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骨与软组织

骨与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

骨骼与肌肉系统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1、与关节外伤典型X线及CT表现;

2、骨髓炎X线与CT表现;

3、骨结核典型X线及CT表现;

4、良恶性骨肿瘤典型X线及CT表现与鉴别诊断;

5、掌握骨与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

6、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二)熟悉: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三)了解:

骨与关节的X线与CT检查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骨与关节的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2、常见部位骨折的X线表现;

3、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的X线表现;

4、骨与关节结核及常见良恶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

难点:

1、骨与关节的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2、化脓性关节炎与滑膜型关节结核的影像鉴别诊断;

疑点:

化脓性关节炎与滑膜型关节结核的影像相似点与不同点。

三、教具或教学手段

采用的教学方法

1、通过课件,图文并茂,举例说明;

2、特殊部分,动态图像,印象深刻;

3、提问互动,精力集中,提高效果;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骨与软组织

一、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骨骼含有大量钙盐,密度高,同其周围的软组织有鲜明的对比。而在骨骼本身的结构中,骨皮质、骨松质和骨髓腔也有鲜明的对比。因此,X线平片可使骨关节清楚显影,而骨关节病变也易于在X线片上显示。

X线平片摄影时要注意皮下几点:①任何部位,包括四肢长骨、关节和脊柱都要摄正侧位像,某此部位还要加用斜位、切线位和轴位等;②应当包括周围的软组织;四肢长骨摄片应至少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在行脊柱摄影时要包括相邻部位,例如摄腰椎应包括下部胸椎,以便计数;③两侧对称的骨关节,一侧有症状与体征,但X线片上改变不够明显时,应在同一投照条件和体位下摄照对侧,以便对照。

二、正常影像表现

(一)骨的结构与发育

骨的结构人体骨骼因形状不同而分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1.小儿骨长骨一般有3个以上的骨化中心,一个在骨干,另外的在两端。前者为原始骨化中心或一次骨化中心,后者为继发骨化中心或二次骨化中心。出生时,长骨骨干已大部骨化,两端仍为软骨,即骺软骨(epiphyseal cartilage)。因此,小儿长骨的主要特点是有骺软骨,且未完全骨化,可分为骨干(diaphysis)、干骺端(metaphysis)和骺( epiphysis)等部分(图2-1)。

(1)骨干:管状骨骨皮质,含钙多,X线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外缘清楚,在骨干中部最厚,越近两端越薄。骨干中央为骨髓腔,含造血组织和脂肪组织,X线表现为由骨干皮质包绕的无结构的半透明区。骨皮质外面和里面(除关节囊内部分的骨表面以外)均覆有骨膜,前者为骨外膜,后者为骨内膜。骨膜为软组织,X线上有能显影。

(2)干骺端:为骨干两端向骺移行的较粗大部分,周边为薄层骨皮质,内由松质骨构成,骨小梁彼此交叉呈海绵状。顶端在X线上为一横行薄层致密带影,为干骺端的临时钙化带。此临时钙化带随着软骨内成骨而不断向骺侧移动,骨即不断增长。骨干与干骺端间无清楚分界线。

(3)骺:为未完成发育的长骨未端。在胎儿及幼儿时期为软骨,即骺软骨,X线片上不能显示。骺软骨有骨化功能。在骨化初期于骺软骨中出现一个或几个二次骨化中心,X线片上表现为小点状骨性致密影。骺软骨不断增大,其中的二次骨化中心也不断由于骨化而增大,形成松质骨,边缘由不规则变为光滑整齐。

(4)骺板:当骺与干骺端不断骨化,二者间的软骨逐渐变薄而呈板状时,则称为骺板(epiphyseal plate)。因为骺板是软骨,X线片上呈横行半透明带状影,居二次骨化中心与干骺端之间。骺板进一步变薄,形成线状半透明影,称之为骺线(epiphyseal line)。骺软骨不断变薄,最后消失,即骺与骨干结合,完成骨的发育,X线表现为骺线消失。原骺线所在部位可见不规则线样致密影为骨骺瘢痕。

2.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

以时间(月和年)来表示即骨龄(bone age)。在正常情况下骨龄与个体的年龄是一致的,根据正常男女体内各骨骨化中心出现时的年龄及骺与干骺端愈合时的年龄(均有一个正常范围),可制定一个正常骨龄标准,用这个标准能判定个体骨的发育情况即骨龄判断。此法虽不够精确,但较简便易行,为较多人采用。也有人根据儿童随年龄增长而出现骺的有规律性的X线形态变化来判断骨龄,这个方法比较精确,但因程序比较复杂,较少应用。

检测骨龄是为了解被检查者实际骨发育的年龄,并与正常儿童骨龄标准相比。如骨龄与被检查者实际年龄不符,且相差超出一定范围,常提示骨发育过早或过晚,对诊断骨分泌疾病和一些先天性畸形综合征有一定的价值。

3.成年骨成年骨的外形与小儿骨相似,但骨发育完全。骺与干骺端已愈合,骺线消失,只有骨干和由骨松质构成的骨端。骨端有一薄层壳状骨板为骨性关节面,表面光滑。其外方覆盖的一层软骨,即关节软骨,X线上不能显示(见图2-1)。成年长骨骨皮质较厚,密度高。骨端各部位所承受重力、肌肉张力以及功能活动不同,其骨小梁分布的比例和排列方向也不同。此外,某些关节附近,还常有光滑的子骨位于骨骼附近的肌健中,位置与数目时有差异,以手及足部多见。

(三)脊柱

脊柱由脊柱(vertebra)和其间的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所组成。除第1颈椎外,每个脊椎骨分为椎体及椎弓两部分。椎弓由椎弓根、椎弓板、棘突、横突和关节突组成。同侧上下两个关节突组成脊椎小关节,有关节软骨和关节囊。

在正位片上,椎体呈长方形,从上向下依次增大,主要由松质骨构成,纵行骨小梁比横行骨小梁明显,周围为一层致密的骨皮质,密度均匀,轮廓光滑。椎体两侧有横突影。在横突内侧可见椭圆形环状致密影,为椎弓根的投影,称椎弓环。在椎弓环的上下方为上下关节突的影像。椎弓板由椎弓根向后内延续,在中线联合成棘突,投影于椎体中央的偏下方,呈尖向上类三角形的线状致密影,大小与开关可有不同(图2-3)。

在侧位片上,椎体也呈长方形,其上下缘与前后缘成直角,椎弓居其后方。在椎体后方的椎管显示为纵行的半透明区。椎弓板位于椎弓根与棘突之间。棘突在上胸段斜向后下方,与肋骨重叠不易观察,在腰段则向后突,易于显示。上下关节突分别起于椎弓根与椎弓板连接处之上、下方,下关节突在下个脊椎上关节突的后方,以保持脊椎的稳定,不向前滑。脊椎小关节间隙为匀称的半透明影。颈、胸椎小关节侧位显示清楚,腰椎者则正位清楚。椎间盘的纤维软骨板、髓核及周围的纤维环系软组织密度,故呈宽度匀称的横行半透明影,称之为椎间隙(intervertebral space)。椎间孔居相邻椎弓、椎体、关节突及椎间盘之间,呈半透明影,颈椎于斜位片显示清楚,胸腰椎于侧位片清楚,呈类圆形(图2-4)。

(四)软组织

骨肌系统的软组织,包括肌肉、血管、神经、关节囊和关节软骨等,由于组织密度差别不大,缺乏明显的自然对比,X线片上无法显示其各自的组织结构,观察受到较大的限制。在一帧对比度良好的X线平片上,仅可通过较低密度的脂肪组织形成的对比观察到皮下脂肪层和大致的肌间轮廓,其余则为一片中等密度影像。

三、基本病变表现

(一)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

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组织学变化是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

骨质疏松的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在长骨可见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出现分层和变薄现象。在脊椎,椎体内结构呈纵条纹,周围骨皮质变薄,严重时,椎体内结构消失,椎体变扁,其上下缘内凹,而椎间隙增宽,呈梭形,致椎体呈鱼的椎体状。疏松的骨骼易发生骨折。椎体有时可压缩呈楔状。

(二)骨质软化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骨质软化的X线表现主要是由于骨内钙盐减少而引起的骨密度减低,以腰椎和骨盆为明显。与骨质疏松不同的是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系因骨组织内含有大量未经钙化的骨样组织所致(图2-6)。由于骨质软化,承重骨骼常发生各种变形,如三叶形骨盆等。此外,还可见各种假骨折线,表现为宽约1~2mm 的光滑透明线,与骨皮质垂直,边缘稍致密,好发于耻骨支、肱骨、股骨上段和胫骨等。在儿童期可见干骺端和骨骺的改变。

(三)骨质破坏

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可以由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它引起破骨细胞活动增强所致。骨松质或骨皮质均可发生破坏。

骨质破坏的X线表现是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质结构(图2-7,2-24)。骨松质的早期破坏可形成斑片状的骨小梁缺损。骨皮质破坏,在早期发生于哈氏管而引起它的扩大在X线上呈筛孔状。骨皮质表层的破坏,则呈虫蚀状。当骨破坏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往往有骨皮质和骨松质的大片缺失。

(四)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增生硬化(hyperostosis and osteosclerosis)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骨质增生硬化的X线表现是骨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图2-9,2-32)。骨小梁增粗、增多、密集,骨皮质增厚、致密。明显者,则难于分清骨皮质与骨松质。发生于长骨可见骨干粗大,骨髓腔变窄或消失。

(五)骨膜异常

骨膜异常包括骨膜反应(periosteal reaction)和骨膜新生骨,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水肿、增厚,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最终形成骨膜新生骨,通常表示有病变存在。

(六)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骨内与软骨内钙化可为生理性的或病理性的,软骨类肿瘤可出现肿瘤软骨内钙化,骨梗死所致内质坏死可出现骨髓内钙化,少数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也可出现软骨内钙化。肿瘤软骨内钙化的X线表现为颗粒状、小环或半环状的致密影,数量不等,可在瘤体内广泛分布或局限于某一区域。

(七)骨质坏死

骨质坏死(necrosis of bone)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sequestrum)。形成死骨的原因主要是血液供应的中断。

死骨的X线表现是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

(八)矿物质沉积

铅、磷、铋等进入体内,大部沉积于骨内,在生长期主要沉积于生长较快的干骺端。X线表现为多条平行于骺线的致密带,厚薄不一,于成年则不易显示。

(九)骨骼变形

骨骼变形多与骨骼大小改变并存,可累及一骨、多骨或全向骨骼。

(十)周围软组织病变

质优的骨骼X线片上可看到肌肉、肌间隙和皮下脂肪层等影像。

四、疾病诊断

一、骨骼与软组织的创伤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

(1)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骨的断裂多形成不整齐的断端,X线片上断端间呈不规则的透明线,称为骨折线(图2-12),于骨皮质显示清楚整齐,在骨松质则表现为骨小梁中断、扭曲、错位。当中心X线通过骨折断面时,则骨折线显示清楚,否则可显示不清,甚至难于发现。严重骨折常致骨变形。嵌入性或压缩性骨折骨小梁紊乱,甚至局部骨密度增高,而可能不显示骨折线。

(2)骨折的类型:根据骨折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前者骨折线贯穿骨全径,后者则不贯穿全径。

(3)骨折的对位和对线关系。

(4)骨折断端的嵌入:骨折断端可能相互嵌入,形成嵌入性骨折,临床诊断困难。

(5)儿童骨折的特点。

(6)骨折的愈合。

(7)骨折的并发症: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②骨折畸形愈合;③外伤后骨质疏松;④骨关节感染;⑤骨缺血性坏死;⑥关节强直;⑦关节退行性变;

⑧骨化性肌炎。

(8)常见部位的骨折:①Colles骨折双称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②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儿童。骨折线横过喙突窝和鹰嘴窝,远侧端多向背侧移位。③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骨折可发生于股骨头下、股骨颈中部或基底部。断端常有错位或嵌入。股骨头的血供几乎均来自颈基底部,头下骨折影响对股骨头及颈的血供,骨折愈合缓慢,甚至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脊柱骨折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平片表现为椎体压缩呈楔形,前缘变短。由于断端嵌入,所以不仅不见骨折线,反而可见横行不规则致密带。有时,椎体前上方有分离的骨碎片(图2-15)。其上下椎间隙一般保持正常。严重时常并发脊椎后突成角、侧移,甚至发生椎体错位。常并发棘间韧带撕裂,使棘突间隙增宽,也可并发棘突撕脱骨折。横突也可发生骨折。

二、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影响学表现】

X线平片:在发病后两周内,虽然临床表现明显,但平片检查骨可无明显变化。如周围软组织显影良好,则可见一些软组织改变:①肌间隙模糊或消失;②皮下组织与肌间的分界模糊;③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的条纹影,靠肌肉部分呈纵行排列,靠外侧者则呈网状。变化较为广泛,系软组织充血、水肿所致,虽无特征性,但结合病史,对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应作追踪复查。

发病两周后可见骨改变。开始在骺端骨松质中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继而形成多数分散不规则的骨质破坏区,边缘模糊,其内骨小梁模糊、消失。以后骨质破坏向骨干延伸,范围扩大,可达骨干2/3或全骨干(图2-20)。小的破坏区融合而成为大的破坏区。骨皮质也发生破坏。有时可引起病理性骨折。

骨膜受炎症的刺激,出现增生、骨化,表现为一层密度不高与骨干平行的新生骨,可为单层、多层或花边状。病程越长,则骨膜新生骨越明显。骨膜新生骨广泛则形成骨性包壳。骨膜增生一般与骨的病变范围一致。

由于骨膜掀起和血栓性动脉炎,使骨皮质血供发生障碍而发生坏死,形成沿骨长轴的条形死骨,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楚,且密度高于周围骨质。

三、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影响学表现】

X线平片,X线平片可见明显修复的表现,即在骨破坏周围有骨质增生硬化现象。骨膜新生骨增厚,并与骨皮质融合,外缘呈花边状,因此,骨干增粗,轮廓不整。骨内膜也增生,甚至,甚至使骨髓腔变窄、闭塞。虽然有明显骨质修复、增生,但仍可见骨质破坏、死骨度曝光片或体层摄影才能显示骨质破坏、死骨和骨瘘管。

慢性骨髓炎痊愈,则骨质破坏欲死骨消失,骨质增生硬化逐渐吸收,骨髓腔再通。如骨髓腔硬化仍不消失,虽然长期观察认为病变已静止,但集体抵抗力降低时仍可复发。

四、骨结核

(1)长骨结核:骺和干骺端是结核在长骨中的好发部位。X线片刻间骨松质中出现一局限性类圆形、边缘较清楚地骨质破坏区,邻近无明显骨质增生表现(图2-21).骨膜新生骨少见即使有也较轻微,这与化脓性骨髓炎显然不同。在骨质破坏区有时可见碎屑状死骨,密度不高,边缘模糊,称之为“泥沙状”死骨,也与化脓性骨髓炎明显不同。病变早期,患骨即可见骨质疏松征象。病变发展易破坏骺而侵入关节,形成关节结核。干骺端结核很少向骨干发展,但病灶可破坏骨皮质和骨膜,穿破软组织而形成瘘管,并引起继发感染,此时则可出现骨质增生和骨膜新生骨。

(2)脊椎结核:脊椎结核(tuberculosis of spine)以腰椎多见。病变好累及相邻的两个椎体,附件较少受累。

椎体中央型结核主要引起骨松质的破坏。由于骨质破坏和脊柱承重的关系,椎体可塌陷变扁或呈锲形。边缘型病变累及椎体的上下缘及邻近软骨板,较早侵入锥间盘,使锥间隙变窄,甚至消失致椎体互相嵌入(图2-22).受累的脊柱节段常出现后突变形。病变在破坏骨质时产生的干酪样物质流入脊柱周围软组织中二形成冷性脓肿。腰椎结核的干酪样物质沿一侧或两侧腰大肌流注,形成腰大肌脓肿,表现为局限性梭形软组织肿胀,边缘清楚在颈椎,脓肿位于咽后壁并呈弧形前突,侧位上易于观察。时间较长的冷性脓肿可有不规则形钙化。

五、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

(1)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曾称为破骨细胞瘤(oste-oclastoma),由于肿瘤的主要组成细胞之一类似破骨细胞。

【临床与病理】

骨巨细胞瘤以20~40岁为常见,约占65%。好发于骨骺已闭合的四肢长骨骨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为常见。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X线平片长骨骨巨细胞瘤多有较典型的表现,病变常侵犯骨端,直达骨性关节面下(图2-24)。多数为偏侧性、膨胀性骨破坏,骨破坏区与正常骨交界清楚但不锐利、无硬化。骨皮质变薄,肿瘤明显膨胀时,周围仅见一薄层骨性包壳。X线表现可有两种类型:较多的病例破坏区内可有数量不等、比较纤细的骨嵴,成为大小不一得间隔,称为分房型;少数病例破坏区内无骨嵴,表现为单一的骨质破坏,称为溶骨型。肿瘤内无钙化或骨化影,邻近无反应性骨增生,如不并发骨折则不出现骨膜新生骨。破坏区骨性包壳不完全,并于周围软组织中出现肿块者表示肿瘤生长活跃。肿瘤边缘出现筛孔状或虫蚀壮骨破坏,骨嵴残缺紊乱,侵犯软组织出现明确肿块者,则提示为恶性骨巨细胞瘤。肿瘤一般不穿破关节软骨,但偶可发生,甚至越过关节侵犯邻近骨端。

(2)骨囊肿:骨囊肿(bone cyst)为单发性骨的瘤样病变,病因不明。瘤样病变是指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与骨肿瘤相似而并非真性肿瘤。

[临床与病理]

骨囊肿好发于青少年,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尤以股骨及肱骨近端更为多见。一般无症状,多因发生病理性骨折而被发现。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平片骨囊肿表现为卵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楚地透明区,多为单房。囊肿沿长骨纵轴发展,有时呈膨胀性破坏,骨皮质变为薄层骨壳。囊肿边缘规则,其外无骨膜新生骨。骨囊肿易发生病理骨折,骨折碎片可陷入囊中。小囊肿可因骨折后自行消失,大的囊肿也可变小。

六、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起源于成骨性间叶组织以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质为特征的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临床与病理】

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11~20岁约占50%,男性较多。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干骺端为好发部位。

X线平片:

平片上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骨破坏和瘤骨形成,不同形式的骨膜新生骨及其再破坏,软组织肿块,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中的肿瘤骨形成等。在众多的征象中,确认肿瘤骨的存在是诊断骨肉瘤的重要依据。肿瘤骨一般表现为云絮状、针状和斑状致密影。

根据骨破坏和骨增生的多少,以X线表现为基础,骨肉瘤大致可分为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以后者多见:

成骨型骨肉瘤:以骨质破坏为主,很少或没有骨质增生。骨破坏呈不规则斑片状或大片低密度区,边界不清。骨膜增生易被肿瘤破坏,形成骨膜三角(图

2-25,2-26).软组织肿块中大多无瘤骨生成。广泛性骨破坏时,易引起病理性骨折。

七、小结与体会

小结:

1、重点内容还需进一步强调,并举实例阐明,以加深学生印象。

2、掌握特点,抓住重点,了解难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解与记忆相结合。

3、通过课堂理论讲授,掌握与关节外伤典型X线及CT表现;骨髓炎X线与CT

表现;骨结核典型X线及CT表现;良恶性骨肿瘤典型X线及CT表现与鉴别诊断;掌握骨与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熟悉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了解骨与关节的X线与CT检查方法,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学体会:

1、作为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滚瓜烂熟,然后根据教学大纲

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教好学生,学生才有兴趣听,才能听得懂;

2、作为学生,必须做到认真听讲,同时有疑问时及时与老师沟通、

交流、提问,才能融会贯通。

3、重点:

1)骨与关节的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2)常见部位骨折的X线表现;

3)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的X线表现;

难点:

1)骨与关节的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2)化脓性关节炎与滑膜型关节结核的影像鉴别诊断。

上述两点需要详细讲述。

疑点:

化脓性关节炎与滑膜型关节结核的影像相似点与不同点。

八、课外作业

1、化脓性骨髓炎与骨结核的鉴别要点

2、化脓性关节炎与滑膜型关节结核的鉴别要点

骨与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 骨骼与肌肉系统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1、与关节外伤典型X线及CT表现; 2、骨髓炎X线与CT表现; 3、骨结核典型X线及CT表现; 4、良恶性骨肿瘤典型X线及CT表现与鉴别诊断; 5、掌握骨与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 6、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二)熟悉: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三)了解: 骨与关节的X线与CT检查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骨与关节的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2、常见部位骨折的X线表现; 3、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的X线表现; 4、骨与关节结核及常见良恶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 难点: 1、骨与关节的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2、化脓性关节炎与滑膜型关节结核的影像鉴别诊断; 疑点: 化脓性关节炎与滑膜型关节结核的影像相似点与不同点。 三、教具或教学手段 采用的教学方法 1、通过课件,图文并茂,举例说明; 2、特殊部分,动态图像,印象深刻; 3、提问互动,精力集中,提高效果;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骨与软组织 一、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骨骼含有大量钙盐,密度高,同其周围的软组织有鲜明的对比。而在骨骼本身的结构中,骨皮质、骨松质和骨髓腔也有鲜明的对比。因此,X线平片可使骨关节清楚显影,而骨关节病变也易于在X线片上显示。 X线平片摄影时要注意皮下几点:①任何部位,包括四肢长骨、关节和脊柱都要摄正侧位像,某此部位还要加用斜位、切线位和轴位等;②应当包括周围的软组织;四肢长骨摄片应至少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在行脊柱摄影时要包括相邻部位,例如摄腰椎应包括下部胸椎,以便计数;③两侧对称的骨关节,一侧有症状与体征,但X线片上改变不够明显时,应在同一投照条件和体位下摄照对侧,以便对照。 二、正常影像表现 (一)骨的结构与发育 骨的结构人体骨骼因形状不同而分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1.小儿骨长骨一般有3个以上的骨化中心,一个在骨干,另外的在两端。前者为原始骨化中心或一次骨化中心,后者为继发骨化中心或二次骨化中心。出生时,长骨骨干已大部骨化,两端仍为软骨,即骺软骨(epiphyseal cartilage)。因此,小儿长骨的主要特点是有骺软骨,且未完全骨化,可分为骨干(diaphysis)、干骺端(metaphysis)和骺( epiphysis)等部分(图2-1)。 (1)骨干:管状骨骨皮质,含钙多,X线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外缘清楚,在骨干中部最厚,越近两端越薄。骨干中央为骨髓腔,含造血组织和脂肪组织,X线表现为由骨干皮质包绕的无结构的半透明区。骨皮质外面和里面(除关节囊内部分的骨表面以外)均覆有骨膜,前者为骨外膜,后者为骨内膜。骨膜为软组织,X线上有能显影。 (2)干骺端:为骨干两端向骺移行的较粗大部分,周边为薄层骨皮质,内由松质骨构成,骨小梁彼此交叉呈海绵状。顶端在X线上为一横行薄层致密带影,为干骺端的临时钙化带。此临时钙化带随着软骨内成骨而不断向骺侧移动,骨即不断增长。骨干与干骺端间无清楚分界线。 (3)骺:为未完成发育的长骨未端。在胎儿及幼儿时期为软骨,即骺软骨,X线片上不能显示。骺软骨有骨化功能。在骨化初期于骺软骨中出现一个或几个二次骨化中心,X线片上表现为小点状骨性致密影。骺软骨不断增大,其中的二次骨化中心也不断由于骨化而增大,形成松质骨,边缘由不规则变为光滑整齐。 (4)骺板:当骺与干骺端不断骨化,二者间的软骨逐渐变薄而呈板状时,则称为骺板(epiphyseal plate)。因为骺板是软骨,X线片上呈横行半透明带状影,居二次骨化中心与干骺端之间。骺板进一步变薄,形成线状半透明影,称之为骺线(epiphyseal line)。骺软骨不断变薄,最后消失,即骺与骨干结合,完成骨的发育,X线表现为骺线消失。原骺线所在部位可见不规则线样致密影为骨骺瘢痕。 2.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

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1. 引言 1.1 概述 在临床实践中,骨软组织肿瘤的分类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who 骨软组织肿瘤分类是目前公认的国际标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以及相关研究领域。通过明确不同骨软组织肿瘤类型的特征和亚类别,该分类系统帮助医生们进行准确定位、精确诊断和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首先介绍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系统的背景与意义,包括其制定原则和目的。然后对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中的主要类别和亚类别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各类别的编码原则和规定。随后我们将探讨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并解释其与治疗策略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们将通过三个具体案例来展示who分类系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并总结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的重要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1.3 目的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系统,深入解析该分类方法的原则和概念。通过论述其对于骨软组织肿瘤诊断、治疗和临床决策的重要性,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医生们对该分类系统的认识,并促进临床实践中对其有效应用。同时,

本文还将详细分析三个具体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并推动该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和进展。 2. 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说明 2.1 who分类系统介绍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骨软组织肿瘤分类系统是国际上广泛接受的一种分类标准,用于对骨和软组织肿瘤进行统一、标准的命名和分类。该分类系统最早于1978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并于1993年、2002年、2013年进行了修订。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系统通过根据不同肿瘤类型的起源、形态学特征、生物学行为等因素进行分层次的分类,可以帮助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更准确地了解肿瘤的性质及其预后。 2.2 骨软组织肿瘤的定义与特征 骨软组织肿瘤是指发生在人体骨骼或其他软组织中的异常增殖性疾病。其主要特征包括异形性增殖、局部浸润性生长以及可能出现转移等。 具体而言,骨肿瘤通常表现为原发于成人或儿童的良性或恶性新生物,可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两类。而软组织肿瘤则主要包括起源于间叶组织的良性和恶性肿瘤,如脂肪瘤、纤维肉瘤等。

骨及软组织肿瘤

骨及软组织肿瘤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内科林小燕骨及软组织肿瘤骨肉瘤(osteosarcoma)是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占骨生肉瘤的弱发病机理不明。 据有关资料在美国占所有骨骸系统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在我国其发病率高于英美国家约占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 一流行病学情况二诊断要点三治疗-岁发病率占到%Chart骨肉瘤发病年龄分布Sheet骨肉瘤发病年龄分布岁发病率其他年龄段患者Toresizechartdatarange,draglowerrightcornerofrange骨肉瘤发病男女比例为:但岁以下无明显性别差异。 好发部位:多见于长骨干骺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肱骨近端(一)临床症状局部症状疼痛最早的主诉为间歇性隐痛活动后加重数周或者数月后发展为持续性疼痛进而可出现剧烈疼痛、不能忍受夜间尤较白天为甚肢体活动常可进一步加重疼痛。 肿块疼痛发生~个月后局部可模到肿块软硬不定并伴有明显触痛肿瘤周围肌肉组织可出现萎缩。 功能障碍早期一般多由于疼痛、肌肉痉挛所致而后期则多因骨与关节结构的破坏、肿块压迫及筋肉挛缩引起。 全身症状全身症状初诊时病人的全身情况一般良好随着肿块的增大病人可有低热·并逐渐出现体重减轻、贫血、乏力、睡眠不佳、食欲减低、精神萎靡不振等。 (二)影像学诊断目前临床使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

MRI、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动脉造影等。 X线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骨肉瘤诊断依据。 骨肉瘤典型的x线特征为受累骨分界不清楚的骨质破坏可呈溶骨型、硬化型或混合型带有明显的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阴影。 瘤组织穿破骨皮质使骨膜抬高在骨膜和皮质骨的连接处形成少量钙化的肿瘤基质表现为Codman氏三角(袖口征)。 袖口征虫蚀样破坏CT或MRI骨肉瘤易发生肺转移不易觉察应常规行CT或MRI检查以明确转移灶的存在。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在骨肉瘤中的应用有两个作用一是判断肿瘤在骨髓内的边界寻找跳跃灶二是确诊有否其他骨转移或有否多骨受累。 (三)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对于骨肉瘤的诊断较有意义。 AKP正常不能否定骨肉瘤的诊断其明显升高时结合其他征象则对骨肉瘤的诊断起积极的支持作用。 肿瘤经过彻底手术切除增高的AKP不见降低或降低后又重新升高则应考虑复发或转移瘤的存在。 (四)病理学诊断针吸活组织检查:采用细针针吸活检其阳性结果可以避免开放性活检手术但针吸活检的缺点是不能据此做出骨肉瘤亚型的诊断。 注意点:活检前应像制定手术方案一样受到高度重视不正确的活检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 确保取材的针道位于手术切口上以便能在彻底手术时完整切除并

骨及软组织肿瘤

骨及软组织肿瘤 一、流行病学 成熟骨骼由骨、软骨、骨髓和神经、血管、纤维等多种组织构成,其中任何一种组织可发生良性或恶性肿瘤。原发性骨肿瘤总的发生率很低(男性为1.110/10万,女性为1.060/10万,约占全身肿瘤的2%-3%) 二、临床表现 原发性骨肿瘤可以毫无症状、有时是因其他原因行X线片检查而被偶然发现。即使是恶性骨肿瘤,疼痛也可很轻微;但是疼痛越重,肿瘤为恶性的可能性越大。夜间痛多提示为恶性肿瘤。疼痛突变剧烈,很可能是发生了病理性骨折。肿瘤邻近关节时,可以此起活动障碍;也可因累及神经、血管而引起相应症状。恶性肿瘤可有消瘦、发热。病史的长短和症状发展的快慢对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具有一定意义。患者的年龄和患病部位对于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对可疑为原发性骨肿瘤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细致的查体。 三、诊断 明确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对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一般按如下程序进行;首先要判断病变是否为肿瘤,再判断其良恶性,最后确定其具体的病理类型。 对于大多数原发性骨肿瘤,诊断必须坚持临床、影像和病理三结合的原则,违背此原则,单纯依靠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严重的误诊。 1.影像学检查 (1)X线片:X线片不仅可发现骨肿瘤,对于判断骨肿瘤的良恶性和病理类型也有重要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决定是否采取和采取何种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因此X线片是诊断骨肿瘤的最基本和首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阅读X线片时,应按照一定顺序进行。首先,要判断X线片的质量。中国生物治疗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e219046425.html,杨教授特别指出,肺癌的早期症状其次,开始寻找病变部位。最后,对病变部位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应仔细观察以下方面:患者骨骺闭合情况、病变所在骨的类型(长骨、短骨、不规则骨)、病变有骨内的部位(骨干、干骺端、骺端;髓内、皮质内、皮质旁)、病变大小、边界是否清楚、基质是否均匀(有无钙化、骨化、残余骨等)骨皮质是否完整,有无骨膜反应及其类型、有无软组织包块及邻近骨有无改变等。通过这些观察,可对骨肿瘤做出初步的定性诊断。另外,对可疑为骨肿瘤尤其是恶性骨肿瘤者,应常规拍摄正侧位胸片,以便早发现肺转移。 (2)CT:平扫及静脉增强可准确显示骨破坏的范围和程度,软组织肿块的大小,以及肿瘤的血运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对骨盆、脊柱等不规则骨的部位,可弥补X线片上骨重叠、显影欠佳的不足而早期发现病变。胸部CT可较X线片更早、更准确地发现肺转移。 (3)MRI:具有组织分辨率高,多平面成像等特点。可以准确显示骨肿瘤在骨内和软组织的范围,以及骺软骨、关节软骨的破坏情况,并可早期发现邻近的跳跃转移灶。目前已成为恶性骨肿瘤手术,尤其是保肢手术不可缺少的术前检查。对于发现脊柱,骨盆等松质骨内的早期病变,MRI比X线片和CT更具有优势。 (4)骨扫描:用于早期发现骨转移灶,多采用99m Tc-MDP行全身骨扫描。 2.病理学检查 对所有怀疑为恶性以及很多怀疑为良性的原发性骨肿瘤,均需进行术前活检以获得病理学诊断,因为病理分型对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活检分为闭合活检和切开活检两大类。在原发性骨肿瘤中多采用套管针活检和切取式活检,以便采取到足够多的有代表性的标本,活检通道应位于下次手术时可以连同肿瘤整块切除的部位。安徽济民肿瘤医院https://www.wendangku.net/doc/e219046425.html,刘教授介绍行切取式活检时,术中应注意操作轻柔,严密止血,以尽量减少肿瘤种植。

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技术

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技术 介绍 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使用计算机断 层扫描仪对四肢骨骼和相关软组织进行精确的断层扫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评估骨关节及软组织病变。本文将对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技术进行全面、 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四肢骨关节CT检查技术 检查方法 四肢骨关节CT检查通常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1. 患者需脱去金属物品并换上医用 服装,以避免对CT影像质量的影响。 2. 患者被要求保持相对静止的姿势,以便CT设备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骨骼和软组织的图像。 3. CT设备将环绕患者的四肢 进行扫描,产生一系列的横断面图像。 4. 通过计算机将这些图像重建成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三维图像。 检查适应症 四肢骨关节CT检查适用于以下情况: - 骨折和骨裂伤的诊断和评估。 - 关节疾病,如关节炎和滑膜炎。 - 骨肿瘤和肌肉肿瘤的检测和定位。 - 骨关节感染和骨关节炎的评估。 - 手术前后的骨关节和软组织评估。 优点和局限性 四肢骨关节CT检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 高分辨率:CT图像可以提供骨骼和软 组织的高分辨率图像,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 三维重建:通过计 算机重建,可以产生三维图像,更全面地了解骨骼和软组织的病变。 - 快速成像:CT检查通常快速完成,对于急诊情况非常有用。 然而,四肢骨关节CT检查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辐射暴露:CT检查会暴露患者 于较高剂量的射线,特别是对于长期需要重复检查的患者,辐射风险需谨慎考虑。- 骨骼伪影:CT图像中,金属物品会产生伪影,可能影响图像的质量,特别是在

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的患者。 - 耐受性有限:部分患者可能对静止或特定体位的要求感到不适,但这通常是临床可控的。 四肢软组织CT检查技术 检查方法 四肢软组织CT检查通常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1. 患者需脱去金属物品并换上医用服装,以避免对CT影像质量的影响。 2. 患者被要求保持相对静止的姿势,以便CT设备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软组织的图像。 3. CT设备将环绕患者的四肢进行扫描,产生一系列的横断面图像。 4. 通过计算机将这些图像重建成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三维图像。 检查适应症 四肢软组织CT检查适用于以下情况: - 肌肉和腱鞘炎的诊断和评估。 - 肿瘤和囊肿的定位和辅助诊断。 - 深部软组织感染的评估。 - 神经病变的检测和定位。 优点和局限性 四肢软组织CT检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 高分辨率:CT图像可以提供软组织的高分辨率图像,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 三维重建:通过计算机重建,可以产生三维图像,更全面地了解软组织的病变。 - 快速成像:CT检查通常快速完成,对于急诊情况非常有用。 然而,四肢软组织CT检查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辐射暴露:CT检查会暴露患者于较高剂量的射线,特别是对于长期需要重复检查的患者,辐射风险需谨慎考虑。- 对软组织的对比度较低:相比MRI等其他成像技术,CT在软组织的对比度方面较差,限制了其在某些情况下的应用。 结论 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成像技术,可用于诊断和评估骨关节和软组织病变。通过高分辨率和三维重建的图像,医生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病变的位置和性质。然而,对于某些患者和特定情况,需要谨慎考虑辐射暴露和图像对比度等局限性。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以确保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简述膝关节的组成及构造特点

简述膝关节的组成及构造特点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也是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它连接着大腿骨和胫骨,并由髌骨和股骨上端构成。膝关节不仅要支持身体的重量,还要承受更高强度的运动。因此,它的构造特点很重要,决定了它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 膝关节的组成 膝关节是由上下两段骨头以及软组织连接而成的。 上段骨头是股骨,它是大腿骨的主干。股骨上端有两个轴向突起(髁),其中匍匐骨上髁 (medial condyle)和外侧髁 (lateral condyle) 见于人体的起始部位。 下段骨头是胫骨和髌骨。胫骨是小腿骨,它直接和股骨相连,负责传递力量。髌骨则是一个小而扁的三角形骨头,它嵌入在股骨下端的凹陷中,起着保护作用,同时参与关节功能的调节。 软组织方面主要包括关节囊、半月板、韧带和肌肉等。 结构特点 主要构造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关节囊 关节囊是一个苇状结构,环绕着上下两个骨头,其中内层膜呈现粘液样状并分泌滑液,外层膜则紧贴髌骨,保

护组织不受伤害。关节囊内的滑液除了在摩擦时减少一些磨损和疼痛之外,它在营养、代谢和治愈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半月板 半月板是两个U形的结构,它们位于股骨上端与胫骨下端之间。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增强了膝关节的稳定性、调整下肢的运动轨迹和分散压力等。半月板的稳定性依赖于它们与膝关节以及股二头肌等肌群的紧密连接。 3. 韧带 韧带也是膝关节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有内侧和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限制骨头之间的运动、增加关节稳定性和防止关节脱臼。同时,在运动中我们应该注意不要过度弯曲膝盖,弯曲过度会使韧带受到过度拉伸,导致损伤。 4. 肌肉 肌肉是支持膝关节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我们站立、行走、跑步等需要膝关节参与的活动,我们的肌肉就会通过其收缩和松弛,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动作。比如,股四头肌可以通过收缩帮助伸展膝盖,而半膜肌可以起到固定半月板的作用,帮助我们保持相对稳定的膝关节运动Trajectory。

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

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关于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的最新版本。该分类系统是临床医生和病理学 家在诊断和治疗软组织和骨肿瘤时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帮助医生更 准确地对肿瘤进行分类和诊断,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并且对于统计 和病例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 第六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分类系统。 一、分类原则和体系 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基于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将软组织和骨肿瘤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和定义。其中,软组织肿瘤按照发生部位可以分为头颈部、躯干、四肢和未特 定部位肿瘤;按照组织学类型可分为脂肪肿瘤、平滑肌肿瘤、滑膜组 织肿瘤、纤维组织肿瘤、外胚层肿瘤、神经源性肿瘤、软骨肿瘤、骨 肿瘤样肿瘤等多个类别。而骨肿瘤则按照是否为原发性肿瘤、转移性 肿瘤以及组织学类型进行分类。 二、变化与修订 与第五版相比,第六版在肿瘤的分类和定义上进行了一些变化和修订。新增了一些较为罕见的软组织和骨肿瘤类型,如躯干和四肢肌肉肉瘤、软骨发育不良与硬骨病、软骨肿瘤样纤维病、腺样软骨瘤、骨软骨肉

瘤等。对一些肿瘤的分类进行了修订,如骨肉瘤、软骨肉瘤、软组织肉瘤等,修订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的重新归类和定义。这些变化和修订的目的在于更准确地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三、临床应用与意义 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临床医生而言,该分类系统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诊断和鉴别诊断软组织和骨肿瘤,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病理学家而言,该分类系统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对肿瘤进行分级和分类,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病理学报告。再次,对于临床研究和统计学研究而言,该分类系统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准确的肿瘤分类和定义,为疾病的发病机制、预后评估以及新疗法的研发提供重要依据。对于患者而言,该分类系统可以帮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疾病,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的治疗和康复。 四、总结与展望 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是当前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的权威依据,其以其科学的分类原则和全面的分类体系得到了医学界的一致认可。对于医生、病理学家、科研人员和患者而言,深入了解和掌握该

鹅掌的功效与作用

鹅掌的功效与作用 鹅掌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药学中。它由鹅脚中的骨骼和软组织构成,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的动物制品。早在古代,鹅掌就被用来作为滋补食材,活血化瘀、强筋壮骨等功效被人们广泛认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鹅掌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糖、抗菌等多种保健功效。本文将详细介绍鹅掌的功效与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一中药材。 一、鹅掌的营养成分 鹅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骨骼和肌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能量来源,对于脑、神经和皮肤的健康至关重要;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有助于维持体力和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此外,鹅掌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 群、维生素A、钙、磷、铁等,对促进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二、鹅掌的药理作用 1. 温补肾阳 鹅掌在中医理论中归属于温肾阳的中药材,具有温补肾阳、强筋壮骨的功效。中医认为,肾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肾阳不足会导致肾虚、腰膝酸软、四肢无力等症状。鹅掌中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能够滋补肾阳,有助于改善肾虚症状,增加体力

和抵抗力。 2. 活血化瘀 鹅掌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中医认为,血液淤滞是引起各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活血化瘀能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对于治疗风湿病、淤血症和瘀血型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3. 抗氧化 鹅掌中富含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抗氧化的重要营养素。抗氧化是现代健康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过多的自由基会对细胞和组织产生损害,引起早衰、疾病等问题。鹅掌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具有抗氧化能力,能够中和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4. 抗炎 鹅掌中的脂肪酸和蛋白质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炎症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如风湿性关节炎、肠炎、皮炎等。鹅掌中的脂肪酸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促进炎症的消退。同时,鹅掌中的蛋白质还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炎能力。 5. 抗肿瘤 一些研究发现,鹅掌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简述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结构

简述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结构 骨关节和骨骼肌是人类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的结构复杂,但对于我们的身体的正常运作非常必要。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它们的结构进行简单的概述。 首先,我们从骨关节开始。骨关节是骨头之间连接的结构,在人体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骨关节。例如,球和插头关节,它们可以在肩膀和臀部被发现,它们允许一定的自由运动;滑动关节,例如手腕关节和膝盖关节,它们在一个方向上允许较大的运动;甚至还有一些不动的关节,例如颅骨中的缝合点。 无论骨关节的类型如何,它们的结构都是相似的。骨头之间的连接由软骨、关节囊、韧带和软组织组成。软骨是骨头上的一层光滑的组织,在关节运动时防止骨头之间的直接接触。关节囊是一层覆盖在软骨周围的薄膜,它将骨头连接在一起,形成关节。韧带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带状组织,将骨头连接在一起,防止超过正常范围的运动。最后,软组织包括肌肉和脂肪组织,在骨关节周围提供稳定性和支持。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骨骼肌的结构。骨骼肌是连接于骨头上的肌肉,负责人体的运动。骨骼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则由许多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是肌肉中最基本的单位,是由肌小球构成的。肌小球中含有许多肌小丝,它们由蛋白质构成,可以在肌肉收缩时运动。 骨骼肌由神经控制。神经从大脑和脊髓中发出信号,经过神经纤维到达肌肉,使肌肉收缩和放松。骨骼肌的能力取决于其纤维类型的

比例。快速肌纤维对于运动的爆发力和力量非常重要,而慢肌纤维则对于长时间运动的耐力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结构非常复杂,但对于人类身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了解其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身体的运作方式,以及如何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功能。

骨盆的组成与大致发育规律

骨盆的组成与大致发育规律 一、引言 骨盆是人体最重要的骨骼结构之一,它位于躯干与下肢之间,承担着支撑上身重量、保护内脏器官和提供运动功能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介绍骨盆的组成以及其大致发育规律。 二、骨盆的组成 人体的骨盆主要由髂骨、坐骨和尾骨组成,这三块骨头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具体而言,髂骨位于前部,左右两侧各一块;坐骨位于侧后方,也是左右两侧各一块;尾骨位于后部,呈锥状。除了这三块主要的构成部分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小型骨头和软组织结构。 1. 髂骨 每个人都有两个髂骨,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每个髂骨由耻骨、坐耻联合和股耻联合三部分组成。耻骨与坐耻联合形成耻骨结节,股耻联合则与坐骨相连。髂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持上身重量和保护内脏器官。 2. 坐骨 坐骨位于髂骨的后下方,左右两侧各一块。它是人体最大的单一骨头,具有三个重要的部分:冠状部、体部和枝部。坐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上身重量和提供运动功能。 3. 尾骨 尾骨位于坐骨的下方,呈锥状。它由三到五个融合在一起的小型椎骨组成。尾骨在人类身体中已经退化,没有明确的功能。 三、骨盆的发育规律 人体的骨盆在胚胎期就开始发育,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完善。以下将介绍大致发育规律。 1. 胚胎期 在胚胎期,原始的躯干通过分裂和发育逐渐形成了未来成人时期的各个器官和结构,其中包括了我们所关注的骨盆。胚胎期的骨盆发育主要是通过软骨的形成和骨化过程来完成。

2. 婴儿期 在婴儿期,骨盆开始有了初步的形态,但仍然相对不完善。这个阶段的发育主要是通过骨骺的生长和连接来实现。此外,婴儿期还会有一些软骨逐渐转化为真正的骨质。 3. 幼童期 在幼童期,骨盆进一步发育并接近成人时期的形态。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各个骨头之间关节面的生长和连接来实现,同时还会伴随着软组织结构的发育。 4. 青春期 在青春期,由于性激素的作用,女性的骨盆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女性的髋臼变得比男性更宽大,以适应未来可能发生的分娩过程。这个阶段也是女性第一次月经来潮(初潮)出现的时候。 5. 成人期 在成人期,男性和女性的骨盆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发育,并达到了相对稳定的形态。此时,骨盆主要通过软组织结构的发育来支持和维持其功能。 四、总结 骨盆作为人体重要的骨骼结构之一,承担着支撑上身重量、保护内脏器官和提供运动功能的任务。它由髂骨、坐骨和尾骨等多个部分组成。在胚胎期开始发育,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完善。具体的发育规律包括胚胎期的软骨形成和骨化过程、婴儿期的骨骺生长和连接、幼童期的关节面生长和连接、青春期女性髋臼变大以适应分娩以及成人期的稳定形态。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临床医学和运动科学等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Standring, S. (Ed.). (2016). Gray’s anatomy: the anatomical basis of clinical practice.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 Drake, R. L., Vogl, W., & Mitchell, A. W. M. (2014). Gray’s anatomy for students e-book.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骨正筋柔,气血自流,浅析骨骼卡压软组织与疼痛的关系

骨正筋柔,气血自流,浅析骨骼卡压软组织与疼痛的关系 洪磊医道 骨骼是人体框架的总纲,是整个人体的基础,就像大厦的框架结构一样,当大厦的框架出现歪斜就会因根基不稳而产生危险,人体骨骼也是如此。当我们的骨骼出现各种方向的错位,错位方向的软组织就会受到压迫,导致经络不通、气血受阻,从而引发疼痛。人体的内脏器官均是附着悬挂在脊柱上的,当人体的骨骼脊椎变形时,筋膜亦会被牵拉发生变形,压迫脏腑器官,引起器官的功能障碍,也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在大家的意识中,普遍认为骨错位和骨折一样,只有身体受到重创的时候才可能出现骨错位,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人体脊椎: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椎5+尾椎3=32节 上肢骨骼:指骨14+掌骨5+腕骨8+桡骨1+尺骨1+肱骨1+锁骨1+肩胛骨1=32块 下肢骨骼:趾骨14+跖骨5+跗骨7+腓骨1+胫骨1+髌骨1+股骨1+坐骨1+髋骨1=32块 头部骨骼:24(8x3)块 肋骨:12x2=24块 根胸+耳骨=8块 的骨架由很多块骨骼累积而成,骨与骨之间借助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相连在一起,连接的地方并不是像焊在一起那么牢固,除了外力冲击,长期运动劳损和一些不良姿势都很可能引起骨骼错位或者微错位。人体每块骨骼的位置或形态发生变异及引起周围组织的变化,都会给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骨骼错位的时候,我们的肉眼往往是看不出来骨错位的,但是通过摸骨评估,就可以推断骨骼有无错位,是如何错位的。 骨骼结构的变化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疼痛,其次是麻木酸胀不适及功能障碍,正如《黄帝内经》中讲:“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不仅体现了古人对骨正筋柔与人体健康的深刻理解,也是对中医正骨纯手法治疗疾患原理的最好佐证。 现代人的多种疾病,大多源于“骨不正,筋不柔,气不畅,血不流”,因此,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并重视“骨正筋柔”的重要性。首先,“骨正筋柔”是说要保持骨架端正、筋脉柔顺,骨骼是人体全身的支架,骨是否"四平八稳",是否平均分配了全身的重力,正是它健康与否的首要条件。 人类从直立行走以来,脊柱和下肢便开始承受着不同寻常的应力载荷。古时的习武之人讲究"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骨骼健康的状态。“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就是强调在各种活动姿态下要保持骨架正直;而“卧如弓”,则指在静态下要让筋脉放松,得到休息。这样一张一弛,张弛有度,便可保持筋骨系统的功能正常运行,这也是维系人体整体健康的重要前提条件。人体的经脉和内脏都是“挂”在骨头架子上面的。筋附着连属于骨骼,结聚于关节,通过骨骼的约束和连缀,使整个躯体得以保持一定的形态和位置。 筋包括所有附着于骨骼的肌肉、肌腱、韧带、筋膜等软组织,主要是起骨与骨之间的连接、联络作用。筋肉柔韧充实于体表与四肢,形成抗御外邪和保护机体各组织器官及脏腑。 筋与骨共同具有保护人体脏腑,以及通过关节使肢体完成各种功能活动的作用。如果因长时间的姿势不正或慢性劳损,出现骨架不正的情况,内脏也会随之倾斜偏歪,久而久之将使经脉堵塞,内脏功能出现障碍。 中医认为,筋在人身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联络周身,通行血脉。围络周身,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筋是我们身体的生命线。俗话说: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筋长则寿长。筋要变短,命则难长。健康、寿命与筋长紧密联系。比如好多百岁老人,大多都有盘腿坐的习惯,保持了筋的柔韧性。所以说,人体筋柔骨正,自然就能健康长寿。“骨正筋柔”是人体健康的

放射科四肢、脊柱和软组织X线摄影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放射科四肢、脊柱和软组织X线摄影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一、四肢 (一)适应证 1.外伤。 2.感染。 3.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4.先天性畸形。 5.关节病变。 6.骨骼生长障碍。 7.营养障碍性骨病。 8.内分泌性骨病。 9.骨中毒性疾病。 10.其他,如累及到骨骼的全身性疾病。 (二)禁忌证怀孕早期不宜摄片。 (三)注意事项 1.去除摄片范围内影响 X线穿透的体外异物(固定骨折的器具除外)。 2.观察骶尾及骨盆骨病变时,如肠内容物过多,可行清洁灌肠。 3.注意非摄片区域重要脏器的 X线防护。 (四)操作方法 1.手后前位 (1)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台一侧,肘部弯曲约成直角,掌面紧贴

床面,将第3掌骨头置于照射野中心,各手指自然分开。 (2)中心线对准第 3 掌骨,与床面垂直。 2.手后前斜位 (1)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台一侧,肘部弯曲约成直角,将小指和第5掌骨靠近照射野外缘,手置于侧位,然后将手内旋使手掌与台面约成 45°。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指尖靠床面上。 (2)中心线对准第5掌骨头并与床面垂直,这样可利用斜射线,使掌骨头不至过多重叠。 3.腕关节后前位 (1)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台一侧,肘部弯曲成直角,腕关节置于照射野中心,手呈半握拳状,拳面向下,使腕部掌面与床面靠紧。 (2)中心线对准尺骨和桡骨茎突联线中点并与床面垂直。 4.腕关节侧位 (1)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台一侧,患臂侧向伸直,将第5掌骨和前臂尺侧紧靠床面,手指稍屈曲,尺骨茎突置于照射野中心。 (2)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并与床面垂直。 5.肘关节侧位 (1)患者坐于摄影台前,患臂前伸,肘部弯曲约90°,肘关节置于照射野中心,手掌面对患者,肩部尽量放低并与肘关节相平。 (2)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中心并与床面垂直。 6.肘关节前后位 (1)患者坐于摄影台一侧,前臂伸直,手掌向上,尺骨鹰嘴突

南方医科大学影像学精品课程试题(骨、关节和软组织)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有椎间盘,它是由软骨板、髓核和纤维环构成,所以X线上呈透明的 间隙。(√) 2.骨膜增生的厚度与范围同病变发生的部位,性质和发展阶段有关。(√) 3.脊柱结核常引起椎体,椎间盘及附件骨质破坏,并可形成砂粒样死骨。(√) 4.骨结核好发于脊柱及长骨的骨骺附近,但很少向关节内侵犯。(×) 5.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6.椎体的压缩变扁并不是真正的骨折。(×) 7.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有机成分和矿物质均减少。(√) 8.骨质疏松是指骨量的减少,而有机物和矿物质含量比例不变。(√) 9.骨膜增生其外缘呈花边或锯齿状,多见于血液病及恶性肿瘤。(×) 10.骨质破坏区边缘模糊不清,一般代表急性或恶性病变;边缘清晰,则往往是慢性或良性 病变。(√) 六、简答题 1.试述脊柱结核的X线表现。 ①椎体破坏: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低密度骨质破坏区,区内有时可见砂粒样死骨。骨质破坏区逐渐扩展,常发生椎体楔状变形。②椎间隙变窄:结核容易侵及附近的椎间盘,故常见椎间隙变窄甚至完全消失,通过椎间盘又可向邻近椎体蔓延。③脊柱畸形:由于椎体的破坏、压缩、楔状变形和邻近两个或多数椎体的嵌入,可形成后突或(和)脊柱侧弯等。④椎旁脓肿:结核逐渐扩大,其中心可产生干酪样坏死,坏死组织液化,脓液穿破骨质进入周围软组织形成椎旁脓肿。椎旁脓肿较久者可以钙化。 2.简述良恶性骨肿瘤的主要区别。 答案见下表: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 ───────────────────────────────────── 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 ───────────────────────────────────── 骨的形态大致不变,可有局部扩张突出由于破坏、新骨形成及病理骨折,畸形,病理骨折少见骨的形状常有改变 骨的结构一般结构尚能保留,有膨胀性不规则骨质破坏和新骨形成,改变甚大 肿瘤的边缘一般界限清楚一般无清楚之界限 骨膜增殖无一般明显,常呈放射或三角形骨膜 肿瘤附近骨一般不受侵,可有压迫性改变由于瘤组织的浸润可被破坏 ───────────────────────────────────── 3.骨质疏松与骨质软化有何本质的不同? 骨质疏松是指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减少而有机物与矿物质含量的比例不变;骨质软化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含量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虽有相似的X线表现但病理基础不同,前者是骨“量”的降低,后者是骨在“质”上的改变。 4.何谓关节强直?骨性强直与纤维性强直在X线片上有何不同? 当关节炎所致的关节软骨或软骨下骨质大量破坏后,粗糙的骨端互相融合,导致关节的运

骨与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

骨与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 骨与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 骨与关节软骨损伤在运动员中较多见。关节软骨损伤后即产生永久性病变,且损伤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困难,并严重影响训练及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是多年来骨科和运动创伤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概述 (一)关节软骨的正常结构 在关节软骨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只有在扫描电镜下才能分清的“无形层”,它分表面的粘液层和其下的纤维层。粘液层可用布抹去,在扫描电镜下,其表面似高尔夫球面,有小丘(软骨细胞部)和凹陷。擦去粘液层,可见胶原纤维,它沿小丘行走,排列有序,只有小部分垂直穿入软骨表面深部。近年研究证明,骨性关节炎时,关节软骨表面的“无形层”最早出现改变,并已证明该层对Ⅱ型胶原抗体有免疫屏障作用和润滑作用。 关节软骨的固有层由软骨细胞和基质构成。基质的主要成分是胶原纤维和糖蛋白。它包括表层、中间层、柱状层、潮线、钙化软骨层和骨质六个部分,其功能是运动、承重及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生长。软骨中胶原纤维的排列呈桥状,起自骨端称为Bennighof纤维,立体结构颇似蒙古包利于承重(图23-1),包内有软骨细胞和基质。根据Bullong等研究,关节软骨在承重或运动时,纤维束的方向发生倾斜,并证明胶原纤维像绳索一样扭在一起,绳索之间又有胶原纤维相互连接,绳索为Ⅱ型胶原,而钙化软骨层为Ⅹ型胶原。胶原纤维由软骨细胞合成的。软骨损伤后,软骨出现退变变性,软骨细胞出现分化与反分化现象,有的分化成骨细胞合成Ⅰ型胶原或簇聚细胞群分泌Ⅹ型胶原;有的反分化成纤维细胞,合成Ⅰ型胶原。当今与软骨有关的胶原分型已有6~7型,研究工作方兴未艾。

图23-1 正常关节软骨胶原纤维排列模式图 (引自曲绵域《实用运动医学》1996年版) 软骨中,软骨细胞的分布与胶原纤维的走向一致。表层细胞近似于水平排列,中间层的胶原纤维呈交叉排列,软骨细胞呈散在性分布。柱状层胶原纤维呈纵立状,细胞呈柱状排列。软骨的钙化层为肥大软骨细胞。迄今为止,软骨损伤后发生退变,出现簇聚现象的原理尚不清楚。 关节软骨细胞与基质的比例,随年龄和性别而不同。成人软骨的含水量约占70%。软骨内的固体基质含有60%的胶原纤维和40%的糖蛋白。软骨细胞仅占总量的2%。在负荷情况下,多数水分可被挤出。 (二)关节软骨的营养供给 充足的营养才能保持关节软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关节软骨获取营养的途径有二:一是来源于软骨下骨,但它只见于骺板尚未封合的儿童青少年;二是来源于关节囊的血管,它是成年人关节软骨获取营养的唯一途径。 关节囊的滑膜层有活跃的分泌滑液的功能和吸收功能。在滑膜层及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攀。滑液中含有葡萄糖、盐类及低分子蛋白等,这些物质是通过弥散作用机制进入关节腔内。此外,滑膜细胞还分泌透明质酸。因此,任何原因影响毛细血管的正常营养交换功能,都会导致关节软骨的营养障碍。 关节活动是弥散机制的关键。软骨受压变形及减压复原是关节软骨获取营养的主要方式,它使滑液中的营养物质进入软骨,又使软骨内的代谢产物因运动挤压而排出进入滑液。因此,关节活动对弥散机制实际上起着泵的作用。 (三)关节软骨的改变与关节运动的关系 出生后,运动时机械应力的刺激,使关节软骨的分层逐渐清晰,进一步研究证明,运动对关节软骨的形成有重要意义。Benninghof、

骨和软骨组织学技术

骨和软骨组织学技术 骨和软骨组织学技术目录骨火棉胶大切片11透明软骨11中心体显示(Ehrlich-Biodi法)11高尔基复合体显示(Cajal硝酸铀法)11 线粒体显示AltmannMeves酸性品红法11糖原颗粒显示Best卡红法12弹性软骨显示13碱性蓝B法13TripleSta iningMethod(三联染色法)14纤维软骨14MCT法15Pollak改良法15Luxol坚牢蓝G法15Romeis美蓝染 色法15茜素红-多色美蓝染色法16脱钙骨染色16苏木精伊红染色16孙才华改良VG法17Lillie硝酸银法17免疫组织化学法17免疫酶标法17骨和软骨组织学技术一、骨和软骨组织学(一)骨骨由骨组织、骨膜、关节和关节软骨构成。骨内有骨髓腔,内含骨髓。骨血管在家并 有神经分布。骨的细胞间质有大量钙盐,故骨是一种极坚硬的结缔组织。骨组织:由骨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细胞间质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有机质 为骨胶原纤维和无定形基质。无机质为钙盐。骨细胞:骨细胞是多突起细胞,其胞体在间质中所在的空间为骨陷窝,突起所在的空间为骨小管。骨细 胞埋于钙化的细胞间质内,相邻骨细胞突起常端对端相互连接或相互附贴。骨陷窝借骨小梁相通。骨细胞分为最年轻的骨细胞、较成熟的骨细胞和成 熟的骨细胞三种,其功能随细胞年龄而不同。最年轻的骨细胞位于类骨质中,胞体椭圆形,突起多而细,核,位于胞体一端,核内偶见1个核仁,染 色质附贴于核膜,HE染色胞质嗜碱性,ACP阳性,可见PAS阳性颗粒。有产生细胞间质的能力。随着骨陷窝周围间质钙化,年轻的骨细胞失去 产生间质的能力而成为较成熟的骨细胞。较成熟的骨细胞位于钙化的细胞间质浅层,胞体呈双凹扁椭圆形,核较大,椭圆形,居于胞

人体骨与软组织的成像及病理

人体骨与软组织的成像及病理 第一节检查技术 一、X 线检查 骨骼含有大量钙盐,密度高、同其周围的软组织有鲜明的对比。而在骨骼本身的结构中,周围的骨皮质密度高,内部的松质骨和骨髓比皮质骨密度低,也有鲜明的对比。由于骨与软组织具备良好的自然对比,因此,一般摄影即可使骨关节清楚显影。而骨关节疾病也易于在X线片上显示出来,经观察、分析可做出诊断。 X线平片摄影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任何部位,包括四肢长骨、关节和脊柱都要用正侧两个摄影位置,某些部位还要加用斜位、切线位和轴位等;②应当包括周围的软组织;四肢长骨摄片都要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在行脊柱摄影时要包括相邻部位.例如摄照腰椎应包括下部胸椎,以便计数;③两侧对称的骨关节.病变在一侧而症状与体征较轻,或X线片上一侧有改变,但不够明显时,应在同一技术条件下摄照对侧,以便对照。 二、CT检查 骨与软组织疾病一般先用X线检查以发现病变.估计病变性质与范围。当临床和X线诊断有疑难时可选用CT作进一步检查。对软组织病变和骨骼解剖较复杂的部位如骨盆和脊柱,也

可首选CT。 1.平扫检查检查时尽量将病变部分及其对侧部分同时扫描,以便作两侧对照观察。一般行横断面扫描,根据病变的可能性质和范围决定层厚,一般为2mm~5mm。由于骨和软组织的CT值相差很大,一般对同一层图像需用较低的窗位和较窄的窗宽(如L60,W300)来观察软组织,并用较高的窗位和较大窗宽(如L400,W1500)来观察骨组织。 2.增强检查对于软组织病变和骨病变的软组织肿块常须进行增强扫描以进一步了解病变是否强化,强化的程度和有无坏死等。增强扫描常对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有较大的帮助。 3.造影检查疑有椎管受累时,可向硬膜囊内注射专用的非离子型有机碘对比剂,再作CT扫描,即脊髓造影CT (CTM)。 三、MR 检查 MRI也是检查骨和软组织疾病的重要手段,对各种正常软组织如脂肪、肌肉、韧带、肌键、软骨、骨髓等,病变如肿块、坏死、出血、水肿等都能很好显示。但是MRI对钙化和细小骨化的显示不如X线和CT。因此对多数骨和软组织病变的MRI检查应在平片的基础上进行。 1.平扫检查MRI检查需要根据受检部位选择不同的体线圈或表面线圈,目的是提高信噪比(SNR),使图像更清晰。自旋回波和快速自旋回波的T1WI和T2WI是基本的扫描序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