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分析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分析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分析

一、超早期康复护理的概念和优势

超早期康复护理是指在脑卒中发病后的24小时内进行的康复干预,旨在尽早地恢复患者的功能和促进神经再生。与传统的康复护理相比,超早期康复护理具有以下优势:

1. 时效性强: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在脑卒中发病后的最佳时间窗口内进行干预,最

大限度地减少神经功能的损伤,提高康复效果。

2. 个体化: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康复方案设计,

因而更符合患者的特定需求。

3. 多学科协作:超早期康复护理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包括康复医师、护士、物理

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从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康复干预。

4. 预防并发症:通过超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出现并发症,

如压疮、深静脉血栓等,保障患者的安全。

超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干预方式:

1. 运动康复: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开展适当的物理治疗、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2. 言语康复: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可能存在的言语障碍问题,开展专业的言语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言语表达能力。

4. 心理支持: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可能存在的情绪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康复心态。

5. 日常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护理,包括生活自理训练、饮食调理、睡眠管理等,全面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促进神经再生: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通过多种康复手段,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受

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提高康复效果。

2. 减少并发症:通过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减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并发症发

生率,降低康复期间的风险。

3. 提高生活质量: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帮助脑卒中偏瘫患者尽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和家属的负担。

1. 加强专业人才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超早期康复护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相关专业技能,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护理服务。

2. 完善康复设施设备:完善脑卒中康复设施设备,提高康复护理的效果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环境。

3. 强化患者教育:加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及其家属的康复心理、康复知识的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康复护理,提高康复效果。

4. 加强康复效果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康复效果评估体系,及时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为调整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未来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对超早期康复护理的推广和应用,为更多脑卒中患者带来健康福祉。

康复护理措施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措施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 量的一种综合性护理方式。脑卒中是指脑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脑组织损害的疾病,常见 的临床表现有偏瘫、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可以通过以 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功能训练 通过康复护理,可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活动能力 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以增强患者四肢力量,提高平衡能力,促进患者的独立生活 能力恢复。康复护理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并进行逐步 增加训练强度,持续进行康复训练,以达到最佳效果。 二、康复教育 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康复护理师要进行康复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相关 知识,提供必要的指导,使其能够对康复护理措施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够在日常生 活中有效地实施。康复教育内容包括脑卒中的预防知识、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药 物的正确使用等方面。 三、言语治疗 言语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中,必须重 视言语治疗。康复护理师可以通过言语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发音训练、语言组织训练、 理解训练等,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言语功能,提高日常交流能力。 四、认知康复 脑卒中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等。康复护理师可以运用认知康复技术,进行认知训练,如维持注意力的训练、记忆力的 训练、思维灵活性的训练等,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五、心理支持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还包括心理支持。脑卒中常导致患者情绪波动,甚至 出现抑郁症状。康复护理师要通过情绪抒发、心理疏导等方式,给予患者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战胜困难,增强信心,提高康复效果。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功能训练、康复教育、言语治疗、认知康复和心理支持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康

研究论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65918 临床医学论文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 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从而引起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呈现出运动障碍及感觉障碍等,出现运动障碍居多,即患者呈现偏瘫症状[1]。该病的发病率较高,通常造成患者生活上的不便,同时也为患者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患有该病的患者,医护人员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折磨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次研究过程,旨在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该病患者,将其随机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57.6±3.2)岁,其中出现脑梗死患者21例,脑出血患者为24例;观察组45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58.6±3.6)岁,其中脑梗死患者22

例,脑出血患者23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排除及纳入标准:90例参与研究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过我院CT检查确诊患有该病。选取患者过程中排除严重脑梗死、大量脑出血患者、智障及有精神病史患者[2]。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护理方法: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包括医护人员按照患者的身体疾病情况给予患者使用相应药物,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 1.3.2观察组护理方法: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健康及心理教育:患有该病的患者通常由于肢体功能的缺失和该病带来的经济负担而出现焦虑、失望、苦恼及悲观的负面情绪,应对该类患者,医护人员应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安慰患者的情绪,耐心的对患者讲解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方法,做好患者家属工作,给患者一个乐观向上的氛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这样能有利于患者的治疗。②患侧肢体按摩护理及功能锻炼:患者偏瘫的一侧肢体长时间得不到充分的活动容易导致出现肌肉萎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分析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分析 一、超早期康复护理的概念和优势 超早期康复护理是指在脑卒中发病后的24小时内进行的康复干预,旨在尽早地恢复患者的功能和促进神经再生。与传统的康复护理相比,超早期康复护理具有以下优势: 1. 时效性强: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在脑卒中发病后的最佳时间窗口内进行干预,最 大限度地减少神经功能的损伤,提高康复效果。 2. 个体化: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康复方案设计, 因而更符合患者的特定需求。 3. 多学科协作:超早期康复护理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包括康复医师、护士、物理 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从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康复干预。 4. 预防并发症:通过超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出现并发症, 如压疮、深静脉血栓等,保障患者的安全。 超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干预方式: 1. 运动康复: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开展适当的物理治疗、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2. 言语康复: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可能存在的言语障碍问题,开展专业的言语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言语表达能力。 4. 心理支持: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可能存在的情绪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康复心态。 5. 日常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护理,包括生活自理训练、饮食调理、睡眠管理等,全面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促进神经再生: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通过多种康复手段,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受 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提高康复效果。 2. 减少并发症:通过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减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并发症发 生率,降低康复期间的风险。 3. 提高生活质量: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帮助脑卒中偏瘫患者尽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和家属的负担。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活动能力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活动能力的 影响 脑梗死是指大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便是偏瘫。偏瘫是由于脑部损伤导致身体一侧肢体功能受损的症状,给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是指在疾病发生后的最初阶段即开始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来说,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减轻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1. 促进神经再生和恢复 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通过促进神经再生和恢复来帮助脑梗死偏瘫患者改善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师可以利用各种物理疗法和功能训练来刺激受损神经的再生,促进新的神经通路的建立,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肢体功能。 2.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康复护理还可以帮助脑梗死偏瘫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长期卧床和肢体功能受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压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合理的体位转换和肢体功能训练来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能够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 3. 提高患者的康复动力 脑梗死偏瘫患者往往会因为肢体功能的受损而丧失信心,对康复训练产生消极情绪,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恢复肢体功能。 脑梗死偏瘫患者往往由于肢体功能受损而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活动能力,加快康复进程。 1. 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掌握自理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这包括如何独立进行洗漱、穿衣、进食等基本生活技能的训练,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2. 开展社会参与训练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发生突发的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疾病。偏瘫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严重影响。护理干预是指护士通过针对患者的特定问题,采取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以促进患者康复的过程。本文将对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设计了一套有针对性的康复方案,并亲自指导和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通过物理疗法、功能性运动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肢体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促进患侧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行走、握持、坐立等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精神状态产生积极影响。脑卒中后常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护士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康复信念,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护士通过日常护理工作,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授患者正确的卧床、翻身、洗浴等技巧,帮助患者恢复基本的自理能力。护士还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保证患者摄入均衡的营养物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康复能力。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家庭支持起到支持的作用。护士与患者家属密切联系,向其介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方法,教育家属正确看待患者的疾病,维系家庭的和谐氛围,减轻家庭的负担。护士还可以向家属提供一些护理技巧和护理用品的建议,帮助家属更好地照顾患者。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非常重要。护士通过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生活自理指导以及家庭支持等手段,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护士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中西医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中西医康复护理研 究进展 摘要:偏瘫在生活中又被称为半身不遂,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者一侧上下肢、 舌肌下部、面肌的运动障碍,通常是发生于脑卒中之后,症状较轻者往往表现为 患者进行上肢屈曲、走一步划半圈、下肢伸直等活动的时候存在障碍,症状较重 的患者则会丧失生活能力、卧床不起,由于偏瘫的发生发展与患者脑部及相关部 位神经损伤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临床上常通过康复训练进行纠正。中医对于脑 卒中偏瘫的研究历时悠久,具有良好的效果,随着近年来中医干预方式越来越受 到重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中中西医康复护理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偏瘫;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为脑部血液供应异常 造成缺血、缺氧,并进一步造成脑缺血性坏死及脑软化,若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可 导致患者残废或死亡,偏瘫则是脑卒中的常见后遗症[1]。临床表明,由于脑卒中 偏瘫的特殊性,单纯的采用临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以有 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病情恢复效果及预后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患者的治疗 黄金时期加强患者的康复训练意义重大,能显著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对于提升 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医对于脑卒中偏瘫的研究历时悠 久[2]。为此,本文就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中西医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 1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西医康复护理 1. 1. 肢体按摩和主动运动,肢体按摩包括适度的按摩患者的四肢、腰椎、颈椎等 部位,通常情况下每天按摩半个小时以上,以此预防患者发生肌肉萎缩等并发症[3];主动运动则是以患者的恢复情况为基础进行,主动运动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 者施加一定的阻力协助患者开展运动;同时协助患者开展平衡训练,训练内容包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分析 脑卒中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表现为肢体肌肉的无力、瘫痪等症状。而在脑卒中后期阶段,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从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 1. 护理干预的基本介绍 护理干预是指面向病人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护理,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与安全为目的,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干预措施。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可以通过康复训练、肌肉按摩、及各种体位转换、关节牵引等非手术干预方式,达到降低身体障碍、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避免并发症等目的。 2. 护理干预对患者身体功能的改善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身体功能的改善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促进患者的肌肉力量、加强肢体柔韧性、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等,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恢复到正常社会生活中。 3. 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护理干预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对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护理干预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不

同的康复计划,包括制定恰当的康复目标、合理的康复措施、及时的记录患者康复情况等,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使其在短时间内恢复大部分生活功能。 4. 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帮助 脑卒中偏瘫患者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护理干预可以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帮助患者逐渐适应疾病的变化,并改善其自尊心。此外,护理干预还可以与患者互动,促进患者与社交环境的交流与融合。 综合来看,护理干预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未来的护理实践中,护理干预应该更加科学、精准,以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效果。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来该院诊治的190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98例,对照组9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通过对比两组观察对象的Barthel指数、FMA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FMA评分在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的满意度83.67%高于对照组59.78%(χ2=10.452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极大地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自主生活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 引言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部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该疾病病死率已逐渐下降,经过有效治疗后部分患者会遗留肢体障碍,出现偏瘫,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对于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成为护理人员除疾病抢救和治疗配合之外的重要任务。常规护理模式多滞留于经验护理层次,护理措施较为笼统,缺乏个性化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认知力,对减轻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及肢体活动能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用该院诊治的190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8例,男48例,女50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对社会和个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脑卒中偏瘫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患者常出现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为了更好地帮助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功能,护理干预方法应运而生。 在过去的研究中,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针对患者的个体化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功能恢复。护理干预的具体影响和效果尚需进一步探讨和分析。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及其效果评估,为提高患者康复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也将探讨护理干预的局限性,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背景结束】 1.2 研究目的 脑卒中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在现代医学中,护理干预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来说,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评

估其效果,分析其局限性,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好的 护理服务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揭示护理干预 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为临床实践 提供参考,并总结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影响,为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提供基础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脑 卒中后的偏瘫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后遗症,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 健康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显得尤为 重要。 护理干预是指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其生活 能力和质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其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护理干预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 研究表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定制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显 著改善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护 理意识和能力。深入研究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及其效果 评估,并探讨其局限性和优化策略,对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意义】 2. 正文 2.1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其ADL评分影响评价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其ADL评 分影响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其ADL评分 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 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ADL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评分、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 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 脑卒中即脑中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 性脑功能障碍,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目前的医疗水平虽然可采取一定措施对 患者病情给予控制,但仍存在一定比例患者出现偏瘫[1]。脑卒中偏瘫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需给予相应的护理,本文旨在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 中的应用及对其ADL评分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临床资料 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实 验组男患11例,女患9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42岁,平均年龄(56.8±2.3)岁,对 照组男患10例,女患10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43岁,平均年龄(56.9±2.4)岁,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早期康复护理,①早期心理康复护理,由于脑卒中偏瘫发 病突然,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瘫痪,一时间难以接受,容易出现绝望、焦虑、抑郁、自卑等 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听患者主诉, 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可举例说明其他康复病例,让患者能够感受到康复的希望[2];②早期语言康复护理,如患者无法讲话,可通过手势、肢体动作等弥补,与患者沟通过程避免使用复杂的长句,每次训练应耐心反复示范,并不断给予患者鼓励,以增强其信心; ③早期肢体活动康复训练,每日为患者进行按摩,从患肢近端至远端,再从远端至近端,每 日进行2-3次,帮助患者被动进行各个关节功能活动,活动幅度大小适宜,活动顺序由大关 节到小关节,并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如翻身、坐起等,患者可以翻身后,可将康复训练 体位由卧位改为坐位,患者动态坐位平衡后开始进行站立训练,注意运动适量,不可过量; ④指导患者进行日常训练,如穿衣服、刷牙、洗脸、使用餐具等,除此之外,还可进行拨算珠、搭积木等日常活动训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3];⑤实施针灸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曲池、外关、合谷、昆仑、太冲等穴位进行针灸,每日1次[]。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评分越高,说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差;②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定,内容包 含总体健康、活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说明生 活质量越高;③ADL评分,总分为100分,0分代表完全依赖,100分代表ADL正常,<40 分代表ADL功能重度损害,41-60分代表中度损害,>61分代表轻度损害[4]。 1.4 数据统计分析 对观察指标数据使用spss19.0行数据统计检验,心理状态、生活质量、ADL评分为计量 资料,行t检验。 2.实验结果 2.1心理状态对比

脑出血偏瘫中康复护理的干预论文(共2篇)

脑出血偏瘫中康复护理的干预论文(共2 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中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迅猛增强显着提高了公众生活水平,饮食结构的转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显着增加了高血压患者的发生比例。长期高血压诱导脑细小动脉变性、坏死,若血压水平在此基础上骤然升高,极易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偏瘫为其常见后遗症,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均构成了严重威胁,加强整体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医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整体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回顾相关资料,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41~78岁,均与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医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高血压脑出血相关诊断标准符合,并经头颅CT检查证实。偏瘫肢体:0级肌张力4例,I级肌张力15例,n级肌张力37例,n级肌张力44例。排除认知功能障碍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两组在—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医护,观察组在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生命体征平稳24h后,评估患者的偏瘫程度,对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制定,行整体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偏瘫肢体保持功能位(1)平卧位正确指导:为防误吸,头偏向一侧;取软垫置于患侧肩关节下,伸直肘关节,肩上抬,背伸腕关节,伸开手指,预防上肢挛缩;为防髋关节外旋,可取软垫置于膝关节下垫置;患侧足蹬枕,足呈背屈位,以防足外翻、足下垂;为防膝关节外旋,可将膝关节内旋,以降低韧带挛缩、关节强直等继续障碍发生率。(2)侧卧位指导:躯体正面与床面呈直角,健侧肢体于下方卧位,患侧肢体处于上方;背部垫枕,头抬高15~30度,保持体位;健侧肩前伸,手心向上,肘伸直,患侧肩处于前伸位,关节屈曲100度,手心向下,手指及上肢伸直;健康下肢髋关节微屈曲,外伸,患侧下肢垫枕,屈膝、屈

课题研究论文: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分析

65657 临床医学论文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xx年龄范围50-85岁,平均年龄(67.85±6.37)岁。其中,右侧偏瘫者22例,左侧偏瘫者23例。研究组:21例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51-86岁,平均年龄(68.86±6.94)岁。其中,右侧偏瘫者20例,左侧偏瘫者235例。全部患者均通过头部CT、MRI检查得以确诊,上述资料相对比,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显著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应用妙纳、替扎尼定等抗痉挛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配合早期康复护理。(1)语言功能护理:加强患者早期语言功能的康复锻炼[2],与其达成亲密的沟通关系,若是患者无法说话,可借助一些可以表达需求的图片,或是利用手势、写

字等肢体语言,以便完成、弥补讲话的内容。如果患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差,可通过手势、视觉信号以及简明扼要的单词,尽量不使用复杂的语句。每次语言锻炼时,护理人员必须反复示范,监督患者坚持锻炼。(2)生活能力锻炼(简称ADL):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的ADL 锻炼,例如进食、洗漱、穿衣服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此同时,进行捡豆子、拨算珠、搭积木、投球等肢体动作锻炼,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3)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关节活动,应该先从大关节开始活动,然后再进行小关节活动,活动幅度从小逐渐增大,逐渐达到可以完全伸直、屈曲。尽可能进行主动运动,充分发挥健侧肢体功能,帮助患侧肢体运动,每次活动量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宜。注意观察患者病理指标的改变,如果患者病情加重,应及时停止锻炼。床上锻炼,坐位及坐起平衡、床上移位、翻身等锻炼,可由卧位开始逐渐改为坐位。运动锻炼时,切勿强硬拖拉,防止关节受压、损伤。进行坐位锻炼时,注意动作缓慢,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造成休克。站立式锻炼,帮助患者站位步行,注意保护患者的患侧,避免跌倒导致再次损伤。 1.3指标观察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探讨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1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发病早期给予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相应治疗及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后,实验组Barthel生活能力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收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促使其早日康复。 标签:脑卒中;偏瘫;系统化;康复护理 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病,与心血管疾病及肿瘤并称为影响人类死亡率的三大疾病。目前,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该病的诊治技术也有显著的提升,这使得脑卒中所致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由于多数患者对临床康复意识过差,忽视了康复护理对疾病的积极作用,使其遗留下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及生活。为此,我院对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MRI或头颅CT检查确诊,排除意识障碍及精神障碍者。根据随机性原则将112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实验组:男35例,女21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0.2±3.3)岁;其中脑出血16例,脑梗死34例,梗死伴出血者6例;偏瘫位于左侧20例,右侧30例,双侧6例。对照组:男34例,女22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1.3±3.4)岁;其中脑出血17例,脑梗死33例,梗死伴出血者7例;偏瘫位于左侧21例,右侧28例,双侧6例。在年龄、性别、病情、偏瘫位置等一般情况对比中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发病早期给予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如下。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正确指导,直至可以自行采取正确的康复训练。①基础康复训练。变换体位,踝关节背伸及腕关节背伸的牵张训练;②上下楼梯及步行训练;③坐位平衡训练;④生活能力练习,包括进步、刷牙、如厕、穿脱衣服、洗澡等;⑤乘轮椅、负重、离床移动、起坐、站立训练、重心转移等;⑥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耐心的沟通与指导消除患者因疾病所引起的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向患者讲解通过康复护理成功恢复的案例,帮助其树立起对治疗及护理的信心,加强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从而促使疾病早日康复。 1.3观察方法由同一康复人员应用Barthel评分量表[1]及Fugl-Meyer量表[2]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现状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现状【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偏瘫;早期干预(教育);康复护理 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发病率为150/10万,而生存的病人中至少有一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脑卒中也成为最重要的严重致残疾病[1]。为了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少医学学者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康复护理介入越早,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使病人最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恢复,重返社会。现结合文献,对其早期康复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1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能力上存在代偿和功能重组自然恢复能力[2],早期康复护理可创造损伤神经修复或代偿的条件,使遭到破坏的运动反射弧在良好的条件刺激下重新建立起来[3]。早期康复护理可大大减少肌肉萎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或内翻等,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代替的。因此,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早期康复护理的时间选择 一般认为,从脑卒中发生后3个月内的康复即为早期康复。有学者认为[4],从发病至24h内是采用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功能锻炼的最佳时间。梁光霞[5]实践证明,康复训练引起再出血的概率很小,无论脑出血患者,还是脑梗塞患者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均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甚至超早期康复训练(发病48~72h)。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最佳时间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后48~72h。 3 早期康复护理的内容 3.1 心理康复护理心理康复护理是训练成功的基础和保证[6]。良好的情绪,使神经肌肉的调节达到最佳状态,神经抑制被解除,神经易化增多,大大提高了康复的疗效[7]。脑卒中后抑郁是最常见并发的情感障碍,发病率为20%~50%[8]。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情绪悲观,对自身缺乏信心,直接影响病人对治疗康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致失去神经功能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拖延康复时间,甚至丧失神经功能康复时机,从而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早期康复的目的、意义,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现在医学上对康复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步,正确对待偏瘫的事实,积极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就能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向患者及家属宣教那些配合治疗获得成功的患者例子,使病人和家属看到希望,解除病人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使机体调整到最佳生理状态,以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接受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在康复治疗阶段,病人常因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和讨论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本院共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为本次的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个不同的小组,主要分成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每个小组35例,对实验1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护理模式,给予实验2组的患者进行特殊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恢复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实验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要显著优越实验1组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疗效,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标签:中医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影响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脑卒中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脑卒中在治疗过程中是比较缓慢的,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是提高患者疗效的关键,利用中医康复护理的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的疗效,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显著的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本院共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分成两个不同的小组,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每组35例。实验1组的患者使用比较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2组的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糖尿病、肝功能不全、等其他病症的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实验1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首先要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对其专业知识进行完善,对服装、态度、业务素质等进行统一的规范,训练其沟通技巧,并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进行演练。其次,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针对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时做好与各个部门之间交接工作,保证门诊部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给予实验2组的患者进行特殊的中医康复护理模式,此种护理模式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穴位进行推拿,帮助患者疏通各个穴位和静脉,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进行10 min,这样对缓解患者的病痛有很大成效。 1.3 统计学方法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的应用研究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的应用研究 脑卒中偏瘫是指脑卒中后出现的肢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肢体肌力下降、肌张力失常和协调功能障碍。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肢体位摆放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文将就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早期康复护理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在脑卒中发病后的最初几周内,患者的神经系统存在着较大的可塑性和重组能力,因此对于患者的早期干预和康复护理非常关键。在这一阶段,通过合理的护理和康复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的神经再生和修复,提高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良肢位摆放对康复的作用 良肢位摆放是指将患者的健肢与瘫痪肢体进行正确的定位和固定,以保持肌肉张力的平衡,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肌肉的萎缩和关节的僵硬。通过良肢位摆放,可以有效地避免瘫痪肢体长时间处于异常位置而导致的肌肉短缩和骨骼畸形,减少康复过程中的并发症,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如何进行良肢位摆放 1. 确定肢体位置:首先需要确保患者的瘫痪肢体处于一个良好的位置,通常应该是在舒适的伸直状态下,避免出现交叉或交错的情况。对于大部分脑卒中偏瘫患者来说,瘫痪肢体通常处于屈曲、内收或外展状态,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矫正。 2. 固定肢体位置:确定好肢体的位置之后,需要用枕头、抱枕或者护理垫等辅助工具进行固定,保持肢体处于正确的位置并且不易移动。固定时需要注意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同时要做到稳定与舒适。 3. 定时翻身: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定时翻身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少长时间处于同一位置对肌肉和皮肤的损伤,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四、良肢位摆放的应用研究 1. 观察指标:进行良肢位摆放的应用研究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与记录,包括肢体的变化、疼痛程度、关节活动情况、血液循环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 实施干预:根据观察指标的结果,对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的干预措施,包括肢体位置的调整、固定辅助工具的选择和定时翻身等,实施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观察与记录。

科研课题论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

临床医学论文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影响观 察 ±±2.0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评分结果〔P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xx年1月―20xx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9〕岁。统计资料入选标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符合脑卒中偏瘫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患者入院治疗时生命体征根本平稳,但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情况,患者均知情并且同意参与该研究进行的随访调研工作。统计资料排除标准:排除精神病患者,排除同时合并其他严重的内科疾病患者。所有58例脑卒中偏

瘫患者根据一般资料相近的原那么分为两组:选择早期康复护理方法的32例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的26例为对照组。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护理期间均常规使用神经内科类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严密监视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情况;注意维持水电平衡和为患者补液;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对不良反响及时报告并针对性处理等。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护理根底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方法为采用一对一的护理模式:每位患者对应一名专门的护理人员,有该护理人员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护理,每天进行1次或2次,每次康复训练时间以30 min左右为宜,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可适当调整。 1.3 评分标准 评分依据为Fugl-Meyer评分量表中的评分标准,量表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维度:①生活能力方面的维度,②肢体功能方面的维度,分别在护理后3个月时和半年时各进行1次评分,以此评价不同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 1.4 统计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