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尿液结晶

尿液结晶

尿液结晶
尿液结晶

尿液结晶

(1)生理性结晶

生理性结晶多来至食物及机体盐类的正常代谢产生的各种酸性产物,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生成各种无机盐几有机盐,又称代谢性盐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

1.草酸钙结晶无色方形闪烁发光的八面体或信封样,有两条对角线相互交叉,有时

呈菱形,偶见哑铃型或饼形,与红细胞相似,但加乙酸后溶解,结晶溶于盐酸但

不溶于乙酸与氢氧化钠。

新鲜尿液有大量的草酸钙结晶,并伴有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刺激症状时,多为

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2.尿酸结晶呈黄色、暗棕色,其形状为三菱形、哑铃型、蝶形或不规则形。尿酸结晶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溶于乙酸或盐酸,加氨水溶解又形成尿酸铵结晶。

尿中尿酸浓度增高,使大量尿酸沉淀与肾小管及间质中,可以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引起肾小管堵塞以及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时也可看见高尿酸盐尿,可引起肾衰竭。高尿酸亦可见于急性痛风症、儿童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3.非结晶性尿酸盐主要是尿酸钠、尿酸钾尿酸钙的混合物,外观呈黄色非结晶形状颗粒沉淀物,在淡色尿中无色,在低温、浓尿或酸性较强的尿液中容易析出沉淀。

4.马尿酸结晶常呈有色泽的针形、板型、斜方柱形或三菱形。此结晶是人类与食草动物的尿液的正常成分,而草食动物尿液中的含量较多,是由苯甲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

5.磷酸盐类结晶包括非晶体型磷酸盐、磷酸铵镁、磷酸钙等,常见于碱性或中性尿液。非晶型磷酸盐为白色颗粒状,属于正常代谢产物,无临床意义。磷酸铵镁结晶无色,呈正方形、信封状或羽毛状,有强折光性。感染引起结石时,尿液中常出现尿酸镁结晶。磷酸钙有晶型、粒状形、三菱形,排列成星状或束状。如果长期在尿液中见到大量磷酸钙结晶,则应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性中毒或因长期卧床引起的骨质脱钙。

(2)病理性结晶

尿液病理性结晶是由各种病理因素,在尿液中出现或是由于某种药物在体内代谢异常而出现的结晶

1.胆红素结晶为成束的针状或小块状、橘红色结晶,可被白细胞吞噬而存在于其体内,由于氧化时可呈现非晶型色素颗粒,加硝酸后因为氧化成为胆绿素,可溶于氢氧化钠或氯仿中。

2.胱氨酸结晶无色、六边形,边缘清晰、折光性强的薄片状晶体,由蛋白质分解而来,尿沉淀物中少见。不溶于乙酸而溶于盐酸,能迅速溶解于氨水中,而加乙酸可重新出现。胱氨酸实验可见蓝色或绿色反应。

3.亮氨酸结晶尿亮氨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病。亮氨酸结晶呈淡黄色或褐色小球形,并有密集辐射状条纹,折光性强,不溶于盐酸而溶于乙酸,亮氨酸实验呈蓝色反应,加热也不还原

4.酪氨酸结晶尿中出现酪氨酸结晶为蛋白质分解产物,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病。酪氨酸结晶为略带黑色的针形,呈束状或羽毛状,可溶于氢氧化铵而不溶于乙酸,酪氨酸试验呈绿色的阳性反应。

5.胆固醇结晶其外形为缺角的长方形或方形,无色透明,常浮于尿液的表面,可溶于氯仿、乙醚。

6.含铁血黄素颗粒为黄色或褐色小颗粒状,散在或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可用于普鲁士蓝反应进行鉴别,阳性呈蓝色反应。当体内红细胞大量破环时各组织均有含铁血黄素

沉积,沉积于肾肾脏时,一部分直接从尿液中排出,一部分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随上皮脱落。

7.药物结晶常见药物结晶有抗生素磺胺嘧啶和吡哌酸结晶等

8.造影剂结晶使用放射造影剂乏影酸、碘番酸和泛影葡胺结晶,尿液也会出现相关的结晶。泛影酸结晶和胆固醇结晶相似,但不同的是前者呈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无缺角现象。碘番酸结晶呈球形,轮廓不清,边缘模糊。泛影蒲胺结晶呈细针形,辐射状排列。

尿常规结晶高是怎么回事

尿常规结晶高是怎么回事 尿常规结晶高要注意了解是哪些原因所引起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尿结晶高,有的是生理性的,有的是病理性的,所以不同的原因当然要注意科学的解决,最常见的生理性原因是草酸钙结晶,或者是尿酸结晶以及非结晶性尿酸盐,所以对于这些症状我们要科学的认识。 ★一、结晶成因 尿液中是否析出结晶,取决于这些物质在尿液中的溶解度,PH,温度及胶体状况等因素,当种种促进与抑制结晶析出的因子和使尿液过饮和状态维持稳定动态平衡的因素失衡时,则可见结晶析出,尿液中的结晶可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二、生理性 1、草酸钙结晶: 无色方形闪烁发光的八面体或信封样,有 两条对角线相互交叉,有时呈菱形,偶见哑铃型或饼形,与红细

胞相似,结晶溶于盐酸但不溶于乙酸与氢氧化钠。新鲜尿液有大量的草酸钙结晶,并伴有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刺激症状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2、尿酸结晶: 呈黄色、暗棕色,其形状为三菱形、哑铃型、蝶形或不规则形。尿酸结晶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溶于乙酸或盐酸,加氨水溶解又形成尿酸铵结晶。尿中尿酸浓度增高,使大量尿酸沉淀与肾小管及间质中,可以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引起肾小管堵塞以及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时也可看见高尿酸盐尿,可引起肾衰竭。高尿酸亦可见于急性痛风症、儿童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3、非结晶性尿酸盐: 主要是尿酸钠、尿酸钾尿酸钙的混合物,外观呈黄色非结晶形状颗粒沉淀物,在淡色尿中无色,在低温、浓尿或酸性较强的尿液中容易析出沉淀。 4、马尿酸结晶:常呈有色泽的针形、板型、斜方柱形或三菱形。此结晶是人类与食草动物的尿液的正常成分,而草食动物尿液中的含量较多,是由苯甲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

尿液过饱和形成结晶是肾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尿液过饱和形成的结晶是肾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尿液结晶是肾结石形成的基础,尿液中先有结晶,然后才有可能形成肾结石[1]。尿液中的尿量、钙、镁、草酸、枸橼酸、钠、钾、磷和尿酸等与结晶的形成最密切,它们的浓度会影响结石的发生。其中,促进成石的物质包括:钙离子、草酸、磷酸、尿酸、蛋白质等因素;抑制成石物质包括:枸橼酸、镁离子、焦磷酸盐、大分子物质葡糖胺聚糖、RNA分子片段等。 当代谢紊乱、遗传疾病或摄取特定药物时,尿液的成分就会发生变化,尿液出现异常,就会形成结晶,尿液结晶慢慢累积长大最后就形成了结石。因此,监测尿液结晶情况,对预防和治疗肾结石具有重要意义。现在的医学技术,已经能够很方便地实现对尿液结晶的监测,患者可以去医院进行尿沉渣检测或者通过市面上已有的智能型医用放大镜,在家实现结晶自助观测[2]。 长期接触体液的医生对结晶肯定不陌生,天天都可能会见到。而对于一个肾结石患者来讲,了解一些基本的结晶形态和特征,则有助于对自身肾结石病情的了解和判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常见的结石结晶。 (1)二水草酸钙结晶 二水草酸钙结晶:和其他结晶相比,体型较小,形状方正,中间会有两道交叉的棱柱。当尿液中草酸盐含量增加时,容易出现。在中国以草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泌尿系结石占到了70% ~ 80%[3]。因此,在日常的饮食中,肾结石患者要尤为注意控制草酸的摄入量,尽量少吃菠菜、苋菜,少喝浓茶、咖啡等。 (2)尿酸结晶 尿酸结晶:六边形结晶,会呈现淡黄色或黄褐色,肉眼看上去会有一些厚重感。尿酸结晶增多后,慢慢沉积就会形成尿酸结石。正常情况下,如果多吃了含高嘌呤的动物内脏会使

尿液中尿酸增加,但在急性痛风症、小儿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白血病时,因细胞核大量分解,也可能排出大量尿酸盐[4]。 (3)磷酸钙结晶 磷酸钙结晶:比较好辨认,形状比较细长尖锐,交叉放射状排列。颜色多为无色或灰白色。如长期在尿液中见到大批的磷酸钙结晶,或检测已经形成的结石成分为磷酸钙结石,则应结合临床信息斟酌是否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中毒,或因长期卧床骨质脱钙等[4]。 (4)胱氨酸结晶 胱氨酸结晶:形状和尿酸盐结晶有些类似,也是六边形,但是一般没有颜色,而且边缘相比于尿酸盐结晶更清晰,看起来会更薄一些。胱氨酸结石占所有结石的1%-3%,胱氨酸尿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肾小管不能重新吸收某些特定的氨基酸,尿中胱氨酸过饱和而致病。 因对于遗传性缺陷尚无根治办法,故所有的治疗基本是对症的,故需在饮食上多注意,应少吃蛋、禽、鱼、肉等。水果、蔬菜能使尿液转为碱性,对防止胱氨酸结石较好,并多饮水以减少胱氨酸浓度而达到治疗的作用[5]。 (5)其他药物引起结晶情况 巴比妥扑米酮过量可引起结晶尿,尿液中有独立的结晶,或伴有暂短性血尿、蛋白尿。结晶呈双折射的单个或聚集的六角形。其他可导致尿结晶的药物还有喹诺酮类药物、头孢氨苄、阿斯匹林、木糖醇等,但其临床意义不大[4]。 参考文献: [1]Michel Daudon.Clinical value of crystalluria and quantitative morphoco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urinary calculi J.Kidney International, Vol. 67 (2005), pp. 1934–1943 [2]公众号:康复得生物科技

尿液中结晶的类型

尿液结晶(crystal)是机体在进食各种食物后及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酸性产物,如硫酸、磷酸、碳酸、尿酸及氨基酸等,这些物质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生成各种无机盐及有机盐,再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及分泌,进人尿中可形成结晶。其形成与尿液的pH、温度、形成该结晶的物质及其胶体物质的浓度和溶解度均有关。以往常将结晶分为酸性尿结晶和碱性尿结晶,但为了便于临床应用,现常将尿液结晶分为生理性结晶和病理性结晶。 1. 常见生理性结晶 生理性结晶为食物及机体盐类正常代谢产生的各种酸性产物,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后生成的各种无机盐及有机盐,又称代谢性盐类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 1.1.草酸钙结晶为无色方形闪烁发光的八面体或信封样,有2条对角线互相交叉,有时呈菱形,偶见哑铃形或饼状,与红细胞相似,但加乙酸后红细胞溶解,结晶溶于盐酸但不溶于乙酸和氢氧化钠。新鲜尿液中出现大量草酸钙结晶伴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刺激症状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1.2.尿酸结晶呈黄色、暗棕色,其形状为三棱形、哑铃形、蝴蝶形或不规则形。尿酸结晶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溶于乙酸或盐酸,加氨水溶解后又形成尿酸铵结晶。尿中尿酸浓度增高,使大量尿酸沉淀于肾小管及间质中,可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引起肾小管堵塞及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管对尿酸重吸收障碍时也可见到高尿酸盐尿,可引起肾衰竭。高尿酸亦可见于急性痛风症、儿童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1.3.非结晶性尿酸盐主要是尿酸钠、尿酸钾、尿酸钙等的混合物,外观呈黄色非晶形颗粒状沉淀物。在淡色尿中无色,在低温、浓缩或酸性较强的尿中容易析出沉淀。 1.4.马尿酸结晶常呈有色泽的针状、板状、斜方柱状或三棱状。此结晶是人类与草食动物尿正常成分,而草食动物尿中含量较多,是由苯甲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 1.5.磷酸盐类结晶包括非晶型磷酸盐、磷酸铵镁、磷酸钙等.常见于碱性或近中性尿液。非晶型磷酸盐为白色颗粒状,属正常代谢产物,无临床意义。磷酸铵结晶(三联磷酸盐)无色,呈方柱形、

尿液中结晶的类型[讲解]

尿液中结晶的类型[讲解] 尿液结晶(crystal)是机体在进食各种食物后及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酸性产物,如硫酸、磷酸、碳酸、尿酸及氨基酸等,这些物质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生成各种无机盐及有机盐,再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及分泌,进人尿中可形成结晶。其形成与尿液的pH、温度、形成该结晶的物质及其胶体物质的浓度和溶解度均有关。以往常将结晶分为酸性尿结晶和碱性尿结晶,但为了便于临床应用,现常将尿液结晶分为生理性结晶和病理性结晶。 1. 常见生理性结晶 生理性结晶为食物及机体盐类正常代谢产生的各种酸性产物,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后生成的各种无机盐及有机盐,又称代谢性盐类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 1.1(草酸钙结晶为无色方形闪烁发光的八面体或信封样,有2条对角线互相交叉,有时呈菱形,偶见哑铃形或饼状,与红细胞相似,但加乙酸后红细胞溶解,结晶溶于盐酸但不溶于乙酸和氢氧化钠。新鲜尿液中出现大量草酸钙结晶伴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刺激症状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1.2(尿酸结晶呈黄色、暗棕色,其形状为三棱形、哑铃形、蝴蝶形或不规则形。尿酸结晶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溶于乙酸或盐酸,加氨水溶解后又形成尿酸铵结晶。尿中尿酸浓度增高,使大量尿酸沉淀于肾小管及间质中,可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引起肾小管堵塞及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管对尿酸重吸收障碍时也可见到高尿酸盐尿,可引起肾衰竭。高尿酸亦可见于急性痛风症、儿童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1.3(非结晶性尿酸盐主要是尿酸钠、尿酸钾、尿酸钙等的混合物,外观呈黄色非晶形颗粒状沉淀物。在淡色尿中无色,在低温、浓缩或酸性较强的尿中容易析出沉淀。

尿液中结晶的类型

尿液结晶(crystal) 是机体在进食各种食物后及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酸性产物,如硫酸、磷酸、碳酸、尿酸及氨基酸等,这些物质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生成各种无机盐及有机盐,再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及分泌,进人尿中可形成结晶。其形成与尿液的pH温度、形成该结晶的物质及其胶体物质的浓度和溶解度均有关。以往常将结晶分为酸性尿结晶和碱性尿结晶,但为了便于临床应用,现常将尿液结晶分为生理性结晶和病理性结晶。 1. 常见生理性结晶 生理性结晶为食物及机体盐类正常代谢产生的各种酸性产物,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后生成的各种无机盐及有机盐,又称代谢性盐类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 .草酸钙结晶为无色方形闪烁发光的八面体或信封样,有2条对角线互相交叉,有时呈菱形,偶见哑铃形或饼状,与红细胞相似,但加乙酸后红细胞溶解,结晶溶于盐酸但不溶于乙酸和氢氧化钠。新鲜尿液中出 现大量草酸钙结晶伴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刺激 症状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尿酸结晶呈黄色、暗棕色,其形状为二棱形、哑铃形、蝴蝶形或不规则形。尿酸结晶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溶于乙酸或盐酸,加氨水溶解后又形成尿酸铵结晶。尿中尿酸浓度增高,使大量尿酸沉淀于肾小管及间质中,可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 引起肾小管堵塞及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管对尿酸重吸收障碍时也可见到高尿酸盐尿,可引起肾衰竭。高尿酸亦可见于急性痛风症、儿童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非结晶性尿酸盐主要是尿酸钠、尿酸钾、尿酸钙等的混合物,外观呈黄色非晶形颗粒状沉淀物。在淡色尿中无色,在低温、浓缩或酸性较强的尿中容易析出沉淀。 .马尿酸结晶常呈有色泽的针状、板状、斜方柱状或三棱状。此结晶是人类与草食动物尿正常成分,而草食动物尿中含量较多, 是由苯甲酸与 甘氨酸结合而成。 .磷酸盐类结晶包括非晶型磷酸盐、磷酸铵镁、磷酸钙等.常见于碱性或近中性尿液。非晶型磷酸盐为白色颗粒状,属正常代谢产物,无临床意义。磷酸铵结晶(三联磷酸盐)无色,呈方柱形、信封状或羽毛状,有强折光性。感染引起结石时,尿中常出现磷酸铵镁结晶。磷酸钙有非晶形、粒状形、三棱形,排列成星状或束状。如果长期在尿中见到大量磷酸钙结晶,则应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中毒或因长期卧床引起的骨质脱钙。

尿液中结晶的类型

尿液结晶(crystal)就是机体在进食各种食物后及其代谢过程中,产生得各种酸性产物,如硫酸、磷酸、碳酸、尿酸及氨基酸等,这些物质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生成各种无机盐及有机盐,再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及分泌,进人尿中可形成结晶。其形成与尿液得pH、温度、形成该结晶得物质及其胶体物质得浓度与溶解度均有关。以往常将结晶分为酸性尿结晶与碱性尿结晶,但为了便于临床应用,现常将尿液结晶分为生理性结晶与病理性结晶。 1、常见生理性结晶 生理性结晶为食物及机体盐类正常代谢产生得各种酸性产物,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后生成得各种无机盐及有机盐,又称代谢性盐类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 1、1.草酸钙结晶为无色方形闪烁发光得八面体或信封样,有2条对角线互相交叉,有时呈菱形,偶见哑铃形或饼状,与红细胞相似,但加乙酸后红细胞溶解,结晶溶于盐酸但不溶于乙酸与氢氧化钠。新鲜尿液中出现大量草酸钙结晶伴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刺激症状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得征兆。1、2.尿酸结晶呈黄色、暗棕色,其形状为三棱形、哑铃形、蝴蝶形或不规则形。尿酸结晶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溶于乙酸或盐酸,加氨水溶解后又形成尿酸铵结晶。尿中尿酸浓度增高,使大量尿酸沉淀于肾小管及间质中,可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引起肾小管堵塞及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管对尿酸重吸收障碍时也可见到高尿酸盐尿,可引起肾衰竭。高尿酸亦可见于急性痛风症、儿童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1、3.非结晶性尿酸盐主要就是尿酸钠、尿酸钾、尿酸钙等得混合物,外观呈黄色非晶形颗粒状沉淀物。在淡色尿中无色,在低温、浓缩或酸性较强得尿中容易析出沉淀。 1、4.马尿酸结晶常呈有色泽得针状、板状、斜方柱状或三棱状。此结晶就是人类与草食动物尿正常成分,而草食动物尿中含量较多,就是由苯甲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 1、5.磷酸盐类结晶包括非晶型磷酸盐、磷酸铵镁、磷酸钙等.常见于碱性或近中性尿液。非晶型磷酸盐为白色颗粒状,属正常代谢产物,无临床意

尿液中常见有形成分

尿液有形成分 尿液有形成分概念 尿液有形成分(urine formed element)是指来自泌尿道,并以可见形式渗出、排出、脱落和浓缩结晶所形成的物质的总称。 通过离心方式得到的浓缩的尿有形成分称之为尿沉渣(urine sediment)。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是一项非常经典的检验项目,具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临床检验技术手段。它和尿液理学检查、尿液化学检查共同构成尿液常规分析的全部内容,并与其相辅相成,互相弥补和互相印证。但应指出有形成分检查对于临床医生了解泌尿系统各个部位的变化,对辅助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更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检查内容 尿液中显微镜检查可见的有形成分种类非常多,可分为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两大类。一些成分具有明确的病理意义,如细胞、管形、寄生虫等具有明确诊断价值;另一些为生理性排出的成分,如各种生理性结晶、上皮细胞等,这些成分在某些情况下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有机成分 (1).细胞成分: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吞噬细胞、肿瘤细胞等。 (2).管型成分:透明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脂肪管型、宽幅管型、血红蛋白管型等。 (3).其他有机成分脂肪滴、粘液丝、细菌、真菌、寄生虫、精子、前列腺液混入物、类管型等。 无机成分(结晶) (1).生理性结晶:草酸、磷酸、尿酸等成分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形成各种无机盐及有机盐类结晶:如尿酸氨结晶、马尿酸结晶等。 (2).病理性结晶:胆红素结晶、胆固醇结晶、胱氨酸结晶、亮氨酸结晶、酪氨酸结晶、含铁血黄素颗粒等。

(3).药物结晶:磺胺类、解热镇痛类药物结晶,解热镇痛类药物结晶,吡哌酸结晶,造影剂类结晶。 形态学检验 白细胞 新鲜尿液中出现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leukocyte)主要是中性粒细胞,还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单个核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常规尿液检查不需对尿液中白细胞进行分类。掌握尿液中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对于鉴别与白细胞相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其他小型恶性肿瘤细胞、诊断各种泌尿系统疾患、判定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不染色标本不易进行白细胞分类,若采用相应的染色法则可以对尿液中白细胞进行分类。加酸处理后的尿液标本可以根据核形区别出单个核和多个核白细胞。 分类: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闪光细胞。 吞噬细胞 尿液中吞噬细胞(phagocyte)主要来源分为两类:来自中性粒细胞的小吞噬细胞,体积为白细胞的2-3 倍,主要吞噬细菌等微小物体;来自组织细胞的大吞噬细胞,边缘多不整齐,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丰富,常有空泡,体积约为白细胞的3-6 倍。在新鲜尿液中可见阿米巴样伪足活动;核呈肾形或类圆形,结构细致,

尿液结晶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060814

一、尿液结晶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一)酸性尿液中的结晶 酸性尿液内的结晶包括草酸钙结晶、尿酸结晶、非晶形尿酸盐、硫酸钙结晶及马尿酸结晶等。 1.草酸钙结晶:无色方形闪烁发光的八面体或信封样,有两条对角线相互交叉,有时呈菱形,偶见哑铃型或饼形,与红细胞相似,结晶溶于盐酸但不溶于乙酸与氢氧化钠。新鲜尿液有大量的草酸钙结晶,并伴有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刺激症状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草酸钙结晶有两种类型: 双水草酸钙和单水草酸钙,他们通常同时存在于同一标本。前者常呈典型的菱形,后者常呈亚铃形或卵圆形。草酸钙结晶只有在体积较大或者聚集成簇时有较强的折光性,但即使这样其折射强度也不大。单水草酸钙折光性强度较双水草酸钙大。在摄入巧克力、甜菜根、花生、大黄、菠菜后,在正常人尿液中也可以出现草酸钙结晶。结石症患者、高草酸尿患者和乙二醇中毒 患者尿液中都可发现草酸钙结晶。如草酸盐排出增多,患者临床表现出尿路刺激症状( 尿痛、尿频、尿急) 或有肾绞痛。 2.尿酸结晶:呈黄色、暗棕色,其形状为三菱形、哑铃型、蝶形或不规则形。尿酸结晶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溶于乙酸或盐酸,加氨水溶解又形成尿酸铵结晶。 尿中尿酸浓度增高,使大量尿酸沉淀与肾小管及间质中,可以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引起肾小管堵塞以及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时也可看见高尿酸盐尿,可引起肾衰竭。高尿酸亦可见

于急性痛风症、儿童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正常情况下如多食含高嘌呤的动物内脏可使尿中尿酸增加,但在急性痛风症、小儿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白血病时,因细胞核大量分解,也可排出大量尿酸盐。在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发生障碍时也可见到高尿酸盐尿。 3.非结晶性尿酸盐:主要是尿酸钠、尿酸钾尿酸钙的混合物,外观呈黄色非结晶形状颗粒沉淀物,在淡色尿中无色,在低温、浓尿或酸性较强的尿液中容易析出沉淀。 (二)碱性尿液中的结晶 碱性尿液内的结晶,一般是磷酸盐类结晶,包括非晶形磷酸盐、磷酸铵镁、磷酸钙、碳酸钙、尿酸铵及尿酸钙等。 1.非晶型磷酸盐:非晶型磷酸盐为白色颗粒状,属于正常代谢产物,无临床意义。 2.磷酸铵镁结晶:磷酸铵镁结晶无色,呈正方形、信封状或羽毛状,有强折光性。感染引起结石时,尿液中常出现尿酸镁结晶。 3.磷酸钙结晶:磷酸钙结晶有非晶型、粒状形、三菱形,排列成星状或束状。如果长期在尿液中见到大量磷酸钙结晶,则应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性中毒或因长期卧床引起的骨质脱钙。(三)其他结晶 1.胆红素结晶:胆红素结晶为成束的针状或小块状、橘红色结晶,可被白细胞吞噬而存在于其体内,由于氧化时可呈现非晶型色素颗粒,加硝酸后因为氧化成为胆绿素,可溶于氢氧化钠或氯仿中。

尿液标本的种类

尿液标本的种类 1.晨尿 晨尿是指清晨起床,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排出的尿液。通常晨尿在膀胱中的存留时间达6~8h,各种成分较为浓缩,已达检测或培养所需浓度。可以用肾浓缩能力的评价,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以及血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及细胞病理学等有形成分分析。住院患者最适合收集晨尿标本,然而在标本采集前一天,应该向患者提供容器和书面说明,晨尿采集后应该在2小时内检测,否则应采取防腐措施。需注意晨尿中高浓度的盐类冷却形成结晶,干扰尿液的形态学的检测。 2随机尿 随机尿是指患者无需任何准备,不受时间的限制,随时排出的尿液标本。 3计时尿 计时尿是指采集规定时间内的尿液标本,如收集治疗后,,进餐后,,白天或卧床休息后3h,,12h,,或24h内的全部尿液。准确的计时和规范的操作是确保计时尿检的结果准确的重要前提。计时尿用于物质的定量测定,,肌酐清除率和细胞学研究。 1)3h 一般是收集上午6~9时的尿液,多用于检测尿液的有形成分,如1h尿排泄率检查,衣原体,支原体培养等。 2)餐后尿通常收集餐后2~4h的尿液,有利于检测病理性尿胆原,糖尿,蛋白尿,,3)12h尿即从晚上八点到次日凌晨八点的十二小时内的所有尿液。女性留鸟前要清洗外阴,夏天要先加40%甲醛1ml防腐。检测当天除了正常的饮食外不再饮水,以利尿液浓缩。12尿还可以用于微量清蛋白,球蛋白的排泄率检测。 4)24h 要规范采集此类标本最为困难,最常见的就是未能采集全部的二十四的尿液。 5)尿三杯实验患者一次连续排尿,分别留取前段,,中段末段的尿液,分装于三

个尿液杯中。第一第三取10ml,,,第二杯留取其余的大部分。次试验用于泌尿系统的出血部位的定位和尿道炎症的诊断。 6)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患者清洁外阴,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不要饮用大量的水,清晨5~6时排去第一次的尿,留取第二次的中段10ml,倒入一次性的刻度离心管中,于1500r/h水平离心10min,弃去清夜留取0.25ml尿液的沉渣备用,主要用于尿路的出血部位的诊断。 7)浓缩试验患者正常饮食,不再另外饮水。早晨八时排尿去掉,10时开始至20时,每隔2小时收集尿液一次,此后到次日8时一次,共七次尿液,测量并记录每次的尿量。 8)酚红排泄试验 9)中段尿用于细菌培养。 10)导管尿、耻骨上穿刺尿,主要用于尿潴留或排尿困难时的尿液标本的收集,但要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

尿常规检验试题

1. 形成管型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B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离心尿液RBC、WBC的参考值为( B ) A、0-1/HPF 0-6/HPF B、0-3/HPF 0-5/HPF C、0-3/HPF 0-6/HPF D、0-5/HPF 0-6/HPF 3.成人24小时的尿量低于多少毫升为无尿?(B ) A、400 B、100 C、2500 D、1000 4.成人24小时的尿量低于多少毫升为少尿?(A) A、400 B、100 C、2500 D、1000 5.成人24小时的尿量低于多少毫升为多尿?( C ) A、400 B、100 C、2500 D、1000 6. 正常尿液的PH范围是多少?(A) A、4.5-8.0 B、7.0-7.5 C、8.0-9.0 D、5.0-8.5 7. 检查管型最适宜标本为( D ) A空腹尿标本B餐后尿标本C随机尿标本D首次晨尿标 8. Addis计数所需尿标本为( B ) A 3小时尿标本 B 12小时尿标本 C 24小时尿标本 D 晨尿标本 9. 培养用尿标本常采用(A) A中段尿标本B导尿标本 C耻骨上膀胱穿刺标本D晨尿标本 10.为保存尿液中化学成分,最好的防腐剂是( C ) A.400g/L甲醛 B.麝香草酚 C.甲苯 D.叠氮钠 11.尿糖检查最佳防腐剂是(A) A甲苯(二甲苯) B甲醛C麝香草酚D浓盐酸 12.不适于尿糖等化学成分检查的防腐剂是( B ) A甲苯(二甲苯) B甲醛C麝香草醛D三氯甲烷 13.甲苯可阻止细菌生长,每百毫升尿液最多加入甲苯约( B ) A 1ml B 2ml C 5ml D 10ml 14.冷藏可抑制微生物生长,维持尿液pH值恒定,保持尿内有形成分的形态基本不变,但冷藏时间不得超过( B ) A 4小时 B 8小时 C 6小时 D 10小时 15. 人两侧肾脏24小时原尿量约为( C ) A 240L B 220 L C 180L D 160L 16. 原尿中不被重吸收的物质是( D ) A葡萄糖B肌酸C尿酸D肌酐 17. 正常人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为(A) A 125ml/分 B 100ml/分 C 140ml/分 D 80ml/分 18. 肾小球滤过作用主要决定于( C )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B囊内压 C有效滤过压D胶体渗透压 19. 肾单位不包括( D )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集合小管 20. 肾小管的分泌不包括( C )

尿液结晶

尿液结晶 (1)生理性结晶 生理性结晶多来至食物及机体盐类的正常代谢产生的各种酸性产物,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生成各种无机盐几有机盐,又称代谢性盐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 1.草酸钙结晶无色方形闪烁发光的八面体或信封样,有两条对角线相互交叉,有时 呈菱形,偶见哑铃型或饼形,与红细胞相似,但加乙酸后溶解,结晶溶于盐酸但 不溶于乙酸与氢氧化钠。 新鲜尿液有大量的草酸钙结晶,并伴有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刺激症状时,多为 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2.尿酸结晶呈黄色、暗棕色,其形状为三菱形、哑铃型、蝶形或不规则形。尿酸结晶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溶于乙酸或盐酸,加氨水溶解又形成尿酸铵结晶。 尿中尿酸浓度增高,使大量尿酸沉淀与肾小管及间质中,可以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引起肾小管堵塞以及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时也可看见高尿酸盐尿,可引起肾衰竭。高尿酸亦可见于急性痛风症、儿童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3.非结晶性尿酸盐主要是尿酸钠、尿酸钾尿酸钙的混合物,外观呈黄色非结晶形状颗粒沉淀物,在淡色尿中无色,在低温、浓尿或酸性较强的尿液中容易析出沉淀。 4.马尿酸结晶常呈有色泽的针形、板型、斜方柱形或三菱形。此结晶是人类与食草动物的尿液的正常成分,而草食动物尿液中的含量较多,是由苯甲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 5.磷酸盐类结晶包括非晶体型磷酸盐、磷酸铵镁、磷酸钙等,常见于碱性或中性尿液。非晶型磷酸盐为白色颗粒状,属于正常代谢产物,无临床意义。磷酸铵镁结晶无色,呈正方形、信封状或羽毛状,有强折光性。感染引起结石时,尿液中常出现尿酸镁结晶。磷酸钙有晶型、粒状形、三菱形,排列成星状或束状。如果长期在尿液中见到大量磷酸钙结晶,则应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性中毒或因长期卧床引起的骨质脱钙。 (2)病理性结晶 尿液病理性结晶是由各种病理因素,在尿液中出现或是由于某种药物在体内代谢异常而出现的结晶 1.胆红素结晶为成束的针状或小块状、橘红色结晶,可被白细胞吞噬而存在于其体内,由于氧化时可呈现非晶型色素颗粒,加硝酸后因为氧化成为胆绿素,可溶于氢氧化钠或氯仿中。 2.胱氨酸结晶无色、六边形,边缘清晰、折光性强的薄片状晶体,由蛋白质分解而来,尿沉淀物中少见。不溶于乙酸而溶于盐酸,能迅速溶解于氨水中,而加乙酸可重新出现。胱氨酸实验可见蓝色或绿色反应。 3.亮氨酸结晶尿亮氨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病。亮氨酸结晶呈淡黄色或褐色小球形,并有密集辐射状条纹,折光性强,不溶于盐酸而溶于乙酸,亮氨酸实验呈蓝色反应,加热也不还原 4.酪氨酸结晶尿中出现酪氨酸结晶为蛋白质分解产物,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病。酪氨酸结晶为略带黑色的针形,呈束状或羽毛状,可溶于氢氧化铵而不溶于乙酸,酪氨酸试验呈绿色的阳性反应。 5.胆固醇结晶其外形为缺角的长方形或方形,无色透明,常浮于尿液的表面,可溶于氯仿、乙醚。 6.含铁血黄素颗粒为黄色或褐色小颗粒状,散在或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可用于普鲁士蓝反应进行鉴别,阳性呈蓝色反应。当体内红细胞大量破环时各组织均有含铁血黄素

尿液结晶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尿液结晶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一)酸性尿液中的结晶 酸性尿液内的结晶包括草酸钙结晶、尿酸结晶、非晶形尿酸盐、硫酸钙结晶及马尿酸结晶等。 1.草酸钙结晶:无色方形闪烁发光的八面体或信封样,有两条对角线相互交叉,有时呈菱形,偶见哑铃型或饼形,与红细胞相似,结晶溶于盐酸但不溶于乙酸与氢氧化钠。新鲜尿液有大量的草酸钙结晶,并伴有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刺激症状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草酸钙结晶有两种类型: 双水草酸钙和单水草酸钙,他们通常同时存在于同一标本。前者常呈典型的菱形,后者常呈亚铃形或卵圆形。草酸钙结晶只有在体积较大或者聚集成簇时有较强的折光性,但即使这样其折射强度也不大。单水草酸钙折光性强度较双水草酸钙大。在摄入巧克力、甜菜根、花生、大黄、菠菜后,在正常人尿液中也可以出现草酸钙结晶。结石症患者、高草酸尿患者和乙二醇中毒患者尿液中都可发现草酸钙结晶。如草酸盐排出增多,患者临床表现出尿路刺激症状( 尿痛、尿频、尿急) 或有肾绞痛。 2.尿酸结晶: 呈黄色、暗棕色,其形状为三菱形、哑铃型、蝶形或不规则形。尿酸结晶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溶于乙酸或盐酸,加氨水溶解又形成尿酸铵结晶。 尿中尿酸浓度增高,使大量尿酸沉淀与肾小管及间质中,可以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引起肾小管堵塞以及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时也可看见高尿酸盐尿,可引起肾衰竭。高尿酸亦可见 于急性痛风症、儿童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正常情况下如多食含高嘌呤的动物内脏可使尿中尿酸增加,但在急性痛风症、小儿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白血病时,因细胞核大量分解,也可排出大量尿酸盐。在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发生障碍时也可见到高尿酸盐尿。 3.非结晶性尿酸盐:主要是尿酸钠、尿酸钾尿酸钙的混合物,外观呈黄色非结晶形状颗粒沉淀物,在淡色尿中无色,在低温、浓尿或酸性较强的尿液中容易析出沉淀。 (二)碱性尿液中的结晶 碱性尿液内的结晶,一般是磷酸盐类结晶,包括非晶形磷酸盐、磷酸铵镁、磷酸钙、碳酸钙、尿酸铵及尿酸钙等。 1.非晶型磷酸盐:非晶型磷酸盐为白色颗粒状,属于正常代谢产物,无临床意义。

第六章 尿液一般检验习题教学文案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第一节尿液理学检查 一、名词解释 1.多尿 2.少尿 3.无尿 4.尿比重 二、选择题 【A1型题】 ( )1.加热后浑浊消失,提示尿液内含有 A.细菌 B.脓细胞 C.磷酸盐 D.碳酸盐 E.尿酸盐 ( )2.高浓度葡萄糖、尿素或造影剂皆不影响的比重测定方法为 A.称量法 B.折射仪法 C.超声波法 D.化学试带法 E.尿比重计法 ( )3.标本用量最少且易于标准化的比重测定方法为 A.称量法 B.超声波法 C.折射仪法 D.化学试带法 E.尿比重计法 ( )4.不引起少尿的是 A.高热 B.休克 C.前列腺肥大 D.大面积烧伤 E.输注大量葡萄糖 ( )5.尿量增多而比重增高的是 A.休克 B.尿崩症 C.糖尿病 D.慢性肾炎 E.急性肾炎 ( )6.正常成人每天尿量为 A.100~600mL B.500~1000mL C.1000~1500mL D.1500~2000mL E.2000~2500mL ( )7.测定24h尿量时,读数误差应小于 A.10mL B.20mL C.30mL D.40mL E.50mL ( )8.成人多尿是指24h尿量大于 A.100mL B.400mL C.1000mL D.1500mL E.2500mL ( )9.成人少尿是指每小时尿量低于 A.7mL B.17mL C.27 mL D.37 mL E.47 mL ( )10.成人少尿是指24h尿量低于 A.500mL B.400mL C.300mL D.200mL E.100mL

( )11.成人无尿是指24h尿量低于 A.50mL B.100mL C.150mL D.200mL E.250mL ( )12.适用于浑浊尿标本比重测定的方法为 A.称量法 B.折射仪法 C.超声波法 D.化学试带法 E.尿比重计法 ( )13.加热可使浑浊消失的尿为 A.菌尿 B.脓尿 C.乳糜尿 D.结晶尿 E.脂肪尿 【B1型题】 题14~15备选答案 A.尿量 B.尿比重 C.尿颜色 D.尿气味 E.尿渗量 ( )14.判断肾脏浓缩稀释功能最佳的指标为 ( )15.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出现明显异常的是 【X型题】 ( )16.外源性或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多尿见于 A.尿崩症 B.糖尿病 C.饮水过多 D.输注葡萄糖 E.输注生理盐水 ( )17.因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减低引起的多尿为 A.糖尿病 B.急性肾衰竭 C.中枢性尿崩症D.慢性肾炎后期 E.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18.影响尿液颜色的生理因素为有 A.血液 B.卟啉 C.尿色素 D.胆红素 E.尿胆原 ( )19.引起肾前性少尿的是 A.严重脱水 B.膀胱功能障碍 C.急性肾小管坏死D.肝硬化腹水 E.大面积烧伤 第二节尿液化学检查 一、名词解释 1.碱潮 2.尿pH 3.蛋白尿 4.肾小球性蛋白尿 5.肾小管性蛋白尿 6.混合性蛋白尿 7.体位性蛋白尿 8.溢出性蛋白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