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区域

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范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

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范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如何组织区域内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

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中,杜能提出了着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其理论的假设为: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3假设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

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数学表达式为:P=V-E+T

尽管杜能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没有研究其它产业的布局,但其贡献是不朽的.他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而被尊为区位论,也就是产业布局学的鼻祖.

9、工业区位论

19世纪末,德国工业的大发展,要求人们将工厂布局在生产成本最低点.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工业布局问题.韦伯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工业寻求最优区位三阶段

1第一阶段,暂定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因子都不起作用,孤立地研究在只有运费因子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模式;

2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子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布局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韦伯认为工厂的设立会从最低运费的地点移至劳动力费用最低的地点.

3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子的作用时,这一工业布局模式又会相应地发生何种变形.

10、运输区位论

区位论的研究十分重视运输因素,但运输因素本身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美国学者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

胡佛指出:1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2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它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11、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

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着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把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引入到一般化的经济学当中,探讨在平衡状态下空间经济的一般形态,并进而探讨空间经济的相互依存问题.艾萨德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这些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12、埃德加.胡佛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

第二章区域人口、资源环境

1、人口资源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

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构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它决定着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机构和发展规律.

2、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矛盾

1人类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当前自然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矛盾. 2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恢复和调节的缓慢性之间的矛盾.

3地球上蕴藏的矿产和地下水资源等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4地球的体积是有限的,物质的生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人口的发展如无计划是无限的.

3、自然资源的定义、特点

自然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基础性物质.

自然资源的特点:稀缺性、可替代性、区域性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

1、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

1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只有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口规模和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含义.

2、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大致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亦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

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软件环境则包括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等.

3、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的过程.若分解,则有:

——从供给需求角度的分析: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需求拉动机制

——从地区相互关系分析:本地发动型、周边地区带动型

——从制度变迁分析:结构转换的驱动机制.

4、低水平均衡增长理论

——拉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投资增长只有突破一定的水平,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突破.

——纳克斯的恶性循环理论.低收入——低储蓄——资本形成不足——收入低.

5、非均衡增长理论

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

6、赫希曼的主导部门产业理论

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造成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

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专门化产业,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产出规模大,产值比重大,关联效应强,是区域经济的主体或核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联效应

1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2后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3旁侧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8、增长极理论

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是把区域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对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理论发展到

地域空间布局原理上,完善了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是在城市区配置下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是推动型产业及其综合体,而且也是拥有这种产业综合体的城市.布德维尔的定义

增长极的形成有两大途径:

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或发达地区聚集而自动产生;

②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

9、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任何一个增长极都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点的聚集作用较强;反之,则溢出效应为正值,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生产要素产生了向周围极化区域的回流.

极化效应:主导产业和推动产业配置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生产综合体增长点,吸引周围其他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导致集聚经济优势,出现极化现象.所谓极化就是物质、能量、信息向区域核心集聚的过程.

极化效应可分为规模经济、区位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三种类型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经济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某一设施或企业规模经营规模扩大,可生产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它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

区位经济是指某一部门或行业的全部企业都可以由于配置在某一共同区位而获得经济效益,它源于企业内部、部门或行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

城市化经济是由于把各类经济活动配置在一起,从而使某一处于一定级别的中心地区位的总体规模扩大,随之而出现的综合经济利益,它源于部门或行业外部、城市内的经济合理性.扩散效应

增长极一旦形成并继续发展,必然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称为扩散效应.扩散效应

具体表现在:

①形成对其投入原料的新需求,扩大了市场,推动了区域内相关原料生产部门行业的建立和扩大规模;

②扩大了有关部门的产量,增大的供给推动区域内使用这些新产品的部门经营规模扩大;

③专业化产业部门的形成,促使了区域内地域分工的深化,全面提高劳动效率,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和实力;

④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对区域内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促使劳动力的转移以及部分资金的扩散;

⑤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创造新的需求,同时也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引导生产,促进区域发展;

⑥增长极的创新,使其作为技术、信息源不断向区域输入,提高区域内劳动力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0、点轴理论

点,即增长极核、生长点.轴,即生长轴.

其中心内容是:随着联结各中心地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公路等的建立,形成了新的有利区位,方便了人口的流动,降低了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新的交通线对产业和劳动力具有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资源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线集聚并产生新的居民点.这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线被称为“生长轴”.

11、核心—外围地理论

美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于1966年提出.

任何区域都是由一个或若干个核心区与边缘与所组成的.核心区可以是由一个城市或城市群及其周围地区组成.核心区居中,其他区居核心的外围地带.核心区是发展变化的根源,它能够产生和吸收创新,主导着外围区及整个地域的发展方向.当核心区在形成过程中达到能够自我发展所需的规模时,集聚效益显着,吸引着资金和人才.核心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社

会组织,保证生产效益显着,从而增强外围区的吸引力.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核心区将其发展所得扩散到外围区去,使外围区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燃料销售量增加,从而促进那里生产发展、就业机会扩大、次级核心区成长.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1、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福利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在内的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过程.

2、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论

传统社会

工业化初期阶段

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化后期阶段

后工业化社会

钱氏理论对于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区域经济不同于国别经济,产业结构不可能系统完整.

3、配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相应提高,劳动力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并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原因: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4、库兹涅茨法则基本内容: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5、霍夫曼定理

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

6、雁行形态说

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雁行形态模式的两个变型:

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

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使得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7、现代产业集群理论

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它强调指出,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产业通常具有很高的地方化和根植性特征,一个区域形成的产业发展具有路径依赖,通过技术升级不断地在自身所延伸的范围内发展,而不呈现明显的产业类型转变.如台湾地区的电子产业、意大利的轻纺产业.

集群cluster概念

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引入,用于对围绕某个产业的企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聚的经济现象的描述.是指包括企业、支撑机构及政府等参与者在地理上围绕某个些产业而集中形成一个网络,网络内部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商业关系支持着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就是把集群联系在一起的是包括供求关系、共性技术、共同的

市场导向、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和地方性文化等在内的一系列因素.每个个体的单个竞争能力都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群的特点:

一是弹性精专.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总是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过程,形成专业化的特点,专业化的分工是与生产的技术可分性以及垂直分离的生产组织方式相关的;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相互的竞争中相互联系,互相协作和补充,区域作为一个集体,其生产是相当灵活和多样化的.

二是地理集中性.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是产生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是集群作为一种地域经济现象存在的基础.

三是根植性.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到区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关系中.

四是拥有相关的支撑机构.指区域内有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培训机构、贸易协会、创新中心、政府部门、商业服务组织,等等,这些机构之间建立了有机的网络,并存在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它们都有强烈的提高本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集体意识,共同投入到提高区域竞争力的行动中去.

五是创新性.集群内企业通过相互竞争和学习,有利于创新.

8、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同时作用下进行的.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就引导和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

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

供需关系能够引导各产业之间建立起经济技术联系,使它们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价格机制则可以调整要素在各产业之间流动和配置.

竞争机制能够促进各产业努力进行技术更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使各产业按照技术的先进性出现兴起和衰落的更替.

市场机制的缺陷:

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也不是万能的.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就可能导致某些产业发展过度,而另一些产业可能发展不足.无序的竞争则可能导致重复建设,使资源总体配置效率降低.

政府干预:

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

制订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间的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次序等,将其作为指导区域产业发展的根据.

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工资等政策工具,通过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以便有效地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使它们的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要求.

通过维持市场秩序、规范企业和个体的行为、消除限制要素在产业之间合理流动的种种障碍、促进市场信息畅通等,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政府干预的缺陷:

政府干预同样也有其局限性,如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决策失误,或者干预过度,都可能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畸形,降低结构效率.

9、地区生产专业化

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者产业.

区位商

计算公式为:

LQij=Lij/Li/Lj/L 式中,L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L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i表示i地区的全部产出;Lj表示全国j行业的全部产出,L表示全国所有行业的总产出.

10、产业间关联系数

影响力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影响其它产业部门的程度.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用影响力系数来反映当国民经济某一个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

感应度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受其它产业部门影响的程度.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用感应度系数来反映当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产业部门因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产业部门为其它产业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感应度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部门受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影响越大,当经济增长率较高时,其发展也就越快. 11、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高专门化水平

带动力强

发展前景好

符合区域资源环境特点

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

1、产业布局的定义

产业布局是主体政府或者企业家在一定的体制或机制条件下对客体企业在地域上的配置过程,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可以从体制机制、主体、客体和区位条件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上述四个因素影响着企业的微观布局.

——体制机制

不同的体制机制条件对企业布局主体的思路和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企业布局主体必须根据体制机制的认可程度来决策自身的行为.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都是按照国家需要和政府的指令性计划进行布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的政策、规划引导下,根据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布局.

——两类布局主体:政府和企业家

一般而言,政府和企业家的布局决策是理性的,但他们的表现方式是有差别的.

企业家的决策是按照布局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作出的;政府除此之外,还有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的考虑.在产业布局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家是相互影响的.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手段对企业家的布局行为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调控.而企业家的布局行为可以引发政府的一些决策,有时会强化政府政策对企业家行为的激励作用,有时则会引起政府的反向调节.

主体的行为并不是纯粹理性的.经常为社会、社区关系以及个人的行为偏好所左右.政府层面,在转轨经济的项目竞争中,跑部进京、跑厅进杭所构筑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些部门和领导的决策,一些项目就会被这些关系引导到局部地区.民间层面,长期形成的地方性社会关系对企业的产生、成长和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一旦企业在某个乡村社区成长以后,这些关系就会强化企业的本地化发展.有时则由于这些关系的恶化而导致企业被迫外迁.行为偏好在某些时候也会影响企业家的布局决策过程.

——区位条件

区位不仅是一个点,而且是与这个点相联系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关系,包括交通条件、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等等.研究区位实际上是对这个点所包含的各种关系及其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的分析.不同区位条件的点具有不同的区位能力,即这个点所包含的各种关系对企业布局要求的满足能力.因此,企业在地域上的布局,不是随意可选择的,而必须结合各地的区位能力.

——企业性质和规模

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企业所提出的布局区位要求是不同的,企业的布局过程也就是企业寻找适合自身区位要求的过程.不同性质的企业对布局区位的环境容量、交通条件、劳动力需求、科研环境等有不同的要求.随企业规模的扩大,当原有的区位能力无法满足其需要的条件下,企业就会发生迁移行为.

2、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类型

在产业布局过程中对某个些布局因子的较高的依赖程度.

产业布局指向:燃料动力、原料地、消费地、劳动力、交通运输、高技术等.

3、集聚经济的概念

集聚经济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指来自企业外部的成本节约优势,使企业获得很多方便条件,如原材料和设备的供给、机械修理、专业服务、信息交流、运输、技术人员供给、劳动力培训等.如果企业不能从外部得到这些优势,就需要从内部提供,这必然增加成本,只有在企业本身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以及具有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的条件下才能做到这一点.

外部经济对于小企业来说尤为重要.通过生产活动在工业区域或城市内彼此接近,集中使用运输,通讯等基础结构和服务设施,节省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费与能源消耗,有利于资金周转、商品流通、劳动力培养、以及企业的技术创新、升级与竞争,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的效果.

4、工业园IndustrialPark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发展工业所采取的一种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在日本称为“工业团地”,在香港称为“工业村”.一般说来,工业园被描述为实体的、有目的的区位环境,其目的在于吸引新工业的投资,缓解工业对中心城市的压力和对环境的污染.

第六章区域分工与合作

1、区间差异与区域分工合作

区间差异是区域分工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区间差异指不同区域之间的异质性.从内容看,有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差异、经济差异、社会因素差异、技术差异等;从差异的变动特性看,有可以改变的差异和不能改变的差异;从物质形态看,有有形差异和无形差异.

区间差异有些是自然形成的,有些是区域发展阶段的产物,要防止将差异绝对化原因有二:1区域发展条件有些是可以改变的

2有些区位因素在空间上是可以转动的

2、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

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双方互利的活动.

第七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

1、城乡差别

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之间的差别:

景观城市——由现代建筑材料通过建筑和构筑而形成的硬质轮廓线;乡村为软质轮廓线

人口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人口行为、人口结构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效率、效益——土地级差地租,功能区划——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管理制度等

基础设施城市拥有完备的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供电照明系统,道路系统,绿地系统,供气系统等;农村的上述系统不完备

经济形态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运行和管理方式、经济联系

2、中国城市统计口径存在的问题

1没有一个保持稳定的城镇和城镇人口的定义

2用现在的市镇行政区为基础的各种城镇统计指标难以反映中国城镇的实际状况

3虽然城镇非农业人口的数量比较接近城镇发展的实际状况,但仍不理想

4不同空间尺度的城镇辖区没有相互区别的专用名词,造成概念和城镇统计口径上的人为混乱

3、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中心地型城市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

功能: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

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

类别:集镇、城镇、县城

例子:嘉兴、金华、许多城镇

——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交通地理位置

功能: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

类别: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

特点: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

例子:丹东、满洲里、宁波、连云港

——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

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

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

例子:攀枝花、阜新、十堰、张家界、酒泉

4、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

景观学认为城市化是把农村自然地域景观转化为城市人工化景观的过程;

文化学认为城市化是城市文化意识向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

5、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城市数目增加;

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加强;

城市的功能增加;

城市体系趋于完善.

6、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

目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这种指标主要有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

人口指标

D=地区城镇人口/地区总人口

D=地区非农业人口/地区总人口

人口指标的局限性

①人口数据的获得受统计口径一统计范围的影响

②现实城镇人口与统计人口存在着较大差别

③只测度了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数量,不能反映其它性质

④它只是一个静态的刻划量

⑤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总体规模

7、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构成的综合体系.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农村和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构成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工业化是因,城市化是果.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与推动.

8、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旧版的P205

9、区域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UrbanSystem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它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

区域城镇体系,既不是简单的机械系统或自然系统,也不是严格的经济系统或政治系统,而是兼有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层面的社会系统.

10、城镇体系具有的共同特征

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等级性或层次性: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城镇体系的各组成要素按其作用大小可以分成许多等级.

动态性: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而存在,也随着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

11、城市金字塔

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12、克里斯托勒的中心地理论

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愈是高级的

中心地,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愈全;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级别越低,距离越短.

——市场原则三三制原则,K=3K值:各级中心地控制范围的比值

1首先确定A级中心地的六边形市场区;

2在它的六个角的顶端各布置一个B级中心地,并形成相应的六边形市场区,其面积=A级市场区的1/3.

3依次建立C、D…..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

B级中心地市场区的面积是A级的1/3,是C级的3倍.

按K=3原则,地区的管理单位划分的系列是1、3、9….即3N-1.

各级中心地从属关系的系列是1、2、6、18、54….

——交通原则四四制原则,K=4原则

1首先确定A级中心地及其六边形市场区;

2然后在六边形的六条边的中点各布局一个B级中心地,并形成相应的六边形市场区.

地区的管理单位划分的系列是1、4、16、64….即4N-1.

各级中心地从属关系的系列是1、3、12、48….

——行政管理原则,即K=7原则.

1首先确定A级中心地及其六边形市场区;

2然后在A级六边形市场的六个角上各布局一个B级中心地,并形成相应的六边形市场区.地区的管理单位划分的系列是1、7、49、343….即7N-1.

各级中心地从属关系的系列是1、6、42、94…..

13、当代中国的城市化

建国后,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模式大致可划分两大阶段和两种类型,即以1978年为界,形成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模式的特点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题型: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论述 1、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 (1)要求靠近市场。 (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 (3)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 (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 (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 (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 (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2、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 (1).需求潜力大。主导产业的产品应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具有较大量、长期、稳定的需求。当然首先是针对国内市场。市场需求是所选择的主导产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拉动,主导产业很快就会衰落。 (2).技术进步快且适用性强。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特别重视技术进步的作用,所选择的主导部门应当能够集中地体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我国受科技和教育水平的制约,整个产业技术水平还很低,不能过分追求高技术。我国技术与经济发展本来就有多层次的特点,技术进步也具有不同层次的内涵,并非一定具有最高水平。所以,我国选择主导产业,必须考虑到技术发展的多层次性和协调性,选择具有启动关联作用的“适用技术”。 (3).部门带动性强。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它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它应具有较大的前、后向联系和影响,通过这种关联产生对一系列部门的带动与推进作用,并使这些部门派生出对其它部门的进一步促进作用,从而产生经济发展中的连锁反应和加速效应。 (4).就业效果好。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相对过剩,这一方面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另一方面也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我们选择的主导产业应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这样可以既缓解就业压力,又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比较利益优势。 (5).有进口替代或出口创汇能力。虽然我国主导产业应以国内市场作为主体市场,但在开放条件下,还必须具有国际竞争意识,重视国际贸易的作用。主导产业应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有外向发展潜力,能在国际市场上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从而既增加有效供给时间,又可为国家换取外汇。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还应注意选择那些有一定技术基础,但产品长期大量依赖进口的产业加以重点扶植,尽快实现产品的进口替代,并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转化、创新能力,闯出一条“进口依赖——进口替代——出口创汇”的道路。 3、生命周期理论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产业生命周期是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是指从产业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一般分为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阶段。 对一个地区来讲,只有懂得产业生命发展周期,才能了解产业发展规律,针对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产业规划,制定产业政策。通过对产业生命周期曲线、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产业生命周期机制三个方面对产业生命周期进行研究,掌握产业生命周期规律,了解各种因素对产业生命周期的影响,正确判断产业所处阶段,认识产业在不同阶段的特征。才能做出正确的产业战略,区域战略,企业战略,实现真正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否抓住产业生命周期规律是一国经济能否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

区域经济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 1、区位论的概念、发展: 1)以单个厂商区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 2)研究 ①古典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韦伯、克里斯、廖什 区位:厂商生产活动的位置; 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的核心问题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 ; 单个厂商发展为地区总体经济结构;理论推导转向区域模型;从第一、二产业扩展到第三产业;不仅考虑生产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化到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2、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以人地关系的区域差异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学; 从古典的单个厂商生产组织研究扩展到产业区位分析的空间经济学; 城市和区域经济配置。 3、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 1)区域结构 2)区域经济活动组织 3)区域地域结构及其组成单元 ! 4)区际分工与联系 5)区域经济政策 4、新区域经济观的基本内涵: 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概念; 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研究范围和层次,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科技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选择最佳区域经济模式,提供了最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4)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区域经济学(新区域经济观):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5、区域经济(名词):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 第二章 1、基本概念: 区位: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志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决策:决策主体的区位决策过程 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2、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1)地域分工理论(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相对优势理论; $ 要素禀赋理论; 2)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大国经济的区域发展规律): ①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增长极理论 ②有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3)经济增长理论 4)现代区域经济理论 ①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 关税同盟理论 ) 自由贸易区理论 共同市场理论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②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 ③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④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 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 第三章: 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 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合作,相互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部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判断): 1)特惠关税区:远低于第三国的关税; 2)自由贸易区:取消了各国之间的贸易限制,组织内部实现商品免税流通,保持成员国以外的独立关税壁垒; 3)关税同盟:相互取消外贸限制,规定统一的外贸税率,和实行共同的外贸政策,超国家调节; 4)共同市场:关税同盟+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区域经济学考点(25个题目)

1、区域主导产业的特征有哪些 区域主导产业”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很高的创新率,对于一定阶段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且本身增长率较高、带动力较强的成长型产业,其特征:1、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专门化优势2、较大的生产规模、较高的增长率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3 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4、关联效应强 2、怎样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1、已形成的产业结构同期资源结构是否适应,能否发挥区域资源的优势 2、区域产业系统 的功能能否承担起全国性地域分工的任务,对全国或上一层次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能否做出应有的贡献。3、区域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如何,各产业之间是否能协调特别是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4、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化能力和应变能力。5、结构性效益的高低 3、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线面有何含义 区域空间结构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可以通过点、线、面三种形式得到表达。点状要素指的是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通常是区域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区域经济的重心所在。现状要素指的是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集聚而形成的现状分布形态。有较强的变动性,可以对其作不同类型的划分,例如,交通线、通信线、能源供给线、城镇连绵线等。面状要素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集聚而形成的面状分布形态,其特征有:界限的非规则性和不确定性,类型的多样性 4、T字型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T”字形发展战略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被提出的,这种发展战略认为,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岸地带又称的T“形地域具有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技术基础雄厚、交通便利等多方面优势,应当作为国家的一级重点开发轴线,重点建设、重点布局,以实现最佳的空间组合。亦即,以东部沿海地域和长江流域为两条轴线,形成的国家的一线生产布局与开发重点,在此基础上再确定若干二级、三级开发重点。”T“字形发展战略在确定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国家生产布局重点的同时,增加了长江流域地带,强调和重视长江的运输和辐射功能,推动长江流域广大地区的经济开发进程 5、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的进一步推论)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将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但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上升时,劳动力将进一步向第三产业移动。。。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分配和经济政策等问题。以下是 区域经济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和理论。 1. 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发展差异是指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 可以基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治环境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区域发 展差异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也对政府制定区 域发展政策有指导作用。 2. 区域竞争与合作 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是指不同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和互动关系。一方面,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会导致竞争,各地区会争夺资源和市场 份额。另一方面,地区也会通过合作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例如共享基 础设施、合作开展研发等。 3.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探讨了为什么一些地区经济增长更快,而其 他地区增长相对较慢。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是新经济地理学,提出了 地理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它认为地理要素如交通、市场和劳 动力流动等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4. 区域产业集聚

区域产业集聚是指同一地区内相关产业的聚集现象。这种集聚可以 减少交通成本和信息传递成本,提高产业效率并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区域产业集聚也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跨域共享。 5. 区域规划与政策 区域规划与政策是指政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解决区域差异而采 取的措施。这些规划和政策包括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基础设施、鼓励 企业投资和培养人才等。区域规划与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地方特点和经济潜力等因素。 6.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多个地区在经济上的合作与整合。它可以通过 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人员流动自由化等措施来促进地区间的经 济联系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提高整体效益、降低交易成本 和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学研究了地区发展差异、区域竞争与合作、区 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集聚、区域规划与政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问题。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为地方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提供 理论依据和参考。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区域 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范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 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范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如何组织区域内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 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中,杜能提出了着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其理论的假设为: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3假设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 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数学表达式为:P=V-E+T 尽管杜能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没有研究其它产业的布局,但其贡献是不朽的.他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而被尊为区位论,也就是产业布局学的鼻祖. 9、工业区位论

区域经济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导论 1 区分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的标志:1956年胡弗《区域经济学导论》 (1)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空间:经济区域。(强调空间) ①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多为具有相对完善的点、线、面结构的功能区。如:地域生产综合体、行政—经济区、 核心—边缘区,通常为异质区。 ②人们出于研究的目的划分的经济区域,通常属于同质区。 (2)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区域经济。(强调经济活动) ①区域经济指的是特定的经济区域及其相互之间经济活动。 ②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或国际经济的组成部分。 ③在通常情况下,区域经济并不具有宏观经济的基本属性。 ④国家尺度以下的地方经济,以及城市经济都可以被看作是区域经济。 、 ⑤在中国,区域经济往往还特指行政区经济。 2 经济区域的特点。 (1)、有限的空间。(2)、往往包括在一个国家的疆域内。(3)、经济上完整。(4)、在经济系统中具备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3 古典区位论的缺陷。 (1)假设前提是完全竞争 (2)部门最优与整体最优往往不一致 (3)自由竞争下的自由放任往往导致区际间不平衡 (4)研究方法局部均衡,静态 (5)单纯考虑纯粹的经济因素,忽略了创新环境、制度变迁、不确定的政治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等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区域早期区位论:重商主义贸易观 [ 古典贸易与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斯密) 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 古典的区域经济学时期——古典的区位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 市场区位论中心地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论的发展:1)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 的研究 2)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作出接近区域实际的、可具有 应用型的区域模型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 区位与区位决策的含义。 (1)区位:指可以供(经济)活动选择的位置或者是(经济)活动位置的确定过程。 区位通常指经济活动出现的最有利的有限空间范围。(特定空间,寻找最优空间过程) (2)区位决策:人类在自己的社会生活中,不得不为自身或所代表的机构(企业、社团、政府等)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在这些选择之中,凡是要涉及到地点、距离、范围等区位因素的,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称作为区位决策。 ] 2 区位决策的主体和区位决策主体的决策范围。 (1)厂商——在其市场区域范围内。(2) 居民——在有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3) 政府——在其行政管辖界限内。 3 厂商的区位决策(厂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位决策) (1)草根企业(Grass-roots Enterprises):是指那些经营活动集中在它们的起源地、主要面向本地市场的小型厂商。 草根企业建立的最直接基础,是它们在自己的诞生地能够支配一定数量的经济要素、特别是包括自然资源和土地等不动产在内的不可移动的经济要素,并且在它们可以达到的市场范围内存在着对其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关注社会关系,不注重成本) (2)独立工厂:仅在一地拥有生产工厂,但产品的销售可能远在本地区之外。在工厂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地点建立相应的营业机构(技术支持、产品销售和消费者服务机构),则正是厂商更好地接近市场、增加跨地区营收的重要手段。营业机构通常会被布局在各个市场区域的中心位置。(一地生产,多地销售) (3)典型公司:在总部以外的城市拥有第二家或更多制造工厂的厂商。典型公司是区位决策研究的核心内容。厂商的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 区域开发: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力资源: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人力资本: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产权:人们拥有的对资源的用途、收入和可让渡性的权利。 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区域经济开发:区域经济开发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经济的过程区域经济发展: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情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区位商: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地区生产专业化: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布局指向:在各种因素和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大范围区域的产业布局往往具有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趋势。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职能各异、规模不等、经济社会密切联系的城镇群体所组成的空间体系。 城市首位度:是指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之比值。 区域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详细的安排。 区域经济政策:由政府针对区域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 简答题 1、区域经济开发模式主要有哪些?就广西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所处发展阶段而言,最适宜采用哪种开发模式,请说明理由。 增长极模式。发展轴模式。网络型模式。 广西适宜采用增长极模式,在建设资金有限,而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巨额社会资本投资的情况下,关键是选择一二个区位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进行重点开发,使之构成区域的增长极或增长点。 长江三角洲地区适宜采用网络型模式,一个地区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增长极开发和点轴开发阶段以后,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上或者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区域经济开发适用网络型模式。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1. 区域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学理论渊源最早可因追溯到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区位理论。古典区位论最早可追溯到康提隆、斯密、毕什等讨论运费、距离、运输对工业分布的影响。其后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得出农产品种类围绕市场呈环带状分布理论化模式。19世纪80年代,龙哈德提出由原料产地、燃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构成的“区位三角形”。其后德国地理学家韦伯建立了推理和应用的区位论体系,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的20世纪三十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把区位论由古典学派转换为近代学派,提出了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网络体系。经济学家廖什把企业的生产区位与其市场组合起来,并把生产消费放在市场区位中进行研究,到20世纪40年代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现代区位论与之前的相比扩大了研究范围、动态化、进行中长期分析,最终产生了区域经济学。 2. 如何进行区位决策(结合小组作业) 选择商圈——考虑因素【市场需求(客流量、销售额、顾客群体)、发展潜力、集聚效应、成本(运输成本、材料费用、租金、劳动力成本)、外部条件(交通条件、竞争者拦截、地理位置)】 调研步骤:选定商圈—查阅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实地发放问卷并回收—整理分析调查问卷—撰写实践报告 区位概述:历史悠久、四周景区环绕、创意文化商业街、零售业(手工制品)与餐饮业(特色北京小吃)为主、主打北京文化。 3. 判断某地区位选址(参照中心地理论)第一章(非导论) 距离中心地远近(是否超过服务范围) 4. 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工业园区划分原因举例第二章ppt 1)经济特区:深圳 1979年7月深圳成为第一批试办经济特区,在对外贸易活动中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享有减免关税等优惠政策,以期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办法、扩大出口、增加就业、拉动国内经济发展。深圳经济特区的特点有:交通方便,靠近港口,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促进海外经济往来;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推行开放政策,并采用减免关税的办法,此外,区内企业享有相当的自主权且特区行政管理机构有权制定因地因时制宜的特区管理条例,使深圳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相较于内陆大多城市比较发达、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先进。 2)沿江地区对外开放:长江的上海至重庆(浦东开发) 目的: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 辐射理论ppt第三章:符合线辐射 沿长江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和上下游地区推开(上海位于长江下游、重庆位于长江上游) 3)科技工业园区 北京亦庄技经济技术开发区: i 地处北京,交通便利

区域经济学重点

区域 区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我国区域经济学界一般主张将区域经济学划分为三大部分,即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 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对人口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区域经济开发:是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过程。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 增长极: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地区生产的专业化:是指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产业集群相关知识)P126 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 要素禀赋理论:每个区域都应该专门生产本区域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并用于出口,同时进行那些本区域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贸易条件: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价格与输入商品价格的比率,一般用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表示。(T=Px/Py*100%, T表示贸易条件。Px表示输出商品的价格总指数,Py表示输入商品的价格总指数。如果一个地区的T值不断增加,则意味着该区域输出商品价格总水平比输入商品的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幅度大,说明区域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反之则意味着区域贸易条件恶化) 区域经济合作: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谋求经济社会利益,而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区域经济发展: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是战略思想的细化。 区域经济政策:区域政策是处理“区域问题在何处进行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区域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 (2)整体性由于城镇体系的各个城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经济社会联系,决定了各个城镇之间必然由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连结。 (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性包括行政级别层次和规模层次两个方面。 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基础产业:工业中上游产品的生产,包括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属第二产业。 区域空间结构: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经济区: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经济区划:在认识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基础上,根据特定时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全国区域进行分区划片,阐明各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问题,指出他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最终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企业进行区域分析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详细安排。它包括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体系等多方面内容。 投资环境: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地区形象塑造:对地区形象的科学的总结和设计,是将已经存在的地区特征归纳,总结出来,并设计出一个鲜明的表达方式,便于区内,区外公众对该区域的认识和了解。简答题 1、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农业区位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是在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孤立化方法研究而形成的。通过四个假定,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李赫龙 名词解释(部分)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2,经济区位: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3,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4,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5,二元产业结构:就是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同时并存的现象。 6,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或异质相关联的地域单位。 7,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即指向周围区域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8,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 9,均质区域:根据区域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 10,极化区域:根据若干异质部分在功能上紧密联系进行划分的区域。 11,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 12,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13,区域经济发展: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 第一章导论 1.简述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①自然条件的不同:区域差异可以理解为“级差收益” ②资源的稀缺性:要求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布和不完全流动性 (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①规模经济 ②聚集经济 (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运输成本、储藏成本和空间成本 (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2.区域有什么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特征:地域性;独立性;开放性;综合性。 影响: (1)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区域的经验,但必须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区域具有独立性。区域从地理位置上看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征。所以应区别对待每个区域,找到针对不同区域发展的政策、方法,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3)区域之间在许多方面没有根本差别,人为的限制性较少。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强,则开放程度越高,因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区域是一个整天、体,是各因素的综合,只有处理好各利益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1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及其考试重点总结(第三版)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及其考试重点总结(第三版)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高洪深考试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经济区域: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结构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区域结构:各个经济区域在国民经济空间中所处的区位位置和其数量对比关系的总和。 5综合经济区: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系统为脉络,上下级城市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面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以为实施更高一级总的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任务的连接成片的区域。 6城市化: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人口、产业、资本、市场的集中过程。 7核心区:指在全国或者区域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 8外围区: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处于经济技术水平低的梯度上,接受核心区的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 9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者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

济政策,形成一个跨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10区位单位:指布局与某一区位上的某一社会经济统一体内的各个组成部分。 (往年的考试不会超出这个界限) 二、重点理论和考试的考点(只要记住,考试九十分以上没有任何 问题) 1、经济发张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理论(主要内容) 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2、简述点辐射理论: 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逐渐扩散到周边地区的一种辐射方式。 3、线辐射理论: 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者上下游地区推开的一种辐射方式。 4、面辐射理论 某些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小城市连成一片,形成了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辐射源,并进一步和周边地区进行相互辐射,这些地区表现为一个面,因此称之为面辐射。

2023年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汇总

最新【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整顿汇总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和经济学相结合旳产物,它是研究多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旳科学.[ √] 2、区域发展是一种主观旳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开发过程旳主观行为. [ ×] 3、区域经济开发有明确旳开发主体,该主体自始至终控制着开发进 程. [ √ ] 4、区域规划旳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其中政府是第一主体,企业是第二主体.[ × ] 5、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旳主线推进 力. [ √] 6、广义旳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种区域内旳社会总财富旳增 长. [ × ] 7、区域内部产业部门旳更替,就是把区域经济要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来,使相似旳投入可以有更多旳产出. [ √ ] 8、一种地区旳支柱产业就是该地区旳主导产 业. [ ×] 9、在区域经济学中,一般用区位商来判断一种产业与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 ] 10、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长一种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旳生产需求波及程 度. [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形成于[ B ]. A、20世纪23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旳转折点是[ C ]. A、农业区位论 B、工业区位论 C、市场区位论 D、运送区位论

3、三次产业旳划分是英国著名旳经济学家[ B ]首先提出来旳. A、库茨涅兹 B、科林·克拉克 C、配第 D、熊彼特 4、轻易陷入纳克斯所说旳”贫困恶性循环”之中旳是[ D ]区域. A纯自然资源 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 型 D资源缺乏型 5、下面哪种产业拥有旳影响力系数最大?[ A ] A建筑业B农 业 C采掘 业D商业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研究旳区域重要包括 [A C D ] A一国范围内特定旳区域 B单纯从事某项活动旳小区 C全国国 土 D跨国界旳特定区域 2、古典区位理论包括[ B C D]. A中心地理论 B农业区位论 C工业区位论 D运送区位论 3、现代区域经济学旳重要理论[ A B C ]. A、新经济地理学派 B、新制度学 派 C、区域管理学派 D、区位理论学派 4、区域经济发展旳含义重要包括[ A B C]. A人均收入水平旳提高 B以技术进步为基础旳产业构造升级 C都市化水平旳提高 D区域资源条件旳改善 5、三次产业构造演变旳动因包括[ A B ]. A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旳差异 B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构造特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地域性特征使得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相对的自给自足性,但也限制了其对外部市场的接触和影响力。独立性特征使得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但也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资。开放性特征使得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相对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但也可能导致外部竞争对内部经济的冲击。综合性特征使得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相对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但也可能导致资源的分散和经济效益的降低。这些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着复杂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经济区位和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区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治理的研究等。这些方面的研究内容相互关联,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完整体系。在实践中,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也需要结合具体的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 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借鉴其他区域的经验。区域具有独

立性,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方法来促进经济增长。区域之间存在互补性,开放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是一个整体,需要处理好各利益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是通过分析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规律,寻找最优的农业生产区位,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___工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指向,即原材料、市场和劳动力,通过分析这三个指向的空间分布规律,确定工业企业的最优区位。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三种中心地体系与序列是基于不同的组织原则,分别是市场组织原则、交通组织原则和行政组织原则,在不同的原则下形成不同的市场区序列和中心地序列。___市场区位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由基础聚落形成的蜂窝状六边形、门槛值不同的商品需求相应数量的基础聚落作为其市场区,以及在大城市周围地区形成疏密相间的中心地分布格局的经济景观。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贫困会导致恶性循环,因此需要通过促进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发展来打破这种循环。供给和

考研区域经济学知识点精讲

考研区域经济学知识点精讲编者按:本文旨在全面介绍考研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为考生提供备考指导。以下将围绕区域经济学的概念、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讲解。 一、区域经济学的概念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一个特定地理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联的问题。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地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 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 区域发展理论:研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趋势和规律。其中包括地区差异理论、地区增长理论等。这些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地区经济现象的产生和演变。 2.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地区经济政策的制定、调控与实施。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需要考虑到地区的特点和需要,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3.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为了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我们需要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包括空间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等。这些方法帮助我们从数量化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三、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 数据来验证和检验理论。这种方法对于理解地区经济发展规律具有重 要意义。 2. 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发现地 区差异的原因和特点。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措施。 3. 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地区经济活动 进行空间分析。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四、区域经济学的实践领域 1. 区域发展规划: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政府需要制定相 应的发展规划。这种规划需要兼顾地区的特点和需要,以实现经济发 展的长远目标。 2. 区域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 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这些政策可以包括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3. 区域经济风险评估: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区经济面临着各种风险 挑战。通过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在经济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 对策,以减少地区经济的波动。 五、总结 通过以上对考研区域经济学的知识点的精讲,我们可以了解到区域 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 的分布与发展问题。我们还介绍了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区域经济学考试笔记

区域经济学考试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区域: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容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 3.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 4.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 5.经济区:是生产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经济单元,是建立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拥有体现区域优势的地区专门化与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地区产业结构,由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及与其紧密联系的腹地范围所组成的不同等级、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域经济体系。 6.经济区划:是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征的相似性、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或者依据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与任务分工,对国土进行的战略性区划。 7.区位地租:单位面积土地产生的利润,即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后的净收入。 8.等费用线:将运费相等的点联结成线称为等费用线。 9.临界等费用线:指节约的劳动力费用与离开运费最低点所追加的运费相等的点的连线。 10.空间结构: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 11.集聚机制: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和过程。 12.区位指向:指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13.扩散机制: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就近扩散、跳跃扩散、等级扩散、随机扩散。 14.空间近邻效应: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15.集聚经济: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集中所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或地点集中的向心力,是导致城镇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16.规模经济: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长期平均成本降低的规律。 17.规模不经济:经济实体超过一定的生产规模可能增加的单位产品的成本和降低的效率。 18.外部性:指个体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给其他个体带来成本或收益,并没有相应补偿或获得报酬。 19.动态的外部经济:当一个国家某个产业的累积产量扩大时,该产业各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通常被称为动态的外部经济。 20.范围经济: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21经济群落:是相关产业中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 22.市场化: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由计划配置为主向以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让市场的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23.区位商:一个地区某特定部门所雇用的职工人数在地区职工总人数中所占比重与该部门全国雇用的职工人数在全国职工总数中所占比重的比值。 24.二元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时存在着现代化产业与传统的自然经济,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产业断层。 25.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6.人口素质:人口群体所拥有的决定其面貌和发展前途的自然和社会的最基本要素总和。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 区域定义 区域是指在某一主权国家疆域内的,在经济功能上具有同一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古典区位理论: 核心观点:理想的厂商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运输里程最短和运输货物重量最少的地点。主要研究厂商选择何种地点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问题。 新古典区位论 核心观点:理想的生产区位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厂商或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地点。主要研究以市场规模为中心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区位研究转向区域研究 二战后,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发达国家区际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这种区域问题和城市问题的出现,许多经济学家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劳动力就业以及城市问题。这样,从单纯的区位研究逐渐转向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逐渐转向宏观,进而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说,无法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为此,克鲁格曼等学者以迪克西特和和斯蒂格利茨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做出了贡献。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破,区域经济学进一步趋向于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改革开放前,萌芽时期 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经济研究领域重点研究了生产力布局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平衡布局,而实现生产力平衡布局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地区投资倾斜和兴建国有企业,把国内资本和工业从沿海转移到内陆地区,为广大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奠定基础,改变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20至90年代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后,我国强调以效率为主,投资重点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学术界也提出了倾斜式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不具有经济全面增长所需的资本和其他资源,无法实现平衡的经济增长,选择一些具有发展潜力较大的部门或地区进行投资,使得这些部门和或地区优先得到发展,然后带动其他部门或地区的发展。 十八大之前,蓬勃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首先,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其次,研究和布局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