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

1、根据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辖区内35岁以上居民到卫生院及卫生室各门诊进行诊疗、咨询等服务时,医务人员要为其测量血压。

2、为村民测量血压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掌握要领,正确测量。让居民安静休息15分钟后,采取坐位或卧位,血压计平心脏位置测量。

3、所测血压值要告知居民,并记录于门诊登记本。如发现血压异常,要根据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监测、确诊,并将确诊者纳入规范管理。如发现居民为高危人群,则纳入高危人群管理,并告知其定期测量血压,并给予健康指导。

35岁首诊测血压工作方案 35岁以上高血压首诊制度

35岁首诊测血压工作方案 35岁以上高血压首诊制度简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35岁以上的人群更容易患上高血压。为了提前发现高血压患者并做出恰当的干预措施,我们制定了35岁首诊测血压工作方案。该方案主要针对35岁以上的人群,通过测量血压来筛查潜在的高血压患者。 测血压工作方案 目的 测血压工作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提早发现35岁以上人群中的高血压患者,以便及时采取控制血压的措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测血压流程 1.首次诊断:35岁以上的患者首次就诊时,应该测量其血压。医生或护士应该正确操作血压计,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测量。 2.测量间隔:若初次测量结果正常,可以每年进行一次血压检测作为随访。若初次测量结果异常,则应该根据情况进行更详细的测量。 3.血压测量位置:血压应该在安静环境下进行测量。患者应该坐在舒适的位置上,将袖带正确地绑在上臂上。测量时,患者的手臂应该平放在桌子上,心脏水平位置。测量过程中,患者应该放松身体,不要说话或活动。

4.血压测量设备:应该使用经过校准的血压计进行测量。 5.血压测量结果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 高血压或者高血压前期,以便决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血压测量标准 血压测量的标准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血压范围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分类: •正常血压:收缩压小于120毫米汞柱(mmHg)且舒张压小于 80mmHg。 •高血压前期:收缩压介于120-139mmHg之间或舒张压介于80- 89mmHg之间。 •高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且/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测量记录 每一次的血压测量结果应该被记录下来,并进行标注。测量记录的 信息可以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测量时间、 测量位置、测量设备等。这些信息有助于跟踪患者的血压变化,评估 治疗效果。 结论 通过35岁首诊测血压工作方案,我们可以提早发现35岁以上的高 血压患者,及时采取控制血压的措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血压 测量标准和测量记录的规范化,有助于医生和患者进行血压的长期监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1、医院各科室要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2、全院内科、外科、中医科、妇产科、五官科、康复科等门诊科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登记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3、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填写高血压报病卡,交给该区责任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按照高血压病管理的要求,纳入规范管理。 5、中心考核组定期对各科室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社区责任奖惩范围。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为加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规范工作程度,确保优质、高效完成任务,切实改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实行项目定期调度制度,具体人员由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及其项目办公室的人员调度,并将调度情况进行通报。调度通报内容如下: (一)项目是否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要求来进行。 (二)按照省政府确定的目标编制了项目实施方案。 (三)是否按照项目工作方案、报告批复的工作内容要求进行工作,

在计划执行中不得任意变动计划指标,不得搞计划外的支出。(四)项目的资金是否专款专用、单独建账、资金落实是否到位。(五)以上所调度的内容按照工作进度情况每星期调度一并将调度情况及时反馈。通报定期调度内容(一)按照调度内容将督导情况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不定期通报工作进度。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90年代我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特制定本制度。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按照卫生局划定的服务区域,为0----36个月儿童提供保健服务。儿童保健服务指为0----36个月岁儿童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散居儿童卫生保健管理制度》、《托儿所集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制度》和市《母子系统保健管理办法》发展儿童保健服务工作。为散居儿童和集体儿童长期保健提供医学指导与咨询。为儿童建立儿童保健证和生长监测图,定期提供保健服务。筛查体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儿童膳食及营养管理。采取适宜技术对儿童提供监测服务。定期进行新生儿访视,积极提倡纯母乳喂养。进行0----6岁儿童死亡检测、评审和死因分析。严格执行《儿童系统保健工作常规》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建立社区妇女基本情况档案卡,了解基本健康状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单位、婚姻状况、月经情况、生育史、妇科疾患)。 二、承担社区内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技术指导工作,做好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工作,使孕妇管理率达标。 三、做好早孕的建卡、建册及围产期保健工作。每位孕妇产前检查8次;产后访视,不少于2次。

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及工作程序

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及工作程序 一、门诊首诊病人血压测量工作要求 1、全站将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作为就诊检查的常规内容,首诊医生为血压测量责任人,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提供测量血压的机会,提高高血压检出率。 2、凡在本站首次就诊的35岁以上病人,均必须测量血压,并在《门(出)诊登记簿》上记录;因诊断需要的病人,则不分年龄大小均测量血压,同时记录在《门(出)诊登记簿》上。 3、发现高血压病人,首诊医生负责向患者提供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防治高血压知识。 4、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每日35岁以上病人测血压人次数、高血压检出人数,于本月月底报镇卫生所。 5、首诊医生负责将首次诊断为高血压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者登记在《如东县慢性病病人主动发现登记簿》上,月底前报镇卫生所。 二、门诊首诊病人血压测量技术要求 1、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咖啡,排空膀胱。 2、被测量者取坐位,裸露右上臂,肘部置于与心脏同一水平。血压计0点应与心脏同一水平。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内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 cm。将听诊器的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处。 3、使用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进行测量,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并再升高30mmHg,然后以恒定速率(2~6mmHg/秒)缓慢放气。心率较慢时放气速率也较慢。获取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4、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Ⅴ时相(消失音) 时的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时相(变音)定为舒张压。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35 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1 、医院各科室要为35 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2、全院内科、外科、中医科、妇产科、五官科、康复科等门诊科室,把35 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登记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3、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填写高血压报病卡,交给该区责任 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按照高血压病管理的要求,纳入规范 管理。 5、中心考核组定期对各科室35 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社区责任奖惩范围。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为加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规范工作程度,确保优质、高效完成任务,切实改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实行项目定期调度制度,具体人员由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及其项目办公室的人员调度,并将调度情况进行通报。调度通报内容如下: (一)项目是否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要求来进行。 (二)按照省政府确定的目标编制了项目实施方案。 (三)是否按照项目工作方案、报告批复的工作内容要求进行工作,

在计划执行中不得任意变动计划指标,不得搞计划外的支出。 (四)项目的资金是否专款专用、单独建账、资金落实是否到位。(五)以上所调度的内容按照工作进度情况每星期调度一并将调度情况及时反馈。通报定期调度内容(一)按照调度内容将督导情况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不定期通报工作进度。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90 年代我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特制定本制度。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按照卫生局划定的服务区域,为0 ----------------------------- 36 个月儿童提供保健服务。儿童保健服务指为0 --- 36 个月岁儿童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按照卫生 部下发的《散居儿童卫生保健管理制度》、《托儿所集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制度》和市《母子系统保健管理办法》发展儿童保健服务工作。为散居儿童和集体儿童长期保健提供医学指导与咨询。为儿童建立儿童保健证和生长监测图,定期提供保健服务。筛查体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儿童膳食及营养管理。采取适宜技术对儿童提供监测服务。定期进行新生儿访视,积极提倡纯母乳喂养。进行0 6 岁儿童死亡检测、评审和死因分析。严格执行《儿 童系统保健工作常规》妇女保健工作制度建立社区妇女基本情况档案卡,了解基本健康状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单位、婚姻状况、 月经情况、生育史、妇科疾患)。 二、承担社区内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技术指导工作,做好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工作,使孕妇管理率达标。 三、做好早孕的建卡、建册及围产期保健工作。每位孕妇产前检查8 次;产后访视,不少于 2 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