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学复习纲要

社会学复习纲要

2010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

第一章绪论

考纲: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3.社会学的作用

第一节社会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

第二节社会学的地位和学科特点

一、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着眼于整体综合而立足于局部分析。

2、综合性—研究视角的综合性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3、现实性—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

4、实证性—用经验来证明。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1、区别:学科性质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不同,社会作用不同。

2、联系:理论指导作用及丰富和推动作用

(二)社会学与单一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三)社会学与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第三节社会学的社会作用

一、社会学的理论作用

1、认识作用--描述、解释、预测

2、意识形态作用—阶级、立场。如“现代化”和“中产阶级”

二、社会学的实践作用

1.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开展社会问题研究,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3.为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提供必需的社会学知识

4.普及社会知识,促进公民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参与

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考纲:1.西方社会学的创立与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2.社会交换理论的两个重要代表及其主要观点

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和形成

1、社会学的创立(19世纪上半叶—19世纪末)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孔德及赫伯特.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代表人物迪尔凯姆与马克斯.韦伯

迪尔凯姆(1858—1917)(法)的生平与社会学主张:

(1)社会事实论。认为社会事实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2)社会团结论(3)宗教论。关于宗教的社会功能的思想。(4)给予社会学以具体的研究范围和特定的研究方法(5)代表作《社会分工论》、《自杀论》、《社会学方法论》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的生平与社会学主张:

(1)理解社会学。韦伯把社会学定义为理解社会行动的科学,即对社会行动作出因果解释。与目标相连的合理的行动、与价值观相连的合理的行动、情感行动、传统行动。(2)政治社

会学思想。权威的三种类型:传统权威、魅力权威、法理权威以“科层制”为组织结构。“科层制”.特点是:权力分层,职务分等;因事设职,专职专人;量才用人,按绩晋升;规章成文,按章办事;公文往来,言行有据。(3)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和社会》、《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等

第二节当代社会学的发展

一、当代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1、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和默顿(美)

2、冲突理论科塞(美)达伦多夫(德)

3、交换理论

霍曼斯(美)他把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概念和观点结合在了一起,吧社会行为视为一种至少在两人之间发生的,或多或少要获得报酬或付出成本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狡猾行

为。

彼德.布劳(美)认为不对等交换产生了社会的权利差异和分层现象。

4、符号互动理论米德(美)

5、社会批判理论赫伯特.马尔库塞(德)

6、后工业社会理论丹尼尔.贝尔(美)

7、后现代理论

二、当代社会学发展的特点 1、实用化 2、定量化 3、多元化 4、本土化

第三章社会及其构成要素

考纲:1.社会结构的概念 2.社会结构研究的内容

第一节结构的概念

一、什么是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就是指社会整体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

二、社会结构的内容:自然环境、人口、文化、经济、政治

第二节中国现代社会结构的特征:双重性、过渡性

第三节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传统社会的界定:自秦以来至辛亥革命通称传统社会

二、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1.稳定性;2.封闭性;3.刚性;4.整合性;5.二元一体性。

第四章社会文化

考纲: 1.文化的定义、特征与构成 2.文化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社会文化的构成与特性

一、文化的概念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文明是文化的高级阶段和特殊方面。

二、文化的特征

(1)象征性,一切具体的文化现象都是一定文化类型的反映或象征;(2)复合性,一切文化现象都是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文化现象的组合;(3)多样性,不同国家、民族、集团、社区、群体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4)共享性,文化可以通过学习而被人们得到。

三、文化的构成

1.文化的内部构成:(1)表层、中层、里层(2)文化特质、文化结丛、文化模式

2.文化的位置构成:(1)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2)科技、语言、规范、价值

3.文化的空间构成:文化区、文化区域、文化圈、边际文化

第二节文化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一、关于文化特性形成的理论

1.功能主义的解释方法

2.人种学的解释方法

3.生态学的解释方法

4.意识形态的解释方法

5.物质生活条件决定论

二、文化的功能

1.社会整合功能:价值、规范、结构整合

2.社会导进功能:提供知识、协调社会工程管理、巩固社会进步成果

3.文化的反向功能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考纲:1.社会化的含义与内容 2.社会角色的概念与分类 3.社会角色的调适第一节个人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涵义和内容

从时间上看,社会化涉及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从内容上看,社会化关注社会成员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从关系上看,既有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又有个人对社会的调适。

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

2.社会化的内容

(1)教导生活技能---衣食技能和职业技能

(2)传递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和社会规范体系

(3)完善自我观念---对自己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及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4)培养社会角色---角色学习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社会角色是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3.个人社会化研究的主要范畴

(1)基本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2)理想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3)正向社会化与负向社会化(4)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过程

1.少儿时期的社会化(0—15岁)

(1)0—3岁婴儿期

(2)3—6、7岁幼儿期

(3)6、7岁—11、12岁学龄前期

(4)11、12—14、15岁学龄中期

2.青年期的社会化(少儿期结束到30岁左右)青年前期——“人的第二次诞生”或“心理上的断乳期”

3.中年期的社会化(跨出青年期到55岁左右)

4.老年期的社会化: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三、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1.家庭(1)童年期是人生社会化的奠基时期(2)个人首先通过家庭获得社会地位(3)家庭成员状况深刻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4)父母施教是最初的社会化途径

2.学校(1)系统性(2)特殊的组织方式(3)培养组织纪律性(4)培养知识吸收和创造力(5)筛选作用

3.社会(1)邻里(2)社区(3)工作单位(4)同辈群体:在宽松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社会化,在无意中社会化,按兴趣社会化。(5)大众传媒—从三大传媒到“第四媒体”

4.生活实践(1)模仿学习—榜样与偶像(2)角色扮演(3)知识积累与“内化”,“内化”指把他人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把感性的知识加工成理性的知识。

四、社会化与个性的形成

1. 个性的定义

个性是一个人在他内在的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和习惯等心理特征的总和。简言之,个性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造就个性的因素(1)遗传素质(2)社会生活环境和生活道路(3)个人在社会化中的能动作用

第二节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1、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

3、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4、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1、获得角色的方式:先赋角色、自致角色

2、规范化的程度:规定性、开放性角色

3、角色追求的目标:功利性角色、表现性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1、角色扮演: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2、角色失调: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

断、角色失败

第六章社会群体

考纲:1.家庭的起源与历史沿革 2.家庭的结构

第一节社会群体概述

一、社会群体的概念

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

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1、血缘、地缘、业缘群体(纽带性质)

2、正式、非正式群体(规范化程度)

3、所属、参照群体(成员的归属)

4、基本群体、社会组织(成员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第二节家庭

一、家庭的概念

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基本群体。

二、家庭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1、血缘家庭—兄妹婚、姐弟婚

2、普那路亚家庭—群婚制

3、对偶家庭—暮合晨离、从妻居

4、一夫一妻制家庭—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三、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1、核心家庭—有且只有一对夫妻

2、主干家庭—有两对以上夫妻,但同一代人中只有一对夫妻

3、联合家庭—同一代人中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妻

4、其他家庭—不存在婚姻关系(如单身家庭、孤儿家庭、隔代家庭)

六大功能:经济、人口再生产、两性生活、教育、赡养与抚养、感情交流功能。

第七章社会组织(略)

第八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考纲:1.社会分层的概念 2.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

3.社会流动的概念和类型及其制约因素

第一节社会分层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分层

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在社会地位上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现象和过程。

社会资源是指人们所能占有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力、职业声望、生活质量、知识技能,以及各种能够发挥能力的机会和可能性,也就是能够帮助人们满足社会需求、获取社会利益的各种社会条件。

社会资源的特点是稀缺性和有用性。

人们的社会地位有多重性,但主要的社会地位是职业地位。

影响社会分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资源,影响社会分层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与社会制度。

二、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

1.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

2.西方社会分层理论

(1)韦伯的三位一体理论及其评价

(2)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三、社会分层的社会作用

1.积极作用:推动社会进步,形成竞争机制

2.消极作用:社会不平等和犯罪的重要根源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时期阶级结构的演变

一、1949—1956年,从四大阶级到两大阶级

二、1957—1978年,处理阶级关系上的教训

三、1978年至今,阶级关系的变化与阶级内部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社会阶层

一、社会阶层与社会阶级的异同

二、社会阶层的类型

三、社会阶层的划分方法——主观法和客观法

四、改革以来我国城乡社会阶层的变化

1.农村(1)农业劳动者阶层(2)亦工亦农阶层(3)农村知识分子阶层(4)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5)私营企业主阶层(6)农村管理者阶层

2.城市(1)党政干部阶层(2)企业管理阶层(3)知识分子阶层(4)职员阶层(5)产业工人阶层(6)服务人员阶层(7)个体户阶层(8)私营企业主阶层(9)厂长经理阶层第四节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性质

1.索罗金的开创性研究

2.社会流动的定义: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社会位置向另一个社会位置的移动。社会流动的实质: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3.社会流动与人才流动的区别

4.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5.社会流动现象发生的前提条件

二、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1.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2.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

3.结构性流动与非结构性流动

三、影响和制约社会流动的因素

1.社会分层结构的类型

2.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

3.文化价值观念

4.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分化

四、合理的社会流动及其意义

1.合理的社会流动的判断标准

2.合理的社会流动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社会保持一种开放式的社会分层结构,增加社会成员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机会,促进社会公平的发展。

(2)有助于拓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接触面,增进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社会整合,缓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3)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精神。

第九章社区

考纲:1.社区的概念及其要素 2.城市化的含义 3.我国的城市化道路

第一节社区概述

一、社区研究的背景及定义(略)

二、社区的构成要素

一定数量的社区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一定类型的社区活动,一定规模的社区设施,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是指特定区域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以及提高社区成员精神需求、活跃社区成员文化生活的社会性、公益性文化活动。

三、社区的分类和层次

社区的分类—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

社区的层次—初级社区如单个的自然村落,城市中的街道、住宅小区。二级社区如一个城市、成片的农村。三级社区如城市群。四级社区、五级社区。

四、社区研究的意义

1.社区是认识社会的窗口

2.社区的研究在实践上可以直接为城乡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服务

农村与城市

一、农村社区的起源:自然起源、社会组合、农村建设

二、中国农村社区的形态—散村、集村(圆型村、线型村)

三、农村社区的特征

从人口密度、经济活动、社会结构、文化四方面考察农村社区

四、城市社区的特征

1.从人口密度、经济活动、社会结构、文化四方面考察城市社区

2.城市社区的界定标准:人口规模标准及从业性质标准

第三节社区发展与社区服务

一、社区效率—居住效率、生态效率、运行效率、积聚效率

二、社区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社区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表现在:

1.优化社区的区位结构

2.提高社区的价值创造力

3.社区管理的科学化

第四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定义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的一个历史进程。其实质是城市文明在社会生活中的扩张,是一个社会现代化的变迁过程。

二、西方的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农村——城市,城市——郊区,城市——农村)

三、我国的城市化道路

控制大城市规模:控制、疏导、截流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市带县制度

积极发展小城市(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包括0.5至10万人口之间的镇)

第十章社会制度(略)

第十一章社会生活方式(略)

第十二章社会变迁之社会现代化

考纲:1.社会现代化的含义与内容2.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

第一节社会变迁概述

一、社会变迁的概念

1.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称。

2.社会变迁既包含社会的进步又包含社会的退步,具有一维性和单向性的特点;既包括社会的整合又包括社会的解体,具有多维性和多指向性的特点。

3.社会变迁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变化的特点,而不是单一性要素的变化。

4.社会变迁既重视社会的整体变化,也重视社会的微观领域具体变化。

二、社会变迁的形式

两种基本形式—社会渐变和社会革命

社会渐变有社会进化、社会改良和社会改革三种形式。

三、社会变迁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经济因素、自然环境、人口、社会文化都会对社会变迁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节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现代化的涵义与内容

1. 社会现代化的涵义:指一种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殊社会变迁过程,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

2.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1)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2)经济发展的工业化

(3)社会组织功能的分化与互补化

(4)社会生活空间城市化

(5)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6)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的发达

3.我国现代化追求中的误区

(1)以城市特色来判断城市现代化

(2)把经济总量作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标准

(3)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外在形态的改变看作城市现代化

(4)政府的“越位”与“缺位”

二、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

1、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说

2、涂尔干的《社会劳动分工论》提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两个基本概念。对

应于“无机的联合”与“有机的联合”

3、20世纪50年代帕森斯为首的结构功能学派确立了全面的社会现代化模式,有五个方面

极端值(1)情感性—情感中立(2)义务扩散性—专一性(3)规范特殊性—普通性(4)地位先赋性—-自致性(5)利益集体—个人。前五项是传统社会的极端特征,后五项是现代社会的极端特征。

(二)当代现代化理论流派

1.信息社会论

奈斯比特指出,1956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白领工人数超过蓝领工人数,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性事件。托夫勒称之为“第三次浪潮”,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2.后工业社会论

丹尼尔.贝尔(美)1959年首先提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将人类社会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特征是服务性经济、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地位、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控制技术发展、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此外还有增长极限论、依附论、世界体系论等等。

三、社会现代化的途径

1.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剥夺农民、发展工业剥削雇佣工人、剥夺殖民地以控

制国际市场。

2.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引进发达国家的设备与技术、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为

发达国家提供原料和商品市场。

3.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二是文化的冲突。突

出的问题是“文化滞后”现象。

第十三章社会控制

考纲:1.社会控制概念与类型2.聚众行为的社会控制 3.社会问题的含义与特征第一节社会控制的构成和功能

一、社会控制的概念

社会控制是人们依靠社会的力量,以一定的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约束,使其符合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过程。

狭义的社会控制指对越轨行为的禁止、限制与制裁。

二、社会控制的构成要件

1、主体—场、社会组织、全社会

2、客体—个人行为和组织行为

3、控制手段—社会规范如习俗、道德、宗教、纪律、法律、政权等。

三、社会控制的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2、维持社会正常生活

3、促进社会发展

4.僵化的不合理的、片面的社会控制具有负功能

第二节社会控制的类型和手段

一、社会控制的类型

1、经济、政治、思想的社会控制

2、对社会组织的控制与对社会成员的控制

3、硬控制和软控制

4、积极的控制和消极的控制

5、内在的社会控制和外在的社会控制

二、社会控制的手段

1、习俗:人类最早的社会行为规范

2、道德: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支持

3、宗教:一种特殊的控制手段

4、纪律: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职业纪律

5、法律:教育、威慑、惩罚作用

6、政权:一切控制手段的基础

第三节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一、越轨行为概述

越轨行为又称偏离行为,是指偏离或违反社会大多数成员公认的社会规范的行为。

个体越轨、群体越轨和法人越轨

积极越轨、消极越轨和中性越轨

违俗行为、违德行为、违纪行为、违警行为、违法行为

二、犯罪行为的社会控制

1.对经济利益的追逐

2.剥削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3.市场经济造成的人、财、物大流动,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4.原有的管理体制和方法手段不适应变化了的形势

5.教育的失误

三、聚众行为的社会控制

聚众行为的发生过程:接触和摩擦、情绪感染、集体激动

第四节社会问题及其综合治理

一、社会问题的含义

由于社会结构或社会关系失调,导致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和

社会进步发生障碍,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社会问题的特征:产生的多因性、存在的普遍性、影响的广泛性、治理的综合性

二、社会问题的分类

第一类,由于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的失调引起的社会问题

第二类,由于人们社会关系失调以及各种类型的人的社会障碍引起的社会问题

第三类,由于制度和体制失调带来的社会问题(如失业)

三、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

1.环境污染问题

2.贫困问题

3.流动人口问题

4.失业问题

5.失范行为与犯罪问题

6.腐败问题

7.教育问题

相关文档