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张氏_水疝方_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56例

张氏_水疝方_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56例

张氏_水疝方_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56例

准作为体质分类依据;同时为避免中医/证0与/体质0的混淆,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HBV携带者和轻度慢性乙型肝炎同时症状轻微即基本相当于/无证可辨0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在分组设计中,鉴于生化学与肝脏病理改变的不完全一致性,根据患者的病理学表现进行了分组,初步结果显示,浙江地区慢性HB V感染人群以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3个类型多见,而且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间的体质类型总体分布有统计学差异,无纤维化组平和质多见,且随纤维化程度的增高,气虚质、阴虚质等病理或异常体质类型出现频率明显增加。

气虚质系指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王宝珍等[5]分析13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辨证分型与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显示,不同证型之间肝组织病理分期、分级有明显差异,肝郁脾虚型S1、G2较多,瘀血阻络型S3、S4、G4较多。体质是证形成的基础,在慢性乙型肝炎一病中,气虚质可能主要参与(肝郁)脾虚证的形成,而肝郁脾虚证的肝脏炎症/纤维化较其它证型为轻,本文选取的病例总体病情偏轻,气虚质出现频率较高或许可以得到解释,但病变轻不等于疾病不进展,作为一种常见的非平和体质状态,气虚可能反映了机体免疫清除能力的相对不足,因而这些慢性HB V感染个体倾向于长期保持免疫耐受或出现并不剧烈的免疫清除过程。

阴虚质系指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其平素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肝/体阴而用阳0,肝/用0以其/阴体0为前提;肝肾/乙癸同源0,精血互生,肝藏阴血充盛须依赖肾精之滋养,反之肝血充盛,血化为精,肾精才能充满,有学者[6]调查发现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阴虚证出现频率均在90%以上,认为阴虚及其继发的血瘀是贯穿慢性HB V感染相关疾病始终的共同基本病机。从体质决定病邪从化的理论分析,阴虚体质可能正是这类疾病容易形成阴虚血瘀证的重要内因。本研究中,阴虚质随纤维化程度加重有增多趋势,表示在/无证可辨0的慢性HB V 感染人群,阴虚同样是出现肝脏组织学病变进展的重要宿主因素,提示阴虚质慢性HBV感染者尤其是携带者可能需要更早和更积极的评估与治疗。

参考文献

1庄泓,江家骥.中医体质和宿主基因与HBV慢性感染的关系.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5):270.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162.

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62.

4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

5王宝珍,刘成,薛惠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关系的探讨.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12):10.

6李瀚,毛树松,鲍罡,等.张大钊教授治疗慢性肝病中医辨证规律研究.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11):821.

(收稿:2008-06-10)

张氏/水疝方0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56例

叶志光张丽红王蓉

(深圳沙河医院#深圳518053)

1临床资料本组56例睾丸鞘膜积液患儿均符合5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6中有关水疝的诊断标准:(1)多为单侧阴囊肿块,逐渐增大,伴阴囊下坠感;(2)阴囊肿大如卵圆形,表面光滑有波动感,与阴囊皮肤不粘连,睾丸、附睾不易摸到。56例中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5岁,大多在1~3岁之间;患病单侧者44例,双侧者12例;病程5~ 10天者9例,11天~1个月者19例,1个月~3个月者15例,3个月~6个月者8例,超过6个月者5例。

2治疗方法治疗以活血利水为主,佐以健脾固肾。方药选用张氏/水疝方0,组方:桃仁、地龙、川牛膝、荆芥穗、甘草各3g,红花115g,益母草、茯苓各6g,车前子、泽泻各5g,麻黄019g(方中药量为2~3岁用量)。气虚者去荆芥加党参、黄芪各5~10g:脾肾阳虚者加干姜、肉桂各2g,白术(炒)5g;阴虚者加山茱萸3g、熟地黄5g、北沙参5g,每天1剂,水煎温服。

3治疗结果治愈(症状及阴囊肿块消失)45例,占8014%;显效(症状减轻,阴囊肿块变小)7例,占1215%;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阴囊肿块无变化)4例,占711%,总有效率为9219%。其中,疗程最短为6天,最长为50天,多数为30~40天;症状缓解时间最短为3天,最长为15天。

4体会睾丸鞘膜积液是小儿阴囊部最常见的疾患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其基本改变是鞘膜的分泌增多或吸收障碍,病因未明。本病属于中医学/水疝0、/阴肿0范畴,俗称为/水蛋0。中医认为,此病多因先天不足、脾失健运或肾气不足所致。张敏元老先生是根据古代医家张子和提出的/疝本肝经,宜通勿塞0的观点,结合前人/血不行则病水0之理论,通过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认为水疝证之积液与寒湿之邪致局部血行不畅关系密切,欲治其水,当活其血,故立活血利水之法,创立/水疝方0。方中桃仁、红花、益母草、川牛膝入肝经,活血祛瘀、疏通血脉,以利积液消除;泽泻、茯苓、车前子渗利水湿:佐以少量麻黄、荆芥穗宣通肺气,正所谓/上窍开则下窍自通0也;用地龙取其善于通络利水:甘草和中,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利水之功。然积液潴留多与脾肾阳虚、水液不得输化有关,故当积液消除之后,应给予健脾固肾之剂,亦可多食麻雀或乳鸽等温补之品以巩固疗效。本人根据张老的宝贵经验,临证加减,灵活运用,屡屡奏效,从而使不少患儿免除了手术治疗之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修回:2009-03-29)

#

250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年7月第16卷第4期July2009Vol116No14

睾丸鞘膜积液手术的过程

睾丸鞘膜积液手术的过程 睾丸,是男性的重要生殖器官,如果睾丸良好的话,不会对生育造成影响,如果睾丸发育不良的话,会给大家的生育问题造成影响的。那么,睾丸鞘膜积液该怎么办?又是如何去治疗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其睾丸鞘膜积液手术的过程的其他相关详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睾丸鞘膜积液手术是现代普遍的手术,很多患者对睾丸鞘膜积液还不是很了解,睾丸鞘膜积液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部分年龄段,睾丸鞘膜积液使精子质量低,可导致男性不育,影响男性生殖健康。 睾丸鞘膜积液手术的过程 (1)切开阴囊壁:用左手固定阴囊,稍加压使阴囊皮肤伸展,选择无血管区作纵行或横行切口,其长度视积液大小而定。切开皮肤、肉膜及各层筋膜组织,直达鞘膜壁层。

(2)分离鞘膜囊:将睾丸连同鞘膜囊用手挤向切口,用血管钳夹小纱布球或手指包以纱布沿鞘膜壁层表面与提睾肌 之间作钝性分离,直至能将鞘膜囊挤出阴囊切口外。如鞘膜囊过大,可抽去部分积液,然后再分离挤出切口外继续沿鞘膜壁层广泛分离,并向上游离一小段精索。 (3)切开鞘膜囊:用2把血管钳于无血管区提起鞘膜囊壁层,于其前壁切开,吸尽液体。纵行剪开鞘膜囊,扩大切口。检查睾丸附睾有否病变,并沿鞘膜腔向上探查腹膜鞘状突是否与腹腔相通。如不交通,则按睾丸鞘膜积液处理。 (4)切除鞘膜:用剪刀在距睾丸附睾边缘1.5~2.0cm 处剪去多余的鞘膜,边缘彻底止血。将残余鞘膜壁翻转至睾丸附睾后面,用细丝线间断或连续缝合。将睾丸下方残余之鞘膜缝合固定于其后方的肉膜处,以防止精索扭转。 (5)放置引流,缝合切口:仔细检查手术野,彻底止血,将睾丸还纳于阴囊内。在切口下端或阴囊底部另作一小切口,放置橡皮片引流。用细丝线间断缝合阴囊肉膜,垂直褥式缝合阴

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是指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当鞘膜本身或睾丸、附睾等发生病变时,液体的分泌与吸收失去平衡,形成鞘膜积液。鞘膜内如长期积液、内压增高,可影响睾丸的血运和温度调节,引起患侧睾丸萎缩。 ———致病因素:正常胎儿发育早期,睾丸在腹膜后,7~9月时睾丸经腹股沟管下降到阴囊,而伴随睾丸下降的腹膜鞘状突闭锁,形成纤维索带,睾丸部分的鞘突则形成囊状的睾丸固有鞘膜。正常情况下腔内仅有渗出与吸收平衡的少量液体,而当鞘膜邻近器官出现病理的改变如炎症、肿瘤、外伤、寄生虫病等时,就造成渗出与吸收功能失去平衡,或者腹膜鞘突闭锁不全,腹腔的液体往返进出于鞘膜腔,从而形成睾丸鞘膜积液。 ———发病机制: 1、原发性:其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由于鞘膜分泌增加、吸收减少,可能是由于未发现的或已愈合的睾丸附睾炎引起。也是与先天因素,如鞘膜腔淋巴管系统存在缺陷,也病程进展缓慢。 2、继发性:有原发疾病,如急性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创伤、疝修补、阴囊手术后或继发于高热、心衰、腹腔积液等全身症状时,表现为急性鞘膜积液。慢性鞘膜积液见于睾丸附睾炎症、梅毒、结核及肿瘤等。造成鞘膜分泌增加而积液。在热带和我国的南方,通常因丝虫病或血吸虫病引起的鞘膜积液。婴儿型鞘膜积液与其淋巴系统发育较迟有关,当鞘膜的淋巴系统发育完善落后,积液可自行吸收。 ———临床表现:以一侧多见,阴囊内有囊性肿块,呈慢性无痛性逐渐增大。少量积液可无症状;当积液量逐渐增多,患侧阴囊可有下坠感、牵拉感或胀痛。若积液巨大,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性生活和行走。 1、睾丸鞘膜积液:睾丸鞘膜腔内有较多积液,呈卵圆形或球形,表面光滑,有囊性感,无压痛,睾丸与附睾触摸不清,透光试验阳性。 2、精索鞘膜积液:囊性积液位于阴囊内睾丸上方或腹股沟内,呈椭圆形或梭形,表面光滑,随精索移动,透光试验阳性,下方可触及睾丸与附睾。 3、混合型鞘膜积液:睾丸与精索鞘膜积液同时存在,互不交通,可并发腹股沟疝或睾丸未降等。 4、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鞘状突在内环处闭合,精索处未闭合,与睾丸鞘膜腔相通,外观多呈梨形,位于阴囊内,睾丸与附睾触摸不清,外环口因受压扩大,但与腹腔不相通。 5、交通性鞘膜积液:积液量与体位有关,平卧位积液量减少或消失,站立位时增多,可触及睾丸和附睾,透光试验阳性。若鞘状突与腹腔的通道较大,场管或大网膜可进入鞘膜突出现腹股沟斜疝。 睾丸鞘膜积液:是围绕睾丸的鞘膜腔内液体积聚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病变,本病可见于各种年龄,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临床上按鞘膜积液所在部位及鞘膜突闭锁程度,把鞘膜积液分为四种类型:阳性睾丸鞘膜积液、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精阜睾丸鞘膜积液、混合型睾丸鞘膜积液。睾丸由腹膜后下降至阴囊时,腹膜随之下降,成为睾丸鞘膜。包绕睾丸副睾的鞘膜为鞘膜脏层,其外尚有一层为鞘膜壁层。两层之间仅有很少量液体。随睾丸下降的鞘突则在出生后完全闭合,成为条索状物。若鞘突完全未闭合,腹腔内液体(腹水)可沿其未闭合的管腔流至睾丸周围或停留于精索某一段上,形成鞘膜积液称为先天性或交通性鞘膜积液。睾丸固有鞘膜两层间积有过多液体,则为睾丸鞘膜积液。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阴囊内有囊性肿块,积液量少时无非凡不适,相反量较多时于竖立位时牵引精索引起钝痛和睾热感,严重者,可影响排尿及正常的日常生活,如巨大睾丸鞘膜积液。 ———病理生理:在正常情况下鞘膜囊壁有分泌和吸收浆液的功能,并使其容量保持稳定。若鞘膜本身及周围器官或组织发生病变,使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失衡时,则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本症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原发性睾丸鞘膜积液的阴囊皮肤正常,张力较大,可透光。如鞘膜张力不大,比较柔软,应想到可能为继发性鞘膜积液,应警惕睾丸、附睾存在病变,如结核、梅毒、炎性病变、肿瘤及丝虫病等。鞘膜积液表现为阴囊或精索部位囊性肿物,一般无不适感,大小可有很大差异,多数为卵圆形。先天性鞘膜积液在平卧时,挤压积液可以使之逐渐缩小甚至完全消失,鞘膜积液多数为单侧性。 *、鞘膜积液多为浆液性,即单纯性,也继发于外伤、炎症、扭转、肿瘤等。 ———临床表现:睾丸鞘膜积液临床上表现为阴囊囊性肿物,两侧睾丸大小不一样,从肿物特性上看,鞘膜积液大致可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两类:前者肿物时大时小,多在睡眠或用手压时变小,甚至消失,但醒后下地玩时或加压的手放松后肿物又恢复原状;非交通性鞘膜积液的肿物大小不变或慢慢增大,用手触诊时感觉较硬,加压时亦不缩小。不严重的睾丸鞘膜积液可不影响生育能力,但严重时的鞘膜积液可使阴茎隐入阴囊皮肤之中,影响正常性生活。此外,由于液体长期压迫睾丸会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睾丸功能障碍,影响生育能力。继发性的睾丸鞘膜积液对生育力的影响,则取决于原发疾病的情况。 *、鞘膜积液和腹股沟斜疝很相似,而且又出现在同一部位,所以家长常把鞘膜积液误认为腹股沟斜疝,其实,可以通过透光试验鉴别。阴囊皮肤较薄,肌肉也菲薄,组织较疏松,轻易透过光线,若将手电筒从阴囊下面照射阴囊,可在阴囊表面看到皮肤及阴囊内组织呈鲜红色,睾丸呈黑色阴影,这称作“透光试验”。由于鞘膜积液囊内是液体,也是透光的,所以电筒照后,光线能透过囊肿,阴囊皮肤仍呈鲜红色,称为透光试验阳性;而腹股沟斜疝,疝囊内是肠管,内有混浊肠内容物,就不易透光,肿物发暗,即透光试验阴性。此外,鞘膜积液肿物变小时没有腹股沟斜疝变小“咕咕”样肠内气鸣声。

睾丸鞘膜积液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睾丸鞘膜积液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睾丸鞘膜积液是由于鞘膜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平衡失调所致,使鞘膜囊内积液增加,压力增高,鞘膜增厚,阴囊内局部温度调节机制发生障碍,从而影响睾丸的血液循环,导致睾丸逐渐萎缩。 一、睾丸鞘膜积液的诊断 睾丸鞘膜积液的诊断并不困难。主要表现为阴囊内肿块逐渐增大,较大时有下坠感或牵拉痛。巨大鞘膜积液往往使阴茎内陷,影响行动、排尿及性生活。 睾丸鞘膜积液患者体检时可发现阴囊肿块呈球形或梨形,有弹性,表面光滑,肿块透光试验为阳性,但如鞘膜增厚、或积液混浊则可能透光试验为阴性。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为先天性鞘膜积液中的一种,因此在小儿需与精索鞘膜积液、精索睾丸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相鉴别。而在成人则需与腹股沟斜疝、睾丸肿瘤、阴囊血肿等相鉴别。 二、睾丸鞘膜积液的检查 睾丸鞘膜积液检查:睾丸鞘膜积水和精索鞘膜积水一般为球形或卵园形。婴儿型鞘膜积水呈梨型,在腹股沟处逐渐变细。交通性鞘膜积水呈球形或梨形,平卧时可缩小或消失。有时交通孔道很小,长时间卧床才能略微缩小,所以轻易误诊为婴儿型鞘膜积水或睾丸鞘膜积水。包块表面光滑、有弹性、呈囊样感,张力小者可有波动感。 三、睾丸鞘膜积液与其它疾病的的鉴别诊断 鞘膜积液主要与腹股沟斜疝和睾丸肿瘤鉴别。 交通性鞘膜积液和腹股沟斜疝的形成和解剖关系是一样的。惟因疝囊内容物不同而诊断各异。病人站立时如见包块沿腹股沟管迅速突出,有时可见肠型或有肠鸣,则为疝。检查时其中可触及肠管。外环处精索粗大。交通性鞘膜积液则阴囊逐渐增大,腹股沟管无明显包块突出,精索不粗大。做透光试验时,要注意婴儿的肠管菲薄,虽然是疝,其透光仍为阳性。要致细致检查,不可贸然进行穿刺,以免误伤肠管。鉴别是否精索鞘膜积液应检查包块上端的精索是否粗大。若粗大则包块与腹腔相连,则为疝。不粗则可能为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时,包块占有一侧阴囊的全部。不能再摸到睾丸。而疝除疝内容物外尚可摸到睾丸。 睾丸肿瘤的特点是重而硬。可以有少量的鞘膜积液,B超检查可见肿块为实质性。在检查时,除体会包块重硬外,若在包块之后外方摸到副睾,则为肿瘤。若无副睾则可能是睾丸鞘膜积液。透光试验肿瘤为阴性。但厚壁的鞘膜积液也可以不透光。可进行穿刺以明确诊断。

五苓散加味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7例

五苓散加味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7例 关键词五苓散加味睾丸鞘膜积液 近年来,笔者采用五苓散加味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于下。 1 一般资料 经治7例病儿,其中2岁以下6例,5岁1例;5例为1侧性,2例为双侧发病。诊断除依据临床表现外,并通过睾丸透光试验阳性。中医辨证多属脾虚湿蕴。 2 治疗方法 五苓散加味:桂枝3~6g,苍术、白术、猪苓、茯苓、泽泻各6~10g,苏叶5~10g。水煎150~200ml,分4次服。并结合外治法:公丁香焙干、研末,过100目筛取细末,每次2g,敷脐,胶布固定,每3天换药1次。疗程4周。 3 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鞘膜积液逐步吸收,肿胀消退,未见复发。 4 体会 本病中医称“水疝”,病因病机为小儿素体脾虚,津液输布失司,水湿内聚,下注阴器所致。五苓散中桂枝通阳化气,促使津液输布;苍白术健脾助运,化湿利水;猪茯苓、泽泻利尿渗湿。现代研究亦证实五苓散有促进血液循环、利尿等作用。更益苏叶,性味辛温,加强桂枝之温阳化气利水功效。公丁香味辛性温,外敷脐部(神阙穴),温煦脾胃阳气,并能通十二经络,促进水液代谢。内外并治,可以增强疗效,使小儿避免手术治疗的痛苦,值得提倡和应用。 睾丸鞘膜积液:阴囊坠胀感和行动不梗。阴囊内有块,表面光滑,有囊性感。咳嗽时局部无冲动感,透光试验阳性。 方1 [药物组成] 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桂枝10克,车前子(包)10克,小茴香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槟榔10克,乌药10克,荔枝核30克,橘核30克。 [适应证]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 用法 ]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对匀,早晚分服,每日一剂。 方2 [药物组成] 小茴香5克,乌药9克,青皮9克,川楝子9克,鱼腥草20克,黄芪20克,车前子(包)9克,防己8克。 [适应证] 小儿宰九鞘膜积液。 [ 用法 ] 水煎,饭前温服,每日1剂。 方3 [药物组成] 甘遂10克,昆布10克,枳壳10克,赤芍10克。 [适应证]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小儿鞘膜积液

泌尿外科常见病小儿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hydrocele)是小儿最常见的疾患之—。在小儿外科门诊,因鞘膜积液就诊的病儿多于腹股沟斜疝。主要是2岁以内小儿,单侧多见。鞘膜积液因腹膜鞘状突闭合不全所致,可有不同的临床类型。 【临床类型】 1.精索鞘膜积液多见。在病儿腹股沟外环或阴囊上方有长圆形肿物,有张力感。肿物约元宵至鸡蛋大小,透光试验阳性。肿物加压时无变化,患病过程小,短时间内(数周至数月)肿物大小亦大变化。睾丸位于肿物之下方。B超在精索区可见长圆形无回声囊,边界清晰。 精索鞘膜积液 2.交通性精索鞘膜积液比较多见,肿物位置与精索鞘膜积液相同,但持续缓慢压迫肿物时可变小,平素肿物时大时小或时有时无,透光试验阳性。B超探及积液囊上通腹腔。

交通性鞘膜积液 3.睾丸鞘膜积液比较多见,肿物位于阴囊内,肿物体积有时较大,直径超过5cm。透光试验阳性,睾丸大多触不清,缓慢持续压迫肿物时无变化,平素肿物大小变化不大,似有时缓慢长大。B超显示阴囊内睾丸周围无回声区。 睾丸鞘膜积液 4.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多见。肿物的位置与睾丸鞘膜积液相同,但持续缓慢压迫肿物时,肿物可缓慢变小或立即变小,平素肿物时大时小或时有时无,透光试验阳性。B越显示积液囊上通腹腔,下到睾丸鞘膜。 5.精索睾丸鞘膜积液不太多见,肿物呈长圆形,体积较大,占据外环到阴囊底部的整个部位。

精索睾丸鞘膜积液 除上述情况外,部分病儿尚可合并腹股沟斜疝。典型表现是:阴囊或精索部位有透光肿物,而肿物上端另有可复性带肠鸣音之肿物。少部分交通鞘膜积液的病例,随病情发展(如病儿有便秘、慢性咳嗽等使腹压增高的疾患),亦出现腹腔股沟斜疝征象,导致同一病儿前后诊断不一致的现象。 还有少部分病儿,在阴囊或精索外伤后或附睾睾丸炎后出现鞘膜积液(也有可能病儿原患轻度鞘膜积液,局部受伤或炎症后刺激增大)。此外,鞘膜积液有时还发生继发感染(局部疼痛、触痛、皮温增高及病儿发热)和内出血(局部疼病、阴囊皮肤颜色发青、肿物穿刺有血性液)。部分患肾病、腹腔巨大囊性淋巴管瘤和重度腹水的病儿,也可以出现双侧鞘膜积液及阴囊皮肤水肿,而且阴囊肿物体积往往较大。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诊断大多无困难,肿物特有位置透光试验阳性是主要的诊断线索。有时需B超协诊,如鞘膜积液合并内出血,或鞘膜积液合并疝。 鞘膜积液特别是交通性鞘膜积液易与腹股沟斜疝相混淆,通过透光试验、局部肿物是囊性感还是为肠内容、局部肿物骤然还纳还是缓慢变小等加以区别,新生儿和小婴儿腹股沟斜疝嵌顿与鞘膜积液鉴别困难,经肛门腹部双合诊、B超检查和肿物穿刺有助于鉴别。睾丸肿瘤的鉴别主要靠B超和透光试验。腹膜后淋巴管瘤可经B超检查除外,后者肿物常为多囊样改变,且肿物连至腹膜后。 【治疗】

疝气(鞘膜积液)症状与验方

简介 鞘膜积液 由睾丸下降时鞘状突的腹膜衍生来的鞘膜具有分泌功能,鞘膜的浆膜面可分泌液体,其可通过精索内 静脉和淋巴系统以恒定的速度吸收,当分泌增加或吸收减少时,鞘膜囊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 囊肿者,则称之为鞘膜积液。先天性鞘膜积液系鞘状突未闭而引起,鞘状突在不同部位的闭合不全,可 形成各种类型的鞘膜积液。有时可伴有可们及的腹股沟疝,不论疝是否存在,均有疝形成的潜在因素。 诊断 鞘膜积液多数发生在—侧,主要表现为阴囊内或腹股沟区有一囊性肿块。少量鞘膜积液无不适症状, 常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积液量较多者常感到阴囊下垂、发胀、精索牵引痛等。巨大睾丸鞘膜积液时, 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与性生活,步行和劳动亦不方便。交通性鞘膜积液、站立时阴囊肿大。平卧 后托起阴囊,积液逐渐流入腹腔,囊肿缩小或消失。B超状态下的鞘膜积液临床表现鞘膜积液患者透光试验阳性。鞘膜积液应与膜股沟斜疝和睾丸肿瘤相鉴别,在临床诊断过程中 尤应注意有无腹股沟疝合并存在。鞘膜积液,中医学称为"水疝"。临床表现为阴囊的一侧或两侧肿 大如水晶、不红不热、下控睾丸、上引小腹、瘙痒流水或寒湿之邪、久郁化热,亦可见阴囊红肿、小便 短赤等证。多因厥阴肝经之脉不得疏利,复受寒湿或湿热郁结所致。

小儿疝气 小儿腹股沟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吸收功能 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生殖系统 的正常发育。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大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 疝气嵌顿,引起腹部剧痛以及肠梗阻、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不及时处理还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小 儿疝气应该及早进行彻底治疗。现在疝气医院划分到普外科,去了医院就建议手术,所以很多患者没有 更好的认识疝气病情,走入治疗误区。 编辑本段病因病理

鞘膜积液(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鞘膜积液(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鞘膜积液是指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当鞘膜本身或睾丸、附睾等发生病变时,液体的分泌与吸收失去平衡,形成鞘膜积液。鞘膜内如长期积液、内压增高,可影响睾丸的血运和温度调节,引起患侧睾丸萎缩。根据鞘状突闭合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混合型鞘膜积液、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交通性鞘膜积液等五种类型。 二病因鞘膜积液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病因不清,病程缓慢,可能与创伤和炎症有关。继发者则有原发疾病,如急性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创伤、疝修补、阴囊手术后或继发于高热、心衰、腹腔积液等全身症状时,表现为急性鞘膜积液。慢性鞘膜积液见于睾丸附睾炎症、梅毒、结核及肿瘤等。在热带和我国的南方,通常因丝虫病或血吸虫病引起的鞘膜积液。婴儿型鞘膜积液与其淋巴系统发育较迟有关,当鞘膜的淋巴系统发育完善落后,积液可自行吸收。 三临床表现鞘膜积液的临床表现以一侧多见,阴囊内有囊性肿块,呈慢性无痛性逐渐增大。少量积液可无症状;当积液量逐渐增多,患侧阴囊可有下坠感、牵拉感或胀痛。若积液巨大,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性生活和行走。 鞘膜积液查体时,类型不同,表现各异: 1.睾丸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腔内有较多积液,呈卵圆形或球形,表面光滑,有囊性感,无压痛,睾丸与附睾触摸不清,透光试验阳性。 2.精索鞘膜积液 囊性积液位于阴囊内睾丸上方或腹股沟内,呈椭圆形或梭形,表面光滑,随精索移动,透光试验阳性,下方可触及睾丸与附睾。 3.混合型鞘膜积液 睾丸与精索鞘膜积液同时存在,互不交通,可并发腹股沟疝或睾丸未降等。 4.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 鞘状突在内环处闭合,精索处未闭合,与睾丸鞘膜腔相通,外观多呈梨形,位于阴囊内,睾丸与附睾触摸不清,外环口因受压扩大,但与腹腔不相通。

水疝汤治疗睾丸鞘膜积液70例

现代医学认为,前列腺出现炎症时,腺管炎性阻塞,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出现纤维化,前列腺被膜平滑肌收缩乏力,盆底肌群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相关症候群。在治疗时就应改善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环,疏通由于炎症破坏所造成的腺管阻塞,以利于前列腺液的排出。虽然致炎物质是由致病微生物造成的,但疏通腺管、引流腺液远比抗菌消炎重要。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2],活血化瘀药具有良好的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抗缺氧、抗凝、抗纤维化作用,能改善前列腺的微循环,解除炎性病灶梗阻,促进炎性分泌物的排泄和增生灶的转化。 综上所述,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切中祖国医学关于本病的发病机理,符合现代医学药理研究的结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陈可冀,等.实用血瘀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450 (收稿日期2004-06-20) 水疝汤治疗睾丸鞘膜积液70例 周和平 成都市中医医院(成都610017) 提要:目的:寻找睾丸鞘膜积液中医药治疗有效途径。方法:对睾丸鞘膜积液70例采用水疝汤治疗。结果:水疝汤治疗总效率92%。结论:提示本方能健脾补肾,疏肝散寒利水;中医药治疗睾丸鞘膜积液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睾丸鞘膜积液中医药治疗水疝汤 睾丸鞘膜积液是生殖系统疾病之一,中医称为/水疝0,是睾丸鞘膜囊内液体积聚过多而形成的囊性病变,为小儿临床常见病,西医主张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因不耐手术之苦而转中医治疗。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水疝汤治疗本病7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人。70例患者中,3~5岁21例, 6~10岁39例,11~15岁10例。其中最大15岁,最小3岁,病程3天~4月。全部病例均符合5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6中有关水疝诊断标准:(1)多为单侧阴囊肿块,逐渐增大,伴阴囊下坠感;(2)阴囊肿大如卵,表面光滑有波动感,与阴囊皮肤不粘连,睾丸、附睾不易摸到。 2治疗方法 水疝汤组成:党参、黄芪各20g,山茱萸、泽泻、巴戟天、茯苓各10g,青皮、柴胡、小茴、苏梗、吴茱萸各6g,白术、淮山、车前仁各15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3治疗结果 311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 312治疗结果本组70例中,治愈44例,占6219%;有效21例,占30%;无效5例,占711%。总有效率为9219%。本组用药最少者10剂,最多者30剂。4典型病例 陈@@,男,10岁。1995年3月15日因左侧阴囊逐渐肿大1月就诊。患儿阴囊有下坠感,肿物大小不随体位变化,伴形体瘦小,面色无华,头发稀疏,纳食不佳。查体:左侧阴囊内可触及4cm@3cm大小圆形肿物,质软,光滑,无压痛,囊性感明显,睾丸及附睾均未触及,透光试验阳性。B超示局部有液性暗区。经某医院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中医辨证为水疝,给服水疝汤10剂后,患儿左侧阴囊肿块消失,两侧阴囊已对称,大小软硬正常,透光试验阴性,复查B超正常。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5讨论 睾丸鞘膜积液属中医/水疝0范畴,本病病变在阴囊,为肝经所系。小儿脏腑娇嫩,脾虚健运失司,水湿内生,流注阴囊;小儿肾气未充,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流蓄囊中;小儿肝木未旺,肝之疏泄障碍,气化不利,水湿不化,积聚阴囊;小儿卫外功能未固,易感寒湿之邪,以至寒湿凝滞,聚于阴器而发生/水疝0之症,故立健脾补肾、疏肝散寒、利水之法,用自拟水疝汤治疗。方中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使津液输布正常;巴戟天、山茱萸、淮山补益肾气,使肾能气化,减少鞘膜间的渗出;苏梗、青皮、柴胡疏肝理气;小茴、吴茱萸入肝经,温经散寒;泽泻、茯苓、车前仁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诸药。因本方具有健脾补肾、疏肝散寒、利水之功,故对治疗/水疝0有效。 (收稿日期2004-06-11) 四川中医2004年第22卷第10期46Jour nal of Sichuan of T radit ional Chinese M edicine Vol122,No110,2004

鞘膜积液的危害

鞘膜积液的症状的危害 鞘膜积液是什么?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相信这个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病,其实它是睾丸在腹膜后下降时,下腹部腹膜形成一突起经腹膜沟管进入阴囊,即形成鞘状突,鞘状突为一双层腹膜构成的盲袋,一面紧贴睾丸和精索,婴儿出生前后除紧贴睾丸的鞘膜形成固有的鞘膜腔外,其余鞘膜均闭合,若闭合不全则形成鞘膜积液。绝大部分的鞘膜积液都是先天性的。 家长们不懂这种疾病,甚至可以说听都没听说过,对于家长来说最好可了解相应的鞘膜积液的症状,这样好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情况,下面远东妇儿科医院外科专家为家长们简单的介绍一下。 鞘膜积液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原发性鞘膜积液,体积小,囊内压力不高,无感染时一般无自觉症状,因而长期存在而不就医。囊内压力增高时可出现胀疼、牵拉或下坠感。液量多、体积大的鞘膜积液于立位或运动时出现牵拉感或坠胀痛,影响行动。 2、急性感染性鞘膜积液局部剧痛,并可牵拉腹股沟区或下腹部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又因局部肿块压痛不能还纳,如果在不是正规的男性专科医院诊断,可误诊为腹股沟斜疝嵌顿。 3、鞘膜积液的主要体征为阴囊囊性肿块,表面多光滑,柔软有波动,无压痛。阴囊皮肤多正常,有炎症时可有阴囊水肿和压痛。 4、鞘膜积液的类型不同,肿块的位置和形态亦有异。睾丸鞘膜积液肿块多呈圆形,不易扪及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呈长圆形或圆形,位于睾丸上方至腹股沟内环区,酷似两个睾丸,牵拉睾丸可随之活动。使病人有情绪波动、烦躁、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 鞘膜积液的危害有哪些? 小儿鞘膜积液可以说是常见的生殖器感染的疾病之一,说到生殖器感染相信家长们心理也会有一丝担忧,这种疾病会给患者在生活上或者是工作上带来极大的困扰,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鞘膜积液的危害。鞘膜积液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述危害: 危害一、鞘膜积液影响男人性生活 鞘膜积液影响男人性生活主要体现在:睾丸鞘膜积液过大,阴茎被阴囊皮肤包绕,不利于正常性交。 危害二、鞘膜积液可能会导致不育 鞘膜积液导致不育,由于鞘膜积液容易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最终导致不育。

鞘膜积液护理常规

鞘膜积液护理常规 (一)定义 睾丸鞘膜积液是指睾丸固有鞘膜两层间积有过多液体,鞘膜积液多数均无明显的病因,称为原发性鞘膜积液。其发生和发展都较缓慢,病人可无症状。由于阴囊的外伤,睾丸和副睾的炎症或肿瘤以及丝虫病所引起的鞘膜积液,称为继发性鞘膜积液。它常具有原发病灶的症状。 (二)临床表现 1、一侧阴囊内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 2、阴囊肿大 3、阴囊坠胀痛 4、鞘膜积水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患儿抵抗力呼吸道感染低有关。 2、知识缺乏——缺少疾病相关知识。 3、焦虑与恐惧——与患儿家属紧张及缺乏相关知识有关。 4、低效呼吸形态——与手术麻醉有关。 5、舒适的改变——与伤口疼痛有关。 6、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手术禁食有关。 (四)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 2、伤口情况 3、心理状况 (五)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进行各种生化检查及心电图,胸透,凝血功能检查,了解身体状况。(2)做好皮肤准备,剃净体毛,清洗外阴部。 (3)嘱病人注意休息,预防感冒。 2、术后护理 (1)饮食护理:待肛门排气后开始进易消化,维生素丰富,高蛋白的食物。

(2)体位: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卧床期间可做深呼吸和下肢活动。 (3)预防出血:避免伤口缝线断裂,脱落。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消除其心中的顾虑。积极有效的术前宣教可消除病人及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之能积极配合手术。护士要服务热情贴切,消除患儿内心的恐惧,鼓励患儿积极配合。 2、健康指导 (1)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预防感染,如有污染,及时通知医务人员。(2)如有阴囊红肿、肿胀,不必惊慌,垫高阴囊,术后会逐渐消退。 3、出院指导 (1)避免剧烈活动,卧床休息,预防呼吸道感染。 (2)合理饮食,多食含膳食纤维的饮食,避免大便干燥,影响切口愈合。 4、健康促进 (1)注意休息,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 (2)3个月内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3)预防感冒预防感染。

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

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 (2010版) 一、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N43.301)。 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CM-3:6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2.超声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符合手术适应症。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3.301睾丸鞘膜积液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甲胎蛋白(AFP)测定、性激素测定等。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2.手术方式:睾丸鞘膜翻转术或睾丸鞘膜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 1.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 (1)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2)止痛药物。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伤口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鞘膜积液的中医治疗方法

鞘膜积液的中医治疗方法 鞘膜积液是当睾丸鞘膜囊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囊肿者,或鞘膜闭合仅有积液时称为鞘膜积液,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单侧阴囊内肿块逐渐增大,不红不热,无痛感,皮肤光滑,肿块较大者,则有阴囊下坠感,过大时甚至影响行走,并使阴茎陷入皮肤之内,以致排 尿及性交发生困难,本病相当于中医学‘水疝”等范围,多则儿童、青少年患者,发于婴幼 儿者多因先天禀赋薄弱,发于成年人者或因肝经湿热留恋不解、下注阴囊而成,或由脾肾阳虚、气化不利、水湿内停而发;亦有因外伤血淤阻络,水液不行,停积为患。 【治疗方法】 (1)艾灸疗法 取艾条灸三阴交穴,每次20分钟。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2)敷贴疗法 母丁香40克,研成极细粉。将患儿肚脐及其周围洗净擦干,在脐眼神阙穴放入药粉2克高出皮肤2毫米,以纱布固定。隔2日换药1次,20日为1个疗程。 (3)加味四苓汤 【组成】猪苓、茯苓、泽泻各10克.肉桂5克,荔枝核15克,橘核、川楝子,吴萸、茴香各5克,草薢15克,海藻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疏肝理气,温阳利水。 【用途】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属寒滞肝脉,肝郁乘脾,脾失健运,水湿下注阴囊而成者。 【用法】口服,每日l剂。 (3)萹蓄薏苡仁煎 【组成】萹蓄草、生薏苡仁各3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利湿.行水消肿。 【用途】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属脾虚湿热型。症见阴囊肿 胀,甚者囊大如斗,皮色光亮,触之不痛或稍有疼痛,舌质正常、苔微黄腻,脉滑数。实验 室检查:透光试验阳性。 【用法】口服,每日l剂。 (4)加味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12克,桂枝、白术各9克,甘草6克,桃仁、红花、昆布、海藻、荔枝核、 川楝子各10克o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温化蠲饮,活血通络。 【用途】适用于睾丸鞘胺积液,属阳虚寒湿内停型.症见阴囊肿大,形寒肢冷,舌苔白滑, 脉弦滑。透光试验阳性。 【用法】口服,每口1剂。 (5)金钮头场 【组成】金钮头、赤小豆、土茯苓25克,荔枝核8克。

鞘膜积液的护理

鞘膜积液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的全身情况:一般情况、年龄、营养状况、智力、认知能力等。 2、观察阴囊囊性包块情况,行睾丸触诊等。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向患儿家属说明术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 2、告知患儿的家属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进展,消除其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照顾好患儿,避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以免延迟手术。 4、观察患儿下腹部和阴囊皮肤情况,注意有无湿疹、溃疡和感染情况。 5、术前 1 日洗澡以清洗阴囊皮肤皱褶内污物,减少术后感染机会。 (二)术后护理 1、休息与活动:去枕平卧 6 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术后一日可下床活动,避免剧烈活动。 2、饮食护理:术后 6 小时可进食流质饮食,第 2 天进易消化﹑富含纤维素高的饮食,注意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 3、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儿神志、心率、呼吸的变化,及时清除呼吸道

分泌物,患儿在全麻复苏前常出现躁动不安、幻觉等症状,应对患儿实施保护性约束、如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舌后坠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及麻醉师,积极配合抢救。立即给氧,遵医嘱给予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可拉明等药物,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将患儿转 ICU 监护治疗。 (2)术后阴囊局部情况的观察和护理:仔细观察阴囊切口敷料渗出情况,保持会阴部敷料清洁干燥。敷料如有渗湿应及时更换。 (3)切口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和营养支持,增强患儿体质,促进伤口愈合 (4)观察体温波动情况,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鼓励患儿多饮水。若出现低热属术后切口吸收热,给予头部冷敷;如为高热则及时给予物理及药物降温,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5)酌情给予预防感染及止血输液治疗,应掌握好输液顺序和速度,保持输液通畅,及时完成每天的输液总量,尽量为患儿使用留置针,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避免引发剧烈哭吵。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术后三天揭去伤口敷贴。 2、术后 3 个月内不宜剧烈活动,防止已愈合切口裂开。 四、注意事项 1、患儿保持愉快的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局部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2、注意观察阴囊和睾丸的发育情况,如果伤口疼痛或肿胀,阴囊红肿加剧,应速来医院就诊。

睾丸鞘膜积液临床护理相关知识

鞘膜积液的护理 一、鞘膜积液的综述 ●部位:腹部 ●科室:泌尿外科男科 ●症状:阴囊肿大鞘膜积水一侧阴囊内逐渐增加的无痛性肿块 二、鞘膜积液的病因 ●发病原因: ●先天性鞘膜积液的病因是胎儿出生之前,鞘状突管在不同的部位闭合不全所导致。腹腔液经闭合异 常的鞘状突管在某一水平积聚,形成各种类型的鞘膜积液。 ●发病机制: ●1、积液由鞘膜壁层分泌,腔壁吸收,当分泌量大于回吸收量时就产生鞘膜积液。先天性鞘膜积液 囊壁菲薄、光滑而柔软,与周围组织层次清晰易分离,呈卵圆形半透明状。小儿鞘膜积液几乎都有未闭的鞘状突管与腹腔相通。鞘状突管直径一般为2mm左右,较粗者可达5mm。 ●发病机制: ●2、病程较长者其鞘膜囊壁明显增厚,但囊壁厚薄均匀,可有多个小结节假瘤样改变,甚至出现钙 化,与邻近组织粘连。如鞘状突管可容肠管进入时,则形成腹股沟斜疝。 ●3、积液一般为黄色、清亮、无味的渗出液。液体中含有电解质、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单核细胞 和淋巴细胞。比重为1.010~1.025,白蛋白含量在3~6g/dl。鞘膜积液量少则10ml以下,多可达300ml以上。如积液量较多、病程长,可压迫睾丸及精索,影响睾丸血液循环,并伴有间质水肿及曲细精管的变化,最终可导致睾丸萎缩。 三、鞘膜积液的分类 ●根据鞘状突管闭合异常的部位,将鞘膜积液分为如下3类: ● 1.精索鞘膜积液鞘状突两端闭塞,中间段即精索部局限积液,一般不与腹腔相通,但常并发其头 侧端的鞘状突未闭塞。 ● 2.睾丸鞘膜积液正常情况下,睾丸鞘膜囊内仅有少量浆液。如液体聚积增多,则形成睾丸鞘膜积 液。 ● 3.交通性鞘膜积液鞘状突未闭塞,完全开放,腹腔液体随体位流动。与腹股沟斜疝不同之处在于 鞘膜囊与腹腔间通路狭小,肠襻不能进入。女孩鞘状突管闭合不全出现囊肿时,称为圆韧带囊肿,即Nuck囊肿。 四、鞘膜积液的症状 ●阴囊肿大:是指阴囊皮肤及其内含物(鞘膜、睾丸、附睾和精索)有病变,或腹腔内容物有病变。 ●鞘膜积水:是指正常睾丸鞘膜囊内有少量液体(2-3ml),共润滑、保护睾丸用。如果液体过多即为 鞘膜积液。 ●一侧阴囊内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触之光滑,囊性,透光性试验阳性,可资诊断。但是若伴有炎 症、出血等透光试验为阴性。 五、术前护理问题 P1 上呼吸道感染与患儿抵抗力低有关 I1 a.合理喂养,加强营养 b.注意保暖 c.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 d.减少陪护和探视 e.尽量避免患儿串病房和外出活动 六、术前护理问题 P2 知识缺乏缺乏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睾丸鞘膜积液病历

确山县盘龙镇卫生院住院病历科别:外科病房:4 床号:6床 门诊号: 住院号:91802 外科住院病历(第 1 次)过敏史:无 姓名:王拴住性别:男年龄:61岁籍贯:河南省确山市县 职业:农民婚配:已婚民族:汉族入院日期:2014-12-08 08:00 现在住址:普会寺乡张营村后孙庄邮编:463200 病史采取日期:2014-12-08 08:10 联系人姓名:高焕与患者关系:夫妻病史叙述者:本人 联系人住址:同上电话: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发现左侧阴囊包块半年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阴囊较右侧大,表面皮肤无异常改变,用手触摸睾丸大,有囊性感,无疼痛。用手使劲按压包块不见消失或缩小,未治疗。近1月来,包块逐渐增大,约小拳头样大小。影响生活和劳动,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侧阴囊包块”收住我科。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饮食及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20年前有4次有偿献血,胆囊炎5年余。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无手术及外伤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余各系统回顾无异常。 个人史:出生本地,无外地久居史,无疫水疫区及有害物质接触史,有饮酒嗜好,平均1-2两/1天,无吸烟史,无冶游史。 婚姻史:适龄结婚,爱人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36.5℃P:73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可,表情自如,查体合作,自动体位。全身

皮肤黏膜无皮疹、黄染及出血点。各区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毛发分布无异常;双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直径约3.5mm;外耳道无脓性分泌物;鼻翼无扇动,未见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口腔无溃疡,咽后壁无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亢,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骨无压痛。肋间隙无增宽;语颤无增强,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偶有咳嗽,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明显震颤;心浊音界正常;心率:73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腹平坦,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肠型及蠕动波;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生殖器外观见左侧阴囊大,如小拳头样,内有一包块,平躺后用手按压无消失。右侧正常。无异常周围血管征。脊柱居中,生理曲度存在,四肢关节活动可,跟腱、膝腱反射正常,巴彬斯基征(-),余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情况 生殖器外观见左侧阴囊大,如小拳头样,内有一包块,平躺后用手按压无消失。右侧正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7.8×109/L,RBC: 4.71×1012/L,HGB:163g/L, PLT:164×109/L; 血糖:5.8mmol/L;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彩超:左侧睾丸鞘膜积液 胆囊炎 初步诊断:1.左侧睾丸鞘膜积液 2.胆囊炎 医师:

张氏_水疝方_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56例

准作为体质分类依据;同时为避免中医/证0与/体质0的混淆,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HBV携带者和轻度慢性乙型肝炎同时症状轻微即基本相当于/无证可辨0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在分组设计中,鉴于生化学与肝脏病理改变的不完全一致性,根据患者的病理学表现进行了分组,初步结果显示,浙江地区慢性HB V感染人群以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3个类型多见,而且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间的体质类型总体分布有统计学差异,无纤维化组平和质多见,且随纤维化程度的增高,气虚质、阴虚质等病理或异常体质类型出现频率明显增加。 气虚质系指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王宝珍等[5]分析13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辨证分型与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显示,不同证型之间肝组织病理分期、分级有明显差异,肝郁脾虚型S1、G2较多,瘀血阻络型S3、S4、G4较多。体质是证形成的基础,在慢性乙型肝炎一病中,气虚质可能主要参与(肝郁)脾虚证的形成,而肝郁脾虚证的肝脏炎症/纤维化较其它证型为轻,本文选取的病例总体病情偏轻,气虚质出现频率较高或许可以得到解释,但病变轻不等于疾病不进展,作为一种常见的非平和体质状态,气虚可能反映了机体免疫清除能力的相对不足,因而这些慢性HB V感染个体倾向于长期保持免疫耐受或出现并不剧烈的免疫清除过程。 阴虚质系指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其平素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肝/体阴而用阳0,肝/用0以其/阴体0为前提;肝肾/乙癸同源0,精血互生,肝藏阴血充盛须依赖肾精之滋养,反之肝血充盛,血化为精,肾精才能充满,有学者[6]调查发现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阴虚证出现频率均在90%以上,认为阴虚及其继发的血瘀是贯穿慢性HB V感染相关疾病始终的共同基本病机。从体质决定病邪从化的理论分析,阴虚体质可能正是这类疾病容易形成阴虚血瘀证的重要内因。本研究中,阴虚质随纤维化程度加重有增多趋势,表示在/无证可辨0的慢性HB V 感染人群,阴虚同样是出现肝脏组织学病变进展的重要宿主因素,提示阴虚质慢性HBV感染者尤其是携带者可能需要更早和更积极的评估与治疗。 参考文献 1庄泓,江家骥.中医体质和宿主基因与HBV慢性感染的关系.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5):270.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162. 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62. 4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 5王宝珍,刘成,薛惠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关系的探讨.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12):10. 6李瀚,毛树松,鲍罡,等.张大钊教授治疗慢性肝病中医辨证规律研究.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11):821. (收稿:2008-06-10) 张氏/水疝方0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56例 叶志光张丽红王蓉 (深圳沙河医院#深圳518053) 1临床资料本组56例睾丸鞘膜积液患儿均符合5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6中有关水疝的诊断标准:(1)多为单侧阴囊肿块,逐渐增大,伴阴囊下坠感;(2)阴囊肿大如卵圆形,表面光滑有波动感,与阴囊皮肤不粘连,睾丸、附睾不易摸到。56例中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5岁,大多在1~3岁之间;患病单侧者44例,双侧者12例;病程5~ 10天者9例,11天~1个月者19例,1个月~3个月者15例,3个月~6个月者8例,超过6个月者5例。 2治疗方法治疗以活血利水为主,佐以健脾固肾。方药选用张氏/水疝方0,组方:桃仁、地龙、川牛膝、荆芥穗、甘草各3g,红花115g,益母草、茯苓各6g,车前子、泽泻各5g,麻黄019g(方中药量为2~3岁用量)。气虚者去荆芥加党参、黄芪各5~10g:脾肾阳虚者加干姜、肉桂各2g,白术(炒)5g;阴虚者加山茱萸3g、熟地黄5g、北沙参5g,每天1剂,水煎温服。 3治疗结果治愈(症状及阴囊肿块消失)45例,占8014%;显效(症状减轻,阴囊肿块变小)7例,占1215%;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阴囊肿块无变化)4例,占711%,总有效率为9219%。其中,疗程最短为6天,最长为50天,多数为30~40天;症状缓解时间最短为3天,最长为15天。 4体会睾丸鞘膜积液是小儿阴囊部最常见的疾患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其基本改变是鞘膜的分泌增多或吸收障碍,病因未明。本病属于中医学/水疝0、/阴肿0范畴,俗称为/水蛋0。中医认为,此病多因先天不足、脾失健运或肾气不足所致。张敏元老先生是根据古代医家张子和提出的/疝本肝经,宜通勿塞0的观点,结合前人/血不行则病水0之理论,通过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认为水疝证之积液与寒湿之邪致局部血行不畅关系密切,欲治其水,当活其血,故立活血利水之法,创立/水疝方0。方中桃仁、红花、益母草、川牛膝入肝经,活血祛瘀、疏通血脉,以利积液消除;泽泻、茯苓、车前子渗利水湿:佐以少量麻黄、荆芥穗宣通肺气,正所谓/上窍开则下窍自通0也;用地龙取其善于通络利水:甘草和中,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利水之功。然积液潴留多与脾肾阳虚、水液不得输化有关,故当积液消除之后,应给予健脾固肾之剂,亦可多食麻雀或乳鸽等温补之品以巩固疗效。本人根据张老的宝贵经验,临证加减,灵活运用,屡屡奏效,从而使不少患儿免除了手术治疗之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修回:2009-03-29) # 250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年7月第16卷第4期July2009Vol116No1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