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推荐文章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热度:古印度的历史发展热度:近现代历史知识点热度:法国贝洛森林战役热度:第二次印巴战争的结果热度:

防御阶段

1939年9月1日,德军集中强大的兵力,在大批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兰军队奋力抵抗,但军队陈旧的武器装备和落后的战术,根本无法抵挡德国法西斯的“闪电战”。波兰军队节节败退,很快大片土地沦陷。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波兰沦陷。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所谓的“东方战线”。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称“白色闪电”)。4月9日攻击丹麦和挪威,5月10日采用“曼斯坦因计划”迅速完成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同时,德军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

1940年5月,英法联军在法国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军队大部分撤入英国境内,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的力量。

1940年6月,德国对法国发动了总规模的进攻,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6月22日,法国投降。

1940年7~10月,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命令(海狮计划)。德军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企图迫使英国屈服。新上任的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奋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阴谋。德国遭到了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的首次失败。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军队以550多万人、4000多辆坦克和近5000架飞机的强大兵力,分为三路,突然向苏联发动全面的进攻,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苏联军队猝不及防,节节失利,

苏联大片领土沦陷,苏联军队和武器装备也损失惨重。

1941年9月30日,德军进攻莫斯科,苏联军队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奋力抵抗,粉碎了德国军队迅速占领莫斯科的企图。1941年12月,苏军展开反击,歼灭德国军队50万人,德军在莫斯科保卫战的失败,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术的破产。

1941年10月,就在希特勒侵略欧洲之际,日本法西斯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展,企图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本的侵略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两国的利益,美国不得不做出反应,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增加对中国的援助,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同样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对战略物资依赖进口的日本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日本决定趁美国战争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

1941年11月,德国军队已经占领苏联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控制了苏联大约40%的人口以及大部分的工业区。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军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同时,日军还在东南亚各地对英美两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直到第二年春天,日军侵占了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次日下午,德意日同时对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升到最大规模。

转折阶段

1941年12月,在日本突然袭击美国珍珠港之前,由于法西斯势力不断壮大,美国出于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虑逐渐改变了“中立”态度。并且加强了对英国、苏联等各国的援助。

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会晤,并发表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也开始对苏联提供援助。

1942年1月1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打败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

《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各国人民对法西斯的斗争,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

1942年6月,日本为了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进攻美军驻守的中途岛。美军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以一艘航空母舰的代价摧毁日本四艘航空母舰,取得了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从而使太平洋战场的形势发生转折,日军被迫由进攻转变为防御,美军则由防御转变为进攻。

在苏德战场,莫斯科战役之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国军队无力再发动大规模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粮食、石油产区,进而包抄莫斯科。

1942年7月17日,德国军队集中150多万兵力和大批飞机、坦克,对苏联进行南北夹击,向斯大林格勒发动猛烈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驻守在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军队拼死反抗,使德国军队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反而消耗了德国军队大量的有生力量。苏军集中兵力,对德国军队发动大规模的反攻,分割包围了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主力;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从此,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更推动了整个世界战争形势的转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后,1943年7月德军发动库尔斯克战役企图夺回战场主动权,但没有成功。

在北非战场,1942年夏天,德意军队进攻阿拉曼,开罗告急。1942年10月,英国军队在阿拉曼一带发动反攻[6] ,德意军队损失惨重,仓皇西逃,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变。1943年4月,北非德意军队投降。1943年7月,美英军队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9月,意大利宣布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反攻阶段

1943年11月22日~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及其随从人员在埃及首都开罗会晤,签署了《开罗宣言》。声

明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将坚持对日本作战,直到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北三省、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给中国。 [7]

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等人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通过了三国首脑在对德国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代号“霸王计划”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

1944年6月6日,280万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苏军也在东线对德军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从此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8月,盟军进入巴黎,收复法国。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为了加快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在苏联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民主化,准备在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三个月之内参加对日作战等等。

1945年4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同时,苏军猛攻柏林。最终,以损失了40余万人的代价攻克柏林。

结束阶段

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时任副总统杜鲁门接替总统职位。

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占柏林,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

1945年5月8日,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展开猛烈的进攻,向日本本土步步逼近。中国等国家的抗日武装也在亚洲各地展开了反攻。

1945年5月9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精神,规定该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成为确定战后东北亚秩序的基础性文件。 [7]

1945年8月6日,美国投掷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轰炸日本

广岛。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进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同时,中国的抗日武装向日军发动全面进攻。

1945年8月9日,美国投掷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两次世界大战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 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结束: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 (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存在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3)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该体系,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4)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展到60万人。②1938年德吞并奥地利。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⑤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6)评价: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②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7)矛盾: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1)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存在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91年。 (3)建立:①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②二战后不久,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③20世纪50年代末,战后国际格局由两大阵营的对峙发展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两极格局形成。 (4)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5)发展历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终结。 3.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1)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国家领袖 轴心国 国家人物职务政党 德国阿道夫·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兼任德国 总理 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 党) 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 尼 意大利王国首相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 日本裕仁日本天皇大本营·日本皇室 同盟国 国家人物职务政党 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总统民主党 英国温斯顿·丘吉尔英国首相保守党 中国蒋中正(蒋介石)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 苏联约瑟夫·斯大林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共产党 根本原因 一、是由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引起的。经济上,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条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军队中没有100名以上的年轻人,没有总参谋长,没有重炮或军用飞机,没有超过9840吨级的舰只,这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给德国的规定,其目的是在德国将世界卷入灾难而遭到惩罚后,永远不能再对任何国家产生武装威胁;随着失败带来的经济危机,以及马克的下跌,大范围的失业,德国也不能对任何国家产生经济或贸易上的威胁。但 在1932年的选举中,德国国社党赢得37%选票,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实际上在1924年出版的《我的奋斗》一书中他毫不隐晦自己的计划,就已很清楚地阐明了奋

2.6二战过程(时间+事件)

二战过程 防御阶段 1939年9月1日 德军集中强大的兵力,在大批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兰军队奋力抵抗,但军队陈旧的武器装备和落后的战术,根本无法抵挡德国法西斯的“闪电战”。波兰军队节节败退,很快大片土地沦陷。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波兰覆亡。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所谓的“东方战线”。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称“白色闪电”)。4月9日攻击丹麦和挪威,5月10日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同时,德军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1940年5月,英法联军在法国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军队大部分撤入英国境内,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的力量。 1940年6月,德国对法国发动了总规模的进攻,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6月22日,法国投降。 1940年7~10月,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命令(海狮计划)。德军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企图迫使英国屈服。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奋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阴谋。德国遭到了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的首次失败。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军队以550多万人、4000多辆坦克和近5000架飞机的强大兵力,分为三路,突然向苏联发动全面的进攻,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苏联军队猝不及防,节节失利,苏联大片领土沦陷,苏联军队和武器装备也损失惨重。 1941年9月6日,德军进攻莫斯科,苏联军队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奋力抵抗,粉碎了德国军队迅速占领莫斯科的企图。1942年初,苏军展开反击,歼灭德国军队50万人,德军在莫斯科保卫战的失败,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1年10月,就在希特勒侵略欧洲之际,日本法西斯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展,企图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本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两国的利益,美国不得不做出反应,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增加对中国的援助,英国等国也同样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对战略物资依赖进口的日本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日本军部决定趁美国战争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 1941年11月,德国军队已经占领苏联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控制了苏联大约40%的人口以及大部分的工业区。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同时,日军还在东南亚各地对英美两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直到第二年春天,日军侵占了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次日下午,德意日同时对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升到最大规模。 转折阶段 1941年12月,在日本突然袭击美国珍珠港之前,由于法西斯势力不断壮大,美国出于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虑逐渐改变了“中立”态度。并且加强对英国、苏联等各国的援助。 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会晤,并发表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也开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 1942年1月1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打败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阵线的最终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各国人民对法西斯的斗争,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 1942年6月,日本军部为了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进攻美军驻守的中途岛。美军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以一艘航空母舰的代价摧毁日本四艘航空母舰,取得了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从而使太平洋战场的形势发生转折,日军被迫由进攻转变为防御,美军则由防御转变为进攻。 在苏德战场,莫斯科战役之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国军队无力再发动大规模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粮食、石油产区,进而包抄莫斯科。 1942年7月17日,德国军队集中150多万兵力和大批飞机、坦克,对苏联进行南北夹击,向斯大林格勒发动猛烈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2、扩大:苏德战场的开始。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重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3、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太平洋舰队,第二日,美国对日宣战。(影响:珍珠港事件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使二战规模达到最大,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 4、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原因: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2)时间:1942年1月1日;地点:华盛顿。参与国: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3)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宣言内容: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4)作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极大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团结了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援、协同作战,对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作用。 (5)启示:说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面临人类共同的问题时可以"求同存异"联合起来。 5、雅尔塔会议: (1)原因: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时间、地点:1945年2月;苏联的雅尔塔。 (2)参与首脑(三巨头):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苏联的斯大林。 (3)内容: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B、决定成立联合国; C、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4)说明(启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面对共同的困难时可以进行合作。 (5)会议影响:①积极影响--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②消极影响--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6、重大战役: (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最终苏军取胜,德军损失惨重,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根据德黑兰会议的决定,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盟军开始从东、西、南三面围攻德国,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3)柏林战役:1945年4月,苏军对柏林发动了总攻,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7、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1)时间:1945年5月8日。(2)意义: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8、日本投降: 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⑵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年9月2日;(意义: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⑶日本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1945年9月9日(意义: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⑷台湾回归祖国:1945年10月25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简介 战争起因 在美国,华尔街股市的崩盘,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而在欧洲,经济不景气使得纳粹党利用人们对政府的抱怨逐渐做大,加之德国对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使德国成为了二战的主要策源地。在东亚,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使得日本走上了扩张侵略之路。 持续时间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开始标志 1938年9月30日,英、法与德、意召开慕尼黑会议,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04:40,德军的军队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因为德国没有听从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二战从此爆发。 结束标志 1945年5月8日,苏联和波兰部队攻克柏林和德国无条件投降,签署投降书;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8月6日)和长崎(8月9日)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帝国在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并于1945年9月2日签署投降书。 爆发原因 1.《凡尔赛条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二战爆发的历史原因) 《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早在巴黎和会之前,法国、英国和美国已经表明了对和会的不同目的。法国因深受战争伤害及对历史上德国数次对法国的侵略主张严惩并尽可能的削弱德国,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大量的赔款,七分之一的土地,十分之一的人口全部失去了,列宁把它叫对德国进行敲骨裂髓的盘剥。这样,德国的社会矛盾就十分尖锐,十分大。英国出于传统的政策考虑希望能保持一个相对强大并在经济上能够自立的德国以保持欧陆均势;美国则希望尽快建立一个能保证长久和平的体系并从该体系中获益,同时主张德国进行战争赔偿。 三个主要的协约国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存在矛盾的,虽然三国都做出了让步最终达成了一致,但结果是各方都做出了妥协但却没有任何一方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德国没有

二战的主要经过及重大事件

二战的主要经过及重大事件 1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加速二战的爆发。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3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4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2月8日,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5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华盛顿会议(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作用:p ) 6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作用:p ) 7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东西受击)。 8加速胜利的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苏、美、英三国首脑),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 9二战结束:欧洲战场:1943年意大利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 亚洲战场: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最终结束)。 10.重大战役: 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 1945年柏林战役 重大会议: 1942年1月1日,华盛顿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 二战的影响和意义:见书P 现实意义:铭记历史,加强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胜利主要原因: 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根本原因);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各国人民的英勇奋战 二战给我们的启示: a、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b、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c、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能联合起来,共同迎接挑战; d、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 e、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f、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设计反战宣传标语,如: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过程实录图文(转载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过程实录图文(转载二) 7月28日,德军第6军团抵达顿河,德军士兵正从高处监视顿河地区德军第6军团向斯大林格勒挺进斯大林格勒的工人们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工厂希特勒“在行进中”占领斯大林格勒的计划失败后,改变打法,从西北和南部发动了强大的钳形攻势。8月23日,德机对该城进行了自入侵苏联以来最疯狂的一次轰炸,投下的炸弹一半以上是燃烧弹 驻守在斯大林格勒的苏军最高司令部的军官们正在战场视察进入郊区的德军命一位老妇离开她的隐蔽所 当德军向市区调动坦克部队时,斯大林命令华西列夫斯基将近卫第13师调过伏尔加河增援斯大林格勒。这是第13师的战士和他们的师长在防空洞等待出发9月13日,德军向斯大林格勒市区发起进攻,由于德军飞机和炮火的攻击,苏军的给养和弹药输送十分困难。这是一个战士背着食品艰难爬过废墟9月底,战斗中心转到了北部的工厂区。10月,两军展开争夺三大工厂(拖拉机厂、“街垒”和“红十月”)的血战。10月15日,德军占领拖拉机厂 崔可夫中将在一幢残破的建筑物里观察附近的战斗情况 在工业区大血战中,整个地区笼罩在一片硝烟中在巷战中,按照崔可夫将军的要求,每个战士都是士兵兼指挥

员。这是苏军士兵在废墟中转战每一座楼房都是一个碉堡,苏军士兵顽强地打击敌军苏军士兵冒着炮火穿过战壕妇女们也拿起武器保卫城市 斯大林格勒南、北、西三面被围,陆上交通被切断,伏尔加河成了支援会战的唯一运输线。这是苏军士兵穿过冰封的伏尔加河,向前线运送物资1942年11月19日,苏军开始反攻。苏西南方面军于11月22日占领顿河桥,斯大林格勒北部的顿河方面军也开始反攻,并不断缩小包围圈。12月下旬,苏军夺回了“红十月”工厂德军第6军团司令保卢斯率领残部向苏军投降在苏军的追击下,参加战役的意大利第8军团在冰天雪地的草原上撤退 德军第6军团被俘的部分军官妇女在帮着打扫战场库尔斯克会战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遭到惨败后,在1942年冬末和1943年春季又连遭重创,仅在冬季交战中就有110个师被苏军歼灭。整个战场局势对德军日趋不利。希特勒为了挽回败局,决定在苏德战场重新组织一次大规模反攻。为此,他在国内发布了“总动员令”,加强了军火工业的生产。同时,希特勒强征17岁到50岁的男子入伍,将他们驱往前线。另外,他还利用英、美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的机会,把留在西线的精锐部队调往苏德战场。1942年和1943年初,苏军所控制的库尔斯克突出部成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区。当时,德军占领着奥廖尔和别尔歌罗德,从这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 防御阶段 1939年9月1日,德军集中强大的兵力,在大批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兰军队奋力抵抗,但波兰军队陈旧的武器装备和落后的战术,根本无法抵挡德国法西斯的“闪电战”。波兰军队节节败退,波兰很快大片土地沦陷,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9]英、法对德国宣战后,没有对德国法西斯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致使波兰军队孤军奋 战。 1939年9月,波兰覆亡。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所谓的“东方战线”。[10]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称“白色闪电”。1940年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同时,德军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 1940年5月,英法联军在法国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军队大部分撤入英国境内,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的力量。[10] 1940年6月,德国对法国发动了总规模的进攻,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6月22日,法国投降。[10] 1940年7~10月,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命令(海狮计划)。德军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企图迫使英国屈服。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奋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阴谋。德国遭到了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的首次失败。[10]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军队以550多万人、4000多辆坦克和近5000架飞机的强大兵力,分为三路,突然向苏联发动全面的进攻,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苏联军队猝不及防,节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次大战、二战;1939年-1945年),是近五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进行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交战双方是以中国,法国,英国,苏联及美国等为主的组成同盟国军事联盟,与以纳粹德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等为主的军国主义国家组成轴心国集团。战争进展到最高潮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结束。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时间,尽管在1939年9月之前,有北非埃塞俄比亞的抗意战争,与中国的抗日战争(部分史家认为认为起始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或起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等已经开始爆发国际间的军事冲突,但普遍持有欧洲中心观的学者认为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而告结束。二战总计造成了约7千2百多万人死亡,占了当时世界总人口(约19亿7千万)约3.71%。据估计二次大战期间,钱财损失约13850亿美元,大量房屋受破坏。工厂、农庄、铁路和桥梁的损坏,则难以估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后结束,紧接着联合国于1945年10月24日成立。联合国的成立最初是为了防止再有国际战事发生,现在联合国的工作不只限于防止战争,而是向环境,贫穷,全球合作促进发展等方向发展。当时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有五个,分别是中华民国,法国,英国,苏联及美国。后来经过演变,现在的五个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美国。 战争起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可划分为西、东两大主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在欧洲,战争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一战的结果以及签订的一系列针对战败国的条约导致了纳粹主义在德国兴起,使德国成为了二战的主要策源地。在东亚,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使得日本走向了侵略扩张之路,以求扩大大和民族生存空间。 德国:第三帝国的迅速崛起 德国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19世纪中期,普鲁士王国发起了德意志统一战争,1871年,普鲁士统一了整个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的工业化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期的主要工业化国家,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工业国之一。20世纪初期,德国对于英国和法国为主建立的世界秩序感到越来越不满,也希望如同其他列强般能够得到更多的海外殖民地。德国、奥匈、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意大利组成了同盟国集团,而英国、法国、俄国、则组成了协约国集团〈但在正式开战后,意大利倒戈加入协约国〉,加上俄国与奥匈在巴尔干的纷争、法国在普法战争后欲夺回阿尔萨斯-洛林、英德之间的海军竞赛等,导致了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一战中,同盟国集团被协约国集团击败。1918年11月,战争结束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退位,1919年6月28日,德国签署《凡尔赛条约》,承认战败。 1919年8月11日,国民议会在德国南部小城魏瑪的德意志民族剧院通过了一部宪法,宣告一个新的共和国——魏瑪共和国成立。由于法国曾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受到普鲁士的重创,因此一战结束后,法国希望能够对德国在经济上进行报复,并最终削弱这个强大的邻国。《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5%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也要承担超高额的赔款。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战败,但元气并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 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国际劳工组织 ( 1946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 1946 )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 ( 1948 ) ( 1946 )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1947 )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 1947 ) ▪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电信联盟 ( 1947 ) ▪万国邮政联盟 ( 1978 ) ▪世界气象组织 ( 1951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 1974 ) ▪国际原子能机构 ( 1957 )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根据有关联合国决议建立的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成立于1956年苏伊士危机之际。它受联合国大会或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维和部队士兵头戴天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凡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人员,必须被送到设于北欧4国的训练中心接受特种训练,以熟悉维和部队的职能、宗旨、任务和进行特种军事训练。联合国秘书长作为联合国理想的象征,秘书长为全世界人们,尤其是穷人和弱势人群仗义执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事件简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事件简述 一、大战前的局部战争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的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迅速占领中国的东三省,成立由关东军控制的伪满洲国。 2、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军团入侵独立的埃塞俄比亚,7个月之后,埃塞俄比亚被征服。 3、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一同支持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英法则严守中立政策,1939年西班牙共和政府被颠覆。 4、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之后苏联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并派遣航空兵参与中国对日作战,苏联成为抗战初期中国的主要援助国。1938年和1939年,苏日之间由于满洲国边境问题爆发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苏军全歼进犯日军。为了避免两面作战,1941年,苏联在苏德关系非常紧张的时候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该条约除了规定互不侵犯外,还互相承认了对方在外蒙古和满洲的现实利益,苏联中止了大部分对华的援助。 二、英法绥靖政策的失败 英国和法国对德国一系列的侵略扩张行为采取了绥靖政策。 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西班牙内战时的英法则严守中立政策。 1938年9月,召开慕尼黑会议,强行将捷克的领土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英国法国把绥靖政策推向顶点,如此明目张胆的姑息被史学家讥讽为“慕尼黑阴谋”。 美国立场的改变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对德国和日本的扩张野心已经了如指掌,但是孤立主义和中立主义思想却弥漫著整个美国,美国人普遍对他国的战争不感兴趣。所以罗斯福只能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物资援助,但常常遭到严格执行中立政策的国会的阻挠。直到1941年3月,美国国会才在西欧战事吃紧,全世界都有陷入战火危险的时候通过《租借法案》,这个法案授权总统向他认为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军火和战争物资,至此,美国已由中立国成为事实上的反法西斯国家。同年8月,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军舰上举行会谈,并签署旨在摧毁纳粹政权的《大西洋宪章》。 三、大战的爆发 1、闪击波兰,大战爆发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军队利用夜幕的掩护,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 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西线的法德边界却毫无动静,从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开始,直到1940年5月10日,德意志帝国才和英法爆发正式冲突,这段和平的时期被德国人叫作“静坐战”。 2、入侵北欧 1940年4月9日,德国进攻丹麦和挪威。挪威被德国占领。

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国家为一方,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揭开了世界大规模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艰苦的战略防御和相持阶段于1944年转入反攻。1945年8月,中国抗日军民发动全国反攻,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围歼日本关东军。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在中国、苏联和美国的全面攻击下,日本被迫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并在同年9月2日投降,战争最后以中国的胜利结束。 欧洲西线战场 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62个师共160万人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此后,德军接连向欧洲西、北和东南方向展开大规模进攻。1943年7月,英美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9月,意大利投降。1944年6月,盟军集结268万人,成功进行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并在西欧各国抗德武装配合下,于1944年秋冬两季完全解放德占西欧国家。 欧洲东线战场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撕毁1938年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纠集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出动550万兵力、近5000架飞机和4000多辆坦克,分兵三路突然向苏联发起全线进攻,企图在三个月内征服苏联,而苏联则仓促准备了2000万士兵和4000余辆坦克迎战。苏德战争爆发。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奋起反击,开始了卫国战争。在战争初期,苏联处于防御阶段,因对德国的突然袭击准备不足,加之党内高级军官此前被斯大林以叛党名义迫害,导致苏军前期作战严重失利,损失了60~90个师。至7月中旬,苏军28个师被击溃,70个师人员、武器损失过半。苏军在1941年9月—194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与后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与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战争之一,引发了 全球各个角落的巨大冲击。本文将分析这场战争的原因、主要战斗过 程以及战后的重要后果。 一、战争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多个复杂的原因,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 因素。 1. 经济原因:战前世界经济的萧条以及失业率的上升导致各国间的 贸易摩擦和资源争夺升级。例如,德国采取了侵略性政策,并试图通 过战争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 2. 政治原因:一些国家的领导人采取了极端的民族主义政策,试图 恢复国家的旧日辉煌。例如,希特勒的纳粹党倡导德意志民族优越主义,并通过扩张领土来实现这一目标。 3. 社会原因:世界大萧条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得社会不稳定。一些国家的民众对政府的无能和不公平感到愤怒,从而容易接受极端 思想的影响。 二、战争的主要战斗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欧洲为中心,也波及亚洲,南太平洋和北非。主 要战斗过程如下:

1. 欧洲战场:德国先后与波兰、法国、英国等国家开战。在海陆空三个方面,展开轰炸、阻击和战役。最终在1945年在柏林被苏联以及盟军击败,纳粹德国宣布投降。 2. 亚洲战场:日本侵略中国,引发了中国抗日战争;日本还进攻了东南亚国家,并袭击了美国的珍珠港。1945年美国投入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最终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3. 北非战场:德国的阿非利加兵团在北非与盟军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最终被反法西斯联盟击败。 三、战后的重要后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长期而广泛的影响,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后果: 1. 冷战:二战结束后,世界分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两个大国之间的竞争和敌对态势导致了长达几十年的冷战。 2. 联合国成立:国际社会为了防止未来的战争和维护全球和平,建立了联合国。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安全、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欧洲一体化:为了避免将来的冲突,欧洲国家纷纷推动一体化进程。1957年,罗马条约签署,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从而奠定了欧盟的基础。

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

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 1、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经过:(1)开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1916年2月,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充分体现战争的血腥残酷。(德国军队首先使用毒气;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法国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 3)1917-1918年加快战争进程的大事: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917年美国参战;1917年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参战;1918年交战各国革命的爆发。 (4)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告终。 2.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1)慕尼黑阴谋:①时间 1938年9月②国家英、法、德、意四国 ③地点在慕尼黑签订了《慕尼黑协定》④内容: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⑤影响:《慕尼黑协定》标志着英法等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战争的爆发(东线——西线;东欧——北欧——西欧): ①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②1940年4—5月,德国闪击丹麦、挪威。③1940年5月,敦刻尔克撤退。 ④1940年6月,法国败亡。⑤1940年8-1941年5月,不列颠之战。(挫败德军征服全面西欧的计划) (3)战火的扩大:①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扩大)②1941年10月,莫斯科战役。(打破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③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战火进一步扩大并达到最大规模)④1942年1月,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4)战争的转折:①1942年7-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和二战的转折点)②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的转折)③1942年10月,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的转折) (5)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①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②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③日本的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与盟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5)二战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7)启示:①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②加强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③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防止悲剧重演。 (8)、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 1.二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直接原因:经济危机打击下,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策源地形成。 ③历史原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的矛盾的激化. ④重要原因:英,法实行绥靖政策。 2. 战争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战争爆发。 3.战争初期情况: (1)1939年.9月奇怪的战争——(英法坐视波兰灭亡) (2)1940年.5月21日英法联军实施敦刻尔克大撤退 (3)1940年6月,法国败降 (4)1940年8月,德国进攻英国——不列颠空战,德国首次受挫。 4二战进一步扩大 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计划 5二战全面扩大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扩大,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 6.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7.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合作 政治上:1942年1月1日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召开一系列会议。 军事上: (1)诺曼底登陆 时间:1944年6月6日地点:法国登陆者:英美盟军 作用: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苏军与美英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 (2)攻克柏林 时间:1945年参与部队:苏军与西方盟军结果: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作用:欧洲战争结束。 (3)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 8.二战的结束 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二战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二、二战相关知识点. 1、一个新式武器:原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芬兰、伊拉克、伪满洲国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简要介绍 一战埋下了二战的祸因..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盘;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德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怨恨;凡尔赛和约的严酷条款;意大利的法西斯党利用大萧条崛起..20世纪三十年代;阿道夫·希特勒开始秘密武装德国..德国、意大利与日本签订反共产主义协定;并且干预西班牙内战..1938年;德国派兵占领了奥地利..1939年;德国威胁并占领捷克斯洛伐克;随即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德国利用闪电战入侵波兰;两天后;不列颠王国与法兰西共和国对德国宣战..1940年三月;德国与苏联将波兰瓜分;苏联吞并巴尔干国家;此外还进攻芬兰以报苏芬战争之仇;更主要建成其西部防线..同年四月;德国闪击挪威的培尔根和奥斯陆;并且彻底控制丹麦王国..5月丹麦王国签署反共产主义协定;随即德国闪击尼德兰及比利时王国;德国

占领荷兰及比利时后随即立刻闪击法国;6月法国投降;建立维希法国政权..接着德军大规模毁灭性轰炸不列颠;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但是英国在不列颠战役的胜利毁掉了德军的不灭神话;使得英国暂时安全..1941年希特勒突然将枪口对准东欧;分别将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拉入轴心国;分别签订反共产主义协定;1941年6月;希特勒与苏联撕下脸皮;撕毁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极大规模的进攻;一度达到莫斯科.. 在东亚;日本决定利用欧洲的局势夺取欧洲国家在远东的殖民地;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关岛及菲律宾;激怒了美国;美国在3天后与所有轴心国宣战..日本占领了大部分东亚国家;但是在1942年中途岛战役的失败使得日本在东亚局势很不乐观;美国主导进攻;向日本逼近..在北非;1943年英国击败意大利;盟军于西西里岛登陆;入侵意大利;法西斯政权被推翻;B·墨索里尼被游击队处死..德军攻击斯大林格勒而失败;红军开始反击德国..1944年英国军利用信鸽传给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盟军迅速反击;占领德国本土..同时苏联将德国从本土彻底逐出..1945年德军投降;A·希特勒自杀..同时美国在莱特湾战役几乎消灭了日本海军..1945年8月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及长崎..9月日本投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6000万人民死亡..是历史上最大的战争.. 背景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了沉重打击..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