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文章编号I 1005-4057 2002 -02-0145-015Z OOZ

收稿日期IZ OO - -OZ 修订日期IZ OO - Z - Z

作者简介I 王振娟 女 出生 学士 主治医师 摘要I 目的 观察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副作用 方法 对 Z 例室性早搏的患者使用莫雷西嗪Z OO mg 每日 次 在Z h 心

电监护下治疗 以 周为时限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 Z 例中显效 例 有效 例 O 无效 例 Z 总有效率为 Z 有Z 例出现短期的副作用 但未影响继续用药 结论 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肯定 副作用小

关键词I 莫雷西嗪 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 中图分类号I Z Z

文献标识码I A 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搏已渐增多 为进一步了解其疗效及安全性 笔者对 Z 例室性早搏的患者采用口服莫雷西嗪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Z 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 Z 例 女 O 例 年龄在Z O 岁之间 以心悸 胸闷发作急诊入院 冠心病 例 高心病Z O 例 风心病 例 心肌炎后遗症 例 原因不明 例 心功能 Z 级 发作期间心电图或心电监测显示有频发的单形性室性早搏 例 有多源性室性早搏 Z 例 O 有室性早搏二联律 三联律 Z 例 O Z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给予莫雷西嗪Z OO mg 口服 每日 次 有原发病的患者同时治疗原发病 所有患者均在 U Z h 心电监护下进行治疗 治疗 周后观察疗效 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检查肝肾功能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 早搏较用药前减少 O 以上 有效 早搏减少5O 无效 早搏减少未达到有效标准 疗效

Z 例中显效 例 有效 例 O 无效 例 Z 总有效率为 Z 5

不良反应

有Z 例出现暂时不适 占Z 其中头晕 例 头痛Z 例 上腹不适Z 例 食欲不振 例 口干Z 例与 - 间期延长 例 在给予对症处理的同时 继续治疗观察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 均无肝肾损害 2

讨论

本文病例出现的室性早搏主要特征有 Z O 岁均可发生 多数患者合并有心脏疾病 Z 胸闷 心悸症状明显 急诊入院 心电图特征为室性早搏介于Lo n 式分类Z 级 患者心功能较好 Z 级 据报道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率为 Z [ ] 本文总有效率 Z 与上述报道相似

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搏的机理 主要是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抑制动作电位O 相最大除极速度和缩短动作电位时相 对

钙离子通道的影响很小 此外 尚有一定的扩张冠脉作用 莫雷西嗪口服经胃肠道吸收好 Z h 达高峰 h 血药浓度降一半 半衰期为 h 莫雷西嗪的疗效与血药浓度之间关系不密切 临床

用药不必以血药浓度为参考指标[ ]

笔者在近期研究中发现 在相同剂量下 为取得较好的疗效 在临床中应根据药物的半

衰期采用间隔时间相等的给药方法[5]

诸骏仁等[ ]报道在应用莫雷西嗪时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使用剂量不一定成比例 这可能与个体差异有关 即使低剂量也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本文 Z 例患者中有Z 例出现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Z 其中以头晕 传导抑制为多见 与Epstein 等[ ]的报道相似 笔者体会最深的是 在使用莫雷西嗪的过程中 患者会出现全身不适 继续用药可自行消失 在 周左右出现传导抑制的患者 一般停药后可迅速恢复 但为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期间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变化

参考文献

[ ] ratt M Butman SM Young JB et al Antiarrhythnmic efficacy of

ethmozin moricizine ~ L compared ith disopyramide and pro-pranolo Am J ardiol

O 5Z -5 [Z ]Singh BN Kaplinsky E Kirsten E et al Effects of propafenone on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double -blind parallel randomized place-bo -controlled dose -ranging study Am ~eart J 5 Z - 55

[ ]杨国军 盐酸莫雷西嗪治疗心律失常观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Z

[ ]郭文玉 李志善 诸骏仁 等 随机双盲比较莫雷西嗪与普罗帕酮治

疗室性早搏的疗效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5 O 5 [5]王振捐 莫雷西嗪不同给药时间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广东

医学院学报 5

[ ]诸骏仁 李志善 陶萍 等 普罗帕酮 莫雷西嗪 美西律的疗效和安

全再评价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Z -

[ ]Epstein AE Bigger JT Wyse DG et al Events in the 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 AST Mortality in the entire popula-tion enrolled J Am oll ardiol

- 5

第Z O 卷第Z 期Z OOZ 年 月

广东医学院学报

JOU NAL OF GUANGDONG MED AL OLLEGE

Vol Z O No Z

Apr Z OOZ

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作者:王振娟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2

刊名:

广东医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年,卷(期):2002,20(2)

参考文献(7条)

1.王振捐莫雷西嗪不同给药时间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9(04)

2.郭文玉;李志善;诸骏仁随机双盲比较莫雷西嗪与普罗帕酮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 1995(40)

3.杨国军盐酸莫雷西嗪治疗心律失常观察 1994(12)

4.Epstein AE;Bigger JT;Wyse DG Events in the 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CAST):Mortality in the entire population enrolled 1991

5.诸骏仁;李志善;陶萍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美西律的疗效和安全再评价[期刊论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03)

6.Singh BN;Kaplinsky E;Kirsten E Effects of propafenone on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double-

blind,parallel,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dose-ranging study[外文期刊] 1988

7.Pratt CM;Butman SM;Young JB Antiarrhythnmic efficacy of ethmozin (moricizine HCL):compared with disopyramide and propranolo1 1989(60)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李其国.Li Qiguo尼莫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期刊论文]-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1)

2.邹冰川.林华文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搏40例临床观察[期刊论文]-江西医药2001,36(2)

3.于勇.冯婉玉.于治国.陈晓辉莫雷西嗪片的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其生物等效性[期刊论文]-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07,36(7)

4.章耀莫雷西嗪合用倍他乐克治疗良性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期刊论文]-心脏杂志2004,16(3)

5.杨逢春.王玉敏.王华莫雷西嗪的不良反应[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200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df17575441.html,/Periodical_gdyxyxb200202043.aspx

室性早搏的定位诊断

室性早搏的定位诊断 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VPB),又称室性期前收缩(ventricular extrasy stole)、室性过早收缩(ventir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VPC)等,然而,室性早搏一词则是广为通用的术语。起源于希氏束部位以下过早发生的单个或成对、无保护机制的心搏,称为室性早搏。希氏束电图示V前无H波,为肌性室性早搏;V前有H波,H-V间期缩短者,为分支性室性早搏。 根据起源部位不同而分类: (1)、室间隔早搏 (2)、右室肌性早搏:右室流出道早搏,右室心尖部早搏等。 (3)、右束支性早搏 (4)、左束支性早搏 (5)、左前分支性早搏 (6)、左后分支性阻搏 (7)、左室肌性早搏 (8)、心室前壁早搏 (9)、心室后壁早搏(见表—1) 表—1 室性早搏定位诊断: ——————————————————————————————————————— I、aVL II、III、aVF V1 V5 心电图表现———————————————————————————————————————右室上部上下上类似RBBB 下部下下上类似LBBB 右束支上上下上呈L BBB 左束支主干上上上上呈RBBB 左前分支上下上上RBBB+LPH 左左后分支下上上上RBBB+LAH 前壁下下 室后壁上上 侧壁上下 室间隔与窦性QRS—T波形大同小异 ——————————————————————————————————————— 注:上:指QRS主波向上下:指QRS主波向下 现将发自心室不同部位早搏的心电图特征、产生原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介绍如下: 一、室间隔早搏

短期强化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短期强化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孙丽娜王宁夫康兰李虹来蕾潘浩徐海鹰杨俊周占林徐鹏凌峰叶显华许轶洲黄进宇于忠徐坚周亮王振东朱钢杰沈芸童晓珊童国新杨建敏郭士遵高微鲁明谢剑昶任雅琦李佩璋马辉吴欣侯绪伟高炎钟益刚高贝贝汪莉莉金建芬王咏梅 [摘要]目的探讨短期大剂量他汀强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2013年3月至7月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209例,按单双号随机入组法分为强化组与常规组,强化组入院及住院期间均予阿托伐他汀80mg/晚,出院后予阿托伐他汀40mg/晚;常规组入院及住院期间均予阿托伐他汀20mg/晚,出院后予阿托伐他汀20mg/晚。入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检测两组生化指标。结果强化组治疗一个月后,其血脂、胆固醇等均较前显著下降(分别为134.95±77.64vs66.86±12.79,P<0.05、176.12±43.51vs85.39±30.31,P<0.05、86.34±29.87vs68.04±12.14,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明显(44.35±13.16vs58.68±15.72,P<0.05);与常规组相比,强化组一个月后其肝酶及肌酸激酶等无显著增加,其肌酐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82.53±23.85vs57.81±15.27,P<0.05),有一定的肾功能保护作用,同时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前下降(30.70±18.82vs10.52±4.66,P<0.05、19.75±11.91vs8.06±2.68,P<0.05)。结论短期强化他汀治疗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能快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脂、胆固醇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有一定的抗炎、肾功能保护作用,临床获益大。 [关键词] 大剂量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脉介入术;临床疗效;安全性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analysis of short-term intensive stat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SUN Li-na*, WANG Ning-fu Affiliated Hangzhou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Hangzhou 310006,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Ning-fu, Email: wangningfu@https://www.wendangku.net/doc/df17575441.html,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 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analysis of short-term intensive stat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Methods A total of 209 ACS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H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July 2013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nsive group and conventional group according to odd and even numbers . The intensive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80mg atorvastatin on hospitalization., and after discharged get atorvastatin 40mg/night for one month ;The general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20mg from they came to our hospital.,and after discharged get atorvastatin 20mg/night for one month. All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biochemical indexes detection both on the first day and after one month’s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one month’s treatment,the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s and LDL cholesterol of intensiv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aseline(respectively 134.95

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

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 湖南省宜章县中医院心脑血管专科(424200)杨晓恒(电话:3728467) 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VPB)是指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称为室性期前收缩(ventricular premature extrastolic,VPS),或室性过早收缩(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VPC)。根据起源部位的不同分为:高位(室间隔)室性期前收缩,右心室(或右束支)期前收缩,左心室(或左束支)期前收缩,左心室前壁(或左前分支)期前收缩,左心室后壁(或左后分支)期前收缩,心尖部室性期前收缩,心底部室性期前收缩,后壁期前收缩,前壁期前收缩。根据病情程度分为:偶发性室性早搏;频发性室性早搏;多形性室性早搏;连续性,呈二三联律或短阵室速室性早搏;RonT。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普通心电图检出率非常低,仅5%左右;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出率高,据文献资料统计,也只有50%的检出率。其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主要症状为患者自觉心脏强力收缩或漏搏,感心悸,胸闷等,从无症状,轻微心悸不适,到早搏频发,持续时间过长引起晕厥或黑朦,心绞痛与低血压。但有的人24h仅发生六七次,就感到胸闷不适;有的人24h发生2万次以上,仍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其临床预后各不相同,临床症状与预后无平行关系。 室性早搏属西医现代病名,属心电图诊断。中医自古无此诊断,但症状包含在“心悸”,“心动悸”,“胸痹”,“厥心痛”,“心痛”,“心胀”,“心痹”,“心瘅”中。中医认为室性早搏是原有心脏病患者,心气血阴阳不足,、水饮、痰湿、瘀血等病邪内停心脉,导

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或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指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 病因病理 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均可发生室早。正常人发生室早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手术和左室假腱索等均可使心肌受到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室早。洋地黄、奎尼丁、三环抗抑郁药中毒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有室早出现。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烟、酒、咖啡亦能诱发室早。室早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病人。 疾病分类 (1)良性室性早搏:指经各种检查找不到心脏病证据的室性早搏,临床十分常见,对健康不产生太大影响。大量饮酒、吸烟、喝浓茶、咖啡、着急、紧张、睡眠不好等可诱发。治疗上可选用安定,心率快时选用倍他乐克。不主张用太多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免发生较严重的副作用。 (2)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是指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出现的室性早搏,最常见的是冠心病和心肌病。除了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应针对以下诱发原因进行治疗,如心肌缺血、心衰、低血钾、低血镁等。 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类似电梯快速升降的失重感或代偿间歇后有力的心脏搏动,有时会有心前区重击感及头晕等感觉。如果触发其它快速性心律失常则可出现黑蒙及晕厥症状。听诊时,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停歇,仅能听到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微弱,或者听不到。如果每次正常心搏后均随一个室性早搏,则形成二联律,多见于洋地黄中毒。 心电图特征: (一) 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0.12s、宽阔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 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二) 室早与其前面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称为配对间期)恒定。 (三) 室早很少能逆传心房,提前激动窦房结,故窦房结冲动发放未受干扰,室早后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即包含室早在内的两个下传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等于两个窦性RR间期之

不同时间段给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不同时间段给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不同时间段给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间服药组与晚间服药组,每组各30例,早间服药组于每天早8∶00点服用替米沙坦,晚间服药组于每天晚20∶00点服用替米沙坦,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早间服药组总有效率为90.00%,晚间服药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78,P>0.05)。早间服药组与晚间服药组白天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夜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值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间服药组恶心、头晕、头痛发生率分别为10.00%、16.67%、13.33%,晚间服药组恶心、头晕、头痛发生率分别为6.67%、13.33%、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服用方法均可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产生影响,但晚间服药疗效明显优于早间服药,值得推广与应用。 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逐渐趋于低龄化,该病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同时可诱发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严重时可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对于高血压的早期治疗至关重要[1]。替米沙坦作为临床上一类应用范围较广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于原发性的轻度、中度高血压均可起到显著的临床疗效[2]。但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时间段给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临床疗效,现本文针对此类问题展开分析,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并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同意书,排除了参与本次研究前2周内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合并糖尿病等严重代谢性疾病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间服药组与晚间服药组,每组各30例。早间服药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8~74岁,平均(56.7± 2.4)岁,病程2~4年,平均( 3.5±0.3)年。晚间服药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4~73岁,平均(58.5±2.8)岁,病程1~3年,平均(3.2±0.1)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替米沙坦治疗,服用方法为1次/d,80 mg/次,早间服药组在早晨8∶00点服用,晚间服药组在晚上20∶00点服用,保证两组患者的用药原则一致,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停止给药[3]。 1.3 疗效评价标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个等级,患者在服药24 h内平均舒张压下降了20 mm Hg以上或24 h内平均舒张压下降10 mm Hg以上同时保证正常的血压水平评为显效;将患者在服药24 h内平均舒张压下降范围在10~19 mm Hg或24 h内平均舒张压下降程度在10 mm Hg以内

室性早搏的治疗

室性早搏 室性过早搏动(VPBs)简称室性早搏,亦称室性期前收缩,是指在窦性激动尚未到达之前,自心室中某一起搏点提前发生激动,引起心室除极,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器质性心脏病和正常人均可见到,从胎儿直至高龄者均可发生,但在10岁以下儿童较少见。室性早搏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一)自主神经功能因素 此系室性早搏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时,不论是迷走神经兴奋,还是交感神经兴奋,均可使心肌的快、慢纤维的兴奋性失去均衡,可使不应期和传导速度发生改变,引发折返性室性早搏。儿茶酚胺分泌过多使心室自律细胞自律性增高,导致室性早搏等。过量的烟、酒、茶、咖啡等的摄入,精神过度紧张、过度疲劳、长期失眠、进食过饱、神经衰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等因素与室性早搏的发生有关。 应注意的是,一些器质性心脏病早期的患者就合并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室性早搏,这给室性早搏的病因鉴别带来了困难。此时应加以分析,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的室性早搏均为器质性的。 (二)左心室内假腱索与室性早搏 在有室性早搏而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测, 56%~75%患者检出左心室内假腱索。假腱索所致的室性早搏系良性早搏,如发作不频繁则不需治疗。 (三)器质性心脏病 室性早搏也多见于器质性因素,例如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各种病因的心肌炎、心肌病等,心力衰竭,无论是急性弥漫性心肌病变,还是局灶性病变,均可因缺血、缺氧、炎症损害等导致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或影响心肌纤维不应期或传导速度,引起室性早搏。 1.心肌炎:室性早搏发生率为34.3%~81.3%,而室上性早搏为8%~28.1%。 2.扩张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83%~100%,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Ⅲ级)发生率为58%~87%。尤其是当EF<0.40时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3.急性心肌梗死:室性早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恢复期及晚期心律失常并发症中最带见。尤以起病最初数小时发生率最高。急性心肌梗死在监护期中室性早搏的检出率为63.2%。早年特别强调R-on-T型室性早搏是诱发快速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的“先兆”,据阜外医院报道,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的患者,能证实确由R-on-T型室性早搏促发的仅分别为11%和6%。近年来认为,R-on-P型室性早搏在急性期出现也具有危险性。 4.二尖瓣脱垂:有75%的患者可发生室性早搏,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后室性早搏发生率可达58%。 5.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在无心功能不全时,室性早搏和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2%~10%。如有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可明显增高。 6.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约为14%,以室性早搏多见。 7.心力衰竭常:合并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多并发于左心衰竭者。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与严重心律失常有一定相关性。 (四)电解质平衡失调 1.低血钾:易引起自律性增高,可出现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房室传导阻滞。2.低血镁:低血镁时易形成折返性心律失常,也可诱发与触发活动有关的心律失常。低血镁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律失常最常见。 (五)药物 许多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可致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洋地黄。室性早搏在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中最多见,亦最早出现,发生率为50%~60%.可呈频发、二联律、三联律、多源性等。心房颤动伴室性早搏二联

频发室性早搏如何治疗与护理

频发室性早搏如何治疗与护理 *导读:频发室性早搏是早搏的分类之一,是指一分钟之内发生次数在六次以上的室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如何治疗与护理呢?…… 频发室性早搏是早搏的分类之一,是指一分钟之内发生次数在六次以上的室性早搏。发生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通常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如高血压、心肌病或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危害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脏衰竭。那么,频发室性早搏如何治疗与护理呢? *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 1.如果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本身没有患器质性心脏病,发生室性早搏的危害不大,一般不会造成患者死亡,所以不需要服药治疗。 2.若患者本身患有器质性心脏病,伴随频发室性早搏,则应引起警惕,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常用治疗药物是利多卡因,起到纠正心律失常的作用。病情稳定之后,可以停止注射,服用药物治疗。注射此类药物可能会引发头晕、嗜睡、抽搐等不良反应。 3.有的患者是因为洋地黄中毒导致频发室性早搏,这种情况发生后应立即停药,严重者可静脉注射苯妥因钠或静脉滴注氯化钾,可有效缓解症状。 4.一些人在使用锑剂治疗时发生室性早搏,此时要立即停止

用药,并服用药物缓解症状,常见的治疗药物有慢性率、β受体阻滞剂、心律平、安他心、胺碘酮等。 5.一些治疗早搏的常用药物如苯妥英钠、奎尼丁、异搏定等,也适合治疗此症,但是应注意,若患者本身患有支气管哮喘,发生频发室性早搏时不宜使用β-阻滞剂治疗。 *频发室性早搏的护理要点 发生频发室性早搏之后,患者不要过于紧张和恐惧,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就可以缓解症状。患者切记不要熬夜,保证睡眠治疗,对心脏的恢复有帮助作用。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暂时不要喝浓茶和咖啡,以免心肌兴奋性过高,加重病情。 *【相关推荐】: 早搏患者的日常饮食宜忌 早搏的病因:早搏是如何引起的?

室性早搏三联律

室性早搏三联律 *导读:室性早搏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均可发生室早。室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病因。那么室性早搏三联律怎么治疗?…… 室性早搏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均可发生室早。室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病因。那么室性早搏三联律怎么治疗? 如果是发生于正常人,往往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的疲劳、消化不良、吸烟、饮浓茶或喝咖啡所诱发,如无明显症状,不必使用药物治疗。如病人症状明显,治疗应以消除症状为目的。减轻病人的顾虑与不安,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咖啡、应激等。药物应选用β阻滞剂或美西律,尽量避免应用ⅠC、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室性早搏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病人。如心电图上出现以下情况,多提示室性早搏为病理性的:①多源性室性早搏。②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性早搏。③室早出现于前一心搏的T波上(即RonT 现象),联律间期小于0.40秒。以上三种情况常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必须及时处理。④特宽型室性早搏,QRS间期≥0.6 秒。⑤特矮型室性早搏,即各导联中室性早搏畸形的QRS波群振幅≤1.0mV。⑥室性早搏QRS 波群有显著切迹,上升支或下降支不规则。⑦室性早搏的T波尖锐,二支对称,T波方向与QR S

波的主波方向一致,ST段呈水平型改变。⑧并行心律型室性早搏。⑨早搏指数小于1。μ在有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的图形上 出现的室性早搏。 病理性室性早搏的治疗首先要针对病因治疗,早搏往往随着基础疾病的好转而减少或消失。如果症状明显,可选用下列药物治疗: 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溴苄胺,对室性早搏较为有效。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伴有室性早搏。 ②β-受体阻滞剂、苯妥英钠、奎尼丁、异搏定等,对各种 早搏均有效。有支气管哮喘者,不宜用β?阻滞剂。 ③心动过缓伴早搏者,可给予阿托品治疗。 ④洋地黄类药物:对心力衰竭引起的早搏有效。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早搏,除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外,给予氯化钾、苯妥英钠等可获得控制。 ⑤心肌梗塞后或心肌病病人并发室早,心脏性猝死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当同时存在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应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早,猝死与心血管总死亡率反而显著增加。原因是这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应避免用Ⅰ类药物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早。β-阻滞剂虽然对室早的疗效不显著,但能降低心 肌梗塞后猝死发生率。胺碘酮对抑制室早很有效,但应注意可能发生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05T13:22:01.28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作者:王艳[导读]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天津市第一医院天津 300231 摘要:目的对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3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3年内癌症复发、病灶转移、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保持乳房良好外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并发症 乳腺癌属于一种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女性常发恶性肿瘤的10%左右,对女性健康产生极大威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乳腺疼痛、乳头改变、乳腺肿块等。近几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女性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乳腺癌发病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向于年轻化[1]。患者不仅仅要求治疗有效性,对于乳房美观效果也提出了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6例,年龄27-61岁,平均年龄(44.15±4.26)岁。观察组46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3.78±4.30)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符合早期乳腺癌标准,其中病灶位于左侧62例,右侧30例,位于外侧区72例,乳腺内侧区20例,术前未发现肿大淋巴结;TNM分期Ⅰ期58例,Ⅱ期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改良根治术治疗,具体方法为:在距离肿瘤边缘3厘米处动刀,取横月牙形切口,将电刀游离与皮瓣,切开皮肤后,清除乳腺以及胸大肌筋膜,将胸大肌之间的淋巴结清扫干净,同时注意清除腋静脉四周淋巴脂肪组织以及肩胛下方肌群筋膜,最后清洗手术创面。 观察组实施保乳手术治疗,具体方法为:实施全麻处理,使患者保持平卧位,根据患者具体肿瘤位置选择弧形或者放射状切口,将原发病灶进行局部扩大切除,切缘在肿瘤边界2厘米之外,将肿瘤及其周围正常部分完全切除,在切缘上、下、内、外、基地部、乳头部做标记,将肿瘤以及周围1-2厘米正常乳腺组织、脂肪组织进行切除,止血后,对于已经关闭的死腔不给予缝合,不做引流处理,等到血清纤维渗出之后,进行填充,缝合手术切口。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两组患者治疗结果。主要从并发生发生情况、生存人数、癌症复发、病灶转移、满意人数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对以上所得手术指标、治疗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x±s)以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42±0.14h,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x±s) 2.2两组患者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存人数、癌症复发率、病灶转移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表2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n,%)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Methods Eighty cases of AMI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and treatment groups. Both groups accepted the WHO's standard foundation treatment and PCI, whil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dditional IABP before PCI. Level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nd troponin I,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LVEDV), 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LVESV),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and 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s during 30 days were evaluated in all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level of BNP and troponin I during one week, incidence of 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s during 30 days, LVEDV , and LVESV decreased (P <0.01 or 0.05), while LVEF increased (P <0.01) in treatment group. Conclusion IABP can improve myocardial ischemia, ventricular pressure, volume load,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prognosis in AMI patients. Key words: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oponin I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黄志文,陈小卫,田丽红,吴 铿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广东湛江 524001)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UANG Zhi-wen, CHEN Xiao-wei, TIAN Li-hong, WU Keng (Cardiac Departmen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Zhanjiang 524001, China)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 2009B030801338)收稿日期:2012-01-12;修订日期:2012-04-19作者简介:黄志文(1978-),男,硕士,主治医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治疗指南已将IABP)是一种心脏循环的辅助性机械装置,其机制应用IABP 作为AMI 合并低血压、低心排出量及对药是通过增加冠状动脉灌注量来改善心肌氧供给,降物治疗无效的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的Ⅰ类推荐指[1] 低主动脉收缩压(后负荷),从而减低心脏做功,改征,故目前IABP 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伴有心源性善那些心功能受损患者的前向性血流,提高心排血休克、严重心功能不全及恶性心律失常的高危心肌量。大量动物模型实验结果表明IABP 在急性心肌梗梗死患者或严重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本研究死(AMI)中应用有益,相关临床研究数据在这一领通过观察使用IABP 治疗AMI 患者后脑钠利肽域尚相当欠缺,尤其是缺乏临床随机研究证实IABP (BNP)、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钙蛋白I ,cTnI)浓度及左的效用。尽管缺少循证医学上的有力证据,美国心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评价IABP 在AMI 的临床疗效,收集有效的临床数据进一步推广IABP 的临床应用。1 资料和方法 摘 要:目的 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AMI 患者随机分为IABP 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WHO 规定的标准基础治疗方案及PCI 治疗,IABP 组在PCI 前使用IABP 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脑利钠肽水平、肌钙蛋白I 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变化、治疗后30 d 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ABP 的使用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1周脑利钠肽及肌钙蛋白I 水平(P <0.01),缩小LVEDV 和LVESV(P <0.01或0.05),提高LVEF(P <0.01),降低30 d 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P <0.01)。结论 IABP 的使用能改善梗死后心肌缺血程度、心室压力、容量负荷和心室重构,从而改善AMI 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脑利钠肽;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 I + 中图分类号:R 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057(2012)03-0250-05DOI: 10.3969/j.issn.1005-4057.2012.03.005 250 第 30 卷第 3 期2012 年 6 月广东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V ol. 30 No. 3Jun. 2012

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

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 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见于正常人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健康人群中,至少发生一次pvc的比例在12导联ecg查出率为0.78 ~6%,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查出率为39~80%[1]。 偶发室性早搏属于良性室性早搏,多由情绪激动、烟、酒、咖啡等引起,心脏无器质性病变。这种室性早搏一般在祛除诱因之后即可消失,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2]。 一般认为有危害的室性早搏指的是有器质性心脏病变基础,如心肌病、冠心病等引起的室性早搏。它的危害多为室性早搏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因此,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肥厚、冠心病等患者,出现室性早搏时需要谨慎注意,频发性室性早搏有演变为严重心律失常、或导致心绞痛、心衰的可能。这种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还需要针对诱发原因进行治疗。而既往的观点认为,正常心脏的频发室性早搏是良性的,无需处理[2]。正因为如此,临床医生往往对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早关注较多,而对健康人群所发生的频发室性早搏的重视程度相对少。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正常心脏的频发室性早搏并非是完全良性的,也需要积极干预。 1 关于pvc诱发的心肌病样改变 2000年,chugh等报道了一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有频繁发作的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pvc后,心肌功能得到完全恢复,首次证明

pvc会诱发心肌病,其心脏征象和临床表现与扩张型心肌病一致,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omyopathy,tcm)[4]。后来又有多个临床研究证实,频发pvc可导致心脏扩大、二尖瓣返流、心胸比增大、心功能降低,且与pvc发作频度呈正相关[5,6,14~18]。2008年一个前瞻性研究,共入选108左室功能正常的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为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且室早>10个/小时,随访5年。结果显示,24小时室性早搏次数在1000次以内的有24例,在1000~10000之间的有55例,大于10000次的有29例,5年后,左室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12%、34%,研究者认为,频发的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是左室功能异常的独立预测因素[5]。另一报道,入选239例,均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右室流出道或左室流出道早搏患者,根据早搏次数分组,24小时大于20000次为高危组,5 000~20000之间为中危组,1000~5000之间为低危组,平均随访5.6年。结果显示,高危组左室射血分数(ef)明显低于其它两组,而左室舒张末直径显著增大,提示频发的室性早搏会导致正常心脏的心肌病样改变[6]。 2 pvc诱发心肌病样改变的可能机制 由于目前不易获得频发pvc动物模型,pvc引起tcm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pvc可起源于心脏多个部位,如左右室流出道、心尖部、基底部、侧壁、valsalva窦。据推测,左束支传导阻滞形态的pvc 引起的tcm可能类似于长期快速右室心尖部起搏所致心功能不全。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长期快速右室心尖部起搏可导致心室重构,

针灸推拿并用治疗失眠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针灸推拿并用治疗失眠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04T16:02:29.06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作者:冯岩 [导读] 针灸、推拿联合用于失眠治疗,疗效高、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 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新康盲人推拿新疆伊宁市 835000 摘要:目的探究失眠采取针灸、推拿并用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6例失眠患者(时间从2018.1~2019.1)为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n=63,应用针灸治疗)、乙组(n=63,应用针灸、推拿并用治疗),对疗效、安全性比较分析。结果乙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甲组82.54%,数据对比有差异性(2=5.143,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灸、推拿联合用于失眠治疗,疗效高、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针灸;推拿;失眠 失眠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指睡眠时间、质量等不能满足日间社会功能。失眠人群多表现为入睡困难、记忆力差、睡眠质量差等,对其工作、学习造成极大的干扰。生活压力的逐年提升,失眠人群数量显著增加,备受医学界的重视。虽然失眠症状并非十分严重,但如果长期失眠,则会危害人体的健康。中医学的飞速发展,在临床很多疾病治疗中均取得明显的成效。针灸、推拿均为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探究失眠采取针灸、推拿联合应用的整体疗效及安全性,在本次研究中重点对126例失眠患者分组探究,现将治疗结果整理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失眠患者共126例为参选对象,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月,纳入标准:确诊为失眠,研究详情均知晓,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合并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精神或者意识障碍患者[1]。以数字表随机法为分组原则,甲组:63例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为41:22,年龄:26~74(46.86±3.17)岁,病程:1~38(26.43±7.11)个月;乙组:共63例患者,男38例,女25例,年龄及均值:22~71岁、(47.06±3.12)岁,病程及均值:2~43(26.37±7.07)个月。统计学软件工具分析上述基线资料数据,组间对比无差异性(P >0.05),可比。 1.2治疗方法 甲组:采取针灸对该组失眠患者治疗,方法如下:选取穴位包括神门穴、太阳穴、安眠穴、内关穴、三阴交、太冲穴等,平补平泻法为原则,应用型号为 GB 2024-1994 针灸针对选取的穴位针刺,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疗程为2周。 乙组:对该组失眠患者开展针灸+推拿治疗,针灸实施与甲组一致,推拿方法如下:选取患者的印堂穴、神庭穴、百会穴、内关穴、太溪穴等穴位,以患者耐受为基准,采取点揉、按压等手法对各穴位进行推拿,1次/d,每次15~20min,疗程为2周。 1.3观察指标 疗效、安全性为观察指标,其中疗效评估标准如下:治疗2周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睡眠情况进行评估,21分为总分,显效:0~7分,有效:8~15分,无效:16~21分,治疗总有效率表示形式为(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 1.4统计学方法 软件工具SPSS25.0,用(n,%)对计数资料表示,2检验,0.05为界点,检验P<0.05,则说明存在差异性。 2结果 2.1疗效对比 治疗后效果对比,乙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甲组82.54%,数据对比有差异性(2=5.143,P<0.05),见表1。 2.2安全性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失眠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人体节律被打乱、过度忧伤、生活压力大等等。失眠的发生,会降低人们的免疫力,对患者生活、工作造成程度不一的影响,因此,需要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以改善患者不良睡眠,提高其生活质量。采取西医方法对失眠患者治疗,多采取镇痛、镇静药物治疗,虽然短时间内可以取得明显成效,使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但长期应用西医,可以产生多种负面影响,患者依赖性高,对人体健康危害性大。基于此,人们开始探究应用中医学对失眠的治疗情况。 失眠从中医学角度分析为“健忘”、“不寐”范畴,主要因气血不足、过度劳累、严重思虑等因素影响,且与脏器功能(心、肾肝等)失调、阴阳失和存在紧密关系。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以五脏为核心,人体其他功能均由五脏统领,因此,一旦五脏出现问题,则会直接影响人体其他功能出现变化。中医学中“五神”分别为神、魄、魂、意、志,五脏、五神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且各有所主,神、魄、魂、意、志五神分别对应五脏中的心、肺、肝、脾、肾,在白天五神向外界正常释放,让人可以正常思考、记忆等,在昼夜,五神则收于五脏,让各种烦杂事物摒除,促进人们正常入睡,一旦五脏失调,五神不能归,则会诱发失眠。针灸、推拿,主要通过选取与疾病有关的穴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f17575441.html,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贺耀宗 来源:《家庭医学》2005年第08期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人的一生中,几乎人人都出现过室早。但人们对室早有较多的认识误区,治疗很不规范。因此,深入了解室早,进行规范化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生通常将室早分为良性室早和恶性室早。良性室早大部分是功能性的,很多健康人也可以出现,饮酒、浓茶和咖啡,精神受刺激、精神紧张、吸烟等,是引起良性室早的常见原因。恶性室早则大部分是病理性室早,各种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低氧血症,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洋地黄中毒,以及药物影响等,均可诱发室早。值得提出的是,许多抗心律失常药也可引起室早。近年来发现,脊椎和脊神经病变,特别是脊柱骨胸1~5的错位,常会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早。因此,正确判断室早的性质和原因,对于病人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判断室早的性质一般根据两个方面:心电图的表现形态、心脏的基础病变以及病人的临床症状。但不可根据一份心电图来判断室早的性质,需要反复观察多份较长时间的心电图。因此,仔细做好临床检查很重要。一般来说,健康人的室早可以完全无症状,仅在体检时被发现,也有一部分人可以出现心悸或失重感。而有器质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衰、心绞痛,以及发生在老年人或儿童,和运动后、服用洋地黄后出现的室早,则多为病理性的,需要积极治疗。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不可把无证据的老年人室早,都归之于冠心病;也不可把无充分证据的青年人室早,都归之于心肌炎或心肌炎后遗症。实际上,大多数心脏正常人发生的室早,不论频发或偶发,也不论其复杂程度如何,多是属于良性,预后良好。 至于室早需不需要治疗,在大医院可以根据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处理方案。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 1.对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偶发室早,一般可不必治疗,予以定期观察。 2.对有明确原因者(如心衰、电解质紊乱、缺氧、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中毒等),应以治疗病因为主,不宜盲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3.对于虽为良性室早,但因病人敏感性较高,有明显不适症状者,可首先选用β-阻滞剂治疗;也可选用美西律、心律平,不应选用器官毒性较大的胺碘酮,也不应选用价格昂贵的索他洛尔。

运用生精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运用生精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目的:探讨分析运用生精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 择50例患有不育症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口服维生素E与ATP;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生精胶囊。治疗周期均为90 d,观察两组患者的精子质量标准、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精子总数改变量为(15.25±4.34)×106/ml,精子活动率改变为(18.34±5.69)%;对照组精子总数改变量为(5.47±1.35)×106/ml,精子活动率改变为(7.38±3.11)%,治疗组精子总数改变量与精子活动率改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0%,无不良反应;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8.0%,无不良反应。治疗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生精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疗效好且安全性高,推荐临床使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标签:男性不育症;生精胶囊;疗效;安全性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尤其是男性)所面对的压力也不断增大,导致患有不育症的男性逐年增加。不育症不但有损男性的身心健康,更对整个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笔者通过对男性不育症患者运用生精胶囊进行治疗,分析运用生精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患有不育症的男性患者50例,年龄23~43岁,平均(31.25±8.34)岁。选择标准:年龄在23岁以上,45岁以下,性生活正常,配偶无不孕症,未服用影响精子质量的药物,无精神疾病,未患有遗传性不育症,非从事特殊工作者(如化学、放射等类似工作),近期未服用过生精药物等[1]。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与身体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口服维生素E与ATP,服用标准为:维生素E 3次/d,30 mg/次;ATP 3次/d,10 mg/次。治疗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生精胶囊,服用标准为:生精胶囊3次/d,4片/次,其他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90 d,9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精子质量标准、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1.3 效果评价根据患者的精子质量,分成4个等级:(1)痊愈:成功致女方受孕。(2)显效:无成功致女方受孕,但精子质量经检测已符合标准。(3)有效:无成功致女方受孕,但精子质量显著提高。(4)无效:无好转迹象。通过精子总数改变量与精子活动率评价精子质量的改善。治疗组患者服用生精胶囊后,若无呕吐等其他不良反应,为安全性高,如出现呕吐等其他不良反应,为安全性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