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初中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初中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初中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包括:

明确诗歌体裁和题材。不同题材的诗歌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例如田园诗注重描写自然风光,边塞诗则强调战争和军旅生活,送别诗则抒发离别之情。了解诗歌的体裁和题材有助于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分析诗歌意象。意象是诗歌中用来表达情感或思想的形象,如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等。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可以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把握表露情感的词语。通过分析诗歌中表露情感的词语,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走向和主题。

运用联想和想象。在鉴赏诗歌时,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还原诗歌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掌握常见的赏析术语。如诗歌的意境、常见的表现技巧、常见的描写方法、语言风格以及抒情方式等。这些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诗词都不一样,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积累古诗词曲的背景知识。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背景等,有助于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多读多练。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对诗歌的敏感度,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总之,初中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需要注重积累和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魅力。

初中古诗词鉴赏四步法( 附例解读)

初中古诗词鉴赏四步法(附例解读) 古诗词融合了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学精华,经过时间的沉淀和传承,成为文学史上的瑰宝! 学好古诗词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那如何学好古诗词,如何通过诗歌解读出作者言辞间所表达出的情感和抱负? 下面是古诗词鉴赏的技巧和答题步骤,通过举例解读“鉴赏四步法”的鉴赏古诗词的技巧! 一、抓修辞 古诗词奖赏中的修辞,最多的当算比喻、拟人、用典、对比了。 01、比喻 为了表现所咏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 答题格式: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什么在哪一方面的特征。 举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把民族危亡比作“风中絮”,把个人的人生坎坷比作“雨打萍“,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及个人身世的感慨。 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以“病树、沉舟“自比,既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又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深刻哲理。 02、用典 诗人运用典故,大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观点,或起作借古讽今的效果。 举例: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又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德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既有见到老朋友的欣喜,也有被贬久远的怨恨。 03、夸张 运用夸张的修辞,是为了突出表现事物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 举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蒸“、“撼”突出表现了洞庭湖雾气蒸腾,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特点。 又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完整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 一、内容情感型 一般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例1】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例2】 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的技巧和答题步骤: 鉴赏四步法 一抓修辞 古诗词奖赏中的修辞,最多的当算比喻、拟人、用典、对比了。 1.比喻 为了表现所咏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 答题格式: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什么在哪一方面的特征。 举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把民族危亡比作“风中絮”,把个人的人生坎坷比作“雨打萍“,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及个人身世的感慨。

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以“病树、沉舟“自比,既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又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深刻哲理。 2.用典 诗人运用典故,大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观点,或起作借古讽今的效果。 举例: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又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德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既有见到老朋友的欣喜,也有被贬久远的怨恨。 3.夸张 运用夸张的修辞,是为了突出表现事物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

举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蒸“、“撼”突出表现了洞庭湖雾气蒸腾,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特点。 又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一个“割“字,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遮天蔽日的景象。 再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诅咒,同时也由于安史之乱导致的诗人妻离子散,家书的宝贵,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化无形为有形,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丈夫早逝的深重哀愁。 4.拟人 诗歌中的拟人修辞往往和作者的抒情相结合,传达诗人的情感,或触景生情,或寄情于景,以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

初中语文古诗文鉴赏技巧

初中语文古诗文鉴赏技巧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艺术特点和内涵。学会鉴赏 古诗文,不仅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语文古诗文鉴赏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 理解古诗文。 一、把握古诗文的基本结构 古诗文通常由诗句、句子和段落组成。诗句是古诗的基本单位,需 要注意诗句之间的运用和连接;句子则是古文的基本单位,需要理解 句子的主干和修饰成分;段落是指古文中的段落划分,通常意味着新 的含义或论述。 二、掌握古诗文的上下文关系 古诗文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情感等方式传递思想和感情。 要理解古诗文,需要将诗句或句子放在上下文中进行解读,推理作者 的用意和情感表达。 三、注重诗句和段落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古诗文常常使用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通过理解并运用这些手法,可以深入领略古诗文的艺术之美和韵味之处。 四、注重古诗文的词语选择与韵律

古诗文中的词语通常经过精心的选择,充满了文人的智慧和情感, 有时甚至具有多重含义。与词语相伴而生的还有韵律,韵律有助于提 升古诗文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五、了解作者背景和时代背景 古诗文是作者在特定时代和背景下创作的产物,理解作者的背景和 时代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意义和价值。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洞察古诗文作品背后 的深层意义。 六、借助研究资料和导读工具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借助一些研究资料和导读工具,如古代诗词 注释、名家导读等,来帮助理解和鉴赏古诗文。这些工具能够提供详 细的解释和分析,引导读者更好地把握古诗文的内涵。 七、多与他人交流和讨论 鉴赏古诗文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可以把这个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 富有成就感。与他人交流和讨论古诗文的体验,可以开拓视野、丰富 理解,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鉴赏同一首古诗文。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古诗文鉴赏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掌握一 些基本的技巧和方法,积极思考和尝试,就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 人的智慧和情感。通过对诗句、句子、段落的解读,关注上下文关系、意象和修辞手法,并结合作者背景和时代背景,我们能够深入地品味

初中古诗词鉴赏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技巧 现代人欣赏古代诗词常常会感到比较困难,主要的原因是时间距离较远,并且缺乏古代诗词鉴赏技巧。下面应届毕业生网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如何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广大诗词爱好者欣赏唐诗宋词。 初中古诗鉴赏技巧点拨 一、古诗诗句鉴赏答题模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x'x)特点,表现了(突出了)(x'x)思想、感情,起到了(x'x)作用。 【注意: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必须结合原诗内容、词语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二、鉴赏诗歌形象 (一)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鉴赏技巧: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必须结合诗句来谈。 (二)物象: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鉴赏技巧: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和思想。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三、鉴赏艺术手法 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 2、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3、描写方法: 1)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虚写、实写。

3)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 4)景物(环境)描写 作用:渲染气氛、烘托<暗示、流露、表现>人物心情、为抒情做铺垫、奠定感情基调、情景相生<情景相融>、美景衬哀情 4、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对偶 四、诗歌分类: 浪漫主义:想象、夸张、语言华美,一般表现对理想的追求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现实主义:写实,对现实的直接反映,<批判,不满、揭露> 边塞诗: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语言豪迈壮阔。田园诗:表现田园生活的安逸、闲适。送别诗:表现和友人的惜别之情,或对友人、对自己的劝勉。怀古诗:借古讽今。咏物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羁旅诗:思乡念亲。 五、语言风格 (1)、平实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哪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 (2)、含蓄隽永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3)、清新雅致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

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答题方法与技巧 (附练习与答案)

2020中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答题方法与技巧 一、古诗文(包括诗、词、歌)鉴赏答题方法与技巧: 一)、古诗文鉴赏常用答题关键词: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表现手法: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情感: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词句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二)、古诗文鉴赏常用答题思路与要点: 1:把握中心内容 【方法指导】 (1)看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如:送别诗、咏怀诗多写如何叮咛对方、歌颂对方;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或描写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等。 (2)抓题目。诗词的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 (3)析词义。因为诗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所以须调动文言文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必逐步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扫清诗词中的阅读障碍,断不能一知半解,否则无从把握内容,更谈不上分析技巧和情感了。 (4)联背景。有些诗词,仅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还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对背景的分析。 2:句子理解与欣赏 【方法指导】 (1)描述画面。描述画面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诗词,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境界。 (2)体会意境。结合诗句的意象,领悟诗人所绘之景与所抒之情融合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概括诗词意境的常见词有:清新明丽、萧瑟凄冷、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 (3)把握情感。体会诗句中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表明的观点或志向等。 (4)领悟哲理。品味诗句,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5)把握语言风格。①清新自然,晓畅易懂。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人。②平实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不加修饰。代表人物:陶渊明。③绚丽飘逸: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想象。代表人物:李白、李贺。④形象生动:既是诗又是画,有声有色。代表人物:王维。⑤含蓄隽永:意在言外,曲折倾诉。代表人物:李商隐、晏殊。⑥粗犷豪迈:意境恢弘阔远,积极向上。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⑦慷慨悲壮:多指边塞诗。代表人物:高适、岑参。⑧沉郁顿挫:内容博大精深,题材严肃,感情深沉。代表人物:杜甫。 3:遣词用字、词意推敲 【方法指导】 (1)注意诗句中的动词。答题时不能把该字(词)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词)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①这个字(词)是什么意思,或指出该字(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②该字(词)反映的事物情状(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③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对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赏析方法。首先看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然后具体分析表达了什么情感或创造了什么意境。尤其要注意比喻、对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在诗词中所起的作用。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 一.首先,要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诗按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表达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按题材可分为写景(山水)诗、民生诗、边塞诗、咏史诗、送别诗、羁旅诗、咏物诗、闺怨诗等。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二.其次,要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⑴送别类主要是写亲友分别时的不舍之情,或者写分别后的思念。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两首诗就分别表达了这两种情感。 ⑵思乡类主要写对家乡的思念,或写对亲人的牵挂。如杜甫的《绝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写的就是诗人思归又不能回的伤感情绪。 ⑶感怀类或表达缅怀古人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之叹,或表达对人生世事的感慨。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 ⑷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⑸闲适类或表达恬淡的心境,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⑹写景类主要是描绘美好风光,抒发喜爱或向往之情。 ⑺爱情类主要是表达对爱人的思念或怨恨之情,出现较少。 三.要把握诗歌塑造的形象(意象)。诗的意象是指诗人所描绘的景色及所要表达的感情,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事物,能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与共鸣的感觉,用来寄托情思的就是意象。 常见意象1: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例举杯消愁愁更愁。 2: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例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3: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4: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5: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6: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7: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8:风、霜、烟: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9:落花(落红、残红):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0:松:坚贞高洁例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1:梅: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2:菊:坚贞高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3:萍:多传达惆怅和哀愁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4: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5:草木: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6:杜鹃(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7:鸿雁、青鸟: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初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方法归纳

初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方法归纳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 一、主观题解题方法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子题型,在概括zhi填空、简答、品味分析表述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③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 ④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⑤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⑤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3)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①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②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③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④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另外,要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已形成的能力,仔细诵读,品味所给的诗词曲,找出答题的角度,在反复比较、辨析的基础上,推断所求的答案。 对诗歌的体载特征也应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常见题型解析: 诗词鉴赏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表达,但是还要根据试题的类型及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考试中,常见的类型有: (一)“诗眼”型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题目解读】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示例(一) 答:“阔”字更好。原因:

初中语文诗词赏析方法

初中语文诗词赏析方法 初中语文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要多花时间和功夫,一点一滴积累,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让自己不断进步,语文成绩更上一个台阶。尤其是诗词的赏析有一定难度。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初中语文诗词赏析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抽时间温习巩固,语文成绩一定会不断提升。初中语文诗词赏析方法 一、从诗词的标题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标题中的“喜雨”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联着一“好”字赞雨,说它“知时节”;第二、三两联以“适时”、“润物”进一步表现和风细雨的好;尾联是想象“好雨”之后,万物发荣滋长的情景。“喜”虽未露面却“喜”意迭出,表达了诗人满心欢喜的心情。 二、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入手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可以先找出写景的词句,体味辨别所写之景色调的“冷”“暖”,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此诗写景主要集中在二、三两联,诗人先用“澄江少平岸,幽树晚多花”绘出开阔、幽美的草堂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闲适啊!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经历长期流离生活之后得以安身

初中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汇总

初中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汇总 初中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汇总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初中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1: 古诗塑造形象的方法:(1)细节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2)烘托:通过感觉、视觉、听觉以及其他事物对诗歌中所描绘的人物进行烘托。(3)对比衬托:运用对比、类比来刻人物形象。(4)比兴手法:如自居易的<;长相思)运用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上片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恩妇怀远之情,下片直述念远恨别的情怀。 (5)抒情方式:运用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方式 初中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2: 鉴赏形象的技巧。对诗歌形象的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借助诗歌的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借助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意境。(3)借助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中的哲理。 初中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3: 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 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13种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13种答题技巧 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 六看: 1、看题目 2、看作者 3、看注释 4、看意象 5、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 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用典。 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 合。 3、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托物 言志、借古讽今。 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型 规范答题技巧: (1)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 【示例】试简要分析诗中“蓑笠翁”的形象。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描写了一个孤独清高的老渔翁形象。(什么形象) 在寒冷、寂静的环境中,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专心钓鱼,形体孤独,性

格显得清高孤傲。(形象的特征) 这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形象的 意义)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问: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出久而未归,因为思念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步 骤一)诗歌的前两句写出妻子因为丈夫外出,内心空虚,无心劳作。后两句采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的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 在逐渐地减弱其清辉,渐变为缺月。(步骤二)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之情。(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 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 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

初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初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歌很是熟悉吧,诗歌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歌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

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 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3文言文的学习技巧 三个方面,实词的积累,根据上下文的推断,还有对于语言的熟知,这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 4语文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就语文学科来说,如今的试题,多为三大部分,一是书写,二是阅读,三是写作。阅读题中客观题越来越少,主观题是主流,所以,我想重点谈的就是这类题型。这种类型的题目,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这些: 1、“理解、认识”类。包括字、词、句、段、章,要求你谈一谈读后的理解或认识。这类题目一般应该先作字面解释,然后再谈一点你个人的感悟或体会,这种体会应该是在原文基础上有所联想、有所延伸的,不可只是在原文上兜圈子。 2、“判断、分析‘手法’”类。一般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论证方法、说明方法、描写方法等。这种题目,一般应该先作判断,再答如何用这种方法?作用如何?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赏析类题目,只要你按照这三个方面去答,就不会有遗漏了。而我们学生通常喜欢把“如何用”这一点答漏,难以得到全分。 3、“解释寓意”类。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由此及彼、由物及人地去答,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揣摩作者想说而没有明说的意思,

初中生诗歌鉴赏技巧

初中生诗歌鉴赏技巧 初中生诗歌鉴赏技巧 我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诗人们辈出,在上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大量古诗词,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诗经的现实,楚辞的浪漫,乐府的叙事,汉魏的风骨,并初步领略了唐诗、宋词的高远和深邃,其中,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恬淡优美,柳永得缠绵悱恻,清照的婉约凄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初中生诗歌鉴赏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1.把握主人公的立足点 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时空立足点,就可以为贯通全诗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抒情类诗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有诗人们设身代言,即诗人们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们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们自身的形象。总体看,后一类居多。 2.关注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是诗人们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们的内心世界。关注题目,分析题意,同样是贯通全诗的重要方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诗都能找到立足点,像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哲理诗等,一般就没有,那就更应该关注题目。 3.了解诗歌的结构 起承转合是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结构中固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视角窥探作者的思路,进而贯通全诗。在初三复习备考中,如果我们遵循这种规律的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凡依着起承转合的程式来写的诗,尤其要注意起句,因它往往是贯通全诗、解读全诗的钥匙。 4.答题应紧扣原诗的内容 命题者对诗歌鉴赏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因此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必须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和技巧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和技巧(一)诗歌鉴赏答题方法点拨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②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⑤闲适类。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⑥借景抒情类。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⑦托物言志类。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

有其共通之处的。因此我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比如说XXX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XXX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XXX喻酒;XXX、XXX指怀才不遇之人;XXX、XXX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三.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施展阐发诗歌感情色采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

中学生鉴赏诗词的四种方法

中学生鉴赏诗词的四种方法 中学生鉴赏诗词的四种方法 一、抓住动词、形容词进行分析。 我们知道,动词的准确使用能够将人或者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形容词的准确使用能够使人或者物的特点展现得十分具体、形象,同样好的形容词也是一首诗词的点睛之语。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钱塘湖春行》一诗中,颔联和颈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历来为后人所称道。究其原因,除了这两联诗句将早春气息描绘得 形象生动,生机勃勃外,诗中的用词十分精准也是使得该诗锦上添花的一个重要原因。“乱花”、“渐”、“迷”,“浅草”、“才”、“没”精准地写出了早春气息:各种花都盛开了,小草也发芽了。但是,花还少,草还短:花儿慢慢地才会让人眼花缭乱,小草刚刚能够将踩在地上的马蹄掩盖掉。 另外,唐代大诗人杜甫在《绝句》一诗中,“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一句在用词上令人眼前一亮:杜甫将“碧”、“白”,“青”、“燃”(燃烧、着火、火红、红)两组形容词放在一起,让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春天的碧水、飞鸟、绿树、红花所形成的美丽画面。接下来杜甫笔锋一转:“今春看又过,何日 是归年”:原来,作者漂泊在外已有多年,作者的思乡之情已经如火欲燃——甚至已经燃起来了。美景 伤怀,这是一种多大的悲哀啊! 唐代诗人李贺的乐府旧题诗《雁门太守行》更是使用了“黑”、“日”(红)、“金”(黄)、“红”、“霜”(白)、“黄”等表示色彩的形容词,使全诗色彩对比鲜明,表现了盛唐时期边关将士戍边的紧张、战斗的艰苦和将士们的忠君爱国之心。 二、看修辞手法。 古典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常见的首数三种:拟人、比喻、夸张。 1、拟人是将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动作、情感,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深切的感受,引起我们 的共鸣,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修辞手法。 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一诗中,“白雪却嫌春来迟,故穿庭树作飞花”一句就将白雪拟人化,写出了自己迫切希望春天来临的心情,同时又用仲春之景去写初春,增添了初春的热闹气息,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将故乡之水人格化,表面上写出了它对“我” 的依依不舍,实则隐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表现出初次出蜀的青年李白对家乡的恋恋不舍。 2、比喻是以形象表现抽象,用我们熟知的去表现我们不太熟悉的东西,达到将事物说得清楚明白 和形象具体、生动感人的目的。 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的名作《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作者将无形的愁有形化,它像丝、像线、像绳,缠绕在我们心头,捆绑在我们身上,十分具体形象;但是由于它本身是无形的,是无法排遣的,所以又“剪不断,理还乱”,至此,作者将离愁别恨始终萦绕心头并排遣不去这一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虞美人》一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将忧愁比作涨起来的春水,既多又汹涌澎湃,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忧郁和极不平静。 同样,李白写愁的《宣城饯校书叔云》一诗中,名句“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也是将愁比喻成可以灭掉的火,可以暂时砍断的水。然而,灭不掉的火和砍不断的水更增加了自己深深的忧愁。 3、夸张是运用超出客观事实的语言来渲染强调某个事物,给人以突出的印象,即夸大或者缩小, 以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抒发作者内心的强烈感情。 在唐诗中,夸张手法用得最多最好的莫过于大诗人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等等都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方法指导 古诗词鉴赏作为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成为中考必备的一类题型。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励志类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画面描述、内容品读,常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主客观兼顾,思维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成为常态。除了复习时加强有效训练外,一些鉴赏的思路也有必要帮助学生厘清,解题的技巧更需要合适时点拨。 一、鉴赏思路点拨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可以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味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等。 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

2020届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2020届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除了阅读和作文,古诗词鉴赏也是同学们经常在后台问到的难点,主要表现在对诗歌的题材、主题、写法没有明确的思路,答题时没有鉴赏的步骤,语言组织混乱。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古诗词鉴赏的技巧和答题步骤: 鉴赏四步法 一抓修辞 诗词奖赏中的修辞,最多的当算比喻、拟人、用典、对比了。 1.比喻为了表现所咏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 答题格式: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什么在哪一方面的特征。 举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把民族危亡比作“风中絮”,把个人的人生坎坷比作“雨打萍“,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及个人身世的感慨。 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以“病树、沉舟“自比,既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又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深刻哲理。 2.用典诗人运用典故,大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观点,或起作借古讽今的效果。 举例: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又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德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既有见到老朋友的欣喜,也有被贬久远的怨恨。 3.夸张运用夸张的修辞,是为了突出表现事物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 举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蒸“、“撼”突出表现了洞庭湖雾气蒸腾,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特点。又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一个“割“字,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遮天蔽日的景象。 再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诅咒,同时也由于安史之乱导致的诗人妻离子散,家书的宝贵,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化无形为有形,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丈夫早逝的深重哀愁。 4.拟人诗歌中的拟人修辞往往和作者的抒情相结合,传达诗人的情感,或触景生情,或寄情于景,以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 举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融情于景,以“花溅泪”、“鸟惊心”来表达自己忧国思家的情感。 又如: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请对“芙蓉向脸两边开”作点赏析。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表现了花也有情,朝向采莲女争相开放,似与采莲女争艳的情景。 二抓关键的动词(即“诗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