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理解散文的词语含义与语句意蕴-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精讲速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理解散文的词语含义与语句意蕴-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精讲速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理解散文的词语含义与语句意蕴

散文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难点,读懂文章是答好散文阅读题的关键,理解词语的含义与语句意蕴是读懂的前提。理解词语的含义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理解语句意蕴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1.应根据文意,将形象的、含蓄的、有着特殊意义或者有复指意味的句子,还原成原来的意义。

2.要注意句子在文中的地位。重要句子在文章或语段中往往起关键作用。要先看其是否为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结尾句,然后根据其具体特点进行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总有一天会空缺

①玉米秧子被牛踩了一脚之后,它站过的地方就陷了下去,空出一棵玉米秧的位置。我盯着那个不大不小的坑,那棵玉米秧子紧贴着地面,没有一点要站起来的意思。

②我总觉得,指甲长了剪短又长上来,韭菜割了过些日子又是一茬,树叶黄了会绿,竟然有些东西空缺了就再也不回来了。越想越失落,并且有一种顿悟了的感觉,才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就像被踩进土里的玉米秧一样,总有一天会突然空缺。并且这种空缺,谁也都会遇得到,甚至还伴随一生。

③我从童年开始,就在经历各种空缺,并记住它们所带来的滋味和创伤。

④小时候寡言,我整天闷不吭声,这种情况直到遇到堆金才得以缓解。他和我相反,一上课就想说话,每一任同桌都受不了他,老师觉得我不说话,堆金要是坐我身边想说话也没得说,没想到弄巧成拙,堆金竟然打开了我这把生硬的锁。

⑤他竟然成了我遇到的第一个突然消失了的人。他将一瓶劣质白酒灌进自己十二岁的身体后,就再也没有醒来。从此,教室里那张课桌的一边就空出一个十二岁孩子的位置,我坐在旁边,守着一个巨大的空洞。

⑥堆金的离开让我明白了人有一天也是会突然空缺的,但是母亲的离开,却让我理解了空缺带来的痛到骨子里的悲伤。毫无征兆,我在放学回家的途中被截住了,来接我的人说你母亲出事了,得赶紧去看看。其实我对出事毫无概念,就跟在他身后。跑到山坡上的时候,一车土豆翻在路上,母亲躺在父亲怀里,软软的,看见我就流起眼泪。我别过头,想把泪水憋回去,可是无济于事。她被送到医院前眼睛还是睁的,送回来就一直闭着眼睛。那个傍晚,在一一和亲人们告别之后,从此家里的院子里炕上饭桌上就空出母亲的位置。父亲和他的几个孩子守着母亲留下的空缺,度日如年。

⑦三年前,祖父去世,这个四合院里又一次出现了让人悲伤的空缺。在过完一生闭上眼落了幕之后,我们把祖父埋到了埋着母亲的那块地里,从此,他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作为祖父的身份,就永远地空缺了下来。大家尽量把悲伤收起来,装作没事人一样,吃饭的时候,先给爷爷盛一勺,放在供桌上,估摸着他动筷子了,我们才搛菜。事实上,我们就当他从来都没有离开。

⑧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父亲被我带进城。父亲走了,村庄里就空出了他的位置。我像移走一棵树一样,硬生生把父亲连根拔起,让他带着原土来到这座城市。这个走路佝偻着腰的小个子男人,一张嘴就露出两排黄牙,不用说话就知道方言一定带着土味。这个在村庄里无比威严的父亲,没有了在田间地头的神气,没有了喝酒打牌时的狡黠,面带怯色,悄悄地活着。

⑨今年清明节,陪父亲回趟村庄给先人们上坟。两个空缺者回到村庄,跪倒在坟地里,疯长的野草把每一个坟堆盖得严严实实的,父亲清理完他的父亲身边的草,又清理了我的母亲身边

的草,然后在两座坟之间,清出一块空地。

⑩离开的时候,我回了下头才看清楚,原来祖父和母亲的坟地之间,恰好留出一座坟的位置。父亲不说,我心里明白,这块空地,是他留给自己的,这时候把它空出来,是想着在村庄里早早选下一块空地方,安放这些年的空缺,以及多年后将永远空缺的自己。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四段用简练的笔墨交待堆金对我的影响,为后文堆金意外去世后抒发我的感受作铺垫。

B.祖父去世后,我们“装作没事人一样”“当他从来都没有离开”,是因为我们害怕“空缺”,不敢面对祖父离世的现实。

C.作者描写父亲“佝偻”的身姿,“黄牙”和“土味”,是为了展现他与城市生活格格不

入的状态,因而他才会“悄悄地活着”。

D.本文描述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空缺”现象,语言朴素自然,运用比喻、比拟等手法传达出了作者复杂的生活感受。

2.文中多处写到“空缺”带给我的感受,请列举三处加以简要概括。

3.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及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等雪

梦里总是有雪。

前天,天气预报终于有了雪的消息,傍晚的天色,也好像有了雪的影子。

心中自是喜不自禁,只是迟迟不见那雪花的到来。晚睡的人们都早已入梦,我还在漫不经心一页一页地翻书。其实我也知道,我哪里是在看书呢?我那是在等雪!

是的,是在等雪,小时候我就经常这样。

那时村里还不通电,冬天又冷,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吃过晚饭早早地就钻进了被窝儿。我也一样。不过将要下雪的时候就要另当别论了。若是在晚上,不等雪花飘下来,我一般是不会老实入睡的,尤其是入冬的第一场雪。

记忆最深的是读小学三年级时的那个冬天。我和奶奶一块儿睡在一侧的耳房里。傍晚天色一变我就来了精神,可是,不知道是天公不解人意,还是雪姑娘打扮过于仔细,奶奶催我上炕都催了好几次了,雪仍是不肯降临,连个影儿都没有。最后,抵不过奶奶的一再催促,我老大不情愿地钻进了被窝儿。可是哪里睡得着呢?不大一会儿功夫,我就钻出被窝儿好几回,而理由只有一个:撒尿。奶奶一直纳闷儿:没见这孩子喝什么水呀?——她哪里知道我是在等着迎候我的雪姑娘呢?

不知到了什么时展,我差不多要迷迷糊糊进入梦乡的时候,忽然听到院子里有人说活:“这雪下的!好啊!”是父亲从外面回来了。

“下雪了!”我立刻睡意全无,心跳立马加速了一倍。我差点儿一下子从被窝儿里窜出来!可是我忍住了,——我多狡猾呀。我现在就窜出去,老爹一顿喝斥,还不把我给怼回来了?

难奈的等候。估计父亲已经睡下,我便蹑手蹑脚又迫不及待地钻出了被窝儿:“奶奶,奶奶——”我压了嗓门儿叫了两声,奶奶已然入梦。我索性擦了一根儿火柴点上油灯,然后被上老棉袄,光着小屁股儿就钻出了草屋——

啊,雪!

弥漫的雪花纷纷扬扬,在昏黄灯光的辉映下,一忽如漫天闪烁的金屑银屑扑面而来,一忽如璀璨的碎琼乱玉撒满寰宇。我不由张开嘴巴,任雪花亲吻、滋润我干坼的嘴唇,也滋润、慰藉我爱雪、等雪的焦渴的心灵。

那雪还真是甜的。

看看钟表,已将近零点时分。雪花还没有露面。看来今晚只有在梦中相见了,我那令人心醉的雪哟。

我真的有些睏意了,几个哈欠之后,便动了睡觉的念头:先睡吧,一觉醒来眼前一幅无处不雪的世界也是非常让人陶醉的。我已记不清有多少次陶醉在这样的境界里了。

八八年春节过后,在许昌参加一个培训,结束时正赶上元宵节。所谓“正月十五雪打灯”,那雪从凌晨开始,一直下到中午。许昌离家近三十里的路程,好在大都是柏油路面。但汽车是跑不动了,地面上的积雪有一尺多厚,幸好我骑了一辆自行车。“冒雪独行,不是一件颇有诗意的事儿吗?”我这样想着也就上了路。

出了市区,一路往南,平畴万里。柏油路并不曲折,路旁两排高大的白杨,玉树琼枝,“茂密”异常。不时有松松软软的雪团从树上落下,砸在身上、头上或脸上,如梦似幻,恍若仙境。路两侧虽是不尽的农田,却不见一根儿庄稼的影子。

“白天碎碎堕琼芳”。雪还在不停的下。

我不禁想起了古人吟雪的名句来,有吕岩的“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有杨万里的“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裴夷直的“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我也想到了,可是,这些全都不能形容当时我眼中的情景,只有柳柳州“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差可比拟——那可真是“万径人踪灭”呀,三十几里之内,我骑行一阵,推车一阵,的的确确没有看见一个人影儿!茫落世界,偌大宇宙,好像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呼吸在雪的世界当的怀抱。

柳诗里只有一个垂钓的老翁,此时的世界只有一个痴迷的我。

但是,我和那老翁是不同的:他不知道享受雪的晶营、纯洁、滋润和温情,因为,他心里只想着江水中的那条鱼儿;而我呢,说是要过节,其实却并不急着往回赶,我已完全痴迷在雪的怀抱里了!我已经不再是我——随着飞舞的雪花,我已融化、消释在无始无终的茫茫宇宙之中了。

墙上的时钟嗒嗒作响,已是凌晨一点多钟了。令人魂牵梦绕的雪花还是没有降临,今晚真的见不着了吗?

我满腹惆张地躺在了床上,可是却又迟迟不能入眠。我在想:我何以如此地迷恋着雪呢?农谚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可我虽然出身农民,却早已不再种田,我对雪的痴迷就不完全是因为这个。究竟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她的博爱与温柔,她滋润万物如雨,却从不洪水滔天。是因为她的纯洁与善良,她不惟自己晶莹别透,还让整个世界纤尘不染。是因为她那种奇的魔力,一夜之间就能幻化出一个琼雕五砌的重话世界……

朦朦胧胧,我已悄然入梦。

雪一定还会装点我的梦境。

明天呢?明天,雪也会美丽我的生活吧……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签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自己儿时光着小屁股跑出去看雪的情景,与一般孩童的顽皮好奇不同,体现的是

发自内心的对雪的依恋。

B.文章第一自然段“梦里总是有雪”与最后-段“雪一定还会装点我的梦境”遥相呼应,

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完整。

C.作者拿自己与柳诗中的老翁相比,意在表达自己对雪的喜爱和痴迷,同时也婉讽了老翁只知求鱼,从而少却了对生活的温情。

D.本文在描写雪时用语典雅精致,饱含了作者对雪的喜爱和痴迷,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追求温情、洁净与诗意的生活情怀。

2.请赏析划线句子的艺术效果。

3.本文围绕“等雪”写了哪些内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

一、1.B;害怕“空缺”,不敢面对祖父离世的现实错,正确理解是: 正视“空缺”,怀念祖父

2.①我发现玉米秧子被牛踩了一脚后形成的空缺,感到顿悟: 有些东西空缺了就再难回来。

②儿时同桌堆金的死让我感到落寞和悲伤,明白人会有不可挽回的消逝。

③母亲的逝世让我感到痛到骨子里的悲伤(深重的悲伤)。(只笼统答悲伤不得分)

④祖父的逝世让我学着平静地对待亲人的离去。

⑤我离开村庄已经很久了,作为一个“空缺者”对村庄越来越陌生。;

3.含意:一指父亲的离乡,二指生命的逝去。父亲是希望安葬于故土,将这块空地作为自己的墓地。

作用: ①结尾点题。

②表现了父亲对村庄的牵挂和落叶归根的朴实想法。

③表现了父亲面对终将到来的死亡平静坦然的态度。

二、1.C;与柳诗中的钓翁对比,重在强调“我”对雪的喜欢与痴迷,不含婉讽之意。

2.①巧用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比喻为“金屑银屑”和“碎琼乱玉”,描绘出银装素裹的雪天美景;

②用词精当。选用“亲吻”“滋润”“慰藉”等词语,生动形象地传递出作者对雪的喜爱和期盼。

3.①此次等雪的焦急和惆怅。

②儿时盼雪、亲雪的情景。

③许昌归家途中,冒雪独行的诗意感想。

④爱雪、恋雪的缘由归结。

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理解散文重要句子含意(含答案)

高中语文备考—理解散文重要句子含意 【考情简述】 理解句子的含意,主要是指理解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的含意。就散文而言,高考一般会选考那些使用准确、精练、形象、生动的语句。“准确”,不仅指对外部特征概括得准确,还指对作者感情、体验、思想表达得准确;“精练”,指的是高度概括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形象、生动”是指使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这些语句通常包括以下几类语句:含蓄句(或有某些深刻含意,或凝聚了某种情感,或具有某种哲理与警示作用)、行文思路句(包括对下文有起始作用的总领句,对上文有概括作用的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后呼应的照应句等)、结构复杂句、技巧句(使用了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句子)、主旨情感句(或揭示主旨,或彰显作者的主要情感与观点)。 【设问方式】 (1)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题干中往往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有“分析”不便言深的”?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北京的“大”与“深”》) (2)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汴京的星河》) (3)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我们的裁缝店》) 【解题思路】 1.审题定向 “赏析”“解释”等作答动词和“含意”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2.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的方法 (1)把握中心,整体领悟。 有些文章,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中,其中有些句子就需要着眼于全文的中心,从整体上领会和感悟全文的主旨才能理解。

(2)瞻前顾后,审读语境。 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分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意的分析,弄清所问语句的含意。一般来说,语句的含意常在其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就有表述,答题时,或者直接引用原句,或者理解后进行转述。 (3)抓关键词,揣摩句意。 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它们常常是揭示事物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我们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4)看句子的位置。 就重要句子来说,揭示段意的,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结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 (5)辨析修辞,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 文中的有些句子,往往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法都有一定的效果和目的。辨析修辞手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 (6)抓句子主干和句间关系,关注修饰、限制成分。 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对较为复杂的单句,可通过理清文句的主干和枝叶,来达到理解文句句意的目的;对复句来说,要分析层次,明确层次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条进行叙述。

2023届高考语文知识积累散文阅读知识点整理(3)

2023届高考语文知识积累散文阅读知识点整理(3) 五、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一)结构技巧 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时间、空间、情、理、物等);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主次详略得当;材料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等。 (二)艺术特征 抑扬顿挫;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有张有弛;详略得当;波澜起伏等。 (三)构思技巧 以小见大;线索;点面结合;悬念;意外等。 六、意蕴探究 (一)语句 哲理意义 哲理意义是指文中简练的警句所表现出来的深刻含意。它们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分析句子哲理,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即产生该句的“土壤”。 隐喻意义 隐喻意义就是作者使用比喻、象征、双关等手法时句子产生的临时含意。分析句子的隐喻意义,必须抓住喻体、象征体等与本体的关系来进行。 (二)标题 1.标题内涵探究 第一步,理解标题的本义。标题的本义一般指的是其字面义或常用义;在理解其本义的基础上,再考虑它的引申义。 第二步,明确标题的语境义。要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必须找到相应的关键句。 第三步,探究标题的中心义。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常常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中心。答题前首先要对该文所表达的主题进行推敲,确定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就可以在把握文章主题的基础上顺藤摸瓜,也就对标题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了更

加明确的认识。 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结合标题在文中的语境义提炼答案,借用文章中的关键句进一步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之后,按照要求,锤炼语言,整合答案。 2.标题设计原因探究 第一步,明确标题表面义。标题有时就是一个概念性名词或一个形象的短语,理解其表层含义是深入挖掘其中心义的前提。标题的表面义就是标题中每个词语的含义的组合。 第二步,分析文章结构。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的匠心所在。标题常常与文章的材料安排有关,有的就是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 第三步,概括文章内容。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内容,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因为标题常常就是文章内容的浓缩。 第四步,挖掘标题的中心义。设计这个标题的原因,一定与文章的中心有关,因为文章的标题是不会游离于文章中心之外的。理解标题的中心义,要善于透过表象,找到文中带有结论性质或议论抒情的语句,发掘出文章内容所蕴含的哲理美。当然,有的标题本身就有点明主旨的作用。 3.标题替换与否探究 “某某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对于这类题的解答要严谨。 第一步,首先做出判断性回答。根据题干问法,答出“好”或“不好”、“行”或“不行”。 第二步,联系文章中心。采用抽取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得信息,找出那些能集中体现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通过它们来看中心与标题的关系,如紧扣中心、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形象地表现中心等。 第三步,与替换者比较优劣。比较时主要从语言特点、技巧、风格、与中心联系紧密与否、结构安排上合理与否等方面来回答,当然回答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三)构思艺术 1.从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入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构思全文的。 2.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意旨入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运

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精讲速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 “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走进散文语言的审美世界,才是真正走进了散文。”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赏析散文语言的重要性。赏析散文语言,自然涉及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这也是在读懂散文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是对此的明确要求,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也就成为散文阅读考查的热点。 答题思路 ①记牢知识,明确具体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技巧及其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③重点分析鉴赏在表达情感、主题等方面的效果(作用)。 ④组织答案,注意条理性,分点阐述。 常见语言风格 平实自然形象生动含蓄委婉清新明快 洗练简洁绚丽飘逸婉约细腻旷达豪放 华丽典雅幽默讽刺整散结合音韵和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个字的故乡 故乡是一篇干脆的散文。 故乡里最长最长的一个字是等,最深最深的一个字也是等。 等太阳爬上树梢,等月亮落到水里。等油菜开了花,等稻子抽了穗。等黑发染成白发,等

背脊弯成弓犁。 你看,八太婆不还在村口那棵树下等吗?一棵小小的桃树等成枝繁叶茂的一棵老树。八太婆被抓了“壮丁”的崽还没有回来。有人劝她,不要等了。她说:“等!等着等着就回来了。我常常看见村口的路尽头,有木娃欢蹦乱跳的身影……”有人替八太婆伤心,要是真等不着呢?八太婆先是一怔,继而喃喃自语:“等,就一定等得到!等过了,也算等到了。” 等到了,是一种胜利和满足;等过了,是一种踏实和美丽。等,不单单是等一个人,不仅仅是等一种结果,更重要的是用整个心在等。心与心的等待,超越时空,超越语言,比什么都重要。 故乡里最美最美的一个字是怀,最暖最暖的一个字也是怀。 高兴了,汉子们就开怀大笑,在火塘边,大碗大碗地喝着苞谷烧,咬着猪头肉。嫌不过瘾,干脆伸出手去抓,肉肥汪着哩,也把手弄肥滑了,晶亮晶亮地流着油,脑门上的汗一线一线地,从满脸的黑土地上流下来。火塘里的火,旺旺地,开怀地呼呼呼地笑。就是有个鸡零狗碎的事,乡里乡亲谁也不放在心上,袒露胸怀,总是检讨自家的不是。 姑娘开了怀,小伙喜癞了,欢快地追逐着,嬉戏着。山川田野上,走一路,笑一路,写下一路抒情的篇章。有过一回,让人美丽感动一生。一生再也难以忘怀。 故乡开怀的日子,大多选在金色秋天的收获季节里,甚或把欢乐陶醉在油亮亮香喷喷的腊月里。也许,他们的春天太忙碌,夏天太多情。 故乡里最怕最怕的一个字是单,最真最真的一个字也是单。 走山路,最好多凑几个人,一个人太单了。还记得,晚婆婆总在山路这头送走一起一起的过路人。白天,她定要过路的人先歇上一会儿,喝口水,呷杆烟,养足劲才走。晚上,给过往的行人点一个火把。这时,一律地说,不怕!你只管往前走,不要回头,我看着你走,我就站在你的身后,你就不觉得单了。 后来,我晓得晚爷爷有一天也是从山路这头走过去,再也没有走回来。晚婆婆哭得山摇地动,“一七”(七天)水米不进,一句话也不言语。后来,就常见晚婆婆唠叨:单,单了,啥都不怕,就怕单了。老鬼走了,我一个人,单了;老鬼在那头,就他一个,日夜里过,也太单。要走,总得一块走,手牵着手…… 故乡的文章里,要说的字还很多很多,都储存在我的脑海里。动不动,就会一个一个地蹦出来。 故乡的山川土地,雄浑,肥沃,壮美无边。在乡人眼里,就不仅仅是山,就不仅仅是水,就不仅仅是地。是亲人,最亲最亲的人!是父亲,是母亲!

202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对点练:体会重要词句的丰富含意(知识回顾+对点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对点练:体会重要词句的丰富含意 (知识回顾+对点训练+答案解析) 【知识回顾】 重要词句指那些对文意表达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如指示代词;与写作对象或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词句;在文中被临时赋予特殊意义的词句;运用了某种修辞的词句;在结构上起到特殊作用的句子;等等。 1.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基本要求:以该词语的本义为基础,推及文中含义;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以文解文。一个词语有了临时含义,作者都要在其前或后进行比较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来揭示其内涵,以便读者弄明白其意思。 常见的设问形式: (1)纵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方法指导: (1)审视词语: 一看其自身特点:看其词性,看其自身意义,看其有无修辞,看短语结构。二看其外部环境: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其出现在段中、文中的位置和次数,看其上下文有无提示。 (2)理解情境义: 一类是词语因运用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法或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而产生的新义。如果有比喻义,就要搞清比喻的对象,寻找其本体;如果有象征,就要寻找其象征对象;如果有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如果有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如果有指代义,就要在上下句中寻找释义。另一类是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需要跨越远距离(指隔了几段文字)准确找到其含义所对应的文字。 2.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 就散文而言,高考一般会考查那些使用准确、精练、形象、生动的语句。“准确”,不仅指对外部特征概括得准确,还指对作者感情、体验、思想表达得准确;“精练”,指的是高度的概括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形象、生动”是指使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常见的设问形式: (1)怎样理解……这句话? (2)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根据文意,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2023届高考语文冲刺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附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冲刺·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解析版 一.知识点回顾 (一)读懂散文 1.了解写了什么——抓住标题和由头 标题,或点明写作对象,或是线索,或表明主旨。关注标题能了解文章写作对象、文体类型、作者感情倾向等,为梳理文脉打好基础。 有些文章往往由一个故事(事件、人物)引出,然后围绕这个事件(或人物)生发开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个引出见解的故事或事件,常称之为“由头”。抓住散文的“由头”,就抓住了议论抒情的起点,就能快速理清文章的脉络。 2.把握为何写——明确主旨和意图 初步把握主旨意图,除通过以上两步感知外,还可从如下角度入手: ①.依据题材特点寻主旨 写景状物散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主旨即景物意蕴 写人记事散文→因人明品、借事明理→主旨即情感道理 议论说理散文→托物说理、直接说理→主旨即情趣理趣 文化游记散文→借景抒情、托物明理→主旨即精神意蕴 ②联系开头结尾探意图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情感态度。 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考虑,揣摩作者的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如果首尾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 如果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这样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被我们探知。 3.知道怎样写的——理清思路和关系 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关系,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整体构思以及局部联系,进而也有利于解题时锁定信息区间。方法如下:

(二)考场散文整体阅读的步骤 二.实战演习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 挖光阴过日子 荆爱民 ①乡下老家常有人来,来了人,我总是问东问西的。主客之间话稠得很,说的最多的,就是谁的日子过得宽裕,谁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常常是老家人走半天了,而心里总还是牵牵挂挂的,忽然就感悟到了中国汉字实在是太伟大太神奇了。 ②人活一世,就是过日子。这日子就是太阳,谁的阳光充足,谁的生活就好;谁生活在山坳里,能照到的太阳光就少,日子就紧巴巴的。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的日子就黑魆魆的,就缺面无光。 ③在靠北的办公室里工作了二十多年,深深感到向阳与背阴的巨大差距,在寒冷的冬天,向阳的房子本来有暖气,再加上明晃晃的太阳,在这面办公的人穿着夹衣上班,而背阴处虽有暖气,但还是觉得太冷,人要穿着厚厚的棉衣上班,即使是这样,暖气稍微跟不上,背阴的房间就冷的坐不住。背阴房间养的几盆花,花叶小,长得不旺,很少能有开花的机会。花儿的日子也不好过步骤 内容要求 关注标题 (对象) ①明示写作对象或内容 ②提示阅读线索 ③明示或暗示文章的主题 观察首尾 把握文章写作的缘由或作者的感悟结论。 理出思路 ①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的语句 ②找到充当线索的人物、事件、事物、情感 ③分析文章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关系,体察其大体结构 ④抓语段、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抓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 概括主旨 锁定文章中心句、提示语、关键词语,概括主旨 从事件角度概括,体味作者表达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 散文往往卒章显志,揭示哲理,深化境界,启发读者思考 揣摩意图 体味文章的哲理

考点集训06 探究散文的主题、意蕴(原卷版)-文学类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考点集训06 探究散文的主题、意蕴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文本一: 新湘行记 ——张八寨二十分钟 沈从文 汽车停到张八寨,约有二十分钟耽搁,来去车辆渡河完毕。溪水流到这里后,被四围群山约束成个小潭,一眼估去大小直径约半里样子。汽车得从一个青石砌成的新渡口用一只方舟渡过,码头如一个畚箕形,显然是后来人设计,因此和自然环境不十分谐和。潭上游一点,还有个老渡口,有只老式小渡船,由一个掌渡船的拉动横贯潭中水面竹缆索,从容来回渡人。这种摆渡画面,保留在我记忆中不下百十种。如照风景习惯,必然作成“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姿势,搁在靠西一边白石滩头,才像符合自然本色。因为不知多少年来,经常都是那么搁下,无事可为,镇日长闲,和万重群山一道在冬日阳光下沉睡!但是这个沉睡时代已经过去了。 小船渡口东边,是一道长长的青苍崖壁,西边有个裸露着大片石头的平滩,平滩尽头到处点缀一簇簇枯树。其时几个赶乡场的男女农民,肩上背上挑负着箩箩筐筐,正沿着悬崖下脚近水小路走向渡头。渡船上有个梳双辫女孩子,攀动缆索,接送另外一批人由西往东。渡头边水草间,有大群白鸭子在水中自得其乐的游泳。 我为了温习温习四十年前生活经验,和二十四五年前笔下的经验,因此趁汽车待渡时,就沿了那一列青苍苍崖壁脚下走去,随同那十几个乡下人一道上了小渡船。上船以后,不免有些慌张,心和渡船一样只是晃。令我显得慌张的,并不尽是渡船的摇动,却是那个站在船头、嘱

咐我不必慌张、自己却从从容容在那里当家作事的弄船女孩子。我们似乎相熟又十分陌生。世界上就真有这种巧事,原来她比我小说中翠翠虽晚生几十年,目前所处环境自然背景却仿佛相同,同样在这么青山绿水中摆渡,青春生命在慢慢长成。不同处是社会变化大,见世面多,虽然对人无机心,而对自己生存却充满信心,一种“从劳动中得到快乐增加幸福成功”的信心。 她大约有十四五岁的样子,有张长年在阳光下曝晒、在寒风中冻得黑中泛红的健康圆脸,双辫子大而短,是用绿胶线缚住的,还有双真诚无邪神光清莹的眼睛。两只手大大的,粗粗的,在寒风中也冻得通红。身上穿一件花布棉袄子,稍微大了一点。这正是中国许多地方一种常见的新农民形象,内心也必然和外表完全统一,真诚、单纯、素朴,对本人明天和社会未来都充满了快乐的期待及成功信心,而对于在她面前一切变化发展的新事物,更充满亲切好奇热情。两手攀援缆索操作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个内行。我想起合作化,问她一月收入时,她却笑了笑,告给我: “这是我伯伯的船,不是我的。伯伯上州里去开会。我今天放假,赶场来往人多,帮他忙替半天工。” “一天可拿多少工分?” “嗨,这也算钱吗?你这个人——”她于是抿嘴笑笑,扭过了头,面对汤汤流水和水中白鸭不再答理我。我不免有一点儿惭愧起自心中深处。因为我还以为农村合作化后“人情”业已去尽,一切劳力交换都必需变成工分计算。到乡下来,才明白还有许多事事物物,人和人相互帮助关系,既无从用工分计算,也不必如此计算。船开动后,我于是换过口气请教,问她在乡下作什么事情还是在学校读书? 她指着树丛后一所瓦屋说,“我家住在那边!” “为什么不上学?” “为什么?区里小学毕了业,这边办高级社,事情要人做,没有人,我就做。你看那些竹块块和木头,都是我们社里的!我们正在和那边村子比赛,看谁本领强,先做到功行圆满。村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概括标题的丰富意蕴

散文专题训练——概括散文标题的丰富意蕴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百年逐梦终不悔 庚子年春节前夕,正当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地张灯结彩、张贴春联之时,我意外地收到了远在成都的老作家马识途老人捎来的一幅他软笔书写的大红“福”字,欣喜万分。想想看,这可是一位106岁高龄的老人的祝福啊! 2014年5月24日“马识途百岁书法展”开幕式上,马老在致辞时信心满满地说:“我还要来北京参加下一次的展览!”在场的我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果然四年后的2018年10月,马老的宏愿得以实现,他的第二届百岁书法展开展,人们纷纷上前同他握手、问候和致意。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致辞中动情地说:“从马识途先生的身上真正领会了‘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意义和丰富内涵。” 展厅里162幅大小尺幅不同、真草隶篆各异的书法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这些精美的作品可都是马老近年的新作呢!尤为难能可贵。这次书法展同时也是新版《马识途文集》的首发式。 新版《马识途文集》是一部共计有7030万字的18卷厚重之作。对比2005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2卷480多万字的那套《马识途文集》,显然所辑作品更为全面、更为丰厚! 皇皇.. 700余万字的新版《马识途文集》收入了马老不同时期、不同体裁、不同题材,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代表性作品,如《清江壮歌》《风雨人生》《夜谭十记》《巴蜀女杰》《京华夜谭》《马识途讽刺小说集》《马识途诗词抄》《沧桑十年》《百岁拾忆》等。对于文学创作,他自谦地说,“作为写作者,我只是一个业余作家”。而对于他专长的书法创作, 他也从不以书法家自命。他感慨地说:“若得十年天假. 我,挥毫泼墨写兴隆。” 作为后生晚辈,我真是十分敬佩不老的马老! 不久前,我打开电视,忽然看到荧屏上马老正在接受央视《国家记忆》的访谈,话题 是关于解放成都的历程。只见马老精神依然,意气风发.... ,侃侃而谈,他正在讲述1949年解放成都时的历史情景。他作为四川地下党的有关负责人,在隆隆炮火声中带领贺龙察看国民党军在成都的军事要塞和布防,好摸清哪里有什么军事机构、什么重要建筑、什么重要党政人物住宅……这是何等重要的使命啊! 这之前马老还在央视受邀讲述过他在西南联大做地下工作时的亲身经历,那可是需要冒生命危险的啊!他的这些非凡经历原本计划写一本《我这八十年》,这方面的资料札记、

文学类文本标题与主题探究-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精讲速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文学类文本标题与主题探究 在对小说阅读和散文阅读的考查中,都常涉及标题与主题探究的考查,这也是在理解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必须进行的深层次探讨,关系到对文本的创作意图、社会价值的深入挖掘,也成为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高频考点,也是难点,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足够重视。 【探究文章标题】 ①思考标题自身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②思考标题是否点明写作对象及其特点。有的作品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作者所写作的对象。有的还在对象前添加了修饰性 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标题。我们要注意对象前面的修饰语,同时结合文章内容仔细揣摩其内在的意蕴,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③思考标题是否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态度。在这些标题中要特别注意表达感情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作者对对象的主体特征或对自身感情的一种概括,要结合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其含义。 ④思考标题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有些文章是以句子为标题的。这个标题常常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主旨。 ⑤思考标题是不是文章的线索。从构思看,写景状物的散文如果以写作对象为标题,那么这个写作对象常常就是文章的线索,并能够设定全文的结构思路。 【探究语句意蕴】 ①联系语境,瞻前顾后。分析句子含意首要的是分析其所处的具体语境,把握其前后句子的意思,确定其在文中的特有含意。 ②解读修辞,把握内涵。对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应从修辞手法本身特点的角度理解,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特别是具有隐喻性质的句子,探究时必须抓住喻体与本体的关系来分析。 ③紧扣主旨,仔细斟酌。散文要探究的句子,往往同时是情感的集结句或含有哲理的语句。这类句子,往往是作者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要想正确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必须对文章的主旨有比较深刻、透彻和全面的了解。 【探究思想情感】 ①总览全文,整体把握。要善于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解释词语含义(含答案)

散文专题训练------解释词语含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铁凝 ①那时的清晨我在冀中乡村,在无边的大地上常看雾的飘游、雾的散落。看雾是怎样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冻土,看由雾而凝成的微小如芥的水珠是怎样湿润着农家的墙头和人的衣着面颊。雾使簇簇枯草开放着簇簇霜花,只在雾落时橘黄的太阳才从将尽的雾里跳出地面。于是大地玲珑剔透起来,于是不论你正做着什么,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谢你拥有这样一个好的早晨。太阳多好,没有雾的朦胧,哪里有太阳的灿烂,大地的玲珑? ②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不知什么原因,这座城市在冬天常有大雾。城市因为有了雾,会即刻实在地不知所措起来。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着,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地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③我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步行着上了路,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庆幸我对这走的选择,大雾引我走进了一个自由王国,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这气派使我的行走不再有长征一般的艰辛。 ④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象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一个“驾”字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雾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⑤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你不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想到的只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⑥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步:胳膊摆起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动了我自己。 ⑦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于是你和我不得不继续古怪着自己擦肩而过,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湿润都朦胧,刹那间你和我就同时消失在雾里。 ⑧当大雾终于散尽,城市又露出了她本来的面容。路灯熄了,车辆撒起了欢儿,行人又在站牌前排起了队。我也该收拾起自己的心思和步态,像大街上所有的人那样,“正确”地走着奔向我的目的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多重意蕴

散文专题训练-------多重意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原上的马鞍 艾平 呼伦贝尔一代鞍具大师,我哥哥巴特尔,他一直坐在那个黢黑发亮的砧子跟前,“咔——咔——咔——”地打錾鞍具,金银铜铁,在他的凿子下熠熠闪光,慢慢绽放出海棠卷草和吉祥八宝的图案。当暴风雪肆虐的夜晚,这声音汇入骏马的嘶鸣;当第一棵灰绿色的牧草钻出地面,这声音追赶着激荡的春雷。我哥哥巴特尔把一生的梦想,錾入了沧桑的岁月里。 五十年前,我哥哥巴特尔虽然还是个年轻人,但他那驯马的本领,已经像一首诗那样传遍了草原。他牧放的马,跑起来比苍鹰飞得快;他调教的马,懂得岔开四条腿,用身子给主人挡风雨;他饲养的马,蹄子就像成吉思汗抛出的石块,踢死过一头凶猛的狼王。好马需要好鞍,我哥哥也是一样。 有一次,我哥哥巴特尔的马蹄踏过幽幽的山谷,一副隐于枯草中的旧鞍鞯,显现在他的眼前。这片草原历史上是鲜卑先祖迁徙的驿站,是成吉思汗子孙征战的沙场,也是蒙古人百代千年的游牧地,不知道掩埋着多少英雄的诗篇。岁月像鸿雁那样飞远了,天上没有痕迹;骏马的躯体慢慢融化成泥土,大地保留着这静默的马鞍。哥哥慢慢拿起那架鞍子,鞍桥、鞍座和残存的鞘皮,瞬间噗簌簌地散落成粉末,他手里剩下的,只有几根景泰蓝,那原本是鞍子的镶边,此刻,筋骨一般勾勒出鞍子的轮廓。虽然是风雨剥蚀,那景泰蓝锈而不腐,上面古老的缠枝花叶竟栩栩如生,可谓鬼斧神工。 不知问了多少人,我哥哥才知道在草原的更深处,有一位叫达拉嘎的老人能修复古老的马鞍。当他把马鞍的骨架放到老人面前时,老人跪倒在地,浊泪纵横,唱起了古老的蒙古史诗。 半年后,当达拉嘎把修复好的马鞍拿到我哥哥巴特尔面前的时候,我哥哥感到眼前陡然一亮,心里热血沸腾,一种纵马飞驰的冲动几乎不可遏止。谁的双手如此神奇、神妙?这架镶嵌着老景泰蓝的新鞍子,黑桦木的鞍座,湘竹的鞍桥,配以月光般的银饰,翡翠色的玛瑙石片,捧起来轻盈玲珑,放下去敦厚结实。我哥哥巴特尔把这个鞍子鞴在自己的铁青马马背上,伸出一个拳头,探探马背和鞍座之间的距离,也是恰到好处。他不由飞身上马,如一面旌旗猎猎展开,驰骋向远。这个马背上长大的少年,明白了自己满心的喜悦来自骏马的敏悟,而那非凡的骏马,靠的是一副贴心的鞍子。鞍子是草原人的心。哥哥被这个马鞍折服了,也被这门手艺折服了。于是,他拜达拉嘎为师,造起了鞍具。 我哥哥巴特尔终目坐在师傅留下的砧子跟前,打錾紫铜和白钢,琢磨玉石,修整鞍具的木构件,很久才会抬起头来,轻轻抿一口奶茶,复又埋头于手里的活计。我哥哥学徒的

2023年高考语文必背考点之文学类文本:散文(九)鉴赏标题意蕴

考点明晰 《文心雕龙》中说“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意思是读文章、研究学问要注意保持其真切纯正的东西,而不是只注重内容奇巧和辞藻华丽。散文是表达真感情的文体,标题往往质朴纯真,但也往往意蕴深厚。所以阅读散文时,要仔细品味耐人寻味的标题。 1.散文标题的含义(内涵) 散文标题的含义包含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即在文章中字面的意思。深层含义包括比喻义或者象征义,要透过字面的意思结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关键词来分析。 【例】《江南是一口深井》用了比喻义,把江南文化比喻成一口深井,表现文化底蕴的厚重。 2.散文标题的作用(好处) ①点明文章的写作内容;②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者写作态度;③贯串全文的线索或者表明作者的写作思路;④凸显文章主旨;⑤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例】《灯如红豆》这篇文章的标题中的“灯”作为线索贯串全文的,使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然后作者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吸引读者。同时“灯如红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灯相思的情感和对灯下美好人物感怀。 解题模板 1.审清题干

题干中往往有“分析”“探究”等作答的动词和“意蕴”“标题”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2.答题角度 (1)思考标题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2)思考题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 有的作品标题直接点出了作者所写作的对象。解答时特别关注其对象的特点,探究作者为何写这一对象。有的则在对象前添加了修饰或者限制性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标题。解答时,更要注意通过对象前面的修饰语,结合文章内容仔细揣摩其内在的含义,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思考题目是否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态度。 在这些题目中要特别注意表达感情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作者对对象的主体特征内在感情的一种概括,要结合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其含义。 (4)思考题目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 有些题目是以句子为标题的,常常就是主旨的表达或哲理的启示。 (5)思考题目是否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 从构思看,写景状物的散文如果以写作对象为标题,这个写作对象常常就成为了文章的线索,并能够设定全文的结构思路。 3.规范答题 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是×××的线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暗示×××情节的发展(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023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专练:散文艺术技巧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专练:散文艺术技巧统编版高三总 复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的青山绿水在哪儿?我想,答案是:在有禁忌的地方。换言之,在信仰之乡。 西双版纳,乃中国热带雨林最完整、面积最大之地。为什么呢?并非偏僻荒凉,而是因为这儿的居民有个共同的图腾——神林。视树为衣食父母,为感恩示敬,将大片地势好、近水源的森林供为“神林”,在那儿,连花草禽兽也被视为精灵,不得侵扰。那里要求寂静与安详,不允许伐木、狩猎、开垦,不允许喧闹、泄秽、有猥亵之语,甚至不允许捡拾枯枝落果。整个西双版纳,那样的地方有600余处,近10万公顷,珍稀植物和药用植物200余种。中国最大的植物种子和基因库,寂静如初,仓储完好,靠的是“门神”,是“闲人免入”和“肃静”的牌子,是精神防护罩和铁布衫。不仅西双版纳,“神林”在滇桂川黔等其他部族也盛行,彝族、白族、水族、瑶族……皆奉树为神,虔敬有加。(节选自王开岭《那些美丽的禁忌》,有删改) 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案①用列数字的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森林保存的面积之大、植物之多,说明少数民族对树神的崇拜,保护成果显著。②用比喻的手法,把“闲人免入”和“肃静”的牌子比作精神防护罩和铁布衫,体现出“禁忌”与“美丽”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千年前,那个黑脸膛的石匠,在灼烈的阳光下雕刻着面前的巨石。后来,这块巨石变成了一头威严的石狮子,那个石匠反剪着双手,满意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打满水泡的嘴里咳出一团污血,倒在了石狮子的脚下。 日光也许穿越了千年,保持着同当年一样的温度。我看着石狮子,仿佛听到叮叮当当的凿石声。石屑在石匠粗糙的手下像岁月一样飞扬、沉落,终化于寂灭。石匠是一个沉默的人,我想,因为凿斧是他唯一的语言。他的眼睛很大,却经常眯起来,从不同角度观察着石头的造型、布局与线条。他双手的虎口由于不间断的摩擦和冲击而迸开了一

2023届高考语文散文专题训练-理解句子含义(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散文专题训练-理解句子含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泥火盆儿 张金凤 ①“江山千里雪,炉火一点红。”展望北方的苍茫原野,这开阔而温馨的诗句迎面而来。入诗的一定是红泥小火炉吧,我童年那一盆红彤彤的炉火,似雪中红梅闪耀光芒,照亮了我的冬日情怀。我记忆中的火炉不是那种婉约的小火炉,而是朴素简约的泥火盆儿,它的温暖是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②那时候的乡下,几乎家家有一两个泥火盆儿,泥火盆儿是秋天就做好的,到村外岭畔挖些干净的带粘性的黄泥土,拌点麦糠和成厚泥巴,还要绞碎一些破布片儿、旧绳头儿加进泥里,这样火盆儿就有了筋骨,不易碎裂。做火盆儿的模子是一只旧脸盆,倒扣在平展的地上,在盆面擦一层锅底掏出来的草木灰。然后,一层层往上糊泥巴,轻轻拍打,拍打得火盆儿瓷实且四壁均匀。做好的火盆儿就像一个厚重的大脸盆,要放在荫凉处慢慢地干,干急了会有裂纹。祖父时常去火盆儿前看看,发现小裂缝就立即用细泥给封好、抹平。火盆儿干透了,小心翻转过来,从中间把脸盆抽出,一只丰满的泥火盆儿就笑吟吟地端坐在墙角。 ③到了四九天气,寒气逼人的时候,就要请泥火盆儿出场了。从热灶膛里拣几块红彤彤的木炭置于火盆儿内,端到屋子里,屋里顿时就腾起一股暖流。清晨,小孩子懒被窝,大人在早早生起的泥火盆儿上烤烤棉袄再给孩子穿上。在炕上绣花的大姑娘,绣花针拿久了,寒气就聚在手上,手僵了做不了活,双手拢在火盆边儿烤烤搓搓,绣出的花就都更灵性了。外出的人回家来,也许顶着一头的雪花,拿笤帚扫扫一身的雪粒子,坐在暖融融的火盆儿前,无比感慨。冬天,在火盆儿边,多少英雄变得儿女情长,被这一小盆红通通的炭火拴住了出去闯荡的脚步;多少游子又在日思夜念老家炕头上泥火盆儿那冒着蓝火苗的温馨。家里来客串门,最热情的招呼就是拉到火盆边说,来,烤烤火!围着火盆儿拉呱着日子,闲话着岁月,一天天地向年关迈进,向春天的盼头挪动。火盆的微红,映着庄户人一脸的安详和知足。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考点1理解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专题演练(2021年整理)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考点1 理解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专题演练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考点1 理解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专题演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考点1 理解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专题演练的全部内容。

考点一理解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草木故园 彭家河 ①比起人丁,乡下的草木已日渐兴旺。 ②乡村其实是属于草木的,村民本是不速之客。在发现有水有树后,那一队队从猿一路迁徙成人的村民们便驻扎下来,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谈婚论嫁,生儿育女.于是,乡村便改变成了另一种模样。正是由于村民们的到来,那些山山岭岭、沟沟坪坪便也同时有了名字,成为村民们最朴素的方位标志。 ③彭家是我们那个家族聚居的一个小山坪,村里最古老的那棵柏树要七八个青壮年伸手才合围得住。浓密的树枝遮蔽了树下的山坡,树下一年四季都是干燥干净的,没有草木能在它的身下生长,粗大的树干也没有人能攀爬.老家的房屋后面有三棵古老的柏树。每天晚上,从远处的西河或者嘉陵江里劳作一天的白老鹳回来后,都要在树上吵闹一会才肯睡觉,听着那些声音,我便会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④风雨过后,我家房顶上便落满了白老鹳粪和长长短短的枯树枝,有时还有些鱼骨头,我爹便把那些粪扣下来堆在一起,作自留地里的底肥,那些树枝和圆圆黑黑的柏树果便撮回灶屋烧锅煮饭.每年夏天的晚上,村里都会刮几次大风,听着房顶上呼啸的风声,我不怕房顶上的瓦被风揭走,却怕那些大树顺风倒下来砸着我家的破瓦房,于是我不敢入睡。然而就在恐惧之中,我却一次又一次地慢慢睡着了。 ⑤那些古树个个巍峨挺拔,村民们路过时都要仰望才看得到树枝。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棵大树为了全村的族人,做出了最后的牺牲。村里要通电了,要永远告别柴木取火的时代了。然而我们村除了树多就是人穷,哪里找钱买电线电杆呢?村里大大小小开了几天会,决定砍掉一棵古树。 ⑥那树在我家的东面。在挖浮土的前夜,村上找来德高望重的长者在树下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及训练:散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及训练:散文阅读之标题的含 义 技巧梳理 标题对于一篇散文,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明灯,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理解散文标题,高考命题者往往从两个角度设题:理解散文标题的含义(寓意,意蕴),分析散文标题的作用。无论是哪一方面,都要关注两点:一是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是标题与文本的联系。意思就是说,既要关注标题的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又要思考:标题与环境(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标题与情节(是否是小说的线索;是否吸引读者,设置悬念;是否暗示了情节的发展,呼应细节);标题与人物(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标题与主题(是否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寄托感情,深化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某意义;是否揭示主题;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与读者(是否运用艺术手法,生动形象;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标题意蕴答题模式及步骤】 模式: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中心 步骤:第一步,理解标题的表层含义,一般指的是其字典义或常用义。 第二步,体会标题的语境义,即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第三步,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探究标题与文章中心的关系。 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与稻田重逢 谢枚琼 ①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 ②老家地处丘陵地带,稻田呈现出极不规则的形态,大小不一。村民往往按其形状和所在地,给一丘丘稻田命名。三角形的就叫三角丘,荷叶状的就叫荷叶丘,那丘最大的田,叫长丰大丘,弯弯曲曲的,就叫大湾丘。从荒地上挥汗如雨地拓出几分田来的,那就叫新开丘好了。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③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规整,足有五亩三分,这样的大田在村里可不多见。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长丰”还真不是没来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阄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去田边转上几趟。 ④田是好田,爷爷亦是种田好手。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黄饱满。 ⑤几年之后,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长丰大丘被后辈新初分去了,爷爷那时已八十高龄,虽种不动长丰大丘,却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他还是喜欢每天到田边去转悠转悠,回来后唠唠叨叨,无非是新初那小子还不知道这几天要治虫哩,田里又要薅草了…… ⑥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村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上。一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之词语赏析及效果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系列:散文阅读之词语赏析及效果 考点梳理 【题型问法】 1.请赏析句子中的加点词。 2.段中写“××”词语的用意是什么? 3.加点词语能否换成“××”?为什么? 4.画线语句中加点的词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5.把句子中的“××”改成“××”好不好?为什么? 【题型分析】 加点词的赏析分为“有明显手法(用词用语特征)”和“完全没有手法”两种形式。“有手法”的加点词赏析,手法往往集中在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达技巧三个方面,答题时注意判别各个手法之间的区别,避免丢分。 “没有手法”的赏析考查学生语言的敏感度。需要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带入”文章,体味作者所处场景的感受或表达的意蕴。在用语言提炼关键词、概括化答题上,这个考点的能力等级要求有所提升。 【题型答法】 ①点出词的修辞手法、词语特征等;②写了什么;③手法效果;④情感态度。 词语的表达效果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回答此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应注意“四联系”,即联系本词(对本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作者的态度感情、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同时要注意词语的特殊性:即运用了该词语的比喻义(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本体)、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找出之后,一定要代入原文中进行检验。 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碗“雪花”面 马海霞 ①那天,下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雪下得不大,天气却极寒,北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疼。母亲去外婆家了,由我负责午饭。我在火上炖了一锅白菜豆腐汤,掐着父亲快下班的点儿, 煮上了面条。我平时不咋做饭,煮面条时放多了挂面,煮了满满 ..一大锅。面条剩下就不好吃了,若母亲看到,肯定会劈头盖脸数落我一顿。

【精讲巧练】文学类阅读05 理解散文的词语含义与语句意蕴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全国通用)原卷版

理解散文的词语含义与语句意蕴 知识储备 散文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难点,读懂文章是答好散文阅读题的关键,理解词语的含义与语句意蕴是读懂的前提。理解词语的含义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理解语句意蕴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类型解题策略 理解句子的含意①联系语境理解其含义。 ②从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情感态度中揣摩词语的含义。 ③从修辞的角度理解其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词语本义+具体语境义+使用了……手法+表达了……的情感。 理解句子的含意①由所在语段、相邻句子入手,体会其含意。 ②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应进行修辞还原。 ③分析句子的结构及语意的层次。 ④由表及里,理解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 答题模式:句子表层含意+使用了……手法+深层含意+表达了……的情感。分析句段的作用①明确句段在文本中的位置。 ②分析句段在文本内容、概括思路上的作用。 ③分析句段对表现文章的情感、主旨等的作用。 答题模式:简述句段具体内容+与上(下)文……有着……的联系+表达 了……的情感。 梳理文章的思路①归纳各段的含意。 ②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理清文章的线索和层次。 理解句子妙诀 1.应根据文意,将形象的、含蓄的、有着特殊意义或者有复指意味的句子,还原成原来的意义。 2.要注意句子在文中的地位。重要句子在文章或语段中往往起关键作用。要先看其是否为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结尾句,然后根据其具体特点进行分析。

题型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总有一天会空缺 ①玉米秧子被牛踩了一脚之后,它站过的地方就陷了下去,空出一棵玉米秧的位置。我盯着那个不大不小的坑,那棵玉米秧子紧贴着地面,没有一点要站起来的意思。 ②我总觉得,指甲长了剪短又长上来,韭菜割了过些日子又是一茬,树叶黄了会绿,竟然有些东西空缺了就再也不回来了。越想越失落,并且有一种顿悟了的感觉,才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就像被踩进土里的玉米秧一样,总有一天会突然空缺。并且这种空缺,谁也都会遇得到,甚至还伴随一生。 ③我从童年开始,就在经历各种空缺,并记住它们所带来的滋味和创伤。 ④小时候寡言,我整天闷不吭声,这种情况直到遇到堆金才得以缓解。他和我相反,一上课就想说话,每一任同桌都受不了他,老师觉得我不说话,堆金要是坐我身边想说话也没得说,没想到弄巧成拙,堆金竟然打开了我这把生硬的锁。 ⑤他竟然成了我遇到的第一个突然消失了的人。他将一瓶劣质白酒灌进自己十二岁的身体后,就再也没有醒来。从此,教室里那张课桌的一边就空出一个十二岁孩子的位置,我坐在旁边,守着一个巨大的空洞。 ⑥堆金的离开让我明白了人有一天也是会突然空缺的,但是母亲的离开,却让我理解了空缺带来的痛到骨子里的悲伤。毫无征兆,我在放学回家的途中被截住了,来接我的人说你母亲出事了,得赶紧去看看。其实我对出事毫无概念,就跟在他身后。跑到山坡上的时候,一车土豆翻在路上,母亲躺在父亲怀里,软软的,看见我就流起眼泪。我别过头,想把泪水憋回去,可是无济于事。她被送到医院前眼睛还是睁的,送回来就一直闭着眼睛。那个傍晚,在一一和亲人们告别之后,从此家里的院子里炕上饭桌上就空出母亲的位置。父亲和他的几个孩子守着母亲留下的空缺,度日如年。 ⑦三年前,祖父去世,这个四合院里又一次出现了让人悲伤的空缺。在过完一生闭上眼落了幕之后,我们把祖父埋到了埋着母亲的那块地里,从此,他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作为祖父的身份,就永远地空缺了下来。大家尽量把悲伤收起来,装作没事人一样,吃饭的时候,先给爷爷盛一勺,放在供桌上,估摸着他动筷子了,我们才搛菜。事实上,我们就当他从来都没有离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