能共同区分经济中的货币与其他资产。 2.什么是商品货币?什么是法定货币?我们用哪一种货币? 答:当货币采取有内在价值的商品形式时,它被称为商品货币。当货币没有内在价值,由政府法令而作为通货使用的货币时,它被称为法定货币。我们用法定货币。 3.什么是活期存款,为什么活期存款应该包括在货币存量中? 答:活期存款是储户可以通过开支票随时支取的银行账户余额。因为银行储户通常可以根据他们储蓄账户的余额开支票,很容易地把资金从储蓄账户转到支票账户,用这些存款购买物品与劳务,而且许多商店接受个人支票,因而支票账户中的货币和我们钱包中的货币一样可以方便地购买物品和劳务。因此,活期存款应该包括在货币存量中。 4.谁有责任决定美国的货币政策?如何选择这个团体? 答: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有责任决定美国的货币政策。美国联邦储备由其理事会管理。在理事会的7名成员中,最重要的是主席,总统任命任期4年的主席,主席任命美联储官员。理事会有7名由总统任命并得到参议院确认的理事,理事任期14年。 5.如果美联储想用公开市场操作增加货币供给,它应该怎么做? 答:如果美联储想用公开市场活动增加货币供给,它会指令其在纽约美联储的债券交易手在全国债券市场上买进债券。美联储为债券支付的美元就增加了流通中美元的数量。这些新美元中有一些作为通货持有,有一些存人银行。作为通货持有的每一新美元都正好增加了一美元货币供给。存人银行的每一新美元增加的货币供给要多,因为它增加了准备金,从而增加了银行体系可以创造的货币量。 6.为什么银行不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与银行体系创造的货币量有什么关系? 答:因为银行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把所有货币都放在金库中闲置)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银行只要保持一部分准备金,以便储户想提取存款时有现金就行了。如果银行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那么银行就不影响货币供给。当银行只把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时,银行创造了货币。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越高,银行体系创造的货币量就越少。 7.什么是贴现率?当美联储提高贴现率时,货币供给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贴现率是美联储向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美联储可以通过贴现率而改变货币供给。当美联储提高贴现率时,较高的贴现率抑制银行从美联储借准备金,从而减少了银行体系的准备金量,这又减少了货币供给。 8.什么是法定准备金?当美联储提高法定准备金时,货币供给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法定准备金是银行根据其存款应该持有的最低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影响银行体系可以用一美元准备金创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辨析 关键词:价格价值辨析 摘要:传统价格理论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值决定价格。然而运用这一理论解释某些经济现象时遇到了困难,分析发现,价格首先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然而交换价值并不等同于价值,因此价格也并非完全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是用于交换的物品。同时,提出“交换价值=自然价值+劳动价值”的公式和“负价值”的概念。 一、概念的提出 辨析价格和价值关系之前,先来解决概念问题,价格(Price)在现代社会的日常应用之中,价格一般指进行交易时,买方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或付款。经济学角度来说,价格泛指买卖双方就买卖商品的订立的兑换比率,举例说:假如买卖过程中,商品甲换得两个单位的商品乙,一单位的商品甲的价格便为两单位的商品乙,而一单位的商品乙的价格则为半单位的商品甲。由于现代社会以金钱交换为主流的买卖方式,买卖双方其中一方会以金钱付款,因此商品的价格便可以以金钱作为单位,不同商品的价格亦因单位相同而能够比较。留意一件商品的价格,与其用途或传统观念的“价值”并无必然的直接关系。在经济学角度来说,一件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供应及需求,商品甲即使在用途上较商品乙

少,但亦能因为其供应量与需求比例小,而较商品乙有更高的价格。 价格本质是一种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决定的货币价值形式。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是价格形成的基础。但是,由于商品的价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不变时,货币价值的变动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同样,商品价值的变动也并不一定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按同一方向发生相同比例变动时,商品价值的变动并不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因此,商品的价格虽然是表现价值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不相一致的情况。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直接围绕它的价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价格的职能表现在:1.标度职能,即价格所具有的表现商品价值量的度量标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而货币是商品内在价值尺度的外部表现形式。货币的价值尺度的作用是借助价格来实现的,价格承担了表现社会劳动耗费的职能,成为从观念上表现商品价值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与货币流通速度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与货币流通速度 2011-11-16 摘要:本文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对1985年以来我国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生成机制,认为货币内生性造成的供给量过度增加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一个原因。文章用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央行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和外汇占款增加是使得货币供给量内生增加进而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从政策层面上应该改革汇率制度和信贷投放制度,使得货币经济能够协调发展。 关键词:货币流通速度,内生货币,后凯恩斯主义 一、引言 过去几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加大了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2009年全年新增贷款接近9.6万亿元,截至2009年年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分别增长32.4%和27.7%,比金融危机最严重时分别提高23.3和9.9个百分点。我国的货币供给量从1985年以来一路攀升,广义货币量从1985年的4146.3亿元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增长了将近80倍,但与此相反,货币流通速度却呈下降趋势,从1985年1.74下降到2009年的0.55,如图1所示:

图1 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量变动趋势图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货币流通速度在中国持续下降与货币供给量增加,国内有很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杜子芳(2005)认为货币供应量(M2)过大的主要原因是货币的沉淀率在现阶段维持较高水平,将货币供应量过大归咎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不合适。孙健、辛然(2002)认为经济的货币化、中央银行货币的过量发行、银行的不良债权和制度性紧缩是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原因。易纲(1996)认为在转轨过程中,由于体制原因产生超额货币需求,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唐兴国、徐剑刚(2006)认为,外资流入使货币当局的对外资产迅速增加,造成潜在的货币供给压力,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总的来看,国内学者认为货币供给对货币流通速度有很大影响,但分析好像侧重于经验和理论层面,没有深入到货币供给内部去细分影响因素,本文从货币供给内生性角度对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分析货币供给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关系。 二、货币供给与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模型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趋势精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趋势 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方针政策的总称。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调控手段一般包括: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直接信用控制等。 近三年来, 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升值争论。最近, 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又在不断升级。当前我国面临两大压力,一是通货膨胀的压力,二是信贷紧缩的压力。从外部来看,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使得外需逐步增加,通胀的压力需要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若时机把握不当,又将会导致热钱的流入,从而进一步给我国的物价及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从国内来看,低端市场上劳动力价格的走高,工资的增长,以及货币的过量发行,都进一步推动了通货膨胀。 信贷规模的急速扩充, 未找到投资出口的资金流向资产市场, 形成大量的购买力, 国内资产泡沫严重。然而,信贷扩张的短期性导致商业银行面临在信贷紧缩情况下企业无法偿还的风险,后果是,资产泡沫破灭后,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恶化,进而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在考虑作为短期应对危机的信贷扩张策略的退出时,我们又面临与通胀相类似的两难的困境,即一方面,国内资产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升温需要紧缩信贷;另一方面,信贷的紧缩会抑制市场需求导致资产供给的大幅下跌,资产价格的控制会引发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问题,长期来看,将带来“多米诺效应”。因此,原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不再适用于我国。 当前为了更好的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我国提出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方法,取代了持续两年之久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中央相应部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后作所出的重要决策,使经济工作的“稳增长” 取代了之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保增长”。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比,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可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进行微调以保持经济平衡的货币政策,它是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中国的货币数量与物价

中国的货币数量与物价 一、引言 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存量以及其增长速度对价格水平和通胀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McCandless &Weber(1995)对世界上110个国家1960-1990年间的考察表明,长期来看货币增长率和通胀率的相关性接近于1,而同产出水平不相关。关于货币增长率与产出水平关系,相似的结论还可见Kormendi &Meguire(1984)、Geweke(1986)。这种经验结果同长期货币中性的论断是一致的。然而也有研究者认为现实中货币数量论对货币量和价格水平之关系的解释能力极其有限。典型的观点是,由于货币的流通速度非常不稳定,使得仅依靠货币增长率难以解释通胀行为(例如,Baba,Hendry &Starr,1992;Estrella &Mishkin,1997)。实证中可以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如果货币、价格水平和产出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那么就可断定三者之间缺乏长期稳定的关系。关于这点经验上的结论存在分歧,一些研究结果认为的确存在协整关系(Hoffman &Rasche,1991;Baba等,1992;Stock &Watson,1993;Swanson ,1998;Dutkowsky &Atesoglu,2001),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不存在协整关系(Friedman &Kuttner,1992,1993;Thoma ,1994)。这种分歧源于样本区间的不同以及取样频率的不同。例如Friedman &Kuttner(1992)发现,仅在80年代以前协整关系较为明显,此后十年间货币、收入、价格三者不再有稳定的关系。 而且即使对于同一个样本区间,利用年度数据得出的协整结论也未必同样适用于季度或者月度数据。 中国货币与通胀的关系长期以来也存有争论。邹至庄发现1952-1983年间价格和货币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从而认为货币数量论能解释中国的通胀现象(Chow,1987)。Hasan (1999)利用较长的样本得出的结论同Chow较为接近。Peebles (1992)则认为中国经济结构同市场经济存在根本区别,货币数量论也不适用于中国货币和价格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时间内,在计划经济下价格水平受到严格控制,通胀率很低。由本文附表的官方零售价格指数看,1978年的价格水平相对于1952年仅高出21%,这期间仅有60年代初"大跃进"时上涨幅度较大。直到80年代后半期价格才又开始大幅上升,1989年高达18.5%,经历了90年代初短暂的平稳价格后至1995年又达到21.7%的历史最高值。而流通中货币(M0)的数量也同时经历了相似的变动模式:60年代初有较大幅度增加,以后比较平稳直到进入80年代以后又开始大幅上升(价格与货币存量的走势也可见图1)。一般地,每一个通胀高峰之前一两年都有货币供给量的大幅增加。例如就M0而言,1960年和1961年分别增加28%和30%,1988年增加47%,1992、1994、1994连续3年的增幅分别为36%、35%、24%(1952-2001的平均几何增长率仅为15%)。粗略地看,通胀水平和货币数量明显正相关,从时间顺序判断,货币的过量增加似乎是导致高通胀的重要原因。 本文目的在于详细考察1952年以来我国货币与通胀水平的长期和动态关系,即货币数量论是否能够有效解释价格的变化。同以往相关文献研究方法不同的是,本文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ECM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避免了非平稳序列回归中可能产生的"伪回归(spuriousregression)"问题,还可以同时推断价格水平与货币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除了统计方法外,数据的选择和处理是有关我国货币和价格关系研究中另一

货币流通速度的测算与分析

货币流通速度的测算与分析 一、剑桥方程式定义 M=kpy剑桥方程式是在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的现金余额说基础上,由A.C.庇古用方程式首先提出。在本式中M表示人们持有的货币量,k为货币量占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P为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y为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此方程式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示货币流通速度的。根据剑桥方程式求得的货币流通速度,用V表示,又称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是当代国际上有关货币流通速度的流行观点。 二、数据 数据日期M2(货币与准 货币) 居民消费价 格指数(上 年=100) 国内生产总 值(亿元) 货币流通速度 1990年15,293.40 103.10 18774.3 1.227607988 1991年19,349.90 103.40 21895.5 1.131556235 1992年25,402.20 106.40 27068.3 1.065588807 1993年34,879.80 114.70 35524.3 1.018477744 1994年46,923.50 124.10 48459.6 1.032736262 1995年60,750.50 117.10 61129.8 1.00624357 1996年76,094.90 108.30 71572.3 0.940566319 1997年90,995.30 102.80 79429.5 0.872896732 1998年104,498.50 99.20 84883.7 0.81229587 1999年119,897.90 98.60 90187.7 0.752204167 2000年134,610.30 100.40 99776.3 0.741223368 2001年158,301.90 100.70 110270.4 0.696582922 2002年185,006.97 99.20 121002 0.654040223 2003年221,222.80 101.20 136564.6 0.617317022 2004年254,107.00 103.90 160714.4 0.632467425 2005年298,755.70 101.80 185895.8 0.622233484 2006年345,603.59 101.50 217656.6 0.629786861 2007年403,442.21 104.80 268019.4 0.664331578 2008年475,166.60 105.90 316751.7 0.666611879 2009年606,225.01 99.30 345629.2 0.570133522 2010年725,774.10 103.30 408903 0.563402579 2011年851,590.90 105.40 484123.5 0.56849304 2012年974,148.80 102.60 534123 0.548297139 2013年1,106,524.98 102.60 588018.8 0.531410326 2014年1,228,374.81 102.00 636,139.00 0.517870439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和中国统计年鉴

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1、_______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2、价格的高低受商品所含价值量的_______和_______供求关系的制约 3、人们又讲价格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之合称为毛利 4、在一定条件下,市场价格对商品供求起着_______作用 5、餐饮定价目标应与企业经营的_______相协调,餐饮产品价格的制定必须以_______为指导思想 6、餐饮定价往往要以_______作为目标 7、要求达到的收入指标=目标利润+食品饮料的原料成本+_______+_______ 8、决定销售收入的大小有两个关键指标:一是_______,一是_______ 9、_______是印度餐单上或贴在招牌价目表上的公开销售价格 10、公开牌价上一般标明确切的_______ 11、_______可以客人的平均消费额总结出来 12、在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定价目标指引下,企业会确定不同的价格水平 13、_______是在相同销售调价下,对一定数量的产品采取相同的销售价格 14、我过很多饭店采用_______政策,在一般情况下不许讨价还价 15、_______是相同产品、相同数量对不同顾客和在不同场合采取不同的价格,在小型特别是_______的餐馆中应用较多,在产品尚未标准化,菜单尚未固定下来时运用较多 16、_______是自新产品一开发就将产品的价格定的低低的 17、_______指餐饮企业利用本企业在社会上的良好声誉或者本企业的某些著名厨师在社会上的威望和影响而实施的定价法 18、_______定价法是一种利用毛利在销售结构中所占的比率计算价格的方法 19、餐饮产品的毛利率是产品_______与产品_______或者产品_______与产品_______之间的比率 20、毛利与售价之间的比率,称为_______亦称_______ 21、毛利率的大小是由饭店根据企业的_______、_______和国家物价部门的有关法规综合平衡之后确定的。 22、_______是按某一类经营业务或者菜肴、点心的销售价格和毛利来计算的 23、_______是考核饭店餐饮经营方向和经营状况好坏的综合指标 24、_______是用饭店规定的内扣毛利率和产品成本计算价格的方法 25、内扣毛利率法简称_______ 26、_______是以产品成本为基数,按规定的外加毛利率来计算价格的方法 27、外加毛利率法简称_______ 28、内扣毛利率是以_______为基数的 29、外加毛利率是以_______为基数的 30、新餐厅早开业,晚停业可增加_______、提高企业的_______ 31、根据价格的需求弹性理论,降低价格通常会提高_______ 32、在短时间内作推销,计算增加的销售量时只要考虑_______即可 33、_______就是某产品的推销对其他产品的销售带来的影响 34、店内促销活动是以_______和_______为目的而进行的具有话题性能吸引客人参加的一种促销方法 35、举办店内促销活动必须掌握哪六项原则_______、_______、新奇性、戏剧性、即兴性和非日常性_______、_______

去年的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去年的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台北分行续签《关于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 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银发〔2018〕3号),明确凡依法可使用外汇结算的跨境交易,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 1月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境外银行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区域交易有关事项的公告》,同意符合条件的境外银行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区域交易。 1月11日,全国性商业银行开始陆续使用期限为30天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 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海洋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7号),统筹优化金融资产,改进和加强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7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月25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全面实施。 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开展金融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银发〔2018〕30号),计划用一年左右时间,集中解决金融扶贫领域存在的各项问题,强化金融扶贫工作合力,确保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加强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8〕29号),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 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担任美国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2月14日,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27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3号,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行为,切实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的损失吸收能力。 3月26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二期投产试运行。 3月26日,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货币与价格关系的理论梳理

货币与价格关系的理论梳理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从经济学发韧以来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为止的关于货币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围绕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问题,分别对大卫·休谟、魏克塞尔、凯恩斯、托宾、弗里德曼等人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以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打好基础。 [关键词] 货币理论;中性;非中性 一个完整的货币理论应包括对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货币传递机制的基本分析,其中关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分析往往是为特定的货币传递机制服务的,而对货币传递机制的论证又最终可归结为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否“中性”的问题。因此,货币量、产出与价格间的关系又可以简略概括为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问题。所谓货币中性是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诸如产出、利率、失业率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而只是影响价格、名义利率等名义变量;反之,就是货币非中性。货币中性分为短期中性和长期中性;同样,货币非中性也分为短期非中性和长期非中性。 大卫·休谟1752年提出的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中性的最早表述,后来货币数量论又衍生出了剑桥方程式和交易方程式。在古典经济学中,由于“二分法”的存在,货币理论和实物经济是剥离的,一般商品的价格形成理论也是“二分”的,货币供应量决定一般物品的总体价格水平,而实物经济是由实际物品和资源耗费来决定商品的相对比价和产量,它完全撇开货币因素,只讨论实物经济在市场自动调节下的运行规则。古典货币理论认为,实物经济活动可以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货币数量只与一般物价水平发生关系,它不影响实物经济活动中的变量。由此,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一般物价水平与货币供应量成正比。这样,货币数量论就排除了货币对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实际影响。 古典经济学著作中很少就货币理论展开论述,也很少有古典经济学家去钻研货币理论,直到1898年魏克塞尔的《利息与价格》发表,才对“古典二分法”和价格形成理论的“两张皮”现象提出了挑战;魏克塞尔构建了自己的一般货币均衡理论。即瑞典学派著名的魏克塞尔“累积过程理论”。魏克塞尔认为,货币之所以对实际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主要是由于货币在资本形成和资本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货币不再是简单的交易媒介,更不再是“面纱”;魏独创性地第一次提出了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两个概念,这两种利率的差异,将对实际经济中的投资和储蓄产生作用,在一个由消费品和资本品构成的两部门经济中,此种差异将会引起两个部门相对价格的改变,从而两部门生产结构和比例会相应改变,造成实际经济的波动。他认为,在货币利率恰好等于自然利率,从而投资恰好等于储蓄、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经济体系保持均衡的条件下,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和产量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完全是由实物领域的有关因素决定,货币的作用只是作为流通媒介和计价单位,并且按照货币流通量的大小决定价格的绝对水平,此时,货币被称为中性货币;在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不一致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将通过其对市场利率的作用而积极地影响生产价格,货币成为决定产品的相对价格和产量的因素之一,即货币非中性化。魏克塞尔的这一观点,改变了古典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相互独立的特点,第一次把货币理论同价格形成理论结合在一起,变历来的“二分法”为“一元论”。魏克塞尔的理论成为后来凯恩斯货币理论的源泉之一,在现代西方货币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36年,经济学划时代的凯恩斯《通论》发表,其中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货币非中性论”,当然他继承了魏克塞尔货币均衡理论中的一些思想。凯恩斯理论中货币对实际经济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研究

[76]于宾.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研究 陶江.南开大学,2013. 摘要: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数量一起决定了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从而决定了名义产出的水平。在既定的名义收入增长的政策目标下,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期变化决定了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是由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决定的,同时货币流通速度的趋势和水平也反映出经济金融系统的运行状况。 长期以来,货币流通速度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需求与流通速度函数是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以被较好地预测到,也能够为货币政策提供有用的指导。但20世纪80年代------------------------------------------------------------ 告诉你仅花7天时间搞定专业论文的绝招 1 写论文一定找一个清静的地方闭关。因为是论文是一个完整、逻辑连贯的体系,如果干扰太多,写起来就会很慢,而且心也会很烦。如果在实验室或办公室,杂事太多,估计就是给两个月都写不完。 2 写论文之前最好先做一个报告,阐述一下做论文的思路,因为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你所作的东西用最简要的话说出来,就说明你的思路是清晰的。如果写论文没有清晰的思路,最好先不要写,否则是浪费时间。 3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抓大放小,逐层细化。开始的时候,我论文写得很细,每一个论点的证明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但后来发现不行,一是写起来太慢,二是越写越发现自己沉陷于一个泥潭之中,根本写不下去了。所以我决定放弃,先是简要写出主要需说明内容,很快就能把论文的主体结构完成。感觉很有成就感,于是再把一些需要补充说明的东西逐步逐步加进去,使其丰满。这样,每细化一次,就把论文从头到尾过一遍,有整体感,逐步写下来,论文就写得非常快。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一下,至关重要的是按照第3点完成主体内容,我有一点心得可以分享给大家,您可以淘宝或百度上搜索一家叫“馨雅文献”的店家,他们家最贴心的业务是这样的:只要给出所写论文的题目和关键词,花费100

中国货币政策

一.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走出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困境之后,希望通过货币政策转变,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来寻找新的、持久的经济增长动力。也就是说,政府希望为中国经济重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控制物价水平再上涨、有效地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遏制资产价格快速上升。这几年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基准利率等政策,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消费需求稳定,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物价涨幅总体回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消费平稳增长,投资增长较快,进出口结构化,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工业生产增速稳回升。 从宏观上来说,2013年至今,我国实行的货币政策呈现“精准定位,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证了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防范金融风险,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健全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框架,持续发挥货币政策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完善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了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二是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其政策内容满足了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拓宽了实体经济融资的渠道,降低了其融资的成本,促进了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三是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了对局部和区域性风险以及金融机构表外业务风险的监管,提高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13—15年,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根据外汇流入、货币信贷增长等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政府方面也审时度势,出台了一系列强化市场、放松管制、改善供给的措施,这些措施对于释放经济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总体来看,稳健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金融运行总体平稳,较好地完成了每年年初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物价调控目标。具体措施如下: 1.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1)灵活开展公开市场双向操作。中国人民银行在加强对流动性供求分析监测的基础上,科学把握公开市场操作方向、力度和节奏,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适时适度进行流动性双向调节,促进银行体系流动性平稳运行。 B、保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体稳定。在国际金融形势复杂、流动性供求方向多变的情况下,公开市场操作加强与其它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保持操作利率大体稳定,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C、适时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持续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 2.适时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接受高等级债券和优质信贷资产等合格抵押品,向贷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审慎要求、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总量和进度比较稳健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对流动性管理出现问题的机构,也视情况采取了相应措施提供流动性支持,维护金融稳定。 3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继续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以及金融机构稳健性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对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有关参数进行调整,引导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并持续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等薄弱环节和领域的信贷支持。 4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宏观信贷政策指导,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宏观审慎政策工

货币流通速度的一些分析

货币流通速度的一些分析 组员:毕楚麟李迪宽蒋朝庆张巍张英鹏 刘飞李钦佩王键羽熊希盟刘思敏 一、货币流通速度的含义: 指一定时期内,货币存量在融通该时期收入流量时周转运动的次数,它等于GDP 与货币存量的比率(名义量或者实际量的比)。在一定时期内,货币存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决定着市场上货币流通总量的多少。这对社会物价总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经济学家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问题主张不一样,因而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也就不同。 二、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分析 根据费雪方程式MV=PT,得出V=PT/M,根据货币理论可知,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制度因素、经济货币化、利率、预期通货膨胀、收入水平等。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如下: ( 1)1990年以来,我国的现金总量、狭义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量和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但是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具有长期下降后再平稳的趋势(见表1、图1)。从表1中可以看出,广义货币流通速度V2 从1990年的1.22次下降到2002 年的0.64次,V1 从1990 年的2.69次下降到2002 年的1.68 次,其中在1993—1995 年出现小幅回升,1996 年后再下降,之后又进入了加速下降的阶段。从2002年后开始,V2开始趋于平稳,在零点六几附近徘徊,V1有略微上升的趋势,总体也保持了平稳。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及增长率表

1 图1 (2)我国货币流通增速的变化率很大,从表1,图2可以看出,V1的波动是非常大的,在94年增长了8.14%,而99年由下降了9.43%,变化率都在10%内波动。V2的波动比V1小一点,但波动也大,但变化趋势基本与V1趋势一致。 图2 (3)以上都说明我们的货币流通速度不是定值,而是变化的,变化率很大,V1、V2都呈下降后平稳的变化。 三、中美日货币流通速度的的比较 (1)从图2中可以看出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Bordo 和Jonung (1987) 将货币化程度、银行的普及、金融发展、经济稳定性程度等因素量化, 引入货币 -12.00% -10.00%-8.00%-6.00%-4.00%-2.00%0.00% 2.00%4.00%6.00%8.00%10.00%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V1,V2增速比较 V1增长率 V2增长率

为什么说商品价格的变化与货币价值的变动成反比

为什么说商品价格的变化与货币价值的变动成反比 一、首先要理解商品价格和货币价值的定义。 1、商品价格,是指各类有形产品和无形资产的价格。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 2、货币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这种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价值形式的特点:它是商品价值形式最后发展阶段。 与一般等价物没有本质区别,区别在于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固定在黄金上。(似乎还没有人把“货币价值”的概念确切地说出来,我在网上也没有查到,所以只能给出货币价值的形式帮助了解。) 二、其次,提到价格和价值,那么就得知道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生产者在价格的引导和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将资源从投入过多,导致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获利减少的部门,向资源投入少,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获利多的部门转移,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 但是,由于价值规律调节(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盲目性和事后性等缺陷,所以,单纯的依靠价值规律并不一定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必须把价值规律的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才有可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三、理解它们的关系。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的价值越大,价格就越高;商品的价值越小,价格就越低。因此,商品价值的变化,一般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但是,商品价格的每次变化并不都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化。这是因为,引起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除了商品的价值外,还有供求关系的变化、金属货币价值的变化、纸币发行量的变化、竞争和垄断等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化。因此,不能说商品价格的每一次变化都反映了商品价值的变化。 商品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又是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比率,所以,商品的价格是由其自身的价值和货币的价值决定的,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同时商品价格又受供求关系、纸币发行量和市场垄断程度的影响。

中国历年货币政策演变

背景资料:中国历年货币政策演变 货币政策演变 1997年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03年 稳健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2007年6月13日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 2007年12月5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11月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7月2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9年12月5日至7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2010年3月5日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7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12月3日 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历年货币政策回顾 2010-12-07 16:51:30 评论()条随时随地看新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1998年-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货币政策趋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 2003年-2007年为控制经济增长过快,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7月至2008年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