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进展(作业未发表

最新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进展(作业未发表

最新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进展(作业未发表
最新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进展(作业未发表

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进展

(作业未发表)

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进展

摘要:当今世界威胁人类生存的两大问题:一是环境污染 ,二是水土流失。本文简述了我国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起源、发展及现代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研究状况,最后对我国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了解总结水土保持研究进展,为更进一步搞好水土保持研究和工作提供参考和进行指导。关键词: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料 ,由于土壤侵蚀 ,世界每年丧失耕地500万~700万hm2。另据世界沙化会议的资料 ,全球土地受到沙化影响的面积3800万km2,约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深受其害,涉及全球40 %以上的人口[1]。.因此 ,保持水土、保护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目前 ,我国水土流失的总面积约为 367 万 km2,占国土面积的38 %。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地资源退化、洪水和干旱以及沙尘暴 ,成为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2 ]。.因此水土保持工作被我国政府列为基本国策之一。

水土保持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的参与,国家把水土保持列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坚持,政府以制定政策、发展规划、指导监察成为水土保持事业的领头羊,人民群众是水土保持事业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而专门从事水土保持的科研和实践工作者则是水土保持事业的先锋。水土保持科学规律的研究与实践对水土流失的治理,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疑产生巨大的影响。

1 我国水土保持与土壤侵蚀的起源及发展

世界上原本没有水土保持,而水土流失与地球上的土壤一起诞生,只是由于自然和人为活动的原因,水土流失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时候便产生的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刺激了水土保持的产生发展,尤其是进入工业化时代,人为不合理的开采自然资源,毁林垦荒,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使用水资源等活动严重的破坏的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1水土保持的起源及发展

在早在远古时代,黄河流域就有“平治之水”、“沟洫治黄”之说。春秋后期 ,随着人口的增加 ,人们扩大垦范围 ,水土流失现象日益加重 ,腊祭在其祝词中提到“土反其宅(返回到安定状态) ,水归其壑 ,草木归其泽”。辛树帜认为 ,该祝词反映了水、土、草、木资源平衡和水土保持的观念[3],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关于水土保持的记载。北宋和明清时期黄河下游决溢灾害 ,几乎每两年发生一次。此时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治河、垦田与沟洫治河”论、“治水先治源”论、“汰沙澄源”论和“森林抑流固沙”论等[4]。历史上的水土保持措施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耕作措施有川田发和区田法,工程措施有梯田、引洪漫地、淤地坝、陡塘,林草措施有,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和陡塘、坝堰、堤岸营造防护林。

我国近代的水土保持始于20世纪20年代截到现在已80 多年历史了。在这80多年中 ,水土持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阶段,水土流失定位观测试验阶段,1933 年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5]。1940年,黄河水利委员[5]会林垦设计委员会与金陵大学农学院、四川大学农学院在成都召开了防止土壤侵蚀的科学研究会,会上首次提出“水土保持”一词。同年 8月林垦设计委员会改名为水土保持委员会 ,水土保持开始成为专用术语[6]。并且20世纪40年代先后在甘肃天水、四川内江、福建长汀河田、广西柳州西江等地设立了水土保持试验站 ,对水

土保持的技术措施进行试验。第二个阶段,以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阶段。这期间 ,各地区针对水土保持不同类型区的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效益进行了定位试验和专题研究。试验推广了机修梯田、反坡梯田、引洪漫地、水坠筑坝、水枪冲土、飞机播种、水土保持林等科研成果 ,为水土保持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5]。第三阶段区域治理,深入发展阶段,1991年6月19日 ,中国第一部《水土保持法》诞生了 ,将水土保持工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标志着水土保持工作进入稳定发展的法制化阶段。点。20世纪90年代 ,党中央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山川秀美”的号召 ,从此拉开了中国生态环境整治和重建的序幕。

1.2 我国土壤侵蚀概念形成和研究范畴

中国土壤侵蚀专有名词的出现,尚无确切考证。中国和美国土壤学家共同考察中国土壤,首次提出了片蚀、沟蚀、崩塌和陷穴等侵蚀种类20世纪40年代,我国土壤学家马溶之,李连捷和朱显漠,先后进行了黄河中游,嘉陵江流域及江西地区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调查研究,明确提出了水力、风力和重力的侵蚀营力的概念,划分了片蚀、沟蚀、塌陷和土滑等侵蚀种类。黄秉维[8]根据地面植被覆盖的完好程度, 主要侵蚀营力和地貌形态特征编制的“黄河中游土壤侵蚀分区图”将黄土高原的侵蚀营力分为自然营力和人为营力, 再按照外营力的性质将土壤侵蚀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三种。朱显谟[9]等对黄土区的侵蚀类型又作了详细的划分。对土壤侵蚀的定义种类很多,简单说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被剥蚀、破坏、分散、分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土壤侵蚀是水土保持的基础,故本文以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为两大片进行简单论述,两者相互呼应。

2 现代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2.1 土壤侵蚀的机理研究

土壤侵蚀机理的研究目的在于预报流域侵蚀产沙量,因此,只有不断深入地进行土壤侵蚀机理的研究 ,才能更好地对流域的土壤侵蚀产沙量进行模拟和预报 ,进而指导水土保持措施配置 ,防治和减少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机理的研究最早始于 19 世纪晚期 ,但在当时仅仅是限于侵蚀产沙的表面现象观测和定性描述[10] 20 世纪60年代,土壤侵蚀和产沙的机理研究得到了一定发展。80 年代以后,土壤侵蚀机理研究取得长足进展 ,特别是在水力对土壤侵蚀机理方面的研究较为系统和深入。同时 ,对影响土壤侵蚀因子如降雨、土壤特性、地貌形态、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覆盖度等的侵蚀机制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有关研究认为 ,坡面侵蚀过程自降雨到达地面开始 ,首先从溅蚀、片蚀、细沟侵蚀,然后发展到浅沟侵蚀、切沟侵蚀。

1988 年 ,我国著名院士黄秉维先生从水力侵蚀的研究机制出发 ,认为坡面水蚀分为两步:首先是土粒与土体的分离 ,其次是细沟间片流剪切力[11],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壤侵蚀机理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充实了土壤密度、持水性、颗粒尺度、水力传导性、植物根系、切沟侵蚀等方面的研究[12]。

2.2 土壤侵蚀的研究方法

现有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野外调查法、径流小区法、侵蚀模型法、元素示踪法和3S技术应用等。各种方法各有优缺,传统的野外调查法和径流小区法虽被广泛应用,且其研究价值也已得到普遍肯定,但它们在研究大尺度

上的土壤侵蚀变化和土壤迁移的空间分布时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和局限性,很难满足实践的需要。而3S技术和同位素失踪技术则可以解决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3S(GPS、RS、GIS)技术在区域土壤侵蚀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GPS实时高精度全天候的定位,RS提供丰富的土壤侵蚀的数据源,并对图像进行增强、判别、解译、分类等,达到对土壤侵蚀进行实时动态变化规律的监测,GIS强大的地理信息处理功能,对数据的建库、处理、渲染、模型建立、信息查询、分析、三维可视化、制图等,3S技术的集成在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滑坡、沙尘暴、水灾、石漠化监测、森林覆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3S的应用提高了土壤侵蚀的调查效率和准确度,节省人力物力资金,更能满足土壤侵蚀的研究的要求。但3S技术一些方面得应用技术还不够成熟,加之对使用者的技能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以此3S不能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得到3S应发挥的作用,不过3S技术将会是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不可取代的,它将在本行业发挥更大的价值。

放射性核素示踪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Menzel[13] l研究土壤侵蚀和放射性核素沉降的关系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的示踪核素包括137Cs、210Pb、 7Bb、 226Ra、 232Th、 90Sr等,其中以137Cs和210Pb的示踪技术较为成熟。这些核素在土壤剖面中具有独特的垂直分布特征和分布深度,可以根据其分布特征应用单一核素或2~3种核素复合示踪泥沙来源。由于放射性元素的沉降主要集中在表土,而有些地区由于强烈的侵蚀,表土已侵蚀殆尽,从而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14]。

2.3 区域土壤侵蚀研究

2.3.1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研究

对土壤侵蚀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朱显谟[15]研究了黄土地区植被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谢云、刘宝元等[16]认为黄土高原坡面侵蚀的侵蚀性降雨雨量的标准为12 mm , 雨强标准为0. 04mm? m in。周佩华等[17]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特点与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西北林学院的刘秉正[18]提等(1997)研究了地形- 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蔡强国[18]研究了坡长与侵蚀量的关系, 认为当径流小区坡面产流量相同时, 20 m 坡长小区单位面积的侵蚀量最大。陈永宗[19 ]出水蚀的临界坡度为28. 5°。曹银真[对黄土地区重力侵蚀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朱震达对风蚀进行了大量研究。对水土流失的区域分异进行了研究,黄土高原侵蚀类型繁多, 其地域分布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理学家根据黄土高原侵蚀类型的地带性分布模式将其划分为: 干旱荒漠草原带,半干旱草原带和半湿润森林草原带。侵蚀垂直分带性为研究不同部位的侵蚀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黄土地貌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 坡面侵蚀产沙也存在垂直分异规律。坡面侵蚀研究向定量化方向发展针对我国黄土高原坡陡、沟深的特点, 我国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侵蚀定量化研究, 重点研究了坡面雨滴溅蚀、薄层水流侵蚀、细沟侵蚀和浅沟侵蚀。

2.3.2 西南喀斯特区土壤侵蚀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格局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陈晓平针对喀斯特山区环境及土壤侵蚀发生的独特性, 以滇东南的峰丛洼地区域典型侵蚀研究区所作的观测试验为基础, 探讨了喀斯特山区环境土壤侵蚀现状特征与侵蚀分级, 发现研究区的土壤侵蚀以中、强度为主, 处于极严重的潜在危险程度, 认为喀斯特山地土壤侵蚀类型多样,组合各异, 以面蚀、沟蚀、石隙刷蚀、潜蚀等水力侵

蚀为主, 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为辅。袁道先采用石漠化概念[,杨汉奎采用喀

西气东输冀宁管道工程临沂支线徐庄南山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后期工程设计说明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自然条件 3 植被恢复工程现状 4 设计依据 5 治理方案及工程设计 6 工程概算

西气东输冀宁管道工程临沂支线徐庄南山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后期工程设计 为了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和水土保持的“三同时”制度,确保工程竣工前,地貌恢复、水土保持得到基本整治和治理的原则,并根据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关于冀宁支线管道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报告审查中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整改问题的函》(质安函字[2007]161号)的要求,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受西气东输冀宁管道工程项目部委托于2007年9月12~15日对西气东输管道临沂支线山东省枣庄徐庄镇南山段(GA028- GA 030)的植被恢复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及植被恢复后期工程设计方案汇报如下。 1 工程概况 西气东输管道临沂支线是西气东输冀宁联络线在山东省境内的支线工程之一。该支线总体走向为东西走向,其西接冀宁联络线工程滕州分输站,东到临沂分输站,途经山东枣庄市山亭区、临沂市费县、苍山县、罗庄区,全长91km。管径为φ406.4mm,设计压力为6.3MPa,设计输气能力为3.25×108Nm3/a。该支线工程于2006年6月完工。

2 自然条件 徐庄南山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815.8mm,多年平均温度为13.9C。降雨量时空分配不均,降雨多以暴雨形式出现,7~9月份降雨量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5%以上。南山原植被覆盖良好,主栽植物为侧柏,覆盖度达80%以上,可有效地拦蓄降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2006年6月20日枣庄市政府以枣政发[2006]34号文《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200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指出山亭区徐庄镇南山由于山体结构呈“崮”型,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主要隐患分布地段。 3 植被恢复工程现状 山东省枣庄市徐庄镇南山为石质山地,西气东输管道临沂支线沿山坡面埋置铺设跨越山峰。2006年8月,西气东输冀宁管道工程项目部委托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进行先期植被恢复设计,并投资18万元委托杨凌远方水利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对南山段管道作业带进行了先期弃渣及植被恢复专项治理,2007年5月先期治理工程结束。先期主要进行渣石集中堆放,整理作业带,恢复植被。在管线沟槽上方修筑截渗墙、放缓坡面、覆土、种草的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管线沟槽上方部分植被恢复情况达到或超过了原地自然覆盖率。由于管线沟槽上方禁止栽植深根型高大植物,从远处观察,沟槽上方种植的草皮被截渗墙遮住视线,因此,仅能看到截渗墙的立面,而看不到种植的草皮。另外,管沟开挖产生的大量弃石堆放在管沟作业带的两侧,先期设计仅考虑渣石堆放,未进行覆土,

分析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李健礼

分析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李健礼 发表时间:2018-11-05T10:50:23.8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作者:李健礼[导读] 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的协调发展受到了土壤侵蚀的严重制约,基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土壤侵蚀正是影响环境的主要问题。本文对目前土壤侵蚀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对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在水土保持效益以及水土流失的调控作用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李健礼 广东河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摘要: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的协调发展受到了土壤侵蚀的严重制约,基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土壤侵蚀正是影响环境的主要问题。本文对目前土壤侵蚀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对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在水土保持效益以及水土流失的调控作用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环境问题;土壤侵蚀;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我国当前处于经济发展时期,开发建设导致土壤侵蚀情况不断加剧,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山区、丘陵、平原,水土问题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土壤侵蚀是一个很难逆转的过程,需要长期的治理。新时期,党中央提出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求在保护环境的情况下发展经济,达到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水土保持就突显重要性,值得广大学者深入研究。 1.我国土壤侵蚀基本现状 1.1土壤侵蚀的基本情况 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张增祥研究员等编著的《中国土壤侵蚀遥感监测》,按照时间序列和流域分析了中国土壤侵蚀的时空特点,旨在展现我国20世纪80年代至2010年我国土壤侵蚀的现状及变化,为更好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2010年土壤侵蚀轻度以上面积共计4778070.10平方千米,占全国监测总面积的50.26%,反映出全国半数土地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现象。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土壤侵蚀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12.59%、27.04%、61.52%,西部地区的土壤侵蚀相对最严重,分布面积和强度等级都表现出由东向西递增的特点。轻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低于10%的包括上海、海南、江苏、天津、广西和广东,上海市无侵蚀发生。 1.2土壤侵蚀类型与形式 (1)土壤侵蚀类型陆地表面,在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和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土壤侵蚀一词系指侵蚀的类型或形态,如水蚀、风蚀、重力侵蚀等侵蚀类型,或指溅蚀、片蚀、沟蚀等侵蚀形态。划分土壤侵蚀类型的目的在于反映和揭示不同类型的侵蚀特征及其区域分异规律,以便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或减轻侵蚀危害。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以外力性质为依据,通常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风力侵蚀等。其中水力侵蚀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习惯上称为水土流失。水力侵蚀分为面蚀和沟蚀,重力侵蚀表现为滑坡、崩塌和山剥皮,风力侵蚀分悬移风蚀和推移风蚀。 (2)土壤侵蚀形式土壤侵蚀过程中因外营力和下垫面差异发育形成的各种侵蚀形态。根据土壤侵蚀研究和其防治的侧重点不同,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方法也不一样。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即按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来划分土壤侵蚀类型、按土壤侵蚀发生的时间划分土壤侵蚀类型和按土壤侵蚀发生的速率划分土壤侵蚀类型。按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进行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是土壤侵蚀研究和土壤侵蚀防治等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一种土壤侵蚀形式的发生往往主要是由一种或两种外营力导致的,因此这种分类方法就是依据引起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划分出不同的土壤侵蚀类型。 1.3土壤侵蚀的危害 (1)侵占土地资源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居世界第三位。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不包括风蚀面积),几乎占国土总面积的1/6。黄土高原总面积为53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1%。据统计资料介绍,在晋、陕、甘等省内,每平方公里有支、干沟50多条,沟道长度可达5-10km以上,沟谷面积可占流域面积的50-60%。由于土壤侵蚀,大量土地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侵占耕地、草地、林地等植被面积,直接影响我国可利用地资源。 (2)生态环境恶化根据《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生态环境质量“优”和“良”的县域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一般”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中西部、内蒙古中部、青藏高原中部和新疆北部等地区,“较差”和“差”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甘肃西北部、青藏高原北部和新疆大部。生态环境较差及差区域与国家级水土流失预防区基本吻合,主要由于我国西北地区常年受土壤侵蚀危害,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降雨、强风等容易产生土壤侵蚀影响,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系统循环恶化。 (3)河床淤积 土壤侵蚀去向途径伴随雨水、风向等影响,水土流失中携带的大量泥沙随着雨水、风吹被送至低洼湖泊、河道、水库等区域,从而造成河床淤积,水位抬升。建国以来,黄河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淤高8~10cm,目前很多地段已高出两岸地面4~10m,成为地上“悬河”。河床淤积导致河床抬高,容易产生洪涝灾害,从而导致国民经济损失。 2.关于防治土壤侵蚀的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项目建设特点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在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的基础上,统筹布置水土保持措施,以全局的观点来考虑,做到主体工程设计与水土保持方案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重点治理与综合防护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恢复、提高地力相结合,将项目建设期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低,下列以普遍利用较多的防护措施为例。 2.1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常绿草籽的介绍

水土保持常绿草籽的介绍 高羊茅草坪的建植技术:高羊茅是禾本科羊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丛生型禾草。高羊茅的生长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耐寒能力和耐热、耐旱及耐潮湿能力均很强,在pH值为4.7-9.0的土壤上都能生长良好,最适宜的pH值为5.7-6.0。近几年来,由于引进的新品种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高羊茅在夏季的表现令人满意。 在我国的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由于其较长的绿色期,高羊茅草坪更是受到人们的欢迎,高羊茅在这一区域能保持常年绿色。选择春茵的优质草种,能有效提高草坪的抗逆性。 一、高羊茅草坪的建植由于高羊茅为丛生型禾草,不能采用无性繁殖方法来进行草坪建植,通常采用种子播种。播种期在春季或秋季较为适宜,春季播种应采用增加播种量来抑制大量杂草的滋生,高羊茅草种的通常播种量为35-40g/m2;当用于高尔夫球场的球道及发球台,其播种量为50- 70g/m2;如果建植的草坪是运动场等需频繁践踏而使其可能出现草坪损坏时,应考虑混播15-20%的草地早熟禾,以利于草坪的修复。播种前首先需要将坪床平整好,疏松的表面土壤应至少达20厘米的厚度,清理出土壤表土中的土块、砂石及其他植物根茎等,以保证播种坪床的平整一致;在南方的粘性土壤地区,如果为运动场建植草坪,应在表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过滤后细沙,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土壤营养状况较差的,在表土中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或复合肥。坪床整平后即可播种,大面积的地块可分成若干个小地块,并根据每个较小地块的面积,准备好相应数量的种子分别进行播种;为了保证播种的均匀度,还可将种子分成两份,从垂直的两个不同方向各播一次;如果有可准确控制播种量的播种机,可一次播完。种子播完后,可用铁锹将坪床轻轻拍实,以使种子与土壤颗粒充分接触。播种后要加强坪床的喷灌,在种子出苗前,应保证坪床的湿润,高羊茅草种播后7-10天即可发芽,发芽后适当减少喷灌次数,以利于幼苗扎根。 二、高羊茅草坪的养护管理

中国水利年鉴2017_建设管理-水土保持-【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

南水北调办公室完成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并报送国务院,为“十三五”期间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提供了重要的规划依据。(李柏) 【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对减少入黄泥沙、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群众 生产生活条件、保障淤地坝工程安全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有5000多座淤地坝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实施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十分必要和紧迫。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作,在财政部大力支持下,2016年,水利部商财政部编制并印发了《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方案》,为开展除险加固工作提供了规划依据;印发了《关于开展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实施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2016年安排中央财政资金2亿元,除险加固病险骨干坝221座。截至2016年12月底,7省(自治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中央投资计划完成率达到80%以上,青海省达到90%以上,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同时,水利部组织黄河水利委员会完成了黄土高原地区1562座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病险情况核实工作;开展了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专项督查,并向各省印发了督查整改意见;开展了《淤地坝技术规范》修订以及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相关前期工作。(惠波) 【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2016年,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创建活动, 经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水利部组织评估、公示后,公布了29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名单。包括8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15个生产建设项目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6条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 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共有89个工程被评定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其中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43个,主要分布于北京、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陕西、甘肃、云南、宁夏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建设项目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34个,主要涉及水利水电、铁路、公路、输变电、输油气、煤炭、风电、冶炼、机场等工程;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12条,主要分布于江苏、河南、四川、安徽、江西、贵州6个省。(蔡道明)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6年,国务院批复《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后,各地加强组织实施,积极开展省级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报批工作。截至2016年12月底,各地省级水土保持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其中浙江、江苏、福建、黑龙江、宁夏、青海、河南、甘肃、山东、陕西、辽宁、江西、四川和安徽等14个省(自治区)的规划已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复,明确了本省(自治区)水土保持目标任务、重点防治区域和工作安排。同时,宁波、厦门、深圳3个计划单列市的规划也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复。2016年,水利部编制完成《全国水土保持发展“十三五”规划》《东北黑土区侵蚀沟综合治理规划》《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建设方案》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开展《黄土高原固沟保塬综合治理专项规划》的编制,逐步完善水土保持规划体系。(孔祥兵)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2016年,持续实施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组织编制《国家水土保持 监控能力建设规划》,进一步开展重要监测点升级改造。 1.完成《中国水土保持公报》改版与2015年公报编印完成《中国水土保持公报》编制大纲修订,组织开展省级基础资料收集审核,编制印发《2015年中国水土保持公报》,为社会提供了全国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等信息。 2.编制《国家水土保持监控能力建设规划》为提高中央级水土保持监管工作能力与水平,组织编制《国家水土保持监控能力建设规划(2017—2020年)》,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等。 3.实施“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组织流域机构监测中心站编制形成2018—2022年项目规划(初稿),为三年滚动项目储备打好基础;组织完成2015年监测数据汇编,形成7卷13册汇编成果;完成了国家级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152个县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开展了69条小流域和92个监测点的水土流失定位观测。中央级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的开展,带动和促进了地方工作。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了动态监测工作。 4.组织国家重要监测点升级改造提出《水土保持重要监测点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建设目标与内容、监测指标与设备、监测用房及综合管理等。完成2个典型小流域综合观测场的设备采购、安装与使用培训。到2016年年底,已开展了4个重要监测点升级改造,促进了监测指标规范化、采集方法标准化、数据处理系统化及信息传输自动化。 181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资质单位

附表1 准予延续水土保持方案乙级资格证书单位名单 序号 证书编号 单位名称 1 乙京015号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 乙京016号 北京清大绿源科技有限公司 3 乙京017号 北京中安质环技术评价中心有限公司 4 乙京018号 北京佳泽鑫腾水利技术有限公司 5 乙京019号 国水江河(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6 乙京020号 北京森百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7 乙京021号 北京江河中基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8 乙冀048号 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9 乙冀049号 河北源泉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10 乙晋016号 金果水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1 乙晋017号 长治市纳臣水利科技有限公司 12 乙晋018号 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 13 乙晋019号 山西宏志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4 乙晋020号 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5 乙晋021号 太原浩淼水务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16 乙晋022号 山西朗朗科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17 乙晋023号 山西省煤炭地质资源环境调查院 18 乙晋024号 山西绿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9 乙晋025号 山西华业土地矿产资源咨询有限公司 20 乙晋026号 山西禹治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1 乙晋027号 山西绿景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22 乙晋028号 太原元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3 乙晋029号 山西亚图水利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24 乙晋030号 山西和成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5 乙辽020号 铁岭格陵水土保持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26 乙辽021号 盘锦格瑞恩水土保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27 乙辽022号 辽宁禹盛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8 乙辽023号 大连江河水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概述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报审表 表号: LYFD-A3-01 项目名称:******项目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编号:SG-01-001

本表一式4 份,由承包单位填报,建设管理单位存2 份,项目监理部存1 份,承包单位存1 份。

*****项目 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五年七月编制:

审核: 审批: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 1、工程概况 (1) 2、工程特点: (1) 3、工程围容 (1) 4、工期及质量要求 (2) 5、技术规及图纸 (2) 二、施工方案 (3) 1、施工准备 (3)

2、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5) 三、工期承诺及保证措施 (7) 1、工程施工计划 (7) 2、工期保证措施 (7) 3、工期延误责任 (8) 4、进度控制办法 (8) 四、工程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 (10) 1、质量要求 (10) 2、执行技术规、标准 (10) 3、工程质量施工的技术组织保障措施 (11) 4、其他质量保证措施 (12) 五、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13) 1、安全管理目标 (13) 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13) 3、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16) 4、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18) 5、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 (20) 六、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21) 1、环境保护的目标及措施 (21) 2、文明施工的目标、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 (23) 3、文明施工考核、管理办法 (25) 七、雨季施工措施 (25) 1、雨季施工组织措施 (25) 2、雨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26) 八、养护期后续服务 (28) 1、巡视与监督 (28) 2、竣工回访 (28) 3、本工程质保期为壹年 (28) 九、附表 (28) 附表一 (29) 附表二 (29) 附表四 (31)

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符素华、刘宝元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

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符素华、刘宝元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 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6人,下设课程与教学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共3个专业。 自然地理学专业下设方修琦、王静爱的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符素华、刘宝元的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谢云的土壤侵蚀与土地生产力;张科利的土地侵蚀与土壤环境;张光辉的水文与水资源评价。 二、考试的科目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28水土保持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③3741土壤学或3755水文学 三、导师介绍 符素华,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土壤侵蚀机理,土壤侵蚀模型预报与水土资源管理。 刘宝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教学课程:《土壤侵蚀研究》、《流域管理基础》(英)、《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主要研究方向:土壤侵蚀 四、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

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五、北师考博英语 北师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阅读、翻译和写作等。北师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

水土保持学报影响因子

水土保持学报影响因子 水土保持对生态建设的影响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多地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自然灾害。 严重的危害了生态环境,也为我国的财政带来了压力,本文着重的介绍了水土保持对生态建设的的影响,包括主要的经验和做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这些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将会为子孙后代造福。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建议和对策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水土保持,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当下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水土流失将会使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出现不合理的境况,尤其在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例如三峡水库。 保护、改良和充分利用水资源,维护和发展土地生产力,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技术指标。 水土保持是河道治理的根本,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源头和基础,是与水资源管理互为促进、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 根本目的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最终目的是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 1.1 防治任务十分艰巨我国多个城市面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威胁,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增长,这些问题亟

待治理。 而根据目前的治理速度来计算,初步治理一遍也需近半个世纪时间,甚至更久。 1.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多年来,我国的水土流失主要靠群众自力更生投劳进行治理,资金投入优先,目前,每年用于水土流失治理的国家补助经费只有3000万元左右,大量水土保持骨干工程无法实施。 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和治理水平的提高,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要求。 1.3 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尚未得到遏制一些地方由于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土地资源更为短缺,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严重制约因素。 对我国的生态建设的影响也是极其恶劣的。 2 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经验概述 2.1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的现有问题的同时,要及时的做好预防工作,不论在建设施工还是城市发展需要的其他方面,都要尽量避免给水土保持造成压力。 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的恶化,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合理的规划水土资源,不要采取盲目的发展策略,要综合考虑整个生态环境的发展,切实保护自然环境,进一步减少社会的经济压力。 2.2 依法防治、加强监督的防范措施在很多省市,对水土资源的应用不合理,更是难以担起相应的责任,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要

摘要介绍了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

摘要介绍了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阐述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并分析了其成因,从法制与规划、山区道路与煤矿生产建设、植树造林与水利建设等方面提出水土保持对策,以期为水土保持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流失;现状;危害;成因;水土保持;对策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下泄,淤积了江河湖库,加剧了灾害的发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给水土资源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的重大环境问题。现对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保持措施作一探讨。 1水土流失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使水土流失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中国的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1-3],根据公布的全国第2次遥感调查结果,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达165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91万km2。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面积为26万km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成因复杂。土壤流失严重,根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为24亿t,其中上游地区年土壤流失总量达15.6亿t,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多达16亿t。 2水土流失的危害 严重的水土流失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带来多方面的危害[4]。 2.1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 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地石化和砂砾化,失去农业利用价值,减少了耕地面积。水土流失使植被减少,地面覆盖率降低,土壤拦蓄地表径流能力减少,流失后坡地土壤持水力小,一旦遇干旱则农业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人畜饮水也出现困难。近50多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267万hm2以上,平均每年5万hm2以上,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约100万km2,占中国草原总面积的50%。进入20世纪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 460 km2。 2.2泥沙淤积加剧了洪涝灾害,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了干旱的发展 由于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湖库,降低了水利设施的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的泄洪能力,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大量的泥沙淤积使黄河河床每年抬高9 cm左右,形成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增加了防洪的难度。每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的成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速了地面径流的汇集过程。黄河流域50%以上的雨水资源消耗于水土流失和无效蒸发。为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方式运行,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随着泥沙下泄,黄河下游每年需用200亿m3左右的水冲沙入海,以降低河床。 3水土流失的原因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无外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2个方面。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是水土流失的客观条件,而人为因素则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水土流失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陡坡开荒破坏原有的地面植被和地貌而产生的水土流失;二是不合理的森林采伐而产生的水土流失;三是开矿、修路、采石等没有妥善处理而产生的水土流失。 4水土保持对策 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管理,把水土保持法宣传好、贯彻好,把水土保持纳入法制轨道是十分迫切而又非常重要的任务。这是社会各方面的共同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1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法制体系,制定科学的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管理办法(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管理,保障水土保持方案质量,根据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水利部《关于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移交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管理的通知》(水保[2008]32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单位资质从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单位,应申请加入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成为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按照本办法取得《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并在资格证书等级规定的范围内从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业务。 第三条个人资质从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的人员须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参加资质管理单位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取得《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上岗证书》(以下简称“上岗证书”)方可开展工作,同时每三年至少参加一次知识更新培训。 第四条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资格证书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持甲级资格证书的单位,可承担各级立项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持乙级资格证书的单位,可承担所在省级行政区省级及以下立项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持丙级资格证书的单位,可承担所在省级行政区市级及以下立项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 第五条管理主体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负责资格证书的管理工作。资格证书的颁发、降级和吊销等证书管理文件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签发。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预防监督专业委员会具体承担资格证书的申请受理、审查、颁发、延续、变更等管理工作;省级水土保持学会受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委托承担甲级资格证书的初审和乙、丙级资格证书的申请受理、延续及变更的审查、日常检查等具体管理工作。没有省级水土保持学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乙、丙级资格证书的具体管理工作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预防监督专业委员会承担。 第六条管理原则资格证书实行动态管理,总量控制。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业务的需求等情况确定不同时期的持证单位控制总量,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申请单位,择优发放资格证书。 第七条征求意见资格证书的颁发、延续、处罚等应征求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二章资格证书的申请、审查与颁发 第八条甲级资格证书条件申请甲级资格证书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的独立法人,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组织章程或管理制度,有固定的工作场所,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注册资本不少于500万元(或开办资金不少于200万元,或固定资产不少于1000万元)。 (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机构持有上岗证书的专职技术人员达20人以上,其中注册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师3人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6人以上,技术负责人应具有水土保持相关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机构的专职技术人员中,所学专业

水土保持的现状情况

水土保持的现状情况 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水土保持应该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水利方面,我国存在着水多、水少、水污、水浊的四大问题。其中水浊既独自为害水体,又增加其他三水对河流的不利影响,处于关键地位。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结构,降低植被质量,影响流域对径流的调蓄能力,增加水多水少的矛盾。泥沙增多既降低河流质量,影响水生物活动,又作为污染物的载体,提高污染的浓度与防治的难度。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似不应就问题论问题,而应当追根溯源,将水土保持作为水利的中心环节与战略措施,提高其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水土保持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用问题,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既注重于经济发展,更关注生态环境,既要有辩论思维,又要考虑政策法规。从人与自然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是水土保持的最高理想。当然,这既是很高的要求,也是很艰巨的任务,既限于科技水平,也限于政经条件。但是只要我们努力研究,积极争取,总有一天能够达到或部分达到这一艰巨而伟大的战略目标。 中央财政拨付201*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资金**万元,项目建设范围涉及山西、重庆、宁夏等7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拨付201*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资金**万元,占全年水土保持项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100%,主要通过坡改梯、林草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治理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生态保障。

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资料

第一章.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及地均占有水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合理 2.受气候条件制约,我国水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由南向北递减。 3. 不管是大气降水、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必须通过土壤载体变成土壤水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4.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的动态水量。按照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年河川径流深的地区变化,可将全国划分为5个地带,分别是:、、、。 5.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一)降水我国年降水总量约为62000×108m3(二)地表水: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的动态水量。按照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年河川径流量的地区变化,可将全国划分为5个地带。(三)地下水:我国地下水资源的补给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分布极不均匀,与降水量和地表水的分布趋势大体相似,南方多,北方少。(四)土壤水资源 第二章. 1.渠系水利用系数:指由末级固定渠道放出进入田间的总水量与渠首引进的灌溉总水量之比,包含渗漏、蒸发损失,也包含泄水、退水以及工程失事后造成的跑水损失 田间水利用系数: 是衡量水输送过程中蒸发漂移、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等损失大小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同一时期内,田间实际灌水面积计划湿润层内土壤中得到的净水量与灌区末级固定渠道供给田间总水量的比值。 灌溉水利用系数: 是衡量从水源引水到田间形成土壤水过程中,灌溉水有效利用程度的指标,它是从渠首引进灌溉水量扣除渠系和田间损失水量后与总引水灌溉水量的比值,是集中反映灌溉工程质量、灌溉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水分利用效率: 表示的是作物对田间水分的转化效率WUE 要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就需提高产量水平,或减少田间耗水量,或是同时发挥作用。 2.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两个途径?提高产量水平,减少田间耗水量 3.农业用水战略对策: 发展节水型农业,持续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合理布局农业种植结构,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对农业水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实施有效补偿制度;加强农业水资源宏观调控,区域管理 第三章. 1.土壤水:自然界中的水,通过降水或灌溉等途径进入到土壤中,被土壤颗粒吸附或由于毛管张力而存在于土壤孔隙之中。 水分的大循环:水分以水蒸气状态,由海洋带向陆地,通过降雨、降雪又还原为液态水,经过河流回到大海。这种现象称为水分的大循环。 水分的小循环:一部分水分从土壤和水面蒸发以及经过植物蒸腾作用,直接进入大气形成云层并重新降水,这叫大陆内的水分循环,又称为小循环。 农田水循环:是以土壤水为中心的循环,研究农田水循环应该以土壤介质为着眼点,研究土壤水的收人和支出过程(水量平衡)。 田间持水量:是指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多时的含水量,这时若继续供水,多余的水不能保持住而向下层土壤渗透。

浅谈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

浅谈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 常伟 (河北省邯郸县水利局,056001) 摘要: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它以保水、保土为中心,径流调控是它的精髓。随着发展水土保持与环境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社会科学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并逐渐向非农领域和平原延伸。 关键词:水土保持概念内涵 水土保持是保护我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伟大工程,也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近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水土资源相对匮乏,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土资源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也会越来越严重。但现在社会上人们对水土保持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片面,人为造成水土流失,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水土保持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作为一名水土保持战线上的工作人员,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但也对面临的问题感到忧心,针对社会上人们对水土保持概念和内涵认识还比较模糊、片面的情况,下面我把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向大家阐述一下,供大家点评。 1、水土保持的概念 20世纪2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水土流失问题,40年代初,“水土保持”一词在我国产生,此后的几十年中水土保持的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水土保持的概念也由初期的土壤保持发展为今天的水土保持并举,从单一强调土壤侵蚀引起土地生产力退化到同时强调土壤侵蚀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的联系。 1.1“水土保持”的法律定义 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并在第二条中,对“水土保持”这一名词进行了解释,明确了什么是水土保持,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1993年国务院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使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步入了预防为主,依法防治的轨道。 1.2“水土保持”的实践含义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治理性质的建设工程,它以保水保土为中心,综合采取合理利用土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手段,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它能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证,能促进社会进步。 2、水土保持的科学内涵 近几年水土保持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其内涵也在不断的扩充,不断充实,但也导致社会上人们对水土保持独特的内涵不甚清楚,产生不少误解。 2.1径流调控是水土保持的精髓 水土保持虽然与其它学科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但是它与其它学科的最大区别是能够科学调控和

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的草种

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的草种 一、马尼拉草喜温暖、湿润环境。生长势与扩展性强,草层茂密,分蘖力强,覆盖度大。较细叶结缕草(天鹅绒草Z.pacifica )略耐寒,病虫害少,略耐践踏。抗干旱、耐瘠薄。适宜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生长。 马尼拉草生长缓慢,观赏价值较高。马尼拉草为我国西南地区常用暖季型草坪,因为匍匐生长的特性,其突出的耐践踏性在常用草坪中十分优越,常用于运动场草坪。而性对于同样耐践踏的狗牙根,马尼拉的绿期更长,因此马尼拉为过渡型草坪首选。可以用来建设足球场,高尔夫球场,网球场等。 、管路敷设技术 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水土保持基本知识

水土保持 一、基本概念: 1、水土保持: 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 2、水土流失: 土壤及其其它地表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 按外营力性质分为:水蚀、风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和人为侵蚀。 ★只要发生点的位移就叫水土流失。 3、土壤侵蚀强度: 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段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以土壤侵蚀模数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4、土壤侵蚀模数: 单位面积和单位时段内土壤侵蚀量,其单位为t/km2.a)。土壤侵蚀模数是计算水土流失的基础,该模数的确定一般是通过调查和现场实测、分析得到的。

5、土壤容许流失量: 在长时期内能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190-96) 6、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国标确定的水土流失量化防治目标主要为六个: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面积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7、水土保持设施: 根据各地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水土保持设施是指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一切设施的总称。包括工程设施,如水库、塘坝、堤堰、挡土墙、截水沟、水平梯田和梯地等;水土保持植物,如人工种植或野生的林草植被,以及具有一定水土保持功能的自然地形地貌。 8、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一般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项目建设区:包括是业主管辖的永久征地、临时占地、租赁土地等建设征占地面积。 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以外,因施工建设等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及危

浅谈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机理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浅谈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机理 作者:王晓南, 孟广涛, 姜培曦, 方向京, 苏建荣 作者单位:王晓南,姜培曦(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孟广涛,方向京(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04), 苏建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昆 明,650224) 刊名: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英文刊名:TECHNOLOG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2008(4)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16条) 1.周跃;骆华松;徐强乔木的斜向支撑效能及其坡面稳定意义[期刊论文]-山地学报 2000(04) 2.侯喜禄;白岗栓;曹清玉黄土丘陵区森林保持水土效益及其机理的研究 1996(02) 3.王秋生植被控制土壤侵蚀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1991(04) 4.Coppin N J;Rieharde I G Use of vegeta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 1990 5.王礼先;解明曙山地防护林水土保持水温效益及其信息系统 1998 6.FAO A Provisional Methodology for Soil Degradation As-sessment 1979 7.赵彩霞;郑大玮;何文清植被覆盖度的时间变化及其防风蚀效应[期刊论文]-植物生态学报 2005(01) 8.董治宝;陈渭南;董光荣;陈广庭,李振山,杨佐涛Influences of vegetation cover on the wind erosion of sandy soil 9.Van de Van TAM;Fryrear D W Vegetation properties and wind erosion 2000(03) 10.刘向东;吴饮孝;赵鸿雁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枯枝落叶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1991(04) 11.汪有科;吴饮孝;赵鸿雁林地枯落物抗冲机理研究 1993(07) 12.吴彦;刘世全植物根系对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影响[期刊论文]-应用与微生物学报 1997(03) 13.张华;李锋瑞;张铜会春季裸露沙质农田土壤风蚀量及变异特征[期刊论文]-水土保持学报 2002(01) 14.周跃山地灾害与生态工程 2004 15.Ward,Robinson Principles of Hydrlogy 1990 16.陈雷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 2003(05) 引证文献(3条) 1.张晓慧.李洪建山西省浑源县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期刊论文]-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5) 2.胡慧蓉.宫渊波.胡庭兴"一山三带"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模式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 2010(7) 3.邢鹏远.王克勤.杨绍兵.陈志中.康龙反坡水平阶水土保持效益观测[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f97150944.html,/Periodical_stbckjqb200804011.aspx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