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梁振宇

摘要本实验选取了岭南师范学院教科院2014级心理学2 班的一名女生作为被试,运用信号检测论的有无法测量被试在先定概率下的辨别力指数和判断标准的大小,并绘制出ROC曲线,检验信号检测论的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被试的击中率、虚报率、辨别力指数和判断标准是否受其影响。结果发现:(1)当先定概率增加时,辨别力指数变化较大,判断标准变化不大;(2)当先定概率增加时,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基本稳定。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先定概率判断标准β辨别力指数d‘Roc曲线

1、引言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简称SDT),是一种,是关于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作出决定的理论。它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信号检测论有两个独立指标:一是感觉辨别力指标(d‘=Z击中—Z虚报)表示感知能力,又称感觉敏感性;另一个是反应偏向,可用判断标准(β=击中率的纵坐标/虚报率的纵坐标)来表示,它包括利益得失、动机、态度等因素。

信号和噪音是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概念。信号检测论实验一般是在信号和背景分不清的条件下进行,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背景称为“噪音”。主试呈现的刺激,有时只呈现“噪音”刺激(以N 表示);有时在信号刺激呈现的同时呈现噪音刺激(以SN表示),让被试对信号刺激做出反应。在呈现刺激之前,主试告诉被试刺激N和SN各自出现的概率,这个概率称为先定概率,同时对被试说明判定结果的奖惩办法。每次实验呈现的无论是N还是SN,都是随机安排的。主试在呈现刺激之前要给被是一个预备信号。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被试对有无信号出现的判定有四种结果:击中、虚报、漏报和正确否定。

击中,是当信号出现时(SN),被告报告为“有”,这称为击中,以Y/SN表示。这个判定的概率被称为击中的条件概率,以P(Y/SN)表示。虚报,是当只有噪音出现时(N),被试报告“有”,这称为虚报。这个判定的概率被称为虚报条件概率,以P(Y/N)表示。漏报,是当信号出现时(N),被试报告“无”,这称为漏报,以n/SN表示。这种判定的概率被称为漏报条件概率,以P(n/SN)表示。正确否定,是当噪音出现时(SN),被试报告“无”。这个判定的概率被称为正确否定概率。用三线表

表示如下:

反应Y n

刺激

信号SN f1f2

噪音N f3f4

三线表中:f 1为击中次数,f 2为漏报次数,f 3为虚报次数,f4为正确否定次数,击中概率P(Y/SN)=f 1/(f 1+f 2),虚报概率P(Y/N)=f 3/(f 3+ f4)。主试通过改变先定概率P(SN)和P(N),改变判定结果的奖惩方法以及改变指导语等来改变被试采用的判断标准β=击中率的纵坐标/虚报率的纵坐标,而辨别力指数d‘=Z击中—Z虚报,则不受情绪、动机等影响。显然被试会由于主试改变先定概率等因素,而采取不同态度,即判断标准,进而影响到实验结果(β>1被试掌握的标准较严,β=1说明被试掌握的标准不严不松,β<1说明被试掌握的标准较松),d‘越大表示敏感性越高,d‘越小,表示敏感性越低。

信号检测论有三种方法:有无法、评价法和迫选法。有无法的基本程序是当主试呈现刺激后,让被试判定所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并给予口头报告,被试的反应很简单。被试对有无信号出现的判断的四种结果:击中、虚报、漏报和正确否定,但判断的条件概率一般只用击中的条件概率和虚报的条件概率,因为其他的两个是这两个条件概率的互补。

ROC曲线——操作者特征曲线,又叫做等感受性曲线,以虚报率为横坐标,击中率为纵坐标绘出。ROC曲线的曲率代表着被试对信号的感受性以及他(她)的反应指标。当信号本身的强度很大时,ROC 曲线向左边弯得更高;当信号变弱,ROC曲线就向45度对角线靠拢。换句话说,即ROC曲线的曲率是由信号强度来决定的,与被试的判断标准无关,它是由被试的感受性和信号强度共同决定的。

前人对应用信号检测论的研究有很多,但我们现在的目的是通过重量鉴别,学习信号检测论实验的有无法。

2、实验方法

被试

被试是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4级心理学(师范)2班一名女生,年龄19,智力正常,身体健康。

实验仪器和材料

EPT512ZH重量鉴别器中的100克,104克,108克,112克各一个,显示屏挡板一个

实验方法

主试把104克,108克和112克分别让被试和100克比较10次,总共30次,选出一个在10次比较中7次或8次觉得比100克重的作为信号刺激,最后选定了108克。100克作为噪音。主试按以下三种不同的SN和N出现的先定概率安排实验顺序如下:

顺序(1)(2)(3)

先定概率

P(SN) 20 50 80

P(N) 80 50 20

每种先定概率做100次(分两轮,每轮50次),主试做好实验记录。

每50次实验开始之前,主试先让被试熟悉以下信号刺激(SN)和噪音刺激(N)的区别,同时告诉被试这50次中信号出现的概率和噪音出现的概率。接着开始实验,主试给被试冲量刺激。举例:记录表中第一大列概率。第一次主试呈现刺激,被试回答“信号”,则主试记录“+”,第二次呈现信号,被试回答“噪音”,则主试记录“—”,第三次呈现噪音,被试回答“噪音”。则记录“—”,第四次呈现噪音,被试回答“信号”,则记录“+”。第五次呈现信号,回答“噪音”则记录“—”。总之,主试按随机原则呈现信号和噪音,只要信号呈现满足先定概率即刻。每做完50次,休息3分钟,然后告诉被试下面要做实验的先定概率及让其熟悉信号和噪音。再按上述方法测试,直到做完300次为止。两次呈现刺激时间间隔应大于3秒。

被试用优势手绕过迷宫的挡板接受刺激,被试提举重量时,提的高低,快慢要前后一致,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啊办稿“信号”和“噪音”。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通过查P-Z-O转换表找出相应的数值计算

出判断标准β和辨别力指数d’

3、结果分析

三种先定概率的实验结

先定概率()报告(Y)报告(n)

SN 17 3

N 28 52

表1先定概率P(SN)为的实验结果

先定概率()报告(Y)报告(n)

SN 40 10

N 18 32

表2先定概率P(SN)为的实验结果

先定概率()报告(Y)报告(n)

SN 69 11

N 8 12

表3先定概率P(SN)为的实验结果

先定概率P(Y/SN)P(Y/N)

表4 不同先定概率P(SN)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

不同先定概率下的辨别力指数d‘和判断标准β

根据不同先定概率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查找P-Z-O转换表,计算出辨别力指数d’和判断标准如下表

先定概率

P(SN)

P Z O P Z O P Z O Y/SN

Y/N

dˊ

β

表5 不同先定概率下的辨别力指数d‘和判断标准β

根据不同先定概率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绘制ROC曲线

4、讨论

当信号本身的强度很大时,它容易被觉察,因此ROC曲线向左弯得更高;当信号变弱时,ROC曲线就向45度对角线靠拢。换句话说,即ROC曲线的曲率是有信号强度决定的,与被试的判断标准无关。当然,信号增强也保证了信号能更多地被觉察,因此,ROC曲线的曲率是有由被试的感受性和信号强度所共同决定的。根据数据得到的ROC曲线离对角线(辨别力指数d’=0)较近,说明被试的感受性较低。每一个人的感受性是不同的,不会影响判断标准。

我们知道影响被试判断标准的因素主要有信号出现的概率P(SN)(先定概率)和对被试的奖惩方法,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SN的先定概率。当先定概率低时,被试不轻易回答有信号,表明被试的判断标准高。当先定概率高时,被试倾向于回多说信号,表明被试的判断标准低。换句话说,即当信号不经常出现时,被试获得很强的感觉才说有信号;而当信号频频发生时,被试获得轻微的感觉就说有信号了。但是当几轮实验中,从表2中可以看出,当先定概率不同时,被试的辨别力指数dˊ并不稳定,发生较大的变化,说明结果并不符合理论上应为随着先定概率增大,判断标准减小。说明本组实验不够严谨,实验过程误差控制没做好,没有有效验正经典实验。被试的客观感受性较大,被试

的判断标准严松不一判断标准的变化是由于被试的不同预期产生的,与信号无光。

5、结论

(1)当先定概率增加时,辨别力指数变化较大,判断标准变化不大。

(2)当先定概率增加时,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基本稳定。

6、参考文献

朱滢(2014).《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金圣才(2007).《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讲解.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信号检测论(再认)

不同材料对被试计算信号检测的辨别力的影响 1、引言 信号检测论是信号量论的一个重要分支,1954年,美国心理学W.P.Tanner 和J.A.Swets把它应用于人的知觉过程,使心理物理学方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而现在已扩展到记忆、思维、个性等领域。最早把SDT用于再认实验的是Egar,在1958年提出的。 2.实验目的 2.1了解信号检测论可以用于再认实验; 2.2学会计算信号检测论的辨别力指标d′和反应偏向指标β和C。 3实验方法 3.1被试 被试为本小组成员,两名男生,两名女生 3.2仪器与材料 EP2004型心理实验台及EPT801速示仪,具体图形卡片、抽象图形卡片、文字图形卡片各50张。 3.3实验程序 3.3.1将主机与附机EPT801速示仪连接好,打开电源,按<运行/待机>键。 3.3.2主试根据显示屏内容设置:联机模式→信号检测论→学号→姓名→A视场(2秒) →间隔(7秒) →测试(25),主试把具体卡片中的“旧”卡片抽出随机排列好,把第1张插入A视场,讲完指导语后,按<确定>键,主机背后绿色指示灯亮,提示被试实验开始。实验时屏幕上“>”指着间隔时,主试依次将“旧”卡片插入A视场,直至测试暂停,鸣响。主试将看过的卡片与没有看过的“新”卡片混合,按卡片编号排列好,选再做一次设置中次数改为50次,其余不变,再次向被试呈现,直至做满50次,鸣响,黄色指示灯亮,第1材料实验结束。稍事休息3分钟,主试选再做一次,按上述相同方法测试抽象卡片和词卡片。 3.3.3被试见绿色指示灯后,眼睛靠近观察窗口,手按附机上的《确定》键,测试即开始,当同样材料第二次呈现时,被试根据指导语作出反应,直至做满50次,鸣响,黄色指示灯亮,实验结束。 4实验结果 4.1计算辨别力指标d′和反应偏向指标β和C。

信号检测论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实验报告 名称:信号检测论 课程名称:实验心理学 学号: 姓名: 年级: 专业名称:应用心理学

实验名称:信号检测论 摘要: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重量鉴别,学习信号检测论实验的有无法;考察不同先定概率下被试的辨别力和判定标准;绘出受试者的操作特性曲线。 引言 随着阈限理论和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诞生了。信号检测论(或讯号侦察论、讯号觉察论)(signal detectiontheory,简称SDT)乃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信息传输系统中信号的接受部分。它最早用于通讯工程中,即借助于数学的形式描述“接受者”在某一观察时间将掺有噪音的信号从噪音中辨别出来。 信号检测论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有人对信息传输的理论进行了讨论,引进信息量的概念,并取得初步的结果。到了40年代初,人们便清楚地认识到,由于接受的信息带有某种随机的性质,因此,系统本身的结构也必须适应于它所接收和处理的信息这种统计性质。1941~1942年,人们开始将统计方法应用于通讯系统研究中,从而建立了最佳线性滤波理论——维纳滤波理论(Wiener’s filter theory)。从最小均方差准则出发,得出了对线性滤波器最佳传输函数的要求。1943年,人们在雷达技术发展需要的推动下,在研究如何提高雷达检测能力时,提出了一种最佳线性滤波理论。人们在同噪音进行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各种方法,实质上都是有意识地利用信号与噪音的统计特性来尽可能抑制噪音,从而提取信号的。1946~1948年建立了基础信息论和潜在抗干扰理论。后者是用概率方法研究高斯噪音中接收信号的理想接收机问题,将那种能够使错误判断概率为最小的接收机称为理想接收机。申农(Shannon,1948)便认识到对消息的事先确定性这一点恰恰是在通信的对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了信息论的基础理论。几年以后,于1950年人们开始把信息量概念引用于雷达信号检测中来,提出一系列综合最佳雷达系统的新观念。其基本特点在于,理想接收机应当能从信号与噪音混合波形中提取最多的有用信号。从50年代起,人们在广泛运用现代数学工具基础上,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信号检测理论。 信号检测理论除了对雷达、声纳、通讯、自动控制等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外,目前还在心理学、地震学、天文学、生物物理学以及其他科学领域里获得了广泛地应用和发展。同时,信号检测论在这些学科中的应用,又反过来推动了信号检测论不断完善和发展。 那么信号检测论为什么能用于心理学中呢?这是由于人的感官、中枢分析综合过程可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或讯息处理系统),因此有可能应用信号检测论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对它进行分析。信号检测论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加深人们对感受系统的理解。通常把刺激变量看作是信号,把刺激中的随机物理变化或感知处理信息中的随机变化看作是噪音。这样,人作为一个接收者对刺激的辨别问题便可等效于一个在噪音中检测信号的问题。显然噪音的统计特性确定后,便可应用信号检测论处理心理学实验结果。于是,坦纳和斯韦茨(Tanner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剖析

------------------------------------------------------------------------------- 实验报告信息栏 系别心理系年级 13级2班姓名魏晓芹同组成员杨思琪、张彤、韩永超 实验日期 2016年4月学号 120105510215 教师评定 -------------------------------------------------------------------------------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 摘要本次实验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有无法,测定被试在不同先定概率下对呈现信号和刺激的击中率与虚报率,计算其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并绘制出ROC 曲线;检验信号呈现的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被试的击中率、虚报率、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是否会受到影响。结果显示:(1)被试在先定概率为0.2、0.5、0.8的条件下,击中率分别为0.8、0.92、0.8625,虚报率分别为0.5125、0.56、0.75,辨别力d′分别为0.592、1.254、0.406,判定标准β分别为0.70、0.38、0.71。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先定概率;辨别力d′;判定标准β 1引言 传统心理物理学对阈限的理解是有限的,不能将个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使研究者渐渐陷入到了由阈限概念本身所引发的僵局之中。而在1954年,坦纳和斯韦茨等人首次应用的信号检测论,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信号检测论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传播系统中信号的接收问题。在心理学中,它是借助于数学的形式描述“接收者”在某一观察时间内将掺有噪音的信号从噪音中辨别出来。 信号检测论应用于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是:将人的感官、中枢分析综合过程看作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应用信号检测论中的一些概念、原理对它进行分析。信号检测论在心理学中具体应用时,常把刺激变量当作信号,把对刺激变量起干扰作用的因素当作噪音,这样就可以把人接收外界刺激时的分辨问题等效于一个在噪音中检测信号的问题,从而便可以应用信号检测论来处理心理学中的实验结果。 信号检测论的理论基础是统计决策。信号检测论本身就是一个以统计判定为根据的理论。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某一观察到的事件,从两个可选择的方面选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 摘要:本次实验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有无法,测定被试在不同先定概率下对呈现信号和刺激的击中率与虚报率,计算其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并绘制出ROC曲线;检验信号呈现的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被试的击中率、虚报率、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是否会受到影响。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先定概率;辨别力d′;判定标准β。 1. 引言:信号检测论(SDT)是以统计判定论为根据的理论,基本原则是把刺激的肯定程度用有序的方法数量化。具体做法是把人类个体比作一个信号感受器,具有对信息辨别的感受能力,能在信号和背景噪音不易分清的实验条件下,根据可供选择的假说,选定一个假说做为判断标准,然后报告出现的刺激是信号还是噪音。 信号检测论把刺激的判断看成对信号的侦察并作出决策的过程,其中既包括感觉过程也包括决策过程。感觉过程是神经系统对信号或噪音的客观反应,它仅取决于外在的刺激的性质,即信号和噪音之间的客观区别;而决策过程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前者决定了被试的感受性大小,信号检测论多选用辨别力指标d’来作为反映客观感受性的指标;后者则决定被试的决策是偏向于严格还是偏向于宽松,信号检测论用判定标准β或报告标准C来对反应倾向进行衡量。并学习绘制ROC曲线。 2. 实验方法: 2.1被试: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13应用心理1班女生一名 2.2仪器:采用计算机和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4种频率声音:1000Hz、1005Hz、1010Hz和1015Hz。 2.3程序:1.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单击呈现实验简介。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在参数设置中,实验者可以让被试先进行预备实验确定信号的频率。如果不做预备实验可以人工选取 1005、1010、 1015中的一种频率的声音作为信号,直接开始实验。 2.预备实验的指导语是:这是一个预备实验,使用1号反应盒。每次实验计算机将先后发出两个不同频率的声音。请你判断哪个声音的频率更高。如果你觉得第二个声音比第一个声音的频率高,请按“+”键;如果觉得第二个声音比第一个声音的频率低,请按“-”键。预备实验将进行30次。当你明白了上述指导语后,请点击下面的“预备实验”按钮开始。3.预备实验结束后,实验者在“预备实验结果”中将正确百分比中最接近80%的频率作为正式实验的信号(SN),而1000HZ则作为噪声(N)。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方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摘要本次实验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有无法,检验了甲,乙两名女性被试在呈现信号和噪音的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其辨别力和判定标准是否都受到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先定概率的减小,两被试判断标准渐渐变的严格,被试的辨别能力大体上渐渐也在提高。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有无法ROC曲线辨别力判断标准 本次实验尝试用信号检测论—有无法,来检验当呈现信号和噪音的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对被试的辨别力和判定标准是否都有影响,并绘制ROC曲线。本次实验假设,随着先定概率的减小,两被试判断标准渐渐变的严格,被试的辨别能力则保持不变。 2 方法 2.1 被试 两名被试,被试甲和被试乙,女,年龄均为20岁; 2.2 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使用先定概率为自变量,被试辨别力和判定标准是因变量。 2.3 实验材料 信号及噪音卡片,每张卡片正面写有1位和2位的数字,范围是8-24,背面分为SN和N(SN 和N都呈正态分布); 2.4 实验程序 2.4.1 确定五种SN呈现的先定概率,本次实验按照实验手册中表6-2的标准进行; 2.4.2 主试按照P(SN)=0.9, P(N)=0.1分别从总体SN和N中随机抽样,形成一个n=50的样本。数 据记入表格6-3; 2.4.3 将SN和N的数字分布表给被试看,指导语为:“下面给你看一系列的数字卡片,你根据给你 呈现的数字分布表来判断该数字为信号还是噪音,并口头报告。” 2.4.4 将每张卡片呈现给被试并让其判断,被试报告“信号”,主试就在记录表相应的空格内记下“+”, 若被试判断为“噪音”,主试就在相应的空格内记下“—”。每做完50次休息2分钟; 2.4.5 实验结束后询问被试,在不同的情况下她是如何进行判断的,并将被试的回答记录在下面的 “讨论”中; 2.4.6 换被试重复上述过程。 3 结果 3.1 从PZO转换表中分别查出的与5对P(y/SN),P(y/N)相应的Z和O值,以及五种先定概率的d ˊ和β: 被试甲如下:被试乙如下: 3.2 绘制ROC曲线: 被试甲:被试乙: 3.3 用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信号的先定概率如何影响被试的判断标准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 被试甲随着先定概率的减小(0.9,0.7,0.5,0.3,0.1),被试判断标准总体来说是变的渐渐严格(β值渐渐增大,0.89,0.57,0.61,0.81,3.38); 被试乙随着先定概率的提高(0.9,0.7,0.5,0.3,0.1),被试判断标准变的渐渐严格,(β值增大很明显,0.33,0..59,0.91,1.41,4.75)。 4讨论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姓名王翠翠学号专业应用心理学年级 10级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时间9月1号 同组人姓名杨丹妮张雅丽成绩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的实验研究报告 王翠翠杨丹妮张雅丽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10级应用班重庆400715) 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重量辨别,学习信号检测论中的有无法。被试为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班的一名学生,实验在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的实验室进行,采用遮光镜、100克、104克、108克和112克的重量砝码各一个,要求被试辨别感触到的砝码是信号还是噪音,实验结果显示,被试的辨别力指标较强,所以通过实验我们更加深了对信号检测论有无法的理解。此次实验假设被试的辨别力指标较弱。 关键词重量辨别信号检测论信号噪音 1、引言信号检测论(SignalDetection Theory, 简称SDT) 属于信息论的一个分支 , 研究对象是信号传输系统中的信号接收部分。它借助于数学形式 , 分析信号接收者如何把信号从噪声中提取出来[1]。1954年,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Tanner和Swets首先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引进SDT, 用于研究知觉过程, 现已扩展到记忆、思维、人格研究等领域。在心理学领域 , 人的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可以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 , 把刺激看作信号 , 把刺激中的随机物理变化和感知过

程中的随机变化看成噪音 , 这样人对刺激的分辨问题就等效于在噪音中检测信号的问题。随着机器系统的日益自动化, 人———机界面中人的任务越来越倾向于对一些物理声光信号的不同类别进行判别并做出不同的反应。可见,SDT并不严格地关注感觉过程 , 而是强调刺激事件出现与否的决策判断过程。关于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思想为信号伴随噪音和单独出现噪音这两种情况下,分别可以在心理感受量值上形成两个分布(distribution):信号加噪音(SN)分布和噪音(N)分布,前者也常常简称为信号分布。由于信号总是叠加在噪音背景之上,因此总体上信号分布总是比噪音分布的心理感受更强些。信号的心理感受强度可以用两个分布之间的距离来描述(Gescheide,1997),同样信号分布和噪音分布间的距离也可以作为心理物理学实验中对被试感受性的衡量指标,这被称为辨别力指标(d’)[2]。在信号检测论中,被试的反应有四种:(1)刺激出现并报告“有”,这种反应被称为“击中”(hit);(2)刺激出现并报告“无”,这种反应被称作“漏报”(miss);(3)刺激没有出现并报告“有”,这种反应被称作“虚惊”(false alarm);(4)刺激没有出现并报告“无”,这种反应被称作“正确拒斥”(correct rejection)。信号检测论有无法指的是信号出现,报告“有”,信号没出现,报告“无”,而且本实验还可以加深被试(学生)对信号检测论有无法的了解与运用。 2、方法 2、1 被试 此次实验的被试是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10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女,19岁) 2、2 仪器和材料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b7110994.html,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 作者:韦琳廖倩黄彬芯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9期 1 前言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简称SDT),是一种心理物理法,是关于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作出决定的理论。它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常以SN(信号加噪音)表示信号,以N表示噪音[1]。在心理学领域,信号检测论所指的信号可以理解为刺激。在信号检测论中,噪音就是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所有背景。 信号检测论将个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它将辨别力和判断标准分离,使实验者可以用一些方法测量反应的倾向性,并使测得的被试的辨别力不受反应倾向性的影响。通过信号检测论可以排除主观标准设定的变动,求得感觉系统对某一强度刺激的感受性,信号检测论多选用辨别力指标d’来作为反映客观感受性的指标;用似然比β或报告标准C来对反应倾向进行衡量[2]。 信号检测论增进人们对于阈限的理解以及提供传统和现代心里物理学整合的可能性。 2 方法 2.1 被试 大二学生,女,20岁。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 本实验采用成都中医药大学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程序,根据给定的各种文字或图形材料定义实验参数。 2.3 实验程序 进入实验操作后在“信号+噪音数量”后面选择信号与噪音的总数量为80,在“先验概率P (SN)”中定义信号呈现的先验概率,本实验中,先验概率依次为0.1,0.3,0.5,0.7,0.9。 选择“提取图片”按钮,之后再预览图片,然后单击“保存图片”按钮,保存图片材料。 准备进行正式实验。以0.5先验概率为例,主试选择主界面“正式实验”菜单中,选择“给 定图形材料”。被试开始进行实验,屏幕出现指导语:下面是一个测验你的辨别能力的实验。实验开始时,首先在屏幕中心一次呈现一系列的图片材料,要求你尽量记住这些材料,呈现完这些材料之后,计算机将呈现两倍数量的图片,其中部分是刚才呈现过的,并要求你判断哪一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姓名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上海,201418) 摘要本实验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一个基础实验程序——有无法,考察两名被试在不同的先定概率的情况下,辨别力和判定标准的大小。实验发现:(1)信号检测论是一种心理学实验常用的有效研究方法;(2)击中率和虚报率会随着先定概率的提高而增加;(3)被试对声音频率的辨别力和判断标准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先定概率;辨别力;判定标准 1 导言 信号检测论是现代信息论的重要分支领域,由美国心理学家坦纳(W. P. Tanner)和斯威茨(J. A. Swets)应用于知觉研究。信号检测论与心理物理学均认为,物理刺激所引发的心理感受是一个正态连续变量。两者的区别在于:传统心理物理学的阈限概念假设了一种理想状态,其中刺激出现时是完全纯净的,个体对刺激的知觉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信号检测论认为,信号总是在噪音的伴随下出现的,因此对信号刺激的知觉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噪音的干扰。一切影响到信号侦测的背景都是噪音,它可能由内部自发的神经活动所引起,也可能由外部的实验处理或环境变化所导致。 信号和噪音是信号检测论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在心理学领域,信号检测论所指的信号可以理解为刺激。而噪音就是信号所伴随着的背景。信号检测论假定,噪音总是存在于系统之中,无法消除——无论这个系统是一个收音机,还是人的神经系统。 信号检测论有三个基础的实验程序: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有无法的基本程序是:注释呈现刺激后,让被试判定所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并口头报告。被试对有无信号出现的判断有四种结果:击中、虚报、漏报和正确否定,但判断的条件概率一般只用击中的条件概率和虚报的条件概率,因为其他的两个是这两个条件概率的互补。 信号伴随噪音和单独出现噪音,这两种情况下,分别可以在心理感受量值上形成两个分布:信号加噪音分布和噪音分布,前者也常常简称为信号分布。由于信号总是叠加在噪音背景之上,因此总体上信号分别总是比噪音分布的心理感受更强些。信号分布和噪音分部间的距离也可以作为心理物理学实验中对被试感受性的衡量指标,这被称为辨别力指标(d’)。信号检测论假设,观察者选择某一个似然比的值作为产生“信号”、“噪音”两种判断反应的

信号检测论

信号检测论 摘要 本实验运用信号检测论检测被试的判断标准并通过ROC 曲线测出被试对信号和噪音的感受性水平。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感受性水平,判断标准,ROC 曲线 前言 信号检测论(简称SDT),是一种心理物理法,是关于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作出决定的理论。它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SDT 实验中通常把刺激变量看作是信号,把刺激中的随机物理变化或感知处理信息中的随机变化看作是噪音。常以SN(信号加噪音)表示信号,以N 表示噪音。这个理论是1954年由坦纳与斯维茨引进到心理学实验当中的,在对感受性的测量上获得了成功。至今已形成了一些基本方法,如有无法、评价法及迫选法等等。它不仅在感受性的测量上,而且在记忆等研究中也起到了作用。 信号检测论(SDT )用于实验时,把正确的反应分为“击中”、“正确否定”,把错误反应分为“漏报”、”虚报“。对击中率P (y/SN )、虚报率P (y/N )的计算公式如下: 反 应 Y N 刺SN 激N P(y/SN) = f1/(f1+f2) P(y/N) = f3/(f3+f4) 击中率和漏报率之间是有固定关系的。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数据去推测判断标准。在信号检测论中,判断标准β是由下面的公式来计算的: [ β = 击中率的纵坐标/虚报率的纵坐标 ] 信号检测论中感受性的高低是如何表示的呢?由于信号检测论实验不仅测被试对信号刺激的反应,而且也测被试对噪音刺激的反应。如果被试的感受性高即分辨能力强,实验结果会得到两个相距较远的正态曲线。如果被试的感受性低,实验就会得到两个相距较近的正态曲线。因此,我们可以用两个正态曲线的距离即两个正态分配的平均数之间的距离来作为感受性的指标。为了便于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比较,这个距离是以标准差为单位来表示的,长称d ’。公式如下 [ d ’ = Z N - Z SN ] 当判断标准发生变化时,击中率和虚报率都相应的发生变化,但分辨能力d ’保持不变,操作者特征曲线(ROC 曲线)又叫等感受性曲线。 方法 被试:关雨庆,女,20岁。 实验材料:信噪比确定的词语材料(PPT ) 实验过程: 被试首先用鼠标双击给定的PPT ,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并按照指 击中f1 漏报f2 虚报f3 正确否定f4

心理学实验报告之信号检测论(用于再认实验)

心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组次 _______ 执笔者_________ 时间 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1.先定概率为0.1的刺激&反应矩阵 P(y/SN)= 0.8000 P(y/N)=0 2.先定概率为0.3的刺激&反应矩阵 P(y/SN)= 0.8667 P(y/N)=0.0286 P(y/SN)=0.8857 P(y/N)=0.0667 4.先定概率为0.9的刺激&反应矩阵 P(y/SN)= 0.8889 P(y/N)=0.8000 实 验 结 果 B = 0.3323 d ' =0.79 3.先定概率为0.7的刺激&反应矩阵

根皤实验融顚同科桧制凶RO ㈣銭(區中四卒点从左到右依次为孵 O.lffl, 03S. OJffi 、Q9ffi } 1.分析本实验所得的ROC 曲线 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 (ROC 曲线),又称等感受性曲线 (本实验由 于精度误差不能 完全做到理想上的等感受性) ,即在以虚报率为横轴、 击中率为纵轴所组成的坐标图中,由被试在特定刺激条件下(如不同 的先定概率)由于 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得出的不同结果画出的曲线。 本实验中即采用不同的先定概率作为不同的刺激条件,从图中可看 出:(1)随着先定概率的增加,被试(同一人)的判断标准B 呈现出 减小趋势,这与人们的一般决策习惯相一致,但变化幅度严重不均(尤 其是先定概率为 0.1时B 值很大),这与理论不完全相符,这可能是 由于实验的随机误差 和实验所使用材料的限制; (2)曲线倾斜度和位 置大体符合理论预期,说明被试参与性及其自身练习、疲劳等干扰因 子控制较好,但并未以大致 P=0.5的感受性曲线为距离随机斜线最远 的重心形成对称分布,这同样可能是本实验使用材料上的随机误差所 致;(3)本实验中的辨别力指数 d '并不完全恒定,而是随着先定概 率的增加,被试的辨别力指数呈微减趋势,除去随机误差的影响,这 可能是因为为随着先定概率的增加,被试的记忆任务越来越重因而影 分 析 与 讨 论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梁振宇 2014级心理学2班 2014704217 摘要本实验选取了岭南师范学院教科院2014级心理学2 班的一名女生作为被试,运用信号检测论的有无法测量被试在先定概率下的辨别力指数和判断标准的大小,并绘制出ROC曲线,检验信号检测论的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被试的击中率、虚报率、辨别力指数和判断标准是否受其影响。结果发现:(1)当先定概率增加时,辨别力指数变化较大,判断标准变化不大;(2)当先定概率增加时,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基本稳定。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先定概率判断标准β辨别力指数d‘Roc曲线 1、引言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简称SDT),是一种心理物理法,是关于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作出决定的理论。它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W.P.Tanner和J.A.Swets把它运用于人的知觉过程,使心里物理学方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阈限的理解,将客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信号检测论有两个独立指标:一是感觉辨别力指标(d‘=Z击中—Z虚报)表示感知能力,又称感觉敏感性;另一个是反应偏向,可用判断标准(β=击中率的纵坐标/虚报率的纵坐标)来表示,它包括利益得失、动机、态度等因素。 信号和噪音是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概念。信号检测论实验一般是在信号和背景分不清的条件下进行,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背景称为“噪音”。主试呈现的刺激,有时只呈现“噪音”刺激(以N表示);有时在信号刺激呈现的同时呈现噪音刺激(以SN表示),让被试对信号刺激做出反应。在呈现刺激之前,主试告诉被试刺激N和SN各自出现的概率,这个概率称为先定概率,同时对被试说明判定结果的奖惩办法。每次实验呈现的无论是N还是SN,都是随机安排的。主试在呈现刺激之前要给被是一个预备信号。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被试对有无信号出现的判定有四种结果:击中、虚报、漏报和正确否定。 击中,是当信号出现时(SN),被告报告为“有”,这称为击中,以Y/SN表示。这个判定的概率被称为击中的条件概率,以P(Y/SN)表示。虚报,是当只有噪音出现时(N),被试报告“有”,这称为虚报。这个判定的概率被称为虚报条件概率,以P(Y/N)表示。漏报,

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7月20日).pdf

信号检测论 李迪班级107 学号04 摘要: 本实验目在于学习信号检测论--有无法;考察不同先定概率下对被试的影响和被试对信号和噪音的辨别能力。结果显示,SN 的先验概率越大,被试的判断标准也越随之变松本次实验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有无法,测定被试在不同先定概率下,对呈现信号和噪音的击中率与虚报率,计算其辨别力指标d’和判定标准β,并绘制roc曲线。通过ROC 曲线测出被试对信号和噪音的辨别能力。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roc曲线辨别力指标d’判定标准β 1 引言: 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理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阈限的理解,将个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信号检测论之所以被引入心理学,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信号检测论本身的发展;二是心理学的发展需要有新兴理论的加入。传统心理物理学发展到了后期,几乎所有的矛盾都指向了阈限概念的不可靠性。感觉阈限,简称阈限,包括两方面: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其中,绝对阈限指刚引起心理感受的物理刺激量;差别阈限是指刚好能够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在信号检测实验中,被试对有无信号出现的判断可以有四种结果:击中、虚报、漏报、正确否定。本实验用两个不同重量的刺激作为“信号”和“噪声”随机呈现。根据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计算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并绘制操被试操作特

性曲线,即 ROC 曲线。本实验的目的:检验当呈现信号和噪音的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对被试辨别力和判断标准是否都有影响,并学习绘制ROC曲线。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鞍山师范学院107班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一名 2.2实验材料 100克108克重量砝码各一个,记录纸 2.3实验程序 2.3.1实验准备 100克的重量砝码作为噪音,108克的重量砝码作为信号。主试按先定概率为0.5;0.2;0.8;0.8;0.2;0.5的顺序安排实验。每种先定概率做20次,其中先后10次。如下表 2.3.2正式实验 (1)指导语:实验开始时请你闭上双眼、伸出力手。每次实验

信号检测法——有无法的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法——有无法的实验报告 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

信号检测法——有无法的实验报告 /// /// /// /// (////////学院长春 130000) 摘要:运用信号检测论的“有无法”检测被试辨别力、判断标准和面对不 同先验概率下的反应偏向,通过做ROC曲线测出被试对信号和噪音的辨别能力。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辨别力判断标准 ROC 曲线 1 引言 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理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假设人们在对刺激进行感知时,干扰(也即噪音)也总是存在的,即人作为一个接受者对刺激的辨别问题可等效于一个在噪音中检测信号的问题。 在心理学领域,信号检测论所指的信号可以理解为刺激。在信号检测论中,噪音就是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所有背景,对信号起着干扰作用的因素都可当做“噪音”。 信号检测论把刺激的判断看成对信号的侦察并作出决策的过程,其中既包括感觉过程也包括决策过程。感觉过程是神经系统对信号或噪音的客观反应,它仅取决于外在的刺激的性质,即信号和噪音之间的客观区别;而决策过程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前者决定了被试的感受性大小,信号检测论多选用辨别力指标d’来作为反映客观感受性的指标;后者则决定被试的决策是偏向于严格还是偏向于宽松,信号检测论用似然比β或报告标准C来对反应倾向进行衡量。并学习绘制ROC曲线。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1名在校女大学生, 20岁,身体健康,///////学院11级应用心理学专业。2.2仪器及材料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100克,104克,108克和112克的砝码重量各一个。 2.3 方法 1.准备工作: (1)把104克、108克和112克的重量分别和100克的重量比较10次,选出一个在十次比较中7次或8次觉得比100克重的重量作为信号刺激。100克的重量作为噪音。 (2)主试按下三种不同的SN和N出现的概率安排实验顺序。 (2)(3)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张羽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临汾 041000 ) 摘要:本实验的目的在于:(1)掌握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学会计算信号检测论的指标d'、β、C;(2)学习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了解信号检测论的用途;(3)了解信号的先定概率对再认回忆的影响。实验结果:该被试的ROC曲线在标准曲线的下面,说明被试的感受性判断力非常不好。 关键词:有无法 1引言 信号检测论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是信号传输系统中的信号接收部分。在心理学领域中,由于人的感官以及中枢分析综合过程可以看做一个信息处理系统,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信号检测论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来进行研究。信号检测论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个表示辨别的水平,不受情绪、期望、动机等因素的影响,通常用辨别力d'=Z击中—Z虚惊;另一个是表示反应偏向的指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中的似然比值β,β=O击中/O虚惊,一种是报告标准 C=[(I2-I1)/ d']*Z正确拒斥+I1,。 信号检测论可以用于再认的记忆研究。在应用信号检测论的再认实验中,将新(未见过的)、旧(已经见过的)刺激分别视为噪音和信号,则d'的值低表示被试对新、旧不易鉴别;β或C 之高表示被试对新旧侧击判断标准松,反之,表示判断标准严。 2方法 2.1被试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1002班全体成员,男10人,女38人。 2.2实验材料及仪器 2.2.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2.2 材料:4种频率声音:1000Hz、1005Hz、1010Hz和1015Hz。 2.3实验程序 2.3.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 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双击“电脑实验”,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右边呈现实验说明。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信号的产生可以选择做预备实验,如果时间不够也可以“直选”某具体频率作为信号,并单击“开始实验”按钮进行实验。 2.3.2参数设置中信号选择如果是“根据预实验结果自动选择”,则预备实验的指导语是: 这是一个预备实验,请使用1号反应盒。每次实验计算机将先后发出两个不同频率的声音。请你判断哪个声音的频率更高。如果你觉得第二个声音比第一个声音的频率高,请按“+”键; 如果觉得第二个声音比第一个声音的频率低,请按“-”键。预备实验将进行30次。当你明白了操作要求后,请点击下面的“预备实验”按钮开始。说明:预备实验结束后,计算机会将正确百分比中最接近80%的频率作为正式实验的信号(SN),而1000HZ则作为噪声(N)2.3.3正式实验指导语是: 这个实验要测试你对声音频率的辨别力。实验将逐个呈现一系列声音。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

信号检测论

信号检测论 1 引言 信号检测论又称现代心理物理学方法或SDT,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W.P.Tanner和J.A.Swets把它应用于人的知觉过程,使心理物理学方法发展到一定阶段。 信号检测论不仅测定人对信号的反应,也测定人对噪音的反应,因而能够将人的感受性与其判断标准区分开,并且分别用不同的数量来表达,这是它优于古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地方。信号检测论有两种实验方法,分别是有无法和评价法。有无法要求事先选定SN刺激和N刺激,并规定SN和N出现的概率,然后以随机方式呈现SN或N,要求被试回答,刚才的刺激是SN还是N。评价法不仅要求被试对有无信号作出判断,还要求按规定的等级作评价,即说明每次判断的把握有多大。本次实验使用的是有无法。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检测当呈现信号和噪音的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对被试的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是否都有影响,并学习绘制ROC曲线。 2 方法 2.1 被试 某大学本科生一名,男,20岁。 2.2 材料 两个数字总体(SN和N)卡片正面写着1或2位的数字。两个数字的总体分布见表1: 2.3 程序 ①确定五种先验概率,分别为10%、30%、50%、70%、90%。 ②主试将P(SN)=0.9,P(N)=0.1分别从总体SN和N中随机取样,形成一个n=50的样

本。抽取方法:将总体SN洗匀,顺次取出45张,再将总体N洗匀,顺次取出5张;最后将抽出的50张总体洗匀。 ③让被试仔细研读表1数据。在被试表示阅读充分后,进行试验:告诉被试,这轮试验的先验概率是10%,即50张卡片中有45张是噪音,5张是信号。在每次看到一张卡片时被试就必须判断它是SN还是N。主试记下被试的回答。 ④在本轮结束后,让被试休息2分钟,进行下一轮实验。 ⑤主试依照前面的程序,进行先验概率分别为30%、50%、70%、90%的实验。 3 结果 在本次实验中依照计算公式:击中率P(y/SN)=击中次数/(击中次数+漏报次数);虚报率P(y/N)=虚报次数/(虚报次数+正确否定次数),计算五次实验的击中率和虚报率。对照PZO 转换表,找出相应的P值和O值,计算出判断标准β和感受性d’,其公式分别为:β=击中率的纵坐标/虚报率的纵坐标;d’=Z N-Z SN。故在先验概率10%、30%、50%、70%、90%下,集中率分别为0.8、0.87、0.84、0.83、0.96,虚报率分别为0.13、0.11、0.2、0.27、0.4,判断标准β分别为1.32、1.12、0.87、0.76、0.22,感受性d’分别1.967、2.352、1.835、1.566、2.003。随着先验概率的增加,判断标准β逐渐变小,感受性d’基本在1.5到2.0左右。 具体数据详见表2、表3、表4、表5、表6、表7。 表2 10%概率下被试的判断结果(次) 反应 刺SN 激N 表3 30%概率下被试的判断结果(次) 反应 y n Array刺SN 激N 表4 50%概率下被试的判断结果(次) 反应 y n Array刺SN 激N 表5 70%概率下被试的判断结果(次) 反应 刺SN 激N 表6 90%概率下被试的判断结果(次)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 姓名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上海,201418) 摘要本实验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一个基础实验程序——评价法,考察男女两名不同被试对汉字再认的准确性和判断标准。实验发现:(1)击中率和虚报率会随先定概率的提高而增加;(2)被试一的判断标准β相较于被试二的判断标准β更为严格,不易将测验项目判断为目标项目;(3)在同一先定概率下,被试一的辨别力d’要大于被试二,而被试一的判断标准β要小于被试二。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评价法;ROC曲线;辨别力d’;判定标准β 1 导言 传统心理物理学创造性的提出“阈限”概念来反映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阈限定义为能引起心理感受(绝对感受或差别感受)的物理刺激强度。但在实际研究中,非感觉因素对阈限测量的影响往往是难以排除的。信号检测论挑战了传统的阈限定义,以一个“反应阈限”来取代感觉阈限作为被试报告有无刺激的分界点。具体地说,信号检测论认为对信号的知觉包括感觉和决策两个过程。被试先根据所侦测到的信号强度产生相应的心理感受,再将感觉强度与事先确立的判断标准进行比较,当感觉强度超过上述标准时,才会报告刺激或差异的存在,而该报告标准即“反应阈限”。由于能有效分离个体客观的感受性与主观的反应偏向,信号检测论已经成为现代心理物理学总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 信号和噪音是信号检测论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在心理学领域,信号检测论所指的信号可以理解为刺激。而噪音就是信号所伴随着的背景。信号检测论假定,噪音总是存在于系统之中,无法消除——无论这个系统是一个收音机,还是人的神经系统。 信号检测论有三个基础的实验程序: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在评价法中,先定概率或/和奖惩办法恒定时,根据确信程度将回答分为n个评价等级,即让感觉强度划归到上述n 个等级,从而要求被试同时考虑(n-1)个判断标准。因此需对每个判断标准,分别极端感受性和反应倾向的指标。对于最严格的判断标准以下的各个标准所对应的击中率,都应是该标准以上各等级的击中率的累积。因为若能根据某一感觉强度百分之百地确信“SN刺激存在”,在较为宽松的标准(如80%)下一定也能据此确信“SN刺激存在”。同理,各标准在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学生实验报告姓名王翠翠学号专业应用心理学年级 10级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时间 9月1号同组人姓名杨丹妮张雅丽成绩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的实验研究报告 王翠翠杨丹妮张雅丽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10级应用班重庆 400715) 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重量辨别,学习信号检测论中的有无法。被试为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班的一名学生,实验在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的实验室进行,采用遮光镜、100克、104克、108克和112克的重量砝码各一个,要求被试辨别感触到的砝码是信号还是噪音,实验结果显示,被试的辨别力指标较强,所以通过实验我们更加深了对信号检测论有无法的理解。此次实验假设被试的辨别力指标较弱。 关键词重量辨别信号检测论信号噪音 1、引言信号检测论 (SignalDetection Theory, 简称 SDT) 属于信息论的一个分支 , 研究对象是信号传输系统中的信号接收部分。它借助于数学形式 , 分析信号 [1]接收者如何把信号从噪声中提取出来。1954年 ,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Tanner和 Swets首先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引进 SDT, 用于研究知觉过程 , 现已扩展到记忆、思维、人格研究等领域。在心理学领域 , 人的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可以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 , 把刺激看作信号 , 把刺激中的随机物理变化和感知过 程中的随机变化看成噪音 , 这样人对刺激的分辨问题就等效于在噪音中检测信号的问题。随着机器系统的日益自动化 , 人———机界面中人的任务越来越倾

向于对一些物理声光信号的不同类别进行判别并做出不同的反应。可见 , SDT并不严格地关注感觉过程 , 而是强调刺激事件出现与否的决策判断过程。关于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思想为信号伴随噪音和单独出现噪音这两种情况下,分别可以在心理感受量值上形成两个分布(distribution):信号加噪音(SN)分布和噪音(N)分布,前者也常常简称为信号分布。由于信号总是叠加在噪音背景之上,因此总体上信号分布总是比噪音分布的心理感受更强些。信号的心理感受强度可以用两个分布之间的距离来描述(Gescheide,1997),同样信号分布和噪音分布间的距离也可以作为心理物理学实验中对被试感受性的衡量指标,这被称为 [2]辨别力指标(d’)。在信号检测论中,被试的反应有四种:(1)刺激出现并报告“有”,这种反应被称为“击中”(hit);(2)刺激出现并报告“无”,这种反应被称作“漏报”(miss);(3)刺激没有出现并报告“有”,这种反应被称作“虚惊”(false alarm);(4)刺激没有出现并报告“无”,这种反应被称作“正确拒斥”(correct rejection)。信号检测论有无法指的是信号出现,报告“有”,信号没出现,报告“无”,而且本实验还可以加深被试(学生)对信号检测论有无法的了解与运用。 2、方法 2、1 被试 此次实验的被试是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10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女,19岁) 2、2 仪器和材料 遮光镜,100克、104克、108克和112克的重量砝码各一个。 2、3 实验设计 此次试验采用被试内单因素设计,使得被试的个体差异得到有效的控制 2、4 实验程序

信号检测理论讲解

第四章心理物理法 一、知识框架 1 费希纳三法(极、均、定) 1 经典物理法 2 心理量表法 心理物理法 2 现代信号检 表 4--1 费希纳经典三法(感觉阈限的测量)

表 4--2 心理量表法(制作心理量表的方法) 心理量表法 量表类型含义方法(简单介绍)备注 比例量表有相等单位,有绝 对零;可加减乘除感觉比例法(分段法,按比例建 立关系);数量估计法(直接方 法,给标准赋值,被试在估计值) 斯蒂文森幂定律(数 量估计法) 等距量表有相等单位,无绝 对零;可加减不可 乘除感觉等距法(按主观相等区分, 常见:二分);差别阈限法(以 最小可觉差为等距单位) 韦伯定律、费希纳定 律(差别阈限法) 顺序量表无相等单位,无绝 对零;不可加减乘 除对偶比较法(配对比较);等级 排列法(先排序后对同刺激评定 等级平均) 肯德尔U系数(对 偶比较法);斯皮尔 曼等级相关法(等级 排列法) 三种方法的比较 1 共同点:都要①选(刺激、反应)序列;②简化反应;③多测量 2 不同点:①符合阈限操作定义的程度不同:恒定>最小>平均; ②实验误差与控制方面不同; ③实验效率不同:最小变化法不及平均差误法与恒定刺激法;此外,平均差误法可以调动被试积极性,这方面优于另二法。 二、重难点 1、费希纳三法 2、心理量表6法 3、信号检测论 1、信号检测论分布图(请大家务必把这个图放在心里)

2、统计决策表(这个表也要) 3、辨别力指数d`及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 1、β、d`见题目分析 2、C =(I 2—I 1 )/d`*2+I 1 3、ROC曲线也叫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或等感受性曲线,以击中率为纵轴,虚报率为横轴的函数曲线。 1)曲线上个点反应的感受性相同,判断标准不同,左下边的点表示判断标准高、严; 2)曲线反应d`大小,ROC曲线离偶然事件越远,辨别力越强,d`越大。 3)ROC曲线的曲率由被试感受性和信号强度共同决定。 4)ROC曲线能反映出先决定概率对击中率和虚报率的影响、信号检测标准变化时击中率和虚报率的变化、不同观察者的敏感性指标d`。 三、真题分析与总结 总:07年3道;08年3道;09年2道(重考07年73题);10年3道(重考07年43题);11年2道(重09、08考) (07)42、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32刺激由主式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 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这种方法是 A、恒定刺激法 B、平均差误法 C、最小变化法 D、系列探索法 这一题是在考各个方法的特点 最小变化法:主试调节;刺激等距(间隔相等的小步) 平均差误法:被试调节,刺激连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