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经验交流材料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经验交流材料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经验交流材料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经验交流材料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为适应“三农”资金需求多元化的特点,灵宝市积极贯彻落实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要求,着力推动辖内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开展创新,推出了贴近“三农”的信贷产品,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止2010年6月末,灵宝市各项贷款余额为亿元,较年初增加亿元,分别占三门峡市的%和%。其中涉农贷款余额亿元,较年初增加亿元,较年初增长%。

一、围绕特色产业,创新信贷产品

林果业、黄金及有色金属工业是我市的特色支柱产业。围绕壮大支柱产业,我们成功启动了以“林权抵押贷款”、“仓储质押贷款”、“公司+农户+保险+信贷”、“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贷款”、“专业合作社+烟农+预期收益+信贷”等五类重点创新产品,较好地解决了“三农”融资难题。

(一)突出林果业,大力推广林权抵押贷款。我市地处黄河中游的丘陵山区,全市林业用地220多万亩。为了把丰富的林果业资源转化为可抵押的经济资源, 2010年以来,农业发展银行成功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并邀请郑州惠文会计事务所对拟支持的企业进行检查辅导,使该产品规范可行。截止2010年6月末,灵宝市林权抵押贷款余额为亿元,今年新增4000万元,余额和新增额均为全省第一。按照计划,农业发展银行今年还将继续支持8家企业以上,增加授信6亿元以上。

(二)支持黄金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尝试开办矿产抵押贷款。灵宝市是全国第二大产金县,黄金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较快,金融机构根据该特点,对金精粉、铅精粉、铅锭等成品及半成品进行抵押,尝试开办了矿产抵押贷款,并积极引入中储公司进行托管。目前,该信贷产品已发放1100余万元,满足了5家企业的流资需求。

(三)紧紧围绕特色农业,丰富农户贷款品种。灵宝市农业资源丰富,苹果、大枣、木耳、烟叶等土特产优势明显,种植业和养殖业近年来飞速发展,贷款需求多元化。对此,各金融机构推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信贷产品。农业银行大力推行小额贷款和惠农卡业务,新发卡近5000张,增加贷款1300多万元;并推出了“公司+农户+保险+信贷”信贷产品,为寺河苹果、焦村食用菌、川口蔬菜等专业村发放贷款230多万元。农村信用社推出了“中储抵押(动产)+保险+信贷”、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贷款、巾帼创业、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等20个信贷产品,目前已开办了11个新产品业务,增加农业贷款亿元。邮政储蓄银行推出了“农户(商户)联保贷款”、“农户(商户)保证贷款”、“小企业主贷款”、“专业合作社+农户+预期收益+信贷”等产品,截止目前共发放贷款630多笔,金额2800多万元。

二、围绕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方式

(一)开展财务辅导,实现银企“一对一”对接。为了进一步推动金融部门对企业的财务辅导工作,我们实行目标管理,把辅导成功率纳入到了政府目标管理,目前金融机构已成功辅导企业40家。同时编印了《中小企业融资指引》、《信贷产品介绍》,举办多层次的项

目推介会和银企洽谈会,组织开展企业金融知识培训,提高了企业贷款成功率。

(二)完善服务机构,实现“三农”金融服务专业化。农行灵宝市支行成立了公司业务科专门服务农业龙头企业,已为 4 家农业龙头企业发放贷款1700万元;灵宝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设立了服务“三农”的公司业务部,已发放贷款亿元。支持、参与运作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拟注册资金5000万;初步确定由农村信用社牵头,筹建一家村镇银行;三门峡商行正积极在灵宝市设立筹备处。

(三)完善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题。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担保模式,协调建立了政策性担保公司——华炜担保公司和互助性担保公司——华益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其中政策性担保公司政府出资1245万元,吸收民间资金3755万元,互助性担保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目前两家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7200万元。

(四)完善结算基础设施,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在试点地区乡镇增加了pos机十余台;成立了灵宝市人民币服务管理中心,解决人民币券别结构失衡、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上缴难等问题。加强信用建设,全市共评定信用村81个,信用户万户,建立农户经济档案万户,信用工商户900多户,50多家企业得到金融部门评级授信。

三、围绕试点目标,创新工作机制

(一)政府牵头,各部配合,形成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强大合力。由市政府牵头,成立领导小组,人民银行、银监办事处等部门联合出台了《灵宝市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实

施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建立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正向激励机制,形成支持试点工作的合力。

(二)试点带头,逐步推广,形成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良好局面。在扎实做好试点创新工作的同时,市政府下文要求涉农金融机构要大胆尝试,自主开展创新工作,探索行之有效的创新业务品种。目前,非涉农金融机构也积极开展信贷产品创新与研发,共同推进试点工作开展。

(三)突出重点,小而有为,充分发挥了支行的作用。年初,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人民银行县市支行货币信贷履职能力的指导意见》,通过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使县支行与政府领导的联系更加紧密,沟通更加顺畅,在当地政府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在金融机构中的权威进一步树立。

「 2」

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与金融产品创新

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与金融产品创新针对广大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差异大、抵押担保物缺乏等特点,早在2010年7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2010年下发的《指导意见》是对2008年创新试点意见的发展和深化,不仅在农村金融创新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上更全面,而且指向性更明确。 创新工作的突出特点。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和当地“三农”金融需求,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可操作性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注重财税政策、监管政策、货币政策和农村保险业发展的协调配套。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健全和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合理分散金融风险,科学防范法律风险,坚决严控道德风险,有效防控操作风险。 创新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将满足符合“三农”特点的金融需求作为创新重点。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村微型金融。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积极推动和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创新。二是拓宽金融服务范围,合理运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管理和分散农业风险。有效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加强涉农信贷风险管理。充分发挥银行间债券市场在有效分散和管理农业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充分运用期货交易机制规避市场风险。三是加强政策协调配合,营造有利于农村金融创新的配套政策环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拓宽涉农信贷资金来源。做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和实施鼓励创新的市场准入政策。发挥财政性资金对金融资源的杠杆拉动作用。创新工作的主要成效。随着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推进,具有各地特色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村微型金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信贷支持得到扩展,集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报告1

————————————————————————————————作者:————————————————————————————————日期: 2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调查内容:机构类型现状主要业务趋势存在问题 为了培育一批运行良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状况银监会计划2011年设立192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11月份全国已有13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18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2家。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类型 (一)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投资人的要求,银监会发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作了相关规定:企业入股,财务状况良好,入股前上一年度盈利;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全部资产的10%以上;境内自然人入股,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良好信用记录,企业和自然人的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 村镇银行应该是未来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趋势,自开展以来

已有118家试点分布全国各地,是新型金融机构中比重最大的。它有着商业银行的性质,在经营过程中较农村信用社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担子较轻;较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存款,后续资金有保证。但是,由于刚刚涉足农村市场村镇银行运行起来会感到经验不足,新问题层出不穷。随着准入政策的放宽,村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数量将逐渐增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 (二)贷款公司 贷款公司作为新型金融机构,它是由有限股东的自有资金和来自一个机构的批发性融资开展相关业务。按照央行的规定它只能办理贷款业务以降低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目前我国已有7家设立,如下图: 中国人民银行小额贷款首批试点列表 公司名称公司所在 地 成立日 期 注册资金 (万元) 晋原泰小额贷款公司山西平遥 2005.12. 17 1600 日升隆小额贷款公司山西平遥 2005.12. 17 1700 全力小额贷款公 司四川广元 2006.04. 10 2000 江口华地贷款公 司贵州江口 2006.08. 15 3000 信昌小额贷款公 司陕西户县 2006.09. 18 2200 4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浅析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银行作为高负债经营的行业,能否盈利关键在于能否扩大负债规模尤其是存款负债。在银行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谁能率先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增加存款,扩大经营,谁就能增加盈利,在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产品指的是商业银行向市场提供的,能够满足市场上客户的新的需要的,与资金相关联的服务。金融创新产品的研发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实现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转移风险、规避管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利润最大化、提升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创建银行品牌、增强综合竞争力,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差,产品的推出重规模、轻效益。 近年来,我国银行创新产品的品种日益丰富,如目前已推出的理财创新产品有百余种(见下表),但这些创新产品多以吸纳性、移植性为主,即通过模仿国外或同业的创新产品进行产品研发。例如,我国的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等,都是通过国外引进的。其次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一家银行自主研发出来的产品很快会被别的银行仿效。再则产品推出的动机很明显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不是真正从本银行的利益出发,效益观念淡薄。主要的表现有:每年推出的新银行卡中睡眠卡的数量相当大;人民币理财业务的推出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储蓄流向他行。

(二)银行产品创新缺乏整体的规划性。 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缺乏长远的设计和规划,银行内部各个部门仅从本部门局部利益出发,彼此之间缺少信息的交流,使得产品的

农村金融发展与服务创新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与服务创新分析 摘要: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牵动着农业经济走向,同时也维持着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今年来,农村地区建立了多种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推出了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业务模式和创新服务理念,不断升级金融产品,保障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的惠农优待政策出台,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迎来了大好时机,只有金融机构推出适合农村的创新服务业务,同时满足农村企业和农民对资金的多样性需求,才能壮大农村金融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服务创新 农村经济发展一直都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对国家经济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农村金融市场的帮助,农村金融业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农村金融发展在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创新服务的理念上,推出更适合于农村的多样化信贷业务。灵活的创新服务模式更加适应当今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农村金融发展多样化 我国的早期经济发展模式是农村向城市输出,资源条件为农村经济的多方位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由此农村金融形势也出现了多样化局面。国家通过惠农政策,使得农村金融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但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虽然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相比城市差距虽然减小可是依然落后,加上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单一,数量较少,五大银行和村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比例很小,所以从根本上讲,在农村设置的网点越少,越降低了农民对银行的使用率。随着金融业在农村的逐渐发展,出现了一些金融机构,结合当地农村的需求,推出了适合农村的一些金融业务,在这种商业竞争下,村镇商业银行也改变了曾经的机械模式,结合政府的惠农政策,推出了能够满足和适应农村资金需求的创新服务,这些农村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农村金融体系

2010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指出,“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中央1号文件为做好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农村金融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和使命。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新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农村金融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农村金融体系面临很多问题,如金融支农不足,金融产品单一,特别是农村金融和城市金融比起来,最具体的表现还是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不足,那么造成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服务功能不强、服务需求难以满足,尤其是贷款难、结算难的问题较为突出。深入剖析这些现象,其实质是资金、人员和科技手段等制约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足。 (一)资金供给能力不足,涉农资金投入受限。 一是农业为弱质产业,投入多、产出少,导致农村资金先天性匮乏。二是金融机构商业化取向和乡镇财政的普遍困难,导致农村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三是由于农村基层金融机构赢利能力低于城镇,尤其是小额农贷管理成本较高,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定位不在乡村,导致资金背农化倾向较为明显,影响了涉农资金的有效投入。四是由于结算功能、行业品牌的影响,导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金实力有限。 (二)服务人员力量薄弱,金融覆盖明显缺失。 由于农村金融资源匮乏、经营成本偏高,银行企业本质决定了其将服务的重心向城镇转移,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向城镇转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也在不断整合,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数呈下降趋势,覆盖范围逐步缩小,服务人群不断减少。农村合作机构虽然人熟、地熟、情况熟,但员工平均服务农户数太多,加之农村金融服务额小、面广,服务人员的严重不足导致其服务常常陷入疲于应付的状态,妨碍了支农作用的发挥。 (三)科技服务手段落后,金融服务功能不强。 一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产品创新重视不够,加之科技力量薄弱,导致服务手段落后,产品更新滞后,服务功能残缺。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把市场研发的力量倾注于城市,对农村最基层客户需求关注不多,甚至不愿意把科技人才和新的硬件设施配置到农村网点,进而导致其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适应能力不强。三是农村金融先天供给不足,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9657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The new situation in operation, especially the emergency, makes the information open and transparent by reporting the details, and then forms a closer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工作汇报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报告文件适合在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榆林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突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制约因素。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已经迫在眉睫。最近,根据省政协的通知精神,我市政协财农委组织人员,对全市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情况通报,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并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企业界人士和农村,了解我市

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榆林金融业的现状 (一)榆林金融业机构建设概况 目前,我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5类21家,包括1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4家大型股份(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榆林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榆林分行、中国银行榆林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榆林分行;3家银行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榆阳农村合作银行、神木农村合作银行、府谷农村合作银行;9家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合社;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长安银行榆林分行、交通银行榆林分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案例 (第三批) 2014年3月25日和7日4日,上海市金融办等先后发布了利用自贸区账户开展贸易融资、跨境人民币境外借款、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18个创新案例。2014年12月10日,上海市金融办等部门正式发布第三批九个金融创新案例,再次推出上海自贸区的创新成果。与此前两批创新案例相比,第三批发布的案例首次有了国际金融市场平台、自贸区保险业务创新等内容,更受外界关注。 随着金融行业创新脚步的不断加快,上海自贸区内金融机构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截至2014年10月末,自贸区内一行三会批准的金融机构有106家,与金融相关的服务企业,如信息服务公司、股权投资企业,投资和资产管理公司3386家,合计占自贸区新设的企业四分之一。 第三批发布的9个金融创新案例,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平台的开放创新、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业务创新、企业跨境并购融资的业务创新,以及保险机构集聚和保险业务创新等四个方面: “上海金”提升金融中心定价权 金融市场平台的开放创新,代表性的案例为今年9月上海黄金交易所

国际板的正式启动。 上海黄金交易所副总经理宋钰勤介绍,目前已上线三个可在自贸试验区交割的现货黄金合约。同时,金交所单独设立了一个黄金保税交割仓库,为进口和转口黄金提供交割、仓储保管、清算、物流等配套服务。截至12月8日,国际板累计成交黄金82.58吨,成交金额196.47 亿元。 境外投资者以离岸人民币参与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市场交易,是国际板的核心。投资资金既包括自贸区内的离岸资金,也包括自贸区外的离岸资金;既包括离岸的人民币,也包括离岸的可兑换货币。市金融办主任郑杨表示,以人民币计价交易,进行黄金保税分割,对于在沪金融市场利用自贸区创新优势,推进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建设,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有重要借鉴意义,也有利于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集聚能力,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价影响力。 宋钰勤透露,日前交通银行、上海银行等多家银行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成功完成首笔黄金实物进口业务。银行普遍反应,进口通道通畅、通关效率较高,已成为商业银行进口黄金的新渠道。 郑杨在还透露,目前原油期货交易的方案已经形成,并得到国务院批准。此外,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自贸区设立国际资产交易的平台,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也在研究如何利用自贸区的优势,设立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或者是开展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业务。这几个要素市场的交易的平台和业务,将在自贸区挂牌第二年时有很大进展。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四种策略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四种策略 发展经济学理论证明:金融是经济的命脉,资金是经济的血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始终离不开金融的核心作用。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性——正规金融制度安排的失灵和非正规金融制度安排的缺失,导致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以及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失衡。新农村需要新金融,创新的根本路径在于打破传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体制密码,重塑农村金融服务体制的核心“DNA”,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全面“再造”。 “再造”就是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因此也叫自我更新的机制。 完善机构体系 组织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载体,有效的组织设计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高效的重要机构保障。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其它金融组织的作用,形成定位准确、层次分明、相得益彰的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必须解决三个关键性问题。 腹有诗书气自华

创新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安排。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和约 束机制。有效率的产权应该是竞争性的,政府应因势利导地逐步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内在需要的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在金融创新的方式上需要从过去政府供给主导型方式逐步过渡到需求诱发型方式,即鼓励农民群众和农村金融组织自发进行制度创新,以求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相一致,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 重新定位农村金融组织的服务功能。政策性金融组织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要适应新形势,转换经营机制,扩大业务经营范围,支持农产品专业化、现代化、产业化生产,并延伸到相关农产品的加工与进出口业务;商业性金融组织主要是农业银行应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重点支持优质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科技型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支持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现农村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合作性金融组织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要在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发适应农村经济特点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金融服务产品。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组织。面对农村金融供需的巨大缺口,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应该是弥补缺口的途径之一。因此,组织再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新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重新定位政府角 色与市场力量,形成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组织协同共振的效应。 腹有诗书气自华

【金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创新思路

摘要:实现“中部崛起”,使地方有所作为,加强服务创新增强金融支持经济的能力是一个关键的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在经济相对落后、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优化的中西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金融服务创新战略应该有明确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约束,有明确的服务创新方向为指引,有地方政府的配套措施给予支持,这样金融服务创新才可能不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地方经济发展 实现“中部崛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既定的重大战略。在新形势下,如何结合实际开展服务创新活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中部崛起”的实现作出贡献,是金融部门应该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近些年来周口市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典型案例人手,提出在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有效的金融服务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金融服务创新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周口市国有商业银行在当地政府和人民银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金融法规和行业政策,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审时度势,积极开展服务创新,在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增长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受到了政府和的好评。 (一)工行运用开放式思维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多种因素的影响,周口市县属国有

企业大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区域经济处于低谷,有些地方借机恶意逃废金融债务,信用环境一度恶化,导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普遍上收,银行与地方发展双双受阻。面对严峻形势,工行审时度势,积极探索服务创新,从塑造新型的银政关系人手,采取严格科学的措施,促进银政双赢。工行以郸城县为突破口,经过努力与郸城县政府于1998年9月18日签订了《工行周口分行与郸城县政府友好互惠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政府认真维护银行债权,为银行经营提供宽松的经营环境;工行在严格执行信贷政策基础上优先支持郸城县符合信贷进入条件的企业。自“协议”签订以来,郸城县政府严格履行承诺,积极打造诚信政府,构建诚信体系,在维护银行债权、转化银行不良资产方面动真格、做实事;工行也认真履行承诺,1999~2000年先后投入1300万元支持金丹乳酸实业有限公司“康复工程”取得成功。郸城县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也引来了农、中、建行信贷支持,2000年以来,四家银行向郸城信贷投入的额度一直位于全市8县的前列,尤其是近两年在信贷门槛提高的情况下,工行、建行加大了向郸城的信贷投入力度,信贷增加额度位于除川汇区外9县市的第一位。银行的大力支持,大大促进了郸城经济的发展,使郸城县由一个小县发展成为工业强县,县工业产值增幅连续7年居全市前列,成为周口经济发展中的一颗新星。 (二)坚定不移地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城市化加快发展 2001年周口撤地改市,政府提出了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化

乡村金融服务站

乡村金融服务站:“三农”与金融的对接平台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及矛盾,提出以乡村金融服务站的方式实现“三农”与金融对接、满足农村多层次金融服务的解决方案,并在广东省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梅州市付诸实践,取得初步成效。实践表明,乡村金融服务站的创建,架设了农户农企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连接桥梁,突破了农村金融服务盲区,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促进农村社会综合管理、提升金融业务辐射能力、促进边远地区扶贫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本文对进一步完善乡村金融服务站建设的配套措施提出若干建议。 (中经评论·北京)加强和完善山区和边远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金融亟待研究解决的难题。最近,笔者提出了以乡村金融服务站的方式实现“三农”与金融对接,满足农村多层次金融服务的解决方案,并在广东省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梅州市付诸实践,取得初步成效。自2011年5月首个乡村金融服务站在丰顺县建桥镇建安村创立之后,逐步在梅州所辖8县(市、区)各个行政村推广,至2011年末已设立120多个乡村金融服务站。半年多的实践表明,乡村金融服务站的创设,架设了农户农企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连接桥梁,突破了农村金融服务盲区,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促进农村社会综合管理、提升金融业务辐射能力、促进边远地区扶贫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市场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及矛盾分析 (一)农村金融服务的加强和改善:以广东为例 近年来,广东在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方面不断努力,农村金融取得长足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初步确立,县域机构网点趋于稳定并增加。广东省农村金融已确立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为依托,其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到2011年12月末,广东省县域银行类金融服务网点可达4740个,比上年末增加217个,改变了近年县域金融机构网点不断减少的局面。2011年11月末,广东乡镇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为99.3%,比2009年末提高1.5个百分点。目前,广东银监局正大力推进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覆盖工作且进展顺利,2011年12月末广东省可望实现乡镇金融机构全覆盖。同时,近年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纷纷进入县域金融,预计2011年12月末县域保险机构网点3842个,证券公司网点68个,村镇银行7家,小额贷款公司51家,为农村金融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是农村金融商业化改革取得新进展,金融支农日趋活跃。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广东98家农村信用社完成229.92亿元的专项票据兑付,全部统一县市为单位的法人之后,资本充足率明显提高,业务发展日新月异,财务状况不断好转。广州、东莞、顺德等11家农村信用社相继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工作有序推进,金融支农取得初步成效。邮政储蓄银行体制改革后资金回流农村机制开始形成,小额贷款规模逐步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广东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输入了新鲜血液,局部缓解了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三是贴近“三农”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内容不断丰富,金融支农功能逐步加强并完善。金融机构根据农户和农企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了农户小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村生源地助学贷款等产品;为企业提供林权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小企业简易快速贷款、农业龙头企业贷款、“公司+基地+农户”贷款、“公司+农户”贷款、小企业简易快速贷款等一系列信贷产品,有力支持了“三农”发展。2011年11月末,广东省(含深圳,不含外资,下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3161.14亿元,比2006年末增加42259.28亿元,增幅103.32%。其中,县域各项存款余额8296.49亿元,比2006

当前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政策分析

" 〔摘要〕我国农村金融基本上形成了以正规金融机构为基础,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组织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在该体系中存在着正规金融服务机构缺位、非正规金融服务机构受到抑制、农业保险越来越萎缩、相关政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为此,需要从各个方面深化改革。〔关键词〕农村金融,问题,改革建议“三农”问题是我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也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优化农村的资源配置,培育和完善农村的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金融基本上形成了以正规金融机构为基础,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组织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第一,正式金融。在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中,这样的金融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其主要特点就是除邮政储蓄受到国家邮电局的监管外,其他的金融组织都受到国家金融当局的监管。在正规的金融组织中,除了中国农业银行外,其他的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涉及农业的业务很少;农业发展银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为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相分离的重大措施而设立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是所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银行,目前只有张家港、常熟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三家,均由原来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而成;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储蓄,它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第二,非正式金融。该体系主要泛指存在于个体、家庭、企业之间,在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外进行的金融交易活动,包括民间借贷、民间互助会、地下钱庄、地下投资公司等。其主要的运作形式有合会、私人钱庄、当铺、集资、贸易商放款和商业信用、民间票据机构等。这些金融组织通常建立在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基础上,带有互助合作的性质。它们既没有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又没有纳入政府部门监管,所以归入非正式金融。部分以农村扶贫为中心的小额信贷活动也可归入。非正式金融的运作嵌入于社会网络和传统型制度环境中,基于社会网络中的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即信任关系。从知识论角度看,非正式金融比任何正式金融更能发现和利用分散在各地的局部知识,而且许多局部知识不能通过正式金融机构的标准化操作所发现和利用。加上非正式金融都建立在明晰的私人产权和无限责任基础上,所以改革开放以来,非正式金融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正规金融服务机构缺位在农村的正规金融体系中,只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的业务涉及到农业。其中,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才是一家真正和农业农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但农村信用社由于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差、服务手段落后等因素制约,无法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应有作用。目前,农业新增贷款85%以上都来自于农村信用社。仅仅靠农村信用社是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的。中国农业银行建设的初衷是为了支持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但实际上农行的业务基本上与农业农户无直接关系,其贷款的绝大部分都投入了国有农业经营机构(如粮食局和供销社)和乡镇工业企业。农业发展银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它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户,而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它的支援农业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只吸收储蓄,而不进行放贷,其结果是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资金的外流。大量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进而从农村流向了城市,直接导致农村资金供给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非正规金融机构受到抑制正是由于正规金融机构收缩农村阵地,农村金融市场中正

(金融保险)金融创新产品

(金融保险)金融创新产品

金融创新产品 身份证一卡通 姓名 学号 摘要 我国的银行借记卡发展现状 身份证一卡通的优势和特点 一卡通所面向的对象 产品的生产与研发 身份证一卡通的发展前景与推广 我国的银行借记卡发展现状 所谓银行借记卡是指:借记卡(DebitCard),Mastercard称之为转帐卡、Visa称之为Visa金融卡,可以在网络或POS消费或者通过ATM转账和提款,不能透支,卡内的金额按活期存

款计付利息。消费或提款时资金直接从储蓄帐户划出。借记卡在使用时一般需要密码(PIN)。借记卡按等级可以分为普通卡、金卡和白金卡;按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国内卡和国际卡。和信用卡一样,借记卡也是采用ISO7810标准的银行卡。 而我国的借记卡现状为: 1.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银行卡16亿张,其中借记卡15亿张,平均每人1张多,但其中活跃卡、睡眠卡和死卡各占1/3.银行卡的实际使用量与发卡量相去甚远,在日常消费中现金仍是主要结算方式。客户对于借记卡主要功能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作为存款的一种介质的状态。在商业银行的考核中也仅仅将银行卡数量作为一种考核指标。部分商业银行实行存配卡业务,将银行借记卡仅仅作为存折的附带品,而非替代品。 2.银行借记卡品种众多,功能差异较大,不能做到信息共享,功能互用。目前我国发卡银行有200多个,银行借记卡品种有上千种。同一银行发行的银行借记卡就有储蓄卡,淘宝卡,公交卡,电费卡,水费卡,加油卡,校园卡等多种借记卡,这些银行卡有的在部分功能上进行互用,有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类型的卡。例如公交卡可以到银行存现,但不能转帐,取现,例如淘宝卡具有储蓄卡的功能,但储蓄卡就不能在淘宝网上购物等。 而且我过银行卡产业还面临这如下的几种风险: 1、操作风险

《农村金融创新服务探索》

《农村金融创新服务探索》 一、前言 粤港澳大湾区的农村地处沿海发达地区,是中国农村工业化最早也最富庶的农村地区。区别于传统内地的农村,大湾区县市、村镇利用集体土地招商,形成了“三来一补”企业的加工基地,吸引了大量加工制造业涌入,成为“世界工厂”。本文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特有的农村集体经济进行研究,分析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及需求,从而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二、村集体和农村居民收入情况 大湾区有其地理优势和明显的区域特征,区域内的农村采用工业化模式,其主要收入来源是村集体将土地出租给外来资本,以此获得土地租金收入或物业收入。具体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集体土地的租金收入,或土地上修建物业的物业收入;另一部分来自于村集体自主创办的村办企业经济实体。因此,村办产业经营、物业及土地租赁成为湾区村集体经济体的主要收入来源。这部分收入属于村集体,一般以分红的形式分配给村集体成员,村民通常每年分红金额少则2万元,高的每人达10万元。除了分红收入外,当地村民还可以靠出租住房给外来务工人员获得租金收入,加上自身经营收入来源,生活相当富裕,有些村民的生活水准甚至已远远超过城市居民。部分城中村被改组为集体所有制的商贸公司,人口就地消化,就业就地解决,土地产权性质不变,仍归集体所有。对需要占用的土地,采用土地入股或出租的方式,保证当地村民年年有收入。单在广州,类似的城中村

就不少于100个。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活期和定期储蓄已不再是农村居民管理收入的唯一选择,农村居民的财富管理意识被逐渐培养,从储蓄型单一偏好向多元产品配置转化。此外,大湾区内城市和乡村相融合,形成城乡一体化地带,“城中村”是特别普遍的现象。大量富裕的“城中村”,就像是城市中流动人口的“珊瑚礁”由原村民和外来移民共同创造了一个适合流动性移民临时生活和工作的社会生态环境。针对此现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城中村、合并小型村,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三、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情况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据《xx年广东省统计年鉴》,xx年至xx年,农村消费平均增速9%,比城市高出3.1%。但农村消费者平均月消费支出仅为2177.2元,消费不足是阻碍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农村居民保障日益完善促进农村消费。伴随着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教育投资基金等的兴起与完善,农村居民在人身安全、子女教育、未来养老等方面得到的保障日益完备,可以不必对日后不可预见的支出过度担忧,安心将部分储蓄用于当期消费,实现效用最大化。 (二)农村信贷引导农村居民消费预期。农村信贷可极大地减缓居民暂时性收入不足引发的谨慎消费和滞后消费。一方面,农村信贷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破解石材企业资金“瓶颈”难题 中国人民银行蛟河市支行姜玉芝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辖内以丘陵居多,“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蛟河市地理资源的真实写照,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矿产资源35种,也被誉为“立体宝库”的美称。位于蛟河市天岗镇的石材产业园区的花岗岩已探明储量达100亿立方米,园区成立时,只有6家石材加工企业,经过10年来的发展,目前,园区石材加工企业近300家,矿山开采企业45户,石材加工设备1,200台套,年产荒料50万立方米,年加工石板材400多万平方米,生产石雕、异型材1,000万件(套),规格石300多万根,石雕作品1,000多件。销售收入达18.5亿元。已开发出“吉林白”、“吉林红”、“芝麻白”、“海浪花”、“玉兰花”、“黑珍珠”六个品种,生产出石板材、异型材、规格石、石雕四个系列、上百个品种。依托自身资源优势,蛟河已迅速成为中国四大花岗岩产地之一,东北亚最大的石材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关东石材第一乡”的美誉。 一、求发展遇难题

乡村金融国内案例及解决方案

乡村金融国内案例及解决方案

1 乡村金融需求与痛点2 乡村金融国内案例3 乡村金融产品设计4 总结与提问

一、乡村金融的需求与痛点

乡村金融市场痛点——供给侧改革的紧迫性 ?国办发〔2014〕1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文件提出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稳步培育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需求侧 ?便捷的小额贷款支持种植、养殖 ?种粮能手、养殖大户实现规模化生产,需要大笔收购资金,大规模农机农资投入 ?农民最大财产为宅基地和承包土地,缺乏商品化流动渠道 ?城市资本尝试乡村投资,回报周期长 供给侧 ?乡村金融网点少,单笔金额少,传统银行审批流程需要抵押,信审、担保、还款证明等系列文件?传统亲友间借款,经营贷加历年经营留存不足以支持快速扩张 ?集体产权用地的抵押、估值贷款需要政策和法律突破 ?缺乏有效的资本退出途径,融资难

二、乡村金融国内案例

一、普惠金融案例——河北易农科技 ?国家政策:2013年11月12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2016年1月,《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印发。2017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市场数据:截至2016年末,全国累计为1.72亿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已有近9248万农户获得银行贷款,贷款余额2.7万亿元。农村地区基本实现家家有账户、补贴能到户 ?具体案例: ?乡邻小站是宜农科技在全国打造的村一级电商、金融、便民服务平台,在各个行政村引入网络购物,与银行合作在农村建立惠农金融服务站,提供便民支付、代缴费、物流快递等综合服务内容,致力于让中国亿万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各类方便、快捷、高效的现代化服务 ?站点业务首先依托国家一系列金融助农政策,与大型商业银行合作在农村网点开展便民服务,向农民提供取、汇、转、贷等普惠金融支持。进而以金融的刚性需求作为粘着农民客户群的核心手段,丰富服务体系,叠加便民缴费、网络代购、团购订制、收发快递等新业务。 ?公司实行“轻”运营模式,各项业务合作以平台模式为主,引导各行业知名服务商提供产品和服务进村,宜农站点负责落地引流和营销。宜农科技在河北省农村为某国有银行全年揽储达到300亿元,成为各家金融机构延伸到乡村的金融产品超市和引流平台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农村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创新主体单一,创新动力不足。农村金融组织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强制 性制度安排,人为地降低了农村金融组织的合作性和竞争性,导致农村领域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单一,农村信用社占据了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垄断地位,创新主体失去了创新动力。金融创新中缺乏市场调查,盲目推出金融品种,营销工作滞后,提供的金融产品大都制订了一些过于严格的条款,手续复杂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作中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彭秀丽 (中国人民银行扎兰屯市支行扎兰屯162650)93总第393期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3.03 设。人民银行岗位风险防范文化应包括员工的风险观、风险内控意识和风险管理职业道德等。这些内容决定了人民银行在岗位风险防范的基本能力。一是要通过加强央行金融文化建设等方式,树立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增强员工对岗位风险防范的正确认识,提高员工对岗位风险防范的认知程度和参与意识,真正培养员工“遵章守纪光荣,违章操作可耻”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增强员工正确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二是建立规范的行为准则,明确员工贯彻执行岗位风险防范制度的具体要求,并通过培训、监督、考核等方式,强化正当行为的规范性。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合理健全的奖酬制度和明确的惩戒措施,激发有利于县级支行岗位风险的各种因素,促进员工积极参与岗位风险控制管理建设,确保人民银行各项工作的规范、有序、高效进行。(二)进一步完善县级支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县级支行业务规章仅仅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不能代替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制度应包含实施管理、操作和监督、制约等各个环节的所有流程规范,其制度建设应紧跟甚至超前于各项业务的发展。对 此,一是要对县级支行现有的各项制度进行 全面清理,及时废除那些已经过时的、不适用 的各项内控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的严肃性。二 是要结合县级支行的实际,对部分可操作性不强、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的,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增强制度的可执行性。三是要 根据业务需要或者对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以文字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制度遵照执行,增强制度的有 效性。四是要随着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及时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真正做到业务开展与内控制度同行。(三)建立县级支行岗位风险评价体系。建议上级行统一制订人民银行岗位风险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不断规范和促进支行岗位风险控制评价工作。对风险评价内容、指标实行量化分析,以利对支行风险机制建设的全面性,内控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及时性,风险控制制度执行是否到位等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形成意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提高风险控制制度执行力,以增强岗位风险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和时效性。 (四)加强岗位风险控制能力。一是要对县级支行实行定岗定员,对人员偏少支行建立补充人员机制,如聘用合同工等,解决部分支行因人员少就成的岗位风险。二是要整合支行风险监督力量,整合纪检监察、事后监督力量,对支行岗位风险实行有效的全面监控。 (五)强化岗位风险监督检查。有效的岗位风险检查是保证风险控制系统正常运行,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手段。要加大对各类岗位风险隐患的排查力度。要针对支行重要岗位易发风险隐患状况,应时时刻刻提醒员工关注业务操作中的每个细节,并帮助他们认识发生风险后果的严重性;要在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针对一些可能发生差错和风险的环节及流程进行布控排查,解决“小错酿成大错”问题。要重点关注 支行会计支付结算、国库和货币金银部门等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尤其是制度的制定是否符合相互制约原则,制度执行是否严格,责任制度落实是否到位等。 (责任编辑:王春蕾)(校对:C L )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9030-89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榆林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突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制约因素。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已经迫在眉睫。最近,根据省政协的通知精神,我市政协财农委组织人员,对全市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情况通报,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并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企业界人士和农村,了解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榆林金融业的现状

(一)榆林金融业机构建设概况 目前,我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5类21家,包括1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4家大型股份(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榆林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榆林分行、中国银行榆林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榆林分行;3家银行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榆阳农村合作银行、神木农村合作银行、府谷农村合作银行;9家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合社;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长安银行榆林分行、交通银行榆林分行、招商银行榆林分行;1家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榆林分行,构成榆林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基本框架。其中法人机构12家(12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法人机构9家。从业人数5064人,营业网点544个,其中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325个,邮政储蓄银行79个,农业银行61个,占营业网点的85.4%;从分县情况看,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榆阳区、神木、府谷、定边、靖边和横山县,分别为106、60、72、52、48、40个,占营业网点的69.4%。当然全市仍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