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陶艺成型技法

陶艺成型技法

陶艺成型技法
陶艺成型技法

陶艺的成型技法

摘要:精美的陶艺离不开手艺人娴熟的手法和独具匠心的创意,本文就将介绍四种基本的陶艺的成型技法。

关键词: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石膏模具成型

本学期很高兴选中《走进考古学》这门课,上了一学期的课,映像最深的还是去历史学院“玩泥巴”。第一次进文科的实验室,虽然做出来的东西很丑,但内心还是有些小激动的。所以我就打算以“陶艺的成型技法”作为这个课的报告。陶艺成型是陶瓷形体形成的一种工艺过程,陶瓷造型丰富多样,不同造型的器皿其成型工艺手段也不尽相同。在陶艺制作中,较为常见的成型工艺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石膏模具成型等。这些陶瓷成型工艺自成一格,各具工艺成型特点。接下来就是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石膏模具成型、拉坯成型的制作技法以及各种成型技法的特点。

一、泥条盘筑成型

1.简介

泥条盘筑成型是最古老的一种成型手段,远在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就采用此方法成型。泥条盘筑成型是将泥料搓成均匀的圆条,在根据所需形体造型一层层叠加或用一根长泥条作螺旋形向上盘旋筑造成型的一种技巧。

2.方法

1)先把泥条搓好,保持泥条粗细均匀。

2)把泥条连接在一块事先做好的器底泥片上,并用手指在里面把它压紧。

3)根据造型再一层一层盘高,注意胚体里面抹平,以使泥条之间连接更紧。

3.注意事项

1)每层泥条之间要按抹结实,否则会因烧制而开裂。

2)作品盘筑到一定高度后,如遇底面未干,造成重心不稳、作品变形或倾斜等

问题,应立即停止盘筑,先将正在盘筑的上边接口用塑料布扎紧,保持接口的潮湿,干燥一段时间,待底面有一定强度后再继续盘筑。

3)较大作品的泥条盘筑容易产生中心不稳和向外倾斜的问题,在盘筑外形的同

时需要在作品内从下至上盘筑泥撑,泥撑能使外形保持平衡。

4)每层泥条的干湿度要均匀,否则会因收缩不一致而开裂。

5)泥条较干,可用毛笔把接头泥涂于泥条与泥条之间,以增强黏度。

4.特点

泥条盘筑成型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较强,在陶艺形体造型中的宽容度较大,便于塑造比较复杂的形体。它不仅能塑造规整的造型,还能塑造一些扭动和弯曲的造型,为我们施展才能、抒发情感、表达意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泥板成型

1.简介

泥板成型是现代陶艺中最为常用的成型方法之一,它制作便利有较强的站立性,便于表现棱角转折清晰的造型。泥板成型不仅能做有棱角的器形,也能做一些同心圆的造型。例如:宜兴紫砂器皿很多造型都是泥板成型或是泥板拍打成型

的。

2.方法

1)拍打法:用手掌或木板、木棒等工具,拍打泥块,使其成为板状形态。也可

以在木板、木棒上包裹不同的材料。如:麻布、线、铁丝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肌理,具有丰富的表面形态。

2)擀压法:利用圆形木棒或钢管,擀压泥块,还可以利用不同厚薄的木条作厚

薄标尺,做到泥板的均匀厚度。擀压法的转压力量较大,可以制作较大的泥板。

3)切片法:先将泥块打成长的矩形泥块,利用切割线把泥块切成片状,因切

割线不容易拉直,所以泥块不容易拉平,只适合切割条状泥片。\

3.注意事项

1)利用泥板有湿度的时候比较软,可以像布一样随意做造型,但制作大一点的

造型就会容易倒塌,这时我们可以用泡沫、纸等作支撑,等泥坯干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将支撑物拿出。

2)由于泥板镶接成型是在泥板干燥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制作的,不容易粘接紧,

所以关键是要处理好接口。一定在泥板接口处用锯条刮毛,在刮毛的接口上涂上泥浆,还要把接口处成一定的斜度,以增加接口的强度,防止烧成开裂。

4.特点

泥板成型是现代陶艺最为常用的成型方法之一。泥的可塑性和柔软性,使其通过外力作用可达到想要的泥板形状,并可任意切割和搓捏。泥板成型是现代陶艺表现力丰富、体现艺术个性的有效成型方法。

三、石膏模具成型

1.简介

利用石膏加水后可以凝固,在这种材料干燥后有较好的吸水功能。在陶艺创作中,利用石膏做模具,可以很快将泥料、泥浆里的水分吸收,使泥料、泥浆硬化、干燥而成型。

2.方法

1) 模具印坯成型:

●准备好的印坯模具。

●根据造型的大小尺度,打制泥片,把泥片放入石膏模具中。

●用手指把泥巴按实,并把坯体需要粘接的接口略高一些,并在接口处打毛,

涂上泥浆。

●把两片模具合上并压实,待坯体到达一定干燥程度时打开模具。

●把接口修平,压实。

2) 模具注浆成型:

●把准备好的模具捆扎好。

●把泥浆注入模具内,待泥浆在模具内壁吸附到一定厚度时,把模具内多余的

泥浆倒出,吸附泥浆的厚薄就是坯体的厚度,坯体厚度根据器皿大小而定。

●把倒完泥浆的模具反扣,这样可以保证坯体内壁平滑。待模具内的坯体干燥

到可以站立的强度时,把模具打开,取出坯体,修整坯体。

3.注意事项

1)印坯和注浆的坯体厚度要会根据作品的大小而定,大的可厚些,小的可薄些。

2)倒完泥浆的模具一定要倒置,注浆口向上,这样坯体内壁平滑,不会出现泥

头或乳头状泥钉。

3)凡注浆成型的坯体底部的注浆口需修整平滑、干净以防收缩和烧成时开裂。

4)修坯是印坯成型和注浆成型中较重要的环节,因为从形体设计制作到翻模、

注浆取模的过程中形体容易被损坏,修坯的过程是恢复其原貌及在创作的过程。

4.特点

模具成型的效果主要表现为重复性和系列性,以多个相同的重复造型组合在一起,产生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相同的造型与不同的装饰和色彩变化,展现出相对的空间占用和视错效果,产生不断重叠的影像,增强现代构成和展示设计的艺术特色。

四、拉坯成型

1.简介

拉坯成型是最为广泛应用也是最方便的一种成型方法,拉坯成型是陶瓷历史上一个重大的革命,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制作的器物更加完美和精致。拉坯成型是在快速转动的轮子上,将手探进柔软的黏土中,借助螺旋运动的惯性,让黏土向外扩展,向上推升,形成环形的坯体的过程。拉坯成型法,主要制作一些同心圆的造型。如:碗、盘子、罐子等。但现代陶艺则通过对拉坯成型的作品进行扭曲、镂空、挤压之后在进行拼合,创造出新的富有特色的作品。

2.方法

1)将泥团放在转盘中央,启动拉坯机。

2)双手用力将泥团扶正。

3)将泥团向上提拉。

4)将手指深入中央,形成窝状。

5)一只手扶住外形,另一只手深入中央使内部扩大。

6)将雏形向上提拉逐渐改变外形。

7)双手将口沿向外扩展。

8)用泥巴修整外形。

9)用细钢丝切割转盘上的坯体,拉坯作品完成。

3.注意事项

1)拉坯用的泥略干为好,特别是拉制较大作品,因为泥料过湿,站立性弱。

2)拉坯时,作品的尺度应考虑坯体的收缩系数,适当放大。

3)拉坯时要用力均匀,否则拉制出的坯体烧后会在器皿表面产生旋纹缺陷。

4.特点

拉坯成型制作出来的造型,挺拔、规整。但它是一种技术较强的成型工艺,对泥的干湿性、轮子转速的快慢以及手的动作的运用等,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对于初学者来说,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进行训练,才能掌握这种成型技术。

虽然在课上只尝试了“泥条盘筑”,但亲手制作陶艺还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总之希望以后也能做一下其他的成型方法。

陶艺课程教案

陶艺课程教案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第一课走进泥巴的世界教学目标: 1、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来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教学重点: 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验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陶泥、教学课件 学生:陶泥、各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泥巴变一变: 1、触摸,感受老师送给大家的特殊“礼物”。 与孩子们交谈,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进行触摸,感受泥土特有的柔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泥巴真听话:一分钟让泥巴变、变、变 聊一聊有没有玩泥巴经验,比如撮一撮、切一切,揉一揉、捏一捏等。并用一分钟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把泥巴变个样的机会,看谁变的花样多。 3、小结导入:

(1)小结玩泥巴的方法,并板书。(如:搓、压、切、印、捏等) (2)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泥巴的世界。 二、认识工具: 1、课件一一出示各种工具,并介绍用途。 2、想一想: 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东西可以替代这些工具。 三、欣赏: 1、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 2、欣赏学生陶艺作品,边欣赏边让学生说说制作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制作方法。 四、体验: 用手中的陶泥自由制作,体会玩泥巴的快乐! 五、总结: 说说玩泥巴的感受!! 第二课手捏动物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表现技法、步骤。 技能目标:运用泥塑动物的基本表现技法,塑造动物形象。 情感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技法、步骤,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陶艺制作教学案例

走进陶艺世界 ——陶艺制作 【项目介绍】 我国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伟大的国度里有着无数的传统文化瑰宝,陶艺就是其中之一。陶艺是土、水、火相结合的一种人工形态。瓷器更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 陶艺是以粘土为原料,以泥条盘筑、泥板成型、徒手捏制等方法成型,然后经过施釉和烧制而成的一种雕塑工艺品。虽然在我们的生活常会见到,但很多人在深深喜爱他们之余却并不知道这些实用与美观为一身的艺术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陶艺制作的过程除了可以锻炼双手各关节和肌肉,同时还可以提高手、脑、眼的协作能力。 开设陶艺课程让学生认识陶艺、感受泥土、掌握制陶基本技法,使我们古老的文化继承、传扬和发展。 【活动目标】 1.了解陶艺辉煌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认识陶艺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能力目标: 2.掌握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制陶技法和制作步骤,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至少一件陶艺作品外加小组合力完成一件作品组合。 3.通过欣赏优秀名作,感受祖国悠久的陶艺文明,提高审美修养。 4.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打开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领悟沟通、协商、策划与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感受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 【学情分析】初二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制作陶艺的基本技法和制作步骤,并能独立完成课程任务。创作一:运用所学技法结合自身创意制作出一件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进一步总结探索制作经验,并完成创作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件主题明确、内容积极的作品组合。 解决策略:1.教师亲自示范结合细致讲解加强学生对制作方法和步骤的记忆,主要讲解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 2.大量创意作品的欣赏,扩宽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分析作品的制作细节,学生在分享的设计与创意的同时老师及时给予评价与提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如何将个性化创意落实到实践操作中。 难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个形象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两部分组合时要注意粘贴要牢固,并且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好承重,防止重心不稳导致作品坍塌或损坏。 解决策略:将两部分连接的地方先刮毛糙,再刷泥浆,然后保证不变形的基础上施力固定。外在接痕,用泥塑工具刮平。 承重问题要从绘制设计图时就要想到,制作过程中要保证做到下重上轻,下大上小,陶泥用量比例平衡。 【活动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并加入有效的讲解和总结,使学生直观地掌握陶艺技法,提高学生对专业术语的记忆和创作过程中的准确性。 2.动手体验探究法: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教师给予一定时间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索精神,充分感受和体验陶泥的艺术魅力。 【活动准备】 1.陶艺历史的相关资料 2.印有数字的号码牌(便于抽号分组)

陶艺制作技法——泥板法

陶艺的泥板法制作 教学时间:2课时连上 教学地点:张家港市博物馆东山遗址展厅 教学目标:通过与博物馆的合作,把课堂设到博物馆的东山遗址展厅,让学生直接面对8000年前的张家港文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感,同时由石器时代的陶器直接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对劳动的兴趣,养成在思考中劳动,在劳动中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东山遗址概况、石器时代的陶艺制作、泥板法制作动物 教学难点:和博物馆联系,取得博物馆的支持,课堂和博物馆的设施设备的衔接,一个班的学生组织、借用场地及路上安全、用陶土塑造动物形象。 教学准备: 学校:陶艺工具、转台、泥浆、毛笔、粉煤灰、稻草、麦杆、黄沙、废报纸、木屑、电脑 博物馆:投影仪、移动黑板、领导、相关考古技术人员、讲解员 主要教学方法:参观、听解说、讨论、比赛、讲述、演示、欣赏、实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20分钟) (一)上课之前,学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东山村遗址。注意两个问题。(博物馆讲解员讲解) ①东山遗址属什么时代的什么文化遗址? ②东山遗址的主要出土文物有哪些? (二)教师上课 ①你吃过饺子吗? ②你会包饺子吗?会包饺子的同学举手 (二)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包泥饺子比赛,看哪一组派出的选手包的又快又好。(上台) (三)学生评分,教师讲评,导入新课 包泥饺子难度不大,只要用泥片,包住泥馅成半月形即可,那么用这种方法包其它的造型可不可以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种陶艺制作技法——泥板法(动物) 教学方法和手段:

①各种教具预先准备好 ②提问 ③泥料、工具预先准备1-18、19-36、37-最后,分三组 ④板书课题(电脑打出) 二、讲述新课(20分钟) (一)概念: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或者压泥机把泥先压成泥板,然后将其塑造成形体的手法。 (二)有了包水饺的基本功,我相信来学习今天的泥板法造型会显得比较自如,加上上一节课学习了手捏法造型,而且比较了手捏法造型中有一种技法与泥板法很相似,我们再来学习时一定会游刃有余的。 思考: 东山遗址的出土陶器上为何有许多肌理?这些肌理是如何形成的? 讲解员公布答案。 为了不使我们单一颜色的泥在制作动物时显得过于单调,一般我们先把泥进行肌理处理,(亦可后来补上)以便更能够表达一些主题的特征。例如:(老师讲解示范) ①先铺上制作肌理的物体,如粉煤灰、黄沙、麦杆等。 ②打出一小块一小块泥片慢慢铺在上面,然后用木锤或手掌拍打,使其合并成一大块。 ③掀出泥板,肌理就印上去了。 (三)做完泥板还仅仅开了一个头,关键的是我们要如何利用这块泥料来完成一件动物造型。我们以骆驼造型为例。 ①首先制作一块肌理泥板,用粉煤灰铺底,然后瓷泥铺上去,用手拍打成泥片。注意,粉煤灰不应平铺,要有厚薄变化,这样整个泥板肌理有亮暗变化。 ②报纸衬在里面,用泥包裹成一个不规则椭圆作骆驼身体。 ③用①②的方法再做个颈部,注意,体量较小的可以不用报纸衬,形体狭长些。 ④用手捏法制作一个头,撒上粉煤灰(不必具像) ⑤配上驼峰,四肢及颈部的驼毛,撒上粉煤灰调整一下,一只卧着的骆驼就完成了。 (四)基本技法是这样,但各人有各人的一套制作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地摸

陶艺课程第一课

陶艺课程第一课 走进泥巴的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来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教学重点: 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验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陶泥、教学课件 学生:陶泥、各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泥巴变一变: 1、触摸,感受老师送给大家的特殊“礼物”。 与孩子们交谈,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进行触摸,感受泥土特有的柔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泥巴真听话:一分钟让泥巴变、变、变 聊一聊有没有玩泥巴经验,比如撮一撮、切一切,揉一揉、捏一捏等。并用一分钟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把泥巴变个样的机会,看谁变的花样多。 3、小结导入: (1)小结玩泥巴的方法,并板书。(如:搓、压、切、印、捏等) (2)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泥巴的世界。 二、认识工具: 1、课件一一出示各种工具,并介绍用途。 2、想一想: 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东西可以替代这些工具。 三、欣赏: 1、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 2、欣赏学生陶艺作品,边欣赏边让学生说说制作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制作方法。 四、体验: 用手中的陶泥自由制作,体会玩泥巴的快乐! 五、总结: 说说玩泥巴的感受!!

陶艺课程第二课 手捏动物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表现技法、步骤。 技能目标:运用泥塑动物的基本表现技法,塑造动物形象。 情感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技法、步骤,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抓准动物的基本形,对动物的细部特征进行深入刻画。 教学准备: 陶泥及制作工具,课件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动物的图片,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实施过程: 导入:欣赏秦俑、汉俑图片(动物),引出制陶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人类制陶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发展:早期的制陶是人类以生活中实用的陶器(饮器、食器、炊器、盛贮器等)为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陶逐步向美化生活环境的观赏性、装饰性泥塑艺术发展。 教师示范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成型方法(鸭子):

第六章 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教案

第六章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教案) 第一节基本工具和设备 1、制陶工具 1.1手感的意义 阐释“手”的人文含义,让学生建立对手的自信。 1.2制坯的工具 工具是手的延伸,陶艺不应当被“工具化”,而是作为手的辅助,最大限度的利用。 1.2.1拉坯车和轮盘 1.2.2拉坯和利坯用具 1.2.3各种雕塑刀(又俗称桠扒) 对于陶艺来说工具的制作是因地制宜、是开放性的。 2、基本设备 2.1燃气窑炉 2.2陶艺操作间 第二节成形技法 1.1怎样认识形 老子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陶容器是以空为用,以形为体的。埏埴又叫抟埴,就是把陶土团成器形,所以圆形是陶器的基本形,认识形从圆开始。一个简洁的没有多余附加形的圆陶的美是必须要领悟的。 在圆形上增加各种附件,形成变化 1.2器形的凸凹产生阴阳和虚实变化,不管是陶塑还是器皿,形的抽象把握是陶艺造型的基础。 1.3对陶瓷作品进行形式美的分析,以把握它的审美特点。

2、陶艺成型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徒手成型方法,启发他们举一反三。 (1)团块成型 (2)泥条盘筑成型 (3)泥片辅以点、线、面的成型方法。 (4)泥板成型(a), 泥板成型(b)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辅助工具成型方法,启发他们自己发明辅助工具。 (5)内挖外雕成型 (6)支撑物辅助成型 (7)辘轳拉坯成型 辘轳拉坯成型有拉坯和利坯(修坯)两个部分构成。此种方法技术性较强,对泥料干湿、轮盘转速及双手的动式运用要求较高,初学者须经一段时间的练习方能掌握。 a,拉坯b,利坯 第三节陶艺装饰的基本方法 陶艺装饰是陶艺的基本表现语言,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装饰方法,启发他们触类旁通,生发出个性的装饰手法。 1、陶艺材质肌理 肌理效果是陶瓷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创作空间是无限广阔的,对于学生体验式的制作来说,首先了解它的基本方法。 (1)绞胎肌理 (2)印压肌理 (3)贴花 (4)雕刻装饰(使用雕刻刀) (5)镂空雕装饰: (6)青花绘画装饰(使用画笔、陶瓷色料) (7)釉上彩绘装饰

陶艺制作教学案例

陶艺制作教学案例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走进陶艺世界 ——陶艺制作 【项目介绍】 我国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伟大的国度里有着无数的传统文化瑰宝,陶艺就是其中之一。陶艺是土、水、火相结合的一种人工形态。瓷器更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 陶艺是以粘土为原料,以泥条盘筑、泥板成型、徒手捏制等方法成型,然后经过施釉和烧制而成的一种雕塑工艺品。虽然在我们的生活常会见到,但很多人在深深喜爱他们之余却并不知道这些实用与美观为一身的艺术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陶艺制作的过程除了可以锻炼双手各关节和肌肉,同时还可以提高手、脑、眼的协作能力。 开设陶艺课程让学生认识陶艺、感受泥土、掌握制陶基本技法,使我们古老的文化继承、传扬和发展。 【活动目标】 1.了解陶艺辉煌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认识陶艺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能力目标: 2.掌握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制陶技法和制作步骤,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至少一件陶艺作品外加小组合力完成一件作品组合。 3.通过欣赏优秀名作,感受祖国悠久的陶艺文明,提高审美修养。 4.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打开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领悟沟通、协商、策划与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感受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

【学情分析】初二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制作陶艺的基本技法和制作步骤,并能独立完成课程任务。创作一:运用所学技法结合自身创意制作出一件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进一步总结探索制作经验,并完成创作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件主题明确、内容积极的作品组合。 解决策略:1.教师亲自示范结合细致讲解加强学生对制作方法和步骤的记忆,主要讲解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 2.大量创意作品的欣赏,扩宽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分析作品的制作细节,学生在分享的设计与创意的同时老师及时给予评价与提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如何将个性化创意落实到实践操作中。 难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个形象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两部分组合时要注意粘贴要牢固,并且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好承重,防止重心不稳导致作品坍塌或损坏。 解决策略:将两部分连接的地方先刮毛糙,再刷泥浆,然后保证不变形的基础上施力固定。外在接痕,用泥塑工具刮平。 承重问题要从绘制设计图时就要想到,制作过程中要保证做到下重上轻,下大上小,陶泥用量比例平衡。 【活动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并加入有效的讲解和总结,使学生直观地掌握陶艺技法,提高学生对专业术语的记忆和创作过程中的准确性。

《陶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陶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设计思路: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陶艺课作为一门可以亲自动手操作的手工艺课程,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对这门课有着强烈兴趣,让学生自行构思,不拘时空地发挥想象,动手制作,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们在兴致勃勃地“玩泥”中,缓解了平日紧张的学习压力和单调的学习生活带来的烦恼,借制陶玩泥来陶冶自己,营造乐园,丰富生活。他们在制陶中“玩”出名堂,“玩”出花样,使小陶迷们在艺教实践活动中磨练了意志,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他们的作品丰富多彩,具有稚嫩与纯朴之美,浓缩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常有一部分学生在陶艺课程结束后,还想留下来继续“玩泥”,可见艺术美却能陶冶人的性情。 综合实践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动脑能力。而陶艺这一活动能让学生陶艺教育实践的内涵丰富,涉及文化、艺术、历史、化学、物理、数学和设计等多种学科知识,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劳动技能、训练创造思维能力和提高审美能力的好方法,同时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 二、开展活动的资源和有利条件 在河北峰峰,陶瓷制作已经是花开遍地,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是民间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从古老的磁山文化源起,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磁州窑瓷器的装饰,典雅朴实、苍劲雄厚,白釉黑花独树一帜。今天,峰峰的陶瓷艺人把古老的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开发出了象牙瓷、青花瓷、骨质瓷等数十种新产品,创造了手彩、雕金、窑变花釉等各种艺术技法,磁州窑陶瓷艺品享誉世界。在中国·峰峰首届磁州窑文化节上,来自国内外的磁州窑专家和陶瓷艺术、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从陶瓷艺术、旅游产业、国际传媒等方面展开学术交流、研讨。 一、实施过程: 1.组织落实:教导处发动初一、初二学生报名;并落实时间。 2.确立陶艺学习内容、形式 3.活动材料、工具、场地的规划及组织落实 4.陶艺成果的存放与展示 二、教育目标: 1.要求学生通过陶艺学习,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掌握陶艺泥条成型的方法,并通过以后几课时的学习,掌握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的方法,能根据陶艺不同的制作方法创造性地制作小型的陶艺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各地民情风俗、传统节日与生活的关联性,使其更能用心用情关怀乡土的习俗、信仰,进而知 3、学科领域 艺术与人文、社会、语文及综合活动 4、授课时数 6节/45分钟 5、学习对象:五六年级学生。

陶艺成型技法教案

陶艺成型技法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一、课程说明 陶艺成型是陶瓷形体形成的一种工艺过程,陶瓷造型丰富多样,有大到数米高的花瓶,小到几厘米的花瓶小碗,还有薄如蝉翼的薄胎瓶、薄胎碗等。这些不同造型的器皿其成型工艺手段也不尽相同。在陶艺制作中,较为常见的成型工艺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石膏模具成型等。这些陶瓷 成型工艺 自成一格,各具工艺成型特点,我们要把各种成型工艺运用自如,使陶瓷成型工艺手段多样化。 二、教学计划 第二章陶艺成型技法(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学时) 第二节泥板成型(学时) 第三节石膏模具成型(学时) 第四节拉坯成型(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和掌握,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石膏模具成型.拉坯成型的工艺技法及各自特点。 第二章陶艺成型技法 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陶艺成型的不同种类及特性,明确学习陶艺成型技法的目的与意义,掌握陶艺的基础制作工艺技法,在陶艺创作中能运用合理的成型手法进行创作。(2学时)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石膏模具成型、拉坯成型的制作技法以及各种成型技法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四、教学时数: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重点) (一)概念: 泥条盘筑成型是最古老的一种成型手段,远在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就采用此方法成型。泥条盘筑成型是将泥料搓成均匀的圆条,在根据所需形体造型一层层叠加或用一根长泥条作螺旋形向上盘旋筑造成型的一种技巧。 (二)制作工艺:? 1.将泥块搓成均匀的泥条。 2.将泥条盘卷成圆饼状,并用拍板将泥条拍实,使它们之间相互结合紧密。 3.在层层向上盘筑时,可将内外抹平,也可以一层一层向下按压,使泥条之间结合紧密又保留一些手工痕迹和肌理。 4.在盘筑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其弯曲,筑造自己想要的形体。 5.注意在盘筑一定高度时,会因底部未干容易倒塌,这时我们应该将泥条接口处用塑料袋包扎紧,保持接口处的湿度,待底足干燥到一定强度后在继续盘筑。 6.掌握好盘筑的重心,可以盘筑多种变化的造型形体。 小结:泥条盘筑表现为严谨性、敦厚性和朴实感。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它是一种理性的方式,由不得作者情感的肆意渲泄。泥条盘筑成型法,往往形体造型的宽容度大,便于塑造比较复杂的形体,它不仅可以塑造异形的造型,还能塑造一些扭动和弯曲的造型。 第二节?泥板成型?(重点) (一)概念: 泥板成型是现代陶艺中最为常用的成型方法之一,它制作便利有较强的站立性,便于表现棱角转折清晰的造型。泥板成型不仅能做有棱角的器形,也能做一些同心圆的造型。例如:宜兴紫砂器皿很多造型都是泥板成型或是泥板拍打成型的。 (二)泥板的制作: 陶瓷泥板制作方式不同,表现的表面效果也不同,不同的方式可以使泥的表面呈现不同的质感、压痕、和肌理,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手工做陶最常见的泥板制作有3种方法: 1.拍打法:

捏塑 陶艺基本技法

捏塑陶艺基本技法 泥塑制作方法陶艺技法:捏塑法之小泥片叠加法 2月10日起,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琳山回顾展在杭州刀剪剑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展出,共有郭琳山大师生前创作的陶瓷作品75件,绘画作品13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2009年,较完整地展现了其从艺几十年的创作风貌。展厅内貌郭琳山(1939—2011),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毕生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创作了大量优秀佳作,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陶瓷馆和浙江省博物馆等单位收藏。擅长陶瓷艺术雕塑,作品以材质与釉色的运用见长,尤其是人物和动物的创作。他将南宋官窑釉和越窑釉与瓷塑结合,创作了一批具有地域风格的陶瓷雕塑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工艺美术及陶瓷艺术展览并屡获大奖。《花釉卧虎》获陶瓷美术百花奖一等奖;作品《婴戏》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弘一法师——李叔同》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唐女系列》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鹅韵》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展出作品:《李时珍》白瓷1975年作《唐女舞(之二)》青花斗彩2002年作《妞妞》越窑青瓷捏塑2004年作《佛缘》越窑青瓷捏塑

2005年作《禅》陶捏塑2001年作《弹琵琶少女》南宋官窑釉瓷雕1998年作《唐女舞》陶塑1996年作《捧桃女娃》越窑青瓷捏塑2004年作《梳妆少女》高温白瓷雕1983年作《躲》(之十)青花斗彩婴戏瓷雕2006年作《论剑》陶捏塑2005年作《卧虎》高温花釉1980年作《回头豹》陶花釉1986年作《向往》陶捏塑2005年作《鹅韵》陶捏塑2005年作《卧猫》南宋官窑釉瓷雕2000年作《游鱼》青釉捏塑2001 年作《放牧》高温釉装饰瓷雕1979年作《伏虎罗汉》南宋官窑釉瓷雕1997年作《斗牛》黑釉陶塑2001年作《白天鹅》白釉瓷雕1990年作《豹》(之一)高温兰花釉瓷雕2004年作《卧虎》陶塑1994年作捏塑法是指徒手捏塑作品的方法,可以把泥球用手指捻捏的方法成形,也可以用叠加小泥片的方法成形。捏塑法制作的作品有时可以形成特别的自然肌理。提醒你应特别注意两手间的配合以及壁的厚薄要均匀。泥球捻捏法步骤1、将泥块搓成泥球;2、湿润拇指按入泥球,压出凹形;3、边转边向外向上捻捏;4、继续向外向上扩展捏薄;5、整理完成。捏塑法是指徒手捏塑作品的方法,可以把泥球用手指捻捏的方法成形,也可以用叠加小泥片的方法成形。捏塑法制作的作品有时可以形成特别的自然肌理。提醒你应特别注意两手间的配合以及壁的厚薄要均匀。小泥片叠加法步骤1、用手指捏出

陶艺拉坯教案

陶艺拉坯教案 【篇一:陶艺成型技法-教案】 一、课程说明 陶艺成型是陶瓷形体形成的一种工艺过程,陶瓷造型丰富多样,有大到数米高的花瓶,小到几厘米的花瓶小碗,还有薄如蝉翼的薄胎瓶、薄胎碗等。这些不同造型的器皿其成型工艺手段也不尽相同。在陶艺制作中,较为常见的成型工艺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石膏模具成型等。这些陶瓷成型工艺自成一格,各具工艺成型特点,我们要把各种成型工艺运用自如,使陶瓷成型工艺手段多样化。 二、教学计划 第二章陶艺成型技法(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0.5学时) 第二节泥板成型(0.5学时) 第三节石膏模具成型(0.5学时) 第四节拉坯成型(0.5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和掌握,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石膏模具成型. 拉坯成型的工艺技法及各自特点。 第二章陶艺成型技法 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陶艺成型的不同种类及特性,明确学习陶艺成型技法的目的与意义,掌握陶艺的基础制作工艺技法,在陶艺创作中能运用合理的成型手法进行创作。(2学时)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石膏模具成型、拉坯成型的制作技法以及各种成型技法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四、教学时数: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重点) (一)概念: 泥条盘筑成型是最古老的一种成型手段,远在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就 采用此方法成型。泥条盘筑成型是将泥料搓成均匀的圆条,在根据 所需形体造型一层层叠加或用一根长泥条作螺旋形向上盘旋筑造成 型的一种技巧。 (二)制作工艺: 1.将泥块搓成均匀的泥条。 2.将泥条盘卷成圆饼状,并用拍板将泥条拍实,使它们之间相互结 合紧密。 3.在层层向上盘筑时,可将内外抹平,也可以一层一层向下按压, 使泥条之间结合紧密又保留一些手工痕迹和肌理。 4.在盘筑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其弯曲,筑造自己想要的形体。 5.注意在盘筑一定高度时,会因底部未干容易倒塌,这时我们应该 将泥条接口处用塑料袋包扎紧,保持接口处的湿度,待底足干燥到 一定强度后在继续盘筑。 6.掌握好盘筑的重心,可以盘筑多种变化的造型形体。 小结:泥条盘筑表现为严谨性、敦厚性和朴实感。通过实践我们可 以明显感觉到它是一种理性的方式,由不得作者情感的肆意渲泄。泥

陶艺成型技法精选文档

陶艺成型技法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陶艺的成型技法 摘要:精美的陶艺离不开手艺人娴熟的手法和独具匠心的创意,本文就将介绍四种基本的陶艺的成型技法。 关键词: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石膏模具成型 本学期很高兴选中《走进考古学》这门课,上了一学期的课,映像最深的还是去历史学院“玩泥巴”。第一次进文科的实验室,虽然做出来的东西很丑,但内心还是有些小激动的。所以我就打算以“陶艺的成型技法”作为这个课的报告。陶艺成型是陶瓷形体形成的一种工艺过程,陶瓷造型丰富多样,不同造型的器皿其成型工艺手段也不尽相同。在陶艺制作中,较为常见的成型工艺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石膏模具成型等。这些陶瓷成型工艺?自成一格,各具工艺成型特点。接下来就是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石膏模具成型、拉坯成型的制作技法以及各种成型技法的特点。 一、泥条盘筑成型 1.简介 泥条盘筑成型是最古老的一种成型手段,远在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就采用此方法成型。泥条盘筑成型是将泥料搓成均匀的圆条,在根据所需形体造型一层层叠加或用一根长泥条作螺旋形向上盘旋筑造成型的一种技巧。 2.方法 1)先把泥条搓好,保持泥条粗细均匀。 2)把泥条连接在一块事先做好的器底泥片上,并用手指在里面把它压紧。 3)根据造型再一层一层盘高,注意胚体里面抹平,以使泥条之间连接更紧。 3.注意事项 1)每层泥条之间要按抹结实,否则会因烧制而开裂。 2)作品盘筑到一定高度后,如遇底面未干,造成重心不稳、作品变形或倾斜 等问题,应立即停止盘筑,先将正在盘筑的上边接口用塑料布扎紧,保持接口的潮湿,干燥一段时间,待底面有一定强度后再继续盘筑。 3)较大作品的泥条盘筑容易产生中心不稳和向外倾斜的问题,在盘筑外形的 同时需要在作品内从下至上盘筑泥撑,泥撑能使外形保持平衡。 4)每层泥条的干湿度要均匀,否则会因收缩不一致而开裂。 5)泥条较干,可用毛笔把接头泥涂于泥条与泥条之间,以增强黏度。 4.特点 泥条盘筑成型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较强,在陶艺形体造型中的宽容度较大,便于塑造比较复杂的形体。它不仅能塑造规整的造型,还能塑造一些扭动和弯曲的造型,为我们施展才能、抒发情感、表达意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泥板成型 1.简介 泥板成型是现代陶艺中最为常用的成型方法之一,它制作便利有较强的站立性,便于表现棱角转折清晰的造型。泥板成型不仅能做有棱角的器形,也能

陶艺制作流程完整版

陶艺制作流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陶艺制作流程 陶艺,就是陶瓷艺术,也就是用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手工艺品(硅酸盐即可以是泥土,也可以是高岭土)。陶艺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其造价,而在于其制作的技巧,技巧是陶艺创作的生命,陶艺作品的技巧是其被载入史册的根源。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艺术创作,陶艺创作具备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 由上图可以看出,陶艺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原料制作(釉料和泥料的制作)、成型、施釉和烧制四个个阶段。以下将对这些阶段进行详细说明: 一、原料制作 1、釉料制作 釉料→球磨细碎(球磨机)→除铁(除铁器)→过筛(振动筛)→成品釉 2、泥料制作 泥料→球磨细碎(球磨机)→搅拌(搅拌机)→除铁(除铁器)→过筛(振动筛)→抽浆(泥浆泵)→榨泥(压滤机)→真空练泥(练泥机、搅练机) 二、成型 1、拉坯成型法 适用于制作圆形、弧型等浑圆的造型,比如盘子、碗、罐子等等,它的特点是作品挺拔、规整,器物的表面会留下一道道旋转的纹路。 ① 釉下:泥料→泥饼(手工)→搓泥(手工)→拉坯(拉坯机又名陶艺机)→干燥(自然风干留10%水份)→修坯(陶艺工具)→干燥(烘干箱)→釉下装饰(在泥坯上直接进行绘制,如青花)→上釉(施釉机)→风干 ② 釉上:泥料→泥饼(手工)→搓泥(手工)→拉坯(拉坯机又名陶艺机)→干燥(自然风干留10%水份)→修坯(陶艺工具)→干燥(烘干箱)→上釉(施釉机)→风干 2、泥板成型法 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镶控制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这种方法在陶艺制作中运用广泛,变化丰富。传统的紫砂器就是用泥板成型来制作的。泥板成型的器物可随陶土的湿度加以变化。比较湿软泥板可以扭曲、卷和等方法自由变化,随意造型;稍干的泥板可以镇粘制作成比较挺直的器物。泥板的厚度随器物制作大小而定,但应注意泥板的厚度要均匀。泥板成型法需要使用泥板成型机。 3、泥条盘制法 陶艺成型技法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如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再者就是它能够保留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盘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泥条盘制法需要使用泥条成型机和手工转盘 4、徒手捏制法 可以最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手法和构想,需要使用手工转盘 5、手工雕塑成型

小学美术教案做做陶艺教学设计

做做陶艺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我国制陶历史,对比感受古今中外陶艺不同的艺术特征;了解陶艺的工具材料及一般制作工序,熟悉陶艺成型的常规的四种简单技法,并掌握一种技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2.探究学习不同材质、造型的陶艺艺术及成型方法,培养对陶艺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立体造型能力。 3.感受陶艺之美,培养对中国陶瓷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了解陶艺知识及简单技法,培养立体造型能力。难点:学习掌握一种技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课前准备 (学生)陶艺制作主要工具材料一套,袖套围裙。 (教师)陶艺制作主要工具材料一套,工作衣,课件(包括陶艺欣赏、制陶历史、材料工具、制作工序、成型技法),不同陶土若干,陶瓶、瓷碗、瓷杯、沙锅、紫砂壶等生活或艺术陶制实物。 教学过程 1.欣赏马家窑《彩陶作品》,感受中国悠久制陶历史和古代陶艺作品之美,培养热爱中国传统陶艺,激发学习兴趣。 (1)课件出示《彩陶旋涡纹瓶》的旋涡纹,提问是什么纹样,象什么? (2)课件趣味出示,突出对称的陶瓶造型:可先出示瓶的一半,让学生画出另一半,再课件出示完整的瓶的造型,最后添放入旋涡纹,整体欣赏。提问:花纹表示水纹,瓶可干什么用? (3)欣赏更多马家窑彩陶,深入了解彩陶文化,提高审美,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优秀陶艺作品,区分古代与现代陶艺作品功能、审美的不同。 (1)提问:美丽的彩陶是用什么做出来的?感受土的材料,了解陶艺作品是土的艺术。 趣味游戏:触摸土,视觉感受土的不同色和质地, (2)出示陶瓷实物,进行触摸、敲打、视觉等感受,区分陶瓷质地的不同。 (3)课件欣赏更多不同质地的陶土作品,区分古代与现代陶艺作品功能、审美的不同:实用与艺术审美。激发制作兴趣。 3.了解陶艺制作的一般制作工序。

陶艺课程教案

第一课走进泥巴的世界教学目标: 1、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来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教学重点: 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验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陶泥、教学课件 学生:陶泥、各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泥巴变一变: 1、触摸,感受老师送给大家的特殊“礼物”。 与孩子们交谈,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进行触摸,感受泥土特有的柔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泥巴真听话:一分钟让泥巴变、变、变 聊一聊有没有玩泥巴经验,比如撮一撮、切一切,揉一揉、捏一捏等。并用一分钟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把泥巴变个样的机会,看谁变的花样多。 3、小结导入:

(1)小结玩泥巴的方法,并板书。(如:搓、压、切、印、捏等) (2)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泥巴的世界。 二、认识工具: 1、课件一一出示各种工具,并介绍用途。 2、想一想: 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东西可以替代这些工具。 三、欣赏: 1、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 2、欣赏学生陶艺作品,边欣赏边让学生说说制作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制作方法。 四、体验: 用手中的陶泥自由制作,体会玩泥巴的快乐! 五、总结: 说说玩泥巴的感受!! 第二课手捏动物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表现技法、步骤。 技能目标:运用泥塑动物的基本表现技法,塑造动物形象。

情感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技法、步骤,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抓准动物的基本形,对动物的细部特征进行深入刻画。 教学准备: 陶泥及制作工具,课件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动物的图片,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实施过程: 导入:欣赏秦俑、汉俑图片(动物),引出制陶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人类制陶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发展:早期的制陶是人类以生活中实用的陶器(饮器、食器、炊器、盛贮器等)为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陶逐步向美化生活环境的观赏性、装饰性泥塑艺术发展。 教师示范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成型方法(鸭子):

陶艺成型技法

陶艺的成型技法 摘要:精美的陶艺离不开手艺人娴熟的手法和独具匠心的创意,本文就将介绍四种基本的陶艺的成型技法。 关键词: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石膏模具成型 本学期很高兴选中《走进考古学》这门课,上了一学期的课,映像最深的还是去历史学院“玩泥巴”。第一次进文科的实验室,虽然做出来的东西很丑,但内心还是有些小激动的。所以我就打算以“陶艺的成型技法”作为这个课的报告。陶艺成型是陶瓷形体形成的一种工艺过程,陶瓷造型丰富多样,不同造型的器皿其成型工艺手段也不尽相同。在陶艺制作中,较为常见的成型工艺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石膏模具成型等。这些陶瓷成型工艺?自成一格,各具工艺成型特点。接下来就是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石膏模具成型、拉坯成型的制作技法以及各种成型技法的特点。 一、泥条盘筑成型 1.简介 泥条盘筑成型是最古老的一种成型手段,远在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就采用此方法成型。泥条盘筑成型是将泥料搓成均匀的圆条,在根据所需形体造型一层层叠加或用一根长泥条作螺旋形向上盘旋筑造成型的一种技巧。 2.方法 1)先把泥条搓好,保持泥条粗细均匀。 2)把泥条连接在一块事先做好的器底泥片上,并用手指在里面把它压紧。 3)根据造型再一层一层盘高,注意胚体里面抹平,以使泥条之间连接更紧。 3.注意事项 1)每层泥条之间要按抹结实,否则会因烧制而开裂。 2)作品盘筑到一定高度后,如遇底面未干,造成重心不稳、作品变形或倾斜等 问题,应立即停止盘筑,先将正在盘筑的上边接口用塑料布扎紧,保持接口的潮湿,干燥一段时间,待底面有一定强度后再继续盘筑。 3)较大作品的泥条盘筑容易产生中心不稳和向外倾斜的问题,在盘筑外形的同 时需要在作品内从下至上盘筑泥撑,泥撑能使外形保持平衡。 4)每层泥条的干湿度要均匀,否则会因收缩不一致而开裂。 5)泥条较干,可用毛笔把接头泥涂于泥条与泥条之间,以增强黏度。 4.特点 泥条盘筑成型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较强,在陶艺形体造型中的宽容度较大,便于塑造比较复杂的形体。它不仅能塑造规整的造型,还能塑造一些扭动和弯曲的造型,为我们施展才能、抒发情感、表达意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泥板成型 1.简介 泥板成型是现代陶艺中最为常用的成型方法之一,它制作便利有较强的站立性,便于表现棱角转折清晰的造型。泥板成型不仅能做有棱角的器形,也能做一些同心圆的造型。例如:宜兴紫砂器皿很多造型都是泥板成型或是泥板拍打成型

[2017年整理]陶艺制作常用工具及几种方法

一、陶艺的常用工具 1、练泥机:电力传动,炼制坯料,使坯料连系严密、平均。 2、转轮(转盘):大小规格视需求而定。 3、碾锟:用润滑的硬木做成,用于压泥板和泥片,像擀面杖。 4、泥板机:压制泥板的简略机械设备,有两个圆锟,可调理泥片的厚薄,泥料在两者之间被挤压成所需求的泥片。 5、麻布和帆布:压泥时隔离用(压泥板和泥片时很适用,目标是使资料和泥片不会粘连)。 6、刮刀(铲刀):大小宽度分歧,大约2cm——3.5cm宽。 7、刮刀和修形刀:普遍为木制,也可用塑料或其他资料制成,是手工成型的根本东西,这些东西因思索其功用的多样性而具有各类外形(分歧的刀头)。 8、环形雕塑刀:用于挖空实心的器皿,亦可平坦外表,把手(普通木制)上装置各类外形的金属环,圆环用于削去多余的泥料,带角的环用于平坦外表,如器皿的平底。 9、陶拍:成型顶用于整形,或拍打泥板、泥面等。常用木制(也可用方木替代)。 10、钢丝弓(铁丝):用于切割泥块,或拉坯成型的最终工序,从拉坯机上切割别离陶瓷作品(产物)。 11、杯、桶、盆、毛笔、毛刷、盛水、补水、涂抹、修坯、施釉用。 12、陶艺拉坯机:用于以圆心轴为对称的圆体器皿形拉坯。 二、陶艺的制作技法 1、泥条盘筑成型法 ·取一块过量的泥料,用双手天然捏紧、转变,使其成圆棒状。 ·将圆泥棒横放在任务台上,用手指平均地搓动,边滚边搓,左右手指走动,从粗到细. ·天然、平缓地搓泥条,依据需求搓成粗细一致、大小平均的泥条。 ·将泥条放在转盘上做一底部,然后将泥条边转边接边压紧,边转变转盘,顺次加高,最终做成本人需求的造型。 ·每添加了一层需求表里压平、压密、压匀以免枯燥时开裂。 ·可用泥拍、手拍和手拉转变调整造型,可用保存泥条盘筑的原始手迹结果。 2、手捏(雕塑)成型法 手捏、雕塑成型法是制作陶艺最原始、最根本、最简略的办法之一,也是初学陶艺者体验泥性一泥的厚薄、软硬、干湿水平最根本的演习,可以不必东西,光用手捏,有较大的自在度,只需求用手把泥团捏成你本人想要造型的外形即可,这也是最陈旧的制陶办法之一。还可用雕塑刀等东西做成雕像,在泥半干时将雕像挖空。 3、泥板成型法

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

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 1、泥条盘制方法 无论是黄河流域的彩陶还是尼罗河边的陶罐, 泥条盘制法是人类最早掌握的陶瓷造型方法之一。 就是把泥搓成长条,再圈积成型。此法是制陶的技 法中最为古老的方法。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已经 大量使用盘制泥条的方法成型。日本的绳纹古陶 也是利用泥条盘制的方法成型。 泥条盘制的方法应该说是陶艺成型的技法之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它几乎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古人创造出在辘轳上拉坯以前,泥条盘筑法可以制作较大型的器物,比如大缸、罐子等,现在西双版纳等地的原始部落依然保留这种方法制作日常陶器。国外常常将泥条盘筑和手捏成型一并通称为“手筑”(Handbuilding),指不借助任何工具纯粹用手制作。现代陶艺家之所以喜欢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由于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另一方面是他们更倾向于保留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盘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 搓泥条: 方法一: 1.取一块稍湿的陶土,大小为刚刚容于两手之中为宜。两手交互前后滑动,手掌靠近的小指部分一面勒紧粘土,一面捻出使其向下延伸。

2.揉搓的过程中,感觉双手的手掌稍稍向内倾斜,而用力靠近小指,轻轻用力尽量少摆动。 方法二: 1.取一团泥,先由粗捏至长条的形状, 放在案板上。 2.双手五指岔开,手指和泥成45度, 用力均匀轻轻前后滚动, 由掌心到指尖反复地操作。 3.随着泥条的伸长由粗变细, 双手逐渐向两侧移动。 4.搓泥条的过程中, 有时用力不匀把泥条压扁,可以将压扁的 泥条拧成麻花状,继续在案上搓动, 即可复原。 盘制方法: 通常泥条成型的作品的做法又有两种。一是泥条盘制成型时,尽量保留泥条捏压的原始形态和起伏关系,着眼与表现泥条的原始粗狂和其丰富的肌理变化之美;另外就是盘制起型后,修整作品使之光整。操作过程中可以在一定基础上按顺序一环一环盘筑,叫做单环盘制;还可以多根泥条首尾相接,逐层盘筑,称为连续盘制。 连续盘制法 1.将陶土放在转盘中心,一面慢慢旋转 转台,一面用手掌侧面拍打,做出适当

陶艺课程设计

陶艺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分为三个模块:带你走进文明古国的陶瓷文化;自己动手制作几个陶艺小作品;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模块一:带你走进文明古国的陶瓷文化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3、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我国的陶瓷文化 【教学重点】: 以我国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陶瓷文化,引申到现代陶艺,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将我国的古老文明升华为爱国情操。【教学方法】: 1、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8至10人每组 2、对话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3、作品展示法: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说出陶艺作品的制作材料和方法。 4、图片展示法:这种方法具有直观性,引导学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 文化。 【教学内容】: 1、什么是陶艺,陶艺在我国历史文明中的地位, 2、陶艺的发展历史 3、现代陶艺的审美性 【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发问:在生活中,我们用得到哪些陶瓷制品?请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 第二问:大家知道这些多彩多姿的陶瓷作品是怎么样制成的吗?(引出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为第二模块的教学做一个铺垫。) 第三问:刚才我们举了一些关于陶瓷的例子,大家知道人们是怎样发明并使用陶瓷的吗?(引出陶艺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世界各国的制瓷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的。

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中国的英文:China,这个名称来自于景德镇的原名:昌南镇,因为谐音所以就有了现在的英文名。 陶瓷品在人类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实用的价值,同时因为文化的演变,陶瓷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多样化的风格及不同的型态用途,所代表的是人类审美观及生活品质的改变。 展示不同时期的陶瓷器图片,根据图片的说明提问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期,我国的陶瓷文化。展示国内外陶艺大师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陶艺的审美性。 模块二:自己动手制作几个陶艺小作品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示范两种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两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能够制作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方法】: 1、展示法:展示不同制作方法的陶艺小作品,请同学们说出它们都属于哪种制作方法 2、演示法:泥条盘制法、手捏法 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随时指导学生制作作品,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达到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陶艺制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教学内容】: 1、陶艺制作的材料和工具:陶土、纱布、垫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