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闻编辑记者培训复习资料(判断题)

新闻编辑记者培训复习资料(判断题)

新闻编辑记者培训复习资料(判断题)

第一篇:新闻编辑记者培训复习资料(判断题)

判断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判断题

1.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对)

2.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对)

3.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我国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对)

4.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对)

5.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对)

6.当前,我们正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稳步迈进。(错)

7.党的十八大立足新世纪、新阶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发展为“五位一体”。(对)

8.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

9.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针。(对)10.党的十八大回顾和总结了过去十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错)1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错)12.党的十八大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还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13.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对)14.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梦进行了全面阐述。(对)15.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对)16.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

领导集体,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对)17.历史经验表明,思想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对)18.党的十八大修改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对)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民普遍受益。(对)20.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应完全依靠党的领导(错)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对)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10.邓小平提出关于新闻队伍建设的“根底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论”中,把“群众观点根底”列为了新闻工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对)作者要打好的“五个根底”之一。(错)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11.毛泽东在指导《解放日报》改版时指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知道,干义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对)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错)24.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12.普通百姓应该成为新闻的主角(对)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13.党的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不可避免地受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因此信息量(对)成为传统媒体可以凭以竞争和生存的法宝。25.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不(错)能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错)14.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26.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特殊情况下可以忽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对)视社会责任(错)27.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们胜利完成15.新闻报道不能以观点统领事实,不能为“十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了观点而剪裁事实。(对)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错)16.“三贴近”的要求为媒体找准新闻源头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中,一切权力属指示了方向,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对)于中国共产党。(错)17.《我们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提29.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

内出了新闻报道要做到客观、真实、公正、全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面和有立场(错)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18.“走转改”活动中的“走基层”的要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对)求,就是让记者以领导干部的姿态到基层参30.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观和访问。(错)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搞多党19.“走转改”活动中的“转作风”的要轮流执政,绝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求,就是让记者和采访对象做朋友,以平视(对)眼光报道。(对)3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效率20.“走转改”活动中的“改文风”的要至上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求,就是让报道的语言变得更加文学化和艺值体系的主题。(错)术化。(错)32.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21.马克思提出要以“有机的报刊运动”意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在达到接近、揭示事实真相这个最终目标,(对)而无关具体的真实。(错)33.党的十八大报告面对社会建设方面的诸22.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以多问题,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接近真相为目标的持续过程。(对)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23.“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是客观报道的(对)一种操作方式。(对)3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24.新闻事件中保持中立立场,是符合马克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对)思“一般的公正”(对)3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当今世界并不安25.马克思的“一般的公正”原则是指报刊宁,和平发展面对严峻挑战。(对)报道新的事实或争论双方的观点时,应保持36.事实证明,我国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姿态。(对)

争端问题上讲原则、讲道理、有底线。(对)26.对于有明确立场的报刊来说,“一般的37.新闻记者认识国情、立足国情,首要的公正”是一种束缚。(错)便是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27.马克思的“报刊的使命”,是与其对报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刊公共性质的认定结合在一起的。(对)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判断题 28.在阶级斗争尖锐对立、一个阶级剥夺另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一阶级利益的

历史条件下,不存在新闻自于新闻的思想。(错)由。(错)2.马克思主义党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29.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新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专门规定新闻传播中的一系列报道活动。3.列宁主要阐述了党报的宣传、鼓动和组织(错)作用。(对)30.马克思认为整治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4.2011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新闻出版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对)总署、广电总局等四部门倡导新闻行业开展31.一般情况下我们常说“没有绝对的自“三贴近”活动。(错)由”。但恩格斯说新闻出版“享有绝对的出5.新闻媒体要想改善“信息泡沫化”的状版自由”,恩格斯用这种绝对的词语是为了况,需要将党性原则和新闻规律更好地结合强调新闻出版自由的政治意义。(错)起来。(错)3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法治化观点反映了6.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有出现交叉或重合的“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对)情况。(对)33.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媒体,而非人民。7.在人物通讯报道中,媒体为了突出某个典(错)型人物,允许存在着人为拔高的宣传做法。34.媒体应当建立常规的更正与答辩机制,(错)这符合马克思有关新闻的真实和客观的理8.宣传不一定要有实在的信息内容,宣传注解。(对)重的是形式,为了能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9.宣传是传播者反复宣扬某些理念和思想,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对)第三章《新闻伦理》判断题28.在灾区见到一些失去了孩子的受灾群众11.审批制是我国报刊管理的基本制度。1.中西方新闻伦理没有本质差别。(×)正在抱头痛哭,此时记者不应该去打扰他(对)2.真实原则是世界各国新闻职业规范中的最们,应该等他们情绪稍微稳定后,再进行采1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记者在法庭旁普遍原则。(对)访。(对)听时,一律不得在庭审中录音、录像和摄3.客观公正原则是新闻职业规范中的普遍原29.医生正在抢救病人时,记者不应该对该影。(×)则,地震虽然惨烈,但报道中应该避免渲染医生进行采访。(对)13.如果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上传或者放置悲情的音乐。(对)30.强调“最小伤害”原则,会影响到报道在向公众开放的网络服务器内的信息构成侵4.我国新闻职业伦理既强调党性原则,又重的客观、公正。(×)权,技术服务提供者将与内容服务提供者一视真实、客观、时效、自主的新闻专业原31.在灾难事件或

者自杀事件中,不同新闻道构成共同侵权,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则。(对)媒体之间组合起来或者派出代表进行集中采(对)5.记者参加政府、企业等采访对象单位的会访,可以减少对采访对象的二次伤害。(对)14.2013年1月1日新《刑事诉讼法》实施议,可以吃对方提供的免费午餐。(×)32.要做一个优秀的记者,首先必须要做好后,个人信息保护得到强化,这增大了媒体6.为加强交流,记者可以接受采访对象的免一个人,一条生命远比一条报道更重要。从司法机关获得案件信息的难度。(对)费旅游。(×)(对)15.减少新闻媒介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与威7.记者与所报道的人或组织应该保持适当的33.弱势群体都是商业价值不高的受众,日胁,是公民隐私权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距离,不与其发生经济利益关联。(对)益强调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新闻媒体对他(对)8.某企业是本报的广告大户,不报道有关它们关注不够,可以谅解。(×)16.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一种正式评价,的负面新闻,合情合理。(×)34.新闻记者不能以慈善的名义向富豪、明主要是积极评价,但也可能是消极评价。9.记者甲为乙企业发布了一篇较有影响力的星、政要等社会名人索取善款或者其他帮(×)正面报道,乙企业见甲买房首付缺钱,主动助。(对)17.不以营利为目的,以侮辱或恶意丑化的借款给他,甲同意,打了欠条,并按期还了35.在法庭判决前,涉案当事人在报道中不形式使用他人肖像的,不认定为侵害公民肖钱,甲的这种行为应该不属于有偿行为。能被称为“罪犯”,而是“犯罪嫌疑人”,像权,但可以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对)(×)不适用定罪倾向的描述,如“罪大恶极”、18.作者的署名权是作者自己在自己创作的10.记者甲写了一篇有关某局领导乙先进典“拒绝认罪”等。(对)作品上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因此仅为作者型事迹的报道,报道社会反响很好,甲的妹36.罪犯是社会的败类,相关报道中可以用所享有,不得转让。(×)妹恰好在该局工作并想换岗位,此时甲可以“恶霸”、“禽兽”、“畜生”等词语。19.著作权人是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可以向乙打招呼。(×)(×)不经著作权人同意而发表其作品,这不是侵11.某记者主动向采访对象支付了一定的费37.在社会道德风气不改善的情况下,新闻犯发表权的行为。(×)用,并要求对方不将信息提供给其他记者,记者

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可能得以提高。(×)20.我国法律对侵犯著作权行为规定了民事这属于贿买新闻。(对)38.新闻记者失德的最主要原因是生存压力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制度,但涉及新12.新闻媒体被推向市场必然会导致“有偿太大。(×)闻作品的,仅有民事责任。(对)新闻”的出现。(×)39.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甚至要比采21.气象信息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发布13.新闻记者应该平等对待各类采访对象。写的基本技巧更加重要。(对)气象信息不需要获得气象部门的同意,但需(对)40.新闻记者良好职业伦理观的形成,一方要如实发布,且发布气象信息后获得的收益14.某记者参加某企业举办的产品发布会,面来自于职业道德的学习与实践,但更重要应当提取一部分给气象部门。(×)收了该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这不属于新闻伦的是来自于自身的整体修养。(对)22.媒体同情或赞颂罪犯也是渲染暴力的一理的失范行为。(×)种行为。(对)15.若涉及较大公共利益,在预约采访被拒第四章《新闻法规》判断题 23.我国大陆地区的地图属于公共信息,因绝后,新闻记者可未经公众人物的同意进行1.我国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此媒体可以出版发行地图,但出版发行地图拦截采访。(对)媒体、传播者、收受者或公民和法人四个方后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给地图编制部16判断报道是否侵犯公民的个人权利的一种面。(对)门。(×)重要依据是,是否与公共利益相关。(对)2.一般来说,新闻传播与司法独立是一种正24.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4月发布17.新闻记者可以事先不征得许可,进入公相关关系,但有时也会出现一种负相关关的《关于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网络活动管理的众人物的私人建筑进行拍摄采访。(×)系。(对)通知》规定,新闻采编人员不得引用和报道18.暗访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和产生何种效3.侵犯商业秘密罪一般是指具有主观故意的未通过权威渠道核实的网络信息、传言或猜果,都应在法律和新闻职业规范的限制范围行为。新闻媒介遇到此类诉讼时,没有主观测性信息。(对)内谨慎运用。(对)故意可以成为抗辩理由。(对)25.我国管理指导全国互联网信息行业工作19.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公众利益相冲突时4.侮辱罪和诽谤罪所侵害的客体具有共同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不受保护。(×)性,都是公民人格

权。(对)(对)20.记者采访犯罪嫌疑人、罪犯的亲属前应5.著作权中的广播权,就是指以无线方式公征得他们的同意。(对)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的权利。(×)

五、《新闻采编规范》判断题 21.记者采写的报道领域不应涉及自己或家6.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合理使用作品分为1.为了公共利益,记者可以适当使用不正当人参与的投资活动范围,如房地产、证券、“引用”和“参考”。“引用”必须注明作的手段制造新闻事实。(错)股票等。(对)品的名称、作者姓名、作品出处,“参考”2.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22.报道公众人物吸毒、违反交通规则、酗则不必注明。(×)关系获取任何机密信息。(对)酒等事件时,可以“编者按”等形式表明媒7.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以有线或3.媒体应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心态来对待弱体的态度,以免误导公众。(对)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者。(对)23.社会痛恨卖淫嫖娼行为,某电视台可将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4.为证明事实铁证如山,记者可以在手法上卖淫女被公安人员抓住头发,双手反扭的镜(对)加大事件的冲突要素。(错)头直接播出。(×)8.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

5.慎用判断性的、情感性词语,避免出现倾24.官员是公众人物,可以通过“人肉搜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性的错误。可以适当以文学化的手法渲染索”来挖掘他们的腐败事迹。(×)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事实发展的情节。(错)25.新闻记者不得假扮公安、纪检、法官等者(对)

6.减少副词、修饰性词语的使用,多使用动公职人员去进行暗访。(对)9.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必词。除非可以出示确凿证据,不得使用“最26.2013年5月美国《纽约邮报》报道了一须以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大”、“最好”、“最坏”、“最多”等最则性奴案新闻,新闻中3名被囚禁近十年受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对)高级形容词。(对)害女子的照片应该打上马赛克。(对)10.新闻媒体不得报道未经政府卫生部门发

7.当采访对象的状况并不适宜接受采访时,27.救灾现场,记者的主要职责是报道,而布或未经批准的疫情信息。(对)记者应该揪住对方拼命发问,不达目的不罢不

是去救灾。(对)休。(错)8.编辑若发现新闻报道求证过程有问题、证据不足,为了时效性先发稿,日后再更正。(错)9.通稿式新闻稿件必须注明消息来源,不能署名为本报记者。(对)10.为更好地烘托新闻事实,可对新闻图片进行合成和拼接。(错)11.必须准确记录与匿名消息来源和受访者的谈话,只要可能,录音更好。(对)12.记者如果要在微博中发布新闻,必须保营业务,不能去拉广告,但并不是完全切断采编和经营之间的关系。(对)

37.新闻作者的署名,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错)

38.对于口头传播的新闻,由“谁说的”来衡量新闻的可信性。(对)

39.记者在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不用再次核对。(错)

40.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时,为了准确,记者应该将其身份全部写出和使用。(错)26.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是个体性为主的精神劳动。(对)

27.为了增强新闻的客观性和可信度,记者必须在新闻叙事中交代消息来源,交代消息来源就构成了客观性叙事的必要环节。(对)

28.新闻的真实程度与人们对新闻事件认识的深入程度成反比。(错)

29.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跟进调查是了解事实真相的基本态度。(对)证该新闻是在所在新闻媒体已经播发过的。(对)13.记者微博上转发其他媒体发布的新闻不受约束。(对)14.尽可能采访到被批评对象,尊重其辩护、辩解的权利。若经过努

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对)15.夹叙夹议的报道手法,可以使报道更客观、准确地记录新闻事件的过程。(错)16.对于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来自互联网上的内容,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错)17.新闻报道与评论不分,会增加报道不实产生的对新闻当事人的诽谤等侵犯他人权益的几率。(对)18.记者可以就争议性的新闻或与公共政策节目有关的报道发表个人观点。(错)19.在新闻报道中,观点可以被描述成事实呈现给受众。(错)20.平衡呈现事件所涉及各方的事实和观点,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对)21.记者使用微博面对不真实甚至是恶意的指责时,要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观点。(错)22.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在没有改变意思或基本没改变意思的

情况下,可以修改引语。(对)23.“同学们纷纷表示:‘他平日里非常乐意帮助同学,他是我们的好班长。’”此句的引语使用没有错误。(错)24.直接引语更具现场感。(对)25.肢体语言不可作为引语。(错)26.在使用事实性的内容时,只用陈述的方式即可。(对)27.援引其他媒体信息时,须注意选择最初媒体来源,也可以从二手新闻转述。(错)28.使用消息源时,应该慎用单一消息源。(对)29.一篇报道中多次使用某消息源的话语时,第二次开始可以不用全称,只用姓名即可。(对)30.报道中引用本媒体过去报道过的信息和数据,则无需特别注明。(对)31.使用消息源时,可以出现“某某单位说”的用法。(错)32.网站转载某报纸报道全文时,不需注明来源。(错)33.使用匿名消息源时,记者需向编辑部说明,得到编辑部的同意。(对)34.政务微博也可作为一种较权威的消息来源。(对)35.选择消息源时,只看重消息源的头衔、名气即可。(错)36.西方发达国家的“采编经营相分离”原则,主要是严格要求编辑、记者不能插手经

六、《防止虚假新闻》判断题

1.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事实依据。(对)

2.新闻报道中出现部分内容失实不属于虚假失实新闻。(错)

3.虚假新闻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错)

4.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都是主观原因造成的。(错)

5.非故意的失实新闻,对媒体的形象没有损害。(错)

6.面对其他信息源时,最好方式就是直接转载。(错)

7.在公众与传媒这对关系中,公众是传媒公信力的评价主体,传媒是被评价的客体。(对)

8.虚假失实新闻对媒体与受众之间信任关系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就可消除。(错)9.新闻的品质与新闻记者的整体形象息息相关。(对)

10.传媒公信力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却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摧毁。(对)

11.正面的虚假失实新闻能起到宣扬、鼓舞的作用,有益无害。(错)

12.虚假失实新闻更广泛的受害者是受众。(对)

13.虚假失实新闻只要不被揭穿,就没有危害。(错)

14.虚假失实新闻对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错)

15.“刻板印象”是由于大众传媒对一定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的长期片面、歧视性、不平衡报道而形成的。(对)

16.虚假失实新闻将严重影响我国媒体在国际话语竞争力方面的表现,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对)

17.道听途说指记者在进行事件采访和调查过程中没有切身实地调查事实真相,只是在一些听闻基础上的主观臆断和“合理想象”而形成新闻报道。(对)

18.为了使新闻报道更具说服力,可以对数据进行造假。(错)

19.故意摆拍不属于图片造假。(错)20.新闻记者可以直接使用网络信息源。(错)

21.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新闻是新闻工作者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错)22.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可以对报道对象的事迹任意拔高。(错)

23.新闻采编中,新闻媒体机构对新闻信息真伪把关不严,是导致虚假新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对)

24.新闻的真实性不重要,只要能给媒体机构和广告主带来利益就行。(错)

25.媒体机构本身没有建立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制就等于变相纵容虚假失实新闻。(对)

30.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能力的消解,容易导致虚假失实新闻的出现。(对)31.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刺激性和趣味性。(错)32.只要新闻从业者和媒体机构的自律就能够杜绝虚假失实新闻。(错)

33.要避免虚假失实报道,媒体必须要建立顺畅、完善的采编对接制度。(对)34.编辑可以根据版面的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任意删改。(错)

35.采访是获取新闻素材的直接来源和首要方式,严谨细致的采访是防止新闻失实的第一道防线。(对)

36.现场采访浪费时间,新闻记者只用电话采访或邮件采访就行了。

(错)

37.在采访时,做到基本事实真实和整体真实即可,细节无所谓。(错)

38.在采写涉及双方争议的新闻时,记者不能只对一方偏听偏信,而要给予他们同等的表达看法的报道份额。(对)

39.在调查相对复杂的新闻事件时,利用获得的多重信息源进行相互印证,可以提高信息源的可靠性和准确度。(对)

40.新闻单位应成立专门的新闻纠错、打假机构,专人负责,使之常规化、正规化。(对)

第二篇:新闻编辑复习资料

新闻编辑复习资料

一、小考点

新闻工作的基本属性:新闻传播的主导性、整合性和把关型工作。

新闻传播的主导性表现在:报道定位、报道策划、编辑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报社的编前会制度。

整合性:新闻传播是集合传播,以版面和节目这种“组合产品”的形式提供给受众。把关性:全程性、综合性、终审性把关。

报道定位的依据:媒体因素和受众因素。

报道定位的内容:政治定位和业务定位。

报道策划的原则:取信原则、立异原则、应变原则、集思原则。

报道策划的类型:阶段性、专题性、即时性报道策划。

报道策划的方法:系统、参照、逆向。

新闻选择的基本依据:社会规范和受众需要。

新闻梳理的下限:也称为新闻的净化,这种”补偏救弊“的梳理,叫做保护性梳理。包括纠正各种差错(事实性差错、政治性差错、知识性差错、文字性差错)和避免各种不当(内容发面不当、用词方面不当)。

新闻梳理的上限:也称新闻的优化,这种”扬长求精“的梳理,叫提高性梳理。

新闻标题系统的结构:主题类标题(主题、引题、副题)、从属

类标题(提要题、分题)、整合类标题(栏题、类题)。

编排设计的原则:相符原则、重点原则、有序原则、便易原则。

二、名词解释

1.新闻编辑:

1、新闻媒体从事编辑工作的专业人员。

2、新闻媒体的专业人员根据报道计划、策划、组织、整合新闻的行为过程。

3、编辑人员在从事编辑工作时所付出的具体劳动。

4、从事编辑工作的专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

2.报道定位:新闻媒体编辑部对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和个性特征所作的总体规范。报道定位并以媒体因素和受众因素这两个内外因为因素。

3.报道策划:报道策划是新闻工作者根据新闻规律,对报道运作诸环节的预先谋虑,即对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的思考和设想。它追求创意和良谋,着眼于报道效果的优化。

4.新闻确认:新闻确认就是新闻稿件的选择、确定运用。这是对新闻进行选择的结果。

5.新闻梳理:新闻梳理就是对选定的新闻进行净化和优化处理。新闻梳理还应该实现零差错,力争最优化,以完善整个新闻报道的微观基础。

6.新闻报道配置:报道配置就是按一定的报道意图将稿件搭配、组织成有机完备的整体。

7.报道合成:报道合成包括版面和节目的编排设计,是新闻编辑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新闻价值判断的综合表现。它兼具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性,而且一锤定音,具有终审性和不可逆性。

8.主题: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用以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的事实和思想。在整个标题中所用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

9.引题:位于主题之前,用以引导主题的辅题,又称肩题或眉题,字号小于主题,大于副题。其作用将新闻中的一个侧面作为前导引出

主题,同时具有辅助阐明主题思想的任务,常用于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揭示意义。

10.副题:位于主题之后,对主题做出补充和解释的辅题,又称子题字号小于主题,其作用:如果主题只标出了发生了什么事,那么副题则补充说明事情的结果,如果主题只标出主要事实,那么次要的事实则由副题补充,如果主题表达的事实极为概括,或是只阐明一种思想观点,那么具体事实则由副题标出。

11.版面:版面是报纸一页的整体编排形式。版面是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读者第一接触到的对象。

12.版面空间:由一定大小的纸张娑提供的编排范围,被称为版面空间。它不仅用于刊载文字、图片等信息,而且能够表示报纸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版面空间有大小的不同和重要程度上的区别,我国现代报纸的幅面主要有对开和四开两种。

13.版心:版面上刊登文稿图片等信息的部分为版心,也即版面的容量。一个版心容纳的字数,取决于纸张幅面、正文大小及分栏多少,各报不尽相同。

14.版面元素:版面的编排设计,从技术上说,就是在版面空间安排正文、标题、图片、线条和色彩。这些印刷符号是构成现代报纸版面的基本成分,统称版面元素。

15.要闻版:读者看报,首先接触的几乎都是首页即第一版,因而一般认为第一版的重要性居各版之冠,通常作为要闻版,主要用来刊登最重要的新闻、评论和内页提要。要闻版往往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集报纸的窗口、形象和标志于一声。

三、简答

1.新闻梳理如何凝聚主题和突出精华?

一、凝聚主题

①、一般只允许一个主题,消息尤甚。主题集中,要求一篇新闻只能确定一个中心,不能多中心。中心一确立就像一线串珠到底,不能中途变线。

②、削去枝蔓:内容和主题有一定距离的需舍弃,为了主题思想

的集中、鲜明,有时需要忍痛割爱,让主题集中。

③、以少胜多:主题集中,要求选材以少胜多,材料不在于多关健是在于精,说明问题的材料。

④、精简过程:对事物过程进行必要的压缩和概括,是使新闻报道短而精的重要途径。

⑤、详略得当:要求叙述详略得当,与主体关系直接的、重要的内容应当展开,写的具体、详细,不足的部分应补充。增补:新闻背景、照片、示意图表。

二、凸显精华

①、改变体裁、调整结构;新闻报道有多种题材各有特点和优势,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相应的题材的结构会更好。

②、取其一点、独展所长;有的报道面面俱到,精彩因而流失,所以取其一点,将精华分离出来,独自成篇会更好。

③、化整为零、各显其要;有些繁杂的新闻将他们分成若干篇,组合刊播效果会更好。

2.简答报道配置中,综合配置的要领?

综合配置的方法是六结合:

一、点面结合:点:重点(热点)面:一般(非热点)

二、庄谐结合:庄:庄重严肃谐:轻松愉快

三、褒贬结合:新闻媒体应该褒扬先进,同时在报道的配置中,不能忽略批评性稿件。

四、图文结合:美感,若都无图片,也可加入漫画。针对报纸,在电视节目中图像是主要,而文字、字幕变得不可或缺。

五、长短结合:就稿件的篇幅而言,应尽量做到长短相间。

六、多种文体结合:在新闻稿件中为了避免体裁单调所以多种体裁相结合,提高版面和节目的活跃感。

3.新闻标题主要有哪些作用和显著特点?(准确、具体、鲜明、生动)

主要作用:

①、导受作用:导受即引导受众阅读和视听,是导读、导听和导

视的总称。

②、导向作用:标题是新闻和评论的结合点。标题可以或显或隐第表明对新闻事实的态度和看法,进而影响社会舆论,引导受众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显著特点:

①、新闻标题必须揭示新闻事实:新闻标题的显著特点在于事实性,在于新闻性。②、新闻标题必须符合新闻事实:新闻标题的本源是新闻事实。

4.当代报纸在应用编排元素方面表现为哪七多?

①、正文成模块形状多

②、标题用黑体字多

③、大标题多

④、图片多

⑤、大照片多

⑥、直线多

⑦、色彩多

5、新闻编辑取向优质化的含义是什么?

6、新闻稿件的净化和优化?

论述

1、为什么当代新闻编辑人员要必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这种意识的主要内涵是什么?答:原因:新闻媒体是社会的利器,历来为各个阶级、党派和政府所重视。而今当代,新闻媒介的种类空前增多,传播范围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对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在江泽民同志做出的这个论断:“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编辑人员处于把关的地位,操有新闻报道的生杀大权。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

内涵:①高度的责任意识,首先表现在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②高度的责任意识,要求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③高度的责任意识,要求着力消除新闻报道的副作用。

④高度的责任意识,包括多方面的要求,大到报道的宏观把握,小到讯息的点滴修改,编辑人员都要聚精会神,一丝不苟。

2.当代新闻编辑应具有哪些修养?

答:

一、高度的责任意识

①高度的责任意识,首先表现在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②高度的责任意识,要求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③高度的责任意识,要求着力消除新闻报道的副作用。

④高度的责任意识,包括多方面的要求,大到报道的宏观把握,小到讯息的点滴修改,编辑人员都要聚精会神,一丝不苟。

二、广阔的知识视野;编辑人员只要开阔视野,才能准确有效的把握新闻报道,赢得新闻报道的主动权。编辑人员要不断的扩大关于报道对象方面的知识;要对自己所负责的报道领域的知识,要不断的掌握和学习;不断注入新知识,专业领域知识;了解周围媒体和受众的情况;最好懂计算机和外语知识。

三、执着的探索精神;在探索中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的变化,及时捕捉新闻生长点不断开拓报道领域。

3.编辑人员在识别假新闻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

编辑人员是新闻的第一读者,也是第一道关口,对事实不清的新闻要素需要及时询问记者。因为编辑人员有这个条件和责任。还有就是编辑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第知识(常识)和多领域的术语,及时发现稿子的不实之处。说到底,编辑人员在识别假新闻时也就是提高编辑人员的新闻选择,新闻选择座位新闻编辑过程的第一道工序,它的意义非常重大,这也是新闻编辑人员职业素养以及“把关人”的只能体现。

作用:

一、实现报道宗旨的基本保证。

二、形成报道特色的基本保证。

三、提升报道水准的基本保证。

第三篇:新闻(记者、编辑)思考题2012

2012新闻(记者、编辑)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

1、简述国内广播产业发展现状。

(一)广播听众群体稳定,驾车听众规模日渐庞大。

根据中国广播调查网研究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城乡居民的广播接触率为59.7%,城乡广播听众总规模达6.6亿人,比2009年略有上升。城市居民广播接触率仍明显高于农村,为64.0%,城市听众约4.1亿。

数据显示,中国汽车行业预计2011年将持续保持增长,预计增长率在19%至20%之间。由此推算,中国驾车听众规模也将会以每年19%至20%的速度增长。

(二)媒介融合,互联网移动广播跨越式发展。

201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网络应用使用率排名前三甲分别是搜索引擎(81.9%),网络音乐(79.2%),网络新闻(77.2%)。

(三)地方电台发挥特长,市场份额逐渐提高。

根据赛立信媒介数据2010年研究报告,2010年广播市场为中央电台、省级电台和市县级电台所瓜分,三者的市场份额分别是10.2%、33.3%、56.5%。全部市县级电台合计在全国的市场份额由上一年的54.9%上升至56.5%,地方电台的市场份额则有所增加,节目样式日渐灵活,取得不俗的成绩。

2、国内地方广播如何走出特色化道路?

答:广播电台在节目制作方面就应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以当地群众熟悉的内容吸引听众,以贴近地方特色的节目取信听众,办出特色节目和名牌栏目抓牢听众。地方电台应发挥浓郁的地方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节目。以东北为例,地方性节目要根据东北实

际,浓浓的黑土情怀,东北人民淳朴、善良、勤劳、爽快的特点打造一些具有东北特色的品牌节目。成为地方电台的一

大特征。在这方面辽宁电台《大兵讲故事》、黑龙江龙广电台《叶文有话要说》、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晓声长谈》、辽宁乡村广播《说说唱唱斗秀场》、《俺家来客(qie)了》都已经成为东北地方电台品牌节目。

文艺性娱乐节目明显体现出东北地方特色,比如主持人用东北方言讲笑话、讲故事、二人转节目等。同时,东北地方电台也加强了品牌节目的多样性,使节目样式多元化。

因此地方电台需要充分利用本土优势,体现鲜明的地方性,贴近本地生活、贴近本地群众,秉持“内容为王”办出群众喜闻乐“听”的节目,就一定能够创办出贴近地方特色的优秀节目,赢得听众的信赖和认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控局面。

3、试论媒介与政府的关系。

答:世界上最为理想的媒介与政府的关系是体现出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及享有媒介自由和舆论自由所带来的良性后果。

从各国大量的政治实践中我们可以一窥端倪。一般来说,日常状态下,媒介与政府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既出于双方共同的利益,但又不是完全平等的。在危机到来之际,政府能够制定相关的法规,对由媒介传播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控制;而在平时,政府则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媒介进行管理和规制。

应该说,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我们国家媒介与政府的关系在逐渐重构。总的说来,在从原有的仅仅是工具和喉舌的定位逐渐向政府的智囊、民情民意的晴雨表等多元方向上转化。媒介与政府的关系从单一变得多重,在这过程中,党对媒介领导的核心地位则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一切具有了与时俱进的性质。具体表现为:

1、党管媒介的原则不变,但管理的方式在变。

2、党管媒介的原则不变,但具体政府部门及公务人员的转变不会一步到位。

4、如何理解目前电视新闻报道在传播方式上强调资源的深度整合?

答:在2011年我们可以发现,电视新闻报道越来越注重全面而深度地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并且都在努力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环境。

(一)传媒互动

在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共同推动下,新闻传播效应成倍的放大。微博与电视互动已成为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结合的最突出特点。形成了微博提供热点新闻线索,电视媒体深度跟踪的新闻报道方式,以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可视性。

(二)互联网电视

互联网电视全面启动,电视正式接轨互联网,拓展电视新闻的全新平台。2011年,全国成立了15家网络电视台,网络电视台依托自身强大的电视新闻采编评论资源,独立的网络编辑团队,创建有别于母体的新闻发布平台。

(三)终端跨界合作

随着三网融合的正式实施,电视台与通讯网、互联网多个运营商开始深度合作,手机电视、移动电视、付费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新业态,形成了无线、有线、互联网并举。

另外,新媒介的介入也推动传统电视新闻采编流程变革,实现制播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使得节目制作时间前移,新闻从采集处理到播出的时间更短,时效性进一步提高。

5、你认为人才储备和人才任用对我国电视频道品牌建设起着怎样的支撑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才资源是广电行业的第一资源。电视台的发展,最大的希望是人才强台,最大的困难是人才缺乏,最严重的危机是人才流失。

所有的人才培养问题都必须遵循三个环节,即: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从而最终实现以事业培育人才、以市场磨练人才、以绩效成就人才的道路。

首先必须尊重人才。尊重人才的关键在领导,哪里的领导重视和尊重人才,哪里的事业就风生水起;哪里的领导忽视和淡漠人才,哪里的环境就草木不生。人才最看重被尊重,一旦被尊重,就肯干,甚

至肯卖命,这就是所谓“士伸于知己,而屈于不知己”。

虽然引进人才是获得人才的一种方式,但对自身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很多重要的人才就在我们身边,等待慧眼识珠和千锤百炼。

借鉴湖南卫视的人才培养经验,在这里提出如下建议:

1、各电视台及各频道中心、各栏目不定期召开务虚的闭门战略研讨会,请资深制片人为一线记者、编辑授课,交流经验和心得。另外从国内高校、企业、媒体邀请知名专家、教授,甚至从国外请来创意产业的大师级人物开办讲座,提升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制作理念。此所谓“在学习中滋养人才”。

2、由台里拨出专项学习基金,分批派出团队到国外及港台地区等电视制作理念比较领先、原创节目层出不穷的电视媒体学习,到相应的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现场深入考察研究,以求打造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准的人才团队。此所谓“在培训中强化人才”。

3、通过深入国内、省内各大高校,发现优秀后备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库,形成人才选拔的良性循环机制。比如从高校大三学生中挑选培养对象,让他们先到电视频道实习,毕业后试用表现突出的就可以留用。此所谓“在后备中催化人才”。

4、大胆信任人才,放手使用人才。遇有重大的新闻事件把年轻的人才队伍派到第一线去,让他们尽早经受实战历练和考验,这是使人才得到迅速成长和提高的最为有效的手段。此所谓“在实战中历练人才”。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媒体行业的人才具有自身的三个特点。

第一是团队协作。电视的创作方式与其他文艺创作方式有所不同,制作电视节目特别是做现代电视节目更多是团体作战,依赖的是整体素质,拼的是士气、人气、激情、活力,比的是勇气和毅力,因此打造富有团队协作精神的精英是首要任务。

第二是个性张扬。业内人才可能都会有些特立独行,很少中规中矩,他们的很多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可能不同于一般人,而这也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因此对于人才的使用

新闻记者培训考试试题

新闻记者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新闻单位要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保持新闻采编活动的。(C) 正确答案:(C) A、全面性 B、活力性 C、独立性 D、趣味性 2、下列哪些人员不具备申领新闻记者证的基本资格条件?(ABCD) 正确答案:(ABCD) A、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2年前因为从事有偿新闻活动被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吊销新闻记者证 B、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1年前因为酒驾被判处拘役半年 C、某教育学博士毕业生目前担任某教学辅导类报纸主编 D、某中专毕业生目前任某都市报社会新闻部首席记者 3、某记者购买了某公司的股票,有一天他得到该公司不法经营行为的独家消息,此时,他应该怎么做?(D) 正确答案:(D) A、隐瞒该消息 B、把股票卖了,然后再报道 C、提醒该公司 D、向上级报告利益冲突,对该报道予以回避 4、在灾难新闻的现场采访中,新闻记者的正确做法有哪些?(ABCD) 正确答案:(ABCD) A、采访前与采访对象沟通,说明采访意图,征得同意 B、采用联合采访方式,减少对遇难者家属的重复情感刺激 C、当采访对象处于惊恐状态时,放弃直接接触的采访方式(如提问、摄影、摄像),或放弃采访 D、面对刚失去亲人的采访对象,提问不涉及失去亲人的感受、对亲人的思念等 5、现代新闻出版自由政策的理念,始于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D) 正确答案:(D) A、《论言论自由》 B、《论新闻表达自由》 C、《论自由》 D、《论出版自由》 6、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B)

正确答案:(B)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7、是媒体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B) 正确答案:(B) A、设备方面的投入 B、高素质的新闻人才 C、不断调整的战略规划 D、高额的经济利益 8、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几大重点任务。(ABCDE) 正确答案:(ABCDE) A、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D、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9、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4月颁布的《关于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网络活动管理的通知》,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BD) 正确答案:(ABD) A、未经批准,各类新闻单位均不得擅自使用境外媒体、境外网站的新闻信息产品 B、未经核实,新闻单位所办新闻网站不得擅自发布新闻线人、特约作者、民间组织、商业机构等提供的信息 C、新闻单位设立官方微博,须向其主管单位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 D、无新闻记者证的人员不得以新闻单位网站名义采访或发稿 10、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新闻伦理失范行为的产生?(ABCD) 正确答案:(ABCD) A、新闻媒体编辑部门与经营部门混岗 B、记者有经营任务 C、新闻记者将采访权、报道权看成了手中掌握的权力 D、记者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不熟悉 11、以下记者或媒体的行为,不符合“走转改”精神的是哪一项?(C) 正确答案:(C) A、选择某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长期蹲点进行采访 B、将演播室搬到街道社区中,与居民互动完成节目录制 C、深入基层和当地通讯员谈话,从中获得新闻稿件半成品 D、使用平实、大白话进行报道 12、根据相关规定,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后,要及时发表更正或答辩,应自虚假失实报道发现之日起,。

新闻编辑记者培训复习资料(判断题)

新闻编辑记者培训复习资料(判断题) 第一篇:新闻编辑记者培训复习资料(判断题) 判断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判断题 1.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对) 2.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对) 3.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我国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对) 4.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对) 5.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对) 6.当前,我们正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稳步迈进。(错) 7.党的十八大立足新世纪、新阶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发展为“五位一体”。(对) 8.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 9.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针。(对)10.党的十八大回顾和总结了过去十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错)1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错)12.党的十八大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还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13.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对)14.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梦进行了全面阐述。(对)15.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对)16.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

新闻记者培训考试题判断题

新闻记者培训考试题判断题 新闻记者培训考试题(判断题) 判断题 1.我国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媒体、传播者、收受者或公民和法人四个方面。(√ ) 2.一般来说,新闻传播与司法独立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但有时也会出现一种负相关关系。(√ ) 3.侵犯商业秘密罪一般是指具有主观故意的行为。新闻媒介遇到此类诉讼时,没有主观故意可以成为抗辩理由。(√ ) 4.侮辱罪和诽滂罪所侵害的客体具有共同性,都是公民人格权。(√ ) 5.著作权中的广播权,就是指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的权利。(× ) 6.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合理使用作品分为“引用”和“参考”。“引用”必须注明作品的名称、作者姓名、作品出处,“参考”则不必注明。(× ) 7.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 8.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 9.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必须以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 ) 10.新闻媒体不得报道未经政府卫生部门发布或未经批准的疫情信息。(√ ) 11.审批制是我国报刊管理的基本制度。(√ ) 1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记者在法庭旁听时,一律不得在庭审中录音、录像和摄影。× 13.如果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上传或者放置在向公众开放的网络服

务器内的信息构成侵权,技术服务提供者将与内容服务提供者一道构成共同侵权,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 ) 14.2013年1月1日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个人信息保护得到强化,这增大了媒体从司法机关获得案件信息的难度。(√ ) 15.减少新闻媒介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与威胁,是公民隐私权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 ) 16.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一种正式评价,主要是积极评价,但也可能是消极评价。(× ) 17.不以营利为目的,以侮辱或恶意丑化的形式使用他人肖像的,不认定为侵害公民肖像权,但可以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 18.作者的署名权是作者自己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因此仅为作者所享有,不得转让。(× ) 19.著作权人是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而发表其作品,这不是侵犯发表权的行为。(× ) 20.我国法律对侵犯著作权行为规定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制度,但涉及新闻作品的,仅有民事责任。(√ ) 21.气象信息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发布气象信息不需要获得气象部门的同意,但需要如实发布,且发布气象信息后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给气象部门。(× ) 22.媒体同情或赞颂罪犯也是渲染暴力的一种行为。(√ ) 23.我国大陆地区的地图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可以出版发行地图,但出版发行地图后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给地图编制部门。(× ) 24.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4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网络活动管理的通知》规定,新闻采编人员不得引用和报道未通过权威渠道核实的网络信息、传言或猜测性信息。(√ ) 25.我国管理指导全国互联网信息行业工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新闻记者培训考试题(判断题)】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新闻采编规范试题3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新闻采编规范试题3 (总分:40.00 ,做题时间:20 分钟) 一、判断题(总题数:40,分数:40.00) 1. 为了公共利益,记者可以适当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新闻事实。(分数: 1.00 ) A. 正确 B.错误V 解析: 2. 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获取任何机密信息。(分数: 1.00 ) A. 正确V B. 错误 解析: 3. 媒体应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心态来对待弱者。(分数: 1.00 ) A. 正确V B. 错误 解析: 4. 为证明事实铁证如山,记者可以在手法上加大事件的冲突要素。(分数: 1.00 ) A. 正确 B. 错误V 解析: 5. 慎用判断性的、情感性词语,避免出现倾向性的错误。可以适当以文学化的手法渲染事实发展的情节。(分数: 1.00 ) A. 正确 B. 错误V 解析: 6. 减少副词、修饰性词语的使用,多使用动词。除非可以出示确凿证据,不得使用“最大”、“最好”、“最坏”、“最多”等最高级形容词。 (分数: 1.00 ) A. 正确V B. 错误 解析: 7. 当采访对象的状况并不适宜接受采访时,记者应该揪住对方拼命发问,不达目的不罢休。(分数:1.00 ) A. 正确 B. 错误V 解析: 8. 编辑若发现新闻报道求证过程有问题、证据不足,为了时效性先发稿,日后再更正。(分数: 1.00 ) A. 正确 B. 错误V 解析: 9. 通稿式新闻稿件必须注明消息来源,不能署名为本报记者。(分数: 1.00 ) A. 正确V B. 错误 解析: 10. 为更好地烘托新闻事实,可对新闻图片进行合成和拼接。(分数: 1.00 )

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五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2013 练习题 《新闻采编规范》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B)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 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 B.引语增加趣味性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 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 A 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 D.巧妙地过渡 8.“整整5 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 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 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 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C)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 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 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 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 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 A.语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三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新闻伦理》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B) A.社会责任原则 B.为人民服务原则 C.新闻专业原则 D.新闻自由原则 2.西方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D) A.社会责任原则 B.为人民服务原则 C.新闻专业原则 D.新闻自由原则 3.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中,最普遍的原则是什么?(C) A.客观、平衡原则 B.社会责任原则 C.真实原则 D.为公众服务原则 4.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特性?(D) A.核心服务对象的公共性 B.较强的政治伦理色彩 C.社会示范的强烈性 D.较强的商业性 5.为何对党和政府监督是我国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解释不正确?(B) A.有助党和政府“照镜子” B.记者是“无冕之王”,是“第四权力方” C.新闻媒体的耳目功能,要求记者将各种信息都传递给党和政府 D.防止党和政府被党和政府内少数不良分子和集团所“被代表”

6.2009 年修订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共七条准则,哪一准则被摆在第一位?(C) A.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B.遵纪守法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7.下列哪一选项不应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调解方式?(C) A.通过评价、教育、示范、激励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 B.通过唤起新闻工作者的知耻心、敬业精神等方式,促使他们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C.通过法规、政策等方式强制约束新闻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D.通过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教育感化等方式 8.客观是新闻记者所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不属于新闻客观的评价标准?(D) A.是否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 B.是否将事实与观点严格分开,避免主观倾向 C.是否进行了平衡报道 D.是否有作者观点 9.下列哪一项是对有偿新闻实质的准确表述?(A) A.以权谋私 B.谋取私利 C.中饱私囊 D.创收盈利 10.下列哪一行为不属于“有偿新闻”?(D) A.某电视台记者参加某公司举办的新产品发布会,收下了该公司给的“车马费” B.某电视台记者到经常采访的公司报销发票 C.某电视台的相关报道给某公司带来了较好声誉,该公司主动提出给

新闻记者培训《新闻采编规范》《防虚假新闻》练习题

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 《新闻采编规范》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B)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 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 B.引语增加趣味性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 A 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 D.巧妙地过渡 8.“整整 5 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 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C)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 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 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 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 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 A.语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A) 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 B.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C.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 D.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道再考虑网络报道 12.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B) A.过渡性语句 B.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 C.事实性话语 D.引语中有大量语气词 13.使用引语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合适的?(B)

新闻记者培训教材(试题)

理论培训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以下哪一项?A、社会和谐。 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C、“五位一体". 3、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的历史地位,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科学发展观. 4、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的梦.A、人民。 5、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道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所谓中国力量,就是。B、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 .A、广大人民群众. 9、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历史性飞跃。A、两次. 1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为

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C、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12、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文化体制改革。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14、新闻记者要把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5、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16、下列选项中,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出系统理论阐述的是哪一位?A、列宁. 17、“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一观点是由谁提出来的?D、江泽民。 18、下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观点与新闻理论对应有误的是哪一项?C、“根据事实描述事实”-—新闻价值。 19、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具体把握和贯彻党报的群众路线最基本要求是什么?A、为人民群众服务。

【判断题错题说明】《2013年新闻记者培训教材》

【判断题错题说明】《2013年新闻记者培训教材》 第一篇:【判断题错题说明】《2013年新闻记者培训教材》《2013年新闻记者培训教材》 【判断题‘错题’说明】 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判断题 6.当前,我们正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稳步迈进。(×)我们已经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正在继续向前推进。10.党的十八大回顾和总结了过去十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基础上,概述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的基本实践。 1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在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根据形势发展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即包括五个方面: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应完全依靠党的领导。(×)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5.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不能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 27.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们胜利完成“十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们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2023年新闻记者资格证及新闻写作相关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2023年新闻记者资格证及新闻写作相关知识考试题库 目录简介 一、选择题:共140题 二、判断题:共100题 三、填空题:共100题 四、简答题:共60题 一、选择题 1.新闻报道中最基本的原则是什么? A、准确性 B、敏感性 C、吸引力 D、可信度 正确答案:A 2.媒体应该保持的第一项职业道德是什么? A、责任感 B、诚实正直 C、独立性 D、尊重隐私

正确答案:B 3.下列哪种行为不符合记者的职业道德? A、采访时离开录音笔记录对话 B、不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 C、接受别人的贿赂以获得独家新闻线索 D、披露新闻事件中的虚假信息 正确答案:C 4.哪些媒体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新闻机构之一? A、C N N B、B B C C、Fox Ne ws D、C C T V 正确答案:B 5.费用大量投入、用于深入调查和分析的报导称为什么? A、分析新闻 B、深度报道 C、独家新闻 D、重大活动报道 正确答案:B

6.在一篇新闻报道中,题目应该是什么? A、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B、新闻事件的时间和地点 C、文章的主题 D、记者的姓名 正确答案:C 7.当你写一篇关于国家政治问题的文章时,应该尽量使用哪种语言? A、简单易懂的语言 B、复杂晦涩的语言 C、学术性的语言 D、艺术性的语言 正确答案:A 8.下面哪个不属于战地记者的职责? A、不参与任何军事行动 B、保护自己的安全 C、准确记录所见所闻 D、参与战争并提供支持 正确答案:D

9.哪些人员通常会被允许进入现场采访? A、记者和摄影师 B、警察和消防队员 C、普通市民和游客 D、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正确答案:A 10.为什么记者需要进行采访? A、收集信息 B、给读者带来启示 C、创造新闻 D、引起公众的注意 正确答案:A 11.为了使一篇新闻报道更容易阅读,下列哪个方法最有效? A、少用分号 B、使用简短的句子 C、避免使用引号 D、使用复杂的词汇 正确答案:B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