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6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研究进展_刘宗晓

2006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研究进展_刘宗晓

2006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研究进展_刘宗晓
2006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研究进展_刘宗晓

1前言

锦鲤疱疹病毒(KHV),属于疱疹病毒科,是双链DNA病毒,有囊膜,与其同科的CHV、CCV之间有免疫交叉反应[1]。WaltzekTB等[2]通过比较疱疹病毒的主要囊膜蛋白基因、衣壳蛋白基因、DNA聚合酶基因、螺旋酶基因4个基因,认为,KHV与carppoxherpesvirus(Cyprinidherpesvirus1,CyHV-1)和haematopoieticnecrosisherpesvirusofgoldfish(Cyprinidherpesvirus2,CyHV-2)十分相近,而与channelcatfishvirus(Ictaluridherpesvirus1,IcHV-1)也有在相近之处,因此建议将KHV隶属于CyHV-3。目前KHV的主要囊膜蛋白基因、衣壳蛋白基因、DNA聚合酶基因、螺旋酶基因、胸苷激酶基因及某些未知功能的蛋白基因的部分或完整的核苷酸序列已有报道,但关于KHV的其他基因的研究未见报道,其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及基因图谱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KHV的感染谱较小,仅感染锦鲤和鲤鱼;死亡率高达80% ̄100%,且很快死亡;研究表明,该病毒的致病性具有水温依赖性,该病毒的最适生活温度为18 ̄27℃,其发病水温主要在23 ̄28℃之间;KHV的潜伏期长,一般为14天,甚至更长。

2国内外流行现状

1998年在以色列的MaganMichael地区的首次暴发锦鲤疱疹病毒病,但以色列官方宣称这次发作是来源于欧洲,也许是从英国非法进口的鱼及渔场设备所致。在1998年夏至1999年春的发病导致渔场主损失肉用鲤鱼600t,出口损失近400万美元,但直到1999年才确认KHV为其真正的病原。自1998年以来该病在英国、欧洲大陆、美国及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暴发流行。日本也于2003年10月首次证实了该病的存在[4]。自1998年以来,KHV在英国每年夏天都要流行一次。另外,1998年南非也有此病的报道。

2001年4月在以色列的Hazorea地区再次暴发流行KHV,且由于这次KHV的暴发流行,KHV被列入以色列水生动物疾病名录,作为以色列必须向官方报告的水生动物疾病。但目前还不能明确判断KHV的危害在生产实践中所占的地位。随后该病在美国、德国、中国台湾均有报道,据分析该病的流行和蔓延主要通过外贸出口及观赏鱼类的交流所造成。

2002年4月,广东省某养殖场进口的锦鲤(Cyprinuscarpio)出现了暴发性疾病,死亡率高达80%以上,刘荭[5]等人用nested-PCR证实了本次流行的主要病原可能是KHV,同时伴有副溶血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继发感染。究其原因,KHV可能是从进口的观赏锦鲤中传入我国的。这提示,KHV随着进口锦鲤进入我国的风险极大,并且有可能对我国养殖锦鲤及锦鲤出口贸易造成严重的影响。

3临床症状

KHV感染锦鲤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停止游泳;鱼皮肤上出现苍白的块斑与水泡;鳃出血,产生大量的粘液或组织坏死;鳞片有血丝;鱼眼凹陷,类似寄生虫感染和细菌感染,出现症状后24 ̄48h死亡;有些鱼表现神经症状,极小的刺激能引起较强烈的反应,然后是不活跃期[6]。

4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锦鲤疱疹病毒病的临床表现与许多普通的细菌感染和寄生虫侵袭相似,这些现象会掩盖病毒所致的危害。不能单纯通过观察鱼的外部特征或临床表现来进行决定性的判断,因此,确诊还需必要的实验室诊断。目前的诊断方法有细胞培养分离技术、电镜技术、PCR、ELISA、原位杂交技术及LAMP法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细胞培养技术是OIE推荐的诊断方法。

4.1常规的临床诊断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再结合临床特征,则可怀疑KHV的感染:

1)仅有鲤鱼(包括锦鲤)及其普通变种能被感染

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刘宗晓刘荭江育林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中心,广东深圳,518001)作者简介:刘荭(1971-),女,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博士,高级兽医师,已发表文章40多篇。

致死。其他种类如金鱼和草鱼在同一系统中,甚至可与锦鲤保持长期接触而不被感染,这一特点可有助于KHV的诊断。

2)水温在18 ̄30℃间有大量死亡,水温升高或降低,死亡率下降或停止。

3)死亡极快,一条健康鱼从病到死只有24 ̄48h。

4)死亡率极高,如果疾病暴发10天内死亡率可达80% ̄100%。

这些常规的诊断只能作为一种有意义的参考,确诊还要依靠灵敏特异的诊断方法。

4.2细胞培养分离技术

细胞培养分离技术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是OIE推荐的首选方法。但研究发现,KHV非常特殊,只能在源自原始宿主细胞中生长,即只能在锦鲤鳍细胞中生长,病毒接种这种细胞后,可观察到特征性的细胞病变。Calle等[7]报道,常用的鱼类细胞系都难以分离到KHV,刘荭等也证实了KHV不可能在CO、CK和EPC等3种鱼类细胞上复制。最近,美国的研究者已经建立起锦鲤鳍原代细胞系,可用以分离KHV。英国的研究者们也正在紧张地进行KHV敏感细胞系的建立。因此尽早建立对KHV敏感的细胞系,并研究该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从而更有效的诊断和控制KHV的流行。

4.3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4.3.1PCR法

PCR是目前较为精确检测KHV感染的方法。在过去的几年里,运用PCR方法确定了KHV的阳性病例,其中英国至少有16例、德国45例、荷兰1例、美国2例,而以色列报道的病例也应用此技术。Gilad等用KHV的1个保守片段,建立了可用来区别KHV和鲤鱼疱疹病毒(HerpesviruscypriniCHV)和叉尾鱼回病毒(Channelcatfishvirus,CCV)的PCR方法。IshiokaT等[8]运用PCR技术对2004年发生于日本的43份KHV可疑病例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他们根据KHV的DNA聚合酶基因和主要囊膜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检测阳性率为86%(37/43),且两个基因的最小检测量分别为100fg和1000fg,这说明以主要囊膜蛋白基因为模板检测KHV更加灵敏。另外基因进化分析表明,日本的流行株和其他国家的毒株在基因进化上有很近。BercovierH等[9]基于KHV的胸苷激酶基因建立了PCR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区分KHV与Herpesviruscyprini(CHV)andthechannelcatfishvirus(CCV),且较为敏感,最小检测线为10fg,这与IshiokaT等报道的不一致,可能与基于不同的基因所造成的。刘荭等建立了nested-PCR,并初步证实了2002年发生于广东省某养殖场进口的锦鲤(Cyprinuscarpio)出现了暴发性疾病的病原为KHV,从而说明通过进出口贸易及进口观赏锦鲤引进KHV的极大风险,为我国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在我国的流行提供了技术支持。乌日琴等[10]通过对从组织中提取KHVDNA的方法和PCR引物的探讨,建立了快速、灵敏和操作简便的KHV的PCR检测方法,并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和简化操作程序。

但目前,检测KHV的PCR并没有预期的精确,该方法只能在已经表现出了疾病临床症状的鱼体内检测出KHV,即只能从深度感染并表现出临床症状的鱼中检出,对看似健康的鱼却无法确定是否有病毒存在,也就是无法检测潜在的病毒,而且很有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因此进一步研究灵敏、特异、能检出潜在病毒感染的检测技术,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4.3.2LAMP法

LAMP(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法是一种新式恒温核酸扩增方法,采用能特异识别靶序列上6个位点的4条引物及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65℃左右进行核酸的指数级扩增,其扩增效率可达到10-9 ̄10-10个拷贝数量级。在扩增反应中产生茎环结构,保证引物与其杂交启动新一轮核酸合成,反应副产物焦磷酸镁沉淀可用肉眼观测到,或加入SYBRGreenI,根据颜色由黄到绿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扩增。该扩增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廉价、易检测等特点。GunimaladeviI等[11]基于胸苷激酶(thymidinekinase,TK)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KHV的LAMP法,其灵敏度与PCR法相当。SolimanH等[12]设计3对引物建立了快速、灵敏、廉价的检测KHV的LAMP法,该方法可在90min内判定结果,并在产物中加入SYBRGreenI,根据其颜色的变化来判定,从而更加直观。另外该方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适合现场诊断。因此LAMP法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ELISA方法、电镜技术及原位杂交技术等。ELISA方法检测KHV的背景值高,与CCV和CHV之间具有较高的交叉免疫反应。另外,鱼类的血清抗体水平较低,不易检出,因此,ELISA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电镜技术及原位杂交技术等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不适宜推广应用。

因此,要进一步研究更加敏感、特异、易于基层推广应用的诊断方法,为更好的确诊和控制KHV在全球的暴发流行提供技术手段,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5综合防制措施

防制病毒性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是疫苗免疫,但目前尚无有效的KHV疫苗,因此对该病的防制应采用综合防制措施加以控制和消灭。

5.1免疫预防

PerelbergA等[13]认为可以通过变温的方法或在细胞上连续传代获得不致病的突变株,作为疫苗株免疫锦鲤,但有效的KHV疫苗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有很多方法可以启动锦鲤对KHV的免疫应答,如将感染鱼饲养于20℃ ̄28℃间一段时期,然后降低或升高温度使病毒失活,类似于疫苗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免疫力,达到免疫的目的。另外,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缺失或突变毒力基因,获得基因工程疫苗,还可以将KHV保护性抗原重组于嗜单胞菌中,构建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

5.2综合防制措施

在目前缺乏有效的疫苗之前,采用积极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是必要的,如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建立和健全疫情上报制度;加强口岸检疫,不从疫区引种等。

5.2.1加强饲养管理

要采取以防为主的措施。包括: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提高养殖种群和养殖群体的免疫力等全面综合预防措施,防止病毒病的发生。

5.2.2建立隔离制度

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首先必须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免疫情传播蔓延。实施隔离,即对已发病的池塘或地区首先进行封锁,对池内的养殖动物不向其它池塘和地区转移,不排放池水。工具未经消毒不在其它池使用。与此同时,饲养人员要勤于清除发病死亡尸体,及时掩埋、销毁。对发病鱼类及时做出诊断,确立对策指导疾病防治和控制疫情流行。

5.2.3加强口岸检疫,不从疫区引进苗种

通过贸易进口和观赏鱼的交流可将KHV传入我国,因此,要加强进出口口岸检疫,增强KHV的防范意识,不从疫区引进苗种。

5.2.4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建立和完善疫情上报制度和预警机制

由于KHV仅感染锦鲤和鲤鱼,因此可利用现有的水生动物病害测报系统和各级鱼病防治网络对锦鲤及鲤鱼养殖户或观赏鱼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依据《水生动物防疫管理办法》建立疫情逐级报告制度。对有疑似病例的养殖场要按照《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水生动物防疫的规定实施隔离监管并做好防疫消毒工作,对确诊病例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6问题与展望

当前,关于KHV还有许多方面急需深入研究。如KHV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尽快开展KHV基因组的研究,确定每个基因的功能;加强诊断方法的研究,建立特异、敏感、快速、适宜现场诊断的方法;建立KHV敏感细胞系;加快锦鲤鳍细胞系特性的研究,以便提高细胞分离技术的敏感性和可靠性;广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其感染谱、感染途径,了解其在全球的分布及流行情况,研制有效的疫苗等,这些都是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关于KHV在我国的暴发流行的报道,还不多见,但是为了预防从国外进口的鱼中携带有该病毒,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尽快建立起能检测KHV病毒的锦鲤鳍细胞系,用于细胞查毒。同时,有关KHV病毒的PCR检测和单克隆抗体等诊断方法和手段也应该尽快建立,以消除进出口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保障我国观赏鱼行业和渔业生产的国际贸易正常发展。

为更好的防制该病暴发流行,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有效的检测方法,开展全球范围内的KHV监测,研制有效的KHV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CallePR,McNamaraT,KressR.Herpesvirus-associatedpapillomasinkoicarp(Cyprinuscarpio)[J].JZooWildl

Med,1999,30(1):165 ̄169

[2]WaltzekTB,KelleyGO,StoneDM,etal.Koiherpesvirusrepresentsathirdcyprinidherpesvirus(CyHV-3)inthe

familyHerpesviridae[J].JGenVirol,2005,Jun;86(Pt6):

1659 ̄1667.

[3]张利峰,刘晶,苏世敏.一种新发现的鱼类病毒KHV在国外的流行和研究现状[J].中国动物检疫,2003,20(2):41 ̄43[4]IidaT,SanoM.Koiherpesvirusdisease[J].Uirusu,2005Jun;

55(1):145 ̄51

[5]刘荭,史秀杰,高隆英,等.进口锦鲤杯发病病原的nested-PCR鉴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5):414 ̄418[6]何贤臣,李庆东,康安娜.鲤鱼病毒病的诊断方法与预防措施[J]黑龙江水产,2004,4:21

[7]CallePR,McNamaraT,KressR.Herpesvirus-associated

papil2lomasinkoicarp(Cyprinuscarpio)[J].JZooWildlMed,1999,30(1):165 ̄169

[8]IshiokaT,YoshizumiM,IzumiS,etal.Detectionandsequence

analysisofDNApolymeraseandmajorenvelopeproteingenesinkoiherpesvirusesderivedfromCyprinuscarpioinGunmaprefecture,Japan[J].VetMicrobiol,2005Sep30;110(1-2):27 ̄33

[9]BercovierH,FishmanY,NaharyR,Cloningofthekoi

herpesvirus(KHV)geneencodingthymidinekinaseanditsuseforahighlysensitivePCRBMCMicrobiol,2005,Mar17:5(1):13

[10]乌日琴,刘中勇,黄宝春.PCR方法快速检测锦鲤疱疹病

毒基因[J]检验检疫科学,2005,15(2):6 ̄7

[11]GunimaladeviI,KonoT,VenugopalMN,etal.Detection

ofkoiherpesvirusincommoncarp,CyprinuscarpioL.,by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J],2004,Oct;27(10):583 ̄589.

[12]SolimanH,El-MatbouliM,etal.Aninexpensiveandrapid

diagnosticmethodofKoiHerpesvirus(KHV)infectionby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VirolJ,2005,Oct17(2):83

[13]PerelbergA,RonenA,HutoranM,etal.Protectionofcultured

Cyprinuscarpioagainstalethalviraldiseasebyanattenuatedvirusvaccine.Vaccine,2005May16;23(26):3396 ̄3403

经过精心策划和筹备,由《检验检疫科学》编辑部主办、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承办的全国植物种苗、花卉检验检疫技术和监督管理学术交流大会将于8月21 ̄25日在甘肃召开。届时将有国家质检总局有关业务部门、全国各相关检验检疫机构、进出口生产经营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及论文作者代表约90人出席大会。这次学术交流大会是包括论文征集、专家评审、大会交流、编辑出版论文集等内容在内的整个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会将邀请著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安排优秀论文重点交流、分专业组交流,并组织与会人员赴全国最大的外繁种子制种基地交流参观。

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种苗、花卉(包括盆景)进出境贸易频繁。中国常年进口的植物种苗每年有百余种,价值数十亿元,花卉是新兴产业,目前其年产值430亿元,花卉出口额已突破1亿美元。种苗、花卉直接用于田间种植,易传播危险性病虫害,所以一直是动植物检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鉴于此,《检验检疫科学》编辑部组织了这次活动,旨在为贯彻质检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落实“科技兴检”的战略方针,为质检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提高检验检疫系

统种苗、花卉检验检疫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服务种庙、花卉的进出口贸易,为检验检疫部门及相关企业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

(本刊)

全国植物种苗、花卉检验检疫技术和监督管理

学术交流大会即将召开

由《检验检疫科学》

编辑部主办、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承办的全国植物种苗、花卉检验检疫技术和监督管理学术交流活动论文征集工作已基本结束,此次活动得到了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和有关单位特别是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现已征集到论文近90篇。为保证论文水平和论文集质量,保证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检验检疫科学》编辑部特邀请了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

系统的十多位植物检疫专家对应征论文进行评审,获得评审通过的论文将在全国植物种苗、花卉检验检疫技术和监督管理学术交流会上进行交流,并根据作者意愿编入日后公开出版的论文集。评审专家组还将从中选出大会重点交流论文和专业组重点交流论文,在8月21-25日的交流大会上进行讲述和答疑。

(本刊)

全国植物种苗、花卉检验检疫技术和监督管理

学术交流征文专家评审会召开在即

!!!!!!!!!!!!!!!!!!!!!!!!!!!!!!!!!!!!!!!!!!!!!!!!!!!!!!!!!!!!!!!

!!!!!!!!!!!!!!!!!!!!!!!!!!!!!!!!!!!!!!!!!!!!!!!!!!!!!!!!!!!!!!!

2006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研究进展_刘宗晓

1前言 锦鲤疱疹病毒(KHV),属于疱疹病毒科,是双链DNA病毒,有囊膜,与其同科的CHV、CCV之间有免疫交叉反应[1]。WaltzekTB等[2]通过比较疱疹病毒的主要囊膜蛋白基因、衣壳蛋白基因、DNA聚合酶基因、螺旋酶基因4个基因,认为,KHV与carppoxherpesvirus(Cyprinidherpesvirus1,CyHV-1)和haematopoieticnecrosisherpesvirusofgoldfish(Cyprinidherpesvirus2,CyHV-2)十分相近,而与channelcatfishvirus(Ictaluridherpesvirus1,IcHV-1)也有在相近之处,因此建议将KHV隶属于CyHV-3。目前KHV的主要囊膜蛋白基因、衣壳蛋白基因、DNA聚合酶基因、螺旋酶基因、胸苷激酶基因及某些未知功能的蛋白基因的部分或完整的核苷酸序列已有报道,但关于KHV的其他基因的研究未见报道,其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及基因图谱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KHV的感染谱较小,仅感染锦鲤和鲤鱼;死亡率高达80% ̄100%,且很快死亡;研究表明,该病毒的致病性具有水温依赖性,该病毒的最适生活温度为18 ̄27℃,其发病水温主要在23 ̄28℃之间;KHV的潜伏期长,一般为14天,甚至更长。 2国内外流行现状 1998年在以色列的MaganMichael地区的首次暴发锦鲤疱疹病毒病,但以色列官方宣称这次发作是来源于欧洲,也许是从英国非法进口的鱼及渔场设备所致。在1998年夏至1999年春的发病导致渔场主损失肉用鲤鱼600t,出口损失近400万美元,但直到1999年才确认KHV为其真正的病原。自1998年以来该病在英国、欧洲大陆、美国及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暴发流行。日本也于2003年10月首次证实了该病的存在[4]。自1998年以来,KHV在英国每年夏天都要流行一次。另外,1998年南非也有此病的报道。 2001年4月在以色列的Hazorea地区再次暴发流行KHV,且由于这次KHV的暴发流行,KHV被列入以色列水生动物疾病名录,作为以色列必须向官方报告的水生动物疾病。但目前还不能明确判断KHV的危害在生产实践中所占的地位。随后该病在美国、德国、中国台湾均有报道,据分析该病的流行和蔓延主要通过外贸出口及观赏鱼类的交流所造成。 2002年4月,广东省某养殖场进口的锦鲤(Cyprinuscarpio)出现了暴发性疾病,死亡率高达80%以上,刘荭[5]等人用nested-PCR证实了本次流行的主要病原可能是KHV,同时伴有副溶血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继发感染。究其原因,KHV可能是从进口的观赏锦鲤中传入我国的。这提示,KHV随着进口锦鲤进入我国的风险极大,并且有可能对我国养殖锦鲤及锦鲤出口贸易造成严重的影响。 3临床症状 KHV感染锦鲤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停止游泳;鱼皮肤上出现苍白的块斑与水泡;鳃出血,产生大量的粘液或组织坏死;鳞片有血丝;鱼眼凹陷,类似寄生虫感染和细菌感染,出现症状后24 ̄48h死亡;有些鱼表现神经症状,极小的刺激能引起较强烈的反应,然后是不活跃期[6]。 4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锦鲤疱疹病毒病的临床表现与许多普通的细菌感染和寄生虫侵袭相似,这些现象会掩盖病毒所致的危害。不能单纯通过观察鱼的外部特征或临床表现来进行决定性的判断,因此,确诊还需必要的实验室诊断。目前的诊断方法有细胞培养分离技术、电镜技术、PCR、ELISA、原位杂交技术及LAMP法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细胞培养技术是OIE推荐的诊断方法。 4.1常规的临床诊断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再结合临床特征,则可怀疑KHV的感染: 1)仅有鲤鱼(包括锦鲤)及其普通变种能被感染 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刘宗晓刘荭江育林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中心,广东深圳,518001)作者简介:刘荭(1971-),女,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博士,高级兽医师,已发表文章40多篇。

犬细小病毒病防治措施论文

浅谈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摘要: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细小病毒感染犬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 触性、烈性传染病。临床上有两种表现型,出血性肠炎型以剧烈的呕吐、出血性肠炎和白细胞显著减少为主要特征,心肌炎型则以突然死亡为特征。无论哪种类型,均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传染性强为特点,是危害养犬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随着养犬业迅速发展,犬细小病毒病日益流行,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笔者所见一犬细小病毒病病例,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高、 呕吐、腹泻、精神沉郁,经临床诊断和犬细小病毒cpv快速检测试纸卡检测确诊为犬细小病毒病。采用犬细小病毒血清抗体注射为主的支持治疗,以补液、止吐、止泻为主的对症治疗及以防止继发感染为辅助治疗的措施,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诊断;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canine parvovirus disease is canine parvovirus infection caused by the dog a highly contagious, deadly infectious diseases. there are two clinical phenotypes, hemorrhagic enteritis type to extreme vomiting; hemorrhagic enteritis and white blood cells significantly reduce a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myocarditis type criterion with sudden death as a characteristic. no matter which kind of type, all with a high incidence, mortality, high and strong characteristics for infectious, is the most serious harm

犬细小病毒论文综述

犬细小病毒与犬细小病毒病 摘要 1.犬细小病毒 1.1什么是犬细小病毒 犬细小病毒是世界上其中一种最小的病菌,由3个蛋白质组成,是极度简单的病菌。正是由于它是如此简单的生物,这意味着这种病菌很难被分裂,所以要消灭它是非常的难。一般来说他们对绝大部分的清洁剂品免疫,它们能在适当的环境中存活1年。这种病菌对氯胺和甲醛较为敏感,次氯酸盐钠(sodium hypochlorite),一般来说就是家庭用的漂白水是对付犬细小病菌唯一最常用的消毒剂。世界上有两种犬细小病毒,第一种是在1970年发现的,是不会引起疾病的犬细小病毒。。第二种在1978年发现,而这种是能引发严重疾病的。这种犬细小病毒能引起出血,肠胃炎,在成年犬中有很高的死亡率,还能引发心肌炎使8个礼拜以下的幼犬突然死亡。心肌炎现在已经很少见,这种疾病现今多数以肠炎感染的方式显现。像所有病菌一样,犬细小病毒本身没有复制能力,它们必须依赖一个母体细胞来提供养分。这种病菌通过排泄物和口腔传染。当病菌依附到母体,就是患病的狗狗身上,它就会在咽喉周围和扁桃腺还有淋巴繁殖然后通过血液散布到全身。犬细小病菌的潜伏期是2-14天,但是通常是3-7天。肠部是最易被感染的部位,从十二指肠末端到小肠中段,病毒会深入骨髓,然后不断大量繁殖。病菌依附在排泄物,呕吐物,尿液还有唾液,这些都是很有传染性的。康复的动物在两个礼拜里排泄物里还附带有病菌,但是也有可能长达一年之久。 1.2犬细小病毒的预防措施 注射疫苗:幼犬遗传母体的抗体能阻止感染22个礼拜左右,但是为了确保安全幼犬成长到8个礼拜左右就应该开始注射他们生来第一次的疫苗,在疫苗没有完全注射完毕(第一次注射要注射2-3次,忘了不好意思)之前是要避免带狗出去玩的。 很重要的一点是,如果狗死于犬细小病毒,除了不断要用漂白水清理狗舍和狗日常生活的地方外,要记住这种病毒可以存活1年之久,所以最好等1年以后才养另外一只狗,以免悲剧再发生。如果因细小病毒感染狗入院,兽医一般会隔离管理,主人如果要去看望必须带上手套,面具和特定的靴子进入,以免把病菌带回家里。康复后1-2个礼拜仍然带菌,所以在这段时间内还是应该隔离管理 2.犬细小病毒病 2.1什么是犬细小病毒病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烈性传染性肠道疾病,它引起大的呕吐、腹泻、食欲下降、高热、大量脱水、以致使幼犬和老龄犬死亡。 2.2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现 犬接触细小病毒后在3-14天内出现体症,平均发病时间为5-7天。临床症状包括:食欲下降、沉郁、发热、呕吐、腹泻。成年犬开始可不一定出现发热现象,

2012鲤鱼患锦鲤疱疹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_唐绍林

近几年来我国养殖鲤鱼的锦鲤疱疹病毒病危害十 分严重,全国主要鲤鱼养殖地区都有流行,池塘养 殖、网箱养殖到小型湖泊养殖等各种养殖模式发病 率、死亡率都很高。由于对该病的宣传力度不够,绝 大多数鲤鱼养殖业者和基层鱼病防控单位甚至还不知 道有这种疾病或知之甚少,鲤鱼患该病后错误地当成 细菌性烂鳃病、鳃霉病和肠炎病来治疗,结果是越治 疗死亡越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本文将该病 在国内的流行特点、现场初步诊断和防控方法做一介 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鲤鱼患锦鲤疱疹病毒病的主要症状 发病前和发病前期池鱼常常有几天“暴食”的现 象,就是特别能吃,发病死鱼的同时吃料很凶,渔民 称“该吃的吃、该死的死”。但发病严重塘吃食不好。 病鱼在水面停滞或漫游,有的体色严重发黑、在 池塘边缘少量聚堆、停滞,渔民称“散边”。发病后 期鱼体色暗淡、灰白色,中后期体表出现花斑,特别 是无鳞的框镜鲤在水中明显,有鳞的鲤鱼不明显。小 部分体表呈不规则的块状出血,之后逐渐连成一片, 成大面积出血,小部分框鲤、锦鲤都有这种症状。 把病鱼捕捞上来检查,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就是 “缩头”,渔民也叫“骷髅头”、“眍?眼”,就是眼睛 内陷。有的鱼不明显。检查鳃部,鳃丝呈局部性溃 烂,与养殖鲤鱼常见的细菌性烂鳃呈大面积浅表溃烂 不同。不烂处的鳃丝外观正常,并挂泥,养殖户称 “花鳃”或“黑鳃”。 解剖典型病鱼见脾脏肿大,发黑;肾脏肿大,像 含水;肝脏颜色鲜艳,出血或是淤血。很大一部分发 病鱼肠道内壁呈均匀的大面积出血,肠内有黄色脓状 物。有的病鱼只有肠道发红的单一症状,没有其他症 状,以全鳞鲤鱼为多和不在适宜水温发病时为多,有 时又同时有其他症状。具体图见彩中插2。 二、鲤鱼锦鲤疱疹病毒病的流行特点 锦鲤疱疹病毒病的发病适宜水温约18~30℃, 在辽宁每年有两个发病阶段,一是6月初至7月末, 大约2个月;二是约8月25日-9月30日。每当夏初 雨水多、长期低温的年份,水温长期处在鱼类发病适 温,发病更严重。当7月末水温超过30℃,不论是发 病初期,还是发病高峰期的池塘死亡量马上大幅度下 降,很快自愈,停止死亡。原来烂鳃严重的病鱼鳃丝 溃烂部分脱落,伤口愈合(图见彩中插2)。但10月初处于发病高峰阶段的池塘,水温继续下降以后不能完全恢复,在北方越冬期间死亡量会很高,特别是越冬期和春季融冰期如用药不当死亡量会更大。近两年发病期明显延长,在辽宁有时甚至全年发病。只有养殖的框镜鲤、全鳞鲤、锦鲤发病,从夏花鱼种到成鱼都可发病,同池或湖泊中的鲢、鳙、草鱼、鲫、团头鲂、傻鲫(鲤鲫杂交鱼)、黄颡鱼、乌鳢等未见发病。六七月份以2龄鱼为主,即成鱼池发病严重。八九月份以当年鱼种为主,2龄成鱼也发病。病程明显,正常情况下全鳞鲤鱼病程约15天,六七天时达到死亡高峰,高峰持续约2~3天,池塘养殖死亡率一般1%~30%;框镜鲤病程约25天,第12、13天达到死亡高峰,高峰持续约2~3天,死亡率一般10%~70%。网箱养殖比池塘养殖死亡率高。如在辽宁7月下旬发病、发病后水温马上升高到30℃以上的池塘,死亡率很低,一般不到5%,如在6月份发病,发病期间水温处于病毒繁殖的适宜温度,再加之用药不合理死亡率会很高,有的死亡率90%以上。发病池塘水质好,不并发鳔炎、寄生虫等其他疾病,治疗及时,不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水温升高到接近30℃前发病等情况下病程短、死亡率低;反之,病程长、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从各个池塘发病时间上看,有明显的相邻池塘接连发病、逐渐向远方传染的现象。鱼种、网具、水源等都可以造成传染。同一来源的鲤鱼种在不同养殖场养殖相继发病,专业网队在发病塘拉完网后,再拉其他鱼塘(轮捕),拉哪一个池塘哪个池塘就发病。一张旋网在发病池塘使用后再到其他塘使用,其他塘就发病。有的池塘注完共用的河道水后发病。发病后的鱼具有免疫性。池塘春天得过锦鲤疱疹病毒病后,不重复感染,一般秋天不再得该病。秋天鱼种得病以后,一般次年春天不再发病。有的渔场春天有几个池塘患病,就只有一个池塘没得,可到了秋天别的池塘不再发病,只有没发过病的一个池塘发病。三、鲤鱼患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现场诊断在养殖场和一般鱼病诊所没有对锦鲤疱疹病毒检测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病鱼的症状对该病进行初步诊断。如果池塘只有鲤鱼发病,其他种类的鱼不发病,发病水温在18~30℃, 鲤鱼患锦鲤疱疹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 2012.12 61

犬细小病毒病研究进展_王羽迪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46卷第1期(总第241期) 收稿日期:2015-12-27 1 病原学 在1977年,美国学者Eugster 和Nairn 最早从患有出血性肠炎的犬的粪便中分离得到了该病毒,之后,澳大利亚、法国、日本、南非和意大利等国均有此病的报道。我国也有学者对该病进行报道,梁士哲等于1982年最早报道了类似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CPV )CPV 所致的犬出血性肠炎,次年徐汉坤等对该病进行了正式报导。经研究〔1~4〕表明,CPV 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成员,它与该属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 )和水貂病毒性肠炎(MEV )之间有密切的抗原关系〔5〕。 CPV 属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细小病毒属(Parvovirus)。目前研究发现,犬细小病毒只有一个抗原型,即CPV-2。CPV-2粒子为等轴对称的二十面体,无囊膜,核衣壳为等轴对称的20面体,在电镜下呈圆形或六边形,直径约为23nm 。核酸是由单股DNA 构成的,DNA 分子质量为1.4×106-1.7×106,沉淀系数为23S-27S 。 该病毒有VP1、VP2、VP3三种多肽,其中衣壳蛋白的主要成分是由VP2构成的,它具有血凝活性,犬细小病毒在4℃和25℃条件下都能凝集猪和恒河猴的红细胞,但不可以凝集其他动物的红细胞,这一特性可作为病毒鉴定的参考指标〔7〕。近些年来,犬细小病毒的血凝性、抗原及宿主范围有了改变,目前研究表明CPV-2有a 、b 、c 三个亚型,但它们对于致病性无明显差异,而我国目前以CPV-2a 流行为主〔6〕。它对某些化学药物有一定抵抗性,如酒精、乙醚、氯仿;福尔马林、β-丙内酯、氧化剂等对该病毒有抑制作用,同时该病毒对温度也有一定耐受性,紫外线可以使其失活。2流行病学 犬细小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染,全年均可感染,城市饲养犬的感染率比农村饲养犬的感染率要高。品种和年龄对该病的发生没有限制,日常饲养中,由于犬的长途运输,食物、水源、环境的改变,以及寒冷、狭窄的环境对犬造成的应激均会促进该病的发生。该病毒对纯种犬易感,以2~4月龄的犬感染为主,尤其是刚断奶或者还未断奶的犬容易感染。其中1月龄左右的犬易患心肌炎型,2~5月龄的犬易患肠炎型。有证据表明,人、虱、苍蝇和蟑螂可成为机械携带者,健康犬接触污染的饮水、食物或者患病犬的粪便,都是其主要传播途径〔8〕。3发病机理 Meunier 和MacCartney 等对犬细小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进行了细致的研究〔9〕。首先病毒经消化道感染犬,主要攻击犬的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然后犬分别表现胃肠道症状和心肌炎症状,幼犬多见于心肌炎型。病毒有一定的潜伏期,侵入机体后被感染的前2天,首先在口咽部复制,随着血流传播到其它器官,病毒感染的第3d 到第5d 时会出现病毒血症〔10〕。病毒在口鼻迅速传播,这也是我们使用胶体金试纸检测时需要采口鼻部分泌物的原因;然后病毒在咽喉部的淋巴组 织、肠系膜淋巴组织以及胸腺开始复制,随后感染小肠的肠隐窩,引起犬的腹泻,此时可以在肝、肺、脾、肾、心肌分离出该病毒。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常常会出现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和淋巴细胞减少症〔11〕。犬感染细小病毒后的3~4天开始通过粪便向外界排毒,有的犬会排大量红色稀便,有时呈喷射状,此时病毒呈单个散在,传染性最强,而7~10天后,动物的肠黏膜产生IgA ,犬细小病毒特异抗体增多,使散在的病毒被凝集在一起,此时动物的感染性降低,血凝性也大大降低甚至丧失。同时可以检测到血清抗体,血清抗体可以在体内保持至少1年〔12〕。4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4.1临床症状 犬细小病毒的自然潜伏期在5~7天,临床表现肠炎型和心肌炎型。 4.1.1肠炎型该类型发病的犬常发生于2~5月龄犬,潜伏期约在1~2周,其临床表现为病犬呕吐、腹泻,呕吐物开始为白色泡沫状,继而粘稠少量,逐渐变成黄色,极少数有淡绿色胆汁吐出并且带有血丝。排便次数增多,排黄色或灰黄色粪便,粘稠腥臭。中期表现为频繁呕吐,无食欲,腹泻常呈喷射状,排出番茄汁样粪便带有脱落的肠黏膜,体温可达40℃。后期的病犬体温下降至常温以下,可视粘膜表现苍白,肛门肌肉松弛,呼吸困难,脱水严重,各个器官衰竭而死。脱水主要表现为眼窝深陷,犬的鼻干燥,皮肤弹性下降,严重者昏迷休克。病程在一周左右,抵抗力较高或者打过疫苗的犬的症状较轻,治愈率较高,恢复较快。4.1.2心肌炎型该类型常发生于1月龄幼犬。其症临床状往往突然表现出来,病程较急,初期的精神尚好,仅有轻微的腹泻、呕吐和体温升高,随后发展迅速。病犬的临床症状有可视粘膜苍白,病犬迅速衰弱,表现呻吟,有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听诊常有有心内杂音,心律不齐等,病犬因急性心力衰竭突然死亡。4.2病理变化 4.2.1肠炎型病犬逐渐消瘦,经常蜷缩,由于脱水,弹性降低,眼窝下陷,鼻也出现干燥,肛门由于长时间排稀便变得松弛,周围有粪便污染。犬由于呕吐,无法进食,胃内无食物,导致胃粘膜有大量的出血斑和溃疡灶。细小病毒感染肠隐窩胚上皮组织,使上皮细胞遭到破坏和萎陷,犬的肠绒毛变短。脾脏有广泛淤血,淋巴细胞弥漫性坏死,个体变小。动脉周围组织淋巴鞘变宽。肺脏的颜色较深红,挤压有血性泡沫,肺表明有出血点,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肺泡隔变厚,肺泡腔变小,其内可见脱落的上皮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大量红细胞〔13〕。 4.2.2心肌炎型心肌型病变主要表现在肺和心脏。肺脏呈灰红色,表面出血斑点,挤压有血样液体流出;气管和支气管充满泡沫样液体;心脏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变细,肌纤维疏松,肌浆减少,胞核变长,局部断裂、崩解,心肌毛细血管扩张,有充血的现象。心肌为白色条纹状,左心室壁变薄。具有诊断意义的病理变 犬细小病毒病研究进展 王羽迪,郝满良,张程,李俊杰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保定,071000) 摘要:本文从犬细小病毒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以及防治方面做一综述。关键词:犬细小病毒病;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防治中图分类号:S85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950(2016)01-0046-03 46

鲤鱼的病症和治疗方法

鲤鱼的病症和治疗方法 一、痘疮病 症状:病鱼早期体表有乳白色小斑点,病情加剧此斑点蔓延至全身。患部表皮存有乳白色的石蜡状增生物,当增生物长大后即自行脱落,不久又长出新增生物,轻则影响生长,重则至鱼死亡。 病源:由疱疹病毒引起。流行病学:主要危害一龄以上鲤,秋委多发,不易导致死鱼,主要影响生长。 二、疖疮病:症状:背部皮肤与肌肉组织发炎,后溃烂成脓疮,手摸有浮肿之感。脓疮周围发炎、充血、充血,鳍条糜烂成刷状,严重者肠道出血发炎。 病源:疖型气单孢菌。 防治:①鱼种、水体、池塘彻底消毒; ②操作小心,防止鱼体受伤; ③用环丙沙星80mg/kg饲料制成药饵内服,结合 1 m漂白粉水体消毒,连用3天。 三、烂鳃病 症状:离群独游,少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乌黑。鳃丝腐烂,带有淤泥,鳃盖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表皮被腐蚀成一个园形或不规则透明小窗,鳃丝腐烂。 病源:鱼害粘球菌。 防治:①平时发病前水体用漂白粉消毒,特别是高温季节; ②用红霉素100mg/kg饲料或恩诺沙星 80mg/kg饲料拌料内服;

③用土霉素0.1 m泼洒消毒池水。 四、竖鳞病 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向外张开象松球,故有松球病之称;鳞囊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故又称鳞立病。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着脱落。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状。2-3天后终于死亡。 病原水型点状极毛杆菌。 防治:①鱼体受伤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在拉网等操作时一定要仔细,防止鱼受伤。鱼体、水质、池塘消毒,用50-80mg/kg饲料土霉素或金霉素制成药铒投喂。 五、肠炎病 症状:俗称烂肠瘟。病鱼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似火山,严重时鳍条亦蛀蚀破烂。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前肠或后肠呈现红色,严重时则全肠呈紫红色;肠内一般无食物,含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或血脓。 病原:肠型点状产气单孢菌。 防治:每10公斤吃食鱼第一天用药1克同时连续6天投喂呋喃唑酮药饵,药量为每天10公斤鱼用药100毫克;病情严重时,呋喃唑酮的首次用量加倍。按每10公斤鱼用大蒜50克拌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天。

锦鲤疱疹病毒―CJ株ORF108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锦鲤疱疹病毒―CJ株ORF108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为研究我国锦鲤疱疹病毒的基因背景信息,从锦鲤疱疹病毒中国吉林株(KHV-CJ株)获得ORF108基因,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KHV-CJ株ORF108基因结构和功能。结果显示,ORF108基因长588bp,为一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96个氨基酸,理论分子质量为21207.37Da。KHV-CJ 株与美国株(KHV-U)的ORF108基因的序列一致性为99%,在第564位的碱基A突变为G。但该突变位置编码的氨基酸并没有发生改变,同为丝氨酸。ORF108基因编码蛋白的1-61位氨基酸位于细胞膜表面,62-84位氨基酸之间形成一个典型的跨膜螺旋区。该蛋白的表面抗原决定簇位点区域广泛、峰值高,预示该基因可作为基因工程疫苗的重要候选基因。 关键词:锦鲤疱疹病毒;ORF108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金项目:长春市科学技术局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项目(12XN35) 中图分类号:S941.4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https://www.wendangku.net/doc/075752365.html,ki.jlny.2015.22.043 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锦鲤疱疹病毒病(Kioherpesvirusdisease,KHVD)就在普通鲤鱼和观赏锦鲤

上发现并报道[1-2]。感染本病毒后病鱼聚集在进水口,身体出现白色斑块,皮肤呈现砂纸状纹理并变得粗糙。病鱼出现鳃和眼睛凹陷坏死等症状。 引起本病的病原较早称锦鲤疱疹病毒(Kio herpesvirus,KHV)。有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又称为鲤肾炎鳃坏死病毒。2012年ICTV(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发布的第九次分类报告将本病毒命名为鲤疱疹病毒3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HV-3)。本病毒隶属于疱疹病毒目(Herpesvirales)异样疱疹病毒科(Alloherpesviridae)鲤疱疹病毒属(Cyprinivirus)成员。相关文献一般仍沿用锦鲤疱疹病毒这个名字。 鲤疱疹病毒属内还有鲤疱疹病毒Ⅰ型和鲤疱疹病毒Ⅱ 型两种病毒。锦鲤疱疹病毒具有双链DNA基因组,是鱼类疱疹病毒属中基因组最大的病毒[3],长达295kbp,有156 个开放阅读框[4]。基因装在20面立体结构的核衣壳内,外面包裹来源于宿主的囊膜,囊膜上镶嵌病毒表达的糖蛋白。截至目前,病毒的基因有40个结构蛋白被鉴定。包括3个衣壳蛋白,13个囊膜蛋白,2个被膜蛋白以及22个未分类蛋白[5]。 感染本病毒初期鱼体内各组织均有病毒分布,然后病毒在几个组织和外周白细胞中持续感染,使得普通鲤鱼和锦鲤造成潜伏性感染[6]。当鱼在装载、运输等环境压力下,潜伏的病毒能被激活重新复制进入到细胞外面去,造成排毒并发

鲤鲫疱疹病毒病在静海地区流行及诊治情况

栏目编辑刘柱军 防治 病害2019.5 天津市静海区的池塘养殖面积约3.5万亩,大多数乡镇都有面积不等的池塘养殖水面,随着天津市“菜篮子”工程的发展,区域内老旧池塘多进行了规划修整,养殖户基本掌握了 鲤鱼、鲫鱼、花白鲢、草鱼、南美白对虾等的养殖技术。鱼虾混养已成为我区池塘养殖的主要模式。然而,近两年来传统养殖品种鲤鱼、鲫鱼的病害发生明显呈上升态势,已引起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2018年笔者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对静海区域内养殖鲤鱼、鲫鱼发生病害引发重大损失的案例做了调查和分析后发现,鲤鲫疱疹病毒是引发2018年某些养殖户损失惨重的元凶。 静海地区自2016年开始发现鲫鱼鳃出血病例,呈散发状、零星池塘有发病,并未呈大规模流行。2018年开始出现鲫鱼和鲤鱼疱疹病毒病的同时暴发,并呈流行状态。发病的池塘一般面积为50~300亩,水深1.3~1.7米,淤泥20~50厘米,均为土池。水源大部分引自流经静海的独流减河。养殖模式为鱼虾混养。具体亩放养密度为鲫鱼1000~1200尾、鲤鱼500~800尾、花鲢30~40尾、白鲢100~200尾、南美白对虾1万~3万尾。 一、发病情况 水温18℃左右,一般鲫鱼首先发病,最早的池塘清明前后开始出现零星死亡,以一龄异育银鲫为死亡主体。日均死亡量100~1000尾/亩,死亡鲫鱼均体表正常,只在胸鳍基部点状出血。病鱼放入清水中鳃盖部有大量血液流出。剖检发现肝肾充血,部分病鱼有黄色腹水,鱼鳔出血点明显。患病鱼无力、无食欲、呈无方向感地游动,或在水中漂游。鱼体皮肤上出现苍白的块斑和水泡,鳍条充血、鳃出血并产生大量黏液,鱼眼凹陷,有些鱼表现神经症状,较强的刺激能引起较激烈的反应。 鲤鱼发病迟于鲫鱼。一般鲤鱼发病前未有明显症状。均吃食正常,甚至出现抢食现象。大部分发病池发病前均发生浮头现象,经增氧后浮头消失。但1~2天即可发现少量死鱼,并有大量鲤鱼在白天浮于水面,初期发病症状不明显,均为黑背黑头,头、各鳍、背部出现白色黏液、漫游,一般两天后表现出CYHV-3的典型症状,双眼、鼻部凹陷,死亡量增大,50亩池塘最多时达 到日均1500尾,剖检脾肾肿大、苍白、肠道内有点状或面状出血,无脓液、鳃部黏液增多,鳃丝肿大,呈暗红色。发病3天后死亡达到高峰。 二、池塘水质 发生鲫鱼疱疹病的池塘水质大部分较清瘦,多以绿藻门的栅藻、衣藻、球藻为主,以裸藻、硅藻为辅,小部分原虫,pH 8.2~8.6,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均不高。发生鲤鱼疱疹病毒病的池塘水质以中等偏上肥度为主,以隐藻、裸藻、绿藻为主,水体透明度较低,一般在10~15厘米,水体发黏,氨氮0.5~1.0毫克/升,亚硝酸盐0.15~0.25毫克/升。 三、流行情况分析 1.患CYHV-2病鱼的苗种大部分来自江苏(盐城、射阳、连云港等地),均称为异育银鲫“中科3号”(由于江苏2018年鲫鱼苗种8~10元/千克,价格较上年低1倍左右,养殖户纷纷自江苏进苗,只有小部分养殖户投放本地培育的春片);鲤鱼CYHV-3发病的苗种多来自天津各区(宝坻、宁河、武清)及河北唐山,尤其是鲤鱼CYHV-3病在静海地区往年从未发现过。 2.各地池塘条件不同、位置不同,但鲫鲤的疱疹病毒病发作时间基本一致,即4月初至6月初,6月末即无死亡病例,鲤鱼发病要比鲫鱼发病平均晚10天左右。 3.鲤鱼、鲫鱼发病后虽然每天都有死亡,但对正常摄食的鱼类影响很小,基本开机后除漫游不上台的鱼,其他大部分鱼还能正常摄食。 4.鲤鱼发病池塘发病前大都进行过处理,如杀虫、消毒、进水、冲水、肥水、净水等,一般在处理过之后两天开始出现病症。鲫鱼的发病塘几乎未进行过水处理,发病比较突然。 5.发病鱼的鳃部变化明显,或出血或黏液增多,而寄生虫很少,烂鳃症状明显,尤其是鲤鱼。前期鲫鱼出现漫游之后即开始出现鳃出血现象,出血后的鲫鱼鳃丝变淡,严重的全部重要器官出血。而鲤鱼发病初期未有明显变化,仅仅鳃部、头部黏液增多,无溃烂,部分鱼有异物附 44 DOI:10.14184/https://www.wendangku.net/doc/075752365.html,ki.issn1004-843x.2019.05.023

犬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犬细小病毒病研究进展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以犬的剧烈的呕吐、出血性肠炎和白细胞显著减少以及心肌炎为主要特征。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犬都易感染,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危害我国养犬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可造成严重的损失。 1977年美国Eugster从患出血性肠炎病犬粪便中发现了犬细小病毒,1982年,我国梁士哲等最早报道了类似CPV所致的犬出血性肠炎;1983年,徐汉坤等正式确认本病的流行。犬细小病毒的发现虽然只有30年的时间,但该病对犬的危害严重。本文就病毒生物学特性及其基因组结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临床症状、疫苗研发以及病原的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目前尚无CPV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对于发病动物,可以对症治疗配合高免血清或单克隆抗体治疗。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和准确诊断基础上的有效疫苗接种。 1.1 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CPV主要感染犬,特别是断奶前后的幼犬。其他犬科动物,如貂、狐、狼等也易感。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随呕吐物、唾液、粪便等排出体外,污染饲料、垫料、饮水以及周围环境、康复犬仍可通过粪便长期向外排毒。健康易感犬直接接触病犬或带毒犬、或摄入污染的食物和饮水通过消化道而遭受感染。此外,人工注射、肌肉或静脉接种也能引起本病的发生。犬感染细小病毒后发病急,死亡率高,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乳幼犬由于可能从母体获得抗体,所以较少发病;断奶后的幼龄犬最为易感,往往以同窝暴发为特征;成年犬一般只出现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很少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近年也常发生成年犬因出血性肠炎而致死的严重病例[22]。4~6周龄犬感染后呈致死性心肌炎的为多;8~10周龄的犬则以肠炎为主。小于4周龄的仔犬和大于5周龄的老犬发病率较低,一般分别为2%和16%。根据临床发病犬的种类来看,纯种犬和外来犬的发病率高于土种犬。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天气寒冷的冬春季多发,粪便中含毒量最高。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引起的,犬以剧烈呕吐、

第18章 疱疹病毒

第18章疱疹病毒 学习要点 一、概述 疱疹病毒分为α、β、γ三个亚科,其中与人类感染有关的人类疱疹病毒有HSV1、 HSV2、 EBV、 VZV、 CMV 、HHV6 、HHV7和 HHV8等8种。疱疹病毒有包膜,表面有糖蛋白刺突。基因组为双链DNA。除EB病毒、HHV6型及HHV7外,其余疱疹病毒能在人二倍体细胞核内复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并可形成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病毒基因组可与宿主细胞基因组整合,引起细胞转化。疱疹病毒感染可表现为增殖性感染、潜伏感染或先天性感染,某些疱疹病毒感染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二.疱疹病毒主要种类及致病特点 1.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 HSV-1主要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空气飞沫传播,病毒经呼吸道和破损皮肤黏膜侵入机体,感染部位主要在腰以上。原发感染最常引起龈口炎、疱疹性角膜结膜炎、唇疱疹和皮肤疱疹性湿疹等。潜伏部位为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潜伏的病毒可被激活,转为增殖性感染,病毒沿感觉神经纤维轴索下行返回末梢,在局部上皮细胞内增殖,引起局部复发性疱疹。HSV可经胎盘或产道传播,引起先天性感染或新生儿感染。 2.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 HSV-2主要通过直接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主要引起腰以下部位感染,是生殖器疱疹的病原体。病毒潜伏部位为骶神经节。受刺激后潜伏病毒可被激活,引起复发感染。HSV-2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传染源为水痘病人,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儿童期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病毒潜伏多年后,在成人或老年人中复发感染则表现为带状疱疹童感染。潜伏部位为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孕妇感染可致胎儿先天性水痘综合症。 4.人巨细胞病毒(HCMV)

犬细小病毒的诊断预防与治疗

目录 1 病原 (2) 2 流行病学 (2) 3 发病机理 (2) 4 症状 (3) 4.1 肠炎型 (3) 4.2 心肌炎型 (3) 5 诊断 (3) 5.1实验室诊断 (3) 5.2 试纸论断 (3) 6 治疗 (4) 6.1免疫血清 (4) 6.2补液 (4) 6.3 抗菌消炎 (4) 6.4 对症治疗 (4) 7 预防 (5) 7.1定期接种 (5) 7.2加强兽医卫生防疫 (5) 7.3及时隔离治疗 (5) 7.4消毒 (5) 8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犬细小病毒的诊断预防与治疗 摘要:犬细小病毒是1977年首先在美国被发现的,从发现该病毒至今,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是危害犬类的最主要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本病的发生主要与气温与个体抵抗力大小与接种犬细小病毒预防疫苗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传染病诊断 犬细小病毒主要感染犬,尤其幼犬,传染性极强,死亡率也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发。饲养管理条件骤变,长途运输,寒冷,拥挤均可促使本病发生。 1 病原 犬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犬细小病毒对多种理化因素和常用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4~10℃存活6个月,37℃存活2周,56℃存活24h,80℃存活15min,在室温下保存3个月感染性仅轻度下降,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该病毒对乙醚,氯仿,醇类有抵抗力,对紫外线,福尔马林,次氯酸钠,氧化剂敏感。 2 流行病学 病犬是主要传染源,呕吐物,唾液,粪便中均有大量病毒。康复犬仍可长期通过粪便向外排毒。健康犬与病犬或带毒犬直接接触,或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通过消化道感染。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犬的粪、尿、呕吐物和唾液中含毒量最高。病犬不断向外排毒而感染其他健康犬。康复犬粪便中长期带毒。因此,犬群中一但发病,极难彻底清除。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犬细小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较强,于60℃环境可存活1h,在偏酸偏碱的环境中病毒仍有感染性。在粪便和固体污染物上的病毒可存活数月至数年。在低温环境,其感染性可长期保持。 3 发病机理 健康犬经消化道感染病毒后,病毒主要攻击两种细胞,一种是肠上皮细胞,一种是心肌细胞,分别表现胃肠道症状和心肌炎症状,心肌炎以幼犬多见。

犬细小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疫 病 防 控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 27卷 第4期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临床上多以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为其主要特征。多发生于幼犬,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10%~50%。 1 流行病学 犬感染细小病毒发病急,死亡率高,常呈暴发性流行。各种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犬都有易感性,但以2~6月龄犬多发,病情也较严重,有时其感染率可高达10%~50%。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犬的粪、尿、呕吐物和唾液中含毒量最高。一般认为传播途径是消化道,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拥挤、气候应激等环境因素,及同时感染其他疾病,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夏秋季多发。 2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2周,本病以出血性肠炎或心肌炎为主要特征,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两种,有少数病犬表现为混合型。 2.1 肠炎型 本型多见于青年犬,病毒侵袭犬的肠黏膜而引起。往往先突然发生呕吐,后出现腹泻。粪便先黄色或灰色,随后呈血色或含有腥臭味。病犬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到40℃以上,迅速脱水,急性衰竭而死。有些犬只表现间歇性腹泻或仅排软便。成年犬发病一般不发热。 2.2 心肌炎型 本型多发生于8周龄以下的幼犬,以4周龄~6周龄幼犬多见。常突然发病,数小时死亡。表现为呻吟,呼吸困难,干咳,可视黏膜发绀,听诊心跳加快,有杂音,多见于流行初期。单纯的心肌炎型病例很少见,常与肠炎型混合发生。病犬除有轻度腹泻或呕吐外,可视黏膜苍白,迅速衰弱,呼吸困难,听诊心内杂音明显,心率显著减少,常低于70次/min,心率不齐,多因心力衰竭而在治疗过程中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60%~80% 。 3 病理变化 3.1 肠炎型 剖检见病死犬脱水,可视黏膜苍白、腹腔积液。可见肠系膜血管呈树枝状充血,肠系膜淋巴结出血、水肿,切面外翻,呈紫红色,如大理石样外观。小肠黏膜出血、坏死甚至脱落,小肠及大肠内容物暗红色呈酱油样或果酱样。病尸消瘦,脱水,可视黏膜苍白,胃内空虚,黏膜表面附有淡黄色或黄红色黏液,胃底部黏膜弥漫性充血。 3.2 心肌炎型 剖检病变主要限于肺和心脏。肺水肿,局灶性充血、出血,致使肺表面色彩斑驳。心脏扩张,心房和心室内有瘀血块。心肌或心内膜有非化脓性坏死灶,心肌纤维变性,受损的心肌细胞中常有核内包涵体[2]。 4 诊断 以往对本病的诊断往往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判断,只能做疑似判定,而且容易造成误诊,导致病情延误,影响治疗效果。现采用犬细小病毒试纸进行诊断,极大的提高了本病的确诊率。诊断方法是:采病犬粪便1 g,用5 ml的生理盐水混合稀释,1 min后取上清液1滴,滴于试剂板左侧取样孔内,30 min内观察结果,出现两条红色带为阳性,1条红色带为阴 犬细小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郭凤花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畜牧水产管理办公室,菏泽 274000) [摘 要]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感染幼犬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有2种表现型:出性肠炎型以剧烈的呕吐、出血性肠炎和白细胞显著减少为主要特征。心肌炎型则以突然死亡为特征。无论何种类型的临床表现,均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传染性强为特点,是危害养犬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论文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对犬细小病毒病做了概述。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病 防治 企业的兽用灭活疫苗免疫,所有犬只每年免疫1次即可。重点做好工业区、果园、菜场、废品站等偏僻地方犬只的免疫,提高免疫率。各街道做好本辖区内流浪犬只的免疫工作,根据《深圳市养犬管理条例》,各区主管部门设立犬只收容场所,负责收容流浪、遗弃、丢失的犬只。对收容的犬只,7日内能查明养犬人的,应当立即通知养犬人认领;不能查明或者逾期无人认领的,按无主犬只处理。 2.3 建立犬类动物防疫长效机制 设立定点免疫注射点是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基本建设的组成部分,各区、街道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建立定点免疫注射点,注射点有独立的免疫注射间和必要的免疫注射用器材设备,有专人负责,能为市民的犬只提供日常免疫注射服务。对已免疫的 犬只必须登记造册,按“一犬一证”发放免疫证,并详细填写 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统一印制《犬类免疫证》和《犬只免疫档案》内容,以表格形式建立免疫档案,专人管理。 3 建议 养犬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加强合作,通过修改和完善现有的地方性法规,加强对饲养犬只的 各项审批工作,作为控制养犬数量的手段。及时处理犬类伤 人事件,对无证养犬及违章养犬的人要依法教育和处理,对 违章饲养的犬只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捕杀疯犬、病犬,从源 头上切断传染源,遏制狂犬病的流行,避免其造成危害。 ·103·

犬细小病毒-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不同药物组合对犬细小病毒病的疗效姓名: 学号: 系部: 班级: 专业: 指导老师:职称: 二0年月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材料目录

摘要 犬细小病毒(CPV)是常见的犬类传染病之一。该病例(犬雄性 3月龄泰迪)经诊断判断为犬细小病毒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腹泻、血便。在诊治中,以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犬细小病毒(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其病原体是犬细小病毒,无囊膜、单股DNA,病毒主要侵害两种细胞:一种是肠上皮细胞,另一种是心肌细胞,分别表现胃肠道症状和心肌炎症状,在一些肿大的心肌纤维核内可以检出包涵体。[2]临床上以剧烈呕吐、血样粪便、出血性肠炎、脱水、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其感染率高达100%,致死率高达10%~15%。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诊断;治疗

1.病原学 1.病原及流行病学 1、1犬细小病毒(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其病原体是犬细小病毒,无囊膜、单股DNA,病毒主要侵害两种细胞:一种是肠上皮细胞,另一种是心肌细胞,分别表现胃肠道症状和心肌炎症状,在一些肿大的心肌纤维核内可以检出包涵体。[2]临床上以剧烈呕吐、血样粪便、出血性肠炎、脱水、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其感染率高达100%,致死率高达10%~15%。 1、2犬细小病毒式1997年首先在美国被发现的,从发现该病毒至今,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是危害犬类的主要烈性传染病之一,主要经消化道传染,城市饲养犬的感染率较农村饲养犬要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寒冷季节多发,多见于比较聚集的单位或地区[3]不同性别、年龄和品种的犬均能感染本病,但以未成年的幼犬最为易感,纯种犬比土种犬易感性高,而且病情反复重,死亡率也高。治疗措施 1、抗病毒治疗组合干扰素(CIFN)*3,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的复制。 2、消炎防继发感染犬硫酸庆大霉素*3,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强。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庆大霉素能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 速克(头孢噻呋)4mg∕kg *3,具广谱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 革兰氏阴性均有效。 犬地塞米松磷酸钠0.2mg∕kg,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常用于过敏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3、止血(便)维生素C注射液20mg∕kg *3,又名抗坏血酸,有一定的止血

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治

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治 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为特征。 【流行病学】犬细小病毒对犬具有高度的接触性传染性,各种年龄的犬均可感染。但以刚断乳至90日龄的犬发病较多,病情也较严重。幼犬有的可呈现心肌炎症状而突然死亡。据临床发病犬的种类来看,纯种犬及外来犬比土种犬发病率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天气寒冷的冬春季多发。病犬的粪便中含毒量最高。 【症状】被细小病毒感染后的犬,在临床上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 1.肠炎型: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7-14天,病初表现发热(40℃以上)、精神沉郁、不食、呕吐。初期呕吐物为食物,即之粘液状、黄绿色或有血液。发病一天左右开始腹泻。病初粪便呈稀状,随病状发展,粪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酱色样的血便。以后次数增加、里急后重,血便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血便数小时后病犬表现严重脱水症状,眼球下陷、鼻境干燥、皮肤弹力高度下降、体重明显减轻。对于肠道出血严重的病例,由于肠内容物腐败可造成内毒素中毒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机体休克、昏迷死亡。血相变化,病犬的白细胞数可少至60-90%(由正常犬的1.2 万/立方毫米减至4000个以下)。 2.心肌炎型:多见于40日龄左右的犬,病犬先兆性症状不明显。有的突然呼吸困难,心力衰弱,短时间内死亡;有的犬可见有轻度腹泻后而死亡。 【防治】发现本病应立即进行隔离饲养。防止病犬和病犬饲养人员与健康犬接触,对犬舍及场地用2%火碱水或10-20%漂白粉等反复消毒。 【治疗】 1.犬细小病毒病早期应用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治疗。目前我国已有厂家生产,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对症治疗:补液疗法,用等渗的葡萄糖盐水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给予静脉注射。可根据脱水的程度决定补液量的多少。 3.消炎、止血、止吐、庆大霉素1万单位/千克体重,地塞米松0.5毫克/千克体重混合肌肉注射,或卡那霉素5万单位/千克体重加塞米松混合肌肉注射。维生素K11毫克/千克体重,Vk30.4毫克/千克体重,混合肌注。胃复安2毫克/千克体重。 【犬瘟与犬细小的特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