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认识立体图形单元练习

认识立体图形单元练习

认识立体图形单元练习
认识立体图形单元练习

1.数一数。

长方体有()个,圆柱有()个,正方体有()个,球有()个。

2.连一连。

3

.找一找,在上画√,在上画×,在上画△,在上画○。

4、数一数,填一填。

()

()块()块

5、想一想、填一填。

①一共有()个图形,其中长长方体有()个,圆柱有()个。

②把从右起的第三个图形圈起来。

③把左边的三个图形圈起来。

6、把能滚动的物体涂上颜色。

7、哪组能站稳?在能站稳的下面画“√”。

8、请给说法正确的苹果涂上颜色。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34--P35。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设计思想: 力求创设一种轻松、自如、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和区别这四种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谈话法、活动法、观察法 学法指导: 仔细观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说: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老师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老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感知特点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多媒体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

一上:《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上:《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在对图形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目标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开始,学生虽然没有经历系统学习图形知识,但是学生从小就玩积木,在玩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课就从玩积木开始切入,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感知这几种图形的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够正确识别这几种图形。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四、教学准备 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积木和实物。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导语:今天开始学习图形。(出示课件)我们和小熊一起来认识图形吧。这些图形很有趣,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有的很乖,有的很淘气。 【设计意图】通过采用富有童趣的提问方式,给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意识到些物体是有区别的,为了解图形的特征做准备。 (二)初步认识图形的本质特征 1.认识球。 (1)找一找:哪种图形最淘气? 为什么认为它最淘气? (2)摸一摸:找出学具中的球摸一摸,发现球的特征:圆乎乎的,可以任意滚动。 (3)贴图:把球画在纸上,就是这样的。 2.认识圆柱。 (1)找一找:哪种图形比较淘气,会顺着一个方形滚动,但不会随意滚动。(2)摸一摸,试一试:在做操作中感受发现圆柱的特征:除了有两个平平的面,侧面是弯的,上下一样粗,可以来回滚动,但不能随意滚动。 (3)贴图:像这样有两个平平的面,一个弯弯的面,并且上、下一样粗的图形叫圆柱。 (4)出示短粗形圆柱:这个图形是圆柱吗?说一说理由吧。 在学生回答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抽象出圆柱的外部特征。平平的面是圆形;上下一样粗;侧面是弯的。 3.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

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立体图形,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7页的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法设计:实验操作学法设计:小组研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2)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组内相互说一说) 3)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各组派代表介绍礼物) 2、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揭示概念 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 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 B: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你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操作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形体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2、在观察和触摸中,初步形成立体图像的表象,培养初步空间观念。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难点形成立体图像的表象。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瞧!这是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收集的废旧物品,现在,我们就用这些物品进行一次拼搭比赛,就象玩积木一样,好不好? 师:那好,在玩之前,请听好老师的要求:请小朋友们一块儿动手拼一拼,摆一摆,合作拼搭出一个你们喜欢的作品,并给它取个名字。老师要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摆的又快又好。小朋友们可以先商量商量,再动手摆摆看!请大家赶快行动吧! 二、拼摆物体,初步感知。 (学生动手进行拼摆,教师巡回指导) 师:停!小朋友们真棒,摆出了各种各样的作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学生纷纷举手) 师:噢,都想介绍自己组的作品,我们先从一组开始。你们组选谁来介绍一下你们自己的作品,你们摆的是什么? 一组:我们摆的是城堡。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二组:我们摆的是火车。 师:你们的作品很有创意! …… 师: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老师发现有的组的小朋友刚开始把这样形状的物品横放着拼搭,可是它总是来回滚动,上面放的物品就掉下来了,后来,有的小组把它竖着放,它就不滚了。那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其它形状的物品在拼搭的时候,有什么问题? 三、整理物品,感受特征。 看看谁的眼睛亮?谁的手儿巧?(课件) 师:孩子们,从你们摆的作品中,把圆圆的,到处滚动、最不容易摆的物品找出来,放进塑料袋里。再把横着放来回滚动,但竖着放就能站稳的物品找出来。剩下的爱滚动吗?它们都不爱滚动,都很容易摆。小朋友们看看它们的形状是一样的吗?(讨论)把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收起来,把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收起来。 四、分类起名,认识特征 刚才哪些物品的形状也都有自己的名字,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它。(课件认识图形) 师:)今天,老师也想做一个机器人,我想用圆圆的这个物品,做机器人的头,但是它总是滚来滚去的不好固定。那老师还是用海绵胶把它固定好。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品也是这样圆圆的爱滚动。 生:……( 课件1) 师:数学家也发现了这样形状的物体最爱滚动,于是就给它们起了个名字,谁来猜猜这样的形状叫什么名字。 板书:球。 (请一个学生上前找出球,贴在黑板上。)师:老师在粘贴机器人的腿和胳膊的时候,就发现如果不小心把这些易拉罐碰倒,它就会来回滚动,有时还能滚掉到地上,但是只要竖着放好,它们就能站稳。老师还发现这样的物体上下同样粗细。那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品像易拉罐

大班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大班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1 教案一:《认识立体图形》 活动目标: 1、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知道它们的名称。 2、能在很多的图形中辨认这几个立体图形。 活动准备: 课件,不同形状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1、出示小朋友搭好的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用到了哪些图形? 2、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形。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说的平面图形与搭建作品中的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 二、简单认识立体图形。 1、认识圆柱体。

(1)教师出示圆柱体的积木,请幼儿找一找和图片中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叫什么?在桌上顺着一个方向滚动,对幼儿进行提问,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圆柱体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2、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分别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请幼儿找出和图片上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们叫什么?找一找它们都有几个面?(6个平平的面)

(2)请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点。(长方体:长长方方的,大小不一;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大小一样) 三、帮助幼儿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分别出示不同的立体和平面图形幼儿说说名字。 2、教师描述一种图形的特征,幼儿猜出相应图形的名字。 四、幼儿操作: 1、分发幼儿操作用书,请幼儿翻到第14-15页。 2、请幼儿看看14页画面上的积木有哪几种,并进行点数,将玩具卡上的数字取下,贴到方框里。

3、再请幼儿看第15页的画面,引导幼儿从数量和积木种类上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积木造型。 2 教案二:《认识立体图形》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幼儿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 2、知道各种立体图形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K12学习】幼儿园教案认识立体图形

幼儿园教案认识立体图形 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教案怎么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案认识立体图形,欢迎阅读。 【幼儿园教案认识立体图形一】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的操作实践能力。 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1.创设情景 师:今天,小兔子想跟来考考大家,他说把你认为形状相同或相似的物品放在一起吗?比一比,哪个小组分得最快,四人小组合作得最好!现在请四人小组一起来试试看! 2. 教学互动活动设计 活动一 师: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我们把这些物品分成四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师:跟他一样分的同学举手。 师:那么摸摸看它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呢? 师:你最喜欢哪一种图形呢? 生:乒乓球。

师:我们把像乒乓球这样形状的物品叫做球。大家把球拿出来,摸摸看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生:球的形状是圆圆的。 师:放在桌面上轻轻推一推,它能滚动吗? 生:能。 师:球画在纸上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看一看。把球放回盒子里。 师:现在把球放回盒子里。除了球你还喜欢哪一种图形呢? 生:长方形。 师:这个图形是立体的,所以这个叫长方体。请大家从盒子里拿出长方体。摸摸看长方体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生1:长长方方的。 生2:这里又是尖尖的。 师:大家摸摸看,它的表面是怎么样的? 生:平平的。 师: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这里尖尖的,表面平平的。长方体画在纸上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看一看。 师:长方体放在桌面上轻轻一推能不能滚动呢?自己试试看。 生:不能。 师:现在请大家把长方体放回盒子里。这个是什么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的说课稿

《认识立体图形》的说课稿 《认识立体图形》的说课稿 一、理解教材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二、了解学生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我的学生大多是五六岁,年龄偏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还非常弱,加上班上人数多(56人),分组活动不容易组织。另外,据我课前调查,学前班虽然也认识过这些图形,但很多孩子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也有将圆柱说成长方形的,将球说成圆的更多,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 三、拟定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这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这是数学思考方面的目标);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这是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四、学法与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一、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二、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三、

幼儿教师下半年工作计划

幼儿教师下半年工作计划 幼儿教师下半年工作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努力,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质量的工作计划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下半年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一)、班级管理 孩子们这学期是在幼儿园生活中的最后阶段,学前班是一个很关键的阶段。为了让幼儿顺利地进入且适应小学的生活,必须培养幼儿的各方面习惯以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让幼儿学会自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做为主要培养。 1、第一周没有正式上课,专门训练养成习惯与常规。 2、课余时间多让孩子阅读各类书籍(比如:饭后,阅读活动课等),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3、课间时间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增加师生间的感情。 4、一周安排两次看故事片或动画片,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与模范故事中有感情的朗读。

5、训练幼儿礼貌用语,做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6、对行队列的训练及健身操的加强。 7、午休时间的作息要严格遵守,养成午睡的良好习惯。 (二)、卫生保育管理 1、做好消毒工作,确保教室及宿舍的通风对流,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下健康地成长。 2、做好每天的晨检检查,做好预防工作。 3、随时注意幼儿的玩具用品,检查看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或有无玩具用品损坏导致不安全的情况。 4、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能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叠被子。能当老师的小帮手做一些简单的劳动,比如:擦桌子,洗毛巾及扫地。要求幼儿每周回去帮家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周一向老师汇报。 5、用餐能够安静且保持桌面及地板干净。 6、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的意识,比如:不乱玩火、不触摸电、不搞危险动作等。 7、体育活动多让孩子锻炼身体或散步晒晒太阳。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数学:

认识立体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滚动、看、摸、比较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的物体,初步感悟相应几何形体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搭一搭活动,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四类不同的图形 教学难点:辨别不同几何体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具:演示文稿PPT 学具:学生自己收集的四类立体图形 学前准备:1、将学生收集的物体筛选,把规范的四种立体图形每种各提供1个。 2、上课前,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4名学生组成。排好桌椅,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上一只篮子,每只篮子里都放了各种形状的物品。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过渡:小朋友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谁来了?喜洋洋。喜洋洋今天要来我们班做客,初次见面,它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百宝箱,百宝箱里有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边拿边说。 2、预设:餐巾纸、橡皮、药盒、魔方、骰子、乒乓球、子弹。。。。。。。。。 活动一:分一分 3、点评:这些物体的形状各不相同,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吗?” 4、要求:请小组的同学合作,一起把它们分一分(板书:分一分),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又快,又安静,听明白了吗?开始。(PPT屏幕,1、又快2、又安静) 5、点评:这个小组合作的又快,又安静,老师给这个小组奖励一朵花。 6、反馈(1)请看大屏幕,刚才老师把XX小组分的拍了照片,我请这一组的XX 来介绍一下下,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把这些物体放在了一起? 预设:他们都是长方形。 点评:你的意思是,在这几个物体中都能找到长方形的面。但是它们不叫长方形,而叫长方体。(板书:长方体)你能快速从你的篮子里找出一个长方体呢?预设:长方体 (3)点评:你知道的真多,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板书:长方体)你能快速从你的篮子里找出一个长方体呢? 7、点评:刚才小朋友拿的真准确,喜洋洋把我们今天认识的四位新朋友都画了

认识立体图形说课稿

认识立体图形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立体图形》. 、理解教材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主完成学习过程, 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将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 2、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培养 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3、通过学生 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三、学法与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一、积极投入到活动 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二、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 同探究;三、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教”是服务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教师该做的是:一、准备大量的实物和模型,为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提供材料;二、营造好学习氛围,组织好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探究;三、适当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师: 同学们, 今天班上来了位小客人, 咱们欢迎它.(多媒体出示喜羊羊背一个大口袋的图片)大家看喜羊羊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我们打开它的大口袋看看有什么?(老师揭开谜底, 打开下一张图片)在这么多的礼物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体呢?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吗?老师拿出喜羊羊为你们准备的礼物,小组同学共同完成. (二)合作感知,合作交流。 1、分一分,揭示概念。(学生按要求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师:哪个勇敢的小朋友先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其他的小朋友仔细倾听,看你们分的和他们一样吗?生1:我们组把玻璃球、乒乓球放在一起。 生2:我们组把魔方和那些正正方方的盒子放在一起。 生3:我们组把牙膏盒、药盒、饮料盒……放在一起。 生4:我们组把胶棒、铅笔、易拉罐……放在一起。 师:说的真好,喜羊羊看你们分的那么开心,它也分了一下,看看你们分的一样吗?你们看(出示课件)。像这样每种形状相同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认识立体图形》. 教师出示课题. 师: 谁能说说你为什么要把玻璃球、乒乓球分在一起生:因为它们都是圆的. 可以自由的滚动. 师:你说的真棒! 是的,像这种圆圆的,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的我们

附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复习卷

1.儿童学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原动力是( B ) A.受表扬 B.好奇心 C.学本领 D.活动身体 2.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是在哪个年龄阶段( B ) A 2-3 B 3-4 C 4-5 D 5-6 3.不符合客观性要求的观察记录是( A ) A 他对自然角很有兴趣 B 他今天早晨来园后第一件事是观察自然角 C 他在自然角观察了20分钟 D 他今天带来小乌龟放到自然角中 4.幼儿科学教育的结果是( D ) A 儿童学到科学知识 B 儿童探索中的发现 C 儿童在活动中所掌握的方法 D 儿童在科学探索中所产生的变化和发展 5.下列观察活动中,属于长期系统观察的是(B ) A 观察彩虹 B 观察春蚕 C 观察水果 D 观察石头 6.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D ) A 2-3 B 3-4 C 4-5 D 5-6 7.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B ) A 科学教育的依据 B 科学教育的方向 C 科学教育的任务 D 科学教育的结果 8.观察周围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这一目标适合于( A )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小、中、大班 9.“关心、爱护动植物好周围世界”这一目标适合于(B )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小、中、大班 10.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在于(A) A 科学以认识自然为目的,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B 科学回答的“是什么”,技术回答的是“为什么” C科学创造新产品,技术是获得新发现 D 科学是把一般原理运用于个别问题,技术是从个别现象上升到一般原理

11.以下科学活动必须运用实验操作活动的是(B) A 植物的生长 B 摩擦起电 C 生命现象 D 水的流动 12.认识“太阳、月亮、星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哪方面问题(A) A天文现象 B 自然生态 C 物理现象 D 气候现象 不属于 ...电教媒体特点的是( B ) A.形象生动性 B.注意稳定性 C.时空宽广性 D.媒体多样性 14.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目标时,要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活动目标要具有(B ) A.可操作性 B.针对性 C.层次性 D.灵活性 13..属于间接指导的是( B ) A.教师通过同伴的相互学习来实现指导 B.教师通过学习材料的设计来实现指导 C.教师先让儿童自己探索然后再教给他们答案 D.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 14.儿童认为花盆不听话才摔碎了,这属于( B ) A.道德方面的自我中心 B.认知方面的自我中心 C.情感方面的自我中心 D.社会方面的自我中心 15.观察、探索事物成长、变化过程的方法称作( D ) A.个别物体的观察 B.个别现象的观察 C.比较观察 D.长期系统观察 17.属于封闭式问题的是( D ) A.“你发现了什么?” B.“它是什么样的?” C.“你有什么办法?” D.“它们一样吗?” 16.学前儿童难以认识的事物是( D ) A.沙、石 B.土 C.水 D.空气 18.关于集体教学活动优越性的表述,错误的 ...是( B ) A.集体活动的学习效率较高 B.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篇一:《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二十二中学首届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篇二: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 2、会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物体的基本特征。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喜洋洋,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谁?” 小朋友们喜欢喜洋洋吗?喜洋洋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礼物。(课件展示各种物体) 二、操作研究,认识物体 1、分一分 (1)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物体放在一起,看一看这些物体的形状。 (2)分组活动: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议一议 小组汇报:你们组怎么分的? 3、认一认 给每一堆物体起个名字(展示出平面图,并配以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4、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感知各形状物体的特征) 分别拿出各种物体,和小组小朋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感知各种物体的特征,指名学生汇报。 5、比一比 辨认物体的不同特点。

(1)让学生拿出圆柱和长方体,推一推,玩一玩。问:你发现什么?(区别长方体和圆柱的不同特点) (2)搭一个斜坡,从斜坡上把圆柱、长方体、球滚下来,看看哪 个先着地。(体验不同的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6、游戏 (1)教师请一个小组作示范,说明游戏规则:先让一个同学拿出一 个立体图形给另外两个同学看,看清后把这两个同学的眼睛蒙上, 然后让他们从桌子上摸出这种物体,其他同学进行判断。 (2)给蒙上眼睛的同学一个立体图形,让他摸一摸,说出拿的是 什么形状的物体。 三、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说说分别有哪些立体图形。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四个好朋友?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朋友,课 后大家再去找找它们! 【篇三: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 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 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这部分 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 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通过实物和模 型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通过本课的学习加 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从而为今后学习 空间与图形知识打下良好基础。教材的设计强调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生动活泼、自主探索的具体活动中,获得直接感受。教学时要充 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关于形状感知方面的经验,组织他们通过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来认识四种几何形体的基本特征,从而培养 初步的空间观念。

一年级上《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立体图形,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6页的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设计:实验操作学法设计:小组研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2)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组内相互说一说) 3)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各组派代表介绍礼物) 2、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揭示概念 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 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 B: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你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光光的,能滚动 c:比较 ①电脑出示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 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学生讨论) ②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 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与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及相应的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深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设计 设疑激情 1.说学具。 a.师导: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b.生说:对!机器人叮当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c.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 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进入新知的学习,设计新,处理话。设计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由儿童喜闻乐见的机器人引入,抓住了“童心”,激发了兴趣。由说“礼物”,使学生身不由己的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将“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各类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培养了学

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操作感知 1.分──揭示概念。 a.活动:按教师的提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b.汇报。 老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祥你们是怎么分的? 学生:我们把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放在一起;把骰子、魔方、积木……放在一起;把易拉罐、笔筒、铅笔……放在一起;把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放在一起。 教师按学生所说用电脑出示各类实物。 老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它学生进行补充)。 c.揭示概念。 教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我知道酸奶盒、肥皂、鞋盒都叫长方体。 …… 老师按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d.活动。 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学具篮) [评析:对于篮子里的“礼物”,学生并不莫生,但像这样的分类生活中遇到的并不多。如果让学生独立分类,还有些困难,教师这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组内分,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分的结果,这样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又体验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2.摸──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①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你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②汇报。

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34--P35。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设计思想: 力求创设一种轻松、自如、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和区别这四种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谈话法、活动法、观察法 学法指导: 仔细观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说: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老师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老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感知特点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多媒体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小学数学_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感受其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3、通过学生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实物各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图片各一张。 学具:每4人一个学习小组,每小组一个学具盒,内装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实物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师:今天,马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好玩的东西,想知道有什么吗? 2、师:请小组同学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东西拿出来,轻轻地放在桌面上。 二、操作感知 (一)分──揭示概念。 1、提要求分类。 师:这么多物体中,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 (小组活动:按教师的提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举边汇报。) 3、揭示概念。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把这些物体分成了四类,其实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汇报,老师贴实物并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摸──感知特点。 1、感知长方体。 ①师:我们先来认识长方体,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的感受和发现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②学生汇报。 ③师:具有这些特征的物体我们就把它叫做长方体,如果画在纸上就是这样的。(贴图) 2、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同学说说心中的感觉。 ②学生汇报。 (三)小结──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它们都叫做立体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板书课题)

2021学前班工作计划范文(通用版)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学前班工作计划范文(通用 版) A good work plan can analyze in advance the changes that may occur or will occur in the process of work and make a plan in advance.

2021学前班工作计划范文(通用版) 2017学前班工作计划范文【一】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光就剩下这最后的一个学期了。在这最后的学期里,我将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目标,计划好各科目的教学。为了使幼儿从幼儿园毕业后进入小学能迅速、自如地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本学期班级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班级管理 孩子们这学期是在幼儿园生活中的最后阶段,学前班是一个很关键的阶段。为了让幼儿顺利地进入且适应小学的生活,必须培养幼儿的各方面习惯以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让幼儿学会自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做为主要培养。 1、第一周没有正式上课,专门训练养成习惯与常规。

2、课余时间多让孩子阅读各类书籍(比如:饭后,阅读活动课等),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3、课间时间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增加师生间的感情。 4、一周安排两次看故事片或动画片,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与模范故事中有感情的朗读。 5、训练幼儿礼貌用语,做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6、对行队列的训练及健身操的加强。 7、午休时间的作息要严格遵守,养成午睡的良好习惯。 (二)、卫生保育管理 1、做好消毒工作,确保教室及宿舍的通风对流,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下健康地成长。 2、做好每天的晨检检查,做好预防工作。 3、随时注意幼儿的玩具用品,检查看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或有无玩具用品损坏导致不安全的情况。 4、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能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叠被子。能

大班数学《认识几何立体图形》

大班数学《认识几何立体图形》 活动目标: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幼儿初步认识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几何立体图形。 2 知道各种几何立体图形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几何立体图形。 3 培养幼儿的辨别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活动准备:蓝色立体组、神秘袋、各种实物立体、彩色积木、电视图片等。活动过程:一、出示蓝色立体组,认识几何立体图形; 1说出各个几何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1)球体:圆圆的,可以滚动; (2)椭圆体:不像球体那么园,但有点像球体,也可以滚动; (3)卵形体:和椭圆体相似,也可以滚动; (4)正方体:有6个一样的正方形的面; (5)长方体:有两个上下一样的正方形的面,侧面4个长方形的面; (6)…….. 2 出示实物:教师引导语:平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见到 很多像这些几何立体图形的东西,比如:球体。小朋友说一说,什 么样的东西是球体的?(篮球,乒乓球,玻璃珠……)椭圆体的呢? 卵形体的呢?(鸡蛋,鸭蛋,鹌鹑蛋,一切禽类和鸟类下的蛋都是 卵形体)正方体的呢?长方体的呢?……然后出示实物(牙膏盒, 化妆品盒,鸡蛋,柠檬,乒乓球,露露罐,……)今天老师从自己 的家里带来了几样物品,请小朋友仔细的观察他们都是什么样的几

何立体图形?(幼儿举手回答) 3 播放图片:有好多物品,在老师家里不方便拿来,或者太大了不好带,我把他们拍成了照片,请小朋友看一下这些照片,这些物品是什么样的立体图形(播放图片,请幼儿一一辨认回答) 二、实物操作: 1 下面我要送给小朋友每人一个礼物,----神秘袋,先不要打开,请小朋友用你的小手去摸一摸,里面有什么?然后再轻轻的打开袋口,瞧一瞧,里面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请幼儿摸出老师指定的立体图形。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闭上你的小眼睛,不要偷看哦!用你的聪明的灵敏的小手仔细的去摸一摸,摸出我说出的立体图形,看谁做的又快又对!依次按照老师的口令摸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然后放到自己面前,请小朋友逐个指认自己跟前的立体图形。 2 搭建彩色泡沫积木,认识所用积木属于什么样的立体图形。老师语:小朋友每天选择工作的时候,都喜欢去益智区工作,因为那儿有小朋友都喜欢的彩色积木,下面我就请小朋友一起玩我们的积木,你可以用它搭成你喜欢的城堡,楼房等等,想不想玩? 搭好积木后,请幼儿一一回答你用积木搭建的什么?这些积木是什么样的立体图形? (分组合作搭建) 3从周围的环境中取发现寻找几何立体图形。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我们每天都在这个教室里工作学习,吃饭游戏等等,我们的教

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

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及相应的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深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设计 设疑激情 1.说学具。 a.师导: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b.生说:对!机器人叮当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

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c.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 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进入新知的学习,设计新,处理话。设计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由儿童喜闻乐见的机器人引入,抓住了童心,激发了兴趣。由说礼物,使学生身不由己的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将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各类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操作感知 1.分──揭示概念。 a.活动:按教师的提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b.汇报。

老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祥你们是怎么分的? 学生:我们把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放在一起;把骰子、魔方、积木放在一起;把易拉罐、笔筒、铅笔放在一起;把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放在一起。 教师按学生所说用电脑出示各类实物。 老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它学生进行补充)。 c.揭示概念。 教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我知道酸奶盒、肥皂、鞋盒都叫长方体。 老师按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d.活动。 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学具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