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合作政府:后新公共管理时代英国政府改革模式探析

合作政府:后新公共管理时代英国政府改革模式探析

合作政府:后新公共管理时代英国政府改革模式探析
合作政府:后新公共管理时代英国政府改革模式探析

合作政府:后新公共管理时代英国政府改革模式探析

一、合作政府的概念梳理

席卷全球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已经有20多年之久,作为发源地之一的英国在1997年工党上台执政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政府改革。这一改革趋势不仅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被称为新公共管理改革先锋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非常明显,而且在其它并没有致力于推行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国家也日益显现。[1]

“Joined- Up Government”(简写为JUG)是布莱尔政府改革的一个核心词汇,国内学者普遍将其翻译为“合作政府”,本文也采用这一翻译,因为翻译为“联合政府”容易产生两方面的误解:首先它容易使人联想到两党或者多党的联合执政而组建的联合政府,其次它容易使人误解为仅仅是组织上的联合。事实上JUG并不仅仅意味着政府组织间的联合,更为主要的是一种合作,这种合作包括政府不同组织间的合作,也包括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合作。合作政府这一词汇是由英国首相布莱尔在1997年创建社会排斥小组时第一次使用,很快成为英国政府的一个重要理念。[2] 它影响到组织结构、预算安排、政府目标的设定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

那什么是合作政府呢?英国国家审计办公室2001年提交的一个报告中明确指出,合作政府是指将一些公共的、私人以及自愿组织联合起来,实现跨越组织边界进行工作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3] Tom Ling认为合作政府是用来描述为了追求政府日常工作目标而将不同的组织进行调整并结成一个整体的各种行为的总称。[4] 在他看来,合作政府更多的是表现在不同的政府部门尽管由于功能不同,但却在努力寻求协调一致。因此他更多的是将合作政府看作是一种合作行为,而不仅仅是联合在一起的组织。意大利学者Andrea Di Maio则是从构建合作政府的不同途径来定义的,他认为合作政府首先是在政府内部层的合作,如在社会安全与国家税收部门之间的,或者是在国家税收部门与海关之间的合作;其次合作政府是发生在跨越不同层级的合作,如有着类似事务责任的不同层级政府(中央与地方)间的合作;再次合作政府是跨越办事程序层级的一种合作,如为了增强它们对有关事情的回应能力以及洞察事务变化能力,在操作、管理以及领导层之间加强合作;最后是在公私部门间的合作。[5]因此合作政府既是组织机构的联合,也是组织运行机制的联合。

Christopber Pollit在分析了英国政府白皮书《政府现代化》以及《连接起来:白厅对跨领域的政策与服务的管理》后总结出合作政府的概念。合作政府是用来描述渴望获得垂直与水平的协调一致思想与行动的短语。通过这种协作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首先是可以减少政策之间互相拆台的情形,其次是可以更好地利用短缺资源,再次是通过将某一特定政策领域的利益相关者聚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合作,最后是它可能能够向公民提供无缝隙的而不是碎片化的公共服务。[6]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他是从合作政府的功能来定义的,这与前几位学者的定义不同,他们都是从建立合作政府的途径来理解的。

提出整体型治理理论的英国学者Perri 6从比较的途径来定义合作政府。Perri 6主张2 1世纪的政府应该是整体型政府、预防性政府、改变文化的政府及结果取向的政府。整体型治理是指在管理理念上强调中央地方结合以及公私合伙,以整体型组织模式,重点在于解决人们生活问题,采取网络式组织模式,在具体的管理中注重授权与结果,从而实现政府管理

与公众价值、科技以及资源的高度整合。英国的合作政府只是整体型治理的一个初级阶段,它更多的是强调联合,而整体型治理则是在各种手段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上考虑更多。

合作政府是英国布莱尔政府改革的关键词语,它是在第三条道路思想指引下,超越传统的官僚体制与新公共管理模式,寻求政府管理的第三条道路,它试图通过建立一个跨组织的、将整个社会治理机构联合起来的治理结构,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公共组织、私人组织以及志愿者团体,通过将这些机构联合起来实施整体战略,最后建成一个无缝隙的、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作为推行第三条道路的合作政府并不是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否定,而是修正。正如布莱尔所说,“我的方法是永恒的修正主义”。[7]

二、合作政府的渊源及其产生的原因

英国政府一位官员私下曾说,合作政府并不是在1997年5月才有的。[8] 早在邱吉尔任首相期间就已经采取建立跨部门的合作政府的措施,当时合作政府的采用主要是为了应付官僚组织的部门主义缺陷。部门主义是指政府管理过程中,政府各个部门并不关心整个政府以及公众的利益,作为一种理性经济人,它更为关心的是本部门的利益。因此它会不断扩大自己的人员以及预算,为自己寻求一个舒适的环境,归根到底就是寻求部门利益最大化。这种情况随着20世纪政府部门的不断膨胀而更为显现。

在1951-1953年期间,邱吉尔在自己与各个部委之间建立了三个协调监管的管理层,从而将各个部委联合起来,防止部门主义。此后,威尔逊政府创建了一个社会政策的联合途径(the Joint Approach on Social Policy,JASP),并于1968年创立了一个超级部(super- depart ment)——健康与社会安全部,以此来整合政府的社会服务提供功能。到1970年爱德华·希思上台后发表了《重构中央政府》的白皮书,将一些小部门进行合并,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广泛的、具有战略性的政府部门,以此来克服部门主义。在此白皮书的指导下,他成立了两个超级部:环境部与贸易与工业部,同时建立了中央政策审查参谋机构(the Central Policy Re view Staff,CPRS),这个参谋机构主要研究一些跨部门的问题,如能源问题、英国的发动机工业以及种族问题,这一做法给布莱尔很大的启示。这个参谋机构有助于将各个部门联合起来,能够确保部门新的政策和意见得到深入研究。[9] 中央政策审查参谋机构一直存在于哈罗德·威尔逊、吉姆·卡拉汉以及马格丽特·撒切尔等各届政府中,最后于1983年被撤销。为了提高政府效率,撒切尔执政后成立了一些跨领域委员会,梅杰政府所推行的公民宪章是以跨部门提供公共服务为原则,在1993年和1995年政府白皮书中也强调在政策制定和服务提供中需要政府部门的水平连接。

合作政府在20世纪末期重新从历史的遗迹中被翻找出来并被委以重任与这一时期英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有关。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固然降低了公共服务提供的成本,提高了效率,但是在公共服务提供中大量采用私有化、外包以及竞争等手段使得政府能力空心化;与此同时,强化分权以及大量设立执行局让本来根据功能划分的组织格局更为碎片化。而疯牛病的流行让英国感受到风险社会的来临,此外英国的社会排斥、就业、犯罪等问题困扰英国政府。空心化和碎片化的政府难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布莱尔上台伊始就推行合作政府。

三、合作政府的运行模式

在以国家中心主义的、自上而下的传统模式和以市场化为核心的现代治理模式之后,布莱尔政府所推行的第三条道路事实上是对这两种路径的调和:一方面通过增强中央的规模与力量来强化对政策过程的控制,追求一种合作政府,并给执行机构一个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多元的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自治来实现现代治理的有效性。也有学者将其特征归纳为:“其一,从协商式的自由裁量权模式向对政策与资源配置的中央规定转化;其二,通过构建新的政府中心来设计和控制政策执行;其三,赢得的自治”。[10] 因此有学者称这种模式为“混合政府”(Hybrid State)。[11] 那么合作政府究竟是如何既强调国家中心主义,又用现代治理模式来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呢?

第一,创建合作政府就是要强化核心行政部门的控制能力,采取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目标的推行,这里的核心行政部门主要是首相办公室、内阁办公室以及财政部。正如布莱尔2 002年所说:“我不会为拥有一个强大的中心去道歉,特别是在将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作为一个(政府)焦点的情况之下。”[12] 作为一个强大的中心首先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控制能力。布莱尔入主唐宁街10号后立即扩充了首相办公室政策小组的人员规模,使之几乎是梅杰政府时期的两倍。在第二任期间,他将私人办公室与政策小组合并,成立政策局。这个组织主要是负责制定短期以及中期政策。1998年,绩效与创新小组在内阁办公室成立。它的目的是推进政府关注战略的、跨领域问题的能力,促进在政策发展以及政府目标提供上的创新,它是推动更好的、合作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13]2001年,布莱尔将绩效与创新小组、前瞻性战略小组以及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的一部分整合为战略小组,主要负责长期性以及跨领域的政策研究与制定。为了保证这些政策在首相的掌控之中,无论是设立在首相办公室还是在内阁办公室的政策制定部门,都必须向首相报告。同时这种方式的运用也将这两个核心政府部门紧密地联系起来。传统的威斯敏斯特模式中,各部文官在政策制定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防止各部门因自身利益以及专业偏见而导致政策制定的碎片化,布莱尔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更多地使用了一些外聘的政策建议者成立各种特别小组,从而一方面使首相对政策制定的控制力度更大,另一方面也使得政策更具有合作政府的特征,避免部门主义。

此外,合作政府也在提升核心行政部门对公共服务的控制能力。提高国家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是布莱尔政府第二阶段的重中之重。2001年在内阁成立了两个新的组织:首相的传送小组和公共服务改革办公室。前者主要是代表首相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中负责监督,从而确保国家在卫生、教育、交通以及减少犯罪等领域中的主要目标能达到。而后者则是就整个公共服务改革(包括中央与地方以及其他公共部门的改革)问题向首相提供建议。这两个部门虽然位于内阁办公室,但都是向首相报告的。为了保证公共服务是按照中央政府的设定进行的,他们采取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这种模式采取了“拓展的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管制以及国家标准的设定、对执行进行评估检查和直接干预”等手段。[14]

第二,为了防止政府治理过程中的碎片化,合作政府要求强化部门间的横向合作,这种横向合作包括打破组织框架的壁垒,在目标设定上更为一致,以及在预算上的共享。1997

年12月,布莱尔政府创立了第一个跨部门组织——社会排斥小组。此后,绩效与创新小组,妇女与平等小组,邻里关系复兴小组,露宿街头解决小组,青少年怀孕解决小组,区域协调小组等等相继成立,这种跨部门组织的大量设立成为布莱尔政府的一大特色,它们既涉及政策制定领域,也存在于执行领域之中。传统的威斯敏斯特模式会使政府关注的问题沿着各个部门的边界割裂开来,导致治理的碎片化,而跨组织部门的设立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它是任务导向而不是功能分化的组织,具有单个的组织目标,整体的策划和来自包括政府内外不同部门的成员,它能就某一个特定的问题打破组织壁垒,将不同的部门资源整合起来,实现跨部门的合作。

在实现跨部门的横向合作的过程之中,公共服务协议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公共服务协议最初是在1998年英国财政部公布的《全面开支评议》中提出来的,它主要是制定国家各个部门优先发展的目标。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它吸纳了政府各个部门的成员进行协商,避免因为部门利益导致政府目标的散乱与混杂,确保各部门目标与政府目标一致。为了促进更多的跨部门领域的合作,跨部门的公共服务协议也出现了。到2000年,有包括反对非法吸毒行动在内的四个跨部门的公共服务协议。这些跨部门公共服务协议打破了人为的政策制定与提供的障碍,鼓励政府部门更多地一起思考合作的优先目标,以及共同工作去改善服务的质量。公共服务协议的另一个目的是作为一个检查工具让财政部去监督各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组织的目标执行情况。[15] 因为公共服务协议被认为是政府与公民签订的协议,它的各种信息必须对外公布,财政部会根据最初协议所设定的目标对各个部门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当然,实现跨部门的横向合作还需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与诱导。为此,中央建立了两个基金来促进横向合作,其一是“投资节约”预算,其二是现代化投资基金。“投资节约”预算是财政部和内阁办公室的一个连接点,开始于1998至1999年。它是为新的公共部门项目提供资金,而这个新的公共部门项目,必须有两个或者更多的组织一起工作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节省费用。到2002年7月,有334个项目获得了31亿英镑的预算资金,这些项目包括由中央各部门、地方政府、志愿者组织等参与。[16] 现代化投资基金是在《全面开支评议》中被提出来的,它是在竞争的基础上根据以下几个标准进行分配:创新性程度;该项目的质量以及对公共服务的影响程度;是否有助于项目所在部门完成其目标;在安排目标提供、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与项目评估上的灵活性。

第三,在实现横向合作的同时,布莱尔也在纵向上谋求协作来实现政府的合作,这主要是通过强化区域政府的功能来完成。严格来说,这里的区域政府并不是一级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更多的具有中央政府派出机构的特征。早在1994年保守党执政期间,将设在环境部等三个部门中的地区办公室合并成为一个独立的区域政府办公室,专门负责区域事务。布莱尔上台后沿用了这一机构;随后于1998年颁布了《区域发展处法案》,根据这个法案成立了区域发展代理局和区域议事厅,这三个部门成为英国区域政府的三个核心部门。区域政府办公室的成员是来自于环境部等三个部门,它的工作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中央政府及其部门的政策能够在地方得到有效执行,另一方面也是将白厅这些部门的政策有效协调起来。区域发展代理局主要是为了区域经济更好并且更为可持续性的发展。每一个区域发展代理局都有五个法定的目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重建,推动商业投资、商业效率与竞争性,提高就业率,增强就业技能的发展与运用,有助于英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17] 区域议事厅则主要是由一些地方议员以及其他组织成员组成的志愿组织,负责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检查这些的执行情况。

为了进一步拓展这三个部门的区域执行功能,尤其是在衔接中央与地方政府上的作用,绩效与创新小组在2000年初公布了《延伸出去:中央政府在区域和地方层面中的角色》的报告。根据这个报告,2001年内阁办公室成立了首相代理办公室,并于2002年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专门负责英格兰的区域政策、地方政府的财政、计划等等。与此同时还成立了一个区域协调小组来连接区域政府办公室和首相代理办公室。区域政府办公室还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得到加强,主要是将更多的中央部门的区域政策纳入其中。

由于这三个部门更多的是代表中央政府,将中央政府的政策整合起来并保证中央与地方在国家优先发展目标上的一致性,而不是反映各个区域自身在公共服务上的要求。在要求区

域主义和区域自治的呼声下,英国政府公布了区域白皮书——《你的地区,你的选择》。根据这个白皮书,英格兰各地区成立了区域议会。区域议会的主要目的是从中央分权,让地区的政策制定更贴近公众,在本地区的目标设定上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由与灵活性,让区域政府更多地向本地区负责,更好地协调区域公共服务的提供,给地区的各方利益代表一个清晰的政策制定参与框架,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18]

第四,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的“有限授权”、“赢得的自治”以及公民参与。地方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因此也成为布莱尔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战场。1998年,地方政府白皮书——《现代化的地方政府,紧密联系公民》发布,这标准着地方政府从保守党的高度中央集权向新工党适度的地方自治转变。适度的地方自治首先要求的是地方民主的复兴,“政府希望看到协商和参与将嵌入到地方议会的文化之中”。[19] 为此,中央政府设定了在选举地方议会的同时,可以让地方直接或者间接选举地方执行机构,并给定了三种模式供地方选择:直接选举市长并由其组建一个内阁,间接选举一个地方领导者,或者直接选举市长并由议会任命一个议会管理者。为了方便公民的参与,根据2000年的《代表公民法案》,地方政府设定了一些新的公民参与方法,比如电子投票,设立流动投票站,让公民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投票,设立邮局投票等等。在推进公民参与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在强化不同组织的合作,这主要体现在2001年地方战略伙伴的设立,这个组织的目的是在地方层面将包括公共组织、私人部门、社区以及志愿者组织联合起来,就地方公共服务的提供进行合作,这种合作既体现在决策制定中,也体现在政策执行中。

在复兴民主的同时,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上也获得了相对的自主性,这主要体现在“最佳价值模式”和“灯塔地方政府计划”上。作为英国保守党时期的强制性投标模式的替代品,最佳价值模式是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方式。它要求地方政府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去挑战和阐明自己的服务目标,通过与公众协商,同其他的服务提供者比较并竞争来确定是否为公众提供了最佳价值,因此它的主要原则是挑战、比较、协商与竞争。它允许地方政府在财政上、在目标设定上有更多的自主权而不是全部由中央政府决定。灯塔政府计划通过鼓励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上进行评比、学习进而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评比的公共服务领域包括社区安全、现代化服务的提供、竞争力和企业、老人问题、教育、规划、健康、社会服务、地方环境质量、青少年问题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体育和旅游的作用。[20] 对于在评比中表现不佳的地方政府给予适度的惩罚。

当然,对于地方政府的授权,工党政府还是保持了相当的谨慎,地方政府自治更多地表现在“赢得的自治”。比如在实施灯塔政府计划过程中,只有那些获得灯塔地位的地方政府才能在地方税收、资金使用计划和公共服务创新方面得到更多的自由,而其他的地方政府则没有这些权力,在英格兰大约只有40个地方政府能够获此殊荣。[21] 最佳价值也同样如此。而那些在财政以及其他方面获得的自由也是置于中央政府的监督之下。为了对最佳价值的执行进行监督,中央于2000年设立了最佳价值督察所,在国家审计委员会的支持下工作。此外,还设立了警察皇家督导所、教育标准办公室、社会服务督导所、皇家消防督导所等等。通过以上的种种措施,在给予地方一定自治权力的同时,强化中央的掌控能力,因此这也被称为英国的新地方主义。

四、结论

布莱尔的政府改革给英国带来了新的气象,并且在内政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效。英国出现了二战后难得一见的持续的经济增长,而且失业率也保持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这让欧洲

其他国家羡慕不已。在经历了战后福利国家和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国家之后,新工党在谋求一种“有能力”的国家模式,政府的管理模式也从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之后进入一种“混合政府”的时代。然而,这种“混合政府”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官僚体系与网络治理以及碎片化与组织化之间的矛盾。布莱尔政府在解决这个矛盾上从最初注重自上而下的官僚体系向注重自下而上的、网络治理的方向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冲突,因此公共管理的变革仍然是一个未了的事业,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收稿日期]2007-11-28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和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和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必须坚持“从严控制、规模适度、防范风险、注重效益”的原则,一方面,负债是政府主动经济行为,要限制举债行为,控制负债规模,防范债务风险;另一方面,负债是客观存在和现实需要,要加强资金调度.重视资金效益.提升偿债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严控新债,用好旧债,滚动发展,良性循环.使负债既不能压垮政府,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和有效运作.同时也不能让地方政府因为资金短缺而束缚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因此,地方性政府债务的管理重点,就是控制和运作。 (一)控制 主要是控规模、控风险,措施有: 1.建立政府性债务举债审批制度。整体把握政府性债务总额,分类控制债务规模。要着重把握项目的有效性.选择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有效促进民生经济、有效帮扶企业生产的政府主导性项目.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投资,讲求项目投资效率与资金使用效益。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整体把握债务的总体规模。新增项目举债应遵循“举债适度,讲求效益,加强管理,规避风险”的原则.对举债规模、还款期限、偿债资金来源与债务偿还能力进行事前评审论证。 2.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机制。一是要明确举债原

则、举债范围、债务资金的使用与监管.规范举债行为;二是定期地对债务分类结构实行动态分析,建立债务动态监测评估机制;三是根据经济发展、财政收支及政府债务的总额及分类结构.设定多项风险控制指标,确定还债能力与可用财力相适应的政府举债规模。 3.建立举债成本效益理念。要对融资成本进行核算,综合项目建设资金需要的具体情况.确定融资结构及期限.拓展融资品种,降低财务费用。 4.建立政府性债务责任追究机制。防止和杜绝举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树立债务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项目及其资金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与审计;对未按规定程序举债、违规担保、截留挪用债务资金以及造成项目资金严重浪费的行为,要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5.设立政府性债务偿债机制。一是建立项目建设硬平衡制度,针对建设项目,确定用土地资产或其他资产平衡建设资金,确保偿债资金来源;二是建立项目收益归集制度.坚持“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原则.将政府性项目收益归集到偿债专户,作为偿债资金的来源保障;三是建立偿债准备金管理制度,以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规范政府偿债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增强政府对债务的承受能力。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二)运作

英国行政区划

英国行政区划 英国全国划分为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4部分。各自再分为若干郡(或区)和市。此外还有一些英属海外领地。 一、英格兰 (一)英格兰首府:伦敦,也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首都。 (二)英格兰行政区划:较为复杂,其类型和数量如下 1、郡Administrative county 34个 2、(1)(伦敦的)区London borough 29 个 (2)(伦敦的)市级区London borough (city) 2 个 (3)(伦敦的)皇家区London borough (royal) 2个 3、(1)(都市郡的)区Metropolitan borough 25个 (2)(都市郡的)市级区Metropolitan borough (city) 11个 4、(1)自治市镇(不冠类型) Unitary authority 36个 (2)自治市镇(市标记)Unitary authority (city) 10个 (3)自治市镇(郡标记)Unitary authority (county) 1个 (三)具体情况如下:注1 1、伦敦London 注2 其中:内伦敦Inner London(14区);外伦敦Outer London(19区) 2、坎布里亚Cumbria 郡治:卡莱尔Carlisle 3、兰开夏Lancashire 郡治:普雷斯顿Preston 较大城市:伯恩利Burnley 布莱克本Blackburn with Darwen 布莱克浦Blackpool 4、默西塞德Merseyside 郡治:利物浦Liverpool (都市郡) 较大城市:伯肯黑德Birkenhead 南波特Southport 5、大曼彻斯特Greater Manchester 郡治:曼彻斯特Manchester (都市郡) 较大城市:威根Wigan 6、柴郡Cheshire 郡治:切斯特Chester 哈尔顿Halton 沃灵顿Warrington 7、诺森伯兰Northumberland 郡治:莫珀斯Morpeth 8、泰恩-威尔Tyne and Wear 郡治:纽卡斯尔Newcastle (都市郡) 较大城市:桑德兰Sunderland 9、达勒姆Durham 郡治:达勒姆Durham 达灵顿Darlington 哈特尔浦Hartlepool 蒂斯河畔斯托克Stockton-on-Tees 米德尔斯堡Middlesborough 里德卡-克里夫兰Redcar and Cleveland 注3 10、北约克郡North Yorkshire 郡治:诺萨勒顿Northallerton 约克市York 约克郡东区East Riding of Yorkshire 赫尔河畔金斯敦市Kingston upon Hull 11、西约克郡West Yorkshire 郡治:韦克菲尔德Wakefield (都市郡) 较大城市:利兹Leeds 12、南约克郡South Yorkshire 郡治:巴恩斯利Barnsley (都市郡) 较大城市:Sheffield 唐开斯特Doncaster 13、东北林肯郡North East Lincolnshire 14、北林肯郡North Lincolnshire 15、林肯郡Lincolnshire 郡治:林肯Lincoln 16、诺丁汉郡Nottinghamshire 郡治:诺丁汉Nottingham 较大城市:曼斯菲尔德Mansfield 17、德比郡Derbyshire 郡治:马特洛克Matlock 较大城市:切斯特菲尔德Chesterfield 德比市Derby 18、莱斯特郡Leicestershire 郡治:莱斯特Leicester 莱斯特市Leicester 拉特兰Rutland 注4 19、北安普敦郡Northamptonshire 郡治:北安普敦Northampton 20、斯塔福德郡Staffordshire 郡治:斯塔福德Stafford

全面提升政府债务管理水平、服务全区经济发展

全面提升政府债务管理水平 服务全区经济发展 自成立以来,以促进全区政府融资规范化、公开化、市场化和增强全区政府债务管理预算约束为目标,积极探索防风险与促发展相融合的政府债务管理之路,在控制债务总量、防范债务风险上取得积极成效。 一、消化存量,积极推进地方政府债务债券化。抓住上级发行债券置换存量债务的有利时机,优化政府债务结构,积极推进地方政府债务债券化工作。一是积极争取置换债券。以短期债务置换成长期债务、高息债务置换成低息债务为原则,对符合置换条件的存量政府债务积极争取置换债券资金偿还,降低存量债务成本。2017年,置换政府债券亿元。通过债券置换,将政府负担的债务利息由置换前的亿元,降到置换后的亿元,降低债务成本亿元。二是积极筹措资金还款。2017年,全区共筹措自有财力亿元偿还核销存量债务,确保了全区债务不违约。 二、强化约束,实现债务管理规范化、透明化。一是摸清底数,严控债务规模。对全区债务单位的债务情况重新进行摸底清查,夯实数据基础。指导各单位对地债系统中非券存量债务逐项目进行清理核实,形成《非券存量政府债务处置台账》。协助,向区政府提交《关于我区当前债务形势分析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范融资行为,积极应对,不触碰国家

政策红线”的债务应对策略,严格控制新增债务。二是建立健全置换债券资金台账,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建立包括置换申请、置换责任书、置换协议书、置换通知书、资金支付审批表、支付凭证、以正式文件形式报送的债权人信息函等内容的台账,详实反应置换债券申报、审批、资金拨付、备案全过程。对地债系统中打包录入债务分项目编制辅助明细账,详细记录资金偿还的债权人对应的项目、金额等关键要素,确保债务信息真实、准确。三是加强债务管理与预算管理衔接,强化预算约束。将到期政府债券本息及费用,与税收、非税收入、体制结算财力等资金一并考虑,分别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确保年度债务预算编制的完整、细化和准确。对申请使用新增债券的项目实行项目库管理,更新调整和预算编制工作,确保债券资金到达后及时形成支出,防止资金沉淀。积极主动配合人大监督,及时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举借、使用和还本付息等情况,使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更加公开、透明。2017年公开招标置换债券资金全部在1个月内直接支付给债权人,无债券资金结余。 三、服务发展,探索政府投融资机制市场化改革。按照既要建设又要合法合规融资的思路,在管好用好地方政府债券的同时,以市场化为导向,积极推进投融资改革工作。2017年,财政部试点发展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品种,首次发行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抓住机会,在时间短、任务重且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的情况下,积极与国土资源部门结合,

三种新时代的领导模式

三种新时代的领导模式 领导模式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因为领导的概念已经变化。领袖正在淡出个人英雄主义的模式。不再是领导者个人在做了不起的事,跟从者像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他。现在是领导者让人们做了不起的事,帮大家成就了不起的事。 自上而下的领导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得最普遍、视为天经地义的领导模式。今天,领导有可能自下而上地进行。其实这算不得新鲜事。如果上司接受了下属的建议,并组织了实施,上司不是在按下属的意旨办吗? 这和我们的领导定义是吻合的。谁掌握了方向,谁赢得了跟从者,谁就是领导。在自下而上的领导情景里,下属提出了方向,上司跟从了,下属自然是领导。 下面我们讨论几种不同领导模式的特点。 由上而下的领导 企业里一般认为,中低级经理人是管理层,总经理、副总经理一级是领导或高管层。管理者对领导者负责,接受其领导。领导者动脑,管理者动手,领导者动嘴,管理者跑腿,领导者拍板,管理者执行。 这样的领导主要有两项任务,即毛泽东所总结的“出主意,用干部”。领导们关起门开会,就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开动员大会,做报告,讲透意义,然后逐级传达,组织

计划实施。 人们发现,这种传统模式有缺憾:只有一个人或者少数人思考;因为执行靠下面的多数人,想出主意以后,还要费力气去宣传、动员、说服。在沟通的过程中,传达还可能走样。高层领导有时批评中层干部是“歪嘴和尚”,把好好的经给念歪了,说的就是这个情况。 领导们被形象地称为“火车头”,“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车头快,带头人出色,这是今天大多数优秀企业的写照。企业没有个好火车头,简直不可思议。非但跑得快不可能,翻车也说不准。然而,车头承担着全部的责任,火车的速度完全取决于车头的速度;车厢是被动的,下面的聪明才智得不到最大限度的运用,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其结果是整列火车达不到理想速度。 这种上与下动力方面的脱节,配合不协调,是我们到处看到这样的现象:高层管理雄心勃勃,确定目标时不得不考虑车厢能跟进的最快速度,只好提出“务实”的指标,与自己的愿望大打折扣。有的企业高层做出重大决策,实施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不能实现其“战略”初衷,总结原因,不外是“上面决策错误”和“下面不得力”。其实,执行力弱是这种领导模式的天然缺陷,资源浪费,压抑士气是不可避免的后果。 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一般是加强中间环节。中间环节承上启下,应该可以在领导执行方面起关键作用。毛泽东将“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7次政府机构改革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7次政府机构改革 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82年.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实行了干部年轻化.其成功点不仅在于精兵简政.这次改革的深远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打破了领导职务终身制,二是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四化”标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大批年轻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 第二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88年.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机构人员编制比原来的实际人数减少19.2%,并首次提出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我国改革的重心已由农村转向城市.尽管由于后来复杂的原因,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但其历史性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直到现在,仍然是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这次政府机构改革转变了政府职能. 第三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93年.改革实施后,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86个减少到59个,人员减少20%.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8个.这次改革提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目标,实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行政管理职能转向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这次政府机构改革适应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如果说过去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到1992年终于“摸”到了这块“石头”,即邓小平南方谈话时强调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98年.国务院不再保留的有15个部委,新组建4个部委,更名的有3个部委.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这是力度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改革,主要任务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国务院组成部门由40个减少到29个,部门内设机构精简了1/4,移交给企业、地方、社会中介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的职能达200多项,人员编制减少了一半.与此同时,新组建了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4个部委.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消除了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这次改革精简力度很大,一个突出特点是,行政管理从具体的工业经济管理中淡出.除了国防科技工业和信息产业两个管理部门外,这次改革将其他直接管理工业的10个部委都撤消了.同时,在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机构,提出公务人员要减一半,国务院当时3.4万人减了1.7万人. 第五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2003年.这次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由28个部门组成.这次改革进一步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提出政府职能应集中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改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立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组建商务部,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国家经贸委下属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为目标.这次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目标很明确,即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

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

贡山县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县政府性债务的监督管理及举借、使用和偿还的行为,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促进本县社会经济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性债务,是指由我县各单位和部门直接举借或者通过合法担保形式形成的,以及在特定条件下需要有政府偿还的债务。 第三条政府性债务规模应当与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可支配财力相适应。各部门和单位负债规模应与本部门、单位偿债能力相适应。举借政府性债务应当遵循“规模适度、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注重效益,明确责任、用还一致、防范风险”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性债务实行统一管理,由县财政局安排本局相关股室进行综合管理,每月有政府性债务的单位必须到财政局相关股室进行政府性债务更新。县审计局依法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 第二章举借 第五条债务总规模依据贡山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相关经济指标和债务控制指标,确定债务总规模,并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第六条需用财政资金偿还的政府债务性债务,应当纳入财政预算。 第七条申请举借政府性债务的,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二)实施基础设施急需的项目。 (三)用于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的项目。 (四)政府认为应该举借或提供担保,并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政府性债务。 第八条财政部门应当对本级申请举借政府性债务的部门、单位提供的资料及其财务状况、负债情况、偿债计划、配套资金和还款能力等进行审核后。如果出现以下情况的不予批准举借或者担保: (一)偿还债务资金来源和责任没有落实; (二)超过财政承受能力容易引发债务风险; 第三章政府性债务资金的使用管理 第九条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的部门或者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用途合理使用债务资金,不得挪作他用;确需变更用途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重新报批。 政府性债务资金不得用于平衡地方预算或者经常性支出。 第十条政府性债务需要进行招标和政府采购的,应严

新时代的三种领导模式

新时代的三种领导模式 领导模式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因为领导的概念已经变化。领袖正在淡出个人英雄主义的模式。不再是领导者个人在做了不起的事,跟从者像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他。现在是领导者让人们做了不起的事,帮大家成就了不起的事。 自上而下的领导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得最普遍、视为天经地义的领导模式。今天,领导有可能自下而上地进行。其实这算不得新鲜事。如果上司接受了下属的建议,并组织了实施,上司不是在按下属的意旨办吗? 这和我们的领导定义是吻合的。谁掌握了方向,谁赢得了跟从者,谁就是领导。在自下而上的领导情景里,下属提出了方向,上司跟从了,下属自然是领导。 下面我们讨论几种不同领导模式的特点。 由上而下的领导 企业里一般认为,中低级经理人是管理层,总经理、副总经理一级是领导或高管层。管理者对领导者负责,接受其领导。领导者动脑,管理者动手,领导者动嘴,管理者跑腿,领导者拍板,管理者执行。 这样的领导主要有两项任务,即毛泽东所总结的“出主意,用干部”。领导们关起门开会,就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开动员大会,做报告,讲透意义,然后逐级传达,组织计划实施。

人们发现,这种传统模式有缺憾:只有一个人或者少数人思考;因为执行靠下面的多数人,想出主意以后,还要费力气去宣传、动员、说服。在沟通的过程中,传达还可能走样。高层领导有时批评中层干部是“歪嘴和尚”,把好好的经给念歪了,说的就是这个情况。 领导们被形象地称为“火车头”,“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车头快,带头人出色,这是今天大多数优秀企业的写照。企业没有个好火车头,简直不可思议。非但跑得快不可能,翻车也说不准。然而,车头承担着全部的责任,火车的速度完全取决于车头的速度;车厢是被动的,下面的聪明才智得不到最大限度的运用,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其结果是整列火车达不到理想速度。 这种上与下动力方面的脱节,配合不协调,是我们到处看到这样的现象:高层管理雄心勃勃,确定目标时不得不考虑车厢能跟进的最快速度,只好提出“务实”的指标,与自己的愿望大打折扣。有的企业高层做出重大决策,实施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不能实现其“战略”初衷,总结原因,不外是“上面决策错误”和“下面不得力”。其实,执行力弱是这种领导模式的天然缺陷,资源浪费,压抑士气是不可避免的后果。 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一般是加强中间环节。中间环节承上启下,应该可以在领导执行方面起关键作用。毛泽东将“支部建在连上”,保证党中央的政策路线在所有的基础单位得到贯彻,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每一个部门都要建立领导机制,保证公司决策的落实。从组织上说,这种机制已经存在。中、低层管理人员兼具执行和领导两项功能,他们的任务是领导所在部门执行上级决策。

最新-2019年政府机构改革 精品

2019年政府机构改革 篇一:2019年国考申论热点:城管执法要机构改革更要权力法定2019年国考申论热点:城管执法要机构改革更要权力法定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即将开始,很多考生已经进入复习冲刺阶段,下面是文都网校公务员频道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帮助广大考生攻克申论,助力国考!【热点事件】据报道,住建部近日下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设立城市管理监督局的通知》,决定设立城市管理监督局,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协调机制和考核机制。 据称,住房城乡建设部稽查办公室将整体改编为“城市管理监督局”,负责拟定城管执法的政策法规,指导全国城管执法工作,开展城管执法行为监督,组织查处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重大案件等职责。 【参考评析】现代城市治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及相互交织性,使得原有条块分割的部门执法体制捉襟见肘,旨在实现多部门综合执法职能的城管执法应运而生。 但是,自从建立伊始,城管执法便面临没有“婆婆”的体制尴尬。 由于缺乏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统一的立法指引,各地在城管执法体制设置上五花八门,组织机构、职权范围、执法监督等都不尽一致,客观上造成了实践中城管执法失范。 要改变“九龙治水”的部门执法弊症,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首先必须从组织体制入手,在现有的行政结构中组合出科学高效的城管执法体制。 此前,一些地方在划分调整部门职能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城管部门。 例如,北京市以原市政市容委为基础,成立职权范围更广的城市管理委员会。 但从国家层面看,中央政府始终缺乏专门的城管机构,相关职权虽然划归了住建部,但在住建部中也缺乏专门性机构,不便于更加专业、更为集中地开展工作。 此次住建部设置的城市管理监督局,严格意义上讲并非全国城管执法的“婆婆”。 从职能上分析,城市管理监督局只是住建部的“内设机构”,并不直接对外行使执法职能,负责“指导”而非“领导”全国城管执法工作。 但是,这种定位更加突出了规则供给和监督查处的功能,回应了当下执法实

英国政治体制

位。几乎所有时候在下议院总有一个拥有绝对多数的政党。该党的领袖被君主任命为首相。下议院第二大党的领袖则成为反对党领袖。 议会中一般都会有一个超过半数的政党,这要归功于英国采用的简单多数投票制度(由于缺少比例代表机制,政党之间的差距容易被扩大,因此占优势的政党很难不获得超过多数席位)。这也使得多党联合政府出现的可能性变小。一般情况下英国君主会询问那位将组政府的未来首相,他的政府是否可能在下议院生存下来,而在一个政党占多数的情况下这不会是一个问题。但在特殊情况下君主会要求一名议员“组成一个获得议会多数支持的政府”,这时一个未获下议院半数议席的政党就必须组成一个多党联合政府。但后一种情况只在战争时期出现过。需要注意的是政府的组成不需要下议院的投票,而只需要君主的任命。对议会开幕时君主的致词(Speech from the Throne)投票是议会所获得的第一个对新政府表达意见的机会。 上议院 上议院曾经是一个世袭的贵族议院,但是目前英国正在对上议院进行重大改革,现在的上议院成员有部分还是世袭贵族,其他则是获任命的议员(所谓终身贵族,即他们无法将贵族头衔传给后代)。上议院有权审查下议院通过的法案,并通过必要的修正案,还可以要求推迟它不赞成的立法,最长可达1年。一般而言政府都会接受上议院提出的修正案,以节省时间,并避免发生两院冲突的窘境。 上议院也是英国的最高申诉司法机构,但事实上只有极少部分的上议院议员(法律议员,Law Lords)拥有司法仲裁权。 国王(或女王) 在名义上,国王(或女王)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英格兰教会最高领袖,也参加立法机关活动。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主要扮演礼仪性角色。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机构是政治中立的组织,协助政府处理行政事务。公共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政府的内政部门管辖,每个主要部门都有一名内阁大臣负责。大多数政府部门总部都设在白厅(伦敦的一条街名)上或周围,因此“白厅”逐渐成为英国公共服务部门的代名词。 权力下放 除了位于伦敦的英国上议院外,现在苏格兰、威尔斯和北爱尔兰都拥有自己的议会,这些议会中的部分议院是按照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的。虽然这些二级政府拥有部分立法等方面的权限,他们的权力还是无法足够大到能与英国议会抗衡。三个地方议会之间的权限大小也各不相同。例如,苏格兰议会拥有立法权,而威尔斯议会政府则

新时代领导干部如何实现新担当新作为

新时代领导干部如何实现新担当新作为 6 新时代领导干部如何实现新担当新作为 我们党历来重视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领导干部作为“主导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关键的少数”,必须在新征程上勇于新担当,敢于新作为,发挥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点带面、以上率下的关键作用。 新担当新作为要以学习为基石。唯有搞好学习才能真担当真作为。学习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非常重要。新时代,在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历史进程中,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大兴学习之风,为担当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使命积蓄力量。 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搞好学习。一是思想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其学习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领导干部要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作为履职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二是内容要入脑入心。领导干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重要推

进者。必须要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知识、学习法律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综合运用各类专业知识推动工作。三是方法要务实高效。方法之于学习至关重要。要正确把握学习方向,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过程中,要学思结合,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反复思考,强化问题意识,增强责任担当。还要注意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既要向书本学,也要向实践学;既要向群众学,也要向专家学;既要学习国内,也要借鉴国外,切忌附庸风雅、浅尝辄止、故步自封。 新担当新作为要以实干为要义。唯有干在实处才是真担当真作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领导干部必须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踏踏实实做好工作,走在时代前列,用奋斗开创美好的未来。 领导干部要做实干家行动派。一是树立崇尚劳动的观念。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预算管理办法(2016)

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预算管理办法(20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我部制定了《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预算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财政部 2016年11月9日 附件: 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预算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预算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以下简称一般债务),包括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以下简称一般债券)、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转贷债务(以下简称外债转贷)、清理甄别认定的截至2014年12月31日非地方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一般债务(以下简称非债券形式一般债务)。 第三条一般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还本付息、发行费用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第四条除外债转贷外,一般债务收入通过发行一般债券方式筹措。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为一般债券的发行主体,具体发行工作由省级财政部门负责。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以下简称市县级政府)确需发行一般债券的,应当纳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一般债务预算管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统一发行并转贷给市县级政府。经省政府批准,计划单列市政府可以自办发行一般债券。 第五条一般债务收入应当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第六条一般债务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 一般债务本金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含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其他预算资金)、发行一般债券等偿还。 一般债务利息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含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其他预算资金)等偿还,不得通过发行一般债券偿还。

新时代的领导者素质

新时代的领导者素质 李晓丽海洋管理111 学号 2011123290 管理学界有句名言:一只狼领导的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领导的一群狼。这句话说明了领导者的重要性,同时,也隐含着团队的力量。一个朋友给我一本书《卓有成效的领导者》,要我帮忙写篇体会,东抄西凑终于勉强交差。现在将文章与有志担任单位领导的朋友们共享! 领导力是领导者的核心能力,提升领导者的领导力对加强领导者的能力建设具有核心作用。领导者要恰当地运用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树立权威使组织成员凝聚在自己周围。领导者既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又要树立良好形象,加强管理。要注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领导魅力带动、影响、促进广大者组织成员改进工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增强领导者的领导力,我认为可以从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个人素质、树立良好形象、切实重视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 一、成为学习型领导者 领导者肩负着促进企业发展、事业进步的历史使命,应该加强学习、积极实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要增强学习意识,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对一切有利于推动和改进工作的新理念、新观点、新知识和新方法,永远保持一种职业的敏感和渴求。通过不断学习,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夯实提高自身领导力的根基。 领导者加强学习,从内容上看,要兼收并蓄,既要有高度,也要有深度和广度。 1.加强理论学习。作为领导者,只有理论上清醒、坚定,政治上才能清醒、坚定,从而保证自身领导力的正确导向。平时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掌握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用发展的马列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2.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根据工作的需要,广泛学习现代经济、管理、教育、科技、法律、邮政、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广泛的学习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创新思维,增强科学决策和指导实践的能力。 3.注重学习领导艺术和现代管理理念。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努力加强工作的计划性,科学设定阶段目标,营造出宽松、和谐、进取的团队氛围,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使团队效能得到最佳释放。 领导者加强学习,从方法上看,既要注重读“有字之书”,更要注重读“无字之书。” 一是从书本中学习。从书本中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新的思想与观念,以此增长知识、开拓眼界。 二是重视在社会中学习。要向他人学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作为领导者,要重视学习,敢于借鉴别人的好思想、好作风、好方法,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要从生活中学习。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只要留心,处处有学问,领导者要做有心人,在实践中边摸索、边总结、边积累、边提高。 三是注重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或者是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还是依据自己的经验,都要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领导者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知识与能力,才能持续增强自身素质。而只有经常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领导力,才能更好地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组织事业的发展。 二、提高个人的领导风范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领导者,应该具备较高的领导魅力。领导魅力影响着领导能力的发挥。领导魅力有助于团结、影响下属,有助于增强领导效果。要提高领导魅力,就要具有三方面的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品格魅力。这三方面素质必须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领导者的整体素质和领导魅力。因此,一个有志向的领导者,应该不断加强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品格魅力三方面的修养。在现实生活、工作中,领导者要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严于律己;要言而信,行而果。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做到: 1.用爱感染员工。领导者不要摆领导的架子,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和下属平等交往。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支持与追随,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导者。否则,就会上下离心离德,即使领导者其他方面的品质再优秀,也很难获得众人的支持与追随。

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方案(最新)

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方案 为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方案》(x 〔x〕25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和xx、x、x全会精神,按照上级党委、政府以及区工委、管委决策部署,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有效发挥我区规范举债的积极作用,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疏堵结合。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坚决制止部门单位违法违规举债。 分清责任。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政府债务不得通过企业举借,企业债务不得推给政府偿还,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按约定规则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规范管理。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把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实现“借、用、还”相统一。 防范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稳步推进。加强债务管理,既要积极推进,又要谨慎稳健。在规范管理的同时,要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确保在建项目有序推进。 二、加快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一)明确政府举债权限。因区公益事业发展确需举借债务的,由省级政府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代为举借。明确划清政府与企业界限,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相关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 (二)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政府债务采取发行政府债券方式举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确需举借一般债务的,由省级政府代为发行一般债券融资,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确需举借专项债务的,由省级政府代为发行专项债券融资,以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 (三)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园区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使投资者有长期稳定收益。投资者按照市场化原则出资,按约定规则独自或与政府共同成立特别目的公司建设和运营合作项目。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企业债、项目收益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方式举债并承担偿债责任。政府对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按约定规则依法承担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相关责任,不承担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的偿债责任。

如何培养新时代的领导者

如何培养新时代的优质领导者 涛涛国际卓世杰 进入二十一世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科技皆快速进步,时代展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处在这个新时代中的企业领导者有无穷的机会,但相对的也有很多挑战。在目前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企业想要有卓越的表现,只有好的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是不够的,出色的领导者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深具远见的领导者能够为组织制定发展的远景、激发员工的潜力,在激烈的竞争中扭转乾坤,带领企业在全球化的新时代中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与进步、日渐高龄化的人力资源以及工作场所与性质的转变,领导者必须具备更高的能力才能带领众多员工披荆斩棘、冲出复杂的重围。因此企业对领导人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来看看新时代领导人应该具备的特质与能力: 一、专业知识与能力 卓越的领导者不仅要熟悉组织内部的运作,更必须要随时提高警觉,注意外在环境的变化,如果领导者具有高度的专业能力,他的直觉判断就会非常敏锐,结合专业能力和正确的判断,处理事情有条不紊,企业不仅能够有序发展,即便是陷入危机时也能转危为安。 二、教导的热情与胸襟 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领导者必须适时的给予员工必要的指导,教导与领导是相辅相成的,领导者必须愿意传授知识、分享见解和经验,协助员工成长和发挥创意。借助领导者高人一等的专业知识与能力,透过指导启发员工的智慧,缔造彼此双赢的局面,为企业创造更多新的契机。 三、诚实正直的人格 领导者必须具备崇高的道德价值观,要有诚实正直的人格,做到“言出必行”。无论是在生活的态度上或是业务的执行上都必须时常检视反省是否有依照承诺完成该做的事,诚实正直的人格对一个领导者而言,就如同质量对产品的重要性一样。因此无论是在人前人后,都必须说到做到,保持诚信无欺且言行一致的态度,这样才能与他人建立彼此互相信赖的关系。 四、自信与睿智 领导者必须透过自信来说服目标和决策的正确性,有足够的智慧搜集、整合、解读大量的信息,以创造愿景、解决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领导者必须时时检视决策过程,具备敏锐的洞察力,靠智慧来结合环境的变化调整步伐,不墨守成规。 五、自我尊重并尊重他人 领导者谦卑为怀并尊重他人、放下身段与傲慢,将别人的尊严视同自己的尊严,并且信任部属和员工,懂得充分授权。如果领导者不愿意相信别人,或者没有给部属充分发挥的机会,就会造成彼此间的不信任、缺乏认同感,这样会导致部属工作情绪低迷、效率低下,企业无法长治久安。 六、强烈的企图心

英国地方政府改革对我国改革的几点启示

英国地方政府改革对我国改革的几点启示 【内容提要】英国地方政府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本文对英国地方政府改革的理念与背景、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发展轨迹与方向等进行了探索与概括,并指出其对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行政改革/地方政府/比较研究/英国 一、英国地方政府的基本情况 1971年2月,英国政府发表改革地方政府机构的白皮书,向议会提出《地方政府改革法案》。1972年10月,法案在议会通过。1974年4月1日,正式实行。该法案将英格兰划分为6个都市郡,39个非都市郡,一个大伦敦区。6个都市郡下设365个区,郡、区均有议会。39个非都市郡下设296个区,又分为8000多个镇或教区。郡、区、镇或教区三级均有议会。大伦敦区于1965年正式成立,下设32个自治市和1个伦敦城。伦敦城是伦敦中心约一平方公里的地区。32个自治市是按人口大致均分的。 二、英国地方政府治理变革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剧,在快速的社会变迁和众多的社会矛盾、冲突的作用下,欧美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寻求公共治理变革之道,以摆脱政府管理已经陷入的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英国地方政府也兴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治理变革。 这场变革的核心理念和主要内容是:(1)授权于地方政府,授权于民,建立参与型的、民主的治理模式。突破传统的代议制民主的局限和束缚,激发公众直接参与地方公共事务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调整治理结构,由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中心治理向政府、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公民共同合作并相互影响的多中心治理转变,在深层次上改变政府与市场、公共与私人领域之间的关系。(3)公共政策的制定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模式(top- down)向新型的自下而上(down- top)的模式转变,强调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机制。(4)更加重视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打破以往的分工界限和部门、地区壁垒,以解决共同面临的公共问题为中心,展开各种层次、各种方位的深度合作,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和能力。(5)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能够及时回应公众需求,能够提供公众满意的公共产品,追求公平与公正,富有效率和活力的地方政府。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英国地方政府治理变革可以分两个阶段。每个时期的改革各有特点,也互有联系,但趋势和步伐却在日益加快。 一是撒切尔和梅杰执政时期,改革的特征可以归结为:(1)崇尚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主张尽量减少政府干预。(2)主张廉价小政府,节省开支,减少税收,从而激励私人资本投资,导致经济繁荣。(3)加强对高级文官的政治控制,大力削减公务员队伍的规模,成立执行机构。(4)政府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鼓励公私之间的竞争,鼓励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 二是布莱尔执政时期(1997—2007),提出政府现代化议程,概括起来是:(1)政府行政简明、易操作。(2)对公众更多的回应。(3)建立合作政府。(4)强调结果。(5)推行政府现代化议程。政府现代化议程落实在地方层面上,就是提供地方政府更多的权力和机会,使地方公众加入到地方管理当中来,并强调建立清晰有力的地方政府领导能力,使地方政府重新焕发活力,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为我国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提供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全)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 作者:中国人大网来源:中国人大网编辑:信息中心发布时间: 2008-3-17 10:50: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机关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过多次精兵简政。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务院机构图 1951~1953年 1951年12月,政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精兵简政工作。其主要内容有:(1)调整紧缩上层,合理充实下层;(2)合并分工不清和性质相近的机构;(3)精简机构,减少层次;(4)明确规定干部与勤杂人员的比例;(5)要求划清楚企业、事业机构和行政

机构的编制和开支;(6)严格编制纪律。这次机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内容。到1953年底,政务院工作部门增加到42个。 1954年国务院组织机构图 1954~1956 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从当年底开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精简。中央一级机关的精简包括:(1)在划清业务范围的基础上,调整精简了机构,减少了层次;(2)各级机关根据业务需要,紧缩了编制,明确了新的编制方案;(3)妥善安置精简下来的干部。地方各级机关也进行了精简,专员公署和区公所分别是省、县政府的派出机关,精简比例较大。以后,随依法成立的国务院开始增设机构,到1956年,机构总数达81个,形成了建国以来政府机构数量的第一次高峰。 1956年国务院组织机构图

1956~1959年 1956年下半年,中央提出了《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案)》。这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这次改革以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务院精简所属工作部门,下放权力,以达到扩大地方自主权的目的。这次改革一直持续到1960年。1858年,撤销合并了国家建设委员会等10多个单位。经过调整,国务院部委减少8个,直属机构减少5个。到同年底,国务院设68个工作部门。1959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又作了进一步调整和撤并,到同年底,国务院设39个部委,21个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机构总数达60个,比1956年减少21个。 1959年国务院组织机构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