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和文化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和文化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和文化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和文化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复习提纲

第一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农业方面的知识(P74—78)

1、农业的概念: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式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农业的地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______地位

3、农业的分类:按照生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业的分布

﹤一﹥、种植业:我国种植业集中分布在_____部______区。如果考虑干湿地区的话,

这些地区多为______和______地区;如果考虑地形的话,这些地区多为_____地区(如

我国的三大平原和四川盆地)。这些地区的共同点有:地形____、土壤____、水热条件

好、历史悠久。

◆西部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水源较充足的_____、_____和______

地区。

同步练习:

1、北方旱地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

为_____,主要发展农业部门中的____业,集

中分布在我国东部的______地区(地形)。这

里也有畜牧业,主要为______畜牧业.

2、北方旱地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是

__________一线。每年12月份正是“北粮南

运”的繁忙时段,由A地运往南方的主要粮

食为______,该地的作物熟制是

___________。C地以种植______为主,作物

熟制是___________。

3、B地表示的地形区为________,主要的粮

食是______,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___。

4、A、D、E三地发展农业,A地适合发展,

D地适合发展业,E地适合发展绿

洲农业,形成这三地农业类型差异的主要气候要素是。

﹤二﹥、林业: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______。

上图中,我国的三大林区分别为① ____② ___③__________,其中我国最大的林区是____________,主要指____________和长白山地区

﹤三﹥、畜牧业:

(1)、我国的畜牧业可分为①畜牧业和

②畜牧业,两类畜牧业的分界线大致

为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我国的四大牧区:A、;B、

_________;C、__________;D、 __________

(3)、在我国的四大牧区中,跨经度最广的

是________牧区,代表畜种是____________。

盛产牦牛的是______牧区和_______牧区,盛

产细毛羊的是________牧区。

﹤四﹥、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右图是我国东部某丘陵地区,其中A为山

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

为水库。在保护环境、促使农业生产良性

循环的条件下,请合理安排农、林、牧、

渔各业的生产布局:

(1)种植业宜在________。

(2)渔业宜在________。

(3)经济林(茶、果树等)宜在________。

(4)用材林宜在________。

(5)该地森林的主要环保作用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巩固练习

(1)、下列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普遍种植小麦和玉米,且是全国三大棉区之一的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新疆南部

(2)、2.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A.太行山 B.长白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3)、下列农业生产行为符合因地制宜观点的是()

A.在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地势低洼处,挖鱼塘养鱼,鱼塘周围植桑、种甘蔗

B.在干旱草原区,开垦耕地种粮食

C.在坡度大于25度的山坡上开垦耕地

D.在西双版纳林区大面积毁林开荒

(4)、我国耕地面积较小,人均耕地不足。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A.多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 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把草地、山坡开垦为耕地 D. 围湖造田,填海造陆

(5)、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农作物分布差异的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A、土地

B、水源

C、地形

D、气候

(6)、北京市郊区农业主要种植花卉、蔬菜,发展肉、乳、蛋生产,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需求

C、农业技术装备

D、农民文化技术水平

(7)、明明的家乡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大部分地区坡度平缓,年降水量约400毫米,这个地方适宜发展()

A、渔业

B、牧业

C、种植业

D、林业

(8)、我国城乡人民食用的肉、奶、蛋主要来源于()

A、内蒙古牧区

B、青海牧区

C、新疆牧区

D、农耕区畜牧

(9)、下列哪个地区不是我国林业的主要分布区()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

(10)、“这里的烤全羊味道好极了,还有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水果特别甜,准让你垂涎欲滴。”“这里”位于()

A、新疆牧区

B、青海牧区

C、内蒙古牧区

D、青海牧区

第二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二、工业方面的知识(P82—P89)

1、工业生产的概念:直接从_______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______、________

的过程。

2、工业的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______。

3、工业发展的条件:①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的分布:

①、我国工业分布________,从整体上看,_____部地区工业分布密集,_____部地区工

业分布稀疏,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②、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集中了我国四个工业基地。(如下图)。

A、是__________工业基地,其工业中心①

是_____ ②是。

B、是__________工业基地,其工业中心③

是_______④是。

C、是__________工业基地,其工业中心⑤

是⑥是 _。

D、是_________工业基地, 其工业中心⑦。

其中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____,北方最大

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____,以轻工业为主的是____,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____(填字母)。

A、C两工业区都分布有钢铁工业,但建立的基础不同。A工业区建立钢铁工业的基础

是;C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分析沪宁杭工业基地和云贵高原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宁杭工业基地

不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贵高原地区

不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高新技术产业

1、概念:建立在新的__________________基础上的新兴产业。

2、特点:①、从业人员中______和_____人员所占比例大。

②、成本中用于______和_____的费用所占份额大。

③、产品的科技含量____,更新换代快。

④、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小,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

3、分布:①、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多依附于______,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

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②、在东部沿海地区,已初步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三、巩固练习

1、冶炼钢铁的工业生产过程属于()

A. 从自然界获取能源的过程

B.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源的过程

C.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

D.对原材料进行再加工的过程

2、下列不属于工业产品的是()

A、食盐

B、自行车

C、计算机

D、蔬菜

3、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

A、北京

B、广州

C、天津

D、上海

4、下列工业基地按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辽中南、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

B. 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

C. 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D. 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5、读下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图中两个工业基地的名称

甲: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下列字母表示的海洋名称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③、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工业城市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_

④、甲图中连接a、b两城市的铁路线是________,乙图中连接c、d两城市的铁路线

是___________。

⑤、乙图中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C为_________。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和文化 复习提纲

第三节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

一、 铁路干线

1、我国的铁路干线可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

2、铁路网分布:东部地区铁路网_____;西部地区铁路网_____。

3、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 ●⑤⑥⑦

⑧⑩11⑨●●1213

14的铁路线名称

①④⑦⑩13_______14_______

2的铁路枢纽名称。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F_____

G_____●●●●●●A B C D E

F G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看图,写出下列铁路枢纽分别位于哪些铁路线的交汇处。

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会)

成都( ______、 ______交会)

郑州( ______、 ______交会)

徐州( ______、 ______交会)

兰州( _____、 _____、 ____交会)

株洲( _____、 _____交会)

5、 我国高速铁路的情况

①、 我国最早建设的高速铁路是___________

② 、我国已建成的高速铁路主要有: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和哈大高铁

(1)京沪高铁途经三个直辖市,它们是北京市、市和上

海市

(2)京沪高铁的开通为哪两个工业基地提供了交通保障()

A.京津唐、辽中南

B.辽中南、珠江三角洲

C.京津唐、沪宁杭

D.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3)京沪高铁途经下列哪个地形区()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

(4)京沪高铁南端的上海有我国著名的宝山钢铁厂,其最主要优

势是()

A、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B、技术力量雄厚

C、交通便利和广大的消费市场

D、农业基础好

6、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①、现代交通运输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运输:运量大、价格便宜,受天气条件限制小

公路运输:方便、快捷、灵活,可以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

水路运输:价格便宜,但易受天气和水位条件限制

航空运输:速度快,但价格昂贵、运量小,易受天气限制。

管道运输:主要用于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

总结:

短途,数量不大,容易变质腐烂,宜用___________。

贵重或者急需,数量不大,而且运输距离远,宜用____________。

大宗笨重货物,运输距离远,宜用__________。

练习:下列货物需从下面起点运到终点,用什么运输方式最合适(在表中用√表示)

7、巩固练习

(1)、我国经济建设的“先行”产业是()

A.工业B.农业C.交通运输业D.旅游业

(2)、交通运输方式中,被称为“门口到门口”的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管道运输(3)、目前已经建好的沟通西藏对外联系的铁路干线是()

A.青藏铁路B.滇藏铁路C.川藏铁路D.新藏铁路(4)、下列铁路干线中是东西向的是()

A.陇海线B.宝成一成昆线C.京九线D.焦柳线(5)、下列关于水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量小、运费低B.速度快C.受自然条件限制D.投资大(6)、与公路运输相比,航空运输的优点是()

A.速度快B.投资省C.运费低D.受自然条件限制小(7)、下列铁路干线中,经过省会城市最多的是()

A.京广线B.京包线C.京沪线D.陇海线

(8)、武汉与南京是长江沿岸上的特大城市,同时还是我国的两条南北干线与长江交汇的城市,那么这两条南北干线分别是:()

A.京广线、京九线B.京广线、京沪线

C.京沪线、焦柳线D.京九线、焦柳线

(9)、图甲、乙中的铁路枢纽城市A、B分别是()

A.哈尔滨、徐州 B.沈阳、兰州

C.北京、兰州 D.天津、郑州

(10)、在图中A枢纽处相交的铁路

线是()

A.滨州线和滨绥线 B.京广线和陇海线

C.京沪线和哈大线D.京哈线和哈大线

(11)、有1000吨柑橘从长沙运往济南,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铁路运输

(12)、下列交通枢纽中,有三条以上铁路相交会的是()

A.天津

B.上海

C.洛阳

D.兰州

(13)、乘火车沿京广线自北向南经过的重要铁路枢纽有()

A.北京郑州株洲

B.北京天津徐州

C.北京郑州南昌

D.北京株洲郑州

(14)、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5)、下列哪一种货物由汽车短途运送最适宜()

A.1万吨海盐从天津到上海

B.1吨蔬菜由桂林到南宁

C.100辆汽车由长春到徐州

D.1000吨大米由武汉到上海

(16)、读下图,完成下列几个小题

A

)写出图示铁路线的名称:①______铁路②______铁路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4个城市,不但铁路交通运输便利,

还具有运输优势。

)A城市的名称是,此铁路枢纽位于京广线和

)图中所示我国城市与铁路的分布,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稀疏得

多,其主要自然影响因素是。

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一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农业及其地位: (1)农业:通过培育植物和饲养动物等方式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就是农业;农业按照生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等部门。 (2)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二、农业地区分布 1、东西部差异 (1)东西部分界线:以400mm(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等降水量线为界可分为东南部农耕区和西北部牧区。 (2)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3)东部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2、南北差异 (1)东南部以800mm(秦岭-淮河线)为界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各自的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 (2)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分布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 (3)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4)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5)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6)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农业发展的条件:①自然条件:地形、水资源、气候、土壤等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技术水平、交通运输、国家政策等 2、布局原则: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的山区---林业(保持水土)宜林则林;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耕作业,宜粮则粮;在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畜牧业,宜牧则牧;在河湖较多、水流平缓的地方---淡水渔业,宜渔则渔。城市郊区发展郊区农业(花卉、蔬菜、肉、蛋等)---市场需求;桑基鱼塘---生态农业。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二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一、工业的地位及分类: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把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称为重工业,如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等;把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称为轻工业,如食品、纺织、玩具等。 二、能源与原材料分布: (1)煤炭资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 a、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尤以山西、陕西、内蒙古最多。 b、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有“乌金三角”之称,为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其中山西最多,有“煤海”之称。 (2)石油资源: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a、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油气储量最多,有“西气东输”管道从新疆轮南到上海。 b、主要油田:大庆油田(黑)、胜利油田(鲁)、辽河油田(辽)、甘肃玉门油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 (3)铁矿资源:河北、辽宁、四川三省储量最大。 (4)能源分布特点:煤、石油等能源以北方居多,南方多水能 三、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是衡量国家基础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九大钢铁工业中心:(攀枝花、重庆、武汉、马鞍山、上海)、北京、包头、太原、鞍山。 (2)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长江沿岸地带占5个,有“钢铁走廊”之称)

最新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B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C)。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 )首创。 A.杜能 B.韦位 C.克里斯泰勒 D.廖什 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 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 D.生产地域综合体 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E科学性 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中国经济地理学 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 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12.三次产业分类法创始人是( D )。 A.克拉克 B.库茨涅兹 C.配弟 D.费希尔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中国的经济发展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管道 2.人们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3.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特点: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 4.我国高速公路密度大的地区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5.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6.我国的铁路干线分布:(“五纵三横”) 南北方向:①京沪线、②京九线、③京广——京哈线、④焦柳线、⑤宝成——成昆线 东西方向:①京包——包兰线、②陇海——兰新线、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7.铁路枢纽:郑州——陇海线和京广线交汇;徐州——陇海线和京沪线交汇。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 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部门有: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2. 我国的农业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东部和西部的农业分界线是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南方和北方的农业分布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西部畜牧业为主有我国的四大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由于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3. 我国东部的农业类型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4 .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农作物的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和小麦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特点;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5.农业生产除受地形、水源、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外,还受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市场需求量、交通条件、农业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6.我国农业生产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农业还要结合国内、国际市场的多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武汉工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武汉工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近年来,中国私募市场中人工智能企业投资频数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17年人工智能企业投资数量有352件,投资金额为754亿元。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 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生产力进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是培育安徽省经济增长新动能、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推 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变革进步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建 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 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生产力进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是培育安徽省经济增长新动能、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推 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变革进步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建 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 该机械装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7214.0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437.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87%;流动资金2776.34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16.13%。 达产年营业收入26166.00万元,总成本费用20361.29万元,税金及 附加308.34万元,利润总额5804.71万元,利税总额6913.70万元,税后

净利润4353.5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560.1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3.72%,投资利税率40.16%,投资回报率25.29%,全部投资回收期5.45年,提供就业职位505个。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论 第二章建设单位基本信息第三章项目必要性分析第四章产业研究 第五章项目规划分析 第六章选址评价 第七章项目工程设计说明第八章工艺原则 第九章环境保护可行性第十章项目安全管理 第十一章风险应对评价分析第十二章项目节能说明 第十三章实施安排方案 第十四章项目投资方案 第十五章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六章项目评价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初中八年级地理: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复习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复习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Unit 4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view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2、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和发展,掌握几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征。 3、知道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和城市。 4、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教学重点】 几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征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农业的定义和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最重要的是种植业。 列表比较各个部门的分布和特征。

(补充)注意种植业中秦岭南北农业的差异和典型的农作物。畜牧业中四大牧区的典型牲畜。这些都是考察的重点内容。 2、工业的分布和发展。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重工业和轻工业。 我国工业的分布: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 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关村,大分散,小集中。 (强调)辽中南和沪宁杭工业基地是考察的重点,要注意它的城市分布和特点及发展条件。 3、交通运输的发展和方式和选择。 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五种方式。我国最重要的是铁路。 主要铁路线的分布:南北: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东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青藏铁路 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 (强调)认真掌握这些铁路干线经常的城市和省份,还要把穿过的河流结合起来。 4、丰富多彩的文化。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第 1 课时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1、我国有哪些不同的地理区域? 2、我国可划分哪四大地理区域? 3、尝试划分不同的地理区域。 重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界限。 (二)导入新课: 寒假期间哪些同学去过别的地方,从地理的角度按照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两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其他同学总结他去的地方与自己的家乡有何不同? 通过第一个活动设计,学生的兴趣高涨,顺理成章就引入《中国地理差异》的教学,既然存在差异,自然就会划分出一个个的区域,请你回忆上学期学习过的区域划分,列出来说一说: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五带、地形区、工业区、温度带、干湿地区等的划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三)自学指导(出示投影) 请大家认真自读课本P2-3,思考下列问题,约10分钟后同桌或前后桌学生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比谁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1.请你用简短的文字描述你的家乡所在的地理区域。 (在长江中游南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鱼米之乡”的美称。) 2.读P3图5.2:说明划分区域的理由? 山区——海拔在500米以上,颜色、等高线密;——林区。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坦。——农耕区(农作物分布)。 3.读P4图5.4:说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界限。 四大区域的名称位置范围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 以北,东临黄、渤海季风区的北部,一月00C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以南,以东, 东南部临、海季风区的部,一月等温线,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 山—阿尔金山以北非季风区,西北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 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课堂活动 1.读P5图5.5:请你说出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它与四大地理区域的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劳动对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成本、劳动移动。 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结构由连接度和通达度来表述。 看图说明杜能圈形成的机制及空间配置原理。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 答: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

山东省德州市2019年中考地理 八年级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2课时 交通与文化复习习题

第2课时交通与文化复习习题 一、选择题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甲图中农作物一般一年两熟 B.乙图所示区域位于第一级阶梯上 C.青藏铁路与陇海、兰新铁路交会于兰州 D.经过济南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沪线 2.张涛在乘火车旅途中,突然听到列车员报站说:“列车前方到达郑州车站。”在郑州交会的两条主要铁路干线是(A) A.陇海线与京广线 B.陇海线与京九线 C.陇海线与京沪线 D.浙赣线与京九线 [xx·广东]读“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3~5题。 3.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 A.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B.经过大面积的冻土分布区 C.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D.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 4.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的景观是(B) A.水乡泽国,稻花飘香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一望无际,牛羊遍野D.地形崎岖,千沟万壑 5.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B) ①加强青藏地区的对外联系②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③改善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④促进各民族交往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xx·绵阳]厉害了,我的国!继“乒乓外交”“熊猫外交”之后,“高铁外交”又成为中国外交的新名片。从总理出访介绍高铁,到中国参与东南亚、英国等多国的高铁建设,“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和创造的代名词。据此完成6~7题。 6.与公路运输相比,高铁的优势在于(D) A.运价低 B.机动灵活 C.成本低 D.运速快 7.“中国高铁”能走向世界,关键在于(A) A.先进的技术 B.丰富的劳动力 C.开放的政策 D.悠久的历史 [xx·天津中考改编]《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读图回答8~9题。 8.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的地理区域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9.④地区的特色饮食是(B)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下列民居与其地理环境特征组合正确的是(D) A.西双版纳竹楼—炎热干燥 B.北方土墙平顶—降水充沛 C.南方砖墙斜顶—降水稀少 D.西北房屋墙壁厚—冬季寒冷 11.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B) A.二人转 B.信天游 C.京东大鼓 D.对山歌 二、综合题

经济地理学试卷

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 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臵的基 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 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 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

八年级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单元测试题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20131223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共60分) 1.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 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交通运输业 2.下列不是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的是() A.东北林区 B.东南林区 C.西北林区 D.西南林区 3.秦岭——淮河以南的农村生活、生产一般是() A.耕地以旱地为主,一年二到三熟 B.农作物以小麦、高粱为主 C.捕鱼捞虾、栽培菱藕、采桑养蚕 D.冬季孩子们喜欢堆雪人、打雪仗、滑冰 4.可以挖掘我国农业发展潜力的措施是() A.大力开垦荒地 B.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 C.多种植粮食作物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5.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A.努力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实行科学种田,增加粮食产量,走“科技兴农”之路 6.沪宁杭地区“金三角”地带重要的工业城市是() A.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 B.上海、南京、宁波、温州、杭州 C.重庆、成都、上海、南京、杭州 D.武汉、九江、上海、南京、杭州 7.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8.乘火车沿京广线自北向南经过的重要铁路枢纽有() A.北京郑州株洲 B.北京天津徐州 C.北京郑州南昌 D.北京株洲郑州 9.下列铁路中,属于东西方向的是()

A.京沪线、沪杭线 B.京九线、京沪线 C.京广线、兰新线 D.陇海线、兰新线 10.具有运量小,运费高,速度快的特点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11.下列哪种运输方式多用于运送石油和天然气()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12、导致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热量 C 土壤 D 水源 13、我国细毛羊主要生长在() A 青海牧区 B 内蒙古牧区 C 新疆牧区 D 西藏牧区 14、在徐州交汇的铁路干线为() A.陇海、京广 B.陇海、京九 C.陇海、京沪 D.京沪、沪昆 15、既是我国最大的海港,又是我国最大的河港是 ( ) A.天津港B.上海港C.大连港D.黄埔港 16、下列工业部门属于重工业的一组是 ( ) A.纺织、食品B.自行车、钟表C.采矿、冶金D.家用电器、服装 17、既是我国重要的甜菜生产基地,又是主要牧区的是 ( ) A.黑龙江B.吉林C.内蒙古D.青海 18、下列运输对象与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是 ( ) A.从北京到旧金山旅游—海洋运输 B.一万吨石油从胜利油田运到南京—管道运输 C.500吨钢材从鞍山运到湖北十堰市—公路运输 D.1吨鱼从上海郊县运到上海市区—航空运输 19、下列铁路干线中,属于南北干线的是 ( ) A.京沪线B.陇海—兰新线 C.京包—包兰线D.沪昆线 20、黄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位于:( ) A.江西省B.湖北省C.湖南省D安徽省 21、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是()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旅游业 22、要将50吨哈密瓜从乌鲁木齐运到广州,考虑运费因素应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23.小明从广州经北京到哈尔滨,走最近的线路,依次经过() A.京广线—京哈线B.京九线—京哈线 C.京沪线—哈大线D.京广线—哈大浅 24.京广铁路没有经过的城市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11、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 12、连接我国北京和上海的铁路干线是( ) A京沪线 B陇海线 C沪杭线 D京广线 13、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台北有一位志愿者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骨髓必须在24小时内从台北送到上海,应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 14、下列运输方式中,运价最高的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5、运输距离短、容易腐烂变质的货物多选择(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6、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特点是( ) A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 B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大 C东部密度小,西部密度小 D东部密度小,西部密度大 17、既有小麦产区,又有棉花产区的是( ) A宁夏平原 B黄淮平原 C三江平原 D洞庭湖平原 18、下列地区中,农业生产部门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9、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是( ) A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B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 200 mm年等降水量线 D 50mm年等降水量线 20、导致我国南北方耕地类型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21、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A北方干旱、半干旱的平原 B南方湿润和半湿润的沿海、沿江湿地。 C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丘陵地区 D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谷地。 22、下列粮食生产基地中以生产水稻为主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河套平原 23、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夏季雨热同期 C山地多,平原少 D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24、我国特别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这是因为( ) A土地类型多样 B自然环境地区差异大 C人均资源量少 D林地和耕地比重小 25、我国华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大豆 B小麦 C水稻 D粟 26、我国东部季风区中,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 ) A长江 B黄河 C秦岭——淮河 D南岭 27、我国可以种三季稻的地方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宁夏平原 C海南岛东部平原 D渭河平原 28、对农业生产影响最重要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 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 指向论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试题答案1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⑶城市化经历了集中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发展轨迹 ⑷形成了整体实力强大的城市网络体系和大都市带。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作业

【第一章作业题】 ●题型 ◆不定项选择题(选做) ◆填空题(选做) ◆简答题(选做) ◆判图题(必做) ◆实练题(必做) ●布置作业时间:09月19日,统一上交作业时间:09月30日晚24时。 ●交作业模式:所有同学均采用电子版,直接做到每题要求的合适位置上。最 后交作业的WORD文档标题为:某某班+第一章作业+学号+姓名+时间。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A )。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 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 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E )。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A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D) 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7.下列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ABCDE )。 A.旅游地理学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商业地理学 E.农业 地理学

8.下列关于地理比较法,说法错误的是( C )。 A.经地学比较方法按其比较内容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B.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是分析问题两个不同侧面 C.运用比较法时,要注意对象属性的不同,在相似属性的对象比较科学意义不大 D.运用比较时,要注意数据资料的统计范围、时间 9.下列属于系统的特征的有 ( ABCD )。 A.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B.子系统目标服从高层次系统的目标 C.系统的结构性表现为内部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或秩序 D.为了维持系统内部的平衡,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10.关于抽样考察与典型考察,说法错误的是 ( B )。 A.二者都是非全面的考察方式 B.抽样考察对考察对象是有意识的,典型考察对象却是任意的 C.典型考察是通过典型数据推论分析总体,抽样考察是从数量上推算总体 D.二者都可克服全面考察工作量大的缺点,轻便灵活,节约人财物 二.填空题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 2.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是介于、和的一门边缘科学。 3.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泒和泒。 4.1760年,俄国学者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学科名词,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本质及其构成,标志着经济地理学科的形成。 5.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核心问题是 6.经地学科体系包括的经济地理学和的经济地理学。前者又叫 或普通经济地理学,后者又叫经济地理学。 7.交通运输两重性表现为:既是工农业生产的,又是一个的部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