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

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

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
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

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

战略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目录

一、定义、现状与形势任务

(一)人才的定义

(二)现状与形势任务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战略目标与总体部署

(一)战略目标

(二)总体部署

四、主要任务

(一)创新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

(二)统筹推进员工三大序列管理

1、操作序列

2、专业技术序列

3、管理序列

(三)全力实施四大人才工程

- 1 -

1、高端创新型人才引进工程

2、主导和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开发吸纳工程

3、青年英才培养和开发工程

4、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四)系统优化五个人才工作机制

1、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2、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3、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4、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5、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二)推动体系

(三)营造氛围

(四)基础工作

六、配套制度

- 2 -

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

战略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当前,集团公司正处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亿吨基地,千亿规模,百年企业,能源旗舰”的战略愿景已成为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目标高远、事业宏大,除了资金、技术外,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打造一支能够引领和支撑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摆在集团公司面前的重要战略任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山西省委、省政府对企业人才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大力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持续增强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力支撑,集团公司结合实际,编制了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纲要,以指导企业的人才建设工作,实现人才强企。

一、定义、现状与形势任务

(一)人才的定义

人才是指企业战略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为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创造价值并作出贡献的人,是企业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人员。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员工只要取得了岗位所需要的资质,进入了一定的岗位,熟练掌握了岗位技能,在岗位上为社会创造价值,就是人才,企业的每一名

- 3 -

员工都可以成为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是对人才的开发利用工作,就是把人才作为财富来管理的工作,就是鼓励和支持人人都做贡献、努力提升各类人才整体素质的工作。

(二)现状与形势任务

1、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多年来,集团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生产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在人才培养、使用、管理、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理念、政策、措施,为企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各个领域的人才,经过50多年来的努力,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企业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企业,各类人才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大显身手。人才强企的基础较为扎实,人才强企的作用不断显现,人才强企的格局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

(1)人才总量显著增加,人才结构渐趋合理。截止2009年底,集团公司共有员工11.4万人,其中省内6.7万人,省外4.7万人。按照业务板块划分,煤炭板块4.46万人,煤层气板块0.28万人,电力板块0.16万人,煤机板块0.23万人,多经板块0.77万人,煤化工板块4.7万人,集团机关总部0.12万人,其它0.68万人。按照学历结构划分,本科及以上学历0.8万人,占总人数的7%;大专学历2万人,占总人数的17.5%;高中、中专、技校以下学历8.8万人,占总人数的75.5%。

在员工队伍中,各类人才总量54700人,占人员总量的48.1%,其中:岗位技能人才28400人,占人员总量的24.9%;专业技术人才13200人,占人员总量的11.6%;经营管理人才10800人,占人员总- 4 -

量的9.5%;政工人才2000人,占人员总量的1.8%;产权代表300 人,占人员总量的0.3%。

(2)党管人才原则得到全面贯彻,科学的人才观逐步确立。集团公司始终贯彻党管人才原则,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确立了“人才兴,企业兴”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才培养工作当作“第一资源”来开发,当作“第一要务”来履行,当作“第一责任”来落实,实现了由“党管干部”向“党管人才”的转变,建立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董事会、经理层共同负责,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和组织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单位、各部门分层落实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推进了人才工作建设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形成了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3)人才强企的基础扎实推进,人才开发利用的成效较为明显。集团公司持续加大对培训基地的投入力度,初步形成了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和党校两个人才培训的主阵地,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取得了国家级高级技校和相应的二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资质,六大生产矿井和宏圣公司取得了三级、八个子分公司取得了四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资质,生产矿井的基层区队建成了127个五级培训基地,形成了层次完整、运作灵活的集团公司、矿井、区队三级培训体系。培养了众多经验丰富的职教教师队伍,编写出了由中国矿大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煤炭行业第一套井下实训教材。在凤凰山矿建成了一个井下实训基地、一个水上公园拓展训练基地,联合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煤炭科学总院西安分院、重庆分院合作成立了“煤层气开发工程产学研基地”,与山西煤化所合资合作建成了“加压灰熔聚气化技术研发基地”,流化床MTG进入了国家863项目。

- 5 -

晋城煤业集团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共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4项,国家授权专利27项,国家级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一个。

(4)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制定出台了《技能人才开发激励办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管理办法》、《高技能人才管理办法》,以技能鉴定、岗位技能竞赛活动为载体,重点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举办了九届岗位技能竞赛活动,开展了三年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了对高技能人才的奖励标准,引导技术工人走岗位成才之路,集团公司员工获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人,煤炭行业技术能手6人,山西省青年岗位能手8人,三晋技术能手2人,巾帼标兵1人。

在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方面,制定出台了《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及聘用管理办法》、《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办法》等,开展了采煤工程、煤矿安全、煤矿机电、煤炭地质与测绘、煤炭洁净利用及矿区环保五个重点领域针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653工程”培训。通过组织参与重大项目联合攻关、重大工程技术改造,着力锻炼、提升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企业发展与技术进步。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95人,其中博士17人。

在干部培养方面,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围绕人才的培养、使用、管理、开发等方面制定出台了《晋城煤业集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导意见》、《关于企业中层领导干部实行交流的暂行规定》、《晋城煤业集团业绩考核与薪酬分配方案》等办法,

- 6 -

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干部继续教育机制、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和比较固定的干部选拔任用流程,初步实施了干部交流制度。

(5)人才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人才强企的格局初步形成。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形势和企业改革形势,集团公司不断调整人才工作策略,主动创新工作方法,积极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成立了内部人才交流市场,变被动接收大中专毕业生为主动走出去选聘、引进企业需要的人才;实行了变招工为招生政策,推动集团公司在用工制度上由招收劳务型员工向培养技能型员工转变;推行了干部聘任、推荐制,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实施了派出产权代表、高管人员制度,维护了集团公司的股东权利;建立了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吸引博士进站为企业进行科研项目攻关;开通了晋煤职教网,为员工学习培训创造了良好条件。

(6)人才强企的作用不断显现,人才整体推进的时机已经成熟。通过长期的努力,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创新和实践,集团公司形成了六大产业板块人才均衡发展的新格局,有力促进了集团公司多元化快速发展,为中长期人才工作建设打下了深厚基础,积累了经验,找到了不足。企业知名度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2010年,企业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06名、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9名,开启了“亿吨级地、千亿规模、百年企业、能源旗舰”的新征程。

2、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虽然我们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集团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水平同先进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集团公司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才立企、人才兴企、人

- 7 -

才强企的理念还需要不断创新,集团公司仍然停留在传统煤炭生产企业对于劳动力的认识、配置、管理阶段,没有上升到多产业结构、大型能源企业集团转型跨越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高度;二是用工渠道传统陈旧,职工子女、复转军人被动接收和安置,市场化招聘规模有限,限制了企业所需人才的引进;三是由于“行政命令、垂直对口”的管理方式以及人员编制标准的缺失,造成了劳动力管理“总量失控、结构失衡、冗员较多、人才匮乏”的现象;四是长期基于“干部”、“工人”身份管理造成的“官路一条”,职业资格管理上的“评聘未分”,客观上对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形成了机制性障碍;五是计划经济时代留存的陈旧僵化的用工体制和用工形式,使人才工作更多地还是依靠审批、调配等方式,不利于人才的流动、培养和使用,不利于市场手段的有效发挥;六是培养开发与绩效考核相分离,使得员工学知识、学文化、长才干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七是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僵化,选拔任用渠道单一,职数、任职标准缺失,多年来一直沿用任命制,缺乏能上能下的竞争、退出机制,不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八是外派产权代表选派程序不规范,外派期间缺乏硬性的制度约束和有效的考核监督措施,跨区域联合企业在用人权的划定上缺少体现控股方意图的相关规定;九是吸引与激励政策缺失,各产业重点领域专门人才不足,创新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紧缺。总的来看,人才涌出来的机制缺失,引进来的政策不活,留下来的空间不大,用得上的人才不多,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创新创业的能力不强,人才成长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并未真正消除,等等。

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主动适应转型跨越发展需要,坚定不

- 8 -

移地加快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突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主体地位,创新理念,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开创人才工作发展的全新局面,为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十一五”“5524”人才工作成效为基础,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推动“操作、专业技术、管理”三大序列员工队伍建设和实施“四大人才工程”为载体,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工作理念,创新政策和制度体系,全面启动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开发、使用、激励等工作,带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为集团公司转型跨越发展、实现战略愿景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全面发展。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理念,注重人才职业道德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突出人才综合知识水平提升和专业技能培养,关心人才成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人才优先。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员工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以用为本。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

- 9 -

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

4、创新机制。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与母子公司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创造智慧和创业激情。

5、高端引领。充分发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重点引进、培养一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带头人才,一批综合素养高、开拓能力强的产业领军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6、服务发展。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企业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

三、战略目标与总体部署

(一)战略目标

集团公司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积极实施“1·3·5·8”的人力资源管控策略(一个政策,三种模式,五大控制点,八大职能块)和有序推进“3.4.5.1”的人才战略规划(员工三大序列管理,四大人才工程,五个人才工作机制,一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科学、素质优良、梯次分明的人才队伍,确立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为实现企业战略愿景奠定人才基础。具体目标是:——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到2015年,人力资源总体规模达到16.9万人(省内9.9万人,省外7万人),其中人才资源总量达到9万人;到2020年人力资源总体规模达到21.1万人(省内12.8万人,省外8.3万人),其中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1.85

- 10 -

万人,较2009年底增长116%,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56%,基本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岗位技能人才490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29%;专业技术人才225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3%;经营管理人才155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9%;政工人才24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4%;产权代表6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0.4%。到2020年,岗位技能人才660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31%;专业技术人才300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4%;经营管理人才190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9%;政工人才28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3%;产权代表7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0.3%,人才的分布、类型等结构趋于合理。

——人才培养、吸纳、引进取得显著成效,紧缺状况逐步改善。在煤炭、煤层气、煤化工、煤机制造、煤电、金融、现代物流、贸易等重点领域培养、吸纳、引进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创新型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领军人才10000人以上,建成一批人才培养基地。

——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成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贡献率达到12%,人才贡献率达到40%。国家专利达到240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达到6项,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达到4 项。

——人才开发利用体制机制全面创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基本形成。打破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人事劳资管理模式,着力构建与现代企业公司制相适宜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高效的组织能力推动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

(二)总体部署

1、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完善党管人才格局,创新

- 11 -

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推进人才规划工作,对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紧缺的人才要进行科学预测和规划,以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3、改革人才管理体制,积极推动员工三大序列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拓宽人才发展机会和空间,提高人才使用效率。

4、坚持自主培养开发与吸纳引进并举,加大对人才开发的投入力度,积极利用内外部教育培训资源培养人才,统筹抓好三大序列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四大人才工程,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百计的创新拔尖人才。

5、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考核评价、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一个能够吸纳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培养造就人才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人才制度环境。

6、扩大人才社会化招聘规模,提高人才的市场化配置水平,促进人才结构与企业发展相协调。

四、主要任务

推进人才发展,要顺应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时代要求,立足现实,前瞻未来,登高望远,扬弃结合,统筹谋划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运行机制,把各类人才聚集到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来。要突出重点、科学筹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全面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到2015年,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上有较大突破,构建起体现战略导向、区分产业板块、具有晋煤特色的现代公司制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到2020年,全面实现人才发展

- 12 -

战略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使企业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一)创新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党委核心作用,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的、党管人才与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机融合的领导体制,统筹人才发展,切实履行好管原则、管机制、管标准、管监督的职责,以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靠机制激励人才。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

1、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确立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党管人才主体地位,人才管理与资产管理始终并行,把党管人才的政治规范取向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取向融为一体,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管理人才以及经营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从根本上保持党管人才与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致性,从实质上实现党管人才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高度统一。

2、深化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改革,完善党管人才的工作格局,推行党委和董事会领导下的专人分管制度,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3、完善党管人才管理职能,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解决好“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现象,组织和人力资源部门要建立各有侧重、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要强化“组织保障”和“综合管理”职能,落实好“路线教育、组织培养、思想建设”的任务,运作好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保障”等工作,各有关部门、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层层落实,形成党管

- 13 -

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统筹推进员工三大序列管理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发展依靠科学的用人机制。为了提高员工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改变传统的干部、工人管理方式,变职工身份管理为员工岗位管理,集团公司决定推行员工三大序列管理,畅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实现员工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共同提升。

三大序列是操作序列、专业技术序列、管理序列的统称,是指集团公司根据各类员工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的不同,将所有员工分别划归到操作序列、专业技术序列、管理序列中对应的职位或岗位。三大序列中的每个序列纵向各成体系,在序列内均构建起高层、中层、基层三个任职层次若干个任职级别的职位(岗位)分层分级递进通道;横向相互连接,在序列之间确立对应的职位变换关系。所有员工都可以通过操作、专业技术、管理三个序列进行职业发展规划,通过不同序列进入个人发展通道,实现职位晋升、岗位晋级,获得相应的职位级别待遇。三大序列各级人员原则上在本职位(岗位)序列内交流,需在序列之间进行职位变动、岗位流动的,需履行必要的管理程序。

在定机构、定岗、定编、定员的基础上,集团公司对三大序列各级人员的岗位进行合理设置,从严控制各级人员的职数和人数。制定三大序列各级人员的岗位说明书,确定每个岗位的职责和任职条件,作为录用、考核、培训、晋升等的依据。对三大序列各级人员实行分级管理,其中高层操作人员、高层专业技术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及集团公司总部的中基层操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由集团公司

- 14 -

直接管理。

集团公司对三大序列人员按五支人才队伍统筹推进建设工作,操作序列要抓好岗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序列要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序列要抓好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政工人才队伍和产权代表队伍建设:

1、操作序列

岗位技能人才队伍。岗位技能人才是指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生产辅助、后勤服务等工作性质,具有中级职业资质以上的人员。

岗位技能人才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支撑和基石,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的需要,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重点工种、重点工艺的高级技师和技师为重点,培养一支爱岗敬业,技艺精湛,具有专门技能,善于解决现场问题的规模庞大的岗位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岗位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9000人,占人才总量的54%,到2020年,岗位技能人才总量达到66000人,占人才总量的56%,其中技师、高级技师比例达到5%,在全国各产业系统叫得响的技能人才达到20名,形成以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中初级技能人才岗位创业的浓厚的劳动氛围。

2、专业技术序列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是指在集团公司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人员。

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适应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进步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专业领域带头人、技术专家为重点,打造一支规模合理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 15 -

队伍。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2500人,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0000人,占人才总量的25%,培养造就专业领域带头人15—20人,技术专家100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专家不少于5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技术研发团队达到4个。形成以专业领域带头人引领、技术专家带动、专业技术骨干攻坚克难的技术创新环境,通过掌握核心技术,达到行业前沿水平。

3、管理序列

(1)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是指处于集团公司划分的组织层次中,在经营管理岗位上指挥一定的下级开展工作的管理人员。

经营管理是企业一切业务活动的统称,适应企业多产业集团发展的需要,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以产业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培养造就一支职业素质好、市场意识强、熟悉经济运行规则,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人才队伍。到2015年,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5500人,到2020年,达到19000人,占人才总量的16%。在煤炭、煤层气、煤化工、煤机、煤电等重点领域的领军人才达到150人。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现代创新型企业家1名。以产业领军人才突出、中坚力量精干、后续力量充足、结构分布合理的管理人才团队支撑企业战略发展。

(2)政工人才队伍。政工人才是指在政工管理岗位上指挥一定的下级开展工作的管理人员。

适应集团公司“党群工作运行体系”建设的要求,以建立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结构合理、奋发有为的政工人才队伍为目的,努

- 16 -

力推动政工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的“交叉任职”,促进政工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培养复合型政工人才。到2015年,政工人才总量达到2400人,到2020年,达到2800人。以数量充足的复合型政工人才为集团公司战略愿景的加快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3)产权代表队伍。产权代表是指集团公司作为出资者,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以董事、监事、财务总监等身份派驻到其出资公司的代表。

在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日趋完善的形势下,现行的兼职产权代表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集团公司股权管理的需要,难以发挥代表集团公司监管国有资产的作用,直接影响集团公司战略意图的实施。为此,集团公司决定建立专职产权代表管理制度,着重从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中培养选拔专职产权代表,努力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战略决策能力强、能够忠实代表和维护集团公司权益的产权代表队伍。到2015年,专职产权代表队伍人数达到600人,到2020年,达到700人。以专职产权代表的履职到位,促进集团公司权益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全力实施四大人才工程

集团公司对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人才工作,以专项工程的形式予以特别推动。

1、高端创新型人才引进工程

在集团公司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下,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不被认识、靠自有人才队伍有时难以解决的管理和技术难题,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水平、发展高新产业的高端创新型技能、管理和技术人才,抢占人才竞争的制高点。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到2020

- 17 -

年,在煤炭、煤层气、煤化工、煤机、多经等领域引进高端创新型技能、管理和技术人才100名。

(1)以创新思维和宽广视野,制定高端创新型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建立“用人不养人,留人不拴人”的制度化人才调控体系,明确引进高端人才的标准、方式方法和激励保障措施。

(2)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原则,依托项目和课题,针对性地制定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领先企业的广泛联系,积极引进煤炭、煤层气、煤化工、煤机等领域的技术专家、专利拥有人、学科带头人、项目研发工程师、高级职业经理人、高级技师等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

(3)高端创新型人才可通过调入、兼职、咨询、讲学、科研、项目聘用、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和投资入股等柔性流动方式为企业服务。人才到企业后,实行固定聘任、流动聘任、项目合作、流动咨询、专项聘请等人才与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制度,从事项目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技术顾问、技术研发、项目经理等工作,可不迁户口,不转关系,两地共享,来去自由,还可以进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工作。

(4)对高端创新型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制、提成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多元化的薪酬分配制度。可以用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科研成果等要素参与入股或分配。还可以明码标价,实行课题招标、课题外包。

(5)为高端创新型人才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和研发配套设施,根据本人意愿,在户口、住房、家属安置、交通等方面给予优厚待遇。

(6)对企业需要的人才进行统计筛选,建立甄别选择机制和资- 18 -

料详尽的信息档案,确保引进人才的学术水平和项目质量;制定引进人才的跟踪考核及绩效评估制度。

2、主导和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开发吸纳工程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集团公司的主导产业将继续做大做强,同时还要进入一些过去所不熟悉的新兴产业领域,现有的人才队伍从质量和数量上已不能满足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急需在资本运作、煤炭、煤层气、煤化工、煤机、现代物流、贸易等重点领域开发和吸纳一批紧缺的专门人才。到2020年,要在重点领域开发吸纳紧缺人才10000人,自主培养人才比例要达到60%以上。

(1)制定主导和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开发吸纳管理办法和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开发吸纳的对象、标准、方式方法及激励保障措施。

(2)加大紧缺人才的自主开发力度,一方面积极与科研院所和相关高校提前进行对接,建立定向、委托培养协议,设置奖学金,合作培养企业紧缺人才;另一方面盘活现有的培训资源,对紧缺人才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重点加大对中高级技能人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3)继续实施“变招工为招生”政策,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增设急需专业,扩大招生范围。

(4)启动专业对口深造政策,从近年来接收安置在井下作业专科以上学历但专业不对口的人员、中专或技校毕业的人员及复转军人中每年选拔输送一批到相关煤炭院校进行煤炭等产业主体专业对口深造。

(5)改变员工子女接收政策,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每年发布企业未来3—5年需求的人才专业和数量,引导员工子女报考院校,

- 19 -

对于报考专业符合企业需求的,集团公司给予学费按比例报销、毕业后优先录用的政策优惠,对报考专业不符合企业需求的,自2014年起,集团公司将不再提供就业岗位。

(6)积极实施“走出去”政策,一是从国内相关院校积极吸纳紧缺人才,凡是与集团公司签订协议的学生,可提前半年到位,集团公司提供半年实习和毕业设计实习机会;二是要瞄准一些平行企业,寻找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将其争取到集团公司。

(7)对学有专长的本科以上的各类高校应届毕业生,要以安排工作为主要渠道积极招聘引进,扩大企业人才储备。

(8)推行新老矿井结对帮扶政策,新进入企业准备从事煤矿工作的员工,可先留在老矿进行专门培养,新建矿井需要的有经验的各类人员从老矿进行对口抽调。

3、青年英才培养和开发工程

为确保人才不断层,保障人才有序接替,提升企业未来人才竞争力,集团公司决定启动青年英才培养和开发计划,在主导产业、重点领域中开发培养一批进入企业满3年、35岁以下、高素质高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实施青年英才开发工程,打造企业未来的高端人才。到2020年,培养青年英才2000人。

(1)制定青年英才开发培养管理办法,明确青年英才开发培养的标准、范围、方向、程序、方法及相关政策。制定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按照严入口、小规模、重特色、高水平的原则,每年选拔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员工进行专门培养。

(2)遵循育才多元化和前瞻性培养的原则,利用企业创新试验基地、创新项目、企业重大工程等,大胆启用青年英才担任重大技术

- 20 -

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课题组,下设一个综合材料组和三个调研小组,分机关、事业、企业三块开展调研,以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下一步的对策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5月中旬以来,我们共召开座谈会27个,走访企事业单位200多个,走访有关人员50多人次,回收调查问卷455份,掌握了比较详细的情况。现汇总如下: 一、人才队伍现状。 1、党政人才队伍基本情况。到201X年5月,江山市共有党政干部1977名,其中中专以上文化1688人,占总数的85.4%,大专以上文化1423人,占总数的72%。市级机关干部1382人,女性194人,大专以上文化1013人,占总数的73.3%;乡镇机关干部595人,其中女性134人,大专以上文化410人,占总数的68.9%。全市共有市级领导干部35人,其中女性6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273人,其中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5岁,大专以上文化占95%,女性43人;市级机关部门领导干部249人,其中女性22人。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基本情况。我市事业单位现有各类人才7285人。从学历层次看: 大学学历1156人,占15.86%;大专2676人,占36.73%;中专2649人,占36.36%;高中及以下804人,占11.04%。从职称层次看:

正高级1人,仅占0.01%;副高级241人,占3.31%;中级职称2046人,占28.09%;初级职称4716人,占64.73%;其他无职称281人,占3.86%。从年龄结构看: 35岁以下的3427人,占47.04%;35至45岁的1729人,占23.74%;45岁以上的2129人,占29.22%。从专业分布结构看: 教育类的4118人,卫生1440人,农林水859人,城建土管221人,群众文化144人,交通环保140人,财税工商116人,新闻112人,人力资源71人,其他64人。 3、企业人才队伍基本情况。此次对全市50万元注册资金以上的企业,全部发放调查表,按时间要求回收400多份。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企业各类人才合计2809人。其中按学历分: 研究生以上学历5人;大专以上1685人,占调查合计数的60%;中专学历735人,占26.2%。按专业技术职务分: 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817人,初级职称1492人。按年龄分: 30岁以下641人,30-35岁648人,36-40岁765人,41-45岁402人,46-50岁207人,51-55岁98人,56-60岁38人,60岁以上10人。按人才专业分: 机电412人,建材102人,经济管理982人,化工243人,营销224人,财会323人,轻纺2人,其他521人。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一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我市人才队伍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为“兴工强市”战略的实施,为江山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调研报告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所在单位: 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 课题负责人:沈晓 开始时间: 2009年5月1日 完成时间: 2009年6月2日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企业是人才创新的主体,也是人才集聚程度最高的地方。通过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优势来促进我区开发建设,将是我区组织人事部门今后所要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主题词: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对策措施 企业是人才创新的主体,也是人才集聚程度最高的地方。如何围绕企业发展,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优势来促进我区开发建设,将是我区组织人事部门今后所要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东钱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简况 近年来,我区人才工作紧紧围绕区域大规模开发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目前,全区各类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比管委会成立之初均有较大的增长,仅08年一年,全区共引进硕士学历人员9人,专业技术人员84人,其中大部分人才均在我区企业工作,极大了改善了我区企业人才队伍现状。 (一)企业人才工作机构和机制进一步完善 为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引才育才环境,我区严格落实《关于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养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7〕81号)文件精神,大力实施宁波市千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先后制定并出台了《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关于加快引进海外留学人才

的实施意见》等多项人才政策,发布了《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2009-2010年高层次人才导向目录》,设立了50万元人才基金用于企业人才培养、培训、引进及奖励等工作。同时,积极响应市政府干部进企业的号召,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用人需求,积极为企业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 (二)企业人才引进的力度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一是主动赴外招聘,积极组织相关企业组团参加省内外各类人才招聘会,08年全年共组织参加各类招聘会12次。特别在今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区按照省委组织部部署,携带3个岗位和1个合作项目赴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地进行抄底人才,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进行双向对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信息,有针对性的组织企业开展招聘。在今年2月的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向80余家企业发放了《关于征集2009年全区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需求计划》,针对企业上报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筛选企业参加专场招聘会。对一些企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还通过宁波市人才市场及市人事局留学人才信息库进行人才猎头,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三是开展网络招聘,依托网络信息平台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成本低的特点,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网上招聘,组织企业参加宁波市第二届海外网上洽谈会,通过网络远程洽谈进行人才招聘。 (三)企业高层次人才培育和使用进一步加强 一是继续推进高层次人才选拔,积极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高级专家数据库,目前,全区共有3人进入浙江省人才信息库,49人进入宁

如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如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能否更好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对人才的利用和人才队伍的建设。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层次和水平也不断提升,为了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是企业长期的一项重点工作,主要从人才的管理、培养、激励、教育等几方面入手,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造适应人才发展的管理环境建设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首要的是转变观念,要提高对专业技术人才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树立现代人才管理的新思路、新观念。 一是树立德才兼备德为先的人才观,用人要以德为先,德厚才弱的人可育可用,才高无德的人位置越高危害越大。要确实做到任人唯贤,拓宽用人思路,打破论资排辈,通过用德、勤、能、绩、廉考察人才,把德才兼备、业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人选拔到项目各类管理岗位,使其成为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力量。 二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坚持以素质论人才,凭业绩用干部,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要科学客观地评价人才,用人之长,突出能力,不求全责备,同时要理解人才的成长规律,不以一时得失论成败。 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情关怀和人性化的管理,把“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落到实处,重点把各类人才

的待遇落实到位,使其心情舒畅地去工作,让有成就的人有成就感,有贡献的人有自豪感。 二、创新管理,建全机制,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活力 人才的活力取决于企业管理机制,好的机制对人才的素质和潜能会起到积极的驱动作用。为此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 (一)完善用人机制,让专业技术人才有为有位 一是建立健全有效的选拔评价机制,做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创造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扩大专业技术人员在竞争中寻求施展才干的机遇。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要分层次逐步推行竞争上岗,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建立完善岗位目标体系和考核制度。专业技术职务能上能下,真正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三是鼓励举贤自荐,做到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 路线,对自荐者加强重视,对人才的发掘者加大奖励。 四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现有人才资 源,尽可能把每一个人选配到能充分发挥其特长和优势的岗位,要坚决克服重提拔、轻管理,重使用、轻教育的倾向。 五是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考核、监督机制。建立 人才档案和技术创新成果档案,作为晋升、奖励和选拔任用的主

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 划纲要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一一年六月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发展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形势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指导方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总体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主要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重点加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大力加强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保障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完善人才领导体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开展人才资源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强化人才资金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设计方案

******文化体育广播影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方案 为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科学性,全面加强我**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我**立项建设工作情况,结合今后文化体育广播影视事业发展需要,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的方针,紧紧围绕我**立项建设和事业发展工作主题,以建设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重点,为我**工作提供人才保证。 (二)发展目标 人才是推进文化体育广播**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未来几年,是我**立项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科学规划,重点推进,不断开创我**人才工作的新**面。 我**人才队伍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未来几年,培养和造

就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人才队伍。使人才在我**立项建设工作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发挥,对我**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1.人才队伍素质大幅提升。全面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重点提高管理人才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不断增强人才竞争力,在总量适度增长、满足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重点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与我**事业发展更趋协调,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专业层次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分布更加科学合理。业务工作急需紧缺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不断加强,中青年干部人才培养数量逐步增加。 3.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充满活力。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和服务的制度方面取得进展,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人才制度。人才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形成更加科学、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1—2020年) 序言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同时也是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的特点和发展实践表明,人才是推动信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是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智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结构和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人才在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阶段,要加强信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重要作用,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才的支撑保障作用。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整体要求,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着眼于为信息产业中长期发展提供

强有力的人才保证,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趋势 (一)信息产业人才资源现状 “十一五”以来,信息产业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长,人才素质稳步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信息产业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50万人,其中,电子信息产业913万人,电信业137万人。每十万人口中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达到790人,比“十一五”初期增加一倍。大学本科及以上从业人员占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达到26、2%,比“十一五”初期提高约3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总量的比重达到30%左右。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新型显示、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不断成长。 (二)信息产业人才发展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呈现新的变化,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经历深度调整,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步伐日益加快。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大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领域的战略部署,信息产业是各国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战略制高点的关

如何诊断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如何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建设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用好人才这一“第一资源”,是国企促进转型升级、实现未来发展首要思考的问题。“十四五”即将到来,人才规划正当其时。很多企业已经快速行动起来。 但是在人才规划工作中会面临种种难题,俗话说“对症下药”,只有搞清楚队伍中存在哪些问题,才能真正辩证施治。那么对于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来说他们是如何通过一套有效的系统来进行十四五人才规划的呢? 一、“十四五”人才规划的四大技术难题 1、摸不清现状 对人才队伍现状的了解是人才规划的基础。“十四五”人才规划制定的依据应当来源于对当前人才现状的掌握和对“十三五”期间人才举措成效的评估结果。 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做到精准掌握、有效评估?如果企业不能快速而准确地回答以下问题,那么接下来的规划工作根本无从谈起。这些问题包含哪些呢?例如: (1)人才队伍情况 当前的人才数量够不够?结构优不优?素质高不高?

(2)人才效能表现 人才产出是否有提升?人才贡献是否达到预期?人才投资是否得到了合理的回报? (3)人才政策成效 人才体制机制活不活?人才成长的氛围好不好?员工做事的动力强不强? (4)人才发展形势 企业的人才队伍竞争力在业内处于什么水平?市场变化会对人才配置产生哪些影响?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会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哪些新要求? 2、找不准问题 通过现状梳理会发现很多指向性的线索,这些线索呈点状散落在各处,一是不够凝炼和聚焦,二是不一定能够准确反映真实的问题,三是无法判断导致这些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如何从繁杂庞乱的各类线索中辨伪存真、去芜存精,是一项十分考验逻辑思维和专业水平的“技术活儿”。 3、定不好目标 人才规划最核心的本质还是对人才需求的规划,但即使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并不意味着企业就清楚地知道“十四五”期间的人才需求在哪里,发展方向应该怎么走。人才总体目标应该怎么定?定多少?具体目标有哪些?重点应该关注哪些指标?这些都是需要企业仔细思考和科学论证的命题。 4、举措不落地 规划最终的顺利实现,靠的是针对性强而务实的举措、合理安排的行动计划和坚实有力的执行保障。但我们往往看到的却是很多规划最终束之高阁,落不了地。究其原因,要么是目标任务定得不切实际,实现不了,要么就是举措照猫画虎,过于空泛,无法执行。 针对以上难题,专业的人才规划咨询公司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对大家有一些借鉴作用。

《XXX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修订).doc

XXX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促进学校特色学科建设、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切实发挥高层次人才队伍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根据目标管理办法,由组织和人事部门牵头负责、校院两级分类管理,完善岗位激励和业绩评价制度,逐步形成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三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团队建设为核心,以高水平人才培养为重点,既要重视所需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又要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和资助力度;尊重人才的个体发展,激励人才团队的建设;既要重视科学研究、鼓励科技创新,又要重视教书育人;既要重视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制定政策、整合资源、保证经费、提供服务等措施,统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第四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引进、培养和选拔30名左右首席专家、100名左右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的优秀学科带头人、30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建设30个特色学科团队、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上述总体目标总称为“3133人才工程”。 第五条实现“3133人才工程”,其配套计划由“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学科带头人引领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教师队伍学历提升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海外研修支持计划”、“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学术团队建设计划”等7个计划组成。 第二章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第六条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着眼于引进、遴选和造就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先进水平的知名学者、专家。通过长期聘用、项目指导、学科牵头和培养人才等形式,按照“选到一个,聘任一个”的原则,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观念,广罗名师,广揽

关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的实施方案

关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的实施方案 为更好推进人才强省建设,建设一支具有精湛技艺、掌握关键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x-x年)》和《x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x-x年)》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规划背景 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也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主要成就 1、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得到确立。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特别是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与部署,将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建设人才强省的重要措施,在加快培养、完善评价、强化激励、做好保障、拓展宣传等方面加大力度,形成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2、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逐步改善。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x 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管理条例》、《x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和《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一个有利于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激励的政策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为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提供有力保障,营造了学技能、比技能、重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 3、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依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全省现有技工院校98所(其中技师学院7所、高级技校17所、国家重点技校22所、省重点技校8所)、高职院校46所、中职学校494所,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达97.34万人。还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近800所,年培训能力80万人次。已建成50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其中8个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行业、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紧贴市场需求,密切与企业合作,在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中的重要基础作用逐步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 4、高技能人才数量稳步增长。截至x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296.1万人,技能人才占城镇从业人口的36.9%;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增加到60.1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提高到20.2%。技能劳动者的素质结构得到了改善,高技能人才数量稳步增长。

人才队伍建设三年发展计划

XXX妇幼保健院 妇幼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计划 (2013—2015年) 人才是创业之本,是高科技发展的核心,“治院之道,唯在用人”。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妇幼健康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争创二级医院,加快医院发展步伐,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一、医院目前人才队伍现状 1.高学历人才缺乏。在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没有硕士以上学位人才,大学本科毕业24人,大专毕业31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63人,学科带头人2人。 2.人才分布不平衡。大部分专科专业技术人员初、中、高比例不符合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医、药、技系列高级职称人员偏少。 3.有些专科缺乏人才或有人才断层现象。如中医科、康复科、心理咨询、营养科、五官科是二级医院的必备,目前缺乏此类人才,药剂科、放射科人员配备不足,急诊科、感染科人才缺乏目前尚未规范设置。 4.管理人才缺乏。中层干部大多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或管理知识的更新,探索式、经验式管理为主,缺乏科学管理。 5.非卫技人才缺乏。目前,非卫技人员7名,仅有中级以上2名。按照岗位设置与等级医院评审标准,非卫技人员应达到8-10%,实际与此相距较远。 二、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指导方针,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各部门各专业各岗位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努力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为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培养一批适宜人才、留住一批合格人才。 三、基本原则 1.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要把中层干部管理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重基础,抓管理,出效益。

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

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 为适应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总体目标,建设一支适应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和****建设发展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公司目前的人才状况 (一)基本情况 截止 2010 年9月公司共有在岗员工 **人,其中:经理以上领导**人,财务人员**人,办公室人员**人,规划建设人员**人,后勤保障人员**人。 公司员工学历结构为:本科及以上**人,占**%;大专生*人,占**%;高中及以下**人,占***%。 公司员工年龄结构为:平均年龄***岁,其中45周岁以上****人,占****%;35-45周岁***人,占***%。35周岁及以下***人,占****%。 公司员工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为:初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高级职称?人。 (二)公司当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司刚在原有基础上组建成立,在人力资源结构、人员的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转变思维观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缓解目前面临的人力资源配置的压力。 1、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完善 2、缺乏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

3、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 4、企业文化缺失 5、岗位设置不清晰 二、公司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企业稳步发展为指导,以“人才强企”为战略,完善企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建立一支综合素质优秀、学历结构合理、专业人才充足、适应企业经营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的人才队伍。以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引进开发为重点,加快形成适应公司发展的人才群体和梯队,提高我公司人才整体素质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二)发展原则 在加快公司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 人才高地的核心是高层次、高素质、高效用的人才。大力培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对企业发展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支撑性的高层次人才。重点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工作业绩突出的高级企业经济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初步形成公司高层次人才群体。 2、坚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原则 以公司经营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为原则,重点围绕****创建,**项目引进、土地开发等****发展的具体抓手为目标调整专业结构,以有组织地引进、培养、选拔专业

企业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产业结构平稳转型、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2010年颁布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已明确提出了会计人才发展的政策方针、发展目标,随着经济不断深入、竞争日益加剧,重视和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迫在眉睫。 一、企业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各方的不懈努力,我国会计人才体系建设在许多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具体落实到各个企业,还存在着如会计人员结构失衡、制度不完善、专业单一、道德观念淡薄、综合性人才稀少等或多或少的问题。[1]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 (一)会计人员配备不足,结构比例失衡制约发展 现阶段,会计人员在比例、学历及职称方面的结构还亟待均衡化。很多单位虽然产业庞大业务繁多,但会计人员却只有廖廖数人,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与其规模极度不匹配,很难满足企业日常经营的需要。人员文化层次程度参差不齐,无职业资格证上岗的情况屡见不鲜,拥有职称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会计队伍整体现状不容乐观,远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层对财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自我意识太强;不考虑企业经营状况,单纯追求节约开支,致使会计人员配备不足。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性不够重视,用人唯亲,致使会计人员上岗门槛降低,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空缺。继而造成一人身兼数职、分工不明确、工作量超负荷、岗位无法胜任、专业素养低下等不良后果。 (二)法制观念缺失,道德观念淡薄,职业操守有待提高 会计部门每天都与金钱打交道,一些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难以抵挡利益的诱惑,为了一己私利,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弄虚作假。还有些企业领导为了政绩或考核指标,强令会计人员更改数据伪造信息,人为地制造会计舞弊案件,会计人员对此不能坚持正确的立场,盲目听从或屈服其压力。

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

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 为适应将公司建设成为中国一流的总体目标,建设一支适应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公司建设发展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公司目前的人才状况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7年7月公司共有在岗员工260人,其中:经理以上领导12人,财务人员6人,办公室人员16人,规划建设人员8人,后勤保障人员6人。 公司员工学历结构为:本科及以上80人,占70%;大专生110人,占30%。 公司员工年龄结构为:平均年龄40岁,其中45周岁以上22人,占12%;35-45周岁86人,占68%。35周岁及以下40人,占20%。 公司员工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为:初级职称96人,中级职称52人,高级职称13人。 (二)公司当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司刚在原有基础上组建成立,在人力资源结构、人员的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转变思维观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缓解目前面临的人力资源配置的压力。 1、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完善 2、缺乏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 3、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 4、企业文化缺失 5、岗位设置不清晰 二、公司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企业稳步发展为指导,以“人才强企”为战略,完善企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建立一支综合素质优秀、学历结构合理、专业人才充足、适应企业经营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的人才队伍。以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引进开发为重点,加快形成适应公司发展的人才群体和梯队,提高我公司人才整体素质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二)发展原则 在加快公司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 人才高地的核心是高层次、高素质、高效用的人才。大力培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对企业发展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支撑性的高层次人才。重点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工作业绩突出的高级企业经济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初步形成公司高层次人才群体。 2、坚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原则 以公司经营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为原则,重点围绕****创建,**项目引进、土地开发等****发展的具体抓手为目标调整专业结构,以有组织地引进、培养、选拔专业人才,促进公司的人才储备。 3、坚持递次培养、注重长效的原则 遵循“长期开发,重点培养,以点带面”的人才培养策略,注重公司各人才队伍的建设,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培养方式,努力提高现有人才的学历层次,大力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才,储备后续人才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增强行业发展后劲。

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 ~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一一年六月 目录 前言 (1) 一、发展现状 (2) 二、形势要求 (3) 三、发展思路...........................................5(一)指导方针.................................................5(二)总体目标. (6) 四、主要任务...........................................7(一)重点加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7(二)大力加强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10(三)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17) 五、保障措施..........................................18(一)完善人才领导体制........................................18(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9) (三)开展人才资源统计........................................20(四)强化人才资金保障. (20) 前言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人才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以至今后十年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关键时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人才保障能力,将深刻影响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进程和效率。

为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交通运输人才发展,按照中组部关于编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根据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部编制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了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工作。 1 一、发展现状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随着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大建设大发展,全行业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人才总量不断增加,人才结构不断改善,人才素质不断提升。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共有从业人员3429万人,其中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1142万人,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571万人;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03万人,其中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17万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万人;共有技能人员1420万人,其中具有初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人员800万人,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人员38万人;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受到国家级和省(部)级表彰、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技能竞赛奖励、享受国务院和各省(市、区)人民政府“政府特殊津贴”的人数达到14142人;与此同时,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加大人才评价与发现力度,评选出一批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优秀人才。大批优秀人才快速成长,已成为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行业人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相对短缺。面对日趋复杂的自然条件和更加严重的资源环境制约,解决交通运输重大工程建养、运输服务、安全保障、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科技难题的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高 2 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有关目标要求。二是人才的专业与地区分布不够合理。现有人才尤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于交通工程科技研发、勘察设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方案(2013—2016年)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方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十二五”时期,是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关键时期。妇幼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为切实推进我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明确我区“十二五”期间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领域、主要目标和对策措施,提高全区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以实现妇女儿童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以完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为核心,以解决妇女儿童健康突出问题为重点,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和预防为主的总方针;以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提高母婴保健服务质量为目标,以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市场为导向,不断增强妇幼卫生整体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保障我区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充分体现妇幼保健发展规划的综合性和全局性,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居民对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的需求,制定适宜的总体规划目标和各项具体指标,实现供需平衡。 (二)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原则。按照区域覆盖、合理布局、方便就医、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的原则,对全区妇幼保健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实现妇幼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三)坚持政府主导,深化改革原则。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职能,进一步健全妇幼卫生机构良性运行机制和财政补偿长效机制,坚持各级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保证优质妇幼保健服务的提供,促进与此相关的多部门协调、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 三、总体目标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安全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四位一体,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制度。建立起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妇幼保健队伍专业化的医疗保健管理体制,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保健需求。全面提升妇幼卫生服务质量和服

Xxxx公司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

Xxxx公司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 公司在2010年—2015年将以发展为主线通过基础管理的完善、运营机制的调整、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文化重塑等方面的工作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经营结构调整以铁路主营业务为主的四大板块铁路工程、路桥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以铁路站房工程为主的房建工程来增加竞争优势使公司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战略、文化、品牌一体化发展阶段。然而所有这一切工作的完成均需要有一个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保障因此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自然就摆在了公司发展战略的最重要位置。一、公司目前的人才发展状况近年来公司发展思路有了新突破。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实施战略化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稳步做大做强“铁路工程、路桥工程、城市轨道、房建工程”四大板块。公司正逐步向着“混凝土预制梁、运架设备运营、桥梁路基施工、现浇梁施工、轨道施工、铁路站房施工”这一产业链发展态势推进。同时根据板块结构、区域辐射对内部机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整合了各类资源为公司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截止2009年底公司共有在岗员工225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81人质安人员163人物资设备人员157人测量人员81人实验人员122人法务合约成本人员149人市场营销38人其他专业人员526人。公司员工学历结构为研究生占0.29本科生占20.16大专占49.17中专占15.17高中及以下占15.21。员工的专业技术职称构成为教授级高工2人高级职称53人中级职称274人初级职称445人。目前在公司注册一级建造师57人其中建筑专业53人、公路专业7人市政、铁路、机电专业各1人二级建造师6名其中建筑专业4人、机电2人。注册造价师8人注册安全工程师9人注册会计师2人。随着公司营销、生产规模逐年的发展壮大人力资源总量不断增大专业技术人员在逐年增加人才队伍建设正逐步朝着知识型、年轻型、复合型的方向发展并不断得到优化。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公司在人力资源结构、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机制、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人员的激励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转变思维观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缓解目前面临的人力资源配置的压力。二、公司2010年—2015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一指导思想以企业稳步发展为指导以“人才强企”为战略完善企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建立一支综合素质优秀、学历结构合理、专业人才充足、适应企业经营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的人才队伍。以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引进开发为重点加快形成适应公司“四大板块”发展的人才群体和梯队提高我公司人才整体素质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二遵循原则在加快公司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1、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人才高地的核心是高层次、高素质、高效用的人才。大力培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对企业发展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支撑性的高层次人才。重点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工作业绩突出的高级企业经济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初步形成我公司高层次人才群体使我公司在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科研开发等领域处于八局较高水平。2、坚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原则以我公司经营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以发展铁路工程、路桥工程、城市轨道工程、房建工程为目标调整专业结构以做大做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重点有组织地引进、培养、选拔高级经济管理人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高级项目管理人才和高级技能操作人才促进我公司专业人才的储备。3、坚持递次培养、注重长效的原则遵循“长期开发重点培养以点带面”的人才培养策略注重公司七支人才队伍的建设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培养方式努力提高现有人才的学历层次大力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才储备后续人才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增强行业发展后劲。4、坚持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有利于优秀人才集聚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优秀人才发挥作用”的要求制定企业人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我公司人才开发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和优化用人机制以市场需求配置人才以市场机制开发人才建立人才资源库实行人才动态管理促进高级人才脱颖而出。三主要目标以适应公司经营结构调整为目标在现有

如何做好人才队伍建设

如何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在针对某大型机械装备集团公司的现状后,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给出了以下建议:1、建立人才评价系统。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是建立企业内部人才库的必要前提。2、建立人才评价记录系统,为培养人才奠定数据基础,有效整合集团整体人力资源。结合企业、岗位工作特点及人员特点,建立人员评价的核心指标。并且华恒智信认为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建设可以给企业管理者提供全面、客观、详细的信息,同时也能给人才本身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让其明白哪里存在不足,并引导其改进行为,从而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更多的保护和利用。人才评价机制是建立和完善人才竞争机制、监督机制的基础,人才队伍建设是为了实现人事人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那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华恒智信具体是如何解决某大型机械装备集团公司所面临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吧。 【客户行业】机械装备行业 【客户问题】搭建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客户背景】 捷瑞机械装备集团公司(化名)于2003年成立,下设三家研究所及八家生产制造子公司。公司总部位于大连市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25万m2,总建筑面积8.5万m2,公司注册资金1.75亿元,拥有固定资产3.5亿元。业务领域覆盖了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建筑、轻工、汽车等在内的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领域。主要业务包括:以成套机电设备为载体的国内外大型工程承包;国内外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技术咨询、勘察设计、工程施工监理及项目管理;高新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开发研制,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机电产品的研制、生产;以机电产品进出口为重点业务的国内外贸易等。该公司以细抓产品质量为核心、以严抓企业管理为基础、以狠抓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常抓市场开发为目标为企业发展理念,凭借先进的研发技术、生产设备及专业的人才队伍,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人员规模也逐年扩大。 公司规模逐渐扩大,人员数量也逐年增加,但是优秀人才的数量增加却远远达不到企业发展的要求。在人才需求迫切,外部人才难觅,内部人才培养速度过慢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就被提上该公司管理者的日程。 【现状问题】 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该集团公司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达到

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现状述评_王伟

———科协论坛·2009年第9期(下)——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从主要依靠物力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世界各国对资源的争夺,正在从以物质资源为主转向以人力资源为主。人才的培育靠教育,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培养、聚集、吸引和发挥人才作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高校本身的人才状况也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兴衰,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关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 1高校人才队伍的结构和内容 广义的人才结构包括人才个体结构和人才群体结构两 方面内容。人才个体结构,一般说来有德、智、体等要素组成;人才群体结构是指一个系统或单位,按照人员的专业、职能、年龄等的不同,形成的一些比例构成。一般我们所说的高校人才队伍结构特指人才群体结构。人才群体结构研究可以从人才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年龄结构、地域结构等方面来分析。 人才层次结构,通常理解为显性的学历层次结构、职称层次结构和隐性的能力层次结构、素质层次结构等,马本立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把人才分为“挂帅型人才、领衔型人才、专家型人才和服务型人才”四个层次结构。纵观我国各大高校,现阶段最重视、最提倡的是高学历、高职称、高能力、高素质层次结构的“挂帅型人才”、“领先型人才”和“专家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即所谓的“高层次人才”。他们是人才队伍的领航人,是学校发展的领军人物,是学校师资队伍的标杆和灵魂,肩负着教学、科研和人才队伍培养的重要任务,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从人才类型结构来讲,大部分学者认为“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抓紧抓好教学人才、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三支队伍的建设。”也有学者认为,“高校人才应包括教学人员、科研人员、产业经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政管理人员五种类型的人才”。其中,教学人员在数量上是主体,质量上是精英,是学校人才工作的重点。科研开发人才,一头面向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一头面向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的 应用性、开发性项目研究,为产业开发提供科技支撑。这两种人才都包含在我们所谓的师资队伍之中,是各大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除师资队伍以外,作为学校发展建设的组织保证的党政管理人才也颇受关注。但对于产业经营人才和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则相对乏人问津。从期刊网上搜索的对这两类人才队伍建设的论述寥寥无几。 一所学校,是一个多元多层面的人才的集合,是教学队伍、科研队伍、管理队伍、后勤队伍等教职员工组成的相互依附的集体。所以,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在重视教学、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同时,我们也应积极发展产业经营人才和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注意人才队伍的多样性特点,培养各层次、各类型的人才,搭建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2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既是高校发展的核心与关键,也 是衡量高校办校水平与地位最重要的标志。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并不是学科越多越好,办学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而在于有没有特色领域、环境与科研优势,在于有没有颇具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2.1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初步形 成了一支规模适当、学科齐全、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高校人才队伍。近几年来,随着扩招各高校人才大量增加,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比例逐年上升,新学科、紧缺专业的人才得到了充实,人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人才作用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教育部宋永刚的研究表明,至2001年,共有114所高等学校的689个学科获准设置特聘教授岗位;截止到2002年,全国高校中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57人,占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656人的39.20%;中国工程院院士206人,占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550人的37.45%。期间更有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科研工作的骨干。35岁以下的副教授由 1995年的7661人增至2000年的1.44万人,40岁以下的教 授由1227人增至5250人。1995年至2000年,全国高校教师约有12万人次参加骨干教师进修班、国内访问学者、高级研讨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进修,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有明显提高。 □ 王 伟[1] 杨彩霞[1] 佘占宏[2] ([1]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2]延安大学校办 陕西·延安 716000) 摘 要:当今世界对人才的需求力度逐步加大,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而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强国战略 的重要内容。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的研究数量众多。本研究对我国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有研究进行综合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人才队伍的结构和内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设策略等几个方面。关键词:人才队伍建设高校 结构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 中图分类号:A 文章编码:1007-3973(2009)09-164-02 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现状述评 教育科学 人才培养 与 16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