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4节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4节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4节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4节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

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课下作业]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下图为受到不同程度的海平面升高影响的孟加拉国土地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①酸性气体排放量增加②臭氧层被破坏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④毁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③④

2.海平面上升使孟加拉国沿海地带

A.更适于港口的建设

B.土壤盐碱化程度加重

C.气候趋于温和湿润

D.土壤中水分增多,肥力增强

解析第1题,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再加上毁林造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增加,温室效应越来越强,全球变暖使极冰融化、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第2题,海平面上升会使孟加拉国沿海地区土壤中盐分的含量增大,即土壤盐碱化程度加重。

答案 1.D 2.B

(2013·泉州质检)下图示意某区域运用全球气候模式模拟1951~2000年和预估2001~2050年的年均≥10℃积温等值线(单位:℃),3 200℃为暖温带北界指标,1 600℃为中温带北界指标。读图完成3~4题。

3.推断该区域的温度带及温度带的变化是

A.1951~2000年的甲地相当于暖温带

B.2001~2050年的暖温带向高海拔推移

C.1951~2000年的乙地相当于中温带

D.2001~2050年的中温带向低海拔推移

4.推测该区域2001~2050年温度带变化对自然环境和农作物分布的影响是

A.山地永久积雪的最低界线降低

B.棉花的种植范围明显向南扩展

C.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降低

D.冬小麦的种植范围明显向北扩展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对于原来位于塔里木盆地内部的3 200℃积温等值线来说,预估2001~2050年的等值线明显向四周山地方向扩展,由此可以判断2001~2050年的暖温带向高海拔推移。第4题,根据上题解析及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为全球气候变暖,从而使得热量条件变化,可以推断冬小麦的种植范围明显向北扩展。

答案 3.B 4.D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5~6题。

5.以下四幅气温和降水量示意图与甲河流域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6.根据图二,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盛行西北风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盛行西南风D.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解析第5题,甲河流域位于30°S以南不远处的大陆西岸,受到西风带和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该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对应B图。A图虽然也表示地中海气候,但它所示地区位于北半球。第6题,图二中显示此时河流的水位高于地下潜水位,说明当地正处于雨季,即南半球的冬季;此时,甲河流域盛行西北风。

答案 5.B 6.A

下图示意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7~9题。

7.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

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

8.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9.下列地点与图中数码最可能对应的是

A.惠灵顿-②B.旧金山-①

C.威尼斯-④D.开普敦-⑤

解析第7题,图中①地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②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两地都为热带沙漠气候;③④两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⑤地全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第8题,图中五地分属于三种气候类型,且都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第9题,惠灵顿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旧金山、威尼斯、开普敦都属于地中海气候,但威尼斯所处纬度较高,受副高控制时间较短,受西风影响时间较长,与④地相符。

答案7.B8.B9.C

10.

A.甲地在南非西南部B.乙地在欧洲西部

C.丙地在内蒙古西部D.丁地在北美大陆西岸

11.丁地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寒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12.下列关于乙、丙两地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粮食作物都以小麦为主

C.两地均位于亚欧大陆东岸

D.两地的农产品商品率都高

解析第10题,甲地位于回归线附近,且夏季降水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丙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丁地属于地中海气候。第11题,由上题可知,丁地位于北美洲西海岸,为山脉迎风坡,气流上升,降水多。第12题,结合第10题的判断可知,丙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冬、夏风向无明显转换;丙地位于亚欧大陆西岸;我国农产品商品率不高。

答案10.D11.A12.B

二、综合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2013·杭州检测)下图为爱尔兰城市瓦伦西亚(51°56′N,10°15′W)和俄罗斯城市伊尔库茨克(52°16′N,104°19′E)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分析下列问题。

(1)

(2)

解析第(1)题,气温特点从年较差、最冷月、最热月出现的时间等方面说明,降水从降水量、季节分配等方面回答。要通过对比得出答案。第(2)题,从降水和气温图上可知伊尔库茨克的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

答案

(2)

14.中国与巴西同属发展中大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巴西战略伙伴关系已进入全方位良好发展新阶段。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下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巴西地形分布、巴西利亚和里约热内卢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巴西首都原为里约热内卢,1960年迁往巴西利亚。1986年11月24日,北京同巴西最大海港城市里约热内卢结为姊妹城。

(1)指出里约热内卢相对北京的方位,并简述该城市的地理位置。

(2)依据图,比较巴西利亚和里约热内卢的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解析第(1)题,里约热内卢相对北京的方位依据经纬网来确定;地理位置的描述既包括经纬度位置,也包括海陆位置。第(2)题,气候特征的差异包括气温、降水及其季节变化;气候特征差异的形成原因从形成气候的因素来分析,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及洋流等。

答案(1)里约热内卢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该市地处低纬(热带),位于巴西东南沿海,东临大西洋。

(2)巴西利亚全年平均气温整体低于里约热内卢,降水干湿季更加分明;巴西利亚位于高原,海拔高,气温偏低;里约热内卢位于沿海平原且受沿岸暖流影响,气温偏高;巴西利亚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明显;里约热内卢常年受来自海洋东南信风及暖流的影响并处

于迎风坡,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概率论第二章练习答案

《概率论》第二章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2x c S 1 1.设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为f(x)= 则用丫表示对X的3次独立重复的 0 其匕 '- 观察中事件(X< -)出现的次数,则P (丫= 2)= ___________________ 。 2 2.设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ax+b 0

4. 设为随机变量,E =3, E 2=11,则 E (4 10) = 4E TO =22 5. 已知X的密度为(x)二ax?"b Y 01 0 . x :: 1 1 1 (x ) =P(X?),则 3 3 6. 7. 1 1 (X〈一)= P ( X〉一)一 1 (ax b)dxjQx b) 联立解得: dx 若f(x)为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密度,则J[f(x)dx= ________ 1 ——'J 设连续型随机变量汕分布函数F(x)=x2/:, 丨1, x :: 0 0 岂 x ::: 1,则 P ( E =0.8 ) = _0_; P(0.2 :::: 6) = 0.99 8. 某型号电子管,其寿命(以小时记)为一随机变量,概率密度:(x)二 x _100 x2,某一个电子设备内配有3个这样的电子管,则电子管使用150小时都不0(其他) 需要更换的概率为_____ 厂100 8/27 _________ x> 100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看一看(二)随堂检测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看一看(二)随堂检测 一、填空题 1. 下面的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一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A. B.C. 2. 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在横线上填一填。 正面________上面________侧面________A.B. C. 3. 下面的图形从上面看,是什么形状?选一选,填一填。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A.B.C. 4. 数一数,下面每堆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① ________个②________个③________个 5. 下面各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________面________面________面 6. 请说出下面四张照片分别是在房子的哪一面拍的。________面________面________面 7.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________。

8. 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 9. 他们看到了什么?选一选,请在横线上填写。 ① ________② ________③ ________④ ________ A.B. C.D. 二、作图题。 10. 下面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请你在方格纸 上画出来。 三、综合题。 11. 仔细思考,下面这些立体图形依次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分别是什么形状,请把相应序号填到下面的括号里看图填空。

(1)从正面看,看到的是长方形的有________,看到的是正方形的有________,看到的是圆的有________;21 (2)从侧面看,看到的是长方形的有________,看到的是正方形的有________,看到的是圆的有________; (3)从上面看,看到的是长方形的有________,看到的是正方形的有________,看到的是圆的有________。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解: 设公司赔付金额为X ,则X 的可能值为; 投保一年内因意外死亡:20万,概率为0.0002 投保一年内因其他原因死亡:5万,概率为0.0010 投保一年内没有死亡:0,概率为1-0.0002-0.0010=0.9988 所以X 2、一袋中有5X 表示取出的三只球中的最大号码,写出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 解:X 可以取值3,4,5,分布律为 10 61)4,3,2,1,5()5(1031)3,2,1,4()4(10 11)2,1,3()3(35 2 435 2 335 2 2=?= === ?==== ?= ==C C P X P C C P X P C C P X P 中任取两球再在号一球为中任取两球再在号一球为号两球为号一球为 也可列为下表 X : 3, 4,5 P :10 6, 103,101 3、设在15只同类型零件中有2只是次品,在其中取三次,每次任取一只,作不放回抽样,以X 表示取出次品的只数,(1)求X 的分布律,(2)画出分布律的图形。 解:任取三只,其中新含次品个数X 可能为0,1,2个。 35 22 )0(315313= ==C C X P 3512)1(3 15213 12=?==C C C X P 35 1)2(3 15 113 22= ?= =C C C X P 再列为下表 X : 0, 1, 2 P : 35 1, 3512,3522 4、进行重复独立实验,设每次成功的概率为p ,失败的概率为q =1-p (0

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下训练(人教版必修1)

1.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酸:CH 3COOH 、H 2SO 3、NaHCO 3、HF B .碱:Cu 2(OH)2CO 3、NaOH 、Fe(OH)2、Mg(OH)2 C .盐:AgCl 、BaSO 4、NaH 2PO 4、Mg(NO 3)2 D .氧化物:FeO 、N 2O 5、COCl 2、SiO 2 解析:选C 。A 项中NaHCO 3不是酸;B 项中Cu 2(OH)2CO 3不是碱;D 项中COCl 2组成元素为三种,不属于氧化物。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 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 .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 .CCl 4是一种化合物 D .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解析:选A 。由题意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应为:CCl 4+4Na =====700 ℃C +4NaCl ,由此可知 B 、 C 、 D 项都是正确的。金刚石是一种非金属单质,故A 项不正确。 3.组成中有氢氧根的盐叫做碱式盐,酸根中含有氢元素的盐叫做酸式盐。下列盐中,既不是碱式盐又不是酸式盐的是( ) A .KHSO 4 B .NH 4NO 3 C .Ca(H 2PO 4)2 D .Cu 2(OH)2CO 3 解析:选B 。A 、C 项属于酸式盐,D 项属于碱式盐,B 项中NH 4NO 3既不是酸式盐也不是碱式盐。 4.素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每当春秋之交,经常被浓雾所笼罩。弥漫的大雾不仅影响交通,酿成事故,还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大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雾是一种纯净物 B .大雾是一种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 nm 的分散系 C .光束通过大雾时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D .大雾实际上是水蒸气 解析:选C 。大雾是一种气溶胶,所以是微粒直径介于1 nm ~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 5.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胶体粒子不易聚集,主要原因是( ) A .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B .胶体有布朗运动 C .胶体粒子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粒子间相互排斥

第二章 第2节

第2节 电阻定律 1.本节探究导体的电阻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时,采用____________的实验方法.测长度所用仪器是________,要测横截面积,需先测量其直径,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也可用________法进行测定. 2.电阻率ρ是一个反映导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与导体的形状、大小__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国际符号____________.而电阻R 反映的是导体的属性,与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导体的电阻. 4.两种材料不同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1∶5,截面积之比为2∶3,电阻之比为2∶5,则材料的电阻率之比为________. 5.一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截面直径为d ,电阻为R.把它拉制成直径为d/10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为( ) A .R/1 000 B .R/100 C .100R D .10 000R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 电阻和电阻率的理解 1.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R =ρl S 知,导体的电阻与长度l 、电阻率ρ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 成反比 B .由R =U I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 .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D .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发生超导现象时,温度不为绝对零度 2.下列关于电阻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常用的导线是用电阻率较小的铝、铜材料做成的 C .材料的电阻率取决于导体的电阻、横截面积和长度 D .半导体和绝缘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知识点二 电阻定律R =ρl S 的应用 3.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当其两端电压为U 时,通过的电流是I ,若将此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时,电流仍为I ,导线两端所加的电压变为( ) A .U/2 B .U C .2U D .4U 4.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裸导线,若把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电阻变为原来的多少倍?若将它截成等长的三段再绞合成一根,它的电阻变为原来的多少?(设拉长与绞合时温度不变) 【方法技巧练】 一、用电阻公式和欧姆定律相结合解决有关问题 5.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

第2章 第4节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学习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知识点一细胞中的糖类 知识梳理 1.功能:□0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2.元素组成:□01C、H、O。 3.分类 (1)单糖 ①含义:不能□01水解的糖类。 ②种类、功能和分布。 续表 (2)二糖 ①含义:由□09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

②种类、水解后产物和分布 (3)多糖 ①含义:由多个□13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必须水解成□14单糖才能被吸收的物质。 ②种类、功能、分布和基本单位 1.从糖类的元素组成上分析糖类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什么? 提示:CO2和H2O。 2.是否所有糖类都可以作为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提示:不是。核糖和脱氧核糖组成核酸,纤维素组成植物细胞壁,都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3.葡萄糖可以口服,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细胞。蔗糖是否可以呢?

理由? 提示:不可以。蔗糖必须口服,消化成单糖才能被吸收。 4.(实践应用)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也需要定量摄取,其原因是? 提示:米饭、馒头等主食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可以生成葡萄糖,进而使血糖升高。 典题分析 题型一糖类的种类和功能分析 [例1]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 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解题分析据图可知,①②③分别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其中,二糖和多糖可以水解,单糖不能进行水解,A错误;②中的蔗糖不是还原糖,B错误;④是纤维素,⑤是肌糖原,纤维素作为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结构物质,不是储能物质,C错误,D正确。 答案 D 题后归纳 (1)糖类只能水解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2)不是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和纤维素。 (3)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是还原性糖,蔗糖、淀粉和糖原是非还原糖。

概率论第三版第2章答案详解

两人各投中两次的概率为: P(A ^ A 2B 1B 2^0.0784O 所以: 作业题解: 2.1掷一颗匀称的骰子两次,以X 表示前后两次出现的点数之和 ,求X 的概率分布,并验 证其满足(222) 式. 解: Q Q Q Q 根据 v P(X = k) =1,得 k =0 故 a 二 e 「1 2.3 甲、乙两人投篮时,命中率分别为0.7和0.4 ,今甲、乙各投篮两次,求下列事件的 概率: (1)两人投中的次数相同;(2) 甲比乙投中的次数多. 解:分别用A ,B j (i =1,2)表示甲乙第一、二次投中,则 P(A) = P(A 2)=0.7,P(A) = P(A 2)=0.3,P(B 1)= P(B 2)=0.4,P(B 1)= P(D) =0.6, 两人两次都未投中的概率为: P(A A 2 B^! B 2) = 0.3 0.3 0.6 0.6二0.0324, 两人各投中一次的概率为: 并且,P(X P(X P(X P(X = 12) = 1 36 =10) 煤 =8) 嗥; =k)=( =2) =P(X =4) =P(X =6) =P(X 2.2 2 P(X =3) =P(X =11)= ; 36 4 P(X =5) =P(X =9)= p (X =7)」。 36 k =2,3,4,5,6,7,8,9,10,11,12) P{X =k}二ae°,k =1,2…,试确定常数 解: k ae ae = 1 ,即 1=1。 k -0 1 - e

P(AA2BB2)P(AA2B2B1)P(A2AB1B2)P(AA2B2B1)= 4 0.7 0.3 0.4 0.6 = 0.2016两人各投中两次的概率为:P(A^ A2B1B2^0.0784O所以: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第1课时)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4、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课是湖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中的第一课时。 七年级地理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共分上下两册。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两部分。“认识地球”作为地理学习的基础被安排在第一节,而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又是第一节的前两个问题,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第一个问题,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探究地理过程的热情,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节教材内容又较为抽象,难于理解。教材安排上增加了一些活动和材料,以减轻难度。 【教学分析】 新课程倡导构建开发式的地理教学课堂,提倡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提问题的兴趣,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积极探究,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正是一个由直观感受到观察猜想,再到实践探险和科学探测的过程。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有好奇心,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结合教学的实际条件,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能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 转。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因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的大致过程,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 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文学史]第二章第四节短语

同位短语和名词组成的偏正短语的区别不止一个意义的短语叫歧义短语,又叫做多义短语。例如:歧义格式1.动+名学习文件进口彩电表演节目代理厂长修改方案2.名1+名2 学校医院生物历史奶油面包3.动+名1+的+名2 撞倒弟弟的自行车告别母校的学生咬死猎人的狗4.数量+名1+名2 两个学校的领导一个学生的建议5.动+了+数量+的+名运了一年的煤砍了两个星期的柴6.动+形+名放大照片写好文章7.名1+和+名2+的+名3 自行车和汽车的零件牛肉和鱼的丸子8.名1/形+名2+名3 非洲语言研究朝鲜战争小说9.关于/对+名1+的+名2 关于鲁迅的杂文对小陈的意见10.名1+在??名2??上+动+名3 我在黑板上写字。弟弟在火车上贴海报。11.名+不/没/没有+动鸡不吃了。小王没找到。12.连+名+也/都+不/没有+动连厂长也不认识。连门卫都没看见。13.动+的+是+名反对的是他。开刀的是他父亲。六、有人主张“坐在椅子上”不分析为介词结构作补语,而分析为“坐在”带方位结构作宾语。你认为如何?请说明理由。七、“一阵风雨”、“一顿便饭”、“一场京剧”是分析为定中好,还是分析为状中好?为什么?八、有时,方位词跟名词组合,要判断是名词还是方位结构比较困难。例如:桌上、院内、树下、家里。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九、方位词组表示“条件”是有限制的,例如:“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恶劣的条件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请分析出现的条件限制。复杂短语分析作业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在人们看电视的时候在学生读书时在学校读书时当我们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李老师从教委回到学校时已经是下午三点了. 卖豆腐的站在胡同口乘火车去北京开会姐姐的一件红色新上衣卖水果的农民把成筐的花红果子拿出来抛向空中南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院长递给姑娘一张洁白的信笺中国人民志气高他们偶尔也从口袋里慢慢地掏出东西吃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新时代必将很快到来弟兄二人一个赛一个一匹枣红马一会就吃光了一捆青草同志们刻苦钻研技术的风气必须大大提高我们厂最近试制出很多新产品你们谁是汉语科代表他们注意地观察完了事态的变化昨天晚上下了整整一夜大雪没有也不可能有没有运动的物质群众干劲足说明党的政策好对青年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女儿和孙子最爱看的最近我们厂试制成功了一种新产品关于民族历史的书我只看过一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向人民负责的精神写尽了日本人民春天看樱花时的举国若狂的盛况希望得到他的一点帮助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我妹妹书包里的两本新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列车开往北京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在那间小屋住惯了当我对他说的时候斗争经验丰富的红军战士讲好讲不好现代汉语语法革命战争年代的火热斗争生活

第二章 第2节 随堂自测

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囿于定论,没有大胆地去质疑、探索和创新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解析:选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不是由胰腺分泌的。2.下列各组分泌腺所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释放到内环境的是() A.唾液腺、垂体、肠腺 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 C.睾丸、汗腺、皮脂腺 D.卵巢、胃腺、肝脏 解析:选B。唾液腺、肠腺、胃腺属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释放到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汗腺、皮脂腺分泌到外界环境,也不属于内环境。 3.(原创)2012年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伦敦举行,反兴奋剂工作的难度加大。如“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能增强人的肌肉力量,但由于是通过基因工程注射到人体内,很难检测。以下关于胰岛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一种激素 B.胰岛素是人体中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C.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都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解析:选C。胰岛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它与胰高血糖素共同维持血糖的平衡。 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管理甲状腺分泌激素 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 D.血液中一定含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 解析:选A。下丘脑是内分泌腺的枢纽,分泌多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其中一种,垂体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泌多种激素,有的直接调节生命活动,有的管理其他内分泌腺,如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调节相关的生命活动。 5.已知下图是人体血糖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概率论第二章练习答案概要

《概率论》第二章 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设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f(x)=?? ?0 2x 其它1???o 则用Y 表示对X 的3次独立重复 的观察中事件(X≤ 2 1 )出现的次数,则P (Y =2)= 。 ?==≤4120 21)21(xdx X P 64 9 )43()41()2(1223===C Y p 2. 设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ax+b 03 1 ) , 则a = , b = ??? +=+?==+∞ ∞ -101 33 1 3 1311 dx b ax dx b ax x P x P dx x )()()〉()〈()(?联立解得: 4 723=-=b a ,

6.若f(x)为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密度,则 ? +∞ ∞ -=dx x f )(__1____。 7. 设连续型随机变量ξ的分布函数?? ???≥<≤<=2,110, 4/0, 0)(2 x x x x x F ,则 P (ξ=0.8)= 0 ;)62.0(<<ξP = 0.99 。 8. 某型号电子管,其寿命(以小时记)为一随机变量,概率密度)(x ?= ()?????≥) (0100100 2其他x x ,某一个电子设备内配有3个这样的电子管,则电子管使用150小时都不需要更换的概率为___8/27_____。 2100 x x≥100 ∴ ?(x)= 0 其它 P (ξ≥150)=1-F(150)=1-??=-+=+=150 10015010023 2 132********x dx x [P(ξ≥150)]3=(32)3=27 8 9. 设随机变量X 服从B (n, p )分布,已知EX =1.6,DX =1.28,则参数n =___________, P =_________________。 EX = np = 1.6 DX = npq = 1.28 ,解之得:n = 8 ,p = 0.2 10. 设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2,p )的二项分布,Y 服从参数为(4,p )的二项分布,若P (X ≥1)=9 5 ,则P (Y ≥1)=_65/81______。 解: 11. 随机变量X ~N (2, σ2) ,且P (2<X <4)=0.3,则P (X <0)=__0.2___ % 2.8081 65 811614014==-=-=q p C o ) 0(1)1(=-=≥Y P Y p 31,3294)0(94 )1(95)1(2 = =?=∴===??= ≥p q q X p X p X p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第一课时学案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第一课时学案浙科版必修2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能说出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2 .会分析减数分裂中配子的染色体数目。 3.能记住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重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难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 一、染色体 1.染色体的成分:主要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 2.染色体功能: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高度螺旋化和反复折叠,形成线状或棒状的小体,它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 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细胞中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 分裂期:染色体分裂间期:染色质 4.染色体的3种类型:中间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 5.对于同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数目等都是相对恒定的,它们是人们识别染色体的重要标志。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用2n 表示),而在生殖细胞中则是成单存在的(用n 表示)。 预习交流 人的体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卵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 答案: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一)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复制一次。 4.结果: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 5.分段: (二)减数分裂过程(注意染色体行为变化) 1.分裂间期:染色体(质)复制(分子水平的变化:DNA 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 2.减数第一次分裂 (1)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常有交叉互换。 (2)中期Ⅰ: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纺锤丝附着在着丝粒的两侧。 (3)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第二章第2节 (第2课时)

1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2课时) 【学习重点、难点】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合作探究】 1、请仔细观察以下脱水缩合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 脱水缩合过程中,脱掉的水中H 原子和O 原子分别来自于什么基团? 2) 甘氨酰甘氨酸叫做几肽?含有几个肽键?请写出肽键 3) 图示脱水缩合过程脱掉了几分子水?2个甘氨酸的分子总数和甘氨酰甘氨酸分子总数相比 较,N 、H 、O 的数量分别有什么变化吗? 4) 甘氨酰甘氨酸中的羧基、氨基分别有几个?并观察它们的位置 2、请模仿以上脱水缩合过程写出1个丙氨酸、1个半胱氨酸、1个丝氨酸脱水缩合后的产物。 脱水缩合的过程: 脱水缩合的产物: 1) 脱水缩合过程脱掉了几个水?同时形成几个肽键?含有游离的氨基几个?游离的羧基 几个?脱水缩合的产物叫做几肽? 2) 整理脱水缩合的规律完成以下表格

3、蛋白质的多样性如何体现? 练习: 1、形成蛋白质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①氨基酸②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⑤多肽⑥蛋白质 A.②→①→③→④→⑤→⑥B.②→①→③→⑤→④→⑥ C.②→①→⑥→⑤→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___个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该化合物称为 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构成该化合物每个氨基酸的R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写出肽键___ _____。(4)图中有个_________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5)该化合物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需_________个分子的水。 (6)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的。 3、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 1 D、799、11和9 4、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 A、63个 B、62个 C、17个 D、16个 5、某二十二肽被水解成1个四肽、2个三肽和2个六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6、18 B、5、18 C、5、17 D、6、17 6、下列物质 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人体的氨基 酸缩合成化合物,则其中含有氨基、羧基和肽键数目依次是() A、3、3、2 B、2、2、3 C、3、2、2 D、3、4、2 C—C CH CH3= 2

《概率论》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 事件与概率 1、字母M ,A ,X ,A ,M 分别写在一张卡片上,充分混合后重新排列,问正好得到顺序MAAM 的概率是多少? 解:这五个字母自左往右数,排第i 个字母的事件为A i ,则 42)(,52)(121== A A P A P ,2 1)(,31)(1234123==A A A A P A A A P 1)(12345=A A A A A P 。 利用乘法公式,所求的概率为 ()()()() 12345123412312154321)()(A A A A A P A A A A P A A A P A A P A P A A A A A P =30 1 121314252=????= 2、有三个孩子的家庭中,已知有一个是女孩,求至少有一个男孩的概率。 解:有三个孩子的家庭总共有23=8个类型。设A={三个孩子中有一女},B={三个孩子中至少有一男},A 的有利场合数为7,AB 的有利场合为6,依题意所求概率为P (B|A ),则 ()7 6 8/78/6)()(=== A P A B P A B P . 3、若M 件产品中包含m 件废品,今在其中任取两件,求:(1)已知取出的两件中有一件是废品的条件下,另一件也是废品的条件概率;(2)已知两件中有一件不是废品的条件下,另一件是废品的条件概率;(3)取出的两件中至少有一件是废品的概率。 3、解:(1)M 件产品中有m 件废品,m M -件正品。设A={两件有一件是废品},B={两件都是废 品},显然B A ?,则 () 1122()/m M m m M P A C C C C -=+ 2 2/)(M m C C B P =, 题中欲求的概率为 )(/)()(/)()|(A P B P A P AB P A B P ==1 21 /)(/2 2112 2---=+=-m M m C C C C C C M m m M m M m . (2)设A={两件中有一件不是废品},B={两件中恰有一件废品},显然A B ?,则 () ,/)(2112M m M m m M C C C C A P --+= 2 11/)(M m M m C C C B P -=. 题中欲求的概率为 )(/)()(/)()|(A P B P A P AB P A B P ==1 2/)(/2 1122 11-+=+=---m M m C C C C C C C M m M m m M M m M m . (3)P{取出的两件中至少有一件废品}=( ) ) 1() 12(/2 2 11---= +-M M m M m C C C C M m m M m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最新整理

4.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学内容 我们生存的家园,环境问题已经敲响了警钟。 教学目标 1.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法、探究式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导入 1.师出示语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生认真快速阅读。 师:同学们,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与地球有关的话题。 2.板书课题: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我们生存的家园 (一)议一议,读一读。

1.分组讨论交流: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能生存吗? 2.阅读感悟: (1)读了下面的材料,你能回答这些问题吗?P28 月球…… 火星…… “生物圈2号”外貌,宣告失败。 (2)感悟: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二)看图,说一说。 1.看图:p29 2.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①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浮。 ②…… 3.感悟:人类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 活动二: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一)观察、查找资料与思考。 1.观察P30图片。 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方面的环境问题? 2.查找相关资料,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 3.思考:环境问题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后果? (二)阅读感悟,画一画,写一写。 1.阅读p31材料。 20世纪50年代,日本一家肥料公司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答案 第四版 第2章(浙大)

1、考虑为期一年的一张保险单,若投保人在投保一年后因意外死亡,则公司赔付20万元, 若投保人因其他原因死亡,则公司赔付5万元,若投保人在投保期末生存,则公司无需付给任何费用。若投保人在一年内因意外死亡的概率为0.0002,因其他愿意死亡的概率为0.0010,求公司赔付金额的分布律。 解:设X为公司的赔付金额,X=0,5,20 P(X=0)=1-0.0002-0.0010=0.9988 P(X=5)=0.0010 P(X=20)=0.0002 X 0 5 20 P 0.9988 0.0010 0.0002 2.(1) 一袋中装有5只球,编号为1,2,3,4,5.在袋中同时取3只球,以X表示取出的三只中的最大号码,写出随机变量的分布律. 解:方法一: 考虑到5个球取3个一共有=10种取法,数量不多可以枚举来解此题。 设样本空间为S S={123,124,125,134,135,145,234,235,245,345 } 易得,P{X=3}=;P{X=4}=;P{X=5}=; X 3 4 5 1/10 3/10 6/10 方法二:X的取值为3,4,5 当X=3时,1与2必然存在,P{X=3}= =; 当X=4时,1,2,3中必然存在2个,P{X=4}= =; 当X=5时,1,2,3,4中必然存在2个,P{X=5}= =; X 3 4 5 1/10 3/10 6/10 (2)将一颗骰子抛掷两次,以X表示两次中得到的小的点数,试求X的分布律. 解:P{X=1}= P (第一次为1点)+P(第二次为1点)- P(两次都为一点) = =; P{X=2}= P (第一次为2点,第二次大于1点)+P(第二次为2点,第一次大于1点)- P(两次都为2点)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一节--共价键教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 复习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为σ键和π键。 3. 说出σ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过程与方法: 类比、归纳、判断、推理的方法,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熟悉掌握各知识点的共性和差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体验科学的魅力,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σ键和π键的特征。 教学过程: [引入] 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原子结构和性质,知道了大多数原子是会构成分子。那么原子是如何构成分子的呢?通过必修二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子之间可以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通过共价键形成分子。这节课我们先来讨论共价键。 [板书]第一节共价键 [复习] 请大家回忆如何用电子式表示H2,HCl,C12的形成过程? [学生活动] 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师生讨论] 讨论H2,HCl,C12 的共同点。 ]板书]一.共价键的本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师生互动]“按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不可能有H3,H2Cl和Cl3分子,这表明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此句话的含义。 [总结]共价键的饱和性: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H 原子、Cl原子都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2、HCl、Cl2分子,不能形成H3、H2Cl、Cl3分子。 [设问]我们在第一章学习了H原子1s原子轨道是球形,那么当两个氢原子形成氢分子时,它们的原子轨道的是如何重叠的呢?请同学们不看课本,用橡皮泥做出两个S轨道,从数学的角度试试他们有几种重叠方式呢? [师生互动]请学生讲讲他们的想法。 [阅读教材]图2-1

概率论第二章练习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概率论》第二章 练习答案 螂 一、填空题: "2x 莁 1 .设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f(x)=丿 1 的观察中事件(XW —)出现的次数,则 P (Y = 2)= ___________________ 2 P(X J)「£xdx 二 2 0 2 1 2 3 1 9 袇 P —F (3)2 螃 2.设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ax+b 0

莇 DX= 12 4.设 为随机变量,E =3, E 2 =11,则E (4: 10) 羀 D (4 10)=16D # =16 E 2 (E )2 32 100 r x -100 、 X ,某一个电子设备内配有 3个这样的电子管,则电子管使用150小时都不 、0(其他) 需要更换的概率为 8/27 二 4E 10 =22 蒇 5.已知X 的密度为(X )二 ax + b 广 0 c x < 1 其他,且 1 1 P ( X 二)=P(X>-) , r (x ) dx=1 1 ax b ) dx 二 /ax b ) 3 联立解得: dx 肇 6?若f (x )为连续型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密度,则 J 「f (x )dx= _1 ~ |*"^0 羆 7.设连续型随机变量旳布函数F (X )=X 2/; 丨1, x :: 0 0 乞 x ::: 1,则 蚄 P ( E =0.8 ) = _; P(0.2 :: :: 6) = 0.99 螄 8. 某型号电子管,其寿命(以小时记)为一随机变量,概率密度 (X )=

【新课教学过程(一)】第二章第4节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过程一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推进新课 课件显示:水循环 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 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阅读教材P59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 投影: 思考题 1.什么是水循环? 2.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 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问题。 生 1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 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生2 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生3 太阳能、重力能。 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 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观察水循环有哪些基本环节。 生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师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所以说,水循环既是物质更是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请大家思考:在水循环的每个基本环节

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发言) 生在蒸发环节中,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消耗热能;在凝结降水环节中,水由气态转 变为液态,释放潜热;由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进而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水汽输送则可以实现大气中的热量交换。 师人类利用水力发电是利用了水循环中的哪一个能量转换? 生海拔较高的地区,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 练习:学生绘制水循环的过程图,并标注各环节的能量转化形式。 师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循环实质上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那么,在这种 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对地表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 (播放视频:“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师是什么力量使黄土高原形成今天这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生这里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面的长期侵蚀形成了今天黄 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0阅读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印证水循环对地表环境的塑造) 师地壳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以及陆地表面上高山、河谷、盆地、平原等地表形 态的基本轮廓。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作用、搬运与堆积作用,以及水的溶蚀作用,在地质构造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了全球的地貌。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两极和高山地区的冰川地貌,滨海地区的海岸地貌,河流冲积、堆积地貌,千姿百 态的岩溶地貌。 师水循环除了能够塑造地表形态之外,还有什么地理意义?请大家看影像结合以上分 析作总结。 课件显示: “奔腾不息的长江” (学生积极讨论,教师鼓励发言,教师最后用课件展示结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