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消毒灭菌知识培训内容

消毒灭菌知识培训内容

消毒灭菌知识培训内容

消毒灭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卫生工作,它可以有效地杀灭病菌和病毒,防止疾病的传播。在医疗、食品加工、酒店、公共场所等领域,消毒灭菌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消毒灭菌知识培训的内容:

1. 消毒灭菌的定义和意义:介绍消毒灭菌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消毒灭菌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

2.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介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它们的传播途径,帮助人们了解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3. 消毒灭菌的方法和原理:介绍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以及它们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4. 消毒灭菌剂的选择和使用:介绍常见的消毒灭菌剂,包括氯化物、过氧化氢、醋酸等,以及它们的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 消毒灭菌操作规范:介绍消毒灭菌操作的规范,包括消毒灭菌前的准备工作、消毒灭菌的具体操作步骤、消毒灭菌后的清洁工作等。

6. 消毒灭菌质量控制:介绍消毒灭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包括消毒灭菌效果的检测方法、消毒灭菌设备的维护保养等。

7. 消毒灭菌安全注意事项:介绍消毒灭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包括消毒灭菌剂的储存和使用、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等。

以上是消毒灭菌知识培训的主要内容,通过培训,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消毒灭菌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消毒灭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消毒灭菌知识点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外表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到达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到达消毒要求的制剂。 3.9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 sterilant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到达灭菌要求的制剂。 3.13高度危险性物品 critical items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3.14中度危险性物品 semi-critical items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3.15低度危险性物品non-critical items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3.16灭菌水平sterilization level 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到达无菌保证水平。到达灭菌水平常用的方法包括热力灭菌、辐射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采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化学灭菌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院感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减少微生物。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和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经灭菌处理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一、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之一。医院工作人员要提高认识,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 1、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医护人员上班期间穿戴工作衣帽。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或进行无菌操作时戴口罩。 3、病房与治疗室保持整洁。 4、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运送患者的车辆应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5、患者床单、被套、枕套随脏随换。患者出院转科后,枕芯、被芯、褥芯、床垫要消毒。若被血液、体液污染时要及时更换。便器要专用,不得重复使用。

6、建立门诊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是传染病患者,应指定诊室诊治,并及时对所污染的物品及场所消毒。病房感染病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放置,特殊感染患者单独安置。 7、各种治疗、护理、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房)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治疗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处理。 8、医疗用品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用品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9、体温表、治疗碗等物品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治疗装置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10、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必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11、碘伏、酒精应密封保存,无菌敷料包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 12、垃圾及时分类处理,医疗废物放置标识,封闭运送作无害化处理,杜绝医疗废物回流市场。 13、特殊区域(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产房、供应室、等)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并有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灭菌基本知识培训

消毒灭菌基本知识培训 消毒和灭菌是防止病菌、细菌和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消毒是指使用化学物质、热力或其他物理方法杀灭或去除病菌和细菌的过程,而灭菌则是指完全杀灭或去除所有微生物体,包括病菌、细菌、真菌和病毒。 下面是消毒灭菌的基本知识: 1. 消毒和灭菌的目的:消毒和灭菌的目的是杀灭或去除病菌、细菌和病毒,以防止感染和传播疾病。 2. 消毒和灭菌方法:常见的消毒和灭菌方法包括热力消毒、化学消毒和辐射消毒。 - 热力消毒:使用高温蒸汽或热水将物品加热至一定温度,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达到杀菌的效果。常见的热力消毒方法包括煮沸、烘烤和高压蒸汽灭菌。 - 化学消毒:使用化学物质杀灭或去除病菌和细菌。常见的化学消毒剂包括酒精、漂白粉、过氧化物和氯化物等。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遵循正确的浓度和使用方法,注意安全操作。 - 辐射消毒:使用紫外线或离子辐射杀灭病菌和细菌。紫外线消毒主要适用于空气和表面消毒,离子辐射主要适用于消毒物品。 3. 消毒灭菌对象:消毒和灭菌对象包括工作场所、医疗设备、

消毒剂、食品、饮水、空气等。 - 工作场所:包括办公室、实验室、工厂等。对办公桌、座椅、门把手、键盘等常接触的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可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 医疗设备:包括手术刀、注射器、医疗器械等。医疗设备在 使用前应进行消毒灭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 食品和饮水:食品和饮水的消毒主要是为了杀死潜在的致病菌,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疾病。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煮沸、漂白粉浸泡和紫外线处理等。 - 空气消毒: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或空气传 播途径传播疾病。对于需要高度消毒的场所,如手术室和养殖场等,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灭菌。 4. 消毒灭菌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消毒灭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 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和正确的操作方 法进行消毒,避免人员感染和误伤。 -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消毒设备和工具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 其正常工作。

消毒知识培训内容

消毒知识指南 第一部分:消毒剂 含氯消毒粉 原药浓度:每小袋10克。 预防性消毒:使用浓度1‰,每40斤水中含20克含氯消毒粉。 配制方法:根据消毒面积1平方米使用100ml配制后的消毒液,根据自己所需消毒的面积,先将消毒粉备好,在将1份消毒药加入1次消毒使用的水后放入带盖桶中溶解,然后进行使用。 使用方法:日常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喷消毒液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含氯消毒粉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然后通风至无气味才能进入,防止呼吸道损伤或过敏。使用过氧乙酸消毒需作用10-15分钟,达到作用时间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通风至无气味才能进入。公共场所每两周两种消毒剂交替使用。 注意事项:消毒剂的保管 配制消毒剂时应戴手套、口罩,避免腐蚀皮肤;不得口服;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作用;现用现配;使用带盖塑料或玻璃容器配制、盛放;禁止与碱或有机物接触,防止发生反应爆炸。 84消毒液 一、性质 84消毒液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是一种有效氯含量5.5~6.5%的高效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学校等的卫生消毒。 消毒方法:浸泡、擦拭、喷洒、拖洗消毒。 二、使用注意事项 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1:500和1:200,浸泡物品的时间为10到30分钟。被消毒物品应该全部浸没在水中,消毒以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和铁制物品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 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5、84消毒液的有效期一般为1年,放置太久其有效氯含量下降而影响消毒效果。

消毒灭菌知识培训

消毒灭菌知识培训 《消毒灭菌知识培训》 近年来,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得消毒灭菌知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提高大家对消毒灭菌的理解和重视程度,我们组织了一场题为《消毒灭菌知识培训》的活动。 培训活动首先从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进行介绍。消毒灭菌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去除或杀灭微生物,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和活性,从而预防疾病的传播和传染。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正确掌握消毒灭菌技术和选择适当的消毒用品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详细讲解了消毒灭菌的常用方法。包括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消毒法等。物理消毒法主要通过热、辐射和过滤等方法来杀灭微生物;化学消毒法则常用消毒剂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蛋白质等结构;生物消毒法则利用活体微生物来杀灭病原菌。了解这些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有助于正确进行消毒操作。 我们还强调了消毒灭菌的重要性。餐饮、医疗、教育等场所是细菌繁殖的高发地,消毒灭菌工作直接关系到大家的健康安全。只有通过规范的消毒灭菌工作,才能有效防止病原菌的传播,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我们还针对不同场所的消毒要求进行了培训。餐饮行业应加强食品加工设备和用具的清洁和消毒;医疗卫生机构则需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消毒剂;学校和幼儿园则应重点关注儿童常接触的区域和物品等。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强调了针对不同环境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消毒灭菌措施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消毒常识。如正确使用消毒剂、注意消毒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保持良好的通风等。这些细节问题的注意和谨慎,能够更好地保障消毒灭菌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本次《消毒灭菌知识培训》的学习,大家对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性和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中的细节和行动,用科学的消毒灭菌工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消毒常识培训材料

微生物控制常用方法 一、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 1.1、外界环境条件适宜:M生长旺盛,代谢作用加强 1.2、外界环境条件不太适宜:代谢作用受限制 1.3、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宜:达微生物难以忍受的程度时,生命活动受限制,可能引起死亡、变异 二、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为抑制、消除微生物的有害作用,常采取的措施) 2.1、防腐: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例: 2.2、消毒:杀灭物体上病源微生物的方法,使其达到无公害的要求,并非杀死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胞。 2. 3、灭菌:杀灭物体上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病源性和非病源性微生物的方法 2.4、无菌:不含活菌的意思。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的操作方法,称为无菌操作或无菌技术。进行微生物实验、外科手术及医疗技术操作等过程,均需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灭菌剂和消毒剂在杀菌效果上是有严格区别的。消毒剂是指能杀死微生物的消毒剂药剂,并非一定要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而灭菌剂是指那些能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能100%杀死细菌芽胞的高效消毒剂。 三、常规的消毒方法 物理法、化学法、机械法。 3.1物理消毒法 主要有热消毒法、紫外消毒法、电离消毒法、微波法、过滤法等。最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是热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法。 3.1.1热力灭菌法热力消毒法主要是利用高温杀死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有蒸汽消毒和热水消毒两种。优点是效果好、无残留,缺点是只能用于耐热物品的消毒,使用成本高,会导致被使用物品或所在环境的温度升高,目前逐渐被冷消毒所取代。主要应用于食品、食品加工、医院、制药等行业的管道、器具、设备等的消毒。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大类.在同一温度下,后者效者大,这是因为 ●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 ●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出的潜热,可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 干热一般是指焚烧、烧灼、干烤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蒸发的物品,如瓷器等。 湿热灭菌法主要有煮沸法、巴氏消毒法、间歇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3.1.2紫外线杀菌法(UV) 原理:紫外线波长在200-300nm,具有杀菌作用,以265-266杀菌力强。当微生物穿过此波长的紫外线时,光线会穿透有机体的细胞核,破坏其DNA的分子键,这种破坏或断裂使其微生物无法繁殖。一旦缺乏繁殖能力,有机体片刻内就会死去而无法繁殖后代。空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会产生臭氧,臭氧是强氧化剂,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优点:使用方便 缺点:紫外线穿透性差、光照强度随距离加长而降低。对不同微生物的杀灭剂量不同以及对人体暴露部位具有伤害性等。距照射物<1.2m为宜。 应用:主要应用于无菌室,医院,更衣室空气、水和不耐热物品物品表面的预防性消毒等。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一定要注意光源的高度、强度、保证人体健康。 注意事项:上班时间不能打开紫外灯,因为长期打开紫外灯,直射的紫外线易伤害人的眼睛,灼伤皮肤。环境中臭氧浓度过高会引起人头痛、胸闷、晕眩等) 3.1.3电离辐射法 电离辐射消毒是指利用r射线电子辐射能穿透物品,杀死其中的微生物所进行的低温灭菌方法,因为该消毒方法不升高被照射物品的温度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而称之为“冷”灭菌。电子辐射能穿爱被辐射物品,不受物品包装、形态的限制,因此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清洁消毒灭菌培训课件

清洁消毒灭菌培训课件 清洁消毒灭菌培训课件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卫生的关注日益增加,清洁消毒灭菌的重要性也变得愈发突出。在各行各业,特别是医疗、食品、酒店等领域,清洁消毒灭菌是确保公共环境和个人卫生的关键步骤。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清洁消毒灭菌培训课件应运而生。 一、清洁的定义和重要性 清洁是指将物体表面的污垢、灰尘和其他有害物质去除的过程。清洁不仅可以提高环境的美观度,更重要的是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和细菌的滋生。在医疗机构、酒店和食品加工场所等地方,清洁是保证安全和卫生的基础。 二、消毒的定义和原理 消毒是指使用化学物质或物理方法杀灭或抑制病原体的过程。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从而减少感染和传播的风险。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使用消毒剂、高温蒸汽和紫外线等。 三、灭菌的定义和方法 灭菌是指彻底杀灭所有微生物的过程。在一些特殊场合,如手术室和实验室,灭菌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和化学灭菌等。 四、清洁消毒灭菌的步骤和要点 1.准备工作: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准备清洁消毒灭菌工具和材料等。 2.清洁: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物体,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和工具进行清洁。注意使用正确的清洁方法,例如擦拭、刷洗、冲洗等。

3.消毒: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方法进行消毒。注意按 照正确的浓度和时间进行处理,确保消毒效果。 4.灭菌:对于需要灭菌的物体和场所,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和设备进行处理。 注意灭菌条件的控制和监测,确保灭菌效果。 5.清洁消毒灭菌后的处理:包括清理工具和材料、彻底清洁工作场所、妥善处 理废弃物等。 五、清洁消毒灭菌的注意事项 1.个人防护:在进行清洁消毒灭菌工作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 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2.正确使用化学物品:使用消毒剂和清洁剂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正确使用,避免误用或过量使用。 3.消毒剂的选择:根据不同的物体和场所,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进行处理。注意 消毒剂的杀菌谱和安全性。 4.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清洁消毒灭菌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 有效性。 5.培训和宣传: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灭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 技能。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清洁消毒灭菌的认识和重视。 六、结语 清洁消毒灭菌是保证公共环境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步骤。通过正确的操作和培训,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传播和细菌的滋生。清洁消毒灭菌培训课件的设计 和使用将帮助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为健康和卫生提供保障。让 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清洁、安全和健康的环境。

最新幼儿园消毒培训(通用8篇)

幼儿园消毒培训(通用8篇) 为了保证入园幼儿有一个健康的环境,可以有效地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在日常情况下保证该场所的卫生质量,卫生消毒以及规章制落实,适时进行清洁卫生和消毒措施。包括日常清洁卫生工作,定期清洁卫生工作。20XX年X月X日XX幼儿园对全体教职工开展了卫生消毒知识专项培训。 首先,从日常活动开始必须要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托幼机构传染病的流行。以保障师生健康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如晨午检、教室内物品的消毒等。 1、室内空气消毒 自然通风:开门窗,空气对流,每天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消毒剂的配制 日常物体表面消毒液浓度500mg/L,拖布浸泡消毒液浓度1000mg/L。消毒片:配制有效含氯量为500mg/L的配制比例为1片:1L水,即把1片消毒片加到1升水中,就配制成500mg/L的溶液, 1片:500ml水配制出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即是1000mg/L。 3、温馨提示 XX园长强调到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橡胶手套,消毒半小时后要用清水冲洗和擦净。含氯消毒剂不稳定,要现用现配,并盛放在有盖的容器内。注意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4、物体表面消毒 耐湿物体:如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把手、课桌椅、餐桌、床栏杆等用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之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不耐湿物体:如书本、被褥等,可采用阳光暴晒和紫外线消毒的方法。 5、玩具:可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半小时,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6、餐饮具:每次用后清洗,首选蒸汽或煮沸消毒,可用食具消毒柜。 7、毛巾:个人专用,每日清洗,首选煮沸消毒。 8、厕所:门把手、手接触的门和墙面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过的拖布拖地。

消毒知识培训

消毒知识培训 消毒知识培训消毒物品种类、消毒频次、消毒方法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 v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v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v预防性消毒:没有发现明显的传染源,但场所和物品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对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常用操作方法: l物体表面与地面:湿式清洁为主,每日1~2次; l清洁用具必须分区使用:教室、寝室与卫生间抹布、拖布分开使用与管理,杜绝“一把墩布四处拖,几块抹布到处抹”,“细菌大搬家”的清洁方式。 l清洁消毒应该有秩序、不遗漏、“Z”字形进行,一块区域用一面抹布一次擦完,不宜反复擦拭无序进行。 l卫生洁具各班专用专放并有标记。抹布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晾晒、干燥后存放;拖布清洗后应当晾晒或控干后存放。 l紫外线灯管:使用寿命约一般1000小时;安装数量>1.5W/立方米,灯管距地面<2米;消毒时要将门窗关闭严密; *保持清洁,每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以免影响辐射效果; *紫外线消毒时避免小儿进入教室,消毒后开窗通风待臭氧散尽方可入内。 各物品消毒要求: (1)对玩具、书籍、儿童个人卫生用具(卧具、被褥等)、每两周至少通风晾晒一次。(2)不能湿式擦拭、清洗的物品,可用曝晒消毒;曝晒时不得相互叠夹,曝晒时间不低于6小时。 (3)儿童活动室、卧室应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10~15分钟。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保障安全性的条件下,应采取持续开窗通风的方式。 如空气污染严重,不宜采用自然通风方法。每日应当采取其他方法对室内空气消毒2次。(4)餐桌每餐使用前消毒。可采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使用浓度为:有效氯100~250毫克每升,消毒10~30分钟),但消毒后要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擦净。 (5)水杯每日清洗消毒,用水杯喝豆浆、牛奶等易附着于杯壁的饮品后,应当及时清洗消毒。(6)反复使用的餐巾每次使用后消毒。擦手毛巾每日消毒1次。毛巾放消毒柜内消毒时应松放,以达充分消毒目的。 (7)户外大型器具、栏杆、走廊、门把手、水龙头、床围栏、楼梯扶手、椅子等儿童易触摸的物体表面每日消毒1次。坐便器每次使用后及时冲洗,接触皮肤部位及时消毒方可入内。各物品消毒要求: (1)对玩具、书籍、儿童个人卫生用具(卧具、被褥等)、每两周至少通风晾晒一次。(2)不能湿式擦拭、清洗的物品,可用曝晒消毒;曝晒时不得相互叠夹,曝晒时间不低于6小时。 (3)儿童活动室、卧室应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10~15分钟。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保障安全性的条件下,应采取持续开窗通风的方式。如空气污染严重,不宜采用自然通风方法。每日应当采取其他方法对室内空气消毒2次。 (4)餐桌每餐使用前消毒。可采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使用浓度为:有效氯100~250毫克每升,消毒10~30分钟),但消毒后要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擦净。 (5)水杯每日清洗消毒,用水杯喝豆浆、牛奶等易附着于杯壁的饮品后,应当及时清洗消毒。

消毒消杀知识培训方案(精选7篇)

消毒消杀知识培训方案 消毒消杀知识培训方案(精选7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消毒消杀知识培训方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消毒消杀知识培训方案1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学校将全面开展专题培训。有关培训方案如下: 一、培训对象: 学校全体教职工(含后勤、保卫、第三方服务公司等各类员工)、全体学生。 二、培训时间: x月xx日前。 三、培训形式 1.全员培训。面向全体教职工和全体学生,要求人人掌握防控知识、人人树立防控意识,以部门为单位,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指导本部门人员强化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学习、理解与运用。 2.重点培训。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做好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对重点岗位、重点人群、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培训。 四、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为传染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新冠肺炎基本知识、新冠肺炎日常防控操作技能及新冠肺炎应急处置等。 1.xx省教育厅学校开学前疫情防控规范培训特别节目。开学条件核验培训视频全面解读核验内容、核验要点,重点内容将通过视频展示进行讲解;开学前疫情防控规范指引特别节目以返校安全、清洁消毒、消毒剂的使用、食堂管理、应急处置5项防控重点为主题,配合

情景演示,专家访谈加以讲解,共7期。 2.专题培训微课:由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等方面的.医学专家,专门就疫情防控讲授《抗击新冠疫情共守健康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校园新冠肺炎疫情日常防控操作技能(上、下)》,各专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内容涉及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基础知识,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体系构建,“重点三环节”高校工作指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知识,校园个人、人群、场所防控知识,疫情心理健康指引等方面。 4.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问答:提供疫情防控相关材料在线或下载学习,为学校开展疫情防控和师生实施个人防护提供有效指导。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手册》由我校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组织编写,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的学校管理、在校生的管理、工作区域防护知识、个人防护知识、居家防护知识、就医流程和辟谣八部分内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科普手册》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印刷出版,聚焦公众高度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焦点和突出问题,包含13个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有关的版块,共涉及200话题,以问答的方式,向师生阐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相关知识与问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手册(学生篇)》由学生工作部(处)组织编写,内容主要包括个人防护知识、居家防护知识、返校防护知识和返校后校园防护知识等四部分。 消毒消杀知识培训方案2 一、基本情况: 本园共有492名幼儿,新入园幼儿199名,这些幼儿在入园前都参加了体检,情况一般,其中身高均值以上的占67%,体重在均值以上的占58.5%。中大班的幼儿经过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锻炼和学习,已有了一定的卫生习惯和自理能力,免疫力明显提高。 但刚入园的幼儿对幼儿园的常规一点都不熟悉,生活卫生习惯、自理能力、安全保护意识都比较差。全体教职员工,都能根据幼儿的

消毒灭菌的基本知识

消毒灭菌的基本知识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讲稿) 消毒灭菌实是采用多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使细菌的生长代谢活动受到抑制、甚至死亡。消毒灭菌在医学实践上有着重要意义: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感染扩散造成的危害;也可杀灭物品或器皿上的细菌,防止医院感染;是保证感染的病原学检验不受外来微生物污染的前提。 1.常用术语: (1)灭菌是破坏和去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和细菌芽胞的方法。如外科器械、注射器、基础培养基灭菌等。 (2)消毒是破坏物体上活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包括细菌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如用酒精溶液浸泡体温计、洁而灭液擦拭检查台等。用于消毒的化学物品称消毒剂。一般而言,消毒对象是指物体而不是机体。 (3)防腐直接使用防腐剂破坏或抑制活病原微生物方法。如外科手术前碘液擦洗皮肤、双氧水清创伤口或杀菌肥皂清洗双手等应当使用该术语。 (4)无菌防止感染病原体进入灭菌组织或物品的操作技术称无菌操作,无菌即为不存在活微生物。

2.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高热使蛋白质分子运动加快,肽链连接键断裂,蛋白变性凝固,细胞膜功能受损致胞内物质漏出,细菌内外环境平衡失调,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不同种类微生物对热的耐受力不同,有芽胞细菌对高温有强的抵抗力。热力灭菌分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两大类,相同温度下,湿热环境中菌体蛋白易凝固,穿透力比干热大,其蒸气变为液态时可释放潜热,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 1)干热灭菌法包括:①焚烧: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进行,仅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②烧灼:直接以火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接种环、针和试管口等灭菌。③干烤在干烤箱内进行,加热至150℃~180℃2~4h达到灭菌效果,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被破坏和不蒸发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瓷器,不能用于塑料、棉、纸制品。2)湿热灭菌法包括:①巴氏消毒法:是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微生物或特定微生物而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的方法。大多采用71.6℃加热15秒,用于牛乳消毒。②煮沸法:在一个大气压下,煮沸后的水温度达100℃,煮沸5min后可杀死一般细菌繁殖体。 ③流通蒸气消毒法:又称常压蒸气消毒法,常用阿诺(Arnold)流通蒸气灭菌器或蒸笼,利用1个大气压下100℃水蒸气进行消毒,10~30min 后细菌繁殖体被杀死,但对芽胞作用不大。④间歇灭菌法:采用间歇方式达到灭菌目的。将灭菌物品置于阿诺流通蒸气灭菌器内,100℃

消毒灭菌的基本知识

消毒灭菌的基本知识 越来越多人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日常灭菌消毒的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灭菌消毒的方法,欢迎阅读。 灭菌消毒的方法 高压蒸气法:应用最普遍,效果亦很可靠。高压蒸气灭菌法用于能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胶制品等。 煮沸法: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制品及橡胶类等物品。 火烧法:适用于金属器械。 药液浸泡法:适用于锐利器械、内镜和腹腔镜等不适于热力灭菌的器械。 甲醛蒸气熏蒸法: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搪瓷及各种导管。 消毒灭菌的基本知识 消毒灭菌实是采用多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使细菌的生长代谢活动受到抑制、甚至死亡。消毒灭菌在医学实践上有着重要意义: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感染扩散造成的危害;也可杀灭物品或器皿上的细菌,防止医院感染;是保证感染的病原学检验不受外来微生物污染的前提。 1.常用术语: (1)灭菌是破坏和去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和细菌芽胞的方法。如外科器械、注射器、基础培养基灭菌等。 (2)消毒是破坏物体上活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包括细菌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如用酒精溶液浸泡体温计、洁而灭液擦拭检查台等。用于消毒的化学物品称消毒剂。一般而言,消毒对象是指物体而不是机体。 (3)防腐直接使用防腐剂破坏或抑制活病原微生物方法。如外科手术前碘液擦洗皮肤、双氧水清创伤口或杀菌肥皂清洗双手等应当使用该术语。 (4)无菌防止感染病原体进入灭菌组织或物品的操作技术称无菌操

作,无菌即为不存在活微生物。 2.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高热使蛋白质分子运动加快,肽链连接键断裂,蛋白变性凝固,细胞膜功能受损致胞内物质漏出,细菌内外环境平衡失调,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不同种类微生物对热的耐受力不同,有芽胞细菌对高温有强的抵抗力。热力灭菌分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两大类,相同温度下,湿热环境中菌体蛋白易凝固,穿透力比干热大,其蒸气变为液态时可释放潜热,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 1)干热灭菌法包括:①焚烧: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进行,仅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②烧灼:直接以火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接种环、针和试管口等灭菌。③干烤在干烤箱内进行,加热至150℃~180℃2~4h达到灭菌效果,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被破坏和不蒸发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瓷器,不能用于塑料、棉、纸制品。 2)湿热灭菌法包括:①巴氏消毒法:是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微生物或特定微生物而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的方法。大多采用71.6℃加热15秒,用于牛乳消毒。②煮沸法:在一个大气压下,煮沸后的水温度达100℃,煮沸5min后可杀死一般细菌繁殖体。 ③流通蒸气消毒法:又称常压蒸气消毒法,常用阿诺(Arnold)流通蒸气灭菌器或蒸笼,利用1个大气压下100℃水蒸气进行消毒,10~30min后细菌繁殖体被杀死,但对芽胞作用不大。④间歇灭菌法:采用间歇方式达到灭菌目的。将灭菌物品置于阿诺流通蒸气灭菌器内,100℃加热15~30min,每日一次,连续三次。每次灭菌后取出物品置37℃孵育箱过夜,致残存的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通过流通蒸气灭菌器加热而被杀灭。如此反复以达到杀灭芽胞又使不耐高温的物质免受影响。常用血清凝固器对吕氏血清培养基和鲁琴培养基的灭菌属此方法。⑤高压蒸气灭菌法利用密闭的耐高压蒸气灭菌器,在蒸气不外溢的条件下,使锅内压力增高,随之蒸气温度也增高。通常在103.4kpa压力下蒸气温度达到121.3℃, 维持15~20min可杀灭所有的繁殖体和芽胞。本法适用于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如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一、手卫生 1、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指什么? 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2、什么叫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可以减少常居菌还是暂居菌? 减少暂居菌。 4、外科手消毒可以减少常居菌还是暂居菌? 清除或者杀灭暂居菌,减少常居菌 5、速干手消毒剂的特点是什么? 作用迅速,但不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6、外科手消毒剂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作用缓慢,但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7、有效的洗手设施包括哪些必备要素? 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洗手流程图。 8、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9、手卫生的5个重要时刻 二前三后: ●接触患者前 ●清洁无菌操作前 ●接触患者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接触血液体液后 10、哪些情况必须洗手不能卫生手消毒?

●入厕之后 ●手部有明显污染时 ●接触可形成孢子的微生物之后 11、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 ●先洗手,后消毒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12、对医务人员手有哪些特殊要求? ●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 13、洗手不可忽视的环节有哪些? 掌心、手背、指缝、大拇指、指关节、指尖。 14、七步洗手法是指哪七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15、如何保证卫生手消毒的效果? ●速干手消毒剂要足量,确保湿润揉搓。 ●速干手消毒剂要全覆盖,确保不留死角。 ●揉搓步骤像洗手步骤一样,确保消毒效果。 ●揉搓直至彻底干燥,确保消毒时间。 16、手卫生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卫生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外科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监测的细菌菌落总

医院消毒灭菌基础知识

医院消毒灭菌基础知识 (一)消毒隔离概念 1、医院消毒: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2、媒介物:指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污染了病原微生物的固体、气体和液体物质,也包括污染的人体体表和表浅体腔。 3、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例如医院内感染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住的病室及污染物品进行消毒。 4、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场所消毒。 5、清洁:用清洁剂洗净物品上的一切污垢。 6、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和繁殖体。 7、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杀灭物品上的一切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 8、一般污染:一般病人接触后污染的物品。 9、特殊污染:接触肝炎、结核、爱滋病等特殊病人后污染的物品。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的物品。 (二)消毒液的配制 含氯制剂: 10ml水加2片三氯消毒片配制成含有效氯10mg/L的消毒液。 10ml水加4片三氯消毒片配制成含有效氯20mg/L的消毒液。 常用的爱尔施牌消毒片,有效氯含量5mg/片 适用范围:适用于餐具、环境、水、衣物、疫源地等消毒。

使用方法:浸泡、擦拭、喷洒等方法。 配制:用量具安要求配置,所需溶液现用现配。 消毒剂的使用与配制注意事项 片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消毒。 用于消毒餐具,应即时用清水冲洗。 消毒时,若存在大量有机物时,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 (三)各类物品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1、各种物体表面的消毒 ①地面消毒 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采用湿拭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 -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 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5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 对致病性病原菌污染的表面(如:结核杆菌、肝炎病毒、HIV、 禽流感病毒等),用2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作用30分钟。 ②墙面消毒 医院墙面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墙面消毒一般为2.0m~2.5m高即可。 ③各类用品表面的消毒 室内用品(桌、椅、床头桌等)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用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一、手卫生 1、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指什么? 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2、什么叫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可以减少常居菌还是暂居菌? 减少暂居菌。 4、外科手消毒可以减少常居菌还是暂居菌? 清除或者杀灭暂居菌, 减少常居菌 5、速干手消毒剂的特点是什么? 作用迅速, 但不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6、外科手消毒剂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作用缓慢, 但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7、有效的洗手设施包括哪些必备要素? 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洗手流程图。 8、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

外科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9、手卫生的 5 个重要时刻 二前三后: ●接触患者前 ●清洁无菌操作前 ●接触患者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接触血液体液后 10、哪些情况必须洗手不能卫生手消毒? ●入厕之后 ●手部有明显污染时 ●接触可形成孢子的微生物之后 11、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 ●先洗手, 后消毒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 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12、对医务人员手有哪些特殊要求? ●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 13、洗手不可忽视的环节有哪些? 掌心、手背、指缝、大拇指、指关节、指尖。

14、七步洗手法是指哪七步? ●掌心相对, 手指并拢, 相互揉搓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 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 ●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15、如何保证卫生手消毒的效果? ●速干手消毒剂要足量, 确保湿润揉搓。 ●速干手消毒剂要全覆盖, 确保不留死角。 ●揉搓步骤像洗手步骤一样, 确保消毒效果。 ●揉搓直至彻底干燥, 确保消毒时间。 16、手卫生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卫生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 ●外科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 二、消毒、隔离、防护 1、标准预防的理念是什么?

消毒灭菌知识点

消毒灭菌知识点(总1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清洗 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清洁剂 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消毒 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消毒剂 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灭菌剂 sterilant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高度危险性物品 critical items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中度危险性物品 semi-critical items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低度危险性物品non-critical items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灭菌水平sterilization level 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无菌保证水平。达到灭菌水平常用的方法包括热力灭菌、辐射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采用环氧乙烷、过氧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