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转型期待学校深层变革.2016-5-25

教育转型期待学校深层变革.2016-5-25

教育转型期待学校深层变革.2016-5-25
教育转型期待学校深层变革.2016-5-25

教育转型期待学校深层变革

成都市华阳中学祝长水

【摘要】社会转型大趋势下的教育转型,面临着教育价值观取向、学校

治理体系、学校文化与变革动力释放等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既受到外在的管

理体制、教育大环境、社区条件和学生家庭等因素影响,也受到学校办学理念、团队心态、文化氛围、教师专业发展等因素影响。正确认识这些影响因素,并

从学校内部变革角度,采取适当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是实现教育转型的关键。

【关键词】教育转型人本关爱育人育心学校治理深层变革

教育转型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对于每所学校来说,既面临巨大压力和

挑战,同时又是一次重要的机遇。那么,从学校角度看,我们应从哪些方面、

采取哪些策略、选择什么路径去适应教育转型呢?

一、以人本关爱思想孕育立德树人教育价值观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说到底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

养人的问题。涉及到学校办学思想的变革,办学策略和方法路径的选择,要求

学校将各种教育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教育的正向合力,推动教育革故鼎新,变教学视角为教育视角,变分数视角为素质视角,突破传统的教育视野,走进

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给学生提供更适应的教育。

实践中,我们基于“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发掘促进教育转型的动力之源,力求以“人本关爱”教育思想厘清植根于教师心灵深处已经过时的旧观念、旧

思想,重树“立德树人”教育价值观。一方面,“人本关爱”思想强调要从人

的角度去思考教育,把提高人的生命价值,发展人的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最高

目标。用爱去引导学生,用爱去培育学生,用爱去帮助学生,用爱去感化学生,让学生从爱的言行中学会关爱自己、善待自己,关爱他人、善待他人,关爱社会、善待社会,关爱自然、善待自然。另一方面,之所以强调“重树”而非其他,是因为我国古代有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

之本,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事结果。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普适价值观,怎样才能变成为所有教师的共同使命,贯穿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之中呢?这就需要将其融入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将其校本化、策略化。所以,我们认为,重树“立德树人”教育价值观,需要

用“人本关爱”思想去润养。正是由于我们坚持用“人本关爱”思想取代陈旧

的教育观念,清理已经固化的教育习惯,改变不合时宜的教育方式,才逐渐达

成“人本关爱”既是师德的核心和教育的理念,也是教师的一种基本技能的共识。只有长期生活在人本关爱环境中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心智潜能得到最充分

地开发,进而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二、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践中深化课程改革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虽然明确提

出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

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9大素养要求[1],但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是“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又如何将其落到实处?这是摆在每位教育工

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从“双基”到“三维”再到核心素养,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课程改革,表面上看,似乎是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如果从本质上讲,它涉及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方式转型。尽管这种

转型历经了三十多个春秋,但就目前来说,仍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即使近年来,从国家和政府层面强力推行课程改革,其结果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好,这也说明

如果没有广大教师从内心对深化课程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迫切性,缺乏足够的、真正的理解、认同和接受,教育转型是难以发生的,这也决

定了教师必须进行深层变革,重新激发其内在潜力,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支

持并投身课程改革,才可能使教育转型变为现实。

那么,教师的深层变革从何入手呢?三十多年的素质教育和十多年的课程

改革,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普遍被绝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和认同,问题是如何才能

在教育教学行为中落实这些理念,将课程目标变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动,这已

经不是观念、理念所能解决的,必须让课堂转型,而课堂转型的关键在教师。

如果没有教师的深层变革,课堂教学是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课堂教学没有

实质性改变,课程改革是不可能走向深入的;没课程改革的深入,也就不可能

实现教育转型。

十多年来,我校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开展人本关爱、育人育心实践,将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学科学教学结合,以人本关爱为指导思想,以认知、情

感动力、课堂管理、人际交往、信息传输等五系统论优化教学过程,以教学育心、三维七段单元教学实践力促课堂转型,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融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课程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开展选课走班、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与

培养、微课、慕课等智慧课堂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校园、入课堂、

入教学,以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实践研究等,为课程改革的深入

推进提供了很好的破解思路和实践探索路径。

三、从特色学校建设中营造教育生活的“精神特区”

学校原本就是一个“精神特区”,只不过不知从何时开始,因为受社会浮

躁风气和教育功利主义的影响太深,使其偏离了它的本真。要使学校远离浮躁

和功利,只有把学校建设成为“精神特区”,要把学校建设成为“精神特区”,最好的路径选择就是走特色学校发展之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特色学校不是靠一、两个具有特色的项目就可以支

撑起来的,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

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整合和结晶。它

是学校理念和精神由内而外的自然呈现与自然生成,而不是外加的;是与学校

文化的整体协调,与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相一致的,而不是相抵触的,或毫不相干的;是全体师生共同认可,并能够表现为师生基本行为的,而

不是与师生无关的;是在学校氛围中能够感觉到,并形成明显学校标志的,而

不是需要刻意讲解和阐述的。“一所学校一旦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就会成

为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不会因为校长的变动和优秀人才的流失而

发生重大改变”。[2]

特色学校的建设就是将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管理体

制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创新,使其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形势的需要,生成新

的教育教学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习惯、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

特色学校建设切忌急功近利,跟风搞形式,只能从学校发展现状和教育改

革要求出发,通过扎实的实践探索去进行。在践行“以人为本”办学理念过程中,我们尝试从学校管理、德育、教学、课堂、校园环境等方面,着力体现以“育心”为核心的教育价值取向,开展了以培育和发展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

素质为教育的出发点和主要内容的“育心”文化建设实践探索。历经十年探索、十年坚持,拨动生命的“育心”文化建设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以“育心”为

魂的学校特色文化基本形态,即:育德育心、德心结合、育心养德、养德成性

为主要特征的德育特色文化;人本关爱、系统优化、心育渗透、三维七段为主

要特征的教学特色文化;师德为先、师心为重、六心育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特

色文化;“心”化校园、心境相融、以境育心、以“心”化人的校园环境特色

文化。[3]

实践证明,“育心”特色文化建设,在为学校深层变革提供精神动力和营

造良好氛围的同时,也为教育转型找到了一条可行路径。

四、从创新现代学校治理体系中释放教师专业潜能

建立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目的,就是为激活、释放教师专业潜能,为学生

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提供优质的制度保障,使广大教师能够静下

心来,用全部身心去细致研究学情,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去设计、实施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切实走上面向未来的教育实践之路。

过去,我们的教育过于功利化,从而深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泥滩,既牺牲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牺牲了教师的身心健康,使我们成为了知识或分

数的奴隶,而且这种现象并没有因课程改革的深入而发生根本性改变。那么,

怎样才能扭转这种状况呢?这是每位教育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从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大趋势看,还有一个现象更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现象,那就是当下的青少年正面临着“童年的消逝”:无处不在的学习场,更加多样

化的教育策略,学科学习分析技术,游戏化体验式学习,创客式自主新形态,

人机相互学习形态等等,新技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当下的教育,这

无疑对学校教育形成巨大挑战,如果我们不建立新的学校治理体系予以应对,

不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方式,那么,我们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能适应未来社

会发展需要的。

创新现代学校治理体系除了充分运用行政的推动力,还必须发挥校长、名

师的人格影响力,发挥专家的学术影响力,推动、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

一些旨在满足教师心理需求、课程建构、团队研讨等新机制[4],建立一些旨在

协商、研讨、交流,而非决策的矩阵式组织,如各种管理委员会、教师协会、

教师学习型组织、教师研究共同体等,使其在同伴互促、专业引领过程中,最

大限度地释放专业潜能,朝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规定和习总书记在第三

十个教师节(2014年)前夕,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的讲话,明确提出

的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要求的

方向靠近。

时代在变,教育形势在变,我们也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开发学校现有资源,释放教师专业潜能,通过学校的深

层变革,去实现教育的转型。

总之,教育转型不仅意味着对传统的、工业时代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

学组织方式的深层变革,而且更需要从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体制机制、

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层变革。唯有这样,才可能有教育转型的发生。

(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教学育心深层变革课堂实践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关于征求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学会发〔2016〕16号).百度网.

[2]祝长水.优化校园“育心”环境,建设育人特色文化[J].中国教育学刊,2014(6).

[3]祝长水、陈安福等.育心特色高中建设研究[J].教育研究,2013(3).

[4]祝长水.人心管理打造学校管理特色文化[J].科研简报,2012(10).

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

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一直以来,我校坚持以育人根本、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以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为着眼点,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化、科学化。现对我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小学位于xxxx号,xx省道经过门前,交通方便。学校创办于xx 年,原名xxxx,由于行政管辖的变迁,80年代更名为xxxx,2007年更名为xxxx。学校校园占地面积8700多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三幢,教学宿舍楼一幢,学校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学校拥有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文化长廊等设施,三区分配合理,井然有序,环境优雅,是莘莘学子成长的摇篮。学校教学设备齐全,现有16个教学班级,体育室、音舞室、多媒体功能室、科学实验室、电脑室等共有12个功能室。学校拥有多媒体校园网,各个教学班级均安装有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师办公手提电脑40台,“三通两平台”工程逐步完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加轻松活跃。学校现有学生一千多人,学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100%。教师4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其中本科学历的有16人,大专学历24人。近年来,学校在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全体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锐意进取,乐于奉献。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 1、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巩固率为100% 。 2、学校共有16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数1004人。平均班级人数62人。 (二)师资水平 (1)学校设有校长1人,副校长2人,近五年均参加过继续教育,合格率为100%。 (2)本学年专任教师4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3)学校有党支部、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部、工会等组织机构,下设有安全、卫生、后勤、信息技术、图书等专项管理机构,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开拓创新。 (三)办学条件 (1)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生均平方米,校舍面积平方米,生均平方米。现学校有三幢教学楼和一幢教师宿舍楼,构成了校园主建筑群。体育活动用地达平方米,有足够的师生活动场地和体育设施,标准篮球场一个,200米环形跑道田径运动场一个。教学楼和校门、运动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学校教育中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学校教育中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新课改十几年来,伴随着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教育发生重大变革,由传统的教育转变为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主,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下面我结合我校实际就学校教育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教学观念的变革 新课程的实施理念是前提,理念关系到教学,过去我们的教学受行为主义理论影响,认为“学习是反映的强化”,受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影响,认为“学习是知识的获得”,因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就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理解为“讲”、“练”“考”,今天在反思行为主义和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下,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学习是知识的建构”的重要教学观念,这一观点是基于情景认知和情景学习,它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种有意义学习和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这样的理念要求教师把教育的关注点从教学转向学习和学生知识的形成,着力于学生学习中的知识建构。这样课程与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线性的连续过程,成为一个互动和相互促进的变革过程,如今的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是把教的过程转到学的过程上来。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主体,而学生则是学习主体。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流动,是一种单向注入式的,缺乏双向互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首先就是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以信息为传输技术核心,拓展到课外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对

象也突破青少年的圈子而向中老年延伸,转变为终身教育;教师借助新式的信息化、多媒体化工具,采用动感的画面和音响效果,由传统的线性教学转变为非线性的资源型教学理念。在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只是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让绿色成为学校的底色”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了“打造绿色教育特色学校为目标”的工作思路,以“绿色、规范、质量、品牌”为主题词,抓实言和行两大教育主线,“言”:语言的熏陶,“行”:行为的感染。进一步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全面提升绿色教育内涵,凸显绿色教育特色,打造绿色生态校园。着力和谐团队培养,致力绿色课堂研究,协力学校特色发展,聚力校园文化建设。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让每一位教师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收获希望。 二、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学方式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学习方式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而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有机的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前提和基础,学习方式的转变是结果和目的。 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忽视了发现和探究的价值,窒息了学

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在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校坚持以“三教统筹、农科教相结合、教育为当地经济服务”为实践宗旨,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重抓思想教育,常抓科技宣传,实抓实践活动”的工作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文件,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制定方案,夯实任务,强化督导,坚持不懈地深化学校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教育综合改革的明显成效。 一、扎实抓好了思想教育,树立了服务三农意识 农村教育离不开“三农”,为了从小培养热爱劳动,志在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才,我校坚持以“三热爱一献身”教育为主线,就是对小学生进行“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献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教育。拓宽多种渠道,采取多方位教育形式,形成课上课下结合,校内校外互补,家庭社会并进的教育网络,对学生进行实效教育。其主要做法是: 1、利用报告会、讲座会的形式,多次请地方政府领导、小康致富带头人等来校上课,进行党的有关农村经济政策教育及致富经教育。 2、带领学生参观镇所在地个体户、小康示范户、镇办企业等,让学生体会在家乡发展经济大有干头。 3、利用劳动技术课熏陶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认识到农业有科学、务农有出息。 4、坚持开展“热爱家乡月”、“支农服务周”、“建设家乡日”等活动,加之系列化的综合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从而增强建设家乡的决心。 5、通过开展“家乡美”等主题班队会和地方校本课程各科文化课增加的乡土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农、务农的思想教育。 6、浏览横河网页,加强对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通过“三热爱一献身”的教育,极大的转变了学生鄙薄农村、轻视体力劳动等认识,促进了学生爱农、务农、建设家乡思想意识的形成,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狠抓了科技宣传,让科技信息走进农家。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我们感到让小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显然是个弱点,那么让学生通过博览群书,网络下载,收集农、林、牧、副等科技知识实为亮点。我们利用这个亮点,开展了包好百户科技实验户,带动全镇各行各业科技大发展的宣传实际活动。全年共发放科技致富简讯四期,将政策导向、农业科技、产业结构、种植饲养、修配维修、经商营销、开发旅游以及农村生产

学校教育与发展

学校的产生 摘要:学校特色是丰富多采的,它的形成过程也是纷繁复杂、艰难曲折的。人并不为需要来到人世间,但来到了人世间就会有需要。要生存、要发展,这是人来到人世间基本的也是唯一的出发点。科学研究考察证明,在动物的行为中,本能因素虽然起着主导作用,但也包含着经验及经验的传递。教育是一种生存的需要,而生存本身便是生物的本能规定,所以学校的产生是必然的,是一种历史需要。 关键词:学校起源;产生条件;早期学校机构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如果从幼儿园开始算的话,我已经在学校呆了16个年头了,到目前为止,人生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但直到选了学校教育发展这门课,我才发现我虽然在学校里长大,却是从来没有真正的去想过“什么是学校”这个问题。 学校一词的英文义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而在我国,清代末年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当时称为“学堂”。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学堂”改称“学校”。以上只是辞书上的文字概念,细细追寻起来,“学校”一词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在拉丁文中原意是“闲暇”。正所谓“闲暇出智慧”,我想原先“学校”就是师生共度一段优雅、悠闲时光的地方。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一直以为学校是在孔子那个年代产生的,或者就认为是孔子创办的,这其实都是我们没有去好好了解过历史而造成的误区。真实情况是,学校早已存在,而且就世界范围来说,学校究竟最初产生在何年何处,至今尚无定论。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三:其一是说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青年之家”,是社会教育机构的胚胎形式。前苏联教育史家沙巴也娃曾依据人类学、考古学的材料,推断在菲得利岛上的原始居民中,未成年的男孩住在单独的房舍里;一些部落的少年达到一定年龄(通常为7-9岁)就与成年人分开居住。人们称此机构为“青年之家”。随着原始社会末期分裂为对立的阶级,“青年之家”也分化为两种:一种是为普通人设立的;另一种是为特权者设立的。后者成为学校的萌芽,发展为阶级社会的学校。 其二是说公元前3500年两河域马里城的学校遗址是人类最早的学校。根据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的发掘,人们推断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的幼发拉底河流域,距巴比伦不远的地方已经有了学校。当时发现在公元前2100年以前建立的马里城中存在着伊丝达女神的庙宇和有大量楔形文字公文档案的宫殿的遗址。法国考古学家帕拉发现,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中138个房间里有两座大厅,其中一座有长凳六排,每排可坐1-4人。在这里,他们还发现有粘土制作的墨水瓶和刻上楔形文字的小粘土板。在邻近几间较小的房间里,还发现有三排长凳和火烧了的天花板木梁的遗迹。从种种迹象看来,可以知道这是当时马里城一个教授楔形文字的学校。 其三是为学界大多数人们公认的,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宫廷学校可能是人类最初的学校。因为埃及考古发现的“纸草”文书,证明当时已有了学校教育。 为什么会出现学校?首先这跟生产力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奴隶制社会中,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使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为社会的分工提供了最主要的条件,社会的分工又进一步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达到一定条件,导致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分离。然后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借助于国家机器对被统治的奴隶阶级进行管理,镇压他们的反抗,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以巩固其经济基础和社会秩序,而要做到这一切,需要有自己的各种国家机关和力量,如政府、军队、监狱等等,也就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同时,也就需要论证这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合

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规划

朱王堡明德小学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2015-2020年)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文化特色校园。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目标及省、州、县教育发展要求,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拟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及方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树特色、创品牌为核心,“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为切入点,坚持以法治校、以德管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为宗旨,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学园、家园和乐园。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校园新建,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强学校设施建设,用文化和环境育人,力争把我校办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师素质优秀,教学质量优良,学生习惯良好,学生品质高尚”的先进学校。 2.具体目标:

(1)校园建设:积极争取资金,增加设施、设备,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园林化校园”,创建人文环境,用文化熏陶人,用环境影响人。促进和谐校园发展,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把学校办成理想智慧的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科学人文的花园,自主互动的学园。 (2)德育教育:“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作为德育内容、德育活动的方向。充分整合社区、家庭、学校三者的德育资源,加强养成教育、品质教育、感恩教育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质量提升:实施“质量兴校工程”,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有效教学途径和方法,争取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的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起自信,个性、爱好和特长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4)科研强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教育科研研究为抓手,走主课题统摄下的小课题研究的道路,重点做好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整体推进各级科研、教研课题的研究进程。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加大科研活动力度,提炼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形成明显的学校教育特色,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各个学校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附属驱动力 3、顺向迁移 4、《理想国》 5、三舍法 6、终生教育 二、简答题 1、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2、普通教育学的任务分为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部分,试说明理论建设的任务?即原则 和要求 三、论述题 1、职业教育的三要旨及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2、要素主义流派的主要观点 3、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 四、案例分析题 材料大意是一名研究生为了摆脱父母控制,去超市偷东西并留了地址,然后去警察局自首。被罚款两千和拘留十五天,试用有关学生成长教育理论来进行分析

2014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 2循序渐进原则 3生计教育 4.实验教育学 5.人格发展 6..品德不良 二,简答 1.教学评价的种类 2.学生学习的特点 3结构主义教育观点 4个人本位论观点 三论述 1.论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以及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 2.德育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进行道德活动的过程 3.论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启示 4.论述心理健康以及培养方法 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综合 一、名词解释。 1.德育(广义)

2.教学 3.学科中心课程论 4.元认知 5.学制 6.多元智力理论 二、简答题。 1.请说明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实际,谈谈课程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 3.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4.试析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三、论述题。 1.结合乌鸦喝水的例子(好像是这样子的)试列举4种以上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实施过程。 2.结合当前中国的教育现实,评析卢梭的自然教育观 3.评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4.简要评述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附属驱动力 3、顺向迁移

2018年K12在线教育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K12在线教育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主要观点 K12在线教育具备政策、技术、市场的东风 地方性线下培训机构整治蔓延向全国,今年以来从教育部到国务院频频出台文件对校外培训机构展开专项治理,监管趋严。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下,好未来等线下巨头开始发力在线教育,在线业务成为高增长动力。技术层面,AI赋能,教育落地场景覆盖“教、学、考、评、管”全产业链条,优化在线学习体验。同时,家长对应试提分有刚需且支付意愿较高,技术成熟下的直播授课用户满意度高,K12在线教育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市场基础。 K12在线学科辅导关键公式 参考电商,我们建立在线教育关键公式:GMV=流量*转化率*客单价*(1+复购率)。(1)流量:较优流量为自有流量(线下机构、工具、社区)、其次为采购流量(线上+线下广告投放),老牌的线下培训机构及题库型模式在流量关口具有天然优势,观测指标为注册用户数、MAU、DAU等;(2)转化率:分品牌驱动(新东方在线、学而思网校)和营销驱动(其他在线教育企业),营销驱动下获客成本较高,未来如何降低营销费用成为实现盈利关键,观测指标为付费率、转介绍率、有效获客成本等;(3)客单价:多数在线1对1课时费50-150元/时,部分高端课程可达200元/时以上,与线下1对1主流200-350元/时相比性价比突出,中短期仍将保持低价优势加快市场渗透,观测指标为ARPU/ASP;(4)复购率:分产品驱动和服务驱动,好的产品保障学习效果(智能师生匹配、自适应学习产品等),好的服务提升学习体验(课堂强交互、课后辅导答疑、及时反馈等),双管齐下合力增强用户对平台的粘性、提高留存率,观测指标为留存率(续费率)、完课率、消课率、退费率、用户使用时长等。 老牌线下机构发展在线教育:品牌优势,获客成本低 老牌线下机构发展在线教育的基因特征为强大的品牌优势、充足的学生/师资、丰富的教学资源,用户对品牌的认知、认可能较为顺利地迁移至线上,普遍获客成本较低,营销费用远低于同业。新东方在线产品结构与线下培训有共通性;共享优质师资使得全职占比较低、教学成本占营收不足20%,毛利率高达62.6%;强大品牌导流节省营销开支,获客成本百元左右且呈下降趋势,2018Q3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营业收入)和实际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现金收入)分别仅为32.7%和17.4%,奠定盈利基础。新东方在线已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净利率18-20%,高于新东方整体13-15%净利率水平,表明成熟的在线教育能够享受高于线下的盈利水平。 纯在线教育:招生营销驱动,重后端产品和服务提高留存 纯在线教育的基因特征为无强势品牌、缺乏流量,前端招生营销驱动;重教研和技术,强调学习体验,主打1V1模式,后端依靠产品和服务驱动提高学生留存。掌门1对1招生线上线下联动以降低获客成本(仿

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变革

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变革 与教师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多元文化成为研究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分析视角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互相激荡、碰撞的时代,各种文化并存并相互影响。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维护着本民族的特性,在其固有的轨道上发展,同时又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开创了世界文化既全球化又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文化的碰撞与冲突无处不在,而融合与创新也日益加深。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影响和冲突越来越深刻影响着历史进程,因而,多元文化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世界各国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和重视。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区域、社会、群体和阶层等特定的系统中,同时存在的、相互联系且各具特征的几种文化。它不同于以往的文化存在方式,在空间上具有多样性,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多元文化内含着对文化的几个基本假设:一是文化的平等性。社会是由不同民族、不同群体所组成,社会成分的多元化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各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并无优劣贵贱之分,因而各种文化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二是文化的交往性。多元文化既然是指在一个区域联合体、社会共同体和集体群体等系统内共存的,并在系统结构中存在着一定相互联系的文化,那么,交流和交往是多元文化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多种文化存在的基础。三是文化的差异性。各民族或集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通过其独特的生产和生活过程而逐渐确立起自己的文化,不同民族或集团的文化各具特色,表现出多元发展的特性。即使是在同一性质的群体、集团的社会内,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各阶层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文化的自我更新、创造、变革的内在机制不同,同一性质的文化在同一社会的不同区域、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历史时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四是文化的内聚性。不同的文化之所以能共存于一个共同体内,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各种文化不仅存在着彼此的差异性,而且存在着彼此间的共同性,即各种文化间存在相互借鉴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多元文化的实质就是提供处理两种以上文化间相互关系的态度和方法。多元文化不简单是指文化多样的问题,并不仅仅指多种文化的简单排列,而更侧重于多种文化互相交叉和影响。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关系,而且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基础。 多元文化已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现象,相对于其他文化现象有自身的特殊之处。它不仅是一种静态的现象,而且超出了现象的范畴,可以是一种动态的分析问题的视角、方法。视角之所以成为视角,是因为透过它可以分析其它现象,而多元文化恰恰符合这一特征,虽然它本身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但却又超出了现象的范畴而上升为一种分析、看待问题的方法。

2019年教育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9年教育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前言 关于整个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大多数人都有较强的感性认知,知道体量是巨大的,但是没有量化的概念——总体量到底有多大?其中有多少来源于财政投入,有多少来源于其他渠道投入(社会资本等)?国家对于不同教育阶段的投入有何差异?不同省份对于教育的投入有何差异?本篇报告将从数据的维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析。 本篇报告的三个核心结论是—— ①总量角度:教育经费多渠道筹集需求凸显,社会投入占比有望提升。 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投入持续增长,自2012年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总 投入占GDP比重均在5%以上,2018年达4.6万亿元。国家财政性教 育经费占GDP比重均在4%以上,2018年达3.7万亿元,预计短期内 该比重会相对稳定。我国教育经费中80%以上来源于国家财政性教育 经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超90%,地方 财政教育支出是整个社会对于教育投入的主力来源。地方公共财政教 育支出在2012年对于地方财政的压力达到高点(占地方财政收入/支 出比重分别为33.0%/18.8%),且目前该现状未有明显缓解,我们认为 这可能是2012年之后相关政策出台的重要引发原因之一(2013年上 海和温州两地开始营利性学校试点),加大民办教育力量投入需求突出, 非财政的教育经费占比有望提升。 ②分阶段角度: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支出占比近半,职业教育、幼儿 园和高中占比略有提升,高等教育占比有所下降,预计结构性优化仍 会继续进行。2016年幼儿园/义务教育/高中/高等占比分别为 3.8%/46.6%/9.6%/10.8%,幼儿园的财政投入远低于其他阶段,与其 17%的总人数占比不匹配,未来幼儿园公办化、普惠化是大趋势,而 高等教育占比略有下降,伴随未来财政更多向低龄阶段倾斜,占比可 能会有所调整,而这一趋势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带来机会。2017年民办 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中职/高等渗透率分别为 56%/8%/13%/13%/14%/24%,相较2004年分别增加 28/5/8/5/6/19pct,幼儿园民办渗透率极高,民办高等教育渗透率提升 较快。“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这一指标可以更加直观体现不 同阶段的生均财政投入之间差距。根据最新数据,除幼儿园仍然低于 3000元/人以外,其他阶段均超过10000元/人,普通高等更是超过了 20000元/人。1997-2017二十年间我国经历了优先发展小学,之后是 初中的过程,目前是处于加强稳固对于义务教育的投入,并加速发展 学前、高中及高等教育的时期。 ③分地区角度:建议关注地方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压力较大,教育资源 相对不足的地区。结合6个指标的排名和赋值,我们对于各省市进行 了综合排名,我们把得分大于等于3分的称为优势地区(18个),小 于3分的称为非优势地区(13个)。我们认为该评分从财政角度出发, 对民办学校的地理位置选择上有一定参考价值,得分越高,排名越靠 前的省市,我们认为更需要民办学校的投入,对于民办学校的态度也 更加欢迎,也有更大的概率在政策上给予高于平均的优惠力度,以此 对于民办学校的投资地域给出一些建议。细分来看:5分的为一类优 势地区(5个),包括广东、山东、河北、浙江、湖北;4分的为二类 优势地区(8个),包括河南,广西,云南,江西,江苏,湖南,福建, 上海;3分的为三类优势地区(5个),包括四川,安徽,贵州,山西, 北京。 在进行具体分析之前,我们先介绍在本文中会使用到的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教育经费”可以理解为“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投入总额”(最大口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可以理解为“国家财政对于教育的支出总额” (第二大口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重”可以理解为“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投入中财政的贡献程度”。“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可以理解为“一般公共财政对于教育的支出总额”(第三大口径)。

学校教育需要进行一场结构性变革

学校教育需要进行一场结构性变革 田忌赛马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那是一个通过比赛选手的结构性调整反败为胜的经典案例。 石墨和钻石都是碳元素大家庭的成员,但由于它们的元素排列组合方式的不同,一个成为自然界中坚硬物质的翘楚,一个则是易脆物质的象征。 同样的元素由于组合方式的不同,功能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就是结构性变化的神奇作用。 在教育上我们经常说到模式这个概念,人才培养模式是说得最多的。所谓不同模式,其实就是相同元素的不同结构方式,而模式创新,就是结构的调整,结构性的变化。 学校教育的元素很多,但学生、教师、内容和方法始终是最基本的因素,这些要素在课程安排、教学过程、活动开展和测量评价等基本环节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其效果会大相径庭。当前,知识经济逐渐成为主导经济,创新驱动正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国际化进程深入推进,具有掌握和掌控国际话语能力的人才成为核心竞争力;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终身学习能力成为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最大法宝。中国教育正在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有质量到高质量的转变,要完成这种转变,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人,学校教育非实行结构性变革不可。 课程的结构性变革:从统一到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一段话讲得特别精彩: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好就好在适合。好教育的标准是什么?——适合,适合就是好。而适合的前提是有选择,可选择。有选择,才有适合可言。整齐划一,统一安排,就没有适合,就不可能好。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要因材施教。 工业革命以后,教育成为社会的基本要求,为了大幅提高教育效率,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所以不胫而走,很快班级授课制成为全世界的普遍教育形式。班级授课制有个假设,即相同年龄的儿童具有相同的学习能力,所以面对相同年龄编成班级的儿童,可以用同样的速度教授同样的内容,甚至期待有相同的结果。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附件1: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总体框架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院发展的核心,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利于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总体构架

以上五大体系的构建,在目标设计、组织保障、监控措施、反馈调控之间形成一个闭环,通过内部的协调和外部的沟通,促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达到最佳的状态。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通过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科学制订并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必须保证培养方案的前瞻性和稳定性;要加强对培养方案制订过程的监控,深入调研、周密论证,从源头上保证

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执行;确需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的,应按规范程序递交申请进行审批。 (二)大力推进专业建设与调整,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学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实际,科学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完善整体教学改革方案,优化专业设置,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学院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新专业的办学水平。 (三)制订规范的课程标准。根据专业特点,注重教学内容更新和知识的全面系统,科学制订各专业课程标准,按照标准开展教学,严格规范教学行为。 (四)强化教材建设与管理。教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做好教材管理工作,规范教材选用程序,提高教材的使用质量与效益;通过特色教材建设立项、联合编写教材等方式,积极推进教材建设工作。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与选聘。严格按照本科教学工作的相关要求,加大任课教师资格审核、监督力度,规范教师聘任,鼓励高职称,骨干教师多授课,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六)严格课堂教学要求,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根据《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上课规范》督促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应根据大纲和进度计划在课前认真备课并精心设计教案;上课预备铃响前到达教室或上课地点候课,准时上课;上课开始和下课结束请学生起

3学校对教育综合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学校对我市教育综合改革存在的 问题和建议汇报材料 一、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滞后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观念滞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农村学校而言,容易形成一个误区:把素质教育简单化,将素质教育理解为就是要开设选修课,开展课外活动,发展特长。学校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对教师、学生以及校风、学风等都具有精神引领的作用,对教师、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更新也具有科学导向的作用,因而学校自身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科学的态度与正确、合理的教育观念对农村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取得长足进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对于农村教师而言,其教育观念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对新课程的认同感不够。课程学者认为,尽管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积极态度也许不能精确地预测改革的实施,但认同感对决定改革成败而言仍然非常关键。也就是说,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与导向者的教师,如果缺乏对新课程积极的认同感,将很有可能会中断课程的实施,使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空头文件,达不到课程改革所预期的目的。 (3)对农村家长而言,其教育观念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对新课程的不理解。农村地区许多学生家长依然还停留在“分数至上”、“题海战术”的旧观念里,对于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减负、素质教育等新观念理

解得不够透彻,当家长们看到孩子放学回家没有作业或者有很少的作业的时候,就会对新课程有所担心,就容易在新旧观念对立和冲突时对新课程有所抵触。家长对新课程的抵触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新课程的态度以及学校对新课程的实施。 (二)资源配置不均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经费资源短缺。很多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并因此打造“省重点”“市重点”“示范”榜样学校等,这一做法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需要更多的办学经费。而这些所谓的“省重点”、“市重点”、“示范”学校等很少分布在农村地区,因而政府有限的教育经费很难在城乡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2006 年国家实施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加大了对农村小学的经费投入,但新机制的实施对缩小城乡间普通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差距作用并不明显。]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没有完全改善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基础教育经费分配不均的问题。因而对农村学校而言,由于长期缺乏充足的教育经费投入所导致的基本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得不到有效更新,使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进缺乏物质方面的保障,因而很难达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 (2)课程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对课程改革的投入更少,很多地方没有任何投入,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效果及其推广。]对于本地区农村学校而言,有调查表明,有80%的教师认为,学校获得教学资源有限,影响到学生的培养;教师普遍反映,教学过

教育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超长精华版

教育行业深度报告 教育从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特别重视的一件事。古代时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仅仅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而今天,这样活生生的例子成出不穷。笔者就曾经见到许多家长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举家搬迁。也有一些家长暑期带着孩子去异地拜见最好的老师。 大量的教育机构也在寒暑期推出带有住宿的集训班课程。这种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在美国几乎无法想象。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强烈的“付出”精神。 大量家长在自己身上花钱并不多,但是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巨大,这导致教育行业在中国有比较强的定价权,甚至可以不断提价。长期看,中国教育行业的定价权未来可能比茅台酒都来的强。 可以说,是具有强烈的“中国国情”。在勒庞的巨作《乌合之众》中,他曾经说过每一个民族都带有自己特有的基因,最终造就了这个民族的一些特性。在中国人几千年的历史基因中,就对教育非常重视。. 同时随着中产阶级不断崛起,生育率的下降等,家长在单个孩子上投入的资源会大大增加,也让教育成为一个中长期能维持高景气的行业。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交流一下对教育行业粗浅的研究以及商业模式上的思考。

行业特征: 把中国教育行业进行分类,主要有K12,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三种。这三种有着完全不同的属性: 1)K12,是传统教育向在线的延伸。客户不是学生本人,而是家长。学生本人参与的积极性不是最高,很多来自于家长。很大一部分需求来自于应付考试。 2)高等教育,核心代表是网易公开课(MOOC的典型)和成人补习班。客户是成年人为主,以学习知识为主。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3)职业教育,核心代表是达内科技。客户为成年人学习技能为主,竞争力来自于能否找到更好的工作。 显而易见,K12是教育细分子行业中空间最大的。相比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K12有两个不同点。 第一就是很高的留存度。家长送孩子去补习班,只要体验和结果都不错,往往会放好多年。从一年级开始,一路到四五年级。很高的留存率会导致有口碑的K12教育培训机构获得持续不断的用户数增长,优秀的企业会迅速越来越大。

课程改革与学校的变革

课程改革与学校的变革 张蕾 摘要:课程改革中,应当处理好深化课程改革与更新学校管理的关系,课程改革是学校管理的新型的任务,学校的有效管理促进了课程改革的良好实施。 关键词:课程改革;学校管理 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人性化、生活化、整合化、弹性化等。 (一)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六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它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性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实践证明:课程呈现方式并非一定要刻板、单一、乏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实上,课程的呈现若能做到生动活泼而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过于生涩艰深,则不易引起学习动机,难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如日本、南朝鲜等国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宽裕的课程”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所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则是强调依据学生个别的起点差异,设计不同教学内容,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进行个别化的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质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反复进行,最终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 可见,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二)力求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需要,这是近年来课程发展的另一主题。随着社会变迁,信息爆炸及技术的迅速推新出新,传统的靠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快速的变迁,人们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怀德海认为的教育中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而见深林。譬如,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课程的生活化正是这一发展潮流产物。它主张课程的发展应重视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教育等一些实用取向的知识,

最新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夹竹园小学2017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及装备改造发展规划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指导 思想和省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打造数字化学校,以信息化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我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我校办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一、总体目标 通过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的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办公 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最终实现学校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二、具体任务与推进计划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装备水平 1、教师逐步配备电脑,无线AP接入100mb光纤上网,实现教学与办公的高速。 2、校园网建设:2018年完成 (1)基础建设信息化: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我校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一个功能比较完 善的含网络通讯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教育管理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通用校园教育平台。(2)资源建设数字化: 1)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化教育信息流通功能,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学生个别化学习,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学习环境。 2)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 和操作,以便信息储存,师生快速查询、访问、下载。 3)优化组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一体,为师生 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服务。 (3)管理系统自动化。依托移动教育办公平台,逐步实现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 评价实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员工、学 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藉、学业管理。 (4)网站建设多元化。 1)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 2)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风采。 3)开辟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现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 上多项交流。

【考研必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5日发布,《决定》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

互联网变革下的学校教育思考.doc

互联网变革下的学校教育思考 互联网的到来,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相比于教育而言,互联网的影响与改变似乎并没有其他行业来的迅速与明显:很多学校的教育还只是停留在传统教学的层面,大多数的中小学还是比较抵触手机进课堂,这也让互联网的脚步很难走进中小学学生与教师的学习与工作中。即使在大学,大部分的教师与学生会将手机带到课堂中,却很少有教师能够利用好这一工具,将互联网的力量真正展现在辅助教学和与学生交流沟通上。而未来的学校教育不管是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都需要有很大的变革,才能将互联网与学校的教育深度融合,从而彻底变革传统教育。本文将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对互联网变革学校教育进行思考与分析。 一、变革需要学校从发展方向上转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各个行业都受到了冲击与改变。学校想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大潮,将互联网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就需要从源头上分析互联网与学校有哪些资源上的优势和劣势,从互补的角度来找寻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才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11.未来学校未来学校: 实验与讨论的社区学校与互联网相比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实验器材这类硬件设备和学习氛围这种人文环境两点因素。学校从最基本的方面与互联网进行对比,就能够发现这两点明显的优势。那么在未来学校发展方向上,在这两个方向应当重点考虑和发展,尤其是将学校变革发展成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选择进行实验操作和相互讨论的场所。实验设备在很多学校都作为硬件设备发

展的重要部分,这些设备的利用在未来应当更加受到重视,不仅要加强实验器材等硬件设备的数量与质量,而且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们动手操作与实验能力。学习氛围与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是目前每个学校相比于互联网具有的明显优势。虽然学生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时也能够感受到自由交流的氛围,但是这种沟通交流始终有别于学校的氛围。因为学习者无法切实感受到教师的指导与监督。这些氛围与情感的交流、互动是网上学习所无法比拟的。学校在未来的发展上,应当注重将教室更多地变成一个师生交流讨论的社区,从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之间的互助作用,关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更多思考和发声的空间与机会,这才是未来学校应当考虑的发展方向。 22.校校合作校校合作: 共同构建学习资源库目前,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参差不齐,不论是资源的质量,教学的内容还是学习的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异。未来的学校应当努力通过互联网来完成教学任务,各学校间的优秀教师、优质资源应当通过互联网实现共建共享。这不仅能够加强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而且还能够真正方便更多的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和讨论。学校间的竞争不再是学校的排名,而更加注重优质教师和优质资源的发展与建设;家长与学生也不再争抢进入名校的名额,而更加关注各个学校优质的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资源。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每个人都能公平地获取优秀学校的学习资源,从而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这种良性的循环,能够促进学校之间更好地合作与发展,学生也能获取更加优质、多样的学习资源,真正从教学资源上实现公平地给予每个学习者同样优质的教育。 33.家校协同家校协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