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生物法去除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法去除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法去除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法去除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JUN 20, 2008, 35(6): 949~954 Microbiology? 2008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tongb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3525283.html,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No. 2001BA540C) *通讯作者:: zhangzhm@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3525283.html,

收稿日期:2007-10-14; 接受日期: 2007-12-24专论与综述

微生物法去除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王玉芬1,2张肇铭2, 3*胡筱敏2贡俊1

(1. 山西财经大学环境经济系太原 030006)

(2. 东北大学资源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 110004)

(3.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太原 030006)

摘要:氯苯类化合物是水环境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微生物法处理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最新研究成果, 包括氯苯类化合物的微生物好氧降解、厌氧降解、共代谢、生物活性炭以及生物处理工艺等, 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氯苯类化合物, 生物降解, 微生物代谢途径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reating Chlorobenzenes in Waste-

water by Microorganisms

WANG Yu-Fen1,2 ZHANG Zhao-Ming2,3*HU Xiao-Min2 GONG Jun1

(1.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aiyuan 03006)

(2. School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Civil Engineeri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3.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6)

Abstract: Chlorobenzenes are main pollutants in wastewater.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bial treat-ment techniques for chlorobenzenes-removal in the wastewater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t was included that microoganisms degrading chlorobenzenes, aerobic and anaerobic biodegradation, biological co-meta- bolism, 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cesses. The developmental trend of biological degradation chloroben-zenes is also predicted.

Keywords: Chlorobenzenes, Biodegradation, Microbial degradation pathways

氯苯类化合物是水环境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美国、日本、中国等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氯苯类污染物列入了优先污染物名单, 如氯苯、1,2二氯苯、1,3二氯苯、1,4二氯苯、1,2,4三氯苯和六氯苯, 被美国EPA 列为129种优先污染物当中[1]。我国也将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六氯苯列入68 种优先污染物“黑名单”[2]。我国制订的地表水卫生标准中, 氯苯、二氯苯、三氯苯、四氯苯的最高允许浓度均为0.02 mg/L, 六氯苯是0.05 mg/L。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也增加了氯苯类项目, 规定了氯苯0.3 mg/L、1,2二氯苯1.0 mg/L、1, 4二氯苯0.3 mg/L、三氯苯0.02 mg/L、四氯苯0.02 mg/L、六氯苯0.05 mg/L的标准限值; 此外污水综合排放国家标准(GB8978-1996)中对氯苯类化合物的排放也作了具体的规定。由于氯苯类化合物通常被认为是人工合成的、环境外来化合物, 自然界的微生物

950

微生物学通报

2008, Vol.35, No.6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3525283.html,/wswxtbcn

缺乏与之相适应的酶系统, 具有难生物降解的性能, 因此, 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化学法和物理法, 这些方法由于其处理成本相对较高, 操作条件要求复杂, 使其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 国内外一些学者研究发现, 环境中的微生物在与氯苯的长期接触过程中, 微生物之间基因簇相互联结、杂交变异, 产生出了具有降解氯苯能力的基因特性。而且已经从受氯苯污染的水体、底泥和土壤中分离出了这些微生物, 并验证降解质粒的存在和进行了克隆基因表达

[3?6]

。目前, 人们在利用微

生物法处理水中氯苯类化合物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本文主要针对生物降解氯苯类化合物的方法、机理和工艺进行综述。

1 好氧微生物降解氯苯

氯苯类化合物生物降解的关键是氯代基的去除。苯环上的C-Cl 键通常被认为是惰性健, 很难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C-Cl 键的激活需要很高的活化能以及很强的亲核催化剂, 一般生物很难直接破坏C-Cl 键, 必须有一种条件能使C-Cl 键变得不稳定, 微生物的作用才能正常发挥。氧、pH 、水和一些微生物的体外酶可以使特定条件下的C-Cl 键变得不稳定或者出现断键。在好氧条件下, 微生物降解氯苯最主要的酶是双加氧酶, 氯苯的代谢中间产物是3-氯儿茶酚或儿茶酚。Vogt Carsten [ 7]等用5个细菌链分别在缺氧条件、有或无硝酸盐存在下, 以氯苯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 分析氯苯的代谢中间产物3-氯儿茶酚的积累。推测在低氧的条件下, 3-氯儿茶酚的分解酶1, 2双加氧酶的酶转化率也随之降低。该实验也表明增加水中氧的浓度, 可增加微生物降解氯苯的效率。

1.1 微生物好氧降解氯苯类化合物生物脱氯的

途径

微生物好氧降解氯苯类化合物生物脱氯有两种

途径。

1.1.1 先开环再脱氯的机制:氯苯类化合物首先在羟基双加氧酶作用下, 在芳环中插入氧原子, 形成相应的环状氯代二醇, 再经脱氢酶作用, 脱除两个氢原子转化为相应的氯代邻苯二酚。研究表明, 好氧生物体中不仅含有双加氧酶, 而且还含有可使苯环发生邻位裂解的开环双加氧酶。该酶可催化氯代邻二酚邻位开环, 生成相应的氯代粘康酸, 在内酯化过程中脱除氯原子并被氧化成氯代马来酰基乙酸, 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如德国的Reineke W 从污泥中分离富集出能够利用一氯苯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Pseudomonas WR1306, 推测其对一氯苯的降解机制为在双加氧酶作用下发生双羟基化反应, 生成3-氯-顺-1, 2-二羟基-3, 5 -环己二烯, 再在NAD +的参与下脱去一个分子氢, 生成氧化开环的中间体3-氯邻苯二酚。3-氯邻苯二酚邻位裂解后形成2-氯-2, 4-二烯-己二酸(即2-氯-粘康酸)。脱氯过程发生在粘康酸内酯化形成4-羧甲烯基-2-丁烯-4-内脂的过程中。该产物含有不饱和双键, 可以被逐步还原, 生成只含一个不饱和键的顺丁烯二酰基乙酸(即马来酰基乙酸)和碳链完全饱和的3-羰基-己二酸, 并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如图1所示)。在此氯代邻苯二酚具有生物毒性, 会抑制其进一步降解, 在降解过程中容易形成积累, 所以反应中芳环邻位裂解形成氯代粘康酸是控速步骤[8]。

1.1.2 先脱氯再开环的机制:即氯取代基先被羟基或其它较活泼的基团所取代, 然后再进行开环的降解活动。如在Pseudomonas sp.CBS3和Pseudomo- nas sp. 2 CBS 等纯培养中, 4-氯苯乙酸和2-氯苯甲酸分别在4-氯苯乙酸3, 4双加氧酶、2-氯苯甲酸1, 2加氧酶的作用下, 在有分子氧存在时转化为2, 3-二羟基苯乙酸和1, 2-二羟基苯甲酸, 同时脱去一个氯离子, 然后裂解开环[9?11]。1, 2, 4, 5-四氯苯的脱氯过

图1 Pseudomonas WR1306 对一氯苯的代谢途径

Fig. 1 The cometabolic pathway for chlorobenzene of Pseudomonas WR 1306

王玉芬等: 微生物法去除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95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3525283.html,/wswxtbcn

程也具有类似的降解途径[12]。图2为4-氯苯乙酸、2-氯苯甲酸和1, 2, 4, 5-四氯苯的脱氯途径。

图2 4-氯苯乙酸、2-氯苯甲酸和1, 2, 4, 5-四氯苯的脱氯

途径

Fig. 2 Dioxygenolytic dechlorination of some chloroaro-matic compounds

a: 4-Chlorophenylacetate 3,4-dioxygenase from Pseudomonas sp. CBS3; b: 2-halobenzoate 1,2-dioxygenases from Pseudomonas sp. 2CBS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 142; c: Chlorobenzene dioxygenase from Burkholderia sp. PS12

微生物好氧降解氯苯类化合物的能力是随着苯环上氯取代基增多逐渐下降, 如甘平等

[13]

利用从某

染料厂和某毛纺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微生物, 以1, 4二氯苯、1, 2, 4三氯苯和六氯苯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 在好氧条件下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说明随着氯取代基增多, 氯苯类化合物的好氧降解逐渐变得困难。这主要是由于氯原子的引入, 引起苯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的缘故。

在微生物降解氯苯的研究过程中, Jechorek M [14]

和王战勇

[15]

等人都发现, 用混合菌种降解氯苯的效

果优于纯种菌。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混合菌种之间协同代谢的结果。Seignez C

[16]

等人为人们提供了降

解氯苯优势菌的培养方法, 优势菌培养是在批序式培养器中进行, 氯苯等基质间歇投入, 代谢中间产物是己二烯二酸。

2 厌氧微生物降解氯苯

氯苯类化合物的厌氧降解主要是通过还原脱氯

机理完成。还原脱氯指的是化合物得到电子的同时去掉1个氯取代基并且释放出1个氯阴离子的过程, 还原脱氯反应中需要2个电子和2个质子, 生成C-H 键和HCl 。例如3-氯苯甲酸, 它的还原脱氯过程如图3所示[17]。

图3 3-氯苯甲酸的还原脱氯过程

Fig. 3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of 3-chlorobenzoate

这种反应在厌氧细菌催化的反应中更为常见。这是因为其一厌氧菌有大量低氧化还原电位辅助因子和酶能够高效地催化还原性脱氯反应, 其二是一些厌氧微生物经过进化具有了利用特定的有机氯苯类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能力。在还原脱氯反应中氯苯类化合物是最终电子受体, 电子的来源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利用外在的有机物, 例如甲酸、乙酸、丙酮酸、氢气、一氧化碳、乳酸和丁酸等都可作为还原脱氯的电子供体[18?20] , 第二种可能是在没有外在可利用的有机物存在时, 微生物利用自身内源呼吸产生的电子, 如果氯代芳香化合物含氯量少, 则在微生物内源呼吸结束之前, 能够将它们中的一部分完全脱氯, 成为可被利用的基质, 微生物通过它获取碳源和能源后, 就能够生长繁殖和继续还原; 如果该化合物含氯量多, 微生物在将其一部分全部脱氯之前, 可供内源呼吸的体内物质耗竭, 微生物则会逐渐减少, 直至全部死亡。当然, 并不是有了电子供体就可传递给氯代芳香化合物, 还要看环境中是否有其它电子受体, 硫酸盐、硝酸盐、O 2、CO 2等电子受体的存在将造成与氯代芳香化合物竞争电子的局面[ 17, 21]。

厌氧还原脱氯是氯苯类化合物一种重要的脱氯机理, 许多在好氧条件下难于降解的化合物在厌氧条件下变得容易降解, 在好氧条件下不能降解的化合物变得能够降解。这是因为在好氧条件下, 氯苯类化合物中氯原子强烈的吸电子性使芳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 氧化酶很难从苯环上获取电子, 当氯原子的取代个数越多时, 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就越低, 氧化就越困难, 体现出的生化降解性就越低。相反, 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 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较低,

电子云密度较低的苯环在酶作用下很容易受到还原

952

微生物学通报

2008, Vol.35, No.6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3525283.html,/wswxtbcn

剂的亲核攻击, 氯原子就很容易被亲核取代, 显示出较好的厌氧生物降解性。因此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 氯苯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是随氯原子的增多而提高的。Wu Qingzhong [22]等用富集培养的多氯联苯(PCB)脱氯菌DF-1, 进行降解多氯苯, 处理结果表明, 降解的难易顺序为六氯苯>五氯苯>1, 2, 3, 5-四氯苯>1, 3, 5-三氯苯。Susarla Sridhar 等[23 ]人分析了厌氧条件下, 氯苯类化合物苯环上氯原子的去除顺序是:首先脱除在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都有氯原子的氯, 然后脱除在相邻碳原子上只有一个碳原子有氯原子的氯, 最后脱除相邻碳原子上都没有氯原子的氯。

3 氯苯类化合物的共代谢

微生物的共代谢是指微生物在降解某种基质获得能量支持自身生长的同时, 还能代谢转化另一种非生长化合物的现象, 不仅指生长基质存在时繁殖细胞对非生长基质的利用, 而且也指生长基质不存在时休眠细胞对非生长基质的转化。在微生物的共代谢体系中, 能够被微生物利用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化合物被称为生长基质, 而不能够单独支持微生物生长的化合物称为非生长基质。

在微生物共代谢反应中产生这种既能代谢转化生长基质又能代谢转化目标污染物的非专一性的酶, 是微生物共代谢反应发生的关键, 共代谢的作用机理实际上是非专一性关键酶的产生和作用的机理。涉及共代谢反应的酶往往能够作用于一系列结构上紧密相关的化合物, 而不是严格的限定于某一种化合物, 有些甚至能催化结构上并没有相似性的化合物, 研究发现, 共代谢的发生是由于生长基质诱导产生的酶和辅助因子缺乏专一性所致[24,25]。共代谢中生长基质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许多化合物尽管都可能成为微生物的生长基质, 但在诱导产生的酶方面可能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 生长基质与非生长基质在分子骨架结构类似时, 生长基质诱导的酶很可能非专一性地共代谢非生长基质[26], John 等对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研究充分证实了这一点[27]。许多氯代芳香化合物不能被微生物直接作为生长基质, 但可通过选择一种合适的生长基质来诱导产生它们所需的酶及产生足够的能量驱动它们的最初转化[28], 硫酸盐还原菌和铁还原菌等在进行有机氯化物还原脱

氯反应时就是通过共代谢的途径完成的[29]。共代谢的存在为寻求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4 生物-活性炭法

生物-活性炭法是一种利用活性炭良好的吸附性和微生物的生物降解性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的方法。Klecka GM [34]等用粒状活性炭-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对受氯苯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处理, 有机负荷率TOD 在6 pounds/25(立方英尺×d)~10 pounds/25(立方英尺×d), 氯苯去除率能达到99.99%; 氯苯浓度为100 mg/L~170 mg/L 的原水经处理后可降至 0.02 mg/ L 以下。Tiehm A [35]等设计了一种能长期稳定运行的序列厌氧-好氧生物粒状活性炭处理设备, 这种设备能有效去除包括氯苯在内的有机氯化物, 在厌氧阶段, 添加蔗糖、乙醛作为附加基质, 在好氧阶段, 需加入过氧化氢和硝酸盐, 在低生物活性期间, 氯苯主要靠活性炭吸附去除。

5 微生物降解氯苯的工艺研究

人们采用的生物降解氯苯的处理工艺有许多种, 如Dos Santos LMF [30 ]等对含有氯苯的废水在完全混合生物反应器中进行批序式和连续式的降解研究, 经检测主要的微生物是Pseudomonas putida , 实验初期氯苯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 结果氯苯被完全转化为无机物。Balcke GU [31 ]等用一氯苯污染的水样研究微生物对一氯苯的降解特性, 处理工艺按好氧-厌氧-好氧流程进行。经检测一氯苯的降解菌属主要是Acidovorax 和Pseudomonas , 一氯苯的降解是在好氧阶段, 随着降解过程的进行, 水的pH 值下降。Linek V [ 32]设计了一种适合去除氯苯的好氧填料塔, 用亲水性与非亲水性两种填料作了比较, 结果是亲水性填料处理效率比非亲水性填料高65%。

王妍春等[33]在间歇条件下, 针对未接触和接触过氯苯的颗粒污泥, 研究了氯苯对它们产甲烷活性的抑制及恢复; 在动态条件下, 研究了EGSB 反应器处理含氯苯有机废水的情况。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氯苯均会对未接触氯苯的颗粒污泥的活性产生抑制; 而接触过氯苯的颗粒污泥具有一定适应能力, 只有氯苯浓度为100 mg/ L 时才有较明显抑制。在动态运行过程中, 进水氯苯浓度为10 m g /L ~

王玉芬等: 微生物法去除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953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3525283.html,/wswxtbcn

50 mg/L, 前65天, 出水氯苯浓度均低于7 mg/L, 反应器内颗粒污泥对氯苯有较强吸附作用, 生物降解作用不明显。

6 结论与展望

目前国内外在利用微生物处理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研究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果, 本课题组在研究中也发现光合细菌具有降解氯苯类化合物的能力, 但是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趋于以下几个方向: (1) 降解氯苯类化合物的优势工程菌的构建和应用。(2) 加强现有生物反应器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并进行改良, 或者发明新型反应器与工艺, 使其更有利氯苯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3) 采用物理、化学法与微生物法的联合处理工艺等。总之, 如何降低处理成本, 提高处理效率, 开发一种经济、高效、无二次污染的处理氯苯类化合物的综合工艺, 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USEPA. Ambient water quality criteria for chlorinated-benzenes. EPA 440-/5-80/028.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VA 22151, 1980. [2] 汪光焘, 肖绍雍, 宋仁元, 等. 城市供水行业技术进步

发展规划.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pp.74?77. [3] 罗如新, 沈 标, 李顺鹏. 一氯苯的微生物厌气降解及

其降解性质粒的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7, 20(2): 63?66.

[4] Fennell Donna E, Ivonne Nijenhuis, Susan F Wilson, et al .

Dehalococcoides ethenogenes strain 195 reductively dechlorinates diverse chlorinated aromatic pollutant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04, 38(7): 2075?2081.

[5] Van der Meer. Evolution of a pathway for chlorobenzene

metabolism leads to natural attenuation in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 1998, 64(11): 4185?4193.

[6] 甘 平, 朱婷婷, 樊耀波, 等. 氯苯类化合物的生物降

解.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0, 1(4): 1?12. [7] Vogt Carsten.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chlorobenzene

under oxygen-limited conditions leads to accumulation of 3-chlorocatechol.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 2004, 23(2): 265?270.

[8] Reineke WH, Knackmuss J. Microbial metabolism of

haloaromttics: isolationand properties of a chloroben-zene-degrading bacterium. Appl Environ Microbiol , 1984,

47 (2): 395?402.

[9] Markus A, Krekel D, Lingens F. Purification and some

properties of component A of the 4-chlorophenylacetate 3,4-dioxygenase from Pseudomonas species strain CBS3. J Biol Chem , 1986, 261: 12883?12888.

[10] Schweizer D, Markus A, Seez M, et al . Purification and

some properties of component B of the 4-chloro- pheny- lacetate 3,4-dioxygenase from Pseudomonas species strain CBS3. J Biol Chem , 1987, 262: 9340?9346.

[11] Fetzner S, Muè ller R, Lingens F. Purification and some

properties of 2-halobenzoate 1,2-dioxygenase, a two-com- ponent enzyme system from Pseudomonas cepacia 2CBS. J Bacteriol , 1992, 174: 279?290.

[12] Beil S, Happe B, Timmis KN, et al. Genetic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broad spectrum chloro- benzene dioxygenase from Burkholderia sp. strain PS12. Eur J Biochem , 1997, 247: 190?199.

[13] 甘 平, 樊耀波, 王敏健, 等. 氯苯类化合物的生物降

解. 环境科学, 2001, 22(3): 93?96.

[14] Jechorek M. Cometabolic degradation of chlorinated aro-matic compounds.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 2003, 102(1): 93?98.

[15] 王战勇. 氯苯降解菌株的选育.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2002, 22(4): 20?22.

[16] Seignez C. A procedure for production of adapted bacteria

to degrade chlorinated aromatic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2001, 84(2-3): 265?277.

[17] Christof Hollig, Gert Wohlfarth, Gabriele Diekert et al .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in the energy metabolismo-fanaerobicbacteria.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 , 1999, 22: 383?398.

[18] Dolfing J, Tiedje JM. Acetate as a source of reducing

equivalents in the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of 2,5-dichlo- robenzoate. Arch Microbiol , 1991, 156: 356?361.

[19] Dolfing J, Tiedje JM. Hydrogen cycling in three-tiered

food web growing on the methanogenic conversion of 3-chlorobenzoate. FEMS Microbiol Ecol , 1986, 38: 293?298.

[20] Perkins PS, Ko misar SJ, Puhakka JA, et al . Effects of

electron donors and inhibitors on reductive dechloroina-tion of 2,4,6-trichlorophenol. Wat Res , 1994, 28(10): 2101?2107.

[21] 瞿福平, 张晓健, 吕 昕, 等. 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

降解性研究进展. 环境科学, 1997, 18(2): 74?78. [22] Wu Q, Milliken CE, Meier GP, et al. Dechlorination of

chlorobenzenes by a culure containing bacterium DF-1, a PCB dechlorinating microorganism. Environ Sci Technol , 2002, 36(15): 3290?3294.

[23] Susarla S, Masunaga S, Yonezawa Y. Reductive dechlori-

954

微生物学通报

2008, Vol.35, No.6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3525283.html,/wswxtbcn

nation pathways of chloro organics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96, 34(5): 489?494.

[24] Deanna. JR. Biological fate of organic priority pollutan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Water Research , 1985, 20(9): 1077?1085.

[25] Craig SC. The kinetics of cometabolism .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 1993, 41(11): 1048?1056.

[26] 李 萍, 刘俊新. 废水中难降解性有机污染物的共代谢

降解.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2, 3(11): 43?46. [27] John M. Degradation of chlorinated phenol by a tolu-ene

enriched microbial culture. Wat Res , 1994, 28: 1897?1906.

[28] Harish Pesari, Domenic G. Biodegradation of an inhibitory

nongrowth substrate (nitroglycerin) in batch reactors. Bio technol and Bioeng , 1993, 41(1): 79?87.

[29] Fetzner S. Bacterial dehalogenation.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 1998, 50: 633?657.

[30] Dos Santos LMF. Biodegradation of bromobenzene,

chlorobenzene, iodobenzene and fluorobenzene: Batch and continuous experiments.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1999, 77(b1): 43?48.

[31] Balcke GU. Chlorobenzene biodegradation under con-secutive aerobic-anaerobic conditions.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2004, 49(1): 109?120.

[32] Linek V. Design of packed aeration towers to strip volatile

organic contaminants from water. Water Research , 1998, 32(4): 1264?1270.

[33] 王妍春, 左剑恶, 肖晶华. EGSB 反应器处理含氯苯有

机废水的实验研究. 环境科学, 2003, 24(2): 116?120. [34] Klecka GM. Field evaluation of a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fluid-bed bioreactor for treatment of chlorobenzene in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Progress , 1996, 15(2): 93?107.

[35] Tiehm A. Sequential anaerobic/aerobic biodegradation of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 in activated carbon barriers.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Supply, 2002, 2(2): 51?58.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

科技信息

不与人争粮, 巧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能源

我国农业废弃物非常丰富如作物秸秆等, 如何使其资源化和能源化呢?这是当前国际上一大重要课题。在我国, 黑龙江省一家公司投资4.8亿元, 形成年加工秸秆如玉米、甜高粱秸秆等40万吨, 生产乙醇能力约4万吨; 下一步要形成年加工秸秆100万吨, 年产乙醇10万吨的生产能力, 将于2008年年底完成这一计划。关键在于如何使秸秆等废弃物更细化适合特定微生物的“胃口”, 能有效地将这些纤维素转化为糖类, 从而更有利于燃料醇类产品的生产。其实, 这方面的研发在英国有所突破, 用稻草为原料转化为乙醇已取得成功, 他们构建的“嗜热性工程菌”能于190°F 将植物纤维(玉米芯等)转化为乙醇, 正因为有如此的效果, 已将这种“工程菌”菌剂化和商品化, 以更好地服务农业废弃物治理, 与此同时获得洁净生物能源。另一家公司构建的硬脂嗜热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athermophilus )“工程菌”, 同样对稻草、玉米芯等原料发酵生产乙醇, 其效力优于酵母。

总之, 农业废弃有机物实现资源化(能源化)是实现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在于充分而有效地运用微生物的转化机制和现代生物技术构建“高效工程菌”, 并逐步应用到实践中。

(柯为 供稿)

有害生物防制实施方案

奉贤区“迎世博”600天有害生物防制实施方案 根据“奉贤区‘迎世博’市容环境600天行动计划”总体部署,为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密度,防止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世博会的顺利举办,特制定“奉贤区迎世博600天有害生物防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奉贤区迎世博市容环境600天行动计划”,大力开展“整治环境卫生、清除孳生地”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有害生物防制设施建设,落实相关灭杀措施,把有害生物密度控制在不足危害的程度,为“世博会”营造一个整洁、舒适、健康、安全的环境。 二、总体目标 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有三项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另一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 三、实施标准 1.在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方针,防制人员、经费落实,防制措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 2.到2010年底,全区设置补蝇笼20000只、毒(诱)蚊缸1000个,建立食蚊鱼养殖基地13个,更新、配置大型消杀机械15台,制作宣传版面14套。 3.在化学防制中,注重科学合理用药,不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

4.积极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能够基本反映病媒生物危害的现状,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进度安排 一)到2008年12月 1、成立区迎世博有害生物应急控制领导小组,组建有害生物防制工作技术指导小组和监测评价、应急处置队伍,落实有关保障措施,开展有害生物防制应急处置演练。 2、开展有害生物防制本底调查及密度监测;加强南桥、奉城、青村、四团、庄行、金汇、柘林、海湾8个镇以及奉浦和海湾旅游区的本底调查,重点加强对旅游景点、宾馆、超市、农贸集市、医院等有害生物密度监测。 3、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及组织动员工作,为各镇、开发区统一制作蚊、蝇、鼠、蟑螂等有害生物防制宣传版面14套。 4、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的有害生物防制工作,结合迎国庆、迎世博“双迎”活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蚊蝇孳生地,巩固有害生物防制成果,为有害生物防制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5、根据“奉贤区‘迎世博’市容环境600天行动计划”安排,完成600只毒蚊缸、20000只捕蝇笼的设置和8个柳条鱼养殖基地的建设。 二)到2009年底 全面完成1000只毒蚊缸、20000只捕蝇笼的设置和13个柳条鱼养殖基地的建设(见附表)。 三)到2010年5月 巩固提高工作成果,针对薄弱环节积极整改,切实把有害生物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

废水处理方法及措施

废水处理方法及措施 废水处理方法及措施 1处理方法 1.1含N、S及卤素类的有机废液处理 此类废液包含的物质:吡啶、喹啉、甲基吡啶、氨基酸、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硫化碳、硫醇、烷基硫、硫脲、硫酰胺、噻吩、二甲亚砜、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类、氯苯类、酰卤化物和含N、S、卤素的染料、农药、颜料及其中间体等等。 对其可燃性物质,用焚烧法处理。但必须采取措施除去由燃烧而产生的有害气体(如SO2、HCl、NO2、二恶英等)。对多氯联苯之类物质,因难以燃烧而有一部分直接被排出,要加以注意。 对难于燃烧的物质及低浓度的废液,用溶剂萃取法、吸附法及水解法进行处理。但对氨基酸等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经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 1.2含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处理 此类废液包括:含有硫酸、盐酸、硝酸等酸类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氨等碱类,以及过氧化氢等过氧化物类氧化剂与硫化物、联氨等还原剂的有机类废液。 首先,按无机类废液的处理方法,把它分别加以中和。然后,若有机类物质浓度大时,用焚烧法处理(保管好残渣)。能分离出有机层和水层时,将有机层焚烧,对水层或其浓度低的废液,则用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或氧化分解法进行处理。但是,对其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 此类废液包括:苯、已烷、二甲苯、甲苯、煤油、轻油、重油、润滑油、切削油、机器油、动植物性油脂及液体和固体脂肪酸等物质的废液。 对其可燃性物质,用焚烧法处理。对其难于燃烧的物质及低浓度的废液,则用溶剂萃取法或吸附法处理。对含机油之类的废液,含有重金属时,要保管好焚烧残渣。 1.3含石油、动植物性油脂的废液处理 此处理方式与含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处理方式相同。 1.4含有机磷的废液处理

食品有害微生物控制技术

食品有害微生物控制技术论文 摘要:利用HACCP的原理,通过对饼干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微生物危害的各个环节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原因,在今后生产中可以预防和消除微生物对食品的危害与污染。 关键词:HACCP 微生物控制预防 1 前言食品从种植、养殖到收获、捕捞、屠宰,从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烹调直到食用的整个食品链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受到某些微生物性有害因素的污染,引起人畜疾病和食品腐败。因而,严格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和控制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就十分必要。 长期对食品有害微生物基础研究的缺乏,造成了我们对食品有害微生物的认知处于一知半解的水平,不能很好地把握微生物预防和控制技术,也就难以向企业传授正确的技术。 近年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有人甚至把它列为资源、环境、人口问题之后的第四大社会问题。媒体频频报道披露,有关人士纷纷为提高我国食品安全质量建言,其中有“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还应从源头着手,这一点在我国恰恰是一个软肋”的呼声。这个源头,这个软肋,笔者认为,加强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对企业如何监控有害微生物应该是其中之一,而在众多举措中,这一点较少有人提及。 从食品科技工作者的角度看待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一个现象应该引起注意和深思,那就是随着多年来我国食品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控制有害微生物这一最普遍、最基本的安全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食品业界。在食品生产流通过程中,怎样用正确的方法保证食品的微生物学 质量安全,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和基础,我们正是在这个源头上出了问题。众多食品企业缺乏预防和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正确技术,滥用添加剂、防腐剂,造成了混乱,一些不法分子趁乱作乱,使监管难以做到疏而不漏,因为“法不责众”。大部分不合格产品是缺乏科技指导产 生的,只有少部分是有意而为,但只靠监管是远远不够的。 目前,政府和有关部门只看到发达国家制定标准、法规,按律管理,有条不紊,却没有或不愿意注意到标准和法规是建立在大量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基础之上的。毋庸讳言,我们目前制定的许多标准,缺乏科学依据,形同虚设,有些照搬照抄国外的东西,不结合我国国 情进行再研究再开发,结果与我国的情况差之很远,标准、法规难以执行,监管不力也由此而生。无论如何,科研是制定、执行各项标准和法规的基础,如果我

氯苯类化合物废水处理

氯苯类化合物 1 引言 氯苯类化合物作为农药及染料合成中间体、清洗溶剂及脱脂剂成分广泛使用.自然界微生物 缺乏降解此类化合物的酶或酶系统,很难进行生物处理,微生物降解菌的筛选和降解性能研究是 实现生物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关键.1,2,3,4-TeCB在GB 6944—2005中危险标记为14(有 毒物品),是一种典型的氯苯类化合物,对人体的皮肤、上呼吸道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在人体 内积累.目前四氯苯的研究主要围绕其物理特性和毒性.四氯苯的晶体结构和混合晶体结构,在水 和空气之间的传质作用,沉积物和悬浮物对1,2,3,4-TeCB的吸附作用,1,2,3,4-TeCB对 孕鼠肝和生殖率影响等均有广泛研究.对于低分子氯苯类化合物及首先被限制使用的六氯苯微生 物降解已有一些报道.但关于TeCBs的微生物降解研究却鲜有报道.研究发现,五氯苯、六氯苯在 降解过程中往往存在1,2,3,4-TeCB中间产物,这表明1,2,3,4-TeCB的降解是高氯苯化合 物降解的关键步骤.本文从某氯苯试剂厂的土壤中取样,筛选出一株以1,2,3,4-TeCB作为唯 一碳源的降解菌,并研究了该菌株对1,2,3,4-TeCB降解效果及降解途径,为微生物降解氯苯 类物质提供实验依据. 2 材料和方法 2.1 原料与试剂 所用土样取自广东某化学试剂厂长期受四氯苯污染的土壤作为菌株分离源. 化学试剂:1,2,3,4-TeCB、丙酮、正己烷等试剂均为优级纯.培养基:常规牛肉膏蛋白胨;无机盐培养基(组分不含Cl-)均为常规配方(试剂均为分析纯) 2.2 主要实验仪器 生化培养箱;恒温水浴振荡器;超净工作台;高速离心机;COD消解仪;离子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2.3 菌种富集和分离纯化 取1 g土壤于100 mL蒸馏水中,摇床振荡15 min,样品稀释后直接涂布在100 mg · L-1 1,2,3,4-TeCB的无机盐培养基.待长出菌落后,挑取单菌落在高浓度(250 mg · L-1)1,2,3,4-TeCB的液体培养基驯化.经过5~7 d驯化后(定期更换培养液),取1~2 mL菌液涂布于1,2,3,4-TeCB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平板,30 ℃恒温培养,挑选生长较快的单菌落接种到100 mg · L- 1 1,2,3,4-TeCB液体无机盐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多次平板划线分离,获得单菌落. 2.4 菌株形态观察、生长曲线及16S rDNA序列分析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本节主要掌握一些名词的定义和几种有害微生物控制方法。 一、几个基本概念 控制有害微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一)灭菌(sterilization)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例如各种高温灭菌措施等。灭菌实质上可分杀菌和溶菌两种,前者指菌体虽死,但形体尚存,后者则指菌体杀死后,其细胞发生溶化、消失的现象 (二)消毒(disinfection) 从字义上来看,消毒就是消除毒害,这里的“毒害”就是指传染源或致病菌的意思,英文中的“dis-infection”也是“消除传染”的意思。所以,消毒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的措施。例如一些常用的对皮肤、水果、饮用水进行药剂消毒的方法;对啤酒、牛奶、果汁和酱油等进行消毒处理的巴氏消毒法,等等。 (三)防腐(antisepsis) 防腐就是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止食品等发生霉腐的措施。 防腐的措施很多,主要有: (1)低温利用4℃以下的各种低温(O℃、-20℃、-70℃、-196℃等),以保藏食物、药品和菌种等。 (2)缺氧近年来,已采用在密闭容器中加入除氧剂来有效地防止食品和粮食等的霉腐、变质,并达到保鲜的目的。除氧剂的种类很多,主要原料是铁粉,再加上一定量的辅料和填充剂制成,它对新鲜食品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 (3)干燥采用晒干或红外线干燥等方法对粮食、食品等进行干燥保藏是最常见的防止霉腐的方法。此外,在密封条件下,用石灰、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浓硫酸、氢氧化钾或硅胶等作吸湿剂,也可很好地达到食品、药品和器材等长期防霉腐的目的。 (4)高渗通过盐腌和糖渍等高渗措施来保存各种食物,是在民间流传已久的防腐方法。 (5)高酸度用高酸度也可达到防腐的目的。泡菜就是利用乳酸菌的厌氧发酵使新鲜蔬菜产生大量乳酸,借以达到抑制杂菌和长期保藏的目的。 (6)防腐剂在有些食品、调味品、饮料或器材中,可以加入适量的防腐剂以达到防霉腐的目的。例如,酱油中常以苯甲酸来防腐;墨汁中可加入尼泊金作防腐剂;化妆品可加入山梨酸、脱氢醋酸等来防腐;食品和饲料可加入二甲基延胡索酸(DMF)来防腐等。(四)化疗(chemotherapy) 化疗即化学治疗。它是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毒力(selectivetoxicity,即对病原菌具有高度毒力而对宿主无显著毒性)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借以达到治疗该传染病的一种措施。用于化疗目的的化学物质称化学治疗剂(chemotherapeutant)。最重要的化学治疗剂如各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等。 二、物理杀菌因素的代表——高温 (一)高温杀菌作用的种类 具有杀菌效应的温度范围较广。高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由于它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生物高分子发生变性、破坏,例如它可使核酸发生脱氨、脱嘌呤或降解,以及破坏细胞膜上的类脂质成分等。湿热灭菌要比干热灭菌更有效,这一方面是由于湿热易

硝基苯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处理工艺的文献综述2 1.1含硝基苯废水对环境的危害2 1.2处理硝基苯的技术方法现状2 1.2.1 物理法2 1.2.2 化学法2 1.2.3 生物法3 第二章工程设计资料与依据4 2.1 废水水量4 2.2 设计进水水质4 2.3 设计出水水质4 2.4 设计依据5 2.5 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5 第三章工艺流程的确定5 3.1 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5 3.2 工艺流程说明6 3.3 工艺各构筑物去除率说明7 第四章构筑物设计计算7 4.1 设计水量的确定7 4.2 调节池7 4.3 微电解塔8 4.4 FENTON氧化池 10 4.5 中和反应池11 4.6 沉淀池12 4.7 生活污水格栅14 4.8 生活污水调节池16 4.9 生化处理系统17 4.10 二沉池19 4.11 污泥浓缩池20 第五章构筑物及设备一览表22 5.1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22 5.2 主要设备一览表23 第六章管道水力计算及高程布置23 6.1 平面布置及管道的水力计算23 6.2 泵的水力计算及选型26 6.3 高程布置和计算28 第七章参考文献31

第一章处理工艺的文献综述1.1含硝基苯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硝基苯,分子式为C 5H 6 NO 2 ,相对分子量为123,相对密度(水=1)1.20,熔点在5.7℃,沸 点是210.9℃。硝基苯是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有苦杏仁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醉、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用于溶剂,制造苯胺、染料等。环境中的硝基苯主要来自化工厂、染料厂的废水废气,尤其是苯胺染料厂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硝基苯。 硝基苯在水中具有极高的稳定性,由于其密度大于水,进入水体后会沉入水底,长时间保持不变。又由于其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所以造成的水体污染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硝基苯类化合物化学性能稳定,苯环较难开环降解,常规的废水处理方法很难使之净化。因此,研究硝基苯类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和技术十分必要。 1.2处理硝基苯的技术方法现状 1.2.1 物理法 对含高浓度硝基苯的工业废水,采用物理手段处理既可降低硝基苯的浓度,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又可以回收部分硝基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主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吸附法、萃取法和汽提法。 对于吸附法,硝基苯废水处理研究中颗粒状活性炭、炉渣、有机膨润土等都是应用较多的吸附剂。赵钰等[1]在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染料废水的工程试运行中,COD平均值由209mg/L下降至119mg/L。 对于萃取法,目前一般采用多级萃取法或萃取法与其他方法协同处理。林中祥等人[2]用 N 5O 3 —苯做萃取剂对硝基苯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萃取两次可使硝基苯含量达国家一级排放标 准。 对于汽提法,用于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工艺上较为可行。于桂珍等[3]利用汽提—吸附法处理硝基苯废水,实验表明,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汽提后的废水经碳黑吸附,废水中硝基苯含量可降至10mg/L以下,效果较好 1.2.2 化学法 针对于处理硝基苯的化学法主要有电化学法和高级氧化法。电化学氧化的基本原理有两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措施

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制度 一、为保护自然生态,防止有害生物传播,做好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确保公司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 1、公司质量管理部负责本公司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与监督。 2、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有害生物防控科部门职责与有害生 物防控科人员岗位具体职责,并组织实施。 三、岗位职责: 1、有害生物防控分管领导: ⑴贯彻执行国家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与进出口商 品检验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全面负责公司原料、产品的检验检疫、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 ⑵负责公司范围内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指导、指挥、协调 与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 ⑶负责公司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的运行监督, 对各单位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进行检查、督促与考核; ⑷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原料、产品检疫、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规划、年度计划与相关制度、操作规程; ⑸负责组织实施公司生产基地动植物病虫害的疫情监测及 有害生物杀灭工作; ⑹负责组织对公司出口的原料种植、采购、产品的生产、 加工、存放过程进行检疫与有害生物防控监督管理; ⑺负责制定公司有害生物防控知识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工作,确保全体员工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 ⑻负责对生产过程中有害生物防控的监控与记录、对发生 有害生物的应急处置工作; ⑼完成部领导与公司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 2、有害生物防控部长: ⑴负责协助部长对公司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的运行进行监督, 对各单位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进行检查、督促与考核; ⑵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原料、产品检疫、有害生物防控相关 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⑶负责种植基地作物疫病、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与监测,编制相应的病虫草害防治与有害生物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苯胺废水处理

对有毒、难生物降解的苯胺废水的传统处理技术及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苯胺是芳香胺类最有代表性的物质,是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无色油状液体,广泛应用于国防、印染、塑料、油漆、农药和医药工业等,同时也是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是一种“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物质。苯胺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致癌性等特点。 吸附法 吸附法是采用吸附材料处理苯胺废水的方法,具有可回收利用苯胺、吸附剂可重复利用等特点。以天然岩石矿物为原料,经过较简单的工艺过程合成的13X沸石分子筛用于吸附水中苯胺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3X分子筛处理含苯胺废水,不仅吸附效果好,而且再生能力强。萃取法。 萃取法是采用与水互不相溶但能溶解污染物的萃取剂,使其与废水充分混合接触后,利用污染物在水中和溶剂中不同的分配比分离和提取污染物的一种废水净化方法。在有机溶剂和络合剂P204生物降解性的基础上,对苯胺和间氯苯胺稀溶液进行了溶剂萃取和络合萃取的研究,萃残液的BODJCOD表明,选择合适的萃取剂进行萃取,其萃残液无需进一步稀释就可进行生物处理。 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技术只需光、催化剂和空气,处理成本相对较低。柯强等H以钛酸丁酯为原料、以膨润土为载体,用酸性溶胶法合成TiO纳米复合物,并利用该复合物作催化剂,在HO存在下进行光催化降解苯胺溶液。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UV/HO系统中对苯胺溶液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其效果优于纯TiO。 超临界水氧化法。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以超临界水为反应介质,空气、氧气或过氧化氢等为氧化剂,通过高温高压下的自由基反应,将苯胺等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以及盐类等无毒的小分子化合物。用一套简便实用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装置,对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含苯胺的染料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能有效去除染料废水中的苯胺,降解率可达97.2l%。 超声波降解法 超声技术是利用声空化能量加速和控制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去除效率高、反应时间短、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设施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超声时间、苯胺溶液浓度、pH、氧化剂HO的投加量等因素对其超声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时间越长,苯胺降解率越高;苯胺初始浓度与其降解率基本成线性关系;随着pH的增大。降解率先增高后降低。 电化学降解法 电化学降解是通过阳极反应直接降解有机物,或通过阳极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臭氧类的氧化剂降解有机物,这种降解途径使有机物分解更加彻底,不易产生毒害中间产物,更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超声光催化技术

小体积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12种氯苯类化合物

156 HUANJINGYUFAZHAN ▲ 小体积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12种氯苯类化合物 崔静,吴鹏 (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 南通 226006 ) 摘要:建立了一种小体积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地表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方法具有适用性广、溶剂用量少和操作简便等特点。当萃取试剂用量为1.5mL 时,萃取富集效率可达250-340倍,回收率为83.2%-95.2%,相对标准偏差为5.0-7.8%,检出限为0.003~15μg/L。关键词:小体积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氯苯类化合物中图分类号:X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10-0156-02 DOI:10.16647/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3525283.html,15-1369/X.2018.10.093 Determination of Nitrobenzene Compounds in surface water by small volume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Cui Jing,Wu Peng (Nanto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 Nantong Jiangsu 226006, 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developed a small volume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SVLLE) method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for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Chlorobenzene Compounds in surface water. The method is fast and simple. Only 1.5mL extraction solvent is used. The enrichment factor can be 250-340. The recovery rate?is?in?the?range?of?83.2%-95.2%,?RSD?in?the?range?of?5.0%-7.8%,?and?the?detection?limit?in?the?range?of?0.003~15μg/L. Key words:Small volume liquid–liquid extraction;GC; Chlorobenzene compounds 氯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生产、医药、化学品制造以及纺织等行业,由于其化学性质较为稳定,所以很难通过生物降解法进行去除[1]。氯苯类化合物大都会造成急、慢性中毒,侵害肝、肾及神经系统,所以鉴于氯苯类化合物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对其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前处理方法用的最常见的方法是液液萃取法或固相萃取法[2-5],该前处理方法耗时耗力,同时处理过程中会使用到较多的有机溶剂,甚至用到一些毒性较大的溶剂[5] ,易对环境产生污染。然而近年来发展的吹扫捕集或顶空技术,多用于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强的氯苯、二氯苯和三氯苯,其他类别的氯苯类化合物由于挥发性较差,前处理多采用萃取技术进行,而且由于五氯苯和六氯苯等高沸点特征,使用吹扫捕集前处理容易造成样品分析的交叉污染[6]。 本文使用液液小体积萃取前处理方法,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了地表水中12种氯苯类化合物,用1.5 mL 石油醚作为萃取剂对水中痕量氯苯类化合物(12种)进行富集,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满足较大的富集倍数和较好精密度。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耗时较短、溶剂使用量少且环保的优点。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 正己烷(进口农残级)、石油醚(AR)、氯化钠(AR, 300℃烘3h,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装入磨口玻璃瓶存放)。 氯苯类混合标准溶液(12种)购于百灵威公司,包含氯苯(ρ=100000μg/mL)、1,2-二氯苯(ρ=1000μg/mL)、1,3-二氯苯(ρ=1000μg/mL)、1,4-二氯苯(ρ=1000μg/mL)、六氯苯(ρ=20μg/mL)、五氯苯(ρ=20μg/mL)、1,2,3,4-四氯苯(ρ=50μg/mL)、1,2,3,5-四氯苯(ρ=50μg/mL)、1,2,4,5-四氯苯(ρ=50μg/mL)、1,2,3-三氯苯(ρ=200μg/mL)、1,2,4-三氯苯(ρ=200μg/mL)、1,3,5-三氯苯(ρ=200μg/mL)。1.2 仪器 带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的气相色谱仪(Agilent 7890A); 色谱柱: HP-5(30m×0.53mm×1.5μm)。1.3 水样的液液小体积萃取 用量筒量取500 mL 水样,置于1000 mL 分液漏斗中,加20gNaCl,用1.5 mL 石油醚进行萃取一次。萃取时在振荡器上振荡5min,萃取结束后静置分层,接着进行分液操作,弃去水相,然后将分液漏斗中的有机相转入气相色谱进样瓶中,上机分析。1.4 工作曲线的绘制 取氯苯类化合物混标储备液到500mL 纯水中,使得水中氯苯浓度分别为100、1000、2000、3000、5000μg/L,二氯苯浓度分别为1.00、10.0、20、30、50μg/L,三氯苯浓度分别为0.20、2.0、4、6、10μg/L,四氯苯浓度分别为0.05、0.50、1.00、1.50、2.5μg/L,五氯苯、六氯苯浓度分别为0.02、0.20、0.40、0.60、1.00μg/L。按1.3步骤对水样进行萃取,上机分析,以各组分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以该组分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1.5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进样量:1.0μL;汽化室温度:220℃;检测器温度:300℃;进样方 式:不分流进样。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分离效果 图1 氯苯类化合物(12种)混标溶液色谱峰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措施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措施 一、为保护自然生态,防止有害生物传播,做好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确保公司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二、防控对象 1、虫害 (1)蚜、蚧、螨类等刺吸口器害虫:蚜虫、介壳虫、红蜘蛛 (2)地上部咀嚼口器害虫:黄凤蝶、青菜虫、尺蠖 (3)钻蛀性害虫:天牛、木蛾、实蝇 (4)地下害虫:蝼蛄、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蚜、根蚧、白蚁 2、病害: 根腐病、根线虫病、立枯病、枯萎病、菌核病、褐斑病、白粉病、炭疽病、锈病。 三、有害生物监测 在基地设立植保监测点,对有害生物和植物病虫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防,以便及时采取植检措施。基地技术人员要经常开展田间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四、有害生物防控措施 1、防控策略 药用植物害生物的防控应采取综合防控策略。从生物与环境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运用生物的、农业的、化学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生态手段,

把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目的。如必须施用农药时,应按照《农用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的规定,以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防控原则 有害生物的防控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为原则,主要采用农业、生物、物理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发生。 3、防控方法 (1)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杀死病原微生物,虫卵及杂草种子。堆肥沤制要经常保持翻倒,时间达90天以上,其中堆中物料发酵温度达到50-55℃的时间要5-7d。 (2)允许施用经充分腐熟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的农家肥。禁止施用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及医院垃圾和粪便。 (3)根据药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需水规律及气候条件、土壤水分状况,适时、合理灌溉和排水,保持土壤的良好通气条件。 (4)根据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特性和不同的药用部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采取打顶、摘蕾、整枝修剪、覆盖遮荫等栽培措施,调控植株生长发育,提高药材产量,保持质量稳定。 (5)生物防治: 加强对基地寄生性、捕食性天敌的保护,以虫治虫。利用有益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 (6)物理防控: 进行人工摘除病叶集中烧毁;黄板诱杀;糖醋液诱杀;采用黑光灯、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存在着,其中有一部分是人类的有害微生物。它们通过气流、相互接触或人工接种等方式,传播到合适的基质或生物对象上而造成种种危害。例如,食品和工农业产品的霉腐变质;实验室中微生物或动植物组织、细胞纯培养物的污染;培养基或生化试剂的染菌;微生物工业发酵中的杂菌污染;以及人体和动、植物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患各种传染病,等等。对这些有害微生物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抑制或消灭它们。 一、几个基本概念 控制有害微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一)灭菌(sterilization)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例如各种高温灭菌措施等。灭菌实质上可分杀菌(bacteriocidation)和溶菌(bacteriolysis)两种,前者指菌体虽死,但形体尚存,后者则指菌体杀死后,其细胞发生溶化、消失的现象 (二)消毒(disinfection) 从字义上来看,消毒就是消除毒害,这里的“毒害”就是指传染源或致病菌的意思,英文中的“dis-infection”也是“消除传染”的意思。所以,消毒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的措施。例如一些常用的对皮肤、水果、饮用水进行药剂消毒的方法;对啤酒、牛奶、果汁和酱油等进行消毒处理的巴氏消毒法,等等。 (三)防腐(antisepsis) 防腐就是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止食品等发生霉腐的措施。 防腐的措施很多,主要有: (1)低温利用4℃以下的各种低温(O℃、-20℃、-70℃、-196℃等),以保藏食物、药品和菌种等。 (2)缺氧近年来,已采用在密闭容器中加入除氧剂来有效地防止食品和粮食等的霉腐、变质,并达到保鲜的目的。除氧剂的种类很多,主要原料是铁粉,再加上一定量的辅料和填充剂制成,它对新鲜食品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 (3)干燥采用晒干或红外线干燥等方法对粮食、食品等进行干燥保藏是最常见的防止霉腐的方法。此外,在密封条件下,用石灰、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浓硫酸、氢氧化钾或硅胶等作吸湿剂,也可很好地达到食品、药品和器材等长期防霉腐的目的。 (4)高渗通过盐腌和糖渍等高渗措施来保存各种食物,是在民间流传已久的防腐方法。 (5)高酸度用高酸度也可达到防腐的目的。泡菜就是利用乳酸菌的厌氧发酵使新鲜蔬菜产生大量乳酸,借以达到抑制杂菌和长期保藏的目的。 (6)防腐剂在有些食品、调味品、饮料或器材中,可以加入适量的防腐剂以达到防霉腐的目的。例如,酱油中常以苯甲酸来防腐;墨汁中可加入尼泊金作防腐剂;化妆品可加入山梨酸、脱氢醋酸等来防腐;食品和饲料可加入二甲基延胡索酸(DMF)来防腐等。 (四)化疗(chemotherapy) 化疗即化学治疗。它是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毒力(selectivetoxicity,即对病原菌具有高度毒力而对宿主无显著毒性)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借以达到治疗该传染病的一种措施。用于化疗目的的化学物质称化学治疗剂(chemotherapeutant)。最重要的化学治疗剂如各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等。 二、物理杀菌因素的代表——高温 (一)高温杀菌作用的种类 具有杀菌效应的温度范围较广。高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由于它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生物高分子发生变性、破坏,例如它可使核酸发生脱氨、脱嘌呤或降解,以及破坏细胞膜上的类脂质成分等。湿热灭菌要比干热灭菌更有效,这一方面是由于湿热易于传递热量,另一方面是由于湿热更易破坏保持蛋白质稳定性的氢键等结构,从而加速其变性。 在实践上行之有效的高温灭菌或消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干热灭菌法(dryheatsterilization)将金属制品或清洁玻璃器皿放入电热烘箱内,在150~170℃下维持1~2小时后,即可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在这种条件下,可使细胞膜破坏、蛋白质变性、原生质干燥,以及各种细胞成分发生氧化。灼烧(incineration

粮库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管理制度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管理制度 为加强库区管理,保障存储粮食的质量,减少存储粮的损失,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作业规范以及本公司的需求和实际条件,特制订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 公司成立专门的有害生物监测和控制小组,由总经理秋云若担任组长,负责全面管理相关工作,粮库的库管及粮油质量检验员负责具体工作。 二、有害生物的监测范围、监测频率和监测方法 1.监测范围涵盖整个库区 2.频率为一周至少一次,遇到有害生物繁殖期或气候异常会引起有害生物迅速蔓延生长时,须加强监测频率。 3.监测方法:定期为储粮做检测化验。 4.检测负责人:粮油质量检验员 三、有害生物的种类 任何会对粮食储藏和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的生物包括昆虫类、螨类、微生物、鼠类和鸟类。 四、有害生物控制措施 1.粮食到库后及时进行化验,监测各项指标,达标后方可安排进入粮库储藏;各项指标未达标者不得进入粮库储藏;未达标者必须经过筛等除害处理后,经监测达标方可进入粮库储藏。 2.提高粮食的纯净度。严格要求质量,入仓的粮食要选择生命力强、颗粒饱满、成熟度高、外壳完整的,杜绝品质低劣、易生病虫害的粮食入仓。 3.控制粮食的水分及温度:粮仓内安装温湿度计和电子检温系

统,监测和控制粮食存储环境的温湿度,将粮食在存储过程中水分降至14%以下,粮库相对湿度小于70%,温度控制在10℃以下,保证粮食存储的适宜温湿度,降低滋生霉菌等有害生物的几率。 4.保持粮食存储环境的整洁卫生,保持粮仓密闭,经常巡视粮食储藏处,检查密闭材料有无破损纰漏,杜绝外来生物入侵,防止青霉和黄曲霉爱有氧条件下的过快繁殖;通风设施要保证运行正常,保持库内干燥;降温设施要保持正常运作,防止库内升温。 5.粮仓内安装防雀网,防止鸟雀对粮食的侵害和携带外来有害生物入库;粮仓周围合理布臵防鼠设备,如挡鼠板、粘鼠板等,及时发现鼠患,及时处理,防止损失和污染粮食;监测发现生物危害时,通过打药、请有关部门进行熏蒸、过流塞、撒保粮磷等措施及时处理,避免危害扩大。 6.经处理的有害生物不得随意抛弃,以致产生污染及二次危害,必须经适当无害化处理后做深埋或焚烧处理,或在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7.发生生物危害时及时报当地检验检疫部门,及时进行处理;建立应急组织和应急措施,准备好相应物资,做到及时应对,应对有方,控制得力,防止扩大。 8.此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出现人为疏忽或玩忽职守的情况,引起损失的,要对相关负责人追责,是损失情况和危害程度,公司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后果严重的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图们市天丰经贸有限公司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质 氯苯类化合物方法确认报告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质氯苯类化合物方法确认报告 1 .方法依据 采用《水质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621-2011》。 2. 方法原理 用二硫化碳萃取水中的氯苯类化合物,萃取液经脱水和浓缩后,取萃取液1.0μL进样,经DB-wax色谱柱分离,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3 .主要设备、仪器及试剂 气相色谱仪: 美国安捷伦公司6890N气相色谱仪。 微量注射器:10μL、50μL、250 μL、1000 μL 容量瓶: 1mL、5 mL 氯苯类化合物混合标准溶液 二硫化碳色谱纯 4 .实验报告 4.1 标准色谱图 配置的氯苯类化合物混合标准溶液,各取1μL直接进样,分析得色谱图见图1。 图1氯类化合物的标准色谱图 出峰顺序:1、氯苯;2、1,4-二氯苯;3、1,3-二氯苯;4、1,2-二氯苯;5、1,3,5-三氯苯;6、1,2,4-三氯苯;7、1,2,3-三氯苯;8、1,2,3,5-四氯苯;9、1,2,4,5-四氯苯;10、1,2,3,4-四氯苯;11、五氯苯;12六氯苯。

4.2 最低检出限 水中浓度检出限为,用1000mL水样,经二硫化碳萃取后浓缩至1.0mL,取1.0μL进样,记录其中出峰最小的峰面积,计算得氯苯类化合物的检出限,见表1。 表1氯苯类化合物的检出限 (μg/L) 化合物名称检出限 氯苯12 1,4-二氯苯0.23 1,3-二氯苯0.33 1,2-二氯苯0.29 1,3,5-三氯苯0.10 1,2,4-三氯苯0.08 1,2,3-三氯苯0.08 1,2,3,5-四氯苯0.01 1,2,4,5-四氯苯0.02 1,2,3,4-四氯苯0.02 五氯苯0.003 六氯苯0.003 4.3精密度与回收率 分别对配制的氯苯类化合物混合样品10μg/L、50μg/L,连续平行测定六次,计算得出样品组分的浓度,算得其测定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与回收率见表2。 表2 氯苯类化合物混合样品精密度与回收率 化合物名称平均值(μg/L) RSD(%) 平均回收率(%) 氯苯 - - - 48.2 8.9 96.4 1,4-二氯苯 7.6 5.4 76.0 47.5 6.8 95.0 1,3-二氯苯 8.2 5.8 82.0 49.5 4.7 99.0 1,2-二氯苯 7.9 6.9 79.0 48.5 5.0 97.0 1,3,5-三氯苯 8.2 4.8 82.0 47.9 3.4 95.8 1,2,4-三氯苯 8.9 4.9 89.0 49.0 4.0 98.0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本节主要掌握一些名词的定义和几种有害微生物控制方法。 一、几个基本概念 控制有害微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一)灭菌(sterilization)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例如各种高温灭菌措施等。灭菌实质上可分杀菌和溶菌两种,前者指菌体虽死,但形体尚存,后者则指菌体杀死后,其细胞发生溶化、消失的现象 (二)消毒(disinfection) 从字义上来看,消毒就是消除毒害,这里的“毒害”就是指传染源或致病菌的意思,英文中的“dis-infection”也是“消除传染”的意思。所以,消毒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的措施。例如一些常用的对皮肤、水果、饮用水进行药剂消毒的方法;对啤酒、牛奶、果汁和酱油等进行消毒处理的巴氏消毒法,等等。 (三)防腐(antisepsis) 防腐就是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止食品等发生霉腐的措施。 防腐的措施很多,主要有: (1)低温利用4℃以下的各种低温(O℃、-20℃、-70℃、-196℃等),以保藏食物、药品和菌种等。 (2)缺氧近年来,已采用在密闭容器中加入除氧剂来有效地防止食品和粮食等的霉腐、变质,并达到保鲜的目的。除氧剂的种类很多,主要原料是铁粉,再加上一定量的辅料和填充剂制成,它对新鲜食品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 (3)干燥采用晒干或红外线干燥等方法对粮食、食品等进行干燥保藏是最常见的防止霉腐的方法。此外,在密封条件下,用石灰、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浓硫酸、氢氧化钾或硅胶等作吸湿剂,也可很好地达到食品、药品和器材等长期防霉腐的目的。 (4)高渗通过盐腌和糖渍等高渗措施来保存各种食物,是在民间流传已久的防腐方法。 (5)高酸度用高酸度也可达到防腐的目的。泡菜就是利用乳酸菌的厌氧发酵使新鲜蔬菜产生大量乳酸,借以达到抑制杂菌和长期保藏的目的。 (6)防腐剂在有些食品、调味品、饮料或器材中,可以加入适量的防腐剂以达到防霉腐的目的。例如,酱油中常以苯甲酸来防腐;墨汁中可加入尼泊金作防腐剂;化妆品可加入山梨酸、脱氢醋酸等来防腐;食品和饲料可加入二甲基延胡索酸(DMF)来防腐等。 (四)化疗(chemotherapy) 化疗即化学治疗。它是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毒力(selectivetoxicity,即对病原菌具有高度毒力而对宿主无显著毒性)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借以达到治疗该传染病的一种措施。用于化疗目的的化学物质称化学治疗剂(chemotherapeutant)。最重要的化学治疗剂如各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制度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制度 一、为保护果园自然生态,防止有害生物传播,做好有害生物控制工作,确保公司出口产 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 1、果园总经理负责本果园有害生物监控工作,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果园负责人负责制定有害生物防控职责和有害生物防控人员岗位具体职责,并组织实施。 三、培训和宣传 1、定期公布并明示果园有害生物防控对象及各类药用植物具体防控措施。 2、定期组织果园员工培训,普及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要求和有害生物防控知识。 四、防控对象: 1、虫害: 桃蛀螟、梨小食心虫、桃蚜、潜叶蛾等 2、病害: 桃炭疽病、桃褐腐病等 五、有害生物监测 在基地设立植保监测点,对有害生物和植物病虫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报(每15天人工调查一次,并记录),以便及时采取植检措施。基地技术人员和有害生物防控员要经常开展田间检查,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六、有害生物防控措施 1、防控策略 药用植物害生物的防控应采取综合防控策略。从生物与环境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运用生物的、农业的、化学的方法

及其它有效生态手段,把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目的。如必须施用农药时,应按照《农用化学品残留监控制度》的规定,以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 染,保护生态环境。 2、防控原则 桃树有害生物防控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为原则,主要采用农 业、生物、物理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发生。 3、防控方法 1)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杀死病原微生物,虫卵及杂草种子。堆肥沤制要经常保持翻倒,时 间达90天以上,其中堆中物料发酵温度达到50-55℃的时间要5-7天。 2)允许施用经充分腐熟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的农家肥。禁止施用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及 医院垃圾和粪便。 3)根据桃树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需水规律及气候条件、土壤水分状况,适时、合理灌溉和排 水,保持土壤的良好通气条件。 4)根据桃树生长发育特性和不同的药用部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采取打顶、摘蕾、整枝修 剪、覆盖遮荫等栽培措施,调控植株生长发育,提高黄桃产量,保持质量稳定。 5)生物防治:加强对基地寄生性、捕食性天敌的保护,以虫治虫。利用有益的细菌、真菌、 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 6)物理防治:进行人工摘除病叶集中烧毁;黄板诱杀;糖醋液诱杀;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 虫灯可诱杀有趋光性的害虫。 7)药物防治:确保产品农用化学品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及出口要求,具体按本公 司《农用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执行。 七、防控档案记录和管理 1、健全公司基地环境、有害生物防控、投入品使用档案记录和管理,以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硝基苯废水处理方案.

硝基苯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处理工艺的文献综述 (3) 1.1含硝基苯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3) 1.2处理硝基苯的技术方法现状 (3) 1.2.1 物理法 (3) 1.2.2 化学法 (4) 1.2.3 生物法 (4) 第二章工程设计资料与依据 (5) 2.1 废水水量 (5) 2.2 设计进水水质 (5) 2.3 设计出水水质 (5) 2.4 设计依据 (6) 2.5 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 (6) 第三章工艺流程的确定 (6) 3.1 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 (6) 3.2 工艺流程说明 (7) 3.3 工艺各构筑物去除率说明 (8) 第四章构筑物设计计算 (9) 4.1 设计水量的确定 ...................................... 9 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 1 - 硝基苯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4.2 调节池 (9) 4.3 微电解塔 (10) 4.4 FENTON氧化池 (12) 4.5 中和反应池 (13) 4.6 沉淀池 (14) 4.7 生活污水格栅 (16) 4.8 生活污水调节池 (18) 4.9 生化处理系统 (19) 4.10 二沉池 (21) 4.11 污泥浓缩池 (22) 第五章构筑物及设备一览表 (25) 5.1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25) 5.2 主要设备一览表 (25) 第六章管道水力计算及高程布置 (26)

6.1 平面布置及管道的水力计算 (26) 6.2 泵的水力计算及选型 (28) 6.3 高程布置和计算 (31) 第七章参考文献 (34) 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 2 - 硝基苯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第一章处理工艺的文献综述 1.1含硝基苯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硝基苯,分子式为C5H6NO2,相对分子量为123,相对密度(水=1)1.20,熔点在5.7℃,沸点是210.9℃。硝基苯是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有苦杏仁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醉、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用于溶剂,制造苯胺、染料等。环境中的硝基苯主要来自化工厂、染料厂的废水废气,尤其是苯胺染料厂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硝基苯。 硝基苯在水中具有极高的稳定性,由于其密度大于水,进入水体后会沉入水底,长时间保持不变。又由于其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所以造成的水体污染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硝基苯类化合物化学性能稳定,苯环较难开环降解,常规的废水处理方法很难使之净化。因此,研究硝基苯类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和技术十分必要。 1.2处理硝基苯的技术方法现状 1.2.1 物理法 对含高浓度硝基苯的工业废水,采用物理手段处理既可降低硝基苯的浓度,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又可以回收部分硝基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主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吸附法、萃取法和汽提法。 对于吸附法,硝基苯废水处理研究中颗粒状活性炭、炉渣、有机膨润土等都是应用较多的吸附剂。赵钰等[1]在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染料废水的工程试运行中,COD平均值由209mg/L下降至119mg/L。 对于萃取法,目前一般采用多级萃取法或萃取法与其他方法协同处理。林中祥等人[2]用N5O3—苯做萃取剂对硝基苯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萃取两次可使硝基苯含量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对于汽提法,用于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工艺上较为可行。于桂珍等[3]利用汽提—吸附法处理硝基苯废水,实验表明,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汽提后的废水经碳黑吸附,废水中硝基苯含量可降至10mg/L以下,效果较好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 3 - 硝基苯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1.2.2 化学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