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类的家园.——地球教案

人类的家园.——地球教案

人类的家园.——地球教案
人类的家园.——地球教案

《人类的家园——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2、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和地球仪的作用;能粗浅了解经线纬线,知道如何划分东西、南北半球。

3、感受地球的美,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并通过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对待科学要有勇于尝试、勇于动手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多个地球仪

学生:收集有关地球之最的文字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说起地球,教师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温热的感情。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可爱而又美丽的家园(板书课题:人类的家园——地球)

此处可以有太空中的地球的简短视频,让学生知道地球只是太空中的沧海一粟。

二、美丽的地球

(一)地球概貌

1、老师:同学们,你们都拍过照片,那么你们知道如何给地球拍照吗?

学生发言。

老师:你们真聪明!是的,人们可以利用卫星给地球拍照。人们把高倍望远镜装在摄像机的镜头前,利用各种遥感技术手段,通过不间断地观测和摄影,把数据传回地球,就合成了地球的整体的图像。

2、出示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学生观察地球,说说你的发现。

地球很美,有五彩的颜色,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图片,你们能看到几种主要的颜色?它们分别都代表什么?是的,蓝色是海洋,黄色是陆地,白色是云彩。地球是由蓝色海洋、五彩陆地组成的美丽天体。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地球美丽的外衣上是蓝色的海洋面积大还是五彩的陆地面积大?是的,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盖,而约30%为陆地。

3、老师:同学们,虽然我们从太空中观测地球,只能看到三种基本的颜色,而事实上,我们的地球表面有许多不同的地表形态,而每一种地表形态都以独特的姿态展现着它们的美丽,请同学们结合你课前做的调查,来说说你知道哪些世界之最?

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前调查发言,交流地球之最。然后图片展示学生们可能提到的世界之最,老师继续引导学生:地球这么美丽,那么我们一定要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二)地球仪

1、过渡:

老师:人们要认识地球,研究地球,就要对地球进行实地观察,可是地球实在太大了,我们很难看到它的全貌,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

老师:是啊,聪明的人类就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出示地球仪)

请同学们观察,在地球仪上,这里是地轴,地轴穿过的地方,这里是北极,这里是南极,而中间最鼓的地面是赤道。

老师:请同学们通过观察地球仪来看看地球是什么形状?

学生回答。

老师:是的,同学们总结得非常不错,地球是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圆形球体。

老师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请大家观察并讨论看看地球仪的样式和结构有什么特点?

学生们小组讨论,观察并发言,老师呈现课件,进行综合汇总。(课件上出现清晰的地轴、南北极点和赤道)

二、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学生分别以北极点和赤道为视觉中心观察纬线,然后把观察的结果画在平面图上。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学生分别以北极点和赤道为视觉中心观察经线。

师生共同描述: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点,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经线。

说明,所有的经线都等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也叫子午线。其中零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然后再以北极点和赤道为视觉中心继续观察纬线

学生描述:

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间隔均匀,并标有度数的圆圈是纬线。

给出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纬线。

说明: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在南北极点纬线缩小为点。

此处通过观察课件,让学生形象地了解什么是经线,什么是纬线。

请学生思考:经纬线的作用是什么?

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座位排序的关系,通过横排和纵排描述出某个学生的位置,让学生们明确经纬网的确定位置的作用。

(三)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制作一个地球仪。

老师:同学们,既然地球仪在研究地球方面有这大的作用,我们下面就自己动手利用乒乓球来制作一个小型地球仪,好不好?

学生回答。

老师:那么,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你制作地球仪需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需要通过哪几个步骤把一个小小的乒乓球变成地球仪?

学生发言,之后大家开始自己制作。

三、课堂小结: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我们的家园——地球,谁能告诉大家在今天的课堂上,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

学生发言。

老师:同学们,看来,今天你们的收获真不小啊,看到你们这么好学,学得这么认真,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你们有这样可贵的探索精神,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们一定能在科学的天地里获取更多的知识,也会有更多的发现。课后请大家继续关注与地球相关的知识,不断地丰盈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小科学家。

【板书设计】:

人类的家园——地球

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形状:球体。

2、地轴、南极、北极和赤道;

二、经线和纬线:

1、经线(子午线)的概念;

2、指示方向:

3、纬线的概念;

4、指示方向:

三、经纬网:

作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指导思想是: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思想做指导。 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等,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个全面的挑战。 而本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地心说和日心说,关注并讨论两种学说所使用的证据及其充分性,反思自己有关昼夜现象的解释。在这课的教学中,并不对两种学说进行简单的评价,希望这两种学说和学生的认识产生积极的碰撞,促进学生更理性的思考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识古人对地球的认识的三种观点:“天圆地方说”、“盖天说”和“浑天说”,然后指导学生加以否定这些观点;接着,指导学生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找出这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并对应着找出这两种学说各个观点的解释,通过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实验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到这两种学说谁的证据更充分些。然后,在对“地心说”不充分的观点进行否定,对“日心说”的观点再进一步讨论,看其是否充分;最后,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对上节课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进行修正,看保留哪些和否定哪些。这样,让学生经历过:认识——否定——再认识——再否定——和肯定一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课对太阳东升,白天来临;太阳落山,夜幕降临的昼夜交替现象进行了合理的假设。通过模拟实验知道了1、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动;2、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动;3、地球自转,太阳不动;4、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同时地球自转等都能形成昼夜交替现象。能对一种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说,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 因这节课所教的学生是农村学生,他们知识面较城市学生要窄些,要查找的书籍或上网等手段要比城市学生缺乏些,因此,这节课为学生提供了有关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有关史料,并继续研究昼夜现象的成因。其中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很多是来自理性的推理而非天文的客观观察,带有很强的思辨色彩,这些都是小学生很难明白

地球人类的家园教学设计

地球人类的家园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earth human's home

地球人类的家园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自然指的是自然界的现象,以及普遍意义上的生命。人造物体及人 类间的相互作用并不视为自然的一部分,除非被界定的是人性或“大自然全体”。本教案 根据自然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 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一单元中国在世界中 第1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我们的地球是个巨大 的球体。了解地球为我们生活在它上面的居民提供了生存和发展 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2、获取知识的思路过程:师生共同观看图片并交流自己对 于我们的家园——地球的了解和大家的感想,在师生的相互交流 中达到“同化”和“顺应”的目的。 3、知识掌握及应用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思路:充分运用图片 的直观性,化抽象为形象,为同学提供认识和发现平台,通过观 察和交流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4、情感: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和实践和热爱人类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和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 地球的形状及其大小。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那么我们了解地球吗?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共同了解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 板书:第一课人类的家园--地球 2、新课部分 出示[情景1] 问:这是卫星从高空拍摄下来的地球的照片。在很长的时间内人们并不了解我们脚下的颗星球,"天圆地方"的说法曾经一度很流行。这是为什么呢? (当时的科技不发达,人们看不到地球这样的照片,得不出地球整体的样子的印象) 问:那么,后来人们是怎样发现地球是个球体呢?请同学读书p2的读一读。 (人们在月食发生的时候看到地球在月球表面的影子;环球航行;) 问:现在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地球到底有多大。看完后你试试

中班科学《认识地球》教案与反思

中班科学《认识地球》教案与反思教学意图: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她就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着生存资源和条件。我们是地球的主人,我们要像善待自己一样去保护她。不断地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着自己美好的家园。 教学目标: 1 让地球,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可绘地球仪1个、白板、笔。 教学过程: 1、组建团队、成员分工(如小组长、器材师、发言人) 出示地球仪。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地球仪有什么变化? 幼:他在不停的转动。 地球是一个适宜人类、动物、植物生活的地方,它是宇宙八大行星中唯一适合人类和生物生存、繁衍的星球。 出示“太阳系八大行星模具”模板,看一看,认一认。 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是太阳系的一颗小行星,它是第五大行星。 宇宙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它没有边际,你们想到神秘的宇

宙中去探索吗?现在你们就要好好学习。 2、讨论:为什么在地球上会有白天、黑夜? 地球它每天都在不停地公转,它是在围绕着太阳在不停的转动。太阳找到的地方就是白天,找不到的地方就是黑夜。 3、分组操作 涂一涂 用白板笔涂出地球上我们中国的形状,(雄鸡)。 看一看 观察中国的版图的边上邻国的形状及邻国的国名。(蒙古、韩国、朝鲜、俄罗斯等国) 小结:地球是一个适宜人类、生物繁衍生存的星球,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的特殊就是它是唯一一个有适宜人类及生物存在的氧气、水、和适宜的温度。他是一个唯一一个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活动反思: 活动应当来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做到教师少动,幼儿多动;教师引导,幼儿实践;这是活动的目的。在教学中倡导幼儿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幼儿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培养分工意识。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成为幼儿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

认识地球教案

认识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能力目标:1、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3、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情感目标: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1、科学精神的培养。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对于地球的大小一些具体数据要加强记忆。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阶段性测试卷C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阶段性测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王强同学家张贴了四格图幅相同的地图:①世界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③山东省政区图④济宁市政区图,据此完成小题. 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 (2分)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15 年 4 月 25 日 14 时 11 分在尼泊尔发生 8.1 级地震,震中位置是(28.2°N,84.7°E)。据此回答: 此次地震的震中大致位于图中的()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3. (2分)天安门前的华表,金水桥,宫内的宫殿基座,石阶,护栏都是用汉白玉制作的。汉白玉属于() A . 玄武岩

B . 页岩 C . 大理岩 D . 花岗岩 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食物链中可以没有生产者 B . 手机充电器可以永久地插在插座上 C . 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D . 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 5. (2分)当地震发生时,教室里学生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 . 立刻跑向室外 B . 坐在教室里,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C . 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结束后迅速有秩序撤离 D . 立即跳窗逃生 6. (2分)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山脉是() A . 喜马拉雅山脉 B . 阿尔卑斯山脉 C . 阿特拉斯山脉 D . 安第斯山脉 7. (2分)当你在一个陌生城市旅游时,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 A . 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B . 世界地图 C . 中国地图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测试题

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读图3-Z-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图3-Z-1 A.②→③→①B.①→③→② C.①→②→③D.③→②→① 2.在课堂上科技社的社员们在对地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小黄认为:中国古人对天地的认识是“天圆地方”的观点。 ②小洪认为: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 ③小吴认为: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 ④小张认为: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 ⑤小徐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所以有科学家把它戏称为“七巧板”。 ⑥小方认为:全球的这些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并相互不断地发生着碰撞和张裂。 ⑦小芮认为: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煮熟的鸡蛋非常相似,也分为三层。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⑦ 3.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4.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观察地球仪你会发现() A.地球仪可以用来证明地球是球体

B.地球仪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略扁 C.地球仪绕转的轴在地球里面也有 D.地球仪可用来了解地球表面的地理状况 5.学完了经纬线和经纬度,你对它们很熟悉了吧!请你听一听它们的自我介绍,你能辨别出谁在撒谎吗() 图3-Z-2 6.图3-Z-3中甲地的经纬度位置为() 图3-Z-3 A.西经20°,北纬20° B.东经20°,北纬20° C.西经20°,南纬20° D.东经20°,南纬20° 7.图3-Z-4中,对甲、乙、丙三地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图3-Z-4 A.甲在乙的西北方 B.乙在甲的正南方 C.丙在甲的正南方 D.丙在乙的西南方 8.下列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亚洲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 C.浙江省政区图D.杭州市政区图 9.下列各组岩石中,按成因分析属同一类型的是() A.石英砂岩、大理岩、板岩B.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 C.石英砂岩、石灰岩、页岩D.片麻岩、花岗岩、大理岩 10.如图3-Z-5所示岩石结构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

(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

认识地球 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人类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思考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愈来愈正确。特别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形球体。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多少千米?如果我们将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这个差值还有多少? 学生活动:经过计算得出,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21米,如果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时这个差别几乎就看不出来了。因为差别很小,通常人们仍将地球看成圆球体。 【板书】 1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运用课本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并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运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它约为4万千米。 【板书】 2 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再来观察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板书】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讨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并回答问题: (1)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和球面共同组成。 (2)球面上绘着地图,地图上标有南北极和经纬度,颜色、符号、文字、表示陆地、山脉、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4)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为北极;与北极相反一点为南极。 【板书】三、地轴和两极 【教师演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会“一轴两点” 并领会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板书】四、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 (2)观察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 (3)所有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七年级地理教案 (5)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以后,代表发言,全班总结。 学生填表: 经线纬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测试题(原创含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测试题 班级 ____ 姓名 ____ 考号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2.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________。 3.为了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_______发展,世界各国通过签订_______、制定_______的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 4.人与自然是______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_______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_______。 5.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________。 6.为了保护地球家园,要大力发展________经济,实现_______发展。 7.如果人类不能_____自然,必然受到大自然的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3分,共21分) 1.离开了地球,人类照样能够生存。() 2.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我们应该和地球和谐相处。() 3.2016年4月22日,175个国家签署了《巴黎协定》。() 4.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地球日。() 5.保护环境既是我们的权利,有时我们的义务。() 6.水能、生物能是清洁能源。() 7.煤炭、石油、风能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三.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所需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A.地球 B.太阳 C.月亮 2.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A.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污染 B.亚马逊热带雨林遭受破坏 C.沙漠在悄然扩大 3.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我国修订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风能 C.煤炭 5.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应做些()。 A.制定垃圾分类处理的政策 B.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学 C.我们年纪小,保护地球与我无关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地球人类的家园

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和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地球的形状及其大小。 设计思想: 本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感性认知功能,让同学通过观看、思考和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解更多的知识。 教学手段: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工具,师生共同探讨和研究并得出结论来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那么我们了解地球吗?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共同了解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 板书:第一课人类的家园——地球 2、新课部分 出示[情景1] 问:这是卫星从高空拍摄下来的地球的照片。在很长的时间内人们并不了解我们脚下的颗星球,“天圆地方”的说法曾经一度很流行。这是为什么呢? (当时的科技不发达,人们看不到地球这样的照片,得不出地球整体的样子的印象)问:那么,后来人们是怎样发现地球是个球体呢?请同学读书p2的‘读一读’。 (人们在月食发生的时候看到地球在月球表面的影子;环球航行;) 问:现在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地球到底有多大。看完后你试试看能不能给同学们描述一下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出示[情景2]、[情景3] (地球很大;地球的周长约四万千米;我们人要是每天走50千米要走两年才能环绕地球一周;要是手拉手的话得用四千万个同学拉起手来。) 板书:地球很大周长约四万千米 问:同学们谁告诉大家,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呢? (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圆形或地球是个圆球。) 先不要让同学下结论,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正确的结论。现在我们通过多媒体看一看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出示[情景4] 问:观看多媒体演示后,大家能否通过讨论,然后给地球的形状下个科学的定义呢? (地球不是一个平面的圆形;地球不是个像球一样圆的圆球;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同学们分析的不错,原来小小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呀。好的,老师现在就把你们的观察的结论写在黑板上。 板书: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大小与形状,现在让我们领略一下我们家园的风光。 出示[情景5] 问: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什么必须的资源? (这里是平原,我们的粮食大多出自平原。) 板书:平原 (这里是山地,有高原牧场。更重要的是山地中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和森林资源)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1 认识地球面貌教案 晋教版

1.1 认识地球面貌 第一课时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认识地球的形状 和大小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 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 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 的大小 提问、引导,师生共同总结。 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制作简易地球仪引导、指导、评定、表扬 纬线和经线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看图思 考、回答。指图、引导,边提问、边启发、边与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归纳规律,并及时对学生进行 表扬鼓励。 利用经纬网定位学生读图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互 帮互学。 提问,及时纠正、辅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2、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 (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认识地球_教案

认识地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过程与方法: 1、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3、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 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1、科学精神的培养。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对于地球的大小一些具体数据要加强记忆。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秧坝民族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轮赛课教案 科目:地里班级:七(2)班时间:2012年9月26日授课人:覃国华课题:2.1认识地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能力目标: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情感目标:加强对比分析思维的训练。 教学重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对第一节课所讲的地球的形状、大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地球上的经、纬线比较抽象,学生难于 理解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测试题

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C.发生日食现象 D.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以下有关地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地球是一个椭球体 B.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和地幔两层 C.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D.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 3.我国首都北京(116°E、40°N)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B.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C.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D.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 4.岩石圈是指()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软流层以上的地幔与地壳部分 5.有关经纬线的叙述:①所有经线都为半圆弧;①所有纬线圈都是半圆;①所有经线与纬线等长;①所有经线等长。在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6.图3-Z-1中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

图3-Z-1 7.有关图3-Z-2中甲、乙、丙三地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图3-Z-2 A.甲在乙的西北方B.乙在甲的正南方 C.丙在甲的正南方D.丙在乙的西南方 8.读图3-Z-3,A点地处() 图3-Z-3 A.东半球、北温带B.西半球、中纬度 C.西半球、北温带D.东半球、高纬度 9.下列岩石中,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花岗岩、玄武岩B.石灰岩、砂岩 C.石英岩、大理岩D.大理岩、石灰岩 10.下列与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学说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B.组成地壳的板块会发生碰撞和张裂 C.火山喷发不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发生地震时应快速跑入面积较大的房间 11.火山和地震最集中的地带是() A.板块内部B.高山地带 C.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D.平原地带 12.在地震中,不少无辜者并不是因房屋倒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种种不当行为“扼杀”自己。若不幸被困于倒塌建筑物中,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 A.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B.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C.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希望尽快逃生

地球与地球仪优秀教案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第1课时) 邱海宁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方法: 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小组学习形式,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本节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学过的一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其实在古代时人们已经开始了对星际的研究,日月星辰,各有其妙。好,今天让我们进行第一章第一节的学习,地球和地球仪(板书)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读“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框内容,完成以下要求。 ⑴、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什么? ⑵、如何描述地球的大小?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⑴、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哪四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⑵、“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⑶、你还能举出那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 (4)、地球的基本数据能够说明什么? 【教师精讲点拨】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重在描述地球大小能力的培养,并学会描述相关事物。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表述要准确、清楚。 【探究结论】 ⑴盖天说→推测地球是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由麦哲伦率领的环球航行,第一次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地球是圆的。 ⑶登高望远。如果地球是平的,且没东西挡着,那应该无论在多高看的都是一样远,但实际是无论在地球上的哪一点,都是登高望远。所以地球是圆的;站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

《认识地球》教学设计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3.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4.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5.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内容点析 1.对图1.1的解读。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教材选取了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十分概括地表达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从猜想到实践,从不科学到科学)。图中绿色箭头表示了四幅图的顺序。前两幅图是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猜测。显然,“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之说,比“天圆地方”之说有了很大的进步。而这种猜想的进步,又是基于人们对很多现象的观察。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学生站在古代人的角度,实验、观察和思考大地的形状。麦哲伦环球航行是在前人猜想的基础上的一次伟大的实践。地球的卫星照片,最有力地说明了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早已被人们熟知,因而重点不在于让学生知道地球是球形的,而是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从中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2.在描述地球大小的时候,人们往往使用“平均半径”这个概念。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 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 378千米。实际上北极半径与南极半径还不相同。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的长度只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3.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活动有两层意思:一是用实际例子,并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的;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试想一下,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观察的结果可能相同)。(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与地图不同,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形,其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都与实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教材中安排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并初步认识赤道、两极等重要点和线。切记不要把此课上成手工课。 5.纬线和经线、经度和纬度的概念是通过图释、简述等方式完成的。关于纬线和经线的特点,以及纬度和经度的分布规律,是通过一组活动来完成。活动要围绕观察实物地球仪展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地球人类的家园(第一章)

地球—人类的家园(第一章) 【原创】地球—人类的家园(第一章)(以纯自然的视角揭示地球母亲内心世界的奥秘) 我是通过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阅读大量科普读物,借助网络、电视中播出的有关地球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结合自己多年的社会实践和亲身感受而完成这篇“地球-人类的家 园”的论著,也是我探索地球自然生命科学的一篇处女作。 说她是科普书籍,也很贴切,但内容又超出科普知识的局限性;归结到论文方面,她又没有权威性,属于非主流,并且是向主流派吹响挑战的号角。如果你能够把这里面的部分章节咀嚼玩味,你很可能会被吸引,让你的心灵震撼! 我认为,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动植物的天堂;地球是纯自然的,人类是超自然的,是科学的缔造者。人类研究地球应当以纯自然的视角去理解、探究,用科学的态度去正视;人类目前对地球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地球上许多未知的自然奥秘仍在苦苦地探索之中,就像一本 “天书”,很多方面根本没有读懂;人类目前给予地球更多的是破坏,关爱和呵护给予的太少了!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征服自

然的能力,更增强了人类生存的信心。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人类也必然大大提高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有进一步认识。 人类及一切动植物是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地球有形有色,有静有动,有喜有怒;她似乎赋予了生命并以博大的个体存在与宇宙中间。我们人类的生命应当是和地球的生命息息相关、依赖并存,也包括动植物。但是,地球可以没有人类,而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没有这样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空间。因此说,保护好地球也就等于保护好我们人类自己。 这里所论证的有关地球奥秘等诸多方面的猜想所阐述的学 术观点仅代表我本人,或代表所有普通人,我也愿意把这些文章称其是一个普通人对地球奥秘的“猜想”,这样可能不会对本人或对学术界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我很想找机会到地球表现“生命”活动频繁的地方进行较多的实地考察,了解某些活动的遗迹或正在发生的一系列生命运动的变化过程,从而找出更近似科学理论的依据来,进一步论证某些观点或猜想的正确性,那样可能效果更好些。 如果广大读者能够把这篇文章所论述的观点或猜想简单地 阅读或玩味,能够提出不同的看法或提出批评意见,那才是我最大的收获,褒贬快言,轻重话语,理当真诚接受!

认识地球教学设计(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教学内容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同时包含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和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加深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能够指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 3.掌握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并能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4.认识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 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对地球形状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采取合作探究、讨论、动手画示意图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使其科学态度的形成,同时注意强调科学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演示能力。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的使用、地球的运动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 地球仪和经纬网的使用、地球的运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突破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建议通过让学生主动说出自己所了解的信息,最终汇总出教学结论。设置一些启发性强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如:假如你是一个2000年前的古代学者,你会如何去猜测和验证地球的形状?通过什么方法来测量 “天有多大?地有多厚?”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掌握地球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和经纬网,之所以成为难点,主要因为学生对立体几何知识还未深入接触,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尚有不足,所以需要利用实物地球仪进行难点突破,最终让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包含主要要素的地球仪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组织分组和组长选举,以便课堂组织讨论。 2.学生每人发放一个小地球仪,教师准备大地球仪,并在赤道处利用透明胶固定红色线绳,在南北极点间连接两 条黑色线绳,并使之可以根据需要转动位置。 学生准备 1.每人准备三根40厘米左右,颜色各异的醒目线绳,一个乒乓球、色笔。 2.查找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方面的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导入新课。1.思考地球形状方面自己所 知所疑。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地球形状及认识过程和方法。2.角色扮演,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3.环球航行就能证明地球是球体吗?3.学生放飞思维,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仪4.学生观察地球仪,提出问

2020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练习卷A卷

2020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练习卷A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为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实施了一项塑料袋税的政策。 A.德国B.爱尔兰C.日本 2 . 每年的()是世界环境日。 A.2月2日 B.4月22日 C.6月5日 3 . 下列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水B.太阳能C.煤炭D.风 4 . 工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工业的污染主要是指()。 A.废水、废气、废渣B.废渣 5 . 中国在保护家园环境方面做出了()。 ①制定《环境保护法》②综合治理淮河 ③建立多处湿地和自然保护区④制定《水污染防治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以上都是 6 . 湿地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是国际自然保护的一个热点:世界湿地日为每年的()。 A.3月12日B.5月2日C.2月2日D.2月4日 7 . 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 A.12315B.148C.12369D.114 8 .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叫()。

A.自然界B.生态系统C.生物圈 9 .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应做些()。 A.制定垃圾分类处理的政策 B.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学 C.我们年纪小,保护地球与我无关 10 . 李某损坏公园的健身器材被公安机关拘留并罚款,依据宪法()条款 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1 .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把每年的()定为世界环境日。 A.6月4日B.6月5日C.6月7日 二、填空题 12 . 2007年6月11日,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定。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依次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13 . (_________)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 14 . 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哪些灾害呢?请列举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 人口的快速增长还会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方面带来许多问题。 16 . 大气中有些气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能让阳光照到地球表面,同时,又阻挡热量从地球表面散发出去,当这些气体太多时,地球好像穿了一件保暖衣,成了一个大温室,这就是(_______________)。 17 .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___________。 18 .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我们都来做 ___________。

七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单元测试

第三章《人类地家园----地球》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地,每题2分,共58分) 1 ?下列不能用来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地是 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 A .远去地帆船地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C ?登上“神舟六号”从太空中观察 2.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 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B ?根据月食时缺损部分地边缘是圆弧形地D .在地上插一根竹杆,观察杆影长度地变化中国首个空间 实验室天宫一号”由长征二号 .天宫一号设计在轨寿命为两年,目前运行正常 (FT 1 (39.44 °N、98.31 °)位于上海(31°N、121°E)地什么方位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 A ?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 3. 以下四幅图幅大小相同地地图中, 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运载火酒泉精 品文档 ,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C.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比例尺最大地一幅是 ,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 C.浙江省政区 A .亚洲政区图 B .中国政区图 4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地形状是 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 A ?经线形状是半圈,纬线形状是圆圈 C ?纬线形状是半圈,经线形状是圆圈 5 ?右图中甲地地经纬度位置为 A .西经20°,北纬20° C .西经20°,南纬20° 6.有人从某地出发,先向北行走 B ?经线、纬线均是半 圈 D ?经线、纬线均是圆 圈 () 20 °,北纬20° 20 °,南纬20° ,勿用作商业用途 D ?温州政区 图 ( 30 20 10 ,勿用作商业用途 B .东经 D .东经 3千米,再向西行走3千米,假如再向南走3千米,此人( )精品竟回到了原来地出发点,请问:此人地出发点是地球地 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A .中纬度 B .赤道 C .北极点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7.西半球在: ( A .本初子午线以西到180经线 B . 160 °以东到20 °之间 C . 180。经线以西到0。经线 D . 20 °W以东到160 °之间. &读图,回答:图甲地点中,位于东半球地是(D .南极点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 ,勿用作商业用 途 A . A点与B点 B . C点与D点C. A点与D点D . B点与C点 9.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是( B . 0°, 180 C. 0° 160 ° D . 0° 20°W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10. 地球按I : 200000000地比例尺制成地球仪, 则地球仪地赤道周长为()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A . 2米 B . 20厘米 C . 80厘米 D . 8米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11. 下列比例尺中,最小地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