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福建省福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说明书

福建省福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说明书

福建省福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说明书
福建省福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说明书

福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5年11月

[建]城规编第(021037)

规划说明书

目录

一、城市基本情况 (1)

(一)地理位置 (1)

(二)自然条件 (1)

(三)资源情况 (1)

(四)历史沿革 (2)

(五)社会经济 (2)

(六)城市建设 (2)

二、历次总体规划要点及城市建设实施综合评价 (3)

(一)历次城区总体规划 (3)

(二)城市规划区内各乡镇总体规划 (3)

(三)上一轮总体规划(1994)规划要点与实施评价 (3)

(四)本次总体规划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4)

三、规划编制原则与依据 (5)

(一)规划编制原则 (5)

(二)规划依据 (5)

(三)规划指导思想 (5)

(四)规划期限、规划区和规划用地范围 (5)

四、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 (6)

(一)现状和问题 (6)

(二)发展机遇 (7)

(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8)

(四)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8)

五、城市性质和规模 (9)

(一)城市性质 (9)

(二)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10)

(三)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16)

六、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6)

(一)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16)

(二)城镇发展方针 (17)

(三)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18)

(四)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18)

(五)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19)

(六)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20)

(七)港口岸线与海洋功能规划 (24)

七、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与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30)

(一)城市用地适宜性分析 (30)

(二)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 (32)

八、城市总体布局 (33)

(一)指导思想 (33)

(二)布局要点 (33)

(三)总体布局结构 (33)

(四)各区布局结构 (33)

(五)基本农田保护区问题 (34)

九、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35)

(一)建设用地现状 (35)

(二)建设用地布局规划原则 (36)

(三)工业用地规划 (36)

(四)居住用地规划 (37)

(五)公共设施规划 (38)

(六)仓储用地规划 (41)

(七)绿地系统规划 (41)

十、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42)

(一)现状与评价 (42)

(二)规划原则 (43)

(三)规划目标 (43)

(四)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43)

十一、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44)

(一)现状与评价 (44)

(二)规划原则 (45)

(三)规划目标 (45)

(四)城市道路网规划 (45)

(五)城市道路广场用地指标 (49)

十二、城市景观规划 (49)

(一)景观现状与问题 (49)

(二)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49)

(三)城市景观结构 (50)

十三、城市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51)

(一)供水工程规划 (51)

(二)排水工程规划 (52)

(三)电力工程规划 (54)

(四)邮电通信工程规划 (55)

(五)燃气工程规划 (57)

(六)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58)

十四、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60)

(一)环境质量现状 (60)

(二)规划目标 (61)

(三)规划原则 (61)

(四)规划标准 (61)

(五)环境质量控制标准 (61)

(六)环境污染防治与整治措施 (62)

(七)规划实施建议 (63)

十五、城市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63)

(一)防洪规划 (63)

(二)防震减灾规划 (65)

(三)消防设施规划 (66)

(四)人防工程规划 (67)

(五)地质灾害规划 (68)

十六、近期建设规划 (69)

(一)规划期限及规模 (69)

(二)规划原则 (69)

(三)近期建设目标 (69)

(四)近期建设重点 (70)

(五)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70)

(六)居住用地规划 (70)

(七)工业用地规划 (70)

(八)道路交通规划 (70)

(九)绿地系统规划 (71)

(十)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71)

(十一)防灾规划 (72)

十七、强制性规划 (73)

(一)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 (73)

(二)城市建设用地 (74)

(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74)

(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75)

(五)城市防灾工程 (75)

(六)近期建设规划 (76)

十八、实施规划的措施 (76)

(一)建立规划实施机制 (76)

(二)规划管理:自上而下的有效控制 (76)

(三)土地制度:以经营城市优化资源配置 (76)

(四)建立规划公示制度 (77)

(五)规划实施的法律保障 (77)

一、城市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福安市隶属福建省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

海地区,东经119?23"~119?52",北纬26?4"~

27?21"。南邻三沙湾,西与周宁县、宁德市分界,东

和拓荣、霞浦县相邻,北抵寿宁县、浙江泰顺。

福安市位于环三都澳经济区,北与温州经济区相

连,距温州214公里,南隔宁德与福州经济区相望,

距福州196公里,是浙闽两省交界和天然良港三都澳

的中点。104国道和福宁高速从市域通过,具有较为

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随着福温铁路和

宁邵高速公路的兴建及港口的开发,交通区位将得到

进一步提升。

(二)自然条件

福安市地处鹫峰山脉东南麓,太姥山脉西南部以

及洞宫山脉东南延伸部分,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

本区地质构造多为燕山期花岗岩闪长岩基岩,建成区及秦溪河谷多为细砂杂土,地表面下2-8米为重沙土,地耐力为13-17吨/平方米,地下水位一般在地表1.5米以下。

由交溪、富春溪、赛江、白马河组成的交溪水系贯穿全市。

福安市地处中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夏长冬短,光热充足。(三)资源情况

1、土地资源

福安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人多地少,土地资源较为紧张。

2、水资源

福安市域水资源丰富,由交溪、富春溪、赛江、白马河组成的交溪水系,为福建省五大水系之一。交溪总长433公里,流域面积5638平方公里,年水量达66亿立方米。全市可开发电站587处,总装机容量可达27万千瓦。赛江段多年平均流量203立方米/秒,可利用天然落差5米,理论水能蕴藏量1.01万千瓦。

3、港口资源

福安市港口资源丰富。福安市位于天然良港三都澳的中点,赛江穿城而过,下白石、湾坞一带可建设多个5000—30000吨级码头。赛岐港历史上是闽东最大的港口,白马港目前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4、农业资源

福安是“中国茶叶之乡”,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红茶的原产地,全国最大的绿茶、花茶主产区。茶叶作为农村分布最广的优势经济作物,历年都是福安市的传统支柱产业。2003年茶叶总产量达1.25万吨,产值8158万元。

5、矿产资源

福安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康厝乡龙甲山的赤路钼矿是福建省最主要的单独钼矿床,储量6500吨,服务年限可达100年。此外叶腊石、高岭土、花岗岩、辉绿石等非金属矿藏在福建省和闽东也占有一定优势。但目前大多数矿产资源仅初步开发,潜力较大。

6、旅游资源

福安山清水秀,气候温和,风光旖旎,历史悠久,具有非常丰富和独特的自然及人文

旅游资源。自然资源主要有白云山、金钟山、仙阁粱、瓜溪峡谷等。人文历史资源主要有图1-1 区位分析图

西部的畲族聚集区、廉村古文化村落和东部的闽东苏区革命遗址、闽东传统民居群等。此外福安还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多元宗教文化融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四)历史沿革

福安市历史悠久。远在西周时即为七闽地的一部分,宋淳佑五年(公元1245年)设县,县治今韩阳镇,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长溪县升福宁州,辖福安、宁德二县,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分出福安东滨里十一至十四都余地靖宁县,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升福宁州为府,福安即属福宁府,其时全县计有三乡九里、三十二都、四十八图。

鸦片战争以后,福安的赛岐港为通商口岸,商品生产和贸易逐渐发展。1913年废府后,福安先后属东路、闽海道、第二、第一、第八行政督察区。1934年福建省带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于福安,1949年建国后改为福安专区,专员公署设于福安韩阳镇,1970年迁往宁德县城。

1989年11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福安撤县建市。这是福安行政建制史上的一次大变革,标志着福安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五)社会经济

福安市现辖11个镇,7个乡,447个行政村,市政府位于韩阳镇。福安市现有人口60.71万人,占宁德市总人口的18.63%,居第一位;其中城镇人口22.97万人,城镇化水平37.84%,人口密度323人/平方公里。

改革开放尤其是撤县设市以来,福安市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57.52亿元,占宁德市21.31%,在宁德9个县级市中排第一位。

1998年至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34.96亿元增加到57.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5941元增加到9440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27、27.28和18.97亿元,分别年均增长2.7%,13.8%和10.4%。三次产业结构从1998年的31.2:37.0:31.8 调整到2003年的19.6:47.4:33.0,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二次产业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体,尤其电机制造和船舶修造等产业部门产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很大比重。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7021和3421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10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7.45亿元。全市人民生活水平正逐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六)城市建设

目前福安市区城市建设主要集中于老城区。2004年老城区建成区面积达9.70平方公里,人口12.58万,城市建设密度较高,可建设用地已较为紧张。赛江组团建成区面积4.38平方公里,人口4.85万人,白马组团建成区面积0.77平方公里,人口1.23万人,可建设用地较为宽裕,城市发展空间大。

福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已初具规模,基本能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但城市绿地匮乏,缺乏城市景观营造意识,未能彰显坐山拥水的城市景观特色。

二、历次总体规划要点及城市建设实施综合评价

(一)历次城区总体规划

福安市最早于1985年编制了《福安县韩阳镇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控制阳头,完善老城,开发新区”,确定了目前福安老城区的总体布局结构。1987年编制的《闽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城镇体系规划》提出了开发赛江新城的设想。在1990年撤县设市后编制的《福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已将城市规划区扩大至赛岐镇和甘棠镇,并将下白石镇规划为福安市的港口卫星镇。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该规划未能通过审批和实施。1994年编制的《福安市城区总体规划(1994-2005)》将城市规划区扩大至赛岐、甘棠、下白石三镇。

表2-1 福安历次城区总体规划

(二)城市规划区内各乡镇总体规划

本次城市规划区内各乡镇也编制了总体规划,见表2-2。

表2-2 城市规划区内各乡镇总体规划

(三)上一轮总体规划(1994)规划要点与实施评价

1、规划要点

规划区范围:韩阳镇、赛岐镇、甘棠镇、下白石镇及坂中乡、城阳乡部分地区,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近期2000年,远期2010年。

城市性质:闽东经济中心,以发展机电和港口工业为主的工贸城市。

城市规模:近期人口规模17万人,远期为27-30万人;其中城区近期规模为10.5万人,远期人口规模为15万人。城区近期用地规模8.8 平方公里,远期用地规模12平方公里。

布局结构:一市多区的布局形态,由城区、赛甘区、下白石区沿赛江呈带状分布。

2、实施评价

该规划对老城区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阳头居住区、中兴路商业街等已建成,秦溪洋工业区初具规模。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外部宏观环境的改变,该规划也暴露出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

表现在:

(1)原定对外交通线路如高速公路和铁路及其站场的选线、选址现已改变,城市空间布局尚未作出相应调整;

(2)对电机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趋势预测不足,导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缺乏拓展空间;

(3)对城市规划的实施、建设、管理等机制缺乏深入研究,导致城市建设不能统一规划管理;

(4)规划内容及深度已不能适应城市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和规划技术的发展。

(四)本次总体规划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1、解决老城区交通地位急剧下降问题

沿海高速公路和即将建设的福温铁路相继从宁德、福安、霞浦、福鼎穿过,改变了福安老城区现有的地方交通枢纽区位条件,导致其交通地位急剧下降,原有交通优势逐渐丧失。

2、解决老城区城市用地紧张问题

老城区位于山区盆地,适宜建设用地仅9.3平方公里,建成区则已达9.7平方公里,部分城市建设用地已侵占山体,城市用地紧张。且老城区绿地匮乏,部分工业与居住用地混杂,配套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较差。

3、解决主导产业(电机制造业)技术和资本外流问题

由于福安市的产业发展环境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厦漳泉等发达地区相比较差,而且福安市区用地紧张,已有部分机电企业外迁,技术与资本也随之外流。

4、解决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问题

由于福宁高速公路的开通和福温铁路的兴建,其沿线的蕉城、霞浦、福鼎等城市的交通区位条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近来发展势头迅猛,和福安的竞争将日益激烈。5、解决赛江组团开发缓慢问题

赛江组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发展缓慢。而最近建设的福宁高速公路连接线互通口位于赛江以东的赛岐镇,主要城市可建设用地却分布在赛江以西的甘棠镇,赛江组团错失了一次利用高速公路连接线加快发展的机会。

三、规划编制原则与依据

(一)规划编制原则

1、规划超前原则

规划充分体现预见性与超前性,解决未来城市发展中的战略性问题,发挥其对城市长远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2、区域整体原则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福安市的优势和劣势,以此来把握其城市性质、区域地位和作用。

3、彰显特色原则

充分利用福安市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彰显城市特色。

4、动态弹性原则

重视规划的延续性和灵活性,着力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协调好近、远期发展规划之间的关系。

5、可持续发展原则

遵循环境保护利用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寻求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4、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5、《宁德地区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

(三)规划指导思想

以沿海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调整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整合城市发展空间;保持地区经济中心地位,为主导产业规划发展空间;体现现代城市高效的特点,规划便捷、快速的城市交通系统;创造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

(四)规划期限、规划区和规划用地范围

1、规划期限

近期:2005-- 2010

远期:2011-- 2020

2、城市规划区范围

(1)指导思想

城市规划区是为了确保城市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对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责任和市域经济发展综合协调在地域上的界限划定。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要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有利于城市发展和规划管理的原则。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必须符合福安实际情况,正确处理近期和远景发展的关系,要从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出发,科学合理地划分界线。

(2)界定

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237平方公里,南至下白石白马门,包括湾坞半岛,北至福安旧城区溪东、白塔村,东西以赛江两侧山峦与平原交接处为边界。其中陆域面积16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45平方公里,滩涂面积30平方公里。

老城区包括:城南办事处、城北办事处、阳头办事处、坂中乡、城阳乡和白塔村、溪东村、坑下村、湖口村、亭兜村、化蛟村、铁湖村。

赛江组团和白马组团包括:赛岐镇、甘棠镇、下白石镇、湾坞乡、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罗江开发区)和狮子头村、廉首村、宅里村、下浦村、店前村、南安村、小留村、象

环村、樟港村、加招村、青江村、溪里村、大留村、港岐村、后岐村、苏洋村、外塘村、甘坪村、港边村、南塘村、上长岐村、下长岐村、大盘村、小盘村、江兜村、下塘村、炉下村、下广村、徐江村、马头村、湾坞村、白马村、浮溪村、沙湾村、宝岭村、徐家塘村、六屿村、小梨村、门头村、大梨村、岐后村、深安村、上洋村、亨里村、白招村、塘楼村、半屿村、龙珠村、坪冈村、黄兰村、白沙村、下邳村、临江村、溪邳村等。

四、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

(一)现状和问题

1、经济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尤其是撤县设市以来,福安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迅速壮大,区域竞争力不断增强。

图4-1 1980年以来福安市GDP与工业总产值增长情况(当年价)

2003年福安GDP达57.52亿元,占宁德市GDP的21.3%,居第一位。比上年增长12.0%,高于宁德全市0.4个百分点,高于福建全省1.4个百分点,是宁德市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但与福建省内其他13个县级市相比,福安GDP列第8位,人均GDP列第12位,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

图 4-2 福安市与福建省其他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2002年)资料来源:福建统计年鉴

2003

2、工业化水平高,产业结构单一

改革开放以来,福安市工业发展较快,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以电机制造、船泊修造为主的工业体系。2003年福安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75.42亿元,占宁德市的40.7%,占全省的2.7%。但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单一,尤其是电机制造业,2003年其总产值占福安市工业总产值的47.67%,船舶修造、冶金铸造(黑金属冶炼及压延)、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18.41%、11.39%、11.26%,而其他11大类产业的产值之和占总产值的不到12%。

3、市域发展不平衡

现状福安市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发展规模来看,2003年全市GDP总值57.52亿元,其中60%以上集中在以老城区为中心、沿赛江两岸到沿海地区的中南部几个乡镇中,老城区和坂中、城阳两乡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市域工农业总产值的49.7%,而北部和东部几个乡镇的总产值比重等很低。从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来看,中部最高,2003年约为全市的18%,而南部、西部和东部平均为10%,北部最低,不到6%。此外,人均工农业总产值的差距也较大。

图4-3 福安市各地区发展水平比较

注:中部包括老城、坂中、城阳,南部包括赛岐、甘棠、下白石、湾坞,西部包括穆阳、穆云、康厝、溪潭,东部包括溪柄、溪尾、松罗,其他为北部。4、城区建设用地趋于饱和

福安老城区建设用地趋于饱和。老城区适宜建设用地仅9.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7平方公里,部分城市建设用地已侵占山体,发展空间不足。

(二)发展机遇

1、沿海大通道的建设改善市域交通条件

随着沿海高速公路和福温铁路的建成,长期制约福安市发展的对外交通条件将基本得到解决,将大大缩短福安市与周边中心城市的时间距离,也将彻底改变福安市闭塞的区位形象,为加快资源开发、融入沿海发达经济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加入WTO的市场效应日趋显现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参与国际间贸易、资本、技术及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这给福安的电机制造、船舶修造等优势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福安的电机制造业70%以上的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澳洲、非洲等地区,发展前景良好。

3、民营经济的优势正逐步发挥

近年来福安市民营经济充满活力,发展迅速,已基本确立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不仅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不断涌现,还培育出一大批具有市场意识、锐意进取的民营企业家。随着我国以市场化为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福安市民营经济的优势将逐步得到发挥。

4、福建省三条战略通道的建设

福建省“山海协作、对内连接、对外开放”的三条战略通道,将促进福安“依靠沿海、辐射内地、拓展腹地”,实现与福州和浙东南沿海的协调发展。

5、三都澳开发开始启动

随着两岸关系和闽东对外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三都澳港区的开

发已开始启动,一大批重大项目正逐步开工或规划建设,这给作为三都澳重要一环的福安市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福安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福安市将大力实施沿海开发战略、项目带动战略和城镇化战略。

1、沿海开发战略

利用沿海地区良好的建港条件和沿海高速公路、福温铁路建设的契机,大力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将全市生产力布局和空间发展重点向沿海地区倾斜。

2、项目带动战略

通过项目开发建设,推动投资稳步增长,提升全市的经济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激活各类投资主体,凝聚各方面力量,增强项目带动效应,实现经济跨越式的发展。

3、城镇化战略

福安市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港口兴城市,以工业促发展,以集中发展为原则,壮大中心城市,积极培育重点镇发展,加快一般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将福安建设成为一座中等的现代化滨海港口工贸城市。

(四)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在分析近十年福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基础上,根据福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预测全市社会经济目标为:

(1)近期(2010年)发展目标

GDP年均递增12%左右,三次产业结构12:52:36,城镇化水平达52%左右,市域总人口控制在64万人以内。

(2)远期(2020年)发展目标

GDP年均递增10%左右,三次产业结构7:53:40,城镇化水平达68%左右,市域总人口控制在68万人以内。

2、城市建设目标

福安市城市以建设现代化的中等城市与生态环境优美的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达到97平方米。建立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富有弹性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城市道路系统完善,公交发达;建立完善的城市绿地体系,营造优美的城市景观;

建立城市各类公共服务系统;建立较先进和完善的市政设施系统;提高城市的综合防灾能力,建立安全完善的城市防灾体系;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五、城市性质和规模

(一)城市性质

1、关于城市性质拟定的回顾

(1)历次总体规划对城市性质的确定

福安市于1985年、1990年和1994年编制了三轮城市总体规划。1985年《福安县韩阳镇总体规划》和1990年《福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对福安市城市性质表述为:福安市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电机电器城。1994年《福安市城区总体规划》对福安市城市性质表述为:闽东经济中心,以发展机电和港口工业为主的工贸城市。

(2)上层次城镇体系规划对城市性质的界定

1999年《宁德地区城镇体系规划》中对福安市城市性质表述为:闽东地区副中心,以发展机电和港口工业为主的城市。

2、城市功能定位

(1)闽东电机制造中心

福安市电机制造业基础雄厚。福安的电机电器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逐渐建设成为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百亿电机电器城,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澳洲和非洲,是我国重要的电机制造中心。2003年电机制造业产值182178.5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7.66%,2001-2003年均增长速度达23.99%。同时电机制造业在福建省的区位熵高达15.51,显示了福安市的电机电器制造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地位。在未来的发展中,电机电器产业必须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效益化和外向化的发展路子,重点建设民营工业园区,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积极开拓市场。(2)福建船舶修造基地1

Ⅰ、福安市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福安市以船舶修造业为代表的临海工业发展势头迅猛,潜力巨大。2003年,福安市船舶修造业总产值74039.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9.37%,2001-2003年均增长速度1.12%(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计),“九五”以来,船舶修造工业总产值大幅度提高,从1995年的不到3亿元,发展到2003年的13.2亿元,占当年全市工业总产值(75.4亿元)的17.5%,年均增长率达22%以上。目前全市共有船舶修造及船舶物资贸易企业84家,其中船舶修造企业31家,从业人员4600多人,船舶物资贸易企业及其它涉及企业53家。主要承修国内外3万吨级以下散货船、滚装船、多用途船等各种船舶修造,最大修理能力为3.9万吨。另外还可承造1.2万吨I级成品油轮,改装万吨以下各种货船、集装箱船和折解3万吨级以下的各种报废船等业务。同时在福建省的区位熵达3.86,优势明显,正逐步发展成为全省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三都澳的开发也将继续带动船舶修造业的发展。

Ⅱ、福安市船舶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区位优势明显

福安地处闽东南地区与浙南经济圈之间的黄金断裂带,白马港距世界级的优良港湾——三都澳仅6-8海里,属海峡西岸经济区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对接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独特区位条件,又具有近邻台湾地区的地缘条件,能同时得到大陆和台湾经济的“双向辐射”。

●岸线资源丰富

福安海岸线全长104公里,主要包括赛江港区和三都澳港区的白马门岸线部分,岸线资源丰富,水深条件良好。其中白马港东侧待开发利用岸线6公里以上,2万吨级船舶可顺利通过下白石大桥,10万吨级以上船舶进出港可顺利到达白马港。全市港区陆域腹地绝大部分基岩坚实,受地震影响小,地质地貌条件较好,且港区气候宜人,有利于吸引船源。

●产业基础较好

目前船舶修造已成为全市第二大支柱产业,2003年全市现有船舶修造企业31家,总产值达13.2亿元,主要集中在赛江两岸,其中13家骨干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发展船舶工业奠定了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1本部分内容参考《福安市船舶工业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区域经济雄厚

近年来福安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2003年全市GDP达57.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亿元,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在宁德市一直名列前列。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中,电机电器、船舶修造两大支柱产业,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呈现出旺盛的发展态势,涌现出大地、万达、安波等一大批上亿元的骨干企业,金融、交通、通讯、商贸、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配套部门完善发展;随着赛江、白马两大临海工业园建设的启动,以项目为载体的带动战略得以有效实施,360万千瓦的大唐火电站和50万吨冷扎矽钢片厂顺利投产,以及周边区、县一大批大型工业建设项目的陆续启动,福安市的船舶修造业得以依托的地区经济更加雄厚。

●市场机制灵活

福安船舶修造业的最大特色就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军工企业为技术后盾。在投资决策、产品选择、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机制。本地企业家们大都是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多数具有长期相关行业(如航运、贸易等)的市场经验。因此,他们有很强的市场竞争意识、紧迫感和危机感,有较快的决策程序和调整机制,融入市场快、适应性强,市场机制灵活。

●劳动力资源丰富

目前福安市已初步造就了一支具有一定素质的经营管理、工程技术和施工队伍。全行业现有从业人员4600多人。在12家骨干企业的技术工人中,多数是一专多能的操作者,同时还外聘了一些兼职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福安市已经具备完成万吨级船舶和多种出口工程船舶的建造,万吨级船舶坞修周期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随着国有企业改制游离出有一定技能的再就业人员和社会劳动部门对大批进城务工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工程,为福安船舶修造业提供了一大批廉价充足的劳动力,这对当前仍以低成本作为竞争手段的福安市船舶修造业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保障。

●配套设施逐渐完善

目前省内几个大型船舶骨干企业如厦门重工、马尾造船等已经介入福安双福船厂的重组和改制,其先进经营、管理、技术将会对福安市的船舶修造业产生积极的效应。而福安本地的造船厂具有深厚的军工技术和良好的信誉保证。随着福安船舶修造企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配套设施逐渐完善,省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院、福船工贸公司、省船舶工程学校和闽东技术学校将从技术、贸易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对福安船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政府扶持力度加大

“十五”期间,宁德、福安两级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工业立市”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2003年分别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扶持福安电机电器、船舶修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决定》,明确了进一步扶持船舶修造的发展措施。目前福安正全力实施以项目为载体的项目带动战略,着力解决好资金、用地等“瓶颈”问题和电力、交通等配套设施,这为船舶修造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下白石桥的建设制约了进入赛江组团的船舶吨位,根据福建省港航勘测设计中心和福建省港航勘察设计院2004年4月的《温福铁路白马河特大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征研究报告》,实船试验证明千吨级海船能安全通过两座桥梁,原拟建铁路桥上游千吨级以上船坞应逐步下移至白马河铁路桥以下白马门附近。

为进一步推进福安滨海城市发展空间和发展后劲,解决后续发展港口深水不足问题,福安市有关部门对白马门东侧深水岸线开发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初步研究报告提出在白马门东侧海域实施围垦填海,大约可新增土地14600亩,形成可开发利用的深水岸线6km以上,可以建造30万吨船坞和10万吨级船台,这为福安船舶工业的远期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机遇和竞争平台。

促进船舶修造行业的迅速发展,必须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入,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路子,扩大修、造船生产规模,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综合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4、城市性质表述

本次规划根据福安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城市性质表述为:闽东以机电、船舶修造为主导的工贸型港口城市。

(二)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城市人口预测包括市域总人口预测和城区人口预测两个方面。随着赛江、白下两个组团区的建设,福安市城市发展框架将会拉开,城市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将有较快增长。

1、市域总人口预测

根据福安市1978年以来的历年人口数据,采用逻辑斯蒂模型和一元线性回归两种回归模型来预测2004-2020年的福安市总人口。

(1)综合增长分析模型

本方法是通过对规划期内全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规律进行综合平衡分析,预测出近、远期的市域总人口规模。综合增长率公式如下:

Y

n

=Y

1

(1+b)n

其中:Y

n

-规划第n年的人口,Y

1

—规划基年的人口,b-综合增长率,n-规划年份

根据福安市区的人口增长现状,其人口增长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预计近期2005-2010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在8.5‰,远期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平均寿命的不断上升,全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维持在5.5‰左右;同时随着福安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赛江和白马两大组团区的快速发展,预计其人口外流的趋势将会逐渐降低,预计近期全市人口的机械平均增长率维持在-2.0‰,2010以后全市迁入人口将会大于迁出人口,机械平均增长率维持在0.5‰左右,具体见下表。

表5-2 福安市域总人口增长率预计一览表(2004-2020)

根据以上结果,预计至2010年全市总人口将会达到63.53万人,2020年达到67.44万人,具体见表5-5。

(2)逻辑斯蒂(Logistic )分析模型

公式: )*1/(110X

b b U Y +=

其中:Y:规划期末总人口;X :规划年份-基期年份;0b 、1b :回归系数。 采用逻辑斯蒂分析模型,用SPSS 软件分析结果如下:

表5-3 历年人口数据逻辑斯蒂模型参数分析

得到方程:)9250021.04237895.175/1/(1X E Y ?++=

表5-4 主要年份逻辑斯蒂模型预测结果

图5-1 逻辑斯蒂预测总人口的回归曲线图

根据上述两种方法对总人口的预测结果,取平均值作为综合预测结果:

表5-5 2002-2020年历年人口预测值 单位:万人

综合以上预测,预计福安市的市域总人口到2010年底为63.51万人,到2020年底为67.55万人。

2、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鉴于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 很高的相关性,先对福安市人均GDP 作预测,然后根据上述总人口的预测结果进行城镇化水平预测。本规划中的城镇化水平以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百分比值来计算。

(1)市域GDP 与人均GDP 预测

近十年来,福安市GDP 稳步增长。根据《福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福安市2010年远景规划》,福安市未来17年GDP 年均增长速度的指标如表5-6所示。

表5-6 福安市未来17年GDP 增长速度预测值

资料来源:福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福安市2010年远景规划、福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4。

以2003年为基年,计算可得2003-2020年GDP 总量预测值,再根据表5-6的市域总人口预测值可得到历年人均GDP :

表5-7 福安市GDP 和人均GDP 预测值(2004-2020)

(2)城镇化水平预测

采集到福安市1990年以来的城镇化水平和人均GDP 数据,进行对应拟合分析。

图5-2 福安市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 一览表(1990-2003年)

以1990-2003年福安市人均GDP 和城镇化水平作为基础数据,采用两种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 逻辑斯蒂模型预测:

)*1(110X

b b U Y += 其中:Y 为城镇化水平(%);

1

0b b 、为回归系数;X 为预测年的人均GDP

表5-8 历年城镇化水平逻辑斯蒂模型参数分析

得到回归方程:)999932.0024467.0701(1X

Y ?+=

● 一元线性回归预测 Y=

b +1b *X

其中:Y 为城镇化水平(%),0

b 、1b 为回归系数,X 为预测年的人均GDP

表5-9 历年城镇化水平逻辑斯蒂模型分析结果

得到回归方程:X Y ?+=00105.041126.26

图5-3 逻辑斯蒂和线性模型预测城镇化水平的回归曲线图

根据福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确定的GDP 增长目标(见第

四部分)和预测的市域总人口,得到未来人均GDP ,再综合以上两种曲线模型,预测未来福安市城镇化水平(表5-10)。

表5-10 福安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值(2004-2020年)

按照一些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城镇化水平超过30%时,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

段,到达一定阶段后,城镇化趋势趋于平缓。目前福安市城镇化水平已超过30%,已进入快

速发展时期;同时考虑到福安市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及大规模的新城建设,近期(2004—2010)

城镇中会有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据此我们认为上述模型中,近期城市化发展水平应

略高于预测值,远期(2011-2020)则应综合考虑《福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

划》和《福安市2010年远景规划》中城市化水平预测值,以及福建省和宁德市制定的城市

化水平发展目标,由此确定福安市未来主要年份城市化水平发展目标如表5-11所示:

表5-11 未来主要年份城镇化水平预测

3、市域城镇人口预测

由前述预测的市域总人口以及城镇化水平,可以预测福安市未来主要年份的城镇人口

为:

表5-12 未来主要年份城镇人口预测

4、城区人口规模预测

本次规划的城区范围定为福安市的“三区”:老城区(包括韩阳和坂中、城阳的城镇建

成区)、赛江组团区(包括赛岐、甘棠的城镇建成区)和白马组团区(包括湾坞、下白石的

城镇建成区),其人口数据主要参照福安市建设局提供的资料。

本次规划对城区人口规模的预测,将人口划分为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由此二部分得

出福安市区的人口规模。

(1)城区常住人口预测

根据福安市建设局提供的资料统计,2003年城区(含韩阳、城阳、坂中、甘棠、赛岐、

湾坞、下白石城镇建成区的人口)拥有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下同)

18.66万人。

人口递增率法

公式:P=P0(1+M+K)n+P1

其中,P:规划期末总人口,P0:2003年建成区常住人口,P1:纳入建成区范围内的农

村人口数,n: 规划年限,M:自然增长率,K:机械增长率

根据福安市建成区人口发展状况统计,现阶段常住人口年均递增率约为15‰,其中自

然增长率为5‰,机械增长率为10‰。随着今后区域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城区大规模

建设,城市二、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预计未来人口的机

械增长将保持较高的速度,迁入人口大为增加,预测未来城区人口增长率如下(见表5-13):

表5-13 规划区内人口增长率预测

另外,随着城区范围的行政区划调整,现状建成区周围的部分农村人口在未来将陆续纳入城区人口范围。根据现状人口与用地的对应关系,预计到2010、2020年将分别有1.5万和4.0万农村人口直接转变为城区人口。将该数值与表5-13的数据代入公式可得:

表5-14 人口递增率法未来城区主要年份常住人口预测

经济相关法

公式: P=P 0(1+S)n 其中, S=K*G=K*G1*m

P :规划期末城区常住人口,P 0:2003年建成区常住人口,S :城区常住人口增长率,n :规划年限,K :福安市人口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增长率比值,G :城区国内生产总值(GDP )增长率,G1:福安市国内生产总值(GDP )年增长率,m :中心城市修正系数。

根据福安市近二十年的统计资料,K 值在

0.004-0.595之间变动,若近期K 值取其平均值0.165,远期随着市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周边农村地区的人口有很强的吸引作用,所以参考邻近经济发达城市厦门的规划数据,远期K 值取0.2。

根据《福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近期(2004-2010)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率平均为12%,远期(2011-2020)年递增率为10%,考虑到福安市城区作为整个市域发展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应该高于整个市域的平均水平,取修正系数m 为1.2。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可得结果:

表5-15 经济相关法城区常住人口主要年份预测值

综合上面两种计算方法,取平均值作为综合预测结果:

表5-16 城区常住人口主要年份综合预测值

(2)城区暂住人口预测

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福安市城区暂住人口为0.21万人,约占城区常住人口的1.5%。,根据福安市未来城市发展的规模和经济水平的提高,预计2010年该比例将达到5%,即城区暂住人口约为1万人,2020年该比例达到8%,即城区暂住人口约为2.5万人。

(3)城区总人口预测

将城区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相加,可得城区总人口。

表5-17 城区总人口主要年份预测值

根据上述人口预测结果,到2020年城区人口分配如下:

Ⅰ、老城区

2003年福安市老城区人口为12.58万人。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城市发展空间不足。规划期末人口规模12万人左右。 Ⅱ、赛江组团区

2003年赛江组团有人口4.85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约30%。赛江组团的用地发展条件比老城区优越,随着城市中心的南移,赛江组团作为未来的主城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规划期末人口规模14万人左右。

Ⅲ、白马组团区

2003年白马组团城镇人口1.23万人,人口规模较小。但是由于其依托港口建设,发展优势得天独厚的。规划到2020年白马组团人口规模5万人左右。

(三)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1、确定原则

2003年城区总人口15.97万人,城市建成区总面积14.8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93.09平方米,属于建设部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Ⅲ级。考虑福安城市发展迅速,土地资源紧张,福安市城市用地指标近期采用95平方米/人,远期采用97平方米/人。

2、城市用地预测

近期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95平方米/人,人口按预测值23万计,城市建设用地为21.85平方公里。其中老城组团11万人,10.5平方公里,赛江组团9万人,8.55平方公里,白马组团3万人,2.8平方公里。远期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97平方米/人,人口按预测值31万计,建设用地控制在30平方公里。其中老城组团12万人,11.7平方公里,赛江组团14万人,13.1平方公里,白马组团5万人,5.2平方公里。

六、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1、城镇发展状况

(1)现状

福安市现有城镇11个,万人以上的大城镇主要集中在市域的中部地区,分别是老城区(韩阳)、赛岐镇、穆阳镇、甘棠镇和下白石镇,其余城镇人口规模都比较小。

表6-1 福安市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现状(2003年)

注:老城区的城镇人口包括韩阳三办和坂中、城阳的城镇建成区人口,下白石的城镇人口包括湾圬、下白石两地的城镇建成区人口;数据来源:福安市建设局提供村镇建设年报(2003)。

(2)城镇化水平

根据福安市建设局提供的资料计算,2003年末福安市的城镇总人口22.97万人,城镇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_图文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_图文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讨论稿) 古浪县人民政府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10 第一章规划依据、年限、范围、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一、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2006) 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5. 建设部《关于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若干意见》 6. 《武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7. 《古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8. 《古浪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9. 古浪县统计年鉴 10.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11.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2.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 13.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14.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15. 《古浪县志》

二、规划年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 近期:2010-2015年; 中期:2016-2020年; 中远期:2021-2025年; 远期:2026-2030年 远景:2031-本世纪中叶。 三、规划范围 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全县行政辖区,面积5046.54平方公里。 2. 规划控制区范围 西到古丰乡冰沟墩村;东到土门镇八步沙林场;南到黑松驿镇黑松驿村;北到土门、泗水镇北界。面积约591平方公里。 3. 县城规划用地范围 本次中心城区规划用地南以新建水厂、北以上胡庄子为界,西以平顶山麓、东以俞家岭山麓为界,总面积为33.41平方公里。 四、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强化城市对外职能;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城市资产,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注重城市内部人工环境建设与外部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把古浪县建设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竞争力的现代宜居城市。 五、规划原则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古浪县位于武威市域,其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建设应与周边的大背景相协调,服从于武威市乃至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服从于运城市域的人口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

张家界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中期成果 征求意见稿 (简缩本) 前言 受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承担《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编制工作。自2008年12月以来,规划组先后完成了旅游资源现场考察、市场调查(国内游客2000份问卷,国际游客200份问卷)、以及针对旅游及相关管理部门领导、企业管理者、社会知名人士等100余人的深度访谈等工作,于2009年8月初完成了规划的中期成果。中期成果紧紧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目标,以旅游地转型过渡的动力分析为起点,对张家界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发展战略与目标、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产品空间布局与开发、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下是中期成果核心理念与内容框架,现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以期能更好地编制完成规划,更有效地指导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 一、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与问题诊断 发展阶段与后续发展动力判断。张家界旅游发展经历了探索发展阶段、起步发展阶段、波动发展、快速发展阶段,现在正处于转型过渡阶段,此阶段旅游发展的各种利益关系将重新洗牌,旅游景区竞争更加激烈,目的地品牌形象竞争与区域中心地位竞争成为旅游地竞争的关键。为张家界吸引力增加正效应的形象改造、企业及其产品创新推动的产业集群成长、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地位建设以及城市功能增强等将成为加快张家界旅游转型过渡的关键动力。 张家界旅游发展主要成就。经过三十年的旅游发展,张家界已经初步培育了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基本建成符合大众旅游市场需求的吸引物体系和传统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完善了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配套体系,累积了一套符合张家界市情的旅游发展经验,等等,这些将持续推动张家界旅游发展。 张家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旅游地转型过渡发展动力的需要,张家界旅游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仍显模糊。主要表现在对张家界资源价值内涵理解不清,营销卖点不明确;市场秩序混乱,知名度高,但美誉度不高;宣传口径不统一,系统宣传不足,宣传效率低;营销

牡丹江市实施《黑龙江省城市建设动迁管理条例》办法

牡丹江市实施《黑龙江省城市建设动迁管理条例》办法 来源:牡丹江市人大常委会作者:时间:2007/07/0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建设动迁管理,保证城市建设和改造的需要,维护动迁人和被运迁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黑龙江省城市建设动迁管理条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进行建设,需拆除房屋和其它设施及搬迁、安置、补偿等动迁事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称市开发办)为本市动迁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的动迁管理工作。 市城市建设动迁安置处(以下称动迁承办单位),为本市统一动迁的实施单位,负责对被动迁人进行宣传动员,组织或承担房屋拆除、补偿、安置等任务。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的动迁人是指依法取得动迁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 本办法所称的被动迁人,是指对被动迁房屋和其它设施具有合法产权证照或使用证照的单位或个人(以下分别称所有人和使用人)。 第二章动迁管理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因建设需要动迁,必须向市开发办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取得《动迁许可证》并按住宅本体工程造价的百分之五预交动迁安置保证金后,方可进行动迁。工程竣工,动迁人履行与被动迁人签订的协议后,退回保证金。 房屋动迁需要变更土地使用权的,必须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 第六条动迁人申请办理《动迁许可证》,应提交下列证件: (一)建设计划、投资指标、建设规划和用地审批文件。 (二)拆除房屋产权注销登记通知。 (三)包括动迁地段现状情况、安置地点、动迁期限、回迁时间等内容的动迁安置方案。 第七条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开发建设的,均实行统一动迁,由动迁人委托动迁承办单位实施动迁。 经市开发办批准个别动迁的,动迁人按本办法规定可自行实施动迁。动迁人是个人的,不得自行实施动迁。 动迁主管部门不得接受委托实施动迁。非建设单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实施动迁。 第八条市开发办核发《动迁许可证》后,应向动迁范围内的被动迁人发布公告,公布动迁人、动迁承办单位、动迁范围、搬迁期限等,宣传有关动迁的法规、工作制度。 市开发办应监督动迁人、动迁承办单位和被动迁人执行本办法,监督检查各项动迁活动,保护动迁人和被动迁人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动迁人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未经市开发办批准,不得在拟建地段进行动迁调查摸底。 (二)不得擅自改变已批准的拆迁范围和搬迁期限。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总篇 节选自《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纲要 4月29日贵阳市通过了2007-2020年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鉴于纲要篇幅巨大且晦涩难懂,本人特重新筛选归纳以飨读者。一、关于贵阳市的城市性质 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关于贵阳市的城市职能 (1)贵州省省会,贵阳城市经济圈龙头,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旅游服务中心。(2)西南地区联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3)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中药及特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基地,以铝、磷、煤为主的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加工基地。 (4)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避暑胜地及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至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460万人,城镇人口34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5%;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80%,具有足够的集聚和吸纳能力。 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积极配合厦蓉、贵广、沪昆、兰海高速公路及贵广、成贵、渝黔、长昆快速铁路等区

域性重大交通干线建设,完成贵阳市铁路枢纽建设。 (2)完成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在省域内加快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 (3)积极配合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水源储备。 (4)加强以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市域水能资源,提高区域用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5)启动开阳港建设,形成乌江至长江的重要水运通道,提升城市水运能力,推进贵阳市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 (6)积极配合中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川气入黔工程建设,建成市域主要城镇天然气输配系统。 (7)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完成轻轨交通网络建设。 五、城市布局 (1)待轻轨修建完毕,对修文、开阳、息烽、清镇等地,实施撤县(市)设区。届时贵阳市将由云岩区、南明区、金阳区、白云区、乌当区、小河区、花溪区、修文区、开阳区、息烽区、清镇区等构成。 (2)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的城市扩张策略。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整体“北拓”到麦架、沙文、扎佐区域;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实现城市南延;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实施“西连”战略,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远景城市空间向西与清镇连片发展;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实施“东扩”战略,建设龙洞堡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文章标题: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目录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1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33.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64.县域人口规模预测原则…………………………………75.规划期___县人口增长途径分析…………………………………86.县域总人口和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97.县城城区的.人口预测…………………………………11专题二:___县城市城市用地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土地资源评价…………………………………142.___县土地利用现状…………………………………153.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供给需求分析…………………………………174.规划建设用地人均指标及规模确定…………………………………22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 ___县人口空间层次界定及人口规模确定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___县县域总人口和城市人口两个层次。1.1___县域总人口 ___县现状管辖范围内的总人口,即所辖安文、尖山、新渥、方前、玉山、尚湖、仁川、大盘、冷水的总人口,据2001年统计年鉴显示:在册人口206080人,县域总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185585人,非农人口20495人。具体见下表:表1:___县人口分布一览表总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乡村劳动力(人)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总计206,08020495109634安文30,240163037541新渥15,1963839394尖山13,0305146488深泽13,2902017855双峰5,1611013114冷水9,2801765222仁川14,7602328324双溪6,7531174163墨林3,338411789窈川4,202941923大盘7,9033094863盘峰4,073732484维新2,769401651高二3,954452047方前11,4212086851玉山16,3387878677胡宅11,1051737467万苍9,4371905839尚湖17,65543510399九和6,175733543 1.2___县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指规划范围内安文、深泽、云山、新渥等四处人口总和,2002年底总人口为5.01万人。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 2.1___县是一个

20XX连云港行政区划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20XX连云港行政区划图 篇一:中国行政区划表(20xx最新) 注: 1、以下城市为副省级市: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 2、以下城市为计划单列市: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 篇二:20xx年那些不经意间的行政区划调整 篇三: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30)批复 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30)批复 一、规划区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都市发展区、中心城区三大层次。市域:即连云港地市行政辖区,包括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含开发区),以及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和灌南县,总面积7500(前三岛和大部分海域面积未计入)平方公里。 都市发展区:主要由连云港市区(含新浦、海州、连云以及南翼地区)和赣榆县东部滨海地区(含赣榆新城、海头、

柘汪等地区)组成,总面积为1806.32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连云港市区行政辖区(含20xx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后纳入市区的浦南镇和岗埠农场),以及灌云县善后河以北地区、白塔埠机场控制区和市区东部近海部分浅海域。总面积约为1644平方公里。 二、规划年限 规划期限为20xx-2030。其中,近期为20xx-20xx年,远期为20xx-2030年,远景展望2030年以后。 三、市域城镇规划 1、空间布局规划: 规划确定连云港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两轴一心”。其中,“两轴”为沿海城镇发展轴和沿东陇海城镇发展轴,“一心”为连云港中心城区。 沿海城镇发展轴:北起柘汪镇,南到燕尾港-堆沟港镇,包括海头镇、赣榆县城、南翼新城(板桥-徐圩地区)等城镇节点,是依托连云港滨海港口、土地、交通、景观等优势资源、以临港产业为重点的市域南北向新兴发展轴线。 沿东陇海城镇发展轴:东起连云港中心城区,西沿陇海铁路和连徐高速公路经白塔镇、东海县城,向新沂、徐州方向延伸的市域东西向传统发展轴线。 沿海城镇发展轴和沿东陇海城镇发展轴的交汇点即连

[整理]张家界科技工业园总体规划

[整理]张家界科技工业园总体规划张家界科技工业园总体规划 (2008—2020) 文本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8.09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性质、规模与期限. 2 第三章总体布局. 3 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 4 第五章道路与交通规划. 7 第六章居住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9 第七章绿地与景观规划. 9 第八章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9 第九章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11 第十章环保环卫工程规划. 11 第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 13 近期建设规划. 15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远景发展规划. 15 第十四章形象规划. 16 第十五章规划管理建议与实施措施. 16 第十六章附则. 17

第一章总则 第01条为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 、“中部崛起” 以及湖南实施“湘西大开发”的战略机遇,积极推进张家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把张家界科技工业园打造成为具有明显优势的山区特色产业基地,树立张家界工业经济新形象,受张家界市规划管理局和张家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委托,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张家界科技工业园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的编制。 第02条本规划范围涵盖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阳湖坪片区。 第03条本次规划控制区范围涉及永定区阳湖坪镇一家张、前社、联成、社溪、田家台、建新、屈家坊、集中、双溪、吴家嘴、沙湾、张家湾等12个村范围,总用地面积8.70平方公里。 第04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 4、《张家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张家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2003年编); 6、《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2000年编); 7、《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8年编); 8、《张家界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9、相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张家界市政府各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 10 第05条指导思想 1、坚持科学发展观

牡丹江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牡丹江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对牡丹江市城 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做出全面梳理,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 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的理解,洞悉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 (1) 第二节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牡丹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牡丹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牡丹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牡丹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牡丹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总篇 节选自《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纲要 4月29日贵阳市通过了2007-2020年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鉴于纲要篇幅巨大且晦涩难懂,本人特重新筛选归纳以飨读者。一、关于贵阳市的城市性质 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关于贵阳市的城市职能 (1)贵州省省会,贵阳城市经济圈龙头,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旅游服务中心。 (2)西南地区联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3)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中药及特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基地,以铝、磷、煤为主的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加工基地。 (4)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避暑胜地及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至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460万人,城镇人口34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5%;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80%,具有足够的集聚和吸纳能力。 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积极配合厦蓉、贵广、沪昆、兰海高速公路及贵广、成贵、渝黔、长昆快速铁路等区域性重大交通干线建设,完成贵阳市铁路枢纽建设。

(2)完成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在省域内加快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 (3)积极配合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 题,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水源储备。 (4)加强以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市域水能资源,提高区域用 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5)启动开阳港建设,形成乌江至长江的重要水运通道,提升城市水运能力, 推进贵阳市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 (6)积极配合中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川气入黔工程建设,建成市域主要城镇天 然气输配系统。 (7)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完成轻轨交通网络建设。 五、城市布局 (1)待轻轨修建完毕,对修文、开阳、息烽、清镇等地,实施撤县(市)设区。 届时贵阳市将由云岩区、南明区、金阳区、白云区、乌当区、小河区、花溪区、修文区、开阳区、息烽区、清镇区等构成。 (2)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 的城市扩张策略。 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整体“北拓”到麦架、沙文、扎佐区域;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实现城市南延;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实施“西连”战略,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远景城市空间向西与清镇连片发展;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实施“东扩”战略,建设龙洞堡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Shen Longbao look in the eyes, for a chance to kill him. Shen Longbao behind smart to keep gendarmes, picked up a brick reservoir in cotton vest, walked into a small alley corner, seeing four weeks nobody will step up and pulled out

洪雅县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文本)

洪雅县县城总体规划THE URDAN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OR ADMINISTRATIVE OF HONGYA 说明书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SICHUAN INSTITUTE OF URBAN-RURAL PLANNING & DESIGN 二OO四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基本概况 (1) 第二章规划背景 (5) 第三章规划依据、期限和重点 (10) 第四章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11) 第五章县域经济与城镇体系规划 (15) 第六章城市性质与人口规模 (39) 第七章用地选择、城市远景发展及规划区范围 (42) 第八章县城总体布局规划 (47) 第九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4) 第十章城市风貌景观规划 (59) 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64) 第十二章城市管线工程规划 (67) 第十三章城市防灾规划 (76) 第十四章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78) 第十五章旧区改建规划 (81) 第十六章城市规划区综合规划 (82) 第十七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83) 第十八章强制性内容规定 (85) 第十九章土地使用控制管理规划 (86) 第二十章规划管理措施及实施建议 (87)

第一章基本概况 一、县域概况 (一)历史沿革 洪雅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青衣江畔,从事简单的劳动,从夏商到北周初洪雅县分属不同的相邻县份。至周武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始置洪雅县,治地在丹棱县城厢镇,置洪川镇为洪雅镇,属嘉州所辖之县。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改洪雅县治所为丹棱县,洪雅镇置洪雅县,属眉山郡辖。以后随历代变革,南宋庆元十三年(公元1283年)洪雅并入夹江县,治所在夹江县城关,所属未变。明城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夹洪分置,复设洪雅县,至今治所不变。解放后洪雅县原为四川省乐山市辖县,1997年7月29日划属眉山地区现为眉山市辖县,辖11镇15乡265个村。总人口34.0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86万。 (二)地理概况 1. 位置和面积 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理位置跨东经102°49′—103°32′,北纬29°24′—30°00′。东北与夹江县、丹棱县接壤,东南与峨眉山市、金口河区毗邻,西南与荥经县、汉源县交界,西北与雅安市、名山县相连。南北相距64公里,北宽43公里,南宽46公里。中狭仅15公里,形如哑铃,斜置于峨眉山、大相岭和总岗山之间。 全县幅员面积1930.54平方公里(1994年土地资源详查数据),折合为292.3万亩,其中耕地23987ha, 林地133117.27ha,牧草地182.27ha。 2. 经济地理区位 洪雅县地处四川省中部,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成都平原经济

张家界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

张家界市花卉苗木产业发 展规划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张家界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2年) 张政办函〔2008〕24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张有关单位: 《张家界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OO八年十月十七日张家界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2年)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城市农业旅游农业的意见》(张发〔2008〕8号)的有关要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花卉苗木产业建设的现状、意义及有利条件 (一)产业建设的现状。我市花卉苗木产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2000年以后发展步伐加快。特别是近几年来,花卉苗木企业(大户)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经营水平不断提升,花卉苗木产业已成为我市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就业的重要产业之一。据统计,到2007年底,全市生产经营花卉苗木规模5亩以上的企业(户)有29家,面积5317亩,从业人员602人,现有总资产亿元。经营绿化大苗2052亩,树桩481亩,盆栽植物186亩,花卉386亩,草皮117亩,年可产各种花卉苗木261万株(盆),2007年实现总收入亿元。

(二)产业建设的意义及有利条件。花卉苗木产业是朝阳产业,是绿色环保产业。花卉苗木产业建设既是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我市花卉苗木产业不仅是旅游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解决城郊农民就业、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我市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主要有以下有利条件:一是得天独厚的种质植物资源。全市现有林业用地104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有林地面积791万亩,森林蓄积量18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境内有各种植物300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二级保护植物26种,省重点保护植物46种,其中有很多极具观赏性的植物。二是优越的自然条件。我市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有效积温多,土壤较肥沃,适合植物生长发育。三是快捷便利的交通。火车可直达国内10多个省市区,飞机开通了20多条国内航线,常张高速、张桑、张清、张罗公路等贯通全市,便于花卉苗木走向市场和外来企业投资。四是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适中,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可以解决部分农民就业问题。五是较好的产业基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市花卉苗木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初具雏形,部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逐步提高,为我市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经验。 二、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稳步、调整、提高、增效”的基本方针,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XXXX—2020年)》(2017年修订)批后公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017 年修订)批后公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2017 年修订)于2017 年 12 月 5 日获国务院批准实施,现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目的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作为指导城 市发展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较好地引导和促进了贵阳市社会 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国家出台若干支持贵州发展的重大政 策和战略措施,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贵阳市迎来了发展的新 机遇,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为加快适应新常态下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积极应对新型 城镇化下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升的要求,进一步充分发挥城 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规,对《贵阳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进行修订。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 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 大发展理念,落实中央、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加速发

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三、规划年限 本次修订期限至 2020 年。 四、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 市域:即贵阳市行政区划范围,含南明区、云岩区、白 云区、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总面积 8034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东起小碧乡、永乐乡、东风镇,西至朱昌镇、 金华镇、久安乡、石板镇,南起党武乡、孟关乡,北至麦架镇、沙文镇、都拉乡;总面积 1244 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东起南明区永乐乡,西至清镇市红枫湖镇, 南起花溪区青岩镇,北至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含南明区、云岩区、白云区、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及清镇市青龙办事处、红枫湖镇、百花湖乡和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总面积 3121 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 五、城市发展目标 至 2020 年,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成大数 据综合创新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在全省率先实现历史性跨越。 六、城市性质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咸宁市梓山湖(贺胜)新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1章规划界定 1.1 规划编制背景 1.1.1 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 2010年11月1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十二五” 期间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明确了推进城镇 化发展的基本措施,强化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 策保障。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北 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未来城镇化战略构想 中,中心城市和县城,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 镇的发展将成为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 口。贺胜桥作为武汉城市圈城铁站点“一站一城”城 镇化试点,同样需要在城镇化发展方面作出新的突破。 1.1.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 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 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构建“两型 社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到来的新一轮探索,武 汉城市圈是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湖北省 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贺胜桥位于武汉和咸宁的交 接地带,同时也处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 “昌九景城市群”三大中部重要城市群的围合之中。 中央已将赤壁市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 省委已将咸宁市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和实验,在种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梓山湖(贺胜)新城因地理区位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有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1.1.3 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 (1) 城际铁路建设的非交通意义 2009年3月,武汉至孝感、、、黄冈4条城际铁路 宣布动工,一个以武汉为核心、连接周边8市的“半小 时铁路网”建设拉开序幕。省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 略愿景――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建成35个卫星城市。值 此时机,贺胜桥成为武汉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 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这为梓山湖(贺胜)新城 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位于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实 验区,城际铁路作为资源共享和城市圈建设的空间联系 载体能够很好地把武汉和城市圈内部的二线城市紧密 联系起来,有利于发挥武汉市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武汉市的极化效应,以及实现城市圈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推动圈内城镇化建设,以城市圈作为区域一体化空间载体,把消费和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新一轮城市城镇化浪潮。 (2) 城际铁路建设推动沿线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在城际铁路沿线的35个站点中,将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 价值为核心目的,改变以往粗放式经营模式,进行合理密度的 土地开发,将居住、办公、公共空间等用地进行混合使用设计, 按“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一站一策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建设35个平均人口规模达5-15万的城镇。这是武汉城市圈通 过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梓山湖(贺胜) 新城也将共享城际铁路建设带来的红利。 (3) 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地区同城化发展 城际铁路的建设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武汉城市圈半小时交通圈的构建也势必与“行政圈”、“商务圈”“工业圈”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城化时代,打破了城市间的隔阂,也将彻底颠覆圈内居民传统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观念。在同城化的作用下,城市之间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等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将变得更加频繁与激烈。如何整合土地利用,重组功能布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的发展,将成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在新时期需要回答的重要议题。 图1.4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站点 图1.3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路网示意图 图1.1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图图1.2 日本新干线站点城市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 城市中心区是市级公共设施相对集中、人流、物流活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是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的中心,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焦点。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理念,加强城市中心区的综合效益,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心区环境。 城市新区是集市级行政、文化娱乐、教育和地区性的商业、金融、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城市中心区。 规划从历史的演进角度把握住“山——海——城”为一体的城市格局,突出“新城区、新形象、新人文”的规划主题,将绿色生态融入新区,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充满人性空间的新城市形象,为新城区创造出新的人文环境。 一. 区域条件分析 规划新区位于市新浦区的东南侧,是老城区与新浦东区的结合部。规划围东起宁连公路,西至瀛州路,南起路,北至苍梧路,规划用地面积675.5公顷。 区有三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即苍梧路、路、路,四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即瀛州路、郁州路、科苑路和学院路,并有宁连公路从该地段东侧通过,苍梧路与宁连公路交叉处规划部分苜蓿叶型立体交叉,交通十分便捷。从区位角度分析,新区处在一个联系历史与未来城市空间的过渡地段;从环境景观概念角度分析,该区域是将花果山风景区以及远处的凤凰山自然景观引入城市的纽带;从城市空间、城市轮廓线的角度分析,该区域作为新城区将是城市重心所在,将集中城市较多的高层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因此将该区域作为城市新中心区来建设,其区域条件是十分优越的。 二. 现状概况 新区现状,已建成地区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其中苍梧小区、博纳花园小区均是新建的居住区,其建筑造型、小区绿化环境、小区配套设施均体现了市居住区的较高水平。沿瀛州路和路西端有少量行政办公用地,苍梧路两侧则以大专学校用地为主。现状用地围有体育运动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正在建设的新海高级中学,苍梧路北侧还有的最高学府——淮海工学院和职业 花果山及远处的凤凰山

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文本

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3)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6) 第四章遗产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2) 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16) 第六章城市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 (17) 第七章一城两区协调发展规划 (20) 第八章中心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 (22) 第九章中心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27) 第十章中心城市公共设施规划 (29) 第十一章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33) 第十二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34) 第十三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7) 第十四章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39) 第十五章市政工程规划 (43) 第十六章环境保护规划 (48) 第十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49) 第十八章旧城更新规划 (52) 第十九章中心城区发展时序规划 (55) 第二十章武陵源城区总体规划 (57) 第二十一章规划管理措施建议 (61) 第二十二章附则 (62)

附表一:张家界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表 (63) 附表二张家界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表 (65) 附表三城镇发展用水需求预测表: (68) 附表四规划区空间管制因子表 (69) 附表五永定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一览表 (71) 附表六张家界市区规划主要公园一览表 (73) 附表七武陵源城区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78) 附录一: 《关于同意修改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湘建规[2008]84号 附录二: 《关于印发《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纲要评审会议纪要》的函》 ――湘建规[2008]156号 附录三: 《湖南省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关于《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纲要》的技术审查意见》 ――湘规专[2008]2号

牡丹江市场调研报告

牡丹江市场调研报告

2011年7月6日 目录 一、地理位置 (2) 二、城市概况 (3) 三、宏观经济 (5) 四、房地产市场状况 (10) 五、产品结构、部分楼盘简析 (15) 六、区域分析 (34) 七、竞争分析 (36) 八、目前牡丹江市房地产政策 (36) 九、综述 (36) 十、写字楼市场状况 (38) 十一、牡丹江市地热资源 (40)

一、地理位置 牡丹江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中、俄、朝合围的“金三角”腹地,东至俄罗斯远东、南与吉林省延边自治州接壤、西与哈尔滨市相邻,地处长白山北部。

二、城市概况 全市总面积4.0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45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2.79平方公里。总人口285万,市区人口94.2万。(一)行政区域划分 牡丹江市现有4个市辖区:爱民区、东安区、阳明区、西安区,江南新区目前正在规划中。 牡丹江市行政区域划分表 行政区 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 (万) 简介 东安区334一八.5 位于牡丹江市东南部,老城区,政治、文化、金融、商贸中心区,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商贸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

(二)市政设施 牡丹江城市绿化、道路交通、供水排水、供热供气、电力通信等配套设施齐全。市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 2770 公顷,绿地率 45% 。

市区道路长度 744 公里,面积 807 万平方米,人均 10.3 平方米。位于市区东南7公里处的牡丹江机场为国家4C级机场。 (三)产业结构 牡丹江市工业目前已经形成了造纸、电力、煤化工、石油化工、制药、汽车配套、木材加工等支柱产业。工业是牡丹江国民经济的主体和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0%左右,工业企业创造的税收占市级财政收入的70%左右。牡丹江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全市拥有夏威夷国际大酒店、金鼎国际大酒店等星级宾馆 46 家,大商集团、新玛特、波斯特、家乐福等大型商场70余家。 三、宏观经济 近年来,牡丹江经济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1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八.5%。 (一)地区生产总值 2006—2010年GDP增长表(单位:亿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主要内容 发布日期: 访问次数:8028 字号:[ 大中小 ] 2014-09-25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主要内容 一.重新确定贵阳市城市性质 按照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根据城市定位的普遍规律以及贵阳市的主导特征、比较优势,贵阳市城市定位应遵循唯一性原则、认同性原则、美誉性原则和导向性原则,确定贵阳市的城市性质为:贵州省省会 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加强城乡统筹,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1.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人口、产业、用地向城镇集中,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2.城乡统筹策略 (1)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战略,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城乡有机联系的产业链;加快建立面向“三农”、适当倾斜的公共财政政策;充分利用城市经济、科教、文化、卫生、人才等资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 (2)制定分类指导的发展规划和政策。针对城镇不同的基础条件、

资源状况和发展水平,引导和鼓励经济联系紧密、资源互补的城镇进行协作和联动发展,形成重点镇带动一般镇、近郊镇带动边远镇、小城镇带动农村的发展格局。 (3)改革公共服务体制,建立优质、高效的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逐步完善通讯、电力、广播电视、文教以及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村沼气、水利灌溉等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把城市文明带到农村,支持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最低保障、社会救助等公共福利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合理调整用地布局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由“众星捧月”调整为“一城三带多组团、山水林城相融合”。突出“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抱”的城市特色。将金阳新区与老城、小河等区域连片发展,共同构成城市核心,同步推进老城区改造与新区建设。建设用地约300平方公里(若以国土口径统计,建设用地289.86平方公里),聚集人口约320万。 (1)一城(主城):以老城区、金阳新区共同构成城市核心,连片发展小河、二戈寨、三桥马王庙、白云等区域,实现城市紧凑、集约发展。主城建设用地约204平方公里,聚集人口约237万。 (2)三带:将百花山脉、黔灵山脉及南岳山脉作为城市建设用地隔离绿化带及生态缓冲区,体现“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布局特色,充分发挥山体绿化对过滤空气、防护污染、调节城市温度、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3)多组团:顺应城市自然地形特征,因地制宜的在主城周边布局4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组团,即主城北部的高新区组团,南部的花溪组团,东部的龙洞堡组团,东北部的新天组团。主城周边组团建设用地约96平方公里,集聚人口约83万。

城市规划说明书范例

商南县城火车站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一、概况 (一)区位条件 商南火车站位于商南县城东部,为客货两用的三级站。 火车站片区地处富家沟内,即火车站南北两侧,紧邻312国道,距城市中心约1km。属于商南县总体规划中强调的“东扩”的主要核心。片区通过富兴路、长新路与县城联系,是构建“山水园林旅游”新商南的城市二级结构中心。由于该片区处于商南城市发展的重要门户位置,对于打造旅游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品位,体现城市特色,推动商南对外开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商南县城市建设近期发展的重点。 基地四面环山,有排洪渠从用地中穿过。西侧高地为商南县气象局,场地内有部分平整坡地。规划建设总用地28.22h㎡(423.3亩),现状居住人口约1500人,主要为富家沟村一、二、三、四组村民。片区内除部分质量较好的建筑及大量破旧的农宅外,其余均为空地。富兴路与长新路均已建成。排洪渠从用地中纵穿富兴路与长新路而过。富兴路长570米,道路红线宽30米。 场地内大部分用地平坦,西北部分局部地段坡度较大。用地坡向以南向坡和东向坡为主,局部地块为西向坡。 (二)开发建设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火车站片区是商南城市发展的二级结构中心,是打造商南“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的一张王牌。铁路的全线贯通,使客源,物流快速增长,商贸旅游快速发展,土地价格升值,给火车站片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火车站片区紧邻312国道,也是城市的东入口。 (3)良好的环境资源:基地内四面环山,植被景观良好,部分地段坡度较为平缓,轮廓线较为优美。 2.不利因素 (1)大量现状质量较差的建筑给该片区的成片开发建设带来一定难度。 现状用地内多为破旧的民宅及部分破败的工厂、小作坊,布局零乱,道路狭窄且多为断头路,不成系统。 (2)排洪渠从规划地块穿越,使原本线状的用地更加狭窄,造成规划布局开发建设的不利。 富兴路东侧用地最窄处34米,最宽处50米,排洪渠的穿越更加剧了用地的不便,破坏了 规划用地的完整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