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类推作用名词解释语言学

类推作用名词解释语言学

类推作用名词解释语言学

“类推作用”指的是从上下文中不难推断出某些结果的现象。语言学中,类推作用也称为同语反复。它有三种: 1、表层次同义词重复,如:“他(她)开枪自杀了”和“她开枪自杀了”; 2、深层次同义词重复,如:“她生了孩子”和“她生了个孩子”; 3、词汇联系,如:“他跑了”和“他逃走了”。语言学家们认为这三种重复并没有增加

什么新信息,但却使得相关话题的信息增多,在交际中更具有保真度。

类推作用( or证)指的是从上下文中不难推断出某些结果的现象。语言学中,类推作用也称为同语反复。它有三种: 1、表层次同义词重复,如:“他(她)开枪自杀了”和“她开枪自杀了”; 2、深层次同义词重复,如:“她生了孩子”和“她生了个孩子”; 3、词汇联系,如:“他跑了”和“他逃走了”。语言学家们认为这三种重复并没有增加什么新信息,但却使得相关话题的信息增多,在交际中更具有保真度。一般来说,“类推作用”是非常稳定的,只会出现在两个意义完

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形容词和副词之间,例如:“今天很冷”和“今

天特别冷”;“昨天下午发生的事情”和“昨天下午发生的事”。如果

这两个词意义差异较大,那么就会出现“类推失效”,例如:“好热啊!”和“好热”。

按照类推作用的理论,词汇在搭配时,其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语素、语音等)通常都要与前后成分有较大的差别。所以人们在交际中若遇到某个词,便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顺利地找到这个词最恰当的位置,然后才知道这个词的意义。如:“他进来了。”和“他走进来了”;

“桌子上放着书。”和“桌子上有书”。这些词虽然都有“进来”的意思,但语义侧重点不同,于是人们可以借助上下文迅速把握住“他进来了”这个形容词,而“他走进来了”这个副词则因为与上下文衔接不紧密,便只能依靠猜测,而无法直接了解其意义。此外,这种现象还表现在有些词或短语,在两个句子中只是位置稍有变化,词性稍有不同,但其意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例如:“老师来了。”和“老师来了”。对于这样的现象,西方一些语言学家曾提出过“似是而非的类推作用”的理论。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符号:就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2、二层性:语言是由一定的单位按照一定的层级组成的,可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其音位层和符号层我们合称为语言的二层性. 3、内部屈折:指的是依靠词根中的元音或辅音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的手段.如:(英语)foot(脚,单数)-feet(脚,复数),goose(鹅,单数)-geese(鹅,复数),build(建设,现在时)-built(建设,过去时)等. 4、词尾:.词尾是变词语素,它附着在词干后面,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动词doing,其中的ing 就是词尾,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5、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相对而言,是词汇中的核心部分,具有使用上的普遍性。 6、社会方言:指社会内部因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使用语言上表现出来的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7、亲属语言: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几种独立的语言. 8、语言的融合: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 9、混合语:指在特殊的社会共同体里,经过洋泾浜化后扎下根,被下一代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的,成为唯一通用的交际工具的语言. 10、洋泾浜:又名皮钦语,是当地人和外来水手、商人、传教士交际过程中学来的变了形的外语,是外语在当地语言影响下形成的语言变种。 11、类推作用:语法发展中经常起作用的、带有整齐划一的趋势的作用。 12、语法化:语法演变的一种反复出现的常见途径是语法化。“语法化”大致相当于我国传统语言学所说的“实词虚化”,它们都是指语言系统中一些原来有实在意义的实词(或叫“词汇词”)在语法的演变中变为只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但是语法化还明确提出了语法化(虚化)是个有等级的序列,是由语法化程度较低的那一端向语法化较高的一端的逐级演化的过程。 二、问答和分析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们在进行社会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传递信息外,也可以借助其它手段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比如运动场上,篮球教练用手势表示谁犯规,谁发球等内容,不用语言;部队用长短不同的号声表示起床,集合,冲锋,撤退等信息;在海上,船与船之间用旗语传递信息,等等.但是,这些交际工具远远没有语言运用那样便捷,而且使用也受到限制,使用范围有限.更为重要的是,无论什么交际工具,它所传递的信息内容都是有限的,而且离不开语言基础,它们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代替语言,没有语言的存在,也不可能有这些信息手段的产生,可以说,语言是一切交际工具的基础.因此,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毫不奇怪了.(突出两点:1.将语言和别的交际工具相互比较;2.说明别的交际工具实际上是语言的代用品,仍然以语言为基础.) 2、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现象,怎样理解这句话 第一,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没有人类社会,也就没有语言;第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人类社会以外,没有语言,动物没有语言.(所谓社会,必然是和人类有关系的,就是人类结成的共同体,否则就不是社会了.语言既然是社会现象,不是自然现象,就否认了人类社会以外还有语言的说法.) 3、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语言就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所以是一种符号,就是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比如我们一听到"书"这个词,就知道它指的是"成本的著作"这个意义.符号的形成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

2017年秋语言学复习提纲

语言学概论复习思考题(2017年版) 一、名词解释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它的研究对象。 共时语言学:研究某种具体的语言,某一特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语言体系。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就是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汉语进行描写和研究的学科。 普通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亦称一般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点的科学。 符号:符号是用于传递信息、指代事物或思想的标记。 符号的任意性: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统一体,它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音和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音义之间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完全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符号的线条性:即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一个单位一个单位依次出现。 符号二层性:语言是一套层级装置:这个层级装置分为两层三级。底层是音位层,语音形式。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层包括三级:语素、词、句子。 言语:(言语)是使用语言工具的行为和结果,指的是说话的行为和说出来的话 音素: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元音:发音时声带颤动,发音器官均衡紧张,气流不受阻的音素。 辅音:辅音是发音时气流要在口腔里受到阻碍的音素。 发音部位:发音部位是指发辅音时形成阻碍的器官部位。 发音方法:发音方法是指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除去阻碍的方法。 音位:音位是指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指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属于同一音位的不同音素。也叫做同一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 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不同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音位叫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从音高、音长、音重角度分析出来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一个音位之所以区别于别的音位,是因为它具有某种特殊的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这种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 同化:语流中两个相邻不同音位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如:"面包"miànbao—miambao 异化:语流中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同或不相近了。异化在汉语普通话的声调里表现得比较多,如"上上相连前变阳。 词法: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以及词的变化规则。 句法:词组合成短语或句子的规则以及短语、句子的变化规则。 词:词是造句时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 语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复合词:由词根语素和词根语素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 派生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组合起来构成的词。 语法形式:表达语法意义(或语法结构意义)的形式。 形态:也叫做词形变化,指词与词组合时发生的词形变化所形成的聚合。 句法多义:一种句子格式表示几种不同的结构意义。 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指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类。即通过语法手段所表达出来的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意义类别 孤立语:也叫“分析语”或“词根语”,以汉语为突出代表,孤立语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南部,特别是汉藏语系中的许多语言,如汉语、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缅甸语、马来语等。

语言学名词解释

语言学名词解释 1、语言: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2、言语:言语就是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话(言语)都是由某种语言的词按照这种语言的规则组合起来的,它有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但它毕竟不是这种语言本身,而说话即运用语言的行为也不是语言本身。 3、音素: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用对比的方法从音节中切分出来的。音素的不同取决于音质的不同,i和ü音质不同,所以是两个音素。 4 、音位:音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分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两种类型。 5 、音节:音节是自然感觉到的最小单位。但还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片断。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如汉语的“阿”[A]:也可以由几个音素构成,如汉语的“钱”[??ian]。如果说音素一般人在自然状态下是感觉不到的话,那音节则是能感觉到的,比方说“走”[tsou],,一般汉族人都能感到是一个音节,至于问它包含几个音素,那是专业人员的事,一般人不一定知道。 6 、国际音标:国际语音学会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一套音标符号,是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记录音素的符号。其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7 、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8 、区别特征:就是一个音位与另一个音位相互区别的发音特征。 9 、语流音变:语流音变就是音位与音位组合时,受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和强弱的不同而产生的语音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 10 、语素:语素是语言单位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根据是否直接成词可分为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两种;根据是否具有词汇意义分实语素和功能语素两类。

语言学纲要重点

1屈折语 “屈折”是指词内部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所以又叫做内部屈折。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屈折语的一个变词语素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意义,一个语法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达。俄语是比较典型的屈折语。 2孤立语 根据词的结构与构成语素之间的关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四种类型。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但是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虚词的作用很重要,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除了词序,很多都是由虚词来表达的。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 3黏着语 粘着语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内部屈折,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因此,一个词如果要表示三种语法意义就需要有三个变词语素。此外,粘着语的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两者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变词语素好像是粘附在词根上似的。土耳其语的比较典型的黏着语。 4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包含形式(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语言符号具有以多驭少的生成机制,可以反复拼装拆卸,重复使用。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线条性和系统性,它是人类特有的。 5语音对应关系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同义或意义上有联系的一组词在语音上呈现出来的系统性差异。汉语方言间的语音对应关系是由语音演变的规律以及它所具有的系统性、时间性和地区性特点决定的。 6类推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类推作用”。 7克里奥尔语克里奥尔语是以外来语言为基础,混杂了本地语言形成的自然语言。在一定条件下,洋泾浜也可以成为某一语言社团唯一的交际工具,并作为母语传给下一代,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升格为混合语,即克里奥尔语。 8双语现象语言融合过程中,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本族语和在融合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双语现象是语言融合必经的过渡阶段,双语现象最后是否导致语言的融合,这取决于两个民族是否向融合的方向发展。双语现象时期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对语言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语言学概论》与《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考研与期末考试都适用哦~~)

《语言学概论》与《现在汉语》名词解释 汉语:(狭义)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广义)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即普通话):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共同语:又叫“通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次方言: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在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言。 地点方言: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也即“地点方言”。 地域方言(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社会方言: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 基础方言: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称为基础方言。如汉民族共同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阶级方言:不同阶级所拥有的自己特殊的社会方言,主要表现在各阶级所用的一些特殊用语以及对一些词语的特殊理解上。 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叫亲属语言。如汉语和藏语来自史前的原始汉藏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 社会变体:不同社会集团的言语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叫社会变体,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风格变体:语言因适用场合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变异。 母语(即原始基础语或基础语):类似原始汉藏语那样的语言。 子语:类似汉语、藏语那样的语言。汉语和藏语是原始汉藏语在不同地域上的延续。 语言的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嗦作的分类叫谱系分类;按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分为语族、语支、语群。 国语: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就是所谓的“国语”(与“国语运动”的“国语”不同)。(民族交际语:在多民族的国家里,各民族间共同使用的语言。) 历史比较法:是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 类推作用: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愈发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类推作用”。类推作用铲平语法中的坎坷,推广心规则的适用范围,起着调整整顿的作用,给语言带来了更大的条理性。 词义的演变: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乎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情况。 词义的扩大: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就是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如果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这就是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如果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这种演变就是词义的转移。

类推作用名词解释语言学

类推作用名词解释语言学 “类推作用”指的是从上下文中不难推断出某些结果的现象。语言学中,类推作用也称为同语反复。它有三种: 1、表层次同义词重复,如:“他(她)开枪自杀了”和“她开枪自杀了”; 2、深层次同义词重复,如:“她生了孩子”和“她生了个孩子”; 3、词汇联系,如:“他跑了”和“他逃走了”。语言学家们认为这三种重复并没有增加 什么新信息,但却使得相关话题的信息增多,在交际中更具有保真度。 类推作用( or证)指的是从上下文中不难推断出某些结果的现象。语言学中,类推作用也称为同语反复。它有三种: 1、表层次同义词重复,如:“他(她)开枪自杀了”和“她开枪自杀了”; 2、深层次同义词重复,如:“她生了孩子”和“她生了个孩子”; 3、词汇联系,如:“他跑了”和“他逃走了”。语言学家们认为这三种重复并没有增加什么新信息,但却使得相关话题的信息增多,在交际中更具有保真度。一般来说,“类推作用”是非常稳定的,只会出现在两个意义完 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形容词和副词之间,例如:“今天很冷”和“今 天特别冷”;“昨天下午发生的事情”和“昨天下午发生的事”。如果 这两个词意义差异较大,那么就会出现“类推失效”,例如:“好热啊!”和“好热”。 按照类推作用的理论,词汇在搭配时,其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语素、语音等)通常都要与前后成分有较大的差别。所以人们在交际中若遇到某个词,便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顺利地找到这个词最恰当的位置,然后才知道这个词的意义。如:“他进来了。”和“他走进来了”;

“桌子上放着书。”和“桌子上有书”。这些词虽然都有“进来”的意思,但语义侧重点不同,于是人们可以借助上下文迅速把握住“他进来了”这个形容词,而“他走进来了”这个副词则因为与上下文衔接不紧密,便只能依靠猜测,而无法直接了解其意义。此外,这种现象还表现在有些词或短语,在两个句子中只是位置稍有变化,词性稍有不同,但其意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例如:“老师来了。”和“老师来了”。对于这样的现象,西方一些语言学家曾提出过“似是而非的类推作用”的理论。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1.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它是就符号和符号的组合而言的,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它们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即可以解释和论证,也就是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 2.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3.语法形式:能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性作用的形式都是语法形式,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4.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在谱系分类中,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同一语系中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等。世界上的各种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昆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以及其他一些语群和语言。有些语言,如朝鲜语、日语等,至今还没有弄清它们的亲属关系。 5.借词:借词也叫音义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如英语中的telephone借子到汉语中是“德律风”,其音义都来自英语。借词是民族关系的一种见证,是研究民族发展史的一项重要材料。借词在语言历史的研究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6.语音对应关系:指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同义或意义上有联系的一组词在语音上呈现出来的系统性差异。 1.四呼:韵母按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四呼。齐口呼:以/ i/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合口呼:以/u/为主要元音或介音;撮口呼:以/y /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开口呼:没有韵头而以/a o e /为韵母的主要元音。 2.相对反义词:绝对反义词所反映的对立属于非此即彼的性质。 3.本义: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本义,是产生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基础。 4.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历史比较法以今证古,可推测一群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原始面貌。有了这个起点,整群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分化、发展的过程也就能得到说明。所以历史比较法是推溯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演变过程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曾经系统地应用于印欧系语言的研究,拟测出各个语族乃至整个语系的原始母语,使印欧系语言的演变过程大致得到了说明。这种方法同样也可以用来研究其他语系的语言。应用这种方法研究汉语的中古音系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5.洋泾浜:“洋泾浜”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洋泾浜”的共同特点是: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的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 6. 尖团合流:普通话中z、c、s只能同开口呼和合口呼韵母相拼而不能同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因此,普通话中只有闭合没有尖音,尖、团已经合流,这使得中古一些不同音的字到了现在合流为同音字了,这种变化叫做“尖团合流”(注意:在有的方言中尖音和团音则分得很清楚,尖、团没有合流,如吴方言中的苏州话尖音和团音就分得很清楚)。 1.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2.组合关系:指语言单位之间在同一层级上的横向结合关系。这种组合关系不是任意的,要受到语法和语义的制约,并形成语言的结构。组合关系指词语(符号)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3.区别特征: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 4.同义词:所谓同义词就是指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 5.意译词: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

9.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答案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一、填空 1、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英语“deer”原来指“野兽”,现在指“鹿”,这属于词义的(缩小)。“兵”原来指兵器,后来指士兵,这属于词义的(转移)。 2、语音演变的规律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二是(时间性),三是(地区性)。 3、从宾动语序变为动宾语序这是语法演变中(组合)规则的变化。 4、音位的演变以(区别特征)为单位。 5、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类推)。 6、“戏子”现称“演员”,“金陵”现称“南京”,这属于(词语的替换)。 7、汉语为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替换),用(双音节)为主的格局来取代(单音节)为主的格局。 8、研究语音变化的凭借主要有(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和(古代的借词)。 9、“信”原指送信的人,后来指“书信”,这一词义演变是上(转喻)认知机制引起的。 10、汉语孤立语的特点使得汉语的语法化不会产生(屈折成分)。 11、方言和亲属语言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是由(语音发展具有严整的规律性)决定的。 二、单项选择 1、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 C )方面的变化。 A.语义 B.语法组合规则 C.语法聚合规则 D.形态 2、以下哪一项表明词义发表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则性( C ) A.词义随着祔的发展而发展 B.基本词汇变化慢,一般词汇变化快 C.具有相同或相近语义的词倾向于出现相同的变化 D.词义可以扩大、缩小或转移 3、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一个词了。这是( D )。 A.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B.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汇的变化 C.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4、以下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消失。 类推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消除语言中所有的例外现象。 词汇的总局的发展趋势是词语越来越多。 社会的变动可能会引起词语的替换 5、确定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的主要依据是(A ) A.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 B.地理上邻近

语言学基本概念

【语言学】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小学”】“小学”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解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思维】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符号】符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 【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结合构成的,能代表或指称现象。“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征候】征候是事物本质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 【组合规则】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就是说,语言符号的单位互相组合为一个更大单位的规则。 【聚合规则】在同一个结构位置上不同结构单位的替换规则。 【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国际音标】国际语音协会指定的一套记音符号,是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的。国际音标符合“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的原则。 【音位学】音位学是在了解语音的物理、生理特性的基础上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对语音的研究。 【音素】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清音、浊音】清音、浊音是语音中的发音特点。辅音的发音体是阻碍气流的发音部位,但有时声带也参与发音。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不颤动的叫清辅音。 【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分析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 【调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高变化,叫做调位。 【重位/势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叫做重位或势位。 【时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元音的长短叫时位。 【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是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音位的条件变体】音位变体的出现条件受环境的制约,这样的变体叫音位的条件变体。【音位的自由变体】音位变体之间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的限制,这样的变体叫音位的自由变体。 【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区别特征”。 【音节】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临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语流音变。 【同化】两个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变成和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叫做同化。 【异化】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它不同,叫做异化。【弱化】【脱落】在语流中,有些音的发音可能变弱,不那么清晰,这种现象叫做弱化。弱化的音往往会进一步脱落。

类推作用名词解释

类推作用名词解释 类推是一种推理方法,通过观察事物之间的相似特征或规律,从已知的情况推断出未知情况的方法。它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科学探索和问题解决的重要手段。 类推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类和推理。 首先是分类阶段,也被称为潜在类比。在这个阶段,人们观察和识别已知和未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其归类到某个更广泛的范畴。通过找到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之间共有的特征或规律,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例如,如果我们知道猫、狗和狮子是哺乳动物,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未知的动物如老虎归类为哺乳动物。 在推理阶段,也被称为表面类比,人们根据已经建立的类比关系进行推理和预测。通过将已知事物的属性或规律应用到未知事物上,推断出未知的信息。例如,根据猫、狗和狮子都有四条腿这一共同特征,我们可以推断出老虎也有四条腿。 类推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科学领域,科学家们通过观察现象之间的共性特征,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更广泛的范畴,进而推断出科学原理和规律。在数学中,类推在数列的推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根据已知数列的规律,推断出下一个数的值。在语言学中,通过比较语言中的共同特征和规律,人们可以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然而,类推也存在一些限制。由于类推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

上,只有在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之间存在相似性时,类推才能成立。如果两者之间没有足够的相似性,那么类推的结果可能是不准确的。同时,类推也容易受到个体经验和主观认知的影响,因此可能出现偏见和错误推断的情况。 总的来说,类推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通过观察事物之间的相似特征或规律,从已知的情况推断出未知情况。它在科学、数学和语言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需要注意其限制和不足。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言语: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征候: 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指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音步: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若干(北京话和英语为两个)音节的节奏单元。 词法:指的是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的规律和类型。 句法:指的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性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词缀又分为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两类。 派生词缀:派生词缀是加在词干上构成新词的词缀。这种构成新词的方法叫派生法,所构成的词叫派生词。派生词缀又根据在单词中的位置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类。 屈折词缀:屈折词缀加在词干的后边,不构成新词,传递不同的语法关系或语法范畴,如数、时、格等。如books中的-s是屈折词缀,传递复数;wiser中的-er是屈折词缀,传递比较级概念,等。 孤立语:又称分析语或词根语,这类语言的特点在于其一般不是通过词的内部形态变化(又称作屈折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而是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而且一般而言,分析语缺乏多数的格变化。汉语、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都是孤立语。需要注意的是,"孤立语言"与"孤立语"是不相同的,"孤立语言"指的是与任何其它的语言不存在亲属关系的语言。 屈折语:是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俄语、英语为代表。 黏着语:一种语言的语法类型,通过在词根的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日语、土耳其语是典型的黏着语。 复综语:按类型分类法分类的语言的一种。特点是把主语、宾语和其它语法项结合到动词词干上,以构成一个单独的词,但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 词义:是词的内容,是主观主体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词义所反映的是有关客观事物现象的一般的或本质的特点.特点:概括性--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上下位义: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上位义更具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多。 语义角色:语义角色是根据句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而抽象出来的,它们反映了人们对古往今来变动不居的人类经验中"物体"与"动程"多种多样具体关系的模式化抽象。基本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主事、致事。外围语义角色主要有:工具、方所、时间。 真值: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词义表达的是"概念",句义表达的则是说话者对现实世界中某个现象或事件的"判断"。句子所表达的"判断"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现象或事件,语义学中看作是"句子真假"或"句子的真值"问题。 蕴涵:通俗的说,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句义间的蕴涵关系直接与词义的上下位关系相关。(例:a、

类推作用名词解释

类推作用名词解释 类推作用是心理学中的一种重要原理。它的含义是根据已有的事例,以联想的方式把相似的事物归属到同一类别中,从而加以解释。以下是类推作用的三个重要特征: 1、基于经验:类推作用是根据经验,在有限的信息条件下对可能的情况作出推断。类推作用并不是一种理性的推理方式,而是以有限的信息做出的一种直觉性的推断。 2、根据已有的信息:类推作用是基于历史的,它依赖于经验,借以判断将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它是一种使用已有经验,利用现有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未知系统的一种方式。 3、直觉和判断:类推作用是直觉和判断的完美结合。当我们面对一个新颖的事物时,首先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作出推断后再做出选择。 类推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在健康教育领域,它主要是借助目标明确的实例,让学生根据之前的经验,类比出健康的行为规范,从而提升健康意识。在工作场合,类推作用在求职者择业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从过往的工作经验中,推断出下一步应该选择怎样的行为,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学习和思考中,类推作用也给学生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对于看完一个例子就能够明确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学习者,类推作用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较大的难关,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另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多次实践的经验积累,综合运用类推作用,以丰富经验,

改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类推作用是日常生活和学习思考中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更能够激发我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使我们临场应变,从而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因此,学习者在生活中应该多加运用类推作用,不断积累经验,以期在未知的环境中拥有更强的应变能力。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名词解释-压缩版

语言学基本概念2011 导言 1.语言学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3.理论语言学 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约定俗成的关系。 7.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8.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的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9.组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10.聚合关系 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合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11.语言能力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12.音标 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 13.音素 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P47) 21.对立关系 两个音素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环境下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叫做“对立关系”。 22.互补关系 两个音素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这叫做“互补关系”。 23.音位变体 (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几个音素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为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24.条件变体 各个音位的变体的出现条件受环境的制约,可以叫做音位的条件变体。 25.自由变体 (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音位变体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的限制,可以把这种类型的变体叫做音位的自由变体。 26.音位 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P67) 27.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

语言学重点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2.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无区别形式和辨义作用,可以被看成一个音位.)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叫音位变体. 3.语法规则的递归性:语法的组合结构一层套一层,所以同样的结构规则尽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同样的结构规则可以层层嵌套,借用数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结构规则有递归性。 4.词义: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词的词汇意义,简称词义。 5.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类,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概括成类,因而称为“语法范畴"。 6.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 7.双语现象: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本族语和在融合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 8.词义转移:如果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这种演变就是词义的转移。 6.互补关系:音素之间的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它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和互相替换。 7.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某个音由于受邻近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语流音变。 8.语法意义:指词进入语法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词义之外的意义。(指词在组合与聚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 9.语言融合: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10.组合关系: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按照一定规律相互结合的关系就是语言的组合关系。这是语言符号的一种配排连贯的横向关系。 11.内部曲折:也叫语音交替,指通过词内部词根中的语音的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这种手段就是内部曲折。 12.社会方言:各语言社团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这就是社会方言. 13.聚合关系: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他们自然地聚合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14.对立关系:音素之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 15.层次分析:在分析语言结构时,将语言结构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叫“结构的层次分析”。 16.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17.语法意义:指词进入语法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词义之外的意义。(指词在组合与聚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 18.书面语: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供看的语言,它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学中的名词解释总结(3)

语言学中的名词解释总结(3) 语言学中的名词解释总结 转义:以词的本义来比喻另一事物,因而双转生出另一种意义 ,这就叫…。 单义词和多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也可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象,前者叫单义词,后者叫多义词。 同义词和反义词: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叫同义词;语言中意义相反的词叫反义词。 22、 语言意义:指语言体系中所固有的意义,特点是抽象、概括、多义、相对稳定。言语意义:指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人们在使用语言交流思想时双方所理解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特点是个别、单义、多变。 23、语法形式: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形式。 语法范畴: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叫…。 语法方式:把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概括成的类别叫~。 24、语法:是词法和句法的汇集,包含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名组合成句群的规则。 构词法:指在词根基础上按一这的构词规则创造新词的方法。 构形法:指以一个词为中心的多种变形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方法。 24、词类:具体说是具有相同语法功能的一类词的集合,抽象地说是一组分布环境的总和。 形态(词形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 内部屈折:指词内部的语音形式的变化。 25、显性意义:通过词形变化、辅助词和词序所反映出来的各种语法关系叫~,分为陈述、支配、修饰、平行关系。 隐性意义:指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

施事—动作和动作—施事"等关系。 26、上限结构和下限结构:单句与单句组合成复合句叫上限结构;下限结构即单句,包括非主谓句和主谓句,人称句和非人称句,名词句、动词句和形容词句。 27、直接成分:句子分析中,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 句子成分分析法: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结构组合形式层次性的分析,把句子的各个部分不断地一分为二,直到不能再切为止。 28、孤立语:又叫词根语,缺乏词形变化;特点是词序严格、虚词重要、复合词多、派生词少;以汉语为代表。 粘着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通过词本身形式的变化表示各种语法关系的语言;日语、为其代表。 屈折语: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俄语、英语为代表。 复综语:又叫编插语,突出特点是分不出词和句子。词和句子合二为一,一个词的构成部分同时又是另一个词的组成部分,许多个成分互相编插组合在一起,难分你我。 29、句法同义和句法多义: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叫句法同义;同一个句式所表示的几种不同的结构意义,叫句法多义。 30、语境: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后者是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既可指具体场合、也可指社会环境)。 义素:对词的一个义项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以后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位。 义项: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义,每一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在词典中表现为一个条目。

语言学概论学习指要 (2)

《语言学概论》复习指要 一、填充 1.从语言的本质来看,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从功能角度来看,它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和认知)工具,从自身的结构角度看,它是一种(符号)系统。 2.语言的结构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 3.音位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两类,后者又包括(调位)、(时位)、和(重位)三种情况。 4.音位变体主要分(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两类。 5.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和(民族性)的基本特征。 6.词义演变的方式主要是(连锁式)、(辐射式)和(综合式)。 7.词义演变的结果主要是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和词义的深化。8.词义演变的途径主要是(引申)和(隐喻)。 9.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稳定性)和(民族性)。 10.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 11.语法的五级单位是(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 12.根据语言结构的特点,把语言分为(孤立语或词根语)、(黏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 13.转换的基本程序或手段是(移位)、(插入)、(删减)和(复写)。 14.文字的三要素是(字音)、(字义)、(字形)。 15.表音文字是(标记音位或音节)的文字体系,主要包括(音位文字)、(音节文字)和(辅音文字)三种。 16.一般认为世界上最初的字母是(腓尼基)字母。 17.语言发展的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8.语流音变主要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和(换位)。 19.语法范畴指的是(语法意义)的类别和归类。以名词为核心的语法范畴主要有(性、数、格);以动词为核心的语法范畴主要有(时、体、态、式、人称);以形容词为核心的语法范畴主要有(级)。 20.基本词汇的特点是(全民性)、(稳定性)和(能产性)。 21.根据语言的形态分类,日语、韩国语、土耳其语等属于(黏着语);俄语、英语、法语等属于(屈折语);汉语、越南语等属于(孤立语或词根语)。 22.(瑞士)的语言学家(费·德·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首先把语言现象分为(共时)和(历时)两种。 23.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不同作用,可把它划分为(词根)、(词缀)和(词尾)。 24.转换生成语法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提出的。 25.汉语常用的语法手段主要是(虚词)和(词序),而形态丰富的语言常用的语法手段是(附加)、(交替)、(重音)、(重叠)、(异干)等。 26.自源文字主要有(中国的甲骨文)、(埃及古文字即圣书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南美洲的玛雅文字),而英文、俄文、蒙文、日本的假名文字、韩国的谚文等都是(借源文字)。 27.拼音文字有三种类型即(音位文字)如(英文、俄文、韩国谚文),(音节文字)如(日本假名文字、塞浦路斯文)和(辅音文字)如(藏文)。 28.拼音文字是采取借用其他民族文字形式作为本民族文字的,其主要手段是(头音原则)

语言学纲要各章名词解释

导言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之。 *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文学。 *语言本身的构造很复杂,对它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语言、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是瞬间的事情,但却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如果借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说,这一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第一章 *语言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把说话中反复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找出来,把那些隐藏在无数话语中的坚守不见尾的语言找出来,使它的整体和每一片鳞甲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当然是复杂细致的任务。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可以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字符号,化学公式等。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要动嘴,而且要面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会参加进来。(非语言:手、眼神)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的各组民族不同的。 *为什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最灵活的,最方便的,信息量最大的,所以是最重要的。语言是组成社会不可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要靠语言来维持。 2、语言是为满足人类交际的组要而产生的,其他动物是没有的。 3、其他的交际工具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上的语言或语言成分的代用品,而且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 第二章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约定俗成、重复使用。语言符号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语言必须是一种经济有效而又富于弹性和灵活性的装置。这装置的重要特点就是分层。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的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这些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氛围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意义在这里被装进形式的口袋,成了音义结合的最小的符号。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两种最根本关系。 第三章 *音素:是从音节中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 *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国际音标:是国际语言协会于1888年制定的并开始使用的一套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由发音学---音响学---听觉语音学三门学科加以研究,标志着人们研究语言的的进展过程。三个环节,三个方面,三门学科的研究都是自然科学和语言学的交界领域,都要利用大量的实验手段。生理、物理、心理的研究可以说是语音的自然属性的研究。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是什么? 1、气流是否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辅音受阻。 2、发音器官紧张状况。发元音时各器官的各部分都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特别紧张。 3、气流强弱不同,发元音气流弱,发辅音气流强。 *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的分析对拼音文字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