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区域:地球表面特定范围的空间;人为划定以整体考虑的空间集合体。

2.经济区域及其划分类型:

均质区:按照其内部特征的相似性划分

结节区:按照其功能一体化程度划分

规划区:从政府政策制定的角度划分

3.经济学: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

4.区域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分支;资源要素(包括市场)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定义: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学科属性: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5.研究内容:涉及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以及这种选择怎样决定整个国民经济宏观格局。

---经济学观点6.区域经济的客观基础:

资源禀赋

集中经济

距离成本

7.区域经济学渊源—区位论

区位论: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空间的理论

区位论发展三阶段:

第二章区位论

1.区位(location):人类活动的空间。

2.区位论: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选择(点)及空间配置(面)的理论。

第一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一、理论背景

1、杜能(Von Thünen 1787-1850)区位理论的鼻祖

德国农业向商品化、规模化过渡时代

The Isolated State 《孤立国》(1826)

2、“孤立国”假定:

匀质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周围农业以中心城市为市场。

企业经营型农业;

马车运输,运费受农产品重量和市场距离的影响

“孤立化”研究方法

二、理论演绎过程

利润导向,运费为主要成本因子

农业生产的利润V=P-(C+T),其中P为农产品价格,C为生产成本,T为运费。

(市场距离↗,运费↗,利润↘,直至为0 )

三、圈层布局论

1、杜能圈

2、农业圈层布局

级差地租:因租佃较好土地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额外租金。因土地肥力和位置不同而产生。农业地租距离函数达恩(Dumn,1954)

四、评价:

理论意义:

提出距离衰减(distance decay)的空间格局变化规律。

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最少耗费,生产最多产品的现代生产布局思想

局限性:

适用于经济封闭、交通落后的时代。

市场距离因素的作用下降。

要综合全面考虑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现代农业区位决策:

第二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1.工业区位三因子:

最小成本点的三个指向,即决定工厂区位的因子主要:

运输成本(transportation cost)

劳力成本(labor cost)

集聚(agglomeration)

2.区位决策:布局指向性

定义:即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产业布局所反映出某种特点的倾向。

产业布局指向分为运输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集聚指向型等。

(1)运输指向型产业:

主要由运费高低决定某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本

分原料(燃料)地和市场指向型

(2)劳动力指向型产业:

劳动力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最大时,产业区位选择首选劳动力因素

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3)集聚指向型产业:

如果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用)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则其区位由集聚因素决定。

3. 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

规模经济(Scale Economies):由于投入增加而使产品平均成本下降。

*类型:

(1)内部规模经济:单个企业大规模生产带来平均固定成本的下降。

(2)外部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外部效应):分

本地化经济:单一产业集中带来的成本节约

城市化经济:多样化产业集中带来的成本节约

第三节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区域的中心点,为区域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功能。

2.市场区: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3.门槛人口(Threshold population):中心地存在所需最低顾客人数。

4.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三个层面):

(1)不同城市的选择:

人口数量和消费偏好;

总体消费能力

竞争者的数量、规模和质量

(2)城市内部某一区域的选择:

服务区和服务设施对顾客的吸引力

竞争企业的量与质

到达该服务设施和路线状况

该区域扩展方向

(3)具体地点的确定:

综合成本

相邻企业基本情况

交通状况

停车场的充足性

第四节新经济区位论

1. 一体化(integration):沿现有产业活动的自然延伸方向发展。

(1)水平一体化:在不同的地方建立相同生产线,以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

(2)垂直一体化:企业向上游或下游产品的方向扩展

2.跨国投资的原因:

*成本的权衡:国际贸易(输出产品)还是跨国投资(国外生产)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什么公司可以成功投资国外?

企业所有权优势: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协调或减低风险优势。

(2)为什么要到国外投资?

内部化优势:为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不确定性,将所有权优势转移至国外子公司,而不是转让、出售或租赁给外国企业。

(3)应选择什么样的区位投资?

区位优势:拥有前两项优势的企业,必须从全球角度考虑,充分利用东道国区位优势(包括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市场潜力、外资政策等)。

第三章区域产业结构

第一节产业及产业分类

经济结构:区域各经济单位间的联系和数量关系。

按属性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1.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综合分析题)

(1)配第—克拉克定理

*17世纪,配第: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

*1950年代,克拉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三产业转移。

(2)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转换论

*前工业化时期,第一产业是财富创造和就业的主要领域

*工业化中前期,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主要创造者,而第三产业则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领域

*工业化后期以后,第二产业创造财富比重也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主体。

2.工业结构演进

(1)高加工度化

(2)技术集约化

(3)重(化)工业化:以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转移

*重工业化的衡量指标:

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

霍夫曼系数=—————————

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

霍夫曼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霍夫曼系数趋于下降。

3. 产业结构规律性演变的原因

(1)根本原因:人的需求因经济水平而变。

*高需求收入弹性产品的产业份额在加大。

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产品需求增长率/人均收入增长率。

*不同收入阶段的表现:

第一阶段,温饱等生理性需求占统治地位;

第二阶段,追求便利和机能阶段

第三阶段,追求时尚和个性阶段

(2)各产业技术进步速度的不同

技术进步速度↗→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产业优势↗→生产要素转移。

某产品比较劳动率=某产品国民收入相对比重/某产品劳动力相对比重

工业比农业,重工业比轻工业,组装工业比原材料工业在生产率上升率上有较大优势。

4. 国际贸易的促动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0年代哈佛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弗农教授

Ⅰ新产品阶段:美国为生产国和出口国

Ⅱ成熟阶段:美国对其它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使其生产迅速增加

Ⅲ标准化阶段:向欠发达国家投资。美国开始进口,发展中国家生产迅速增加,并开始出口

(2)“雁行模式”

1932年,日本学者赤松。

后进国家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

Ⅰ进口

Ⅱ国内生产

Ⅲ出口

呈雁行发展形态

第三节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1. 关于区域专门化产业

*主要为区外提供商品和劳务的部门和产业。在地域分工中担当特定作用。

*区位商大于1。区位商越高,专门化越高。

(区位商(劳动力专门化率)= 某区域某产业从业人数占本区域总劳动力数量的比例/较高

级别区域该产业从业人数占总劳动力数量比例。)

eij—i区域j部门的职工人数Enj—全国j部门的职工人数

ei—i区域职工总人数En—全国职工总人数

2.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外部条件:

高需求收入弹性

高生产率上升率

自身条件:

区域优势明显

产业关联度高

3.辅助产业的配置

(1)类型

上游产业:提供产前服务和原料

下游产业:提供产后服务,进一步加工

侧向联系产业:提供产中服务配套,饮食、维修、中介等。

(2)配置: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的协调发展

区域专门化与多样化相结合

区域内产业分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区域大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

4.基础结构: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包括技术性工程设施和社会性服务设施。

5.基础设施建设

配置:协调基础结构与直接生产部门的时序关系

(1) 优先发展论

罗丹,1943

基础设施应超前建设:可为生产部门提供外部经济效果,达到收益递增

(2)滞后发展论

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论

从投资效益出发,有限资本应优先发展工业部门,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当有了较大收益后,再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

(3)同步发展论

“纳克斯陷阱”贫困的恶性循环论

从供给的角度,低收入→低储蓄→资本形成不足→生产率低下→低收入。

从需求的角度,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低收入。

6. 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均衡增长论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在大范围内,对工农、外贸、基础设施等各部门按比例大规

模投资,使各部门间互相形成需求,促使资本进入。

第四节区域产业组织论

7. 产业集群论(综合题)

(1)概念:特定的地域范围,相关企业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竞争,集结成群,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系统的产业群。

(2)组成

核心的产业(出口导向生产者)

支持性产业或相关性产业(部件、原材料和支持性服务提供者)

灵敏的经济基础,包括人力、技术资源、基础设施、金融税收环境。

(3)特征(或形成途径)

积极的企业驱动力:

企业类型多样化

企业灵活性大

企业间关联程度高

供应渠道良好

国际联系广泛性

灵敏的经济基础

高适应力的人力资源:

易得技术

易于企业融资

先进的基础设施

税收环境优越

良好的自然资源

(4)形成与演进

(1)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历时较长。一般形成过程约30~40年的时间。

(2)演进要靠核心产业的发展。

第四章区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化

1.城市化:工业化使非农活动比重上升,进而导致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点物质面貌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城镇型转化和强化。

2. 城市化类型

从城市化进程的结果分:

(1)健康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城镇数量和规模增长适度

(2)病态的:过度城镇化,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超过经济发展的承受力。

低度城镇化,人口的集中远低于城市经济增长所需人口的增速。

从城市中心来考察:

(1)向心型(集中型)

(2)离心型(分散型)

郊区化:人口、工业、商业在城市中作由内向外的离心迁移。

逆城市化:人口从大城市和大都市区向小城市或小都市区迁移的过程。

从建成区扩展方式:分外延型和飞地型

飞地:指与当地经济少有联系的产业门类或区域。

(1)某国的一块土地跑到另一国。

(2)某一单位的土地坐落于其他单位土地范围内。

(3)外向型工业集中的地区,其工业门类由国外需求决定,与周边经济联系较少,大多是飞地

从城市发展的动力:分自力型的和它力型

(1)自上而下型

通过国有大型企业或重点项目建设招收工人;

通过城市发展招收征地工;

通过既有城市经济发展的扩散。

(2)自下而上型

苏南模式:以乡镇企业、集体经济为主。后以外资拉动为主。

温州模式:以商促工,以家庭工业为主体的农村个体经济体系。

珠江模式: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晋江模式:把竞争最为激烈、附加值很小的传统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3. 城镇化过程S形曲线

第二节区域城镇体系

1.城镇体系:指在一定区域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分工又密切合作的城镇组成的空间体系。

2. 城市场:城镇在区域内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中的影响,这种影响,就如同磁力场一样,被称为城市场。

3. 城镇规模结构

规模常常体现等级性和层次性。

(1)城市金字塔:规模级提高,城市数量在减少,呈金字塔型的规律性。

(2)首位城市(Primate city) :区域内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

首位度:P1/P2: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比。

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2 :表明结构正常

〉2:结构失衡、过度集中。

Pr=P1/rq (r—城市位序,Pr—r级城市人口数,P1—首位城市人口数,q—参数)q=1,城市有规则的序列;

q<1,均衡型分布,中间序列比较发达,一般与发达经济相联系。

q>1,首位型分布,与经济的低水平相联系

城市规模分布的阶段性:首位→过渡→位序-规模

4. 城镇空间结构(注意最新的城镇化战略)

1、城市宏观空间结构

(1)世界,城镇分布在中纬度平原地带:

美国东北大西洋沿岸、五大湖沿岸

日本太平洋沿岸、欧洲西北、英国。

(2)中国城市分布:

面上集聚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辽中南;湖北湘中、川西等城市密集区。

线上集聚表现在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

2、城镇中观空间结构

对于各省,省会、地级市、县级市、县城镇、小城镇四级体系。

出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趋势:沈阳与大连,济南与青岛,福州与厦门。

第三节区域空间结构演变

1. 空间形成与演变过程

空间形成过程:

2. 集聚效益的来源

(1)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共享。

(2) 互动学习和技术和知识的传播。

(3)区域劳动力市场。

(4)厂商之间的分工合作。

(5)相互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3. 集聚不经济:因集聚不合理或集中过度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和收益减少

第四节空间结构重组理论(综合题)

一、增长极理论

1、增长点(极)包括:部门增长极:推动型产业;

空间增长中心:集聚空间。

增长极被赋予产业和空间的双重范畴,既指推进型产业,又指快速扩张地区

2、极化和扩散效应

极化作用使人、财、物向核心聚集;

扩散作用(“波及效果”“涓滴效应”) , 使核心区的信息、人、财、物向周围地区转移。起始阶段,极化作用总是大于扩散作用。中心与外围差距扩大。

长期看,扩散作用将缩小区域差距。

西部大开发:增长极选择和培育

开发原则:集中力量、突出重点

中心城市率先突破和优先发展,重点建设:

(1)三个都市经济区:重庆、成都、西安。作为西部参与全国和全球经济的主要网络节点和“门户”

(2)七个城市群:兰州、昆明、乌鲁木齐、南宁、贵阳、呼和浩特和银川,成为西部经济聚集地和增长极

3、实践应用

强调据点集中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集聚发展、政府干预、注重扩散等。

适应性: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初期阶段

江苏的三沿开发和沿海开发战略:

我国空间开发一级轴线:“T”型、“∏”型、“开”型

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1、“点”即增长极,各级中心城市;

“轴”即联结点的交通干线所经过地带。

2、点-轴渐进扩散过程

增长极与周围点的联系加强→对输送需求增强→改善沿线地带的区位条件→刺激沿线地带经济发展→资源向沿线地带集中,形成经济轴线

3、实践应用:

几种经济轴线类型:沿海、沿江、沿边、沿铁路干线

4、适应性:经济较发达地区

处于工业化中期

三、网络开发理论

1、若干个经济轴联合,形成增长的网络,实现增长结果的分散化,加强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

和密度。

整个网络区域视为一个巨大增长极,所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可能更大。

2、适用性:经济发达地区

四、梯度推进论

1、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普遍存在。

产业和要素从较发达高梯度地区向不发达低梯度区依次推进。

*“七五”、“八五”计划,沿海地区率先开放战略;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1986)

2、理论依据:产业生命周期论(弗农)

3、局限性:忽视高梯度地区有落后区,落后区也有相对发达地区的事实。

人为限定按梯度推进,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位置凝固化。

五、核心-边缘理论

1、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关系:个别区域率先成为核心,其它地区则因发展缓慢成为边缘。形成控制—依赖的不平等发展关系。

控制-依赖关系的转化过程:关系形成并逐渐加强—核心扩散带动边缘区—边缘区形成次级核心,甚至取代原来核心区的控制。

2、四种类型区:

①核心区,创新活动基地,新技术和新工业源地;

②向上过渡区,兴盛区,投资增加,迁入人口多于迁出人口;

③向下过渡区,经济停滞区,青壮年人口大量移出地区;

④资源边疆区,边远但资源丰富。

3、实践涉及的几对关系

1)城乡关系:

城乡互补一体化的实践要求:

重视卫星城镇和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中心城市产业,有步骤向外围扩散。

2)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

核心区域,高端产业。适当向外围扩散传统工业和人口。

上过渡区,调整产业结构。密切与核心区的协作。

下过渡区,改造传统产业部门,发展与核心区互补经济。

资源边疆区,变资源优势为深加工产品优势,形成产业关联效应。培育次级增长中心。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边缘对核心依附的表现:越发展,越依附

观点一:要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选择以本国资源为基础的产业,优先考虑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S.Amin)

观点二:融入国际经济活动圈

城市产业的外向化、国际化,

改善城市的环境、人口素质、服务水平

观点三:成为第三或第四世界的核心。控制更落后地区的资源。

中国“九大都市圈”模式:京津冀、沈大、吉黑、济青、湘鄂赣、成渝、珠江三角洲、长

江中下游和大上海九大都市圈。

江苏“三大都市圈”的提出

六、圈层结构理论

1、“圈”“层”特征:反映社会经济景观由核心向外围的向心空间层次分化。

内圈层--中间圈层--外圈层

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城市影响区

2、城市圈层扩展

周期波动性:伴随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城市圈层扩张的加速、停滞、稳定等的变动。

圈层扩展一般沿交通干线逐步向外蔓延。

3、实践意义:卫星城镇规划、建设

都市圈(大城市经济圈)构造

第五章区域经济增长

第一节概论

1. 经济增长:在技术进步及所需制度和思想意识的相应调整的基础之上,为居民提供种类

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

2. 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要素

自然资源

劳动力资源

资本

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

3. 增长与发展

(1)经济发展:经济量与质(社会经济结构)同时提高的过程。

(2)包容性(一致性):发展包含增长,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3)矛盾性: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

(4)发展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区域经济成长阶段论

一、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经济发展阶段主导部门

传统社会阶段以农业为主体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仍以农业为主

起飞阶段纺织工业、铁路

向成熟推进阶段钢铁工业与电力工业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汽车工业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服务业与城郊建筑业

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发展的动力主要有2个:(1)是“主导部门”的依次更替;(2)是人类欲望的更替,即心理因素。

*所谓“起飞”是指突破不发达经济的停滞状态,这并非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需要最小临界努力。

*实现“起飞”的条件:

(1)较高的资本积累率,即储蓄率达到10%以上;

(2)建立能带动其他部门“起飞”的主导部门;

(3)为“起飞”提供保障的社会和制度条件。

二、区域经济周期论

待开发阶段

成长阶段

成熟(发达)阶段

衰退阶段(提升阶段)

振兴阶段

2、促使进入成长阶段的几种途径

重大机遇:深圳

国家投入:大庆、攀枝花

自身积累:苏南、温州

边贸启动:阿拉山口

3、衰退区的区域振兴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老工业基地改造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三、倒U理论

*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之间存在倒“U”字型的关系

初期,区域差距由小变大,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经过一定高速发展后,区域差距逐渐缩小

威廉姆森:《区域不平衡发展与国家发展过程》1965年

政策含义

区域差异扩大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然条件。

初期,要将有限资源集中在较少地区使用;否则,将导致经济效率损失。到一定阶段之后,要尽力缩小差距,才能实现进一步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区域经济增长的实现

一、区域增长动因论

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供求因素:

(1)需求驱动论

(2)供给驱动论

(一)经济增长的需求驱动论

各种可能的最终需求是激发增长的动力。

1、输出(出口)基础论

出口型活动是区域增长的经济基础,出口产生收入和就业量上的乘数效应。

内部贸易和需求也可以产生区域增长。参与区际贸易的所有活动都可视为基础活动。一个区域要努力增长,通过扩大出口而尽量减少输入,即尽力创造“贸易顺差”

局限性:进口大于出口,并不一定对增长有害。

2、投入产出分析

集中于后向联系,追踪从最终需求到中间部门到供给部门的变化后果。

(二)经济增长的供给驱动论

增长过程始于供给而非最终需求。供给(劳动、资本、输入品、政府劳务)增加,通过前向关联刺激其它经济活动增加,即“供给乘数”。

局限性:供给乘数虽然存在,但难于用投入产出分析说清楚。

(三)区际贸易(输入、输出)论

1 、绝对优势论

绝对优势:某地区某种产品生产成本较另一地区低(或劳动生产率较高)。

不同区域按各自优势生产商品,通过自由贸易,各区域经济所得都会增加。

2、相对优势论

相对优势:某区某种产品生产成本比本区其它产品的生产成本低。

3、分工、专业化与贸易

二、经济增长战略

(一)进口替代战略

区内自产替代进口。由此在区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新的收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成效:

1)促进制造业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2)保持经济自主性。

缺陷:

1)经济结构不合理2)减低经济效率。3)造成收入分配不合理。

(二)出口替代战略:

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并以制成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

成效:

1)促进了经济较快增长。2)改善了经济结构。3)增加了出口。

缺陷:

1)经济对外依赖性增强。2)经济结构失衡。3)经济发展的脆弱性。

第四节区域可持续发展

1.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 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区别罗马俱乐部:零增长理论)

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同资源和环境能力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解决贫苦相联系)

环境与发展的库兹尼茨曲线

发展中国家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采用制度创新穿越“环境高山”

3. 舒马赫的小型经济论

(1)从经济优先到生态优先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极限”论

《小即美》1973年,E. F. 舒马赫提出“小即美”的哲学思想

4. 中间技术:与土技术相比,生产率高得多,与现代工业的资本高密集的高级技术相比又便宜得多。

5. 循环经济模式

传统经济循环经济

资源-> 产品-> 污染排放→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

高开采、低利用、多排放低开采、高利用、少排放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组织经济活动

合理和持久地利用物质和能量,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废物。

第六章区域政策

第一节区域经济政策

1. 政策:指国家、政党为达到一定目的,结合当前情况和历史条件制定的一切实际行动的准则;

对于基层,指为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具体行动计划。

2经济政策:政府根据特定经济发展问题和基本经济规律,对经济行为进行规范、引导、激励、约束的规定与工具。

目的: 纠正市场机制不足,以提高效率;

增进平等;

促进宏观经济稳定与增长

市场失灵的表现:垄断;外部性;非公平。

内容:(1)微观经济政策:针对市场失灵

价格管制、反垄断政策、公共产品政策、再分配政策

(2)宏观经济政策:针对社会经济活动总量和结构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国际收支政策

3.区域经济政策:简称区域政策。政府旨在改善辖区内经济活动的所有公共干预行为。.

区域政策的层次:超国家层次:如比较成熟的有欧共体区域政策。

国家层次:中央政府的区域政策。

亚国家层次:地方政府的区域政策。

产生与兴起:(1)产生背景: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2)根本原因:区际差异等区域问题的存在

区域问题与问题区域

(1)区域问题: 落后病、萧条病、膨胀病

(2)问题区域:有一种或者多种区域病,且若无政府援助则难以自愈的区域落后区域、萧条区域、膨胀区域

4. 区域政策、区域战略、区域规划

联系:都是政府支持区域发展与协调区域关系的手段

区域战略→区域规划→区域政策,干预手段越来越具体

区别:

第二节政策目标和手段

1. 区域政策工具:工具,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整体协调工具: 规划、区划。

按干预强度,分信息工具、财政工具、强制措施。

2. 区划

如主体功能区划:(大题)

开发类区域:主要功能是要承载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活动。

保护类区域:未来不适宜进行开发的地区。

对于贫困区的政策措施:(对落后区域、萧条区域、膨胀区域…)

(1)放松资本供应

(2)基础设施建设

(3)政府订单发放

(4)技术扶持

(5)制定综合发展计划

(6)教育职业培训

3. 区域政策的三种方案(简答题)

(一)市场导向的区域政策

主张:支持和促进经济主体的自由决策,减少政策干预。

目标:促进竞争和流动,改善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效率。

区域布局结果:以增长为导向,呈开放性和动态性。

适用于发展的初期

(二)创新导向的区域政策

目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发掘内生潜力。

主要政策:建地区创新中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主要措施:激励企业内部研发功能;完善信息提供渠道;提供新技术和管理知识。

适用于落后区、萧条区。

(三)平衡导向的国土整治政策

后工业化社会背景:经济增长缓慢、结构调整、高失业率;对生态、居住、旅游的更高要求。目标: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元化目标。

区域化社会政策:生产与生活间的平衡。表现为平衡发展基础上的质量增长。

主要措施:根据比较优势确定区域主体功能。通过地区功能分配,使资源利用、经济增长、等值生活条件和未来发展等更趋合理。

第三节我国的区域政策

一、中外区域政策比较

二、我国区域政策演变

(一) 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1、理论基础—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2、基本原则—优先考虑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差距的前提下,努力缩小国内地区间差距

(二)政策演变过程

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均衡政策非均衡政策均衡政策

(向优势地区倾斜) 经济向中西部转移

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1990年代中→1990年代中期以来

1、改革开放前的均衡政策

解放初期: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三年恢复时期;一五-二五;

三年调整时期;三五和四五:三线建设

均衡布局政策的结果: 中西部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缩小了地区差距,但东部地区经济重心逐渐退化、发展后劲不足。

2、改革开放至90年代中期的向优势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政策

五五(1976-1980)--八五

3、19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重心向中西部转移的均衡政策

“九五”:首次将地区间协调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之一

“十五”: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标志着区域政策的再次。

三、中央政府的区域政策任务

1、完善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

2、完善落后地区的发展政策。

3、制定新的膨胀区域发展政策。

4、制定新的萧条区域发展政策。

5、完善区域合作政策

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

(1)谁管:设置合理,职能明确的区域管理机构

(2)管谁:问题区域的识别

(3)谁来监督,谁来评价:

(4)立法:行政规定要上升到法的高度

如德国,只有在法律框架内的“问题地区”才能获得区域政策的支持。

四、地方政策的制定

(一)地方经济政策研究重点:

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地区主导产业选择问题

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空间

估算地区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确定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措施

(二)地方政策过程:

政策问题的形成与确定: 客观情势;公众诉求;政策需要

政策设计与评估: 政策目标—政策分析与研究—政策方案优化与评价

政策决定

政策实施

政策实施的评估

农区1201 邱梦婷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③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及其慢富群体。 3)“两个大局”论: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支持和帮助沿海加快发展;到一定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简答题 (一)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2.区域经济的整张与发展(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 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和方法, 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3.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 论和主要内容)。 4.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乡结构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 观空间结构)。 5.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 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 实现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 6.区域经济学的展望(探讨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2.中间产品的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3.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的概念 1.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 的发展

2.连锁效应:(前向关联效,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区位选择基本要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 3.科技因素(投资软环境,智力资源) 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 (五)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①能源指向, ②原料地指向, ③劳动力指向, ④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⑤无固定指向, ⑥高科技指向 (六)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在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1)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2)根据产业发展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3)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a)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b)进口替代战略(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c)出口替代战略。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开卷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开卷

————————————————————————————————作者:————————————————————————————————日期: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 什么是区域? 特定的地理空间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 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围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如何组织区域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 、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 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发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A. 区域自然环境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 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C)。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AB)。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10.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BCD)。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B。空间角度C.结构角度D.环境角度 2。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 A.政府B。企业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D。聚集效应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 A。经济发达程度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B。国际经济合作C.垂直合作D.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6.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信贷B。独资C。证券D.合资 8。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 A。固体能源B。液体能源C。气体能源D。电力 9。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B.发挥优势原则C。兼顾全局原则D。效益原则 11。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B.公用事业系统C。文化教育系统D.医疗卫生系统 12。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地域合理规模:具有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方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2、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撑结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所构成的产业群。 3、区域竞争力:一个区域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发展实力的强弱程度。 4、区域创新系统:区域网络中的企业、大学、研究结构、政府等网络节点在融入区域创新环境过程中组成的能够促进创新产生的系统。 5、中心城市:在特定区域内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并且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经济中心作用的大城市。 6、地区生产专业化:生产在空间上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的生产形式,是区域产业发展经常采取的一种产业配置的形式。 7、区域创新环境:是一个地区保持持续竞争力、发展力所具备的物质、文化、社会环境。它是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和参加要素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以支持、产生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系统。 8、统筹城乡发展:是从二元经济走向同质经济的过程中,国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把城乡作为一个发展整体,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使城市和乡村相互兼顾,并对农村有所倾斜的二者协调共进的一种策略选择。 9、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10、增长极模式: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 二、单选题 1、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区域性、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 2、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霍夫曼将工业化进程四个阶段:(1)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不发达,霍夫曼系数为5左右。(2)资本资料工业增长速度高于消费资料工业,但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大于资本资料工业,霍夫曼系数为 2.5左右。(3)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与资本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大致相似,霍夫曼系数约为1。(4)资本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大于消费资料工业,霍夫曼系数小于1。一般讲,资本资料属重工业,消费资料属轻工业,重工业在生产中的比重增大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趋势,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重工业比重将会处于稳定状态。 3、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作用。 4、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 5、杜能区位理论圈层问题: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二林业圈,三轮作式农业圈,四谷草式农业圈,五三圃式农业圈,六畜牧业圈。 6、雁形模式: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一是进口阶段即在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国内生产困难时,要靠进口满足需求;二是国内替代阶段即在国内生产该种产品的条件成熟后,以国内产品满足需求,替代进口产品;三是出口阶段即随着国内生产条件日益改善,该种产品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加强,产品转而进入国际市场后进国家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雁型发展形态。 7、增长极: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 8、轴线的特征: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有一定的长度,有一定的质量标准。 9、区位商:即比较优势的衡量指标。第一种形式的区位商表示的是i地区j行业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份额与全国j行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之比。其含义是假定各地区产出结构与全国相同则意味着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而当各地区产出结构与全国产出结构存在差异时,则意味着地区间存着地域分工和产品贸易。第二种形式的区位商表示的是i地区j行业占全国同业的比重与i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寝室合作完成)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4.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5.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6.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入城市。 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城市对企业的空间配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 的发展空间; 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结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城市对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推力大而拉力小则城市化速度缓慢大量的劳动人口滞留在 农村; 如果拉力大而推力小,则说明城市化已基本完成。 城市化规律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 形运动轨迹。 起步阶段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 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 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减缓,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70%一80%。影响区位选择的四个机制 1.目标驱动机制 2.利益驱动机制 3.宏观调控机制 4.市场调控机制 产业布局的指向 概念:所谓产业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这是从产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的布局。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能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消费地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6.高科技指向 7.无固定指向 地域合理规模概念: 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域的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1.企业的合理规模(企业的合理规模是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基础。) 企业的规模效益: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 模。 2.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 ⑴资源要素的供给限度。⑵基础设施要素的容量。⑶管理要素的能力边界。 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 1.产业聚集在某地的原因分析 ⑴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⑵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⑶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聚集与分散 概念: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1.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 功能聚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 2.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低级阶段:仅表现为单个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或最主要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高级阶段:则表现为各类工厂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向某一个地域集中,包括第三产业与工业的聚集。 如何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1、工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按规律促进生产的空间集中。 2、不能过大,大并不等于强。 3、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小与活”。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⑶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 2.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 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分工的永远发展而有不断复杂化的规律--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规律--资源的配置总是趋向从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表现为:资源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部门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 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⑴配第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 其著名的《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并将这种 差异与劳动力就业结构联系起来。 ?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 这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 高收入的产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定律。 ⑵克拉克定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40多个国家 的截面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 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 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 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 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此即为“配第 —克拉克定律”。 2.库兹涅茨法则(美)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 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 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 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 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 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 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霍夫曼系数反映了重工业化程度,其计算公式: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在较大的产值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发展 1.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地区主导产业的组成: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地区除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外,还应该发展如下性质的产业,以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2.基础设施产业。 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 由上往下:服务业主导产业群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区域资源基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汇编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4 分) 1. 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C.结构角度 D.环境角度 2. 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 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 D.聚集效应 4. 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A.经济发达程度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 B.国际经济合作 C.垂直合作 D.—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 6. 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 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 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 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 信贷 B.独资 C.证券 D.合资 8. 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A.固体能源 B.液体能源 C.气体能源 D.电力 9.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 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 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 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 B.发挥优势原则 C.兼顾全局原则 D.效益原则 11.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 B.公用事业系统 C.文化教育系统 D.医疗卫生系统 12. 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 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 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 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 分) 1. 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 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 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 5 分,共15分) 1.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 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 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 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延边大学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讲解

延边大学2015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重点 第五章总部经济 1、总部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诠释 (1)区域经济的层面: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是区域; (2)城市经济的层面:区域中心城市是主体; (3)总部经济的层面:总部是指在企业系统中独立于生产环节但对其具有指挥和控制权的决策机构; (4)微观经济的层面:企业因为发展的需要,将总部从运营系统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并且总部与生产环节发生了空间上的分离。 2、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设计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设计有三个层级: (1)一级指标层按照城市总部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条件设计,由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构成; (2)二级指标主要是表现一级指标所蕴涵的细分领域; (3)三级指标是衡量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具体指标。 3、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1)向心城市化:影响因素:工业化和人口增长 特征:城市中心区域形成和发展,由外围的落后地区向中心移民。 (2)城市郊区化:影响因素: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规模不经济,工业结构的改变,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城郊基础设施的建设。 特征:中心城市进一步发展,出现市郊区,向中心城市移民的速 度减慢,城市拥挤,出现分散化趋势。 (3)逆城市化:影响因素:通信条件改善,工业结构继续变化 特征:内城区衰落,出现新的城镇 (4)再城市化:影响因素: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网络推动新的信息革命特征:新的城市体系与格局形成 第六章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理论 1、经济发展的梯度概念 (1)杜能的农业圈理论系统地阐明了农业经济集约化水平由中心城市向四周农牧业区逐级下降,经历多个梯度最终变成荒野的过程。 (2)韦伯利用等费线来探究各种类型工厂的生产成本在地区间的变化梯度并据此找出工厂的最优区位。 (3)现代生产布局研究中,各国普遍遇到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就需要绘制地区经济发展梯度图。 2、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 (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 (2)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word版本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域经济增长 2、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3、核心区 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投资环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第三产业3、商品交换4、创新5、S形6、关联性7、能源生产弹性系数8、区域性原则、效益原则9、资本流量和流向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2、市场因素是对--------影响最大的因素。 3、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的--------活动的总称。 4、熊彼特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应该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被引入生产函数。 5、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表现为----------。 6、城镇体系域城镇群的最大差别体现在---------。 7、一般来说,----------是用来反映能源生产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适应状况的指标。 8、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一方面要体现-----------的原则,另一方面要体现 ----------的原则。 9、投资三要素是指投资主体、资本流向和流量、获利程度,其中,-----------是核心要素。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ABCD 2、BC 3、A 4、A 5、D 6、ABCD 1、中国区域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 规范政府职能 B 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C 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D 实现经济协调增长 2、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是------ A目标驱动机制B 利益驱动机制C 市场调控机制D 宏观调控机制 3、在下列经济合作中属于水平性经济合作的是----- A棉花生产企业与纺织厂的合作B 为汽车总装厂生产零部件的加工企业 C 南南合作 D 东西合作 4、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是--------- A科技进步B 人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C 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 D 政策的改善与优化 5、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城市的基础是-------- A最大的城市B 大城市C 中等城市D 小城市 6、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条件是--------------

区域经济学简答题

简答与论述: 1、试述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答;1.目标驱动机制。产业区位选择机制所含的内容,包括其对产业布局的约束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面。从其约束作用看,关键是对布局目标的约束。2.利益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3.宏观调控机制。产业区位选择还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是控制投资的规模与方向。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财政税收等手段。宏观调控机制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从宏观上为产业部门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地域,同时为地区选择最需要的产业部门。4.市场调控机制。市场机制的特点首先是由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所决定的。 2、试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答:1.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2.进口替代战略3.出口替代战略4.工业赶超战略5.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论述城乡结构转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答:城市化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的到迅速提高,对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缺少农村生产的GDP和城市生产的GDP的分类统计数据,从数量上精确地研究城市化这一重大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困难的。考虑到低效率的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农村,高效率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化过程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化的过程是同步的,或者可以说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将研究城市化过程对经济增长贡献问题,转化为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 经济增长,是从业人员增加和总体劳动生产率提高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由于每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了便于区别,这里称生产效率)和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对提高总体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1978年到2008年,窝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从17.3%提高到了27.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2.2%提高到33.2%。由于生产方式、装备水平等方面的重大差别,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着重大差异。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中,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第一贡献者,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来源于三次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由于科技进步、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市场化的作用,生产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高,1990—2008年生产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1978——1990年1.7倍多。可以认为科技进步确确实实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从业人数增加是1978——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贡献者。但是,劳动力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下降到第三位。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结构变动,1978——2008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5%。从其变动情况看,有下降的趋势,由1978——1990年的14.4%下降到1990——2008年的11.3%。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增长极: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 2、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 3、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4、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5、产业集群(cluster):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6、城乡边缘区:是指大城市建成区外围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处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过渡地带。 7、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8、回波效应:是指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民收入再增加。 二、概念辨析 1、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 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外,还包含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升级),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人口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变化(如社会福利的增进,贫富差别的缩小)等。 3、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主导产业,顾名思义,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 三、简答题 2.简述增长极形成的条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