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研究范式与中国传播学的发展

传播研究范式与中国传播学的发展

传播研究范式与中国传播学的发展
传播研究范式与中国传播学的发展

传播研究范式与中国传播学的发展

蔡骐

[摘要] 本文回应《从冲突到对话——评传播研究典范:结构功能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一文,通过对范式概念的辨析,将目前学界公认的三种传播研究范式——社会科学研究、诠释研究以及批判研究——进行梳理;并结合中国的社会历史语境,探讨这三种研究范式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最后针对传播学多元范式并存的现状,提出要正确理解范式之间的张力,避免其负面影响,以促进我国传播学的发展。

[关键词]传播研究;范式;社会科学;诠释;批判

《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6期发表了杨茵娟女士的《从冲突到对话——评传播研究典范:结构功能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一文。杨文从传播研究范式(该术语大陆与港台译法不同,大陆多称范式,港台习用典范)的角度分析、比较了结构功能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文化研究,视野开阔,逻辑严整,是一篇很扎实的学术论文。不过,笔者肯定杨文的同时,也想对杨文的一些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并想沿传播研究范式这一思路对杨文没有谈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算是对杨文的一种回应。

1、对传播研究范式的思考

杨文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三种传播研究范式,即结构功能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但在讨论中并没有论证她所采用的范式概念。众所周知,范式这一概念是由库恩提出的,金兼斌先生在他的一篇讨论传播研究范式的论文中曾经指出,根据库恩自己的说法,其范式概念主要有两层意义:第一,它代表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第二,它涉及该整体中的一种元素,就是具体的问题解答,作为一种模型或范例,可以代替规则作为常规科学其他疑题的解答基础。[1] 从以上两种定义来看,杨文所采用的范式概念可能更接近第二种。然而,国内学者现今在讨论研究范式时多采用第一种更为宏观的、形而上的定义,比如金兼斌先生同样援引西方学者的说法,认为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范式,是有关科学和社会基本性质的一组形上假定,无谓对和错,而只是提供了观察人们社会生活的不同方式和思路。[2] 那么在这种目前在大陆学界占主流的范式概念下,结构功能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文化研究都还不能直接被定义为范式,更好的说法是它们是一些学派或流派,它们是某些范式的代表,但其概念要小于范式。

如果我们认为结构功能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文化研究并不是宏观意义上的传播研究范式,那么传播研究范式究竟又是什么呢?事实上,这个问题一些学者也早有论述。潘忠党先生早在1996年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中,根据传播媒介的功能极具创见地提出了探讨媒介与文化之间关系的三种理论模式(虽然潘文没有采用范式的概念,但所用的模式一词已经具有了范式的意义),即表述模式(认为媒介是表述现实的工具)、传送模式(认为媒介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以及把传播视为社会交往仪式和文化的生存与再生的模式。[3] 当然,从整个国际传播学界来看,目前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主要存在着三种传播研究范式,即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诠释研究范式以及批判研究范式。[4] 这三种传播研究范式当然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上都存在着差别。如果择其要点而言之,笔者以为它们的差别首先来源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社会科学想仿效自然科学,因此主张价值中立,认为学者必须不带个人偏见地去揭示纯粹的客观规律;而人文学者认为价值中立是无法真正做到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不仅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必然的。这样一来,如果说社会科学主要是想揭示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那么人文科学的价值关怀已经让研究工作还带有了一点揭示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性质。前者在传播研究中直接产生了传播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强调客观,强调实证,强调规律性;而后者在传播研究中又可以分为两支,在具有价值导向的前提下,一派强调理解,这带来了传播的诠释研究范式;另一派强调批判,这带来了传播的批判研究范式。

在对传播研究范式进行阐述后,回到杨文所探讨的结构功能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笔者虽不能同意直接把它们定义为范式,但对作者别具慧眼地选择了这三者却要表示赞赏,因为这三者恰恰涉及到我们上面所谈到的三种传播研究范式。结构功能主义在西方社会科学中一直占有主流地位,通过这种视角来研究传播当然可以算作是传播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代表,事实上今天西方的主流传播学大多走的是这一脉,我们所熟知的5W模式本身就是一种结构性视野。对此,麦奎尔曾说过,功能分析有许多流派和分支,而且,尽管功能分析的语言对于知识面的吸引力大为降低,不过,要将功能论从媒介与社会的讨论中取出,也已经证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5] 当政治经济学被导入到传播领域中后,直接产生了传播政治经济学,这一派学者大多师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作为批判理论的杰出代表,他所具有的批判精神自然会被传播政治经济学所继承,传播政治经济学也因此成为了传播的批判研究范式的代表之一。文化研究学派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早期的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其代表人物大多为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左派,因此他们同样关注权力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批判色彩,这时其理论应归属于批判范式。但后来的莫利等人受到了符号学的强烈影响,同时也乐于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开始走向了强调理解的路子。文化研究传入美国后,又受到了

人类学的影响,因此当前庞杂的文化研究版图中至少有一分支可以归入传播的诠释研究范式,虽然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其时隐时现的批判色彩。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文化研究包罗甚广,其中属于批判研究范式的研究目前依然大量存在。笔者以为,通过上面这种辨析,杨文原有的分析理路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2、历史语境与中国传播研究范式

相对于西方传播学而言,中国的传播学更多的是一些引进与借鉴的产物,真正原创性的东西较少。然而,如果说西方传播学本身就存在着三种各具特色的传播研究范式,那么我们引进什么、我们偏爱什么就不仅与中国新闻传播学自身的知识传统有关,而且也与中国的社会历史语境有关。

笔者以为,目前在中国传播学研究中居主导地位依然是传播的批判研究范式,这与在西方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一种对比。正如我们前文所言,中国传播学是改革开放后才引进的,因而老一辈的传播学研究者大多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的,其中又以中文为多,其后新一代的传播学者才是新闻院系自身培养的。但不管老一代学者还是新一代学者,在中国所接受的教育中,马克思主义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样一来,马克思所代表的批判传统对这些学者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对传播的批判研究范式具有一种天生的血缘上的亲切感,这使得他们非常容易接受并发展这种研究范式。另一个同样值得强调的原因是批判理论的杰出代表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说也较早地被介绍到国内来,他们同样为批判研究范式的导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当然,今天在国内采用批判研究范式的学者其理论来源已经更为多样化,以葛兰西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传播政治经济学都常为各种学者所效仿。总之,中国的知识社会学传统造成了传播的批判研究范式目前在国内居于主导地位,至少在研究成果的数量上表现如此。

然而,随着中国国门的进一步打开,与西方学术交流日益增多,西方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开始对中国传播学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许多学者开始提倡要进行实证研究,要进行量化分析。他们认为传统的定性研究容易沦为一种概念游戏,容易让学术研究转变成为一种政治话语。应该说这些主张有其合理性。从最近一些年进展来看,国内学者在这方面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复旦大学张国良教授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证研究致力于在中国语境中验证西方传播学的一些经典理论,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果。不过,从总体而言,目前绝大多数学者采用的依然是批判研究范式。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采用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学者在以后会越来越多,至少这一范式在中国呈现的是一种上升趋势。与以上两种范式相比,传播研究的诠释范式在国内应该说表现得最弱。早些年很少见采用这种范式的研究

成果,近年来随着文化研究在中国的红火,以及符号学逐步被引进,一些学者开始转入这一范式的传播研究,比如陈力丹先生一直呼吁从符号学角度研究传播,而李彬先生与丁和根先生也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前两种范式相比,诠释研究范式在中国可以说还处于萌芽状态。

对国内采用三种范式进行传播研究的状况进行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一种研究范式的被采用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结果,事实上它受制于该学科的知识传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决定了批判范式在中国的流行,而如果没有文化研究与符号学在国内的译介,那么传播研究的诠释范式能否导入也尚存疑问。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范式的采纳与发展与特定的历史社会语境相关。此外,笔者还想强调的一点是,学者的研究工作虽然应该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但它同样受制于经济基础。众所周知,如果采用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来进行实证研究,那就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统计,而这显然需要经费。但在中国目前的研究环境中,能拿到科研经费的学者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那么对于大多数手上没有任何科研经费的研究者来说,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制约条件,仅仅怪罪国内学者不愿意与国外接轨,不愿意从事实证研究,那是不公允的。不过,让笔者有点迷惑的是,诠释研究范式与批判研究范式类似,并不建立在需要大量经费的实证基础上,那么这一范式为什么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发展?笔者以为,在研究经费问题短期之内在国内可能无法得到解决的今天,也许诠释研究范式的导入与发展可以为中国的传播学在现有的条件的推进提供一种新的动力。

3、多元范式的并存与中国传播学的发展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传播研究的多种范式并存都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种多元范式并存的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它标志着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手段来研究同一个对象,可以大大扩展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不同研究范式之间是存在着矛盾的,它们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上的不同使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而这种张力如果不能得到较好的理解与应用,就会对我们研究工作造成危害。

拿传播研究来说就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对一些采用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学者来说,传播是一种社会现象,可以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来进行考察与分析,探讨其因果规律,来改进传播效果。而那些采用诠释研究范式的学者显然无法接受这种观点。尽管在物理学领域,环境与对象的关系是显而易见、可测量的,而研究人类行为,其中的关系却绝非如此。人类行为常常非常复杂且有目标取向,是很难量化的。社会科学与人类行为的结合是值得质疑的。[6] 在他们看来,传播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意义的传播,无论是编码活动还是解码活动,我们通

过信息传播的都是意义,信息无非是意义的载体,因此传播是一种理解性的活动。而这种理解性活动会因人而异,并受到具体语境的强烈影响,因此传播活动中特殊性要大于普遍性。举个例子来说,拿量化的研究手段我们可以测出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让我们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在看这部电视剧,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这些受众中,每一个人的理解与感受都会有不同,而这是无法通过量化的手段来认识的。事实上,我们不难理解,以上两种研究都有其合理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它们还能构成一种互补,让我们对传播事实获得更多的了解。然而,如果我们无法接受传播研究多元范式并存这一前提,那么就会党同伐异,唯我独尊。在学术发展史上,这种学派之间因为研究范式的不同而相互攻讦的例子很多,教训值得我们牢记。多元范式并存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它会让研究者注意到任何一种研究范式都有其不足之处,而其他范式对它的质疑可以让它为了应对而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自身。但是,如果这种攻讦超出了学术探讨的限度,那就成了一种为了争夺话语权的谩骂,对学术的发展就没有什么好处了。在这层意义上,我们对不同研究范式之间的张力一定要慎重对待,以达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从而为学术研究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具体到中国的传播学研究,笔者以为,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诠释研究范式以及批判研究范式的并存会让中国传播学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大大改变以往所有传播学者都采用批判研究范式的局面。但是,我们也必须克服范式之间张力所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克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以一种辩证的态度来看待多元范式的并存。具体而言,以下两点尤其值得注意。首先,我们要克服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二元对立。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提过,传播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多主张量化研究,而诠释研究范式及批判研究范式采用质化研究方法更多。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虽然我们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可能有某一种方法更为适用,但也要承认其他方法的合理性。当然,从绝对的标准来看,任何分析的目的、分析过程终点、分析工具和分析客体,几乎都不可能彼此相容。然而,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必须找出,在什么范围、什么层面下,质化和量化这两种研究模型可以彼此相容。[7] 事实上,在一些复杂的研究工作中,两种方法的并用已经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而强调这两种方法的互补性是我们传播学发展中应有的态度。其次,我们要克服传播研究中实然与应然的二元对立。传播研究当然首先要搞清楚传播活动的事实,但是我们不能认为这些传播事实就是纯客观的,不含任何价值导向,传播活动与意识形态结合之紧密是一个根本无法否认的现象,这样,以事实作为理由从而抹杀价值的做法并不可取。当然,我们也不能为了某种导向就全然不顾事实甚至篡改事实。我们应该追求的在传播研究中实然与应然的辩证统一,从而让我们的传播研究真正能够为民众带来益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众媒介正在飞速发展,大众传播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出来。我们相信,中国传播学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个极好的机遇。西方传播研究范式的引进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而中国独特的传播实践也会促使我们为传播学的发展做出自身独特的贡献。

关于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若干思考_传播学访谈录

关于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若干思考 ———传播学访谈录 采访人:北京广播学院 韩运荣 被访者:暨南大学新闻系副主任陈卫星博士 您对西方传播学的总体印象如何?对此有什么具体的学术评价? 答:西方传播学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有个一致的定论。十多年前,我受国家教委派遣赴法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当时,按照专业目录选定的学科是信息传播学,我隐隐约约的知道,在国外研究电影之类的大众媒介是被划分在这个学科里面。结果,去了之后,才发现跟我想的不一样。课堂上讲了很多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结构分析、社会学、符号学、控制论、语用学、精神分析乃至法国人自成一派的媒介学(Mediologie)等等内容,当时学得很艰难,至今也不敢说很有收获。这些学科在理论建构上都很有内容,或者说很有诱惑性,外延很大,把信息传播活动当成社会再生产中的象征活动来看待,跟社会活动本身贴得比较紧(比如公共传播、组织传播和企业传播),同时又保持批评立场的理论自主性,对市场经济的商业化逻辑过多地渗透传播活动有警觉意识。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技术性的课程,法国毕竟是符号学理论比较发达的地方,有关对信息和媒介文本的话语分析的课程,内容丰富,学术性强,充分体现了法国学派思维精湛的特色。 1997年初回国工作时,我发现在国内传播学界盛行的是美国的经验—功能主义流派,其特点是有很多应用公式和实用技巧。其实从美国经验—功能主义流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它一开始就是和美国的市场经济扩张,特别是美国干预世界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活动的需要直接相关的。从30年代到60年代,美国的传播学研究活动迅猛发展的背景是和美国的企业需求和美国政府包括五角大楼的投资分不开的。之所以经验—功能主义学派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在世界上建立了霸权地位,整个西方世界的政治和经济领导权在美国手上,这为美国在全世界范围推行的政治和经济扩张当中所伴随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机会。如何通过大众传播来证实美国的支配地位和冷战中的主导权,经验—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恰好在美国内外提供了一个富裕社会的形象,这个社会能够提供各种满足。从传播角度来说,组成这个社会的个人是自由、自治的,可以接受到各种不同的信息,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证明人际接触超过大众传媒的强力。从总体上来讲,作为一种传播战略和一种解释形式,美国传播学界的传统学派是一种美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服务于冷战时期美国的政治需要,鼓吹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在内的美国模式,为美国的国际干预提供合法化的理论根据,并从中提炼出大量具有明显政治内容的研究术语,比如“思想战”、 “征服精神和意志的斗争”、“意识形态战争”、 “政治战”、“真理攻势”、“宣传战”、“词语战”、 “间接侵略”、 “煽动”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功能主义分析总是和美国政府站在一起鼓 93

近三年传播学领域文献综述 麦合布拜 2013-2-23

新疆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查)论文 20 12 ——20 13 学年第一学期 《近三年传播学领域文献综述》 课程名称:新闻传播理论研究 任课教师:韩强 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业:新闻与传播学 学号:107551201253 姓名:麦合布拜·麦麦提力 成绩:

近三年(2009年-2012年)来国内对传播学领域研究的文献综述 建国60多年之际,认真检视和梳理在中国大陆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领域里发生的学术研究,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纪念意义。本文在此关注的问题是:在总体上这些学术研究的数量到底有多少?在时间、主题类别、学术期刊等维度上是如何分布的?是否显现出某种流变的轨迹? 一、基本状况 核心期刊有关传播学的文章内容主要集中在传播理论和研究,应用传播,有关(政府)政治的传播,网络传播,有关文化(仪式)传播,跨文化(跨媒介)传播,对外传播,有关影视(影响)传播,教育类传播,涉农信息传播,有关广告(整合营销)(品牌)传播,有关健康(环境)(体育)的传播,国外著名人士对传播学的观点,有关公共危机(突发事件)传播,还有传播技术,新媒体传播,国际传播,等等不同的领域。 图表1:2009年传播学核心期刊有关传播学内容的比例 二,统计文献 通过查找检索万方数据库,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进行调查,从而得到了一份相对完整的清单,共计135 篇。到本研究的截止期限2013 年1 月上旬,由于2012 年的期刊还未完全录

具有参考价值。我们的统计结果显示,其数量分布是不均衡的,平均 每年有4.35 回合的显性论争。 三、分析文献 1)内容类别分布显现出新闻理论和业务比重非常高,其余8 类数量 较少且相对均衡。以研究的内容类别作为观察轴(表2),其数量分布 上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两大类形成最丰富的内容,其比重分别占到 26.7%和23%;其他的8 个类别所占比例较低,都在10%以内,相对而言,分布较为均衡;新闻史、互联网及新媒体、跨学科及交叉学科这3 类研究领域发生的显性研究的数量最少。 2)发表刊物分布显现出大体集中在传统学术期刊,且少数期刊特别活跃。在本文统计到的发生过显性研究的学术期刊分4 类:学院派学术期刊有4 种,即《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和《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央和在京的新闻学术期刊有7 种,分别是《新闻战线》、《新闻学会通讯》、《中国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与写作》、《军事记者》、《电视研究》;地方性的新闻期刊有《新闻采编》、《新闻知识》、《当代传播》及其前身、《新闻爱好者》等17 种;类似《学术界》、《社会科学评论》等综合性学术期刊或学报共有8 种。3)从整体看,大体集中在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学专业期刊,其中数量最多的期刊是《新闻记者》共有14 回合,其他地方主办的新闻学期刊发表的文章也较多;中央级和在北京编辑出版的新闻学期刊发表的文章也非常多,比较突出的是《新闻战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 四大学院派期刊的文章发表相对比较均衡,《新闻大学》、《国际新闻

《传播学对中国的影响》

传播学对中国的影响 姓名:柴宇学号:N20814022 摘要:经过一个学期的传播学课程学习,我对传播学有了大致的了解。本文主要从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其中的部分代表理论着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自己的见解。关键词:知识沟;本土化,亚洲中心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传播学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此外,传播学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边缘科学,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但是,传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论,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和立足点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 它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为主。 研究传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其它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增养互相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告消息,怎样接受新闻与智据,怎样受教于人,怎样消遣与娱人。首先了解人于人怎样建立关系。 “知识沟”假想 知识沟理论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信息社会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和解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播事业飞速发展,报刊、广播、电视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在接触大众传媒方面,城乡和地区之间的信息差距大大缩小。 但是,在新传播媒介领域(例如电脑、网络、移动电话),城市和农村、沿海和内地、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则很明显。这不能不引起重视。 另一方面,在媒介使用能力方面,社会各阶层或群体之间的差距也正在出现并呈扩大的趋势。不少调查表明,中国电脑和网络的用户主要集中于男性、青少年、高收入、高学历阶层中,而女性、中老年、低收入、低学历者对电脑的利用则很少;在拥有电脑的家庭中,许多人还只是作为“电子游戏机”来使用,而未能较全面地发挥它们的信息处理功能。 针对以上现象,中国的传播学在致力于两个方面的研究:1、新闻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 2、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的研究。 1、普及研究主要从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物质手段——信息接收和处理设备的普及过程调查人手,来分析社会各阶层间的信息沟乃至知识沟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2、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教育事业和信息落后的地区。以便找到更好的对策来缩小知识鸿沟。 亚洲传播学的现状还有未来的发展趋势 可以说在传播学的发展中,西方话语和研究范式取得了“普遍性”的地位和权力,它规定和控制着传播学研究的方法、理论体系以及思维和表达方式。然而,普遍性并不意味着普适性,这种普遍性是在于“特殊性”的斗争中不断取得“真理性”地位的,它不能否定,更

发展传播学简介

发展传播学简介 (本文取自一位考北大的同学的读书笔记) 发展传播学是施拉姆在60年代时开始提出来并进行研究的。那个年代,亚非拉各洲的“独立运动”不断,但新生国家如何发展却是个严峻的问题。传播学的鼻祖施拉姆敏锐地嗅察到这片新的广阔天地,并借此使传播学真正走出了美国,走向了世界,尤其是走向了大片百废待兴的土地。发展传播学按理说如今有点过时了。但其实南北差距正在被因特网不断拉大,理论虽陈旧,但这个命题却潜力无限。 发展传播学 一、产生背景:国家发展和现代化 发展传播学研究的是国家发展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战后,国家发展成为许多获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中心事务。它们试图利用多种手段来促进国家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就是其中一种。 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视野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现代化理论基础 上的。概括起来,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和价值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这种转变的根本动力产生于人类在科学革命推动下所获得的空前增 长的知识。在发展中国家开始现代化的早期阶段,人们普遍认同这一模式:国家发展等于现代化、现代化等于经济增长。而历史证明,将现代化狭隘地理解为经济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倾向于重新定义现代化。发展传播学研究的中心议题是:大众传媒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基本观点 (一)丹尼斯?麦奎尔:媒介的社会责任优先于媒介的权利和自由。

1、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2、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 3、支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二)威廉?哈森:具体化5个方面 1、所有大众传播工具都应由政府进行调动,完成支援国家建设这一伟大任务; 2、媒体因此应该支持政府,而不应对它挑战。因此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 3、信息(或真相)因此成为国家财产,它是一种稀有的国有资源,必须被用来为进一步深化国家目标服务。 4、一个暗含、并不经常被表述的观点是:当大多数实行发展理念的国家仍不得不面对包括疾病、文盲以及种族在内的种种问题时,个人言论自由及其他公民权在这些问题面前显得似乎有点不着边际(批评者认为这种理念为旧式极权主义提供适时的理论基础)。 5、这种提倡媒体应接受指导的理念进一步表明,在控制外国记者进出国境,以及穿越国境的新闻流动进行控制方面,每个国家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三、具体理论和人物 (一)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1964) 1、大众传媒传播信息能有效促进国家发展的观点,强调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有效的信息传播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可以加速社会变革的进程,也可以减缓变革中的困难和痛苦。”

传播学兴起的原因

一传播学兴起的原因: 人类传播历史源远流长,对于传播的研究也一直持续着。但真正作为一门学科,还是在20世纪以后的事。传播学研究者在论及传播学的源流时,一直沿用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的观点:传播学始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将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作为四大奠基人。 传播学之所以在这个时代产生具有如下的时代背景 1、政治方面:政治家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主张、树立形象、争取竞选支持。两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进行了相关的传播实践活动和深化研究也直接催化了传播学在美国的诞生。 2、经济方面:美国是二战前后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自由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生产扩大,市场拓展与营销行为增加,广告、调查公司大量产生,企业普遍较关注营销环节中的传播问题,支持传播研究。大众传播业在战后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竞争的压力迫使传播者思考并完善传播技巧、传播效果与受众等问题。 3、社会方面:美国的社会生活与大众传播关系日益密切,媒介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大批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关注并研究传播; 4、学科及人才基础:传统学科的发展为传播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为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传播学在美国的诞生提供了学科背景。二战期间由于纳粹的迫害,大陆专家学者涌入美国,为传播学的产生提供了人才基础。 5、总之,兴起于美国有它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学科背景,而研究实践才是传播学兴起的根本。 自我开始学传播学这个学科以来,已经度过了即将五年的时间。自我知道这个学科,几乎已经是七年时间。这些年的时间里,很多人都曾经问我“传播学是学什么的?”,也有很多家长、朋友以为我是学“船舶学”。至今仍然还有一些人不相信,传播学能够自然构成一门学问。这是因为,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传播这件事在我们看来太自然。它依靠我们身上的嘴和耳朵等感官即可完成。即使过去了百万年,也只不过增加了几种简单的载体。动动嘴皮子,人人都会做。最多再写写字,这有什么需要学的呢? 大众媒介的出现,把这个局面打破了。一门学科的出现,一般既意味着,这个学科所研究的领域拥有了人类以前意想不到的价值,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一方面又意味着,这个学科所代表的现象已经超出了直觉的范畴,需要引入复杂的理性工具去研究。 所以,价值、影响、工具就是一个学科兴起的三个重要因素。然而我们还需要补充第四个因素,那就是社会。 跟很多同学想象的不同,学科尤其是人文社科,并不是中立的,而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什么?”“不研究什么?”这样的问题,直接限定了一个学科的结构。因此,美国研究,带有典型的经验色彩和商业气息,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思考题,不妨想想,如果传播学在中国或者在苏联创立,会是什么样子呢 传播学概念

大众传播学

网络时代下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摘要:“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进入了真正的网络时代,“使用与满足理论”也得到了复兴。网络传播带来的是人类传播史上一场空前深刻的革命,它同时为“适用于满足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拓展了空间。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网络时代受众播客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将“使用与满足理论”比喻为“自助餐厅”: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都将根据自己的口味及食欲来挑选饭菜。自助餐厅里的主角是受众,媒介只是为受众服务。也就是说,“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研究媒介——受众之间的一种趋向,这一趋向的核心主张是:受众成员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有目的的,旨在满足某些个人的、经验化的需求,即人们观看电视与电影或阅读报纸与书籍等,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的使自己的某些需求得到满足。① 一、网络时代“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复兴 当家用电脑开始普及,互联网成为与传统四大媒介并列的传播媒介时,这些科技进步的成果也开始进入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复兴,也正是源于互联网的发展。 托马斯?鲁杰罗(Thomas Ruggiero)认为,“在每个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初期,使用与

满足总能提供一种最前沿的研究方法”。他提出了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提供了大量传播行为集合”的互联网的三个特性,供“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者考察: 1.交互性“极大地加强了积极地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的核心概念”,因为大众传播中的交互性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传播过程中参与者能够控制和在相互交流中改变角色的程度”,它赋予受众更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2.去一体化是“媒介使用者从一个丰富的菜单中选择的能力……和传统的大众媒介不同的是,互联网之类的新媒介具有选择性,允许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做”。 3.异步性意味着经由中介传递的信息“可以在时间上错开,电子讯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能够在不同的时间里阅读电子邮件,在各自方便的时间里达成交互。同时也意味着个体能够方便的发送、接收、储存、找回信息。一旦讯息数字化,个体对媒介的操纵性便有了无限可能,和使用传统媒介相比,个体拥有了更多的控制权”。 (二)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消解 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选择和使用的多样性与宽泛性,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传播变得无疆域性了,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新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与人们自由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限制着人们的自由。在对电视的评价上人们声称“大众是一群被动、消极、受电视蛊惑的‘文化傻帽(Cultural Dopes)’,而传媒则是统治者和阴谋家用大众宣传手段行使权力和愚弄世人的坏技术”②。尽管这样的评价有点极端,却昭示着受众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之间在媒介技术面前仅有一步之遥。 “使用与满足理论”旨在突出受众为不满足如何使用媒介,主动权应掌握在受众手上的。“网络的发明可以说是企图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人获取信息的需要,因此,它是工具性的胜利,是技术的胜利。它强调的是形式,忽略掉的是内容,它用形式‘颠覆’了内容。”③正因为如此,受众更在形式的笼罩下流连忘返,在媒介文化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全球化的平台上乐此不疲,而忽略了自身感受。“使用网络连接的电脑或信息服务,是为了消磨时间或者出于习惯,表明了电脑仪式化的使用方法,而不是选择特定内容,用于满足需要的方式。” ④可见,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而不予警惕的话,受众的主题地位就会受到一定的威胁,更不用说使用与满足的程度能有多大了。 二、“你”时代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网络被认为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传播媒介,不但集中了多种媒介形式的特征,

西方当代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回顾和展望

西方当代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回顾和展望陈卫星 当今西方,传播学日益渗透社会生活和职业领域,形成无所不在的象征权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很难追根溯源地考察传播学是一个自治的学术领域,因为它同时涉及到至少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它和科技实践,哲学思考和职业操作的关系;第二,它要对应国家政府及各种社会生产、服务机构的需求;第三,它要伴随文化实践,社会心理和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变化。 传播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科学领域的划分,形成当代社会科学中最令人眼花缭乱的学术嫁接现象。传播学之所以成为一种新思想方法,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和工业化社会的社会行动有紧密联系,包括管理策略、职业技巧、消费行为、文化的媒介化和知识传递等。第二,它打破了传统的知识和学科分类,能够把来自其它不同理论领域中的理论问题都统摄起来。如美国学者I.华勒斯坦所指出,传播学的问世是二次大战以后传统社会科学的分界线日益模糊的结果。 从历史上来说,第一个传播技术是修辞学,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和中国的韩非子都是这方面的先驱。但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传播学是从本世纪开始的,它的基础学术流派是在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形成的。这就是注重工具理性的控制论模式,以社会经验为内容的经验-功能主义流派和阐释传播符号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论。这三大基础流派,形成传播学学术自治的理论基础。七十年代以后的各种新学术思潮在学术方法上扩展和深化了传播学的研究内涵和外延。 传播学的三个基础流派 控制论模式是由C.申农和W.韦弗在1949年问世的《传播的数学理论》中提出,在象征化水平上和内容传递机制上表明传播同时是过程和这个过程的结果。产生这种理论的背景是如何理解大众传播手段对时空的跨越所产生的多样化现象,并把真实情境的多样性引向一个典型的基础图形单元。这个图形就是发送者-通道-接受者,时空关系和形式移位得到象征性表现。通过一个目录系统和共同符码的用法,从而允许分析不同类型的传播,建立传播行动的分类。传播不是一个偶然性过程,而是涉及到信息,信息传递,编码,解码,再编码,冗余度等概念。 申农和韦弗还提出了一个从熵到信息的定理。就是说,一个系统内的熵是测定系统复杂性和无序状态的。在所有的封闭系统中,熵是不可逆地增长,通过发送信息可以取消或减少熵。一个开放的系统因为接收信息可以成为减少不肯定性和无序性。信息对接受者而言是指这个信息是新的或者是这个信息包含着许多可以量化的新成分和不可预测的成分。 控制论这个词是从希腊文Knbernhtes而来,意思是导航。作为控制论创始人,数学家N.维纳在四十年代提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设想-传播人(Homo communicants)。这首先是一个没有内在性也没有躯体的存在;传播人生存在一个没有秘密的社会中,完全为社会;他的存在是通过信息和交换信息,新的传播机器使社会变得透明。这三点在维纳的思想中不可分离。维纳认为信息是指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以测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适应程度,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适应性结果。“有效的生活,是和完全充分的信息在一起生活。”按照维纳的传播乌托邦设想,信息的透明性,因信息开放而拒绝社会排斥,信息对市场逻辑的质询这三点是传播的本质功能。

发展传播学

发展传播学 发展传播学,是施拉姆在60年代时开始提出来并进行研究的。那个年代,亚非拉各洲的“独立运动”不断,但新生国家如何发展却是个严峻的问题。传播学的鼻祖施拉姆敏锐地嗅察到这片新的广阔天地,并借此使传播学真正走出了美国,走向了世界,尤其是走向了大片百废待兴的土地。发展传播学按理说如今有点过时了。但其实南北差距正在被因特网不断拉大,理论虽陈旧,但这个命题却潜力无限。 目录 ?1学科简介 ?2发展传播 ?3三个阶段 ?4理论方向 ?5应用方向 ?6相关资讯 1学科简介 发展传播学是施拉姆在60年代时开始提出来并进行研究的。那个年代,亚非拉各洲的“独立运动”不断,但新生国家如何发展却是个严峻的问题。传播学的鼻祖施拉姆敏锐地嗅察到这片新的广阔天地,并借此使传播学真正走出了美国,走向了世界,尤其是走向了大片百废待兴的土地。发展传播学按理说如今有点过时了。但其实南北差距正在被因特网不断拉大,理论虽陈旧,但这个命题却潜力无限。 2发展传播 一、产生背景:国家发展和现代化 发展传播学研究的是国家发展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战后,国家发展成为许多获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中心事务。它们试图利用多种手段来促进国家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就是其中一种。 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视野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现代化理论基础上的。概括起来,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和价值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这种转变的根本动力产生于人类在科学革命推动下所获得的空前增长的知识。在发展中国家开始现代化的早期阶段,人们普遍认同这一模式:国家发展等于现代化、

现代化等于经济增长。而历史证明,将现代化狭隘地理解为经济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倾向于重新定义现代化。发展传播学研究的中心议题是:大众传媒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基本观点 (一)丹尼斯麦奎尔:媒介的社会责任优先于媒介的权利和自由。 1、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2、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 3、支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二)威廉哈森:具体化5个方面 1、所有大众传播工具都应由政府进行调动,完成支援国家建设这一伟大任务; 2、媒体因此应该支持政府,而不应对它挑战。因此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 3、信息(或真相)因此成为国家财产,它是一种稀有的国有资源,必须被用来为进一步深化国家目标服务。 4、一个暗含、并不经常被表述的观点是:当大多数实行发展理念的国家仍不得不面对包括疾病、文盲以及种族在内的种种问题时,个人言论自由及其他公民权在这些问题面前显得似乎有点不着边际(批评者认为这种理念为旧式极权主义提供适时的理论基础)。 5、这种提倡媒体应接受指导的理念进一步表明,在控制外国记者进出国境,以及穿越国境的新闻流动进行控制方面,每个国家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三、具体理论和人物 (一)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1964) 1、大众传媒传播信息能有效促进国家发展的观点,强调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有效的信息传播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可以加速社会变革的进程,也可以减缓变革中的困难和痛苦。”

传播效果地两种研究方法

传播效果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传播效果既是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又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目的,为了实现传播效果,从20世纪30年代起,传播学研究者和传播学家们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或者在一个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的传播效果理论。 人类传播是有目的的,无论是人传播、人际传播,还是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传播,人们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的。从人类传播的总体来分析,其传播活动,要么是为了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要么是为了实现社会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和沟通,要么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句话,人类都是为实现其已确定的目标和目的而开展传播活动的。从这一人类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传播效果,并不是传播学形成以后才开始的,它是先于传播学形成的。可见,传播效果问题是人类传播活动过程中研究的一个永恒性的课题。这就是说,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和人类传播活动,人类就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关心着传播效果问题。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一方面是人们对信息的认知度不高,真正会使用信息、把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的人很少。正因为这样,人们对传播效果仅仅停留在关心的层面,并没有真正地去研究传播效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上个世纪初以来,人们交往的形式,特别是围不断发展和扩大,人们对传播效果的研究也就提到了议事日程。随着传播学理论体系的逐渐形成,传播效果研究已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主线和出发点。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曾创造了许多保护自己利益的理论。同样,仅人类活动中的传播活动,人们为了实现其传播目的,也创造了许多理论。仅从传播效果实现的角度来讲,人们创造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子弹论”(或称魔弹论、皮下注射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知沟”理论……由于这些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特别是应用传播学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传播效果在传播学体系中占据这样重要的地位,它要求传播效果研究者在深化传播效果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必须深化对传播效果研究方法的研究,以保证传播效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一、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一)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虽然是传播学研究的重点,但是直到现在,传播学界对于传播效果概念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从对传播效果的认识过程来看,对传播效果的解释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传播效果是检测传播者、传播容、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功能和状况的一种量化

传播学三大学派

(一)代表人物:拉斯韦尔 拉扎斯菲尔德 霍夫兰 莱文(旧译勒温、卢因)美籍德国心理学家 施拉姆 (二)经验—功能学派的特点 1.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 2.功能取向的学术立场 (三)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来源:信息论 (一)代表人物:1.英尼斯 2.麦克卢汉 3.梅罗维茨 4.莱文森 5.詹姆斯·凯瑞 (二)控制论思想在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 (三)系统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01-1972)提出的。 (四)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观点: 循着由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启发的传播思想,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研究领域。它从传播媒介技术形态的角度研究传播现象,被研究者称为“技术主义范式”。 1.英尼斯(1894-1952)相关媒介理论的代表性着作《帝国与传播》(1950)、《传播的偏向》(1951) 英尼斯认为传播媒介具有时空偏向性。 2.麦克卢汉(1911-1980),加拿大学者,英尼斯的学生。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因在《理解媒介》等着作里提出一系列与众不同的观点而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他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3.梅罗维茨(1953-),美国传播学者。代表作:《消失的地域》(1985)。通过研究电视这种媒介形态,论证了媒介本身如何成为一种环境。 4.莱文森(1947-),被称为“媒介哲学家”,美国学者。代表作:《软边缘》(1997)。其观点多少使传播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走向折衷。他认为“人类发明的所有信息技术,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和我们人类基本要素的语言中心相提并论,除非它是对语言的超越和通过某种方式所进行的替代。但是,这些技术还是在有限的层次上对我们的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詹姆斯·凯瑞(1934-2006),美国文化学家和新闻教育家。他关于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

传播学在中国20年

传播学在中国20年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传播学在中国20年的发展轨迹以及在这轨迹上的几个亮点,并对传播学未来走向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传播学发展轨迹亮点未来走向 传播现象在中国古已有之,而正式作为一门学问的“传播学”(The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则完全是从国外引起的“舶来品”,其最早的引起可以追溯到50年代①,但当时的影响极为有限。如果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初具规模的译介算起,传播学在中国也只有区区20年的历史。 但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20年。这是中国思想解放、经济转轨的20年。正是在这样的年代背景之下,传播学在中国获得了生长的土壤和空间,完成了从起步到腾飞的发展阶段。 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 放眼看世界——引进与起步 关于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引入问题,一般可分为两次。一次是50年代的早期引入,这方而的代表人物当属郑北渭、张隆栋、王中等教授,他们在教学及研究中都曾有过运用传播学相关知识的先例,复旦新闻系的一个没有刊号的杂志《世界新闻译丛》也曾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传播学②。可惜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这种引鉴刚刚露头便无疾而终,很快就中断了。再次的引入已是20多年以后的事情。70年代末,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的一本内部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 上介绍了传播学的一些情况;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写的《传播学(简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此为开端,一批西方传播学著作也相继在大陆出版发行,如《报刊的四种理论》(1980年)、《传播学概论》(1984 年)、《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1985年)、《传播概论:传媒、信息与人》(1985年)等。后来许多学者将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这一举措视作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的真正起步。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这一时期,百废待兴的中国开始敞开胸怀,放眼看世界。

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参考文献: ?1、《传播学与符号学散论》陈道德,《湖北大学学报》1997(2) ?2、《传播学的"前结构"——符号活动的社会根源和基础》周军,《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1 ?3、《符号学的历史》D.S.克拉克; 孙伟平《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1) ?4、《符号学视域中的身势语》李凤琴《外语学刊》2005(2) ?5、《符号与意义——巴特符号学与现代语言学的比较研究》吴晓峰《学术研究》2004(3) ?6、《传播与符号:罗兰·巴尔特思想述略》李彬《国际新闻界》2000(3)?7、《从符号学原理解读广告》彭璐《装饰》2004(11) ?8、《符号学在平面图形设计中的应用》陈大磊《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5(6) ?9、《符号学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陈武《装饰》2006(4)?10、《从<实话实说>看非语言因素在谈话节目中的重要性》柳红?11、《人类传播理论》《符号和语言理论》(第四章)《话语理论》(第五章) ?传播本质上为信息的流通,那么信息是怎么流通的呢? ?这就涉及到传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符号,因为信息正是凭借符号才能流通。事实上,信息首先就表现为符号,或者说一种信息的外在形式就是某种符号。世界上没有离开符号而单独存在的信息,正如没有不包含信息的符号。 ?符号总是负载着某种信息,信息总是表现为某种符号。 ?符号是信息传播的最重要的工具。 ?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

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 ?在现代社会中,符号是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需要。 ?李特·约翰:符号及语言理论是传播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一般都认为符号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人类传播理论》P68) ?“有关语言和符号的研究是传播理论的核心,对于传播学研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类传播理论》P85) 第一节符号 一、符号的定义 (一)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姿态、表情等。 ?《韦氏大字典》:一种代表思想的通用的记号或标志。?《辞海》:信息的携带者。 ?《现代汉语词典》:记号;标记;佩带在身上表明职别身份等的标志。 ?从人类传播活动的角度来考察符号: ?美国的伦德伯格认为“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符号的中介而传达意义”(沙莲香,1990)。

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困境和理论创新

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困境和理论创新 【摘要】本文以我国的传播学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发现和提出传播学发展过程中的困境问题为基础,深入探讨如何实现理论创新。并以议程设置理论为例,充分说明其可能性。 【关键词】本土化;批判学派;议程设置 自1978年传播学引入中国以来,至今已经历了三十多个年头。相较于其他的学科发展,传播学在我国仍然是一门新兴学科。 这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传播学架构基本建立起来,且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但传播学在我国发展至今,仍有许多问题,使得其发展一直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之中。 一、我国传播学发展现状 (一)传播学教育的高校规模快速膨胀 自从1998年新闻传播学上升为国家一级学科来,国内传播学教育的高校规模快速膨胀。本科专业教育点从1999年的124个增长到2013年1080个。且学科设置更为科学合理,1998年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四个基本专业和传播学、媒体创意两个目录外专业,到2012年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五个基本专业以及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两个特设专

业,看出专业设计更加贴近实用需求。 (二)发表论文数量逐年增长 据统计,传播学论文发表数量逐年上升,2012年的数量相当于1998年的3倍之多。 (三)网络传播仍然受捧,研究体现一定深度 近年来,网络传播一直是人们话题,微博、微信的研究也一直不曾间断,研究深度逐渐展现出来,不在单单停留在概念解读、基本特性等基础层面的讨论上,而是形成了几个研究范畴,例如:微博舆论微博与灾难预警及处理研究政务微博方面,而这正是社会现实在学术研究中的折射。 二、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困境 (一)难以实现的本土化 传播学的“本土化”一直是热门话题。自1978年的中国第一次传播研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研究中心的创立人兼中心主任余也鲁教授在演讲中提到:“我们除了可以在中国的泥土上学习与实验这些(西方传播)理论外,以中国人的智慧,应该可以从中国的历史中找寻到许多传播学的理论与实际,用来充实“光大今天传学的领域”。传播学的本土化,或者传播学的中国化,一直是研究的热门命题。 虽然传播学本土化这个话题已经翻来覆去的谈了近三十余年,然而,如今就传播学本土化成果看来,停留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传播学是一门旨在研究人类如何创制交换和解读信息的社会科学,因此,传播学研究需要将科学与人文研究结合起来。——史蒂芬小约翰 第一章理论与研究范式 一理论与范式 理论:理论就是为了解释某个现象,按照一定的规范所抽象出来的概念体系,一个理论包含如下几个特征: 1 理论的目标是对某个现象做出解释。 2 理论是一个概念体系。理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概念,二是概念之间的联系。 比概念更高一层的是命题,命题是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判断。假说是提出来供人们思考的命题,有关真假的判定要到这种思考完成后才能做出。 3 理论的建立必须遵循规范的程序 如何评估理论: 1 一个理论要说明自己的适用范围。 2 理论内部必须逻辑一致,不能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 3 理论要具有启发性 4 理论要经受的住时间的检验 对客观经验主义范式看来说: 1 要对所收集的复杂数据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 2 最好能对实践进行预测 3 要简洁奥卡姆剃刀法则:去掉那些可有可无去不难以证明的假说 4 要可证伪 可证伪性:哲学家波普尔提出的原则,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是能够被证明是错误的,否则这个理论不具有科学性,也就是说一个理论必须明确地规定出现什么结果时,假设会被证明是错误的;出现什么结果时,假设会被证明是正确的。 5 具有实用性 对诠释经验主义和批判理论来说: 1 要对人和社会做出新的解释 2 对研究者的价值做出说明 3 具有美学上的吸引力 4 可以获得学术共同体的认可 5 有利于促进社会变革 范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的概念,来研究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库恩把不同的学者之间所持有的不可通约的研究范例称为范式。范式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公认并共享的思维方式。范式的特点表现在三方面: 1 它是指导一个学术群体中大部分成员的范例和前提假设 2 范式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公认并共享的世界观,围绕着某个范式会形成“无形的学院” 3 不同的学术共同体之间的范式是不可通约的,他们相互矛盾,针锋相对。

传播学在中国的引进、发展与创新

传播学在中国引进、发展与创新 ——以中国大陆出版的传播学专著、译著为据 张健康 摘要本文以《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要目》为依据论述传播学在中国的纵向发展的介绍引进、探索发展、评价创新的三个阶段,对传播学专著核心作者的功绩进行了总结。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定性思考,提出中国传播学的倾向性、学理性等优点,而存在视野狭窄、过多的重复性与较强的依赖性、重定性轻定量的缺憾,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中国传播学发展的本土化、分支化、定量化、融合化的趋势。 关键词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 作者简介:张健康,男,1973年生,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系讲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省传播学会副秘书长(杭州 310015) 专著、译著是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表述,是一个学科研究领域中取得进展和成就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变化发展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学科研究的进展情况,所以本文拟以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辑录的《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要目》①为依据,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定性的思考,论述传播学在中国的纵向的发展情况,从历史过程和现存态势中揭示中国传播学的研究优点和不足,并尝试提出中国传播学研究发展的趋势。 中国传播学的研究是在清除十年文革对新闻传播学的极“左”思想影响的干扰和破坏的背景下开始的,并在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传播学理论进行理性的考察和审视中显示出其前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大陆最早的译著——《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于1981年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然后是到了1983年,这一年有两本传播书籍——《传播学(简介)》和《传播媒介的垄断》出版。其中《传播学(简介)》是这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论文集,而《传播媒介的垄断》是由林珊等译的美国的传播学著作。这两本传播学著作的出版可以说是对1982年春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的访华、1982年冬我国大陆第一次传播学会议召开的积极回应。到1986年为止,传播学著作的出版数量还是很有限的,且多为译著。这段时间有两本重要的译著要提:一本是陈亮等人翻译的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的代表作《传播学概论》(1984),另一本是陈韵昭翻译的赛弗林、坦卡德侧重工具性、方法性的专著《传播学的起源、研究和应用》(1985)。这两本译著看来虽然不无值得推敲之处,但作为大陆出版的第一批传播学权威译著,无论当时还是现在其影响都是无与伦比的。1986年,全国第二次传播学研讨会提出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的目标,标志着我国传播学真正从介绍走向尝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中国大陆的传播学者,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西方传播学理论进行汇集梳理、分析研究,出版了中国大陆第一批传播学专著。1986年居延安编写的《信息·沟通·传播》出版,此书内容几乎涵盖了传播学大部分研究命题,是一本很好的普及性传播学读物。1988年,中国大陆第一部系统性和理论性很强的传播学专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由邵培仁、戴元光、龚炜合著出版。此书系统地阐述了传播学基本理论,内容涉及传播学产生与确立、传播原理、传播结构与模式、传播者、受传者、信息、符号、传播技巧、媒介理论、效果理论、研究方法等西方传播学的几乎全部理论问题,资料丰富翔实,“填补了国内传播学著作和教材空白”,产生深远的影响。相对于以往的以译为主,《传播学原理与应用》一书虽然现在回过头去看在某些地方略显稚嫩,但却十分强烈地显露出大陆传播学研究的先驱们的深邃的思索的灵动,其创新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可以认

传播与传播学的起源发展分类研究方法

1、【信息】:香农—所谓信息,也就是在人们需要进行决策之际,影响他们可能的行为选 择制概率的物质—能量的型式。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是集合名次,包括音讯、消息、通知、情报等,是与物质、能量并列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2、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第一,他并不是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 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的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第二,即便是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人对符号意义的赋予和解读,与人的社会属性是分不开的。 3、【传播】:帕克—所谓传播,即在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个人由此得以推测他人态度 和看法的社会心理学过程。书上—所谓传播,及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将单个人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他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这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在传播过程中,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传授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授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当我们将传播理解为行为的时候,我们把社会传播看作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考察人的传播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的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解释为过程的时候,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考察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视为系统的时候,我们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这就是把社会传播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集合体”,不但考察某种具体的传播过程,而且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 4、传播学的研究对象:A、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B、施拉姆说:“我们 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么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别人和受教别人,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C、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传播过程”。总的来说,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5、传播学的起源: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 A欧洲源流:塔尔德和他的模仿理论——塔尔德,法国的社会学家,认为一切社会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纯粹的发明是极少的,大量行为是模仿。模仿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和传播发生的,既然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那么传播也是最基本的互动渠道。另外,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做了详细分析,对舆论主体作了严格界定,提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在理性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齐美尔和他的网络理论——齐美尔,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形成社会学创始人。齐美尔认为社会学就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最早提出了传播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要解释人的行为,最根本的是要搞清个人在这个传播链中的位臵,也就是与谁有这信息传播的关系,齐美尔将这个传播网络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