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MPA公共管理 公共经济学 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适度性

MPA公共管理 公共经济学 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适度性

MPA公共管理 公共经济学 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适度性
MPA公共管理 公共经济学 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适度性

用外部效应理论和政府经济职能理论解释政府干预经济的

必要性和适度性

摘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生活、履行经济职能,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市场的运行,弥补市场的缺陷,纠正市场失灵;但是政府干预并不是万能的,政府的行为有其局限性,同样也会失灵或失败。因此,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限度和局限性,正确把握和处理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关系,确保履行好政府职能,以防止政府失灵。而政府干预必须是适度、有效的规则性调控,随意超出政府职能范围,都会造成政府本身的失灵,否则对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是十分有害的。

关键词:外部效应理论;市场经济;政府干预

前言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终于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宏伟目标,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人民经过多年探索之后所达成的共识和正确选择。这一正确选择的伟大意义,不仅仅是在经济上选择了有效的运行机制,提高了经济的运作效率,同时,它又创新了政府干预和驾驭经济的市场调控观念,创新了经济主体的追求最大利润的生产经营观念,创新了消费者的追求最大效用的理性消费观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是紧密相联、相互交织、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具有双重身份、两重功能,这需要明确界定政府的基本职能和作用范围,建立具有约束力的规则和制度。政府干预经济生活、履行经济职能,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市场的运行,弥补市场的缺陷,纠正市场失灵。但是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一样,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内在的缺陷、失灵或失败的客观可能。因此,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就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限度和局限性,确定并履行好政府的职能,寻求经济及社会发展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最佳结合点,使政府干预在匡正和纠补市场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政府失灵。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与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

综观市场经济的实际历程和政府职能的演化过程表明,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并不是万能的。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主要表现在:其一,经济利益的刺激性。市场主体的利益驱动和自由竞争形成的内在动力,它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创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其二,是市场决策的灵活性。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分散决策结构,对供求变化能及时的作出灵活有效的反应来实现供需平衡,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决策的效率。其三,是市场信息的有效性。高效率的分配资源要求充分利用经济中的各种信息。而以价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结构能够使每一个经济活动参与者获得简单、明晰、高效的信息,并能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此外,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还有利于避免和减少直接行政控制下的低效率和腐败等现象。但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是固有的,光靠市场自身是难以克服的,完全摒弃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因而必须借助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补市场失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的基础配置功能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的“市场调节”来完成的。只有在信息的完全和对称、市场充分竞争、厂商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经济活动不存在外部性等前提条件下,价格机制才可以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但是,这些前提条件在实际的市场经济活动中是很难以满足的,光靠市场调节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必然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其一、市场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的发展。市场调节实现的经济均衡是一种事后调节并通过分散决策而完成的均衡,它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由此产生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总量的失衡。市场经济中个人的理性选择在个别产业、个别市场中可以有效地调节供求关系,但个人的理性选择的综合效果却可能导致集体性的非理性行为,如当经济发生通货膨胀时,作为理性的个人自然会作出理性的选择——增加支出购买商品,而每个人的理性选择所产生的效果便是集体的非理性选择——维持乃至加剧通货膨胀;同样,经济萧条时,也会因每个个体的理性选择——减少支出而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维持乃至加剧经济萧条。再者,市场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谋求最大的利润,往往把资金投向周期短、收效快、风险小的产业,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

其二、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最终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垄断。因为生产的边际成本决定市场价格,生产成本的水平使市场主体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同地位,进而导致某些处于有利形势的企业逐渐占据垄断地位。同时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一些市场主体往往通过联合、合并、兼并等手段,形成对市场的垄断,从而导致对市场竞争机制的扭曲.使其不能发挥自发而有效的调控功能,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um)即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也就成为纯粹的假设,因此垄断被视为市场经济的“阿基里斯之题”。

其三、市场机制无法补偿和纠正经济外在效应

所谓外在效应(exter nality),按照经济学家贝格、费舍尔等人的看法,是指“单个的生产决策或消费决策直接地影响了他人的生产或消费,其过程不是通过市场”。也就是说,外在效应是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动消弱或消除,往往需要借助市场机制之外的力量予以校正和弥补。显然,经济外在效应意味着有些市场主体可以无偿地取得外部经济性(external-economies),而有些当事人蒙受外部不经济性(external diseconmies)造成的损失却得不到补偿。前者常见于经济生活中的“搭便车”(freeride)现象,即消费公共教育、公用基础设施、国防建设等公共产品(public goods)而不分担其成本,后者如工厂排放污染物会对附近居民或者企业造成损失,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来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司空见惯的随处抽烟等。这类外在效应和搭便车一般不可能通过市场价格表现出来,当然也就无法通过市场交换的途径加以纠正。

其四、市场机制无力于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

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共同享用的产品和劳务,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用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如公共设施、环境保护、文化科学教育、医药、卫生、外交、国防等。正是因为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排它性和非对抗性特征,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的减少,于是只要有公共产品存在,大家都可以消费。这样一方面公共产品的供给固然需要成本,这种费用理应由受益者分摊,但另一方面,它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策谁来得到它,即公共产品的供给一经形成,就无法排斥不为其付费的消费者,于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经济外在效应以及由此而出现的“搭便车者”。既然若此,人人都希望别人来提供公共产品,而自己坐享其成,其结果便很可能是大家都不提供公共产品。而缺乏必要的公共产品,就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客观需要,大大降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其五、市场分配机制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

一般说来.市场能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自动带来社会分配结构的均衡和公正。奉行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原则的市场分配机制却由于各地区、各部门(行业)、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人的自然禀赋、教养素质及其所处社会条件的不同,造成其收入水平的差别,产生事实上的不平等,而竞争规律往往具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财富越来越集中的“马太效应”,导致收入在贫富之间、发达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此外,市场调节本身不能保障充分就业,而失业现象更加剧了贫富悬殊,这对经济持续增长是个极大的威协:少数巨富控制经济命脉;潜在的资金外流;众多的贫困者导致社会总消费的不足,从而市场难以发育成长。更严重的是,过度的贫富分化“不仅削弱了社会的内聚力,而且培养了不公正,因而不可避免地破坏维系社会的政治纽带。进而可能要求发生激烈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变动。经济比较落后、收入偏低的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可能会造成民族矛盾的激化。

其六、市场不能自发界定市场主体的产权边界和利益分界,实现经济秩序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个人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各种经济行为的方式及其目的的实现固然受到市场各种变量(原材料成本、价格、可用的劳动力、供求状况等)的支配,并且这些变量以其特有的规律(即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自发形成的市场运行规律,亦即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它通过主体的独立意志、自由选择、平等互利等一系列市场原则表现出来。)调整着他们的行为,自发地实现着某种程度的经济秩序;但是作为经济人以谋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主体又总是在密切、广泛、复杂、细致的经济联系中进行竞争,产生利益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当事人自己以及市场本身否具备划分市场主体产权边界和利益界限的机制,更不具备化解冲突的能力。再说,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残酷性容易诱发人们铤而走险,产生非法侵犯他人权益的犯罪行为,扰乱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对此,市场主体更是无能为力。

市场调节机制的缺陷和失灵,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让出了空间,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所说;“当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市场来组织一个复杂的大型经济。问题是,市场既无心脏,也无头脑,它没有良心,也不会思考,没有什么顾忌。所以。要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纠正某些由市场带来的经济缺陷”。因此,“现代经济是市场和政府税收、支出和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混合体”。可见,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总是必要的。政府干预的主要理由在于市场结果的经常的、无数的缺点,即“市场失灵”。“市

场可能失败的论调广泛地被认为是为政治和政府干预作辩护的证据。”

政府干预经济的活动范围究竟有多大?经济学家有一个基本的原则界限,即政府活动仅限于私人部门无法做到的范围以内。原因是:第一,与私人部门相比,政府的经营效率较低,浪费较严重;第二,对整个经济系统来说,过多的政府管制会加重运转负担和成本;第三,许多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扭曲了经济动机,导致了生产率下降。而私人部门无法做到的领域就是市场失灵的范围,而政府干预就是纠正市场失灵。

事实上世界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市场失灵的表现是不同的。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是同本国市场失灵的表现高度相关的。市场失灵问题可归纳为三类: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正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非正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

正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不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不成熟而产生的,而是完善和成熟市场机制的现实正常状态。这类市场失灵表现为竞争性行业中的市场垄断和自然垄断行业(如铁路、电力、电信等)中的市场独占两个方面。对于这类市场失灵,是无法通过完善市场条件使其自然恢复到理想状态来克服的,它只能通过政府调节或干预来弥补。

非正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是由市场条件自身的不完善、不成熟造成的。这种类型的市场失灵必须通过完善和发育市场条件使其达到正常偏离状态来加以克服,政府可以制定多种形式的法规和制度,建立起合理的市场秩序,从而消除或减少不正当竞争和垄断对市场机制的破坏,保证市场机制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类型的市场失灵,比较突出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和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状况。克服这种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除了纠正市场功能本身缺陷外,更重要的是政府要集中各种举措,促进市场发展。

但是,无论政府克服和弥补什么类型的市场失灵,政府的职责始终是“掌舵”而不是“划浆”,政府使命的核心始终是做好基础性工作,而在基础性工作之外,政府不必是唯一的提供者。即使是一些基础性工作,完全由政府垄断也不是最有效的。大体说来,政府的职能包括:(1)提供一种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环境,这种环境为有效的经济活动设定正确的刺激机制;(2 )提供能促进长期投资的机构性基础设施——财产权、和平、法律与秩序以及其他规则;(3)确保提供基础鼓励、医疗保健以及经济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基础设施,并保护自然环境。〔4〕特别针对非正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实行的政府干预,也并不存在由政府干预来替代市场调节的问题。虽然由于这类市场的发

育不成熟不能在短期内完成,避免经济运行陷入无调节状态,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育和完善,将逐步由市场调节取代这些弥补性的政府调节。

二、政府干预必须是适度、有效的规则性调控

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是,政府干预也非万能,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的可能性。政府失灵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的无效干预,即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足或方式选择失当,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比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力.缺乏保护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和措施,对基础设施、公共产品投资不足,政策工具选择上失当,不能正确运用行政指令性手段等,结果也就不能弥补和纠正市场失灵;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政府的过度干预,即政府干预的范围和力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或干预的方向不对路,形式选择失当,比如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过多过细,公共产品生产的比重过大,公共设施超前过度;对各种政策工具选择及搭配不适当,过多地运用行政指令性手段干预市场内部运行秩序,结果非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大量事实证明,政府经常存在超出自身职能以外的所谓“宏观调整”,这往往造成政府本身的“失灵”。这种政府失灵根源于:(一)政府干预的公正性并非必然。(二)政府某些干预行为的效率较低。(三)政府干预易引发政府规模的膨胀。(四)政府干预为寻租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五)政府失灵还常源于政府决策的失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机构是存在着自身利益的行政管理官僚机构,行政手段作为最简单最方便的手段是其常常采用的。政府机构的目的是要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各类经济组织也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和减少风险。在此意义上,经济组织和政府机构的目标函数是一致的。在不规范的市场经济(正常偏离或非正常偏离理想市场条件)中,经济组织力求依靠垄断,限制进入和生产要素流动而获利,于是寻求政府组织的特殊保护。而政府组织则利用行政权力,着眼于财富的再分配,通过对某些经济组织提供的特殊保护而谋取自身的利益。这种相互关系的网络,会导致经济组织和政府组织本身的腐败,它们不是去寻求知识和创新,而是寻求更精细的欺诈和更隐蔽的贪污。世界银行的调查也表明,不少国家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最基本的机构性框架,政府似乎独立于法律原则之外,司法具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造成政策多变,腐败蔓延,由此政府不仅没有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反而造成政府失灵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灾难,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看来,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既要纠正市场失灵又要克服政府失灵,更重要的是要找到

一种经济组织和政府组织相互报酬递增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能提升效率的法制推进,即经济组织通过市场制度法律化、规范化的约束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政府组织由于致力于市场制度化、法律化的建设也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就是现阶段行政性手段调控的使用范围为什么越来越狭小,而规则性调控(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各国普通采用的原因。

政府调控的规则,包括正式规则和更广泛的社会的非正式规则,构成了政府调节人们行为的体制。政府的角色就是通过社会和政治进程而建立正式的规则,这些规则一旦制定出来,不仅仅其他组织和行为人必须遵守,政府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同样必须遵守,不允许任何人或组织超越于规则之外。如果规则符合效率标准,且又得到无例外的遵守,它就能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导致经济萧条,在极端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经济和社会解体。

三、正确把握和处理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之间关系

客观存在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政府的干预存在着缺陷,让政府干预成为替代市场的主导力量,或政府不干预或干预乏力或政府干预过度必然导致“政府失灵”,用“失灵的政府”去干预“失灵的市场”必然是败上加败,使失灵的市场进一步失灵。现实而合理的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应是在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以政府的干预之长弥补市场调节之短,以市场调节之长来克服政府干预之短,从而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之间机制最优组合,即经济学家所推崇的“凸性组合”。因此,最大限度地消除导致政府失灵的根源,采取切实措施,在克服和矫正市场失灵的同时,更要防止和纠补政府失灵。

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自我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不断扩大和增强,市场调节逐步取代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但是在转轨经济中,由于我国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主体不健全、市场法规不配套等一系列问题,市场失灵表现得更为广泛和严重。市场失灵的严重存在,导致政府直接干预过多,反过来又阻碍了市场的发育及市场功能的发挥,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腐败现象的蔓延会破坏市场的作用。这种缺乏对政府职能的明确界定和政府作用的法律限制,使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之间产生恶性循环效应,将会阻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因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应以宏观调控为主,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同时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使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的结合,经济杠杆与法律杠杆加政府调控形

成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推动市场的规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结束语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政府对经济的适度和有效干预,充分发挥政府干预作用,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其实就是存在“市场失灵”这只无形之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有形之手在共同的发挥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下,提出政府干预的政策主张,必须明确转轨时期政府的作用范围界定(这一界定是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培育市场,完善市场,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以保证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改善投资环境和条件,提高人口素质;同时,要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发挥一般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在市场经济中实施政府的管制、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调整。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郑秉文译.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1998,7;86-104;

38

[2]戴维·奥斯本 ,特德·盖布勒 .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 .周敦

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3

[3]潜龙.政府与市场:干预更多还是更少?一宗学案的记录.自由与社群. 上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68

[4]孙同鹏.经济立法问题研究—制度变迁与公共选择的视角 .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4,3;88-89

[5]陈振明.非市场缺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8,(6):23-28

[6]陈秀山.政府失灵及其矫正.经济学家.1998,(1):53-59

[7]肖金明.法治行政的逻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0-11

[8]何帆.为市场经济立宪.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06.

[9]邢会强.宏观调控权运行的法律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

[10]安德森.公共抉择.唐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65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天灾人祸酿惨祸 ——论析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及公共产品中的寻设租现象 邱晔30805551 【案情描述】 安徽省某县位于黄河故道两岸,由于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优越性,适宜水果的生长和种植,本地种植的水果具有色泽鲜艳、含糖量高等优点,因而成了全国著名的水果大县。该县从1983年开始种植黄桃,至今已种植8万亩,其中大果面积5万亩,进入盛果期面积1万亩,J村是全国著名的黄白桃生产基地,现有黄白桃1000余亩,是全国四大黄白桃生产基地之一。该村生产的黄桃加工成罐头具有不浑汤、不烂、不软、色泽鲜亮等优点,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黄桃产量很高,按盛果期中等产量,每亩5000公斤计算,每亩收入可达5000元,相对于粮食作物而言,经济回报极为可观。 相对于其他果树而言,桃树具有耐干旱、耐瘠薄、投资少、见效快、前期产量高等优点。但桃树对水分较为敏感,表现为耐旱怕涝。如果桃树积水时间过长,则土壤中氧气不足,根系呼吸受阻,树势衰弱,果实停止发育,严重时会出现死树现象,必须及时将水排走。J 村由于靠近黄河故道,因此排水问题对于该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09年夏天,由于降水比较集中,该县遭遇到了比较严重的洪

涝灾害。许多果树因水排不出去而被淹死。J村在洪涝灾害中也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损失,一些农民的桃树被淹死。但由于排水不是一家一户单独凭借自己能力所能做到的事情,并且一些农户也不愿意去做,都不愿意互相帮助,无法做到团结抗灾。因此,就需要政府派遣有关部门与技术人员帮助排水。但是,却出现了向农户收费排水的现象,而且是谁先交费谁先排水的现象,导致了许多农户排水不及时,遭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案情论析】 一、公共产品非排他性的体现: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是指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排他,但排他的成本很高,以致于在经济上不可行。同时,任何人也不能拒绝付款的办法,将与其消费偏好不一致的公共产品排除在他的消费范围之外。 我国乡村虽然有着团结互助的传统,但国人“搭便车”的心态由来已久。在既定条件下,如果某种行为规范与“搭便车”策略相比总无法占优,除非通过某种方式对于这种行为规范予以激励或对违背这种行为规范予以惩罚,这种行为规范在长期发展就将被淘汰。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人们的利益诉求面前,道德说教变得苍白无力。公益心较强的人们付出很多,不仅没有得到人们的感激和尊敬,却被视为“傻子”、“精神不正常”,结果“好心没有好报”,从而成为“搭便车”行为的最终受害者。

论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的必要性及其方式

论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的必要性及其方式 【摘要】: 政府与市场是两种配置资源和协调活动的机制,为了在实践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特别是结合我国国情,有必要揭示政府应否干预市场的基本问题。文章从政府干预市场的必要性、政府干预市场的利弊和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以及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约束政府的干预行为来进行讨论。 【关键词】:政府;市场;适度干预;经济法 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 一、政府干预市场的原因 政府之所以要对市场进行干预,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自我调节存在缺陷。市场自我调节有自身明显的弱点和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首先,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它反映的是社会的短期需求,而不能反映社会的长期需求,因而容易出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其次,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市场只能向企业表明社会需求的方向,而不能指明每个企业在满足社会需求总量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份额,因而容易造成需求的不真实性和生产的盲目性。正因为市场调节具有上述种种局限性,因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基础方式的市场经济具有局限性,所以政府有必要干预市场,防止市场失灵,使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二、政府干预市场的优点 在政府干预市场的环节中正式因为存在一些优点,才使得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被认可被接受,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政府干预市场可以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的发展。再者,市场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谋求最大的利润,往往把资金投向周期短、收效快、风险小的产业,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其次,可以有效防止垄断的产生。生产成本的水平使市场主体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同地位,进而导致某些处于有利形势的企业逐渐占据垄断地位。再次,补偿和纠正经济外在效应。所谓外在效应,按照经济学家贝格、费舍尔等人的看法,是指“单个的生产决策或消费决策直接地影响了他人的生产和消费,其过程不是通过市场”。显然,经济外在效应意味着有些市场主体可以无偿地取得外部经济性,而有些当事人蒙受外部不经济造成的损失却得不到补偿。前者常见于经济生活中的“搭便车”现象,后者如工厂排放污染物会对附近居民或者企业造成损失等。这类外在效应无法通过市场交换的途径加以纠正。通过道德教育固然能够使之弱化,但作用毕竟有限。只有通过国家税收或补贴政策或行政管制如特定的排污标准及征收污染费等规定,使外部效应内在化,最大限度地减轻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过程的外在效应,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政府干预市场还可以组织与实

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案例运用

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案例运用——房地产 1干预原因: (1)从公共产品层次上:商品房本身不是公共产品,而是私人产品。 (2)住房权方面,隶属于生存权,属于人的基本权利,是公共产品;但保证居住权不一定意味着对房屋的所有权。(3)市场势力的垄断性层面上 A商品房本身的供给并不垄断;B土地资源的垄断性 在市场势力上,政府干预房地产应该仅仅从使用权的出让上进行干预,而不应该直接干预地产行业的 商品房供给。 外部性层面:住房市场的外部性——民生问题 宏观经济失调层面:房地产业的经济联动性 (4)分配公平问题上 市场分配强调效率,按照要素进行分配,但是要素禀赋本身就不是公平的,市场分配必然使得财富 多的人拥有更多的住房,而财富不足的人难以实现住房权利 2、干预目的 公共品层次——满足居住权 垄断性层次——保护土地资源、限制土地开发和使用,维持土地交易市场均衡发展,管制土地交易行为 外部性层次——解决居民住房权利的民生问题 宏观经济层面——利用房地产市场的联动作用,调节经济运行 3、干预范围: (1)保证住房权利而不是住房所有权,因此保障失去住房权利的社会群体 (2)干预土地交易市场、规范土地交易行为,限制土地交易规模 (3)干预住房财富的分配不公,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水平 4、干预手段: (1)财政收入上的手段: 税收调节财富的分配不公、缓解公平问题(房产税、契税、印花税);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管制—规费收入 (2)财政支出上的手段: 住房保障政策实施与落实—政策制定落实; 普及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社保强制干预; 银行利率调整(货币手段) 总结: 1、房地产市场失灵的方面并不在于商品房供给需求上,而在于土地使用权出让上、在于住房权利保障上、 在于财富分配的公平问题上。 2、政府干预房地产,不应该是干预商品房的供给需求,更不应该参与到商品房的提供上来,而应通过保障 性住房满足弱势群体的住房权;税收形式的公平分配财富,社会保障措施引导住房权实现。 3、政府应该整体通过税收、利率等政策引导房地产市场正常正确稳态发展,提升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运 行的联动性。 4、反观我国实际情况,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存在渔利行为,政府干预商品房供给、土地出让市场的功能弱 化与渔利行为明显、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问题等。 5、该干预,但是干预应该在相应的范围内,有所为有所不为! 住房权应该如何保障?政府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措施保护? 对于有能力购房阶层、住房权利自己可以实现,政府可以引导; 对于能力有限的工薪阶层、通过住房公积金引导其实现住房权; 对于无能力,通过政策性房保证这部分人的居住权,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31428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美国加速老龄化15年后或引发经济危机 美国老人事务局的数字显示,2005年美国65岁以上人口为3680万,占总人口的12.4%。虽然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人口统计学上关于人口老龄化10%的指标,但是,比起其他发达国家,美国的人口形势还不算十分严峻。 人口统计资料显示,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疾病、保险和养老金以及社会福利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都开始意识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劳动力、贸易、移民、以及国家安全都会造成影响。 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所全球人口老龄化项目主任杰克逊表示,虽然美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有一些优势,经济强劲,劳动力市场也充满活力。但是,好的前提不一定保证人口老龄化就不会造成问题。 杰克逊说:“在美国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虽然我们拥有不那么昂贵的公共养老金体系,但是与欧洲和日本相比,美国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险极其昂贵。老年人口的医疗保健费用的不断高涨,将会给未来的美国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在美国,很大程度上依赖私营企业提供的养老金。劳动力人口有一半没有任何养老金计划。所以说,尽管人口统计数字方面美国有一定优势,但是,15至20年后,由于人口老龄化,美国可能面对非常严重的社会财政和经济危机。” 案例分析: 不仅仅是美国,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也是新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然而,美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进入老年社会的时间长,美国步入老年国家之列到现在已持续了70年;二是人口老龄化发展较慢,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一方面是由于较高的生育率,2005年美国总和生育率为2.0,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吸纳了大量的青壮年移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三是高龄老年人口比重大。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美国老年人口比重还将不断提高。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的过程中,美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国去借鉴。 根据人口——经济动态模型,老龄化程度越高、上升的速度越快,其对经济增长的阻力就越大,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越慢;反之,老龄化程度越低、上升的速度越慢,对经济增长的阻力就越小,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越快。这种负面影响不仅体现在社会抚养的人口负担增大,而且通过影响消费、储蓄、劳动人口数量和质量、劳动生产率而体现出来。 1、人口老龄化导致被抚养人口负担增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领取退休金和养老金的人数将不断增加,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等社会福利的支出将不断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中用于老年人

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职能和直接职能

摘要: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为基本职能和直接职能。直接职能是指政府矫正或弥补“市场失灵”的职能。人的自由选择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政府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因此,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供给以保证人的自由选择为目标的制度。当前,中国更应该强调政府供给有效的法律制度、产权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职能。 关键词:自由选择;制度供给;政府;法治;产权 自国家产生以来,关于国家(即政府)该不该干预经济活动或多大程度上干预经济活动,人们一直争论不休。从国内来看,主流观点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是宏观调控,另有一部分人将其定位为矫正或弥补“市场失灵”,还有部分人主张将政府活动归属于第三产业。本文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分为基本职能和直接职能两方面,并突出基本职能在当前的重要性。 一、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基本职能 制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推进器。国家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人类社会历史已证明:人的自由选择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①。因而,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供给以人的自由选择为目标的制度,即法律制度、产权制度和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一)人的自由选择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 1. 根据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劳动者的主观积极性、劳动技能、生产经验、科技水平等直接决定生产力水平。他还通过影响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在追求自由选择权利时,会发挥个人潜能,提高生产和创新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升。 2. 人的自由是活力的源泉。自由是标志人的活动状态的概念。自由是同受限制和受约束相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自由就在于更充分施展自己活动的才能而克服限制和打破束

公共经济学 经典案例分析

1.材料:2004年开始出现的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已经从沿海地区蔓延到中部地区甚至劳动力输出省份,并且推动了普通劳动力工资的上涨:2004年以前,珠三角地区的民工工资10年间仅涨了60元,而2005年一年就涨了100元。2010年以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上海、天津、山西、山东等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用工企业更是带头提高工资,加之今年出现的“民工荒”,企业工资的提高幅度已超过以往水平。对此,众多学者判断,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问题:(1)什么是“刘易斯拐点”? (2)你是否认同“我国刘易斯拐点已到来”这一判断?理由是什么? (3)你认为珠三角地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关键措施是什么?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第一,现在我们讨论“刘易斯拐点”都是从目前既定的城乡两分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基础的,设想一下,中国如果没有户籍制度,或者户籍制度可以取消,土地制度的产权界定和交易也可以做到城乡统一运行,即农民可以根据全国统一的土地市场、住房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原则,处理他们所拥有的农村住房、宅基地和耕地,城乡所有生产要素可以按照提高市场效率的方式进行配置,与此同时,农民还享有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那么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速度还会像现在这样处于下降通道吗?很显然,现有的户籍、土地、住房、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制约,尽管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已经呈现出很大的变化,但是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还不是主要原因。 根据中国改革的现实和劳动力迁移的情况,在真正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中国还存在一个劳动力迁移的制度拐点。制度拐点到来之前,劳动力在原来的城乡分割的制度空间下进行局部的、不完整的、随着危机的到来可以撤销的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迅速释放,迁移速度增长比较快。当劳动力迁移进行到拐点附近以后,劳动力进一步迁移所涉及的各项制度内容就变得越发重要,尚未改变的城乡分割制度空间成为了劳动力进一步迁移的瓶颈。 第二,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的产值占 GDP的比重为10%,但是第一产业所占的就业比重是39%。从世界经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下降是一个国家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在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等国,即便是强调土地的精耕细作,还有土地的长子继承制等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第一产业比重没有下降到5%、劳动力就业比重没有下降到10%之前,还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快速转移时期。 基于此,我们认为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高速时期。除了 前面说的制度性因素,近年来影响农民工转移速度的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一是,

MPA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MPA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方式的改革——以各国教育为例 [案例正文] [案例A] 国际视野下政府提供教育公共物品的方式 (一)美国的合同学校与特许学校 美国的私营机构管理公立学校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当地的学校委员会直接与一个教育管理组织签订合同,由其去管理一所公立学校。这称为合同学校。第二种形式是非直接的合同形式,教育管理组织作为学校特许经营实体管理特许学校。 尽管合同学校是由私人管理的,但是学校所有权和投资仍旧属于公共部门。学生进入这类学校不需要支付费用。私营机构通常被引导进去学区内一个最薄弱的学校。私营机构的学校管理或者按照“管理合同”模式,或者按照“操作合同”模式经营学校。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教学和工作人员的聘请权在当地的学校委员会,并接受教师协会合同管理;后者由私人经营者聘请,待遇和条件都有别于教师协会合同的规定。 (二)菲律宾教育服务合同 菲律宾的教育服务合同计划,是政府“资助私立教育学生

和教师”计划一系列项目之一。教育服务合同在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试验项目开始,80年代后期就作为一项永久项目固定下来。教育服务合同是政府与私立学校签订合同,为那些公立高中不足地方的学生提供入学机会。每个学生付给私立学校的费用不能超过在公立高中的费用,达到4000菲律宾元。 “资助私立教育学生和教师”计划的资助一般限定于收取低额学费的学校的学生身上,也优先资助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资助私立教育学生和教师”计划是由私立教育资助基金会组织——一个非营利组织——管理。该国教育部最近对参与教育服务合同项目的学校进行了资质认证,目的是强调要关注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 2005-2006年,有383000名学校在1800个该项目的私立学校上学,他们获得了教育服务合同计划的补助金。1986-1987年,受资助的学生是4300名,参与学校仅158所。2002-2003年,教育服务合同项目资助了私立高中22%的学生(占全部私立学校学生数的13%)。2005-2006年的教育服务合同预算是150亿菲律宾元,差不多是2003-2004年69亿元的两倍。 (三)英国的地方教育当局职能让渡合同 在英国,当地方教育当局的教育政绩被英国教育标准办公 室的报告评估为不良时,让渡教育合同可能就会产生。在2002 年4月合同让渡法案(2002年)(可以合同让渡的功能有103项)和合同

政府干预经济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政府干预经济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一、个人观点觉得利大于弊 二、根据。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主要是基于凯恩斯的基本经济思想,在自由放任不加干预的情况下,经济的均衡会处在就业量足够低的状态,而它的生活水平会处在足够困难的状态。资本边际效率的下降要快于利息率的下降,利息率不可能降到零以下,这使资本财富增长的愿望难以实现,社会经济将进入萧条状态。 三、市场调节的弊端 自发性: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根据价格的涨落决定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因此,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即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对资源合理配置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使一些个人或企业由于对全身的利益的过分追求而产生不正当的行为,比如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欺行霸市,扰乱市场秩序;一切向钱看,不讲职业道德等。而且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还不容易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两极分化,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将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鹿奶粉事件充分表现出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为了利润不顾消费者利益,用三聚氰胺蒙混检测。造成大量婴幼儿长出肾结石的恶劣事故。

盲目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参加者都是分散在各自的领域从事经营,单个提生产者和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此,他进行经营决策时,也就是仅仅观察市场上什么价格高、有厚利可图,并据此决定生产、经营什么,这显然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往往会使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必然会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这方面的例子我们可举出很多,如: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竞相上马生产电、冰箱的所谓“采电热”、“冰箱热”;90年代中期又出现“空调热”、“VCD热”。因厂家瞄准的是市场价格,什么好卖就生产什么,于是各地“蜂拥而上”,其结果是重复上马、重复引进,而又形不成生产规模。 日本90年代的经济泡沫充分证明了市场经济的盲目性:7、8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连报纸上也公开说出“日本房地产永不下滑”的口号。众人盲目追求利润,将房价炒得奇高,造成经济表面上的繁华。当房价升到几十倍的时候,美国突然抽离资金,令房地产突然崩溃,连带着所有产业同时化为泡沫。 滞后性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美国加速老龄化15年后或引发经济危机 美国老人事务局得数字显示,2005年美国65岁以上人口为3680万,占总人口得12、4%.虽然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人口统计学上关于人口老龄化10%得指标,但就是,比起其她发达国家,美国得人口形势还不算十分严峻。 人口统计资料显示,随着老龄化趋势得加剧,慢性疾病、保险与养老金以及社会福利方面得压力越来越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得政府都开始意识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劳动力、贸易、移民、以及国家安全都会造成影响。 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所全球人口老龄化项目主任杰克逊表示,虽然美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有一些优势,经济强劲,劳动力市场也充满活力。但就是,好得前提不一定保证人口老龄化就不会造成问题。 杰克逊说:“在美国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得问题。虽然我们拥有不那么昂贵得公共养老金体系,但就是与欧洲与日本相比,美国老年人口得医疗保险极其昂贵。老年人口得医疗保健费用得不断高涨,将会给未来得美国社会造成极大得负担.在美国,很大程度上依赖私营企业提供得养老金。劳动力人口有一半没有任何养老金计划。所以说,尽管人口统计数字方面美国有一定优势,但就是,15至20年后,由于人口老龄化,美国可能面对非常严重得社会财政与经济危机。" 案例分析: 不仅仅就是美国,人口老龄化就是21世纪得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也就是新世纪人类发展得主要特征。然而,美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特点:一就是进入老年社会得时间长,美国步入老年国家之列到现在已持续了70年;二就是人口老龄化发展较慢,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一方面就是由于较高得生育率,2005年美国总与生育率为2、0,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美国吸纳了大量得青壮年移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三就是高龄老年人口比重大。随着人口预期寿命得延长,美国老年人口比重还将不断提高.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得过程中,美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积累了丰富得经验,值得我国去借鉴。 根据人口——经济动态模型,老龄化程度越高、上升得速度越快,其对经济增长得阻力就越大,经济增长得速度也越慢;反之,老龄化程度越低、上升得速度越慢,对经济增长得阻力就越小,经济增长得速度也越快.这种负面影响不仅体现在社会抚养得人口负担增大,而且通过影响消费、储蓄、劳动人口数量与质量、劳动生产率而体现出来。 1、人口老龄化导致被抚养人口负担增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得发展,领取退休金与养老金得人数将不断增加,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与医疗卫生等社会福利得支出将不断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中用于老年人得费用份额大幅度增加,势必限制社会扩大再生产,影响生产部门得资本投资与

公共经济学案例

《公共经济学》课堂案例分析题 1.政府能不能经营城市? 绍兴市区内的环城河有2400多年的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沿河民宅密布,工厂混杂,污水排放,导致河水发黑发臭。1999年以来,绍兴市先后投入12亿元进行环城河综合整治。通过清淤、砌坎、布绿、造路、设街,使环城河旧貌换新颜。 在环城河整治中,绍兴市政府不是就河论河,而是把整条河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规划和建设。在城北建设了一个袍江开发区,把沿河的300多家工厂和3000多户居民都搬迁到了开发区。腾出的河边土地价格因环境改善而飙升,政府通过出租、出售商铺筹集资金,实行市场化运作,结果,12亿元的总投资中,市政府只投资了5000多万元。绍兴市环城河综合整治被认为是政府经营城市的成功先例。是这样吗?地方政府经营城市是否与土地公有和财政体制有关? 2.地方政府该不该重奖纳税大户? 某省已经连续几年评选纳税状元活动,省长亲自颁奖。1997年评出11名,纳税起始金额为100万元;1998年评出21名,纳税起始金额为200万元;1999年评出22名,纳税起始金额为300万元;2000年评出22名,纳税起始金额为500万元;2001年评出51名,纳税起始金额仍为500万元,但有24户纳税超过1000万元。 有关部门领导表示,这次重奖表明了政府对在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们的重视、厚爱和支持,这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对于纳税大户的奖励会更多。重奖纳税大户是否违背公平原则?如果奖励标准过高,企业会不会缴“过头税”? 3.我国行政成本为何偏高?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表明,中国经济运行的成本越来越高,如果用1美元在世界平均状况下可办到的事,在中国就需要花费1.25美元。中国是世界上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有人在乡镇财政调查时发现,许多乡镇领导甚至没有行政成本和运行效益之类的概念,政府管理不算效益账。1999年全国地方行政管理费中公务员人均开支的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和会议费之和为2968元,占公用经费总额的58%。2002年中央政府决定将某事业单位按照市场化原则推向市场时,有关职能部门为此花费了100亿元人民币的改革费用。有人建议将“业绩等于GDP”调整为“业绩等于GDP减去发展成本”,你认为怎样? 4.献礼工程为何成了“献丑大道”? 2003年10月,常熟投资5亿元的新世纪大道通车了。该大道作为昆常公路的一部分,是向常熟撤县建市20周年的献礼工程。新世纪大道全长7.11公里,是常熟路幅最宽的城市道路,双向4车道,总宽达到80米,绿化率超过40%。工程从2001年12月开工,原计划在2003年12月竣工,后来调整到国庆节以前竣工通车。然而,就是这个献礼工程,开通不到1年就“暗伤”迸发,路基沉降,小一点的有3-4厘米,最大的达10多厘米;两侧行道树大量死亡,特别是直径达15厘米到45厘米的银杏,不少根部腐烂,散布在人行道和水塘边。不少地方的树枯死约1/3,个别地段超过一半以上。请思考:政绩工程失败的体制原因是什么?

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1.信息不对称 主要表现: 1.金融中介,其中包括投资银行、各种基金公司和股票市场等。 一方面以银行借贷为例,美国的银行犯了很多的错误,创立出了太多的所谓的金融衍生工具。通过一些评级机构,把次级债券评为A级(信用度高)。还有一些金融机构他们创立出了新的模型,似乎通过这些模型和所谓的衍生工具,就可以把其中所涉及到的贷款危机和风险降低。而投资者误相信这些虚假信息,以为这些债券都是优质品,并且因为它们投资回报率非常高所以就放弃了那些优质的但是利率不那么高的债券。(在交易前发生,是逆向选择) 另一方面,以各种基金公司和股票市场为例,它们在吸引投资时,纷纷向投资者作出各种承诺或提出各种优惠条款,当拿到资金后,只顾追求自身利益,不顾风险,盲目投资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不顾投资者利益。(在交易后发生,是道德风险) 2、评级公司 评级公司错误地把次级的债券评为优质债券,传递错误信息给投资者,给投资者以错觉,造成投资者逆向选择。 3、金融当局给消费者错觉 次贷危机初期,美联储降息、布什总统为了掩饰之前市场上的过错,维持经济增长,不引起恐慌,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造成短时流动性增强,造成金融市场依旧繁荣的假象。投资者根据政府提供的虚假信息而做出错误抉择。而这种交易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是一种逆向选择。 4、次贷者逆向选择 各大投资银行,贷款公司以低利率利诱贷款者来达到融资的目的,获取再投资的利益。而次贷者自身没有固定收入凭证和信用凭证,往往更加容易选择贷款。有如《保险学》里讲到的身体不好的老年人容易去投保一样。 5、银行自身问题 在银行内部,上下级之间,即使是同级之间也存在普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为了追求自身业绩,放松了对贷款者的排查审核,是造成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他们在求职时却往往表现得异常诚恳,极富责任感。这是一种道德风险。 金融产品的缔造者.失业的惩罚? 华尔街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看起来这些金融产品的缔造者已经受到了失业的惩罚,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首先当他们尚在游戏当中的时候,收入已经是常人的几百倍了,盛世中他们早已稳稳地将收益套现至自己的腰包。 其次全球都缺乏金融人才,他们刚刚失业没两天,中国、新加坡就已经开始招纳华尔街无处可去的人才,他们不愁找不到新东家。

[工作]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工作]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课程序号,3987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案例分析 题目,用税收杠杆调节奢侈品消费 学号, 09836318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 屠奕蓉 编号, 32 成 绩 【案例名称】用税收杠杆调节奢侈品消费 【案例来源】根据《证券日报》记者马红雨于2010年2月采访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教授,就我国上调奢侈品税的税率很有必要的内容改编。 【案例内容】据统计,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的重要市场,不仅包括豪车等日常消费类的奢侈品,像商务飞机、游艇等也成为中国部分富豪日常消费品,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表明中国经济的日益强盛。但是要关注奢侈品消费的税务问题,这不仅是关于税法执行的严肃性的问题,还关涉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问题。 据刘桓委员介绍,消费税在中国还没有立法,现在只是消费税的暂行条例,它的法律层级比立法要低,是通过国务院授权某些部门进行税目及税率调整的。如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税,2009年从20%提高到40%,没有通过人大的立法,而是通过国

务院授权通过。目前有很多法学家包括一些经济学家,都在呼吁消费税立法层级的提高。 【案例分析】 一、奢侈品税的政策背景分析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新富阶层迅速崛起,开展高尔夫运动以及购买游艇、豪华型轿车和高档名表成为中国少数富裕人群所热衷的消费活动。2005年9月美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中国:新的奢华风潮》报告指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约为20亿美元,并预计在2008年之前,中国奢侈品市场销售额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0,,2008年以后年增长率为10,左右;201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的销售额将突破115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9,。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人民币,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3255元人民币,同时,中国还有3000万农民的温饱问题有待解决。鉴于单纯的市场调控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政府有必要借助各种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对市场分配进行矫正。于是2006年4月1日调整消费税税目,以缩小中国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 但是,既然对奢侈品课税是以调节收入分配为目的,政策所希望的结果当然是高收入阶层在购买应税奢侈品的同时,能够向政府缴纳更多的税收,从而增强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帮助低收入阶层的实力和基础,而绝非抑制奢侈品市场,杜绝高收入阶层的奢侈性消费。事实上,奢侈品市场正是政府奢侈品税收收入的来源,也是政府利用转移支付进行再分配的基础。 二、奢侈品税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在中国,奢侈品的消费群体大约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顶级富豪,他们是真正的贵族,对奢侈品的消费强调品质与细节,注重品位与文化内涵;其次是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03宿舍 摘要:国家干预经济是世界各国克服市场失灵的一种基本手段。但是,国家通常不会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干预经济,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往往由比国家更为具体的主体代表国家承担。其中,政府(含负有经济管理职权和职责的政府职能部门)是最重要的国家干预主体。政府角色定位事关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并进而决定着政府干预克服市场失灵的效果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绩效的发挥。 绪论:本文主要研究探讨在经济生活中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方式、程度、范围和效果,以及政府在对经济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并针对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剖析和解答。本文采取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结合我国的历史及现状,同时比照历史上有过成功经验的国家,对我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早起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中的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者崇尚国家干预的强权政治,认为国家的强大是发展经济、积累货币的重要条件。在亚当斯密时代,詹姆斯斯图亚特强调有效需求和政府干预;19世纪初,法国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创始人西斯蒙第也认为,政府必须全面地、积极地干预经济,以恢复经济比例关系,保持经济平衡,实现财产均衡分配;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学说无疑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它长期被美英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直至今天在经济学说中也占有一席之地。20世纪30年代初,严重的市场失灵导致世界范围内出现经济大萧条,由此暴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1: 在2002年的最后一个周日,中国为电力行业的垄断画上了句号。拥有占全国46%发电资产和90%输电资产的原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重组为11家独立的公司,这些公司在12月29日同时宣布正式成立。 从1987年持续至今的中国民航业改革在2002年也有突破性进展。随着6大民航集团10月11日的成立,中国民航总局与下属的民航企业彻底脱钩。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基础组建的三大航空运输集团,其资产总和将占据中国民航总资产的80%。 问题:政府对市场失灵的纠正。 案例2: 1998年5月18日,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向最高法院递交诉状,控告微软公司利用其“视窗”操作系统来迫使消费者使用它的其它软件产品——其中最重要的是“网络探索者”Internet 浏览器。1999年,该案做出了一审判决,在长达270页的判决中,法官杰克逊列举了微软一系列反竞争,保护垄断势力的行为。微软一直在努力拓展其势力范围,使其超越软件行业,而进入日趋有利可图的电子商务和网络连接行业,他们已经投资数以百亿计的资金在通讯和科技公司中(如AT&T)。由于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具有垄断状态,把Internet浏览软件“网络探索者”(Internet Explorer)与“视窗”捆绑在一起也就相当于垄断了消费者和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厂商上网的交通通道。 问题: 1、结合该案例分析垄断和反垄断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2、美国的反垄断法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案例3: 中国电信改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的成立。当时联通的总资产虽然只有中国电信的1/260。但此举使邮电部独家垄断国内电信市场的局面开始改变。1999年2月,信息产业部决定把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剥离出去。原中国电信被拆分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星通信三个公司,寻呼业务并入联通公司。2001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新的电信

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内容摘要】:身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从小就体会着政府在一个国家中强大的干预作用,细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大到经济政策,外交政策,这些几乎都是由政府一手包办的。而作为公民的我们,除了在两会期间由代表提出一点意见,或者其偶尔投票参与决策以外,很少有其他参政议政的机会。如此一来便不禁有人会羡慕西方的名主,感叹他们的公民拥有多么大的权力,这些人一边享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共产党惨淡经营而来的幸福生活,一边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强烈的政府干预进行反对与批判。基于这种情况,本论文将论述政府干预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比较优势,即其先天优点;再者,将论述我国政府在经济市场化中的作用,从而从主客观透射出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干预的的必要性。另也会适当提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府干预及其必要性。 【关键词】:政府干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都会对社会、民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政府干预在我国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我国的体制是社会主义,这就注定了政府在国家决策中起决定作用。那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政府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在经营国家过程中产生的失误,抑或说政府干预是否有其必要性,答案是肯定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诸多方面,如经济,军事,国际地位中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这离不开政府正确的宏观调控,这也客观的证明了政府干预在社会主义中的必要性。那么政府何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呢?除了共产党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外,政府干预本生的特征和其比较优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政府干预的特征 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政府干预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拥有强迫权,政府官员产生的政治程度和社会福利极大化政策目标。本人认为最为重要,最能为人民所用的便是强迫权。所谓强迫权,即政府可以命令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必须做什么或禁止他们做什么,而组织和个人必须无条件服从。政府的这种强迫权通常是法律赋予的,因此具有合法的基础。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在作出决策时,是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基础的,必将得到大多数人民的拥护。有强迫权为决策保驾护航,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得到提高,则整个国家也必将是向前迈进的,这也就不难理解我国缘何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取得如此大的进步了。政府干预的比较优势 虽然可以通过比较政府行动与民间部门行动的单位成本来确认政府是否具有比较优势,但直接比较成本在许多情况下市相当困难的,这样就需要使用一些间接的标准。可以肯定,某些活动由政府负责比有民间部门负责能够给事业带来更低的单位成本,从而产生比较优势。这里我们感兴趣的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政府组织在这些活动上的比较优势?从政府组织区别于民间部门的特征上可以发现,大范围强迫权和大范围规模经济师政府比较优势的来源。 虽然每一个家庭、组织内部都可以产生强迫权,但这只在小范围内有效,无法扩展到外部的其他组织单元和社会成员。后者需要的是一种大范围的强迫权。而政府正是大范围强迫权的唯一拥有者,这种唯一性奠定了政府比较优势的第一个来源。有些形式的活动能个显然需要借助大范围的强迫权强制当事人服从才能有效的进行。由于民间组织没有这样的强迫权,如果由他们组织负责这类活动,这些活动要么无法进行(实施成本无限大),要么必须付出高昂的实施成本。当政府借助大范围强迫权实施时,成本就要低得多,因此在此类活动上取得明显的比较优势。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说课讲解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用税收杠杆调节奢侈品消费 【案例来源】根据《证券日报》记者马红雨于2010年2月采访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教授,就我国上调奢侈品税的税率很有必要的内容改编。 【案例内容】据统计,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的重要市场,不仅包括豪车等日常消费类的奢侈品,像商务飞机、游艇等也成为中国部分富豪日常消费品,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表明中国经济的日益强盛。但是要关注奢侈品消费的税务问题,这不仅是关于税法执行的严肃性的问题,还关涉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问题。 据刘桓委员介绍,消费税在中国还没有立法,现在只是消费税的暂行条例,它的法律层级比立法要低,是通过国务院授权某些部门进行税目及税率调整的。如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税,2009年从20%提高到40%,没有通过人大的立法,而是通过国务院授权通过。目前有很多法学家包括一些经济学家,都在呼吁消费税立法层级的提高。 【案例分析】 一、奢侈品税的政策背景分析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新富阶层迅速崛起,开展高尔夫运动以及购买游艇、豪华型轿车和高档名表成为中国少数富裕人群所热衷的消费活动。2005年9月美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中国:新的奢华风潮》报告指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约为20亿美元,并预计在2008年之前,中国奢侈品市场销售额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0%,2008年以后年增长率为10%左右;201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的销售额将突破115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9%。与之

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人民币,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3255元人民币,同时,中国还有3000万农民的温饱问题有待解决。鉴于单纯的市场调控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政府有必要借助各种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对市场分配进行矫正。于是2006年4月1日调整消费税税目,以缩小中国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 但是,既然对奢侈品课税是以调节收入分配为目的,政策所希望的结果当然是高收入阶层在购买应税奢侈品的同时,能够向政府缴纳更多的税收,从而增强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帮助低收入阶层的实力和基础,而绝非抑制奢侈品市场,杜绝高收入阶层的奢侈性消费。事实上,奢侈品市场正是政府奢侈品税收收入的来源,也是政府利用转移支付进行再分配的基础。 二、奢侈品税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在中国,奢侈品的消费群体大约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顶级富豪,他们是真正的贵族,对奢侈品的消费强调品质与细节,注重品位与文化内涵;其次是富裕的中产阶层,他们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并不富裕却不乏购买欲望的一个群体正在兴起。 (一)奢侈品税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1、对顶级富豪消费行为的影响。 作为主导奢侈品市场的领袖群体,顶级富豪们的财富却接近于无穷大,其消费能力无可限量。据长期跟踪研究中国富豪的胡润估计,积累财富超过1 000万美元的有5万人,其中有200人的财富超过1亿美元。这一类人群对奢侈品的欲望与要求几乎完全不受其支付能力的限制和约束。所以,即使对奢侈品课税导致商品价格上升,顶级富豪们的消费行为也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 如何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我国政府的机构改革 案例题目:如何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我国政府的机构改革 案例来源:中新网2009年1月9日电香港《大公报》 案例内容: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机构臃肿和人员膨胀已经到了极限。一个县十七名副县长,有之;一个乡镇机关四五百人,有之;一个镇正副镇长五十多人,有之。公共财政呢,已演变为“吃饭型”的财政,老百姓怎堪其负? 但这么多年,我们并未停止政府机构精简,何以在每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之后,吃皇粮的反倒越来越多,机构也是越简越繁?原因就在于政府机构编制立法滞后,缺乏刚性的制度约束,始终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困局。今天削减机构,明天增设机构;今天精简裁员,明天又放进一大群。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为腐败留下了缺口。 在这种制度格局下,且不说分流多余人员是目前一大难题,财政奖励也未必能打动官员的心,即使有人为谋取个人

政绩表现一下,只怕最终也可能沦为一场秀。中央财政呢,奖金没少发,而基层政府之“肿”不见得就真的能够起到“药到病除”之效。 所以,遏制政府机构臃肿和人员膨胀惟一的就是立法。让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成为一道没人敢踩的“红线”,才是最根本之策。(纪卓瑶) 案例分析: 一、原因分析 我国政府改革的模式取向是由原来的政治型、管理型政府模式转变为民主型、服务型政府模式。当前在我国的政治市场中,有关政策失误的因素仍然存在,科学决策和决策的有效实施还困难重重,政府干预引起的寻租活动依然存在,而且由于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模式的政府行为也不可能在时间上截然分开,很容易出现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行为模式简单地移植到市场经济体制中去。而我们所期望的一种更有效率的新的政府模式,必须在新确立的基本规则之下才能形成,这正如布坎南所指出的:“要改变一种游戏,或者竞赛的结果,改变参加竞赛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事改变竞赛规则。”传统政府体制的根本弊端不能对于某些具体操作上的失败。 在机构改革进程中,对指导原则的理解和实行不全面。

政府干预

国家干预亦称宏观调控(Macro-economic Control),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它是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宏观调控的过程是国家依据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规律,实现定观(总量)平衡,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外汇收支总量和主要物资供求的调节与控制。运用调节手段和调节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微观经济运行提供良性的宏观环境,使市场经济得到正常运行和均衡发展的过程。 国家干预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发挥调控作用。 特征 1、调控的主体为国家。与微观经济管理行为不同,宏观经济调控与主体是国家而不是具体的经济活动主体。 2、调控的主要方式主要表现为经济政策,它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法律制度化表现,是一种"政策性法律"。 3、调控的效力多为引导和鼓励。由于宏观经济调控多以政策性出现,政策的效力是在于引导和鼓励,而不是在于强制执行或者加以处罚。 4、调控以社会整体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结点,体现出综合性。 原因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公有制决定了社会各部门、各企业及劳动者利益上的一致性,使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二,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控制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 第三,执政党有能力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 领域 1、有关国家整体经济布局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 凡是涉及国家整体经济布局,就是宏观经济调控法要干预的问题。另外,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产业,或者涉及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也是宏观经济调控法所要干预的领域。 2、容易产生"市场失灵"的经济领域 将宏观经济调控界定在容易产生"市场失灵"的经济领域,体现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作用。 3、私人的力量不愿意进入的领域 对私人的力量不愿意进入的或者单个私人的力量难以办好的方面,政府需要直接进入或者以适当的方式促成私人进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