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

——八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一九六四年三月三十一日)

《人民日报》编辑部

《红旗》杂志编辑部

本文想讨论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很出名的问题,这就是所谓“和平过渡”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出名,弄得大家都注意起来,是由于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提了出来,在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用纲领的形式加以系统化,以其修正主义的观点,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一九六三年七月十四日苏共中央的公开信,又重弹这个老调。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的一切修正主义者,他们背叛马克思主义,背叛无产阶级,都集中表现在反对暴力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主张从资本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赫鲁晓夫修正主义也正是这样。在这个问题上,赫鲁晓夫是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的门徒,也是白劳德和铁托的门徒。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过白劳德修正主义,出现过铁托修正主义,出现过“结构改革”论。这些修正主义,都还是国际共产主义队伍中的局部问题。到了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出现,并且在苏共领导中占据统治地位以后,它就成为国际共产主义队伍中带有全局性质的大问题,成为关系到整个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成败的大问题了。

为此原故,我们要写这篇文章,以比过去更加清楚的语言,回答修正主义者。

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的门徒

从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开始,赫鲁晓夫提出了同十月革命道路根本对立的所谓“和平过渡”道路,也就是“通过议会的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1〕

让我们看一看赫鲁晓夫等人贩卖的所谓“议会道路”究竟是一些什么货色吧。

赫鲁晓夫认为,在资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按照资产阶级的选举法,无产阶级可以取得议会中的稳定的多数。他说,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只要把劳动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力量团结到自己的周围,并且给那些不肯放弃同资本家和地主妥协的政策的机会主义分子以坚决的回击,就有可能击败反动的反人民的势力,取得议会中的稳定的多数”。〔2〕 赫鲁晓夫认为,无产阶级只要取得议会中的多数,就等于取得政权,就等于粉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他说,工人阶级“获得议会中的多数,在国内有强大革命运动的条件下,把议会变成为人民政权机关,就意味着粉碎资产阶级的军事官僚机器,建立议会形式的、新的即无产阶级的人民国家体制”。 〔3〕

赫鲁晓夫认为,无产阶级只要取得议会中的稳定的多数,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他说,争得了议会中的稳定的多数,“就可以为若干资本主义国家和过去的殖民地国家的工人阶级,创造实现根本社会改造的条件”。〔4〕他还说,“在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人阶级在目前条件下已经有了现实的可能,把绝大多数人民团结在自己的领导下并使基本生产资料转入人民手中。” 〔5〕

苏共纲领认为,“许多国家的工人阶级在推翻资本主义以前,就能够迫使资产阶级实行这样一些措施,这些措施超出一般改良的范围”。〔6〕这个纲领甚至认为,某些国家在资产阶级专政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这样的形势,在这种形势下,“对资产阶级来说,同意购买他的基本生产资料将是有利的”。〔7〕

赫鲁晓夫鼓吹的这一套货色,并非什么创造,不过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再版,是伯恩施坦主义和考茨基主义的复活。

伯恩施坦背离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标志,就是宣扬合法的议会道路,反对暴力革命,反对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反对无产阶级专政。

他认为,资本主义可以和平地“长入社会主义”。他说,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制度,“不应破坏它,而应促使它进一步发展”;〔8〕“在一百年以前需要进行流血革命才能实现的改革,在今天我们只要通过投票、游行示威以及诸如此类的威逼手段就可以实现了”〔9〕

他认为,合法的议会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唯一途径。他说,工人阶级只要有了“普遍和平等的选举权,作为解放的基本条件的社会原则就得到了”。 〔10

他认为,“总会到来这样的一天,那时工人阶级在数量上如此强大,对整个社会将起如此巨大的作用,以致可以这样说,统治者的宫殿不再能抵挡工人阶级的压力,而且几乎就自然而然地崩溃了”。〔11〕

列宁曾经说过,“伯恩施坦主义者过去和现在接受马克思主义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直接革命的一面除外的。他们不是把议会斗争看作专门适用于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斗争手段,而是看作主要的、几乎是唯一的斗争形式,因而也就不需要…暴力?、…夺取?、…专政?了。” (列宁:《立宪民主党人的胜利和工人政党的任务》,《列宁全集》第十卷,第二百一十九页。) 当之无愧的伯恩施坦继承者,是考茨基先生。考茨基同伯恩施坦一样,竭力宣扬议会道路,反对暴力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他说,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解决阶级冲突的武装斗争不再有存在的余地”,〔12〕如果仍然主张“用暴力来推翻政府,就未免滑稽可笑了”〔13〕。他攻击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是“由于缺乏耐心而使用暴力手段的产婆,迫使一个孕妇不是在第九个月而是在第五个月分娩”。〔14〕

考茨基是一个十足的议会迷,他有一句名言:“我们政治斗争的目的,和从前一样,仍然是以取得议会中多数的办法来夺取国家政权,并且使议会变成驾于政府之上的主宰。” 〔15〕

考茨基还说:“我认为,议会共和国(不论有没有英国式的君主制上层人物)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社会可以从其中成长起来的基础。这种共和国就是我们所应当努力争取的…未来的国家?。” 〔16〕

列宁严厉地批判了考茨基的这类谬论。

列宁斥责考茨基说:“只有坏蛋或者傻瓜才会认为,无产阶级应当首先利用资产阶级压迫下和雇佣奴隶制压迫下进行的投票方式取得多数,然后才去夺取政权。这是绝顶的愚蠢或绝顶的虚伪,这是用旧制度旧政权下的投票来代替阶级斗争和革命。”(列宁:《向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的共产党人致敬》,《列宁全集》第三十卷,第四十页。) 列宁尖锐地指出,考茨基的议会道路,“这就是最纯粹最卑鄙的机会主义,口头上承认革命,实际上却背弃了革命”。(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第四百七十六页。)列宁说,考茨基在解释无产阶级专政的时候,“是把被压迫阶级对压迫阶级使用的革命暴力化为乌有,他也就是在用自由主义来曲解马克思主义这方面打破了世界纪录。”(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第二百二十四页。) 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不厌其详地引述赫鲁晓夫和伯恩施坦、考茨基的言论以及列宁批判伯恩施坦、考茨基的言论,为的是证明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正是不折不扣的现代的伯恩施坦主义和考茨基主义。同伯恩施坦和考茨基一样,赫鲁晓夫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也正是最突出地表现在反对革命暴力,“把革命暴力化为乌有”。而且,在这方面,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现在显然没有保持世界纪录的资格了,因为赫鲁晓夫已经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赫鲁晓夫不愧为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的门徒,而且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了。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

工人运动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承认不承认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承认不承认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承认不承认必须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同一切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分水岭,历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同一切无产阶

级叛徒的分水岭。

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用暴力夺取政权,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阶级专政,用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

马克思主义一向公开声明暴力革命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指出,暴力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诞生的产婆,是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必由之路,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国家本身就是一种暴力。国家机器的主要部分,就是军队和警察。历史上所有的统治阶级都是依靠暴力维持统治的。

无产阶级当然是愿意和平取得政权的。但是,无数历史经验表明,反动阶级从来不会自愿让出政权,他们总是首先使用暴力,镇压革命群众运动,发动内战,把武装斗争提到日程上来。

列宁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一次不经过国内战争的大革命,并且也没有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会认为,不经过国内战争就能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预言》,《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第四百六十四页。)

列宁所讲的历史上的大革命,是包括资产阶级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剥削阶级推翻另一个剥削阶级的革命,尚且不能不经过国内战争。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一切剥削制度的革命,这样的革命,不经过国内战争,更是不可能的。

关于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普遍规律的问题,列宁反复地指出,“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有一段很长的…阵痛?时期,暴力永远是替旧社会接生的稳婆”。(列宁:《被旧事物的破产吓坏了的和为新事物而斗争的》,《列宁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三百七十五页。)“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是不能经过…自行消亡?来实现的,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靠暴力革命来实现。”“必须不断教育群众,使他们这样来认识暴力革命,而且只能这样来认识暴力革命,这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学说的基础。”(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第三百八十七页、第三百八十八页。) 斯大林也说过,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是一切资本统治的国家转向社会主义的“必然的和必不可免的条件”。(斯大林:《“论我们党内的社会民主主义倾向”报告的结论》,《斯大林全集》第八卷,第二百七十七页。)

没有暴力革命,没有无产阶级专政,能不能对资产阶级的制度进行根本改造呢?斯大林回答说,“显然是不能的。如果以为可以在适合于资产阶级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制范围内,用和平方式来进行这样的革命,那不是精神错乱、神经失常,就是公然无耻地背叛了无产阶级革命。”(斯大林:《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斯大林全集》第八卷,第二十四页。) 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原理,根据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的新经验,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毛泽东同志说:“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不能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而使人民获得政权。”(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版,第三百二十二页。)

毛泽东同志说:“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是普遍地对的,不论在中国在外国,一概都是对的。”(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二版,第五百二十九页。) 毛泽东同志说:“帝国主义时代的阶级斗争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只有用枪杆子的力量才能战胜武装的资产阶级和地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整个世界只有用枪杆子才可能改造。”(同上,第五百三十五页。)

总之,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理。

赫鲁晓夫正是在这个最重要的问题上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斗争

当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开始提出所谓“议会道路”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就认为,这是一个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严重错误,是绝对不能同意的。

由于当时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还处于开始阶段,同时,苏共领导也还没有挑起公开论战,因此,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对于赫鲁晓夫的“议会道路”的错误,没有进行公开的揭露和批评。但是,我们针对赫鲁晓夫的错误论点,在我们的文件和文章中正面阐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同时,在兄弟党之间的内部会谈和会议中,我们也对赫鲁晓夫的错误论点进行了必要的和适当的斗争。

一九五六年九月,在中共中央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我们通过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明确地提出:

“我们党在争取和平改革的时候并没有放弃警惕,没有放弃人民的武装”。

“同反动派相反,人民不是好战的。”“但是当着人民被迫而不能不拿起武器的时候,人民拿起武器来是完全正确的。反对人民这样做,要求人民向进攻的敌人屈服,这就是机会主义的路线。在这里,究竟采取革命的路线,还是采取机会主义的路线,这是关系到六亿人民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是否应当取得政权的大问题。我们党采取了革命的路线,因而有了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这个问题上,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同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修正主义观点,是针锋相对的。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我们又在《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中,正面阐明了十月革命的道路,实际上批判了赫鲁晓夫提出的同十月革命道路相对立的所谓“议会道路”。 在同苏共领导人的多次内部会谈中,中共中央领导同志严肃地批评了赫鲁晓夫的错误观点。我们满腔热忱地希望他能够改正错误。

在一九五七年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期间,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中共代表团同苏共代表团进行了尖锐的争论。

在这次会议的准备过程中,苏共中央所提出的宣言的第一稿,只提和平过渡的一种可能性,根本没有提到非和平过渡的另一种可能性;只提议会的道路,根本没有提到其他任何斗争方式,同时又把这种通过议会道路取得政权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人和社会党人的配合行动上”。中共中央当然不能同意把这种背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错误观点,写进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纲领性文件中去。

在中共代表团提出批评意见以后,苏共中央拿出宣言第二稿。这个文件,虽然增加了非和平过渡可能性的词句,但是,关于和平过渡问题的提法,仍然反映了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那些修正主义观点。

中共代表团明确地表示不同意这些错误观点。十一月十日,中共代表团向苏共中央系统地说明了我们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观点,并且向苏共中央提出了一个书面提纲。

我们的书面提纲的主要论点是:

从策略的观点出发,提出和平过渡的愿望是有益的,但不宜过多地强调和平过渡的可能,必须准备随时迎击反革命的袭击,准备在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紧急关头,如果资产阶级用武力来镇压人民革命(一般说来,这是必然的),就用武力去打倒它。

议会斗争的形式必须充分运用,但是,它的作用是有限度的;而最重要的,应该是进行艰苦的聚积革命力量的工作;不应该把和平过渡只解释成为通过议会的多数。主要的问题是关于国家机器的问题,即旧国家机器(主要是武力)的摧毁、新国家机器(主要是武力)的建立的问题。

社会党不是社会主义的政党。除了个别的左翼以外,它们是资产阶级政党的一种变形。在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上,我们同社会党的立场是根本不同的。不能模糊这种界限。

我们的这些论点是完全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苏共中央代表团的同志当时无法反对这些论点,但是他们一再要求我们照顾他们内部的需要,希望宣言草案关于这个问题的提法能够同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提法相衔接。

中共代表团考虑到,我们已经批驳了苏共领导的错误的观点,又提出了一个书面意见提纲。为了共同对敌,我们照顾了苏共同志一再提出的愿望,同意以苏共中央关于这个问题的稿子为基础,只在个别地方作了一点修改。

我们本来希望,经过这场争论,苏共同志能够悔悟过来,改正他们的错误。但是,同我们的期望相反,在这以后,苏共领导并没有改正他们的错误。

在一九六0年的兄弟党会议上,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中共代表团又反复地同苏共代表团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彻底地揭露和批判了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观点。在会议期间,中苏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能达成协议。最后,中共代表团考虑到各国兄弟党普遍要求在这次会议上能够产生一个共同文件的愿望,才在这个问题上又作了一次让步,再一次照顾苏共领导的需要。我们同意把一九五七年宣言上关于这个问题的几段文字,照抄在一九六 年声明上。同时,我们在这次会上,散发了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日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过渡问题的意见提纲,并且表示,这是最后一次对苏共领导的照顾,以后再也不能照顾了。

现在,如果有的同志批评我们当时对苏共领导的这种照顾是错误的,我们乐于接受这种批评。

正因为宣言和声明中有关和平过渡问题的提法,是以苏共的稿子为基础的,若干地方保持了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提法,所以,虽然作了一些修修补补,但是,总的提法是有严重缺点和错误的。文件中虽然指出统治阶级不会自动让出政权,但又说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里有可能不经过内战而取得国家政权;虽然指出开展议会外的广泛的群众斗争,摧毁反动势力的反抗,但又说有可能取得议会中的稳定多数,使议会变成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工具;虽然也提出非和平过渡,但没有强调暴力革命是普遍规律。苏共领导正是利用了宣言和声明中的这些缺点和错误,作为推销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借口。

必须郑重声明,中国共产党对于一九五七年宣言和一九六 年声明中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提法,一直是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见的。我们绝不隐蔽自己的观点。我们认为,为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利益,为了使各国兄弟党的纲领性文件不致被修正主义者所利用,宣言和声明中关于这个问题的提法,有必要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通过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协商,重新加以修改。

为了使大家了解中国共产党在这个问题上的全面观点,我们把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日中共代表团向苏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和平过渡问题的意见提纲作为本文的附件,再一次全文发表。

八年来,全世界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反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斗争,有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识破了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真面目。但是,苏共领导仍然在寻找各种遁辞进行狡辩,还在千方百计地推销他们的这套货色。

因此,我们还有必要把他们所谓“和平过渡”的谬论加以驳斥。

诡辩改变不了历史

苏共领导为了掩饰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背叛,为了替他们的修正主义路线辩解,公然歪曲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公然歪曲历史。

苏共领导辩解说,马克思不是“设想过英国和美国有和平过渡的可能性”吗?〔17〕其实,这个论据正是从叛徒考茨基那里捡来的。当年的考茨基,就是用同样的手法,来歪曲马克

思的观点,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

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确实曾经说过:像美国、英国这样的国家,“工人们可以采取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就是在当时,马克思强调指出,这是一种例外。他说:“即使如此,我们也应当承认,在大陆上大多数国家中,暴力应当是我们革命的杠杆”。( 马克思:《海牙代表大会闭幕后在阿姆斯特丹群众大会上的演说》。) 马克思还说过,“英国资产阶级在它还垄断着表决权时,总是表示准备接受多数的决议。但是,请您相信,一旦当它在自己认为是生命攸关的重大问题上处于少数时,我们就会在这里遇到新的奴隶主的战争”。(《卡·马克思同《世界报》记者谈话的记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七卷,第六百八十六页。)

列宁在批判叛徒考茨基的时候说过:“借口马克思在七十年代曾经认为英国和美国可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诡辩,通俗一点说,这是用引证来骗人。第一,就在当时马克思也认为这种可能是一个例外。第二,当时还没有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第三,英国和美国当时没有(现在有了)军阀制度——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主要机构。”(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第九十一页。)

列宁说,帝国主义,由于它的根本的经济特点,决定它“最不爱和平,最不爱自由,最大限度地到处发展军国主义”。在谈论和平转变或者暴力转变问题的时候,“竟然…不注意到?这一点,那就等于堕落为资产阶级最庸俗的奴仆了”。(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第二百二十一页。)

今天,苏共领导竟然又重弹考茨基的老调,这不也是等于堕落为资产阶级最庸俗的奴仆,又是什么呢?

苏共领导又辩解说,列宁不是“在原则上允许和平革命的可能性”吗?〔18 〕这更是十足的诡辩。

列宁在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曾经设想过,“在俄国,这个革命可能例外地成为和平革命”。(《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第七页。)列宁把它叫做“例外”,这是因为当时有一个特殊的条件,那就是“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是问题的实质”。(同上,第一百七十三页。) 到了七月间,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政府,武装镇压群众,使彼得格勒的街头洒遍了工人和士兵的鲜血。在这次事件以后,列宁就指出:“俄国革命和平发展的一切希望都彻底破灭了。”(同上,第一百六十七页。)一九一七年十月,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坚决领导工人和士兵举行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一九一八年一月,列宁指出,“现在阶级斗争已经变成了内战”。(《列宁全集》第二十六卷,第四百零六页。)这样,苏维埃国家又经过了三年半的革命战争,付出了重大的牺牲,粉碎了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才巩固了革命的胜利。一九一九年,列宁说:“在十月革命中,革命暴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列宁全集》第二十九卷,第三十九页。)

现在苏共领导竟然宣扬说,十月革命是“所有革命中最不流血的革命”,〔19〕“几乎是和平完成的”。〔20〕这是完全违背历史事实的。你们这样说,怎么能够对得起为缔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呢?

当我们指出世界历史上还没有过从资本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先例的时候,苏共领导狡辩说“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实际经验是有的”。他们闭着眼睛说,“在一九一九年,匈牙利曾通过和平途径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21〕

事情果真是如此吗?不,不是。让我们看一看当时匈牙利革命领导人贝拉·库恩是怎样记述事情经过的吧。

匈牙利共产党是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建立的。这个年轻的党一建立就投入了革命斗争,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口号:“解除资产阶级的武装,武装无产阶级,建立苏维埃政权”。(贝拉·库恩:《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的教训》。)匈牙利共产党积极地进行了各种武装起义

的工作:武装工人,在政府军队中进行了争取工作,在复员军人中进行了组织工作,组织武装示威,组织工人驱逐厂长占领企业,组织农业工人占领大地产,解除反动军官、反动军队和警察的武装,把武装起义同罢工斗争结合起来,等等。

事实上,在匈牙利革命中,充满了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武装斗争。贝拉·库恩说:“从共产党建立之时起直到夺取政权,同资产阶级政权机关的武装冲突一直进行着,并且越来越频繁。从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十二日布达佩斯卫戍部队手执武器走上街头,举行示威以反对临时政府陆军部长的那个时候开始……大概没有一天报刊上没有报道革命士兵和工人同政府的武装部队特别是同警察之间发生的流血冲突。共产党人不仅在布达佩斯并且也在各省组织了许多次起义。”(贝拉·库恩:《为什么无产阶级革命在匈牙利取得了胜利》。)苏共领导说匈牙利革命是和平过渡,这真是弥天大谎。

苏共报刊说,当时匈牙利资产阶级政府是“自愿地辞职”的,〔22〕这大概就是苏共领导的唯一根据了。事实是怎样的呢?

当时的匈牙利资产阶级政府首脑卡罗伊说得很清楚。他说:“我签署了关于我辞去职务和把政权转交给无产阶级的宣言,事实上无产阶级早已夺去并公开宣布取得了政权。”“我不是把政权转交给无产阶级,因为它早就由于有计划地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军队而夺得了政权。”所以,贝拉·库恩指出,认为资产阶级自动把政权转交给无产阶级,是一种虚伪的“神话”。(贝拉·库恩:《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的教训》。)

一九一九年匈牙利革命是失败了。列宁曾经分析过匈牙利革命失败的最主要的教训是:年轻的匈牙利共产党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对敌人实行专政方面不够坚决,在关键时刻表现了动摇。同时,没有采取正确措施满足农民解决土地问题的要求,因而脱离了广大的农民群众。而匈牙利共产党同机会主义的社会民主党实行了合并,也是使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共领导硬说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一九年匈牙利革命是“和平过渡”的典型,这完全是伪造历史。

苏共领导还硬说捷克斯洛伐克工人阶级是“通过和平途径取得政权”的。〔23〕这又是荒唐可笑地歪曲历史。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民主政权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而不是从资产阶级手里“和平”取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反法西斯的游击战争和武装起义,并且在苏军的援助下,消灭了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国法西斯军队及其走狗政权,建立了民族阵线联合政府。这个政府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

一九四八年二月,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阴谋制造反革命政变,准备进行武装暴乱,颠覆人民政权。但是,共产党领导的政府,立即调动武装力量,同时组织了群众的武装示威游行,粉碎了资产阶级的反革命复辟阴谋。事实非常清楚,二月事件并不是工人阶级向资产阶级“和平”夺取政权,而是工人阶级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国家机器,主要是依靠自己的武装力量,镇压资产阶级反革命政变。

哥特瓦尔德在总结二月事件的时候说过:“还在二月事件以前,我们就已经说过:与战前情况相比较,基本的变化之一恰好在于,国家政权已经不是为以前的各统治阶级服务,而是为一些新的阶级服务。二月事件表明,国家政权在这个意义上起了卓越的作用。”( 哥特瓦尔德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七日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上的发言。) 以上所说的这些事例,怎么能说成是“和平过渡”的先例呢?

列宁说过:“考茨基需要运用一切遁辞、诡辩和捏造,正是为的避开暴力革命,为的掩盖他背弃这种革命的行为,掩盖他转到自由主义工人政策方面即资产阶级方面去的行为。”列宁说,“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列宁全集》

第二十八卷,第二百二十一页。)

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这样无耻地歪曲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伪造历史,玩弄欺骗手段呢?问题的实质也正是在这里。

谎言掩盖不了现实

苏共领导为他们反对革命的“和平过渡”路线辩解的主要借口,就是所谓当代的历史条件变了。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历史条件的变化的估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同赫鲁晓夫是根本不同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条件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力量的极大增长和帝国主义力量的极大削弱。战后,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民族独立国家,出现了连绵不断的武装革命斗争,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群众运动的新高涨,出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队伍的大发展。国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成为当代的两大历史潮流。

毛泽东同志早在战后初期就多次指出,世界力量对比的优势是在我们方面,不是在敌人方面,这种新的情况“给全世界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毛泽东:《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千三百六十页。)

毛泽东同志还指出:“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定律。我们说…帝国主义是很凶恶的?,就是说它的本性是不能改变的,帝国主义分子决不肯放下屠刀。他们也决不能成佛,直至他们的灭亡。”(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千四百九十页至一千四百九十一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根据战后历史条件更加有利于革命的变化,根据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本性不会改变的规律,得出革命的结论,认为必须充分利用革命的大好形势,按照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积极促进革命斗争的发展,准备夺取革命的胜利。

赫鲁晓夫则借口战后历史条件的变化,得出反对革命、取消革命的结论,认为由于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本性改变了,阶级斗争的规律改变了,十月革命的共同道路过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过时了。

赫鲁晓夫等人散布一种天方夜谭式的神话。他们说,“现在,对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来说,正在形成以和平形式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有利的国际和国内条件。” 〔24〕

他们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一期间,欧洲许多国家的反动资产阶级不断地发展和改进自己的警察官僚机器,残酷地镇压劳动人民的群众运动,因此没有可能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他们认为,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改变了。〔25〕 他们说,现在“国际舞台上的力量对比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变化”,“使国际反动派对于实行革命的国家的内政干涉趋于瘫痪”,〔26〕“这就减少了资产阶级发动国内战争的潜在可能性”。〔27〕

但是,赫鲁晓夫等人的谎言,掩盖不了现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两个突出的事实是: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普遍增强暴力机器,残酷镇压人民群众;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到处进行反革命武装干涉。

美国今天已经更加军国主义化,它的军队扩大到了二百七十多万人,比一九三四年增加了十倍,比一九三九年增加了八倍。它的警察特务机关之多,就连美国一些大资本家自己也承认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远远超过希特勒德国。

英国的常备军从一九三四年的二十五万多人增加到一九六三年的四十二万多人,警察从一九三四年的六万七千人增加到一九六三年的八万七千人。

法国的常备军从一九三四年的六十五万人增加到一九六三年的七十四万多人,警察和保安部队从一九三四年的八万人增加到一九六三年的十二万人。

在其他的帝国主义国家,以至一般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这种大量增强军队和警察力量的情形,也都没有什么例外。

赫鲁晓夫最热心用全面彻底裁军的口号来麻痹群众。这种咒语念了好几年了。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全面彻底裁军的影子一点儿也没有。人们看到,在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里,到处都是全面彻底扩军,到处都是扩大和加强暴力镇压的机器。

资产阶级在和平时期这样拼命地增强自己的军队和警察力量,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不是为了镇压本国劳动人民的群众运动,倒是为了保证劳动人民能够和平取得政权吗?战后十九年来,世界各国资产阶级使用军队和警察镇压罢工工人,镇压要求民主权利的人民群众的暴行,难道发生的还嫌少吗?

十九年来,美帝国主义同四十多个国家组织了各种军事集团和签订了各种军事条约。它在海外设立了二千二百多处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它派驻在海外的兵力,达一百多万人。它的“进击司令部”统辖着一支由陆、空军联合组成的机动部队,随时准备开赴各地镇压人民革命。

十九年来,美帝国主义和其他帝国主义不但通过各种方式支持世界各国反动派,帮助他们镇压本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而且还直接策划和发动了多次的反革命的武装侵略和干涉,也就是输出反革命。拿美帝国主义来说,它曾经在中国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直接出兵并且指挥进攻希腊人民解放区,在朝鲜进行侵略战争,派遣部队在黎巴嫩登陆威胁伊拉克革命,支持和援助老挝反动派扩大内战,组织和指挥所谓联合国部队镇压刚果的民族独立运动,对古巴进行反革命入侵。它现在仍然在镇压越南南方人民的解放斗争。它最近还武装镇压巴拿马人民维护主权的正义斗争,并且参加对塞浦路斯的武装干涉。

美帝国主义不但对一切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坚决进行镇压和干涉,而且对凡是稍微表现了一些民族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政权,也要想办法把他们搞掉。十九年来,美国政府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策划了多次反革命军事政变,甚至对于它自己扶植起来的走狗,例如吴庭艳之流,只要一旦不再合乎它的心意,马上卸磨杀驴,也采取暴力手段除掉。

事实说明:今天,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要进行革命,要争取解放,不但必须对付本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暴力镇压,而且必须充分准备对付来自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没有这种准备,不坚决在必要的时候用革命的暴力回击反革命的暴力,就根本谈不上革命,更谈不到革命的胜利。

已经取得独立的国家,如果不加强自己的武装力量,不作好对付帝国主义武装侵略和干涉的准备,不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方针,就不能维护民族独立,更不能保证革命事业的发展。

我们要质问苏共领导,你们口口声声大谈战后形势的新特点,为什么偏偏要抹煞美帝国主义和其他帝国主义到处镇压革命这个极其重要的、极其明显的特点呢?你们开口和平过渡,闭口和平过渡,却绝口不谈怎样对付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庞大的暴力镇压机器,这是为什么呢? 你们公然掩饰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残酷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和人民革命运动的血淋淋的现实,散布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能够和平取得胜利的幻想,这岂不明明在麻痹各国人民的警惕性,用空洞的美好前景来安抚怒气冲天的群众,反对他们革命,实际上充当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帮凶吗?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让已经死去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再来充当一次反面教员,还是很有

益处的。

杜勒斯在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一日发表的一次演说中说,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使用暴力”建立起来的。他接着说:“苏联统治者现在说,他们将放弃使用暴力。”杜勒斯表示:“我们欢迎并且将鼓励这些事态发展。”〔28〕

显然,杜勒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忠实维护者,深深懂得暴力在阶级斗争中的重要作用。杜勒斯一方面欢迎赫鲁晓夫放弃暴力革命的主张,一方面极力强调资产阶级必须加强反革命暴力,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他在另一次的演说中说,“在政府的所有任务中,最基本的一项是要保护它的公民(应读作反动统治阶级)免遭暴力。”“因此,在一切文明的社会中,社会成员都出力维持一支警察部队,作为法治的武器。”〔29〕

杜勒斯在这里说的是老实话。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统治的政治基础,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一支警察部队”。只要不触动这个基础,其他都是无关紧要的,都是动摇不了他们的统治的。苏共领导越是掩盖资产阶级依靠暴力统治的事实,越是宣传他们那种受到杜勒斯欢迎的和平过渡的神话,就越是暴露出了他们同帝国主义站在一起来反对革命的真面目。

驳所谓“议会道路”

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所鼓吹的“议会道路”的主张,早已为列宁所彻底批判,早已宣告破产了。但是,在赫鲁晓夫看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所谓“议会道路”似乎突然变得灵验起来了。

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事实进一步说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主要部分是武力,而不是议会。议会只是资产阶级统治的装饰品和屏风。资产阶级实行议会制还是取消议会制,赋予议会较大的权力还是赋予较小的权力,采取这种选举法还是采取那种选举法,总是按照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和利益来决定的。在资产阶级掌握军事官僚机器的条件下,无产阶级要通过选举取得“议会中的稳定多数”,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不可靠的。通过“议会道路”实现社会主义,完全是不可能的,完全是自欺欺人之谈。

在资本主义各国的共产党中,现在仍有半数左右处于非法地位。对于这些连合法地位都没有的党,当然谈不上什么取得议会中的多数。

例如,西班牙共产党就是一直处于白色恐怖中,连参加选举也不可能。可是,像伊巴露丽这样的西班牙共产党领导人,也跟着赫鲁晓夫鼓吹西班牙实行“和平过渡”。这是十分荒唐和可悲的。

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中,共产党虽然取得合法地位,可以参加选举,但是在资产阶级统治之下,在资产阶级选举制度的种种不公平的限制之下,共产党很难获得多数选票。就是获得多数的选票,资产阶级还可以利用修改选举法等等手段,使共产党人不能在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

例如,战后以来,法国垄断资产阶级就曾经两次修改选举法,使法共在议会中的议席两次大量减少。在一九四六年议会选举中,法共曾经取得一百八十二席,但是在一九五一年议会选举时,垄断资产阶级修改了选举法,结果使法共的议席陡然减为一百零三席,即少了七十九席。在一九五六年议会选举中,法共曾经取得一百五十席,但是在一九五八年议会选举时,垄断资产阶级再次修改选举法,结果使法共的议席陡然减为十席,即少了一百四十席。

即使在某种情况下,共产党在议会中取得多数议席,或者通过选举的胜利参加了政府,这也绝不等于改变了议会和政府的资产阶级性质,更不等于摧毁了旧国家机器和建立了新国家机器。要依靠资产阶级议会和政府,来实行根本的社会改造,是绝对不可能的。掌握国家机器的反动资产阶级可以宣布选举无效,解散议会,可以把共产党人从政府中排挤出

去,宣布共产党非法,采取野蛮的暴力手段镇压人民群众和进步力量。

例如,一九四六年,智利共产党曾经支持资产阶级的激进党取得选举的胜利,组织了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联合政府。当时,智共领导人竟然把这个资产阶级掌握的政府称为“人民民主政府”。但是,不到一年,资产阶级就迫使共产党人退出政府,大规模逮捕共产党人,并且在一九四八年宣布共产党非法。

当工人政党蜕化变质为资产阶级御用政党的时候,资产阶级可以允许这样的党在议会中占有多数的议席,也可以允许他们组织政府。例如,若干国家的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民主党,就是这样。但是,这只能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专政,丝毫没有也不可能改变无产阶级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地位。这样的事实,只是进一步证实“议会道路”的破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事实进一步说明,共产党的领导人如果信奉所谓“议会道路”,害了“议会迷”的不治之症,那就不仅只会落得一场空,而且必然陷于修正主义泥坑,葬送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在如何对待资产阶级议会的问题上,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同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历来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一向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应当参加议会斗争,利用议会的讲坛,揭露资产阶级的反动本质,教育人民群众,积蓄革命力量。在应当利用这种合法斗争手段的时候不去利用,是错误的。但是,无产阶级政党绝不能用议会斗争代替无产阶级革命,绝不能幻想通过“议会道路”过渡到社会主义。在任何时候,无产阶级政党都必须把自己的主要注意力放在群众斗争上。

列宁说:“为了通过选举和各种党派在议会中的斗争达到教育群众的目的,参加资产阶级的议会活动,对革命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把阶级斗争局限于议会斗争,或者认为议会斗争是最高的、决定性的、支配着其余一切斗争形式的斗争,那就是实际上转到资产阶级方面去而反对无产阶级。”(列宁:《立宪会议选举和无产阶级专政》,《列宁全集》第三十卷,第二百四十一页。)

列宁曾经斥责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热中于议会制度的幻想,抛弃了夺取政权的革命任务,把无产阶级政党变为选举党,变为议会党,变为资产阶级的附庸,变为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现在,赫鲁晓夫及其追随者鼓吹“议会道路”,也只能重蹈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的覆辙。

驳所谓“反对左倾机会主义”

苏共中央的公开信在讲到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时候,凭空捏造了一大堆谎言,说中国共产党主张没有革命形势也要“提出立即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口号”,主张放弃“争取资本主义各国劳动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的斗争”。〔30〕把武装斗争“绝对化”,〔31〕等等。他们经常给中国共产党乱扣什么“左倾机会主义”、“左倾冒险主义”、“托洛茨基主义”的大帽子。

其实,苏共领导这样叫嚷,不过是想给他们反对革命、取消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打掩护。他们攻击的所谓“左倾机会主义”,不是别的,恰恰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路线。

我们一向认为,革命是不能随意制造的,没有革命的客观形势,就不会有革命。但是,革命的发生和革命的胜利,不仅仅要有革命的客观形势,还必须有革命的主观力量的准备和行动。

如果不正确地估计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因素,在革命形势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无产阶级政党就轻率地发动革命,那就是“左”倾冒险主义。如果在革命形势没有到来的时候,不积极进行革命的准备工作,或者在革命形势已经到来,革命条件已经成熟的时候,无产阶级政党不敢去领导革命,不敢夺取政权,那就是右倾机会主义,也就是修正主义。

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的时机没有到来之前,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把自己的全

部注意力放在艰苦地积蓄革命力量方面。积极领导日常的斗争的中心目的,是为了积蓄革命力量,准备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夺取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政党应当通过日常的各种形式的斗争,来提高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觉悟,训练自己的阶级队伍,锻炼自己的战斗力,做好思想上的、政治上的、组织上的、军事上的革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革命形势成熟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夺取革命的胜利。否则,即使有了革命的客观形势,也会白白地错过革命时机。

苏共领导避而不谈在革命形势没有到来的时候,无产阶级政党应当怎样进行日常的革命斗争,积蓄革命力量,而只是开口闭口都强调没有革命形势就不能革命。他们实际上是借口没有革命形势根本取消积蓄革命力量、准备革命的任务。

列宁曾经很精彩地描绘了叛徒考茨基对待革命形势的态度。列宁指出,对考茨基来说,革命形势“如果来到了,那他也愿意做一个革命者!但是那时候,我们可以说,所有的混蛋都会宣布自己是革命者!”“如果没有到来,考茨基就要离开革命!”列宁指出,考茨基像一个典型的市侩,而革命马克思主义者不同于市侩的地方,就在于他有本领“准备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剥削的劳动群众去进行革命”。(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第二百七十一页至第二百七十二页。)人们可以比较一下,赫鲁晓夫及其追随者,像不像列宁所斥责的考茨基式的市侩。

我们一向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应当积极领导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反对垄断资本的斗争,保卫民主权利的斗争,争取改善生活的斗争,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并且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

在一切受到美帝国主义侵略、控制、干涉和欺负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应当高举反美的民族旗帜,把群众斗争的主要打击针对美帝国主义,也针对出卖民族利益的垄断资本集团和国内其他反动势力。无产阶级政党应当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组成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一战线。

近年来,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斗争,这不仅是对本国垄断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动势力的打击,而且是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有力支持,也是对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有力支持。对此,我们从来是给以充分估计的。

共产党人在积极领导当前斗争的时候,应当把当前斗争同为长远的和全局的利益而进行的斗争结合起来,应当用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教育群众,不断地提高群众的觉悟,积蓄革命力量,以便在革命时机成熟的时候,夺取革命的胜利。我们的观点是完全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同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观点相反,苏共领导鼓吹“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民主的任务和社会主义的任务是交织得这样紧密,以致在这里很少有可能划定什么分界线”〔32〕这也就是用当前的斗争代替长远的斗争,用改良主义代替无产阶级革命。

列宁说过,“任何改良如果没有群众斗争的革命方法的支持,都不可能是巩固的、真正的、认真的改良。”工人阶级的政党“如果不把这种争取改良的斗争同工人运动的革命方法结合起来,就可能变成一个宗派,就可能脱离群众,而这对于真正革命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来说,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威胁”。(列宁:《给“社会主义宣传联盟”书记的信》,《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四百零五页。)

列宁还说过,“在觉悟的工人看来,任何民主要求都是服从社会主义的最高利益。” (列宁:《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二十三卷,第五十页。)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引述恩格斯的话说:如果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而忘记根本大计,只图一时的成就而不顾后果,为了目前而牺牲未来的运动,那就是机会主义,而且是危险的机会主义。

正因为这样,列宁批评考茨基“赞扬改良主义,赞扬服从帝国主义资产阶级,而责备革命,背弃革命”。列宁说,“无产阶级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资产阶级”,而考茨基“则是在服从帝国主义的条件下,用改良主义手段…改善?帝国主义,适应帝国主义”。(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第二百六十五页、第二百六十四页。)

列宁对考茨基的批评,正好是今天苏共领导的写照。

我们一向认为,无产阶级政党为了领导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必须善于掌握一切斗争形式,善于把各种斗争形式结合起来,善于根据斗争形势的变化,迅速地用一种斗争形式代替另一种斗争形式。无产阶级政党只有掌握一切斗争形式,和平的与武装的,公开的与秘密的,合法的与非法的,议会的与群众的,国内的与国际的,等等,才能在任何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革命的胜利,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吸取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特点,熟练地全面地掌握了各种斗争形式的结果。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但是,如果没有各种形式的斗争的配合,中国革命也不能取得胜利。

在中国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两条战线上的斗争,既反对了右倾合法主义,又反对了“左”倾非法主义,把合法斗争同非法斗争正确地结合起来。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把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同国民党统治区的斗争正确地结合起来,在国民党统治区又把公开工作同秘密工作正确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合法可能,同时严格执行党的秘密工作的各项规定。中国革命创造了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具体情况的、极其复杂而丰富的斗争形式。

中国共产党根据自己长期的实践经验,十分懂得,拒绝一切合法斗争,把党的工作限制在狭小的范围之内,使党脱离群众,这是错误的。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容忍修正主义者推销的合法主义。修正主义者拒绝武装斗争和一切非法斗争,只进行合法斗争和合法活动,把党的活动和群众的斗争限制在统治阶级所允许的范围以内。他们降低甚至放弃党的基本纲领,放弃革命,迁就反动派的法律。

正如列宁所批评的,考茨基之流的修正主义者被资产阶级的合法性弄得腐败不堪和神智不清。“他们为了保存现行治安法所允许的组织,为了占这点小便宜,而出卖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权利”。(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二百二十八页。)

苏共领导及其追随者口头上讲要利用各种斗争形式,实际上主张合法主义,并且借口斗争形式的改变而抛弃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这又是用考茨基主义来代替列宁主义。

苏共领导还常常利用列宁的伟大著作《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为他们的错误路线辩护,作为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根据”。

这当然是徒劳的。列宁的这本书,同他的其他著作一样,只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用以反对各种机会主义的武器,而绝不能成为修正主义者为自己辩护的工具。

当时,列宁批评“左派”幼稚病,是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决裂,建立了第三国际之后,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善于巧妙地运用革命的策略,更好地准备革命。

就在这本书里,列宁指出,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主要敌人是考茨基式的机会主义。列宁反复地说过,必须首先同修正主义一刀两断,然后才谈得上怎样学会掌握革命的策略。

列宁所批评的那些犯“左派”幼稚病的同志还是要革命的,而今天的修正主义者赫鲁晓夫则是反对革命的,他只能归入考茨基一类,根本没有资格谈论反对“左派”幼稚病的问题。 苏共领导给中国共产党扣了一个“托洛茨基主义”的帽子,这更是荒谬绝伦。事实上,继承托洛茨基主义衣钵,同今天的托洛茨基分子站在一起的,不是别人,恰巧是赫鲁晓夫。 托洛茨基主义在各种问题上表现不一,而且经常戴上“极端左倾”的假面具,但是它的本质是:反对革命,取消革命。

在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托洛茨基主义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实质上是一丘之貉。所以斯大林曾经一再指出,托洛茨基主义是变相的孟什维主义,是考茨基主义,是社会民主主义,是反革命资产阶级的先锋队。

今天的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实质,也是反对革命,取消革命。因此,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赫鲁晓夫修正主义不仅同考茨基主义如出一辙,而且同托洛茨基主义殊途同归。“托洛茨基主义”这顶帽子,还是赫鲁晓夫自己戴起来吧。

两条路线,两种结果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人。战后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各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需要从这些历史经验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战后以来,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都是遵循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路线,沿着十月革命的道路取得的。现在,除了有十月革命的经验,还有中国革命的经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革命的经验,朝鲜革命的经验,越南革命的经验,古巴革命的经验,等等。这些国家的革命胜利,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丰富和发展了十月革命的经验。

从中国到古巴,毫无例外地都是经过武装斗争,经过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和干涉,才取得革命胜利的。

中国人民经过二十二年的革命战争,在最后三年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彻底打败了得到美帝国主义全力支援的蒋介石反动派,才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朝鲜人民从三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十五年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革命武装斗争,建立和发展了自己的革命武装力量,终于在苏军的援助下,取得了胜利。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经历了三年的反抗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战争,才巩固了革命的胜利。 越南人民经过一九四五年八月的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接着又进行了八年的反抗法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并且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军事干涉,才在越南北方取得了胜利。现在,越南南方人民还正在同美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进行英勇的斗争。

古巴人民在一九五三年开始武装起义,后来又经过两年多的人民革命战争,推翻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巴蒂斯塔在古巴的统治。在革命胜利以后,古巴人民又粉碎了美帝国主义雇佣军的武装入侵,保卫了革命的果实。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也都是经过武装斗争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中国到古巴一系列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得到成功的最主要的经验是什么呢?

第一,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无产阶级必须经过武装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二,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无产阶级必须紧紧依靠农民,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

第三,美帝国主义是世界各国人民革命的主要敌人。无产阶级必须高举反美的民族旗帜,敢于同美帝国主义及其在本国的走狗,进行坚决的斗争。

第四,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不可缺少的同盟军。全世界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全世界无产阶级必须同一切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必须同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力量联合起来,组成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

第五,要革命,就必须有一个革命党。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专政的胜利,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没有一个对修正主义和机会主义采取毫不调和的态度、对反动统治阶级及其国家政权采取革命态度的党,是不可能的。

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不仅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是头等重要的,而且对于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民主革命也是头等重要的。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范例。 战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历史告诉人们,凡是实行革命路线,采取正确的战略和策略,积极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就会把革命事业一步一步地引向胜利,并且使党的力量得到生气勃勃的发展。反之,凡采取不革命的机会主义路线,接受赫鲁晓夫的“和平过渡”路线的,就都给革命事业带来严重损害,并且使自己的党变成一个毫无生气的改良主义的党,甚至完全蜕化变质,成为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的工具。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 曾经充满着革命朝气的伊拉克共产党的同志们,由于外来的压力,强使他们接受了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路线,丧失了对反革命的警惕。在反革命武装政变中,一部分党的领导同志英勇牺牲,成千上万的伊共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强大的伊拉克共产党被打散,伊拉克的革命事业遭受严重的挫败。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历史上的惨痛的血的教训。

阿尔及利亚共产党的领导,完全跟着赫鲁晓夫和法共领导的指挥棒打转,全盘接受反对武装斗争的修正主义路线。但是,阿尔及利亚人民不听这一套,他们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经历了七年多的民族解放战争,终于迫使法国政府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而追随苏共领导的修正主义路线的阿尔及利亚共产党,在阿尔及利亚人民中丧失了信任,在阿尔及利亚的政治生活中丧失了自己的地位。

在古巴革命中,当时的古巴人民社会党的一些领导人,不是主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路线,不是主张革命的武装斗争的正确路线,而是追随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路线,主张“和平过渡”,反对暴力革命。在这种情况下,以卡斯特罗同志为代表的古巴党外的和党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理所当然地把那些反对暴力革命的领导人撇在一边,同革命的古巴人民站在一起,走向革命,进行革命,终于取得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胜利。

以多列士为代表的某些法共领导人,长期以来实行修正主义路线,跟着赫鲁晓夫的指挥棒鼓吹“议会道路”,把共产党实际上降为社会民主党。他们不积极支持人民群众的革命要求,抛弃了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民族旗帜。他们实行这条修正主义路线的结果,使一个曾经在人民群众中有很大影响的共产党,越来越脱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衰落下去。

以丹吉为代表的某些印共领导人,长期以来就实行修正主义路线,放弃了革命的旗帜,不去领导人民群众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丹吉集团沿着修正主义的道路一步一步滑下去,堕落成为民族沙文主义者,成为印度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反动政策的工具,成为无产阶级的叛徒。

事实很清楚,两条根本不同的路线,产生两种根本不同的结果。这些经验教训,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从白劳德、铁托到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带着时代的特点。正如列宁所说,“机会主义不是偶然的现象,不是个别人物的罪孽、疏忽和叛变的产物,而是整个历史时代的社会产物。”(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二百二十四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在它的内部产生了自己的对立物,即反对社会主义的、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修正主义的逆流。这股逆流的集中代表者,首先是白劳德,其后是铁托,现在是赫鲁晓夫。赫鲁晓夫修正主义不是别的,正是白劳德修正主义和铁托修正主义的继续和发展。

早在一九三五年前后,白劳德的修正主义就开始暴露。他崇拜资产阶级民主,放弃对资产阶级政府的必要的批判,把资产阶级专政看作是共产主义的天堂,他的口号是:“共产主义是二十世纪的美国主义”。〔3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和国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更使他对资产阶级的所

谓“民主”、“进步”、“明智”着了迷,从而完全拜倒在资产阶级的脚下,堕落为彻头彻尾的投降主义者。

白劳德散布了一整套的美化资产阶级、反对革命、取消革命的修正主义言论:

他宣扬《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使世界进入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长期的信任和合作”的时代,能够保证“世世代代的持久和平”。〔34〕

他宣扬苏美英达成的国际协议,“毫无例外地代表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每一国人民的最高利益”,〔35〕“国内发生混乱局面的前景同国际秩序的前景是不相容的”。因此,必须反对“国内爆发阶级冲突”,“尽量减少”和“明确限制”国内的阶级斗争。〔36〕 他散布新的战争将使“世界大部分地区真正毁灭”,“投入野蛮时代五十年至一百年”的论调,宣扬要消除战争灾难,就得“强调超于一切阶级分野的一致”。〔37〕 他宣扬“完全依靠民主说服和信念”来实现社会主义,〔38〕鼓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一些国家中,“已经得到了使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成为可能的条件”。 〔39〕

他否定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说什么共产主义者所“怀抱的实际政治目的,在一个长时期内,在所有一切主要之点上,将和人数要多得多的非共产主义者的目的一致”。〔40〕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解散了美国共产党。

白劳德的修正主义,一度把美国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引到一个危险的边缘,并且使其他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感染了取消主义的毒素。

白劳德的修正主义路线,受到了以福斯特同志为首的许多美国共产党人的反对,并且为很多兄弟党所抵制和批判。但是,就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说,对于以白劳德主义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思潮没有进行彻底的批判和清算。在战后新的形势下,在一些国家的共产党的队伍中,修正主义思潮又有了新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国家里,修正主义思潮的发展,首先表现在某些共产党的领导人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路线,而宣布采取所谓“和平过渡”的路线。这条路线的突出代表,就是陶里亚蒂的“结构改革”论,也就是主张通过资产阶级民主合法途径,实现无产阶级对国家的领导,通过为垄断资本服务的“国有化”、“计划化”等等,实现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说,不必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就能够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实际上使共产主义蜕化成为社会民主主义。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修正主义思潮首先在南斯拉夫出现。铁托修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美帝国主义的投降主义。铁托集团完全投靠了美帝国主义,他们不仅使资本主义在南斯拉夫复辟,而且使自己成了帝国主义破坏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工具,扮演着美帝国主义破坏世界革命的别动队的角色。

为了替美帝国主义效劳,取消和反对无产阶级革命,铁托集团直截了当地说:暴力革命“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手段”,“愈益变成多余的了”,〔41〕通过资产阶级的议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演变”,“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已经成为现实的事实了”。〔42〕他们甚至把资本主义简直就看作是社会主义,说什么现今的世界“总的说来已经深深地…长入?社会主义,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了”。〔43〕 又说:“今天,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问题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解决了”。〔44〕

白劳德修正主义,“结构改革”论,铁托修正主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修正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

从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开始,到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的所谓“和平过渡”、“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修正主义路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他把这套货色当作自己的“新创造”到处兜售。可是,这些东西一点也不新鲜,只不过是集白劳德修正主义、“结构改革”论、铁托修正主义之大成,加以改头换面,修饰装扮一下而已。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在国际上对美帝国主义实行投降主义,在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里对反动的统

治阶级实行投降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鼓励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

如果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伯恩施坦、考茨基等人,曾经是一脉相承,一家兄弟;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白劳德、铁托、赫鲁晓夫,也是一脉相承,一家兄弟。

白劳德早就说出了这一点。他在一九六 年写道:“赫鲁晓夫现在采纳了我在一九四五年为之而被踢出共产党的那个…异端?。”他说,赫鲁晓夫的新政策,“同我十五年前所倡导的路线几乎是逐字逐句地相同。因此,至少在目前,我的罪恶已变成为新的正统了”。 〔45〕

赫鲁晓夫自己也承认,他同铁托集团“属于同一个思想,以同一个理论为指南”。 〔46〕

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比起伯恩施坦、考茨基、白劳德和铁托的修正主义来,不能不具有更大的危害性。为什么呢?因为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大国,是列宁主义的故乡,苏共是列宁缔造的大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有历史形成的威望。赫鲁晓夫正是利用作为这样的党、这样的国家的领导人的地位,来坚持推行修正主义路线。 他把自己的修正主义路线,说成是“列宁主义”的路线,用伟大列宁和伟大布尔什维克党的威信来迷惑人和欺骗人。

他利用苏共的历史威望,利用大党大国的地位,挥舞指挥棒,采取各种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手段,强制别人接受修正主义路线。

他配合帝国主义收买工人贵族的政策,在国际共产主义队伍中,收买资产阶级化了的、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某些共产党人,为苏共领导反对革命的路线摇旗呐喊,尽忠效劳。 正因为这样,历史上的和当代的一切修正主义者,比起赫鲁晓夫来,都成了小巫见大巫了。

现代修正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正如一九五七年宣言所说,对外是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对内是接受本国资产阶级的影响。

现代修正主义者,同老修正主义者一样,都是像列宁所说的,“客观上是资产阶级的政治队伍,是资产阶级影响的传播者,是资产阶级在工人运动中的代理人”。(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二百二十三页。)

现代修正主义产生的经济基础,也同老修正主义一样,都是列宁所说的“工人运动中的…上层分子?这一小得可怜的阶层”。(列宁:《机会主义和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四百二十二页。)

现代修正主义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政策的产物。现代修正主义者被核讹诈政策吓破了胆,又被收买政策迷了窍,充当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反对革命的马前卒。

修正主义者赫鲁晓夫,也正是被美帝国主义的战争歇斯底里的喧嚷吓得丧魂落魄,以为地球这个“诺亚方舟”时时刻刻有毁灭的危险,对人类的前途完全丧失了信心。他首先从民族利己主义出发,生怕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会给自己惹麻烦,因而千方百计地反对一切革命,甚至像在刚果那样,不惜同美帝国主义联合行动,去扑灭人民革命。他以为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不担任何风险,一方面可以同美帝国主义一起,进行在世界上划分势力范围的勾当,这样岂不是一箭双雕。其实,这只能表明,赫鲁晓夫是历史上最大的投降主义者。实行赫鲁晓夫的这种害人政策,结果必然给伟大的苏联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害。 为什么在苏联这样一个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还会出现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呢?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都需要很长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才能逐步解决。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资本主义势力,还存在着阶级,那就有产生修正主义的土壤。

赫鲁晓夫说,苏联已经消灭了阶级,已经没有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了,已经建设共产主义了。这些都是骗人的。

事实上,由于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的统治,由于公开宣布改变苏维埃国家的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由于实行一系列的对内的和对外的错误政策,苏联社会上的资本主义势力,正在政治领域内,在经济领域内,在文化思想领域内,在其他领域内,猖狂地泛滥起来。赫鲁晓夫修正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正是这种在苏联日益泛滥起来的资本主义势力。

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就是代表这种资本主义势力的利益,并且为它服务的。因此,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绝不会给苏联人民带来什么共产主义,而是连社会主义的成果也受到严重威胁,它正在为资本主义的复辟大开方便之门。这也就是美帝国主义所追求的“和平演变”的道路。

无产阶级专政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是不可能的。而从社会主义“和平演变”到资本主义,则已经有了南斯拉夫的先例。现在,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也正在把苏联引向这条道路。

这是无产阶级专政历史上最严重的经验教训。一切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一切革命人民,以至我们的子孙后代,都千万不能忘记这个大教训。

我们的希望

从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到现在,时光才过去八年。在这个短短的历史的瞬间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给苏联,给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造成的损害,却是够大的了,够严重的了。 是时候了,是批判和清算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时候了!

在这里,我们愿意奉劝苏共领导同志,过去有多少机会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都被丢进历史垃圾堆,你们何必一定要跟着他们的脚印走呢?

在这里,我们也希望其他犯修正主义错误的兄弟党的领导同志们认真地思索一下,跟着苏共领导的修正主义路线走,究竟得到了什么结果?我们知道,除了那些深深陷入修正主义泥坑的人以外,不少同志是受迷惑的,被欺骗的,或者是被强制走上错误道路的。我们相信,只要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终将选择革命的路线,拒绝反对革命的路线,终将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拒绝修正主义。对于这一点,我们抱着很大的期望。

修正主义绝不能阻挡革命的历史车轮的前进。修正主义的领袖们自己不革命,绝对阻挡不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人民起来革命。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一书中曾经写道,当考茨基已经变成叛徒的时候,德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卜克内西,只能这样地来表达自己对工人阶级的号召:“推开这些领袖,摆脱他们那种使人愚钝、使人庸俗的说教,不管他们,不理会他们,越过他们,而走向革命,进行革命!”(《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第二百七十三页。)

当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在欧洲许多党内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列宁十分重视法国的一个共产主义者保尔·果雷的意见。

果雷说,“我们的敌人大叫社会主义已经完蛋。他们太性急了。但是,谁能够说他们完全不对呢?现在死亡的不是一般社会主义,而是一种社会主义,这是带有甜味、没有理想、没有热情、有官僚架子和家长威风的社会主义,这是没有勇敢精神、没有大胆行动、爱好统计、一心一意要同资本主义达成极友好的协议的社会主义,这是只知道改良的、为一点油水而出让自己的长子继承权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对于资产阶级来说,是人民愤慨情绪的摧残者,是无产阶级的勇敢行动的自动制动机。”(《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三百二十八页至第三百二十九页。)

这真是一段绝妙的描述!列宁说这是法国共产主义者的正直呼声。现在,人们会发现,现代修正主义不也正是一种“死亡了的社会主义”吗?人们也会发现,在那些修正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党内,无数的正直的共产党人的呼声是多么响亮啊。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冒牌的社会主义是死亡了,但是,科学社会主义却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它正在以更加宽阔的步伐向前迈进。有生命力的革命的社会主义,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和阻挠,一步一步地走向胜利,一直到赢得整个世界。

让我们用《共产党宣言》的结语来做本文的结束吧!

“共产党人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是可鄙的事情。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那些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颤抖吧。无产者在革命中失去的只是自己颈上的锁链。而他们所能获得的却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根据一九六四年三月三十一日

《人民日报》刊印

注释

〔1〕赫鲁晓夫一九五六年二月十四日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赫鲁晓夫一九五六年二月十四日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赫鲁晓夫一九六一年一月六日在苏共中央高级党校、社会科学院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的党组织全体大会上的报告。

〔4〕赫鲁晓夫一九五六年二月十四日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5〕赫鲁晓夫一九五六年二月十四日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6〕《苏联共产党纲领》(一九六一年十月三十一日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通过)。 〔7〕《苏联共产党纲领》(一九六一年十月三十一日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通过)。 〔8〕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

〔9〕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

〔10〕伯恩施坦:《什么是社会主义?》。

〔11〕伯恩施坦:《政治性的群众罢工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状况》。

〔12〕考茨基:《唯物史观》。

〔13〕考茨基:《社会民主主义对抗共产主义》。

〔14〕考茨基:《无产阶级革命及其纲领》。

〔15〕考茨基:《新策略》。

〔16〕考茨基给梅林的信(一八九三年七月十五日)。

〔17〕库西宁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

〔18〕苏联《共产党人》杂志文章:《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当代现实》,一九六 年第十三期。

〔19〕苏联《共产党人》杂志文章:《列宁和现时代》,一九六 年第五期。

〔20〕米高扬一九五六年二月十六日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21〕苏联《共产党人》杂志编辑部文章:《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共产主义运动团结的基础》,一九六三年第十五期。

〔22〕《苏维埃俄罗斯报》文章:《世界革命进程如何发展》,一九六三年八月一日。 〔23〕勃列日涅夫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四日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致词。

〔24〕苏联《共产党人》杂志文章:《战争与革命》,一九六一年第四期。

〔25〕库西宁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

〔26〕苏联《共产党人》杂志文章:《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当代现实》,一九六 年第十三期。

〔27〕苏联《共产党人》杂志文章:《战争与革命》,一九六一年第四期。

〔28〕杜勒斯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一日在基瓦尼斯国际第四十一次年会上的演说。

〔29〕杜勒斯一九五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在纽约美联社午宴会上的演说。

〔30〕一九六三年七月十四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

〔31〕苏联《共产党人》杂志编辑部文章:《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共产主义运动团结的基础》,一九六三年第十五期。

〔32〕苏联《共产党人》杂志文章:《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当代现实》,一九六 年第十三期。

〔33〕见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

〔34〕白劳德:《德黑兰:我们在战争与和平中的道路》。

〔35〕白劳德:《德黑兰:我们在战争与和平中的道路》。

〔36〕白劳德:《德黑兰与美国》。

〔37〕白劳德:《共产党人和全国团结》。

〔38〕白劳德:《胜利的道路》。

〔39〕白劳德:《世界共产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

〔40〕白劳德:《德黑兰:我们在战争与和平中的道路》。

〔41〕伊·科桑诺维奇:《历史唯物主义》。

〔42〕卡德尔:《社会主义民主在南斯拉夫的实践》。

〔43〕米·托多罗维奇:《关于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和苏联共产党之间的关系的宣言》。

〔44〕米·贝洛维奇:《政治经济学》。

〔45〕白劳德:《斯大林是怎样毁灭了美国共产党的》。

〔46〕赫鲁晓夫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在南斯拉夫布里俄尼岛对外国记者的谈话。

第七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与三十年代的文艺思潮(2课时)

第七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与三十年代的文艺思潮 一、无产阶级文学论争与“左联”的成立。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早期共产党人对革命文学的倡导;大革命期间,创造社和进步文学阵营的酝酿;大革命失败后,无产阶级单独肩负领导中国革命的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影响;革命作家相对集中于上海,提供了组织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队伍的可能性。 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分析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的社会原因;初步论述了革命文学的根本性质、任务;接触到作家世界观的转变问题。 革命文学倡导者的主要错误: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当时的革命形势作出错误的分析;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诸如夸大文艺作用、忽视文艺特征、轻视生活、主张作家世界观的突变等不正确的观点;否定“五四”文学革命和“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把小资产阶级作家当作革命对象;对鲁迅、茅盾、叶绍钧、郁达夫等作家进行了错误的批判。 鲁迅、茅盾同创造社、太阳社的争论。鲁迅肯定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提倡,同时批评创造社作家的文艺思想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鲁迅指出他们夸大文艺作用是“爬进唯心的城堡”;反对他们轻视生活和文学技巧;强调文艺特征不可忽视;认为作家世界观的转换不可能突变。茅盾在肯定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同时,主张描写小资产阶级的生活和他们的苦闷,也批评了创造社的革命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中的严重缺点。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二、“左联”的主要文学活动。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的设立;三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的翻译出版;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与“革命浪漫蒂克”倾向的清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介绍与讨论。 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国际文化研究会的设立;苏联文学的译介;俄国和西方国家文学的译介。 文学大众化的两次讨论及创作的试验。 鲁迅、茅盾、丁玲、张天翼等创作上的出色成就和大批新作家的培养。 “两个口号”的论争与“左联”的自动解散。 缺点与错误:政治上,受到当时“左倾”路线的影响,搞了不少“左”的政治活动;组织上,存在宗派主义、关门主义,把作家团体当成政党组织;文艺思想理论上,照搬外国文学运动和理论,教条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在某些作家中存在着轻视艺术规律,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三、30年代的文艺思想论争。 积极展开文艺思想斗争,是左翼文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30年代文坛的突出现象。

简述无产阶级革命

一、简述无产阶级革命“同时胜利说”与“一国胜利说”。 “几国同时胜利”理论是马恩提出来,用于指导19世纪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国首先胜利”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有关思想创造性的发展。“一国说”产生的是一般形态的社会主义。“同时说”产生的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列宁的”一国说”是对马恩的“同时说”的创造性的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二、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其基本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三层涵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从这一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第三,这个初级阶段是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作长期的努力奋斗,而不能有丝毫懈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1.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不完善。2.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不能包容一切领域,还需要发展其它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形式。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4.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健全。5.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小市民习惯势力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出发点。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解决矛盾,澄清疑惑,反对各种错误倾向的思想武器。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理解、认识、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基础。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理论成果,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表现 1 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2科学技术水平与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3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七大,对基本路线做了补充:由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项基本原则是: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三、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同时分析说明怎样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基本内容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 “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 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 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 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 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 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 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 力和智力支持。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 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 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 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 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怎样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 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 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 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 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 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 响力。 (3)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 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 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 断增强党的活力。 (4)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干 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 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 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 的干部队伍。 (5)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 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 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提出:“总结我们 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 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 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井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 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人类又来到一个新 的世纪之交和新的千年之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党如何更好地做到这…三个代表?,是一个需要 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深刻思考的重大课 题。” 四、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 己的路。 第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 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 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 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 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 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 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 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 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 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 的提高。 第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 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 的必经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 革的目标,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 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 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 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 的国际环境。 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 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 得新的时代内容。 第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 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 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 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 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 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 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 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 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 第九,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的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 一大业的完成。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 是一种社会状态。和谐的社会状态,有其内在的本 质属性,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丰 富的科学内涵。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 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1.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 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 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保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也是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2.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 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 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 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维护和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3.诚信友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 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诚信友爱是 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 4.充满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所谓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 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是社会进步与发 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 志。 5.安定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 所谓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 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 持安定团结。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 “安定”是指社会发展的稳定、社会关系中的和睦相 处和人们的心理平和。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8-12章)【圣才出品】

第8章革命文学的倡导与左翼文学的创作 8.1复习笔记 一、革命文学的倡导与“左联”的成立 (一)革命文学的倡导 1.背景 (1)国内背景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新的革命形势和剧烈的阶级斗争对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的无产阶级要求建立自己的文艺阵地。 (2)国际背景 苏联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的经济危机中经济平稳发展,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得其他国家纷纷向往,并形成世界范围的“左”倾浪潮。这一政治变化反映在文学领域,出现了左翼文学风行30年代的局面。 2.革命文学的倡导活动 (1)倡导者 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的成员,主要有郭沫若、成仿吾以及蒋光慈、钱杏部等,在上海倡导中国革命文学运动。 (2)倡导主张 ①他们在《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主张文学是宣传的武器,要为革命斗争服务; ②革命作家要努力改造世界观,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获得无产阶级意识,为千千万万

劳动群众服务。 (3)倡导失误 ①由于倡导者们急功近利,没有认真分析中国的社会性质就一厢情愿地照搬照抄外国的理论做法,模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民主革命的界限,把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当作革命对象。 ②太阳社、后期创造社内部存在着宗派情绪,把五四新文学当作资产阶级文学给予全部否定,把叶圣陶、郁达夫、鲁迅等知名作家当作批判对象。 3.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的论争 (1)论争兴起的背景 创造社、太阳社的作家在倡导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到国内外革命阵营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方面的主张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批判清算鲁迅、茅盾、郁达夫等,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传统。 (2)论争的焦点 ①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a.倡导者强调文艺为宣传的工具,为革命的武器,有组织生活、创造生活的作用。他们过分夸大文艺的政治价值,忽视艺术技巧,甚至把政治价值与艺术价值对立起来,主张把艺术技巧统统让给“昨日的文学家去努力”。 b.鲁迅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一翼,既肯定了文艺为革命斗争服务的功能,又特别指出它只是“一翼”,不可能代替实际的武装斗争。鲁迅则辩证地认识到,文艺在讲求政治内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表现技巧和艺术效果。 ②关于文艺与生活的关系 a.倡导者认为文学是要“反映阶级的实践的意欲”。 b.鲁迅批评他们实际上是唯心主义的,因为离开生活,阶级的意欲也就无从体现。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1、为什么要由无产阶级担当领导。(1)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2)这是十月革命后世界革命和时代转换的必然结果。 2、为什么无产阶级能够担当领导。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一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它颁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聪明,共同团结战斗。中国元首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在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从而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3、无产阶级领导权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无产阶级领导是政治领导,其领导权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的斗争中实现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聪明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习题

第17课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一、选择题 1、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是() 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2、“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出自() 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B、《四月提纲》 C、《庶民的胜利》 D、《共产党宣言》 3、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主要是由于() A、适应时代需要 B、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 C、他们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 D、他们进行了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4、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广大工人对社会现实不满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工业取得了迅速发展 B、无产阶级革命陷入低潮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D、劳动时间比以前增长了许多 5、与巴黎公社直接有关的事件是() A、普法战争 B、普奥战争 C、第一国际成立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6、以《共产党宣言》为纲领的革命组织是() A、国际工人协会 B、第二国际 C、正义者同盟 D、共产主义者同盟 7、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是()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法典》 D、《共产党宣言》 8、马克思主义学说是19世纪产生了伟大理论,下面对它的阐述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创建的学说②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建的学说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④它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9、欧洲早期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反动力量强大 B、缺乏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C、没有明确的斗争纲领 D、生产力发展远远没有成熟 10、1870年9月,普法战争后法国投降,激怒了法国人民,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C、法兰西第一帝国 D、法兰西第二帝国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高中语文选修《鲁迅作品选读》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鲁迅作品选读》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2020.03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此刻,第29届奥运会已拉开序幕,运动场内外的热烈气氛已经达到高潮:运动员顺着跑道,迈开大步奋力奔向终点,场外的拉拉队则作壁上观,大声为运动员加油鼓劲。 B.每次试验,王军都尽量寸量铢称,他说这样不仅能够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还能避免实验材料的浪费。 C.深秋的颐和园别有一番迷人的景象,那色彩缤纷的树林,那碧波荡漾的潭水,真是落花流水,美不胜收。 D.在“亚洲价值”的架构里,中国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群体文化,而西方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个人文化。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自刭陷阱脖颈杀一儆百美好憧憬B.梦魇俨然衍变奄奄一息偃旗息鼓 C.缔造孝悌谛听瓜熟蒂落递交申请D.椒兰跌跤暗礁一代天骄骁勇善战 3,阅读下文,完成: 美生灵张炜 ①暮色中,河湾里落满云霞,与天际的颜色混合一起,分不清哪是流云哪是水湾。一群羊正在低头觅食。这些美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

个黄昏。这儿水草肥美,让它们长得肥滚滚的,像些胖娃娃。如果走近了,会发现它们那可爱的神情,洁白的牙齿,那丰富而单纯的表情。如果稍稍长久一点端详这张张面庞,还会生出无限的怜悯。 ②没有比它们更柔情、更需要依恋和爱护的动物了。它们与人类有着至为紧密的关系,它们几乎成为所有食肉动物腹中之物,特别包括了人类。它们被豢养,被保护,却要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它们只吃草,生成的却是奶、是最后交出的肉体。它们咩咩的叫声,可以呼唤出多少美好的情愫。它们那神秘的、不可理解的互相倾诉和呼唤,那由于鸣叫而微微开启的嘴巴、上皱的鼻梁都让人感到一个纯洁的生命的可爱。 ③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你,直到把你看得羞愧,看得不知所措。 ④人在这种美生灵面前,应该更多地悟想。人一生要有多少事情要做,要克服多少障碍,才能走到完美的彼岸。这遥遥无期的旅程,折磨的恰是人类自己的灵魂,而不仅仅是这一类生灵。人类一天不能揩掉手上的血迹,就一天不会获得最终的幸福。这是人类的全体未曾被告知的一个大限、一个可怕的命数。在这个命数面前,敏慧的心应该有所震栗。 ⑤温柔和弱小常被欺辱,可是生命的无可企及的美却可以摧毁一切。它最终仍然具有威慑力和涤荡力。 ⑥三只小羊跟在它们的母亲身边,那种稚声稚气的咩咩声至为动人,它们的母亲对它们的呼叫几乎充耳不闻。它需要抓紧时间摄取更多养料,以便生成奶水来饲喂它们。它知道这些撒娇声,这嗲声嗲气的求告呼喊没有多少要紧。三个孩子没有使母亲注意它们,最后就自觉无聊地在一块儿戏耍起来,像赌气似的,离母亲尽可能远一点,用有些笨拙的、粗粗的、像木棍一样的前腿去踢踏绿草;或者是瞅准一个踽踽前行

无产阶级革命

专题复习无产阶级革命 准七中邬海生 班级姓名 【中考考点】 1.了解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识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道《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作用。 2.识记是巴黎公社的意义。 3. 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知道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4.了解掌握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本史实。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的内容。 5.掌握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的经过、结果和意义;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了解抗争时期的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及中国七大。 6.了解全面内战爆发前后基本史实,如重庆谈判、内战爆发、战略反攻;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结束。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进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更加显露 B.严重的贫富对立 C.广大工人劳动条件恶劣,生活悲惨 D.工人阶级参政议政的民主觉悟提高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政治纲领 B.反动力量强大 C.工人阶级力量弱小 D.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3、1836——1848年,英国工人运动中提出的政治纲领是() A.《独立宣言》 B.《人民宣言》 C.《权利法案》 D.《人民宪章》 4.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A.法国大革命 B.法国巴黎公社 C.英国宪章运动 D.美国独立战争 5、英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 A.工业革命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宪章运动 D、巴黎公社 6、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灵魂。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一种新的理论,即() A.科学社会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理想社会主义 D.民主主义 7、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独立宣言》 8、“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里的“统治阶级”主要指的是() A.天主教会 B.封建君主C.地主阶级D.资产阶级 9、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巴黎公社的讨论,你认为哪位同学说法不正确() 学生甲:巴黎公社的武装是国民自卫军 学生乙:巴黎公社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学生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学生丁:是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A.学生甲B.学生乙C.学生丙D.学生丁 10、“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词作者是() A.欧仁·鲍狄埃B.狄盖特C.聂耳D.马克思 1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他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事件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 ①宪章运动②巴黎公社的成立③俄国十月革命④美国南北战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④《共产党宣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③④ 13、来到巴黎这个城市,你会看到用法文所写的“1871年5月21日——28日公社的牺牲者”的墙壁,它是为了纪念() A.巴黎公社革命 B.攻占巴士底监狱 C.宪章运动 D.拿破仑远征 14、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英国宪章运动15、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主要表现在 A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器B公社监督工业生产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教案最全版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恩格斯人生价值观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确立及原因。《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主要内容。恩格斯对马克思办祝贺表现。“第二提琴手”的含义。恩格斯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表现,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人生价值观的确立与革命实践的关系,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运用恩格斯的理论与其对英国社会深入研究的关系,恩格斯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从国情出发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分析材料、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科学的理论来自社会实践,反过来又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伟大的友谊”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髓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来适时发展创新。 [教学重点] 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 恩格斯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的原因和“第二提琴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简明介绍了国际工人运动领袖——恩格斯从事革命活动的历程。主要从树立帮助老大人们的信念岛屿马克思一起创立马克思主义到独自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历史阶段,介绍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活动。 (讲授新课) 一、成长历程 1、帮助劳动人民的信念 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转入爱北斐特理科中学。 中学时代的恩格斯十分注意观察生活,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极端贫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憎恨虚伪的工厂主,同情劳动人民,常常把自己口袋里的钱分文不剩地送给穷人。 恩格斯原打算中学毕业后继续进大学深造,但迫于父命不得不于1837年9月退学到父亲开办的公司学习经商。 爱北斐特中学代理校长汉契克博士曾称赞恩格斯“操行优异”,“谦虚、真诚、热情”,“资质很高”,有“独立的思想”,“理解能力很强”,并善于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2、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1841年9月,恩格斯到柏林服兵役,并在柏林大学听课,研究黑格尔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

中国近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中国近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是军队之魂,战争之神。它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战略战术思想等内容。不同的时代、阶级、国家和人物,具有不同的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源于实践,以反过来给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随着战争和军事实践发展完善。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是指1840年国门被强行打开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一批批中国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开眼看世界,借鉴外国军事思想,糅合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所形成的关于军事问题的成系统的观点和理论。从1840年到1894年,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成长的阶段;从1894年到1924年,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形成的阶段;从1924年到1949年,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大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发展的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产生和发展起来。 中国近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是中国近代无产阶级军事家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革命战争的巨大熔炉,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他们以丰富的军事实践和军事理论,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论证了战争的社会历史根源,明确区分战争的政治性质,揭示阶级社会战

争的阶级本质,阐发了战争的基本规律,并且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强调建设人民军队的重要性,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军事斗争纲领和作战方法。中国近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它包含了一整套关于建设人民军队、进行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的理论和原则,并且包含了研究战争与指导战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国人民及其军队,运用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终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所有反动武装力量,建立并且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历史事实,充分显示了中国近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第17课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作用。 2.能力要求: 通过讲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学生认识: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点: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二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导入新课】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公开发表。 从此以后,这部著作和两位作者的名字就深深地镌刻在人类思想史和革命的丰碑上,历久弥新,永不磨灭。 一、英国的宪章运动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哪三大工人运动? 共同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质。无产阶级把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即:有组织、有意识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时期。英国的宪章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人民宪章》。运动中,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宪章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所显现出来的巨大革命力量,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各国工人运动,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迫切需要。独立的工人运动的斗争实践,不仅使无产阶级加深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认识,同时也为无产阶级革命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工人阶级只有在规模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这种时代的要求下,担负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的。(简单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 课文是从马克思、思格斯深入工人群众和进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因为只有深入工人群众,才能了解工人阶级的现状和加深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但仅此还是不够的,还应重视理论的作用,特别是对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进行科学的论证。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国度里几乎同时完成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并密切合作,开始全面创立科学理论的工作。教材在小字中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把它们吸收、改造,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1、为什么要由无产阶级担当领导。(1)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2)这是十月革命后世界革命和时代转换的必然结果。2、为什么无产阶级能够担当领导。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一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它颁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聪明,共同团结战斗。中国元首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在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从而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3、无产阶级领导权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无产阶级领导是政治领导,其领导权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的斗争中实现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聪明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问题解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 3 页共 4 页创建时间:2007-3-28 10时22分第一,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由于反革命力量异常强大,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阶级领导,联合各革命阶级,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第二,中国农民阶级由于其小生产地位的局限,本身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脆弱的经济地位所带来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并取得胜利。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第三,中国无产阶级除了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即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以外,还有许多特殊优点:首先,中国工人阶级身受三种压迫(帝国主义的压迫、资产阶级的压迫、封建势力的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因此,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来得坚决和彻底。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没有欧洲那样的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所以除极少数的工贼之外,整个阶级都是最革命的。其次,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上革命的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里比较最有觉悟的阶级。最后,由于从破产农民出身的成分占多数,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的农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便利于他们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第四,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中国无产阶级必须通过其先锋——中国共产党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毛泽问题解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 4 页共 4 页创建时间:2007-3-28 10时22分东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

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整理

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整理 第一阶段: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一).时间:1928年初~1929年9月约两年 (二).参与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⑴.后期创造社:李初梨、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邓均吾、周全平、叶灵凤 后期创造社主要观点:他们要求作家“努力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根性”,作家的创作“要以农工大众为我们的对象”(《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⑵.太阳社:发起人为蒋光慈、钱杏邨(阿英)、孟超、杨邨人等; 主要成员有林伯修(杜国庠)、夏衍、洪灵菲、戴平万、刘一梦、顾仲起、楼适夷、殷夫、冯宪章、任钧、祝秀侠、迅雷、圣悦(李平心)、王艺钟、童长荣等。 太阳社主要观点:提倡表现反抗精神,抨击社会的黑暗与罪恶 ⑶.鲁迅 鲁迅主要观点:坚持“五四”以来的思想革命,即针对整个社会、面向民族生存 观念的革命。特别不赞成“革命文学”倡导者所张扬的“组 织生活”论。主张文艺必须反映社会真相,才于社会有益, 于革命有益。 ⑷.矛盾 矛盾主要观点:并不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出现的必然性,但与创造社、太阳社有很 大不同。尤其反对的是以“组织生活”说所推导的文艺工 具论从思想上质疑共产党的暴动政策,以及对小资产阶级 革命潜能的否定。 (三).代表作品: 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 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 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 时代》 郭沫若《留声机器的回音》 《桌子的跳舞》 (四).经过: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国共合作关系彻底破裂,上海聚集了一批参加过革命实际活动的作家,加上一批从日本等地归国的激进的青年,这两部分人共同倡导了革命文学运动。 后期创造社骨干李初梨的倡导文章《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即明确的提出文学的任务就是“反映阶级的实践和意欲”,只要将革命的意图加以形象化,就可以“当做组织的革命的工具去使用”;并据此认为“五四”以来那些重在描写与解释生活现实的作品都已经落伍过时,要彻底抛弃,新文学队伍也要按照阶级属性重新划线站队。 太阳社与后期创造社对“五四”新文学的传统进行全盘否定。 鲁迅与茅盾对“革命文学”还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对于“革命文学”的倡鲁迅《“醉眼”中的朦胧》 《文艺与革命》 《文学的阶级性》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茅盾《从牯岭到东京》 《读〈倪焕之〉》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模拟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易错题)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会场悬挂着马克思的画像,巨幅标语上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剥夺资产阶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标志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社会主义运动从理想变为现实 D.体现出马克思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2.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进行实践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3.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下列章节:“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发表”、“巴黎公社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此著作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A.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 B.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4.(2012·泉州模拟)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D.获得“面包”与“和平” 5.(2012·厦门模拟)1917年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策略。这个文件在刚提出时,并没有被全党立即接受,但很快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在下列《四月提纲》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当时俄国广大人民群众愿望的是 ( )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不要议会制共和国” C.“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 D.“废除警察、军队” 6.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象征,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列宁之所以“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十月革命( ) A.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 B.率先将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 C.开创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 D.验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7.“必须想到,那个‘鲍罗廷(苏联人,1923年,苏联政府派遣他任中国国民党的首席政治顾问)’……他对中国的情况不够了解——也不可能有足够了解——不能要求他任何时候都会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中国共产党尽管发展迅速,(但)它终究只有六年历史,很不成熟。”这段论述可用于解释(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东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二)》17春在线作业1

2017秋17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二)17春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以国民党特务为主人公,对国民党特务统治进行暴露、抨击的长篇小说是() A. 《动摇》 B. 《幻灭》 C. 《追求》 D. 《腐蚀》 正确答案: 2. 带有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无政府主义革命者杜大心是巴金哪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A. 《雨》 B. 《灭亡》 C. 《电》 D. 《新生》 正确答案: 3. 选出下列具有抒情诗、浪漫主义牧歌艺术风格的小说() A. 张天翼的《清明时节》 B. 丁玲的《水》 C. 沈从文的《边城》 D. 老舍的《月牙儿》 正确答案: 4. 继庐隐之后,写出了负着时代苦闷与心灵创伤的叛逆女性的焦灼与喊叫的作家是() A. 萧红 B. 丁玲 C. 苏雪 D. 凌叔华 正确答案: 5. 在解放区小说家中,以谈笑从容的态度反映人民抗日斗争,深入表现人物心灵美,小说具有散文美和浓郁的诗情画意的作家是() A. 赵树理 B. 周立波 C. 丁玲 D. 孙犁 正确答案: 6. 《兄妹开荒》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出现的() A. 丁玲 B. 艾青 C. 萧军

D. 王实味 正确答案: 7. 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中塑造得性格最为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是() A. 梁实秋 B. 沈从文 C. 凌叔华 D. 老舍 正确答案: 8.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革命现实主义诗歌融进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艺术技巧,以炽烈的感情和新鲜的意象,把自由体新诗推向又一高峰的诗人是() A. 田间 B. 臧克家 C. 艾青 D. 殷夫 正确答案: 9. 被称为"新儒林外史"的长篇小说是() A. 《财主的儿女们》 B. 《四世同堂》 C. 《围城》 D. 《风萧萧》 正确答案: 10. 中国诗歌史上,街头诗、朗诵诗的兴起是在() A. "五四"时期 B. 北伐大革命时期 C. 左联时期 D. 抗战时期 正确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二)17春在线作业1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侍萍的思想性格特点是() A. 斗争性强 B. 精明强悍 C. 顽强有骨气 D. 命运观念 E. 纯朴善良 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