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与金融产品创新

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与金融产品创新

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与金融产品创新
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与金融产品创新

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与金融产品创新针对广大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差异大、抵押担保物缺乏等特点,早在2010年7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2010年下发的《指导意见》是对2008年创新试点意见的发展和深化,不仅在农村金融创新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上更全面,而且指向性更明确。

创新工作的突出特点。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和当地“三农”金融需求,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可操作性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注重财税政策、监管政策、货币政策和农村保险业发展的协调配套。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健全和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合理分散金融风险,科学防范法律风险,坚决严控道德风险,有效防控操作风险。

创新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将满足符合“三农”特点的金融需求作为创新重点。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村微型金融。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积极推动和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创新。二是拓宽金融服务范围,合理运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管理和分散农业风险。有效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加强涉农信贷风险管理。充分发挥银行间债券市场在有效分散和管理农业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充分运用期货交易机制规避市场风险。三是加强政策协调配合,营造有利于农村金融创新的配套政策环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拓宽涉农信贷资金来源。做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和实施鼓励创新的市场准入政策。发挥财政性资金对金融资源的杠杆拉动作用。创新工作的主要成效。随着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推进,具有各地特色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村微型金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信贷支持得到扩展,集

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不断推进,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一、福建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金融创新

福建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3.1%,居全国首位。2003年,福建在全国率先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划分到户的林地颁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林权证所记载的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具有资本的功能,可以作为抵押物用以抵押融资。

近年来,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加强与林业部门的配合,率先在全国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支农效果。

具体做法:

1、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联合省林业厅组织制定《关于加快金融创新促进林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省政府批转,以专项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创新,为创新提供政策保障。

2、推进以林权登记、评估、流转等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基本覆盖全省林区的74个林权登记管理机构和66个县级林权交易平台,为林权证登记、管理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及流转提供服务。

3、将森林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有效降低抵押林权经营风险,林权抵押贷款投放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

4、采取财政贴息的激励方式,在林区推行林权简易评估的小额贴息贷款业务,满足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小额生产性资金需求。

5、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简化林权抵押贷款审批手续,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让林权抵押贷款既能“贷得到”,又能“贷得方便”。成效:自2004年三明永安市农村信用社发放全国首笔100万元林权抵押贷款以来,福建省参与林业金融创新的金融机构逐渐增多,现共有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并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林权证直贷、“担保公司担保+林权证反担保”、

“公司+农户”等直接或间接发挥林权证担保作用的各种林权抵押贷款模式;国家开发银行还将自身资金与农村信用社网点优势整合,搭建开发性林业金融服务平台,为林农及林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截至2010年9月末,福建省累计已发放各类林权抵押贷款87.09亿元,余额39.37亿元;全省林业贷款余额123.61亿元,同比增长

30.64%,林业贷款增幅高于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增幅8.74个百分点。

二、河南金融联合支持粮食产业链贷款

金融联合支持粮食产业链贷款是将涉农金融机构的金融资源进行整合,实行大组合、小分工,围绕粮食种植、收购、加工产业链条,以订单农业中心会员、粮食收购加工企业、食品企业为支持重点,开展产业链支持战略合作,实现对粮食生产链各环节信贷支持的无缝连接,促使农业良性循环发展。

(一)主要运作模式

1. 签订企业、银行与协会中心会员三方协议,建立信息沟通机制,贷款封闭运行,保证种植环节与收购环节的资金对接。

2. 收购资金以收购企业订单为担保,以中心会员为承贷主体,发放小额农户贷款,银行、企业和中心会员三者之间的资金往来均通过银行专户进行封闭运营,提高审批效率和贷款针对性。

3. 粮食加工企业依据其与食品企业的供销合同及粮食质押给予资金支持,从而实现从粮食种植、收购到加工环节的全程贷款支持。

4. 对食品加工企业给予相应的流动资金贷款,帮助其开拓市场,优先消化辖区粮食产品,推动整个粮食产业链发展。

(二)主要特点

1. 农业产业链系统性风险大幅降低。粮食产业链融资以产业链为纽带,形成较为完善的融资体系,减少粮食生产单个环节的波动性,从而降低银行信贷资金风险。

2. 充分发挥各银行的信贷产品特点。银行通过签订战略协议,有针对性地在自身信

贷政策允许的业务范围内,对农户、企业以及相关环节进行资金支持,形成合力,实现共赢。

3. 资金封闭运营。粮食种收环节资金封闭运营,保证资金专款专用,使资金收回有所保障。

三、江苏连云港探索“五方联动”支农新模式

连云港“五方联动”支农新模式是通过政府整合资源,借助财政杠杆,依托龙头企业,打造担保平台,搭建金融支农通道,将支农资金和农户贷款控制在“体内循环”,形成相互制约又互惠共赢的共同体。

主要运作模式:

1、县乡政府负责协调各参与方利益关系,向中央财政申请支农整合优化试点专项资金,按每户5 000元的标准为当年加入规模化种植、养殖的农户提供补助;组织成立“农村土地合作社”,推进种植、养殖土地的流转;委托村委会对参与种植、养殖的农户进行初步筛选,向金融机构推荐;协调担保机构为农户提供贷款申请,降低担保手续费。

2、农业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有意愿参加种植、养殖的农户进行二次筛选,帮助农户建设生产设施、提供种苗,为农户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负责产成品销售;在销售款中分期分批归还农户贷款,若农户退出规模化种植、养殖,龙头企业将农户缴纳的保证金优先用于偿还贷款。

3、担保公司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在政府的协调下,按较低的担保费率为农户提供担保,并要求农户以联保形式提供反担保。

4、金融机构按1∶5的担保比例为农户提供贷款;提供相对优惠的贷款利率,简化审批流程,将贷款划拨到龙头企业账户,由龙头企业在农户销售款中代为归还贷款。

5、农户按年缴纳流转土地的租金,支付设施建设款项和保证金,负责种植、养

殖生产,并将产品按标准返销给龙头企业,从中取得稳定的净收益,并按期归还金融机构贷款。

“五方联动”支农新模式具有多重优势。一是政府牵头协调各方关系,有利于提高农户贷款效率。二是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明显,农村金融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三是信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机构支农积极性提高。四是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介入解决了单一农户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五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成为最大受益者。

自2008年5月在温氏集团养殖基地试点启动以来,连云港市金融机构以“五方联动”模式共发放贷款4 479万元,累计支持1 815户农户发展养鸡、鲜切花等特色种植、养殖业,支持农民年均增收近2 000万元,平均每户增收近4万元。

2020年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及应用分析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及应用分析 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下是搜集的一篇关于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应用分析的论文范文,欢迎前来阅读参考。 自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服务创新收到了全球各大商业银行的追捧,并逐渐成为了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商业银行在面临国内外激烈市场竞争的同时,还需要创新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才应对金融全球化的风险。因此,分析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性,并找到金融服务创新的具体措施显得非常重要。 一、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其一,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是扩大市场和增加利润的内在需要。就目前的情况分析,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不仅要应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还必须通过创新银行的金融服务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二,金融服务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的需要。社会投资渠道的变化将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大大缩小。利率水平的降低使银行的利差空间进一步缩小。如果商业银行只靠利差发展的话,会很难长期、稳定生存与发展。 其三,金融服务创新是顺应客户变化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客户获取的金融知识越来越多,对金融服务的鉴别能力也越来越强。如果银行缺乏持久的创新服务,将很难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二、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品种单一 现阶段,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创新的过程中金融品种比较单一,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在消费信贷、网上银行或者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方面还不成熟。另外,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相关的业务规模还比较小,在银行的整体业务规模中占有的比重非常低。从整体情况来看,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相关业务整体规模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二)服务创新能力弱、方式单一 目前,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创新能力弱,服务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客户金融服务的需求。办事效率低,办理业务等待的时间长,造成客户普遍的抱怨。同时,商业银行的服务产品比较单一,不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的特点,不能适应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另外,科技开展的动力不足也直接制约了优质服务的开展。 (三)业务创新不均衡 资产业务主要是指运用货币资本来不断获取利润业务,主要是由现金资产、证券投资或者放款等部分组成。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得角度分析,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主要是经济市场竞争激烈,出现了很多负效益的金融创新。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中间业务主要是汇兑、结算等业务。近年来,中间业务是一个发展比较快的业务,其业务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大大的传统业务,导致业务创新部均衡的问题一直存在。 三、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对策

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与金融产品创新

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与金融产品创新针对广大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差异大、抵押担保物缺乏等特点,早在2010年7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2010年下发的《指导意见》是对2008年创新试点意见的发展和深化,不仅在农村金融创新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上更全面,而且指向性更明确。 创新工作的突出特点。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和当地“三农”金融需求,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可操作性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注重财税政策、监管政策、货币政策和农村保险业发展的协调配套。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健全和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合理分散金融风险,科学防范法律风险,坚决严控道德风险,有效防控操作风险。 创新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将满足符合“三农”特点的金融需求作为创新重点。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村微型金融。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积极推动和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创新。二是拓宽金融服务范围,合理运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管理和分散农业风险。有效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加强涉农信贷风险管理。充分发挥银行间债券市场在有效分散和管理农业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充分运用期货交易机制规避市场风险。三是加强政策协调配合,营造有利于农村金融创新的配套政策环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拓宽涉农信贷资金来源。做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和实施鼓励创新的市场准入政策。发挥财政性资金对金融资源的杠杆拉动作用。创新工作的主要成效。随着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推进,具有各地特色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村微型金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信贷支持得到扩展,集

谈互联网金融模式产品及创新

王晓蕾:谈互联网金融模式产品及创新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金融学会、云南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定于2013年7月27日在昆明联合举办第四届中国小额信贷创新论坛暨第二届全国金融办主任圆桌会议。此会议围绕新型民间金融机构的试点与创新、互联网金融模式、产品及创新、地方三民金融(民间、民营、民生)的发展战略等议题展开探讨。图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发言。 以下为发言全文: 王晓蕾:首先感谢大会的组织者,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能够跟大家交流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我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源于我对中国信贷市场的关注,作为全国集中统一的基础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有一个宏伟目标要把所有的信贷业务全部囊括。这样才有可能出具关于借款人全面的信用报告。刚才张睿介绍的过程中谈到互联网模式,根据我初步的观察,现在互联网金融,我认为有三个模式,第一是传统的金融借助互联网渠道为大家提供服务。这个是大家熟悉的网银。第二种模式,类似阿里金融,由于她具有电商的平台,为他提供信贷服务创造的优于其他放贷人的条件。第三种模式,大家经常谈到的人人贷的模式,P2P,这种模式更多的提供了中介服务。这三种模式,如果抛开形式,我个人认为,第一种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应该是渠道的作用。第二种阿里金融的模式,互联网在里边发挥的作用是信息作用。第三种P2P就是一种中介,这种中介把资金出借方需

求方结合在一起。 对于今天的讨论来讲,我相信大家可能更加关注的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阿里金融模式和人人贷模式,今天早上吴晓灵行长把人人贷模式做了进一步细分,我谈的问题相对更加粗一些。我基本同意吴晓灵行长的分类,在这里,我把各种分类统一称为P2P模式,对于P2P模式,在风险管理过程当中,有可能借用非常传统的手段。这一点从我接触到的一些P2P公司来说,他的贷前调查,贷中、贷后全不在线下,只不过把双方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撮合。也有一些用创新的利用来管理金融风险。 第二点,在进一步探讨互联网金融之前,可能要探讨一下金融的本原,金融到底是什么,是融通资金,是借贷交易,所以我们这里讲的核心的还是融通资金和借贷交易。他最核心的涉及到的信用风险管理,找到合适的借款人,给他钱,经过风险的评估、管理一定时间以后,让他连本带息还回来,不管是在传统借贷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这个本质都不应该是发生变化的。所以,这一点再进一步讨论下去,要明确,不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金融,他离不开风险识别、判断、评估、管理。对于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事物,他对金融的贡献在那里?他帮助解决了信贷市场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互联网我自己有着深刻的体会,我非常相信,互联网在将来他还会继续彻底改变我们现在的社会,概括来讲,他对社会的影响就在于,他把在互联网以前时代不可记录的行为,由于互联网的到来,变

浅谈金融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浅谈金融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金融危机后,我国银行监管的变革 金融危机后,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在吸取欧美反面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全球银行监管改革措施的落地工作,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空前加大了对银行资本质量和水平的监管力度。在这个核心指导下,银行监管部门不仅对资本充实率、核心资本充实率有了更高要求,还明确提出了75%的存贷比红线和“3:3:2:2”的放宽进度要求。 银行监管变革的压力触发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面临对空前的资本压力,国内各家银行都承受着巨大的存贷比压力和贷款的压力,以贷款论英雄的传统模式和资本管理形成了悖论。商业银行在高压下,迅速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学会在资本约束条件下谋求发展,一存一贷的业务模式已经转向“围绕利润,用中间业务收入弥补信贷规模受限的制约”,各种有关中间业务的金融创新举措相继出台。 目前我国金融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银行监管变革的压力触发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但目前为止,这些金融创新仍然属于初级阶段,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金融创新目的偏重占领市场就近几年来各家银行的实

际情况看,金融创新的主要动机偏向于在无序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甚至负效益的金融创新。而在投行业务、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国际金融工具、中间业务等方面缺乏实际性的、高水平的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品种集中例如在零售业务方面,各家银行的金融创新重点,相对集中在三方业务代办、个人消费信贷、个人理财业务、信用卡推广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 金融创新的量多质低由于金融创新主体素质不高,金融创新的内容显得比较肤浅。同时我国金融创新的科技含量较小,深度不够。我国金融所依托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还很落后与西方国家的银行业务电脑化、专业化、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还相距甚远。而且,我国网络技术水平整体上还比较落后,也限制了我国金融创新水平的提高。 在商业银行的环境下,金融创新属于微观的金融金融创新,它的原始概念为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它是一个由盈利动机推动、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可以具体理解为旨在提高利润的新业务模式或新产品的设计、应用过程和结果。而管理就是对银行行为的计划和控制。 银行管理是金融创新的基础任何金融创新都是集体行为,是团队协作的成果,没有银行管理的银行不可能获得金

地市金融服务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地市金融服务创新年活动实 施方案 __地市金融服务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加快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促进金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形成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新局面,根据《__地市“金融服务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结合__地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网文章-网帮您找文章]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对接长珠闽,融入主城区,争当排头兵,建设新__地的战略目标,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为核心,以深化金融创新、加大有效信贷投入、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为主线,全力推进我市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二、对象、目标和内容 (一)金融服务创新年?活动的主要对象:各银行(含信用社)、邮政局储蓄机构、保险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 (二)金融服务创新年?活动的主要目标: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金融创新意识,加快金融服务创新步伐,扩大金融服务的社会影响力;探索建立金融行业有效的协调发展机制,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提高防范系统性风险能力,为促进__

地经济金融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努力营造“四种环境”、取得“四个成果”。 努力营造四种环境。即:公开透明的办事环境,做到?阳光作业?、精简统一、便捷高效、监督有力;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做到文明服务、主动服务、超前服务、跟踪服务、全程服务;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做到内外平等、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做到依法办事、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行为规范。 努力取得四个成果。即: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上有新转变;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上有新突破;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上有新变化;办事效率和客户满意度上有新提高。 (三)金融服务创新年?活动的主要内容: 1、制度建设: (1)服务承诺制。各部门(单位)要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上级的有关规定,制定编印《服务指南》,并将服务的内容、措施、标准等,科学准确地做出承诺,由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并印成承诺卡,便于组织和群众的检查监督。 (2)实行政务公开制。各部门(单位)要重新充实、完善政务公开内容,对不涉及国家机密,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办事依据、事件、程序时限、结果、纪律等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全面公开。银行公开信贷政策要利用政府网络信息平台,将各行(社)的信贷品种、信贷条件、贷款程序和审批权限等信贷政策对外进行公示,通过政务信息网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农村金融发展与服务创新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与服务创新分析 摘要: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牵动着农业经济走向,同时也维持着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今年来,农村地区建立了多种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推出了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业务模式和创新服务理念,不断升级金融产品,保障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的惠农优待政策出台,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迎来了大好时机,只有金融机构推出适合农村的创新服务业务,同时满足农村企业和农民对资金的多样性需求,才能壮大农村金融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服务创新 农村经济发展一直都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对国家经济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农村金融市场的帮助,农村金融业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农村金融发展在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创新服务的理念上,推出更适合于农村的多样化信贷业务。灵活的创新服务模式更加适应当今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农村金融发展多样化 我国的早期经济发展模式是农村向城市输出,资源条件为农村经济的多方位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由此农村金融形势也出现了多样化局面。国家通过惠农政策,使得农村金融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但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虽然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相比城市差距虽然减小可是依然落后,加上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单一,数量较少,五大银行和村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比例很小,所以从根本上讲,在农村设置的网点越少,越降低了农民对银行的使用率。随着金融业在农村的逐渐发展,出现了一些金融机构,结合当地农村的需求,推出了适合农村的一些金融业务,在这种商业竞争下,村镇商业银行也改变了曾经的机械模式,结合政府的惠农政策,推出了能够满足和适应农村资金需求的创新服务,这些农村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浅谈创新金融管理以及服务论文

浅谈创新金融管理以及服务论文 金融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目前,金融业面临着各种复杂交错的风险,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原因分析,以下就是由我们为您提供的浅谈创新金融管理以及服务。 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 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风险,简而言之,就是指一种行为既可能带来收益,又可能带来损失。那么,金融风险就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或者说,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出现偏差的概率”。一般来说,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金融活动都隐藏着金融风险,这种风险只能控制在一定的限制范围之内,一旦风险过大,金融风险便会爆发出来,甚至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 那么,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主要有哪些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第一,从金融业的布局与发展来看,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 在我国,实行银行改制以来,我国几大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仍然处在绝对支配地位而没有什么改变。资金链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控制,融资渠道单一,由于广大群众缺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以及面临着衣食住行的生活成本提高,更多的百姓选择的是宁愿把钱存于银行中。

与此同时,企业要发展,则必须对外部资金具有很高的吸纳能力,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限制,直接融资不能够获得自由的发展,百姓的投资渠道缺乏,企业只有靠向商业银行借贷方能生存发展。这就形成了融资渠道的单一和结构的僵化,使得银行风险处于高水平地位。第二,从操作从面来看,金融机构存在着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表现在金融业中,就是在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这种操作风险又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金融行业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风险;其次,业务操作过程缺乏规范,无规章可循。金融活动是一种多主体互动性质极强的经济活动,他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由于利益诉求的不同,这就导致了金融活动操作的异化。 第三,从利率的变动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存在着愈来愈高的利率风险。在我国,由于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管制比较严格,因此各商业银行不能自主调整利率。利率的变动受到统一的系统性调度,由此而带来了较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势在必行的今天,银行利率的波动将会变得频繁,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所以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这样以来,在利率市场化的前进中,由于金融机构自身应对利率波动能力的不足,将会带来利率风险。 第四,从信用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时刻存在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这是因为银行普遍存在着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过度借贷的冲动,因为贷款借出越多,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四种策略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四种策略 发展经济学理论证明:金融是经济的命脉,资金是经济的血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始终离不开金融的核心作用。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性——正规金融制度安排的失灵和非正规金融制度安排的缺失,导致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以及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失衡。新农村需要新金融,创新的根本路径在于打破传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体制密码,重塑农村金融服务体制的核心“DNA”,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全面“再造”。 “再造”就是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因此也叫自我更新的机制。 完善机构体系 组织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载体,有效的组织设计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高效的重要机构保障。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其它金融组织的作用,形成定位准确、层次分明、相得益彰的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必须解决三个关键性问题。 腹有诗书气自华

创新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安排。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和约 束机制。有效率的产权应该是竞争性的,政府应因势利导地逐步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内在需要的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在金融创新的方式上需要从过去政府供给主导型方式逐步过渡到需求诱发型方式,即鼓励农民群众和农村金融组织自发进行制度创新,以求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相一致,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 重新定位农村金融组织的服务功能。政策性金融组织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要适应新形势,转换经营机制,扩大业务经营范围,支持农产品专业化、现代化、产业化生产,并延伸到相关农产品的加工与进出口业务;商业性金融组织主要是农业银行应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重点支持优质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科技型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支持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现农村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合作性金融组织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要在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发适应农村经济特点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金融服务产品。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组织。面对农村金融供需的巨大缺口,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应该是弥补缺口的途径之一。因此,组织再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新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重新定位政府角 色与市场力量,形成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组织协同共振的效应。 腹有诗书气自华

【金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创新思路

摘要:实现“中部崛起”,使地方有所作为,加强服务创新增强金融支持经济的能力是一个关键的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在经济相对落后、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优化的中西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金融服务创新战略应该有明确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约束,有明确的服务创新方向为指引,有地方政府的配套措施给予支持,这样金融服务创新才可能不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地方经济发展 实现“中部崛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既定的重大战略。在新形势下,如何结合实际开展服务创新活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中部崛起”的实现作出贡献,是金融部门应该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近些年来周口市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典型案例人手,提出在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有效的金融服务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金融服务创新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周口市国有商业银行在当地政府和人民银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金融法规和行业政策,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审时度势,积极开展服务创新,在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增长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受到了政府和的好评。 (一)工行运用开放式思维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多种因素的影响,周口市县属国有

企业大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区域经济处于低谷,有些地方借机恶意逃废金融债务,信用环境一度恶化,导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普遍上收,银行与地方发展双双受阻。面对严峻形势,工行审时度势,积极探索服务创新,从塑造新型的银政关系人手,采取严格科学的措施,促进银政双赢。工行以郸城县为突破口,经过努力与郸城县政府于1998年9月18日签订了《工行周口分行与郸城县政府友好互惠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政府认真维护银行债权,为银行经营提供宽松的经营环境;工行在严格执行信贷政策基础上优先支持郸城县符合信贷进入条件的企业。自“协议”签订以来,郸城县政府严格履行承诺,积极打造诚信政府,构建诚信体系,在维护银行债权、转化银行不良资产方面动真格、做实事;工行也认真履行承诺,1999~2000年先后投入1300万元支持金丹乳酸实业有限公司“康复工程”取得成功。郸城县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也引来了农、中、建行信贷支持,2000年以来,四家银行向郸城信贷投入的额度一直位于全市8县的前列,尤其是近两年在信贷门槛提高的情况下,工行、建行加大了向郸城的信贷投入力度,信贷增加额度位于除川汇区外9县市的第一位。银行的大力支持,大大促进了郸城经济的发展,使郸城县由一个小县发展成为工业强县,县工业产值增幅连续7年居全市前列,成为周口经济发展中的一颗新星。 (二)坚定不移地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城市化加快发展 2001年周口撤地改市,政府提出了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化

大数据时代下的金融产品创新思路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c13882625.html, 大数据时代下的金融产品创新思路及对策 作者:桑蕾 来源:《中国经贸》2017年第02期 【摘要】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引起了传统金融产业的变革。作为互联网高 速发展时代的核心特征,大数据提高了金融产品创新和资源配置效率,但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潜在的危机。本文对大数据时代下金融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高点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分析,最后对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提出一系列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金融产品;创新 一、前言 面对大数据时代下银行手握大数据没有利用好的问题,引人深思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产品创新对于金融未来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当面对社会上不断涌现的多种类金融创新模式,在面对金融服务竞争加剧的形势下,作为在这样时代下的银行从业人员,应当以一个什么样的对策去使得银行产品能够合理、有生命力的衍生下去?这正是目前我们急需破解的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产品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1.在以云技术为代表的技术支持下,原本零散的个人数据、企业数据、政府数据以及互联网数据等,变得容易被利用和加工。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产品创新迎来了一篇施展拳脚的新天地,可以深入挖掘大数据技术,实现更加精准的营销,有可能会创造出高于传统产品创新的价值。对个人和企业而言,在网上交易、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不断衍生中,我们不必再花费时间去物理网点等待和处理相关的金融业务,也可以享受到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2.大数据时代下的金融产品创新也有一定的挑战:用户隐私问题,是大数据应用绕不开的问题,交易过程中会出现信息泄露等情况。即使在交易过程中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交易后所造成的一些可能也会带来一定的相关性麻烦(甚至会涉及到触犯到法律法规的问题)。与此同时,金融行业应用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型,急需大量的创新性人才、科技型人才,提升金融行业创新队伍人才的高度。 三、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产品如何开拓合理创新思路 大数据时代下的金融产品创新,不仅是要提升工作效率,还要提升工作效益。所以,金融产品的创新思路就一定要合理规划。首先,想要合理创新思路,就是要把各个行业和金融产品的联系合理化,甚至能够具体化。其次,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数据已经渗透到金融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基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要提升数据的加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与发展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农村发展学院) 本科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金融学 专业年级: 2011级金融双学位 学号:102255003022(162) 学生姓名:陈珠芳 论文题目: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与发展 成绩: 指导教师:游碧蓉 2014年 2 月30 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1) 一、农村金融产品发展现状 (1) 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存在问题 (2) 1、涉农金融机构创新动力不足。 (2) 2、创新成果难以推广。 (2) 三、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发展途径 (3) 1、创新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 2、全方位利用农村资源创新。 (3) 4、完善农村金融保障体系建设。 (3) 四、结语 (4) 参考文献 (4) 课程论文评分表 (5)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与发展 陈珠芳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农村发展学院))金融学第二专业2011级 摘要:在央行和银监会的鼓励和支持下,涉农金融机构展开了包括林权抵押贷款、小额信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方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这对于拓宽农村资金来源渠道,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由于受地域、资源、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制约,这种由监管层主导下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并没有很好地改善我国农村金融问题。在较多农村地区,农村金融产品单一、供给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产品创新与发展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发布了14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理清和把握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体系、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和面临困境,以有效推进农村金融产品深化创新和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积极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是金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近年来,“一行三会”和各涉农金融机构围绕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个目标,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多方面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在我国农村不少地区,目前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仍然突出。 创新和发展农村金融产品即:通过金融系统积极不懈的共同努力,在全国努力创新和普及、推广一些真正契合农村与农民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大力创新和完善涉农金融服务新机制,与时俱进地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在着力缓解农村和农民融资困难的基础上,让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多、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让更多的农村中低收入人群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 一、农村金融产品发展现状 总体而言,随着中央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视,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也取得了一定得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农村金融市场历经商业银行撤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立,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主要由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民间金融构成。根据“交易成本创新理论”,支持金融创新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成本的降低,从而达到金融机构逐利的动机。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幅员广阔、较为分散,交易成本居高不下。所以相关的涉农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参与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积极性和力度相对较弱。

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对策(一)

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对策(一) 〔摘要〕阐述了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提出了新形势下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的对策措施,以期推动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风险管理服务创新 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仍然没有彻底消散的今天,金融企业作为金融危机的最直接受害者,加强金融管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手段,对于提高金融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国家金融安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一、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分析 金融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准确把握金融业所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强化金融管理,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确保金融稳定与安全意义重大。 1.金融布局与发展单一扩大银行风险。尽管近年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鼓励中小金融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小金融机构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的绝对支配地位没有改变。广大百姓缺乏多样化的投资渠道,同时,随着衣食住行教医保成本的不断攀升,老百姓只有选择将钱放在银行里。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对外部资金的依赖度很高,在直接融资得不到有效支持的情况下,不得不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这种结构的失衡与融资形式的单一化发展,加大了银行风险。 2.地下金融规模庞大危及金融安全。随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老百姓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多,一些人纷纷采用各种手段来吸收老百姓手中的资金,用于发展地下金融服务。多年来,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往往被迫寻求非正规金融渠道。地下金融服务由于不具合法性,缺乏有效监管,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很难得到保障,这种庞大的非正规金融规模已经成为影响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甚至会危及金融安全。 3.利率风险影响日益显现。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管制仍然比较严格,商业银行不能自主调整利率,面临着较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率波动会不断加剧,而金融机构管理利率风险的能力不足,也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利率风险利率的变动会对金融产品的持有者或投资者造成收益或价值的波动,这就产生了利率风险。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所以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 4.信用风险时刻存在。信用风险由来以久,信用风险的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由于政策、业务扩展等的推动,导致银行领域积累大量不良贷款,往往会自然抬高银行信用风险等级,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扼制,就会提高银行的经营风险,使银行面临经营困难的境地。因此,信用风险时刻存在,是金融业要时刻认真关注的问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强化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5.金融机构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在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人员素质风险、操作规程不规范、合规性差等方面。比如: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把关不严,就有可能导致假按揭现象的发展,增加银行的风险;对抵押品的审核把关不严,有可能使银行蒙受损失等。因此,金融机构必须要强化对操作风险的防范,重点是加大对银行从业人员教育管理入手,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有效降低金融风险。通过规范有序的常态性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胜任新形势下金融发展的本领。同时,要强化对从业人员的监管和自律,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防范金融犯罪。 二、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对策探讨 金融业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除了要强化金融业内部管理与控制外,还要积极开拓视野,不断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方式方法,以创新来防范和化解风险,以创新来推动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1.创新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金融机构面临市场多元化,客户需求多层次化,金融市场的竞

《农村金融创新服务探索》

《农村金融创新服务探索》 一、前言 粤港澳大湾区的农村地处沿海发达地区,是中国农村工业化最早也最富庶的农村地区。区别于传统内地的农村,大湾区县市、村镇利用集体土地招商,形成了“三来一补”企业的加工基地,吸引了大量加工制造业涌入,成为“世界工厂”。本文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特有的农村集体经济进行研究,分析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及需求,从而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二、村集体和农村居民收入情况 大湾区有其地理优势和明显的区域特征,区域内的农村采用工业化模式,其主要收入来源是村集体将土地出租给外来资本,以此获得土地租金收入或物业收入。具体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集体土地的租金收入,或土地上修建物业的物业收入;另一部分来自于村集体自主创办的村办企业经济实体。因此,村办产业经营、物业及土地租赁成为湾区村集体经济体的主要收入来源。这部分收入属于村集体,一般以分红的形式分配给村集体成员,村民通常每年分红金额少则2万元,高的每人达10万元。除了分红收入外,当地村民还可以靠出租住房给外来务工人员获得租金收入,加上自身经营收入来源,生活相当富裕,有些村民的生活水准甚至已远远超过城市居民。部分城中村被改组为集体所有制的商贸公司,人口就地消化,就业就地解决,土地产权性质不变,仍归集体所有。对需要占用的土地,采用土地入股或出租的方式,保证当地村民年年有收入。单在广州,类似的城中村

就不少于100个。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活期和定期储蓄已不再是农村居民管理收入的唯一选择,农村居民的财富管理意识被逐渐培养,从储蓄型单一偏好向多元产品配置转化。此外,大湾区内城市和乡村相融合,形成城乡一体化地带,“城中村”是特别普遍的现象。大量富裕的“城中村”,就像是城市中流动人口的“珊瑚礁”由原村民和外来移民共同创造了一个适合流动性移民临时生活和工作的社会生态环境。针对此现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城中村、合并小型村,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三、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情况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据《xx年广东省统计年鉴》,xx年至xx年,农村消费平均增速9%,比城市高出3.1%。但农村消费者平均月消费支出仅为2177.2元,消费不足是阻碍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农村居民保障日益完善促进农村消费。伴随着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教育投资基金等的兴起与完善,农村居民在人身安全、子女教育、未来养老等方面得到的保障日益完备,可以不必对日后不可预见的支出过度担忧,安心将部分储蓄用于当期消费,实现效用最大化。 (二)农村信贷引导农村居民消费预期。农村信贷可极大地减缓居民暂时性收入不足引发的谨慎消费和滞后消费。一方面,农村信贷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破解石材企业资金“瓶颈”难题 中国人民银行蛟河市支行姜玉芝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辖内以丘陵居多,“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蛟河市地理资源的真实写照,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矿产资源35种,也被誉为“立体宝库”的美称。位于蛟河市天岗镇的石材产业园区的花岗岩已探明储量达100亿立方米,园区成立时,只有6家石材加工企业,经过10年来的发展,目前,园区石材加工企业近300家,矿山开采企业45户,石材加工设备1,200台套,年产荒料50万立方米,年加工石板材400多万平方米,生产石雕、异型材1,000万件(套),规格石300多万根,石雕作品1,000多件。销售收入达18.5亿元。已开发出“吉林白”、“吉林红”、“芝麻白”、“海浪花”、“玉兰花”、“黑珍珠”六个品种,生产出石板材、异型材、规格石、石雕四个系列、上百个品种。依托自身资源优势,蛟河已迅速成为中国四大花岗岩产地之一,东北亚最大的石材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关东石材第一乡”的美誉。 一、求发展遇难题

金融产品创新

摘要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解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途径是:创新的着眼点要立足于市场及客户;创新的方式应以原创型为主;要建立有效的金融创新机制;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加强创新产品的营销力度;挖掘金融创新的整合力量。随着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外资银行的业务围开始大量延伸,并且因为其拥有丰富的经验、灵活的机制以及前沿的经营理念,给国商业银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经营形势,国各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排除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障碍,塑造高效完备的产品创新机制,以推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更新升级,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作了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问题对策

目录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1) (一)金融产品创新层次较低 (1) (二)金融产品创新结构较单一 (1) (三)金融产品创新目标模糊 (1) (四)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意识较弱 (2) (五)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不强 (2)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不足的原因分析 (2) (一)现代金融制度尚未建立健全,企业创新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尚不完善 (2) (二)金融创新理念亟待更新,指导思想不明确 (2) (三)宏观环境、金融监管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3) 三、促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对策建议 (3) (一)建立有效的业务创新机制 (3) (二)把市场营销融入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之中 (5) (三)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 (6) 参考文献 (7)

浅谈农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完善和创新

浅谈农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完善和创新 浅谈农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完善和创新 产品是企业的命脉。只有不断的向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或新的服务项目,企业才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竞争力,求得长盛不衰的发展。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杜拉克所说:“任何企业只有两个基本功能,就是贯彻销售观念和创新。因为,它们能创造顾客”。“创新则发展、壮大,守旧则停滞、萎缩”已成为每一个企业、 每一个组织生死存亡的定律。银行业也是如此,创新频率的快慢、质量的高低,代表着一个银行整体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竞争能力。在金融主体不断增多、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金融监管日趋严格的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金融产品,才能赢得市场份额。 农业银行自恢复成立年来,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工具不断改进。特别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导体的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已经彻底结束了昔日算盘加钢笔的手工操作历史。但是,无论是创新步伐还是创新内容,与市场发展的需要和国内外同行比,还有很大差距。如不尽快扭转目前金融产品陈旧与滞后的局面,则农业银行的前途将不保。因此,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 一、树立名牌意识,创建名牌产品 创名牌企业,首先要有名牌产品。松下、索尼、海尔等中外名牌企业,无一不是靠名牌产品支撑出来的。这一点,农业银行差距太大,与同行比,已处于劣势。近年来,各商业银行以计算机为媒体,大力研制和开发新产

品,步伐之快,内容之新,使人们始料不及。如招商银行的“一卡通”,集本币、外币、定期、活期存款于一体,兼有通存通兑、自动转帐、电话查询、贷款融资等功能;今年,又面向电子商务,研制成功了“一网通”。交通银行近日也开通了集本外币、定活期于一体的“全国通”。这些名牌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已经成为这些银行从我们手中抢夺客户的利器。面对同行强大的产品攻势,我们的反应非常迟缓,至今也没有拿出农行的名牌产品来予以对抗。究其原因,是缺乏名牌意识,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因此,各级领导应尽快转变观念,增强名牌意识。首先,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把产品创新工作的责任明确下来。总、省、市行都应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负责名牌产品的开发。其次,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对确需的高科技人材,要不惜重金聘请,国内没有就到国外聘请,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科研环境。第三,广泛收集国内外金融业名牌产品信息并进行解剖,同时,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名牌 产品的研制方案。为了节省时间,应以现有的金穗卡为基础和媒介,在上面开发新的服务项目,使其在服务功能、服务种类、可靠性、安全性等各个方面都赶上或超过其他银行的名牌产品,成为全国第一卡。 二、不断巩固完善,提高产品质量 对现有的服务项目,应继续进行完善、巩固和提高。近年来,农业银行先后研制了一些服务项目,如全国电子联行、全省通存通兑、卡、小额质押贷款等。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庇暇,应经常进行维护和改进。 有些产品,质量可靠,运行正常,但需要进一步提高或改进,如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经过长时间的运行,证明质量是可靠的,但仍没有达到即时结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调研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调研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成为当前及将来一段时间农村工作的主旋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聚合。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加快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一、当前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难点 目前,我国农村领域普遍存在着需求型金融抑制、供给型金融抑制和生态型金融抑制现象,金融服务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缺乏周密和强制的金融制度安排,造成农村金融服务战线大幅收缩,支农金融机构主体出现缺位,使得农村出现资金外流、服务退化和经济“贫血”的状态,进而导致农业资金投入上呈现财政无力投入,政策性金融无权投入、商业性金融不愿投入、合作性金融力不从心、民间借贷一片混乱的尴尬局面,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严重,广泛存在的农村金融抑制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所谓金融抑制,是指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金融运行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处于互相制肘、双相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

(一)需求型金融抑制。需求型金融抑制是指农村有效需求不足而导致的金融抑制现象。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农村中。 1、一方面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与农业固有的双重风险导致农村领域自然需求与投资需求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农业受到自然条件与经营风险固有的双重风险的制约,减少了农户的投资性需求。 2、长期存在的农村土地制度缺陷与不合理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一是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不为农户发放贷款。二是商业性银行--农业银行名不副实。三是支农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贷款比例缺乏刚性约束。四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非正规金融组织对正规金融机构具有挤出效应。 3、弱势的农户群体与有限的归还能力难以有效获得金融的支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80%左右的人口分布在农村,“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困苦”是当前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形成了收入差距巨大、层次十分明显的社会结构,其中处于最底层的则是我国农村居民中为温饱所困扰的弱势群体。 (二)供给型金融抑制。供给型金融抑制是农村金融贫困所产生的一种效应,当前农村金融贫困的现象十分普遍和突出,供给体系残缺不全、供给总量严重不足、供给产品传统单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