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湘版高一音乐鉴赏教案:华夏音乐之光 古琴风韵

湘版高一音乐鉴赏教案:华夏音乐之光 古琴风韵

湘版高一音乐鉴赏教案:华夏音乐之光 古琴风韵
湘版高一音乐鉴赏教案:华夏音乐之光 古琴风韵

华夏音乐之光古琴风韵

教学目标:

1、能认真林聆听古代音乐,体会古人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厚重的人文内涵。了解古琴的形制与喻义

2、了解古代诗词与音乐的关系,能随乐哼唱《阳关三叠》歌曲的主题旋律。

3、结合史学资料,了解古琴艺术及其人文内涵。欣赏古琴音乐《酒狂》、《流水》、《阳关三叠》与歌舞结合的表演。

教学重点:

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厚重的人文内涵,体会到古琴的各种表演形式。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影片导入—电影三国演义空城计的古琴片段。

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部电影当中的吗?三国演义

师:那诸葛亮手上的乐器,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古琴

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古琴的典故吗?高山流水遇知音。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麓,月湖东畔,

一、初识古琴:

师:大家知道古琴的年龄有多大呢?

学生摇头。

教师提示:大家回忆曾经在语文课上学过的《诗经·关就》中有关琴的诗句。“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许多学生背诵出来了。

教师:最早记载琴的文字就见于《诗经》,那么从诗经成书的年代算,古琴至少要有多少岁?

“三千岁!“学生们兴奋的回答。

师: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下有五行,世上的声响有五音,因此它便有了五弦,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加一弦,武王又加一弦,成为七弦,故古琴又名瑶琴、玉琴、七弦琴

(幻灯片显示)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

二、观察古琴,了解古琴的形制与喻义。(幻灯片亮出古琴图片讲解)

可由学生猜,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着手,教师提示。

据说琴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面弧形象征天,琴背平,象征地,有“天圆地方”之说。

古琴有十三个徽,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

底部有两个出音孔,称龙池和凤沼。

最初为五根弦,象征金、木、水、火、土。周文王为纪念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加了一根弦,周武王伐纣时为鼓舞士气加一根弦,所以又称“文武七弦琴”。

古琴五音画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优良的古琴背面常有书法和印章,其内容一般包括琴名、诗文和制造者的姓名及年代,最能体现古琴的文墨之美。他弹奏时的音色分为泛音、散音、按音。(幻灯片,教师提示一个,出现一行)

小结:是的,古琴泛音飘逸、空灵,古人叫它天声;散音深远厚重,古人叫他地声;按音声音细腻,极似人声吟唱,因此叫人声。可以说,小小的一张古琴里面包含了天、地、人、年、月、日、山、川、鸟、兽,难怪有人说古琴就是一个小宇宙。在东方的审美观念里,清纯之美向来都是一种极高的层次,空灵并非空泛,简炼并非简单,单纯并非单调,而清纯也并非清冷萧条。这也正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抱朴怀素的主张.

三、古琴与古代文人的密切联系。

从三千年前的西周晚期开始,弹奏古琴便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时尚,琴与文人共呼吸、同命运,同生存、共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文人抒情感触、修身养性与表明志向、志趣的常备工具。古代文人四大传统修养——琴棋书画,琴居首位。士必操琴、琴必依士。古代不少有成就的文人都是弹琴高手,如:春秋时的孔子、西汉的司马相如,东汉的刘向、马融、蔡邕、蔡琰,魏晋时“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等。

四、听琴准备

展示国画-宋代赵佶(听琴图),提示学生听琴要凝神静气。

宋赵佶听琴图宋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师:古代文人崇尚清、静、淡、雅的意境。所以听琴之前,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灵。只有凝神静气,才能真正品味到古琴的美。凝神静气、用心听琴,琴中自有万古无穷音。

五、琴曲

作品《酒狂》赏析

学生探究:你了解“竹林七贤”吗?

“竹林七贤”及阮籍简介:老师介绍

魏国在晋公司马昭的统治时期,七位才华横溢的名士深知司马昭逼迫他们出来辅佐朝政的险恶之心,因此常隐于山间竹林,终日吟诗作赋,饮酒弹琴,不愿出来做官,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其中老大哥阮籍更是经常借酒佯狂,以回避政治斗争的旋涡,明以醉态示人,实则“托兴于酒”、奏乐明志,于是就有了古琴曲《酒狂》。

如果你是作者,你觉的应该用哪种节奏合适,4/2 4/4 8/3,教师用步伐演示,4/2象国歌一样整齐,44整齐,83

8/6拍,这在古琴曲中,很少见到,现在我们8/3拍一般用于华尔兹,等舞曲。但是酒狂用8/3是拍是为了表现阮籍的醉意朦胧、步履踉跄的醉者形象,这在古曲中是一个创新。

(幻灯片显示)问题:乐曲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乐曲每小节持续出现的低音及九度和十度的大跳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回答后幻灯片显示)乐曲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鲜明地刻画了一个醉意朦胧、步履踉跄的醉者形象。其实醉者的内心是清醒的,揭开它醉酒佯狂的面纱,我们听到的是一颗扭曲、压抑和不满心灵的悲鸣。音乐中的音程大跳和持续出现的低音,不正是阮籍愤懑情绪的聚积和人生执著的追求吗?

这个音乐也表现了当时的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态,当时文人的状况如何。

昏庸当道,朝廷黑暗,文人不敢说真话,只能借酒抒情。

演一演

请个同学来根据音乐来表演这个醉者的形象

六、琴舞

(幻灯片展示并播放音乐流水)

师:这就是开始前我们将的那个(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中的一支曲子《流水》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生死相契,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凰于飞

知音,是精神层面的心灵共振,知音,是英雄美人的百代一逢

古琴又往往是才智,才艺和才情的化身

教师展示:古典水袖舞与古琴完美结合

七、琴歌

(1)王维与琴歌《阳关三叠》

王维,中唐时期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他从小精通音律,善弹琵琶。由于他在音乐方面的才能,二十一岁时被任命为主管音乐的“太乐丞”。《渭城曲》是他送友人到安西任职而作,后被人配上音乐,广为传唱。因唱中有“阳关”这一地名,演唱时又往往将原诗叠唱三遍,便有了《阳关三叠》之名。

(2)朗诵与体会

学生朗诵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渭城曲》,体会诗歌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师播放古琴曲。

(3)老师根据古琴曲,范唱《阳关三叠》(幻灯片显示歌谱)

(4)学唱原诗的四句主旋律,教师钢琴伴奏。

学生探讨交流对比:朗诵与吟唱后,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七、延伸拓展,讨论:

在华夏先民中,什么音乐才能称为好音乐?

华夏先民心目中,音乐的律动即宇宙的运动,乐音的旷达既宇宙的旷达,只有与天地自然相谐相融的音乐,才称的上是好音乐。这与中国传统的世界观是“天人和一、天人感应。是相符合的。大家知道,古琴为什么有清微淡雅的特

点吗?那是因为他每个音都让人感觉出余韵,让人感觉余音饶梁,三日不觉,感受到每个音都在苍穹回荡。

八、今日古琴

流水太空密知音,旅行者号进入太空,在宇宙中寻觅地球人类生命的知音。

由于不同地域风土和人的气质的差别,形成了各种古琴演奏的流派。早在唐代,就有吴,蜀两大派。隋唐间的琴家赵耶利,曾以“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土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宙,亦一时之俊”概括了吴,蜀两派的风格特点。明清时期,古琴则发展演变为川派、虞山派,广陵派、浙派、金陵派,中州派,诸城派,闽派等多种流派。(幻灯片显示)

(幻灯片显示前面时,教师朗诵)

那一枝严冬里的梅花

那一对夕照中的落雁

那些已经具备了人赋品格的所有物象

便在古琴的鸣奏中,渐渐地显现出深深的意境

不过,不同流派的琴人们,对于意境的追求

又各自有着独到的美学理想

而虞山琴派推崇的“清微淡远”

说到底本质上还是一个“清”字

这一个“清”字与“浊”相对立与“洁”相吻合

冰清玉洁,实在是让人肃然起敬

中正平和的基调

让中国古琴所以

它并不企羡大红大紫的时尚

企羡稠人广众的海啸山呼

永远不会流行的,是它,

永远不会过时的还是它

不过,由于它已经合乎了“大音稀声”的真理已经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灵魂

所以他也惧备了一种永恒的品质。

2019-2020年高中音乐鉴赏课《华夏音乐之光》教案设计

2019-2020年高中音乐鉴赏课《华夏音乐之光》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认真聆听古代音乐,体会古人情感,辨别古代乐器的音色 教学重点: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厚重的人文内涵 教学难点:琵琶文、武曲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了大量的、珍贵的音乐文物,有古书籍、古乐谱、古乐器,对这些古老的文物的研究可以重现几千年前古人的文化生活。所以,音乐是一把开启历史大门的钥匙。 问:同学们知道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是什么吗? 介绍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乐器——骨笛,引出古琴。 二,古琴与古琴音乐 1,古琴的形制及寓意 琴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琴面弧形象征天,琴背平、象征地,有“天圆地方” 十三个徽,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 2,有关古琴的小知识 ①高山流水——俞伯牙与钟子期 ②现存年代最早的琴曲——《碣石调·幽兰》 ③古琴减字谱——中国唯一沿用千年未被西洋记谱法取代3,欣赏古琴曲《酒狂》

①“竹林七贤”及阮籍简介 ②听赏提示: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琵琶与琵琶音乐 (出示唐诗《琵琶行》的诗句,引出琵琶)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关于琵琶 最初叫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意思是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 2,白居易《琵琶行》中对琵琶的描述 指法: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音响效果: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3,琵琶代表作品及欣赏 武曲《十面埋伏》文曲《塞上曲》之《湘妃泪》请学生介绍他们了解的《十面埋伏》和昭君 欣赏提示: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

中国通俗音乐= 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 教学材料分析与教学课题界定: 《中国通俗音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第七章节中的一个教学内容。《音乐的体裁》教学单元中含有:音乐与诗歌的交融、音乐的戏剧——歌剧、舞剧的灵魂、梨园百花等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感受并理解音乐的共性与个性。 共性:音乐作用与欣赏者心理感受的一般规律; 个性:不同体裁音乐作品中的不同音乐表现方式及其服务对象。 严格意义上的中国通俗音乐,至少可以追述到《诗经》时代,是一个年代久远、内容丰富的音乐文化范畴。所以,依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本课课题界定在《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更为合适。 学情分析: 大部分中学生都喜欢通俗/流行音乐,这是一个没有悬念的问题。但是为什么喜爱?是歌词?旋律?风格还是潮流?……面对快餐音乐文化和优秀、经典的音乐作品,他们缺少作为高素质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审美体验与感受,缺少应有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这也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并领悟普通高中音乐学习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充分挖掘及利用学生自身资源,从而达到学有所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知能并进、终生受益这一课程目标,需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给予重点关注和引导。 由于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的内容丰富、题材和体裁繁多,如何利用学生对通俗音乐原认知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适时、适度的教学活动,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与目标达成的方法与手段运用: 一、知道什么是通俗音乐(通过聆听、感受、对话、小结等完成); 二、了解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发展的大致阶段(主要由教师完成。通过视听、感受、听辨、分析、对话、小结等完成); 三、了解并初步懂得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的主要特征(主要由学生完成。通过视听、感受、交流、教师的引导性发言等完成)。 教学过程安排与实录:

华夏音乐之光教案

课题:《华夏音乐之光》 华中师范大学宋单程 教材分析 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本课通过对《八音和鸣》、《酒狂》、《阳关三叠》和《黄莺吟》的欣赏,了解中国古 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启迪学生的爱国情操,促进音乐文化素质的建设。从聆听其音色和曲 调等方面来认识乐器的发展以及古曲是如何表达情感的,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如今的高中生热衷于流行音乐,而对中国古代音乐几乎是陌生的,因此就更谈不上喜欢 或热爱了。本节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可能有一定距离,如何吸引学生关注这一节的 学习内容,是教与学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本课的教学内容文化底蕴比较浓厚,要通过师生 的共同参与,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并熟悉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并对它产生兴趣。 教学方法与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探究、听辨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分别听赏八音中的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的各个音响,通过实际感受来提高音乐辨别水平。并着重介绍曾侯乙编钟和古琴音乐,使学生在增强感官认识的同时加强对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 教学目标 1、认真聆听古代音乐,体会古人的感情,并从中了解编钟和古琴艺术及文化内涵。 2、掌握“八音”的含义,并能辨别古代乐器钟、磬、琴、埙等乐器的音色。 3、通过听赏与体验,初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陶冶爱国情操,促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通过听赏,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厚重的文化内涵,了解编钟和古琴艺术等中国古 代音乐文化发展的脉络及成就,并能准确辨别古代乐器的音色。 难: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历史、文学等知识,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理解和感 受。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频、视频、图片 教学过程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松花江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松花江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能认真聆听歌曲《松花江上》,感受作品的音乐意境,获得音乐悲剧美的体验。 2.知识目标:通过分析探讨,了解作品中表现悲剧美的音乐语言。 3.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松花江上》片段,以及进行简单的创作。 2学情分析 本课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 使学生从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和喜剧美六个基本范畴中体验音乐的美。在前面我们已经体验了音乐的优美、壮美、崇高美和欢乐美,为本节课体验、分析音乐的悲剧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选材上,由于学生对国外的作品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基础, 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所以选取了近代中国声乐作品《松花江上》 ,作品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内容, 学生在情绪上容易产生共鸣。 高中学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 教学过程可将视听、演唱结合, 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 在情境中感受作品的音乐美。 3重点难点 探讨音乐语言的特点 , 感受、分析音乐作品的悲剧美。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营造氛围 听赏:课前播放华彦钧的《二泉映月》 欣赏两幅体现悲剧美的绘画作品《南京大屠杀》《流民图》 ( 1 )教师:前些年曾流行一首歌曲叫《笑比哭好》,歌中唱到:“啊朋友你是喜欢哭来还是喜欢笑 ? ” ( 出示油画《南京大屠杀》 ) 教师:这幅画在向我们表达什么意思?用了怎样的手法? ( 2 )教师:当时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躏的不仅仅是南京同胞,还有被逼迫背井离乡,过着悲惨生活的东北同胞。

高中音乐_一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聆听和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体会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2.了解和掌握古代乐器的分类方法八音,掌握古代乐器音色的分辨,感受中国古代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 一、导入 1.看图片请同学说说它们是中国古代乐器还是现代的? 2.(中国古代乐器)。中国是世界上古代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并不断吸收外国的民族音乐发展而成,中国古代音乐是世界文明中的一个宝库。今天,我们共同走入华夏音乐之光,来感受中国古代音乐的魅力。 二.中国古代乐器分类: 1.早在西周时期,就因为乐器制造的材料不同而分为八类称为“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1)金类:指用金属制成的乐器。如:编钟、方响等。 (2)石类:指用石或玉制成的的乐器。如:磬、玉磬等。 (3)土类:指用陶器制成的乐器。如:埙等。 (4)革类:指用各种皮革制成的乐器。如:各种鼓等。 (5)丝类:指用丝弦来拉响和各种乐器。如:古琴、瑟、筝等。 (6)木类:指用木质制成的各种乐器。如:木兄、木鱼等。 (7)匏类:指用葫芦作音斗而制成的乐器。如:笙、竽等。 (8)竹类:指用竹管制成的各种乐器。如:笛、萧等。 编钟是由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的组合钟。1979年在湖北

隋县的战国曾侯乙墓出土,总音域跨五个八度, 12个半音齐全,音色优美,效果极佳,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音乐、冶金和乐器制造水平之高超。《东方红》一号卫星,带着编钟演奏的乐曲《东方红》升入太空,响彻环宇。 三、欣赏《八音和鸣》 1.《八音和鸣—楚调》,乐曲从具有楚商调式特征的民间音乐中提取素材编写的,以民间的变奏形式创作而成,曲调欢欣流畅,有浓郁的地方俗乐特色。 2.请同学说说乐曲主要有哪些乐器演奏?(编钟、编磬、古筝等) 四、古琴《酒狂》 从三千年前的西周晚期开始,弹奏古琴便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时尚,琴与文人共呼吸、同命运,同生存、共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文人抒情写意、修身养性与接受教育的常备工具。古代不少有成就的文人都是弹琴高手,如:春秋时的孔子、西汉的司马相如,东汉的刘向、马融、蔡邕、蔡琰,魏晋时“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等。古琴成了文人雅士生活中的亲密半侣。 五.欣赏《阳关三叠》 1.学生朗诵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渭城曲》,体会诗歌的依依惜别之情。 2.学唱四句原诗的旋律与歌词,感受歌曲的情感及音乐表达上的特点。 3.学生探讨交流,分组展示,体会友人之间的深情厚意表达得含

1华夏音乐之光

华夏音乐之光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本课的古代音乐作品,并结合已有的知识,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 2、了解“八音”以及它们所对应的乐器,能记住《酒狂》、《湘妃泪》主题旋律。 3、能辨别古代乐器钟、磬、古琴、琵琶的音色。 教学重点 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厚重的人文内涵,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线索与贡献。 教学难点 辨别古代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你知道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吗? 古琴曲《高山流水》知道吗?除了《高山流水》,你还能说出几首古代乐曲呢? (二)新课讲授——走进华夏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悠久、灿烂,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乐器和乐曲出现,代表每个时期的音乐特点,今天我们先来了解:春秋战国时代、西汉时期、魏晋时期的音乐。 春秋战国时期——楚调《八音和鸣》 资料:1、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早期曾侯乙编钟——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的乐器组。(附图片)曾侯乙墓

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显示了我国古代音乐艺术的惊人成就,被誉为“世界文明奇迹”。 2、除了编钟,我们还要知道早在周代,我国古老的先民们把七十种乐器按照材料的性质分成“八音” ,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通过课件展示图片认识) 3、欣赏:楚调《八音和鸣》(播放视频) 钟磬乐从商代即在宫廷演奏。磬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有坚硬的石头打磨而成;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金属浇筑而成。让我们听听两千四百多年前,由金、石乐器主奏的音乐。 4、合作探究 思考:作品中出现了哪几种乐器? 西汉时期——琵琶和琵琶曲 器乐独奏得到很大的发展。器乐独奏家在长安乃至全国都享有很高声誉。 1、诗歌与琵琶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是__唐_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描写的乐器是琵琶。 2、关于琵琶 琵琶音响铿锵美妙,富有金石之声,具有极强的音乐表现力。根据其演奏技巧及表现手法可分为文曲和武曲两种。 3、欣赏:文曲:【湘妃泪】此曲是以昭君和番的历史故事为题材,描写汉代王昭君出使匈奴和亲,离别故乡时的凄凉情景。武曲: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 学设计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湘版高中音乐鉴赏: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及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仔细看图,是否能找出它们的特点。 回答问题 1、听完这段乐曲、看完这两张图片有何感受?富丽堂皇、热烈鲜艳、富有动力,常给人以紧迫感宗教音乐又称圣乐,它既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又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信仰和祈求。 宗教音乐是欧洲艺术音乐的源头,在 18 世纪以前欧洲音乐主荒要以教会音乐为主 2、反搏映了欧洲哪个时期的音乐欣风格?巴洛克时期二、引家导学生了解巴洛克时代音俐乐巴洛克时代(16 折 00~1750)起源于种意大利并流传于欧洲的一棺种音乐风格,巴洛克本来溜是指 17 世纪以来意大利网的建筑风格,其特征是富帜丽堂皇、热烈鲜艳、富有阴动力,常给人以紧迫感,钢音乐上也大体有这些风格哪。 因此被借用过来。 这一扎时期的音乐代表人物有维样瓦尔第、巴赫、享德尔。 1 / 4

紊三、欣赏 a)介绍作察者: 维瓦尔第(1678 铡 ~1741),意大利作甚曲家、小提琴演奏家。 1 档 678 年 3 月 4 日生于威秧尼斯,1741 年 7 月 2 仇 8 日卒于维也纳。 父亲是嘛一位职业小提琴师,任职滤于当地的圣马可教堂。 从塘童年起,维瓦尔迪随父亲照学习演奏小提琴。 c 琵、赏析作品: 1、引导学郑生回答所视听的乐曲是由猩那些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惺音乐风格如何?(明快、赵欢乐、华丽而洒脱) 2、栽哼唱主旋律请问这首乐曲身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什么袜叫小提琴协奏曲?由讶小提琴作为独奏乐器与小朴型弦乐队互相竞赛的器乐购套曲。 《春》第一乐嘎章 A、小提琴以一连刺串尖锐的颤音,模仿群鸟涕的叫声,小鸟唱着欢乐量之歌来迎春。 B、涩用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肮来表现微风清拂清泉,健泉水叮咚流淌的、像诗惧一样美丽的意境。 C 沤、低音区用三十二分音符谈的同音反复和独奏小提琴煮一连串的三连音所形成的枝对比构筑音响,也产生了露很强的威力和暴风雨效果疼。 D、雷鸣电闪转瞬许即逝,鸟儿重又婉转歌唱肘。 结尾处,春天的主题再嘲次响起,在明快,欢乐的跌气氛中结束全曲。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教学设计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教学设计【引言】 本课为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三部分中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教材内容包括多巴哥钢鼓合奏等五个声乐、器乐作品。建议安排一课时。执教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上作相应的选择和补充…… 【教学理念】 本课选定拉丁美洲音乐旨在通过欣赏拉美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声乐、器乐歌舞音乐,让学生感受并体会其音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认识到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文化具有三种音乐文化相融的的特点,从而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开拓世界音乐文化的视野。 一、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这节课的教学我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放在首位,通过听赏音乐,感受、体会、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而评价、表现和创造音乐,达到激发学习音乐兴趣的目的。 二、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每一环节都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活动: 1.自学:首先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查找整理有关拉丁美洲的图片资料和相关文字资料,初步了解其地理概况与文化背景。 2、互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收集整理的资料分别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3、评价:学生间、师生间各抒己见,对各小组的展示做一评价小结。这样促使每一个学生 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人。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拉丁美洲的音乐,感受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及风格特点。 2、能记住那些极有特色的乐器音色;感受拉丁美洲绚丽多姿的歌舞特点。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教学年级】高二A部 【主备人】陈华 【教学重点】 能基本说出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特点。

高中音乐《1华夏音乐之光》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华夏音乐之光》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播放一段音乐,请学生听辨这段音乐的国家、年代及乐器 《楚商》中国古代编钟、笛、埙等 讨论后,导入新课课题,开始授课。 二、新课 1、古代音乐产生原因及年代 劳动、驱赶野兽等生活中产生音乐;80 年代河南舞阳出土骨笛,距 今约8000 年。中国音乐起始时间在世界中属于最早的国家之一。介绍八音乐器分类法。 2、周代:礼乐制,音乐人才专门化;编钟等大型乐器的出现,可 以演奏钢琴上88 个琴键,是咱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事情。 3、春秋战国:古琴的出现;《诗经》的传唱。 欣赏由几种古代乐器合奏的《诗经小雅鹿鸣》,这是周王的迎宾曲。 4、秦汉:音乐逐步走向民间,开始传唱乐府诗。 5、魏晋:古琴飞速发展,因有七根弦,也叫七弦琴。以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是当时的时尚主流“魏晋风尚”,一批文人想要改变国家的政局,奈何政府统治者及官府黑暗,无奈只能归隐田园,饮酒弹琴,释放人性、摆脱束缚,奏琴明志。司马昭邀请阮籍入朝为官,阮籍佯装酒醉,《酒狂》一曲由此而来。请同学们听辨曲中使用了

几拍子的节奏来描绘阮籍的醉酒之态。(3 拍子) 6、隋唐:繁盛时期。有曲子的出现,请同学朗诵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老师范唱,并让学生学唱《阳关三叠》,欣赏合唱曲,体会古时候人们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宫廷燕乐盛行,皇帝宴请群臣的大型歌舞;梨形琵琶传入中原,并在中国发扬光大。欣赏《十面埋伏》。是我国著名的十大琵琶曲之一,讲述项羽被汉军围困的紧张急迫时刻,是琵琶武曲的代表作。此曲将琵琶的演奏手法表现的淋漓尽致。 7、宋元:小令、元杂剧盛行,音乐完全的民间化。 8、明清:主要发展是在戏曲的表演上。 三、课堂小结 了解古代各朝代的历史文化发展,体会古代音乐对于中国现代、当代音乐甚至流行音乐的作用。作为年轻一代有必要发展和继承中国古代音乐文化。 下课

湖南文艺高一音乐鉴赏教案

湖南文艺高一音乐鉴赏教案 教学内容说明本课作为音乐鉴赏模块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学生们带着自主选择学习的期待和新鲜感,步人音乐殿堂。我们用什么迎接他们呢?是陌生的理论概念,还是亲切、动听的音乐?当然,应该是后者。尽管本单元的中心是“音乐的欣赏”,不可避免地将会涉及诸如“什么是音乐”、“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怎样欣赏音乐”之类的理论问题,但本课是以两首音乐作品 ---- 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各一首,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通过对这两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在学生对音乐有了具体、真切的感受的基础上,采用启发、引导等方法,使学生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和呈现方式,并以自己的欣赏经验作为印证,进而领悟“怎样欣赏音乐”的问题。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三点需要说明: 1. 课文标题“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是一句启发式的引导语,其后的“你在这首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则是问题的具体化。编者使用这些语言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直接答,而是引导他们思考怎样欣赏音乐。 2. 本课第一首乐曲为标题音乐,形式为钢琴独奏。选用这首作品的目的,一是因为乐曲的作者写作这首作品时,年仅十八岁,与高中生年龄相近,使学生有同龄人的亲近感。其二是音乐优美,在标题的引导下,易于产生联想。. 本课所选的第二首乐曲为非标题音乐,未加任何乐曲说明,给听

众留有十分广阔的想像空间。选用这首作品的目的,一是作品的题材与青年人的理想和追求有关,另一是同前一首标题音乐形成呼应和互补,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获得欣赏音乐的经验。 教学目标 1. 能认真听赏本课两首优美动听和扣人心弦的音乐作品,并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而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运用比较的观点,将音乐与绘画、语言文学艺术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后,能概述出音乐艺术是否具有具象性和语义性特征,以及音乐“不能告诉”我什么的简单道理,从而对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有基本的认识。. 通过作品实例的感受与认识,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音乐表现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建议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结合选材特点,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以下四点建议可供任课教师参考: 1. 本单元为高中学生的起始课,建议安排一个课时。本课的开始可进行-分钟的热身活动,让学生对老师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进行听赏活动。第一首作品可以作为精听曲目,第二首可作为浏览性欣赏。浏览的曲目亦可先分段赏析,然后再综合的欣赏。. 引导学生带着期待来欣赏与感受。比如课文开始处提示的:“让我们先听赏从一位年轻女音乐家心中流淌出来的音乐。”特别是课文中写明作曲家写作这首乐曲时年仅十八岁,与高中生年龄相仿,就更能激起学生欣赏的

高中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和反思

《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意图 1、指导思想: 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为了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教材选编了《华夏音乐之光》的教学内容安排。“华夏音乐之光”是古代音乐的精选,旨在通过聆听和分析这些作品,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拓宽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以“中国古代音乐”为主题展开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聆听、观看、演唱、演奏、讨论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学活动主要由“欣赏与体验”和“拓展与探究”两个部分组成。 2、教学内容选择 我国古代音乐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为了能更多的欣赏与了解古代音乐,除选听教材所提供的部分音响和介绍古代的乐器“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另外,补充介绍古琴曲《流水》,更换书本原有的文套曲《湘妃泪》为武套曲《十面埋伏》。古琴演奏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在中国传统乐坛上,琴被视为“八音之首”,是中国古典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琵琶被誉为“民乐之王”,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为了更好的感受国乐的影响力,还选用了视频《花好月圆》。 3、学情分析 如今的高中生热衷于流行音乐,而对中国古代音乐几乎是陌生的,因此就更谈不上喜欢或热爱了。本节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可能有一

定距离,如何吸引学生关注这一节的学习内容,是教与学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因此,在备课中教师需要精心的准备,钻研教材,扩大视野,要逐步引导学生从不知—知—了解—喜爱。特别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文化底蕴比较浓厚,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考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我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目标不能定的太高太大,重点就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并熟悉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并对它产生兴趣。 4、资源开发与运用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几千年的发展史要在一课当中让学生有所了解比较困难。仅利用目前课本所提供的资源是不够的,为此还要去开发和运用更多的教学资源。(1)充分利用教师的资源,教师的自己的表演等。 (2)开发学生的资源,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架构,让学生思考解答跟本课有关的知识。 (3)教师准备图片、音响、音像等有关的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并采用通过聆听、观看、模仿等多感官参与学习的方法,感受、体验古代音乐,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 1、欣赏中国传统名曲,体会名曲的神韵。了解一种中国传统乐器的形制、演奏技法。 2、在初步了解了古代乐器分类及音色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评价测试基本掌握古代音乐的知识及古代乐器的分类和音色的分辨。 3、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音乐、诗歌的综合认识与理解,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舞剧的灵魂》教案设计

舞剧的灵魂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观看视频、聆听音频)舞剧,从舞蹈语汇中感受其中的美,体会舞剧音乐的意境并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2. 在了解舞剧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走进小组聊天室。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听赏 《 白 毛 女 》 ___“北风吹” 《 篱笆墙的影子》 ___“那根藤缠树” 《 牧 场 竞 技 》 ___“牛仔舞” 2. 难点:了解音乐与舞剧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手段: 1. 方法:教师启发式的讲解并运用比较法,配以学生聊天、讨论的形式。 2. 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播放音像:歌剧《卡门》选段——“哈巴涅拉”片段和舞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片段。 提问:歌剧和舞剧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这样导入的目的是复习巩固前一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 (2)音乐知识: 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的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 (过渡语:舞蹈是音乐的表现形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是“听的见”的舞蹈,舞蹈是“看的见”的音乐。二者密不可分。 ) 2. 体现探索 欣赏《白毛女》选段——“北风吹”片段 (1)播放: ?没有图像只有声音的的“北风吹”片段 ?有图像、没有声音的“北风吹”片段 ?图像、声音同时播放的“北风吹”片段 (2)音乐知识: 舞剧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表现思想内容、发展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及其性格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过渡语:音乐成了舞剧内容、舞台动作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音乐的交响性加强了音乐的主导作用,提高了 舞剧音乐的表现力。 ) (解释音乐的交响性) (3)运用比较法感受舞剧音乐的作用 ?舞剧音乐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播放音乐 1、2) 请同学们听两段音乐,感受这两段音乐不同的情绪。 请同学来简单描述一下刚才听到的两段音乐各自不同的情绪。 第一段音乐显得阴森、恐怖、压抑;而第二段音乐热情、明快、激动。那么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在剧中这两段音乐会伴随着 何种人物形象而出现呢? 我们结合剧中的片段来看一下是否正确。(播放录像 1、2) 刚才这两段音乐在剧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两段音乐很好的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舞剧音乐渲染舞台气氛的作用(播放音乐 3、4) 请同学谈谈,这两段音乐的不同感受。前一段音乐速度缓慢、音色单一,旋律色彩暗淡,使人产生一种孤独、凄凉、无助的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复习、考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复习、考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起源、发展进程、基本结构、音乐要素等角度,自主探究摇滚乐、Rap、 Hip-Hop音乐的风格特征,并通过比较为其寻根溯源。 2.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鉴赏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并能从其音乐现象的表面,挖掘精神意义的本质。 3.把本课的学习做为“药引”,引入到非洲音乐的学习中去。 2学情、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模块中“通俗音乐鉴赏”的自主拓展内容:流行音乐中几种新型音乐文化之鉴赏。 如今的高中生有着较广阔的视野和较强的求知欲,而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和不断翻新的流行音乐作品,大大地刺激着他们敏锐的感官和知觉。生活中,流行音乐随处可见,因此,对他们来说,流行音乐甚至成了音乐的代名词。他们普遍认为流行音乐作品要比教材上的音乐作品更让人觉得亲切、自然,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享要学习的兴趣十分浓厚。但教材中关于通俗音乐的欣赏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中后期的作品的鉴赏上,这远远满足不了新世纪青少年新型音乐类型及作品风格特色学习的渴求。因此,本课将其中几种最常见、最受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元素引入课堂,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客观地鉴赏和评价流行音乐;同时,使得流行音乐的教学能有目的、有效地为音乐教育服务:成为学习传统音乐和古典音乐的“药引子”。 3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课下对本课相关主题进行自主探究,搜集、整理资料,并能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2.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结果进行小结和评价。 难点:以节奏为主线,从速度、力度、节奏、情绪表达这几个音乐要素着手,对摇滚乐、Rap、Hip-Hop音乐文化进行比较和串联,引出其根源:非洲音乐,为开启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4教学过程

市级公开课《华夏音乐之光》教案

《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意图 1、指导思想: 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为了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教材选编了《华夏音乐之光》的教学内容安排。“华夏音乐之光”是古代音乐的精选,旨在通过聆听和分析这些作品,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拓宽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以“中国古代音乐”为主题展开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聆听、观看、演唱、演奏、讨论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学活动主要由“欣赏与体验”和“活动与探究”两个部分组成。 2、教学内容选择 我国古代音乐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为了能更多的欣赏与了解古代音乐,除选听教材所提供的部分音响和介绍古代的乐器“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3、学情分析 如今的高中生热衷于流行音乐,而对中国古代音乐几乎是陌生的,因此就更谈不上喜欢或热爱了。本节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

实际情况可能有一定距离,如何吸引学生关注这一节的学习内容,是教与学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因此,在备课中教师需要精心的准备,钻研教材,扩大视野,要逐步引导学生从不知—知—了解—喜爱。特别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文化底蕴比较浓厚,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考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过程,又要注意目标不能定的太高太大,重点就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并熟悉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并对它产生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交流与探究”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听赏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 2.通过听赏《八音和鸣》、《湘妃泪》、《十面埋伏》等古代音乐作品,并结合已有的历史和文学知识,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出了优秀的音乐文化。 3.在初步了解了古代乐器分类及音色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评价测试试卷能基本掌握古代音乐的知识及古代乐器音色的分辨。 4.能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中国古代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及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贡献。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厚重的人文内涵,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线索与贡献。 2、难点:古代乐器音色的识别。 四、教学过程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目标确立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目标确立 各位老师,新年好。年前,官老师给我布置了一个题目,让我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探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目标确立》。其实,我对教学目标的确立也有很多疑惑的地方,所以今天想借这个机会把我的许多不解和疑惑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记得去年曾经与大家一起探讨过新课程中教学目标与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学目的的区别,以及如何在教学设计时表述教学目标。通过几年来的学习与实践我们都已经很清楚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不只是过去单一的知识技能目标,也理解了教学目标的表述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我感觉“三维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目标”容易把握,而过程与方法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很难明确、具体、清晰地表述。 如:“乐于聆听、感受相关音乐作品,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体验音乐的韵味,感受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及风格特点” “乐于聆听……等作品” 我粗略地看了一遍《高中音乐鉴赏的有效教学实践与思考》这本书,大约有70--80%左右的教学设计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都是以这样的形式描述的。这种目标的达成难以操作,并容易流于形式;二是仅仅限于关注了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音乐兴趣当然重要,它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也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生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了关注兴趣(态度)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什么呢?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关注”又应该表述?这也是目前让我最为困惑的问题。有一点,是让我有着切肤之痛的:就是现在许多学生是把音乐课当作消遣课的,是在紧张的高考科目学习之余的一种调剂,一种放松。很少有孩子认为音乐课程的学习对他们的人生成长会有帮助,在他们心目中,音乐课的娱乐功能是第一位的。这一是多年来的传统观念造成。来自社会、家长、甚至学校的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不足也影响着学生。二是因为高考的压力。高中时间短,高考竞争激烈,不要在非高考科目上浪费时间。所以我觉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决不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文字描述,而应该是音乐课程的价值(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在一节节音乐课中的具体体现。通过一节一节的音乐课,使学生逐步认识到音乐课程的价值,使学生逐步理解音乐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意义。我们音乐教师如果不承担起这样的责任,还能指望谁呢? 《爵士乐》教学目标: 能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爵士音乐文化的资料(文字、音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过程与方法目标)共同探讨爵士音乐的风格特点,并了解其相关文化及艺术价值。(这是“知识”目标。从风格入手了解和认识爵士乐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以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美国黑人爵士音乐文化,增强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提出了明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对新课程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目标,必须明确、具体) 例《走近非洲》教学目标:

高中音乐_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古代音乐,结合已有的历史和文学知识,体会古人的情感。 2、学习八音,能通过音色辨别乐器,认识编钟、石磬、古琴、埙、琵琶等乐器,听赏古典音乐,学会记住其主题旋律。 3、能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中国古代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及其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贡献。 教学准备:课件、自主学习材料:中国古代音乐发展脉络及成就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讲解示范、启发引导 教学重点:乐器的听辩,主题的歌唱 教学难点:听赏古代经典音乐,感受古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上课礼仪: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成就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今天让我们走进华夏音乐之光——中国古代音乐。 3、交流学习成果:按时间线索,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并交流中国古代音乐发展脉络及古代惊人艺术成就。 4、展示教学目标: 能认真聆听古代音乐,结合已有的历史和文学知识,体会古人的情感;学习八音,能通过音色辨别乐器,认识编钟、石磬、古琴、埙、琵琶

等乐器,听赏古典音乐,学会记住其主题旋律; 能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中国古代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及其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贡献。 二、讲授新课 (一)八音和鸣(楚调) 1、首先请大家听赏《八音和鸣》,感受古代惊人艺术成就 (1)主题视唱 引导学生视唱主题,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之美。(2)欣赏《八音和鸣》视频,通过视频、音色分辨乐器,辨别主题出现了几次,每次变奏多依各种乐器的演奏特色而变化,骨干音不变。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聆听与歌唱。 (二)讲授八音: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实,早在周代,我国古老的先民们就将近70种乐器按照制作材料的性质分成“八音”,所谓“八音之乐”就源于此。它们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早在小时候,我们诵读三字经,就知道了“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所以,“八音”这个词与我们并不陌生。 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了一百二十四件乐器,八音俱全。特别令人震惊的是,这一套六十四枚编钟,其音质之优美、音律之纯正、

华夏音乐之光教案及反思

《华夏音乐之光》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 、“交流与探究”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听赏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 2.通过听赏《荆楚雄风》、《流水》、《阳关三叠》等古代音乐作品,并结合已有的历史和文学知识,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出了优秀的音乐文化。 3.在初步了解了古代乐器分类及音色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评价测试试卷能基本掌握古代音乐的知识及古代乐器音色的分辨。 4.能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中国古代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及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厚重的人文内涵,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线索与贡献。 2、难点:古代乐器音色的辨别。 教学过程 导入 (约3分钟)课前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一、简要介绍本课学习内容 播放埙独奏《苏武牧羊》 提问:1、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2、哪个时代的音乐作品? 播放歌舞视频《华清宫》 提问:1、表现了中国哪个时代的景象和音乐? 2、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出示课题《华夏音乐之光》 介绍中国民族音乐的源远流长,引领学生理解“华夏”的含义在古朴幽雅的音乐声中进教室,准备上课。 听音乐思考回答问题。 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 师生互动 参与讨论,理解课题。课前播放古曲,意在营造优雅的课堂气氛。 导入一选用了埙独奏曲,意在通过这个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及其神秘、空灵,沧桑的音乐品质,引导学生感受古朴风格和产生强烈的返朴意识 导入二选用了录象《华清宫》意在直观的将学生的情感带入到古代音乐表演的场景之中去。) 认识和感受中国古代乐器的分类 (约10分钟)1、展示“金”类乐器图并介绍 (编钟、方响等并感受其音色) 2、展示“石”类乐器图并介绍 (石磬、编磬等并感受其音色)

高中音乐欣赏《华夏音乐之光》教案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音乐欣赏《华夏音乐之光》教案 课型:音乐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等 教学内容:欣赏古代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厚重的人文内涵,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线索与贡献。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本课的古代音乐作品,并结合已有的历史和文学知识,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出了优秀的音乐文化。 2.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交流与探究”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听赏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并能初步了解一些古代的乐器。 3.能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中国古代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及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一首埙独奏曲片段,请同学说说它们是中国现代音乐作品还是中国古代音乐作品?2.(中国古代音乐作品)。 中国是世界上古代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并不断吸收外国的民族音乐发展而成,中国古代音乐是世界文明中的一个宝库。今天,我们将给同学们介绍华夏音乐,那么,“华夏”一词的含义又如何呢? “华夏“,原为族名,它由黄炎联盟扩大繁衍而来。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后来,华夏又成了中国的别称。‘华夏’二字的含义,主要有两种说法:一些人认为是美好盛大的意思;一些人认为是华山和夏水的合称。中国,长期作为地域概念使用,与中原、中土同义。在古代,华夏族、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原(黄河流域),并在这里建立国家,而少数民族多分布在周边,并在那里建立政权,因此,一些华夏族、汉族也称本族建立的国家为‘中国’。16世纪、17世纪,西方人开始称明、清王朝为‘中国’。此时,‘中国’不仅包括汉族,还包括两个王朝境内的其他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一词出现在外交文书上。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国内外通常将其简称为‘中国’,’中国’正式作为国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这一概念的含义更加丰富完整,56个民族生活在辽阔的疆域里。” 二.中国古代乐器分类: 1早在西周时期,就因为乐器制造的材料不同而分为八类称为“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1)金类:指用金属制成的乐器。如:编钟、方响等。 (2)石类:指用石或玉制成的的乐器。如:磬、玉磬等。 (3)土类:指用陶器制成的乐器。如:埙等。 (4)革类:指用各种皮革制成的乐器。如:各种鼓等。 (5)丝类:指用丝弦来拉响和各种乐器。如:古琴、瑟、筝等。 (6)木类:指用木质制成的各种乐器。如:木兄、木鱼等。 (7)匏类:指用葫芦作音斗而制成的乐器。如:笙、竽等。 (8)竹类:指用竹管制成的各种乐器。如:笛、萧等。 编馨:编馨是用特殊石头(如玉石)制成的具有若干固定音列的组合馨。 1950年在安阳武官村出土的殷代大理石馨,音色浑厚如铜;(图)

华夏音乐之光教案

华夏音乐之光教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课题:《华夏音乐之光》 华中师范大学宋单程 教材分析 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本课通过对《八音和鸣》、《酒狂》、《阳关三叠》和《黄莺吟》的欣赏,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启迪学生的爱国情操,促进音乐文化素质的建设。从聆听其音色和曲调等方面来认识乐器的发展以及古曲是如何表达情感的,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如今的高中生热衷于流行音乐,而对中国古代音乐几乎是陌生的,因此就更谈不上喜欢或热爱了。本节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可能有一定距离,如何吸引学生关注这一节的学习内容,是教与学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本课的教学内容文化底蕴比较浓厚,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并熟悉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并对它产生兴趣。 教学方法与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探究、听辨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分别听赏八音中的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的各个音响,通过实际感受来提高音乐辨别水平。并着重介绍曾侯乙编钟和古琴音乐,使学生在增强感官认识的同时加强对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 教学目标 1、认真聆听古代音乐,体会古人的感情,并从中了解编钟和古琴艺术及文化内涵。 2、掌握“八音”的含义,并能辨别古代乐器钟、磬、琴、埙等乐器的音色。 3、通过听赏与体验,初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陶冶爱国情操,促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通过听赏,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厚重的文化内涵,了解编钟和古琴艺术等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脉络及成就,并能准确辨别古代乐器的音色。 难: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历史、文学等知识,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