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大园林体系

三大园林体系


欧洲园林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分别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艺术造诣精湛读到,为西方世界喜闻乐见的园林。




渊源
欧洲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其早期为规则式园林,以中轴对称或规则式建筑布局为特色,以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与排行作队为主要风格。文艺复兴后,先后涌现出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近现代以来,又确立了人本主义造园宗旨,并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出现了城市园林、园林城市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率世界园林发展新潮流。

 欧洲的园林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当时的园林就是模仿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因而西方园林就是沿着几何式的道路开始发展的。其中的代表为古埃及园林、古希腊园林及古罗马园林,其中水、常绿植物和柱廊都是重要的造园要素,为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奠定了基础。 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带来了伊斯兰的园林文化,结合欧洲大陆的基督教文化,形成了西班牙特有的园林风格。水作为阿拉伯文化中生命的象征与冥想之源,在庭院中常以十字形水渠的形式出现,代表天堂中水、酒、乳、蜜四条河流。各种装饰变化细腻,喜用瓷砖与马赛克作为饰面。这种类型的园林极大影响到美洲的造园和现代景观设计。

 巴洛克风格园林 17、18世纪,绘画与文学两种艺术热衷于自然的倾向影响了英国造园,加之中国园林文化的影响,英国出现了自然风景园。以起伏开阔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成片成丛自然生长的树木为要素构成了一种新的园林。18世纪中叶,作为改进,园林中建造一些点景物,如中国的亭、塔、桥、假山以及其他异国情调的小建筑或模仿古罗马的废墟等,人们将这种园林称之为感伤主义园林或英中式园林。 欧洲大陆风景园是从模仿英中式园林开始的,虽然最初常常是很盲目的模仿,但结果却带来了园林的根本变革。风景园在欧洲大陆的发展是一个净化的过程,自然风景式比重越来越大,点景物越来越少,到1800年后,纯净的自然风景园终于出现。 英式自然风格园林 19世纪上半叶的园林设计常常是几何式与规则式园林的综合。19世纪末,更多的设计使用规则式园林来协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艺术和建筑业在向简洁的方向发展,园林受新思潮的影响,走向了净化的道路,逐步转向注重功能、以人为本的设计。 19世纪,造园

风格停滞在自然式与几何式两者互相交融的设计风格上,甚至逐步沦为对历史样式的模仿与拼凑,直至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中导致新的园林风格的诞生。 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花园风格更加简洁、浪漫、高雅,用小尺度具有不同功能的空间构筑花园,并强调自然材料的运用。这种风格影响到后来欧洲大陆的花园设计,直到今天仍有一定的影响。


凡尔塞宫(ChateaudeVersailles)举世闻名的凡尔塞宫位于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塞镇。整个宫殿占地面积为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为100万平方米。这座以香槟酒和奶油色砖石砌成的庞大宫殿,以东西为轴,南北对称。内部装修的突出特点是富丽奇巧,糜费考究。宫中有许多豪华的大厅,大厅的墙壁和柱子多用大理石砌就,加之金漆彩绘的天花板,雕刻精美的木制家具,以及装饰用的贝壳、花饰及错综复杂的曲线等,完全是“洛可可式”①建筑装饰风格,给人以华美、铺张、过分考究的感觉。宫中最为富丽堂皇的殿堂要算著名的镜廊了。镜廊长73米,宽10.5米,高12.3米。左边与和平厅相连,右边与战争厅相接。拱顶上布满了描绘路易十四最初18年征战功绩的彩色绘画。吊灯、烛台与彩色大理石壁柱及镀金盔甲交相辉映;排列两旁的8座罗马皇帝丰耳雕像、8座古代天神整耳雕像及24支光芒闪烁的火炬,令人眼花缭乱。最为吸引人的,还是与长廊左侧面对花园而开的17扇巨大拱型窗门相对应的17面巨型镜子,这17面大镜子,每面均由483块镜片组成。白天,人们在室内便可通过镜子观赏园中美景。夜宴时,400支蜡烛的火焰一起跃人镜中,镜内镜外,烛光辉映,如梦如幻。由大运河、瑞士湖和大小特里亚农宫组成的凡尔塞宫花园是典型的法国式园林艺术的体现∶望不见尽头的两行古树,腑瞰着绿色的草坪,绿色的湖水。千姿百态的大小雕像或静立在林荫道边,或沐浴于喷水池中。大小花坛一畦一样,青青的小松树被有条理地一律剪成圆锥形,布局匀称、有条不紊。成三角形环绕着正宫的大小特里亚农宫和一个幽静的小村子,流传着各自不同的传说。

体系
欧洲园林,又称为西方园林,主要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两大流派,以人工美的规则式园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为造园风格,思想理论、艺术造诣精湛独到。

欧洲园林覆盖面广,它以欧洲本土为中心,势力范围囊括欧洲,北美、南美、澳大利亚等四大洲,对南非、北非、西亚、东亚等地区的园林发展和当代亦产生了重要影响。

欧洲园林的两大流派都有自己明显

的风格特征,规则式园林:气势恢宏,视线开阔,严谨对称,构图均衡,花坛,雕像,喷泉等装饰丰富,体现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

自然风景式园林取消了园林与自然之间的界线,将自然为主体引入到园林,排除人工痕迹,体现一种自然天成,返璞归真的艺术。

风格
西方的造园起源于古西亚的波斯,即古波斯所称的“天国乐园”。它是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来源于人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欧洲的造园艺术有三个重要的时期:从16世纪中叶往后的100年,是意大利领导潮流;从17世纪中叶往后的100年,是法国领导潮流;从18世纪中叶起,领导潮流的则是英国。法国的奢华与浪漫,意大利的热情与理想,英国的优雅与自然都深深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园林发展。而西方的园林艺术中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其气魄宏伟、瑰丽多姿的皇家园林。

欧洲园林

经历了古埃及的几何式园林,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所带来的伊斯兰庭园文化,直到中世纪文化光辉泯灭殆尽,社会的动荡不安促使人们开始在宗教中寻求慰藉,因此中世纪的文明基础主要是基督教文明。园林产生了宗教寺院庭院和城堡庭院两种不同的类型。两种庭园开始都以实用性为主,随着时局趋于稳定和生产力不断发展,园中装饰性与娱乐性也日益增强。而园林的实用性则更多的是体现在皇家园林的建造中。15世纪初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欧洲园林逐步从几何型向巴洛克艺术曲线型转变。文艺复兴后期,甚至出现了追求主观、新奇、梦幻般的“手法主义”的表现。中世纪结束后,在罗马帝国的本土——意大利,仍然有许多古罗马遗迹存在,时刻唤起人们对帝国辉煌往昔的记忆。古典主义于是成为文艺复兴园林艺术的源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向往罗马人的生活方式,所以富豪权贵纷纷在风景秀丽的地区建立自己的别墅庄园。由于这些庄园一般都建在丘陵或山坡上,为便于活动,就采用了连续的台面布局。台地园的平面一般都是严整对称的,建筑常位于中轴线上,有时也位于庭院的横轴上,或分设在中轴的两侧。在园林和建筑关系的处理上,意大利台地园开欧洲体系园林宅邸向室外延伸的理论先河,它的中轴以山体为依托,贯穿数个台面,经历几个高差而形成跌水,完全摆脱了西亚式平淡的涓涓细流的模式,开始显现出欧洲体系特有的宏伟壮阔气势。而且庄园的轴线有些已不止一两条,而是几条轴线,或垂直相交,或平行并列,甚至还有呈放射状排列的,这些都是从前所没有的新手法。



西亚园林
西亚园林的特点是用纵横轴线把平

地分作四块,形成方形的“田字”,在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喷水池,中心水池的水通过十字水渠来灌溉周围的植株。这样的布局是由于西亚的气候干燥,干旱与沙漠的环境使人们只能在自己的庭院里经营一小块绿洲。在古代西亚的园林中,那个交叉处的中心喷水池就象征着天堂,后来水的作用又得到不断的发挥,由单一的中心水池演变为各种明渠暗沟与喷泉,这种水法的运用后来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园林。不过,最初的西亚园林影响范围主要还是在叙利亚、两河流域、埃及以及后的所有伊斯兰地区。 西亚园林
尼罗河流域滋生出古老的埃及文化,早在3000多年前的新王国时期已出现庭园。虽然我们现在见不到文字记载和实物,但我们从已发现的古埃及墓画中所绘的宅园可以复制出立体鸟瞰图。据此可知,古埃及园林方方正正,几何测绘很严谨,四周有墙,园中栽满了树,房屋对称,园中有水池,池旁有亭。园门与主体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园不大,却是精心设计的产物。园林用石材较多。 古代西亚也有花园。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十分强盛,国王尼布甲里撒二世为他的妃子建造了巴比伦空中花园。这座花园早已毁灭,但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博和狄奥多罗斯对它作了记载。据说,该园建有不同高度的台地,越往上的平台越小,每个台层都有石拱廊支撑,并且种植各种树木花草,顶部设有提水装置,用以浇灌植物。远处观看,它宛如空中花园,故人们称之为“架空花园”或“悬空花园”。 20世纪初,考古学者发掘巴比伦王宫遗址,在遗址东北角发现一处长方形建筑遗址,这个遗址使用了大量的贵重石材,屋顶并含有湿气,发掘者认定这就是空中花园遗址。它作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古代西亚园林被称为世界三大园林系统之一,与古希腊、中国园林相比较,西亚园林的辉煌时间较短,对后世的影响较小,今人对它的研究也很不够。
园林地域
从西班牙到印度,横跨欧亚大陆,有着一种独特而显得刻板的园林形式,这就是西亚园林。它处于波斯和阿拉伯文化双重作用下,伊斯兰教给予了它巨大的影响,使它成为伊斯兰文明的体现和组成部分。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阿拉伯地区占半数。古埃及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世界古代十大奇迹中,惟一和园林有关的便是巴比伦的悬空园。经认定,《圣经》中的伊甸园在西亚现今的大马士革。虽然我们今天对那里的园林感到陌生,却不能忘记人类智慧曾凝聚于此,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

构筑了温床。 (六)古埃及园林 古埃及和西亚气候干燥炎热,邻近沙漠,景色单调,水成为人们生存的重要条件。如果缺少树木,人就会更多地处于阳光暴晒之下。树木的遮阳作用使人们感到凉爽,树木的光合作用使人们感到空气清新、洁净,因此,人们进行绿化活动显得较其他地方更为主动。因受这种自然环境制约,古埃及园林有着鲜明的特色,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为了减少水的蒸发和渗漏,水渠为直线型,而水是绿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植物须随其布置,这就决定了当时的园林为规则式园林;其二是由于人们在实用作物的栽植上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园中植物的种类多为无花果、枣、葡萄等果树,这意味着园林植物的发展是由实用到观赏逐步过渡的。 以古埃及的重臣宅园为例,一般都是大门正对着主体建筑,中间是葡萄架,中轴线的两侧对称分布着方形地块,各个地块上分布着草坪、园亭、水池和树木。 古埃及人崇尚稳定、规则,仿佛任何建筑都要像金字塔一样要用最少的线条构成最稳固、最崇高的形象。这一点,影响了西方艺术的发展,又让今天的人们从世界各地聚集在它周围,发出由衷的赞叹。 除宅园外,古埃及还有神园、墓园等形式。在社会早期发展的过程中,迷信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人死后可在来生转世的迷信思想,要求坟墓旁有树以供死者享受,墓园完全追求现实生活中令人愉悦的环境状况,它是现今西方墓地的起源。相比之下,东方墓园的园林气氛不够浓厚,庄严肃穆有余,美好明畅不足,忽略了墓园是生者活动场所之一。古埃及神园为使人有崇高的感觉,常建于易受风沙侵蚀的高处,有时需凿石填土,灌溉也不方便。为了在神园内成行成片地栽植树木,当时的人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所以同时也就更令人崇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