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六章 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第六章 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第六章 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第六章 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第六章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一.新闻自由的涵义

新闻自由是公民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与运用,是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自由,是人们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的自由,既包括新闻传播者的新闻自由,也包括新闻接受者的新闻自由。其中,新闻传播者的自由是主体内容和基础。

1.出版前免于检查,出版后除了对法律负责任外,不受任何干涉。

2.出版前不须请领执照或特许状,也不须交纳保证金。

3.政府不得以重税或其他经济力量迫害新闻事业,亦不得以财力津贴或贿赂新闻事业。

4.自由报道、讨论及批评公共事务的自由。

5.自由接近新闻来源及保障采访的自由。

6.自由传播新闻并免于检查。

7.自由阅读、收听,包括不阅读不收听之自由

二.新闻自由的源起及发展

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提出的口号。从中世纪到18世纪,出版自由始终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扩充自己实力的一种手段,这个口号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在上升阶段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列宁称:“出版自由这个口号从中世纪末直到19世纪成了全世界一个伟大的口号。”

新闻自由经历了从提出观念到形成制度的发展过程。最早提出新闻自由思想的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1.新闻自由的基本假设

(1)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本身就是目的,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才是社会的目标,人是独一无二的,是文明世界的基本单位,也是它的推动者。所以,个人的自我实现是终极目标——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目标。

社会的首要功能是促进社会个体成员的利益。强烈否认国家是人类奋斗的最高体现,国家的存在只是为了给个人提供一个可以发挥其自身潜力的环境。当它不能

推进这一目标时,就会变成一个障碍,必须被废弃或进行彻底的改革。自由主义理论不接受这样的命题:社会是一个独立实体,这个实体比组成它的个体成员更重要。

(2)理性能力是上帝赋予的。理性依据感官经验行事,它不像前人那样盲从一切权威思想。

我们是生而自由的,也是生而具有理性的。

2.弥尔顿的观点

英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诗人、《失乐园》的作者约翰·弥尔顿因是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政治家,出版了《论出版自由》,英国成为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思想的发源地。

1644年他出版纠纷被传到议会答复质询。他的答词后被印成小册子,即《论出版自由》,第一次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中心论点是:言论、出版自由式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具体而言:

(1)理性是人的标志,所以人天生就能分辨是非和真伪;

(2)理性的光辉和作用是在自由讨论中呈现并发展(有人说坏书应当禁止,但是谁来判断哪些是坏书;历史证明,检察官的水平往往低于作家;即使某些检察官有水平,也可能会被偏见和流俗所蒙蔽,在这种情况下,查禁出版物的结果,有可能是查禁真理本身;尽管出版物可以查禁,但是却无法禁止其中的思想的流传,因此这种行为最终是徒劳的;由此得出结论,正确的做法是“让真理和虚伪交手,谁又见过真理在放胆地交手时吃过败仗呢?”);

(2)自由讨论的结果,是真理战胜谬误。

弥尔顿关于“出版自由”的思想奠定了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基础,占据着核心位置。经过后人的逐步充实,“新闻自由”成为西方新闻界一种基本的新闻理念和行为原则。

弥尔顿(1958:46):“虽然各种学说流派可以随便在大地上传播,然而真理却已经亲自上阵;我们如果怀疑她的力量而实现许可制和查禁制,那就是伤害了她。让她和虚伪交手吧,谁又看见过真理放胆交手时吃过败仗呢?”

3.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从弥尔顿的思想出发,逐渐发展出了“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两个概念。

前者是指人们可以自由地公开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意见是对是错,均不受外来干涉。后者的意思是通过意见的公开表达与交换,正确的观点会在争论中不断丰富、不断修正,并最终克服虚伪和错误而得以保存流传。

这两个原则的基本假设是:(1)人是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从真理的;(2)为了接近真理,唯一的方法就是保证各种不同意见能够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3)人们的意见不可能都是相同的,应该以承认他人的权利为前提,保障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4)在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和碰撞中,最终能够产生出一般人所能承认的最合理的意见。

这两个概念表明:让一切有话要说的人都能自由表达他们的意见。真实的和正确的会存留下来,虚假的和错误的会被抑制。政府不能参与这一争执,也不能帮助其中任何一方。尽管虚假的思想可能会取得暂时的胜利,但真理会吸引更多的支持力量,通过自我修正达到最终胜利。

4.密尔

英国哲学家,1959年发表《论自由》,强调意见表达自由的重要性。

(1)如果压制某种意见,就等于压制真理;

(2)错误的意见可能包含着为发现整个真理所必需的那一点点的真理;

(3)即便接受的意见都是真理,也应该是在理性基础上接受,而不是先入为主,没有争论;

(4)意见不争执,就会失去活力。

密尔:“假如全人类都意见相同,而只有一个人持有反对意见,即使在这种场合,人类也没有迫使这个人沉默的权利。反之亦然,即使这个人拥有迫使全人类沉默的力量,他也没有这样做的权利。”

5.《人权宣言》

18世纪,出版自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项直接成果被正式确定下来。1789年,在法国大革命中诞生的资产阶级议会通过的《人权宣言》,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将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固定下来。

(1)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2)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3)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4)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的权利为限制。此类限制只能由法律规定。

【几点归纳】

1.从新闻自由的历史发展看,是通过自然法则来攻击专制从而取得法律权利,所取得的法律权利则确立了公民的自由。从弥尔顿到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正是这一过程的体现。由此,不仅使言论、出版自由得到了法律保障,使之从理论观念进入到社会实践的层面,更重要的是使自然法则和公民权利的互换顺利完成并得到实现。

2.新闻自由的落脚点是个人,“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采取对一个人适用的合理选择原则。”“这样,一个人类的选择原则就被解释为是个人的选择的扩大。”(罗尔斯)

3.实践层面,新闻自由常是一个政治命题。“当我们一般地看一看历史时,我们就发现要求自由以及求得自由的努力都是来自那些想要改变制度结构的人们。”

【问题】为什么说新闻自由是一个伟大的口号?

“代表着一种随着民主的兴起而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新精神。它曾意味着对普通人的一种新的兴趣;它曾意味着一种新的意义,认为普通人,人类广大群众的代表,已经得到了在过去由于制度的和政治的条件而被压制住和禁止发展的那些可能性。 它的特点是一种慷慨宽宏的态度,对那些地位低下的人们,对那些未曾受过一次宽容的人们的一种同情心。它是人道主义的博爱主义的广泛兴起的一部分。从如下的这个意义讲来,它也是自由的:即它的目的在于为那些世世代代以来未曾参加过公共事务以及未曾由此而获得好处的人们扩大了他们自由行动的范围”(杜威,1956:98-99)。

三.西方新闻自由的困境

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集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自由主义理论是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制度所保障的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自由主义理论本身发生了蜕变,成了维护垄断资本利益的理论;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则进—步演变成了个别传播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

1.新闻自由与新闻媒介垄断

(1)报纸种类减少

(2)媒介控制权越来越集中

区区三个人就控制了英国一半以上的日报和周报的销售;五十个公司的男女领导人控制了影响二亿二千万美国人的一半以上的信息和观点。

(3)独立性的丧失

在20世纪60、70年代,大部分的英国报纸都被出版业之外的企业收购或者共同拥有。到了1977年,所有主要的全国性和地区性报纸都成了大型企业集团的一部分。现在,“与其说报业包含其他产业的利益,不如说报业已经成为其他产业的一个分支了。”(英国皇家报业委员会)

进入20世纪以后,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所谓的“观点的公开市场”的理念与实际的社会现状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换句话说,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媒介越来越被少数人所控制,而大多数人则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另外,私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越来越有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的倾向,严重的危害了健康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带来了不少深刻的社会问题。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对自由主义理论及其媒介制度的强烈不满。

2.对自由主义报刊的基本批评:

(1)报刊为它自己的目的使用其巨大的力量。报刊老板特别在政治政治和经济问题上传播自己的意见,损害反对的意见。

(2)报刊为大商业效劳,并且有时让广告户控制其编辑方针和编辑内容。

(3)报刊曾对抗社会变革。

(4)报刊的时事报道,时常更多地注意肤浅的和刺激性的事件,而不注意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它的文娱材料常常缺乏积极的内容。

(5)报刊已经危害了社会道德。

(6)报刊无理地侵犯了个人的私生活。

(7)报刊被一个社会经济阶级——笼统地说即“商业阶级”——所控制,后来者就无法厕身这一事业。

3.社会责任论

提出的目的或作用:一是为了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二是为了防止由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

这一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不是否定是改良),也是“在传统理论上一个新思想的接枝”。它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其代表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社会责任理论有一个不同于自由主义理论的大前提,就是它主张媒介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伴随着一定的义务”。

一个自由社会不能允许其报刊运用自由来毁坏自由(报刊调查委员会)

包括: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所以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改良,但仅仅把希望寄托于“媒介自律”,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四.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和具体性

1.新闻自由是一种相对的自由

2.新闻自由是一种具体的自由

新闻自由的内容是具体的。新闻自由作为一种公民权利,可分为一项项具体可行使的权利。比如,1951年国际新闻学会提出了新闻自由的思想标准:采访自由、传播自由、出版自由、表达自由。在我国,新闻自由是新闻工作者的权利,也是普

通公民的权利。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自由包括采访自由、写作自由、传播自由和批评自由。对普通公民来说,新闻自由包括获知国内外重大新闻信息的获知自由,对各种事件发表意见的表达自由,通过新闻媒体交流观点和思想的传递自由,利用新闻媒体批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及各种腐败现象的批评自由等。可见,新闻自由不是抽象的自由,而是由具体内容的自由。

所以,当前,新闻自由的内涵已经成为包括办报自由、表达自由、获知自由等权利在内的集合性概念。

五.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新闻控制

新闻控制:新闻控制是社会控制的一种,它指社会中的不同组织、势力,通过各种手段,对新闻传播事业施加压力和影响,使之所传播的内容符合社会或控制者自身的利益和愿望。

新闻控制的特点:1 它的着眼点主要是控制新闻传播的内容而不是新闻传播本身;2 它包括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两个方面;3 控制的目的是使新闻传播事业和社会规范保持一致。

实施新闻控制的原因:1 新闻传播事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必须承担起一定的与其职责相适应的社会责任,因而必须受到其他部门组织的控制,使之规范化;2 新闻传播事业是一个与社会诸多方面发生多边关系的组织,它既要依赖于其他组织开展活动,其他组织也要利用新闻传播事业为自己服务。而这种相互依赖性决定了新闻传播事业必然受到相应的控制;3 在新闻传播事业与社会其他系统的联系中,他们所处的地位并不平等,一般来说新闻传播事业更多的处于从属和被支配地位,因而也就更多的显示出工具性和被控制的特点来。

新闻控制的种类:

新闻自由从来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没有限制的,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有限制的,都要受到所在国家宪法、法律的规范和约束,都不能触犯所在社会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国家的根本利益。这些条件、限制就是对媒介及其新闻传播活动的控制和影响。即,控制新闻传播的各种社会力量。

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国家和政府的控制实际上是统治阶级、执政党对传播的控制,体现统治阶级的

意志。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订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即传播媒介归谁所有的问题,从根本上而言,媒介无法摆脱所有者的控制。规定所有制形式是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传播体制的前提。采用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主要取决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例如英国和日本的广播电视事业采用以公营为主、私营为辅的制度,德国和部分欧洲国家采用公营和私营的“双轨制”,意大利是公私合营制度,美国主要采用私有企业制度,但规定实行特许制,社会主义国家是公有制。

②法制和行政管理。包括对传媒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分配传播资源;对媒介活动进行多方面的监督管理等。如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

③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传播。一般大致包括:与国家制度或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国家安全及国防机密;名誉侵权和隐私侵权;淫秽和非法出版物;对公众利益和社会文明风气有害的其他内容。

④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现划或实行国家援助。国家和政府的控制并不都是限制性的,积极的指导和扶持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2.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经济控制)

国家和政府对传播媒介的控制属于直接的制度控制,但是从对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的角度而言,国家和政府的控制并不是唯一的控制,还存在着社会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由于这些控制也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的范围内进行,因此也带有明显的制度性因素。

最根本的是经济制度和经济来源的控制。传播机构的正常开支由谁支付,对传播者和传播活动产生影响。

在我国,社会各阶层、政党或团体都拥有创办自己的媒介的平等权利。这些社会群体能够通过自己的媒介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传播自己的主张,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作为能动的主体在我国的大众传播事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民主党派、少数民族、工人、农民、知识阶层、父女、青少年群体等等。

3.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许多传播内容,例如报道的新闻或传播的信息是否真实、刊登的广告是否可靠、提供的文化娱乐内容是否健康有益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利益。因此,广大受众对传播媒介的活动拥有进行社会监督的正当权利。

有四种方式:

①个人的信息反馈。即以来信、来电和来访的形式直接表达对媒介活动的意见、建议、批评或抗议。

②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如工会

③诉诸于法律手段。如果媒介提供了虚假报道或广告直接损害了受众的实际利益,或媒介内容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或隐私权等,公民可以法律机构提起诉讼。

④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发行量或销售量)

4.内部控制——新闻道德

新闻道德:新闻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从事新闻传播事业的人们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是调整新闻传播事业内部及其与其他职业和整个社会关系之间的行为规范。

新闻道德的特征:1 新闻道德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2 新闻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鲜明的政治色彩。3 新闻道德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新闻道德的作用:1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调节作用:2 对于社会道德面貌具有重大影响。

“有偿新闻”探讨:有偿新闻是指新闻媒介向要求刊播新闻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一定的费用的新闻,是一种以金钱为中介买卖新闻的现象,其实质是把新闻的商品性庸俗化,是新闻界最严重的腐败现象之一。

有偿新闻的表现形式:1 收取新闻刊播费;2 收受礼金;3 出卖版面;4 转让刊号

有偿新闻的危害:1 损害了新闻媒介的权威性;2 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3 有偿新闻会减少新闻媒介的广告收入.

公民的新闻自由与新闻媒体的新闻自由

公民的新闻自由与新闻媒介的新闻自由 什么是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是公民和媒体的宪法权利,包括媒体搜集、制作、发布、传播新闻和言论的自由,及公民个人收受新闻、通过媒体发表意见和言论的自由,均应受法律保护, 也要受一定限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法律责任。公民的新闻自由与新闻媒介的新闻自由又有区分。 公民的新闻自由1、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公民行使表达权的自由) 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言论自由是指公民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与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近来,它通常被理解为包含了充分的表述的自由,包括了创作及发布电影、照片、歌曲、舞蹈及其它各种形式的富有表现力的资讯。 出版自由是指是指公民享有通过以印刷或其他复制手段制成的出版物公开表达和传播意见、思想、感情、信息、知识等的自由。对于已经公开的信息,公民可以自由地寻求、获取,国家、社会、他人不予非法干预、妨碍的义务。而应当让公众知悉,但是现在它被控制在特定单位或人士的手里的信息,国家应该对这些非法干预和妨碍公民寻求、获取信息的行为依法予以制止或制裁。2、公民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具有知情权3、公众拥有舆论监督的权利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新闻媒体的新闻自由1、新闻媒体的采访权第一,在公开场合或约定场合,记者有自主采集、访问的权利,他人不得干预;第二,对负有特定的信息公开义务的主题,记者有索取信息的权利。2、新闻媒体的报道权(一)广义上的闻报道权是指新闻媒体及记者自由地搜集新闻信息并将它们报道出来的权利, 也是让受众享受“知晓”的权利。(注:包含了采访新闻信息和传播新闻信息两个过程。)(二)狭义上的新闻报道权指新闻媒体及记者将自由搜集的新闻信息报道出来的权利, 也是让受众享受“知晓”的权利。3、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四权是新闻媒体权利的主要构成要件。其中知情权和表达权是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参与权和监督权则是新闻媒体安身立命的价值所在。 新闻媒介与公民的新闻自由之间的关系 新闻媒介是公民行使新闻自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公民的新闻自由权又反过来无形中赋予了新闻媒介的新闻自由权。 新闻媒介为公民行使自由权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1新闻媒介作为一种舆论工具,在形成舆论和引导舆论方面具有其他渠道不可替代的,最直接,最有效,最突出的作用。有时,它还可以使公民对政府机关行使监督的自由权利,发挥政治,法律等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具有精神力量和道义力量。 2公民自由权无形中赋予新闻媒介新闻自由权。 1.公民的自由言论和出版权使新闻媒介拥有了新闻自由权。 2.公民作为受众和传播者,他们的自由权也在新闻媒介自由上得到体现。3、公民的知情权与新闻媒介知情权的关系:记者知道是为了让公众知道,所以记者有权报道的也就是公众应当知道的。公众不应当知道的,记者也无权知道,记者不应当有比公众更多的权利。 新闻媒介与公民的新闻自由之间的区别新闻工作者将寻求、获取、传播信息作为自己的职业,这种职业可以使广大公民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言论出版新闻自由等权利。新闻工作者在媒介上发表的言论、批评、评论等必须符合新闻单位的主旨和要求,遵守共产党的宣传纪律和新闻专业规范,比普通公民要受更多的约束,但同时,新闻记者享有比普通公民更多的接近消息源的权利。

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章节题库 第二章 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第二章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泰晤士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上海财大2009年研;暨南大学2009年研;南开大学2005年研;华中科大2003年研] 答:《泰晤士报》是英国历史最悠久、最有权威、消息灵通可靠的报纸,创办于1785年1月1日。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Daily Universal Register),创办人是印刷商约翰·沃尔特,1788年改为现名。该报自称办报方针为“独立地、客观地报道事实”,“报道发展中的历史”。但在政治倾向上,它实际上是英国政府的喉舌,在重大的国内外问题上,反映官方意图。《泰晤士报》报道严肃,内容详尽。它重视国际国内大事报道,对重要文件刊登详尽。它也重视言论,社论版一边刊登社论,一边刊登读者评论。该报每天40版左右,分两大部分:一是国内外新闻、评论、文化艺术、书评;二是商业、金融、体育、广播电视和娱乐。版面比较清晰、紧凑,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工商金融界和知识界。 2.《北极星报》[华中师大2007年研;北大2005年研] 答:《北极星报》是英国宪章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工人报纸,1837年11月11日创刊于英国北方城市利兹,英文,创办人和主编是菲·奥康瑙尔。最初是一家地方性的宪章派周报,但很快发展为英国发行量最大的工人报纸,最高销数达到1.09万份。1844年11月,该报从利兹迁到伦敦出版,成为宪章派左翼实际上的中央机关报。该报报道面很宽,注重时效,文字激昂。40年代起,宪章运动新一代的左翼领袖乔·哈尼、厄·琼斯亦成为该报的编辑。从1843年起,恩格斯是该报的通讯员。1847年,《北极星报》和马克思、恩格斯编辑的《德意志—布鲁塞尔报》,以及法国的《改革报》,结成了进步报刊同盟。随着英国宪章运动的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第六章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1.简述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与发展过程。 答:(1)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 ①17世纪中叶,以文字作为传播新闻信息手段的报刊,是当时独一无二的新闻传播媒体,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大众传播媒介。“出版自由”是新闻自由最早的表达方式。后因传播媒介的丰富,逐渐以“新闻自由”取代“出版自由”来表述新闻自由口号的完整意义。 ②最早提出“出版自由”口号的是英国著名政治家、诗人约翰·密尔顿。1642年,在资产阶级专政制度确立的背景下,密尔顿提出“出版自由”的口号和思想。1644年11月24日,密尔顿发表了著名的《出版自由请愿书》。从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和现实出发,密尔顿提出了著名的“观点的自由市场”理论的最初思路。 ③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制定并通过著名的《人权宣言》,它以法律的形式把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固定下来。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一条明确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 (2)新闻自由的发展过程 从中世纪到18世纪,出版自由始终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革命力量、扩充自己实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出版自由是一个阶级性极为鲜明的口号。以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最快的英国为例,资产阶级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争取出版自由权利阶段 16世纪时,欧洲已经普及印刷术,印刷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封建统治阶

级设立各种制度,如出版特许制度等,严厉控制出版。资产阶级与之进行不懈斗争,直到1694年,取得报刊出版前免除特许或申领执照、免交保证金等方面的权力,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初战告捷。1720年,英国出版第一张日报《每日新闻》。 ②争取言论自由权利阶段 在特许制度被废除后,资产阶级进一步要求有议论和批评政府的自由。统治阶级通过“法律”禁止发表一切不利于政府的消息和言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出版自由权利的正常行使。以报纸出版商威尔克斯等人为代表对此进行坚决斗争,到1792年,迫使议会制定有一定进步意义的福克斯诽谤法案,获得报道英国议会情况的某些自由。资产阶级的有力斗争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迫使英国政府解除限制报道国会消息的禁令,废除与此有关的总逮捕状制度,并于1861年废除“知识税”。随之,独立报业在国内勃然兴起,报业获得僧侣、贵族、平民以外的“第四等级”地位,言论自由的原则由此确立。 ③争取新闻自由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政府以保障国家安全为借口,扩大“保密”范围,限制新闻的自由发布。英国政府的措施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资产阶级内部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报纸和新闻工作者也为此进行争取自由的斗争。他们提出“人民有知的权利”的口号,反对政府和垄断资本集团对新闻的控制和干预,要求新闻工作者有接近消息来源的自由,有及时赶赴新闻现场采访和传递消息的自由,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上,要求免受检查以保证受众应当享有的自由权利。 新闻自由从最初的设想到形成法律条文,再到最终成为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奉行的一项原则,是与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相适应的,它在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资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出版自由成为资产阶级享有的特权。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而言,宪法上规定的平等自由只是纸面上的平等自由,而在实际上却是

浅谈中国当代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

浅析中国当代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被打破,新闻信息的传播不再只是由媒体单一的、单向的传播,而是变为了新闻信息的多元化传播。传播媒介处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手机、网络等新型媒介新旧交融的特殊时期。在媒介新格局的形成过程中, 新闻传播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也愈来愈大,传播已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利器。 一、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 ,一,新闻传播社会责任论的内涵 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指新闻媒介和从业人员在新闻活动中对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公众心智健康所承担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60多年来,社会责任论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主流理论之一。社会责任论认为,媒介应当享有新闻自由,但自由与义务是相随的,媒介应对社会承担责任,强调责任与权利的统一,揭示了传媒负有引导理性生活、塑造道德精神的社会责任,强调有控制的新闻自由,提出政府可以干预和控制新闻活动。 ,二,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 XXXX年10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消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 同时强调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1.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现状

,1,媒介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闻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广 从报纸、广播到电视、电影再到互联网络,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从传播到互播,媒介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先进,新闻传播的途径也越来越广。 ,2,受众的整体素质越来越高 受众是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包括观众、听众、读者等,近年来受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向高素质的趋向发展。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不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而是利用自身的知识架构充分发挥积极性,能动的对信息进行取舍,受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更为专业。 ,3,讯息呈现出病态的暴增 传播学中的讯息指的是由一组互相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 整意义的信息。这个概念中一个关键性的词语是有意义,近些年来,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如果把人们接受信息的能力比作杯子,那么,当今的信息便是那不断溢出来的水。日趋暴增的信息已使得人们无所适从,更无暇去分辨有意义和没有意义了。 信息的这种病态暴增必然会导致人们判断力的下降,影响社会的安定。 ,4,新闻信息反馈渠道越来越多,传播的互动性越来越强。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反馈渠道也进入现代化,由过去的去电台反馈或来信请寄变为直接在网上留言或在论坛里发表意见和建议,加强了信息反馈的力度。这种传播的互动性越来越强,使得受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能够勇敢的发出自己的呼声,利于对事实真相的发掘和监督。 2.当代中国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第一,真实、客观、准确的报道新闻内容

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章节题库 第六章 新闻通讯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第六章新闻通讯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名词解释 1.路透社(REUTERS)[南开大学2010年研;清华大学2005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4年研] 答: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也是英国创办最早的通讯社。1851年由保罗·路透创办于伦敦。路透社的主要业务分为两大类: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信息。路透社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另外,它的经济和体育新闻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2.哈瓦斯通讯社[南京大学2008年研;华中师大2007年研] 答:哈瓦斯通讯社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同时也是二战前法国最有实力的通讯社。该社由夏尔·哈瓦斯于1835年12月创立于巴黎。巴黎几十家报纸以及许多机关、公司和个人陆续成了它的订户。哈瓦斯社的供稿原则是“迅速和优质”,为此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改进传递新闻的方式。初期曾依靠快马传送,1837年开始使用信鸽,1845年该社在国内线上开始用电报传送新闻,70年代该社通过海底电缆把新闻业务扩展到了拉丁美洲。进入20世纪,哈瓦斯社的业务继续发展,但是2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哈瓦斯通讯社的财政趋于恶化,于是越来越依靠政府补助维持,新闻播发日益明显地体现官方意向,被人们视为半官方的通讯社。1940年德军侵占法国,哈瓦斯社随之瓦解。 3.中东通讯社[人大2007年研] 答:中东通讯社是埃及共和国唯一的官方通讯社,外文简称MENA,简称中东社。是

中东和阿拉伯地区成立最早的通讯社,总社在开罗。1956年由埃及两大日报和两大出版社筹资成立,1960年收归国有。1980年由埃及协商委员会遴选该社董事会主席和两名主编。国内有26个分社。国外有15个分社和记者站,大多集中在中东和北非各国。每天用阿拉伯、英、法3种文字发稿。着重报道埃及、中东、非洲和不结盟国家的事务。设有图片部和电视新闻部,向国内外提供或交换图片和电视新闻。还为中东和非洲国家的通讯社培训人员。 4.沃尔夫通讯社[北大2012年研;华中师大2010年研] 答:沃尔夫通讯社是指德国第一家通讯社,建立于1849年,创办人是贝纳德·瓦尔夫,也是世界上最早及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初期主要利用电报收集和发布股票行情和经济信息,与普鲁士政府关系密切。后来逐步增发政治新闻和其它非经济信息,成为德国报刊重要的新闻供应者。1859年起,沃尔夫通讯社与路透社、哈瓦斯社签订新闻稿交换合约,成为19世纪欧洲三大通讯社之一。1870年,路透社、哈瓦斯社和沃尔沃夫社以及美联社签订三社四边协议,把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在每一势力范围内,只由一家通讯社负责新闻的采访与发布。沃尔沃夫社负责的地区包括德国、奥地利、北欧、俄国、巴尔干等地。一战后降格为国内通讯社,1933年希特勒将它接管,改组为德国通讯社。 5.美联社[西南大学2010年研;清华大学2008年研] 答:美国联合通讯社Associated Press简称美联社,是由各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合作型机构。是美国最大的通讯社,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闻采访机构之一。总部在纽约。1848年创立于芝加哥,前身为港口新闻联合社,由当时纽约《太阳报》等6家报纸组合而成,1875年更名纽约联合新闻社,1892年经过改组,使用现名。最初按其章程规定,稿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有感 班级:传播2班学号:32009061222 姓名:高小娜 20世纪40年代,美国大众传媒的集中和垄断趋势日益加剧。出于对媒体所有者人数越来越少的担心,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亨利?卢斯于1942年邀请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领导一群大学教授、传播学研究者等,组建了新闻自由委员会(又名哈钦斯委员会)以局外人和学者的身份探讨大众传播界越来越多的问题。最终于1947年发表了后来被称作为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奠基的总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报告开宗明义:在美国这个号称头号自由民主之邦的国度,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新闻自由处在危险之中。报告提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由很明显:现代新闻界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是崭新而陌生的,而长期以私有私营来谋取政治独立的美国新闻界,则可能由于商业化的过度发展受到腐蚀,转型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大商业。相对于总人口,新闻单位的数目显著减少了;由于所有权的集中,新闻及意见来源的多样性受到了限制,这对民主不是一个好消息。 书中指出新闻自由是创建自由、文明社会的保证,是政治民主的基础。这源自美国宪法对新闻自由的保护,更可以看做是美国崇尚自由的文化土壤孕育出的果实。对此,该书为自由的新闻界提出了要求:“一个自由的新闻界不受制于任何力量,无论是政府的还是社会的,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凡是值得公众倾听的思想观点都让公众倾听。”并为媒介的角色做了一个很好的定位:“一种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一个交流评论和批评的论坛;一种供社会各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一种呈现与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一条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送达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显然,这一角色的实现必须要以新闻自由为保障,同时这一角色的实现又反过来更好地保障新闻自由。 而当时美国新闻界的情景是新闻界掌握在一些庞大的商业机构中,对于民主生活非常重要的大众传媒未能完成履行对公众应付的责任。也就是新闻自由由于媒体资源掌握在少数人中,媒体多按商业机构运作,以赢利为目的。这一方面影响了大多数人言论表达的渠道和意见交流的便利,限制了新闻自由;同时,媒介功能扭曲了新闻理念,新闻报道出现煽情、庸俗等现象,媒体没发挥大众传媒应

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第一章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古代的新闻传播 1.原始新闻传播 人类在几百万年前,出于共谋生存的需要,相互之间就有种种简单的信息交流。这是一种蒙昧状态下的十分原始的信息传播,是前语言时期的信息传播。 2.口语新闻传播 (1)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以后,口头的语言传播就成了人类主要的传播形式,成了联系社会成员的基本纽带。 (2)随着社会的发展,口头语言传播的具体方式不断丰富,日趋多样。新闻性最强的口头传播,往往出现在战争或其他重大事变中。

(3)在口头语言成为主要传播形式的同时,人类成员还保留着种种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还逐步采取标记、声光、图式等多种手段辅助新闻信息的传播。 ①标记传播 这是指借助一定的物品或记号来传递信息,例如实物借代、结绳记事等。 ②声光传播 这是指借助声光信号来传递信息,例如敲击响器、吹奏号角、点燃烽火等。声光传播的距离比较远,排列组合有较多的变化,表达的意思也可以更加复杂。 ③图式传播 这是指用简单的符号或图画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它是较为高级的辅助手段,通常被认为是文字传播的发轫。 3.手写新闻传播 (1)随着文字和书写工具的诞生,出现了手写新闻传播,后来它又渐渐上升为主要的新闻传播形式。 ①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文字大部分由表形向表意、表音演进,衍生出各种字母文字,而且形体日益简化,书写日益便利。 ②早期的书写工具是各种简陋的自然材料。人工造纸的技术则起源于中国。这一技术后来经中亚、阿拉伯地区传入欧洲,为各国采用。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有了文字书写,就有了手写的新闻传播,这种传播突破了口头传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可以使信息传播的容量更大、内容更准确、距离更远、留存的时间更长久。 (3)在古代手写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种形式历来受到史家的注意。一种是公告式的,

社会责任与媒体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与媒体社会责任 1.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个人或团体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应当对所有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求不仅在经济方面,更在社会、环境等领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社会责任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必须承担的义务。因为媒体传播直接 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对受众的思想和行动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每一个传播工作者都应当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说,必须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率先提出了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媒要履行社会责任,要对社会与公众负行这一责任的时候,其他社会机构可以加以干预,必要时,政府也可以借助法规等手段对其进行干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修正。它不再把新闻自由看作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人都可享有的,并且不受剥夺的、绝对的自由。 2.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及政策建议 社会责任是社会责任标准指南中最主要的术语,也是其主要内容的核心概念。社会责任是指,“组织通过透明的和合乎道德的行为,为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承担的责任”。标准中社会责任的提出在加强网络媒体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3.美国在二十世纪2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媒体社会责任的研究,这也是关于媒体社会责任最早的研究。1923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在制订的《报业法规》中提出报纸的责任问题。第二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主席C.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报业要对社会“负责”。二战后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R. M.哈钦斯在《自由与负责的新闻界——关于大众传播系统报纸、广播、电影、杂志和书籍的报告》中的社会责任是指媒介机构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对新闻报道时客观按、《自由与负责的新闻界——关于大众传播系统报纸、广播、电影、杂志和书籍的报告》的出版,宣告了社会责任论的诞生。 在我国,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媒体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媒体社会责任是指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围绕社会发展目标,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和引领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4.浅谈网络媒体的商业化与社会责任 网络媒体社会责任是指网络媒体和网络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网络新闻传播活动和经营活动时,对国家安全、社会发展及公民身心健康承担的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 5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的回顾与断想 对新媒体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一方面需要从时间的向度对传统媒体社会责任进行历史梳理,另一方面需要在现时的媒介生态空间框架下对这一概念的适用性进行审视。我国现有关于新媒体社会责任的界定大体存在三个维度。一是源自官方的权威解释,如2003 年,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的蔡名照认为网络媒体应该“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批驳歪理邪说,使互联网站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二是从公共利益维度进行界定,认为“网络媒体在谋求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承担信息传播、文化交流的责任,又要承担提供正确舆论监督的责任,同时也要承担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责任”。三是从媒体的职能进行界定,认为新媒体也“应当在舆论导向、新闻真实、社会问题、民意表达、网络文化、内容健康、知识产权和公益慈善等诸多方面,承担履行法律法规之外的更宽泛的社会责任”。以上三个维度虽然对新媒体社会责任界定角度不同,但关注的内容

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课后习题 第四章 俄罗斯地区报业的发展和演变)【圣才出品】

第四章俄罗斯地区报业的发展和演变 一、名词解释 1.新旧《火星报》 答:新旧《火星报》是指列宁创刊的《火星报》的两个不同阶段。1900年12月24日,第一期《火星报》在德国莱比锡出版,后为苏联的社会事业的宣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火星报》从52期起,《火星报》的领导权被孟什维克掌握,报纸因此而成为反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工具,此后党内称52期以后的《火星报》为“新《火星报》”,52期之前的为“旧《火星报》”。新《火星报》于1905年停刊。 2.《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答:《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是列宁在《新生活报》第12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鲜明地指出了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指出: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应当是党的工作的组成部分;党报所创办的报纸应当成为党组织的机关报,要鲜明地宣传党的观点,接受党的监督,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这是对某些资产阶级报人打出的“代表人民利益口号”的旗号,主张报纸应当“无党性”的反击和回应。 3.《真理报》 答:《真理报》是1912年创办的共产党的机关报,在“8·19”事件后作为独立报纸恢复出版,报名旁边的列宁头像以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全部消失。由于经济困难,报社不得不解雇几百名工作人员、关闭几十个驻外记者站,四处招徕广告。1992年3月因经济原因停刊20天。后来有家希腊公司愿意出资合作,才于4月7日复刊。此后曾

经出版过名为《真理报5》的副刊,每星期五随报发行。以后由于同希腊公司发生矛盾,报社内部出现分歧,有一部分人分裂出去在希腊公司资助下独立出版《真理报5》;而其他人则依靠本国一些企业的支持继续出版《真理报》。目前《真理报》每周出5天,每天4版或8版,每期发行10多万份。政治上主要反映左派观点,同国内各共产党以及主张社会主义的组织与学者保持经常联系。 4.媒体寡头 答:媒体寡头是商业化经营引起的一个后果。寡头是俄罗斯社会转型期的产物,通常是指在私有化过程中聚敛了大量财富的金融资本家。这种人为了制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环境,往往通过投资、融资等方式掌握了大量传播媒介,形成为“媒体王国”,操纵舆论。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媒体寡头是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和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2000年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后,逐步采取措施,削弱媒体寡头的力量,以收复国内舆论阵地。 二、简答题 1.俄国近代报业是怎样诞生的?沙俄时期有哪些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报刊? 答:俄国近代报业的诞生过程和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报刊如下: (1)1703年沙皇彼得一世倡导出版的《新闻报》,标志着俄国近代报刊的产生,随后陆续出现了一些非官方报刊。然而沙皇政府对舆论的控制和对报刊出版的管制一直十分严格。1861年农奴制被废除后,这种控制有所松动,资产阶级报业才逐渐发展起来,并开始同封建专制统治进行斗争。早期资产阶级报刊可以分为两部分:革命民主主义派报刊和民粹派报刊。革命民主主义派由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组成,19世纪60年代的代表人物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主要刊物有《同时代人》、《祖国纪事》等。民粹派是继革命民主主义派之后出

第四章新闻自由和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第四章新闻自由和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晓新闻自由演进的四个阶段。 2、了解新闻自由对新闻传播有机运行的意义; 3、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的理论要点; 4、明确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观的内涵; 5、认识对新闻传播实施社会控制的必要性和主要途经; 6、理解依法治国与新闻法制化的关系; 7、明确新闻传播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 8、掌握不同媒介制度下的新闻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新闻传播的社会义务与社会责任;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2、难点:新闻自由与对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之间矛盾;如何理解苏联模式与当下中国新闻模式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新闻自由 一、新闻自由内涵 (一)定义 新闻自由,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新闻,表达意见的自由,是新闻媒介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 (二)新闻自由的历史演进

第一阶段:争取办报办报自由阶段。印刷自由与出版自由问题。 第二阶段:争取表达自由阶段。表达自由是报界在争得办报自由之后,所要求的报道自由和批评自由。其核心就是报道国家权力中心活动与批评政府的自由。 第三阶段:争取获知自由阶段。公民知情权问题。 第四阶段:争取内部新闻自由阶段。内部新闻自由又称报道权。其含义包括,在私营媒介中,雇员与业主之间,在官营媒介中,雇员与政府之间,作为新闻记者代表的总编与编辑部所享有的工作自主权。 二、古典出版的自由思想 (一)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奠基人 弥尔顿,英国作家,自由主义者,政治学家。《论出版自由》是其政治哲学重要著作。其中心论题就是新闻出版的自由。其内容有四:其一、主张言论自由,坚信真理必胜。其二、认为出版检查制度窒息真理。其三、理性国家和民族应当放弃出版许可证制度。其四,出版自由既不能商品化,也不能垄断化。 (二)杰斐逊的"第四权力论" 杰斐逊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宪政之父。 "第四权力论",是杰斐逊提出的有关新闻监督权学说。他认为,政府不是无限政府,不受限制的政府和权力将是全权的政府和腐败的权力,为了保障人民自由,防止政府的专权与蜕变,必须在三权分立之外,置政府于人民的监督之中,而这种监督权的最佳代表就是自由

外国新闻事业史

外国新闻事业史 1每日纪闻:公告式的官方公报。最早的官方报纸。是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公元前59年的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将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书写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公元前6年,屋大维恢复该报后,内容拓展为会议记录、帝国政事、宗教祭祀、贵族的婚丧嫁娶、战争消息等。至公元330年止。 2近代报纸的产生:最早的定期报刊产生于德国。1609年德国出现了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以及《报道》。每周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纸的诞生。最早的日报也诞生于德意志地区。《新到新闻》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3政党报刊与廉价报刊的含义及两者的不同,廉价报刊对现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政党报纸 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原因在于政党自身政治目的的需要和报刊对政党经济上的依赖。 概念:政党报刊的存在大致从资产阶级革命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这一历史阶段。由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登上历史舞台和政党政治的成熟,这期间的报刊大都听命于某个资产阶级政党,成为不同政党的喉舌,因此叫做政党报刊。 这些政党报刊的共同特点是:政治上有明显倾向;内容上侧重时政新闻和言论;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 廉价报纸 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 廉价报纸的特点是: 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 2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 3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成大众化报纸,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 ④内容上注重软新闻; ⑤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⑥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广告。 廉价报刊对现代新闻业的影响。 (1)使新闻本位思想得到确立。这是与其商业化运作分不开的,廉价报刊没有政党或政府津贴,只有通过商业化运作来赢利,这就必须注重新闻本位思想以赢得受众的支持。为争取读者,新闻取代言论成为报刊主角,这一观念对现代新闻事业影响深远;(观点纸-新闻纸) (2)使新闻业对受众的地位开始认同。廉价报刊的出现,首次将受众的需求作为自身追求的价值取向,开始注重对受众的研究。 (3)给当代报刊留下新闻时效的观念。 (4)给当代报刊留下客观报道的观念。 廉价报刊的产生和繁荣过程是西方新闻传播事业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因为:①廉价报刊是第一种真正建筑于资本主义市场体制之上的近代报刊;②廉价报刊是资本主义现代商业化大众报刊的雏形,它奠定了当代西方新闻传播事业的许多原则和基础。尽管廉价报刊因取悦读者而不择手段,以至产生了一些负面效果,但它确立的“读者至上”、“为公众服务”的信条,是值得肯定并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的。

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新闻通讯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六章新闻通讯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6.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概说 (1)新闻通讯事业诞生于19世纪前期,是继报业之后问世的又一种大众传播事业。它的主体是新闻通讯机构,所以通常认为新闻通讯事业就是指各类新闻通讯机构及其业务活动。 (2)新闻通讯事业传播新闻的途径一般有以下两种:

①经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采用后再向广大公众传播。 ②直接向个人或团体订户传送。 (3)新闻通讯事业是整个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新闻流通的重要渠道,是各种大众媒介以及许多企事业单位的重要新闻来源,人们常常称之为“消息的总汇”、“供应新闻的大动脉”。 (4)新闻通讯事业因活动范围和实力大小的不同,分为国际通讯社和国内通讯社两类。国内通讯社又有以下三种: ①全国性的,其中有些是国家经办或国家支持的,被称为国家通讯社。 ②地方性的,面向某一地区的用户,或是面向某一局部的用户。 ③专业性质的,如经济新闻社、体育新闻社等。 (5)新闻通讯社的体制(包括所有制以及相应的经营管理机制)主要有三类:①私人经营;②合作经;③国家经营。 (6)新闻通讯社从问世时就显示了明显的国际性特点,因为新闻通讯机构的业务比报纸更需要跨越国界。 二、首批新闻通讯社的诞生和竞争 1.通讯社的诞生背景 作为专业机构的新闻通讯社是19世纪前期欧美工业革命之后才诞生的。19世纪前期欧洲和北美地区的情况如下: ①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飞跃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经济发展又促进了社会变革,人们对外地或外国信息的需要大为增长。 ②近代报业在工业革命后大为发展,报纸越来越多;尤其是廉价报纸的出现,使报纸由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章节题库 (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一、概念题 1.新闻自由(湖南大学2018年研;首都师大2015年研;厦门大学2014年研;华南理工2013年研;中央民大2009年研;中南财大2009年研) 相关试题:新闻出版自由(中传2013年研) 答:新闻自由是指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包括:不受批准自由出版报刊,即不必向政府申请营业执照或交付保证金,在政治上、经济上不受限制,人人都拥有出版权;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先审查,可以发布任何新闻和发表任何意见(事后的追惩在任何国家都存在,即不容许报刊自由地损害国家、社会、个人);不受限制地自由接近新闻源。新闻自由这个口号,是1644年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一文中提出的,1789年载入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后正式列入宪法条款。资产阶级曾利用它作为反对封建文化专制主义,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武器;无产阶级也借此宣传自己的主张,打破统治阶级对社会舆论和精神交往的垄断。“新闻自由”推动了近代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 2.新闻诽谤 答:美国法律研究会编辑的《法律的重述》所下的定义为:“无确凿的证据而散布他人不真实的事实并损害他人的名誉”;“传播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使其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或有碍其与第三人的往来。”诽谤罪的确认,在西方国家一般有四个条件:①特定的对象,可以让他人确认的对象,不是泛指;②歪曲、夸大、捏造事实;③必须含有恶意;④公开传播,造成对象的名誉损害。在中国,诽谤罪称作新闻侵权,又称作侵害名誉罪。判定的主要

标准有两条:一是报道是否真实;二是是否有借机诽谤诋毁的内容。在新闻报道中,真实性是防止触犯诽谤罪的最主要手段。 二、简答题 1.大数据时代,有哪些解决隐私危机的途径?(上海交大2019年研) 相关试题:侵犯隐私权的表现及解决办法。(华科2019年研) 答: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个人信息数字化程度也不断加深,这就对进一步加强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虽说我国仍处在大数据的初级阶段,但因大数据所带来的个人隐私挑战并未减少。大数据的发展及其应用,导致新旧隐私的冲突日益加剧。因此,必须深入探索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技术以及相关的法律建设。 (1)大数据个人隐私的相关概述 ①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顾名思义就是海量的数据,它也是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之后的又一新兴概念。大数据技术,也就是指在计算的高速运转之下,对存在于云端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与过滤,而得出准确结论的一种分析方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4V,也就是大量(Volume)、高速(Velocity)、多样(Variety)和真实性(Veracity)。 ②个人隐私 个人隐私的概念最早是在1890年由Warren和Brandeis提出的,这一项的提出主要是说人们的个人生活或者是想要保守的秘密应当作为独特的权利受到保护。 (2)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危机 由于大数据有着海量的信息,信息种类繁多,数据的生产迅速等特点,及个人隐私伴随不同因素会有动态变化,以致于要在大数据时代强化个人隐私保护存在很大难度,会面临诸

媒体要兼顾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

媒体要兼顾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 摘要:自17世纪弥尔顿“出版自由”口号的提出,意味着“新闻自由”口号诞生,“新闻自由”标志着人类步入一个新时代,一个真正开始成为人的时代。然而 随着社会经济和媒介事业的发展,新闻自由主义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种种弊端 和问题,因此出现了修正新闻自由理论的社会责任论。本文从新闻自由和社会责 任理论入手;基于媒介传播现状,选出近几年较有代表性的传播事例,反映媒体 在自由和责任二者之间的选择。在自由和责任面前,一个真正的新闻媒体不应该 偏向哪一方,在秉持新闻自由之上,更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 关键词:新闻自由论社会责任论媒体于自由和责任之间的选择承担社会责任目录:一、新闻自由理论 (一)、新闻自由理论诞生 (二)、新闻自由理论的缺陷 二、社会责任理论 三、自由与责任之间,媒体该何去何从 (一)媒体忽视社会责任 (二)媒体承担社会责任 四、结束语

一、新闻自由理论 (一)、新闻自由理论诞生 自由意识对人来来说是久远的,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罗斯福说:“追求自由不是人类历史上最近才有的现象,它是一部人类史,它渗透在古代先民的生活中,它在中世纪曾发出火花……”,①对自由主义的追求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而“新闻自由”正是自由主义在新闻出版领域的具体呈现。 新闻自由起初是源自弥尔顿的“出版自由”口号。1644年,弥尔顿未经当局审查便出版了关于离婚问题的小册子,受到议会的强烈谴责,并被传至国会出版委员会接受质问,他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阐述出版自由思想。随后他出版了自己的演说词,就是现在的《论出版自由》。在这本小册子里,弥尔顿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出版自由”的口号,把新闻自由看作是人的“天赋人权”、自然权力。② 新闻自由,是新闻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保障人们相互之间进行通畅的交流。 ③在当今世界,没有新闻自由,人们将失去一种最为有效的相互交流信息,意见的桥梁。然而我们应当认识到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不存在的,所谓“完全的新闻自由”也会受到限制,认为有了新闻自由就可以为所欲为,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是对新闻自由的误解。 (二)新闻自由理论的缺陷 传统新闻自由主义观念支配下的新闻传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渐显出它的弊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并没有完全以理性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新闻自由权力。商业报刊发展成为主流报刊后,一些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转向金钱至上。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传媒资源日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越来越失去了表达思想的手段和机会,虚假新闻层出不穷,报纸里广告泛滥,报道内容危及社会功德和个人隐私……这些情况使得新闻与原先的自由主义理论所标榜的崇高理想被道而驰,引发人们对传统自由理论的不满与反思。传统新闻自由观念设想的“意见的自由市场”同样变成垄断市场,新闻自由似乎不是扩大了而是缩小了。因此,传统新闻自由观念设想的自由景象实际上成了幻象,人们运用的自由权力也往往变成了法律条文上的空头支票。④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章节题库 第十七章 国际共运新闻传播事业简史)【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国际共运新闻传播事业简史 一、名词解释 “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人大2005年研] 答:“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是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期间就新闻真实性问题而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真实和纯洁是报纸的本质”,报刊应当“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而不应当“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后来他又提出,写作必须“严格地以事实为依据”。马克思在办报实践中十分注意坚持真实性原则,在创办《莱茵报》期间严格坚持报纸要用事实说话,对任何不真实的报道都毫不留情,一旦发现失实报道,就立即让有关记者、编辑和通讯员作出检查、更正,严重的,还要终止其继续为报社撰稿。而《莱茵报》也因为始终坚持说真话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销量不断增加,影响越来越大。 二、简答题 1.简述《新莱茵报》的宣传特色。[南京师大2006年研] 答:《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1848年6月1日创刊于德国科伦,1849年5月19日被迫停刊,共出301期。《新莱茵报》在无产阶级报刊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列宁曾称赞它是“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无与伦比的机关报”。它的宣传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把对敌斗争的原则性和策略性结合起来 《新莱茵报》打出的虽然是民主派的旗帜,但是它时时处处强调自己的无产阶级性质,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分析问题。它不遗余力地宣传共产主义者同盟为德国革命制定的政治纲领和党的路线、方针和策略,以此来武装群众、指导斗争。

与此同时,《新莱茵报》注意斗争策略,对不同对象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对专制制度、容克地主、贵族官僚和反动军阀,《新莱茵报》坚决抨击,深刻揭露;对大资产阶级的反动主张,报纸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小资产阶级,报纸采取既团结又斗争的态度,支持他们与无产阶级一致的观点,维护他们与无产阶级相同的利益,而对于他们的动摇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则采取批评的态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联合了同盟军,孤立了敌人。 (2)联系群众,代表人民,指导斗争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下,《新莱茵报》建立了广泛而灵活的通讯员网,各国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普通的工人群众都成了它的耳目和朋友。这些通讯员遍布各个城市,与编辑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使《新莱茵报》能够及时获得有关运动的最新情况,并以比其他报纸更准确的信息赢得读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新莱茵报》不仅是德国民主派的,而且是欧洲民主派的机关报。 《新莱茵报》十分重视读者来信,从中获取社会信息,了解群众情绪,据以撰写报道和述评。报纸每期刊发十几封读者来信,直接反映群众的呼声。同时,《新莱茵报》十分重视指导群众,给他们提供理论武器。报纸连载了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用通俗的语言教育广大工人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为阶级的解放而战斗。报纸在革命发展各阶段及时发表的评论,提出的口号,都为群众指明了方向。 (3)具有鲜明的战斗风格 《新莱茵报》是无产阶级的旗帜与号角,它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篇报道,都表现出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浓缩着强烈的爱憎。文风鲜明生动、尖锐泼辣,特别是对敌人的讽刺揭露,更是犀利无比,战斗力极强。 正是因为《新莱茵报》具有以上特色,普鲁士王朝和与之勾结的资产阶级无比憎恨它,攻击它是“一切可恶报纸中最可恶的报纸”,并且想方设法加以迫害。1848年9月25日,

2018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知识点: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2018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知识点: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小编整理了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知识点: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供2018考研学子参考。 第一节新闻自由的含义 自由主义报刊一词的英文是freedom of press。文艺复兴时期指言论自由,17世纪印刷术广泛运用后指出版自由,报刊在欧洲兴起后指报刊自由。现在在原有含义基础上,强调了信息交流的自由。 简要的说,新闻自由就是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早期争取新闻自由时,一批先驱的确提倡过不受任何限制、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新闻自由。 20世纪美国学者提出,自由有两种,一种是“免于……控制或限制的自由”,另一种是“具有行动所必须的条件和设备”,即“有做……的自由”。前一种自由是消极的自由,这是早期资产阶级为免于封建专制的压制而争取的新闻自由;后一种是积极的自由,即在现代社会中所需要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或完全的自由,而是人类所能达到的自由。 第二节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 从16世纪到19世纪,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大致有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6-17世纪),封建王朝采取高压政策妄图扼杀出版自由。 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版印刷机。英国都铎王朝与1586年颁布《星法院法令》,特许制第二时期(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拉开序幕,国会派与保皇派都有自己的报刊,但发行量小,影响力小。 对资产阶级革命真正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是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89-1794) 的报刊。这中间最具影响力的是雅各宾派领导人马拉创办、主持的《人民之友报》。 第三时期(17-19世纪),为反对资产阶级政府控制、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1689英国《权利法案》,1791美国宪法修正案,1789法国《人权宣言》各国政府对报刊的控制方式: 1、出版的事先检查制 2、取代报刊事先检查制,各国政府先后制定煽动法、诽谤法扼制出版物 3、征收印花税,实行津贴制 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是现代化国家的两大基本标志! 第三节新闻自由属于人民 新闻自由是一种权利。并非新闻媒介才拥有新闻自由权,新闻自由权属于人民所有。新闻媒介代表人民行使新闻自由权的观点是错误的: 各国宪法所规定的新闻自由权是不可转让的,人民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委托任何机构来行使新闻自由权。 但是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上看,争取新闻自由最努力的是新闻媒介,那是因为新闻媒介为了发展、生存,对于新闻媒介来说,新闻自由就像水对于人一样重要。在这个意义上,新闻媒介争取新闻自由的努力代表了人民的欲望和要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