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新祥旭笔记)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新祥旭笔记)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新祥旭笔记)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新祥旭笔记)

大众传播理论读书笔记

第一章大众社会理论

大众社会理论(Mass society theory): 认为媒介通过毫无防备的普通民众的宣传和影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和次序,是一种腐化堕落的影响力。

–起源:

19世纪中期,大众对廉价媒介内容的需求推动了一些新的媒介的发展-便士报,镍币报等。商业化城市和报刊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报纸行业战争的爆发,因而造就了黄色新闻业的产生。略。

–大众社会理论的假设:

A)媒介是一种有害的,癌症般的社会力量,必须对之进行重构或净化;

B)媒介具有直达普通人头脑,并直接影响人们思维的力量;

C)媒介有长期的不良后果,能破坏人的生活甚至产生大规模的社会问题;

D)普通人从传统社会机制下被隔离和孤立开来,因此易受到媒介的影响;

E)建立极权社会次序是解决媒介问题的良药;

F)大众传媒不可避免地降低文化的深度和高度,从而带来文明的衰落。

–大众社会理论的典型范例:

①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BY 滕尼斯(Tonnies)-礼俗社会也称民间社区,将人们用坚固的家庭纽带,传统和固定的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因此社会风俗习惯非常强大;法理社会则由相对较弱的社会风俗习惯联结在一起,建立在理性选择的基础而不是传统的基础之上。法理社会代表着工业社会,代表着法律及其它正式的框架,于是社会关系更加正式,更没有了人情味,个体更依赖自身而不是家族而生存,于是人们彼此之间在道义上责任也更少了。

②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BY 涂尔干(Durkheim)-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 )是指的民间风俗社会,人们好比社会大机器中的小部件,这些机器秩序井然,经久耐用,而人们在风俗和集体言论的迫使下扮演着传统的社会角色;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是代指现代的社会秩序,它如同有机动物,人们像身体里的专业化细胞,执行着特定的任务,并依靠整体的健康来维持自己的生存。

–当代的大众社会理论:

①”An intelligent person’s guide to modrn culture“ BY Roger Scruton

大众娱乐-幻想轻易代替了真实的、持久的、客观的世界…

大众文化-一种提供轻松容易的社会凝聚力的尝试;无需昂贵的仪式便带来道德上的认知和情绪上的了解…

高等教育-略

②大众社会理论的回归

因特网的兴起,新权力和影响力中心的出现;新技术和传媒行业的重构和垄断;

第二章宣传时代媒介理论

–宣传:无限制地利用传播活动宣传特定的信仰和期望的活动。一种让社会理论家两难的局面。自由言论还是任其灌输?–白色宣传:一种用良性的宣传技巧与”坏”的宣传作斗争,从而实现精英们认为是好的目标的策略。

–共识操纵法(engineering of consent): 在二战后的美国,由”现代公共关系之父”,爱德华·伯奈斯(Edward Bernays)所提出的理论。一种劝服自由,只有通过对传播技巧的掌握,政府才会卓有成效地实施复杂的现代民主,因为即使在民主国家中,民主的结果也非简单出现。

–宣传的力量:大众社会理论家和他们所支持的精英们都认为,”普通民众”对蛊惑人心的宣传特别缺乏抵制能力,因为那些”不幸的人”生活在一个快速工业化的世界,他们在心理和文化上孤立无援,并已经失去了那些传统的、纽带似的、

非正式的社会规则和社会职责所带来的安全感。

–行为主义(behaviorism):认为人类的所有行动都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的条件反应。

–弗洛伊德学说(freudianism):主导行动的人的个性可分为自我,本我,及超我。自我(ego)是人格中理性的部分;本我(id)是人格中自私自利、按快乐原则行事的部分;超我(superego)是内在化的文化规则。该学说认为人类的行为是个体的自我、本我、超我互相争斗的产物。总的来说,该学说不相信人类能通过意识和理性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

–魔弹理论(magic bullet theory):认为媒介能渗入人们的大脑,迅速制造效果。

–拉斯韦尔的宣传理论:1)反对过于简单的魔弹理论,认为,在接受迥异的观念和行为之前,受众需要缓慢的准备过程。传播者需要有一个精心谋划的长期宣传策略,一边细致耐心地引入新观念和新意象并加以培养。要创造出象征符号,并且逐渐教会受众在这些象征符号与特定情感之间建立起联系。如果成功便会形成能号召大规模行为的主导符号。2)理性的政治辩论是不可能的,因为大众囿于他们自己的精神病症里,只能屈从于宣传家的操纵;而我们只能期望社会科学家(scientific technocracy)驾驭宣传力量来宣扬”正义”,抵制”邪恶”。

–主导/集体符号(master or collective symbols):指与强烈的情绪联系在一起,能激起大规模群体行为的符号。

–李普曼(Lippmann)的舆论形成理论:认为普通民众没有能力搞明白周围的世界并理性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宣传活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政治体制需要做必要的调整;既然公众易受宣传的影响,所以需要一些专门的机制或机构来保护他们,对媒介进行温和但十分有效的控制是必要的。

–杜威(Dewey)的回应:1)拒绝科学技术专家的带领;”专家阶层”将不可避免地远离公众利益而成为一个具有个人利益和个人知识的阶层;2)公共教育是保护民主制度、抵制极权主义最有效的途经,只要传授人们正确的防御,思考方法,他们完全能学会如何保护自己;3)媒介处于社会的复杂关系网的中心位置;媒介不应该被理解为外部工具,而应该被理解为服务于公共讨论、公共辩论的”公仆”,被理解为实践民主政治的公共论坛的”守卫”和”协助员”。

第三章大众传播的规范理论

–综述:在20世纪的前十年里,一些媒介从业者和各种社会精英开始了一场改革运动,旨在将媒介清洁化,使之更值得尊重和信赖。这场运动的口号是职业水准,其目标是清除那些劣质的和不负责任的媒介内容。

–规范理论:一种描述了组织和运作媒介系统的理想方式的理论。

–规范理论(normative theory)需解决的问题:①媒介是否应该不仅仅散布一些使之能在短期内赢利的内容,而应该做更多的事情?②即使无利益可言,媒介是否应该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③媒介是否应该加入到社会问题的识别和解决中去?④媒介是否应该作为”看门狗”,保护消费者不受商业欺诈和腐败官僚的侵害?⑤应该如何组织媒介的管理和生产工作?⑥应该使用何种道德伦理标准去指导媒介从业者?

–社会责任理论(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一种规范理论,用媒介产业的公共责任心取代媒介的完全自由以及对媒介施加的外部控制。社会责任理论为美国大多数媒体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指导方针,并使他们所作的一切合法化。

–媒介规范理论的起源:

①激进自由主义者(radical libertarianism),又名第一修正案绝对论者(first amendment absolutist),对抗技术专家控制论(technocratic control);②由于各种自由主义者的倡议,社会责任理论从所有的争论中浮出了水面。自由主义(libertarianism)认为,人们是好,有理性的,能够鉴别观点的好坏的。

–自由主义的来源:

①自由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欧洲,在反封建贵族统治和宗教改革运动过程中,人们针对独裁主义理论(authoritarian theory)提出了自由主义理论;②早期的自由主义者表明,如果个体能挣脱教会和国家对传播活动的专断控制,他们将会”自然”地接受良心的指引,探寻真理,参与公众辩论,最终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他们坚信不受限制的公共辩论和讨论的力量会发展出更自然的建构社会的方法;③1644年,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出版了宣扬自由主义的论著《论出版自由》(Aeropagetica),并在书中宣称,在公正的辩论中,好的和真实的观点总会战胜谎言和欺骗,公众辩论会锻造出一个更好的社会次序。此观点又被称为”自我修正原理”(self-righting principle)。

–自由主义的新形式-观点市场(marketplace of ideas):媒介应当被看成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self-regulating)功能的观点市场,认为应该把所有的观点呈现给公众,公众可以从这个”市场”中选择最好的。

–放任主义学说(laissez-faire doctrine):如果观点在人群中自由交换,正确的观点或是最好的观点将会流行,观点之间的竞争会导致最好的观点被”购买”。

–政府对媒介的规范-联邦无线电委员会(FRC):略

–新闻业的专业化: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开始采用名为《新闻规约》(Canons of Journalism)的一系列专业标准,1975年该标准被《新闻原则声明》(Statement of Principles)所替代。

–第四极(Fourth Estate):媒介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机构用来保证其他机构都服务于公众。

–专业化的限制:①不愿指认和谴责违反专业标准的同行,职业协会经常会形成封闭式的团体;②专业标准可能是过度抽象和含糊,难以被贯彻执行;③媒介的专业化不包括专业训练和专业执照标准;④媒介从业者对自己的工作拥有较少的独立控制权;⑤违反标准无直接后果。

–新闻出版的社会责任理论:①1942年出版自由委员会,即赫钦斯委员会成立;②为了防止”观点市场”被反民主的势力颠覆,并受到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公共传播观念的影响,委员会支持培育多元团体和限制宣传的做法;③芝加哥学派的观点是现代城市有成百上千的小社会团体组成的”大共同体”(Great communities);为了大共同体的发展,所有构成团体必须共同合作,作出贡献;芝加哥学派反对观点市场的概念,认为不加规范的大众媒介将不可避免地为大团体或在社会中居统治地位的团体利益和品味服务,小的或弱势的多元团体要么被忽视,要么被贬抑;④该理论要求媒介将文化多元性置于首位;增加了媒介从业者的义务和责任;呼吁媒介从业者向理想主义迈进,要求他们把自己当作一场民主保卫战的前线战士,帮助多元团体构筑一道围墙,保护民主不受外部和内部的敌人的危害。

–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原则:①媒介应该接受和履行对社会的特定义务;②这些义务主要通过制定关于信息性、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平衡性的高度或专业化标准而实现;③媒介应该在法律和已有的规章制度的框架内进行自我规范;略

–社会责任理论的优缺点:①重视媒介的责任;②重视受众的责任;③限制政府对媒介运作的介入;④允许政府合理地控制媒介;⑤重视差异和多元化;⑥帮助”少数派”;⑦呼吁媒介从业者和受众的理想主义;⑧与美国的法律传统一致;

①对媒介履行责任的积极性过于乐观;②对个体的责任心过于乐观;③低谷了利益驱动和竞争的力量;④使现状合法化。

–公民新闻(civic journalism):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重要公民事件的新闻实践,有时也称公共新闻。是一种交互式的新闻形式,使报纸等媒介积极地募集到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人,让他们来生产新闻和新闻报道。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理论的体现。

–发展媒介理论(developmental media theory):规范理论的一种,提倡媒介对现有政权及其发展国民经济的努力给予支持。该理论主张,除非一个国家已经被很好地建立起来,它的经济已步入正轨,否则媒介对政府必须支持而非批评。独裁理论的升级版?

–民主参与理论(democratic-participant theory):提倡媒介在草根层面上支持文化的多元性。

第四章有限效果理论的形成

–范式的转变(paradigm shift):从一种有组织的,已结构化和成熟的理论的视角向另一种的转换。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认为科学前进的方式是通过对理论的根本性的破坏。在一个时期内,某一种理论上的视角支配了大多数研究。这些理论范式能够包含许多紧密相连的理论,每种理论彼此共享某些共通的假设,成为一种提供指导的框架。因此新的,不同的观点或对立的结论容易被摒弃。突破这样的框架理论便是难能可贵的转变。

–大众传播理论中的范式转变:拉扎斯菲尔德和霍夫兰在经验主义和科学方法的调查中发现了大众社会理论的失误,在20世纪50年代,跟随这两位大师的研究者进行了许多关于传播理论的实证调查,效仿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中心纷纷成立,许多经典研究成果出版,于是新的范式形成。

–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①拉相信理论必须坚固地扎根于经验主义的基础之上;②应选择一种高度归纳的方法来进行理论建构;另,归纳是一种理论建构的办法,它认为研究从经验主义的观察开始而不是从思考推测开始;③通过结合各种概括总结以建立所谓的中层理论;

–信息和影响的两级流动(2-step theory):舆论领袖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他们的影响力的流动更趋向与水平而不是垂直;讯息从媒介经过舆论领袖并传递给舆论追随者。

–拉氏调查模式的不足:①数据调查不能量度人们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媒介的方式;②强调媒介使用的整体模式,在人们对媒介的具体使用方面缺乏力度;③仅仅把被报告行为用作对媒介效果的测试;④信息流动模式由于信息类型和特定历史时刻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差异巨大;⑤调查能有效地衡量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但确不细致;⑥过于强调那些能被现有技术所衡量的变量,对变量分类的完整性被大大削弱;⑦拉氏研究所处历史时期的影响,同4小点。

–有限效果理论与间接效果理论:①有限效果理论(limited effect theory)指媒介拥有最小限度或者有限效果,因为那些效果被某种中介或插入变量减轻了;②间接效果理论(indirect effects theory)指媒介看起来具有某种效果,但这种效果是通过社会其它部分,例如通过社会团体中的朋友关系,而被”过滤”了的。

–有限效果的综述:①媒介极少直接影响个人,大多数人被由家庭、朋友、同事和社会团体所操纵的宣传所隐蔽着;②存在媒介影响力的两级流动;③大多数人在成年后都已牢固地忠实于一些团体的信念或行为,个别媒体讯息无力压倒它们;

④当媒介效果出现时,它们是有限的、孤立的。

–态度改变理论与霍夫兰的研究:略

–受控变量试验(controlled variation experiment):系统化地改变某些特定因素并使得其他因素均在控制之下。这使得对特定因素改变所导致的效果的检测成为可能。

–拉氏、克拉珀、德夫勒(DeFleur)等对媒介效果研究的综述:

①个体差异理论(individual differences):个体的不同的心理上的构成,可以导致媒介影响力在不同人之间的多样化;包含特定刺激属性的媒介讯息,与受众成员的个性特征发生有差别的互动;

②社会分类理论(social categories):特定团体或集合体的成员身份会以或多或少统一的方式回应媒介刺激;

③认知一贯性(cognitive consistency):人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保持他们已存在的观点;

④认知不协调(cognitive dissonance):由费斯庭格(Festinger)提出,认为与某人已经持有的价值和信仰不相一致的信

息将产生一种必须被减缓解除的心理上的不适;人们通常会努力使他们关于其自身和关于世界的认知到达某种程度上的一致;

⑤选择性过程(selective processes):选择性过程作为复杂和高度精密的过滤机制,使我们屏蔽掉来自感官的无用数据,同时迅速识别和强调某些数据中最有用的模式,其形式有三种:A)选择性暴露(selective exposure):人们倾向于将自己暴露给那些与他们已有的态度和信仰相一致的讯息;但从前那些能够避免或筛选讯息的媒介使用者在不断减少;B)选择性记忆(selective retention):人们倾向于最清晰最长久地记忆那些对他们最富有意义的讯息;C)选择性认知(selective perception):精神上或心理上对讯息的重塑,这种重塑使讯息的意义与某人的信仰和态度相一致。

第五章中层理论与有限效果范式的强化

–罗伯特·默顿(Merton)的范式定制:默顿相信,经验主义研究只有最终构建起一个抽象理论才算成功;默顿在1949年发表了《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并提出”中层理论”的定义,为新的范式提供了概念上的基础。默顿认为所有这些研究工作最终会汇集在一起,首先形成一系列的中层理论,然后构建一个像自然科学理论那般拥有强大能力和范围的全面的理论。

–中层理论:①中层理论性由一些有限的假设组成,从这些假设中可以有逻辑地得出一些特定的假想,并由经验主义的调查研究予以确定;②这些理论并不互相独立,而是被并入更广阔的理论构架中;③这些理论足够抽象,能超越纯粹的描述或是经验主义的归纳;④中层理论对忽视与无知敢于承认并加以说明和描述。

–功能分析方法(functional analysis):功能分析假定一个社会能够被看作是一个”平衡的系统“,也就是说,社会包含着许多复杂的相互关联的行为,这些行为中的每一个都对其他行为构成支持;任一种社会行为的形式都被假定为在扮演某种角色来维持这个系统的整体性。由默顿本人提出。

–显性功能(manifest functions):预料中的可以稳定观察到的媒介使用结果;

–隐性功能(latent functions):非计划中的不易观察到媒介使用结果。

–功能分析的弱点:①几乎无法让人对媒介整体上的有效功能或不良功能下任何确定性的结论;②过于接受现状;③负面的隐性功能易于被正面的显性功能所”平衡”。

–信息流理论(information flow theory):关于信息如何从媒介流向受众并希望获得特定预期效果的理论。现在被称为信息扩散理论。

–信息来源主宰理论(source-dominated theory):从一些精英信息源的观点出发衡量传播过程的理论。

–埃弗里特·罗杰斯(Everett Rogers)的研究:罗杰斯在1962年,综合了信息流研究的成果,以及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和乡村农业推广工作等若干领域内的信息流研究和个人影响的研究,发展出他所谓的扩散理论。他汇集了大量经验主义研究的数据来证明,当技术创新问世后,在被广泛采纳之前必须经历的几个阶段:①从大众媒介中获知;②革新派和早期采用者接受;③舆论领袖从早期采用者那里了解并开始试用;④舆论跟随者的效仿;⑤多数人的使用带动滞后者。罗杰斯的媒介观认为大众媒介是非常有限的;媒介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增加人们对创新的认知;只有早期采纳者才会直接受到媒介的影响,其他人都是在被别人影响后才去接受创新的。

–信息扩散理论(information diffusion theory)的利弊:优点-①综合大量经验主义的调查研究结果,形成有用的理论;②为行动提供实际指导;缺点-①是线性的,信息来源主宰的;②低估了媒介的力量;③让不情愿的人被动地参与。

–约瑟夫·克拉珀(Joseph Klapper)的研究:克拉珀在1960年出版了他在1949写的手稿《大众传播的效果》(The effect of mass communication);该书是50年代中期所有重要媒介效果研究结果的编辑和综合;克拉珀关心的问题是普通人对媒介力量的过于夸大。

–现象主义理论(phenomenistic theory):媒介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效果,并且在与其他的社会和心理因素诸如社会地位、团体成员身份、强烈的态度、教育等相比时,力量微乎其微。①大众传播通常不作为受众效果的必要且充分的原因发挥作用,与其他的因素相比,作用很小;②大众传播在强化现存条件的过程中,往往是构成促进作用的原因之一,而不是惟一原因。

–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现象主义理论更常见的称呼,它认为媒体的首要影响是强化而不是改变现存的态度和行为。

–哈罗德·门德尔松(Harold Mendelsohn)的研究:略

–大众娱乐理论(mass entertainment theory):认为电视及其他大众媒介因为使普通人放松或得到娱乐而实现了重要的社会功能。

–精英多元论(elite pluralism):媒介中的政治信息除了向一些早已通晓政治和参与政治活动的人提供信息之外,几乎不能达到其他目的;这些人将会聪明地代表了所有其他人。精英多元论假定媒介几乎没有什么能力去直接影响人们;它否定自由主义观念,认为媒介从稳定的名义出发应该加强政党忠诚度;不应该期望媒介引导舆论,而是应该强化舆论。

–莱特·米尔斯的权力精英论:米尔斯认为,在美国社会,政治力量并没有在范围广泛的团体中散布;相反,政治力量集中在一小群军界商界联合体的领导者手中;这些精英不是多元团体的代表。

–有限效果论的假设:①经验主义社会研究方法能被用来通过归纳研究而形成理论;调查、描述研究〉经验主义结论〉中层理论〉广泛有力的社会理论;②大众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是有限的;媒介首先会强化现有的社会趋势,几乎很少发动社会变革;③大众媒介在个人生活中的角色是有限的;它提供了一个方便且廉价的娱乐和信息来源,但无论娱乐还是信息都没有对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构成长期或重要的影响;④美国的政治和社会体系稳定、公正。

–有限效果范式的缺陷:①调查研究和实验都有严重的方法论上的局限;②低估了大众媒介对社会对个体的影响;由于缺乏测量方法,忽略了多种媒介效果;③主要关注媒介是否具有即时的、强大的、直接的效果,而忽略了其他类型的影响。

第六章系统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对有限效果的挑战

关注媒介对年轻人的影响的有限效果理论研究常常得出这样的结论:媒介的影响至少被教堂、家庭和学校这样的传统力量调和了。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强大媒体在社会中大规模扩散,成为社会剧变的见证,同时传统力量对青年人的影响力逐步衰落,这便引起了一系列对媒介和受众暴力之间的关系的深入研究。

–宣泄理论(catharsis):又被称为净化,指认为通过观看经由媒介传递的暴力内容可以满足或减少人们天生的暴力冲动的观点。

–社会学习现象:模仿(imitation)和认同(identification)

①模仿:对观察的行为的直接再现;

②认同:模仿的特殊形式,是从具体行为中进行归纳之后对模型的复制,源于对与模型在广泛意义上的品质相类似的愿望和尝试。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包括模仿和认同,解释人们怎么在他们的环境里通过观察他人而学习的理论。

–社会认识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认为观察者能获得行为的符号表征,这些”图像”为他们提供了信息,他们随后的行为是基于这些信息的理论。

从大众媒介中获取的社会认知

–操作学习理论(operant learning theory):早期的行为学家发展起来的理论,认为人们在面临刺激物(环境中的东西)时会学习新行为,对那些刺激作出反应,这些反应随后会得到肯定的或否定的加强。

–行为库(behavioral reperotoire):个体在特定的境况之下可使用的习得的反应。

–建模(modeling):通过观察获得行为模式。

–从大众媒介中建模是一种有效的、可以学习大量行为和问题解决办法的方式。通过观察环境进行学习,或称为社会认

知,是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人们在环境(例如大众媒介)中获得的经验能影响人们的行为,而这种影响这些人的各种个人因素的影响(Albert Bandura)。

①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对某行为的观察足以学会那种行为;

②抑制效果(inhibitory effects):看到模型由于做出某种行为受到了惩罚,足以减小观察者也这样做的可能性;

③去抑制效果(disinhibitory effects):看到模型因为做出恐怖行为或违禁行为而得到嘉奖,会增加观察者做出同样反应的可能性;

④替代性强化(vicarious reinforcement):通过观察而非直接经验得到的强化;

⑤攻击暗示(aggressive cues):包含在媒介对暴力的描绘中的信息;它建议或暗示针对特定的受害者进行攻击的恰当性。媒介对暴力的描述经常具有戏剧化的语境,这些语境提供了信息或暗示,告诉观众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采取暴力是可以接受的。

⑥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s):媒介对行为的呈现增加了人们在真实世界里对那些事情产生相似想法的可能性。

传播过程的系统论

–系统:由互相关联的、能通过传送和反馈回路彼此影响和控制的部分组成。

–控制论(cybernetics):对复杂的系统中的调节与控制的研究。

–略过一部分

–革新的传递模式: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中,信源控制着主动权,信息从信源经由媒介流向接受者,并对接受者产生某种效果(通常该效果受控于信源的意图);是一种线性的传播模式。革新的传播模式,如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过程模式,则提出了带有反馈回路的传播过程模式,其中信息接受者可以影响信源,它们互相之间的影响也可以实现。

第七章大众传播的批判和文化理论

文化研究的两分法

1)文化研究理论-一种微观的、阐释性的理论,关注个人与社会团体如何利用大众媒介来建构日常生活的文化形态;

2)政治经济学理论-一种宏观的、结构性的理论,关注社会精英如何使用他们的经济权力来控制和利用大众媒介;它优先考虑经济权力如何为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提供基础,并对社会形状提出了挑战。

批判理论

1)公开支持某种价值观,并用这种价值观来评估和批评现状的理论。

2)将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与各种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

马克思主义理论

经济基础(base)一也指生产资料,马克思认为社会精英通过对生产资料(劳动力、工厂、土地)的直接控制来统治社会。

上层建础(superstructure)-即社会文化。

意识形态(ideology)一社会精英们用来随意操纵和误导普通群众、鼓励他们做违反自己利益的事情的文化意识形式。

新马克思主义

1)英国文化研究理论:探讨文化的控制权,批判这种控制并展示它将如何延续下去的混合理论。

2)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关注焦点放在上层建筑上的马克思理论的当代化身。许多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有益的社会变革可以从意识形态上的和平演变开始,而不是通过工人阶级的暴力革命而取得。

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

1)定义:20世纪30年代在法兰克福大学工作的新马克思主义群体。其中最著名的两位学者分别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2)特点:将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与解释学结合在一起;推崇高雅文化形式,同时贬抑大众文化。

新马克思主义在英国的发展

1)20世纪60~70年代,在英国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和政治经济学理论。

2)英国文化研究试图追溯精英支配文化的轨迹,批判这种支配的社会后果,并论证它如何继续作用于特定的少数群体或亚文化群。

英国文化研究批评包括高雅文化在内的精英文化主张,并将它与少数文化群体普遍的日常文化形势进行对照;其解释学的注意力已从对精英文化成品的研究转换到少数群体的"有生命的文化"的研究上来。

代表人物一雷蒙德●威廉斯,他拒绝把文学经典作为标准,也不同意其他高雅文化的传统观念,甚至不愿拥护和赞扬民间文化一尤其是当民间文化被重新包装成流行的大众媒介内容时。他认为,只有对社会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文化才有真正的进步。

斯图尔特●霍尔,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认为自由民主中的大众媒介应被理解为多元化公共论坛(pluralistic public forum),在此论坛中,不同力量互相较量,形成关于社会存在的流行观念。在此论坛上表现的文化不是对上层建筑的简单反映,而是互相对立群体之间的动态创造。流行文化是变革得以发生的基地。

3)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社会精英对银行及股票市场等经济机构的控制,然后试图说明这种控制如何影响其他社会机构,其中包括大众媒介。

在这个层面上,政治经济学理论接受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政治经济理论家保持着对宏观社会秩序和媒介精英所有权的关注;这些理论家对欧洲不断加剧的媒介私有化现象以及世界范围内媒介所有权集中化现象提出批判。

文化研究的符号互动理论

1)20世纪20~30年代发展起来,在1969年被赫伯特●布鲁默命名;早期又称作社会行为主义。

2)其含义-认为人们赋予符号某种意义,而那些意义又反过来控制人们。

3)反对行为主义理论简单化的刺激反应调节,认为必须考虑学习发生的社会环境。

4)人们通过互动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社会角色;慢慢地将这种规则内化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依此来构建我们的行为。5)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认为,我们用符号生成我们对意识的经验(心灵),我们对自我的理解(自我),以及我们对宏观社会秩序的知识(社会)。符号建构了我们认知和解释我们周围事情的能力。

符号互动理论与大众媒介

一《传翻与社会行为:一种符号互动的视角》中,福尔斯与亚力山大将传翻定义为导致参与者间不同程度的共享意义和价值的符号行为。

1)人们对环境和世界的理解和认知依赖于传翻;"传翻有利于在非直接感官因素下不确定因素的减少。媒介是非直接经验的主要来源,并且因此影响了对社会现实的构建。"

2)传翻在被自我、角色、情境等概念指引的同时也指引着这些概念。这些概念形成了在环境中的期待和对环境的期待。3)传翻包括"动作、意义、关系以及情境因素"的复杂互动。

现实的社会建构理论(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heory)

1)用于大众传翻研究时,暗示受众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并将它们储存于思想的档案柜中,而是积极地处理信息,加以重塑,并只储存那些符合文化需求的东西。

2)现象学(phenomenology):由欧洲哲学家发展起来的理论,关注个体对物理世界和社会的体验。

3)典型化(typifications):使人们将物体和行为快速分类并建构自己的行为作为回应的"心理图像"。

4)典型化图式(typification schemes):在现实的社会建构中,指我们分派给一些现象意义的集合,这些意义来自于我们将自己与环境中的人和事进行互动、形成模式,并建立于脑海里的社会知识储备。伯格、卢克曼,《现实社会的构建》,1966

第八章积极的受众

综述

1)理论基础:人们以特定的方式使用特定的媒介和特定的媒介内容来满足特定的需求。普通人有能力成为有责任的媒介消费者,使用媒介来满足自己值得追求的目的,即成为一位积极的受众。

受众理论的发展-从信息主宰论到积极的受众

1)20世纪40年代早期,涉及对积极受众的研究:拉扎斯菲尔德、斯坦顿、赫佐格(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发明者);

2)威尔伯*施拉姆提出'是什么决定了个体对大众传翻节目的选择?'-选择分子式(fraction of selection):回报期望值/必需的努力。

受众积极论在早期的限制

1)强调效果研究,只有极少的资金用于积极的受众研究;

2)研究人们使用媒介的原因是相当困难的,可运用的科学方法相对贪乏,或不符合科学标准,缺乏客观性;

3)早期的受众研究被认为过于描述性。

媒介使用与媒介功能的混淆

1)查尔斯*赖特的媒介四功能论的误用:目的并不一定是最后酌功能;除非人们以某种方式使用媒介内容,否则媒介不可能发挥预期的功能。

2)预期的功能与可观察到的效果之间的差距使媒介研究者开始怀疑功能分析与积极的受众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复兴

第一次(20世纪70年代)

1)新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使研究受众’使用与满足’的新策略得以形成;

2)一些研究者逐渐意识到,人们对媒介的积极使用是影响媒介效果的重要因素;

3)发现问题:效果研究过于关注无意中的、消极的媒介效果,而忽略了对媒介有意的、积极的使用。

第二次复兴

1)来源于因特网与万维网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交互式模式;

2)去一体化(demassification):媒介使用者从一个丰富的菜单里选择的能力…

3)异步化(asynchroneity):媒介使用时间上错开,提升了个体对媒介的操控能力。

积极的受众理论修订

1)布卢姆勒(Blumler)的,对传统使用与满足研究的,积极意义的补充:效用、意图、选择性、抵制影响;但没有考虑选择媒介之后的实际情况。

2)受众新的积极行为:人们给内容积极添加意义,建构新的意义来服务于自己的意图,而不是听从讯息制造者和发行者的意向。

3)使用与满足模式的五个假设:①受众是积极的,是带着意图使用媒介的;②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需求的满足,动机与他或她本身有关;③媒介与其他资源竞争,满足受众的需要;④人们对于自己如何使用媒介、兴趣和动机所在,都有足够的自知之明,能够向研究者提供如何使用媒介的精确描述;⑥受众将需求和特定媒介或内容联系起来的价值判断应暂不予考虑。

4)使用与满足研究方法与效果研究的结合:温道尔、布卢姆勒、鲁宾

接受研究的发展:编码和意义的获取

1)斯图尔特·霍尔的报告:研究者应关注①分析内容产生的社会和政治语境(编码);②对媒介内容的消费研究,即日常生活语境(解码);

2)霍尔的接受研究方法(reception studies):受众中心理论,关注不同类型的受众怎样理解特定形式的内容,又称接受分析。

3)霍尔认为大部分文本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读:①倾向性解读(preferred reading)或主导性解读-在批判理论中,指内容的生产者倾向于人们去解读的意义;假定能用来稳定目前社会状态;②协商解读(negotiated reading)-在批判理论中,指受众对内容进行与倾向性解读有巨大差异的个人的意义解读;③对抗性解读(oppositional reading)-指受众对内容的解读与主导性解读完全相反。

4)接受研究的三阶段(pertti alasuutari):①霍尔的编码与解码;②莫利的创新性的受众人种学研究;③研究的目的从单个的受众个体或解读节目改变为对当今媒介文化的把握,特别是媒介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大的框架问题。

女性主义接受研究

1)珍妮斯·拉德威(Janice Radway):对浪漫小说的对抗性解读;

2)琳达·斯坦纳(Linda Steiner):略。

框架理论和框架分析

1)符号交互和对现实社会的建构理论假设:我们对事物的预测,①以先前的某种经验为基础,无论这种经验是来至于媒介的讯息还是个人的经验;②不容易改变,即使它们与许多实事相抵触;③经常与强烈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并激发这些情绪;④可能不受意识的控制。

2)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框架分析理论(Frame Analysis):

①框架分析理论-戈夫曼关于人们如何使用期望和预测来理解日常生活的意义的想法;戈夫曼认为我们会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经常性地大幅度地改变我们对境遇、行为和他人的定义或典型化;

②社会暗示(social cues)-在框架分析理论中,指环境中的信息昭示着变迁或行为转变;戈夫曼认为,我们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学会的社会暗示也会被用来区分日常生活中不同社会场景的边界;

③框架(frame)-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用来理解社会境遇的一套特定的期望;

④调低档和调高档(downshift and upshift)-用更严肃或更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和体验身处的境遇;

⑤首要现实(primary reality)-在框架分析理论中,指人和事都遵守特定的惯例和被普遍接受的规则所构成的现实世界;戈夫曼认为,社会生活一种不断进化和改变的现象,但我们仍旧以极大的连续性来经历它;尽管我们有能力不断重构我们的经验,但大多数人的经验还是连续的、常规的;

⑥戈夫曼的理论的宏观拓展-关注构形发生的社会和政治语境;从媒介中学会的框架会对社会和政治造成什么样的长期后果等等。

信息处理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1)个体如何常规性处理感觉信息的理论;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许多认知处理机制对于人类在社会关系中的适应和生存至关重要;

2)一种复杂的机制来筛除无关或无用的信息;

3)承认有意识认知的局限性;文化重视有意识思考的过程,而怀疑不由意识控制的或不与此直接相关的心理处理的有效性;

4)处理电视新闻的信息处理范例:①人们习惯使用常规性的图式(schemas),消极地处理电视新闻;很少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刻的思考;②电视新闻的视觉信息过于强大,压倒语言信息;节目混编复杂;

积极受众观与传播观的迷雾

1)拒绝绝对的受众观;我们对受众积极行为的强调不应该等同于充分并简单了解受众的自治能力;

2)社会角色约束着受众的需要、机会和选择……个体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他或她的选择比粗糙的满足学说所假设的情况更少自由度和任意性;

3)文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限制的;

第九章媒介、文化与社会的理论

哈罗德·英尼斯:传播的偏向

1)英尼斯是最早对传播媒介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形态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进行系统而详尽的思考的学者之一;2)社会秩序结构依赖于在当时拥有的媒介技术;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集中在一起的精英们对空间和时间的权力逐渐增强;

3)作为政治经济学家,他对中央集权抱有深刻的怀疑,并且相信新的传播技术形式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更大的权力集中。他将此称之为传播固有的偏向(bias of communication);由于这种偏向,来自非中心地区的人和资源不可避免地为处于”中心”的精英们所剥削并为他们的利益服务。

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

1)麦克卢汉的理论假设:传播技术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改变;由于他认为技术将不可避免地改变人们如何思考、社会如何结构和文化形态等方面,所以他也被称为技术决定论者(technological determinist);2)地球村(global village):即时的电子媒介把整个世界捆绑自来形成大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体系时出现的新的社会组织形式;

3)人的延伸(the extension of man):认为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了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电子媒介为普通人展开了新的景象并使他们瞬间到达各地;相反的评论:无处不在也意味着到处都无-再也没有空间的感觉。拥有通往信息的各种渠道并不等同于能够有效地选择和使用信息;

社会市场理论(social marketing theory)

1)定义:关于推广精英们认为具有社会价值的信息的中层理论的集合体;

2)社会市场理论是一门指导性的理论,本质上是消息来源控制论;它假设存在某个善意的信息提供者,此人试图带来有用的和有益的社会变化;社会市场理论给这样的信息提供者一个理论框架去设计、实行和评价信息活动;

3)近来,该理论越来越关注受众的主动性,并认为应该向积极的受众提供他们所寻求的信息来满足他们;根据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可以确定谁是目标受众,然后在刺激受众寻找、组装和发布信息方面提出建议,使受众更容易获得和使用信息;

4)社会市场理论也可看作是劝服理论和扩散理论的逻辑延伸-通过更好地理解与操纵社会方心理因素,努力增强基于大众媒介的信息活动的有效性;

5)社会市场理论的组成:①促使受众知晓活动主题的方法,如利用流行的和新的媒介形式;②锁定特定受众群发出讯息的方法;③在目标受众群中加强讯息,鼓励这些人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影响其他人的方法;④培养受众对人、产品或服务的形象和印象的方法;⑤激发受众的兴趣,诱引他们去搜寻信息的方法;⑥诱引受众做出所需决策或定位的方法;⑦激活受众群的方法;

6)等级效果模式(hierachy of effects model):提倡根据达到效果所需的时间和努力来区分劝服效果的实用理论;这个模式采用一步接一步的劝服策略,首先从达到容易产生的效果开始,例如使受众知晓,并通过调查研究和监控这些效果;研究得出的反馈被用来决定何时传播下一步的讯息,以达到更难达到的效果,如促成决定;这些步骤可分为:知晓-培养形象-引发兴趣-加强认知-做出决定-付诸实施。

7)布伦达·德文(Brenda Dervin)的受众中心社会市场理论:活动的策划者必须认识到传播是精英和受众群之间的对话;活动的目的不应该被理解称诱导受众做精英阶层想让他们做的事情,而更应该被理解为,帮助人们学会以对他们有用的方式负责任地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知识鸿沟(knowledge gap)

1)认为新闻媒介系统性地向某些人群传递信息,具有更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比其他人获得更多更好的信息;随时间的流逝,获得更多信息的群体和获得更少信息的群体的差异日益增长;

2)当冲突升级时,知识鸿沟将会变窄;这应该有助于地方获取信息、实行民主和决策;但这种情况并未发生,因为来自大社会系统的精英对此进行了干预。

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

1)新闻媒体远远不止是信息和观点的传播者;也许在多数时候,它在使人们怎样想这点上较难奏效,但在使受众想什么上十分有效(Bennard Cohen);

2)通过选择和播发新闻,编辑、编辑室全部成员和播音员在塑造政治现实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受众不仅获悉一个特定的议题,而且也通过该新闻的信息量和它的编发位置来判断该议题被赋予了何等程度的重要性…大众媒介可以决定什么是重要的议题;(Maxwell E. McCombs & Donald Shawn)

3)从消极的方面看,议程设置的逻辑似乎非常适合于新闻和竞选,但对其他类型的内容和效果而言则有待探究;也有可能是公众设置了媒介的议程,然后媒介加强了它;

4)议程建设(agenda-building):在公共政策领域中媒介、政府和公民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全部过程;

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by伊丽莎白·诺尔纽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

1)在某个语境中得出的观察结果会传递到另一个语境中,鼓励人们要么声明自己的观点,要么把话咽回去保持沉默,直到经过一个螺旋的过程,某种观点在公开场所所占领统治地位,其他观点因其追随者的沉默不语而在公共意识中消失;2)认为有限效果论的选择性感知限制了媒介的强化效果的说法有误;实际情况可能是,人们基于已有的态度和信仰理解媒介的讯息,结果使这些态度和信仰得到加强;

3)认为新闻采集和传播途径限制了公民选择的广度和深度,新闻媒介的”感知缺乏”在于,①作为信息来源的媒介无处不在;②不同的媒介倾向于在不同的时间段通过不同的节目和版本重复相同的事件和内容;③新闻工作人员价值观的一致性或相似性;

媒介系统依赖理论(media system dependency)

1)认为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因此媒介对这个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2)媒介影响力的基础在于社会大系统、媒介在此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和受众与媒介的关系三者之间的联系;效果之所以产生,不是因为全能的媒介或者无所不能的资讯,而是由于媒介在特定的社会系统里以特定的方式满足了特定受众的需求;

3)受众对媒介信息的依赖程度,是理解媒介中的讯息何时及为何改变受众的信仰、情感和行为的关键变量;

4)在所处的工业社会中,我们越来越依赖于媒介来理解这个社会,做有效率有意义的事,追求幻想和逃避;

媒介的涵化理论(cultivation analysis)by格伯纳(Gerbner)

1)关于电视”涵化”或创造出一个未必正确、却因人们相信它而成为现实的世界观的理论;

2)涵化理论的步骤:①讯息系统分析-对电视节目进行详细的内容分析,确定它最主要的重复出现行前后一致的形象、主题、价值观和描绘;②受众形成的社会现实图景;③受众调查,用第二步里的问题提问受众;④比较看电视多的人与看电视少的人的社会现实图景;

3)电视的涵化-①电视对受众形成文化框架或文化认识以及形成基本概念方面发挥影响力;②电视涵化的途径有二:一是主流化(main-streaming),特别是对于看电视多的受众而言,电视中的符号垄断和主导着世界的信息和观念的来源;被内化的社会现实最终在向主流,这不是政治意义上的主流,而是一种更接近于电视上的现实而非客观上的现实的文化主导现实;二是和谐(resonance),指受众在电视上所看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相当一致;

4)电视的3B理论:①电视模糊(blur)了人们看待世界时传统的区分;②将人们的现实混合(blend)在电视的文化主流中;③使这种主流文化屈服(bend)于电视及其资助者的机构利益;

5)涵化理论的主要弱点:该理论关注看电视多的观众,但没有关注这些观众收看了什么特定的节目;忽略了对不同节目类型的区分。

文化的商品化(commodification of culture)

1)研究范围:对文化被大规模制造并销售,与本土文化直接进行竞争时究竟发生了什么的理论;以前的社会秩序中,地理上和社会上独立的社区创造并控制了日常生活文化。尽管君主国王可能支配着社会的整体秩序并拥有自己的文化,但却与构筑日常生活经验的民间文化全然隔离并影响甚微;而现代社会的精英们发展出颠覆性的大众文化,闯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破坏其文化。这种新的文化形式作为一种微妙却相当有效的意识形态,让人们曲解自己的经验,随后做出违背自身的利益的行为。

2)文化商品化的后果:①当日常文化中的元素被挑选出来进行重新包装时,只有非常有限的元素被选中,而重要的元素往往被疏忽或是有意地忽略掉;②重新包装的过程包括对那些已被筛选过的文化要素进行戏剧性改写的过程;③文化商品的推销采取了这样一种形式:使侵入并最终破坏日常生活的可能性最大化,如文化商品的包装和长期影响;④操纵文化产业的精英通常对自己工作的后果无知-与商品消费者的疏远的后果;⑤文化商品对于日常生活的破坏有多种形式,某些显然与消费有害内容有关,另一些则相当微妙,需要长期才会显现。

广告:终极文化商品

1)广告将推销商品的讯息包含其中,使那些通常对绝大部分被推销商品和服务都毫无兴趣或并不真正需要的人注意到它并受到影响;

2)对特定产品的消费通常被描绘为一种建构一个值得建构的身份;

新闻生产研究(news production research)

1)兰斯·贝内特对新闻生产的偏向研究:①新闻个人化;大众更善于关注个人,而不是群体或机构,所以大多数新闻报道围绕个人展开;②新闻戏剧化;新闻也同样有吸引人的包装;③新闻片段化;有简短的事件摘要组成,试图以这种结构来履行客观性标准;④新闻正常化;使灾难、危机等对现实的威胁报道正常化;

2)盖伊·塔奇曼认为新闻的客观性惯例设定了制造不含偏见的新闻报道的程序,但程序在事实上却包含偏见。

媒介入侵理论(media intrusion theory)

1)关于媒介入侵并掌握政治甚至颠覆政治秩序的观点;

2)认为按照等级结构来运作政治效果最好;既有政治精英在公众和公众所选举的领袖间进行调和;也被认为是当代精英多元论的变体;

3)政治报道过于个人化,过于戏剧化,过于片段化;媒介更愿意鼓励观众成为政治看客。

第十章大众传播理论的发展

综述

1)当今的传播理论已经经历了意义深远的转变;新涌现的理论,如批判理论、文化理论和积极的受众理论都给以前对狭隘,短期,直接的传播效果研究予以挑战;

2)喜欢把调查建立在经验主义定量研究方法之上的学者统一起来的视角-传播科学;

3)批评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可能理论框架-社会符号学理论;

4)对传播学的四大挑战:①传播技术革命带来的的快速变迁的媒介视域;②全球化的新世界秩序;③现代社会秩序向后现代社会秩序的转换;④从生物学到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认识人作为一个有机体的信息处理能力。

传播科学

1)所谓传播科学,就是将所有定量的、经验主义的、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综合起来的视角;它有效地将积极的受众理论和有限效果研究以及人际传播研究结合了起来;打破了经验注意传统和有限效果论的紧密联系,拓宽了研究的范围;2)查尔期·伯格(Charles Berger)和史蒂文·查菲(Steven Chaffee)在《传播科学手册》里定义声称:①理论应该解释现象;②理论应该由合乎自然规律的概括组成;③可以通过经验注意研究方法进行论证;

关于传播科学的两种观点

1)查菲与伯格对传播科学的定义基于传播现象发生的四个层面:①自身传播层面,分析发生在个体内部的传播;②人际传播层面,分析两人之间或小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③组织传播层面,分析较大群体内的人和传播的语境;④宏观社会层面,分析大社会系统的传播特性和传播活动。由于所有层面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某个层面上的变化必定影响到其他层面。

2)平格利、魏曼和霍金斯的传播研究阶段说-①传播的先决阶段(antecedents of communication),包括了对”导致传播行为的情景、个性特征、取向、能力等”的研究,形成”关于选择和控制机制以及应用这些机制时需要的规范和图式”的理论;②传播的后果阶段(consequences of communication),包括对传播结果的研究,形成”关于传播的必要特征、产生效果的机制以及效果的力量”的理论。

社会符号学理论

1)20世纪80年代,批判研究和文化研究开始流行,吸引了许多其他学科的学者参与进来,然而,他们却不具有基础的文化研究理论和该研究视角在欧洲形成的学术传统;对流行文化的纯粹描述性研究和真正的基于来猜片的文化研究被混为一谈;政治经济学家则责备文化研究者打开了边缘学科的洪水闸门;

2)可能的调解来自卡尔·詹森(Karl Jensen)的社会符号学理论;该理论试图将批判和文化研究理论与传播科学结合起来;

3)詹森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詹姆士·凯里关于传播的仪式观点:大众传播越来越被用于构建西方城市的社会日常生活,它们象征着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习俗,持续作为日常行事的参考……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媒介可以作为不停息的情绪调节器,部分缓解劳动的现实;可以作为一个机构中的构成元素;或者作为服务于特定目的的文化来源。……在每种情形中,大众媒介都为维持个人日常生活和重建社会集体制度的指号过程做出了贡献。

4)詹森的理论核心:①指号过程(semiosis)-解释和使用符号的过程;②情景活(situated activity)-试图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符号系统的活动;它出现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这种环境会影响我们对符号的理解,也被我们对符号的理解所影响,并且此种互相影响是自反性的(reflexive)。

5)詹森的大众传播理论观点:①媒介只有相对的力量;②意义产生于人类社群内部,然后流过媒介;媒介参与了对社会实践和习俗的再创造,但不能决定和控制这些实践或习俗;③要想正确理解大众媒介的角色和力量,研究者必须了解媒介是如何推动和使话语、实践和习俗的”再生产”产生偏向的;④话语和解释之间差异的形成能够导致社会差异的产生,它使得其他社会权力得以付诸实践。

大众传播的终结

1)总论-新媒介正令大众传播走向终结,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21世纪媒介被结构、使用和形成概念的方式(查菲/梅茨格)。2)分述:①对媒介内容研究的经验主义假定:媒介是有限的(在数量上)、可辨别的,因此是可以通过定量研究来进行了解的;②如今人们可以从新媒介中获得的材料数量惊人,对媒介内容的研究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困难;③新媒介环境中每个个体使用者对内容的经验都不尽相同,因为互动技术允许使用者从所有可得到的内容中选择想要的子集;④新媒介环境中,受众更难于辨识和监控,为媒介受众研究带来危机;⑤添加中。

全球化的问题

1)建立一个有利于商业全球化的环境的努力激起了传统文化的反抗(巴伯/亨亭顿);

2)在一个似乎同时在内爆和外爆的世界中,一个国界越来越无关紧要的世界中,个体上哪里去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意义?(Morley, Robins)

文化混合性理论(cultural hybridism)

-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全球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对抗会促使有用的新文化形式的诞生;这种由于对抗而诞生的混合文化要优于导致它形成的各种文化。

对现代性的后现代性批判

1)二战结束后,一些欧洲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越来越表达出对科学价值及其控制物理世界和社会的能力的怀疑;这些后现代理论家认为,现代性,这个从14世纪起开始主宰西方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文化形式有其黑暗面;

2)后现代观点:①现代社会秩序难以为继,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自身的灭亡;②迥异的文化和社会秩序已经出现,并将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占据统治地位;③新的社会运动开始出现,更关注个人身份认同和本土文化;摒弃了现代主义者通过创建社会管理制度来施加命令的欲望;④现代性对进步的信仰和对使用科学技术控制物理世界及社会的渴望,与其说是大众观,还不如说是一种精英论;⑤人们依赖媒介中的刺激因素帮助建构和理解日常生活经验,这种依赖程度几乎等于将人们全方位置于媒介的影响之下;其恶性循环可能是,媒介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信息,逐渐破坏掉人们维持现实统一经验的能力,促使人们对媒介使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又鼓励媒介提供更具破坏性的内容。

媒介素养运动

1)媒介素养的假设:①受众是积极的,但未必是具有绝对控制力的(使用与满足理论);②受众的需求、机会与选择在某种成都上受到限制(批评文化研究);③内容能够指导行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符号学理论);④人们必须实际地估测出他们与媒介文本的互动会怎样影响这种互动在他们所处环境中的功能(文化理论);⑤人类有着不同程度的认知处理能力(认知与生物科学理论)。

2)媒介素养的定义-①获取(access)、分析(analyze)、衡量(evaluate)及传播(communication)讯息的能力(Alan Rubin)。

②媒介素养就是对传播的信息来源和技术、所用的符码、所产生的讯息,以及对这些讯息的选择、读解和影响的理解。

新祥旭专业课一对一考研辅导靠谱吗

新祥旭专业课一对一考研辅导靠谱吗? 新祥旭考研 新祥旭(庠序,古代的学校)考研辅导机构是北京地区开办最早最权威的考研专业课辅导机构。自2005年成立以来,已经对上千考研学子进行过考研专业课辅导,其中数百人进入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 新祥旭已经经历了悠悠十三载,年年都迎来又送出莘莘学子们,每年都出了很多精英,有的成为职场达人,有的成为政界要员,有的成为商界精英,有的出国深造,有的和我们一样继续做着育人的工作,不过不管他们身在何方,做着怎样的工作,扮演怎样的角色,都曾是新祥旭的一员。 希望新祥旭学子都能实现自己的考研梦想,不辜负自己和他人的期望,成为新祥旭优秀校友的一员,这是新祥旭所有老师的期许。 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最为核心优势有三个: 一个是科学的辅导体系,设有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考研公共课一对一辅导、考研全科一对一辅导等一系列考研课程,每个考研课程均是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调整而形成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个是庞大的师资资源,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建立和完善庞大的师资库。与其他机构先报名后安排老师不同,新祥旭庞大的师资库保证了学员在报名前就可以挑选老师,报名后可以直接上课,对老师不满意还

可以及时更换老师。 新祥旭考研历经12年,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大部分高校和各专业近万名的师资库体系。第三个是优质的教学服务,新祥旭秉承教学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为考研学生提供最贴心最有针对性的辅导服务。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十分注重学员的学习效果。据大数据统计,新祥旭学员对新祥旭的教学服务给予高度赞誉,达到了他们期望的服务标准,大部分学员通过新祥旭的辅导和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理想的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完成了人生的名校梦。 关于你不懂的一对一 能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较差的同学,除少数的智力因素外,大多在长时间里形成了这样那样的不良学习习惯。而对于不做教育工作的家长来说,很难发现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某些弊端。“一对一”辅导教师则不同,他们凭着专业的本领和丰富的经验,会立即发现问题所在,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纠正不良习惯,使其在补上功课的同时,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具体效果,我们来看一个详细事例:一个来自考首都师范的新祥旭学员的自述...

【新祥旭】清华大学2018年120400公共管理考研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指导

【新祥旭】2018年清华大学120400公共管理考研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复习指导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公共管理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公共政策 (02)(全日制)国家治理 (03)(全日制)全球治理 (04)(全日制)医院管理 (05)(非全日制)医院管理 【考试科目】 01-0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48公共管理基础(政治学20%、管理学30%、经济学50%) 04-0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85逻辑学 ④895生物学专业基础综合或896管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参考书目】 848: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 《政治学概论》,楚树龙,唐虹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公共部门管理》,〔美〕格罗弗.斯塔林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新政治学概要》,王邦佐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习经验】 其实考这个专业的绝大部分都是跨考生,因为它不考数学。我大概是从去年3月份就开始放弃数学,然后选择了这个专业。复习专业课的时候大概是暑假七月份左右吧。第一遍是每天上午看几章公共管理学,每天下午看几章政治学新论。这样可以大概知道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大致了解一下。第二遍我就开始做笔记了。笔记也做的很详细,因为我觉得到时候还是拿笔记背比较方便。这样对书本上的知识又多了些深入的了解。第三遍就开始背专业课了,背笔记。大家一开始背诵的时候应该会特别烦躁,我当时就是这样子的,哈哈。。。因为他里面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跟我们平时学的政治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你只要多背几遍,往往就会总结出来经验。就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哈哈~笔记要反复的背,因为你隔几天不背的话就会有遗忘。假如你觉得有些概念很枯燥乏味老是记不住,教你一个办法:你可以把每一条的第一个字记住,然后编成一个顺口溜,这样真的很方便记忆的(这也是一个学姐教我的O(∩_∩)O 哈哈~)。

2015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复试通知-新祥旭考研辅导

2015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复试通知 请通过初试同学携带准考证、复试通知、及有效证件于2015年3月26-27日到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参加研究生的复试,复试安排和复试名单附后。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2015年3月17日 复试安排 一、报到交费:2015年3月26日下午13:00—13:50,地点:北京大学王克桢楼11层1110室,心理学系研究生教务办公室。 二、专业笔试时间:2015年3月26日下午14:00-16:00 地点:北京大学王克桢楼11层1113室 三、复试时间和地点: 2015年3月27日上午8:10,学术型硕士 2015年3月27日上午8:10,专业硕士(非临床心理学方向) 2015年3月27日下午13:00,专业硕士(临床心理学方向) 地点:北京大学王克桢楼11层 三、复试内容: 心理学综合知识、英语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及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能力。综合面试时间约20分钟。 复试阶段成绩为百分制,复试权重50%,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四、请按照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的规定,复试考生须在复试前提交报名登记表(专硕填写报考方向),个人陈述(研究生院招生网页下载),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或学生证复印件(报到时出示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或学生证原件),未提交相关材料者将取消复试资格。材料请邮寄至: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路52号,北京大学王克桢楼11层1110室,心理学系研究生教务办公室,赵老师收,邮编:100080) 五、进入复试的考生需缴纳100元复试费。 复试名单 报考编号姓名报考专业外语政治专业课总分100015015160015吴娇0402016466245375 100015015160016吴双0402016770247384 100015015160093范穹宇0454008361190334 100015015160094范雪静0454007469188331 100015015160102缑梦克0454008658218362 100015015160104郭小迪0454007361206340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经验分享【新祥旭考研】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新祥旭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 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5年放弃本校保研一战清华计算机失败,2016年二战成功,清华计算机系已录取。初试高分数线8分,在我这个方向所有人里排名倒数第6,给我交丢脸了。。不过好在两个应届的学弟是第二和第四,哈哈~ 一、关于报考学校 首先我列一下我心目中的学校排名(计算机专业):清华北大>交大浙大>其它C9>北上985>其它。清华北大就不必说了,这是两所能改变命运的学校,中国学子心中的终极图腾。交大浙大的研究生水平也非常高,就我的了解是绝对不弱于清华北大的,我交的系统方向和信息安全以及浙大的图像处理都是全国前列,同时考研难度比清北低很多,同学们如果想就读名校,建议尝试交大和浙大。至于其它学校我不是很了解,各自都有长处和缺点,选定学校的时候还是需要大家自己搜寻信息,找准自己的位置。 二、关于考试难度 计算机专业应该算是考研领域最难的几个专业之一,统考专业课408包含科目多,知识量大,题目刁钻,因此入坑需谨慎。而今年开始北京地区取消统考改为各个高校自主命题,所以难度又进一步上升。比如清华今年的912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只给考试科目,不给考试范围,不给参考书目,导致整体分数大降,最后的复试分数线仅仅320,比去年低了30分。而专业课方面,我所知道的最高分是108,大部分进入复试的人都在90左右。而统考虽然也不简单,但是市面上有比较成熟的参考书可以看,实际上是比自主命题简单很多的。如果大家对自己本科所学不太自信的话,建议还是考408为好。这里再次为我交打个广告,交大应该会继续沿用408考题,难度适中好复习,上海地区也不存在压分现象,性价比在名校里是很高的,大家快去报交大啊~ 三、初试: 相信大家最关心初试的复习。我初试正式开始复习的时间是7月14日,之前忙着做毕业设计,还被导师强行拖进实验室干活,一直搞到6月底才完事。然后7月14日回到家就开始复习。总的来说感觉时间有些仓促,到最后不得不压缩英语政治的时间去复习专业课,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最晚复习时间不能晚于6月份暑假开始。 1、数学: 数学是我今年考得最惨的一科,也是直接摧毁大部分考生信心的一科,我记得考下午专业课时,考场直接空了一半。如果大家以后做到这一套卷子的时候就会发现,16年题目风格和过去十几年大不相同,计算量大了很多,并且增加了大量对细节的考察。所以大家一定要在17年重视基础和细节,在第一轮复习时不要求快,而是把书上的每一条定理都思考清楚,务必不能留下不清晰的伏笔,同时多多计时模拟正式考试,这相当重要。计算的准确度是考研数学考好的基础,我今年最吃亏的就是平时模拟考试太少,考场上一旦算出结果不是整数就会怀疑自己(但是偏偏大部分题都不是整数),直接导致心态爆炸,最后成绩才刚过一百。大学四年这种重压力考试太少,大家的应试能力都退化了,所以一定要在这段时间里找回高考时的那种感觉,淡定是考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以下是我的复习规划: 7月——9月: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我用的是2015年的数学复习全书,这本书带给我的挫败感巨大,大部分时间我都处于“妈的这也用证明”和“妈的这也能证明”的“薛定谔的懵逼”状态。所以我强烈不推荐数学基础不好的孩子们再用复习全书了,在中后期复习时,我只是把它当作工具书来用,查定理,查典型例题。我推荐大家选用张宇的考研36讲。张宇男神大家应该都知道,今年他应该是考研数学的最大赢家。他出的8套模拟卷和最后4套卷风格和难度与今年的真题完全类似,当时我打开真题就笑了,然后就哭了。。。笑是因为卷子上的每道题我都觉得在12套卷子里见过类似的,哭是因为妈的每道

汉字听写大赛主持稿(终极版)

第三届汉字听写大赛主持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XXX。欢迎大家来到中华女子学院第三届汉字听写大赛决赛的比赛现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走来,历经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不仅是中国人语言交流的符号,更携带着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蕴藏着深厚丰富的文化意蕴,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文明体系都不曾具有的。然而电子时代,汉字俨然成了我们熟悉的陌生人。传承汉字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与使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究汉字的奥秘,领略汉字的风韵。希望通过此次比赛,能够唤醒信息时代我们日趋淡忘的汉字情结。 下面由我来介绍担任本次决赛的专家评委——

今天我们特别荣幸的邀请到曾担任央视诗词大会等语言文化类节 目的总策划,主创了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的姚喜双教授。姚喜双教授现任国家督学,国家语委咨询委员,国家语委审音委员会秘书长,曾任国家语委原副主任,教育部语用司司长,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除此外,姚喜双教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等。欢迎姚教授的到来。 今天,我们还十分高兴地邀请到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副主任姜丽萍教授。姜丽萍教授担任了《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版)、《汉语国际教育学报》的编委,并担任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基地)研究员、“中亚汉语国际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

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论坛”专家委员会成员。姜丽萍教授主持了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国家汉办项目、海外合作项目、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重大专项项目等8项,并受国家汉办派遣,前往世界各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讲学培训和学术交流。姜教授24日就将赴德国讲学,感谢姜教授百忙之中莅临我校。 接下来,让我们热烈欢迎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施正宇教授。施正宇教授现任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世界汉语教育史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对外汉字教学研究、世界汉语教育史,撰写论文、教材、专著约40篇/部,曾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奖项。施正宇教授的作品《汉字的故事》获第八届全国图书"金钥匙"二等奖。《新编汉字津梁》(上下)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新祥旭考研】2018年广西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招生人数、初试科目、老师推荐

【新祥旭考研】2018年广西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招生人数、初试科目、老师推荐 120401行政管理 【研究方向】 01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02政府行为与公共政策分析 【招生人数】 32人(预计推免生2人)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4管理学原理(公管) ④809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复试科目】 0125行政管理学 【同等学力加试】 0126论文写作 0127组织行为学

【参考书目】 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06-01 2、《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2-01 3、《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周三多笔记 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胡君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第二版,姚裕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公共组织中的应用》,萧鸣政,(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7、《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四版,胡君辰,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 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孙柏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1 【金牌老师】 广西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辅导:康老师 [考研成绩] 初试复试第一的成绩被广西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录取,专业课成绩如下,管理学原理(公管)126,人力资源管理122。 [授课计划] 第一阶段;选定考研复习资料并对对指定教材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

依据考试大纲,对各个章节的主要考点分别予以详细讲解;同时结合本人备考经验,为考生进一步提炼每章节考研的重点、难点、必考点,让考生全面熟悉知识点。 第二阶段:讲解近年考研真题。让考生能抓住出题风格,同时了解常考内容、重点内容,加深对专业课知识点巩固。 第三阶段:在基础知识上进行深化,巩固复习。 第四阶段:复习串讲所有知识点,形成系统知识,能灵活运用,同时讲解答题技巧。 [提供资料] 【历年真题】广西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近几年真题及答案 【内部资料】新祥旭考前模拟押题卷及答案,本人总结的考研专业课及公共课笔记、素材、经验等。 【讲义资料】新祥旭主编《广西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应试宝典》 【辅助资料】赠送新祥旭政治、英语、数学考研内部讲义 [其他服务] 1、免费答疑; 2、免费提供复试咨询; 3、免费辅助量身定制备考规划; 4、免费提供考研公共课复习指导或资料。

2017-2018北京大学创意写作考研参考书、经验、真题、心得、新祥旭辅导班

2017-2018北京大学创意写作考研参考书、经验、真题、心得、新祥旭辅导班201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考研专业指导心得 一、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科目、招生人数 招生院系:中国语言文学系 计划招生数90人 拟接收推免人数40人 备注说明本院系仅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新闻与传播硕士(055200)计划招生数:40人拟接收推免人数:15人 专业备注: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JC)创意写作方向的有关招生说明,详见《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7年新闻与传播硕士(创意写作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研究方向考试科目 01.(全日制)创意写作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创意写作方向主 要考写作) ④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创意写作方向主要考 文学基础) 跨专业选题 二、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参考书目推荐 【参考书】: 1.必备资料:古诗词鉴赏辞典、古今中外名家作品集、文学作品原文辑录。 2.教材类: ①古代: 《中国文学史》(共四卷)主编: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现代: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必备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儒敏等阅读 ③当代: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必读 《中国当代文学概观》张钟北京大学出版社框架作用 《共和国文学60年》(共四卷)背景资料补充选读 ④西方: 《世界文学简史》李明滨北京大学出版社历史脉络清晰,重点篇目分明 《西方文学之旅》徐耕保河北教育出版社图文并茂主要看观点 《西方文学十五讲》徐耕保重点为主内容较少 《新祥旭北京大学创意写作应试宝典》市面针对创意写作最全资料 ⑤文学理论: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两册)张少康北京大学出版社配合《中国文学史》看。 《西方文学理论史》董学文通读。划重点。背诵。 我考研一直关注北大考研官方微信:bdkylm 以上每一本都需要背诵。 三、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心得 一、写在初试结束后 我曾幻想过无数次放榜时的情景。我猜我会狂欢、我得奔走相告、我要喜极而泣。 我想我会炫耀给全世界人看。我必得写一篇文章,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绘声绘色的描述三年前的傍晚,有一个人一边指着我,一边扭头哂笑道:“诶,你看见没,她说她要考北大!” 我必得让他悔过,我得让人们全都闭嘴——现在我终于知道当时的我是多么愚蠢。如此假的尊严折磨到的,原来只有我自己。 慌乱失眠的午夜,颤抖的我终于等到了放榜时刻。幸好,沉睡在冬天的笑话经历了无数个咬牙较劲儿的困倦清晨,终于变成了一地的微乎其微的尘埃。随三月的春花一路小跑着枯萎一地。气闷颓唐的春天里,我终于能鼓足勇气扬起那张因为睡眠不足、精神失常而挂着黑眼圈、滋着茂盛痘痘的脸。提着放不下的心脏,风轻云淡的对风中肆意游荡的笑声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 我自卑、胆小、怕麻烦。但我更怕梦想未遂。我卑微的自尊心不止一次的训导我要向前进,可它却从没告诉过我“你就是要把谁比下去”。嘲弄、讽刺、哂笑、唱衰……嘲笑弱者和大空想家是人之本性。换我做旁观者,我也会毫不留情的奉上一记嘲讽。

新媒体研究院

【活动创意】 一、活动名称:叮咚FM新媒体研究院 二、参与群体: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老师,济南本地较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人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包括APP开发技术人员) 三、活动形式:举办新媒体研究年会,如广播新媒体沙龙、广播新媒体青年会等,讨论广播新媒体、手机台的发展;开办主播培训课程,培养人才。 四、活动意义: 1、借鉴经验教训,学习前沿理论,科学探讨手机台发展模式。 目前,已经号称用户过亿的喜马拉雅电台正在组织声势浩大的“新声活-2015喜马拉雅大会”,邀请诸多媒体及自媒体人、品牌方和广告人,探索全新的声音生活模式和营销推广方式,声称“将重新发布音频产业”。其邀请的大会发言人都是在新媒体行业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声音APP中的大V。此次大会的召开,对喜马拉雅电台扩大影响力、增强自身实力十分有益。 喜马拉雅电台目前是面相全国的,组织一场如此壮观的大会也是合情合理的。叮咚FM立足济南本地,不意味着眼光会被这座城的三面山一面河限制住。驻济高校大部分都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有大批优秀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此外,还有诸多媒体单位。所以,如果我们借着叮咚FM上线推广之际召开一次新媒体研讨会,不仅可以与新闻传播学的专业人士合作,借鉴他们已经进行过的诸多调研数据和结果,为我所用,不断调整和优化我们在内容制造、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工作,还能够扩大济南电台手机台叮咚FM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引领济南甚至山东省的广播新媒体发展潮流。 2、对主播进行专业的培训。 喜马拉雅电台有自己的大学,其实就是培训主播业务能力。我们建立叮咚FM新媒体研究院,一方面通过实践总结理论经验,一方面用理论指导新生主播,提高他们制作节目、播音、推广的能力,保证叮咚FM的内容品质和可持续发展。 在前期,我们部门联系部分广播类APP主播和一些学播音主持的学生,普遍都是不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节目的定位,更别提去进行自我包装和推广了。而我们建立这样一个研究院,可以定期给叮咚FM上的常驻主播开课、交流,不断学习新东西,共同成长。

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956)实用备考经验分享-【新祥旭考研】

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的(956)实用备考经验分享新祥旭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 各位18届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我是今年考上上海师范大学的学姐,去年的这个时候是我最迷茫的,因为我刚刚准备考研,很多消息都不知道,反正费了很多时间去查,所以今年我就准备把我的一些复习的情况跟大家说一下,希望给你们一些帮助。 333我就不多说了,你们了解的也比较多,我主要说一下956。我是跨考的上师大,对于小学教育学,完全没有接触过,就按部就班的去查了学校的官网,下载了大纲,找到了5本参考书,可是还是不知道怎么着手复习,从一些群里面了解到956主要考黄济的的小学教育学这本书,其他的4本书里面只会有很少的知识点是大纲规定的。我就试着问了小米学姐应该怎么复习。如果你们想跟着小米学姐复习,可以加她的扣:三一七零八五三零七七。备注一下上师大956.今年很多复习956的跟着她复习都考的不错,因为她带了很多教育综合的研究生,他去年一开始就跟我介绍了16届跟着他复习的学姐,我在这个学姐这里拿了资料,可是我发现根本不全,问她问题她也不会回复,没有办法,我又去问小米姐,最后我委托她帮我整理笔记,因为她对上师大小教很熟悉,我就把我的5本参考书全部寄给她,然后她重点整理了黄济的这一本书,然后考纲里面规定的其他4本书的内容也整理了进来,然后把大纲规定的书上没有的点,也整理到了笔记里面了,8月份的时候我拿到了这个笔记,真的是特别激动,因为觉得自己的复习有方向了,我就当宝贝一样的拿着,每天她给我制定计划去背。 上师大的956特别的灵活,而且很难,会考20分的填空题。还有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我记得今年考的有个两道简答题是做一个学生课堂表现观察表,和学生课外活动评价表,当时我特别害怕,觉得自己完蛋了,怎么办,完全没有见过,然后我就记得小米姐说的,难题大家都不会,尽量用自己背的去写,然后我就运用笔记上相关的知识点去答题,写的满满的,还有一道案例分析题,简单的说就是就是学生很调皮,老师怎么办?这个也是用自己背的笔记去答,其他的都是笔记上的题目,所以我觉得一份好的笔记,是我们整个考研成败的很关

新祥旭考研-二战三跨-16年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考研经验

新祥旭考研辅导-2016年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考研经验 自觉去年得到各学长学姐的经验良多,虽然我是个水货,也来谈谈水货的经验,希望对各位道友有所帮助。 本人本科是一所12年在本身刚升为一本的渣校,这次是二战,去年报考的南邮的信号与信息处理305(政治64|英语一61|数学一90|通信原理90),调剂的时候收到了重邮软件工程的复试通知,最后还是不甘心,索性没去复试。今年跨考北邮计算机,总分325(政治60|英语一56|数学一|90|计算机综合119),报的专硕,最后运气好混到了学上。 决定跨考是因为发现读了四年通信,还是没啥感觉,而对计算机的相关课程倒是蛮有兴趣的。所以认为,既然有了再次做选择的机会,何不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呢!于是决定考计算机,了解到大多数计算机厉害的学校都是考408,有四门科目,而其实有3门科目(数据结构,计组,操作系统)都没有学过,还是挺吓人的,但是当时就是觉得自己适合计算机(明明都没学过,哪来的自信),应该会学得挺快。于是打算先学着,看学习效果再去选学校,反正考408的学校那么多。 复习篇: 那两科越考越低的就讲讲失败的教训吧。。。 政治 因为第一年暑假报过班,第一年后期看过肖的精讲精练,感觉没怎么费力就能及格。所以今年以为自己重新看会很快找回记忆,所以给的时间很少,刚开始看精讲精练,看完马原就到了10月了,后面为了赶时间直接看知识点提要(知识点浓缩版的精讲精练),刷模拟题,背肖四。 结果就是因为偷工减料,尽管后面做了多套模拟题(的选择题),还是记不牢。考试的时候选择题失分严重,因为今年的选择题很多和做过的模拟题相似,30分不到算比较水的。所以个人觉得政治还是踏实一点比较好,能理解的就不要死背。 英语 仗着自己过了6级,第一年考的还可以(第一年暑假上过培训班,讲了很多实用的方法,用起来不错),然后今年就只顾刷题,没有注意解题技巧和方法,全凭感觉在做。

北京大学2016年考研复试基本分数线

权威师资优质教学博仁考研https://www.wendangku.net/doc/f44445070.html, 北京大学2016年考研复试基本分数线北京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已经公布,报考北京大学心理学学硕和心理学专硕(应用心理硕士)、历史学的同学可以参考院校复试基本分数线和院校复试安排着手准备考研复试。考研复试同样不可小觑,复试准备时间短需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中了解复试相关信息进行充分准备。 根据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及北京大学和各院系的招生计划,我校按照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等不同类型考生的初试成绩,分别确定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满足以下各项单科成绩和总成绩要求的考生,还须达到院系确定的复试分数要求才能进入复试。 一、学术学位: 学科门类政治外语专业课1专业课2总分 哲学(01) 50 50 90 90 340 经济学(02) 55 55 90 90 370 法学(03) 50 50 90 90 340 教育学(04) 50 50 180 310 文学(05) 50 50 90 90 340 历史学(06) 50 50 180 380 理学(07) 50 50 90 90 310 工学(08) 50 50 90 90 310 管理学(12) 50 50 90 90 345 艺术学(13) 50 50 90 90 375 二、专业学位: 考试科目专业学位政治或综合外语专业课1 专业课2 总分备注 应用统计硕士 025200 50 50 90 90 375 金融硕士025100 数学科学学院50 50 90 90 360 金融数学与精 算学方向经济学院60 60 90 90 370 光华管理学院60 60 90 90 400 深圳研究生院50 50 90 90 380

18年北交大理学院统计学[071400]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经验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经验--新祥旭考研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统计学[071400]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 习经验 一、招生信息 所属学院: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理学[07]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统计学[0714] 二、研究方向 01金融统计 02数据统计分析 03风险统计与管理 04运筹学中的统计分析 三、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7数学分析 ④872高等代数 四、复习指导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2018清华大学083500软件工程考研经验—新祥旭考研

2018清华大学083500软件工程考研经验—新祥旭考研 1.跨专业者忌“死学” 很多跨专业考研的,在复习时对书本上的学术与专业知识下了很大功夫,内容很扎实,但是学得较为死板,只关注书本现有知识,而忽略灵活运用的技巧。会学不会用是考试的一大“忌讳”,将知识融会贯通,直到熟练使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2.导师论文参考 适当关注所报考院系导师近期的论文,这些往往反映了导师所关注的学术热点,对考生的复习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因为一般真题答案会跟这些论文里的学术观点密切相关。当然,论文的学习也要有所选择,我们复习的时间有限,也只能挑选其中与考试相关的部分留意阅读。 3.老套问题新答法 其实每年导师面试的问题无非就那么几个,都有固定套路,而中庸的回答他们也已经听过太多次,所以很难提起兴趣。当你有全新的看法和观点或者答题方式的时候,会让他们眼前一亮,印象更深刻。 4.投其所好说经典 突击专业经典书籍,多看一点经典的著作,在关键时刻能反映出自己的文化素养,有益无害。 5.理论实事相结合 考生最好多翻阅一些专业期刊。同时对本年度业内发生的热点事件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导师提问到的时候最起码不会完全不懂。 6.表达接受两相宜 老师喜欢有个人想法的学生,但是也不要一味只知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老师互动要有来有往。 7.态度严谨求精确 有的学科很讲究正确性和严密性,要做到简单、准确,问题分清楚,回答问题不要过于含糊不清,简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分析也要有理有据,才有说服力。 8.态度谦虚真诚 切不可恃才傲物,在复试时态度一定要真诚谦虚,态度要端正,不要不懂装懂。 9.主动沟通不怯场 在面试时举止尽量大方得体,不要畏手畏脚太过谨慎,要学会跟老师沟通,展示自己的特长,赢得导师的好感。 10.经验教训多吸取 复习准备时可以多跟在读的学长学姐沟通复试的经验,了解一些技巧和忌讳,可以收获很多,也能让自己不至于过分紧张。 新祥旭官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f44445070.html,/

2018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考研(1204)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经验---新祥旭考研

2018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考研(1204)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经验一、招生信息 所属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管理学[12]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公共管理硕士[1204] 二、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公共政策 02(全日制)国家治理 03(全日制)全球治理 04(全日制)医院管理 三、考试科目 1、初试考试科目: 01方向~03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48公共管理基础(政治学20%、管理学30%、经济学50%) 04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85逻辑学 ④895生物学专业基础综合或 896管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2、复试考试科目: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四、参考书目 848公共管理基础

《西方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主编 《政治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楚树龙、唐虹著 《公共部门管理》上海译文出版社〔美〕格罗弗.斯塔林著 《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王邦佐等主编 685逻辑学 清华大学《GCT逻辑备考、模拟试题》; 编写组《普通逻辑学》 895生物学专业基础综合 《基础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吴庆余 五、复习指导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2018清华大学基础医学考研经验—新祥旭考研

2018清华大学基础医学考研经验—新祥旭考研 一.六方面经验详解 1.提前准备 先说明,这里的准备复习是真的全方位开始进入复习模式!建议从3、4月份开始进入正式的复习,因为很多同学也是这时候开始的,各大辅导机构的课程也会 在这个时候开课。不要觉得这样复习时间太长,害怕自己后劲不足。我想说的是,当你6、7、8月份才开始复习,而你身边的同学已经刷完一两轮的时候,你真的会慌。 2.坚持不放弃,不中断这里就说一句,自制力差的就别回家了。别想着自己可以怎么怎么样,很多时候那只是想想而已。建议如果可以,请一直在学校保持学习、复习的状态。如果真的是特别特别累,或者身体出现问题了,也别中断超过2天。 3.要从最重要的开始做,把握核心 建议整个复习过程中不要离开真题,通过真题熟悉掌握考点、重点,按照真题去复习。真题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不要把真题留在最后。真题不怕做,就怕你做的遍数不够。 4..先完成,再重复,绝对不要在未完成全部的时候过分纠结于某一点。建议先完成,再重复。可能第一遍只会40%,但是你都看全了,知道哪是哪,而且知识是贯通的,通常后面的方法才是常用又快捷的方法。然后你再看第二遍的时候,说不定就会了60%。第三遍就80%,第四遍90%……依此类推 5.安排计划时,大方向即可,机动一些建议安排计划时,大方向即可,机动一些(例如:上午高数,下午政治)这样做能保证一个完整无间断的学习,真正沉浸进去。 6.注意心态平和 建议复习期间尽量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吵架、分手什么的尽量都别有,真的会影响。我是真心觉得这个对我影响挺大的。 二.心得体会 1.复习资料从来不贵多,我还是希望你们能认真的把手里的东西学会学透,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做适当补充。 2.考研是限时的应试教育,要注重性价比 3.每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其实心里都是有数的,别告诉我你没有,自己会不会哪科弱不弱你应该知道。如果后期你真的觉得自己补不回来了,某科一定过不了线,建议你关注下秋招。 4.如果你真的是某科特别弱势,考虑下还要不要考这科 5.英语最好天天看,是真的有效果 6.注意时间的分配,注意不要做无用功。我希望你在前期就能有每天很充实的感觉,后期只需要安稳的复习就行。答主现在想到自己后期的慌乱,其实都是有些后怕的。 7.考研过程中尽量远离那些负能量的研友,我希望你的身边和对面都是坚定为了梦想努力复习的人。可以交流,但是还是要有自己的节奏。提前的复习可以在交流中给你更多的底气,不用担心自己的复习量落后于他人。 8.远离手机,番茄工作法,学习计时器都没有关机好用。 9.累肯定是会累点,但是考过了,有过这段经历我觉得挺值得的。常和家里人打个电话。 10.不要沉迷于订计划的满足感,计划不如变化快,有大致计划即可,记住想不如做。同时

2018清华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考研经验—新祥旭考研

2018清华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考研经验—新祥旭考研 复试已经结束,早想要写点什么,又不知从何动笔,加上之前一直在写论文。现在,终于空出时间来静静回顾这段考研风雨路。 回顾这段路,好像发生了许多事,改变了很多,但又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一般。 一、考研路上有个研友很重要 我报考的是上海大学世界史,有幸的是室友报考了上海大学中国史,我们正好可以互相陪伴。如愿的是两个都考上了。 二、找到坚持的动力 复试通过后,有人问我,你有没有想过中途放弃?我毫不犹豫回答说:“没有”。 记得才开始准备考研时,会经常去听一些考研分享会。有一次,一个学姐说,一定要找到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我回来后,认真得想了想,如果真的要找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出国”。正好上海大学世界史与国外许多学校有交流,出国也方便。于是我就把我的“出国梦”押在了考研上,托付于上海大学了。后来真的每次难熬的时候,我都会记得我的“出国梦”还等着我! 三、专业课一定要重视基础 我自己在这上面吃了亏。首先是自己专业基础本来薄弱,而且在开始复习没有规划,毫无进度,看六卷本,好像没啥印象,把教材当成小说看,也没有对问题进行总结。这样效果真的不好。真正高强度是最后三个月。基本每天都是“背”读。我自己找到往年真题,专门用一个本子把题目总结出来。考前就研究真题去了。因为听说上海大学很重视真题,而且还可能重复考。由于时间比较紧,我就把统考用的长孙博的论述抛于一边了。谁知初试时,看到题目,自己都傻了。不是说有多难,而是自己背了的几乎没考。完全凭自己的老本胡编乱邹。那时真的是庆幸自己是科班出身,勉强懂得一二。考完回来,大家不免会讨论题目,我们寝室有三个统考的,都在吐槽统考的坑人什么的,题目都没见过。问了我们考的题,说这些都是长孙博论述题上的呀,很常规。后来我翻了翻那本书,如果考前有这觉悟多好呀。所以,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基础不好,就不要一味去相信,去研究真题。先把基础弄扎实再说。真题只是提供一个方向而已。 重视基础的事在复试时也给我一定教训! 复试前了解到上海大学复试只考两道简答,两道论述和一道英文翻译。而且考的题目很大,不会考很细。所以我在准备复试时,没有看初试那些书。就看了看期刊动态和专业专著。同样让我意外的是,笔试的题目发下来,一看是十二个题,居然还有名次解释。(这个时候都忘差不多了),马上就懵了。许多名次都似曾相识,但确切内容写不出。监考老师,走到我旁边看了下,我的脸马上刷一下通红。所以,重要的事,说三遍,一定要重视基础。有了基础咋们再来谈研究真题。 四、要和周围考研的同学多交流,同时不要受他们复习进度的影响 个人觉得,考研之路可以有许多同伴,多交流,不管是复习方法,还是心态这些都可以相互学习的。但是请大家注意一点,不同人有不同复习进度,不要苛求自己和那些学霸一样,某本书我过了好多遍好多遍,只要自己心里有货就行。不用太着急。实际上,没有几个人是踏踏实实真的过了五六遍的。而且也并不代表过得次数越多,效果越好呀。 最后,考研是个综合战,劳逸结合,循序渐进。用一句通俗的话“考研考的是体力,不是脑力,坚持到最后就会成功。” 加油,朋友们,希望来年听到你们的好消息! 新祥旭官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f44445070.html,/

2018年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0202]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经验--新祥旭考研

2018年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0202]考试科目、参考 书目、复习经验 一、招生信息 所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经济学[02]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应用经济学[0202] 二、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电子商务与服务工程、网络产业与信息经济 02 (全日制)竞争力、企业成长、服务质量提高途径 03 (全日制)通信经济、农村信息化 04 (全日制)产业竞争力与企业发展 05 (全日制)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06 (全日制)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商务管理 07 (全日制)国际通信服务贸易、信息产业经济 08 (全日制)通信产业经济 09 (全日制)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价值分析 10 (全日制)经济预测及决策、经济效益评价理论 11 (全日制)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科学与工程 12 (全日制)信息经济 13 (全日制)金融理论、风险管理 14 (全日制)区域经济比较研究、投入产出分析 15 (全日制)体验经济、行为决策、移动支付 16 (全日制)投资理财、金融风险管理、投资业绩评估标准 17 (全日制)FDI与国际商务管理 三、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20经济学基础 四、参考书目 008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代码、名称笔试时间,备注专业课笔试内容专业课笔试相关参考书目 020200应用经济学60分钟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 五、复习指导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

2014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录取名单-新祥旭考研辅导

2014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录取名单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取名单现在开始公示,公示期为10 个工作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与eecsgrs@https://www.wendangku.net/doc/f44445070.html,或62757487联系。 初取名单: 序号准考证号姓名录取专业笔试总成绩面试成绩总成绩英语听力备注114480145黄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37485.080.800.9 214480147钱程电路与系统37888.083.60 1.8 314480180李胜电子科学与技术(量子电子学)37691.085.10 2.0 414040027周叶电子科学与技术(量子电子学)37290.084.80 2.6 514480316周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 与技术) 37692.086.00 2.4 614480326黄智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 与技术) 37986.582.050.9 714480321关清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 与技术) 35887.081.10 1.8 814480333刘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 与技术) 32692.080.00 1.4 914480119王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 与技术) 34087.579.45 1.7 1014480112刘丹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 与技术) 35186.079.30 1.2 1114480221李紫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 与技术) 33387.078.70 1.9 1214480276刘天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 与技术) 33787.078.50 1.3 1314480352李海腾计算机软件与理论90.090.00留学生1414480069杨小东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7390.084.70 2.4 1514480136齐龙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9585.084.10 2.1强军计划1614480225杜睿桓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7589.083.50 1.5 1714480046李杨珂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6090.083.40 2.4 1814480033代彬丁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6690.083.10 1.5 1914480062王虎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5490.082.80 2.4 2014480268杨祖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7088.082.80 1.8 2114480040何天健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8086.082.50 1.5 2214480229周鲁东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6885.081.70 2.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