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等腰三角形(习题及答案)

等腰三角形(习题及答案)

等腰三角形(习题及答案)
等腰三角形(习题及答案)

1 ?

? 例题示范

等腰三角形(习题)

例 1: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 D 在△ABC 外,CD ⊥AD

于点 D , CD = 1

BC .求证:∠ACD =∠B .

2

【思路分析】读题标注:

梳理思路:

由条件CD = 1

BC ,可尝试取 BC 的中点 E ,此时结合等腰构

2

造三线合一的线 AE ,如图所示.

要证∠ACD =∠B ,可以证明△ABE ≌△ACD . 【过程书写】

证明:如图,取 BC 的中点 E ,连接 AE . ∵E 是 BC 的中点

∴ BE = 1

BC

2 1

∵ CD = BC

2

∴BE =CD

∵AB =AC ,E 是 BC 的中点 ∴AE ⊥BC ∴∠AEB =90° ∵CD ⊥AD ∴∠D =90°

∴∠AEB =∠D =90°

在 Rt △ABE 和 Rt △ACD 中 ? AB = AC ?

BE = CD (已知) (已证) ∴Rt △ABE ≌Rt △ACD (HL ) 2

过程规划:

1. 辅助线描述

2. 说明三线合一

3. 证明△ABE ≌△ACD

4. 根据全等性质得结论

∠ACD =∠B

1

例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cm,其中一边长为5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cm.

【思路分析】

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5cm,这一边可能是底,也可能是腰,故需分类讨论:

1如果5cm 为底,则根据周长为12cm,可知腰长为3.5cm.此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三角形存在.

2如果5cm 为腰,则根据周长为12cm,可知底边长为2cm.此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三角形存在.

综上,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5cm 或2cm.

?巩固练习

1.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A=80°,求∠C 的度数.

2.如图,在△ABC 中,AB=AC,BE∥AC,∠BDE=100°,

∠BAD=70°,则∠E= .

第2 题图第3 题图

3.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D 为AB 边上一点,若

CD=AD=BC,则∠A= .

4.如图,在△ABC 中,∠ABC 的平分线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

于点E,过点E 作MN∥BC,交AB 于点M,交AC 于点N.若BM+CN=9,则线段MN 的长为()

A.6 B.7 C.8 D.9

5.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AD 是BC 边上的中线,

点P 在AD 上.求证:PB=PC.

6.已知:如图,B,D,E,C 在同一直线上,AB=AC,

AD=AE.求证:BD=CE.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 和8,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

长为.

8.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比另一个角大30°,则该等腰三角形的

顶角的度数为.

9.已知:如图,线段AB 的端点A 在直线l 上,AB 与l 的夹角

是30°,请在直线l 上另找一点C,使△ABC 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能找几个?请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 思考小结

1. 要证明边相等或角相等,可以考虑两种思路:

如果边或者角在两个三角形里面,则证明两个三角形

如果边或角在一个三角形里面,证明三角形是 三角形.

2. 将两个含 30°角的三角板如图放置,则△ABD 是

角形(“等腰”或“等边”),故 AB BD ,BC = BD ,所以 BC = AB ,从而得到对于含有 30°角的直角三角形, 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

1

2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1. 50°

2. 50°

3. 36°

4. D

5.证明略

提示: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AD 垂直平分BC,从而得到PB=PC

6.证明略

提示: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B=∠C,∠ADE=∠AED,进而可得∠BAD=∠CAE,从而证明△ABD≌△ACE,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D=CE

7. 20

8. 80°或40°

9. 这样的点能找4 个,作图略

?思考小结

1. ①全等

②等腰

2. 等边,=,1

2

1

,一半

2

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如图,∠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若BC=5cm ,BD=3cm , 则点D 到AB 的距离为( ) 2.如图,已知C 是线段AB 上的任意一点(端点除外),分别以AC 、BC 为边并且在AB 的同一侧作等边△ACD 和等边△BCE ,连接AE 交CD 于M ,连接BD 交CE 于N .给出以下三个结论: ①AE=BD ②CN=CM ③MN ∥AB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二.填空题(共1小题) 3.如图,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F 分别是BC ,AC ,AB 上的点,DE ⊥AC ,EF ⊥AB ,FD ⊥BC ,则△DEF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等于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15小题) 4.在△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E 、F 分别为AB 、AC 上的点,且 ∠EDF+∠EAF=180°,求证DE=DF . 5.在△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DE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请说明DE=BD+EC . 6.已知:如图,D 是△ABC 的BC 边上的中点,DE ⊥AB ,DF ⊥ AC , 垂足分别为 E ,F ,且DE=DF .请判断△ABC 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7.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BD 是AC 边上的高,延长BC 至E ,使CE=CD .连接DE . (1)∠E 等于多少度? (2)△DBE 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8.如图,在△ABC 中,∠ACB=90°,CD 是AB 边上的高,∠A=30°.求证:AB=4BD . 9.如图,△ABC 中,AB=AC ,点D 、E 分别在AB 、AC 的延长线上,且BD=CE ,DE 与BC 相交于点F .求证:DF=EF . A . 5cm B . 3cm C . 2cm D . 不能确定 A . 0 B . 1 C . 2 D . 3

以二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问题为背景的解答题 【学习目标】 这类问题主要是以一点(或以一条线段)为依托,动点和函数思想相结合以几何图形为背景,以动点为元素,构造动态型几何问题。解此类题目,应从相关图形的性质和数量关系分类讨 论来解决。此类问题较多地关注学生对图形性质的理解,用动态的观点去看待一般函数和图形结合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教学过程】解题思路: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的解题方法:①几何法三步:先分类;再画图;后计算.② 代数法三步:先罗列三边;再分类列方程;后解方程、检验.再以二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问题为背景的解答题中,这两种方法往往结合使用. 一、考点突破 12 例1、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4 与x 轴相交于A、B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C,若 4 已知 A 点的坐标为(﹣2,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连接AC、BC,求线段BC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P,使△AC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 点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

【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10与x 轴,y 轴相交于A,B 两点,点C 的坐标是(8,4),连接AC,BC. (1)求过O,A,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判断△ABC的形状; (2)动点P从点O出发,沿OB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B 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 B 出发,沿BC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运动.规定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 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为何值时,PA=QA?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以A,B,M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等腰三角形 1. 选择题: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5cm ,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的差为3cm ,则腰长为( ) A. 2cm B. 8cm C. 2cm 或8cm D. 以上都不对 2. 如图,AB C ?是等边三角形,BC BD 90CBD ==∠, ,则1∠的度数是________。 C A 1 D B 2 3 3. AB C ?中, 120A AC AB =∠=,,AB 的中垂线交AB 于D ,交CA 延长线于E ,求证: BC 2 1 DE = 。 A E D O B C 1 2 / 4. 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D 是AC 的中点,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 =CD ,DM ⊥BC ,垂足为M 。求证:M 是BE 的中点。 E 5. 如图,已知:AB C ?中,AC AB =,D 是BC 上一点,且CA DC DB AD ==,,求BAC ∠的度数。 A B C D }

6. 已知:如图,AB C ?中,AB CD AC AB ⊥=,于D 。求证:DCB 2B AC ∠=∠。 C ~ 7、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DE ⊥AB ,DF ⊥AC ,E 、F 分别是垂足。求证:AE =AF 。 A E F B D C 【 8、如图,AB C ?中, 100=∠=A AC AB ,,BD 平分ABC ∠。 求证:B C B D AD =+。 E F C "

— 等腰三角形答案: 1. B 2. 分析: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图形中角的度数是等边三角形性质的重要应用。 解:因为AB C ?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 60ABC BC AB =∠=, 因为B C B D =,所以B D A B = 所以23∠=∠ 在AB D ?中,因为 60ABC 90CBD =∠=∠, 所以 150ABD =∠,所以 152=∠ 所以 75ABC 21=∠+∠=∠ ] 3.分析:此题没有给出图形,那么依题意,应先画出图形。题目中是求线段的倍半关系,观察图形,考虑取BC 的中点。 证明:过点A 作BC 边的垂线AF ,垂足为F 。 4、分析:欲证M 是BE 的中点,已知DM ⊥BC ,所以想到连结BD ,证BD =ED 。因为△ABC 是等边三角形,∠DBE =21∠ABC ,而由CE =CD ,又可证∠E =2 1 ∠ACB ,所以∠1=∠E ,从而问题得证。 证明:因为三角形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AC 的中点 所以∠1= 2 1 ∠ABC 又因为CE =CD ,所以∠CDE =∠E 所以∠ACB =2∠E 即∠1=∠E 所以BD =BE ,又DM ⊥BC ,垂足为M 所以M 是BE 的中点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5、分析:题中所要求的BAC ∠在AB C ?中,但仅靠AC AB =是无法求出来的。因此需要考虑DB A D =和CA DC =在题目中的作用。此时图形中三个等腰三角形,构成了内外角的关系。因此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外角关系定理来求。 解:因为AC AB =,所以C B ∠=∠ 因为DB A D =,所以C DAB B ∠=∠=∠; 因为CD CA =,所以CDA CAD ∠=∠(等边对等角) 而 DAB B ADC ∠+∠=∠ 所以B DAC B ADC ∠=∠∠=∠22, ~ 所以B 3B AC ∠=∠ 又因为 180=∠+∠+∠BAC C B 即 180B 3C B =∠+∠+∠ 所以 36B =∠ 即求得 108BAC =∠ 说明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沟通本题中角之间关系的重要桥梁。把边的关系转化成角的关系是此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本质所在。本条性质在解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后边的解题中将进一步体现。 2. 注意“等边对等角”是对同一个三角形而言的。3. 此题是利用方程思想解几何计算题,而边证边算又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常用方法。 6、分析:欲证角之间的倍半关系,结合题意,观察图形,BAC ∠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于是想到构造它的一半,再证与DCB ∠的关系。 证明:过点A 作B C AE ⊥于E ,AC AB = 所以BAC 2 1 21∠=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 因为 90B 1=∠+∠ 又AB CD ⊥,所以 90CDB =∠ 所以 90B 3=∠+∠(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所以31∠=∠(同角的余角相等) 即DCB 2B AC ∠=∠ 说明: 1. 作等腰三角形底边高线的目的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构造角的倍半关系。因此添加底边的高是一条常用的辅助线; 2. 对线段之间的倍半关系,常采用“截长补短”或“倍长中线”等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对角间的倍半关系也同理,或构造“半”,或构造“倍”。因此,本题还可以有其它的证法,如构造出DCB ∠的等角等。 》 7、证明:因为AC AB =,所以C B ∠=∠ 又因为AC DF AB DE ⊥⊥,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一) ------等腰三角形问题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 郝凤霞 2012年10月25日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活动1. 在直角坐标平面中,O 为坐标原点,二次函数2(1)4y x k x =-+-+的图 象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B ,且6OAB S ?=.(1)求点A 与点B 的坐标;(2)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如果点P 在x 轴上,且△ABP 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 的坐标. 活动1中,“p 在x 轴上”,通过此 例明确等腰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初步探究二次函 数背景下等腰三角形问题的分析,确定问题解 决思路,同时,鼓励学生发散多种做法,拓宽思路. 科目 数学 课题 二次函数背景的等腰三角形问题 班级 初三(2)班 任课教师 郝凤霞 学 生 情 况 分 析 有关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在之前的几何综合题中有涉及,学生基本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及解题方法;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求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较熟练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次函数知识本身就是数形结合思想的数学思想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学生往往要么只注意到代数知识,要么只注意到几何知识,不会把它们互相转化,如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几何图形中线段的长的关系;坐标系中互相垂直的两直线之间的代数关系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二次函数背景的背景下研究等腰三角形问题,提炼方法. 教 学 目 标 掌握二次函数背景下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进一步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方程思想,培养学生将几何问题与 代数问题的转化思想 体会解题过程中方法的筛选与调整,树立解决综合题的信心 教学 重点 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分析等腰三角形问题 教学 难点 准确对等腰三角形分类,确定解决代几综合问题的思路

27题精选1(2011-11-27) 1、直线y=-2x+2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C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OC=OB (1)求AC 的解析式; (2)在OA 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P,作PQ ⊥BP,交直线AC 于Q,试探究BP 与PQ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2)的前提下,作PM ⊥AC 于M,BP 交AC 于N,下面两个结论:①(MQ+AC)/PM 的值不变;②(MQ-AC)/PM 的值不变,期中只有一个正确结论,请选择并加以证明。 2、如图①所示,直线L :5y mx m =+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1)当OA=OB 时,试确定直线L 的解析式; (2)在(1)的条件下,如图②所示,设Q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作直线OQ ,过A 、B 两点分别作AM ⊥OQ 于M ,BN ⊥OQ 于N ,若AM=4,BN=3,求MN 的长。 (3)当m 取不同的值时,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分别以OB 、AB 为边,点B 为直角顶点在第一、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OBF 和等腰直角△ABE ,连EF 交y 轴于P 点,如图③。 问:当点B 在 y 轴正半轴上运动时,试猜想PB 的长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其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x y x y 第 2题图① 第2题图② 第2题图③

3、如图,直线1l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直线2l 与直线1l 关于x 轴对称,已知直线1l 的解析式为3y x =+, (1)求直线2l 的解析式; 的外部作一条直线3l ,过点 B 作BE ⊥3l 于E,过点 C 作CF ⊥3l 于F 分别,请画出图形并求证: BE +CF =EF (3)△ABC 沿y 轴向下平移,AB 边交x 轴于点P ,过P 点的直线与AC 边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 ,与y 轴相交与点M ,且BP =CQ ,在△ABC 平移的过程中,①OM 为定值;②MC 为定值。在这两个结论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B (0,b ),且a 、b 满足.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2)若点M 为直线y =mx 上一点,且△ABM 是以AB 为底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m 值; (3)过A 点的直线 交y 轴于负半轴于P ,N 点的横坐标为-1,过N 点的直 线交AP 于点M ,试证明 的值为定值.

等腰三角形练习题 一、计算题: 1. 如图,△ABC 中,AB=AC,BC=BD,AD=DE=EB 求∠A 的度数 设∠ABD 为x,则∠A 为2x 由8x=180° 得∠A=2x=45° 2.如图,CA=CB,DF=DB,AE=AD 求∠A 的度数 设∠A 为x, 由5x=180° 得∠A=36° 3. 如图,△ABC 中,AB=AC ,D 在BC 上,DE ⊥AB 于E ,DF ⊥BC 交AC 于点F ,若∠EDF=70°, 求∠AFD 的度数 ∠AFD=160° C F D A B

4. 如图,△ABC 中,AB=AC,BC=BD=ED=EA 求∠A 的度数 设∠A 为x ∠A= 7 180 5. 如图,△ABC 中,AB=AC ,D 在BC 上, ∠BAD=30°,在AC 上取点E ,使AE=AD, 求∠EDC 的度数 设∠ADE 为x ∠EDC=∠AED -∠C=15 B A B 2x x -15°

6. 如图,△ABC 中,∠C=90°,D 为AB 上一点,作DE ⊥BC 于E ,若BE=AC,BD=21,DE+BC=1, 求∠ABC 的度数 延长DE 到点F,使EF=BC 可证得:△ABC ≌△BFE 所以∠1=∠F 由∠2+∠F=90°, 得∠1+∠F=90° 在Rt △DBF 中, BD=2 1,DF=1 所以∠F =∠1=30° 7. 如图,△ABC 中,AD 平分∠BAC ,若AC=AB+BD 求∠B :∠C 的值 在AC 上取一点E,使AE=AB 可证△ABD ≌△ADE 所以∠B=∠AED 由AC=AB+BD,得DE=EC, 所以∠AED=2∠C 故∠B :∠C=2:1 F A B C D E

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一、预备知识 1、坐标系中或抛物线上有两个点为P (x1,y ),Q (x2,y ) (1)线段对称轴是直线2x 2 1x x += (2)AB 两点之间距离公式:221221)()(y y x x PQ -+-= 中点公式:已知两点 ()()2211y ,x Q ,y ,x P ,则线段PQ 的中点M 为??? ??++222121y y ,x x 。 2、两直线的解析式为11b x k y +=与 22b x k y += 如果这两天两直线互相垂直,则有121-=?k k 3、平面内两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两直线分别为:L1:y=k1x+b1 L2:y=k2x+b2 (1)当k1=k2,b1≠b2 ,L1∥L2 (2)当k1≠k2, ,L1与L2相交 (3)K1×k2= -1时, L1与L2垂直 二、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探究: 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主要涉及到的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等腰三角形 性质: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三线合一(中线、高线、角平分线)。 判定: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三线合一(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 性质:满足勾股定理的三边关系,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等腰直角三角形 性质:具有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所以性质,两底角相等且等于45°。 判定:具有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所以性质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4、等边三角形 性质:三边相等,三个角相等且等于60°,三线合一,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三边相等,抛物线或坐标轴或对称轴上三个角相等,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一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存在性培优专题 1.已知一次函数1 y x =-+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B点,点P在x轴上,并且使以点A、B、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2.已知一次函数 4 4 3 y x =+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 若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直线OB是一次函数2 y x =-的图象,点A的坐标为(02) ,,在直线OB上找点C,使ACO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次函数1 y x =+的图象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点C在x轴上,且使得ABC △是等腰三角形,符合题意的点C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一次函数 3 6 4 y x =-+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M点在x轴上, 并且使得以点A、B、M为定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M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一次函数4 =-+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点P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 y x (不包含A、B两个端点),C是线段OB上一点,45 △是等腰三角形, OPC ∠=?,若OPC 试求点P的坐标?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Rt ABC △的顶点A在y轴正半轴上,顶点B在x轴正半轴上,4 OB=. OA=,3 (1)求点C的坐标; (2)求经过点B,C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CB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一、基础能力平台 1.选择题: (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与相邻外角的关系是() A.底角大于相邻外角B.底角小于相邻外角 C.底角大于或等于相邻外角D.底角小于或等于相邻外角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00°,则另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 A.40°,40°B.100°,20° C.50°,50°D.40°,40°或100°,20° (3)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50°,50°,80°B.80°,80°,20° C.100°,100°,20°D.50°,50°,80°或80°,80°,20° (4)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比顶角大15°,那么顶角为() A.45°B.40°C.55°D.50°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成的角等于() A.顶角B.顶角的一半 C.顶角的2倍D.底角的一半 (6)已知:如图1所示,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则∠A 的度数为() A.30°B.45°C.36°D.72°

(1)(2)(3)2.填空题: (1)如图2所示,在△ABC中,①因为AB=AC,所以∠________=∠______; ②因为AB=AC,∠1=∠2,所以BD=_____,_____⊥______. (2)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之和为110°,则顶角的度数为______.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顶角为______. (4)在等腰三角形ABC中,一腰上的高是1cm,这条高与底边的夹角是450,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 (5)如图3所示,O为△ABC内一点,且OA=OB=OC,∠ABO=20°,∠BCO=30°,则∠CAO=______. 3.等腰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比为4:1,求其各个角的度数. 4.如图,已知线段a和c,用圆规和直尺作等腰三角形ABC,使等腰三角形△ABC?以a和c为两边,这样的三角形能作几个? c a

一次函数与三角形综合题培优试题 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x轴交负半轴于点A(a,0),点C在直线l上,过点C的另一 直线交y轴于点B(0,b),且a,b满足0 - + a -b )1 ( 22= (1)求AOB ?的面积 (2)求证:AB平分∠COB; (3)在y轴正半轴上有一动点M,CB的延长线上有一动点N,在运动的过程中,恰使∠AMB= ∠ANB,当M,N的位置发生变化时,MB-NB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其值,若变化,说明理由.

2、

3、如图①所示,直线y=x+1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C,OB=3OAM在直线AC上,AC=CM, (1),求直线BM的解析式. (2)如图①所示,点N在MB的延长线上,BN=AC,连CN交x轴于点P,求点P的坐标; (3)如图②所示,连OM,在直线BM上是否存点K,使得∠MOK=45°,若存在,求点K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图①图②

4、直线1l :y =mx +4m 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1)当OA=OB 时,试确定直线1l 的解析式; (2)直线2l :y =-2mx +4m 过B 点交x 轴于C 点, 直线y=t (t >4m )分别交直线1l 、直线2l 、y 轴 正半轴于M 、D 、N ,画出图形,求 DN DM 的值; (2) 如图分别以OB 、AB 和等腰直角△ABE ,连EF 交y 轴于P 点,问当m 变化时,现给出两个结论: ①BP 的长度不变;② OB BP 的值不变, 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证明正确的结论 并求出其的长度.

等腰三角形 第1课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则其顶角为________. 2.如图,△ABC中,AB=AC,BC=6cm,AD平分∠BAC,则BD=________cm. 第2题图第3题图 3.如图,△ABC中,AB=AC,D为BC中点,∠BAD=35°,则∠C的度数为() A.35° B.45° C.55° D.60°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A.50° B.80° C.50°或80° D.40°或65° 5.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且AB=AD=DC,∠BAD=40°,求∠C的度数. 6.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E=AF. 求证:DE=DF.

第2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在△ABC中,∠A=40°,∠B=70°,则△ABC为()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 2.已知△ABC中,∠B=50°,∠A=80°,AB=5cm,则AC=________. 3.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其可以确定△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 第3题图第4题图 4.如图,已知△ABC中,∠A=36°,AB=AC,BD为∠ABC的平分线,则图中共有________个等腰三角形. 5.如图,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点,DE⊥AC,DF⊥AB,垂足分别是E,F,且DE=DF.求证:AB=AC. 6.如图,AB∥CD,直线l交AB于点E,交CD于点F,FG平分∠EFD交直线AB于点G. 求证:△EFG是等腰三角形.

知识回顾: 1、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 2、已知一边,求等腰三角形周长的方法: 3、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例题分析: 例1、如图,抛物线254y ax ax =-+经过ABC △的三个顶点,已知BC x ∥轴,点A 在x 轴上,点C 在y 轴上,且AC BC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探究:若点P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且在x 轴下方的动点,是否存在PAB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坐标;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2、已知: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1,0)A 、(5,0)B 、(0,5)C 三点.(1)求抛物线的函 数关系式; (2)若过点C 的直线y kx b =+与抛物线相交于点E (4,m ),请求出△CBE 的面积S 的值; (3)在抛物线上求一点0P 使得△ABP 0为等腰三角形,并写出0P 点的坐标; (4)除(3)中所求的0P 点外,在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其它的点P 使得△ABP 为等腰三角形?P (要求简要说明理由,但不证明);若不存在这 2,将这个直角三角形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斜边AB 与x 轴重合(其中OA0,

n >0),连接DP 交BC 于点E 。①当△BDE 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 此时点E 的坐标。 ②又连接CD 、CP (如图3),△CDP 是否有最大面积?若有,求出△CDP 的最大面积和此时点P 的坐标;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例4、如图9,抛物线2 812(0)y ax ax a a =-+<与x 轴交于、两点(点在点的 左侧),抛物线上另有一点C 在第一象限,满足∠ACB 为直角求线段OC 的长.: (2)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3)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BCP 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放在第二象限,斜靠在两坐标 轴上,且点(02)A , ,点(10)C -,,如图所示:抛物线2 2y ax ax =+-经过点B . 图1 图2 图3

第一讲等腰三角形 【要点梳理】 要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1.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 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 为腰,BC为底边,∠A是顶角,∠B、∠C是底角. 2.等腰三角形的作法 已知线段a,b(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ABC,使AB=AC=b,BC=a. 作法:1.作线段BC=a; 2.分别以B,C为圆心,以b为半径画弧,两弧 相交于点A; 3.连接AB,AC. △ABC为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B=∠C; (3)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 (4)∠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线. 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或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4.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称为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一类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每个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或中线)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要点诠释:(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A =180°-2∠B,∠B=∠C=180 2A ?-∠. (2)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要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推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中重要线段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两腰上的高、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要点诠释:这条性质,还可以推广到一下结论: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上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二次函数中等腰三角形专题 一.解答题(共15小题) 1.如图,经过点A(0,-6)的抛物线y= 1/2x2+bx+c与x轴相交于B(-2,0),C两点.(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和顶点D的坐标;(2)将(1)中求得的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新抛物线y1,若新抛物线y1的顶点P在△ABC 内,求m的取值范围;(3)在(2)的结论下,新抛物线y1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QAB 是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请分析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并直接写出相对应的m的取值范围. 2.如图,二次函数y=4/3 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3,0),B(-1,0),与y轴交于点C.若点P,Q同时从A点出发,都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沿AB,AC边运动,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停止运动,这时,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以A,E,Q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E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P,Q运动到t秒时,△APQ沿PQ翻折,点A恰好落在抛物线上D点处,请判定此时四边形APDQ 的形状,并求出D点坐标.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1/2 x2+3/2 x+2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B(点B 在点A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过动点H(0,m)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l,直线l与二次函数y=-1/2 x2+3/2 x+2的图象相交于点D,E.(1)写出点A,点B的坐标;(2)若m>0,以DE为直径作⊙Q,当⊙Q与x轴相切时,求m的值;(3)直线l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直线y=-3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抛物线y=a(x-2)2+k经过点A、B,并与X轴交于另一点C,其顶点为P.(1)求a,k的值;(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点Q,使△ABQ是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Q点的坐标;(3)在抛物线及其对称轴上分别取点M、N,使以A,C,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求此正方形的边长.

一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2,3),B(4,3),C是坐标轴x轴上一点,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共有() A.2个B.3个C.4个D.6个 2.(2008?天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B(2,0),若点C在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上,且△ABC为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 的点C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3.(2016?江宁区一模)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和(2,0), 在直线y=﹣x+2上取一点C,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共4小题) 4.(2015?杭州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4,0),B(2,0),设点C是函数y=﹣(x+1)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点C的坐标是. 5.(2009秋?南昌校级期末)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2)、(0,0)、(3,0),若以点A、B、C、D为顶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则点D 的坐标应为. 6.(2009秋?扬州校级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3,0)、B(﹣1,0)、C(2,3)、若以点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点D的坐标为. 7.(2010春?江岸区期中)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 坐标分别是(﹣1,﹣1),(﹣2,3),(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 为. 三.解答题(共14小题) 8.四边形ABCD中,BD,AC相交于O,且BD⊥AC,求证:AB2+CD2=AD2+BC2.9.如图,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B,在第一象限是 否存在点P,使以A,B,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如图,∠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BC=5cm,BD=3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A.5cm B.3cm C.2cm D.不能确定 2.如图,已知C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端点除外),分别以AC、BC为边并且在AB的同一侧作等边△ACD 和等边△BCE,连接AE交CD于M,连接BD交CE于N.给出以下三个结论: ①AE=BD ②CN=CM ③MN∥AB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B.1C.2D.3 二.填空题(共1小题) 3.如图,在正三角形ABC中,D,E,F分别是BC,AC,AB上的点,DE⊥AC,EF⊥AB,FD⊥BC,则△DEF 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等于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15小题) 4.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EDF+∠EAF=180°,求证 DE=DF. 5.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请说明DE=BD+EC.

6.>已知:如图,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且DE=DF.请判断△ABC 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7.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C边上的高,延长BC至E,使CE=CD.连接DE. (1)∠E等于多少度? (2)△DBE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8.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30°.求证:AB=4BD. 9.如图,△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的延长线上,且BD=CE,DE与BC相交于点F.求证:DF=EF. 10.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BC是斜边.∠B的角平分线交AC于D,过C作CE与BD垂直且交BD延长线于E, 求证:BD=2CE.

等腰三角形常用辅助线专题练习(含答案) 1.如图:已知,点D、E在三角形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 B D= C E。证明:作AF⊥BC,垂足为F,则AF⊥DE。∵AB=AC,AD=AE 又∵AF⊥BC,AF⊥DE,∴BF=CF,DF=EF(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BD=CE. 2.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B=AC,AF平行BC于F,D是AC边上任意一点,延长BA到E,使AE=AD,连接DE,试判断直线AF与D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AF⊥DE.理由:延长ED交BC于G,∵AB=AC,AE=AD∴∠B=∠C,∠E=∠ADE∴∠B+∠E=∠C+∠ADE∵∠ADE=∠CDG∴∠B+∠E=∠C+∠CDG∵ ∠B+∠E=∠DGC,∠C+∠CDG=∠BGE,∠BGE+∠CGD=180°∴∠BGE=∠CGD=90°∴EG⊥BC.∵AF∥BC∴AF⊥DE.

解法2: 过A点作△ABC底边上的高, 再用∠BAC=∠D+AED=∠2∠ADE,即∠CAG=∠AED,证明AG∥DE利用AF∥BC证明AF⊥DE 3.如图,△ABC中,BA=BC,点D是AB延长线上一点,DF⊥AC交BC于E,求证:△DBE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在△ABC中,∵BA=BC,∴∠A=∠C,∵DF⊥AC,∴∠C+∠FEC=90°,∠A+∠D=90°,∴∠FEC=∠D∵∠FEC=∠BED,∴∠BED=∠D,∴BD=BE,即△DBE是等腰三角形. 4.如图,△ABC中,AB=AC,E在AC上,且AD=AE,DE的延长线与BC相交于F。求证:DF⊥BC. 证明:∵AB=AC,∴∠B=∠C,又∵AD=AE,∴∠D=∠AED, ∴∠B+∠D=∠C+∠AED,∴∠B+∠D=∠C+∠CEF, ∴∠EFC=∠BFE=180°×1/2=90°,∴DF⊥BC; 若把“AD=AE”与结论“DF⊥BC”互换,结论也成立。 若把条件“AB=AC”与结论“DF⊥BC”互换,结论依然成立。 5.如图,AB=AE,BC=ED,∠B=∠E,AM⊥CD,A求证:CM=MD. 证明:连接AC,AD ∵AB=AE,∠B=∠E,BC=ED∴△ABC≌△AED(SAS) ∴AC=AD ∵AM⊥CD∴∠AMC=∠AMD=90°∵AM=AM(公共边)∴RT△ACM≌RT△ ADM(HL)

老师 学生学管师 学科 名称 年级上课时间月日 _ _ :00-- __ :00 课题 名称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问题 教学 重点 教 学 过 程 1.(2011?)如图,直线y=3x+3交x轴于A点,交y轴于B点,过A、B两点的抛物线交x轴于另 一点C(3,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ABQ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01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3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4,0),与y轴交于

点B. (1)求此二次函数关系式和点B的坐标; (2)在x轴的正半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B是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20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0,1)和(1,0),P是线段 AB上的一动点(不与A、B重合),坐标为(m,1﹣m)(m为常数).

(1)求经过O、P、B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P点在线段AB上移动时,过O、P、B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是否会随着P的移动而改变;(3)当P移动到点()时,请你在过O、P、B三点的抛物线上至少找出两点,使每个点都能与P、B两点构成等腰三角形,并求出这两点的坐标. 4.(2011?市綦江县潭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经过点B(12,0)和C(0,-6),对称轴为x=2.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D 在线段AB 上且AD =AC ,若动点P 从A 出发沿线段AB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另一动点Q 以某一速度从C 出发沿线段CB 匀速运动,问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线段PQ 被直线CD 垂直平分?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的时间t (秒)和点Q 的运动速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2)的结论下,直线x =1上是否存在点M ,使△MP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2011?贵港)如图,已知直线y=﹣x+2与抛物线y=a (x+2)2 相交于A 、B 两点,点A 在y 轴上,M 为抛物线的顶点. (1)请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及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C A B y x O P D Q

一次函数之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讲义)?课前预习 1.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 B 是两个格点,若点 C 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 为等 腰直角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C 有个. 2.用铅笔做讲义第1 题,并将计算、演草保留在讲义上,先看知 识点睛,再做题,思路受阻时(某个点做了2~3 分钟)重复上述动作,若仍无法解决,课堂重点听. ?知识点睛 1.存在性问题的处理思路 ①分析不变特征 分析所求图形中的定点、定线、定角等不变特征. ②分类、画图 结合所求图形的形成因素,依据其判定、定义等确定分类,并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通常先尝试画出其中一种情形,分析解决后,再类比解决其他情形. ③求解、验证 围绕不变特征、画图依据来设计方案进行求解;验证时,要回归点的运动范围,画图或推理,判断是否符合题意. 注:复杂背景下的存在性问题往往需要研究背景图形,几何背景往往研究点,线,角;函数背景研究点坐标,表达式等. 2.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的特征分析及特征下操作要点: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直角顶点进行分类,在直角的基础上,再考虑等腰,通常借助构造弦图模型进行求解.

?精讲精练 1.如图,直线y=-2x+6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B,点P 是 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动点,若以A,B,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为.

2.如图,直线y =-1 x +b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B,点C 3 在直线y =-1 x +b 上,且其纵坐标为1,△OAC 的面积为 3 . 3 2 (1)求直线y =-1 x +b 的表达式及点C 的坐标;3 (2)点P 是第二象限内的一个动点,若△AC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为.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 1.一般地,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且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它是关于自变量的二次式,二次项系数必须是非零实数时才是二次函数,这也是判断函数是不是二次函数的重要依据.当b=c=0时,二次函数y=ax2是最简单的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的三种表达形式分别为:一般式:y=ax2+bx+c,通常要知道图像上的三个点的坐标才能得出此解析式;顶点式:y=a(x-h)

2+k ,通常要知道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才能求出此解析式;交点式:y=a (x -x 1) (x -x 2),通常要知道图像与x 轴的两个交点坐标x 1,x 2才能求出此解析式;对于y=ax 2+bx+c 而言, 其顶点坐标为(-2b a ,2 44ac b a ).对于y=a (x -h )2+k 而言其顶点坐标为(h ,k ),? 由于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因此关键要抓住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考点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度数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简写成“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 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两条腰上的高相等)。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到两条腰的距离相等。 5.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需用等面积法证明)。 7.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等边三角形的情况下)只有一条对称轴,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8.等腰三角形中腰的平方等于高的平方加底的一半的平方 9.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它的高的关系 直接的关系是:腰大于高。间接的关系是:腰的平方等于高的平方加底的一半的平方。 考点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正比例。 2.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等)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