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论文
——郑州市图书馆新馆调研分析
摘要:学习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接下来将运用学到的知识对郑州市图书馆新馆进行分析。分析时由外到内,分别从建筑整体环境布局,建筑室外造型,建筑的内部空间组合布局、功能关系,建筑的技术问题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关键词:图书馆环境造型功能空间技术
正文
图书馆属于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环境和场所。在公共建筑中,功能分区、人流疏散、空间组成、以及与室外环境的联系等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当然,建筑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也应当考虑。
郑州市图书馆新馆(市民文化中心)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共同设计,图书馆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占地76.3亩,总建筑面积72450平方米,规划总藏书量240万册。工程于2009年 6月开工,2012年建成。并于2013年8月8日开始试运行。
一图书馆整体环境布局
郑州市图书馆新馆位于郑东新区,客文一街以北,客文二街以南,
兴荣路以北,民生路以西,周围邻近的公交车站有:客文二街兴荣街、兴荣街客文二街、民生路客文二街。建筑主入口朝向客文一街,客文一街南侧是一休闲广场,广场呈半圆形与图书馆相呼应。图书馆作为大家学习阅读的地方要求
有安静的环境,紧邻图书馆
位置处没有供人们休闲娱
乐的场所,减少了噪音的干
扰,人们可以进入广场中休
息娱乐,即满足了人们休闲
娱乐的要求,也满足了图书
馆安静环境的要求。图书馆
由主楼和裙楼组成,主楼大体为椭圆形,裙楼环绕主楼为不规则的带状。暗含“孕育”的含义建筑整体呈左右对称排布。主体建筑与裙楼都是不规则形体,沿轴线对称排布使建
筑看起来更加统一、有规律可循,增加了
建筑的整体性,稳定感。主体建筑与绿
化之间铺地宽度不大形成狭长通道引导
人们走向建筑主入口。建筑主入口右侧
有停车的地方。主入口前的踏步台阶简单大气。可以很好地疏散人流。二建筑室外造型
建筑主楼为上大下小的倒锥椭圆
形,蕴含了“孕育、裂变、腾飞”等含义。整体看去主体建筑分为两部分:地上一层,地上二到五层。一层主要由裸漏在外面的倾斜柱子和玻璃组成,玻璃使一层看上去略显“轻”,而柱子则增加了一层的厚重感,二者相互协调。一层上部的浅色弧形外框增加了建筑的整体性、连贯性。二到五层开有大面积的弧形长条窗。建筑主入口上方立面,有两部分主成:大片的透明玻璃,能让人们感受到图书馆的开放性,而暗色厚重的外墙,又增加了图书馆的神秘性,两者之间对比强烈。玻璃上部钢型结构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也使主立面看上去更加丰富。站在路上透过玻璃能隐约看到建筑内部的通高大厅。主入口右侧建筑局部倾斜向上,规则的外框包裹着玻璃。从另一个角度,主体建筑还可以看成是浅色的外框架包裹着里面的倒锥椭圆形玻璃体。玻璃外部的弧形外框,韵律感强,外框的长短,外框之间的距离,有变化,也有相同,有连续的韵律,也有渐变的韵律,给人以美的感受。玻璃内部的倾斜竖向长柱,与横向的玻璃外框形成对比,使建筑从外部看去更加丰富,美观。大面积的玻璃满足了采光的要求,也让人们感到了图书馆为人们敞开知识的大门。
裙房外立面采用竖向长条窗,韵律感
强,弧形的外墙与主体建筑相互呼应。
三建筑的室内空间环境
去调研时图书馆只开放了一部分:
建筑右半部分一到四层,建筑左半部分
的一层,因此分析室内时主要分析右半
部分。从主入口进入图书馆首先进入通高
的大厅,进入大厅内便可看到有倾斜柱子
支撑的螺旋楼梯。螺旋楼梯从二层到五层,
螺旋楼梯的下方有一棵许愿树,使一层的
立柱看起来不单调突兀。大厅顶部为玻璃
覆盖,大厅光线充足,玻璃下方有钢架支
承,顶部玻璃被分成很多矩形。通高的大厅,远处倾斜向上的螺旋楼梯,两侧的墙,这一切会让人觉得自己很渺小。大厅右侧有自动扶梯,存包处,自动售货机。自动扶梯建筑右半部一层有咖啡茶座,但是没
有营业,咖啡茶座用木质矮墙与其他空
间分割,矮墙高度由高到低逐渐降低。
与高大空旷的大厅形成强烈的对比,使
建筑空间活泼亲切。一层的茶座不仅给
人们提供了休息等候的场所,也增加了
一层空旷大厅的趣味性。
四建筑的空间组合、布局和功能分析
图书馆主要为读者服务,郑州市图书馆新馆,地上一共五层,阅览区在主体建筑的右半部分。一层到五层有电梯、楼梯相连,此外,一层、二层之间有自动扶梯连接,二层和五层之间有螺旋楼梯相连。阅览区周围布置有卫生间,电梯,消防楼梯,休息区。这几部分之间通过走道连接。
大厅作为交通枢纽还起着
空间过渡的作用,建筑主入口立
面给人高大壮观的感觉,由室外
进入室内,通高的大厅依然气势
雄伟,室内外视觉上的差别不会
太过明显。
自动扶梯在大厅入口不远处,自动扶梯与存包、电脑查询、自动售货机临近,卫生间在建筑入口右侧。人由建筑主入口进入,可先去存包,查询一下自己想去的阅览区在哪个位置,然后由自动扶梯进入二层,楼梯、电梯也与存包相邻,也可从楼梯、电梯进入任一层。交通直接通畅,人流不易堵塞。
二层到四层,阅览区为主,建筑平
面排布基本相同。阅览区在中间,两侧
布置有楼梯、电梯、卫生间。从靠近主
入口一侧电梯进入二层,向右可以进入
阅览区,右半部分与通高大厅邻近的部分作为休息区。休息区分两部分,从电梯下来之后向前或向沿着走道向后都可进入休息区。休息区离阅览区有一定距离,但是相距不远,不会对阅览室产生噪音干扰,也横方便在休息区等候同伴,很好的
满足了使用要求。离阅览区较近的休
息区设有盆栽绿化和电子游戏台。游
戏台里有一些小游戏,读书累了的时
候可以去玩会儿游戏,做到劳逸结合。
休息区,即利用了平台的有利条件—有很好的视野,也使平台本身具有更好的观赏性,水平交通直接通畅,休息区与水平交通互不干扰且使用方便。由于阅览区右侧电梯、楼梯离主入口较近,作为主要使用对象,人流量过大时,阅览区另外一侧的楼梯、电梯可以协助使用使交通顺畅。
阅览区作位图书馆主要的使用空间,其
室内空间的布置极为重要。郑州市图书
馆新馆阅览区内有,休息的沙发、书架、
书桌和凳子,沙发靠近阅览区出入口颜
色鲜艳与木质结构的书架书桌、浅色地
面形成强烈对比,为阅览室增加了生气
和活力。书桌程小块区域分布,区域之
间用书架隔开,或沿着弧形玻璃外墙、
阅览区通高空间分布,视野开阔,景色
较好。阅览区内有两个通高的空间,既解决了采光问题,又使室内空间更加灵活、开阔。为了瞒住读者要求阅览区内有很多插空,由于阅览室内读者人数较多,墙体等隔断物较少,再加上书架、书桌的排列方式可能有变动在墙上设置插孔是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图书馆的插孔都设在了地上,由暗金色的外壳
保护,用的时候把盖掀开,不用的时
候再合上,方便、美观。阅览区内部
有疏散楼梯和图书整理室。此外报刊
阅览室书桌桌面向上倾斜,读者阅读
的时候不用老是低着头,很人性化,而且造型灵活美观
五建筑的技术问题
公共建筑中的技术问题,是构成空间与体型的骨架和基础。同时,工程技术本身如结构、设备、装修等,需要消耗大量建筑材料和施工费用,其中结构部分,不仅在投资及耗材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对建筑空间体型的制约也是很大的。在建筑设备方面由于建筑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给公共建筑提供了日益完善的条件,也给公共建筑设计工作带来不少的复杂性,设计时应该多方面考虑,综合全面的解决问题。
建筑左半部分仅开放一层,为展览空间,一层内部有卫生间、电梯、楼梯还有中央的桶状建筑。入口处放有供人们休息的沙发。
我的感受
之前一直觉得建筑的外形很重要,平常做方案的时候很多时间都在想着如何把建筑的外形做好看,建筑内部有没有一两个亮点,而建筑的功能,交通,室内空间的处理、细化都做的很不到位。功能和造型同等重要,甚至比造型还要重要。我觉得这门课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真的很实用。做方案之前可以先把每个章节大致回顾一下:整体环境布局:出入口、停车场、广场、绿化,出入口应该怎么开,它周围有没有城市道路、要不要考虑他跟周围建筑的关系……,再按照上面的思路来思考自己的方案,一边做方案的时候,一边想着有没有哪点漏掉了,也能根据书中的知识点来检查自己方案中的漏洞。方案应该有创新,但是学习应该是严谨的、一点一滴踏实积累的。向老师致敬。
参考文献: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天津大学张文忠
谷歌地球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Utq0xq-3xVGVyWGMqdey_H28PEZaKGhugkxzzDG4lSsmO_ nu6helmJ5gZCR7ylLskS8ZQa_4D6HDGFYVHuf5dxBrWqCmDoBAHhP2ldgezv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