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单元检测(3) 收入与分配

单元检测(3) 收入与分配

单元检测(3) 收入与分配
单元检测(3) 收入与分配

2015高考复习政治单元检测(三)收入与分配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3年9月,某三口之家月收入共7 758元。父亲在国有商场工作,工资收入2 000元;母亲在集体企业工作,工资收入1 200元;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工资收入2 500元。此外还有股票收入1 200元,政府公债收入528元,为企业提供商品信息收入330元。该家庭收入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有________元,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有________元。() A.2 058 5 700B.3 700 2 000

C.4 558 3 200 D.5 758 2 000

2.下表是我国某国有企业职工2013年下半年收入一览表()

图表表明()

①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②多种分配方式的主体地位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重要分配方式④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步发展

A.①③B.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3.进入2013年以来,北京、浙江、河南、陕西、贵州、广东、深圳这7个省市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深圳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了1 600元,依然领跑全国,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仍为北京,达到了15.2元。上述举措说明政府()

①努力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④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4.解决下面漫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

①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②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实现同步富裕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①④

5.2013年9月,武汉市在青山区开建5235套公租房,建成后将成为武汉规模最大的公租房小区。据统计,截至7月31日,武汉市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财政资金投入达

2.1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武汉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公租房建设()

①体现了武汉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②表明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③旨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④旨在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读漫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据此回答6~7题。

6.造成漫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中所反映的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我国税收的性质需要改变

B.我国财政和税收制度的不完善

C.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不高

D.政府部门存在着大量腐败现象

7.漫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②公民要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③我国税收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④税款的缴纳是公民行为,税收的使用是政府行为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8.漫画从反面告诉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该()

A.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B.有纳税人意识,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C.成为纳税人

D.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

9.2012年度经济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的10%群体和收入最低的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经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12年的23倍。要解决上述问题,下列建议可行的是()

①在收入公平的前提下兼顾效率②要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③发挥财政和税收的调节作用④扩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比重

A.①④B.③④

C.②③D.②④

10.我国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将农村儿童白血病、肺癌等20种重大疾病医疗优先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范围,先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不低于70%的比例进行补偿,对补偿后个人自付超过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补偿标准的部分,再由大病保险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给予补偿。这表明()

①财政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②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③我国的初次分配较好地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④我国致力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11.“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进入“十二五”历史新起点,党和国家将“民富”目标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①确立按劳分配,提供制度保障②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投入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④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2.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为此要()

①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②推进城镇化建设,消除城乡差别③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④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4分)材料一近几年来,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占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在收入或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7%,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则高达50%。

材料二鉴于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明确提出逐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则和政策,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请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应怎样才能解决好材料中反映的问题?(18分)

14.(16分)材料一我国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

0.3~0.4表示收入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实现“国强”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二五”规划的最大亮点,践行包容性增长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旋律”。2012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为11 7210亿元,2013年1~7月份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8%,至80,439亿元。十几万亿让国民为之骄傲的同时,民众也希望带来更多实惠。

(1)试描述上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信息说明的经济问题。(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如何让十几万亿元给民众带来更多实惠。(12分)

答案

1.选C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因此,在国有商场和集体企业中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其余收入皆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答案为C。

2.选A由图表分析得知,当前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发

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按劳分配仍占主体地位,②不选;④表述错误,共同发展而非同步发展。

3.选A本题考查初次分配的知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是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

4.选B漫画反映工资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④正确。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效率的提高,①错误。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②错误。

5.选A武汉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公租房建设属于宏观调控而非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③排除。推动公租房建设的目的不是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④不选。①②切合题意。

6.选B出现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财政和税收制度的不完善,与我国税收的性质无关,故答案选B舍A。C、D两项均不是主要原因,应排除。

7.选A漫画的主要寓意是反问取之于民与用之于民是否相符合,①②符合题意,应入选。③本身错误,我国税收的性质没有改变。④说法错误。

8.选B从漫画可以看出,该企业负责人的行为是偷税行为,违反税法规定,未履行依法纳税义务,因而应选B项。A项与题意不符。并非每个公民都是纳税人,故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9.选C①④所述举措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舍去;②③切合题意,当选。

10.选C材料体现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及我国致力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①④符合题意,商业保险和初次分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③不选。

11.选C实现民富的目标,就要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③④正确。按劳分配早已确立,①不选,②不利于实现该目标,排除。

12.选D“消除城乡差别”的说法错误,排除②。①③④符合题意,当选。

13.(1)近年来,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出,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处于扩大的趋势。(6分)

(2)①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要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挥各种所有制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作用。

③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又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④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⑤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⑥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每点3分)

14.(1)反映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基尼系数不断增大。说明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个人收入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4分)

(2)①合理安排经济建设支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为民众获得实惠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②合理安排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合理安排社会保障事业支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④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藏富于民,国强民富。(每点3分)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知识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课本58页)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1)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2)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 知识点二: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和含义(课本59页第一段) (1)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老多得,少劳少得。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课本59页第二段和第三段) (1)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我

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以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的地位 (1)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在所有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知识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即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

单元综合检测(三) 收入与分配 一、选择题 1.李克强总理表示,2014年适当时候要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而且要逐步解决碎片化的问题,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这有利于( ) A.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B.增加居民收入,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C.让人民在分享改革的红利中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D.使社会公平的实现建立在科学提高效率的基础上 2.解决下图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 ) ①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分配制度②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③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分配秩序④加强对企业经营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14年7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这种同工同酬的分配机制( )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②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③属再分配调节机制④能促进我国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专家认为,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提低、扩中、控高”,即通过改革调整现有收入分配格局,将“沙漏形”的社会两极向中间挤压,最终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有( ) ①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清理和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③消除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④健全以税收、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浙江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8年居于全国省区首位。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让更多农民走出

土地,让更多农民充分就业,让工资性收入、创业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多元收入结构中的主体支撑。这表明( ) ①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②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前提③完善分配政策是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 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助推了农民增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应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 ①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 260元调整为1 400元②某公司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③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④某省给予社会办托老所的床位每张每月300元财政补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作为国内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措施,“营改增”将对以前缴纳营业税的产品或服务项目,采取增值部分纳税的原则,减少重复征税。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征收率的降低以及增值税价外税特征导致的税基缩小,税负得以下降。此举有利于( ) ①维护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促进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③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④降低中小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财政部、国税总局宣布,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享减半计征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上限由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扩至10万元。这一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其合理的传导顺序是( ) ①生产成本降低②扩大再生产③企业利润增加④税收负担减轻 A.④—①—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9.(2015·泰安模拟)财政部2014年初发布消息称,为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中央除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外,中央财政还专门设立了相关转移支付资金,不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据统计,从2000年至2013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总额为2 853亿元。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 A.大幅度提高税率B.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 是什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断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 为什么(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目前的分配方式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2)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2、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是什么? 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的基本原则 范围:在公有制经济中 条件: 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必要的扣除之后 对象:(内容)个人消费品 为什么? (1)客观必然性: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意义: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多种分配方式 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土地要素、信息、技术要素、管理要素) 意义: ①是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注意:按生产要素分配会导致收入差距的加大,出现两极分化 4、(重点)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是什么?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

2011年江苏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 姓名班级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阶段采取的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结底是由决定的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 3.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 4.小张大学毕业后,在国有企业工作,从分配方式上看,小张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需分配 5.家在农村的姑姑承包土地获得的收益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 6.李某花钱购买了一辆出租车,从事旅客运输,月收入达到6000元,,李某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需分配 7.某“90”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1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 8.小王在某外资企业做中层管理人员,从分配方式上看,小王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资本要素分配 9.下列对我国收入差距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违背了公平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 B.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一个长期过程 D.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10.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 ①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②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③防止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④消除收入差距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1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我们应该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复习用的知识体系填空)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汇总) 复习策略 1、第7课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分配制度,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特别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高考命题由客观性题型为主转向主观性题型为主,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当前的时政热点相结合,在多角度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试题立意看,知识立意较少,能力立意逐渐增多。本课考查的热点话题是缩小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的关系。为此,高考复习中要关注与此有关的重大政策、重要会议精神,以及与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有关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如中央实行的财政、货币政策;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国富民强的理论等。 2、第8课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财政收入、支出的构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的作用,依法纳税等。特别是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财政与宏观调控在历年高考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观题目主要是体现类与措施类。体现类主要集中在对财政作用的考查。措施类主要集中在财政政策上。选择题相对集中在对财政收支和税收特征及其作用的考查。本部分考查的热点话题是国家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及利用财政和税收等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2012年高考复习过程中,要多关注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年度财政收支的计划;与财政和税收有关的重大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等。如家电下乡、农村社会保障、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等。 考点一、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一)是什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为主体:★ 是什么:(1)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分配的原则。其基本内容和要求(略)。注意: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2)表现: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公有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等;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等;③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所得; 为什么:(1)原因: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_____;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_________;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_________ 。 (2)作用: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体现了劳动者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地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__________________成果分配。(和个体经济相对应) (2)按____________分配(主要存在于私营和外资经济中)★★ ①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②具体形式:下列几种情况分别是按哪种生产要素分配的? A 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B 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C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及其原因 (1)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我国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原因) ①生产决定分配。这种分配制度是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国水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性,决定了分配方式的多样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是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格局的最终原因。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③这种分配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④这种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特别提示: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前者适用于公有制经济,后者适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坚持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的创造性,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按劳分配的地位及决定因素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 的。 特别提示:①哪些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承包集体土地的收入、联产计酬的收入。②不能说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一种分配形式,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等并不属于按劳分配,也实行有按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如股份)。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1)适用范围:个体经济。 (2)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3)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测试卷(内附详细答案)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 1. 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000元。 则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 A.1.55万元 B.1.74万元 C.2.4万元 D.4.85万元 2. M 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 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 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指导企业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 落实这一政策有利于( ) ①贯彻我国的按劳分配原则,健全再分配制度 ②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③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 ④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践行“共享发展”理念,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要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机制。 从分配角度看,下列有助于公平公正的有( ) ①改革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 ②精准扶贫,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③降低创业成本,有效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④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社会收入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短作业优先法”是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变例。某银行网点根据客户业务办理时间的不同,在各作业窗口间调配,缩短了所有人办理业务的总等待时间,一定时间内可以让更多的人完成业务办理。 这说明( ) ①促进公平需要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②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 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保证 ④合理的公平表现为相对平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 从2018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13条规定:“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50%的,减按50%征收环境保护税。” 这一规定旨在( ) 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③保证税收的固定性 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放线菌素D"是“小众”、价格低廉的肿瘤化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儿童的恶性实体瘤,疗效显著。但最近 这种廉价抗癌救命药却因销量少且原料成本过高而全国断供,而国外替代药价格高达6000元一支。 要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研发力度以降低药物的生产成本 B.运用行政手段规定企业继续保障低价药物供应 C.以财政补贴等政策对生产此类药物企业提供支持 D.必须充分放权,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9.为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M 市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取得良好的扶贫效果。 由此可见( ) 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国民经济运行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资保障 ④财政资金是实现精准扶贫和脱贫的关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依照《环境保护税法》规定,2018年4月1日起,国家开始对大气、水、固体、噪声等四类重点污染物征收环境保护税,多排污多缴税,少排污少缴税,税收收入全部作为地方的财政收入使用。 征收环境保护税将产生的积极效应是( ) ①利用税收杠杆→调节利益分配→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②提高征税比例→加大治污力度→遏制乱排乱放→改善生态环境 ③销售价格上涨→消费数量减少→生产规模萎缩→环境压力减小 ④企业成本提高→倒逼企业转型→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节能减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并率先在河北开展试点工作,采取水资源费改税方式,将地表水和地下水纳入征税范围,实行从量定额计征,对高耗水行业、超计划用水以及在地下水超采地区取用地下水等行为,适当提高税额标准,正常生产生活用水维持原有负担水平不变。 实施资源税改革( ) ①可以化解产能过剩,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 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加了财政收入 ③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引导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 ④有利于强化税收调节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 个人所得税改革是2018年两会热门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个税改革终于迎来大动作。 这次的个税改革( ) ①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 ②有利于促进消费的真实增长 ③将大幅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 ④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 2017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重视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强化经济托底政策。财政政策既能托底经济增长,也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包括“产能过剩”在内的中国经济的问题。 其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国家经济增长 ②降低创新型企业税收标准——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实现转型 ③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减少——研发投入增加——企业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 ④政府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公共产品和服务总需求增加——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生产扩大——公共需要得到更好满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4. 当前我国财政支出预算执行具有显著的前低后高特点,往往40%左右的预算资金要留到四季度支出,如无法正常支出,则在年末以节余、结转等方式留在国库、财政专户或者部门账户上,累积而成财政存量资金。 对于财政存量资金,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出现财政存量资金意味着财政资金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②过多的财政存量资金削弱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 ③财政存量资金的增加是财政收入新常态的重要表现 ④应当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1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卷-含解析

第三单元测试卷 本单元测试内容:收入与分配 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姓名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根据相关政策,我国将针对技能人才、科研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多个群体开展城乡居民増收综合配套政策试点,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这一 试点工作开展的意义在于 ①完善我国的初次分配制度②增加我国城乡居民再分配收入 ③改变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④提高相关人群创新创业的热情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要突破“中 等收入陷阱”,需要政府做好收入分配的调整,为此,政府要 ①增加就业岗位,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 ③提高国有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④逐步降低居民储蓄率,增加居民消费信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目前,中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多来自房地产、银行理财、存款、股票、信托、基金和保险等。这种经济现象说明,在我国 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②居民投资方式多样化且风险不断降低 ③经济建设资金充足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贫困经济学有一个规律:今天的收入差距+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明天的收入差距。(注:人力资本指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据统计,未来2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的l/3将来自贫困地区。为缩小今后的收入差距,当前需采取的措施有 ①坚持并完善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②消除一切影响就业的不利障碍 ③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①某省政府给予社会托老机构的老人每月300元的财政补贴 ②某企业建立健全以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 ③某市民政局免费为60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④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6.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知识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课本58页)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1)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2)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 知识点二: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和含义(课本59页第一段) (1)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老多得,少劳少得。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课本59页第二段和第三段) (1)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以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的地位 (1)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在所有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知识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即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课本60页)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总结新人教版必修1

收入与分配 1.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分配方 式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基本内 容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允许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 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重要意 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 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 展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含义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

一看分配的领域: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二看分配的主体:初次分配主要是企业,再分配主要是国家。 三看分配的方式:初次分配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税收调整等方式进行。 3.财政及其作用

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种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作用①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②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③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依法纳税必要性:在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违反税法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公民要增强税收监督意识 权力和依法取得;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2015·上海高考)国内某电器集团的机器人车间里,每条流水线配有8台机器人作业,这些机器人几乎承担了车间的全部生产。从生产要素角度看,这些机器人属于( ) A.科技要素 B.资本要素 C.劳动要素 D.管理要素 答案 B 解析生产要素的具体形式有资本要素、土地要素、管理要素、劳动要素、信息要素、技术要素等,其中机器人属于资本要素,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2.(2014·天津高考)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 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 )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方式的相关内容。程秀虽然成为公司股东但未涉及该公司是否上市的问题,所以选择时首先排除④;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进行的,程秀的收入都是由该民营公司发放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①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分红的多少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②符合题意。故选A项。 3.(2015·山东高考)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docx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知识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课本58 页)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1)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2)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 知识点二: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和含义(课本59 页第一段) (1)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 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老多得,少劳少得。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课本59 页第二段和第三段) ( 1)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 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 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 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以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 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的地位 (1)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在所有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知识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即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课本60 页)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 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

(完整版)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练习题(word含答案)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18?海南)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时代》杂志选择了三位中国农民工作为封面人物。他们认为,中国劳工的勤奋和巨大的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当前,我们正在为“中国制造2025” 努力,就应该把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这需要国家() ①要求人们增加发展资料的消费比重 ②促使科技人员成为中高收入群体 ③提高科技人员的劳动报酬在企业分配中的比重 ④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人才薪酬制度,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近来,“分享经济”在中国正悄然兴起。所谓“分享经济”就是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进而获取收入的经济现象。下列对“分享经济”认识正确的有() ①“分享经济”获得的收入一般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从消费的目的来看,“分享经济”属于租赁消费 ③“分享经济”有利于调动闲置要素的积极性,增强市场活力 ④大力发展“分享经济”有利于缩小社会整体收入差距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4.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3%,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4个百分点,超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 ①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 ②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 ③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④居民收入增长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缴费比例降至20%,同时也下调了失业保险总费率(个人费率不超0.5%)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降低企业“两险一金”费率旨在()①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增强市场活力 ②加大财政支持,促进转移支付

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测试新人教版版必修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单元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启示是 1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2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3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4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123B.234C.134D.124 2.温家宝总理于5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会议决定从今年开始在中央本级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即政府作为股东,对国有企业的利润提取分红和进行再分配,这也表明国企只上缴税收不上缴红利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政府作为股东,取得的股息分红属于() A.按劳分配B按土地所有权分配C按资本要素分配D.按劳动力要素分配3.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6万元;他利用业余时间在私营企业兼职,年收入2万元;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出租房屋收入1万元;转让一项技术发明收入3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A.14万元B.13万元C.11万元D.8万元 4.右图所反映的现象() A.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但有失公平 B.有利于调动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的积极性

C.违背了公平原则,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D.违背了公平原则,但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5.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财政收入包括() A.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利润收入和其他收入 B.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利润收入和其他收入 C.债务收入、外汇收入、利润收入和其他收入 D.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6.一般说来,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其具体手段和措施是() 1增加财政对经济建设的支出2降低利率3降低税率4增加货币供应 A.12 B 13C.23D.24 6月3日5时34分,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北纬23.0度,东经101.1度)发生6.4级地震,损失极大。目前,抗灾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中。6月4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采取措施支持灾区,妥善安置转移群众的要求,中央财政紧急拨付云南普洱市地震自然灾害生活补助应急资金2700万元,专项用于地震灾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保障他们的 基本生活。据此回答7~8题。 7.国务院进行救灾援助体现了()

测评三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单元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某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汽车制造企业,2006年第一季度,该公司通过改进技术,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也就是说,该公司在2006年第一季度中() A.工人的数量减少了30% B.产品的数量增加了30% C.总工作时间增加了30% D.以上选项都不对 思路解析: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多。 答案:D 2.该公司制造的主导产品是新型农用汽车。该产品的价格在2006年第一季度下降了30%。这个30%() A.是由上题材料中的30%决定的 B.与上题材料中的30%没有任何关系 C.与上题材料中的30%是一回事 D.与上题中的30%没有直接关系 思路解析:产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变化不直接改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直接影响产品的价格。 答案:D 3.与劳动生产率没有变化的企业相比,该公司在2006年第一季度内() A.利润总量增加30% B.经济效益没有改变 C.有一定的额外收益 D.生产的汽车使用价值改变 思路解析: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使企业有一定的额外收益,但不意味着利润总量同步增加。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两者联系密切,不同点还是不能忽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不一定随之提高。 答案:C 4.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该公司主要分配形式性质的是() A.王师傅的工资每月增加了80元 B.张师傅购买的股票上涨了30% C.公司的食堂对外承包后获承包费3万元 D.公司为几个危险岗位购买了人身保险 思路解析:材料中已明确指出,该企业是“国有”性质。其主要的分配形式是按劳分配。与按劳分配相适应的是工人的工资。 答案:A 《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指出,要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人员薪酬制度,试行企业高层次管理人员年薪制、股权制。据此完成5~7题。 5.对企业高层次管理人员试行年薪制、股权制() A.是按劳分配的具体表现 B.有助于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C.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制度 D.有利于防止个人分配上的两极分化 思路解析:这里的企业不一定是公有制性质的企业,所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

收入与分配练习题

收入与分配练习题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 (10合肥市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越来越活跃,也进一步拓宽了人们投资的渠道。对于居民通过存款、债券、股票等投资方式获得的收入,以下认识正确的是()①是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②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③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④是家庭财产性收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2.(10黄冈市2月份质量检测)“取于民,用于民,福祉同谋,千溪活水盈沧海;征以法,纳以法,和谐共建,一片冰心在玉壶。”从经济常识角度看,这副对联体现了()①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②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③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④我国税收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3.(10石家庄市教学质量检测)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是2007年中央财政的一大亮点。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属于()①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②财政支出③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④财政收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09合肥市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2007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 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6 078亿元,增长26.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8090亿元,增长21.5%。据此回答 4~5题。 4.偏高的投资率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因为() A.积累和消费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B.积累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C.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都应有所增长 D.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要相一致答案 B 5.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会导致()①生产资料价格下降②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③货币流通不畅④银行的金融风险增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C 6.(09南昌市调研测试)漫画中的某高收入者的做法() A.属于偷税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B.属于抗税行为,将直接影响所在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C.对国家不利,但有利于增加个人的实际收入 D.是市场条件下企业和个人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产物答案 A (09合肥市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财政部2007年8月2日宣布,中央财政已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 500万元,用于安徽、重庆、四川等省市遭受严重洪涝及地震灾害的农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