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

长岭县第四中学刘向福

【教学目标】

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2.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悲戚”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移情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悲戚”的深意。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阮籍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李白说“花间一杯酒,独酌无相亲”,他们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陶渊明也是这样一个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杂诗十二首》。

一、作家作品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系组诗,约作于晋义熙十年(414)前后,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课文所选为其中的第二首。

二、诗歌鉴赏

1.师问: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

生答:悲戚。

2.师问:诗人为什么“悲戚”?(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生答:“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逝离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伸展。(结合诗人生活背景讨论)

3.师问: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生答: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孤独文人常有的一种景象:对影独酌,倍显诗人之孤独。

师问:“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冷“字用的妙,试分析。

生答:表面上是写枕席冷,实际上是写人的心冷。这里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

4.主题把握

这首诗写诗人中夜不眠时的情怀,抒发了事业无成的感慨。用环境的清冷衬托出自己心情的孤独,又以时光的流逝引出有志未骋的悲戚,是陶渊明咏怀诗中的代表作。

三、总结:

古代很多文人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我们对他们应该报以深深的同情。好在我们生活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新时代,同学们一定要珍惜当前的大好时光,认真学习,细心做事,怀大志,成大事。

四、作业

背诵《杂诗十二首》其二

五、板书

为何

悲戚

如何

杂诗十二首陶渊明

《杂诗十二首》其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反复吟咏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 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课时设计:一课时 导入:有人说:古代文人有了酒便有了诗,有了诗便有了远方;于是便有了思念、有了惆怅。我们眼中,陶潜似乎是位隐逸潇洒、从容淡泊的菊中君子,他似乎不涉凡世、不谙烟尘,似乎从来没有俗世烦恼……但今天这首诗他却向我们倾诉了他久不外露的内心世界,倾洒了一腔烦恼,让我们一起去倾听! 一、初读全文,揣摩情感 (一)自读 请同学们自读诗歌,注意文中蕴藏作者情感的字词,并把握作者情感。 (二)再读,同桌互评。 同桌之间互相指导,拿捏诗歌情感。 (三)范读

听教师范读,小声附和,把握诗歌情感。 (四)再读 全班齐读,读出感情和节奏。 二、诗歌鉴赏 (一)回顾阅读诗歌四步骤 1、一读题目:知作者写作方向,帮助理解诗歌内容。 先看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再看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个题目前后两个动作。“寻”与“不遇”,含蓄之极。但我们即使不看诗也能够揣测出作者遗憾的心情。有些题目一看便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如李白的《静夜思》:题目意为寂静夜里起相思,思念故乡。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不难发现,关注题目有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和思路。而这正是诗歌鉴赏的前提和基础。 但陶先生的这首似乎看不出方向与内容,《杂诗十二首》其二,方向是什么呢?似乎不得解,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2、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常写内容及写作风格。我们知道陶渊明爱纵情山水、沉醉自然,其间更是表现了对世俗的理解与看法,那么这首诗抒发了他怎样的思想、情怀和志节呢?请接着往下看——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三维目标教案

杂诗十二首(其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才及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 2、细心品味诗中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范读提示字音、节奏,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 2、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 2、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诗句的意思,诗歌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悲戚”的深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阮籍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李白说“花间一杯酒,独酌无相亲”,他们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陶渊明也是这样一个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杂诗十二首》。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的寂寞教学设计

陶渊明的寂寞教学设计 Tao Yuanming's lonely teaching design

陶渊明的寂寞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 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 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 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 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 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 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 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 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 观念的偏滞决定生活底蕴的浅薄。当人们在尘世之海中翻滚 打拼的时候,他们日渐发现其灵魂在岁月之风的磨蚀下已变得粗 糙不堪,曾经那样容易感动的内心早已波澜不惊,任何的风吹都 不能泛起丝毫涟漪;饱经沧桑的脸上写满的是严肃的符号,或者 刻着世故的微笑,叫你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万花筒般令人眼花缭 乱的场景,诱惑人心,使人言不由衷、身不由己……当人们不得 不在躯体与灵魂分离的状态下活着的时候,内心的痛苦就会不约

而至,由痛苦而自嘲,由自嘲而麻木,由麻木而渐渐地自赏,失去本真的生命在哪里去找到安放灵魂的归属呢?丧失家园带来的焦虑、无助、怀疑造成了生命深刻的悲剧感,让它为自己的渺小而忧惧烦恼、自暴自弃。 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 且让我们想像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轻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 从繁华的官场抽身而退,谁能理解他的寂寞?作为晋大司马陶侃之后,步入仕途、承续家风乃是社会的通常要求;而对一个少有高趣,心存不灭理想的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来说,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也须得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即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生活,也得去做官。实际上,自陶渊明四十一岁归田到他六十三岁辞世,这漫长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未尝一日忘却澄清天下的理想:“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杂诗》其

1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 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许丽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通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2、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教学难点】“悲悽”的深意。 【教学方法】涵咏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意味,讨论作者人生选择的意义。 通过比较阅读,深刻领会两诗意象、构思和意境情感的不同。 【教学设想】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议一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词是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中国诗坛上,文人墨客人才辈出,名篇佳作历久不衰。说起唐代,我们就会想起李白、杜甫,说起宋朝,我们往往想起苏轼、李清照。说起东晋,我们会想到谁?陶渊明。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东晋,走近陶渊明,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走近诗人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学生背诵学过的诗歌《饮酒》、《归园田居》) 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系组诗,约作于晋义熙十年(414)前后,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课文所选为其中的第二首。 三、整体感知(诵读) 1、范读(注意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齐读。 3、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疏通诗歌大意。(请一位同学上台讲解分享,教师点评) 四、赏析诗歌,领悟诗歌情感。 1.请从诗中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 明确:悲悽。 2.诗人为什么“悲悽”?请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明确:“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逝离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伸展。

《杂诗十二首·其五 》陶渊明.拼音版

杂z á诗sh ī十sh í二èr 首sh ǒu ·其q í五w ǔ 【唐t án ɡ】陶t áo 渊yu ān 明m ín ɡ 忆y ì我w ǒ少sh ào 壮zhu àn ɡ时sh í,无w ú乐l è自z ì欣x īn 豫y ù 。 猛m ěn ɡ志zh ì逸y ì四s ì海h ǎi ,骞qi ān 翮h é思s ī远yu ǎn 翥zh ù 。 荏r ěn 苒r ǎn 岁su ì月yu è颓tu í,此c ǐ心x īn 稍sh āo 已y ǐ去q ù 。 值zh í欢hu ān 无w ú复f ù娱y ú,每m ěi 每m ěi 多du ō忧y ōu 虑l ǜ 。 气q ì力l ì渐ji àn 衰shu āi 损s ǔn ,转zhu ǎn 觉ju é日r ì不b ù如r ú 。 壑h è舟zh ōu 无w ú须x ū臾y ú,引y ǐn 我w ǒ不b ù得d é住zh ù 。 前qi án 涂t ú当d ān ɡ几j ǐ许x ǔ,未w èi 知zh ī止zh ǐ泊b ó处ch ù 。 古ɡǔ人r én 惜x ī寸c ùn 阴y īn ,念ni àn 此c ǐ使sh ǐ人r én 惧j ù 。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

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注释】 欣豫:欢乐。这句是说没有快乐的事,心情也是欢快的。 猛志:壮志。逸:超越。 四海:犹天下。 骞:飞举的样子。 翮:羽翼。 骞翮:振翅高飞。 翥(zhù):飞翔。 荏苒:逐渐地。颓:逝。此心:指志四海、思远翥。值欢:遇到欢乐的事。无复娱:也不再欢乐。每每:常常。这两句写出老年的心境与少壮时“无乐自欣豫”不同。 衰损:衰退。日不如:一日不如一日。 壑:山沟。壑舟:这里借喻自然运转变化的道理。须臾:片刻。 前涂:犹前途,这里指未来的时光。几许:几多、多少。止泊处:船停泊的地方,这里指人生的归宿。

经典陶渊明《饮酒》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饮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通过品词析句,感受陶渊明的悠然心境 3.结合背景,感悟陶渊明在诗歌中寄托的隐逸情怀 教学重难点 目标2、3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向往宁静,却结庐人境。 他热爱读书,却不求甚解。 他乐于农事,却草盛苗稀。 他性嗜饮酒,却举世独醒。 他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却不戚贫贱、不慕荣利。 他住在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的陋室里,却希望天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很明显,他是谁呢? 明确:陶渊明 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近陶渊明,共饮一杯美酒。 二、检测 对于陶渊明,其实我们已经并不陌生了,接下来,老师要检测一下,你们对陶渊明到底了解了多少? 出示填空: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中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饮酒》等 注:私谥是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朋友或门人给予的谥号,非官方的;靖节意为恬淡自守、高风亮节。 三、解题 对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饮酒》,可能有些同学会有疑问,诗歌内容并没有涉及到酒的地方,为什么叫《饮酒》。 明确:看注释,《饮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后所作,这里选的是第五首。 四、整体感知 1. 接下来,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来默写这首诗,还不会背没关系,我读你们听。其他同学也请你们拿出本子一起默。 2. 修改错误,疏通诗歌大意。 3. 带着对诗歌大意的理解,齐读诗歌,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五、读悠然 1.刚刚同学们读得很准确、很整齐。但是这首诗如果我们要想读得更好一点,还要读出什么感觉?用诗中的一个词表达这种感觉。 明确:悠然(板书) 2.那么,怎么能读出悠然呢,今天老师教大家一些方法。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陶渊明古诗赏析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陶渊明古诗赏 析 【作品介绍】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原文】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之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①。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②。 落地为兄弟③,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④。 盛年不重来⑤,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⑥,岁月不待人。

【注释】 ①蒂(dì帝):蒂的异体字,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②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③落地:刚生下来。这句和下句是说,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意思是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 ④斗:酒器。比邻:近邻。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⑤盛年:壮年。 ⑥及时:趁盛年之时。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7勉励:激励。 【白话译文】 人生在世就像路上的尘土,原本就像飘泊风尘,没有根蒂。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世间人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非要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及时行乐,有酒就要邀请邻里朋友一起共饮。人生就如同时光一样,只要过去了,就不会重新再来,因此,要趁着年富力强,勉励自己,多做些应该做的事。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9)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 教学设想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节课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田园诗的把握。理清由“归”字折射出的几个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从而深入体会陶渊明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境。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选择题:如果大家走入社会,有两条道路给你们选择—— 1、做大官,有名有利 2、做农民,平平淡淡,同学们会选择哪条路呢?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充满烦琐的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一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因作《五柳先生传》),谥号“靖节先生”。被后世人称为“百世田园之主,隐逸之宗”。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几做个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往返于官场与田园之间,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直到他63岁去世,终老乡村。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

杂诗陶渊明答案

杂诗陶渊明答案 【篇一:陶渊明的杂诗】 陶渊明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赏析 对于人类来说,珍惜生命价值、珍惜寸阴之精神乃是长青的。读陶 渊明的这《杂诗》第五首(“忆我少壮时”),常受到一种极亲切的 感动,寻思其原因,实在于此。 全幅诗篇,呈为一种苍凉深沉之风格。诗中,包蕴了少壮时之欣悦,中晚年之忧虑,及珍惜寸阴之警惧。诗情之波澜,亦由飞扬而沉抑,终至于向上提升。全诗体现着陶诗文体省净而包蕴深远的基本特色。这种特色,实为中国诗歌艺术造诣之一极致。 【篇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 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 是他人生 的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 德节 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 等安贫乐道的 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 禄而玷污自己。 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 要功成身退。

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 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壬》其五)而那些安贫乐 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 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 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 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 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 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 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 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 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 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 “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 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 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 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

最新陶渊明专题教案

《走进陶渊明》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的生活经历,体会其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全面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意义。 2、分析体会陶诗歌平谈质朴的语言特色。 3、初步学会诗歌分析、诗歌赏鉴的技巧。 教时安排 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陶渊明的人生道路和思想性格 一、导入 以初中所学陶渊明的作品导入 二、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不过到了他,家境已经没落。 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十分不利的。这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抑。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虽以军功取得晋朝的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在当时就已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到了陶渊明时代,连这样的家世也没落了,他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 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就是说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可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此后,他又作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为“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田的道路。 陶渊明的后期最值得重视的是他亲自参加了劳动。这就当时文人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封建社会和儒家思想本是鄙视劳动的,两晋南北朝士族尤甚。陶渊明却冲破了这种剥削阶级的意识,坚决地走上了躬耕自给的道路。 三、陶渊明的生平阶段 陶渊明(365?~427),友人尊他为陶征士,私谥靖节,世称陶靖节、靖节先生。曾任彭泽县令,因称陶彭泽、陶令。他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一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居家读书时期 这一时期从陶渊明出生到29岁。此间他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居家读书。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2012-5-16 一、导入新课: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阮籍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李白说“花间一杯酒,独酌无相亲”。他们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陶渊明是否也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杂诗十二首》(其二)(板书),看看诗人借诗歌表明了怎样的心迹。 一、作家作品: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二、诗歌鉴赏: 学生齐读全诗。 问1:这首诗最直接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什么? 明确: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是“念此怀悲凄悽”中的“悲悽”一词,即“悲伤”之意。 问2:诗人为什么“悲悽”?(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明确:“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两句揭示了心怀“悲悽”的原因。具体意思是:时光飞逝抛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施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情感的。 问3:就主旨来看,“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两句暗含着一种什么意思? 明确:“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写的是太阳从西边的大河旁落下,月亮从东边的山岭上升起。这种动态化的日月更替的景象暗寓着时光流逝、岁月不居之感。“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两句写的是:天空中,万里之遥的月亮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作者是否想表现月色的迷人和心情的喜悦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问4:“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的心情? 明确:就全诗的情感和主旨来看,“冷”字表面上写的是半夜时分睡觉的枕席让人觉得寒冷冰凉,实际上是写诗人心境的孤寂凄凉。“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两句写的是:气候的变化(天气变得寒冷起来)让人突然明白原来是季节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换,难以入睡成眠让人感到是如此的长夜难熬。为什么诗人不能入眠呢?此处似乎仍然没有答案,我们继续往下看。 问5:“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如何翻译?诗人想倾吐心中的什么?结果又怎样? 明确:“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两句说的是:我想倾吐自己的心声,却没有人应和我,我只好一个人举起酒杯劝自己的影子和我对饮。作者到底要倾吐的是什么?结合后文来看,应该是“岁月刀刀催人老、空有壮志不得酬”的苦闷。没有人应和,可以理解为没有人认同、理解诗人的苦闷,这说明现实中知音难觅,故而只好与孤影对酌。 总结:本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位长夜难眠、对酒独酌的诗人形象,抒发了作者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知音难觅的孤寂。

陶渊明杂诗(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一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注释 ①蒂(dì帝):蒂的异体字,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②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③落地:刚生下来。这句和下句是说,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意思是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 ④斗:酒器。比邻:近邻。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⑤盛年:壮年。 ⑥及时:趁盛年之时。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

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十九首》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从刘琨到陶渊明,这种叹喟变得越发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以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这种音调,在我们今天看来不无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反映了人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 “人生无根蒂”四句意本《古诗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感叹人生之无常。蒂,即花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分。人生在世即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没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地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陶渊明虽然“少无适俗韵”,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但他生值晋宋易代前后,政治黑暗,战乱频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迫于生计,他几度出仕,几度退隐,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职归田,不再出仕。如此世态,如此经历,使他对人生感到渺茫,不可把握。虽然在他的隐逸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超然之志,平和冲淡之情,但在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的是一种理想破灭的失落,一种人生如幻的绝望。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承前而来,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这一层意思出自《论语》:“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也是陶渊明在战乱年代对和平、泛爱的一种理想渴求。“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阅历的丰富往往使人对人生的悲剧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年龄的增长常常使人更难以寻得生活中的欢乐和激动,处于政治黑暗时期的陶渊明更是如此,这在他的诗中表露得非常明确:“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杂诗》其五)但他毕竟没有完全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他转向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寻求美,转向仕途荣利之外的村居生活去寻求精神上的欢乐,这种欢乐平淡冲和、明净淳朴。“斗酒聚比邻”正是这种陶渊明式的欢乐的写照,在陶渊明的诗中时有这种场景的描述,如:“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癸卯岁

杂诗十二首(其二)翻译及赏析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 翻译: 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赏析: 陶渊明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是对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青的。《杂诗》第二首与第五首,所写光阴流逝、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业无成、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就具有此种意义。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阿者,山丘。素者,白也。荡荡者,广大貌。景通影,辉与景,皆指月光。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扩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而荡荡辉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体现。由此四句诗,亦可见渊明笔力之巨。日落月出,并为下文“日月掷人去”之悲慨,设下一伏笔。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朴素淡。不妨比较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虽然境界相似,风格则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换不得“素月”。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上四句,乃是从昼去夜来之一特定时分,来暗示“日月掷人去”之意,此四句,则是从夏去秋来之一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以不能够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深深悲怀。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和念去声,此指交谈。挥杯,摇动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将悲怀倾诉出来,可是无人与我交谈。只有挥杯劝影,自劝进酒而已。借酒浇愁,孤独寂寞,皆意在言外。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大约即是从陶诗化出。不过,陶诗澹荡而深沉,李诗飘逸而豪放(诗长不具引),风味不同。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此二句,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生命渐渐感到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本题第五首云:“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饮酒》第十六首云:“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其根源乃是传统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价值不能够实现,此实为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诗中掷之一字,骋之一字,皆极具力度感。唯骋字,能见出志向之远大;唯掷字,能写出日月之飞逝。日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终晓,谓从夜间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获骋,不禁满怀苍凉悲慨,心情彻夜不能平静。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终晓不能静,志

2018年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陶渊明教案(新版部编版)

9.《桃花源记》 一)教材简析及教学设想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快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口附近乃溪水源头,桃花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这个故事颇有传奇色彩。首先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甚奇,渔人因一片桃花林而“忘路之远近”;洞极狭且深不可测仍然只身进入。其次桃花源中人更奇,若为仙,却有寻常人饮食起居;若为隐,一洞隔离人世几百年。最后桃花源消失尤奇,渔人出洞后尽管“处处志之”,但是“寻向所志”时最终是迷了路。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的环境里,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设计课件时,在充分收集有关素材和明确教学对象、任务条件下,主要采用了AUTHORWARE6.6这个软件,融音乐、书法、图片、诗文于一体,全方位的触动学生的感官,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并翻译全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1咏荆轲教案陶渊明

第一讲大学语文导论 大学的作用文学的功用 大学的作用 大学语文绪论 内容提示 一、大学语文是什么 二、文学简史 三、学习要求 四、课程内容 一、大学语文是什么 大学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也就是大学阶段学习的关于母语的通识教育课。 1.一门课程:人文素质课 大学语文字面上的意思包括: (1)语言文字狭义:指母语(汉语及其书写符号汉字),尤其指汉语普通话与汉字。(2)语言文章广义:指用汉语表述的中外文章。 (3)语言文学广义:用汉语呈现的古今中外的文学。 (4)语言文化广义:用汉语呈现的各民族文化。 2.与大语相关的一个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简称“中文”专业,一般特指汉语言文学专业。 (1)现在不少高校从“中文”专业分出了文学、汉语言、新闻、编辑出版和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等专业。 (2)传统的“中文”专业的课程一般分为两大类: A.语言类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 B.文学类课程:文学理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及文学史等。 二、文学简史 1.文字产生之前,远古时代流传着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等口头文学。 2.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诗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诗经》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起兴。 4.战国后期,在楚国产生了具有楚地文化独特光彩的新体诗——楚辞。 5.楚辞是一种“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民间乐府,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 多用语气词“兮”字。 6.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屈原在采用当时民歌形式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骚体。 7.《论语》和《左传》等书产生在春秋末年。 8.战国时代文学的样式主要是散文和诗歌,此外还有略具雏形的小说,如《穆天子传》等。当时的散文主要分为 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9.诸子散文以说理透辟、逻辑严密、言辞锋利、善用比喻为特点,其中《庄子》散文文学性最强。 10.诸子散文各具特色,《论语》警策,《孟子》雄畅,《墨子》谨严,《荀子》淳厚,《韩非子》

陶渊明诗词《杂诗·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陶渊明诗词《杂诗·其一》原文译文赏析《杂诗·其一》 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人生在世就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随风飘转

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人生历尽了艰难,人们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样子了。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一起畅饮。 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努力奋斗,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赏析】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经八年。这是一组“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无根蒂:形容飘泊不定。陌:

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就好像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分散随风转,此已非常身。”常身:常住之身。佛家认为常住之身具有永恒的法性,与死生变易无常的父母生身不同。这两句是说,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的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不是最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意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中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落地:指诞生。这两句是说,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欢:欢愉。这两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应该聚在一起共饮。阅历的丰富往往使人对人生的悲剧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年龄的增长常常使人更难以寻得生活中的欢乐和激动,处于政治黑暗时期的陶渊明更是如此。但他毕竟没有完全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本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精神,他转向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寻求美,在村居生活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欢乐,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欢乐平淡中和、明净淳朴。

陶渊明教学设计方案

《陶渊明失意人生的诗意栖居》讲座课教学设计 【课前互动】1、陶公其人知多少?能讲讲你所了解的陶渊明吗? 2、陶公其事知多少?能讲一两则故事与大家分享吗? 3、陶公其诗知多少?能背诵你所熟悉的诗作吗? 一、【课前导入】 从先秦到晚清,中国历史上涌现出的诗人不胜枚举,因此有人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诗人有哪几位?今天我们所要讲的就是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人之祖的陶渊明。下面就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结合其不同阶段的诗作,探寻他的人生轨迹。在那段动乱不堪的年代里,是什么使得他的才情得以蒸馏?又是哪些经历让他放弃仕途,甘愿过舒淡自然,躬耕自资的生活呢?让我们一同走进陶渊明失意人生的诗意栖居。 陶渊明的生平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出仕前的青少年时期,出仕游宦时期和隐逸时期。我的讲解也依着此三部分来展开,主要有四方面内容构成:分别是清贫家世少有大志、乱世傲骨时仕时隐、归隐田园抱朴归真、田园诗人旷世独立。 二、【详解其人】 板块一:清贫家世少有大志 【板块热身】 1、你知道陶渊明心目中的两位“偶像级”人物是谁吗? 2、青少年时期的陶渊明有哪些小故事呢? 3、青年时期的陶渊明有哪些名作传世呢? 1 家道渐趋中落。家道的中落,使陶渊明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充裕的生活条件。祖上留下的产业虽少,但还能让他潜心读书,孜孜向学。陶渊明成年之后回忆往事时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陶渊明的青少年时代,是充满幻想和憧憬的时代。那时,他“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希望能展翅腾飞,遨游苍穹,希望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搏取像他曾祖父陶侃那样的丰功伟业。“少时壮且厉, 2 这位女子名叫张玉秀。这位姑娘美到什么程度呢?用陶渊明的话说就是:“面如白玉,口如朱丹,身佩熠熠发光的宝玉,耳垂玲珑剔透的耳坠儿。她的优雅气质好像幽兰一样散发出淡淡的芳香。”这一见之后,陶渊明的灵魂片刻也没得到安宁,他徘徊在繁茂的树林,空自寻找着玉秀姑娘的倩影;他盼望黑夜赶快降临,自己能够赶快入睡,好在梦中与玉秀姑娘相会。可他偏偏内心忐忑不安,思绪万千,神情恍惚,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但他深知这段感情不会有任何结果,于是他也效仿古人,把蕴藏于内心世界的强烈感情倾泻于笔端,他挥毫泼墨,写就了流传千古的辞赋名篇《闲情赋》,这一年陶渊明只有十九岁。

陶渊明 《杂诗》其一全诗及赏析

陶渊明 《杂诗》其一全诗及赏析 陶渊明 《杂诗》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人生在世,原本就是无根无蒂;到处漂泊流浪,犹如路上的灰尘。生命随风 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应该成 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情、血缘之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 要邀请近邻共饮。风华正茂的岁月不会重来,犹如一天里头不会有两个早晨。年 纪轻的时候,要勉励自己及时努力;否则,岁月一去不回,它是不会停下来等待 人的。 赏析: 陶渊明 《杂诗》 共有十二首, 此为第一首。 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 当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 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 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 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 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 》《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 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 十九首》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从刘琨到陶渊明,这种叹喟变得越发

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以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这种音调,在我们今 天看来不无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反映了人的觉醒, 是时代的进步。 “人生无根蒂”四句意本《古诗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 感叹人生之无常。蒂,即花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分。人生在世即如无根之木、无 蒂之花,没有着落,没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由于命运变幻 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地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最 初的自我了。 这四句诗, 语虽寻常, 却寓奇崛, 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 无蒂之花, 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 生体验写了出来, 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 陶渊明虽然“少无适俗韵”, 怀有“猛 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但他生值晋宋易代前后,政治黑暗,战乱 频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迫于生计,他几度出仕,几度退隐,生活在矛盾痛 苦之中,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职归田,不再出仕。如此世态,如此经历,使他对 人生感到渺茫,不可把握。虽然在他的隐逸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超 然之志,平和冲淡之情,但在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的是一种理想破灭的失落, 一种人生如幻的绝望。 “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 ”承前而来, 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 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这一 层意思出自《论语》:“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也是陶渊明在战乱年代对和平、 泛爱的一 种理想渴求。“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阅历的丰富往往使人对人生的悲剧 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年龄的增长常常使人更难以寻得生活中的欢乐和激动, 处于 政治黑暗时期的陶渊明更是如此, 这在他的诗中表露得非常明确: “荏苒岁月颓, 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杂诗》其五)但他毕竟没有完全 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 他转向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寻求美, 转向仕途荣利之外 的村居生活去寻求精神上的欢乐, 这种欢乐平淡冲和、 明净淳朴。 “斗酒聚比邻” 正是这种陶渊明式的欢乐的写照, 在陶渊明的诗中时有这种场景的描述, 如: “过 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癸 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 这是陶渊明式的及时行乐, 与“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不如饮美酒, 被服纨与素”; “何不策高足, 先据要路津” ( 《古诗十九首》 ) 有着明显的差异,体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盛年不重来”四句常被人们引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 珍惜光阴, 努 力学习,奋发上进。在今天,一般读者若对此四句诗作此理解,也未尝不可。但 陶渊明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是鼓励人们要及时行乐。既然生命是这么短促, 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不易寻得,那么,对生活中 偶尔还能寻得的一点点欢乐,不要错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这种及时行 乐的思想, 我们必须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 “它实质上标志着一 种人的觉醒, 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 人对自己生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