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密度知识的应用图文稿

密度知识的应用图文稿

密度知识的应用图文稿
密度知识的应用图文稿

密度知识的应用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规范解题,认真细致的良好行为习惯.

6.通过公式变形及计算题规范格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以形成整洁、规范的作业习惯,以美的作业给人以享受.

【教学重点】掌握密度公式的两个变形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进行公式变形

【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首先提出几个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如:1.怎样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的怎样知道矿石可能是什么物质组成的2.怎样知道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碑石的质量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3.怎样知道一个不规则的钢零件的体积怎样知道一大卷细铜丝的长度等等.然后告诉学生运用密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入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教学中.

二.新课教学

1.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要鉴别某一物体是什么物质组成的,我们需要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多少,教材中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下三个表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2.求质量

体积很大的长方形花岗岩石碑,质量很大,无法直接用秤称量,怎样才能知道它的质量呢让学生说出他们想出的办法.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能不能应用密度的公式来求.如何求需要先知道哪些量如何才能得到这些量

由密度公式,可以得出,从式子中可以知道,用物体的体积乘以它的密度可以求出它的质量.这样对一些体积庞大的物体,质量不便测量.可以测量出它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质量.

也就是说用密度知识可以求质量.

3.求体积

密度公式还可以变形为,如果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密度,可以求体积,比如有的物体、体积不规则,不便于直接测量,可以测出它的质量,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

4.讲解例题

例题:有一个体积是的钢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请同学们用三种方法进行鉴别.

学生练习,教师在同学中巡视,进行指导,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请学生回答,并分析解题思路.

请几个同学分别说出他们的判断方法.

可以求出这个球的密度,把它与铜的密度进行比较,如果相等是实心的,但是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小于铜的密度,所以是空心的.

我们先假设它是实心的,计算一下它的质量应当是多大,把计算出的值与球的实际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大于球的实际质量,所以原球是空心的.

根据给出的铜球的质量,计算一下它的体积是多少,结果小于已知球的体积,所以是空心的.

那么我们计算出的体积值是谁的体积.

是球壳的体积.

由学生们的分析归纳出:判断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有密度比较法、质量比较法、体积比较法三种.

用投影打出如下标准解题过程,教师讲解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学生予以改正.

已知:

求判断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解法一、密度比较法

球为空心.

解法二、质量比较法

铜球为空心.

解法三、体积比较法

铜球是空心的.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空心部分体积等于球的体积减去壳的体积,是

三、课堂训练

1.玻璃瓶中装满2.5L的水,总质量是5kg,若改装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是4.5kg,求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把一个金属块放入装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酒精10g,若把该金属块放入装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g 3.体积为30 cm3,质量为158g的空心球,其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测得质量为168g,则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若把空心球压成实心球,其密度是多少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密度说课稿完整版

密度说课稿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密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密度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课。密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学好本节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本节教材是在学习“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质量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作了铺垫,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作了准备;更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2)知道密度单位、含义及写法读法,会进行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进一步体会比值 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法思想,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性质”。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掌握“质量”和“质量的测量”的基础上,以实验、观察与分析为手段,让学生在讨论与总结中学习新的知识“密度”,少数部分学生能力稍低。针对我校初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因材施教,合理分组,以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特长,使每组以至每位同学都享有成功的喜悦。同时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八年级物理下册6.4密度知识的应用(2)学案苏科版

课题:6.4密度知识的应用2 【学习目标】 1. 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 2. 会应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重点难点】 密度的测量和计算 【课前准备】 1.右图表示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则石块的体积是_____cm 3 . 已知石块的质量为26g ,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g/cm 3 . 2.右图中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_____m 3 .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 kg /m 3 ,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单位换算 (1)饮料瓶的容积为1.25l=____m 3 =____ml (2)水晶的密度是2.65g/cm 3 =_____㎏/m 3 4.工人使用氧气瓶内的氧气进行气焊的过程中,以下有关瓶内氧气的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 A .质量 B.体积 C.密度 【课堂助学】 例1.为了测出粉笔的密度,小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先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一支粉笔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V 1; (3)将粉笔用细线拴住慢慢放入水中,当粉笔完全浸没后,再记下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V 2。 (4)利用公式ρ=m/(V 2-V 1),求出粉笔的密度。 由于粉笔在浸入水中的过程中要吸水,所以小虎同学按以上实验方法测出的粉笔密度将

比其实际值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比较准确地测出粉笔的体积呢?请你帮小虎同学提出一种改进实验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精选作物或树木的种子时,通常采用“盐水选种”.小明等同学参加农科人员利用盐水选种的实践活动.小明设计了以下方案测定盐水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1; ②在空玻璃杯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 ③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④计算盐水的密度ρ=____. 试问,这样所测得的盐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例3.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 求:(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3)金属颗粒的密度。 例4.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表中。根据右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kg/m3,容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

八年级物理下册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导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导学案 (新版)苏科版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2)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得分: __________ 1、为了测不沉于水的木块的密度,小明准备先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出木块体积,请你跟随他的测量过程,回答问题:(1)在测量木块质量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此时的正确操作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正确的方法操作之后,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木块的质量是_________g。(2)在测木块体积时,由于木块不沉于水,小明便用较重的铁块与木块扎在一起,以便测出体积,测量过程如图三个量筒所示。根据图中的测量数据可知,铁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木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_cm3,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2、东营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刚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常温下石油为黏稠的液态)。(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31、2 g。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2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g。(2)将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12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______mL。(3)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______。(4)小刚发现自己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大,你认为该实验方案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针对小刚的实验方案,请提出改进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小悦同学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C、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D、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2)

5.3密度知识的应用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密度知识的应用》。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和学情、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沪粤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式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学查密度表,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它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为学习物体的沉浮坐好了铺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生活与物理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交流能力。本节教材是八年物理下第六章第五节的内容,设置本节内容的目的是希望强调物质属性的多样性,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生产、生活及认识世界的重要意义(会用物质属性对物质进行分类)。本节课主要设置了活动:比较物质的硬度,该活动应该以探究的形式完成。至于其他一些物质属性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即可。 二、学情分析 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接下来我说说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对它的应用还不够熟悉。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但刚学习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和前概念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密度,对鉴别、区分物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物质物理属性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实验感知常见物质的物理属性如:形态、颜色、弹性、硬度、磁性、导电性、导热性、透光性。 2、能从生活及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及固体的体积 能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间接测量体积和质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或固体密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了解密知识在生产、生活进而科学探究中的一些应用,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难点是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密度的简单计算。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硬度概念的理解,硬度的比较方法;其他一些属性只作为了解,比如

密度知识的应用(6.1--6.4)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物理校本练习15 密度知识的应用(3) 一、选择题 ()1.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同学们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液面最高处相平 B.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 C.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应让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D.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 ()2.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一定体积的水凝固成冰后,其体积将 A.增加 1 10 B.减少 1 10 C.增加 1 9 D.减少 1 9 ()3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 水 1.0×103冰0.9×103 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 酒精0.8×103铜8.9×103 煤油0.8×103铝 2.7×10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4.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种物质密度是这种物质单位质量的体积 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C.将一杯水等分成两杯,则每个杯中水的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 D.根据ρ=m/V,可知ρ与m成正比,ρ与V成反比 ()5. 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6. 要想一次量出密度为0.8×103kg/m3、质量为100g的煤油的体积,有下面四种量筒可供选用,比较合适的是 A.量程为250 mL,分度值为5 mL。B.量程为50 mL,分度值为1 mL C.量程为100 mL,分度值为2 mL D.量程为1000 mL,分度值为10 mL ()7.比较下列三个密度的大小:1.5t/m3、1.5kg/dm3、1.5g/cm3 A.1.5t/m3最大B.1.5kg/dm3最大C.1.5g/cm3最大D.一样大 ()8.有A、B两个实心球,A球的质量是B球质量的4倍,A球的体积是B球体积的2倍,那么A球的密度是B球密度的 A.2倍B.1倍C.1/2倍D.1/4倍 ()9.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 1kg/m3 B. 2kg/m3 C. 2.2kg/m3 D. 2.5kg/m3 ()10.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10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 A.大于10g B小于10g C.等于10g D.无法确定

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学案 (新版)教科版 6、4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能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鉴别、计算体积或质量; 3、设计不同情况下,间接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重难点预测】 1、重点: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学法指导】 科学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知识链接】 密度是由物质种类决定的,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学习流程】 一、铅球是铅做的吗阅读课本122页“报告1”,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可以通过密度来鉴别铅球是不是铅做的,这需要我们先要测量出那两个物理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2、铅球的质量可以用托盘天平测量吗?如果不能,可以选择哪种测量工具? 3、铅球的体积可以直接用量筒测量吗?如果不能,可以使用哪种器材辅助测量? 4、分析课本122页所用的测量铅球体积的方法,我们可以知道铅球被取出时会带出一些水,因而我们所测出的体积V会偏大还是偏小?相应的所求出的密度会偏大还是偏小?改善后的方法:取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其中一个容器中加入水和铅球,而另一个容器中只加入水,两个容器中水的体积差就是铅球的体积。 5、通过计算回答:“铅球是铅做的吗?” 6、有没有更巧妙直接的方法测量铅球的体积? 二、测量砖的密度阅读课本123页“报告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砖的密度,没有必要测量整块砖的密度,可以取一小块砖作为样本。这种方法称为取样法。测量这一小块砖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使用哪种测量工具? 2、砖放入量筒会吸水,导致无法测量出体积。可以采取哪些办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3、如果先让砖吸足水再测量体积,砖吸足水会膨胀,体积变大,会导致求得的密度值偏大还是偏小?

密度说课稿

《密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密度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课。密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学好本节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本节教材是在学习“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质量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作了铺垫,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作了准备;更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2)知道密度单位、含义及写法读法,会进行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法思想,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性质”。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掌握“质量”和“质量的测量”的基础上,以实验、观察与分析为手段,让学生在讨论与总结中学习新的知识“密度”,少数部分学生能力稍低。针对我校初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因材施教,合理分组,以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特长,使每组以至每位同学都享有成功的喜悦。同时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2新人教版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2新人教版 1、会查密度表,知道运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2、能运用密度的公式计算、分析、解决简单问题。课前准备: 1、复习回顾:(1)、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的。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这个概念。(2)、密度与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其中质量用表示,体积用表示,密度用表示。这个公式还可以变形为和。(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 是,密度的单位还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g/cm3= kg/m31ml= cm3合作探究: 一、会查密度表活动一:阅读课本 96、97页常见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思考下列问题:(1)纯水的密度是多少?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冰、空气的密度各是多少?它们的物理意义各是什么?(3)通过阅读密度表,你一定还有所发现,请说说看。 二、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活动二: 1、思考:怎样判断金牌是不是纯金的?将你的方法与同学交流。我的方法:

2、如果测得这个金牌的质量是89g,体积大约是10cm3,请你判断它是不是纯金的?写出计算过程。(注意解题格式要规范,可参考P97例题) 3、小结: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想办法测出物体的和,根据公式计算出它的,通过查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这是哪种物质了。 三、应用密度知识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一些庞大物体的质量活动三: 1、请同学们完成实验:实验一: 只用天平“称”出小钢勺的体积利用的公式:实验数据:计算过程:实验二:只用量筒“量”出烧杯中水的质量利用的公式:实验数据:计算过程:小结:如果已知某个物体的质量和它的密度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它的体积如果已知某个物体的体积和它的密度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它的质量拓展延伸:①请同学们计算我们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有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教室长10m,宽6m,高3m)②我们人的密度跟纯水的密度差不多,你能算出自己的体积大约有多大吗?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哪些应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课后复习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课后复习 学案(新版)苏科版 6、4密度知识的应用》活动一:鉴别金属块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1、你觉得要想鉴别金属块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应该测 出,然后将测得的数值与密度表对比。 2、要测出这一物理量,需要测量它的和。 3、需要用测量质量。 4、体积能用刻度尺测量吗? 活动二:量筒及量杯的使用 1、量筒及量杯上刻度线的特点:量筒的刻度线,量杯的刻度线(均匀/不均匀) 2、量筒是测量体积的工具,测量单位是,1mL= cm3。 3、看图6-9(a),该量筒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4、读数时视线应与相平。俯视读数偏;仰视读数偏。 5、看图6-9(b),物体体积是V物= 活动三: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1、测量工具有: 2、测量步骤:(1)(2)(3)(4)

3、完成实验数据记录表设计:金属块的质量/g水的体积/mL 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mL金属块的体积/cm3金属块的密度 (g/cm3) 4、金属块密度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 5、思考并回答问题(1)在将金属块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时,量筒中放多少水可称为“适量”? (2)如果先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再称出金属块的质量,计算密度,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3)若金属块的密度与密度表中的某种物质密度相同,能否确定就是该物质?为什么? 活动四:测量不规则木块(待测物)的密度(木块质量为m)木块密度表达式:ρ= 木块密度表达式:ρ= 活动五:测量盐水的密度 1、测量工具有: 2、测量步骤:(1)(2)(3)(4) 3、将测量的数据填入表格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mL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g盐水的密度/(kg/m3) 4、金属块密度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 5、称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时,为什么不直接将量筒放在天平上称量。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5章第4节《密度知识的应用》 精品导学案 沪科版

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 【目标案】 1.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 2.能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预习案】 1.实验室里用测量物体的质量,用或测量液体的体积. 2.密度的定义式是,计算体积的公式是_________,计算质量的公式是_________.其中_____代表质量,其国际单位是;代表体积,其国际单位是_______; 代表密度,其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若质量的单位用_____,体积的单位用________,则密度的单位是g/cm3. 3.1g/cm3=_________kg/m3. 4.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3 ,玻璃的密度是2.5 ,铁的密度是7.9×103 .(填上合适的单位) 【探究案】 知识点1:常见物质的密度 查密度表: (1)纯水的密度是;其物理意义是。 (2)比较水和冰的密度,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3)查密度表,了解并比较各种物质的密度? 【典例1】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 水1.0×103冰0.9×103 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 酒精0.8×103铜8.9×103 煤油0.8×103铝2.7×103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变式练习】 1.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像可知,温度等于 ℃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范围内,水具有(选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

6.4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1. 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利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熟练掌握密度单位的换算。 2、知道量筒和量杯的用法。 3、密度知识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 1、用量筒和天平测液体或固体的密度 2、密度知识的应用 3、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 出示一个小石块和一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的使用方法。 1、量筒的使用方法 介绍量筒和量杯,mL 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 3 。 那么1L=____mL=____dm 3 提问: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的体积? (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 (2)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液面的底部齐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凸液面的顶部齐平。) (3)教师提问测固体体积的方法: 教师提问:怎样测各种固体(如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悬锤法”或“针压法”。 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教师巡视并与学生探讨。 学生讨论测固体体积的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且物体放入后不超出量筒的量程为准)读出体积V 1;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 2 ③用V 2-V 1,得到侍测固体的体积。 悬锤法

V=V2-V1 针压法 V=V2-V1 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步骤: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学生分组实验,并将结果填入表格。(1)查密度表,知道每种物质密度表示的物理意义:如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________; (2)比较各种固体(如金属)密度的大小;(3)比较各种液体的密度的大小(水银最大);(4)体会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的含义;(5)比较各种气体的密度大小,并注意它们的单位和固体及液体的不同;…… 教师介绍密度表,并试着让学生通过密度表寻找规律: 2、密度知识的应用 组织学生阅读“密度知识的应用”内容 教师巡视 学生阅读“密度知识的应用”内容,结合“WWW”中的第五题鉴别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的组成物质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利用密度知识求物体质量 公式:由ρ=m/v得m=ρv可算出质量。其中物质的密度可以查密度表,而体积如果没有直接给出,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得出,如果是规则的物体,可用体积公式求出来。 (2)用密度知识求物体的体积 公式:由ρ=m/v得v=m/ρ可算出物体的体积。 (3)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公式:ρ=m/v。 例: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学生自主阅读交流、讨论各自的体会。 组织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自制量筒或量杯 【教学反思】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天长市中小学教师物理实验说课评选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0一六年四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就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我就是按如下几个方面理解的。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117页测量物质的密度。 2、教材分析 这就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就是对天平与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与掌握前面两节所学的天平的使用,与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与掌握天平与量筒的使用;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 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难点: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密度,加上本节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这也就需要与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将所要测的各个量具体实验得出。 结合学生实际,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借助已有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完成教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与培养实事求就是的科学态度。 四、说过程 1、引入新课 从密度表可以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就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就是不同的,要知道一个物体就是什么物质做的,只要测量出它的度,把测量的密度跟密度表中的密度值一比较,就知道该物质就是什么物质了。 要测出物质的密度,根据公式ρ=m/V,测出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师生互答 (1)量筒的使用:(观察量筒) 师问: 1)量筒的单位标度,最大测量值,分度值分别就是多少? 2)使用量筒读数时,正确的方法就是怎样的?(仔细瞧书回答问题)(先让学生用身边的量筒测量一下烧杯中一部分液体体积) (2)如何利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 启发学生回答 1)把不溶于水的,并能沉入水底的物体,可以利用量筒中的前后两次液体的体积差测出物体的体积。(即排水法) 2)对于不沉入水的物体可以用针压到水中,求出两次液体的体积差,就就是物质的体积。(即针压法) 3、设计实验 综合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一组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杯; (2)用天平测量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M总; (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4)

密度知识的应用(1)

《密度知识的应用》的教案 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屮学于晓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 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固体的密度。 教学重点:量筒的使用和固体密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教学器材:量筒、天平、水、小金属块、金属螺母、细针、石蜡、细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小刚的自行车上有许多螺母,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方案,鉴别一下这些螺母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由此引出课题并板书一一密度知识的应用 二、新课教学 师:金属螺母的体积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测量,我们应当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一)量筒的使用 (1)让学生观察实物的基础上,通过阅读课本,先回答课本中提出的儿个有关问题。 (2)动手操作,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小块固体体积的方法。 (3)学生讨论得出适量水的标准。 对于有余力的学生可在此基础上提出这样的问题: (1)如何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石蜡)的体积?

111此引出“针压法”和“悬垂法”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方法。(2)如何用量筒测出粉末状物体(如细沙)的体积? 在此基础上,学生动手操作,学习使用量筒测量石蜡和细沙的体积。 师:刚才我们已学会了量筒测体积的方法。那你打算怎样进行金属螺母密度的实验?由此引入: (二)金属螺母密度的测量 (1)学生设讣实验所需原理、实验的器材; (2)学生设计并交流实验所需的实验步骤; (3)学生设讣并交流实验所需记录数据的表格; (4)小组进行实验测量金属螺母的密度。 (5)交流所测得的金属螺母的密度。并进行判断这种金属螺母可能是山什么物质组成的? 三、知识巩固 (1)如何测量石蜡密度呢?写出实验原理、器材、记录数据的表格和实验步骤。(2)小组进行实验测石蜡的密度。 四、布置作业:WWW P14 1、2

八年级物理下册 6.4密度知识的应用导学案(1)(无答案) 苏科版

6.4密度知识的应用(1) 教学目标: 1、学会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2、知道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3、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 一.课前导学 1、量筒和量杯是直接测量的工具。 2、观察图6—8,量筒的量程为,分度值为 ;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相平。 3、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 〖例1〗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___ _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___ ____cm3样石的密度为___ _g/cm3。 (3)在加工过程中,该石块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2〗小明测食用油的密度时,最初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 33.4g,图(甲)显示的是他将烧 杯中一部分食用油倒人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图(乙)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人量筒内食用 油的体积。 (l)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 ___g,体积为_____ __cm3; (2)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 ___g/cm3 =_____ __k g/m3; (3)小莉同学却按以下步骤来测量食用油密度; A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B向烧杯中倒人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是m2; C 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人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D根据 V m m1 2 - = ρ算出食用油密度。 你认为,小莉这种方法测出的密度值可能偏_______ ,( “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课堂练习 1、下图所示的是测金属块密度的实验,根据图中的测量情况填写下表. 2、测定不沉入水中的蜡块的密度,某同学操作 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 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C.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 D.记下量筒中倒入水后水面到达的刻度 金属块 的质量 (g) 量筒中 水的体 积 ( cm3) 放入金属 块后的总 体积 ( cm3) 金属块的 体积( cm3) 金属块的 密度 ( k g/m3)

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第六章《密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深化了质量这一知识,又引发学生思考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全册而言为今后学习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做准备,并且“比值定义法”是今后学习很多物理量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新课程标准把“密度”列为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知道密度的公式,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解决 简单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用“比值定 义法”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 的拓展,同时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严谨的科学 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我将重点确定为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的公式,并会进行简单计算。难点为通过探究实验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二、教法分析 《物理课程标准》认为: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与学习科学知识同等重要的,与以前的课程标准相比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所以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运用多种教具和多媒体课件,采用探究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能力的发展。 教具学具准备 : 天平、量筒、立方体组、铁钉、铁球、细线、烧杯、水。 三、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应用物质的气味、颜色等特征来区别不同物质,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但是对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以及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没有涉及。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感悟、去探索 学法指导:基于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观察实验法、比较法、分析综合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激趣导入—探索新知—学以致用—回放反思—作业设计(一)激趣导入

密度的知识应用课后反思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反思 巴公镇中学物理教师宋树霞 《密度知识的应用》这一节课,如果按照通常的教法,应该先教学生学会查密度表,然后利用公式转换的方法来完成质量和体积的运算,这样的学习方法较为直接,容易灌输,但学生只能在运算中完成课堂任务,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无法满足社会、学生和学科发展的需求。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式教学,从整体说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同等重要的,它们都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这堂课的设计中似乎没有刻意教学生如何查密度表,但学生为了鉴别小"金"块,已经自觉地掌握了查表的方法,比起以前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效果更好。通过三次探究式学习外加生活中的应用贯穿一堂课,学生对密度知识的应用会有一定的基础,相信将来想忘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应用教学与探究教学》的实施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加高涨,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既培养了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小铝块、小铜块由于颜色有明显差异,又是家庭常见的物体颜色,学生能够很快地加以识别。而轻重不同,只有个别同学能够想到,通过肯定、赞同后,他们的荣誉感将空前高涨,同时带动了周边同学的共同发展。而小"金"块与小铜块虽是同种物质,由于表面颜色的影响,几乎没有同学可以马上鉴别。这给今后假金制品(金圆宝、金佛、金首饰、金砖等)的鉴别指明了方向。银圆用声音可以简单鉴别,黄金用牙齿可以咬凹陷,这些学生都很有兴趣,它们都可以填补学生生活中的空白,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特性"的理解。无规则小零件的质量计算在今后的工作中非常有用,通过这次的探究活动,有的同学可能马上就可以把所学知识用到家长的材料计算中,这将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求知而学、自主学习打开更大的空间。 这堂课的时间比较紧凑,有关查表的方法、公式的变形、计算的正确

密度说课稿

密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常德市安乡县城北中学的邹艳群,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三节。本次说课我将分为五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既是质量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液体压强、浮力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由三个段标组成,即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的公式和单位、密度公式的计算和应用。我决定用两课时来安排我的教学:第一课时安排前两个段标,现仅我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说课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 也具备了一定实验、观察和思考能力,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成熟 根据这些具体情况,我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确立为: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密度的概念,

知道密度的公式单位,会查密度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找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领会比值定义这一科学思维方法。 通过自学了解密度的公式单位和密度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3、重点难点 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的概念。难点是:密度概念的建立 二、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情特点,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讨论法,问题发现法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3分钟) 先让学生观看《唐山大地震》影片片段,提问“房屋倒塌,演员受伤了吗?”“如果你是导演,该如何设计墙砖?”从而引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密度知识的应用》导学案

5.3密度知识的应用 1.会查密度表,能说出水等常见物质的密度值;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现象. 2.尝试用天平、量筒测量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养成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习惯,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一、密度公式的应用 1.对密度公式变形. (1)已知m和V,求ρ,可用公式ρ=来求解; (2)已知V和ρ,求m,可用公式m=ρV求解; (3)已知m和ρ,求V,可用公式V=求解. 2.一只能装500 g水的瓶子,(1)容积是多少cm3? (2)最多能装多少g的酒精?(ρ酒=0.8×103 kg/m3) 答案(1)V=V水===500 cm3 (2)m水=ρ酒V水=0.8 g/m3×500 cm3=400 g. 二、学查密度表 3.铜、铁、铝、冰、汞、纯水、空气、氮的密度各是多少? 答案略 4.冰和水相比较,谁的密度大?你发现了什么? 答案水的密度大,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是不相同的. 5.通过查阅密度表,你能得出哪些规律? 答案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是不同的;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也可能相同. 6*.请你说说铝密度的物理意义. 答案 1 m3的铝质量是2.7×103 kg. 三、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7.该实验的原理是ρ=.该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质量m,体积V. 该实验所需的测量仪器是天平和量筒. 8.请你写出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及表达式. 答案①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其体积为V1;③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慢慢放入水中,并使其浸没在水中,读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 2;④结果表达式为ρ=. 9.请你写出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及表达式.

初中物理说课稿《密度》.doc

初中物理说课稿《密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说的密度一节属于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包括了后面所有八章的内容,它们形成了经典力学的初步知识。众所周知,经典力学包括了质量、时间、空间三大基石。初二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基本具备了绝对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因而第七章第一节开始就进行绝对质量观的教学,第三节的密度是对质量认识的进一步延伸,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 再从本节的编排看,课本首先从第二节的实验入手,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如何鉴别不同的物质?接着用实验分析、归纳得出密度的概念,最后是密度知识的简单应用。这种方法,体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学习一点研究问题和定义物理量的常用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现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大纲及学生实际,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由于初二学生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初期,如何处理实验中的数据进而得到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 本节有关密度的知识都是从实验中分析归纳出来的,因而本节课着重采用实验探究法。 学法:学生要想正确的从实验中得到密度的概念,他们必须掌握数学法、分析法、比较法和归纳法 教具准备:每两人一天平,砝码,体积不等的两个木块和两个铁块,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我还制作了一个课件。 五、教学过程 1、激趣引学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是新大纲规定的物理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课前我设计了一个来源于生活中的趣味实验,如何鉴别水、煤油、酒精和醋?并让他们总结辨认的依据,当他们意识到可以利用颜色、味道等特性鉴别物质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手,拿出上节课测量过的体积相同但外表被我涂成了相同颜色的铜、铁、铝让学生辨认,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这也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就用密度表示,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密度的概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