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变态心理学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变态心理学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变态心理学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变态心理学

中南民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课程论文(设计)

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学期: 2010 -- 2011 学年第 2 学期

专业:应用心理学 年级: 08 级

学生姓名:黄俊 学号:08121019

题目: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课程名称: 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任课教师姓名: 赵冬梅

2011年年 6 月 4 日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研究综述

摘要斯德哥尔摩的银行抢劫案,不仅仅是一起让犯罪学家感兴趣的案件,也吸引了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去解释这一常人看起来不可思议的现象。对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解释,也可以部分扩展到受虐症当中。关键词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强化受虐症收益追求

1973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柯瑞迪特银行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两名绑匪劫持4名人质近6天的时间。[1]事件发生后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竟拒绝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2]其中一位女人质和一名绑匪有出于自愿的性接触。瑞典犯罪学家尼尔斯·贝耶洛特将这种受害者对压迫者或施虐者的依恋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3]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产生已久,人们难以理解为什么人质对伤害自己的犯罪分子动真情。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产生不是一般的绑架抢劫虐待就可以形成的,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情形下,满足条件才能产生。

一、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产生的条件

一般认为有这样四种因素引发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产生[4]:

1.绑匪威胁会杀死人质,并且人质也相信他们完全有可能这么做。因为这一因素的存在,受害者明白,在这种极度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既然绑匪可以杀死他们,那么对他们惩罚、虐待并不值得惊异,即便这是一种负面的身体遭遇和情感体验。相反,那些绑匪对他们的良善之举,是人质从没有奢望过的,所以,这些善行一旦出现,会在受害者的内心激起较高的情感波澜。

2.绑匪会向人质表达某种程度的善意,经常给他们一些小恩小惠最经常发生的是,在人质感到绝望的时候绑匪给他们食物或水,或者允许他们上卫生间。事实证明,这些善举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形成的基石(cornerstone)。人质将所有这些都感知为是绑匪赐予他们“生命礼物”。绑匪威胁他们生命这一事实被忽略了,他们为当下被给予的生命所感动。人质从心理上认为,他们还活着是因为绑匪“没有杀死我”,这是一种“被恩赐的存在”(grantingex—istence)。

从这种视角看,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产生,是因为人质对绑匪施加于他们身上的伤害的否认,和对“生命的礼物”的感恩。这是一种双重感激,一方面,是因为绑匪没有实施人质所预想的最坏的行为,或者说,人质因为没有被杀死而产生的负向感激;另一方面,是

人质对绑匪给予他们的关心和照顾的正向感激。人质认为绑匪会做的事情,或者是他们惧怕绑匪会做的事情,与绑匪真正对他们所做事情之间的差距越大,这种感激之情越强烈。在讨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时,人们经常用到这样的比喻:魔鬼来到人间,将某人抓进地狱,让他受尽苦难。当魔鬼允许他重回人间,偶尔体验一下正常人的生活时,他便会产生幻觉,认为自己来到了天堂,而那位将自己带入地狱的魔鬼此刻被认为是解救他的天使。

3.人质没有逃脱的机会,那些试图逃跑的人质皆死于绑匪的枪口下。这个事实更加强化了人质的这种认识:人质的生死完全掌控在绑匪手中。怎样在这种高压的情况下提高生存机会,成为压倒一切的思想。而且,绑匪经常对人质说:“不要害怕。如果你们听从我们的命令并且保持沉默,我们不会伤害你们;但是如果你们有过激反应我们就会开枪。”“不受伤害”的前提是“听从命令”、“保持沉默”。在这样的情景下,人质很清楚要想活下来应该怎样做。也许有一种前性情倾向(pre—disposition)使个体愿意为了生存做任何事情。人的对情景主宰者(如绑匪)的认同,会确保个体的生存和受到保护,认同此时成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受害者体验到的无助感越强烈,认同也就越明显。

4.人质与外界隔绝,他们所能得到的信息皆来自于绑匪这一点使绑匪有机会在短暂的时间里对人质进行再社会化,或者说对其进行洗脑(brainwash— ing)。我们很少对我们所接受的观念提出质疑,它们看起来是那么的合理合法,以至于我们一直想当然地接受。这些观念也很少受到别人的挑战,因为在我们的周围,大家接受的也都是同样的价值观念。在没有疑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对“异端”没有免疫力,所以在绑匪的高压面前,人质原来的那套信仰体系不堪一击,重新占据人质头脑的是绑匪的那套观念系统。人质开始站在绑匪的立场上,透过绑匪的眼光来重新看待这个世界。这种转化(conversion)一旦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产生就在所难免。

二、产生原因分析

按引发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条件发生发展的顺序,试作如下分析:

1、虐待或威胁人质。生活的经验会告诉人质,被毒打、虐待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即使没有虐待的事实行为,只要威胁就可以达到让人质心生畏惧的效果。威胁或虐待可以看做是对人质的惩罚,以减少人质“耍花样”和抵抗、逃走、报警的可能行为。这种最直接最强烈的方式可能会使人质正常的心理崩溃,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接下来犯罪分子的“小恩小惠”就会使人质在非正常的心理状态下产生不可思议的对犯罪分子正面的情感体验,而这一切在正常状态下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2、让人质认为没有逃脱的机会。在直接“打击”之后,再以其他试图逃跑的人质的死亡旁敲侧击,再次强化“不听话就没命,听话就有活路”。使人质产生“没有听话而被杀是自己的错”这样错误的认知,并延伸到警察的救助是对平衡关系的破坏,警察的到来使犯罪分子恐慌,进而人质自己的生命就受到更加严重的威胁,而责任会被人质在非正常的心理状态下转嫁到警察身上。

3、“善意”的表达。在人质当时的思维逻辑里,犯罪分子对自己拥有生杀予夺的全权,打骂侮辱是家常便饭。当犯罪分子仅仅只是让人质上个厕所,喝口水,对于人质来说就是天大的恩赐了,会使人质对犯罪分子感激不尽。这种奖励的正强化行为使人质更加认同目前甚至还有“赏赐”的平衡关系。

另外,人质对于收益的追求可能使其对犯罪分子的恩惠表现出过分的积极情感。

心理学研究认为正是因为人们高估了与损失关联的种种痛苦的程度引致了损失厌恶(Kermer等),在某种环境下收益追求也有可能发生,即人们会高估与收益相联系的种种喜悦的程度。已有一些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收益追求的存在,例如Harinck等的实验表明小额的收益带给个体的快乐程度超过了等额的损失带给个体的痛苦程度;而Schmidt和Traub、Brooks和Zank在实验中也发现一些实验对象表现出收益追求的特性;在市场学和营销学领域中也有一些文献发现相对损失,个体对收益更加敏感,收益的影响超过了损失的影响,如Greenleaf、Sivakumar和Raj、Hankuk和Aggarwal等。回到本文的研究问题,如果个体真的具有收益追求的特性,那么有风险的信息所蕴含的可能的收益将会显著增加个体的期望效用,使个体在确定性的坏消息和有风险的好消息之间偏好后者,而形成“坏消息延后”的现象。[5]在当时的情境下,对于人质而言,犯罪分子给与恩惠的收益大于虐待带来的痛苦损失。可能是这种恩惠对于人质而言可以极大地减少他们的恐惧,让其心理获得一瞬间的安全感和平衡,而这一安全感对人质几近崩溃的心理弥足珍贵。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是威胁虐待在前,施以恩惠在后;而不是恩惠在前,威胁在后。

4、信息隔绝。信息隔绝贯穿整个过程的始终,从落入犯罪分子之手,直到被解救。信息隔绝使得人质所接受到的观念信息皆来自于犯罪分子单方面,并且只是犯罪分子向人质单向灌输。在没有沟通交流的前提下,本来正常状态下不可能发生的事在人质这里发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从上我们可以看到,信息隔绝和强化一直在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一开始的暴力、威胁、虐待等“重拳”,到旁敲侧击的“绵掌”,再到小恩小惠的“糖衣炮弹”,不断给予人质单方面的刺激。要么通过“重拳”惩罚,要么通过“绵掌”负强化,

再加上“糖衣炮弹”的正强化。在信息隔绝的情况下,单方面的刺激作用被放大了,因为人质在心理状态非正常的极度脆弱情况下,又缺少信息和情感的交流沟通,很容易接受犯罪分子的行为和观念。简而言之,在犯罪分子强势的“组合拳”的“攻击下”,人质正常的思维和情感撑不住了,就出现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样在一般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现象。

珠海市著名的魏娟虐待保姆蔡敏敏一案中,魏娟既有虐待的行为,又有如蔡敏敏所说的对她很好的表现。单一的虐待只会带来恐惧、憎恶和反抗,再施以“恩惠”就可能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蔡敏敏甘愿受虐5年,同样也是魏娟一系列“组合拳”的影响。

而信息的隔绝则扮演了“帮凶”的角色,让人质的观念情感得不到交流和释放,最后只能自己消化接受。在传销中,信息隔绝对洗脑的作用尤为显著。通过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不断单向灌输传销思想。在缺乏外界信息交流的情况下,受害者很容易缺乏理智,而在短时间内就很容易受到控制,使受害者成为传销大军的一员,并鼓动其他人加入。如果能够及时与外界的家人或同学朋友取得联系,有了与传销者不一样的观念的交流,传销者的洗脑就很难实现。这也就是为什么传销者都非常注意切断受害者与外界的联系并监视他们的原因。

虐待(或者说惩罚)与“恩惠”(或者说正强化)的对比越强烈,差异化越明显,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可能性越大。假设惩罚对人质来说为负值,呈算术级变化;“恩惠”是正值,但它的值在信息隔绝的条件和强化的作用下被人质极度脆弱的心理放大了,呈倍数或几何数级的变化:(-n)+2n>0 或者(-n)+n×n>0,故最后人质对犯罪分子的情感是正面的。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不仅仅表现在劫持人质的案件中,在施虐与受虐症以及家庭暴力中同样部分有所体现。当然,不是所有人在满足上述四个条件后就可以形成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不同的性格的人自然会有所不同,有些人在遭受虐待后可能进行直接的毫不妥协的反抗。患此症的人具有哪些心理特质,在发生此类案件时如何应对,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对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也不能因为其特殊的心理因素而免去他们应承担的相关责任。理解但不纵容,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回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阴影方能散去。

参考文献

[1][3][4]高明华.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表现、成因和应对[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01)

[2]李玲. 浅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J]. 科教文汇(中旬刊) , 2007,(12)

[5]周嘉南,黄登仕. 损失厌恶能否解释“好消息提前,坏消息延后” [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第6期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变态心理学

中南民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课程论文(设计) 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学期: 2010 -- 2011 学年第 2 学期 专业:应用心理学 年级: 08 级 学生姓名:黄俊 学号:08121019 题目: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课程名称: 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任课教师姓名: 赵冬梅 2011年年 6 月 4 日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研究综述 摘要斯德哥尔摩的银行抢劫案,不仅仅是一起让犯罪学家感兴趣的案件,也吸引了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去解释这一常人看起来不可思议的现象。对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解释,也可以部分扩展到受虐症当中。关键词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强化受虐症收益追求 1973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柯瑞迪特银行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两名绑匪劫持4名人质近6天的时间。[1]事件发生后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竟拒绝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2]其中一位女人质和一名绑匪有出于自愿的性接触。瑞典犯罪学家尼尔斯·贝耶洛特将这种受害者对压迫者或施虐者的依恋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3]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产生已久,人们难以理解为什么人质对伤害自己的犯罪分子动真情。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产生不是一般的绑架抢劫虐待就可以形成的,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情形下,满足条件才能产生。 一、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产生的条件 一般认为有这样四种因素引发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产生[4]: 1.绑匪威胁会杀死人质,并且人质也相信他们完全有可能这么做。因为这一因素的存在,受害者明白,在这种极度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既然绑匪可以杀死他们,那么对他们惩罚、虐待并不值得惊异,即便这是一种负面的身体遭遇和情感体验。相反,那些绑匪对他们的良善之举,是人质从没有奢望过的,所以,这些善行一旦出现,会在受害者的内心激起较高的情感波澜。 2.绑匪会向人质表达某种程度的善意,经常给他们一些小恩小惠最经常发生的是,在人质感到绝望的时候绑匪给他们食物或水,或者允许他们上卫生间。事实证明,这些善举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形成的基石(cornerstone)。人质将所有这些都感知为是绑匪赐予他们“生命礼物”。绑匪威胁他们生命这一事实被忽略了,他们为当下被给予的生命所感动。人质从心理上认为,他们还活着是因为绑匪“没有杀死我”,这是一种“被恩赐的存在”(grantingex—istence)。 从这种视角看,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产生,是因为人质对绑匪施加于他们身上的伤害的否认,和对“生命的礼物”的感恩。这是一种双重感激,一方面,是因为绑匪没有实施人质所预想的最坏的行为,或者说,人质因为没有被杀死而产生的负向感激;另一方面,是

斯德哥尔摩效应(人质情结)

斯德哥尔摩效应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西方心理学家这样解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当局当成了敌人。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条件 1、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认出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4、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起源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Olsson与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Ol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这件事激发了社会科学家,他们想要了解在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研究者发现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经验。以人质为例,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第1,是要你切实感觉到你的生命受到威胁,让你感觉到,至于是不是要发生不一定。然后相信这个施暴的人随时会这么做,是毫不犹豫。 第2,这个施暴的人一定会给你施以小恩小惠,最关键的条件。如在你各种绝望的情况下给你水喝。 第3,除了他给所控制的信息和思想,任何其它信息都不让你得到,完全隔离了。 第4,让你感到无路可逃。 有了这4个条件下,人们就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警方找来心理学家:三个人质为甚么在最后的性命关头都帮匪徒逃命呢?专家深入研究,结论是: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恐怖份子对他的宽

浅谈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刑事法律与案例》结课作业 ——浅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061310418 王斌 这学期的选修课选了刘耀彬老师的《刑事法律与案例》,一开始觉得有关法律应该是很无聊的课,但是事实上这门课还是很有意思的,有关一些罪行的判定也让我长了不少知识。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对法律和一些常见的罪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第十周的课程中老师提到了“洛阳性奴案”,让人震惊不已。案犯李浩十分残忍,毫无人性,但是案发后受害者似乎忘记了恨,还在警察调查中试图袒护李浩。这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典型体现。 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或称为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三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意图抢劫斯德哥尔摩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名银行职员。这两名可能的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的时间,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 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

金。据说,当中一名遭挟持的女性,后来与之前绑架她的一名绑匪,在他服刑期间与他订婚。 这件事激发了社会科学家,他们想要了解在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 研究者发现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范围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争囚犯、乃至于娼妓、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 这项调查的结论是,如果符合某些条件,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首先,受俘者必须真正感受到绑匪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其次,在遭挟持的过程中,被绑的人必须辨认出绑匪可能施予一些小恩惠的举动。 第三,除了绑匪的看法之外,受俘者必须与所有其它观点隔离; 最后,受俘者必须相信逃离是不可能的事。 专家认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这种心理转变,可发生在三到四天时间,但必须强调的是,身历这种症候群的人并不是疯了,而是他们正在为保住生命而战。这种症候群代表受俘者藉由讨好绑匪,以确保自己的一种策略。 受掳者尽最大的努力不去激怒或挑衅绑匪;而受俘者这样做的时候,也渐渐失去自我意识,直到完全接受掳人者的观点。假如受俘者现在用掳人者的眼光来看世界,他们就不再渴望自由,结果是当救援到来时,受害人可能会抗拒营救。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把心理异常解释为体内四种体液的不平衡的学者是( B ) A 盖伦 B 希波克拉底 C 克雷佩林 D 高尔登 2.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是( D ) A 美国 B 墨西哥 C 日本 D 匈牙利 3.在金赛等人提出的同性恋-异性恋比例表中,单一的异性恋和单一的同性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A 35%,1% B 35%,4% C 80%,4% D 80%,10% 4.智力迟滞的边缘状态所指的智商(IQ)分数为( C ) A 70----84 B 75----84 C 70---79 D 65---79 5.人本主义理论认为,造成情感障碍的原因是( D ) A 自我惩罚 B 习得的无助感 C 高度的成就感 D 难以处理的独立状态 6.具有神经症行为风格的人在人际关系中通常带有明显的( A ) A 依赖倾向 B 暴力倾向 C 合作倾向 D 隐瞒倾向 7.心理防御机制中,不包括( C ) A 否认 B 合理化 C 学习 D 升华作用 8.被看作是心理治疗的“第三势力”的心理疗法是( B ) A 行为疗法 B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C 精神分析 D 认知治疗 9.若某患者经过长期训练可学会基本卫生习惯,但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需要他人照顾,基本丧失学习能力,情感幼稚,情绪反应容易过头,那么该患者属于( B ) A 极度智力迟滞 B 重度智力迟滞 C 中度智力迟滞 D 智力迟滞的边缘状态 10.先天愚型的智力迟滞又叫 ( B ) A 猫叫综合症 B 唐氏综合症 C 特纳综合症 D 弗伶综合症 二.多选(每小题1分,共5分)

各种稀奇古怪的综合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 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起源: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 Erik Olsson与Clark 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Ol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 lima综合症: lima综合症讲的是人质犯被人质所同化,与人质的立场趋于一致,把攻击心态转变的现象, lima综合症的起源:1996年一批持械匪徒绑架日本驻秘鲁lima的大使馆绑架大量人质,在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光辉的人格辉映下,在几天后匪徒就主动释放了大部分的人质 巴黎综合症: 巴黎综合症是日本人在法国巴黎工作或度假时发生的一种精神紊乱状态。 其主要症状有恶心、失眠、抽搐、难以名状的恐惧感、自卑感、蒙羞感以及被迫害妄想症,甚至是有自杀倾向。 法国心理学家赫夫•本阿默指出:“心理脆弱的游客可能会失去承受力,当他们了解的关于这个国家的介绍跟自己所发现的事实不符时,就会引发危机。” 有法国精神医师表示,这些人的临床抑郁症是由于他们对巴黎的浪漫看法与现实无法调和而导致的。 日本人对巴黎的热爱由来已久,巴黎吸引日本人的是巴黎人优雅的举止、精美的法国食物和路易威登箱包等奢侈品。在法国的28000名日本侨民大多数都生活在巴黎,而每年有几百万日本人到巴黎旅游。 已经在法国当导游15年的日本籍导游长谷川明说:“我接待的游客经常对巴黎感到格外失望。他们以为巴黎应该很干净,巴黎人应该很有礼貌、很友好。结果恰恰相反……他们心目中所期待的是老法国——充满了像让•加宾和阿兰•德隆那样的人。” 有媒体指出,巴黎人对所有不会说法语的人都不够友好,并不只是针对日本人。问题只在于日本人对西方的生活方式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到世界各地参观时总是一大帮人聚在一起,很少跟当地人接触,所以当真正近距离接触时,文化冲击在所难免。 耶路撒冷综合症: 耶路撒冷综合症是一种由于访问耶路撒冷城而触发的精神现象,包括一些宗教主题的激烈的思想困扰、错觉或其他类似精神病的体验。它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宗教或教派,犹太人和许多不同宗派背景的基督徒都受到影响。 耶路撒冷综合症并不存在普遍的表现,不过产生这种现象的患者先前并无精神病的任何征兆,只是在到达耶路撒冷后才开始发病。而几周后, 或者离开耶路撒冷后就彻底痊愈。第欧根尼综合症: Diogenes又名肮脏混乱综合症或众议院综合征 症状特点: 1.生活脏乱,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又称为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由来 1973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歹徒欧陆森(Olsson)与欧佛森(Olofsson)绑架了四位银行职员人质,挟持了131小时之久。在这长时间,遭挟持者却逐渐对于该犯人产了同情与认同,甚至有崇拜的心理,且衍生出休戚与共的共同依赖现象,认为彼此的命运是不可分的。事后,更有进者,被绑架的人质中有一名女职员克丽斯蕬汀(Christian)竟然爱上欧陆森并与他订婚(Hubbard, 1986; McMains & Mullins, 1996)。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一词源于公元1973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发生的一件银行抢劫案件,歹徒Olsson与Olofsson绑架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所有的受害者在事后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事后,被绑架的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

Olsson并与他订婚。 研究发现,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乃至**、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经验。以人质为例,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第一,受俘者必须真正感受到绑匪威胁到自己的存活。其次,在遭挟持的过程中,被绑的人必须辨认出绑匪可能施与的一些小恩惠的举动。再者,除了绑匪的看法之外,受俘者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最后是,受俘者必须相信,逃离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件事情激发了社会科学家,他们想要了解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劫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 什么样的人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据心理学者的研究,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通常有下列几项特征:

歇斯底里症

歇斯底里症的研究历史 应心12级孙凯俐 019012103 自从在课上听到了一篇由弗洛伊德写的演讲报告,其中提及了一些他对歇斯底里症的研究和看法,就对“歇斯底里症”这五个字情有独钟。歇斯底里症在心理学上有个更加专业的名字叫“癔症”。 癔症,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癔病的主要表现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分离,是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转换,是指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接着出现躯体症状,一旦躯体症状出现,情绪反应便褪色或消失,这时的躯体症状便叫做转换症状,转换症状的确诊必须排除器质性病变1。 关于歇斯底里症的病因、治疗方案,我目前还没有这种专业素养来研究它,至于它的研究历史,对于我现在这个对心理学涉及未深的初学者来说,倒是一个不错的研究课题。 就目前的资料来看,到底是谁第一个提出“歇斯底里症”,这个在我眼里非常有意思的精神疾病,我实在是无法查明,就我所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只可知晓对癔症的正式研究是,奥地利内科医生约瑟夫,此外,最早研究的癔症的心理学家是著名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老师,同样著名的神经病学之父——让-马丁·沙可。 让-马丁·沙可(1825.11.29~1893.08.16),于1872 年任巴黎大学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授,同年他开始研究癔症,采用布雷德引入医学的催眠术进行治疗2,他有趣的把癔症称为“子宫癫痫”。更加有趣的是,早在1000多年以前,有位不知名的哲学家提出“子宫在体内活动”,并指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兴奋,女人般的情感宣泄,这与沙可的比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沙可在催眠时会要求病患放松心情,然后在病患面前喃喃自语,双手不断由上往下推抚患者,也会抚触病患额头,使之身心缓和,逐渐进入催眠状态。早在 1878 年他就证明了催眠现象。他观察发现,癔症和催眠状态都是躯体的各种病变所致的,越是严重的癔症患者越容易得到深度的催眠状态。他认为催眠是歇斯底里的病理现象,能够被催眠的人都属于歇斯底里症,因此仿照歇斯底里区分为大催眠和小催眠,大催眠的深度又分为昏睡、僵硬、人格分离三种。1882 年沙可向法国科学院陈述了他的观点,并被官方完全接受。 作为沙可的学生,弗洛伊德也投身于对歇斯底里症的研究中去。他与布约瑟夫·罗伊尔一起合作研究,并与1893年合作发表《癔病的研究》3。提出一个假设,认为病人把曾有过的情绪经验推到意识之外,由此阻碍了许多心理能力;通过催眠回忆后,情绪发泄了,病就痊愈,此则宣泄法或净洗法。由此逐渐发展了精神分析技术。 1癔症,百度百科 2让-马丁·沙可(1825.11.29~1893.08.16),来自“百度百科”,著作《神经系统疾病讲演》、《大脑疾病定位讲演》 3《癔病的研究》,来自“百度百科”,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080001_061034) >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 (适用于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 一、课程简介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病人的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一门学科,又称异常心理学,它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鉴别评定的方法及矫治与预防的措施。本课程主要以理论讲授形式进行。在讲授过程中,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强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适当引进新理论、新技术。旨在使学生通过本科目的学习,掌握变态心理学的常见表现形式,了解其心理学成因和生物学基础,能初步诊治常见的心理障碍,掌握心理治疗技术,了解药物及物理治疗技术。 为方便学生掌握系统的、牢固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和实践知识,我们依据卫生部推荐的教材编写本大纲。 本课程计划在第6学期开设,理论课64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1.概述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发展史、相关学科及研究方法。 2.概述变态心理形成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病因的相互作用。 3.概述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及变态心理的分类诊断。 4.简述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 5.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与躯体形式障碍、心境障碍、自杀与自伤、进食障碍、睡眠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与性功能障碍、分裂症与其它精神病性障碍、

常见于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障碍、物质滥用与物质依赖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6.掌握各种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 7.了解心理健康行业与道德问题、患者的权利、心理障碍与法律相关问题。(二)基本技能 1.熟练掌握各种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2.熟练掌握对异常心理进行认识和处理的技能。 (三)基本素质 1.培养自学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重点引导学生自学。 2.培养综合分析、思考、表达能力,达到能独立解决常见问题的水平;同时培养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单元学时 第一章绪论2 第二章影响变态心理形成的因素4 第三章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4 第四章变态心理的分类诊断4 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 第六章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4 第七章应激相关障碍4 第八章神经症与躯体形式障碍4 第九章心境障碍4 第十章自杀与自伤4 第十一章进食障碍4 第十二章睡眠障碍4 第十三章人格障碍4 第十四章性心理与性功能障碍4 第十五章物质滥用与物质依赖4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这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许多人都对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个名词耳熟能详。这是指犯罪的受害者对加害者产 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者的一种情结。 1973 年 8 月 23 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两名有前科的罪犯在意图抢劫市内最大的 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 130 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 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歹徒显露出 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人,甚至还为其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 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还对警察 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竟然还爱上其中一名歹徒,并与他在服刑期 间订婚。这两名歹徒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 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表的心理转变下,这四名人质甚至抗拒政府营救他们的努 力。 社会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这样一种堪称畸形的情感竟然普遍存在。从集中营的 囚犯、战俘、受虐妇女到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经验。在以往国 外发生的的一些囚禁性奴案中,很多被囚女性身上都能找到这种情结。其中很有名的就 是被囚八年的奥地利女孩娜塔莎,重获自由的她在首封公开信中竟然表示被囚也不算坏 事,她写道,“从某种角度来说,他(绑架者)对我非常关心。他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为他感到悲伤。” 那么,本案这些被囚禁的女孩怎么一步步地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呢?…[详细]
大前提:李浩有着被长期压抑的权力型人格, 大前提:李浩有着被长期压抑的权力型人格,并企图通过囚禁女子来满足自己的权力欲 记者对李浩的调查着墨不多,但是还是可以看出他性格的分裂与暴戾之处。今年 34 岁的李浩有 一名小自己 10 岁的妻子,并共同育有一子。在邻居的眼里,他和妻子恩爱。而在同事看来,李浩为 人低调,不善于参加同事间聚会。值得注意的是,李浩是消防兵转业,他在洛阳技监局执法大队并 不是一名正式员工,平时经济状况很一般。 在长达 1 年多的时间里,李浩挖地窖、运土石方,行动均在深夜进行,周围邻居甚至毫无察觉。 这些都显示了他的军人素养所带来的毅力和专业知识。李浩这样一个人有着很旺盛的权力欲,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却得不到满足(不是正式公务员,经济条件不好,转业后可能很失落),他平时所隐 藏的权力型人格都在囚禁性奴这件事情上得到了实现。假如李浩没有这种隐藏的权力型人格的话, 他就不会造地窖、养性奴了。值得一提的是,李浩一共养了六名性奴,最长的两年,最短的三个多

《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部分

《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部分 1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2 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 3 高危设计:选择那些更可能出现某种心理异常的人进行前瞻性研究。 4 血亲设计:这种设计仍属病例控制抽样,但同时对病例组被试的亲属进行评定,这种研究设计的主要目的试探讨心理异常的传递。 5 催眠时相:指大脑皮层从觉醒(或睡眠)到睡眠(或觉醒)状态过渡的一种机能状态,包括四种不同的时相:正常相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 6 孤立病灶:又称病理惰性,是指高级神经活动机能出现个别的病变点,但其他高级神经机能仍很正常,这种病灶可能是过去经受的精神床上的后果,遗留下来而成为产生心理异常的原因。 7 实验性神经症:兴奋和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但如果兴奋和抑制不能协调,就会造成大脑机能的混乱,从而产生行为的混乱,称之为实验性神经症。 8 泛化: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 9 辨别:即个体学会对相似的刺激进行分辨,并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 10 神经症:指在面对日常生活种的问题时,由于过去不良的学习经验的影响而产生的持续性焦虑和恐惧情感。 11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焦虑为基础的神经症模式,病人报告躯体症状,似乎躯体某方面出现问题,但去不能找到任何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又称心里生理障碍。 12 转换性障碍:以前称做癔病(症)或歇斯底里,其特点为在没有器官病变的基础上出现某种机体机能障碍或失去控制能力。 13恐怖症:指对某种客观或情境表现出一种持久的恐惧,但客体或情境并没有真正的危险,或这种危险的程度是被极大地夸大了的。 14 妄想:思维障碍导致假的不合理的信念称为妄想,妄想可见于许多类型的精神障碍,并不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具有泛化,内容荒谬的特点,迫害妄想关系妄想及影响妄想最常见。 15幻觉:即不真实的知觉,常常伴发于妄想。 16 习得得无助感:指完全无望的感觉和谁也无法改变正在发生的一切的意识。 17 任务分级法:把目标或活动分解成小目标或更小的行为定式,减少对病人的压力,其目的是使任务更简单些,以便病人能完全完成这些任务,从而获得成功的强化,随着治疗的进展任务要逐渐加大,并且要难一些。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症状表现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症状表现 *导读: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引起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原因是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症 状表现有哪些?……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引起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原因是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症状表现有 哪些? *一、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病因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病因暂不清楚,但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其病因与心理因素有关。现实生活中,曾有一女子被劫持数日后爱上歹徒,且与歹徒结为夫妻。女子之所以会对歹徒产生感情,主要原因是女子本以为歹徒会杀害他,感到非常恐惧。但歹徒虽威胁着她,但并未对她作出任何伤害,甚至有时给她略施小惠。女子由恐惧变为感动后,就对歹徒心生怜悯,由此崇拜他,深深地爱上了他。爱情的力量非常大,能让罪犯和被劫持者相爱。

*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症状表现 人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后会经过恐惧、害怕、同情、帮助四大历程。一开始,人在被挟持时,会确信歹徒非常凶狠,会伤害自己,于是产生了恐惧心理。进而在挟持的过程中,歹徒虽然不断以杀害她为由威胁她,但却没有做出任何伤害她的事情。逐渐,她相信歹徒会略施小惠,不要那么残暴,于是只是单纯地害怕歹徒。与歹徒相处一段时间后,人质不能获取外界的任何信心,于是开始慢慢了解歹徒的经历和想法,对他产生了怜悯之情。人质怜悯歹徒,就不会想逃跑,而逃跑也存在一定风险性,可能危及自己生命。于是,人质默默地爱上了歹徒。在被救出后,人质不但不会指控歹徒,而且会尽全力帮助他。但并非所有的人质都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只有少部分人会产生而已,这些人往往容易被感动或者有依赖人的习惯。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

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 (1)

名词解释: 1、木僵:一种以缄默、随意运动明显减低或丧失,以及精神活动缺乏反应为特征的状态;可有意识紊乱(主要依病因而定)。木僵可见于器质性脑病、分裂症(特别是紧张型)、抑郁症、癔症性精神病和急性应激反应。 1、强迫: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一种。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2、虚构:意识清晰背景下出现对既往4事件或个人经历的错误叙述。自己对叙述内容只保持松散记忆并需提示(有时可以是自发而持久的),且有夸张倾向。虚构一般见于有器质性基础的遗忘综合征,如Korsakov综合征。也可由医源性诱发,但不应与分裂症所涉及的记忆性幻觉或幻想性谎言相混淆。 3、错构:错构(paramnesia)错构症是指患者在回忆往事时,常混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节,张冠李戴,如把过去可能在生活过程中确曾经历过、然而在他所指的那段时间里却从未发生过的事情,错误地当作该时发生的真实事件来诉说,并且不自觉地固执地加以歪曲和渲染。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智力落后、脑器质性精神病和外伤性痴呆等患者常有这种记忆障碍。 4、自知力:自知力是指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判断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识辨,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属于病态。 5、思维破裂:指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表现为患者的言语或书写内容有结构完整的句子,但各句含意互不相关,变成语句堆积,整段内容令人不能理解。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联系,成了语词杂拌。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6、思维迟缓: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即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患者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语声甚低,反应迟缓。患者自觉脑子变笨,反应慢,思考问题困难。患者感到“脑子不灵了”、“脑子迟钝了”。多见于抑郁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 7、发育迟缓:发育迟缓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发病率在6%~8%之间。在正常的内外环境下儿童能够正常发育,一切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发育,从而造成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 8、人格障碍,或称人格疾患、人格异常、人格违常、人格异常疾患(英文:Personality Disorder)。是精神疾病中的一种。指对于一群特定拥有长期而僵化思想及行为病患的分类。这类疾患常可因其人格和行为的问题而导致社会功能的障碍。人格违常是据美国精神科医学会所定,这类疾患的表现是跨文化和国界的。它们被定义成发病期至少要能追溯到成长期早期或更早。要能符合人格违常诊断的最低标准是疾患本身必须已干扰到个人、社会、或职业功能。 9、人格改变:人格改变是指一个人原来的性格正常,由于疾病或境遇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随着疾病的痊愈和境遇的好转,这种改变的人格大多可以恢复正常。 10、急性应激:急性应激障碍是由剧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精神障碍。多数病人发病在时间上与精神刺激有关,症状与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其病程与预后也与及早消除精神因素有关。本症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理障碍和精神病性障碍。可发生在各年龄期,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11、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

变态心理学——常见心理异常症状与对应病症

感觉过敏、内感性不适、感知综合障碍、情绪脆弱(神经衰弱)2、神经衰弱症候群: 注意减弱 3、应急相关的精神障碍: 心因性幻觉 4、癔症: 心因性幻觉、心因性遗忘 5、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 感觉过敏 6、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感觉减退 7、抑郁状态: 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内脏性幻觉、感知综合障碍、思维迟缓、抑郁性木僵 8、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窥镜症、思维云集、病理赘述、夸大妄想(麻痹性痴呆)、注意减弱、记忆减退、遗忘综合症、情绪迟钝、易激惹、强制性哭笑。 9、意识障碍: 感觉减退 10、脑器质性疾病: 幻视、错构、虚构

幻视 12、人格障碍: 超价观念 13、精神分裂 内感性不适、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功能性幻觉、思维障碍、感知综合障碍、窥镜症、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思维散漫)~早期、破裂性思维(思维联想障碍)、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被夺、思维云集、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原发性妄想、强制性思维、情绪迟钝(早期)、情绪淡漠(衰退期)、情绪纠错、意志缺乏(衰退期)、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木僵。 14、颞叶癫痫、颞叶肿瘤: 幻嗅 15、偏执性精神障碍 被害妄想 16、癫痫 幻触 17、强迫症 强迫性思维 18、躁狂

思维奔逸、易激惹 19、心情障碍狂躁: 思维奔逸 20、心境障碍抑郁发作: 思维迟缓 21: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 思维贫乏 22、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思维不连贯 23、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夸大妄想、记忆增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24、情绪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 自罪妄想、记忆增强 25、更年期、老年期精神障碍: 嫉妒妄想(更年期)、疑病妄想 26、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嫉妒妄想、遗忘综合症。

变态心理学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2000下 2001下 28、催眠时相29、心身疾病30、病态人格31、折衷主义心理治疗 2002下 28、恐怖症29、应激30、药物的耐受31、多动综合症 2003下 1、血亲设计 2、自杀行为 3、智力障碍 4、应激 2004下 1、实验性神经症 2、药物的耐受 3、继发性病态人格 4、系统脱敏法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00下 2001下 32、心理健康水平评估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33、简述学习学派对反社会人格的解释. 34、简述儿童少年期恐怖症的表现和类型. 35、严重心理异常和轻度心理异常的区别是什么? 2002下 32、多肯提出的预防和控制心理异常的最佳方案是什么? 33、简述最常见的诱发抑郁症的因素。

34、简述精神动力学派对高血压的看法。 35、简述弗洛伊德最重要的两方面的贡献。 2003下 1、简述弗洛伊德的意识结构。 2、鉴别转换性障碍和真正的器官障碍的标准有哪些? 3、简述易产生反社会热呢的家庭背景因素。 4、简述大麻的危害性。 2004下 1、重度心理异常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简述弗洛伊德最重要的两方面的贡献。 3、可能加强自杀企图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罗杰斯的患者中心疗法的主要治疗态度。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01下 36、介绍行为疗法的主要技术. 答:行为治疗与强调无意识作用的精神分析不同,它认为病人的症状,即各种心理病态和躯体症状,是个体在其过去生活经历中,通过条件反设即“学习“过程固定下来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设计某些特殊的治疗程序,通过条件反射的客观方法,即学习方法来消除或纠正病人的心理病态和躯体症状。 1、系统脱敏法:亦称交互抑制法,是一种基本的行为治疗技术,这种方法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于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

人是可以被驯养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人是可以被驯养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2008-11-23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经济观察人是可以被驯养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张轲风 自有人类文明开始,有一种心理病症可能就已存在,然而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种病症才由于一个刑事案件受到重视,并以此得以命名,这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 1973年8月23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某家银行里,突然闯进两个全副武装的绑匪,先是一阵狂扫乱射。绑匪一边扫射一边说:Party开始了。此后,绑匪将几名银行职员挟持为人质,并将他们扣押在银行的地下保管库里。匪徒提出的条件是,释放在押的同伙,保证他们安全出境,否则将人质一个个处死。 经过六天的营救,警方设法打通了保管库,用催泪瓦斯将人质和劫匪驱赶出来,狙击手同时作好了危急情况下击毙劫匪的准备。然而,离开保管库后,几名人质反而将劫持者掩护起来,保护他不受警方的伤害,此后甚至拒绝提供不利于绑匪的证词。更为离奇的是,其中一名女人质还由此爱上了一名劫持者,等他获释后就要嫁给他。 人们无法为这个匪夷所思的事件做出合理的解释,只好将它病理化。从而,在心理学、医学领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个病症又被称为人质情结,概括而言,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后来,人们发现,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几乎是人质挟持事件中相当普遍的一种现象。 1976年,法航139次班机被恐怖分子劫持到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根据一名头脑清醒的女人质回忆,劫持过程中,留给她强烈印象的不是恐怖分子如何凶神恶煞,如何殴打、虐待旅客,而是每当恐怖分子头目发表演说时,全机舱里就会发出如潮的掌声。这个叫做达维森的女人质在回忆中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只是现在,我才理解。当人们想活命时,是最容易受骗的。” 前不久报道说,意大利两位被劫持的女记者获救之后,不但不感谢政府的努力,反而“支持伊武装分子的‘正义之战’”。这或许也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体现(也有可能不是,这里还涉及到政治信仰问题)。不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在007系列之《黑日危机》中有过明确的表现:该片中被劫持的石油大亨的女儿,后来助纣为虐。 我可以列举出一连串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事例,不过没有这个必要,大家通过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可以了解得更详细。

《变态心理学》重点与难点

《变态心理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精神病的认识 现在尽量不用精神病这一说法。因为精神病这一概念是一个日常概念。界定的范围不明确。 现在的概念体系是: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和非精神病性障碍。 所谓精神病性障碍是指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等。 所谓非精神病性障碍是相对前者而来的,是指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比如:各种没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焦虑症和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等等。实际上,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者是心理咨询(针对对象:心理不健康)和心理治疗(针对对象: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工作对象。 2、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归类 教材上列举的症状有很多,对于学习者来说,难免容易混淆。首先要对总体分类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就像抓住一棵树的树干一样: (一)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

感知障碍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和感知综合障碍。 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二)情感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怖;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 (三)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 性抑制。 归类中,一些常见的考点需要重点关注: (1)思维鸣响属于一种幻觉,而不属于思维障碍,谨防多选题中用来作干扰项; (2)语词新作、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被洞悉感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这三个规律性不强的症状谨防考归类; (3)三个倒错: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情感倒错属于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意向倒错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 (4)两个强迫:强迫观念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强迫动作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 (5)精神运动性抑制包括木僵,违拗,腊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因规律性不强,谨防考归类多选题。 3、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鉴别 一些容易混淆的相关症状需重点鉴别清楚:

李浩案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分析

从受害者群体特征探析性奴案中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发生原因 摘要: 种种犯罪资料以及受害者的表现表明隐匿于城市生活长达两年之久的性奴案着实产生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也是犯罪人顺利实施所有犯罪过程的保护伞。通过分析,笔者发现此案具备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发生的四个条件;并进一步结合受害者即卖淫女的群体特征进一步分析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了斯德哥尔摩发生的综合动力因素。 关键词: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卖淫女 一、案情简介以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发生: 2009年8月,河南南阳新野县人李浩控制妇女进行淫秽视频表演赚钱,在其购买的地下室挖掘地洞,先后将6名妇女骗来囚禁于地洞内。期间,李浩多次强行与6人发生性关系。2010年下半年的一天,被告人李浩指使、胁迫段某某并直接参与杀害一名被囚禁妇女。2011年3、4月份,李浩开始组织被其控制的妇女在地下室通过网络进行淫秽视频表演。2011年6、7月份,李浩又指使段某某、姜某某、张某某杀害另一名被囚禁妇女。2011年8月30日至9月2日,李浩组织被其控制的多名妇女卖淫。9月初的一天,警方接到23岁的女子小晴(化名)的报警电话,称其被“大哥”带出卖淫,刚从一个地窖中逃离,她和另外五名姐妹被诱骗绑架后,沦为“大哥”的性奴,“‘大哥’还杀了两个人。”案情浮出水面。 这桩性奴案在涉及多名受害人的情况下隐匿了长达两年之久,如果不是受害人的逃跑,至今犯罪人的罪行还不能令众人哗然。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受害人群的特殊性,她们是被社会遗忘的“卖淫女”,她们的失踪不会引起社会的注意,无助与长期形成的心理方面的缺陷也很容易使她们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于他人。)洛阳“性奴”案震惊全国,许多人感到很奇怪,这些女性完全有机会、有能力依靠集体的力量反抗、逃脱,可是据案情曝光,李浩平时对这些女孩“调教有方”,女孩子

心理学和医学上各种病症和综合征更全面

各种稀奇古怪的综合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 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起源: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 Erik Olsson与Clark 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Ol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 lima综合症: lima综合症讲的是人质犯被人质所同化,与人质的立场趋于一致,把攻击心态转变的现象, lima综合症的起源:1996年一批持械匪徒绑架日本驻秘鲁lima 的大使馆绑架大量人质,在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光辉的人格辉映下,在

几天后匪徒就主动释放了大部分的人质 巴黎综合症: 巴黎综合症是日本人在法国巴黎工作或度假时发生的一种精神紊乱状态。 其主要症状有恶心、失眠、抽搐、难以名状的恐惧感、自卑感、蒙羞感以及被迫害妄想症,甚至是有自杀倾向。 法国心理学家赫夫•本阿默指出:“心理脆弱的游客可能会失去承受力,当他们了解的关于这个国家的介绍跟自己所发现的事实不符时,就会引发危机。” 有法国精神医师表示,这些人的临床抑郁症是由于他们对巴黎的浪漫看法与现实无法调和而导致的。 日本人对巴黎的热爱由来已久,巴黎吸引日本人的是巴黎人优雅的举止、精美的法国食物和路易威登箱包等奢侈品。在法国的28000名日本侨民大多数都生活在巴黎,而每年有几百万日本人到巴黎旅游。 已经在法国当导游15年的日本籍导游长谷川明说:“我接待的游客经常对巴黎感到格外失望。他们以为巴黎应该很干净,巴黎人应该很有礼貌、很友好。结果恰恰相反……他们心目中所期待的是老法国——充满了像让·加宾和阿兰·德隆那样的人。” 有媒体指出,巴黎人对所有不会说法语的人都不够友好,并不只是针对日本人。问题只在于日本人对西方的生活方式抱有不切实际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