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Bio-rad MicroPulser电穿孔仪中文说明书

Bio-rad MicroPulser电穿孔仪中文说明书

Bio-rad MicroPulser电穿孔仪中文说明书
Bio-rad MicroPulser电穿孔仪中文说明书

MicroPulser电穿孔仪操作手册

2018年12月27日

1、介绍

(1)基本原理

MicroPulser电穿孔仪用于细菌、酵母和其他众多微生物的电击转化,转化时,高压电脉冲作用于悬浮在小体积高阻介质中的样品。本系统由一个脉冲发生器(pulse generator)模块、一个电击腔(shocking chamber)和一个装有电极的电击杯(cuvette)组成。样本放置于电击杯的电极之间。MicroPulser模块包含一个电容器,将电容器充电至高电压,然后模块将电容器中的电流放电到试管中的样品中。

MicroPulser的电容放电电路产生具有指数衰减波形的电脉冲,如下图。当电容器放电至样品时,跨越电极的电压迅速上升至最大电压(or峰值电压,peak voltage;也称为初始电压,Vo),并随时间(t)减小,如下式:

其中τ=R·C,为时间常数,是脉冲长度的简便表达式。

R为电路电阻,单位为ohms(欧姆)。

C为电容,单位为microfarad(微法拉)。

根据方程1,τ是电压下降至峰值电压1/e(~37%)的时间。MicroPulser的内部电路被设计以使E.coli、酿酒酵母及其他许多微生物可以得到最佳电穿孔,最佳转化效率发生

在大约5ms的时间常数内。这些电穿孔条件是通过使用10微法拉电容器和将600欧姆电阻与样品池并联以及将30欧姆电阻与样品池串联来实现的。

除时间常数外,电场强度是另一个决定转化效率的重要参数。电场强度E,是施加于电极间的电压,公式为:

其中,V为施加的电压,d为电极间的距离,单位为cm。电场强度和细胞的尺寸(size)决定了横贯每个细胞的电压降,正是电压降可能是电穿孔中电压效应的重要表现。

30欧姆串联电阻的目的是在发生电弧的情况下保护设备电路。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当样本在高电阻介质中,电阻不会影响施加在样本上的电压。但是,当样本的电阻较低时,电阻将极大地降低施加在样品上的电压。施加在样品上的电压的分压降(fractional drop)由下式得到:

当R sample为600欧姆,对于样品就会有5%的电压降(30/(30+600)=0.048)。基于这个原因,当样品溶液的电阻低于600欧姆时,不应进行电穿孔试验。这包括培养基未彻底从细胞中去除的样本,残留有NaCl的DNA样本或连接混合物。MicroPulser能够测量样本的电阻,若样本介质电阻过低则不会进行操作。

(2)仪器参数操作(Manipulation of instrument parameters)MicroPulser仪器的一些参数可以进行设置以达到最大转化效率,包括场强E,时间常数τ,截断指数衰减脉冲的宽度。场强的设置可以有两种方式进行操作。一是,介于

200-3000V电压可以直接在仪器上设置,这是最容易控制的。改变电压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是大多数电穿孔优化程序的基础。第二,使用不同电极间隙宽度的电转杯也是改变场强的一种方法。对于微生物的电穿孔,0.1和0.2cm间隙的电转杯最常被使用。E.coli的电穿孔当使用0.1cm电转杯时通常使用1.8kV电压(E=18kV/cm),而使用0.2cm电转杯时使用2.5kV电压(E=12.5kV/cm)。这些电穿孔条件作为预设程序内置于MicroPulser 中,分别位于细菌设置菜单中的Ec1(V=1.8kV)和Ec2(V=2.5kV)。另外,细菌设备菜单中的第三个程序Ec3的电压为3.0kV(当电转杯为0.2cm时E=15kV/cm),我们发现可以得到比2.5kV更高的转化效率。

时间常数可以通过改变样品的电阻而改变。样品电阻的改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增加电穿孔介质的盐浓度或缓冲浓度会降低样品的电导,反之亦然,结果导致时间常数的改变。第二,电转杯中样品体积与样品电阻呈反比,降低样品体积会增加样品电导。样品体积对电导的影响在低电阻介质中是最显著的。这些影响因素将会在后面部分进一步介绍。

MicroPulser还包括一种在电压大于600V时比预期时间常数更快截断指数衰减脉冲的方法。当脉冲被MicroPulser终止时,电压只在样品上作用指定长度的时间,可能在1.0 ~ 4.0 ms之间。下图显示了这种波形和真正的指数衰减脉冲的差异。

2、影响电穿孔的因素

通过多年的研究,证实了微生物电穿孔的电条件(see Chang, et al., 1992, and Nickoloff, 1995, for overviews as well as for protocols on electroporation of numerous species)。对大多数微生物而言,最佳电转化发生在与E.coli和酿酒酵母所使用的电转化条件相似的条件下,E.coli和酿酒酵母是当今研究中最常使用的两个物种。对于E.coli的电穿孔,文献报道最常使用的条件是0.2cm电转杯,40μl细胞样本,电压2.5kV,时间~5ms。对酿酒酵母,报告中最常使用的条件是0.2cm电转杯,40μl细胞样品,1.5kV 电压和时间常数~5ms。对许多细菌而言,如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包柔式螺旋体属(Borreli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电穿孔条件与E.coli一样。而对于其他的细菌,改变电场强度可以得到更高的电转化效率。一个相似的案例可见于其他种属的酵母。

MicroPulser的设计可以精确施加E.coli和酿酒酵母获得最佳转化效率所需的脉冲参数。当使用高阻样本时,时间常数被设置为5ms。对于这些微生物,MicroPulser预先设定了

在0.1或0.2 cm的电击杯中电穿孔大肠杆菌,或在0.2或0.4 cm的电击杯中电穿孔酿

酒酵母时输送正确电压的程序。

(1)细胞生长(Cell Growth)

对于大多数细菌而言,在对数生长期的早期或中期收获细胞,可以得到最高的转化效率。对于E.coli,当细胞进行稳定期,转化效率剧烈下降(Dower,1990)。相反,大多数酵母通常在对数生长的中期至晚期收获细胞。对于酿酒酵母(S.cerevisiae),对数生长晚期的培养物相比早期的培养物,转化效率提高了60倍(Becker and Guarente,1991)。获取细胞的最佳生长期通常随细胞种类而异。当制备一种新的物种的感受态细胞时,最好使用为同种属而制定的程序。对所需考虑因素的建议和常用的制备感受态细胞的方法在Dower et al(1992)和Trevors et al(1992)的文章中被详细讨论。

(2)DNA

大多数的电穿孔应用是将质粒DNA转入细胞中,需要提及的是,几乎任何形式的分子都可以通过电穿孔被导入细胞中,包括DNA、蛋白、糖类、小分子等。除了少数例外,当导入自主复制质粒时,使用超螺旋质粒进行电穿孔可以提高转化效率。但是,将整合入宿主基因组的质粒当使用线性化质粒时,转化效率较高。例如,假丝酵母、毕赤酵母和四膜虫使用线性质粒比超螺旋质粒效率更高。

在E.coli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电穿孔转化时,使用松弛型环状质粒(relaxed circular plasmid)仅比使用超螺旋质粒的转化效率略低(Leonardo and Sedivy,1990,Park and Stewart,1990)。但是,在E.coli和Streptococcus pyogenes(酿脓链球菌)的电穿孔转化时,线性质粒比环状质粒的转化

效率低103-104倍(Shigekawa and Dower, 1988, Simon and Ferretti, 1991)。在大多数物种中,每mol数量的质粒的电穿孔效率随着质粒大小的增加而降低,包括E. coli (Leonardo and Sedivy, 1990, Siguret et al., 1994),Pseudomonas aeruginosa (假单胞菌属)(Dennis and Sokol, 1995),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嗜热链球菌属)(Somkuti and Steinberg,1988)。但是,有些物种,包括Lactococcus lactis(乳球菌属)(Holo and Nes,1995),Enterococcus faecalis(肠球菌属)(Cruz-Rodz and Gilmore,1990)和Clostridium perfringens(产气荚膜梭菌)(Allen and Blaschek,1990),转化效率似乎与质粒大小(即使高达20-30Kb)无关。

尽管微生物的转化使用各种方法提取的质粒都可以完成,但质粒的纯度是影响转化效率的一个因素。未纯化的小量制备的质粒DNA的转化效率明显低于经过各种方法纯化的质粒DNA。利用Bio-Rad Quantum matrix制备的质粒与CsCl纯化质粒转化效率相当。

通常,对于所有种类的微生物,转化频率随着DN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E.coli,转化频率(转化子/活细胞)受DNA浓度影响的范围在106(10 pg/ml to 7.5 μg/ml),在这个范围内,DNA浓度决定了细胞被转化的概率。在较高的DNA浓度,高达80%的活细胞可被转化(Dower et al,1988)。因为获得的转化子的数量是转化频率和细胞数量的产物,转化效率(转化子/ug DNA)在109-3×1010细胞/ml范围内随细胞浓度增加而增加。因此,为了获得高的转化频率(transformation frequency),请使用高的DNA

浓度。为了获得高的转化效率(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请使用高的细胞浓度(和低的DNA浓度以防止共转化cotransformation)。在每个实例中,小的样本体积(20-50μl)允许经济地使用DNA和细胞(see Dower et al., 1988, for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se factors)。

(3)电穿孔介质(Electroporation Media)

MicroPulser被设计以使用具有高阻介质的样本。基于此,当制备感受态细胞时,洗涤以彻底去除培养基是非常重要的。若未彻底去除细胞中的培养基将导致电穿孔时在样本中产生电弧。细胞应该用水或低离子强度的溶液如蔗糖、甘油、葡萄糖、山梨醇或PEG洗涤至少3次。对许多微生物而言,甘油是一种方便的电穿孔介质,因甘油通常被用于细胞保存

的冷冻保存液。

下图展示了几种不同生物学上的重要离子溶液对样品电阻的浓度效应。注意几点:

○1体积对样品的电阻有重要影响——对离子溶液,样品电阻和电转杯中样品的体积呈反比;

○2含有二价离子的溶液的电阻比含有相同浓度单价离子的溶液电阻低;

○3缓冲溶液的电阻受pH值影响。

即使极低浓度的离子化合物的加入都可以显著降低样品的电导,进而引发电弧作用。通过乙醇沉淀法制备的DNA中残留的盐应该在用水或TE buffer溶解DNA前洗涤DNA以

降低盐浓度。

表1表明,虽然将含有10mM Tris,1mM EDTA,pH8.0溶液的质粒加入水中,确实会降低样品的电导,但这应该不会导致不能使用MicroPulser进行电穿孔试验。可以直接使用酶反应的DNA进行转化,但进行高压脉冲操作时,最终电穿孔样品中的盐浓度应该保持在低于~5meq的水平。最后,连接混合物可能可以用于转化,但DNA加入量必须极低或者通过稀释(Willson and Gough,1988)、透析(Heery and Dunican,1989;Jacobs et al., 1990)或乙醇沉淀(B?ttger, 1988;Zabarovsky and Winberg,1990)降低离子强度。

3、MicroPulser操作说明

参见图1了解MicroPulser的各个组件,图5标注了各个按钮和LED的名称。

3.1 设置MicroPulser系统

?将黑色电源线连接到MicroPulser脉冲发生器模块的后面板。将电源线插入墙上的插座或电源线。

?拉下MicroPulser底部的折叠脚。将该脚插入电击腔底部的轨道中。将电击腔滑块滑入电击腔。

?将从电击腔引出的导线连接到MicroPulser前面板上的输出接口上;极性对电穿孔过程并不重要。

?打开电源开关。LED灯应亮起并且显示为“Ec1”,随后LED指示细菌设置状态(Bacteria Setteing)。

3.2 MicroPulser的操作

(1)选择预设的程序

MicroPulser预设了数种常见的微生物的电击程序如下:

循环按“Settings”键选择“Bacteria”、“Fungi”和“Manual”。当“Fungi”旁的LED灯亮时,预存储的真菌转化程序即被调出。按“上”和“下”键可在不同的真菌转化程序间切换。电击的参数自动按显示的程序设定。同样的,选择“Bacteria”程序相同。

不管是选择“Bacteria”,还是“Fungi”程序,同时按住“上”“下”键可以在LED 屏上显示选定程序的参数。显示屏上首先显示的是电压值,然后是“t”。如果一个程序的

时间和多次脉冲相关,则显示“P”,然后显示“2”,表示将会进行两次连续的脉冲。如

果没有给定“t”,则脉冲是非截短的(not truncated),而如果没有“P”被给定,则是单次脉冲。

(2)使用MicroPulser的手动模式

A. 改变电压

按“Settings”键,当“Manual”旁的LED灯亮时,显示屏显示电压值(单位kV)。按“上”和"下"键在0.20 kV-3.00kV之间改变电压。如果仪器刚刚打开,显示值为“0.00”。

B. 截短脉冲.

当“Manual”旁的LED灯亮时,同时按“上”和"下"键LED屏显示“t---”,表示

为脉冲选择了时间。开机时的默认设置为标准的指数衰减脉冲,或衰减过程不被截短,显示为“--”。同时按“上”和"下"键后只松开“下”键,显示数字为截短的脉冲持续时间,

单位为毫秒,从1毫秒“t1.0”开始以0.1毫秒为增量一直到4毫秒“t4.0”。这将限定脉冲时间在1-4毫秒之间。同时按“上”和"下"键后只松开“上”键,可以调整指定的脉冲截短时间到更短。

(3)脉冲功能

按“Pulse”键到电容充电至设定电压;显示屏上显示“PLS”。当脉冲完成后会发出

一次响声,如果是一次设置好的多重脉冲则在整个脉冲过程中每次脉冲后均会发出一次响声,“PLS”则一直在显示屏上显示。要想手动进行多重脉冲,则可以在一次脉冲完成且响声停止后,再次按“Pulse”键。

如果发出比较低程度的响声,伴随着“Arc”在显示器上显示,则表明系统预防和淬灭(ARQ)系统被启动,脉冲被中止。这通常是电击杯被击穿的迹象,如果样品电阻太小,

电击杯仍可能被击穿。因为在“ARQ”事件中释放的能量很低,重新设置一个不会产生电

弧的参数对样品重新电击也可能会得到可接受的结果。但是,不建议使用经历了两次电弧事件的样品。

(4)测量

按“Measurements”键可以点亮"Actual kV" LED. 显示最后一次脉冲试验的实际电压(单位kV),如果仪器刚刚开机并且没有使用过,显示器显示"0.00"。再次按“Measurements”键可以点亮“Time ms”LED,显示上次脉冲持续时间。按住“测量”按钮,LED显示屏将在实际电压和时间常数之间切换。

3.3 使用MicroPulser进行电穿孔

将细胞悬液移入电转杯中,轻敲液体使之落入电转杯底部。0.2cm电转杯最多可装0.4ml溶液,0.1cm电转杯最多可装80μl溶液。注意,温度会对转化频率产

生重要影响。某些微生物的电转,包括E.coli和酿酒酵母,在冷的电转杯中转化

效率更高。

?将电转杯插入电击腔的滑槽中。将滑槽推入电击腔使电转杯与电击腔的电极紧密接触。

?按黄色“Pulse”按钮,给电容器充电并发出脉冲;LED显示屏将显示“PLS”,直到一个声响结束表明脉冲已经给出。LED显示屏将显示程序,时间常数,或实

际输出的电压,这取决于选择的LED。

?从电击腔取出滑槽,并取出电击杯,处理电击好的样品细胞。

?按下“测量”按钮,在显示屏LED上显示发送到样品的时间常数和实际电压。当“Actual kV”旁的LED亮起时,电压显示为“kV”。再次按下“measurement”

按钮即可显示时间常数。“Time ms”旁边的LED灯亮;时间常数以“ms”为

单位。

?按下电源按钮关闭仪器。如果需要,样品电击腔现在可以安全地断开。在导线断开之前,不要拆卸电击腔盖。

4、E.coli的高效电转化

E.coli电转化的转化效率可达109-1010转化子/μg,这比最好的化学转化法的转化效率都要高。下面的protocol描述了一种用于高效电转化的E.coli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我们也对通过电穿孔转化的其他菌株感兴趣,并将此信息收录在我们的电转化手册的后续版本中。

4.1 制备电转化感受态细胞

参考Ausubel et al.(1987)、Miller和Nickoloff(1995)的文章获得更详细信息。

?向500ml LB培养基中按1%接种量接种新鲜的过夜E.coli菌液。

?37℃、300rpm培养至OD600约为0.5-0.7(对数生长早期至中期收获的细胞可获得最佳的转化结果,因此,适当的细胞密度取决于菌株和生长条件)。

?将菌液在冰上放置20min。随后的步骤中,尽可能保持细胞接近0℃(置于冰/水浴中),在加入细胞之前,在冰上预冷所有的容器。转移细胞至预冷的离心管中,

4℃、4000g离心15min。

?小心倒去上清液。为了彻底去除培养基,宁可倒去部分细胞、牺牲收率。

?用500ml冰预冷的10%甘油溶液轻柔重悬细胞沉淀。4℃、4000g离心15min,小心倒去上清液。

?用250ml冰预冷的10%甘油溶液轻柔重悬细胞沉淀。4℃、4000g离心15min,小心倒去上清液。

?用20ml冰预冷的10%甘油溶液轻柔重悬细胞沉淀。转移至一个30ml无菌Oakridge管中。4℃、4000g离心15min。小心倒去上清液。

?用1-2ml冰预冷的10%甘油溶液轻柔重悬细胞沉淀。细胞浓度应在1-3×1010 cells/ml范围内。

本悬液可以冷冻在干冰或-70℃冰箱中,在该条件下,细胞可以稳定保存至少6个月。

4.2 电转化

?冰上解冻感受态细胞。对将要电转的每个样品,预先准备一个1.5ml EP管和0.1或0.2cm电转杯冰上预冷。

?在预冷的1.5ml PP管内,混合40μl细胞悬液和1-2μl DNA(DNA应该为低离子强度溶液,如TE)。混匀,冰上孵育1min。

注意:最好是在一个微量离心管中混合质粒和细胞,因电击杯的小槽不利于样品的均匀混合。

?若选择0.1cm电击杯,请设置MicroPulser程序为“Ec1”,若选择0.2cm电击杯,则选择程序“Ec2”或“Ec3”。具体仪器操作可见操作说明部分。

?转移DNA和细胞的混合物至预冷的电击杯中,轻弹悬液使其落入电击杯底部。将电击杯放入电击腔滑槽。将滑槽推入电击腔,直至电击杯固定于电击腔的接触电极

间。电击一次。

?从电击腔中移出电击杯,立即加入1ml SOC培养基。用移液器迅速而轻柔地悬浮细胞。电击后至将细胞转移至生长培养基的时间间隔对E.coli转化子恢复生长是

非常关键的(Dower et al,1988)。这一过程即使只延迟1min,都会导致转

化效率3倍的降低。延迟10min则降低20倍。

?转移细胞悬液至17×100mm PP管,37℃、225rpm振荡培养1小时。

?检查和记录脉冲参数。时间常数应接近5ms。电场强度可以通过实际电压(kV)/电击杯间隙宽度(cm)获得。

?在筛选平板上涂平板。

4.3 电转化所需溶液和试剂

?LB:10g Bacto tryptone,5g Bacto yeast extract,5g NaCl;溶于1L水,高压灭菌。

?10%(v/v)甘油:12.6g甘油(密度为1.26g/cc)于90ml水。高压或无菌过滤。

?TE:10mM Tris-HCl,pH8.0,1mM EDTA。

?SOC:2% Bacto tryptone,0.5% Bacto yeast extract,10mM NaCl,2.5mM KCl,10mM MgCl2,10mM MgSO4,20mM葡萄糖。

5、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ciae)的电转化

5.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参考Becker & Guarantee(1991)和Ausubel et al.(1987)的文献获取更多信息。

?用2.8L三角培养瓶装500ml YPD培养基,向其中接种0.1-0.5ml(原文为an aliquot一小份,未规定具体接种量)过夜菌液。酿酒酵母在30℃条件下的的倍

增时间大约为2小时。

?30℃过夜培养,250rpm,至细胞密度为~1×108cells/ml(OD600=?)。

?于冰水浴中迅速冷却以停止生长。

?将细胞倒入2个250ml离心瓶中,4℃、3000g离心5min。

?小心倒掉上清液。将有细胞沉淀的离心瓶置冰上。

?向每个离心瓶中加入~50ml无菌、冰预冷的水,斡旋以重悬细胞沉淀。调整瓶内液体的体积至250ml。4℃、3000g离心5min。倒去上清液。

?用250ml无菌、冰预冷的水按上一步骤重复洗涤细胞一次。

?用20ml无菌、冰预冷的1M山梨醇溶液重悬细胞,转移细胞悬液至一个预冷的30ml Oakridge管。4℃、3000g离心5min。小心倒去上清液。

?用0.5ml无菌、冰预冷的1M山梨醇溶液重悬细胞沉淀。最终的细胞体积约1.3ml,细胞浓度约1×1010cells/ml。将细胞置于冰上并尽快使用。

5.2 电转

?吸取待转化的DNA样品(5-100ng/5μl)至一个1.5ml无菌EP管,置于冰上预冷。

?如果使用0.2cm电击杯,向每个DNA样品加入40μl感受态细胞;如果使用0.4cm 电击杯,则加入80μl感受态细胞。轻柔混匀,冰上孵育~5min。

?若使用0.2cm电击杯,则设置MicroPulser程序为“Sc2”;若使用0.4cm电击杯,则设置程序为“Sc4”。

?转移DNA-细胞混合物样本至选定的且用冰预冷的电击杯中,轻弹电击杯使样本落于电击杯底部。将电击杯放入电击腔滑槽。将滑槽推入电击腔直至电击杯固定于电

击腔的接触电极间。电击一次。

?从电击腔中移出电击杯,立即加入1ml冰预冷的1M山梨醇。轻柔转移细胞悬液至一个无菌管中。

?检查和记录脉冲参数。时间常数应接近5ms。电场强度可以通过实际电压(kV)/电击杯间隙宽度(cm)获得。

?在含有1M山梨醇的筛选平板上涂平板。30℃培养48-72小时。

5.3 电转化所需溶液和试剂

?YPD:10g yeast extract,20g peptone,溶于900ml水,高压灭菌。使用前加入100ml无菌葡萄糖。

?1M山梨醇:182.2g山梨醇,溶于800ml水,定容至1L。高压灭菌。

?20%葡萄糖:20g葡萄糖,溶于60ml水。定容至100ml。0.22μm滤膜过滤除菌。

6、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的电转化

6.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参考Cregg & Russell(1998)的文献获取更多信息。

?用2.8L三角培养瓶装500ml YPD培养基,向其中接种0.1-0.5ml(原文为an aliquot一小份,未规定具体接种量)过夜菌液。毕赤酵母在30℃条件下的的倍

增时间大约为2小时。

?30℃过夜培养,300rpm,至细胞密度为~5-7×107cells/ml(OD600=?)。

?将细胞倒入2个250ml无菌离心瓶中,4℃、3000g离心5min。

?小心倒掉上清液。

?向每个离心瓶中加入~50ml无菌YPD/HEPES,斡旋以重悬细胞沉淀;加入

1.25ml 1M DTT至每个离心瓶中,轻柔混匀。30℃孵育15min。

?用200ml无菌、冰预冷的1M山梨醇重悬细胞沉淀。4℃、3000g离心5min。

倒去上清。

?用50ml无菌、冰预冷的1M山梨醇溶液斡旋重悬细胞,用无菌、冰预冷的1M山梨醇调节溶液体积至250ml。4℃、3000g离心5min。倒去上清液。

?用10ml无菌、冰预冷的1M山梨醇重悬细胞,汇总转移细胞悬液至一个预冷的30ml Oakridge管。4℃、3000g离心5min。小心倒去上清液。

?用0.5ml无菌、冰预冷的1M山梨醇溶液重悬细胞沉淀。最终的细胞体积约1.3ml,细胞浓度约1×109cells/ml。将细胞置于冰上并尽快使用。

5.2 电转

?吸取待转化的DNA样品(可多达10ug)至一个1.5ml无菌EP管,置于冰上预冷。

?加入40μl感受态细胞每个DNA样本,轻柔混匀。

?设置MicroPulser程序为“Pic”。

?转移DNA-细胞混合物样本至冰预冷的0.2cm电击杯中,轻弹电击杯使样本落于电击杯底部。将电击杯放入电击腔滑槽。将滑槽推入电击腔直至电击杯固定于电击

腔的接触电极间。电击一次。

?从电击腔中移出电击杯。当用营养缺陷突变株进行互补筛选时,立即加入1ml冰

预冷的1M山梨醇。若用抗性筛选方法,则立即加入1ml冰预冷的YPD/山梨醇。

轻柔转移细胞悬液至一个无菌管中。

?检查和记录脉冲参数。时间常数应接近5ms。电场强度可以通过实际电压(kV)/电击杯间隙宽度(cm)获得。

?用营养缺陷突变株进行互补筛选时,细胞应立即涂布至含有1M山梨醇的限定琼脂平板(minimal agar plate)上。当用抗性筛选方法时,电转后的细胞在30℃振

荡培养1-2小时;在含有1M山梨醇的YPD琼脂平板上,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电

穿孔细胞的培养。30℃培养72-96小时。

5.3 电转化所需溶液和试剂

?YPD/HEPES:100ml YPD培养基,20ml 1M HEPES,pH8.0。

?1M DTT:1.55g DTT,溶于8ml水,定容至10ml,过滤除菌。

?YPD/山梨醇:10g yeast extract,20g peptone,182.2g山梨醇,溶于700ml 水,定容至900ml。高压灭菌。临用前加入100ml无菌20%葡萄糖。

References

1.Allen, S.P. and Blaschek, H.P.,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electroporation- induced

transformation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Appl. Environ. Microbiol., 54, 2322 (1990).

2.Ausubel, F.M., Brent, R., Kingston, R.E., Moore, D.D., Seidman, J.G., Smith, J.A.,

and Struhl, K.(eds.) 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John Wiley & Sons, NY (1987).

3.Becker, D.M. and Guarente, L., High-efficiency transformation of yeast by

electroporation, Methods Enzymol., 194, 182 (1991).

4.B?ttger, E. C., High-efficiency generation of plasmid cDNA libraries using

electro-transformation, BioTechniques, 6, 878 (1988).

5.Chang, D.C., Chassy, B.M., Saunders, J.A., and Sowers, A.E. (eds.) Guide to

Electroporation and Electrofusion, Academic Press, Inc., San Diego (1992).

6.Cregg, J.M. and Russell, K.A., Transformation, in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103, Higgins, D.R. and Cregg, J.M. (eds.), Humana Press, Totowa, NJ, 27

(1998).

7.Cruz-Rodz, A.L. and Gilmore, M.S., High efficiency introduction of plasmid DNA

into glycine treated Enterococcus faecalis by electroporation, Mol. Gen. Genet., 224, 152 (1990).

8.Dennis, J.J. and Sokol, P.A., Electrotransformation of Pseudomonas, in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47, Nickoloff, J.A., ed., Humana Press, Totowa, NJ, 125 (1995).

9.Dower, W. J., Electroporation of bacteria: a general approach to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n Genetic Engineering—Principles and Methods, 12, Plenum Publishing Corp., NY, 275 (1990).

10.Dower, W. J., Miller, J. F., and Ragsdale, C. W., High efficiency transformation of

E. coli by high voltage electroporation, Nuc. Acids Res., 16, 6127 (1988).

11.Dower, W.J., Chassy, B.M., Trevors, J.T., and Blaschek, H.P., Protocol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bacteria by electroporation, in Guide to Electroporation and Electrofusion, Chang, D. C., Chassy, B. M., Saunders, J. A., and Sowers, A. E.

(eds.), Academic Press Inc., 485, San Diego (1992).

12.Heery, D. M., and Dunican, L. K., Improved efficiency M13 cloning using

electroporation, Nuc. Acids Res., 17, 8006 (1989).

13.Holo, H. and Nes, I.F., Transformation of Lactococcus by electroporation, in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47, Nickoloff, J.A. (ed.), Humana Press, Totowa, NJ, 195 (1995).

14.Howard, P.K., Ahern, K.G., and Firtel, R.A., Establishment of a transient

expression system for Dictyostelium discoideum, Nuc. Acids Res., 16, 2613 (1988).

15.Jacobs, M., Wnendt, S., and Stahl, U., High-efficiency electro-transform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with DNA from ligation mixtures, Nuc. Acids Res., 18, 1653 (1990).

16.Knecht, D. and Pang, K.M., Electroporation of Dictyostelium discoideum, in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47, Nickoloff, J.A., ed., Humana Press, Totowa, NJ, 321 (1995).

17.Lee, J.C., Electrotransformation of Staphylococci, in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47, Nickoloff, J.A., ed., Humana Press, Totowa, NJ, 209 (1995).

18.Leonardo, E. D., and Sedivy, J. M., A new vector for cloning large eukaryotic

DNA segments in Escherichia coli, Bio/Technol., 8, 841 (1990).

19.Lin, J.-J., Electrotransformation of Agrobacterium, in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47, Nickoloff, J.A., ed., Humana Press, Totowa, NJ, 171 (1995).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f8468281.html,ler, E.M. and Nickoloff, J.A., Escherichia coli electrotransformation, in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47, Nickoloff, J.A., ed., Humana Press, Totowa, NJ, 105 (1995).

21.Nickoloff, J.A. (ed.)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47, Humana Press, Totowa,

NJ, (1995).

22.Park, S.F. and Stewart, G.S.A.B., High efficiency transforma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by

23.electroporation of penicillin-treated cells, Gene, 94, 129 (1990).

24.Prentice, H.L., High efficiency transformation of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by

electroporation, Nuc. Acids Res., 20, 621 (1991).

25.Shigekawa, K. and Dower, W.J., Electroporation of eukaryotes and prokaryotes:

A general approach to the introduction of macromolecules into cells,

Biotechniques, 6, 742 (1988).

26.Siguret, V., Ribba, A.-S., Cherel, G., Meyer, D., and Pieru, G., Effect of plasmid

size on transfor mation efficiency by electrtopor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DH5α, Biotechniques, 16, 422 (1994).

27.Simon, D. and Ferretti, J.J., Electrotransformation of Streptococcus pyogenes

with plasmid and linear DNA, FEMS Micobiol. Lett., 82, 219 (1991).

28.Somkuti, G.A. and Steinberg,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by electroporation, Biochimie, 70, 579 (1988).

29.Summers, D. K., and Withers, H. L., Electrotransfer: direct transfer of bacterial

plasmid DNA by electroporation, Nuc. Acids Res., 18, 2192 (1990).

30.Taketo, A., DNA transf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by electroporation, Biochim.

Biophys. Acta, 949, 318 (1988).

31.Taketo, A., RNA transf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by electroporation, Biochim.

Biophys. Acta, 1007, 127 (1989).

32.Trevors, J.T., Chassy, B.M., Dower, W.J., and Blaschek, H.P.,

Electrotransformation of bacteria by plasmid DNA, in Guide to Electroporation and Electrofusion, Chang, D. C., Chassy, B. M., Saunders, J. A., and Sowers, A.

E. (eds.), Academic Press Inc., 265, San Diego (1992).

33.Willson, T. A., and Gough, N. M., High voltage E. coli electro-transformation with

DNA following ligation, Nuc. Acids Res., 16, 11820 (1988).

34.Zabarovsky, E. R., and Winberg, G., High efficiency electroporation of ligated

DNA into bacteria, Nuc. Acids Res., 18, 5912 (1990).

Troubleshooting Guide for the Micropulser:略

产品信息

系统特点:

?处理样品的速度更快——简单的一键“Pulse”操作、快速的充电时间。

?快速的程序选择——内置的、优化的程序适合细菌和酵母的通用研究。

?电弧淬灭系统(ARQ,Arc quenching system)——减少电弧效应,保护有价值样本的损失。

?更宽的参数手动优化空间——手动程序允许在200-3000V范围内设置电压,精度10v;脉冲时间可以在1.0-4.0ms范围内调整,精度0.1ms。

?3000V容量——可以提高大体积的转化效率。

?紧凑型、节省空间的设计。

?可听见和可视化的脉冲指示。

?可显示时间常数和实际释放电压——可监测重复性。

为什么要用电转化?

电转化是目前可用的效率最高的转化方法。它比化学转化方法的转化效率高几个数量级,并且比其他方法重复性更好。MicroPulser被设计为E.coli、fungi和其他微生物的电转化提供最佳的电条件,可以获得最高的转化效率。

lipo2000转染操作步骤

L i p o2000瞬时转染细胞步骤 Stealth?RNAiorsiRNATransfection 以24孔板为例,其余规格的转染见表1 1中板,细胞密度为30-50%适宜。 注意:根据转染后细胞检测时间长短决定细胞中板密度,如果转染后需要长时间后检测,则细胞中板密度适当降低,已避免细胞过度生长导致存活降低。 2第二天(24-36小时后)每个孔转染方式如下: A将20pmolsiRNA溶于50ulOpti-mem无血清培养基中。 B将1ullipo2000溶于50ulOpti-mem无血清培养基中,混匀室温放置5min。 C将AB两管混合,放置20min。 3转染期间,将24孔板培养基换成无血清培养基,每孔400ul。将C管mix加入24孔板对应孔中,4-6小时候换成有血清培养基。PlasmidDNATransfection DNA(ug):lipo2000(ul)=1:2-3 转染时细胞密度越高,转染效率,表达效率也越高,并且可以降低细胞毒性。1中板。 贴壁细胞:0.5-2X105cells/well,第二天待细胞密度达到70-80%时转染 悬浮细胞:4-8X105cells/well,中板后随即转染。 2转染。 A将0.8ugDNA溶于50ulOpti-mem无血清培养基中。 B将2ullipo2000溶于50ulOpti-mem无血清培养基中,混匀室温放置5min。 C将AB两管混合,放置20min。 转染期间,将24孔板培养基换成无血清培养基,每孔400ul。将C管mix加入24孔板对应孔中,4-6小时候换成有血清培养基。 Table1.CultureSharedreagentsDNAtransfectionRNAitransfection

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电饭煲比较试验分析报告

国产品牌电饭煲性能不亚于国外品牌 --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电饭煲比较试验结果 电饭煲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家用电器。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电饭煲的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消费者热衷于选购国外品牌电饭煲的现象反映出消费者对高品质电饭煲的强烈需求。为了让消费者了解市场上销售的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电饭煲的质量状况,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促进消费者更好地享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期开展了电饭煲比较试验。比较试验委托远东正大检验(重庆)有限公司进行检测。本次比较试验结果仅对购买的样品负责。 一、样品情况及来源 本次比较试验的样品是由广西消委会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通过各类市场、网络等销售渠道随机购买,20批次样品价格从1512元至 119元不等,覆盖 19 个品牌。 二、比较试验标准和项目 1、检验标准 本次比较试验依据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4706.19-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GB12021.6-2008《自动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QB/T4099-2010《电饭锅及类似器具》和《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2017年二季度电饭煲比较实验方案》。 2、强制标准安全规范项目 本次比较试验检测强制标准安全规范项目有12个,分别是标志和说明、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输入功率和电流、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稳定性和机械危险、机械强度、结构、内部布线、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外部导线用接线端子、接地措施、螺钉和连接。 3、产品性能比较项目 本次比较试验进行产品性能比较的项目有9个,分别是能效等级符合性、蒸煮容器(容积偏差符合性)、蒸煮容器(防粘性)、蒸煮均匀性(夹生程度判定)、蒸煮均匀性(焦糊程度判定)、内胆热传递均匀度、保温性能、电压偏差对产品功能的影响、电压偏差对产品耗电量的影响。 三、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1、强制性安规标准测试结果分析 本次比较20批次电饭煲中,有17批次通过强制标准安全规范检测,有1

韩国原装cuckoo电饭煲中文版说明书

图一 大米饭 准备的材料 大米六杯 标记了剂量单位的杯子是以电饭锅内德剂量为标准的。一杯80cc是一个人份的标准。 做法: 把大米洗好,放入锅内,倒水至锅内的剂量线6,盖好电饭锅盖按菜单键。如果想要吃比较粘的大米饭,比一般的饭粘,比高压锅蒸出的饭粘,选择醋饭按键,然后按白米快熟按键(白米的情况,水量线到白米线,醋饭的情况,水量线到醋饭。 注意:模式转换到保温时,请把米饭搅拌均匀。 参考:新大米的水量线应该比锅内水量线低,旧大米的水量线比锅内水量线高。(按照各家庭的喜好调节水量) 图一.2 豌豆饭???? 准备材料: 大米3杯. 豌豆一杯半,清酒一大勺. 盐1.5小勺 制作方法: 1.????????????????? ???. 1.用盐水把豌豆洗干净,水倒掉. 2.??????????????? ????????‘????’????3??????????. 2.2把洗干净的米放入锅内,加入清酒和盐后,加入水,直到‘????’(白米高压)水位3为止. 3.???????????????? ?????????????. 3.在上面放上豌豆, 合上盖子,按????按钮,选择“??/??”杂谷玄米后 按”????/????”(压力做饭/白米快熟) 按钮. 4.模式转换到保温时,请把米饭搅拌均匀。 图一.3.大麦饭??? 准备材料: 大米2杯,大麦1杯 制作方法: 2. 先用一杯大麦做成大麦饭. 3. 把大米洗干净后和大麦饭一起放入锅内,加入水到刻度3. 4. 合上盖子,按菜单按钮(??),选择杂谷,玄米” 后按????/????(压力做饭/白米快熟) 按钮. 5. 模式转换到保温时,请把米饭搅拌均匀。 图二1 ???五谷饭 准备材料: 米1.5杯,盐一小勺.小米3分之一杯,江米2分之一杯.豆(或红豆)3分之一杯,高梁3分之一杯. ?????制作方法 1. ?, ??, ?, ?, ?????????????????????. 把米.江米. 小米.豆.高梁一起洗干净,淋干水后放在箩筐里.

新编Multiskan Ascent酶标仪英文软件操作手册

Multiskan Ascent酶标仪英文软件操作手册 1.安装 将随机附送的软件光盘插入光驱,确认默认的安装路径及选择正确的仪器类型(图1),(图2)Multiskan MK3可选择第三项Multiskan 选项,按提示输入单位名及任意的序列号(图3),一路按”next”进行安装。完成后在桌面上自动生成快捷图标。如图(1),(2),(3)所示。 图1

图2 图3 2.操作 软件安装完成后,双击软件图标,打开软件,首先设定滤光片,点击Setup,在下拉菜单中选中Filtes,即可设定滤光片,如果机器没有增加过其他的滤光片,那设定顺序是1.405 2.450 3.492 4.630 其他位置为空,与机器的

滤光片设定顺序要保持一致。如图3 图3 3设定程序 然后可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按次序设置实验步骤,这些步骤包括“measure1(测量步骤),如想要振板功能,点击Steps,在下拉菜单中选中shake(振荡步骤),如图4。 控制进板 控制出板

图4 A.测量步骤设定见图5。如果实验要用单波长测量,Measuerment type 中选择Single (单波长),如是双波长检测则选择double (双波长),然后再Filter 位置选择需要的滤光片图5。 图 5 设定好滤光片后,即可以放酶标板开始测量。点击START (开始),仪器开始测量。图 6 选择测量模式,一般为continuous 选择测量类型,single(单波长)或double(双波长) 选择滤光片 设置测量前等待时间

图6 B.振荡步骤, 如果想增加振荡功能,点击Steps ,在下拉菜单中选中shake(振荡步骤)如图7 设定时,总振荡时间为0,振荡关闭时间也为0,只把开启时间设定为要震荡的时间即可。 图 7 设置总振荡时间 振荡开启时间 振荡关闭时间 设置振荡速度

红外热像仪用户手册终结版

IPRE-160 红外热像仪用户手册

! 警告、小心和注意 定义 !警告代表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死亡的危险情况或行为。 !小心代表可能导致热像仪受损或数据永久丢失的情况或行为。 !注意代表对用户有用的提示信息。 重要信息–使用仪器前请阅读 !警告–本仪器内置激光发射器,切勿凝视激光束。激光规格为635 nm, 0.9mW, 二级。 !小心–因热像仪使用非常灵敏的热感应器,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开机或关机)不得将镜头直接对准强烈幅射源(如太阳、激光束直射或反射等),否则将对热像仪造成永久性损害! !小心 - 运输期间必须使用原配包装箱,使用和运输过程中请勿强烈摇晃或碰撞热像仪。!小心–热像仪储存时建议使用原配包装箱,并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无强烈电磁场的环境中。 !小心-避免油渍及各种化学物质沾污镜头表面及损伤表面。使用完毕后,请盖上镜头盖。 !小心 -为了防止数据丢失的潜在危险,请经常将数据复制(后备)于计算机中。 !注意 -在精确读取数据前,热像仪可能需要3-5分钟的预热过程。 !注意 -每一台热像仪出厂时都进行过温度校正,建议每年进行温度校正。 !小心 -请勿擅自打开机壳或进行改装,维修事宜仅可由本公司授权人员进行。

目录 ! 警告、小心和注意 (2) 1简介 (5) 1.1标准配置 (7) 1.2可选配置 (7) 2热像仪简介 (8) 2.1功能键 (8) 2.2接口 (11) 3基本操作 (12) 3.1电池安装及更换 (12) 3.1.1电池装卸 (12) 3.1.2更换电池 (13) 3.2电池安全使用常识 (14) 3.3快速入门 (15) 3.3.1获取热像 (15) 3.3.2温度测量 (15) 3.3.3冻结和存储图像 (17) 3.3.4回放图像 (17) 3.3.5导出存储的图像 (17) 4操作指南 (18) 4.1操作界面描述 (18) 4.1.1工作界面 (18) 4.1.2主菜单 (19) 4.1.3对话框 (20) 4.1.4提示框 (20) 4.2测温模式 (20) 4.3自动/手动 (21) 4.4设置 (22) 4.4.1测温设置 (22) 4.4.2测温修正 (23) 4.4.3分析设置 (24) 4.4.4时间设置 (25) 4.4.5系统设置 (26) 4.4.6系统信息 (27) 4.4.7出厂设置 (27) 4.5文件 (29) 4.5.1打开 (29) 4.5.2存储 (30)

电转染操作流程

Neon TM 电转染一般流程 1. 电穿孔前一至两天,将细胞转移至装有新鲜培养基的培养皿中,保证实验当天细胞量达 到70-90%。 2. 加培养基(不含抗生素)到24孔板中,每孔500μl ,放于37℃培养箱预热。(注:使用 其他孔数培养板或者100μl 枪头时,加入培养基和质粒及细胞的数量见下表1) 3. 将培养细胞取出,悬浮细胞直接取部分培养的细胞计数,确定细胞密度;贴壁细胞用2ml 的PBS 冲洗细胞,吸出PBS ,加入约750μl 胰酶消化3min ,加入750μl 培养基,终止消化,取部分细胞悬液进行细胞计数,确定细胞密度。 4. 将悬浮细胞转到离心管,室温下100-400g 离心力离心5min ,倒掉上清。 5. 向细胞中加入2mlPBS 冲洗细胞,室温下100-400g 离心力离心5min 。 6. 吸出PBS,用重悬缓冲液R 重新悬浮细胞沉淀,最终使细胞密度为2.0×107个/ml 。轻轻 吹打细胞,使其形成单细胞悬液。(注:细胞悬液在室温时间不能超过15-30min ,否则将导致细胞活性和转染效率降低) 7. 将适量质粒加到1.5ml 离心管中,再加入细胞悬液,轻轻混匀。所用细胞浓度、DNA 和 接种体积见下表1)。 8. 将装有3ml 电解缓冲液E 的Neon TM 管插入移液器架中。 9. 在仪器上设置脉冲电压、脉冲宽度、脉冲数。 10.将枪头插入NeonTM 移液器中,用10μl 的枪头吸细胞混合液,枪头中必须无气泡。将带有样品的NeonTM 移液器垂直插入NeonTM 管中。 11.选择电穿孔方案,并按下触摸屏上的Start (开始)键。 12.电脉冲释放后,触摸屏上会显示完成,提示电穿孔完成。 13.将脉冲好的样品立即转移至准备好的装有预热培养基的培养板中。将培养板放到培养箱培养。 14.实验结束后,倒掉移液器中E 液,关闭电转仪。 注意:1.加R 液体积=四大格细胞总数/(4×104)×细胞液体积/(2.0×107)。 2.加入质粒体积=加入质粒的量/质粒浓度。 3.加入细胞悬液体积=需加细胞数量/细胞悬液浓度。 4.每个枪头最多只能用2次。 5.Neon TM 管装入的3ml 电解缓冲液E 可用10次电转化。 6.Neon TM 管中加入3ml 电解缓冲液,用10μl 枪头时加E 液,100μl 枪头时用E2液。 表1 NeonTM 枪头 平板培养基的体积 细胞数量(个) 规格 每孔表面积(cm2) DNA(μg) 10μl 100μl 96孔 0.3 0.2-0.3 √ 100μl 1-3×104 48孔 0.7 0.3-0.7 √ 250μl 5-7.5×104 24孔 2 0.5-1.5 √ 500μl 0.5-1.5×105 12孔 4 0.5-3.0 √ 1.0ml 1-3×105 6孔 10 2.0-4.0 √ √ 2.0ml 0.5-1×106 60mm 20 4.0-8.0 √ 5ml 2-4×106 10CM 60 8.0-16 √ 10ml 4-8×106

酶标仪软件操作步骤

酶标仪软件操作步骤 一、软件运行前得连接 酶标仪插上电源,与电脑连接好后,打开电脑与酶标仪开关,酶标仪至少稳定15min后开始读数,效果比较好。注意,当酶标仪处于poweron 得状态时,不要手动打开酶标板室与比色皿室得门,以免紫外辐射得伤害或者仪器得损伤。二、软件得运行 1、打开桌面快捷方式SkanItREfor MSS 2.4.2运行软件,出现L og on To SkanIt software得界面。 2、use name默认为“admin”,password为空 3、点OK进入SkanItsoftware 2.4.2界面,New session-新建任务程序,Open session-打开已有程序。 4、在界面上方得setting中选择Instrument,出现Instrument setting 得界面,在Instrument中选中Multiskan spectrum on Ⅰ,ThemoElectron。点击右侧得setup,在serialnumber中输入1500-850,然后点击OK。再点击Default instrument右边得connect,即可设定好连接。然后点击close关闭窗口。 三.New session操作 1.新建任务程序: →点击new session进入protocoloptions界面,在session nam e中输入新得程序名称 →点击next进入plate layout options界面,在select plate templat e中选择所需模板类型(一般96孔板选择usedefault,比色皿选择cuvette,其她得可以选择相应得类型) →输入plate layoutname(系统默认得与session name相同) →点击next进入Definition done界面,在select location中选择任务程序所要保存得目得文件夹(该界面可进行新建,重命名及删除文件夹操作) →点击finish完成新建,进入SkanItsoftware 2.4.2程序操作主界面(主要有三大块: platelayout用于模板区域选择,protocol用于程序编辑,results用于数据处理)。

FLIRA315红外热像仪中文说明书

FLIRA315红外热像仪使用说明书 代理商:武汉筑梦科技有限公司 2014-1-6

第一章设备简介 1 FLIR红外热像仪原理 1.1红外热像仪 从原理上讲,热像仪包括两部分:光学部件和探测器。光学部件使目标的红外辐射集中到探测器上,探测器对之成像。 1.1.1光学材料 红外辐射和可见光的性质一样能折射和反射。因而,红外热像仪的光学部件设计方法和普通相机的相似。用于普通相机的玻璃对红外线的透射程度不够好,因而不能用于红外热像仪。所以必须寻找别的材料。对红外线透明的材料一般对可见光不透明。象硅和锗就通常对可见光不透明。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种材料可以作为SW和LW光学材料。通常,硅用于SW系统而锗用于LW热像仪。硅和锗有好的机械性能,即不易破裂,它们不吸水,可以用现代车削法加工成镜头。 1.1.2探测器 对红外辐射敏感的元件称为探测器。这些年来,热像仪采用过许多不同类型的探测器。这些探测器不分类型都有一些典型特点。探测器对入射辐射的探测结果以电信号输出。这信号取决于入射红外辐射的强度与波长。大部分探测器都存在截止波长,这也很典型。如果入射辐射的波长长于探测器的截止波长,探测器将没有信号输出。在1997 年以前,所有的探测器都是制冷型的,根据不同型号,低的至少制冷到–70oC,更有甚者需制冷到–196oC。 1997 年,AGEMA 公司在世界上首先生产出了新一代非制冷微量热型探测器热像仪:Thermovision? 570,现在叫做AGEMA 570。500 系列的另一种热像仪叫做AGEMA 550,它使用制冷型探测器。

AGEMA 550 的探测器由斯特林制冷机制冷。这种PtSi探测器需制冷到–196oC。它需要两分钟来制冷。作为“单一”探测器的换代品,在1995年FPA 探测器被运用于所有的热像仪(AGEMA)上。AGEMA 550的探测器有320 x 240 = 76,800 探测器单元。 2 FLIR红外热像仪组成及接口 2.1、红外热像仪组成 红外热像仪组成:抗反射膜、光学滤片、探测器 2.2 使用说明 2.2.1 红外测温方法 红外热像仪是通过非接触探测红外能量(热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而在显示器上生

酶标仪使用方法

酶标仪使用方法 一、仪器准备 1.将MK3酶标仪后部的电源开关打开,仪器将显示自检,基础酶联,软件版本号。2.等待数秒后,荧屏显示“基础酶联,准备和时间”。表示仪器正常,处于等待状态。操作规程 1.工作人员心须详细阅读仪器操作使用说明书。 2.将被测样品板放入酶标盘中,同时打开与酶标仪相连的打印机开关。 3.按“测量模式”键:进入选择波长程序 荧屏显示:“基础酶联” “1.单波长检测” 按“↑”“↓”选择单波长.双波长检测. 4.按“输入”键:进入选择好的文件名状态。 若选择单波长检测, 荧屏显示:“1.单波长检测” “滤光片405” 再用数字键选择需要的波长. 若选择双波长检测, 荧屏显示:“2.双波长检测” “1.滤光片450” 再用数字键选择需要的第一检测波长.按”输入”键, 荧屏显示: “2双波长检测” “2.滤光片630” 再用数字键选择需要的第二检测波长.按”输入”键, 荧屏显示:“2双波长检测” “无试剂空白” 5.继续按”输入”键, 荧屏显示:“2双波长检测” “最终结果”(单波长无此步骤) 6.按”输入”键,返回到荧屏显示“基础酶联,准备和时间” 7.按”开始”键, 启动阅读功能,酶标仪对样品板开始进行测试。 8.读数完毕,被测孔子板复位,荧屏显示“正在传送数据”,等待数秒后,打印机开始打印测试结果。当打印完毕后,关闭打印机开关,荧屏回到主菜单状态。此时将酶标仪右侧开关打至“O”即可。

二、计算机控制 1.将MK3酶标仪后部的电源开关打开,仪器将显示自检,基础酶联,软件版本号2.等待数秒后,荧屏显示“基础酶联,准备和时间”。表示仪器正常,处于等待状态。3.在lab-35计算机的桌面上打开“思桥检验科管理系统”,输入用户名“system”及密码“system”. 4.进入系统后,选择“酶标仪”菜单。在下拉框中选择“酶标项目设置” (1)在面板当中进行单,双波长的设置,点击“仪器通迅设置”。 (2)在“仪器通迅设置”面板上,默认为单波长的方式,如要选择双波长,勾选双波长的选框。 (3)在主滤光片及副滤光片上选择相应的所需波长大小。 (4)选择完成后,点击“确认”键,系统显示“设置成功”,按“确定”退回。(5)点击“退出”键,系统显示“酶标仪器设置成功”,按“确定”键返回到“酶标项目设置”的面板上。 (6)在“酶标仪”的下拉框中选择“酶标仪操作”,在此面板中完成读板,数据存储及打印的工作。 5. (1)点击“连机”,在状态栏显示“连机成功”,表明计算机已与酶标仪连接成功。(2)点击“启动”,在状态栏显示“计算机远程控制成功”,表明计算机已远程控制酶标仪。如未显示此项,则读板功能不能完成,数据传输异常。 (3)顺利完成上面两项后,继续点击“读板”键,启动酶标仪读板功能。数秒后,酶标仪开始读板,完成读板后,在“状态”栏显示“结果数据分离成功”,并在面板的样品栏显示读板后的数据。(在此“酶标仪操作”面板未关闭之前,可连续读板,如关闭面板需重复“连机”,“启动“) (4)点击“入库”键,系统显示“入库完毕”,按“确定”返回。此项完成了数据的存储。 (5)点出“计算“键,系统显示“计算完毕”, 按“确定”返回。此项完成后才可以打印。 (6)点出“打印”键,完成打印到此波长选择设置成功,点击“关闭”键,退出“酶标项目设置” (7)当打印完毕后,关闭打印机开关。此时将酶标仪右侧开关打至“O”即可。

红外热像仪和视频报警系统在安防领域的应用讲解

红外热像仪和视频报警系统在安防领域 的应用 一、系统概述随着技术进步,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在国家公共安全防范的各个领域中开始了广泛使用,这使得人民的安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现在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采用的是可见光摄像机和人工监视、录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日常的安全防护。但由于可见光摄像机在恶劣天气或照度较低的条件下,很难滤除干扰得到有用的视频图像,因此使得整个安全防范系统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防范能力大打折扣。而且现在的视频监控系统必须由安保 一、系统概述 随着技术进步,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在国家公共安全防范的各个领域中开始了广泛使用,这使得人民的安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现在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采用的是可见光摄像机和人工监视、录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日常的安全防护。但由于可见光摄像机在恶劣天气或照度较低的条件下,很难滤除干扰得到有用的视频图像,因此使得整个安全防范系统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防范能力大打折扣。而且现在的视频监控系统必须由安保人员对视频画面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视、人为对视频图像进行分析报警,否则系统就起不到实时报警的功能只能起到事发后取证的作用。因此整体来说,现在的视频监控系统还处于在半天时、半天候和半自动状态。因此如何提高在“夜黑风高”的案件高发时间段的自动报警防范能力,就成为了国家公共安全防范领域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红外热像仪及视频报警系统,是基于非制冷红外热像仪或可见光摄像机等硬件系统,采用红外/可见光复合成像、视频图像处理及自动行为分析报警等相关软件与之结合,将现有视频监控系统的良好天气下的人工监视、事后取证功能,提升为全天候条件下的免人为看护、电脑自动实时报警功能。系统可在夜间或者恶劣天气条件下(如大雨、大雾等)工作,不仅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同时可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实时报警。不仅弥补了现有视频监控系统的不足,而且提升了安防系统的自动识别、自动报警等相关自动化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 1、非制冷红外热像仪硬件系统

福库电饭煲卖点汇总整理

福库电饭煲卖点汇总 ★高压电饭煲结合了电饭煲与压力锅的主要功能,工作时压力可以达到68千帕,完全可以代替压力锅将食物在短时间内压熟并且保持食物的营养成分不流失。 ★采用全自动微电脑控制系统,可以准确的控制煮饭、保温以及制作料理的时间及温度。预约时间为13个小时。 ★保温时间可长达20小时,不发黄、不变色、不糊锅。原因是:福库饭煲保温与煮饭用的是不同的加热线,煮饭的线圈围绕于上盖、侧身和底盘,而保温的线圈只是围绕于侧面,所以无论保温多久都不会出现糊锅现象;而其他品牌的饭煲之所以会出现糊锅现象是因为煮饭与保温用的是同一加热线。另外,福库饭煲的保温功能可以使水分保持于上盖,从而保持米饭的柔软度。 保温时每隔10分钟有一次声音是正常的。 ★高压力电饭煲打破传统饭煲只能煮饭煮粥的功能可以做多种料理,比如炖鸡汤、排骨、牛肉、红烧肉、红烧鸡翅、炖猪蹄,蛋糕, 煎鸡蛋,地瓜,玉米等等。 ★成熟的最新节能、环保、简捷、安全、健康理念技术: >无油无水炖肉,无油做蛋糕,无油煎鸡蛋等,达到不粘不糊并保留食物的营养成份的健康理念。 > 操作简单。做任何料理时,当剩余3分钟时自动排压。人性自动化的操作来调整根据食物所需要的料理时间。不需看守,不需用铁丝球清洁内胆,不需担心糊锅后难以清洁的简捷使用。 > 使用后无需特殊清洁剂清理,麦饭石内胆具有耐磨损、耐腐蚀、耐化学性、耐蒸汽性的特点。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会发生上盖扑锅的现象。加热方式的最新技术,达到最新环保的理念。 >14重安全装置,让您365天安全保障。 ●自动排出蒸汽装置(电磁阀):煮饭时压力锤不动作时,及时排出内部压力的安全装置。煮好 饭后自动把内部蒸汽排出的新型结构装置。 ●防止异常过热显示装置:使用产品或产品本身有故障时根据自动诊断功能显示故障原因。 ●锅盖开关防止装置:启动装置开启以后,依附于压力感应装置,设计成压力调节柄于锁定状态, 只有在安全的状态下,才能打开锅盖的安全装置。 ●防止异常压力和排出蒸汽结构:根据异常压力下安全排出装置不动作时,自动再次排出压力的 安全装置。 ●防止过热保险丝:可以防止异常发热,保护产品,内部装有温度保险丝。 ●残留压力解除装置(压力锤):可把微小的残留压力排出使翻盖更轻松的压力锤。 ●气压安全装置:TPC SYSTEM+1的功能,异常压力发生时,蒸汽排出或不正常状态时,更放 心的额外的排出蒸汽装置。 ●一体式保温计:锅盖装置的一体式温度计可控制和保持保温温度,使饭味调节更佳。

红外热像仪使用说明书

红外热像仪使用说明书 在红外热像仪的使用说明书中,以下的指标值得关注: 除了从典型应用的角度之外,还可以快速地从回答3个简单问题,来进行红外热像仪关键指标的选择: 问题一:红外热像仪到底能测多远? 红外热像仪的检测距离= 被测目标尺寸÷IFOV,所以空间分辨率(IFOV)越小,可以测得越远。例如:输电线路的线夹尺寸一般为50mm,若使用Fluke Ti25 热像仪,其IFOV为2.5mRad ,则最远检测距离为50÷2.5=20m 问题二:红外热像仪能测多小的目标? 最小检测目标尺寸= IFOV×最小聚焦距离。所以IFOV越小,最小聚焦距离越小,则可检测到越小的目标。举例: 某品牌热像仪Fluke Ti25 热像仪 空间分辨率(IFOV):2.6mRad 空间分辨率(IFOV):2.5mRad 像素:320×240 像素:160×120 最小聚焦距离:0.5m 最小聚焦距离:0.15m 最小检测尺寸:1.3 mm 最小检测尺寸:0.38 mm 从对比图看,右侧Fluke Ti25,虽像素稍低,但凭借更小的IFOV 及最小聚焦距离优势,实际可以拍摄到0.38mm微小目标,而另一品牌则只能测到1.3mm 的目标。 问题三:热像仪能看得多清晰? 因素一:热灵敏度决定热像仪区分细微温差的能力。同样状况下,右图所用热像仪的热灵敏度更低,画面清晰显示花蕊细节的温度分布,而左图同区域只能看到一片红色。

因素二:最小检测尺寸决定了热像仪捕捉细小尺寸的能力。尺寸越小,相同面积的检测目标画面由更多像素组成,画面更清晰。 由右图可见,像素(马赛克)越小越清晰 什么是空间分辨率(IFOV)? 在单位测试距离下,红外热像仪每个像素能够检测的最小目标( 面积),以mRad 为单位,是一个主要由像素和所选镜头角度所决定的综合性能参数,是热像仪处理空间细节能力的技术指标。 为什么空间分辨率(IFOV)越小越好? 单位距离相同时,IFOV 越小,单个像素所能检测的面积越小,单位测量面积上由更多的像素所组成,图像呈现的细节越多,成像越清晰。

细胞的脂质体转染法和电穿孔法

细胞的脂质体转染法和电穿孔转染法 (一)脂质体转染 一、实验试剂及器材 Lipofectamine? 3000 Transfection Reagent,质粒DNA(0.5-5 μg/μL储液),Opti-MEM?减血清培养基,培养板,酒精灯,离心机,微量移液器,离心管等。 二、实验步骤 1. 接种细胞至70-90%汇合度时转染; 2. 使用Opti-MEM?减血清培养基稀释Lipofectamine? 3000试剂(2管),充分混匀(6孔板Opti-MEM?培养基为125 μL× 2,Lipofectamine? 3000为 3.75和7.5 μL); 3. 在每管已稀释的Lipofectamine? 3000试剂中加入稀释的DNA(用P3000TM试剂稀释)(1:1比例); 4. 室温孵育5分钟; 5. 加入DNA-脂质体复合物至细胞中; 6. 37°C(PK-15在39°C下培养)孵育细胞2–4天,然后分析转染细胞。 三、注意事项 1. 在无血清培养基(如Opti-MEM?减血清培养基)中制备DNA-Lipofectamine? 3000脂质体复合物,直接将其加入含细胞培养基的细胞中(在血清/抗生素存在或不存在时均可); 2. 转染后无需去除转染复合物或者更换/添加培养基;

3. Lipofectamine? 3000试剂用量各有不同,测试推荐的两种浓度的Lipofectamine? 3000试剂,以确定最佳用量,开始新的转染; 4. Lipofectamine? 3000试剂应放在4℃储存(切勿冷冻)。 附上Lipofectamine 3000 REagent Protocol:

cuckoo-福库电饭煲说明书(中文)

◎做饭前准备(说明书P13) 欧阳学文 1. 将内胆清洗干净并擦干水◥请用软布 2.使用附带的计量杯按照人数盛好米◥计量杯一杯米即是1人份的量 34.放米放水 5. 水量调节方法(参照内胆内刻度,刻度表示米及水都在锅内时,水位线位置)◥白米、白米快速烹饪、锅巴饭: 以内胆内‘白米(??)’、‘杂粮(??)’的刻度线为标准。 白米最大刻度是6人白份,米快速最多4人份,杂粮最大4人份,锅巴饭最多4人份。 ◥玄米:“??/??”刻度线为标准。最多能煮4人份。 ◥陈米:‘???’刻度线为标准。最多能煮4人份。 ◥营养粥:‘???’刻度线为标准。最多1.5人份。 1. 用陈米煮饭,想要煮软饭的话, 豆类等坚硬的谷物,须提前泡开或煮熟后放入,按照‘杂粮(??)’功能做饭。由于谷物种类的不同,有夹生的可能,请注意。

放入比规定量更多的水即可。 2.煮4人份饭(4杯计量杯的量) 时,放水至‘??/??’4刻 度处即可。 3.米被充分地泡好,或想要煮硬饭 时,放入比规定量少的水即可。 6. 在内胆内放好水和米后,将内胆放入电饭锅内。并盖好盖子。 ◥放入时,注意内胆及锅之间是否有米粒或其他异物◥并确保内胆放到正确位置 7.插入电源,并将电饭锅盖子上的把手旋转至‘锁住(??)’处。 ◥若未锁住锅盖,煮饭时,将响起提示音,并在显示屏处 显示【E01】,停止煮饭。 ◎做饭方法(P15) 1.按【??/菜单】按钮,选择想要做的饭的种类。【??】按钮按一次,变换选择一次菜单。顺序是白米

\??—白米快速\????—杂粮\??—玄米\??\??—锅巴\???—万能煮\???—营养粥\???—陈米\??? 2.按【????/????】按钮后,开始自动煮饭。若未旋转把手锁住盖子的话,机器将不会自动运作煮饭。 3.焖饭过程中,显示屏上会显示剩下的时间。如图例:剩余14分钟。 焖饭完成前23分钟,锅盖上的蒸汽排出口将有大量蒸汽排出,切忌不要接触,以免烫伤! 4.饭做好后,会响起提示音,电饭锅自动进入保温状态。饭好后,需要立即均匀搅拌,若不搅拌,任其放置的话,饭会粘黏在一起并变色。 盖子上的把手不能转动的情况,需要挑动蒸汽出气口,让锅内剩余的蒸汽全部排出即可。 ◎菜单详解(说明书P16)

多功能酶标仪Gen5软件使用方法_SynergyH4_201

Gen5简要操作说明 一:新建方案 双击桌面上Gen5软件图标,出现如下界面,新建实验可以用来编辑新实验或者选择已经编辑好的方案来读板,新建方案可以编辑新的读板方法。 点击新建方案按钮,并选择标准方案(默认设置),弹出如下界面 双击程序(步骤),弹出如下界面,在此我们可以编辑检测(Read)方法 点击检测,进入下面界面 根据自己的实验类型和检测模式,选择对应的选项: 吸收光: 点击终点法后,如下设置 若点击光谱扫描,如下设置: 点击区域扫描,如下设置: 荧光强度 点击终点法,选择滤光片或者光栅,如果滤光片,如下设置: Gain值设定,默认是35,可以收到根据信号调节或者采用自动校正,如下: 或者已知微孔板信号孔分布情况,可以根据信号孔来校正增益值 选择完成后点击OK即可完成设定; 如果选择光栅检测,设置如下: 编辑完成即可: 注:1)Gain值的设定是为了获得合适的检测信号值,并不会改变信号的趋势,可以在预实验中完成,以后的相同实验固定设置来检测 2)光谱扫描,区域扫描设置方法与吸收光设置类似。 编辑完成后点击OK,确认就可以。 发光 终点法,区域扫描选择滤光片,光谱扫描选择光栅 终点法设置如下: 选择终点法时: 完成后点击OK。

温度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温控设定后需要加热一定时间才能达到目的温度,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打开仪器同时设定预加热。方法如下: 点击第二排最右边按钮(仪器图标,数字显示目前仪器内部的温度),点开后出现以下对话框: 点击预热, 实验完成后,记得关闭预加热。 震荡: 动力学检测: 接着设置检测步骤: 延迟: 方案编辑完成后取名字,保存。 编辑完成后,之间点击绿色三角按钮进行读板。 点击后,将板子放在载板台上,点击ok,即可进行读数,同时读数结束后可以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下面。如不需要原始的实验数据,也可以点击取消不保存。 三:数据导出 读板过程结束,载板台会弹出,软件上出现读板结果,我们只需要点击Excel导出数据图标,就可以把数据导出到Excel表中,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

酶标仪操作步骤

酶标仪操作步骤: 一.打开酶标仪开关,仪器开始自检,; 二.打开电脑,点击桌面上的KCjunior软件,出现带This product is licensed to huashida gene 三.界面有5个选项-Read Plate, Open Results, New Protocol, Open Protocol, Modify Protocol;5270201字幕的对话框,单击OK,进入软件界面; 四.如果初次检测,单击New Protocol建立方法;如果有建好的方法,单击Modify Protocol; 五.建立方法 1.单击New Protocol后进入Protocol Definition对话框,在General Information菜单下输入Protocol Name, Protocol Description中输入对此方法的描述,不需要此项可空; 2.在Read Method菜单下设置读板方法(有End Point, Multiwavelength, Dynamtic等); 3.在Primary Wavelength中输入主波长,如有参比波长(Reference Wavelenth)也输入; 4.在Template菜单下的Well Type Selection中,根据多孔板的位置选择所设定的Blank和待测的Sample; 5.在Shake Mode处,还可以选择震动模式和强度;建好方法后,点击确定。 六.读取数据 将多孔板放入酶标仪,其缺角与托架上的对应;单击Read Plate,在Result ID中随便输入信息或缺省,在Plate Number中输入板号后,多孔板进入仪器开始读取数据。 七.数据输出待酶标仪读取完数据后,多孔板托架自动弹出,选择Results菜单下的Exoport Date,即将所测数据导入至Excel表格;保存所测数据,关闭KCjunior软件,此时也可将建立的方法进行保存。八.关闭仪器
取下多孔板,轻按酶标仪开关上方的小按钮,托架滑入仪器,这时关闭仪器开关,最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开关。

红外热像仪操作步骤(精)

红外热像仪操作步骤 第一、连接设备,该仪器主要的部件有MAG30系列在线式热像仪(包括镜头)1台,12V电源适配器一个,网线一条(普通网线即可),IO接线端子,安装盘(光盘内附带用户手册)。使用时,将热像仪固定在三角支架上,连接处有螺丝固定,旋紧即可;将电源线插入12V DC 电源接口,此时电源指示灯亮;将网线插入电脑的网线接口(即RJ45网口)和热像仪的RJ445网口,若连接通路,则网口的黄色指示灯变亮,若不通则检查网线等方面。 第二、我们目前使用的是将热像仪与电脑直接通过网线相连,该情况下需要对电脑的ip地址进行修改,xp系统与win7系统修改ip的方法稍有差异,对于xp系统,可右键点击网上邻居—选择属性—本地连接—右键—属性—双击 tcp/ip协议—使用下面的ip地址,进行修改即可,若为win7系统,则右键点 击网上邻居—选择属性----点击本地连接—属性—双击 internet 协议版本4--—使用下面的ip地址,修改即可,Ip地址为 192.168.1.2—192.168.1.250之间均可,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192.168.1.1,即可完成连接。 第三、打开电脑上的软件ThermoX.exe(红外热像仪),,由于是网线直接连接在软件界面右侧的启用DHCP Server打钩

,打钩后,MAG30-110257即为该设备的型号,此时连接完毕。 第四、点击软件主界面右下方的黑色三角即可开始进行红外录制,然后要进行对焦,使出现的画面更加清晰,点击对焦按钮 完成自动对焦。 第五、该设备可以进行图片和视频以及带温度等详细信息的视频文件,根据需要进行保存,也可直接存储为温度流,方便以后进行相关分析。 ,左键点击存温度流按钮,出现保存路径对话框,设置其保存路径。待完成需要的测量后,点击上图黑色方框停止记录,此时完成实验过程。 第六、对实验保存的温度流进行回放,首先断开热像仪,点击下图中的断开按钮,然后点击主界面上方菜单的回放下拉菜 单,,选择打开文件,寻找保存的.mgs为文件后缀名的文件,可通过回放菜单中的回放控制进行一些相应的设置(如选择循环播放等)。

电穿孔法转染人树突状细胞条件的优化

电穿孔法转染人树突状细胞条件的优化 (作者: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作者:单铁英苏安英唐军民 【摘要】目的:通过电穿孔法将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enhan ced gree n fluoresce nt protein EGFP )的真核表达载体plRES2-EGFP( IRES2 in ternal ribosome en trysite 2 内部核糖体 进入位点2)质粒导入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Immature Den dritic Cell,imDC),探讨不同电穿孔条件对imDC电转染率和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细胞因子体 外培养诱导其成为imDC在大肠杆菌中扩增plRES2-EGFP质粒,选择不同的电压、脉冲时间、细胞浓度、DNA剂量等。应用电穿孔仪将PIRES2-EGFP质粒导入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和光镜下分别计算绿色荧光阳性细胞数和总细胞数。0.4%锥虫蓝(trypan blue) 染色,计数电转染后细胞存活率。结果:当imDC浓度为5X 106/mL 与6卩g DNA质粒混合,设定电转染仪电压为300 V、脉冲时间为500 卩s时,其电转染率到最高,细胞存活率最高,转染后24 h明显表达,48

h后表达最强。结论:在适当的电压、脉冲时间下,选择适当的细胞浓度、DNA剂量,在转染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电穿孔法转染imDC 可使目的基因获得较高的转染率,且细胞死亡最少。电转染提供了外 源基因转染imDC的可行技术。 【关键词】电穿孔转染绿色荧光蛋白树突状细胞 Abstract Objective:plRES2-EGFP was successfully tran sfacted into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 by means of electroporation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lectransfection efficiency and survival rate of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 in different con diti on s.Methods:M ono cytes obta ined form huma n peripheral blood by density guadient centrifugation are induced into imDCs in the presenee of cytokines in vitro.plRES2-EGFP was amplified in E.coli.imDCs were tran sferred with pIRES2-EGFP by means of electroporati on with differe nt electric voltages,times of impulse,cell concen trati onsand the doses of DNA.Numbers of green fluorescence positive cells and the total cell number were coun ted respectively un der fluoresce nt microscope and visible light microscope.the cells were stained with 0.4% trypan blue,electransfe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cell survival rate were counted.Results:Electransfection efficiency was in creased to the highest value whe n imDCs with the

电饭煲通用说明书(英)

IMPORTANT SAFEGUARDS When using your electrical appliances, basic safety precautions should always be followed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1.Read all instructions carefully. 2.Do not touch hot surfaces, use handles or knobs. 3.To protect against electrical shock do not immerse cord, plugs, or main body in water or other liquid. 4.Close supervision is necessary when any appliance is used by or near by children. 5.Unplug from outlet when out in use and before cleaning. Allow to cool before putting on or taking off parts. 6.Do not operate any appliance with a damaged cord or plug or after the appliance malfunctions, or has been damaged in any manner. return appliance to the nearest authorized service facility for examination, repair, or adjustment. 7.The use of accessory attachments not recommended by the appliance manufacturer may cause injury. 8.Do not use outdoors. 9.Do not let cord hang over edge of table or counter, or touch hot surfaces. 10.Do not place on or near a hot gas or electric burner, or heated oven. 11. Extreme caution must be used when moving an appliance containing hot oil or other liquids. 12.Do not use appliance for other than intended use. 13.Children should be supervised to ensure that they do not play with the appliance. 14.The appliance must not be immersed in water. 15.This appliance is not intended for use by persons (including children) with reduced physical, sensory or mental capabilities, or lack of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unless they have been given supervision or instruction concerning use of the appliance by a person responsible for their safety. 16.If the supply cord is damaged, it must be replaced by a special cord or assembly available from the manufacture or its service agent. 17.If the supply cord is damaged, it must be replaced by the manufacturer, its service agent or similarly qualified persons in order to avoid a hazard.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