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锦鲤疱疹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

锦鲤疱疹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

锦鲤疱疹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
锦鲤疱疹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

2006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研究进展_刘宗晓

1前言 锦鲤疱疹病毒(KHV),属于疱疹病毒科,是双链DNA病毒,有囊膜,与其同科的CHV、CCV之间有免疫交叉反应[1]。WaltzekTB等[2]通过比较疱疹病毒的主要囊膜蛋白基因、衣壳蛋白基因、DNA聚合酶基因、螺旋酶基因4个基因,认为,KHV与carppoxherpesvirus(Cyprinidherpesvirus1,CyHV-1)和haematopoieticnecrosisherpesvirusofgoldfish(Cyprinidherpesvirus2,CyHV-2)十分相近,而与channelcatfishvirus(Ictaluridherpesvirus1,IcHV-1)也有在相近之处,因此建议将KHV隶属于CyHV-3。目前KHV的主要囊膜蛋白基因、衣壳蛋白基因、DNA聚合酶基因、螺旋酶基因、胸苷激酶基因及某些未知功能的蛋白基因的部分或完整的核苷酸序列已有报道,但关于KHV的其他基因的研究未见报道,其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及基因图谱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KHV的感染谱较小,仅感染锦鲤和鲤鱼;死亡率高达80% ̄100%,且很快死亡;研究表明,该病毒的致病性具有水温依赖性,该病毒的最适生活温度为18 ̄27℃,其发病水温主要在23 ̄28℃之间;KHV的潜伏期长,一般为14天,甚至更长。 2国内外流行现状 1998年在以色列的MaganMichael地区的首次暴发锦鲤疱疹病毒病,但以色列官方宣称这次发作是来源于欧洲,也许是从英国非法进口的鱼及渔场设备所致。在1998年夏至1999年春的发病导致渔场主损失肉用鲤鱼600t,出口损失近400万美元,但直到1999年才确认KHV为其真正的病原。自1998年以来该病在英国、欧洲大陆、美国及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暴发流行。日本也于2003年10月首次证实了该病的存在[4]。自1998年以来,KHV在英国每年夏天都要流行一次。另外,1998年南非也有此病的报道。 2001年4月在以色列的Hazorea地区再次暴发流行KHV,且由于这次KHV的暴发流行,KHV被列入以色列水生动物疾病名录,作为以色列必须向官方报告的水生动物疾病。但目前还不能明确判断KHV的危害在生产实践中所占的地位。随后该病在美国、德国、中国台湾均有报道,据分析该病的流行和蔓延主要通过外贸出口及观赏鱼类的交流所造成。 2002年4月,广东省某养殖场进口的锦鲤(Cyprinuscarpio)出现了暴发性疾病,死亡率高达80%以上,刘荭[5]等人用nested-PCR证实了本次流行的主要病原可能是KHV,同时伴有副溶血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继发感染。究其原因,KHV可能是从进口的观赏锦鲤中传入我国的。这提示,KHV随着进口锦鲤进入我国的风险极大,并且有可能对我国养殖锦鲤及锦鲤出口贸易造成严重的影响。 3临床症状 KHV感染锦鲤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停止游泳;鱼皮肤上出现苍白的块斑与水泡;鳃出血,产生大量的粘液或组织坏死;鳞片有血丝;鱼眼凹陷,类似寄生虫感染和细菌感染,出现症状后24 ̄48h死亡;有些鱼表现神经症状,极小的刺激能引起较强烈的反应,然后是不活跃期[6]。 4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锦鲤疱疹病毒病的临床表现与许多普通的细菌感染和寄生虫侵袭相似,这些现象会掩盖病毒所致的危害。不能单纯通过观察鱼的外部特征或临床表现来进行决定性的判断,因此,确诊还需必要的实验室诊断。目前的诊断方法有细胞培养分离技术、电镜技术、PCR、ELISA、原位杂交技术及LAMP法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细胞培养技术是OIE推荐的诊断方法。 4.1常规的临床诊断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再结合临床特征,则可怀疑KHV的感染: 1)仅有鲤鱼(包括锦鲤)及其普通变种能被感染 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刘宗晓刘荭江育林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中心,广东深圳,518001)作者简介:刘荭(1971-),女,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博士,高级兽医师,已发表文章40多篇。

地塞米松在门诊常见用法汇总

地塞米松在门诊常见用法汇总 总结地塞米松用法用量及原理皮肤科病人 1带状疱疹用法:根据《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草稿)2013 版》推荐,一般应用强的松30mg/ 日,折换成地塞米松4.5mg/ 日,疗程7 天。 原因:在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早期的治疗中,系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过程,缩短急性疼痛的持续时间和皮损愈合时间,但对慢性疼痛(PHN )基本无效。 原理:在各种急性炎症的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早期的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和吞噬等反应,从而改善炎症早期出现的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在炎症后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从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抑制胶原蛋白、粘多糖的合成及肉芽组织增生,从而防止炎症后期的粘连和瘢痕形成,减轻炎症的后遗症。 2荨麻疹用法:根据《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 版)》推荐,糖皮质激素推荐用于急性、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的荨麻疹,一般应用强的松30~40mg/ 日,折换成地塞米松4.5~6mg/ 日,疗程4~5 天。 原因:荨麻疹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感染、变态反应、假变态反应和自身反应性等。肥大细胞在发病中起中心作用,其活化并脱颗粒,导致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释放,是影响荨麻疹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反应的关键。 原理: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反应有多方面的抑制作用,能缓解许多过敏性疾病的症状,抑制因过敏反应而产生的病理变化。 3过敏性皮炎用法:根据《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过敏性皮炎一节推荐,重症患者应及时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一日200?500mg,折换成地塞米松一日7.5~18.75mg ,分次静脉滴注。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1、带状疱疹得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得VZV复活所致。VZV既就是水痘又就是带状疱疹得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得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得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得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得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得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得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得感觉神经节得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得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个。VZV在潜伏状态中就是不传染得,随着年龄得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得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得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得疼痛性得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得丘疹水疱,密集地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得皮区。 2、带状疱疹得流行病学 VZV感染得复发发生于约20%得血清学阳性得个体。一般VZV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带状疱疹得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之所以成为带状疱疹重要得危险因素,可能就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逐步减弱,VZV特异性细胞免疫(CMI)反应得成分减少(功能降低?)所致。此外,任何原因导致得免疫功能缺陷,如白血病、骨髓移植、HIV感染、癌症等,都会大大增加带状疱疹得发病风险、 3。带状疱疹得传播 带状疱疹皮损处含高浓度得VZV,可经空气传播,导致易感者发生水痘。但带状疱疹比水痘传染性低、限局性带状疱疹只在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应避免接触易感者,直至皮损结痂。易感者包括:孕妇、<28周出生得婴儿(早产儿?)或体重〈1000g得婴儿、免疫缺陷患者。遮盖皮损后,VZV传染性会下降。 4.带状疱疹得临床特征 带状疱疹得临床过程就是多变得。通常在儿童与年轻得成人中症状较轻、典型得带状疱疹有前驱症状,可能发生头痛、畏光、不适,通常很少发热,皮肤感觉

2012鲤鱼患锦鲤疱疹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_唐绍林

近几年来我国养殖鲤鱼的锦鲤疱疹病毒病危害十 分严重,全国主要鲤鱼养殖地区都有流行,池塘养 殖、网箱养殖到小型湖泊养殖等各种养殖模式发病 率、死亡率都很高。由于对该病的宣传力度不够,绝 大多数鲤鱼养殖业者和基层鱼病防控单位甚至还不知 道有这种疾病或知之甚少,鲤鱼患该病后错误地当成 细菌性烂鳃病、鳃霉病和肠炎病来治疗,结果是越治 疗死亡越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本文将该病 在国内的流行特点、现场初步诊断和防控方法做一介 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鲤鱼患锦鲤疱疹病毒病的主要症状 发病前和发病前期池鱼常常有几天“暴食”的现 象,就是特别能吃,发病死鱼的同时吃料很凶,渔民 称“该吃的吃、该死的死”。但发病严重塘吃食不好。 病鱼在水面停滞或漫游,有的体色严重发黑、在 池塘边缘少量聚堆、停滞,渔民称“散边”。发病后 期鱼体色暗淡、灰白色,中后期体表出现花斑,特别 是无鳞的框镜鲤在水中明显,有鳞的鲤鱼不明显。小 部分体表呈不规则的块状出血,之后逐渐连成一片, 成大面积出血,小部分框鲤、锦鲤都有这种症状。 把病鱼捕捞上来检查,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就是 “缩头”,渔民也叫“骷髅头”、“眍?眼”,就是眼睛 内陷。有的鱼不明显。检查鳃部,鳃丝呈局部性溃 烂,与养殖鲤鱼常见的细菌性烂鳃呈大面积浅表溃烂 不同。不烂处的鳃丝外观正常,并挂泥,养殖户称 “花鳃”或“黑鳃”。 解剖典型病鱼见脾脏肿大,发黑;肾脏肿大,像 含水;肝脏颜色鲜艳,出血或是淤血。很大一部分发 病鱼肠道内壁呈均匀的大面积出血,肠内有黄色脓状 物。有的病鱼只有肠道发红的单一症状,没有其他症 状,以全鳞鲤鱼为多和不在适宜水温发病时为多,有 时又同时有其他症状。具体图见彩中插2。 二、鲤鱼锦鲤疱疹病毒病的流行特点 锦鲤疱疹病毒病的发病适宜水温约18~30℃, 在辽宁每年有两个发病阶段,一是6月初至7月末, 大约2个月;二是约8月25日-9月30日。每当夏初 雨水多、长期低温的年份,水温长期处在鱼类发病适 温,发病更严重。当7月末水温超过30℃,不论是发 病初期,还是发病高峰期的池塘死亡量马上大幅度下 降,很快自愈,停止死亡。原来烂鳃严重的病鱼鳃丝 溃烂部分脱落,伤口愈合(图见彩中插2)。但10月初处于发病高峰阶段的池塘,水温继续下降以后不能完全恢复,在北方越冬期间死亡量会很高,特别是越冬期和春季融冰期如用药不当死亡量会更大。近两年发病期明显延长,在辽宁有时甚至全年发病。只有养殖的框镜鲤、全鳞鲤、锦鲤发病,从夏花鱼种到成鱼都可发病,同池或湖泊中的鲢、鳙、草鱼、鲫、团头鲂、傻鲫(鲤鲫杂交鱼)、黄颡鱼、乌鳢等未见发病。六七月份以2龄鱼为主,即成鱼池发病严重。八九月份以当年鱼种为主,2龄成鱼也发病。病程明显,正常情况下全鳞鲤鱼病程约15天,六七天时达到死亡高峰,高峰持续约2~3天,池塘养殖死亡率一般1%~30%;框镜鲤病程约25天,第12、13天达到死亡高峰,高峰持续约2~3天,死亡率一般10%~70%。网箱养殖比池塘养殖死亡率高。如在辽宁7月下旬发病、发病后水温马上升高到30℃以上的池塘,死亡率很低,一般不到5%,如在6月份发病,发病期间水温处于病毒繁殖的适宜温度,再加之用药不合理死亡率会很高,有的死亡率90%以上。发病池塘水质好,不并发鳔炎、寄生虫等其他疾病,治疗及时,不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水温升高到接近30℃前发病等情况下病程短、死亡率低;反之,病程长、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从各个池塘发病时间上看,有明显的相邻池塘接连发病、逐渐向远方传染的现象。鱼种、网具、水源等都可以造成传染。同一来源的鲤鱼种在不同养殖场养殖相继发病,专业网队在发病塘拉完网后,再拉其他鱼塘(轮捕),拉哪一个池塘哪个池塘就发病。一张旋网在发病池塘使用后再到其他塘使用,其他塘就发病。有的池塘注完共用的河道水后发病。发病后的鱼具有免疫性。池塘春天得过锦鲤疱疹病毒病后,不重复感染,一般秋天不再得该病。秋天鱼种得病以后,一般次年春天不再发病。有的渔场春天有几个池塘患病,就只有一个池塘没得,可到了秋天别的池塘不再发病,只有没发过病的一个池塘发病。三、鲤鱼患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现场诊断在养殖场和一般鱼病诊所没有对锦鲤疱疹病毒检测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病鱼的症状对该病进行初步诊断。如果池塘只有鲤鱼发病,其他种类的鱼不发病,发病水温在18~30℃, 鲤鱼患锦鲤疱疹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 2012.12 61

带状疱疹的护理常规

带状疱疹 一、概念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 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 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 经痛愈重。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二、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 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2.特殊表现 (1)眼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 溃疡性角膜炎。 (2)耳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 nt综合征。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 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与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异有关,可表现为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和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 三、治疗] 1.药物疗法 (1)抗病毒药物可选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 (2 )神经痛药物治疗①抗抑郁药主要药物有帕罗西汀(塞乐特)、氟西汀(百优解)、 氟伏草胺、舍曲林等;②抗惊厥药有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③麻醉性镇痛药以吗啡为代 表的镇痛药物。可供选择药物有吗啡(美施康定)、羟基吗啡酮(奥施康定)、羟考酮、芬太尼(多瑞吉)、二氢埃托菲、路盖克等。④非麻醉性镇痛药包括NSAIDs、曲吗多、乌 头生物碱、辣椒碱等。 2.神经阻滞 重度疼痛药物难以控制时即应考虑用直接有效的感觉神经阻滞疗法。阻滞定位的选择应取决 于病变范围及治疗反应。总的原则应当是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从末梢到神经干、神经根。 3.神经毁损 射频温控热凝术行神经毁损是治疗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神经毁损治疗还包括内侧丘脑立体 定向放射治疗(伽玛刀或X刀),手术硬脊膜下腔脊髓背根毁损治疗、垂体毁损、交感干

锦鲤疱疹病毒―CJ株ORF108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锦鲤疱疹病毒―CJ株ORF108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为研究我国锦鲤疱疹病毒的基因背景信息,从锦鲤疱疹病毒中国吉林株(KHV-CJ株)获得ORF108基因,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KHV-CJ株ORF108基因结构和功能。结果显示,ORF108基因长588bp,为一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96个氨基酸,理论分子质量为21207.37Da。KHV-CJ 株与美国株(KHV-U)的ORF108基因的序列一致性为99%,在第564位的碱基A突变为G。但该突变位置编码的氨基酸并没有发生改变,同为丝氨酸。ORF108基因编码蛋白的1-61位氨基酸位于细胞膜表面,62-84位氨基酸之间形成一个典型的跨膜螺旋区。该蛋白的表面抗原决定簇位点区域广泛、峰值高,预示该基因可作为基因工程疫苗的重要候选基因。 关键词:锦鲤疱疹病毒;ORF108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金项目:长春市科学技术局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项目(12XN35) 中图分类号:S941.4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1024665.html,ki.jlny.2015.22.043 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锦鲤疱疹病毒病(Kioherpesvirusdisease,KHVD)就在普通鲤鱼和观赏锦鲤

上发现并报道[1-2]。感染本病毒后病鱼聚集在进水口,身体出现白色斑块,皮肤呈现砂纸状纹理并变得粗糙。病鱼出现鳃和眼睛凹陷坏死等症状。 引起本病的病原较早称锦鲤疱疹病毒(Kio herpesvirus,KHV)。有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又称为鲤肾炎鳃坏死病毒。2012年ICTV(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发布的第九次分类报告将本病毒命名为鲤疱疹病毒3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HV-3)。本病毒隶属于疱疹病毒目(Herpesvirales)异样疱疹病毒科(Alloherpesviridae)鲤疱疹病毒属(Cyprinivirus)成员。相关文献一般仍沿用锦鲤疱疹病毒这个名字。 鲤疱疹病毒属内还有鲤疱疹病毒Ⅰ型和鲤疱疹病毒Ⅱ 型两种病毒。锦鲤疱疹病毒具有双链DNA基因组,是鱼类疱疹病毒属中基因组最大的病毒[3],长达295kbp,有156 个开放阅读框[4]。基因装在20面立体结构的核衣壳内,外面包裹来源于宿主的囊膜,囊膜上镶嵌病毒表达的糖蛋白。截至目前,病毒的基因有40个结构蛋白被鉴定。包括3个衣壳蛋白,13个囊膜蛋白,2个被膜蛋白以及22个未分类蛋白[5]。 感染本病毒初期鱼体内各组织均有病毒分布,然后病毒在几个组织和外周白细胞中持续感染,使得普通鲤鱼和锦鲤造成潜伏性感染[6]。当鱼在装载、运输等环境压力下,潜伏的病毒能被激活重新复制进入到细胞外面去,造成排毒并发

鲤鲫疱疹病毒病在静海地区流行及诊治情况

栏目编辑刘柱军 防治 病害2019.5 天津市静海区的池塘养殖面积约3.5万亩,大多数乡镇都有面积不等的池塘养殖水面,随着天津市“菜篮子”工程的发展,区域内老旧池塘多进行了规划修整,养殖户基本掌握了 鲤鱼、鲫鱼、花白鲢、草鱼、南美白对虾等的养殖技术。鱼虾混养已成为我区池塘养殖的主要模式。然而,近两年来传统养殖品种鲤鱼、鲫鱼的病害发生明显呈上升态势,已引起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2018年笔者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对静海区域内养殖鲤鱼、鲫鱼发生病害引发重大损失的案例做了调查和分析后发现,鲤鲫疱疹病毒是引发2018年某些养殖户损失惨重的元凶。 静海地区自2016年开始发现鲫鱼鳃出血病例,呈散发状、零星池塘有发病,并未呈大规模流行。2018年开始出现鲫鱼和鲤鱼疱疹病毒病的同时暴发,并呈流行状态。发病的池塘一般面积为50~300亩,水深1.3~1.7米,淤泥20~50厘米,均为土池。水源大部分引自流经静海的独流减河。养殖模式为鱼虾混养。具体亩放养密度为鲫鱼1000~1200尾、鲤鱼500~800尾、花鲢30~40尾、白鲢100~200尾、南美白对虾1万~3万尾。 一、发病情况 水温18℃左右,一般鲫鱼首先发病,最早的池塘清明前后开始出现零星死亡,以一龄异育银鲫为死亡主体。日均死亡量100~1000尾/亩,死亡鲫鱼均体表正常,只在胸鳍基部点状出血。病鱼放入清水中鳃盖部有大量血液流出。剖检发现肝肾充血,部分病鱼有黄色腹水,鱼鳔出血点明显。患病鱼无力、无食欲、呈无方向感地游动,或在水中漂游。鱼体皮肤上出现苍白的块斑和水泡,鳍条充血、鳃出血并产生大量黏液,鱼眼凹陷,有些鱼表现神经症状,较强的刺激能引起较激烈的反应。 鲤鱼发病迟于鲫鱼。一般鲤鱼发病前未有明显症状。均吃食正常,甚至出现抢食现象。大部分发病池发病前均发生浮头现象,经增氧后浮头消失。但1~2天即可发现少量死鱼,并有大量鲤鱼在白天浮于水面,初期发病症状不明显,均为黑背黑头,头、各鳍、背部出现白色黏液、漫游,一般两天后表现出CYHV-3的典型症状,双眼、鼻部凹陷,死亡量增大,50亩池塘最多时达 到日均1500尾,剖检脾肾肿大、苍白、肠道内有点状或面状出血,无脓液、鳃部黏液增多,鳃丝肿大,呈暗红色。发病3天后死亡达到高峰。 二、池塘水质 发生鲫鱼疱疹病的池塘水质大部分较清瘦,多以绿藻门的栅藻、衣藻、球藻为主,以裸藻、硅藻为辅,小部分原虫,pH 8.2~8.6,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均不高。发生鲤鱼疱疹病毒病的池塘水质以中等偏上肥度为主,以隐藻、裸藻、绿藻为主,水体透明度较低,一般在10~15厘米,水体发黏,氨氮0.5~1.0毫克/升,亚硝酸盐0.15~0.25毫克/升。 三、流行情况分析 1.患CYHV-2病鱼的苗种大部分来自江苏(盐城、射阳、连云港等地),均称为异育银鲫“中科3号”(由于江苏2018年鲫鱼苗种8~10元/千克,价格较上年低1倍左右,养殖户纷纷自江苏进苗,只有小部分养殖户投放本地培育的春片);鲤鱼CYHV-3发病的苗种多来自天津各区(宝坻、宁河、武清)及河北唐山,尤其是鲤鱼CYHV-3病在静海地区往年从未发现过。 2.各地池塘条件不同、位置不同,但鲫鲤的疱疹病毒病发作时间基本一致,即4月初至6月初,6月末即无死亡病例,鲤鱼发病要比鲫鱼发病平均晚10天左右。 3.鲤鱼、鲫鱼发病后虽然每天都有死亡,但对正常摄食的鱼类影响很小,基本开机后除漫游不上台的鱼,其他大部分鱼还能正常摄食。 4.鲤鱼发病池塘发病前大都进行过处理,如杀虫、消毒、进水、冲水、肥水、净水等,一般在处理过之后两天开始出现病症。鲫鱼的发病塘几乎未进行过水处理,发病比较突然。 5.发病鱼的鳃部变化明显,或出血或黏液增多,而寄生虫很少,烂鳃症状明显,尤其是鲤鱼。前期鲫鱼出现漫游之后即开始出现鳃出血现象,出血后的鲫鱼鳃丝变淡,严重的全部重要器官出血。而鲤鱼发病初期未有明显变化,仅仅鳃部、头部黏液增多,无溃烂,部分鱼有异物附 44 DOI:10.14184/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1024665.html,ki.issn1004-843x.2019.05.023

2020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带状疱疹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 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 ari c ell a-z o ste rvi ru s,V ZV)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除皮肤损害外,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常出现在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带状疱疹的临床诊疗仍存在不少问题,譬如其在各年龄段人群中的流行病学资料如何?患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如何诊断?如何与其他疾病鉴别?如何早期规范化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如何处理常见 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 s t he r pe ti c neu r alg i a,P HN)?为了切实解决带状疱疹临床诊治问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该领域专家,以近年国内外发表的重要文献为基础,对文献进行评价并综合分析,提交专家组反复讨论、修改,最终达成本共识,希望能指导带状疱疹的临床规范化诊治,为患者提供经济、高效的诊治方案。 带状疱疹的病因 01病原体特点及致病机理: V ZV属于人类疱疹病毒α科,命名为人类疱疹病毒3型。它是一种DN A病毒,基因组包含70多种开放读码框,编码多种蛋白质,目前研究较多的为糖蛋白gE,是制备疫苗的主要候选

抗原。V ZV可经飞沫和(或)接触传播,原发感染主要引起水痘。残余的V ZV可沿感觉神经轴突逆行,或经感染的T细胞与神经元细胞的融合,转移到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V 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大量复制,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穿透表皮,引起带状疱疹。 02带状疱疹发病的危险因素 高龄、细胞免疫缺陷、遗传易感性、机械性创伤、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病、发热、高血压等)、近期精神压力大、劳累等是常见诱因。女性发生带状疱疹风险高于男性。 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据报道,全球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3~5)/1 000人年,亚太地区为(3~10)/1 000人年,并逐年递增2.5%~5.0%[6-7]。带状疱疹的住院率(2~25)/10万人年,死亡率 (0.017~0.465)/10万人年,复发率1%~6%。50岁后随年龄增长,V ZV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住院率和病死率均逐渐升高。血液肿瘤患者带状疱疹发病率高达31/1 000人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 man i mmu n ode fi ci enc y vir u s,HI V)感染者的发病率也高达 (29.4~51.5)/1 000人年、复发率13%~26%。 我国尚缺乏带状疱疹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2011—2013年广

带状疱疹护理

带状疱疹护理 发表时间:2015-07-03T14:35:06.8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洪美兰 [导读] 适当的治疗方法结合有效的心理、生活饮食、疼痛以及用药及理疗护理对带状疱疹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洪美兰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医院思明分院福建厦门361003) 【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26例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经过适合的治疗辅以心理护理、生活饮食护理、疼痛护理以及用药及理疗护理等,所有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适当的治疗方法结合有效的心理、生活饮食、疼痛以及用药及理疗护理对带状疱疹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带状疱疹;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285-02 带状疱疹,它是由一种名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该病毒在人体潜伏期长,它可潜伏在人体神经节内,一旦患者出现感冒、劳累、感染或者抵抗力下降时,病毒会再次生长繁殖,引发受侵染的皮肤和神经产生十分强烈的炎症反应,并且伴随着神经疼痛,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1]。为了总结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措施,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26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护理,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26例带状疱疹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58例,年龄范围41-68岁,平均年龄46.8岁,其中63例患者发病部位为腰腹部,33例为头面部,15例为季肋部,6例为会阴部,还有9例为其他部位。临床表现为集簇性水泡、局部红斑,呈带状,皮肤疱疹,多伴随剧烈疼痛,发病就诊时间2-10d。 2.临床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他们更希望能够安静不动,甚至也不愿言谈,周围的吵杂声也有可能引起患者的疼痛加剧[2]。因此,家属应在患者疼痛有所减轻时,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清洁工作,并尽量与患者谈比较有趣的话题,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能够保持愉快的心情。 2.2生活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多进行休息,给予其充足的水分以及易消化不油腻的食物,禁止食用海鲜和蛋类等食物,家禽类也应该以清淡为主,不喝或少喝酒,加强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患者在服用止痛药物2h内应卧床休息,避免因头昏而发生意外。如患者出现眼部、面部或肢体活动不利等,要及时再次就诊,若有胸部或胃肠道不适也应该及时就诊。同时还可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本病在治愈之后不会再次复发,解除其对疾病的恐惧和后顾之忧,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最后还要告知患者避免接触儿童或未出过水痘或带状疱疹的人群,以免发生感染。 2.3疼痛护理 我院临床上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的,它是采用一个长10cm带刻度的游动标尺,让患者在标尺上标出代表当前疼痛程度的位置,一般临床认为0-2cm表示无疼痛感觉或疼痛感觉很小,3-5cm表示中度疼痛感,6-8cm表示重度疼痛感,但尚可忍受,8cm以上表示重度疼痛难以忍受。当患者VAS值达到8-10cm,患者疼痛难以忍受,此时即使使用镇痛药,止痛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对于带状疱疹患者,家属应该要做到体贴关怀,并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疼痛程度,当患者的疼痛尚能够忍受,即VAS值在6-8cm时,此时若家属及时发现,并给予镇痛药,止痛效果最好。 2.4用药及理疗护理 可选择一些凉血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止痛的药物从体内调理。如服用阿昔洛韦或者泛昔洛韦等,后者效果更好一些,此外口服西咪替丁维生素B1和B12以及肌注干扰素等方法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病情较重者可给予肌注、丙种球蛋白和维生素B12,以提高机体抵抗力。每日一次外敷青黛膏活血止通的效果也较好。最后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局部照射每日一次,每次三十分钟,也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2.5局部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不要搔抓患处以免水泡破溃感染.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不要摩擦患处,避免水疱破裂,可外用中草药或雷夫奴尔湿敷,促使水疱干燥、结痂;某些患者在皮损完全消失后,仍遗留有神经痛,这时可采取针灸,理疗等缓解疼痛。 3.结果 所有126例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配合细致的心理护理、生活饮食护理、疼痛护理以及用药及理疗护理等,所有患者全部痊愈。4.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局部皮肤病,该病毒往往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儿童初次感染时会发生水痘,治愈后往往不能彻底杀死病毒,它能够长期潜伏在人体的神经节内[3]。当患者出现感冒、劳累以及感染或者抵抗力下降等,病毒会重新生长繁殖,并沿着神经纤维一直转移到皮肤,导致皮肤和神经均发生较为严重的炎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此外它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4-7]。为了总结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措施,笔者选取了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26例急性带状疱疹,经过适合的治疗辅以心理护理、生活饮食护理、疼痛护理以及用药及理疗护理等,所有患者全部治愈。 总而言之,适当的治疗方法结合有效的心理、生活饮食、疼痛以及用药及理疗护理对带状疱疹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 [1]薛春香,陈建新.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90例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9:4829. [2]刘佳.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

带状疱疹病历模板

姓名:? *** 科室:中西科住院号:000000*** 入院记录 主诉:右肋部起水疱伴疼痛三天 现病史:患者于三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周身困乏无力,在当地诊所按感冒治疗,疗效欠佳。两天后患者自觉右侧腰部和季肋区皮肤瘙痒、刺痛、灼热感,有时呈闪电样刺痛,继而局部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在红斑上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的丘疹、水疱、丘疱疹。疱壁紧张,内容清亮透明,疱周绕以红晕,疱间不相融合,疱间皮肤颜色正常。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带状疱疹”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表情痛苦,神情焦虑烦躁,饮食正常,眠差,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即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肝炎传染性病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献血史,预防接种史随社会正规进行。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无不良嗜好。 婚育史:适龄结婚,家人均体健,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史:父母均已故,原因不详,否认家族传染性及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6.8 C P 80 次/ 分R 20 次/ 分BP 120/75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醒,精神差,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见专科检查),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 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苍白、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清音,无浊音及实变。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1.带状疱疹的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VZV复活所致。VZV既是水痘又是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的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的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的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的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 个。VZV在潜伏状态中是不传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的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的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的疼痛性的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的丘疹水疱,密集地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区。 2.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VZV感染的复发发生于约20%的血清学阳性的个体。一般VZV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之所以成为带状疱疹重要的危险因素,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逐步减弱,VZV特异性细胞免疫(CMI)反应的成分减少(功能降低?)所致。此外,任何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如白血病、骨髓移植、HIV 感染、癌症等,都会大大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3.带状疱疹的传播 带状疱疹皮损处含高浓度的VZV,可经空气传播,导致易感者发生水痘。但带状疱疹比水痘传染性低。限局性带状疱疹只在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应避免接触易感者,直至皮损结痂。易感者包括:孕妇、 <28 周出生的婴儿(早产儿?)或体重<1000g的婴儿、免疫缺陷患者。遮盖皮损后,VZV传染性会下降。 4.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最新版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1. 带状疱疹的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VZV复活所致。VZV既是水痘又是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的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的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的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的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个。VZV在潜伏状态中是不传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的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的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的疼痛性的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的丘疹水疱,密集地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区。 2.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VZV感染的复发发生于约20%的血清学阳性的个体。一般VZV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之所以成为带状疱疹重要的危险因素,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逐步减弱,VZV特异性细胞免疫(CMI)反应的成分减少(功能降低?)所致。此外,任何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如白血病、骨髓移植、HIV感染、癌症等,都会大大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3.带状疱疹的传播

带状疱疹皮损处含高浓度的VZV,可经空气传播,导致易感者发生水痘。但带状疱疹比水痘传染性低。限局性带状疱疹只在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应避免接触易感者,直至皮损结痂。易感者包括:孕妇、<28周出生的婴儿(早产儿?)或体重<1000g的婴儿、免疫缺陷患者。遮盖皮损后,VZV 传染性会下降。 4.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 带状疱疹的临床过程是多变的。通常在儿童和年轻的成人中症状较轻。典型的带状疱疹有前驱症状,可能发生头痛、畏光、不适,通常很少发热,皮肤感觉异常和不同程度的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出现于带状疱疹起疹前数天到数周。疼痛可为烧灼痛、刺痛、 搏动痛、或电击样疼痛。触觉敏感性改变、微小刺激引发的疼痛、剧烈瘙痒也不少见。 带状疱疹皮损一般呈单侧分布,发生于一至两个相邻的皮区,疱疹群之间的皮肤正常,整个病变呈带状分布倾向,不越过躯体中线。少数皮损可发生于主要皮区或相邻皮区以外。罕见数个皮区不对称受累,即身体的两侧均出疹。皮疹最初表现为不对称的、单侧的红斑或斑丘疹,通常于12-24小时内出现成簇的小水疱,疱液清,内含高浓度VZV。2-4天后,水疱融合。在第3天,水疱可变浑浊,经过7-12天干涸。免疫正常者,皮损持续至结痂消失的时间通常为2-3周。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偶见免疫缺陷者呈慢性病程,皮肤改变可持续数月,可反复出现小水疱。 多数患者被感染的皮区都有出疹。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者,称“顿挫型带状疱疹”。一些没有皮区疼痛症状的人,也会在出疹时或出疹后几

带状疱疹病人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精)

带状疱疹病人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 带状疱疹为皮肤科及疼痛科门诊的常见病,在皮损出现后临床诊断容易,但不少病人治疗疗程长,特别是年龄大的病人在皮损恢复后仍遗留疼痛,治疗较为棘手,但带状疱疹特征性皮损出现前、病人仅感疼痛时,诊断较为困难,容易忽视或误诊、误治[1]。现对一组带状疱疹病人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本院疼痛门诊共收治带状疱诊病人52例, 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4~75岁,平均(50±6)岁。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早期诊断组,22例,均为带状疱疹皮损出现前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病例;B组为皮损出现组,30例,均为带状疱疹在皮损出现后就诊、诊断并治疗的病例。 1.2 诊治标准 A组病人必须满足下列前1~4项,而后2项作为辅助条件来回顾反证:(1)有较为剧烈的急性疼痛病史,疼痛程度可影响夜间睡眠,疼痛为持续性痛;(2)疼痛部位,经仔细检查,区域皮肤有感觉过敏或异感,疼痛部位无压痛,但轻摸有触痛或有瘙痒;(3)疼痛部位难以用其他器质性疾病来解释,辅助检查(血象,X线,CT,MRI)为阴性;(4)用水痘—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为抗原0.1ml 作皮内注射,进行迟发型过敏反应试验,观察24~48h,皮内发红试验为阴性 或皮丘直径<1cm(未患带状疱疹的健康人群细胞免疫功能正常,用水痘—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为抗原0.1ml作皮内注射,皮内发红试验为阳性即皮丘发红直径>1cm,而带状疱疹早期或典型病人对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此皮试均为阴性即皮丘发红直径远<1cm);(5)诊断性治疗(阿昔洛韦抗病毒+神经阻滞)有奇效[2];(6)经诊断性治疗后,病人可在疼痛区域皮肤出现轻度皮损。B组病人特征性皮损已明显,诊断明确。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抗病毒+区域性神经阻滞+非甾族类抗炎镇痛药。 1.4 观察指标 治疗后每周一次随访,询问并记录疼痛消失时间、皮损恢复时间及有无后遗神经痛等指标。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估计,视觉模拟评分<3分视为 疼痛消失。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22例,疼痛恢复时间(8±2)d,皮损恢复时间(12±2)d,后遗痛 发生率0;B组30例,疼痛恢复时间(24±3)d,皮损恢复时间(28±5)d,后遗痛发生率1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典型带状疱疹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内的病毒被激活后引起水疱形成皮损、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草稿)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草稿)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专家组 [关键词]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愈合后残留的病毒潜伏于脊神经后根及颅神经的神经节中,当VZV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下降时,病毒重新复活发生带状疱疹。在所有神经系统的疾病中,带状疱疹发病率最高。带状疱疹发病的基本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疾病、药物等对细胞免疫的损害,其发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其生活质量可能会明显下降。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发表指南,通过介绍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带状疱疹,并确保为每一位带状疱疹患者带来最新的治疗方法。 1. 带状疱疹的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VZV复活所致。VZV既是水痘又是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的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的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的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的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个。VZV在潜伏状态中是不传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的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的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细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的疼痛性的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的丘疹水疱,密集地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区。 2.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VZV感染的复发发生于约20%的血清学阳性的个体。一般VZV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

1例坏疽性带状疱疹湿性治疗的护理

1例坏疽性带状疱疹湿性治疗的护理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erpesvaricella-zosterVirus,VZV)所致的急性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生的、沿神经带状分布、单侧分布、密集成群的疱疹为特点,疼痛明显,愈后极少复发。带状疱疹感染在成人约占10%~20%,但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多见。局部外伤、部分系统疾病和急、慢性传染病及中毒等为常见促发因素。2014年2月,我科收治1例坏疽性带状疱疹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85岁,主因:右胸壁带状疱疹10d,皮肤红肿、疼痛伴发黑5d,以坏疽性带状疱疹收入院。入院查体:T37.6℃,P88次/min,R18次/min,BP130/70mmHg,神志清楚,有胸壁可见7cm×10cm、6cm×7cm皮肤破溃,表面有黑色焦痂覆盖,有恶臭脓性分泌物,其周围皮肤红肿。WBC19.07×109/L,中性粒细胞19.07×109/L,入院后取脓性分泌物做细菌培养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疼痛评分6分。全身治疗:给予抗病毒、预防感染、营养神经、对症止痛支持治疗。局部治疗:局部伤口进行伤口床的准备,结合新型的湿性敷料自溶性清创胶、抗感染银离子、吸收渗液藻酸盐及泡沫敷料。经过26d的治疗和护理局部伤口愈合,患者康复出院。 2护理 2.1基础护理病房要通风良好,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空气紫外线消毒机照射消毒2次/d。入院时做好患者卫生处置,更换舒适柔软的棉质的患者服,床单、被套、枕套保持干净整洁。让患者心情舒畅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足够的睡眠。注意保暖,特别是在换药时调高室内温度28℃左右,勿使患者着凉。 2.2饮食护理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如冬瓜、芹菜、卷心菜、白菜、萝卜、苹果、梨、香蕉等。忌饮酒、辛辣等刺激食物,不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应禁酒、海鲜、辛辣食品。如羊肉、狗肉、鱼虾、辣椒等。 2.3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对该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剧烈疼痛,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心理,特别是民间把肋间神经带状疱疹称做”蛇”,认为当蛇头和蛇尾相接时就会死人。所以,许多老人对此比较恐惧,并容易听信民间偏方而贻误病情。因此,应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一方面热情接待患者,让其有亲切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属和患者向患者解释该病的发病原因、病情进展及预后、相同病例的成功治疗经验。要向患者做耐心的宣教工作,让患者解除紧张心理,不要轻信民间不的说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减轻痛苦。 2.4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时间、性质,注意观察心率、血压及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