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实施陕西省中西医结合临床协作创新项目的通知(2020)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实施陕西省中西医结合临床协作创新项目的通知(2020)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实施陕西省中西医结合临床协作创新项目的通知(2020)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实施陕西省中西医结合临床协作创新项目的通知(2020)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实施陕西省中西医结合临床协作创新项目的通知(2020)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卫生健康委(局),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韩城市、神木市、府谷县卫生健康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打造健康陕西总平台中,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中的协同作用,探索中西医协同合作防治疾病的新模式,提高重大疑难疾病临床疗效,我局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协作创新项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

一、项目目标

(一)探索将中医药传统理论与临床思维融入现代医学防治体系,围绕健康陕西行动重点任务需求,关注“一老一小”、少年儿童近视预防和传染病防治等重点,聚力提高我省临床常见的重大疾病、疑难疾病和传染性疾病防治能力。

(二)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组建中西医临床协作组,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协同攻关,形成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或专家共识。

(三)建立中西医临床协作长效机制,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不良影响,切实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助力实施健康陕西战略,着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组织方式

(一)申报范围:由省内三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联合申报,鼓励综合医院牵头申报。

(二)建设周期为3年,每个项目经费预算为100~200万元,具体档次根据专家项目评估确定。

(三)经评审筛选确定的项目,我局将择优推荐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予以立项。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应是三级甲等医院,要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

(二)申报单位应为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国家区域诊疗中心、临床重点专科等国家级临床研究平台。

(三)申报单位应具有良好中西医合作基础,运行管理规范,在人员、设施设备和配套经费等方面给予项目支持。

四、项目要求

(一)申报单位应成立以单位领导牵头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可具体执行的保障机制,明确联合协作单位职责分工、经费分配使用和成果共享等机制。

(二)申报单位对申报项目要严格把关筛选,每个单位限申报一项,申报的重点病种应围绕健康陕西行动任务需求,具备鲜明的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开展临床验证与评价研究的工作基础。

(三)项目负责人应为牵头单位或牵头科室的负责人,1963年1月1日后出生,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每年项目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项目组成员应包括协作单位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其团队、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循证医学专家、专职财务人员等。

(四)申报单位按照《中西医结合协作创新项目建设方案》(附件1),填写《中西医结合临床协作创新项目建设申报书》(附件2))一式5份(签名、盖章、A4纸双面打印装订)连同电子版,于2020年5月20日前统一报送至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产业处。

联系人:王晓婷张鑫

电话(略)

电子邮件:kjycyc@https://www.wendangku.net/doc/f2685621.html,

地址:西安市莲湖区莲湖路112号邮编:710003

附件:

附件1:中西医结合重大疑难疾病临床协作创新项目实施方案.doc

附件2:申报书.doc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2020年4月28日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专业概述 专业代码:100601K[1] 该专业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对西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一定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专业理论、临床诊断、预防、治疗技能的高级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 中西医临床医学主要课程:医用基础化学、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免疫学、微生物寄生虫学、医用生物学、药理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人体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方剂学、传染病学、生物化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精神病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影像学、针灸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及中西医结合急症学等。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五年制、理科或者文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专业优势 面向新世纪,该专业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了对西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就业方向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从事医药卫生行业的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健、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并且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量较大,可继续求学深造。尤其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确立,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在广阔的医疗市场中可大有作为。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报考临床医学各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及中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可在各级各类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科研院所从事西医、中西医结合或中医专业医疗、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 相关考试 汕头曙光整形美容医院https://www.wendangku.net/doc/f2685621.html,提供

关于设置 中西医结合医院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于设置“中医医院” 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开放和规范医疗卫生市场的政策与措施,市人民政府也为此出台了相应的具体实施意见和办法,这为社会投资办医,多渠道筹集资金拓展国内医疗卫生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经我公司对市的医疗卫生市场进行长达年的跟踪考察,同时也为了真正达到改善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医疗环境设施的目的,我公司拟在市区投资设置一所集医疗、科研、预防和康复为一体、以突出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现代化医院。并且我们对设置“中医医院”的可行性从多方面进行了调查论证。现将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下: 一、申请设置单位及申请人情况 1、申请单位: 2、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申请单位为,公司以医疗产业投资、医 院管理咨询培训为主业,其属辖管理的医疗机构有: 、、 、、 、、 、、 、、

、等。 公司拥有一支资深的医院管理专家,海外学成归国MBA、企划专家等组成的医院经营管理队伍,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现代特色的医院经营管理模式:以建设为重点的医院定位、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以质量为核心的行业品牌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经过近年的实践运作。公司属辖管理的数所医院均已形成了一定的医院优势,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医疗卫生领域面临国际国内更加激烈的竞争挑战的形势下,我公司将以更加适应市场,更加求实创新,更加诚信待客,服务于民的经营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医院投资引进了大量的先进医疗设备,广纳英才,以高科技医疗项目为重点,高质量服务为起点,高品位医疗环境为特点,以“以便捷的诊疗流程、安全的诊疗方法、优质的诊疗服务”为目标,为患者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护理服务,让患者在优质、高品位的环境中接受中西医结合的全面治疗。切切实实为中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作出一份贡献,这就是我公司申请在市区设置“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初衷。 3、申请代表人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民族:籍贯:文化程度: 身份证号码: 主要工作简历:年~年 年~年

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数量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数量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 版

引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数量具体情况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数量具体情况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数量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中医医院人员 总数量,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中医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中医医院执业医师数量,中医医院注册护士数量,中医医院药师(士)数量,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数量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数量具体情况现状 (1) 第二节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占全国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同全国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陕西省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指标分析 (7) 一、陕西省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陕西省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占全国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比重统计分 析 (7) 四、陕西省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陕西省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规划(-)》精神,按照《陕西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为加快我市中药产业发展,依据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全市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按照“科技引领、龙头带动、市场运作、项目支撑、突出优势、循环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和推进两大体系建设,我市中药产业总体实现增规模、调结构,促进中药产业产值稳步增长的规划目标。 . 中药产业快速发展,结构稳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市中药产业体系趋于完善,产业链逐步壮大,调结构成效显著。我市中药材种植规模和标准化工程建设居全省首位,汉中天麻、汉中猪苓规范化种植技术全国领先,天麻、元胡、附子个单品种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以上,“强力定眩片”实现单品药品销售过亿元。年,中药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是年的倍,年均增长。我市中药产业优势与特色更加凸现,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 中药材种植业稳步发展,推动农业倍增贡献明显

“十二五”末,我市中药产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较“十一五”增加个百分点;中药材种植业收入亿元,较年增长;中药材种植户超过万户,药农户均收入万元,比“十一五”增加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约万亩,其中天麻、附子、元胡、猪苓等草本菌类品种种植面积约万亩,山茱萸、杜仲、银杏、厚朴等木本品种种植面积约万亩,采收面积万亩。建成山茱萸、天麻、西洋参、杜仲、猪苓、元胡、附子等优势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个,规范化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企业达家。中药种植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增收途径之一。 . 中药加工工业进一步发展,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年,我市中药加工企业个,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其中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家,个剂型、条生产线通过认证;国药准字批准文号个,中药保护品种个;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家。“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医药工业园区累计投入资金约亿元,已有汉王药业等余户制药企业进驻医药园区,生产药品剂型种、品种个。年实现销售额约亿元,利税亿元。中药加工工业比较效益明显,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汉王药业生产的“天麻片”获全国银奖,“强力定眩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汉王”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汉江药业合作研发二类新药“肾炎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丙酰奋”通过了认证。城固振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开发皂素中间体产品种,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甾体激素医药中间体生产和供货商,

[中医医联体总结] 中医馆医联体

[中医医联体总结] 中医馆医联体 中医医联体总结 **县组建中医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中医联体”)是贯彻落实国家深化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进一步调整优化中医药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市医联体建设方案》(*市府办字〔20xx〕9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我县于20XX 年9月正式成立由县中医院为牵头单位,11个乡镇卫生院签署协议成为成员单位的“**县中医医疗联合体”。为了加强组织协调和领导,更好地推动中医医联体工作,成立中医医联体工作领导小组,以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方仕萍同志担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组员。 中医医联体工作坚持分工协作、服务为本、循序渐进等原则。通过建立中医药服务分工协作机制,统筹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县中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纵向资源流动,促进分级诊疗机制的形成,提高医疗中医药服务体系的整体运作效率; 通过建立重点中医专科扶持、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机制,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协调性、连贯性、整体性,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的首诊比例,促使县级大医院逐步回归疑难

杂症诊断和科研教学; 派驻全日制医生加强上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下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高群众就近就诊率,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服务。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发挥中医医联体牵头(县中医院)单位组织专家下基层成员单位业务、技术指导投入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2. 中医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基层卫计人员定期选送至医联体牵头单位(县中医院)系统培训中医药和适宜技术工作需加强规划。 3. 县卫健委挂靠在县中医院的中医药培训基地组织各项中医药培训专项需财政资金专项保障。 下一步建议: 1. 县中医院加强对基层中医院业务指导、交流。 2. 县中医药培训中心组织更多有利于提高我县卫计人员中医药服务水平的培训活动。 3. 做过合理预算用于培训基地组织各项中医药培训。 4. 5.

上呼吸道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规范

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概念: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为特征。感冒又称伤风。感冒可分为两种,普通感冒为冒受风邪所致,一般病邪轻浅,以肺系症状为主,不造成流行;时行感冒为感受时邪病毒所致,病邪较重,具有流行特征。 本病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除了4-5个月以内小儿较少发病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见,在季节变换、气候骤变时发病率高。小儿患感冒,因其生理病理特点,易于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 西医概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中医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为特征。感冒又称伤风。感冒可分为两种,普通感冒为冒受风邪所致,一般病邪轻浅,以肺系症状为主,不造成流行;时行感冒为感受时邪病毒所致,病邪较重,具有流行特征。 西医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一、症状 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的体征有低热、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天痊愈。 2.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当有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格检查可见的体征有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 3.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1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4.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通过游泳传播。儿童多见。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β溶血性链球菌A组引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二、并发症: 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患者也可继发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 中医诊断: 1.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呕吐、腹泻,或发生高热惊厥。 2.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 3.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增加。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于远望,男,1965年2月21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生理学方向学术带头人职务,兼任中国生理学会中医院校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 1989年7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事生理学教学科研与教学管理29年,先后主编、副主编教材和学术专著10部,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6项。 张琪,男,1977年2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百名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陕西省中医脑病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陕西省中医体质与疾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血管神经生理学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和美国AHA会员。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杂志编委。 200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生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0年在美国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药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0年10月回国后,在我校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已在Circulation Research,Hypertension等期刊发表研究论

文35篇。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3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咸阳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张红,女,1971年12月出生,医学博士学位,三级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医学科研实验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带头人,2016年获批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兼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等杂志编委。 2000年9月毕业于遵义医学院获消化病理生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获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至2009年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附属医院胰腺病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陕西省科技厅重大基础研究专项1项、省部级厅局级课题5项,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包括《J C I》《Gastroenterology》等国际一流杂志;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3项、厅局级三等奖1项。 应小平,女,1964年10月5日出生,在职研究生,大学本科学历,医学学士学位,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病理学教研室主任。

陕西省中医药条例(2020)

陕西省中医药条例(2020) 2020年03月23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中医药服务 第三章中药保护与发展 第四章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第五章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 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设中医药强省,保护人民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对外交流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有关的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发展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鼓励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支持围绕本省道地中药材、特色药材和优势药品,打造中药秦药品牌。 第八条中医药行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合法权益,组织开展行业交流,可以接受政府委托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 第九条鼓励和支持中医药机构、学术团体及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省内外合作与交流。 第二章中医药服务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举办符合国家和本省规定标准的中医医疗机构。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和中医病床。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设置中医馆等中医综合服务区,配备中医医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保障措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中医药人员配备,增强中医药服务的能力。 第十一条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医疗机构管理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遵守医疗机构管理有关规定。 举办中医诊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并在备案范围内开展执业活动。 第十二条合并、撤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质,应当征求上一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的意见。设区的市中医药主管部门对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合并、撤销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质的意见应当抄送省中医药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支持社会力量投资中医药事业,举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基本医疗保险、科研教学、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同等待遇。 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药品经营企业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对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 第十四条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人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通过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并进行执业注册。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实施细则由省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 支持中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专长)医师岗位。

医联体建设典型案例——叙永县中医院

医联体建设典型案例——叙永县中医院 发表时间:2019-03-27T10:49:53.3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作者:陈宇佳马艳萍刘朋 [导读] 011年由我院牵头组建了泸州市首个中医医疗集团,医疗集团成立之初主要由泸州市四县三区的108家医疗机构组成。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医疗集团共有成员单位156家。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646000)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558-02 2011年由我院牵头组建了泸州市首个中医医疗集团,医疗集团成立之初主要由泸州市四县三区的108家医疗机构组成。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医疗集团共有成员单位156家。 2013年,叙永县中医院成为我院第一家“分院”,医院医联体之路告别了单一的松散型模式,建立紧密的“分院”合作模式。我院从医疗、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叙永县中医院全面帮扶,增加了分院间的互联互通,促进了叙永县中医院能力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人员派驻 兼职副院长:王泽琛,副主任中医师,原党委办公室主任,派驻到叙永县中医医院任兼职副院长,分管宣传、医院文化建设、科研、教学,协管学科建设、党建工作。 科室主任:医院麻醉科派驻一名副主任医师任麻醉科主任。骨伤科、放射科主任任分院主任,全面管理科室业务。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更新理念,增强信心 通过和领导班子成员交心换心,沟通交流,增进发展共识;在院周会上向干部介绍总院的发展经验和历程,增强发展信心,邀请总院科主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干部职工讲课,介绍学科发展和管理的经验,在全院干部职工中持续不断的灌输三种理念:发展理念、服务理念、营销理念。让分院干部职工认识到“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让干部职工树立“将客户服务成残废,让客户一辈子离不开你”“用心服务、用爱经营”的服务理念。树立科室营销宣传的理念,加强医院和科室的宣传工作。 (二)做好规划,谋定后动 针对叙永分院的实际情况,在2013年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基础上,帮助叙永分院制定了“建设服务能力强、特色优势明显、老百姓信赖的三级乙等中医医院”的总体目标。技术上以微创技术和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为主,通过填平补齐,逐步完善医院功能,提升服务能力。战略上以新住院大楼建设为契机,建设发展和壮大特色科室。更新大型设备,夯实基础服务能力。人才培养上,依托总院,采取轮训方式,长短期相结合灵活机动培养人才,提升人员素质。宣传营销上,坚持走出去,到乡镇、社区、学校进行保健知识的宣传,建立了叙永县中医医院官方微信平台,利用微观叙永、叙永资讯等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宣传叙永县中医医院的医院动态、学科特色,传播养生保健知识。 (三)培训人员、提高素质 每年大力实施了人员培训。四年多来派出了27名医生、45名护士到总院进修,涉及全院各个科室。派出107人次参加总院的学术活动。总院派出专家165人次到分院指导学科建设,技术开展,学术讲座和手术指导。 (四)添置设备、新建科室 医院先后购进呼吸机、监护仪、微量输液泵等建设了ICU。大大增强了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 购置病理实验室相关设备,建设了病理科。 购置奥林巴斯纤维结肠镜,开设了肛肠科。 购置腹腔镜,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 筹建了体检中心。 购买了进口螺旋16排CT,开展了增强CT检查 (五)建设专科联盟,对口帮扶发展 2014年-2016年,为促进分院各科室的全面发展,实施了总院各科室对口帮扶分院相应科室的计划。聘请了总院11位专家担任分院名誉主任,对口帮扶、支援分院相关科室,促进科室发展。 2014-2015肛肠科每周派出一人到分院进行肠镜检查,为分院培养专科人员。总院重症医学科帮助分院ICU进行筹建和运营策划,亲自进行ICU病房的布局设计,为分院ICU进行人员培养和专科查房,技术指导,护理部专门针对分院工作制定了帮扶计划,全年派出人员19人次,全方位指导护理部的工作,特别是中医适宜技术的使用,分院年中医适宜技术的使用量和收入每年均有大幅度增长。各科室分别派出人员在教学查房、学科建设、技术指导、科学研究方面进行指导。 2017年,根据分院实际情况,在总院的支持下,分院骨伤科、放射影像科均成为总院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总院创伤科主任兼任分院骨伤科主任,总院CT、普放主任兼任分院放射科主任。并派出专家长期支持驻扎医院支持分院工作。 (六)蹲点科室、个别辅导 兼职副院长王泽琛和业务副院长经常到病区参加晨交班、深入临床一线。选择发展不好的科室蹲点指导,参加科务会,加强督促和指导。分别到针灸推拿科、五官科、心脑病科、手麻科、骨科、放射科等科室蹲点,针对性解决困难,通过蹲点指导,这些科室业务量都有明显提升,点大大增强了科室发展信心,增强了科主任、护士长的管理能力,科室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 (七)加强文化建设,塑造医院品牌 帮助制定医院文化建设五年规划、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比如迎新春文艺汇演、最美医生、最美护士的评选等等。对分院的院内环境进行文化装饰设计和改造,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就诊环境。

中西医结合导论

1.中药西用: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它的特征是在使用中药时,不需要中医的辨证论治和中药的性味归经,而只是按照中药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或复方 的西医治疗功效来使用中药。 2.中药西用: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它的特征是在使用中药时,不需要中医的辨证论治和中药的性味归经,而只是按照中药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或复方 的西医治疗功效来使用中药。 3. 菌毒并治:即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同时配合应用清热解毒中药,杀菌和清除毒素双管齐下,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4. 微观辨证:是指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医学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检查等先进技术,旨在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等较深层次上辨“证”。 5. 中西医双重诊断:中医与西医在诊断上各有特长,中医长于辨证,西医长于辨病,再临床诊断时把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双重诊断”。 6. 阶段治疗:即根据疾病过程中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病机变化特点,进行论治的形式。 7. 生物医学模式:是在近代生物医学基础上形成的医学观和相应的医疗卫生观。 8. 司外揣内:又称为“以表知里法”,是指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象,以揣测、分析和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认知和研究方法。 9.隐潜性证:是指在疾病的某一过程中,无宏观辨证的表现,而微观辨证却有相关指标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 10. 印迹技术:是指将待测核酸分子结合到一定固相支持物上的方法 11.原位杂交是指将特定标记的已知顺序核酸为探针与细胞或组织切片中核酸进行杂交,从而对特定核酸顺序进行精确定量定位的过程。 12.哲学一医学模式:强调人病之“失调”形神合一,注重心理与意识的统一 1.简述中医学的几种主要认知 系统分析法、哲学思辨法、取象比类法、司外踹内法2、请比较中西医病理学在研究手段、病因认识基点、病机认识重视点等方面的差异。 西医:研究手段基于临床检验/病因认识基于“客观实体”/病机认识基于“细胞损伤” 中医:研究手段基于四诊/病因认识基于“证”/病机认识基于“基本病机” 3、简述西医学的三种主要认知方法。 分析还原法、解剖形态观察法、实验研究法 4、简述从“病证结合”中孵化出的治疗模式。 常见有分证论治、分期论治、方证相对论治和固定方加减论治四种。 5.何谓中西医双重诊断?中西医双重诊断的方法有哪些?其有何临床意义? 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两着综合。方法是从病从证——疾病与证候均清晰明确时;舍病从证——证显病不明时;舍证从病——病清证不明时,结合中药药理研究;意义是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诊疗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中医药现代化。 6谈谈你对中西医结合概念的理解。 中西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两者都是人类几千年与疾病斗争中积累的精华,中西医结合是一门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之后,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吸收二者之长,并融会贯通,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整体医学,简称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西医结合是一门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等较深层次上辨证。方法是收集资料时:四诊+运用现代诊察技术,并赋予现代诊察内容与结果以中医临床意义,以便于中医辨证;望、闻、问、切、检五字模式;将现代检验指标纳入证候诊断标准。意义是宏观微观结合,完善中医辨证标准,可使中医规范化、客观化,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方法。 系统分析(综合)方法、哲学思辨法、取象比类方法、司外揣内法 7.、简述中西药有机结合模式。常见“减毒增效”模式、“菌毒并治”模式、中药西用模式等。 8.何谓微观辨证?微观辨证方法有哪些?其有何临床意义? 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医学影像学、内镜、实验室技术、病理组织检查甚至基因检查等先进技术,旨在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9.简述病证结合中的“病”、“证”关系。 常见以病统证、以证带病、据病分证和以病论证四种10.请比较中西医生理学在指导思想、研究内容侧重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 西医:以分析还原为指导思想/研究内容侧重具体、微观结构以及功能特点/研究方法强调实验分析 中医: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研究内容侧重抽象、宏观结构以及功能特点/研究方法强调整体观察、类比1.中药西用: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它的特征是在 使用中药时,不需要中医的辨证论治和中药的性味归经, 而只是按照中药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或复方 的西医治疗功效来使用中药。 2.中药西用: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它的特征是在 使用中药时,不需要中医的辨证论治和中药的性味归经, 而只是按照中药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或复方 的西医治疗功效来使用中药。 3. 菌毒并治:即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同时配合应用清 热解毒中药,杀菌和清除毒素双管齐下,提高疗效,降低 病死率。 4. 微观辨证:是指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医学影 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检查等先进 技术,旨在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分子水 平,基因水平等较深层次上辨“证”。 5. 中西医双重诊断:中医与西医在诊断上各有特长,中医 长于辨证,西医长于辨病,再临床诊断时把中医辨证和西 医辨病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双重诊断”。 6. 阶段治疗:即根据疾病过程中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 病机变化特点,进行论治的形式。 7. 生物医学模式:是在近代生物医学基础上形成的医学观 和相应的医疗卫生观。 8. 司外揣内:又称为“以表知里法”,是指通过观察事物 的外在表象,以揣测、分析和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 一种认知和研究方法。 9.隐潜性证:是指在疾病的某一过程中,无宏观辨证的表 现,而微观辨证却有相关指标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 10. 印迹技术:是指将待测核酸分子结合到一定固相支持 物上的方法 11.原位杂交是指将特定标记的已知顺序核酸为探针与细 胞或组织切片中核酸进行杂交,从而对特定核酸顺序进行 精确定量定位的过程。 12.哲学一医学模式:强调人病之“失调”形神合一,注 重心理与意识的统一 1.简述中医学的几种主要认知 系统分析法、哲学思辨法、取象比类法、司外踹内法 2、请比较中西医病理学在研究手段、病因认识基点、病 机认识重视点等方面的差异。 西医:研究手段基于临床检验/病因认识基于“客 观实体”/病机认识基于“细胞损伤” 中医:研究手段基于四诊/病因认识基于“证”/病 机认识基于“基本病机” 3、简述西医学的三种主要认知方法。 分析还原法、解剖形态观察法、实验研究法 4、简述从“病证结合”中孵化出的治疗模式。 常见有分证论治、分期论治、方证相对论治和固定方 加减论治四种。 5.何谓中西医双重诊断?中西医双重诊断的方法有哪些? 其有何临床意义? 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两着综合。方法是从病从证—— 疾病与证候均清晰明确时;舍病从证——证显病不明时; 舍证从病——病清证不明时,结合中药药理研究;意义是 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诊疗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中 医药现代化。 6谈谈你对中西医结合概念的理解。 中西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两者都是人类几千年与 疾病斗争中积累的精华,中西医结合是一门研究中医和西 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 之后,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吸收二者之长,并融会贯通, 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整体 医学,简称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西医结合是一门研究中 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等较深层 次上辨证。方法是收集资料时:四诊+运用现代诊察技术, 并赋予现代诊察内容与结果以中医临床意义,以便于中医 辨证;望、闻、问、切、检五字模式;将现代检验指标纳 入证候诊断标准。意义是宏观微观结合,完善中医辨证标 准,可使中医规范化、客观化,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方法。 系统分析(综合)方法、哲学思辨法、取象比类方法、 司外揣内法 7.、简述中西药有机结合模式。常见“减毒增效”模式、 “菌毒并治”模式、中药西用模式等。 8.何谓微观辨证?微观辨证方法有哪些?其有何临床意 义? 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医学影像学、内镜、 实验室技术、病理组织检查甚至基因检查等先进技术,旨 在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 9.简述病证结合中的“病”、“证”关系。 常见以病统证、以证带病、据病分证和以病论证四种 10.请比较中西医生理学在指导思想、研究内容侧重点、研 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 西医:以分析还原为指导思想/研究内容侧重具体、 微观结构以及功能特点/研究方法强调实验分析 中医: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研究内容 侧重抽象、宏观结构以及功能特点/研究方法强调整体观 察、类比 1.中药西用: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它的特征是在 使用中药时,不需要中医的辨证论治和中药的性味归经, 而只是按照中药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或复方 的西医治疗功效来使用中药。 2.中药西用: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它的特征是在 使用中药时,不需要中医的辨证论治和中药的性味归经, 而只是按照中药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或复方 的西医治疗功效来使用中药。 3. 菌毒并治:即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同时配合应用清 热解毒中药,杀菌和清除毒素双管齐下,提高疗效,降低 病死率。 4. 微观辨证:是指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医学影 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检查等先进 技术,旨在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分子水 平,基因水平等较深层次上辨“证”。 5. 中西医双重诊断:中医与西医在诊断上各有特长,中医 长于辨证,西医长于辨病,再临床诊断时把中医辨证和西 医辨病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双重诊断”。 6. 阶段治疗:即根据疾病过程中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 病机变化特点,进行论治的形式。 7. 生物医学模式:是在近代生物医学基础上形成的医学观 和相应的医疗卫生观。 8. 司外揣内:又称为“以表知里法”,是指通过观察事物 的外在表象,以揣测、分析和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 一种认知和研究方法。 9.隐潜性证:是指在疾病的某一过程中,无宏观辨证的表 现,而微观辨证却有相关指标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 10. 印迹技术:是指将待测核酸分子结合到一定固相支持 物上的方法 11.原位杂交是指将特定标记的已知顺序核酸为探针与细 胞或组织切片中核酸进行杂交,从而对特定核酸顺序进行 精确定量定位的过程。 12.哲学一医学模式:强调人病之“失调”形神合一,注 重心理与意识的统一 1.简述中医学的几种主要认知 系统分析法、哲学思辨法、取象比类法、司外踹内法 2、请比较中西医病理学在研究手段、病因认识基点、病 机认识重视点等方面的差异。 西医:研究手段基于临床检验/病因认识基于“客 观实体”/病机认识基于“细胞损伤” 中医:研究手段基于四诊/病因认识基于“证”/病 机认识基于“基本病机” 3、简述西医学的三种主要认知方法。 分析还原法、解剖形态观察法、实验研究法 4、简述从“病证结合”中孵化出的治疗模式。 常见有分证论治、分期论治、方证相对论治和固定方 加减论治四种。 5.何谓中西医双重诊断?中西医双重诊断的方法有哪些? 其有何临床意义? 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两着综合。方法是从病从证—— 疾病与证候均清晰明确时;舍病从证——证显病不明时; 舍证从病——病清证不明时,结合中药药理研究;意义是 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诊疗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中 医药现代化。 6谈谈你对中西医结合概念的理解。 中西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两者都是人类几千年与 疾病斗争中积累的精华,中西医结合是一门研究中医和西 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 之后,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吸收二者之长,并融会贯通, 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整体 医学,简称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西医结合是一门研究中 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等较深层 次上辨证。方法是收集资料时:四诊+运用现代诊察技术, 并赋予现代诊察内容与结果以中医临床意义,以便于中医 辨证;望、闻、问、切、检五字模式;将现代检验指标纳 入证候诊断标准。意义是宏观微观结合,完善中医辨证标 准,可使中医规范化、客观化,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方法。 系统分析(综合)方法、哲学思辨法、取象比类方法、 司外揣内法 7.、简述中西药有机结合模式。常见“减毒增效”模式、 “菌毒并治”模式、中药西用模式等。 8.何谓微观辨证?微观辨证方法有哪些?其有何临床意 义? 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医学影像学、内镜、 实验室技术、病理组织检查甚至基因检查等先进技术,旨 在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 9.简述病证结合中的“病”、“证”关系。 常见以病统证、以证带病、据病分证和以病论证四种 10.请比较中西医生理学在指导思想、研究内容侧重点、研 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 西医:以分析还原为指导思想/研究内容侧重具体、 微观结构以及功能特点/研究方法强调实验分析 中医: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研究内容 侧重抽象、宏观结构以及功能特点/研究方法强调整体观 察、类比

中医医院医疗联合体章程

XX市中医医院医疗联合体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XX市卫生局关于建立医疗联合体指示精神,结合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及相关文件,成立XX市中医医院医疗联合体(下简称“医联体”)。医联体成立理事会,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有序开展工作,负责医联体的日常运行与管理。为规范医联体运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优化资源结构,提高优质资源利用效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我市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需求,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医联体组建的原则: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基层首诊、分级医疗、上下联动、共同发展。 第三条医联体组建的目标: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 第四条XX市中医医院医疗联合体以XX市中医医院为核心,由三家医疗机构组成。分别是XX市中医医院(三级)、XX 医院(二级)和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联体理事会机构设在XX市中医医院,地址:XX 本医联体的运营宗旨:紧紧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的医疗服务管理模式,形成医联体内良性互助局面,让优质的资源、文化和技术下沉,实现医联体内部的检查结果互认、双向转诊、分诊诊疗与技术分享等,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医疗健康

保健服务需求。 第五条本医联体总部设在XX市中医医院,以XX市中医医院为核心,依托其技术、人才和设备优势,以管理、技术和资本为纽带,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共同发展。医联体可以根据政府政策要求和事业发展需要,适时吸收新的成员。 第二章医联体管理机构 第七条医联体理事会成员由市卫生局、XX镇政府分管领导、XX市中医医院、XX市和桥医院及XX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医联体理事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医联体的内部事务。 第八条理事会职责: (一)制定和修改医联体章程,并报市卫生局,制定医联体内基本管理制度以及议事规则和工作机制。 (二)在区域卫生规划的指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卫生管理政策,结合各成员实际,确定医联体内发展战略和规划,拟定医联体建设的重大事项,并向市卫生局报备。 (三)向市卫生局报告工作 (四)审议医联体内部各成员单位的具体合作项目和操作办法,审议相关合作项目的经济核算办法,制定医联体内部考核办法和细则。 (五)制定并在医联体各医疗机构推行统一标准的运营管理制度和职责规范。

职称考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职称考试-副高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掌握中医、西医内科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西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 2、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泌尿、消化、神经、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传染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 3、掌握中西医临床诊断技能,掌握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X线、超声、CT、MRI等)内窥镜诊断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 1、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有关的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病学等临床学科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临床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 1、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 2、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急症、危重病(急性心肌

梗死、心律失常、脑卒中、器官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重症肺炎、肺栓塞、中毒性菌痢、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气胸、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DIC等)的救治。 3、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一般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如:发热原因待查、淋巴结/肝/脾肿大原因待查、颅内高压综合征、副癌综合征等。 4、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常用组织活检术及呼吸机、除颤器的使用等。 5、熟悉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操作技术,能熟练阅读与分析报告结果;如: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检查、骨髓细胞分析及常用临床检验化验项目等。 6、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知识均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能做到合理用药。 7、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发展与动态要有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中西医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三、学科新进展 1、熟悉中西医结合内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如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传染病等的研究进展,特别是一些重大疾病(如:心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如:一些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一些诊疗新技术;如:放射性核素检查技术的单光子发射断层心肌显像(SPECT)、核磁成像检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